乡村地区

2024-09-17

乡村地区(精选12篇)

乡村地区 篇1

前言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辽宁省中部, 以平原为主, 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 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 平均气温8.3℃, 全年降水量500毫米, 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 降水集中, 温差较大, 四季分明。沈阳乡村地区的文化深受山东、河北等关内式文化影响, 尤其是山东地带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造就了沈阳人民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淳朴、豪爽的民风。同时, 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 使得东北人民具有更加独特的生活方式, 例如东北八大怪等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特色。

目前,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农村景观评价体系, 通过对以往农村景观评价的文献资料分析, 杨知洁建立了4层次, 18指标的评价体系[1];刘黎明等采用3个层次、31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黄斌对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的评价分析方法, 构建了针对闽南地区的5个层次、30个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3];刘滨谊等通过中国乡村景观特色的分析, 把中国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分为5个层面、22个指标评价体系[4];张扬汉等建立了基于“目标层-指标层次”的乡村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2层, 乡村景观评价分为3个方面[5]。但是, 依据地方特色,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村景观评价体系尚待进一步研究。沈阳地区乡土文化呈现传统型、惰性和约束性, 乡土观念强。这造成了乡村景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困难, 升级也困难。盲目的景观设计是耗财费时费力, 不知道要达到哪种效果。无法确定哪种农村景观才是更好的。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 归其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 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 优化景观设计, 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 实现有的放矢。本文认为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特色可以从居住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和其他用地景观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分析

1. 居住建筑用地景观

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建筑大多坐北朝南, 便于采光, 房屋呈东西排列, 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建筑一般依据主要道路或者水源展开, 考虑交通方便、经济便利以及环境优越。

房屋建筑结构一般为砖瓦房或者石头房, 有极少量的土坯房, 房屋墙体较厚。窗户是木质、扁宽型, 朝南窗较多且小, 朝北窗少且小, 考虑到冬季阳光取暖和避免冬季寒烈的北风的冲击。屋顶采用斜坡式建筑, 主要考虑冬季雪量较大, 便于清雪和减轻房屋雪冰堆积。在农村, 房顶结构以茅草苫为主。厕所设置在主卧大房外。房屋一般带有小院, 房屋外围采用篱笆、木材围合, 也有采用砖瓦式封闭墙的。公共建筑主要是村委会, 村委会建筑与普通民居建筑风格一样, 有些村委会直接设在村长民居家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 农村中建立了一些休闲广场、娱乐设施等。

2. 道路广场用地景观

道路主要是网格式的布局方式, 道路以大路和小路穿插使用, 道路的功能除了交通运输以外, 更兼有村里乡亲相互走动、拜访的功能。在山地地区, 道路分布一般按同一等高线走向, 并在缓坡垂直于等高线展开。广场用地多建于道路交叉口, 但是位置的选取没有经过详细论证, 一般主要考虑村中的闲置用地的使用。

3. 绿化用地景观

农村中不存在专门的绿化用地, 这里的绿化用地主要是指农民为了美化农园环境, 自觉种植的树木,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树木景观。林树之间经常有建筑物。农村中的闲置用地较多。目前, 东北地区绿化植物种类可以分为花灌木、乔木等, 树种主要为红松、樟松、落叶树、榆树、柞树、杨树、水曲柳、黄玻璃、桦树、椴树等。东北地区针叶树木长青, 在夏季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在冬季经常出现雾凇, 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4. 其他用地景观

沈阳地区农村多喜欢傍水而建, 即使周围无水源, 也会引水入村, 创造亲水空间, 以美化环境、方便饮水和灌溉。闲置用地规划落后, 闲置用地的处理用地由于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是普遍存在规划不合理、浪费的现象。一般采用闲置用地布置绿化景观。

二、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目前景观规划的设计评价缺乏广泛认可的景观评价体系, 中国东北地区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更需进一步研究与论证。东北乡村文化在中国农村中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研究, 对以前的依托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的模式划分进行了重新归类, 依据可居度、美景度、差异度、吸引度四个方面, 其中乡村景观吸引度主要描述所研究的区域的未来的竞争力大小, 是对以前的乡村景观评价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进行的细化。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与总结, 归纳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既注重了逻辑上的严密性, 又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全面性, 不仅原来指标体系重组, 更是改良。本文综合考虑沈阳地区乡村特点, 建立了以下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共包括5大类、2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如表1所示) , 其中, 提出水系的美观性、绿化景观特色性、聚落的稀缺性3个指标为可选指标。

三、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沈阳地区某村落建立村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某村落的农村景观评价研究。层次分析法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能够有效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 适用于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采用上述的景观评价体系对该农村的景观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其中把定性指标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档次, 分别使用4、3、2、1表示。本研究体系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 即指标的值越大越好, 最终形成景观评价指标一览表 (见表2) 。效益型指标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参见层次分析法原理) :

计算得出最大特征根λ=5.073

权向量 (特征向量)

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RI=1.12, 一致性比率CR=0.018/1.12=0.016<0.1, 所构建的比较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公式A=aijwij, 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A=0.47558。可以看出, 此村落的景观评价结果较差, 尚需较大改善。具体改善的措施, 可以通过标杆法或者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进行优化, 这也是接下来的研究工作。

结语

农村景观评价因为农村地域特色的不同而应当有所区别, 对于农村景观评价来说, 没有绝对标准的景观评价模式。结合沈阳地区地域特点的景观评价模式可对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进行评价, 并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规划指导。探索适用于区域的农村景观评价是今后景观评价的趋势之一。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 能够反向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改进。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摘要:合理的乡村景观设计创造了美观的形式和风景, 同时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 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 有利于优化景观设计, 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 实现有的放矢。结合沈阳地区地域特点的景观评价模式,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使得农村景观评价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 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知洁.上海乡村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刘黎明, 李振鹏, 张虹波.试论中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 2004, (3) .

[3]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刘滨谊, 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 2002, (5) .

[5]张扬汉, 曹浩良, 郑禄红.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

乡村地区 篇2

2014年08月31日09:56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武汉8月31日电(张传郧)日前,湖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下文,对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实行生活补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筹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凡在农村工作的乡村教师将享受该项政策。

乡村地区 篇3

摘 要:目前,青岛地区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职业分工明显、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参与模式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较强,但对其负面影响的认识不足;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人数多,但参与程度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农民的全面参与,必须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深刻认识农民参与的真正内涵,努力扩大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并丰富农民参与模式。

关键词:农民;乡村旅游;参与模式;参与状态

中图分类号:D422.7;F592.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6-0099-06

Study of the Peasants Participationin Rural Tourism in Qingdao Area

SUN Wei

(College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 Qingdao 266109, China)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peasa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tourism in Qingdao area, the occupation division is obvious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wide, the growth of participation pattern is imbalanced. The apperceiving of local peasants on positive influence of village tourism is relatively strong but they are short of recognizing negative influence. The number of peasants who participate in village tourism is numerous but the participating degree is lower.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o realize peasants overall participating, the peasants must be overall trained and educated, real connotation of peasants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deeply recognized, the source of customer market in Qingdao area must be broadened and peasants participating patterns must be enriched.

Key words: peasant; rural tourism; participation pattern; participating state

乡村旅游要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意义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参与问题。青岛地区乡村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市场开发上,还是在产品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地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状态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为了了解现阶段青岛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态,课题组于2008年对青岛地区的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平度市、胶州市和胶南市的15个社区或村庄进行了走访,其中对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双石屋社区和北涧社区、城阳区红岛街道的东大洋社区、即墨田横岛旅游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7份,回收率99.2%。调查内容包括农民职业分工情况、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和农民对乡村旅游的认知等。

一、青岛地区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状态

课题组在对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当地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际状态,而且也发现农民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职业分工明显,贫富差距日益增大

(1)三种明显的职业分工已经形成

由于受到个人素质、经济条件和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基本形成了三种明显的职业分工,它们分别是村级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打工者,[1]其中旅游经营者是主体。ニ 伟:青岛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状态研究

村级旅游管理者基本都由村级领导班组成员担任,主要负责传达和执行上级对本村开展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和策略,对乡村旅游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他们既是管理者,也是经营者。据实地调查,98.4% 的村级旅游管理者自己本身就是本村较大的旅游经营户,他们或以个人名义成立了旅游公司,或经营着本村最大的农家宴,或成立了本村范围内最大的采摘园。旅游经营者的主要经营项目有采摘园和养殖场、农家宴和农家旅馆、小商店和小摊位、出租土地给城市居民等。旅游打工者是指被旅游经营者雇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农民,由于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经营项目大多处于个体经营阶段,因此与旅游经营者相比,旅游打工者的数量较少。

(2)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贫富差距日趋增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村内旅游大户大多是村级领导班组成员或前任村级领导班组成员或其亲属。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人谋取了最好的旅游资源和区位资源,获得信息也更为便捷;同时,相对来讲其本身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在旅游经营中与普通农民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利最多,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构成了乡村旅游地的富裕阶层。问卷调查中有 50 %左右农民认为开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村干部及其亲属,只有27%的农民认为最大受益者是普通农民,另外还有23%左右的农民认为最大受益者是政府。普通农民虽然也参与旅游经营,但所得旅游收入与富裕阶层相差很多,甚至部分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已经被边缘化。乡村旅游地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农民主要以三种模式参与乡村旅游经营

青岛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北宅樱桃节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农户加农户模式,以即墨田横岛和北九水风景区为代表的景区加农户模式,以城阳惜福镇傅家埠村为代表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1)政府主导下的农户加农户模式

北宅的樱桃节和平度的葡萄节从开办之初就一直采用这种模式来组织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后来发展起来的红岛蛤蜊节也基本采用这一参与模式。

区政府、办事处和村级领导班子有组织地引导农户按照统一策划的要求开展各种旅游经营活动。区政府和办事处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整治、统一策划和营销宣传、总体上协调旅游秩序等方面的工作,村级领导班子具体协调农户参与旅游经营。在该模式下村级领导班子和个体农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一些村级领导班子成员以个人的身份参与旅游经营同时,又以领导的身份协调本村经营农户的经营行为,农户则分散地自主经营;另一些村级领班班子则发挥着更强的管理职能,不但执行上级政府的有关政策,同时用自己的方式直接对本村的旅游开发进行管制和策划。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的超然村,采摘节前村集体对村民的果树进行评估,然后以一定的价格将村民的果树的果实买断,节庆期间村集体几乎成为本村唯一的果树经营业户,这样村集体就可以对本村的旅游经营进行统一的管理,如统一收门票、统一设置停车场、统一旅游接待等,对卫生等公共投入也由村集体统一支付。

(2)景区加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吸引旅游景区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北九水风景区、即墨田横岛和红岛韩家民俗村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来带动农户参与旅游经营的。景区加农户模式,由于景区经营权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景区经营权归政府所有,形成景区政府加农户的参与模式,如北九水风景区的经营权归崂山区政府所有;另一种是景区经营权归企业,形成景区企业加农户模式,如韩家民俗村的经营权归韩家民俗村文化有限公司(通用铝业有限公司为其最大股东)所有,田横岛度假区经营权归三联集团所有。

(3)综合开发模式

该模式把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到本村的综合农业开发当中来,其最大特点在于没有把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去经营,而是把它作为农业系统的附加部分进行开发,使其与当地的农业协调发展。在这种开发模式下,乡村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一样,只是农业产品增加附加值的一种方式,它的开发要为当地的农业综合开发服务,要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大框架下进行。青岛地区采用这种模式的乡村旅游地只有惜福镇的傅家埠村,该村的农业综合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3.政府主导下的农户加农户参与模式在青岛乡村旅游地参与模式中占主导地位,三种参与模式发展不平衡,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政府主导下的农户加农户的参与模式,由于具有参与经营的门槛较低,农民投入较少、参与人数较多、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等优势,成为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地占主导地位的农民参与模式。但由于农民管理水平低和资金投入少,旅游开发呈现出规模小且分散的局面,互不协调和竞争无序现象屡见不鲜。农民提供的旅游产品同质性很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很难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更不容易培育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区。

采用景区加农户参与模式的乡村旅游地不多,其中政府具有经营权的景区政府加农户模式运行较早,如崂山景区和北九水景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运用此模式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了。在对这些旅游区内的农民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农民对政府管理景区的很多做法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在景区的经营中政府获益最大,而政府在获益的同时没有给当地农民提供任何的帮助,当地农民还要为景区的开发承担很多的不便,如北九水风景区的封闭管理给山区内的农民走亲串友造成很多的不便,区内农民的经营项目要受到景区很多规章制度的制约。当地农民在没有任何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各种旅游经营,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培训,他们开设的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与景区收入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与景区政府加农户参与模式相比,景区企业加农户模式起步较晚,即墨市田横岛景区是最早运用此模式进行旅游开发的,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近十年的运行,现在来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城阳红岛的韩家民俗村也是采用典型的景区企业加农户的参与模式进行旅游开发的,但此景区的运作才刚刚起步,企业加农户模式将来能否在此景区顺利运行还有待观察。

傅家埠村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由于资金不足而进展极为缓慢,农民还没有在开发中见到利益,如果按照这样的开发进度发展下去,农民参与的信心和耐心将会消失殆尽。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和相关利益群体对各种参与模式本身的特点(包括优势和劣势)认识不足,同时也对自身在各种开发模式中应该履行的职能和责任认识不清。

4.农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积极影响的感知较强,但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和将来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

在调研中,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分别对乡村旅游开发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感知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中的数据显示,农民普遍认可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和农民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乡村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远远强于负面影响的感知。对“你是否赞同在本地开发乡村旅游?”问题的回答中,高达97%的农民选择了“赞同”选项。同时农民对开发旅游带来的经济好处感知最强,对社会治安、社会风气、邻里关系、自身的地位和自豪感的变化感受相对较弱。

由于青岛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处于凸显阶段,消极影响则相对隐蔽。这使得农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和将来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当地政府和村级管理者对此问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青岛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处于一种盲目冲动发展的状态之中。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疏于防范的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可能给农村和当地农民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乡村旅游业带入无路可走的绝境之中。

5.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数较多,但参与的程度低

总体来看,农民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持肯定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参与人数较多,约占当地人口的四分之一。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71%的农民认为靠旅游可以赚到钱,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如北宅樱桃节经过12年的发展,短短的20天左右的节庆活动,就能给当地农民创造3 300万元的收入,户均收入3 500元,为那些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农民开拓出一条守土式的致富之路。在农民轰轰烈烈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农民参与的人数较多但参与的程度还很低,具体表现为:

(1)旅游项目的季节性强,经济产出缺乏稳定性,多数农民将旅游事业当作副业来经营

总体来看青岛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开发规模有限,旅游项目季节性强,这些都使得乡村旅游业给当地农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其他产业相比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旅游经济产出也缺乏稳定性,多数青年农民对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感知较弱,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以寻求自身的发展,这导致参与旅游发展的农民的年龄明显偏大,而且其中相当数量的农民也只是把旅游事业作为一种副业来经营。

(2)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范围很窄

农民对旅游开发的各种意见和诉求得不到合理的重视,没有有效的途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问卷数据显示76%的农民没有被征求过任何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意见,高达96%的农民不知道有意见和建议应该去哪里反映。政府和管理者只是简单地向农民宣传开发旅游的好处(在回答“有没有人向你宣传过开发旅游对你有好处?”的问题时,71%的农民选择了肯定的答案),并没有重视农民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二、引导农民全面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走访乡村旅游的各个利益主体,我们发现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欠缺、对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不到位、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充分和对多种参与模式认识不足等因素是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地农民的参与问题,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引导农民全面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

1.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

(1)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丰富教育和培训的具体内容。乡村旅游地一定要树立产业教育超前的观念,旅游开发教育先行。同时,这种教育和培训不能只局限于服务接待知识、服务技能等内容, 它至少还要包括乡村旅游基本知识、资本意识、旅游审美意识和文化差异认识、卫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乡村地区 篇4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指的是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白沙县、琼中县四市县,这里相对封闭、经济落后。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黎族在海南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苗族在海南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黎族、苗族已成为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部地区总人口97万,少数民族人口为64.1万(其中,黎族人口53.7万,苗族人口6万,黎苗人口占中部市县总人口的6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黎族、苗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宗教、制度、伦理、艺术、民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黎族、苗族文化有汉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仍保持其原生性。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原生性民族文化因其稀缺性、神秘性、神奇性更具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黎苗传统文化是中部民族地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主要卖点。但传统民族文化犹如自然生态一样,显得十分脆弱,在过度开发和外来思想、观念与行为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变迁或受到破坏,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时,必须注重黎苗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人类共同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黎苗传统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是黎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发展性,笔者认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定位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1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指的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以满足特定旅游需求和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复合体。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聚居在乡村甚至山村,因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实际上是等同的概念。发展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原生性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 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优化和调整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能给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能有效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地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销售,从而引发乘数效应。研究表明,乘数效应与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成正相关系。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导致其各种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的本土化程度和民族化程度都很高,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会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还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带动功能。旅游业是关联度强、开放度高的产业,除了其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带动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商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社会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利益诉求。民族文化能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质和原生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参与体验、放松精神的利益诉求。其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共同繁荣,这有利于从心理上稳定民族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突显了民族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兄弟的自豪感、优越感、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能以平常、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从而消除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1.3 环境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从居民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游客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浓厚兴趣,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根本所在,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文化自觉” [1]。“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居民在开发、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全和展示其文化精髓和文化特质,而设法阻止其本土文化的异化。其二,从游客角度来看,民族特质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黎锦”、“船形屋”等,本身就是“孤本”或“绝唱”,这使得旅游者不忍心去破坏它。另外,民族地区“文化自觉”氛围也会影响旅游者,使其更加尊重这一地区的文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研究、理解和宣传、传播这一特质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其三,从政府角度来看,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科学规划、生态维护、文化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开发、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另外,政府有关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宣传和倡导,将进一步促成民族地区居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对有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开发条件的地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案例研究对此予以证实。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主旨的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资源特色、公众支持度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它们所产生的市场驱动力、资源驱动力、公众驱动力、产业支撑力等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1所示的是由资源、市场、基础条件、公众支持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在动力模型中,特色资源是吸引力之源,它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并由此刺激公众来推动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利益之源,它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公众支持资源开发与创造及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其本身就可以促进商务、政务、会展等旅游的发展,它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并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平台;公众支持是从观念层面、政策、法规、投资融资、设施建设、宣传等方面认可和支持旅游业,公众支持能有效促进市场开拓、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的完善,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地区的驱动力结构往往不大一样,有些是以单一驱动力为主体逐渐引发其他驱动力的产生,从而促进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如先前学者所提及的“市场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则属此例;有些是几种驱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挺进,在这种情况下,此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利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驱动力结构,在发展初期,一个地区旅游业都很难在短期内成熟,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这四种驱动力共同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相互协调的系统时,其旅游业才可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已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驱动力。其一是公众驱动力。黎苗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将得到政府、社区、金融、顾客等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因为,政府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要依赖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和保护、传承其民族文化。金融体系和投资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来促进资本增值。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和体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黎苗文化来满足其旅游需要。其二是市场驱动力。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旅游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从业态本身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市场的驱动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原生性的黎苗文化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则更能吸引广泛的市场。建省办旅游以来,海南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平均每年为1 500万人次左右,这为中部民族地区提供了中远程客源支持。另外,海南本土城镇居民超过370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这些人将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重要的近程客源市场。其三是资源驱动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性,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原生态型自然资源。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这一地区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丰富的山野温泉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山野田园风光。另一方面,黎苗传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首先是内容丰富,黎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原生性强,由于黎苗地区长期以来处在近乎隔绝的发展状态,因而其大多数文化仍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本色;还有就是海南中部的黎苗文化,特别是黎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有3 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其文化是海南的标志性文化,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看,海南中部是全国黎族聚居人口最多、文化最有特色且变迁最少的地区,因此其黎文化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接待设施条件、融资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保护意识等),特别是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长远来说,在其他三种驱动力的推动下,又得益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这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驱动力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基础条件的尽快完善、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市场的迅速开拓。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管理学家史提勒将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成模型,称之为SWOT模型。SWOT模型最初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后来,国际旅游业运用这一模型对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运用SWOT模型来分析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影响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和影响性质确定。表中环境分值标准为(-2,-1,0,1,2),其中,“-2”表示很不利或威胁很大,“-1”表示较不利或威胁较大,“0”表示一般,“1” 表示较有利或机会较大,“2” 表示很有利或机会很大。由表可知,环境优势的合计分值为13分,环境劣势的为2分,环境机会的为13分,环境威胁的为2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累计积分为22分。由于表中所列举的环境因素为22项,因此总平均分值为1,由此可以判断海南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是较有利和机会较大。结合SWOT的象限分析法可知,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远大于威胁,优势明显强于劣势,则其环境状况的象限位置处于第一象限。针对这一种环境状况,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应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规避威胁,改进不足,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纵深发展和整合发展的潮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针对其现实经济社会背景和依托其优势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显得必要而可行。由于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因此海南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定位问题以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与研究,如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资金筹措、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可持续发展、社区地位、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将会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实质性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予以广泛关注。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关键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黎族苗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

[2]邓小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8-05-16(011).

乡村地区 篇5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级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上下联动,把准试点方向,完善政策支持,抓好督促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推动农村发展,必然要置于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考量,只有吹进时代的新鲜空气、发展的新鲜理念、致富的新鲜思路,才能铺牢振兴轨道,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农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绘出新时代的农村新景。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上传到云端,云平台上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指挥它进行精细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信息多跑路,农民少下地,“数字”精准服务农业生产。当下,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投入品使用监测,能够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控。农产品从增“量”

到提“质”转变,正是数字化带来的新突破。互联网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也正是网信事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特色农产品原本“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弱势”产业,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县长直播、网红带货、一键下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全国消费巨大合力,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数字技术力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也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光景。

眼下,乡村如何治理?“一端”就能提质。APP 集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游览乡村等多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乡村建设一张图、一体化、集成式管理。村务怎么样?网上就能看。“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手机成为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新农具,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移动互联网数字工具,使得数字乡村走进了家家户户。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是数字化在乡村振兴方面应用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要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和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既是为其他地区“探路”,也是对一些成功经验的总结,从而进行更多层面的推广。向乡

乡村地区 篇6

【关键字】欠发达地区 乡村 图书馆建设

一、乡村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早起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图书馆的名词已经不再陌生,乡村各地都有建立一定数量的图书馆,但是很多都仅作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时用,大多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功用,更不用说是让广大农民能从中受益。乡村图书馆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发展道路越来越艰难。

1、乡村图书馆数量有限、质量不高

很多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设立并不是很多,只是在镇上或者村上某处交通便利的地方随意安设,条件比较差,里面的藏书不多,布局并不合理不方面查阅,而且摆放的多是一些内容陈旧、知识落后的旧书,图书质量不是很高。很多地区政府由于吝惜经费,不愿意花费资金在图书馆的建设上面,导致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并不复兴。很多乡村图书馆更是形同虚设,主要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当检查一过,书馆的招牌不见了、里面无人了、也不再对外开放了、里面的藏书也没有了,如此的架子工程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2、图书内容与村民的实际需求不符,村民阅读积极性不高

很多时候当地政府没有通过到村上的实际调查,想当然地购买一些自认为村民们需要的书籍到图书馆内,很多文献资源都是东拼西凑在一起的,根本不符合农村的实际发展特点,村民们能实际运用到的很少甚至根本运用不上,因此很多村民并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读书上,从而导致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出现不该有的“新书常新”现象,村民到馆的积极性并不高。

3、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管理专业性不强

很多乡村图书馆由于建设经费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人员工资偏低,因此很难招聘到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通常都是其他鄉村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兼职或者随意选取一些识文知字的普通人员担任,由于缺乏专业上的图书管理知识,也就不能对馆内藏书进行很好的的管理,往往更多的只是充当了一个图书看管员的角色,综合素质偏低。

二、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建议措施

1、宣传指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文化意识

俗话说的好“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在进行乡村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让村民们知道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中,思想观念也要随之而改变,只有丰富知识文化才能更多地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知道如何科学种田,知道怎样合理养殖家禽、知道如何更好地对自己的子女实行家庭教育。要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渴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愿意主动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当中,真正做到全民参与,以便更好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工作。

2、提高图书资源配置内容的合理性

对于图书资源的选择上要能够结合村民的实际生活状态,提供合适的实用信息才行,不能搞决策上的形式主义一刀切。例如当乡村图书馆准备进购一批新的图书时,就可以安排专人下到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目前实际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最期待解决哪方面的困惑,以及他们都对哪些主题内容感兴趣上,然后将实际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合理填写购书清单,而且还要针对村民的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适当选取一些通俗易懂、理论性不高的书籍。乡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内容配置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性,使村民读了以后可以真正受益。

3、图书馆的馆址选择要以便民为主

乡村图书馆的地点的选择应该注重实际距离,不能离村民生活的位置太远,最好选择在交通便利、路面条件好一些的地方,而且馆内应该安设足够多的椅子和活动空间便于村民的聚集,千万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一些地质偏僻、空间狭小的地方。

4、提高图书馆内信息资源获取途径的多样性

图书资源信息的获取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乡村图书馆的受众大部分是农民,他们自身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不是很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根本就不识字,甚至有些中年村民认得的字也不过,因此图书的阅读对他们的实际制约性偏大。而且农民的生活内容大多数都是种地,忙于生活上的琐琐碎碎,根本抽不出大块的固定的时间来安心地阅读。因此可以在乡村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多增加一些新的途径,比如广播室、影音资料播放室、图片展厅、报刊厅、座谈办公室、讲座大课堂、实地农业应用技术的指导和帮助等。乡村图书馆要想真正地收到成效,一定要想尽办法运用多种手段来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只有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带给他们的帮助,村民们才能真正调动积极性来愿意参与到发展中来。

5、安排并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乡村图书馆的建立要能够服务村民、吸引村民,因此乡村图书馆的管理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被使用的程度,很多村民都希望馆员具备高中以上的学历,并且有乐于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希望馆员可以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好帮手,成为他们的好的信息服务上的向导,当自己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来到图书馆让管理员给推荐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或者其他的图书资料。而不是随意性地给他们安排几个人在图书馆内管理图书,却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起不到任何帮助。因此根据村民的实际发展心理我们要求乡村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能进行读书指南指导、能及时了解民众需求、能对读者有好的服务态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科学管理图书的借还工作。

三、总结

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只有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综合着眼,一定可以促进乡村图书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兵.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通讯, 2006, (5): 23-25.

[2]王小华..乡村图书室的现状及问题浅析[A].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

论洪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篇7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法国贵族间流传的郊外骑马游玩活动。20世纪后期, 乡村旅游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为集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以其花费低, 路程近的特点,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自助游、家庭游。开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利用乡村自然景观资源和现有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服务于游客, 因此经营成本相对不高, 收取的服务费用也较低。近年来, 乡村游不断发展, 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2006年, 国家旅游局将“2006中国乡村游”确定了旅游主题,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 洪江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

湖南省洪江山川秀丽, 风光旖旎, 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众多, 拥有一条以芙蓉楼古墙城为中心点, 辐射至鱼塘溪渔庄等六十多处特色景点的旅游观光带, 可以集垂钓、漂流、赏花、品茗等游玩活动于一体。素有“楚南上游第一胜地”之称的黔城, 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内有芙蓉楼、钟鼓楼等游览胜地。2006年洪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万人次, 旅游创汇10万美元。乡村旅游业对于洪江乡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 洪江提出了“旅游兴市”的战略思想, 将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来大力发展。

通过在洪江地区一段时间的实地调研, 笔者认为洪江旅游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但由于洪江的乡村旅游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在旅游经营管理、环境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2.1 洪江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四大资源优势

(1) 优美的的自然景观资源。

洪江市境内气候宜人, 四季分明, 山清水秀, 物种丰富。雪峰山的险峻, 沅水江的秀美, 都是洪江重要的景观资源;洪江现存植物上千余种, 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种类28种, 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种类42种, 是洪江丰富的自然资源。

(2)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资源。

洪江市位处湖南西部, 紧邻怀化市, 东依邵阳市。近年来, 上瑞高速公路、209国道等多条高等级公路的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洪江市的交通状况, 将洪江市与湖南省会长沙市的车程缩短为四个小时, 将吸引周边城市更多的市民自驾车来洪江游玩。

(3) 丰富的民俗和名人资源。

洪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现有侗、苗、瑶、回、土家 等14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 生活居所, 甚至普通的日常用品都是引起游客的浓厚观赏兴趣的亮点。曾经生活在洪江的名人名家, 例如王昌龄、袁隆平, 其实也是不容忽视的独特资源。他们的诗句与发明闻名于世, 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慕名来到洪江。

(4) 热情纯朴的民风资源。

洪江人民热情淳朴, 生活安逸, 吸引着城市游客来这里舒缓平日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他们可以利用周末来到洪江, 走进普通农户家, 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呼吸清新的空气, 品味农家饭、体验农家乐。

2.2 洪江市乡村旅游的现存的三个弊端

(1) 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妥善保护。洪江古城是芙蓉楼的所在地, 城中至今仍居住着上百户居民, 让人既惊叹于古城建筑的精巧构造和持久耐用, 一方面也为古城未来的面貌感到担忧。古城街头错综复杂的电线和近年新修的建筑, 与周边的景观格格不入, 影响古城墙的观赏效果。而在袁隆平院士工作和生活过的安江农校旧址, 曾经见证了院士发现和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 如今却人去楼空。人们只能从尘封的楼房和废弃的实验大棚支架, 依稀分辨出“安江农校”的概貌。这些旅游景区缺乏妥善保护, 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会让慕名前来的游客败兴而归。

(2) 缺乏系统的旅游管理体制, 村民接待不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在洪江地区, 不少村民在自住的竹屋接待游客用餐休息, 有很多从怀化、邵阳来的游客, 他们愿意在这些农户家搭伙吃饭, 却很少住宿, 总是朝来夕走。这是因为村民的房间有限而不能提供住宿服务。乡村旅游虽然是依靠乡土气息和自然风光来吸引游客, 但若不能满足游客住宿等生活需要时, 就会都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游客减少了他们在乡村的旅游时间和游玩项目, 最终造成了旅游收入的隐形流失。

(3) 对外宣传洪江旅游资源的力度不够。缺乏对外的有效宣传, 则无法创出洪江乡村旅游的品牌, 将严重制约洪江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 促进洪江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 了解和分析城市游客的旅游动机和需求, 加强对文化古迹、旅游景点的重建和保护, 结合本地风光特色和民俗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只有找准游客的乡村游的动机和需求, 并有针对性的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才能吸引和保留游客, 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国内外的研究发现, 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游的动机可以概括以下六类:寻求异文化、回归自然、获取知识、保健身体、社会交往、故地重游等。如果不了解游客来乡村旅游的目的, 而是盲目的拆除祖屋建小洋房, 摧毁树林造游乐园, 破坏了乡村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村味”, 那只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却吸引不来几名观光旅游者。这样的乡村旅游是名存实亡的, 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中, 有必要针对游客的动机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 以此指导乡村旅游资源的资源与环境实施保护性开发, 实现旅游产品供给与游客需求的实现合理对接。

(2) 整合各方面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和频度, 竖立洪江乡村旅游品牌。洪江市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古称文化, 却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洪江特产和纪念品, 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洪江”品牌, 缺乏对外展示“魅力洪江”的平台。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洪江市整合多方资源, 建立一套立体、完成的对外宣传洪江的广告体系, 并策划几组以洪江著名景点为主体的专题活动, 例如能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学者将洪江的名人故事编成戏剧小说在全世界演出、发表;将洪江特色的小吃和工艺品摆上各个景点的商品货架, 一方面能增加旅游附带产业的收入, 一方面也是对洪江的有力宣传;将在洪江拍摄过影视作品整理成册, 并邀请参与拍摄的演艺界著名人士故地重游, 请他们讲述在洪江工作生活的点滴趣事;允许游客在洪江市近郊认养野生动植物, 寄养在附近农户家中, 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游人等等。

(3)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洪江市乡村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乡村旅游业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 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村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必须加强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与管理, 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 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财政支持, 集中社会各界的财力物力, 完善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当地居民保护生活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当地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提高洪江市乡村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

摘要:湖南省洪江市独特的地理环境, 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 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和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了洪江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总体来看, 洪江地区乡村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乡村地区 篇8

一、庙会是传统乡村民众重要的文娱活动

对于闭塞的晋西北民众来说,庙会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休闲娱乐机会及精神享受。“演戏游神之类文化娱乐活动是庙会初始即有的行为,最初是敬神的内容和手段,后来就演变为一般性的群众娱乐”。虽然在庙会当中,文化娱乐活动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演戏却是晋西北地区众多庙会中很普遍的表演项目。乡村许多庙宇正殿的对面,往往修造一个亭阁式的戏台,“自十五日起,预制娘娘驾,作楼台五、六层。殿宇廊榭,钟阁碑楼,神鬼形象,廊不穷工极巧,金碧辉煌。长丈余,宽六、七尺,十二人异之游街。又担大蟠杆数十,高十余尺,五彩纷纶,璎珞披拂,上绘各神像,仙容圣号,不一而足。其人皆有力如虎,矫捷飞腾,此擎彼舞,目不暇给。”这便从建筑景观上体现出庙会乃至寺庙本身所具有的文娱特征。

晋西北地区各地庙会唱戏,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半天,长则七八天。经常演出的戏目有《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铡美案》等等。“所演之腔,乃山西北路梆子(有时亦演弦子腔,略近昆曲,但百不一次),与蒲陕调大同而小异。所演故事,概多忠臣孝子一类,庄严悲烈,适合吾县民性,故社会颇欢迎之,虽在农忙,台下亦无隙地。观剧时,男立于前,女坐于后,大家眷属则各坐于自备轿、车中,秩序井然。”很多农村的生活非常单调,缺乏文化娱乐,因此庙会对乡村民众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庙会之期,善男信女蜂拥而至,又有唱戏酬神助兴,由此吸引了众多小商小贩蜂拥而来,为民间庙会增添了别样风景。可以说,各种庙会为乡村民众创造了难得的休闲放松的机会。

二、庙会承担着乡村商品物资互通有无的功能

传统小农社会中,生活和生产物资是比较匮乏的,许多地方“地处僻壤,商贾不通,购置货物甚艰”,“境内无多商贾,平居一箕帚之微无从购置”,尤其对于偏僻的晋西北乡村而言,很多民众通过庙会来获得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接近秋收的庙会中“立香火会,招集商贾,贩蓄货物,人甚便之。逢会开庙,各有定期”,许多商贩将农耕器具运输贩卖,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几乎被一抢而空。与此同时,如果民众家中需要婚丧嫁娶,操持家人的重要事务,许多首饰、衣服、妆仓等件,也可以在庙会上精心挑选购买,“既便商亦便民”。

很多庙会的商品涵盖了日用必需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些庙会“骡马会居多”,庙会周边民众会将自己喂养的牛、马、猪、羊、鸡等牲畜家禽拿来出售,以换取其它物资,“次则售卖农家收获器具,会期后即可收秋;再次估衣、刀剪、杂货、布匹等”,而有些庙会则“书籍、笔墨及农器尤多”“裘绮珍玩、新旧器用罗列会场”,有些则是“衙道街两旁摆卖草编扇帽、农器、竹帘等,颇形热闹”。

庙会是传统乡村商品经济的基本表现形式。比如地处陕蒙晋交界的河曲,在庙会期间,许多陕西和蒙古的商人会贩运商品售卖,加深了晋西北地区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和对外交流。庙会作为集镇或市镇的补充,构成基层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成为传统社会中乡村自治重要的经济基础,为维持基层社会的平衡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三、庙会是乡村民众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

一般而言,庙会都会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镇举行,这些村镇也因之而成为周围区域的中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由于农业社会自然条件和交通技术限制,几十公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就是比较遥远的路途,平常相隔两地的人见面也非易事。比如“母女、姊妹出嫁后,晤面谈心实属匪易,况系农家,终年劳碌,省亲看女,探亲访友,既无暇答,亦无机会,借此会期,不约而同,均可会而,各叙衷曲。此便于会亲者”,在出嫁后要想见面谈心,就需要通过庙会这个纽带来进行。

传统社会中的妇女平日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限制她们的言行,无法轻易走出家门、大声言笑,长期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之下。而庙会却给了她们名正言顺的机会参加娱乐活动,所以她们对此很热衷积极。其他亲朋好友也可以通过庙会来拉近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外地商贩和民众来参加庙会则会带来外界的信息,对于沟通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庙会扮演着交流纽带的角色。

总之,庙会是传统小农社会特定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它不仅为晋西北乡村民众提供了日常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乡村商品交易提供了定期的平台,使民众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持了乡村的动态平衡。同时,庙会使得当地村镇成为周边区域的文化中心,成为亲朋好友团聚的重要途径和纽带,也成为本地民众获取外界信息、与外部互动交流的桥梁,有效推动了乡村民众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传统风俗与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葛承雍.中国传统风俗与现代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和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乡村地区 篇9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创新,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破城乡一元结构困局,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初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突破口之一[3]。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规划方式与一般旅游区有许多不同。本文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做一探讨,以期对现阶段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理念层次不高、空间组织开发与管理混乱等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关中地区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方面,需要区域内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满目青翠,环境安静而内聚,是良好的休憩之所。人文景观方面聚落和民居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农耕文明,主要包括农民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其突显出来并整合成一个连贯的系统,是塑造村落旅游吸引力的关键[4,5,6]。

关中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可以把关中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1)以山岳、河流、溪谷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的山水环境资源;2)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的生态环境资源;3)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为基础的田园环境资源;4)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的村落环境资源;5)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为依托,形成以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为基础的经济产出资源。

2 关中地区村落空间发展的几种趋势

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大致可分为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民宿、文体娱乐、民俗游览五个方面。村落空间应能为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村落应具有好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讯、污物处理等现代生活设施)[5]。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的治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当地村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存环境。

对原有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尽量利用闲置土地来进行新的建设,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依据发展休闲农业的要求,规划各种特色的农业种植园区,为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采用集中和分散的处理方式。在临近村子入口和中心广场地区,建设一批专门的商业服务设施,为较多的经营业提供空间。更多的则是将旅游的功能空间与农村居住空间相复合,让旅游者深入到普通农家中去,提供更加真实的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民宿、文体娱乐活动。为此专门设计了几种住宅和院落模式,既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又可以拥有一定的旅游接待功能。在内部交通体系建设上,将农村的道路交通功能与旅游功能复合,做到旅游和生活兼顾。在对外方面,在村口设置静态交通节点(停车场、停车港等)与周边交通形成对接。

自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以来,关中农业旅游的类型逐步丰富,开发模式得到提升,农业旅游特征逐渐得到显现。

3 关中乡村聚落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留乡村聚落景观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以下结合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探讨关中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乡村聚落景观保护的关系[9,10]。

首先,保持乡村聚居景观的特质;现代化农民新村构造了以小区家庭为单位的居住生活格局。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的农村社区,改变了人畜共处、房屋破旧、垃圾乱放的“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公共设施提供了便捷的社区服务。但在农民新村规划中,往往只强调了社区的功能,而忽视了乡村社区的景观规划与乡村风貌塑造,导致了“千村一面”的社区建设,破坏了具有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因此我们认为,乡村景观规划与风貌塑造应该保持乡村的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坚持景观乡土性与建筑功能现代性的统一[12]。

对于传统的乡村聚落塑造,应按地脉合理布置,依林就势,错落有致,与环境形成有机融合。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宜少忌多,遵循小体量、分散化的原则。在建筑材料上应充分体现自然、休闲、朴素、简洁的风格,用料突出环保化和生态化。

其次,乡村意境的规划以自然意趣、诗化田园为灵魂;挖掘农耕文化所承载的“以农为本”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政治秩序与自然规律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物化到规划之中。乡村旅游规划中应该保留自然和谐的乡村意境。

通过对关中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11,12,13],形成以下发展模式:

1)沿路带状发展。

一条近距离大城市间的通道,是最好的休闲带。一条景观大道,可以带活沿路一条休闲带。开放式休闲景观大道的规划与建设,对旅游新农村独具价值,沿路进行旅游新农村规划与推广,是非常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西安南区的西万路,将极大带动长安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2)沿河带状发展。

河流是城市景观的血脉,滨河大道与沿河乡村带是发展旅游的最佳区域。水是灵气的聚集,有水就有开发价值。沿水带旅游新农村开发,包括以水为游线,沿水开路,沿水成景,都可以形成较快的发展,灞河和河生态区的开发将大大带动西安东郊的旅游经济。

3)沿山带状发展。

城市一般在坝内或谷地,总有山环水抱,这是中国风水。山前地带往往形成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就像河流成为风景线一样。因此,很多城市都有沿山发展休闲带的极佳条件。旅游新农村,在沿山发展中可以脱颖而出,形成带状区域发展。沿秦岭环山旅游公路,可以很好的带动沿山乡村旅游。

4)环城带状发展。

大中城市的消费能力极强,形成了环城郊区的休闲旅游繁荣局面。应该借助于已经形成的基础,规范城郊休闲、形成城乡一体化休闲旅游发展结构,形成环城带状发展的格局。环城带结构中,新农村与大中型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同时并行,城乡发展融合,是最具商业增值价值的发展结构。

4 结语

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发基本上仍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要依据自身的地域环境,寻找自身独特,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并且要尽可能地形成规模。形成景观效应的同时,农村民俗文化展示也应是本土已有悠久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和提炼,而不应该刻意地追求和模仿,这才是城市居民所渴望的乡村纯朴。

当代旅游者具有既希望冒险又担心安全;既渴望奇异又追求舒适;既想远离尘世又要联系畅通等特征,因而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努力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目前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的状况。这就要求拟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要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加与环境协调的娱乐健身设施,改善给排水厕所等配套设施。

现阶段关中乡村旅游产业存在“散、小、弱、差”问题,因此集中功能单元可以防止布局散乱,也可防止对主要自然景观的视觉污染。另外,集中布局有利于主题形象的形成,通过举办各种促销活动,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形成整体规模优势。从节约成本方面,功能单元的集中布局能使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效益。

摘要:对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充分调研,对关中村落旅游空间发展的几种趋势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优化空间布局、关中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协调等几方面提出了几种关中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的模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浅议川西地区乡村酒店的景观特质 篇10

1 川西地区乡村酒店发展回顾

川西乡村酒店的发展是同步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而进行的。农家乐最初始于成都郫县友爱镇的农科村, 成都的“农家乐”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11年底成都市农家乐有7000余家, 星级农家乐836家左右, 年旅游收入达到10个亿左右, 年游客接待量5500万人次。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古镇旅游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在此格局中出现了介于农家乐和商务酒店之间的新型接待设施———乡村酒店, 且发展迅速, 其中一大部分由原来农家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1 1992~1996年雏形期

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环境条件一般。

1.2 1997~2000年生长期

外地投资经营户增多, 该阶段经营者在环境设施上有所倾注, 且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

1.3 2001~2005年规模成形

经过重组兼并或联营, 对环境设施更加重视, 已出台的相关便准条例, 形成以大户为主导的规模经营阶段。

1.4 2005年至今转型发展期

在已成规模的基础之上, 投资经营者对环境建设加大投资力度, 经过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乡村酒店, 且成都市2005年12月28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

2 川西乡村酒店发展特质浅析

2.1 乡村酒店的主题性

在川西地区人气最旺的乡村酒店, 有集休闲娱乐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梦桐泉乡村酒店, 以彰显川菜文化为主的川菜博物馆乡村酒店, 以突出幽静苍郁、森林韵味为主题的是西蜀森林酒店, 凸显田园特色的百花乡乡村酒店等。总体来看这些酒店主题特色明显, 围绕主题建设, 设施完善, 环境品质良好。就目前发展来看, 这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酒店游客诸多, 收效良好。

2.2 川西乡村酒店的生态性

2.2.1 享受自然之林。

西蜀森林乡村酒店以突出幽静苍郁、森林韵味为主。该酒店是利用西蜀森林公园, 将整个酒店的建筑散布于用地之内, 隐含在林木之中, 各个建筑之间有小径和连廊串联, 中途设置休息凉亭和观景平台, 供人们歇息赏景;建筑的排布主要是围绕带状水系, 临水位置设茶室和餐厅, 使人们主要活动聚集场所有良好的景观视域;该酒店的中心位置, 是一个突起的小山包, 主要植以草坪, 为孩子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游憩场所。

2.2.2 感受生态宜居。

较具代表性的是映月湖乡村酒店, 位于双流县永兴镇界内, 酒店占地面积约20hm2, 是以枇杷文化为主题, 集餐饮、娱乐、住宿、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五星级乡村酒店。其特点是整个片区内部种植有4片较为完整的枇杷林, 林木多围绕建筑种植, 形成一道“绿墙”, 同时配植花木、果树、盆景等为主要种植树木, 均衡地分布于整个用地范围内, 形成较为独立的4个活动场所片区, 较多地面为原生土地, 乡村韵味浓厚, 协同“绿墙”形成林盘外围的大环境景观氛围。夏季上有树木遮荫, 下有棋盘石凳, 休闲怡情。在果实成熟之时, 伸手可及, 可以尽情地感受农家果园般的乐趣。置身于高处远眺, 建筑在枇杷林中隐隐约约, 远远望去, 整个乡村酒店又像是一个枇杷林园。乡村景观中独有的水体、地貌、植被、自然结构 (色彩、肌理、形式等) 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自然空间、居住空间和农作空间, 这些场所和景观正是现代人向往和追求的体验环境[2]。

2.3 乡村酒店的乡村性

川西地区环境意向优美, 大有林盘聚落、农田景观、传统场镇, 小有幽幽竹林、小桥流水、亭廊佳苑, 其类型多样, 都渗透在了酒店环境的每个角落。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意向对乡村酒店设计的影响, 不论是整体布局, 还是景观小品, 都有痕迹可寻。其中一类乡村酒店的设计为了突出乡村主题, 通常设计师都将中心景观用地布置为农田景观, 在农田景观的中心再布水。而餐厅、会议中心、康乐会所以及集中式客房等围绕在农田周边, 它们都直接面向农田景观开窗。由上述可知, 川西乡村酒店的景观环境无论是布局、小品设施, 还是意境营造, 始终都没有离开其最本质的乡村风格, 在整体上都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

3 结语

川西乡村酒店是糅合了乡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等特性的一种综合性管理的酒店, 乡村酒店一路发展过来, 可以说环境景观的建设和其突出的特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农家乐向乡村酒店转型的重要助力, 乡村酒店未来环境景观建设中应更注重乡村酒店的主体性、乡村性、生态性。

参考文献

[1]2011乡村旅游发展大会中所发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宣言》

乡村地区 篇11

答: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于2013年9月13日印发了《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决定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以下简称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何时起实施?哪些人员可以享受该项补助?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针对以上文件的出台,教育部相关部门負责人在2013年11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差异性较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不宜制定统一标准,而应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实施。按照这一原则,地方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自主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具体实施时间、补助范围和对象、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等,均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问: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来源是什么?

答: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实施原则,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增列综合奖补资金,将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奖补因素之一,对已经实施这一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综合奖补资金可以由省级财政统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的相关支出。

问:中央财政综合奖补资金如何拨付?

答:该项政策执行后,各实施省份(自治区)需于每年3月31日前,将本省(自治区)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综合奖补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一并报送财政部和教育部,两部门将根据各地落实情况等因素逐年核定综合奖补资金。

问: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是否可以终身享有?

答:生活补助是针对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不计入五险一金和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教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然取消。

问:如何确保该项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

答:为了确保该项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教育部于2014年1月初下发了《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管理工作,确保严格规范,阳光透明。

《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教师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要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

《通知》强调,补助要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各地还应主动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公示有关信息,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要对补助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乡村地区 篇12

一、吉林省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主要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以及33个民族乡(镇)。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生态环境受破坏的程度小,自然生态保存完整,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有吉林省特色旅游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1]一是如延吉市依兰镇春兴村等借助地理优势满足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娱乐、放松身心、体验农村生活等多方面需求的市场依托型。二是如前郭县妙因寺村等依靠重点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使周边农村提供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的景区依托型。三是如伊通东北部的新兴乡闫家村等以特色农业、农村风貌为主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田园观光型。四是长白县马鹿沟镇果园村等凭借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饮食文化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的民俗特色型。延边州以“民俗游”、“滑雪游”、“边疆游”和“长白山游”为重点进行开发,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前郭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为草原、民俗风情、冰雪、冬捕和文化遗迹,并且已经形成“T”型格局。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点星罗棋布,其“七星山”、火山群独具特色,处处充满了山之神韵、水之灵秀。长白县的旅游格局呈条带状,形成了“四区、二带、一边”旅游框架。森林资源尤其丰富,素有“长白林海、天然氧吧”等美誉。

2015出台的《吉林省旅游业壮大计划》中明确提出: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5大旅游产品体系之中。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说明了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关心。目前,众多村镇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以此为基础,吉林省加快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步伐。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不仅能使农民增收,还能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一种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乡村旅游通过食、行、宿、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带动其他产业如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娱乐设施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消除民族隔阂,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边疆地区的稳定。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吉林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合理规划。吉林省民族地区大多缺少乡村旅游的专项规划,大量景观仅以原始形态展现,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原有的个性和特色,没有抓住建设的重点,缺乏吸引力。乡村旅游规划质量参差不齐,传统的观光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项目创新性不够。大量的乡村旅游规划中还都存在着“人”的缺失的问题,普遍的问题是见物不见人,满眼乡野,不见乡民,把乡村的缔造者丢在了一边。[2]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缺乏联系,遗址、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相脱节,缺乏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一方面由于吉林省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不佳;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资金不足,大多来源于政府拨款,市场化程度低,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很多乡村还存在泥土、沙砾路,道路条件差,缺乏修理和养护,甚至缺乏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基础设施;洗手间、医疗点等基础设施缺失;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和各种体育、疗养设施;已建好的旅游接待设施的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堪忧,中高档旅馆少。特别是2015年长吉图高铁开通之后,游客骤增,延边州宾馆、酒店供应不足,游客入住农家、活动站,甚至住进了练歌厅、洗浴中心。

第三,管理水平较低,人才缺乏。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经济利益,而管理力度不足的现象,大多数地区没有制定明确的乡村旅游管理及准入规则,如乡村旅游景区水平、酒店餐饮、服务人员等明确规定的条件;另外市场监管措施不完善,游客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乡村旅游管理缺乏政策引导,主要由管理者说了算,致使整个行业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旅游从业者素质较低,难以提供优质的服务,致使其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经营状态。

第四,品牌意识差,宣传促销薄弱。由于乡村旅游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对于市场需求和走向不了解,品牌意识不足,创造品牌的能力欠缺。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仍停留在观光层面,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吉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旅游产品个性化、特色化的研究与开发,没有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内容、项目大同小异,制约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3]经营者缺乏主动宣传的意识,同时宣传形式单一。

三、吉林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第一,坚持科学规划。“建设未动,规划先行”,[4]规划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合理展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当地的资源基础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首先,每个地区可以根据时间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根据地域制定与其他民族相辅相成、与本民族其他景点相区别的规划;精确规划食、行、宿、游、购、娱等方面,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其次,要统筹各个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做好总体规划,将点连成线,从而发展到面。乡村旅游景区更多的属于资源依托型景区,因此更不能脱离资源谈规划,要将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味发挥到极致。[5]同时,制定行业准入规则,规范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对乡村休闲旅游开发项目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通过乡村旅游协会督促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开发过程中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维持村落的原始状态,减少城市化进程中对民俗的损害,让乡村旅游走产业化的道路。

第二,加大软硬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契机,强化旅游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引进市场化机制,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等方式构造乡村旅游业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将土路、砂石路改建为高级公路,完善交通网建设,大力开发其他交通方式,全面改善旅游公路交通条件;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大型停车场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文化广场;改造旅游沿线公厕,改善民宿接待条件,办大办好旅游购物场所、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提升全乡旅游接待能力。其次,要强化环境管理制度,加大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美化村容村貌,治理乱堆柴草、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搭棚舍等违规现象,使村民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消除游客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快民族乡村旅游的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7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中,明确要求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在政策支持下,想提高乡村旅游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着眼于内培外引。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现近距离交流,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技能。一是邀请专家、学者规划乡村旅游的格局,聘其为顾问,对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民等经营主体进行指导与培训。二是组织管理者等经营主体到发展速度快、模式新颖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考察学习,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考察、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经验介绍等方式,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优秀的发展模式。三是组织管理人员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人才质量和水平。在外引方面,2011年,浙江省启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并通过签订《关于建立校地紧密合作的框架协议》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发挥合作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6]通过学习这种方式,与所在地的高校对接,有重点地引导他们参与到民族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中来,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第四,塑造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塑造乡村旅游的鲜明形象,是乡村旅游品牌定位的首要任务。一是,考察本地区的特色,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取得竞争优势。乡村旅游要注重差异化发展,比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街路、广场、社区均采用蒙古语名称,“查干淖尔冬捕”独具一格;长白县塔山公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伊通满族自治县独特的火山景观等,让游客真正体会不同乡村旅游目的地“不一样的景观、不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乡味”。二是,依托特色资源开发主题产品。着力开发“乡村旅游+”形式的产品,以“公司+农户”和“旅游协会+农户”为主体,探索乡村游新模式。[7]三是,提高创意创新理念,使民风民俗与知识、文化、竞技等相结合,加入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的体验消费项目,使其成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宣传上,不仅要继续举办各种民俗旅游节,而且要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旅交会,关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创建工作和“百村万人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趋势下,要广泛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树立品牌,打响吉林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知名度。

第五,开发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特色要通过特定的形式来展现。一是,将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少数民族风俗、手工技艺与文娱活动相融合,定期举办民族歌舞展演、民族文艺演唱会,增强游客的文化印象。立足于当地性和区域性,开发民族风情旅游景点,让游客换上本民族服饰,参与本民族活动,融入到民族集体之中,还这些景点传统的民族风貌。民族地区拥有充分的旅游资源,应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原则,对乡村进行串点连线的保护利用。目前,吉林省民族地区“空心化”严重,政府可以将这些“空心化”或是人口迁徙后的村庄统一收购,进行统一管理或统一招租,吸引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进入,将闲置的房屋改造成农家乐和民宿型家庭旅馆,提升乡村的魅力。

综上所述,要发挥好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地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还需要统筹和整合规划,切实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吉林省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缺乏合理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人才缺乏、品牌意识差,宣传促销薄弱等问题。吉林省政府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大软硬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民族乡村旅游的人才队伍建设;塑造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以便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吉林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晓艳.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省乡村旅游加快发展观察[N].吉林日报,2013-05-08(1)

[2]孙天胜,孙腾婧.乡村旅游规划中“人”的缺失与回归[N].中国旅游报,2014-11-05(011)

[3]米素岩.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1):21

[4]牟娟.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235

[5]齐晓波,曹璐,万全友.破解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难题[N].中国旅游报,2011-06-08(011)

[6]王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4(2):193-207

上一篇:微格教学应用论文下一篇:媒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