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2024-10-10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共7篇)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篇1

浅说作文教学的微格训练

[作者]  项志伟

[内容]

(哈尔滨市动力区教师进修学校  项志伟)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它的本质、过程、规律、技巧及作文教学法,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验、科研、教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然而,中学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师劳而功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作为教学之“本”的、适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的教材,就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高中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初中的《作文・汉语》理论透析性、实用性都不太理想。作文教学处于“三无”(无作文教学教材、无作文教学系统、无良好的作文教学)、“二难”(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一低”(学生作文水平低)的状况。怎样尽快扭转中学作文教学这种状态呢?从根本上讲,需要进行大量的科研、实验、编写教材等工作,但这需要时间,还远水解不了近渴。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将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微格作文训练效果较好。下面作以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微格作文教学

所谓微格作文教学,就是将写作学的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的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分解教学的方法。如:从体裁上分,中学生可以重点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块,即三个“微格”。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四个“微格”,其它方面依此类推。

二、中学作文教学微格训练网络(一级)

根据教学大纲有关听、说、读、写的规定和要求,我大体上将作文微格训练分为两大系列,即口头作文训练系列、书面作文训练系列。如下表:

(一)中学口头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命题方式  │教师命题            学生命题          题库选题─────┼────────────────────────────训练形式  │看图说话、联词说话、自我介绍、口述见闻、课文复述、讲

│故事、讲演、辩论、口述作文构思、口头作文─────┼────────────────────────────评改形式  │作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训练层次及目标─────┬────────────┬───────────────目标 │          初中          │            高中层次      │                        │─────┼────────────┼───────────────

│初一:读标准音,说普通话│高一:能按自拟提纲,用普通话

│初二:听人说活能正确理解│有条理地叙述事件。

│      意思。            │

│初三:听一般报告,能简述│高二:培养辩论能力,观点正确A初级│内容、归纳要点,参加讨论│    ,思路清楚,论据较充分。

│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高三:做有准备的演讲。

│。                      │───┼────────────┼───────────────

│初一:能注意听别人说话,│高一: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已的思想

│      听懂意思,回答问题│      ,说明事物,阐述观点。B中级│      清楚、准确。      │高二:能较有力地进行辩论,观点

│初二:说话意思清楚,用语│鲜明,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      恰当。            │      。

│初三:能作简短的即席发言│高三:可作即席演讲、

│      ,有中心,有条理,│

│      态度自然。        │

│                        │───┼────────────┼───────────────

│初一:能较完备地介绍各种│高一:稍事准备,即可作即席演讲。

│      内容、简单的读物、│高二:能较熟练地运用议论文知识

│      见闻。            │      ,准确有力地进行辩论。

│初二:能借助资料做口头作│高三:可作即席发言、演讲、辩论

│      文。              │、说明,口头作文。

│初三:讨论问题,能正确地│C高级│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

│服力,条理清楚。        │

──┴────────────┴───────────────

(二)中学书面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书    ┌[1]作文过程微格训练系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面    │[2]观察――分析――表达微格训练系统:意化→雏形化→物化作    │                ┌材料:收集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文    │                │主题:主题提炼;怎样确定主题微    │                │表达: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格    │[3]分格训练系统 │结构: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训    │                │结尾练    │                │语言:规范(信→达→雅)体    │                │修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修辞系    │                └文风:文风的要素、对文风的要求(一级)  │[4]文体微格训练系统:记叙文(简单记叙、复杂记叙)、议论

│文、说明文、应用文。

│[5]综合微格训练系统:即上述四种训练系统,根据需要有机分

│解综合。

三、有关微格训练网络的说明

(一)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科学性。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微格作文训练网络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反映作文训练的客观性。现在这个初步构建的训练网络,基本包容了三个已经实践验证了的组成部分:写作学基本理论,中学作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层次和要求,近百年来根据实践总结出的作文训练体系和方法。如微格作文训练体系基本包括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思维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及写作的本质、过程、规律、技巧等等科学规律。可见,微格作文训练体系不是作者主观臆断、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依据的,微格训练体系其内容、目标、训练层次则完全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制定的。可以说,微格训练网络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作文训练体系。

(二)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特点

(1)强化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透析性。多年来,由于教材编写体制、中学生年龄、心理、知识层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作文训练不强调写作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写作知识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课文或知识短文中。初中部分有一套《作文・汉语》,这套书适合学生自读,感性现象描述较多,理论透析较弱,而中学生又似乎不大适合系统地讲授写作学的“纯理论”,微格训练体系恰好弥补了以往中学作文训练中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它由于化系统为局部,将写作基本理论分解成若干个“格”,老师在训练时就可以将这一个“格”的有关理论系统,透彻地传授给学生,既可不讲成“纯理论”写作课,增加学生负担和困难,又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写作理论透析给了学生。这样三年下来,“格格”相连,就联格成面,最后完成了一个理论系统网络工程。使学生不再是“盲人骑瞎马”的摸,而是在系统写作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

(2)符合人类认知规律,适合中学生作文特点。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总有个由局部到全局、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中学生对作文规律的体会和认识也有这个特点。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写作经验及现行中学教育体制诸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他们很难系统地钻研和把握写作的各种规律。微格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一个个“格”里体会和认识写作的相应的规律,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由浅到深,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形成认知过程,并进而把握。

(3)可操作性强。如前所述,现在中学缺乏作文教学的可行性教材。微格作文系列训练网络使教师有了一个系统的作文教学的蓝图。教师可依据它制定一个三年作文教学计划,使教学有“本”可依。同时,由于它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经过认真备课,即可进行教学。学生也感到目标明确,伸手可即;不再是盲目听纯作文理论指导,如坠五里去雾之中而不知所措,也不是毫无计划的被动重复,视作文为痛苦嚼蜡,体现了微格作文训练体系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4)完成了作文训练从单一体系到综合体系训练的飞跃。过去作文训练体系大多搞单一系统训练。如体裁体系,就单纯训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写作要素和方法,而很少顾及和汲取其他训练体系的因素及长处。微格训练体系则将各训练体系视作整个网络的组成部分(即子系统),在进行某一微格训练时,各体系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如:在“怎样立意”这一微格训练时(用1983年高考题“掘井图”――“换个地方再挖”为背景材料),将口头训练系列与书面作文系列两大一级分格体系结合进行,学生既可口头阐述自己的立意构思,相互交流、启发,又可进行书面作文;既练议论文论点的确立,也练记叙文、说明文的立意谋篇;既有心理品质的训练,也有写作理论技巧的演练。真正做到眼(运用观察――分析――表达体系)、嘴(口头作文训练体系)、手(书面作文训练体系)、思(心理品质训练体系)、体(分体裁训练体系)等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篇2

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资源, 所以在学生“无格”写作的基础上, 教师可用好教材例子, 借助课文进行“入格”训练, 具体而言就是:基于阅读, 进行技法“仿格”训练;通过多维评改, 进行“升格”训练;探寻习作序列, 加强“出格”训练。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八年级上) 中的《三峡》一文, 作者写景, 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点染”, 即先“点”明中心, 再予以渲“染”或烘托。简言之, 就是抓住景物特征, 轻轻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如作者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数字, 写秋季之景用“寒”“素”“凄”哀”数字, 寥寥几个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见, 要写好景, 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挑选最能表达特征的那个字, 做到一笔而能勾全韵。对于这样一篇课文, 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微格作文训练, 训练的目标是:

(1) 学习写景所采用的大笔点染手法;

(2) 学习用骈散相间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的方法。

一、以读导写

(一) 设计目的

学习《三峡》写景的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法体悟文本语言的魅力, 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

(二) 指导环节

1. 配乐朗诵

请学生在配乐朗诵中感受三峡之美, 并说出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明确】写山, 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 自由朗读

请学生思考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 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 春冬, 晴初霜旦, 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3. 研读文本

请学生体悟文本并讨论文本的语言运用。

【明确】文章多用对偶句式, 又兼用散句, 读起来收放有致, 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 表现力强, 充满生气。

二、素材链接

教师提供孔艳阳的《山水相依情景交融———赏析郦道元的〈三峡〉》一文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如下:

山水相依情景交融

———赏析郦道元的《三峡》

孔艳阳

自古以来, 长江三峡之景, 总是风光秀丽, 美不胜收。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风光, 更是气势恢弘, 精美隽永。他用凝练、精粹的语言, 刻画三峡之山的雄奇险拔, 三峡之水的清幽秀丽。同时, 他借助对山水的描绘, 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挚爱之情。

文章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仅用了数字, 就勾勒出一幅三峡连绵不绝、陡峭险峻的山景。好一个“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好一个“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郦道元用直白的语言描写出山的特点。“自非午夜分, 不见日”, 则是侧面烘托山的雄奇险拔。作者仅用这不到1/4篇幅的文字, 却概括描写出了三峡之山, 足见他驾驭语言之精妙。

描写三峡之水, 则是通过夏、春、冬、秋四个季节的特点加以展开的。夏之江水, 涨至丘陵, “沿溯阻绝”, 借“王命急宣, 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一事, 突出水流的湍急, 用“虽乘奔风, 不以疾也”加以衬托, 清楚地勾画了夏之江水奔放、豪壮的形象和神韵。春冬之水, 主要紧扣“素”“绿”“清”“影”数字加以展开, 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美如仙境的江水图。最精妙独特之处就是“清荣峻茂”, 以4个字表现4种景物的特点,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可见其语言的精炼。秋之江水, 虽没有特别指出季节, 从“霜旦”二字就为读者提供了信息。秋水主扣“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对猿猴的叫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又用渔者之歌加以衬托, 无不表现了秋水的凄婉动人的美。

从整体描写情况看, 作者用了大笔点染的手法, 用最少的文字, 表现了最生动丰富的景象, 栩栩如生, 令读者身临其境, 不得不惊叹作者的语言技巧。

三、“仿格”演练

教师让学生紧扣作者所采用的大笔点染的手法, 运用合理的想象加以改写, 呈现三峡别样的美。以下是学生习作的初稿:

三游三峡

毛锦雯

我乘着小船, 看着两岸相连的高山, 中间竟没有断开的地方, 这让我赞叹不已, 重重悬崖层层峭壁, 那隐天蔽日之势, 让我不禁想到,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来游三峡, 就看不到那太阳和月亮。心里则暗自庆幸自己是在正午时去的。

此刻, 我坚信耳闻不如亲见矣。那雄奇、险拔的峻岭让我敬佩不已。

由于此时是夏季, 江流水量不断增多, 我不得不承认三峡的水流是湍急的, 是奔放的。

第一次的游玩让我意犹未尽, 且让我对三峡其他季节的景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 不久我便又在秋季时去了一趟三峡, 并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象。

前几天下着雨, 但三峡似乎知道我要来似的, 天放晴了。下霜的早晨, 我又开始了新一趟的三峡之旅。这些给我秋色凄清和猿啼民悲的感觉。这使感性的我不由感到了空前的凄凉, 孤独, 听着悲啼声, 不禁流下了两行积储已久、如今才找到合适理由而滚下的泪水。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渔民歌中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含意。

回来后, 我还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中, 难以回神过来, 但当我想到春冬之时马上到来, 又能看到另一番景象的三峡时, 立刻就又变得兴奋不已。

第三次来到三峡, 看到春冬时节那怪异的景色, 感觉妙趣横生。

随着白色的急流和回荡的清波而下, 碧绿的潭水中两岸景物的倒影, 别有一番风味。春冬之时怪异的美景, 夏季奔放浩大的江水, 秋季凄凉民悲的猿啼, 不禁让我惊叹大自然那梦幻般的鬼斧神工。

四、多维评改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并进行师生共评, 形成对这篇习作的评改意见:作者构思巧妙, 借助三游三峡, 串起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 中间又用心理活动巧妙过渡, 衔接非常自然;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 只有大致的概括, 而少了对具体景物的刻画, 如果能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色的几个重点字展开合理的想象, 加以细腻的描写, 则会更妙。

五、习作“升格”

学生根据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完成对作文的升格。修改后的作文如下 (加下画线的为修改之处) :

三游三峡

锦雯

我乘着小船, 泛舟于美不胜收的三峡之间, 在长达七百里的水路上, 我时刻怀着一颗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 紧张小船是否会被湍急的水流卷翻, 激动能亲眼看到如诗如画的三峡风光

看着两岸相连的高山, 中间竟没有断开的地方, 这让我赞叹不已, 重重悬崖层层峭壁, 那隐天蔽日之势, 让我不禁想到,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来游三峡, 就看不到那太阳和月亮。心里则暗自庆幸自己是在正午时去的。

此刻, 我坚信耳闻不如亲见矣。那雄奇、险拔的峻岭让我敬佩不已。

由于此时是夏季, 江流水量不断增多, 甚至还漫上山陵, 这给我这顺流而下和那些逆流而上的船都产生了很大的阻力。我不得不承认三峡的水流是湍急的, 是奔放的, 不禁联想到浪漫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我想即使是乘着飞奔的马, 驾驭着风也不及它快吧

第一次的游玩让我意犹未尽, 且让我对三峡其他季节的景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 不久我便又在秋季时去了一趟三峡, 并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象。

前几天下着雨, 但三峡似乎知道我要来似的, 天放晴了。下霜的早晨, 我又开始了新一趟的三峡之旅。这些给我秋色凄清和猿啼民悲的感觉。这时, 山间还充满寒意, 沟谷里寂静冷清, 让人不免长吸一口气。两峰高处有猿猴在长声啼鸣, 声音连接不断, 异常凄凉, 空旷的山谷里传着猿鸣的回声, 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

这使感性的我不由感到了空前的凄凉、孤独, 听着悲啼声, 不禁流下了两行积储已久的泪水。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渔民歌中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含意。

回来后, 我还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中, 但当我想到春冬之时马上到来, 又能看到另一番景象的三峡时, 就变得兴奋不已。

第三次来到三峡, 看到春冬时节那怪异的景色, 感觉妙趣横生。

随着白色的急流和回荡的清波而下, 碧绿的潭水中两岸景物的倒影, 别有一番风味。抬头仰望, 两岸陡峭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从未见过的形态各异的柏树, 让我赞叹柏树的生命力;还能看到悬泉瀑布, 飞流急荡下来。看着那清水, 茂树, 高山, 盛草, 实在是趣味多多啊

春冬之时怪异的美景, 夏季奔放浩大的江水, 秋季凄凉哀转的猿啼, 不禁让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六、“出格”训练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篇3

摘要: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培训师范生及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能使受训者通过练习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将掌握的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每个步骤、每项活动乃至每个细节都具有意义。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其职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运行过程中,微格教学资源短缺以及课时不足成为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共同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方法。通过实际的运用,说明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方法确实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微格教学;分组合作学习;训练;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76-03

一、引言

(一)微格教学的起源及发展

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新数学运动和CBTE运动),创始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Allen和同事A.Eve。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微格教学以较少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为其分析评价,以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1]。

(二)微格教学在国外的发展

微格教学自1963年提出后,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师范教育首先接受了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在英国,微格教学被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学士课程内,接受微格教学训练后,这些教育学学士师范生再被安排到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悉尼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所开发的微格教学课程,是移植、改进最成功的一例,获得世界声誉。他们编著的一套微格教学教材和示范带已被澳大利亚80%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南非、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南非和美国的一些师范院校所采用。

(三)微格教学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在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自1987年始,北京教育学院一些教师开展了对微格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实践应用;1993年,全国各省级教育学院分别建立了具有先进设备的微格教学实验室;1998年10月,全国微格教学协作组年会在云南教育学院召开,来自美国的微格创始人之一艾伦教授作了“关于微格教学新旧模式对比”的报告,展示了新型微格教学的实习与评价模式,来自香港的任伯江教授作了“优质教学,以微观教学为首”的演讲;2000年,微格教学协作组申请加入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为其专业委员会的会员,标志着微格教学开始了一轮新的发展时期,教育部已将微格教学活动的开展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二、微格教学系统

(一)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

微格教学系统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主控室通常为一个,连接有多个微格教室。如图2-1所示。

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他教学设备。微格教室中有可以控制本室的摄像系统,录制本室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微格教学系统的使用

微格教学录像可由主控室负责操作,也可由微格教室负责操作。一般在微格教学训练时,由微格教室的教师和学生操作,便于灵活控制录制和重放。在作为教学技能评价或作为资料保存时,由主控室人员负责录制。

(三)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地贯彻和体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将复杂的教学过程涉及的教学技能进行合理分类,每次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

3.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通过重放录像可以立即进行自我观察分析,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

4.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受训者可以根据改进意见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四)微格教学的设计

微格教学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理论学习

介绍微格教学的背景、概念、构建、训练步骤、评价理论等相关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使受训者对微格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以后模拟训练的实施,以促进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移。

(2)观摩示范

示范可以是录像,也可以是教师现场示范。示范可以是优秀的典例,也可以是反面教材,但应以正面示范为主。这样,受训者就能通过现场体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感知,并为以后的亲身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2]。

(3)分析与讨论

在观看示范片或教师现场示范后,受训者通过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并就“假使我来教,该如何应用此教学技能”展开讨论。有过实训经历的受训者还可以通过优秀的典例发现自己的缺点,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进步。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设计这一课题在教学中应用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的编写教案作铺垫。

(4)编写教案

受训者确定了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实验器材,编写详细的教案。教案中首先应说明教学技能应用后所达效果的构想,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分配以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

(5)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角色扮演即受训者自己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进行讲演,其它受训者及指导老师扮演学生。实训者要在讲演之前对本次课作以简短说明,即说课,以明确教学技能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意图。讲课时间以教学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5~10分钟。整个教学过程要进行完整摄录,给下一步的评价作为依据。

(6)评价反馈

在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必须及时组织受训者根据现场教学过程或者摄录视频进行评价,先由试讲人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我反馈”。然后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师范,以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

(7)修改教案

评价反馈结束后,受训者根据实训中的不足以及反馈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教案,再次实践,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改进,使受训者的教学技能逐步提高[3]。

三、分组合作学习在微格教学中的应用

在微格教学视角下,高校师范生在入职以前进行培养,入职后进行培训,这两个过程是高校师范生培养最重要的环节,这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之前培养、入职培训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教育过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师范生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学生的训练机会很少,培训效果较差,教学技能训练也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4]。

如今,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更优质的教师,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都设置和开展了微格教学。但是,微格教室资源短缺和课时不足几乎成为了众多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针对如此,分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分组合作学习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性教改策略。据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宣称,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大面积的提高,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帮助,更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分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学习。组内成员共同学习,通过彼此间的分工、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强调组内成员的互动,而组际之间的学习课题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教师对学习小组作间接指导,或者参与到某些小组中与学生共同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互动的参与,使学生的学业兴趣大面积的提高,还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帮助,更能调动慢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因此,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要领

分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开展微格教学的良好方式,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走向主动,走向探究,使学生在独立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同时又相互合作、交流、借鉴,实现学习能力上的互补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看见小组活动时,有人滔滔不绝,有人呆若木鸡,或者是你做你的、我想我的,小组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因此,分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事项。

(1)科学分组

科学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后,就开始着手分组工作。一般4~6个人一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尽量使同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的参考标准,这样,就可使学生领会“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理念。不同小组之间要实现零差距,这样才会在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在分组的同时,注意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独特地位。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各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各小组内的学生各有特长,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监督,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和提高[5]。

(2)评价机制

学习小组建立了,没有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评价是人的最高智能。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恰当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良好的评价措施,任何改革都将以失败告终。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会使学生深受鼓舞,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6]。

(三)微格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

当今,教育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教育事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随着微格教学的普及,微格教学已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及教师职前培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微格教学资源短缺以及课时不足几乎是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共同问题,受训者在微格教学中上台实训的机会少之又少,以至于微格教学在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成效不甚显著[7]。

在考虑到此问题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微格教学训练方式。在微格教学课时不足时,各班级可分成小组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微格教学训练,这样,既弥补了微格教学课时不足这个问题,又合理的利用了课余时间。经过多次的微格教学训练,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作用。

(1)分组合作学习在微格教学中的实施

鉴于当代少数师范生无意愿从事教师工作,故征集有意愿参加微格教学训练的学生,将其分成若干组,每组4~6个人,选拔一名组长,各组长结合班级的课程作息表,制定出各组的微格教学训练时间表。每组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技能训练,每组每个星期至少组织两次训练。在每次训练中,至少安排两名学生上台授课训练,其它组员则作为授课对象,端正态度,认真听课,在评价环节积极给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整个过程,教师都可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每组成员选择不同的课题进行训练,相互之间一起学习、探讨、研究、改善。而组际之间的训练课题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同课题的组际成员可以自行组织进行对比训练,取长补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微格教学分组案例

根据我校微格教室的设置特点,排除无意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学,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2010级物理专业)学生划分为8个小组,如表3-1所示。每组男女生比例适当、平均成绩相持平,根据性格特点合理搭配,并选出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微格教学训练的全盘组织工作,一位成员负责微格教学录制工作。

(3)分组合作学习在微格教学中的作用

在微格教学资源短缺、课时不足这种情况下,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组利用课余时间训练的这种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弥补课时不足这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8],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这就形成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同时组际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提升了高校微格教学的成效,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研究、自主构建创新、自主改变完善,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9]。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在教师专业发展思潮产生之初,受科技主义的影响,在培养专业化教师过程中,人们注重的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遵循着“通过训练使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基本思路,具有“技术理论”倾向。如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10]。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一般运用分解式的教学方式,分成若干教学技能,可以有效地掌握和控制师范生练习效果[11]。微格教学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效性,但同时,微格教学系统资源不足以及课时不足也成为了绝大部分师范院校存在的共同难题。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这样,不仅弥补了课时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受训者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式的合作,使得训练不再是单独个人的竞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构建、互相创新,组际成员之间互相对比、取长补短,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方式,使受训者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共同的提高。

近两年来,我院在微格教学系统资源短缺以及课时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这种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成效显著。极大地调动了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近两年来,我院学生在参加省级、国家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师范生也在应聘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这证明了在微格教学训练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较好的缓解了微格系统资源不完善,微格教学课时不足的局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调动了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虽然,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憾,但在一个资源相对落后的学校,在微格教学训练中采用分组合作的组织方式,确实能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俭珍.关于师范生微格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4(4):108~109.[2]张莉.微格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2):43~45.[3]王关梅.论微格教学的“微”与“格”[J].贺州学院学报,2012,(28):92~93.[4]郭友,杨善禄.教师教学技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张海霞.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J].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3):21~22.[6]黄映玲,韦宁彬.从学生角度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环节现状[J].中国电化教育,2012,(9):118~119.[7]刘丽丽.微格教学:实现教学技能有效训练的尝试[J].阴山学刊,2012,(2):119~121.[8]于四海.新课程背景下微格教学有效性研究-基于训练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17~18.[9]朱建英.小班分组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孔繁霞.以“微格教学”促进教师反思与有效教学[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4.[11]王艺潼.浅析微格教学对师范生培养的意义[J].高等教育,2012,(13):1~2.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1371)。

微格教学教案 篇4

消元——解二元一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解方程组的过程,体会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代入消元法,使学生体会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数学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选择将哪个方程适当变形,使所选择的方程变形后系数较简单,使得代入后化简较容易并最终使方程组的运算较为简单。

(一)阅读静心:(读一读)

阅读提示:阅读、理解并记忆以下相关概念。

1.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学生活动:学生提前候课,课代表组织进行理解性阅读。

设计意图:一是课前静心,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二是通过课前阅读加深对前节课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旧知检测(抢答游戏)(比一比)

看谁掌握最好,看谁反应最快。

1.判断题: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不是,因为方程有三个未知数)

(2)(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3)(不是,因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

2.选择题:下列哪一对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

3.已知方程,(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更简单。

学生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抢答,如果前面学生答错,后面学生可立即起来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对旧知的检测设计成题目的形式,并且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前面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前两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3题涉及的知识是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放在这里练习也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活动2【讲授】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想一想)

用身边的实例,引出问题: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七年级举行了“数学高斯争霸赛”,赛制规定:每班胜一场得5分,负一场扣2分,我班为了挺进决赛,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36分,那么应胜多少场?负多少场?

问题导思:

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题中包含有几个等量关系?你能勾出题目中体现等量关系的句子吗?并写出等量关系。

3.你能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组)解决此问题吗?(只列方程(组),不求解)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尝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解法一:设胜x场,则负(10-x)场。

(2)解法二:设胜x场,负y场。

列一元一次方程得: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比较能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比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学过,会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没有学过,所以绝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求解,怎么办?引出学生求知欲。

【第三环节】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议一议)

问题: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 和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什么发现?你能通过什么数学方法将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吗?试试看。

微格实验-教学教案 篇5

微格实验-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 《认识主键盘三》――解救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主键盘中符号键的位置; 2、掌握主键盘中shift键和caps lock键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与互动交流,学生在游戏闯关中,记忆各个符号键的位置、熟识shift键和Caps lock键的用法。 2、通过输入主键盘中的字母操作,积累使用键盘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游戏闯关,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感受和体验学习计算机的乐趣; 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主键盘中的符号键、上档键和大写锁定键。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shift等键的作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 课程导入 游戏一 游戏二 游戏三 总结 【游戏导入】 1. 讲述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猎人上山抓了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要一起去解救这些小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玩解救小动物的游戏。 2. 第一个游戏:我们先看一看有那些小动物被抓了? 3.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指法。 解救小动物第一关:】 1. 一个拖拉游戏,8个符号键、2个shift键,1个Caps lock键,1个回车键,进行拖拉。 提问学生这些键要用哪个手指去按,引导学生记住这几个键的位置 【解救小动物第二关:】 1. 学生玩游戏“英语对话的输入”,给几个英语对话图片,学生需要输入英语对话。 2. 让学生上台说你是怎么输入的,讲解shift键的用途。 3. 讲解两个shift键的指法。 【解救小动物第三关:】 1. 学生玩“解救小动物”游戏,给几个笼子,学生需输入大写的动物名称才可以解救出小动物。 2. 学生讲解Caps Lock键用途。 讲解Caps Lock指法 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教师再进行总结。 看着图片,打字,打出各个小动物的名称 玩拖拉游戏,上台分享这些键的指法。 自主游戏,上台分享shift键的用途。 自主游戏,学生分享如何快速输入大写字母,引出Caps Lock键的用途。 学生进行总结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进入课堂,揭示课题。 组织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板书 讲解 组织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板书 讲解 组织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板书 讲解 板书设计(含PPT板书): 认识键盘三 ――解救小动物 认识键盘三 ――解救小动物 shift键的用途 认识键盘三 ――解救小动物 shift键的用途 Caps Lock键用途 教学效果分析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微格教学,教学技巧

一、引言

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指的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 它是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行为的方式, 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 系统训练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李森2009:181) 。微格教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斯坦福大学率先开设了一门以培训教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师教育方式。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奇所说:“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剖析分子的方法来理解复杂的教育现象。” (孟宪凯、李涛2008) 微格教学训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化整为零, 一次只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 采取了有效的教学控制。微格教学训练比之前的教师培训模式更高效, 原因在于其让元认知理论真正起作用。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跳出来, 提出了全新的“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及“计划—监控—反馈—调节”的元认知发展过程 (吴春林2004) 。

20世纪80年代, 微格教学被引入我国。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试讲”为主的教师培训方式, 提出了“教学技能”等概念。随后, 国内微格教学研究的开展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内涵。首先, 北京教育学院依据我国教学改革需要, 列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十种教学技能, 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教师培训实际的教学技能训练目录。然后, 我国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合作课题“微格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进一步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证了这种培训方法的有效性的原因。接着, 随着微格教学设备在全国教育类院校的建立, 微格教学培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 (荣静娴2012:4) 。1992年, 北京教育学院研发了微格培训的相关教材、录像带及软件等。同时, 微格教学被教育部列为高等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之一。2004年, 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被批准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专业委员会之一。该委员会引导各地微格教学研究人员具有针对性地研究及探讨微格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孟宪凯、李涛2008) 。微格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也大有作为, 著名语言教育专家Jack Richards指出, 微格教学是引领英语语言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好途径 (郑新民、房娜2011) 。

二、微格训练营模式介绍

(一) 微格教室及微格训练营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的大学在语言类教学与研究方面享有盛名。该校的微格实验室2012年12月建成, 实现了全数字化的微格教学编码直播和微格网络录播服务器集中录播的功能, 支持微格教学课程的IP网络录制及统一资源管理功能, 支持微格课件自动生成功能及教学评估评分等微格教学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新进教师的授课水平, 提升教学质量, 笔者所在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于2014年10月开始举办青年教师微格教学训练营。训练营以微格实验室为基地, 课程分为六期, 利用每周四下午对新进教师进行微格教学培训。通过训练导师展示各种授课技能的方式, 青年教师在有控制的教学环境中逐步观摩—训练—评价—再训练, 以提升教学能力。

(二) 微格训练具体流程及内容

笔者作为微格训练营的主要负责人, 在参阅了李森 (2009:181-184) 、李箭 (2012:6-10) 及范建中和高惠仙 (2010:24-175) 等关于微格教学训练的专著后, 以及参考了刘鹂和安玉洁 (2005) 及田华文 (2003) 发表的文章后, 根据自己十年来的教学经验, 定下了微格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教师五种授课技能, 包括:导入、讲解、提问、反馈及结束;每两周完成一种技能的训练。训练的流程大致分为三部分, 包括:微格训练课前导师及教师学员的准备, 微格训练课时导师及教师学员的任务, 以及微格训练课后导师和教师学员需要完成的作业。微格训练课前, 导师要进行理论研究并编写培训教案, 给学员提供示范。学员则需要就某种具体技能编写微格教案。微格训练课在微格教室中进行,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微格训练课结束后, 学员需要重新修改教案并准备再展示;导师准备下次课需要讲解的新技能教案;另外一批学员准备下次课需要展示的新技能教案。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 学员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微格训练营结营后, 笔者对20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其中两名教师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课件进行了对比。通过初步统计和分析来看, 微格教学训练是切实有效的。

三、微格训练营效果调查及分析

(一) 效果调查

调查问卷由10道选择题组成, 具体内容详见附表。调查结果显示, 受访的20名教师学员均是第一次在微格教室中进行教学技巧训练。他们均表示喜欢这种形式, 并认为微格训练营对他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有帮助。在微格训练的四个环节:观摩、训练、评价、再训练中, 60%的学员认为评价环节最高效;分别有40%的学员认为训练及再训练两个环节最需要改善。关于微格训练中的五种授课技巧:导入、讲解、提高、反馈及结束, 60%的学员认为讲解技能最需要提高。其次是反馈和结束技能, 反馈需要考验教师临场应对能力, 这对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而结束技能强调对课程进度的把握, 对青年教师来说也有一定难度。分析结果表明, 在今后的微格训练中需要增加讲解、反馈及结束技能方面的训练。60%的学员觉得导入技能是最不需要提高的技巧, 今后可以适当减少导入方面的训练。通过微格训练, 40%的学员认为讲解技巧掌握得最好, 说明讲解技能方面的训练是比较到位的;而60%的学员认为结束技能掌握得最差, 说明结束技能的讲解还有待改善。80%的学员表示, 如有机会, 还会参加微格训练;而有20%的学员表示, 由于教学及科研任务太重, 时间不允许其再次参加培训。总的来说, 学员对微格训练营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N.A.表示没有该选项)

(二) 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课件对比

笔者选取了两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师的课件做对比分析。A教师为男性, 教授的是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及文化类课程;B教师为女性, 教授的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类课程。以下主要对比分析A教师培训前后的课件在导入技巧及讲解技巧方面的差别;重点分析B教师培训前后的课件在提问、反馈及结束技能方面的差别。

通过对比A教师培训前后的课件, 笔者发现, A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均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 但存在一定差别。A教师培训前的课件内容为文学课的介绍, 图片的选取比较抽象, 跟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培训后的课件内容为讲解诗歌的节律与节奏, 导入选取的图片为Iphone6的广告图, 简短精练、紧跟时事,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 押韵的广告词“Bigger than bigger.”与需要讲解的内容密切相关, 导入方式自然灵活。见图2:

A教师在讲解技能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分析比较课件发现, 经过培训后, A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 概念内涵及外延明确, 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清晰、简练;对知识点进行了分化、泛化及深化理解。见图3:

通过对比B教师培训前后的课件, 笔者发现, B教师在培训后, 提问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提问的目的更明确, 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能引发学生们的兴趣, 引起他们主动思考;发问明确易懂, 清晰流畅, 措辞得当。见图4:

培训前的课件中, B教师并未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而在培训后的课件中, B教师给出了明确清晰的答案, 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借以提出相关语言点的讲解。见图5:

B教师在培训前的课件中, 仅以一张thank you的幻灯片结束课程。而在培训后的课件中除了总结所学内容, 还提出了问题, 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作业形式比较新颖, 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起到了强化学习的作用。见图6:

四、结束语

本文展示了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所开设的微格教学训练营的模式、流程及基本内容。针对训练营的效果,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课件对比等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比较与分析, 明确指出:微格训练营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提高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模式。我们必须意识到, 建立适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需求的微格训练模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第一, 现有的微格教学训练模式主要针对广大师范专业的学生, 专业性不强。本项目通过借鉴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 试图探索出适应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业的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微格教学训练模式。第二, 微格教学训练给我校青年教师提供了反思其教学的机会, 让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成为自己的教学哲理。以教学为契机, 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不应该是压在青年教师身上的“两座大山”, 而应该是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的两股推动力。第三, 微格教学训练也为我校教师参加国内各种教学比赛做好了准备, 积蓄了后备力量 (赵玉2011) 。笔者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建立适应我国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附表:关于微格教学训练营效果的调查

亲爱的各位老师:

你好!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教师发展中心给大家举办了微格教学训练营。请根据你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你所提供的信息仅供研究之用, 我们不会公开你的任何信息。衷心希望你能够反映出你个人对微格训练营的真实认识和感受, 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完善微格训练营。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配合!

广外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1月

1.这是你第一次在微格教室中专门针对教学技巧进行训练吗?[]

A.是B.不是

2.你喜欢微格训练这种形式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清楚

3.总的来说, 你觉得微格训练营对你的教学质量提高有帮助吗?[]

A.有帮助B.没有帮助C.不清楚

4.微格训练的模式包含了四个环节:观摩—训练—评价—再训练。你认为哪一个环节最高效?[]

A.观摩B.训练

C.评价D.再训练

5.微格训练的模式包含了四个环节:观摩—训练—评价—再训练。你认为哪一个环节最需要改善?[]

A.观摩B.训练

C.评价D.再训练

6.微格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导入、讲解、提问、反馈、结束等五种授课技巧。你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技巧是那一种?[]

A.导入B.讲解

C.提问D.反馈E.结束

7.微格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导入、讲解、提问、反馈、结束等五种授课技巧。你认为自己最不需要提高的技巧是哪一种?[]

A.导入B.讲解

C.提问D.反馈E.结束

8.微格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导入、讲解、提问、反馈、结束等五种授课技巧。通过微格培训, 你觉得自己掌握得最好的是哪一种技巧?[]

A.导入B.讲解

C.提问D.反馈E.结束

9.微格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导入、讲解、提问、反馈、结束等五种授课技巧。通过微格培训, 你觉得自己掌握得最差的是哪一种技巧?[]

A.导入B.讲解

C.提问D.反馈E.结束

10.如果有机会, 你还会再次参加微格训练营吗?[]

A.会B.不会

参考文献

范建中, 高惠仙.2010.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箭.2012.英语教学技能设计指导与训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刘鹂, 安玉洁.2005.微格教学的多元化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 149 (9) :55-59.

李森.2009.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孟宪凯, 李涛.2008.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2 (3) :62-65, 74.

荣静娴.2012.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华文.2003.探索微格教学训练模式, 提高教学技能训练效果[J].电化教育研究, 123 (7) :52-54, 57.

吴春林.2004.元认知理论及其对微格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 134 (6) :73-79.

赵玉.2011.利用微格教学培养师范生说课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13 (1) :94-99.

微格作文训练教案 篇7

导入技能微格教案-2805246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 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 PPT超链接 主要的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通过图片实现设置超链接功能;掌握ppt超链接的基本设置参数; 过程与方法: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模仿和创造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 通过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同一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实现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设置超链接的不同参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大家想不想体验下呢 但是在体验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游戏是如何实现的呢?如果我们要来制作这样的游戏,我应该怎么做? 好的,请大家一起进入每个同学电脑桌面上的“找茬”,先来体验下这个小游戏。 大家看到几张笑脸呀! 有的同学答对了两题,有的答对了一题,还有的没有答对。那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教师操作演示文稿――找茬 那谁能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动画是如何实现的呢? 大家都很聪明,正是因为我们进行了不同的操作,因此演示文稿链接到了不同的页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PPT设置超级链接”。 学习完本节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来设计并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找茬小游戏啦。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通过哪些元件实现了超链接的功能呢?那你们最想学哪个? 好的。那我们就先来学习下运用图片实行超级链接。首先我们打开一个准备好的演示文稿。大家看到在第一页我们首先插入一张图片,然后选择图片单击右键,选择动画设置,打开了动画设置的界面。我们希望实现点击一下就跳到第二页,因此我们选择“单击时”然后看到这里有个选择“下一页、上一页、URL、任意的一页”等等。那我们先选择插入下一页。来“观看放映”,检验。 刚才看到同学们都做的很好。那接下来想请一位同学来跟大家回顾下刚才的操作过程 好的。通过图片实现超链接的方法是这样的,那文字和按钮实现超链接的方法是怎样的?老师留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行摸索。老师提示大家一点:不管是通过什么实现超链接,首先都要选中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动画设置”。现在开始十分钟倒计时。 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引发其好奇心。 学生回答:“想”。 学生操作“找茬”小游戏 学生的回答不同 学生配合老师一起玩“找茬”的游戏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在第一页的时候通过图片、文字、按钮 预测学生回答:“图片”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回答。 1. 首先新建演示文稿 2. 插入图片 3. 选中图片,点击右键,选择“动作设置” 4. 在“超链接到……”中选择下一页 5. 点击“确定” 6. 观看放映 学生摸索文字和按钮实现链接的方法 组织技能 导入技能 板书技能 讲解技能 教学效果分析 自我评价: 通过游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PPT超链接的兴趣。同时,由于文字、图片和按钮实现超链接的方法相似,因此,我通过把学习的主动权转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来先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在讲解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另外两种实现超链接的方式来完成本次模拟课堂。 教师、小组评价: 教师的评价: 优点:条理清晰、随机应变能力强、导入新颖、说课的过程中淡定从容。 不足:有些提问不恰当,有些字发音不准,语言不够具有感染力,时间把握还不够,可适当增加内容,例如:小结操作步骤。 小组评价: 优点:讲解清晰自然,内容设置有趣,师生互动较好,很镇定,临场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先演示操作,再让学生自行操作的过程能够较好完成重难点内容的讲解。 不足:有些字发音不准、导入不够自然,板书需要增加内容,字要写漂亮,头发要扎起来。

上一篇:个人投资理财经典之作下一篇:旬邑县交通运输局公车使用管理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