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精选8篇)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1
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作文训练之语言训练
一、设计理念:
作文在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作文教学也就被语文老师看作重中之重。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优美的语言。针对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这个特点,我特意设计此堂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的档次,增强学生习作的可读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优美语言的一般写作技法和规律。
2、学习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精炼的语言句式,引用恰当的古诗文等使语言靓丽的方法。
3、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种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便难以广泛流传;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没有文采的文章,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那靓丽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齐读)根据这些特点,老师教你几招。(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写作指导】:
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1、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原句: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改句: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2、例句欣赏,感受作用
原句:考试成绩好,回家才有好日子过。
改句:考试成绩是家长的晴雨表,优秀是晴天,及格是多云,不及格是暴风雨。(运用比喻之后形象的写出考试成绩好坏所带来的家长的不同反应,生动而富有情趣)
原句:祝你一天到晚幸福快乐。
改句:一片树叶代表快乐,我就送你森林;一滴水代表祝福,我就送你大海;一根针代表思念,我就送你仙人球。(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深入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
例句:丑女一回头,吓死一头牛;丑女二回头,黄河瀑布水倒流;丑女三回头,泰森改打乒乓球。
(夸张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能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但夸张不是浮夸,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3、实战演练:
请扩写下列句中的任意一句,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 ①他很胖。②我爱……
③春天的桃花源真美啊!
4、小结
精彩的修辞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但修辞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也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第二招: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
我们在写作时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其实,只要在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有时就可以收到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
1、要巧于修饰、锤炼 示例:
《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写出顽皮小童在溪头剥莲蓬的可爱、天真,童真毕现,童趣盎然。)我们古代文人皆是炼词的高手,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文章中 有很多这样用词精妙的句子,你能举个例子吗?
对比下列两组句子,分别说说哪一句好,原因是什么? ①春天来了,一株株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长出来。②春天来了,一颗颗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①树叶落下来,我轻轻接住一片,哦,秋来了!②树叶飘落下来,我轻轻托住一片,哦,秋来了!其实,写文章就像走围棋,围棋的技巧在于做眼,眼做活了,棋也就活了。语言的表达技巧也在于做眼,篇有段眼,段有句眼,句有词眼。眼做活了,文也就活了。
2、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具体描写就是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比如写“胖”——
①“这个女人长得很胖。”
②“这个女人胖得就像刚刚发开的面团。”
名句示例:“她的脸胖得发亮,皮肤已经不够用了。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上。”(契诃夫)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3、要善于巧妙地组合 有时把一些看似简单、直白的句子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也能达到一种“常字见奇,陈字见新”的语言效果。
例句:一同学描写班上的三个女生“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巧妙的组合起来同样也别具情韵。)
我们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语言华美才是好文章,于是拼命地追求一些好词好句,结果却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其实,“话须通俗方传远”,简单朴素的语言组合,也许更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4、要善用幽默的语言
人人都爱读语言幽默的文章,所许多同学在写作时也想“幽他一默”,却常常憋得脑袋疼也憋不出一句幽默的话来。有句话叫“机智出幽默”,也就是说,幽默的语言都体现着某种机智,我们读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常常有这种感觉。
例如:戒烟很不容易,一般人会说“戒烟很不容易,我几次想戒都没有戒掉。”而马克吐温用完全相反的说法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戒烟其实很容易,我每年都戒好几回。”这样就有了强烈的幽默感。
想写出语言幽默的文章并不简单,它需要我们平常多读一些幽默故事,在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说话幽默的人怎样表达,掌握一些诸如褒词贬用、正话反说、谐音双关等幽默语言的“制造”方法,慢慢地就会使自己文章的语言幽默起来。
5、实战演练:
将下列句子改得更精彩
他走进教室,把练习本放在我桌上说:“看看你做的题,全错了!”
第三招:巧引诗文,来一点“意蕴”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向来以凝练优美著称,有的慷慨豪放,有的婉约清丽。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合适地引用,就一定能让我们原本平淡的句子靓起。
例
1、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原句)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改句)
例2:套用古诗句:前不见鸡翅,后不见猪肘,望肚子之空空,独怆然而涕下……唉,都是零食惹的祸!
善用诗词,特别是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定能增强作文的韵味和理性升华之美。
实战演练:
她千姿百态,或含苞欲放,或敞怀盛开,或玉洁冰清,或粉妆脱俗。是啊,夏荷不仅有“亭亭净植
”的美好姿态,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
【方法回顾】:
回顾本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善用修辞描形象
精选词语绘真情
活用诗句添意蕴 【小试牛刀】
选择你喜欢的图画,尝试用我们刚才所学的写作技巧(生动的修辞,精炼的词语,恰当的诗句),用100字左右来描绘这些美丽的画面。【教学赠言】: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笔下文采飞扬,必须广采博学增加语言积累:向生活学习,向美文学习,多做课外摘抄,多记诵诗词歌赋。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2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结合技术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育体育心双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教材是笔者学校2002年编写的《双节棍》校本教材,此教材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表演等价值,让学生终身受益。《双节棍—前反弹》单元是《双节棍》校本教材第二个教学单元,单元内容是由单个发力动作串联成组合动作的衔接技术,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单元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完成组合动作进行舞台表演的欲望,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双节棍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双节棍的兴趣,了解反弹的技术原理、特点及在双节棍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克服畏惧心理,利用前反弹技术完成简单动作间的衔接,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三年级武术兴趣班的学生,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一定基础的运动能力。有4名学生可以完成多个双节棍组合动作,在教法上运用异质分组帮带的学习形式,有效利用优质学生资源,发挥“小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将学生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的机会,并搭建展示平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教师示范(提出问题)→做实验(探索问题实质)→体验练习(进一步验证)→前反弹技术学练(学习实践)→组合动作学练(扩展学习)→分组练习(练习巩固)→组合动作创编展示(创造性应用)。
七—九年级作文阶段训练初探 篇3
关键词:教学 作文 训练
阶段(一):让作文内容翔实起来。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思維尚不够成熟。针对学生这样的思维特点,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设在了让文章内容详实起来的训练目标上,配合教材的综合活动进行作文训练。这样既可以有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又目标明确。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少,写出的作文常常是记叙多,描写少,内容空洞。如何让学生的作文 内容翔实起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一些训练环节。
1、学会观察 积累素材
结合人教版七、八年级的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献给母亲的歌”,以前做这个活动,我都是在活动课上让学生交流有关母亲的名言,母亲的故事等,然后写自己的感受。活动之后,学生写作时还是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做详细的描写。这一次活动的准备分为:观察母亲的手,观察母亲的眼神,母亲的爱好,母亲最爱说(最爱做)……,采访母亲等内容分数周做准备,再在课堂上交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致。这时候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如“寻找春天的踪迹”我让学生拿着相机到生活中寻找春天。同时我为他们明确了观察目标: 春花、春草、春雨、春天的小动物, 春风吹拂着的人们的笑脸……交流时,我要求他们从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几方面讲述自己找到的春天。学生的发言与展示令我欣喜。印象最深的是有学生谈野菜的味道是快乐的表情还有学生拍摄的以斑驳古城墙为背景刚发芽的树枝(这应是古城西安特有的春景)。
2、善于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好的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而真实。为此我在作文课上特地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有学生这样说:“昏暗的夜幕下,我隐约看到妈妈轻轻推开门,侧身进入房间。踮着脚尖,挪动到床边。温柔的注视着我,一会儿,又轻柔的,把脚边的小毯子盖在被子上。悄声走出了房门。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才小心翼翼的闭上了门。”
3、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对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都有一定的作用。中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有许多精彩的场面。如:课间的教室,体育课是的操场,课堂上,运动会上,元旦汇演……这些都是校园生活的最好素材。我在作文课上专项指导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场面。下面是学生习作中“课间十分钟”的场面描写的一段:
只见那两个同学端坐在凳子上,周围满了呐喊助威的同学,他们郑重地把手握在一起,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两位同学猛的发力。背由先前的直立变得弓了起来。指关节也因为用力过大而有些泛白。A同学略比B同学瘦弱一些,面对B同学“强势”的“进攻”,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他的脸憋的通红。空余的另一只手也紧紧攥成了一只拳头。他暗暗加大了手上的力度。渐渐地,局面又扳回了,两位同学僵持不下。围观的同学也攥紧了拳头,紧盯着他们的手。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生动再现自己的生活。再不是写作之前才找素材,搜肠刮肚想点内容完成作文状况。
阶段(二):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
七年级一年的指导,学生作文的内容越来越翔实了。可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好的思想也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八年级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的目标上。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坚持点滴积累
从初一一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积累本,将自己当天阅的内容: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名著,。自主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种语言文字。不拘一格。如:文题、新闻标题、古诗词、对联、成语、名言、文段……摘抄到积累本上,定期开展积累内容交流,背记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库。
二、修辞指导
在一年语言素材的积累的基础上,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与生活体会,我就在表达方式与修辞上,指导学生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特别是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不断地用造句、连词成句、仿句等形式来训练,效果颇佳。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两段:
1、几朵小花被安放在枝头,嫩绿色的花托托住单薄的花瓣。透亮的粉色轻盈的呼吸着,花瓣的边缘还是微皱的。风一吹,便颤抖着。那么娇小,那么精致,好像一碰就掉落了。
2、世界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抵不上小春日和中你明媚的容颜不朽。在记忆的花园中拈花浅笑,却慢慢后退直至消失不见。朋友,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当我们背道而驰不可回返的时候,才记得当年灿烂的日子。
如若时光是一座高高的塔,永恒且美丽的塔,那么回忆就是通向塔顶的阶梯,不可或缺。并非每一个人都是恋旧的,不过每一个人都是要依靠着回忆的滋养活下去。
时光荏苒,无处溯回。那些风带来的低语呢喃在耳畔,坐在我身边的,草莓色的记忆。
轮渡去了道上,风景美得像童话故事。我们住在一个由老式洋房改装成的、保留了原来的样子的旅馆:巴洛克式的门窗,伊斯兰圆顶,长长的游廊和横柱上倾斜下来的藤蔓植物。窗子是宝蓝色的,木门由红漆涂成,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林子尽头,高大苍绿的树木、湿润的空气,一切都像是梦中的样子。
远处的云层舒舒卷卷,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行走着的人们渺小如蝼蚁。这是一种张扬而放肆的快乐。只属于我一个人。纷纷而落的阳光拂过身体感觉到暖意融融,许多不知名的管道在天台上纵横交错,我站上去,伸开双臂保持平衡。那风又起了,穿过衣袖达到指尖,掠过睫毛向前漾去。
这一切都是多么的自然且美好。我早已忘却了方才那些细小的痛苦,在这种宁静而优雅的气氛中像一条舒展的鱼,在清澈安静的清渠里浸润着灵魂。
阶段(三)让文章的结构整齐起来
初中阶段的一些同学在作文过程中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清晰,东拉西扯,一段到底(没有分段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没有尽头的甬道,令人压抑。),还有些学生总喜欢在开头言不及意的空发议论。恰当地安排段落,会给人一种整齐优美的感觉,是初中阶段应完成的写作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学点有关文章结构的知识,懂得各种文体安排结构的一般规律。如指导学生怎样写个漂亮的开头,有力的结尾、段落间怎样自然过渡、梳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等。如围绕一个中心,记叙多件事,在满足中心的前提下选择事件,时间跨度不能大,空间转移不宜多。例如:以三组镜头、三个地点、三次对话、三张照片、三段回忆、三个小标题等来代替“流水账”。
阶段(四)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
经过两年的思维训练,九年级的学生看问题已不再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或时间的发展过程,他们能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或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及事件带来的启示。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平凡、平淡的生活琐事认真思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实践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1)课堂上引用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2)对于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谈观点。如有些同学以没时间为由,不愿给虚心求教的同学讲题。针对这一现象让大家各抒己见,提高同学们认识事件本质的能力。
(二)提升文章主旨训练
作文主旨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主旨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因此我要求学生在修改习作时深化现有主旨。
九年级作文训练二 篇4
请以“生活,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题目解析】
潍坊卷2010年是半命题作文,为“共享;2011年是命题作文,为“升起心中的太阳”;2012年,命题者又采用了半命题作文形式。可以说,潍坊卷一直青睐命题和半命题作文,2013年应注意这种命题倾向。
对于今年这道半命题作文,怎样才能打开写作思路呢?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补充法给标题中的“生活”补上人称代词,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这样也就有了“我(你、他)的生活,因而精彩”或“我们(你们、他们)的生活,因而精彩”。这么一补,就有了众多的写作角度供我们选择。
那么横线上要补什么呢?构思动笔之前,我们不妨多补上几个词语,之后看我们最熟悉的是什么再写。要注意的是,所填充的内容必须与后面的“精彩”成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所填充的内容和“精彩”能够构成因果关系,那么都是恰切的。我们可以根据自我的生活体验以及素材积累来选择,如自立、竞争、合作、和谐、思考、学习、简单、奉献、无私等都可以入文。在写作时,要扣住所填的词语,以此为中心来写。同时,还要注意写出“精彩”这个结果,如果忽视了这个结果,文章就有可能离题了。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 篇5
1、赤橙黄绿青蓝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谰,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你喜欢的颜色写几句亮丽的语言。(50字左右)
红色:热情、大方、充满活力,人心因为有了你而有激情,生命因为有了你而有意义,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有光彩。
蓝色:令人想起宽广、深邃的大海,高阔辽远的天空,纯净、甜蜜的梦乡,更令人想起能够包容万物的胸怀。
黄色:成熟的色彩,金黄的麦浪、金黄的高梁、金黄的桔园……谱写了丰收的喜悦,成熟的乐章。金色的年华,金色的心,金色的人生,金色的路……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紫色:神秘、朦胧、妩媚。少女的梦幻,仙女的面纱,心灵深处的向往……无不带着紫色的成份。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⑴请你为自己的生肖写几句诙谐的话(30字以内);⑵任选三个生肖,编一个有趣的故事。(100字左右)
①虎:该死的狐狸已经穿着你的衣服在耀武扬威了,快拿出你的虎气治治它,为民除害吧。
羊:和鱼在一起就成了(仙)鲜。
狗:来一次性格上的脱胎换骨,别老忠实地呆在家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牛:不知是谁来了个错误的说法“吹牛”,其实你一点也不傲慢,有的只是谦虚的勤劳。
马:一些卑贱之人总喜欢拍你的屁股来圆自己的梦,你应该醒醒,制止他们,别让你们得逞。
龙:孙猴子要了我的定海神针才有那超人的本领,成了千古流传的勇敢者的化身,我得找个机会要猴子好好地谢谢我。
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能作个让步和犬去沟通沟通吗?那样这个世界会充满温情的。
蛇:你不要自卑,人是龙的祖先,龙的精神是你的延伸,你不要气馁,你只要永不言弃。“蛇吞三窟”之说呢?
②故事:一年,天久旱而未降一滴甘霖,猴子于是持如意捧前往龙宫责问,路上遇蛇,猴操起棒猛击之,临走之时骂道:“你敢整容,别以为刮了鳞,去了角我就认不得你了。”
3、六月,几家快乐几家愁。面对六月,你想说什么呢?(情感丰富,语言流畅,70字以内)
①六月,激情燃烧的岁月,竞争挑战的岁月,而对六月,我只想说一句:“我想征服你!
②是你,让我们曾在欢乐中迎接你的开始,把欢声笑语洒落在小河中,如今也是你,我们将迎接一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六月,想说爱你不容易!
4、学校举行主持人大赛,你将参加,请用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你与众不同的风采。(100字以内)
①此时的我很激动,但不惊慌,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是我有足够的信心,因为我懂得“爱拼才会赢”。
②我模样不帅,个子不矮,品行不坏,不讨人爱,但是我的品才不坏,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只有你能为我喝彩,你会成为我的最爱!
5、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小组赛上失利,假如请你发一条手机短信鼓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15字)
①不要让世界杯成了世界悲!
②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
③认真对待失败是一种境界。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2:如何让抽象的语言形象化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语言是否有文采是能否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一要素。新课标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一项中明确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做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好,才能赋予文章以可看性。
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却引用了三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我们总感到冯先生的表述哲学气太浓,有些高深莫测;而王先生的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牢记于心。如果王国维先生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了。
抽象概括性的语言自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看,具体形象化的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更能针刺读者的情感,激发读者的品味欲,留给读者含笑玫瑰般的芬芳。
“幸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若将这概括性的语言转换成具体形象化的语言,味儿就明显的不同了——
幸福是当窗外大雪纷飞时,你能呆在温暖的壁炉前读你心爱的小说,你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堆零食和一杯浓香的热咖啡,你身边卧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假寐的牧羊犬,周围的空气弥漫着温馨;幸福是你在外边受到挫折时,回家能有一张可哭泣的小床,有一缸可洗去伤心的热水,有家人的亲情滋润,有朋友打来的问候电话,有《蓝色多瑙河》散出的安详气息;幸福是当你劳累一天后,迎接你的爱人的笑脸,孩子的拥抱与亲吻,家庭的欢乐可扫去所有的疲惫;幸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飞向天堂,飞向慈爱的奶奶时的笑脸与愉悦……(孙帆《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它就在身边,我们没有察觉正是由于它在身边。拥有哗哗的自来水也算幸福吗?撒哈拉沙漠的人最清楚;拥有三天光明是幸福吗?海伦·凯勒会告诉你;能听到淙淙的流水、簌簌的落叶、清亮的鸽哨是幸福吗?贝多芬会让你坚信;甚至爸爸的训斥、妈妈的唠叨也是幸福,当你离家远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幸福来来去去,正如旋转的灯塔上半部的灯光,忽明忽暗,当它乍然亮起就会给你惊喜,而你若一直处于光环之下,就会无动于衷。拥有明亮灯光的我们可曾想到,没有电灯的山区的孩童对于电灯的渴望?(李爱莲《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是多样的。拥有亲情是幸福,它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让人铭刻于心。拥有友情是幸福的,它如一坛芬芳的老酒,越陈越香醇。有的幸福如《泰坦尼克号》中的凄美爱情一样,在带泪的微笑中留下淡淡的酸楚。人世间还有一种幸福,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操。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幸福,在于创造新生活。”(李俊媛《感悟幸福》)
“家庭”,抽象地说,就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如果用具体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就会勾起人无限的温馨的联想和想象 ——
老家虽破,但很大度,容得下许多邻居的光临。夏夜乘凉,隔壁的大娘最喜欢聚集到老家的晒台,摇着蒲扇,扯着山海经,一天的疲劳便随着说天道地、家长里短的唠叨烟消云散了。冬日里破屋的炉灶生起火来,还是吸引了前来聊天的左邻右舍,大家围炉而坐,火光熊熊,其乐融融……(考生《破屋——老家》)
天涯浪子,四海为家,家是风情和浪漫;莘莘学子,祖国是家,家是情丝和牵挂;风险航员,大地为家,家是尊严和荣誉。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家是挚爱。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家是着落。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是找不到家的凄凉和沦落。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找不到家的迷惘和伤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失去家的伤感和惋惜。……
回家的夕阳,如此绚丽迷人,如此宁静坦然。回家的牛羊,如此幸福安然,如此满足急切。归巢的鸟雀,举飞飘落,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莺歌燕舞,鸟雀欢噪,是在追寻一个家;蝴蝶纷飞,蜜蜂嗡嗡,是在装饰一个家;青年男女,花前月下,是在憧憬一个家;夫妻结发,温温细语,是在营造一个家;五尺男儿,四处奔波,是在支撑一个家。(董韬《家》)
“位置”与“价值”是两个抽象的概念,若用抽象的语言对其辨证关系进行阐发,可能会说“所处的位置各有不同,但是都一样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之类的道理,这样势必会使文章“空对空”;聪明的考生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对这个作文话题作形象的诠释——
如果你是一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如果你是一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应该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就应该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应该哺育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抹春色,你就应该点缀艳丽的春天;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就应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如果……你是一根小小的蜡烛,也要照亮全世界的黑暗,因为那是你的价值。(考生《位置有高低,价值无优劣》)
我愿冲锋陷阵,但我不是你矛戟上的红缨,我不是冲锋号上的红绸,我更不是你忠诚与无悔的鲜血。那我能做这么呢?我可以是你迷彩军装上的一块耐磨的布料,我可以是你头上可作隐蔽的一顶绝美的战帽,我可以是你疲惫休息的一块草垫……我知道,我没有红的辉煌与壮美,无法成为你胸前熠熠发光的勋章,但我是坚韧顽强的绿,甘做你奋斗执着的沙场。
我愿为国争光,但我不是你运动场上的跑鞋,我不是你重拳扣下的排球,我更不是你挥洒如雨的泪和汗。那我能做什么呢?我可以是你跨过的百米横栏,我可以是你比赛时的安全挡板,我可以是你中场休息时的长椅……我知道,我没有红的鲜艳与多情,无法成为随风轻扬的红旗,但我是真诚坚定的绿,甘做你站在世界之巅的领奖台。(考生《一片绿的忠告》)
“忘记”与“铭记”是两个意义相反的抽象的词语,概括说来可能不外乎“忘记你所忘记,铭记你所铭记”;而想象丰富的考生让抽象的词语形象化、具体化,酿成考场中醇美的酒浆——
东坡居士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学士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五柳先生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陶令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灌溉”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考生《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宝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剑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耐,于是创造了“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园田。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箫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记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的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微笑,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考生《那阵风吹过》)
读着这些鲜活生动的文字,人们一定如同徜徉在争芳斗妍的百花园中,心尖上颤动着柔美曼妙的和弦,感觉可能就一个字——“爽!”
那么,怎样让我们学生的笔端也绽放出一朵朵含笑的玫瑰呢?不妨再看几个例子,也许大家会从中悟出一些方法与技巧。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佚名《另一种珍爱》)
语段中,把“勤于律己,矫正自己,使自己成才”,转换为“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把“独自面对困难”,转换为“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华”;把“自我安慰,自我鼓励”,转换为“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把“以美好的心情生活下去”,转换为“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这是作者调动了形象思维,由抽象的概念想到了生活中一些相似相关的形象,于是,便有了形象化的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形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关键在于调动联想思维,扇动想象翅膀。
快乐的日子,听着《阳春白雪》,和着苏轼低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的日子,把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词句记于日记中,留下无泪的印痕。下雨的日子,倚窗而坐,捧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艳美的文字敲击我的心扉,再去品味《桃花扇》中媚香楼的千古哀怨。夜晚则孤灯独影,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沙漠,拜读席慕容的《写给幸福》,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感觉》,和冰心一起品味《人生的感悟》…… 我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把灵魂浸入书中,读到了种种神奇,读出了无数坎坷,读明了世间哲理,读懂了万种奥秘…… (佚名《我发现读书之趣千千万》)
作者写读书的体验,不是概括抽象地说“我喜爱读书,享受着读书的快乐,读书使我增知益智”,而是信笔征引一些名作家篇句,巧妙地铺陈排列在一起,不但显示了文化底蕴,而且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可以采用旁征博引,列锦铺排之法。
生命就像一个容器,它的容积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容器里无意义的东西多了,有意义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
生命是一条路,这条路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砖石铺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一路闪光。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有辉煌的结局。
生命是五线谱,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志者,即使在黄昏中,心灵也会洋溢着希望的晨曲。
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在天水之间,航行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会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会迎接朝阳彩霞的拥抱。(曲艳《品味生命》)
“生命”这一话题可以从生理的,心理的,哲学的不同层面来阐释,可以讲出高深的道理来;该语段深入浅出,用“容器”“路”“五线谱”“扁舟”四个比喻,论说了生命的奥妙。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让语言具有灵动的色彩。
相信中学生朋友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再进行积极有效的训练,就一定也能够让笔端绽放出“含笑的玫瑰”。
九年级作文语言训练3:作文语言如何训练
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是语文学科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方法。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阅读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诸如对语意的理解、对层意和段意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在写作中,要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方法。学生凭借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阅读、去写作,又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受到训练,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途径发展学生思维。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方法一:观察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直观思维训练方法。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应落在养成学生边观察边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指导学生注意寻求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或从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实物的观察、人和事的观察、图画的观察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生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后,了解到了杨朔在参观养蜂场时,不只看到了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沸沸扬扬的忙碌景象,而且看到了蜜蜂那种从来不争、不计较得失的品格。“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是作家在认真观察基础上积极思考的结果。从仔细观察对象→发现特点→分析本质→展开联想,这种思维的过程正是初中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种特质。于是,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目标观察,并遵循上述思维模式由表及里地探究对象本质。有一学生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中看到有关鹰的介绍,她发现了鹰不畏风雨、搏击长空、以强有力的利爪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并睿智地克敌制胜的特点后,她联想到了作为学生也应该像鹰那样对待学习生活,不畏困难、坚定不移、并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走向成功。学生在习作中写到:生活告诉我,顽强、睿智、有力、上进才能达成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也要告诉生活,我要成为鹰一般的强者。
方法二:概括
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总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而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思维训练方法,就是概括法,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来概括文章的中心、通过感知人物言行等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感知文章的表达方式来感悟各种表达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文章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舍己救人、不怕艰苦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让学生通过圈划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战斗中与敌人英勇搏斗的词句来体会他们的坚韧和刚强。学生通过比较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的表达方式,来领悟其不同作用:叙述、描写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舍身救人、不怕艰苦等三件事读来令人感动,用排比句式进行议论、抒情,读来能让人更强烈地感悟到志愿军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方法三:分析
分析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思维训练方法。如在阅读中,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研究各部分的性质,揭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中看出这些部分怎样为表达中心服务的。这种经过分解认识事物的方法就是阅读中分析法的体现。通过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途径依问题的难易度而定。可以通过教师提问题,学生谈看法、找根据来培养;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争论性问题,激起认知冲突来培养;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谈看法、找根据来培养。
如:我教《驿路梨花》时,在学生朗读课文后,我问:“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学生回答:“我喜欢这篇文章。理由是:这篇文章先写了‘我’和老余投宿,无意中发现了小茅屋,又在无意中遇到了瑶族老人。从瑶族老人那里知道了茅屋主人是梨花姑娘,第二天早晨,又无意中把梨花妹妹当作梨花姑娘。后来才知道这小茅屋是十年前过路的解放军造的。我在读的时候就一直想往下看,这小茅屋究竟是谁造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很引人入胜。”这个学生的发言既有整体感知,又有分析、鉴赏,还有高度的概括,思维训练的容量可见一斑。
又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准备有关“中学生请家教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上网查资料、搜寻报刊杂志查阅,甚至采访父母、师长、亲朋好友,从心理学、经济学、人才学等角度找根据、讲理由,各抒己见,分析得头头是道,难分高下,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指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始终围绕思维的要点:“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来判断和推理,使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得到了有效训练。
方法四:比较
比较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差异、正反、变化等的确定,从而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的思维训练方法。我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同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比较、同一单元内不同课文的比较、正反面文章比较、同题作文不同作法的比较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在指导学生比较朱自清的《背影》和时文《父爱没有绝唱》时,在选定比较的角度——“立意和选材”角度后,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这两篇文章并概括出它们各自的中心和材料,我将学生的阅读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它们的立意是相同的,都是歌颂父爱,而两文的选材是不同的,前文通过送“我”上火车、买橘子两件事来表现主题,后文则通过晚上陪读、到学校送米菜、高考落榜后仍鼓励“我”上进等三件事来表现主题。随后,我又问:“那么,它们在选材上有没有共同点呢?”学生茫然了。于是,我又进一步提示道:“我们看一看这五件事情都属于什么性质的呢?它们都属于生活小事,这就是两文在选材上的共同点。因此,我们说,两文在选材、立意上的共同点是:父爱表现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之中。”我想,这样的导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比较法作为思维训练方法之一在不同文体的读写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议论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古与今、新与旧、正与反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从中得出得与失、好与坏、正与误、美与丑的结论,可以纵比(即将两种事物从历史到现实作系统比较),也可以横比(即将事物鲜明比照,相互印证,或以反衬正,或以正驳反),在对比中求结论。在记叙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人物与人物间的对比或同一人物前后的对比,更深刻、全面地把握或刻画人物形象。而在说明文的读写中,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旨在更具体地领会或阐明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通过不断地分析、比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方法五:联想
联想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法。当客观事物以一定的关系彼此联系作用于人脑时,会在大脑形成各种暂时联系;在作用终止后,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以痕记的方式留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联系可以活跃、恢复起来。教学中要创设这样的条件,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我经常通过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带领学生们游松江醉白池时,启发引导学生依据所见的景、物、人、事进行广泛联想。于是,学生由石拱桥的桥身及其在水中的倒影联想到了“满月之境”,由荷花池联想到了“‘接天连叶无穷碧’的醉人醉心的美景”,由池中栩栩如生的仙鹤联想到了“古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闲适淡泊”,由“雪海堂”的名称联想到堂前曾经积雪如海的壮观景象,由堂前的腊梅和翠竹联想到了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为同盟会会员演讲的铮铮气节和先人遗风,由“十鹿九回头”的图案联想到了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由于学生开展了这样积极而广泛的联想,作文的材料丰富了,内容充实了。通过这样的写作思维训练,既使学生了解了历史,又拓展了文化底蕴,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方法六:想象
想象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训练方法。
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开展了想象专题训练,如:以“未来的我”为系列想象自己长大后的情景,以“环境的发展”为系列想象地球的明天,以“电脑世界”为系列想象科学的未来等。当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后,他们想象的奇特、高妙、深远令我自叹弗如。有一学生想象未来的自己成为第一个与外星人对话的人,有一学生想象自己在火星上模拟地球生态环境实验,还有一学生想象到未来的书有“会说话的、电视唱片型的、立体的、微缩型的、遥感型的”等等,其思维的广阔度如行云流水,更包含着宝贵的创新精神。
方法七:体验
体验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经历去体会、验证客观对象的思维训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他不仅从阅读中获得信息,认识世界,还要获得种种体验,如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伦理体验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另外,写作的过程也需要学生有积极的体验。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写好文章,只有力求捕捉、表达这种“体验过的情感”,才能给读者以心灵的震颤。这就是体验思维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通常通过体验作品中人物情感、通过自身的体验、通过创设情境体验“说”、通过提供条件体验“写”来培养。如: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作品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通过体验家庭亲情、同学友情、师生真情等来达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的境界。每当学生真的体验到了生活中的那中至真、至爱,他自然就会提笔抒写心灵之言,情动而辞发。又如:我在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发现到的内容说出来:“刚才我们一起在朱自清的《春》里找春天,同学们找到春天了吗?请把你发现的春天的美,告诉大家,一起来分享。”于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调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七嘴八舌地把阅读所得说得淋漓尽致,开拓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创造空间。我还带领学生到野外感受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采访报道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开拓思维,触发灵感、捕捉信息,训练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灵活性和严密性。
方法八:质疑
质疑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训练方法。问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训练的第一步,也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其未知事物进行质疑,引导他们自主探讨研究,特别是要求他们有主见、有观点,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6
一、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老师的关爱,父母的呵护,朋友的帮助;也有书籍的滋养,音乐 的熏陶,知识的引导;更有理想的支撑,挫折的磨炼,信念的支持.....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针对本文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中隐含着“我和你”的关系,应主要写“你”对“我”的影响。“你”可以指日常生活中身边人,比如亲人、同学、老师等,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是一本书、音乐、一道风景等。但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应该是让人难忘的,对人的一生有影响和教育意义的。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成一篇散文,还可以写成一封书信。
二.题目:我找到了一把钥匙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思路点拨】: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家的钥匙开不了我家的门。我们文题中的“钥匙”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开锁的工具,而它却具有一定的比喻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我们知道,“锁”,就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迷惘、失意等等,用“钥匙”开“锁”,就是要解决问题和困难。至于用什么“钥匙”去打开什么“锁”,这才是我们作文的关键。明白了这些,也就找到了作文的突破口。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7
如何避免病句?
1、写短句,话一句一句的说。
2、生僻的词或拿不准的词不用。
3、写完后要检查,及时纠正因为丢字漏字造成的病句。
简明
一、删改一下陶渊明的文章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盗偷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东晋陶潜《搜神后记》
二、判断下面三个句子哪个最简明
(1)……在他的旁边,坐着一位阿姨,看样子是他的妈妈了。……“停下!”他妈妈突然暴怒起来,“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拼错?”……
(2)旁边坐着的可能是他的妈妈。……“停下!”他妈妈突然暴怒起来,“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拼错?”
(3)……坐在他旁边的妈妈突然暴怒起来,“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拼错?”
生动
1.叠词:亲切、俏皮 ——《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口语:亲切、真诚 —— 《济南的冬天》
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
3.词语:简明、传神 —— 《我们家的男子汉》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
4.修辞:生动、形象
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例2: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张爱玲《小团圆》 方法实践:
一、比较分析:
(1)儿时的我在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纸订成的书所吸引。
儿时的我在呀呀学语尚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纸订成的书所吸引。
总结:增加修饰成分,使原本干瘪的句子变得丰满而有韵味。
2)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也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爽的。
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天送给济南。1
3)夏夜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旁,在轻柔的夜风中纳凉,在炎热中小溪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小溪赐予人们甘霖,家乡人民感谢你,小溪。
古老而年轻的小溪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敞开温柔的胸脯,在炎热中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赐予人们以甘霖,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家乡人民。
总结:讲求句式的变化,可以使句子由呆板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5.情趣
五味杂陈学英语
我还算比较喜欢英语,可这26个字母却不领情。当天新近账的单词,偷偷地趁我熟
睡之时溜出去,防不胜防。第二天,若是不管它们,就又要跑掉几个,背单词为什么这么难呢?……
例文欣赏《考试的》
读罢全文,便是一乐。读文章岂不比读题有趣的多?若是有幸,读得佳文妙句,心底里还要喊声“好”,再批注一番方才满意。
读题之后,便得二乐。看看出题人如何发难,也实在是有趣的很。若题目刁钻,不难想象其出题过后的洋洋得意,甚至一脸坏笑。接着,自己都免不了坏笑一下,誓把此题拿下,方能称快。
答题的过程,便是这第三乐。细读文章,寻找联系线索,留意蛛丝马迹,而后茅塞顿开,知晓作者用意,达成共鸣。若领会其中妙处,还要叹声“妙哉”,也不知是给作者还是留给自己,实乃人生一大享受。而在享受过后,分数也收入囊中,一举两得,又是一乐。
完成阅读,考试刚刚过半,后面还有作文等待你去享受,此四乐也。先审题,再构思,搜索枯肠找题材,各种往事似电影一般依次闪过,重温旧事,岂不乐哉?而后落笔行文,有时突发奇想,灵感闪现,写出妙句,自己都忍不住要乐一下。亦或文思枯竭,笔风不顺,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之后纵览上文,梳理思路,却也来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如此一波三折,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吧。写到顺手处,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心中所想尽数跃然纸上,酣畅淋漓,连自己都想哼段小曲,那才叫享受啊!
《考试的》
谁说考试只能在教室里进行,在操场上也能进行。在前几天的投铅球考试以及补考中我光荣的加入了不及格的行列,只能抱怨我早上为什么没有多吃点,多吃点,再多吃点。更往前的素质训练更加惨无人道,直接导致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拖着两条腿上厕所,上课起立比平时慢了一分钟,被灌以“娇小姐”的“美称”。可是娇不娇真得试试才知道。更更往前的800米测验,我终于从不及格跑出了3分31秒毕生难忘的成绩,兴奋以及快吐血的在地上趴了30分钟。格外可怜的班主任看到我们的体育成绩后痛心疾首,让我们在放学后跑完4圈。于是我在既有体育课又有冬季跑操还有放学后跑圈的一天中跑出了我人生的新记录——3500米。
大考小考,道出了考生们的艰辛与汗水——努力,考试,失败,再努力,再考试,再失败,再再……直到有成功的一天,哇,恭喜,你毕业了。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篇8
1.根据要求,将标题补充完整;
2.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写出真情实感; 3.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在细微处见真情; 4.学会细节描写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在细微处见真情。
一、激情导入,了解文题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持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
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学生读题,明确 1.要求:
(1)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范围:可以写人事物景,但必须是某个时间或时刻,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引起自己强烈震撼,留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记忆。
三、引导选材,确定对象 1.写你难以忘怀的那个人
从不同角度,从忆海中觅取具体事件,从中提炼出精彩的富于情绪化的细节,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写出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某一侧面。
选取对某人的第一印象或最新印象,借以突出人物的某一特征。
专写人物的某种趣味,撷取其言行举止的典型材料,如潇洒、深沉、厚道、轻佻……以至写出其风度、气派或人情味来,文章的情感因素往往会活生生地流露于笔端。
从侧面写,描摹其待人接物的种种姿态、情性、习惯,如言语习惯、动作习惯等。这种浓入淡出寓浓于淡的写法,并非易作;而一旦出手,往往自成高格。
2.写温暖你的那件事情
爸爸的车座上,载着的你的童年;风雨上学路上,母女同行;风雪载途,用双手推车前行;小孩与鸽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几幅画面……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事情。3.写令你赏心悦目的那道景 4.写感动你的那份情
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微笑的面容,那陪伴的身影,那鼓励的亲切话语……
四、把握细节,方法点津
无论细节是写人或事,还是景或物,都必须要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在细微处见真情。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如何写好细节?(课件展示)
【九年级作文训练教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上英语作文训练07-17
九年级语文作文题型备考训练题05-27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训练教案10-06
九年级病句训练题09-01
九年级好作文07-20
《益友》九年级作文09-20
九年级优秀作文:送别作文10-17
九年级英语中考作文06-20
我九年级了作文06-30
故乡依然九年级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