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2024-06-26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1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为响应新和县教育局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2011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争创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2、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增强团结、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思想觉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经常对学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汉民族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4、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友好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北湖做出贡献。

5、利用班会、《品德与生活》课堂、《品德与社会》课堂、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大张旗鼓开展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玉乡农场小学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民族体育具有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质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乡土性

贵州各民族在悠久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资源, 直到现在, 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村落中流行。这些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乡土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乡土社会的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 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把各地区的流行体育项目以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当地中小学, 经常性地开展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活动, 引导学生练习这些来自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体育,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 积累中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尊以及他民族的文化认同, 再配合其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教学, 对建构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会有切实的作用。

2. 民族体育项目的活态性

民族体育项目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各种技术动作的组合, 不同于中小学校其他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它的这种“活态性”特征和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好动期的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相融性。在相对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组织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 同时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的团结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并表现出来, 潜在地强化了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 这对于通常有着多民族学生共存的贵州省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有别于现代体育项目, 现代体育项目的核心价值思想是竞争, 民族体育项目则更倾向于娱乐和交流。因此, 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如果以促进各民族中小学生间的团结为目标, 显然民族体育项目要更为现实和有效。

3. 民族体育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民族体育既是文化又是有形的身体活动, 其传承方式具有双重性。把民族体育纳入民族团结教育体系的过程既需要让学生了解某种项目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过程, 又要求学生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项目的练习中来。这样, 在一静一动的传承形式中, 既可以生成并更新中小学生关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知识系统, 提高他们对民族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认识, 又可以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民族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大多属于互动性的活动, 可以增加各民族的中小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这有利于消除中小学生间的民族隔阂以及建立民族互相尊重的意识。

二、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 拓宽思路, 把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编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体系

2010年6月, 贵州省政府要求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理论常识》系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及教辅资料列入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并于当年9月纳入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内容看, 里面蕴含的民族体育内容较少。其实,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中小学生民族自尊、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团结的意识, 教材只是实现意图的手段。因此, 只要是有利于中小学民族团结的资源, 都应该尽可能利用。鉴于前文所述优秀民族体育资源和民族团结教育良好的相融性, 而贵州省恰好又孕育了丰厚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 应该考虑在以后的民族团结教材编写过程中更多地编入民族体育文化。毕竟, 借助教材刚性、规范的力量, 民族体育对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 更多频次地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民族体育的认识和实践

近几年, 贵州省广泛开展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 对于挖掘、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带有仪式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具备的是形式上的示范意义。所谓“一开始轰轰烈烈, 接下来马马虎虎, 最后可能偃旗息鼓”。这种现象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优秀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频次还是太低, 难以保证民族体育在校园开展的持续性, 进而影响其预期作用。因此, 要让民族体育活动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当然, 这里并不是强调要经常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体育仪式活动, 而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方式, 如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表演活动, 在体育课堂中融入适宜当地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等。

3.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

民族体育要在贵州中小学团结教育中开出美丽之花, 离不开民族体育师资。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处于未定型阶段, 教师对于其价值观的型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学有更多的掌握一定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 将对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挥重要纽带作用。根据当前贵州中小学师资的实际情况,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是必要的。一方面, 组织掌握较多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专家开展定期师资培训;另一方面, 拥有不同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师间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贵州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扩大, 同时丰富他们的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 随之带入全省各中小学, 在广大学生中开花结果。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大学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DXS018。】

摘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对于贵州全省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把贵州省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引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族体育具有的乡土性、活态性和传承方式的双重性都能够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应采取措施力促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校园, 其中包括优秀体育文化教材化、在校园中多频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民族体育师资培训与交流等。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3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用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青少年,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防止境外渗透,大力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长远大计。

会议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要确立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安排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建立保障机制,促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有序、有效开展;加强领导,大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部网站2009年7月17日)

上海:生命教育、生活体验成暑期生活新亮点

上海市各区县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爱祖国、迎世博成为今年暑期活动的主旋律,生命教育、生活体验系列活动也成为今年暑期工作新亮点。

今年,虹口区暑期工作的主题是“我爱我的祖国”——向国旗敬礼,为世博添彩!为迎接新中国诞辰60周年,虹口区将组织学生走访多伦路名人故居和革命历史遗址,增强国家意识和家园观念。普陀区则将开展“读红色诗文,明爱国之理”、“赏红色影视,悟爱国之道”、“唱红色歌曲,抒爱国之情”等系列活动。体育活动成为今年暑期一大亮点。虹口区体育局、教育局联合开展“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并加强学生防溺水教育。卢湾区则要求各社区工作站精心组织“弄堂游戏”活动,让学生就近快乐健身。卢湾区和普陀区都要求学校和社区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成长空间”工作坊,及时进行咨询服务,加强未成年人青春期健康教育。

(《新闻晚报》2009年6月23日)

江苏:积极探索社会教育新机制 给孩子一片灿烂天空

如何让未成年人的校外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趣味?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江苏省率先探索社会教育新机制,为全省1000万中小学生打造集生活照顾、课业辅导、思想教育、游戏娱乐和心理疏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深受家长的认同和孩子们的喜爱。

“这样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在江苏有近2万个,118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成为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宣讲员、网吧义务监督员、结对帮教指导员、校外教育辅导员,成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江苏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说。这张遍布全省城乡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网络,搭起了江苏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新平台。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江苏基层关工委的创造。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通市最早开始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探索。2007年6月,江苏省关工委在南通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省全面推广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曹鸿鸣介绍说,江苏在全面推进校外教育辅导建设中努力做到“四有”,即有活动场所、有辅导员、有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有实践教育基地,力争到2010年底前实现校外教育辅导站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建制村和城镇社区。

(《人民日报》2009年7月24日)

王福照:由灌输走向对话,道德教育的理念转向

灌输理念指导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弱效、低效乃至无效的现状,表明其走向已是“山穷水尽”。对此我们应作出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建构道德教育新理念。“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开始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道德教育应积极吸取其合理因子,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实现德育理念的转向。实现道德教育由灌输走向对话理念的转向,关键在于完成相应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包括道德教育目的观、师生观、课程观的转变。即道德教育目的观由“约束人”走向“发展人”;师生观由“我它”关系走向“我你”关系;课程观由“脱离生活”走向“回归生活”“拥抱生活”。

(《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7期)

任仕君:论学生自由及其限度——道德教育的自由困境与解决途径

价值多元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和平共处,人们普遍呼吁自由、平等,以保护多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社会思潮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专家学者呼吁保持教育的中立性,给学生更多自由。这种主张存在的问题在于自由的尺度很难把握,给学生自由太少,限制太多,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与此相反,容易走向的另外一个极端是给学生太多自由,则可能导致无纪律、无秩序的放任,更让德育工作者们担心的是自由容易导致价值虚无。

自由是德性养成的基础,学生自由应以发展为目的。从自由的积极方面看,学生自由是平等参与和自主发展的自由,而从消极方面理解,学生自由是免除阻挠他们参与和发展因素的阻碍的自由。因此,只要教师的管束和引导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平等参与和自主发展,就与学生的自由不相冲突。由此看学生自由的限度就是那些阻碍他们参与和自主发展的因素,这些阻碍因素的力量越大,学生的自由就越小。影响学生参与和自主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其中主要有教师对学习、游戏等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其他学生的影响等。学生自由的限度应以不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妨碍自身以及其他学生的发展为限度,可以从他人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及学生的活动对自身的影响两方面来理解。

在道德教育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等方式对各种价值观进行澄清,以教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理性精神,是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主要路径。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全球性的生态灾难频繁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观念,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青少年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应是系统的、全方位的社会工程,必须与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生命教育、消费教育、自然科学与环保知识教育、环保法律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才能卓有成效。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的21世纪人才,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拼资源、拼廉价劳动力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战略转变的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是时代赋予我国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精神,《关于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儿童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现将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校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并传达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工作任务和专责人员,制订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二、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我校就拉萨“三.一四”和乌鲁木齐“七.五”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专场讨论活动。使全体教职员工更深刻的认识到拉萨“三.一四”事件和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的危害性,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三、开展师资培训,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中心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列入中心校师资培训计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今年秋季开学后,各校全体教师学习《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过学习,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四、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的历史文化的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各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班会、队会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1.低年级学生以《中华大家庭》教材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中华大家庭》读本中认识各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世界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

2.高年级学生以《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了解我国国情,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五、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各学校利用班会课,板报、图画等形式开展“少数民族人物事迹”演讲活动。

2.利用国庆为契机,开展“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3.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黑板报评比活动。4.开展“爱我家乡,爱我中华”的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五十六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惠水县鸭绒民族小学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5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讲义小学是一所由白、苗、汉、三个民族组成的学校。一年来,学校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维护安定局面,搞好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全校教师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搞好民族团结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共识,学校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不懈地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各类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业务学习、互帮互学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一、工作回顾

(一)、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学校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并常抓不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教育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安排、部署,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

(二)、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教育,进一步认识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学校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也是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专项教育之一,定期对学生进行民族融合知识、民族分裂危害知识、民族团结协作知识等方面教育,各班主任负责实施,并做出教育记录。同时,鉴于我校民族学生的文化多样性,特开设了“苗白人家”的校本课程,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和继承民族传统为宗旨,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主要开展形式是苗族的芦笙歌舞、白族的舞蹈等。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民族活动。学校制定计划、少先队具体实施,落实每项活动,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章有序。

1、九月份,各年级出民族团结专题板报4块,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各出一份民族团结报告。教师节,对我校的民族教师进行慰问。

2、十月份,庆祝我国建国六十一周年,学校举办了以“同唱一首歌”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歌咏比赛。

3、十一月份,举办秋运会的同时,把苗族的“跳花山”项目纳入比赛中,同时进行苗族板凳舞汇演。

二、取得成绩与不足之处

学校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板报、课堂、主题班会等手段,坚持正确导向,使我校的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为民族团结进一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不足之处,不过,不管困难多大,我们都得具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定政治立场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精神。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6

领导小组的决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及中心学校关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我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种蜂场九年制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营上种蜂场九年制学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罗萌(学校校长)

副组长:赛力江(学校副校长)

成员:肖红(教务主任)、阿合力哈孜(副教务主任)、尹葛琳(德育主任)、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对全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研究解决学校民族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种蜂场九年制学校

玉乡农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7

一、民族政策教育

内蒙古的民族团结教育地方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民族政策大检查活动,从总体工作的方向上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指导各项工作.使得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从1952年底到1953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周边蒙古族聚居区相继划入,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开展了民族政策大检查,严肃批判了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意识和倾向,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错误思想也进行了批评和帮助,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团结。

1956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为了纠正改造中一些左的错误政策,正确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民族问题,按照中央的指示,内蒙古自治区对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着重检查和批评了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自治权利的现象,反对了大汉族主义。

在文革时期民族团结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在九一三事件后,为了稳定边疆局面,改善民族关系,1972年毛泽东同志说:“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特别是民族政策,现在地方民族主义少些,不突出了,但大汉族主义比较大,需要再教育。”1973年进行了民族教育政策大检查。

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全面纠正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左倾错误,自治区党委1977年1978年先后发出民族政策再教育的通知.

1980年春节前后在恢复1969年7月以前内蒙古的行政区划以后,自治区党委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1991年3月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复杂局面,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9月讲话精神,自治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二、教师奖励政策

民族团结教育最主要的实行者是民族学校的教师,对于他们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内蒙古在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师奖励中充分体现了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这一特点,对于蒙汉兼通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对民族学校教师在子女就业、发展党员、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照顾。

1978年9月14日王铎同志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上指出民族教师要努力做到蒙汉兼通,熟悉和热爱民族教育,在教师级职评定、工资调整、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和奖励等工作中,要从民族教师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做出适当安排。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教学,是民族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很有优越性。为了鼓励所有在民族学校工作的各族教师都能掌握两种语文,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两种语文教学津贴。在评定教师职称、荣誉称号、晋级、提拔等方面,要从民族教师的实际和特点出发,适当放宽,不搞一律化,一刀切。

三、地方民族教育课程

内蒙古地区在90年代全国统一编定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前 已经编定了自己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1981年7月自治区教育厅将<<党的民族政策和自治区建设课>>列入初中的教学计划.放在初三下学期讲完法律常识后进行,每周2课时,大体讲八周左右.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培养热爱各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掌握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1986年自治区教育厅规定,在三四年级安排民族团结教育,每学期在课内安排2节,在课外安排1节。

四、特色奖励制度

内蒙古地区对于民族团结教育除了在物质上、制度上进行保障以外,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鼓励方式,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区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1983年发出<<关于筹备全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的通知>>,各级单位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9月自治区召开首次表彰大会.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区性的民族教育表彰会。通过表彰和交流经验,进一步促进全区民族团结和我区的教育改革。从1984年起,每年9月定为全区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月。

2.奖励使用蒙古语文活动

毛泽东同志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 关键是坚决克服轻视和忽视民族语文的倾向.因为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即是民族情感问题,也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授课用语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政策。1951年1月11日,《内蒙古日报》发表了题为《纠正轻视蒙文教育 努力发展民族语文》的社论。

1962年4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与使用蒙古语文奖励办法>>中规定集体奖励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重视蒙古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在工作中切实执行蒙汉两种语文并行的决定,并在培养民族干部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者.个人奖励条件努力学习蒙古语文,短期内由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能用蒙文处理一般公文的程度,并在工作中由于积极使用蒙语或蒙文便利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任务者.汉族和其它民族干部,由于积极学习蒙语蒙文,基本具备条件者,应优先奖励.

在《内教民字(81)7号》中指出在自治区 蒙古语授课的中学生中,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区内蒙文版的中学生读物。1963年出台了《蒙族中小学蒙汉语文升级考试办法》。1964年起在蒙古族中学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加试蒙古语文。

3.学科竞赛和歌舞比赛活动

自治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拔和发现优秀人才,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和授奖评选活动逐年增多,而蒙语授课学生由于受语言等因素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为此,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语委三个单位牵头,并联合各盟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建立明安图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1987年5月4日内蒙古教育厅、民委、语委发出关于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中建立明安土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的通知,在蒙古族学生中选拔培养了大批有特长的人才。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篇8

工作计划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巩固和发展我校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现根据兴市教基【2014】31号文件民族团结工作的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本年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建设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为目标,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广大教职工 进一步熟悉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让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加强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大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徐孝明(校长)

副组长:娄方国(副校长)、舒榆仙(少先队辅导员)

成 员:刘杰、邹兴洪、张帆、陈明利、尹聘涛、彭文敏、陈黄、庄和兴。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高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国家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3、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增强团结、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思想觉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4、经常对师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5、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友好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北湖做出贡献。

6、利用晨会、班队会、品德课堂、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具体活动安排

5月份:出一期民族团结教育专刊,三至六年级开展围绕“兴义我们安逸的家园、我爱我家、多彩民族风”主题作文竞赛活动。

6月份:各中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写一篇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板报。

9月份:各班召开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同时开展为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捐款、捐书、捐学习用品等扶贫帮困活动

10月份: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11月份:举办手抄报、演讲比赛教育活动。

12月份:对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同时收集整理民族团结档案和总结民族团结工作。

丰都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放生下一篇:《顾城诗全集》读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