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泽讲话

2024-06-23

杨卫泽讲话(精选5篇)

杨卫泽讲话 篇1

创先争优当标兵 “两个率先”带好头以科学发展一流业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发布日期: 2011-05-13 ] [字号:大、中、小] [关闭窗口]

5月12日,市委召开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大会,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掀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会上讲话,要求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抢抓发展创新型经济重要机遇,重点破解“四大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争当全省“三个第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确保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省全国当标兵,为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提供持久动力和坚强保证,以科学发展的一流业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主持会议,市领导陈家宝、缪合林、陈绍泽、许慧玲、刘以安、周谦、徐金万、鲍永安在主席台就坐。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最新指示精神,表彰了“创先典范”武家嘴村、“争优标兵”嵇艳霞同志,授予武继军同志“村官楷模”光荣称号。会上,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先进典型为学习榜样,认真学习武继军同志“为着群众想、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的创业精神,学习武家嘴村“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争一流”的争先精神,学习嵇艳霞同志“立足岗位创先进、各项工作当标兵、服务群众争优秀”的创优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深入推进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在争当全省“三个第一”中创佳绩、当先锋,为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卫泽在讲话中总结了一年来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并进一步提出四点要求:认清新形势,增强紧迫感,切实将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树立更高标杆,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把握活动导向,明确争创重点,为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多做贡献;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典型示范,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杨卫泽指出,要深刻认识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最新要求、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是肩负起时代重任、推动南京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的迫切需要;是南京抢抓第三次发展机遇、率先走出“四个一”发展新路径的迫切要求。当前,南京正面临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第三次机遇。人才、科技、教育和创新是第三次机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正是南京的绝对优势和巨大潜力所在。“我们如果抓不住第三次机遇,将愧对历史、愧对后人,也难有再超越的机会。创先争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住第三次发展机遇,闯出一条„四个一‟的率先发展之路。”杨卫泽说,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新阶段,对照中央和省委最新要求,结合南京发展实际,必须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包含两个指向,创先争优活动本身要在全省全国当标兵,创先争优成效要在全省全国当典型。为此,要重点解决好四大突出问题:面向世界树立更高发展标杆,解决追求不高的突出问题;放眼全球考量发展路径,解决路数不新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理念,解决观念迟滞的突出问题;针对实际找出发展短板,解决薄弱指标的突出问题。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杨卫泽说,目标追求的高度决定了争创活动的深度和力度。省内外不少城市都在瞄准世界先进城市比学赶超,南京的大企业和高校也在世界级坐标系中

争位置。这种发展追求的倒逼,比发展进度的倒逼更具深刻内涵、更显重要紧迫。作为这个城市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我们必须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和国际水平来创先进,必须找准省内、国内和国际坐标来争优秀,解决发展标杆不高、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问题。市委坚持把“四个一”的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树立国际人才观念,真正做到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全球科技、教育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立足调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抓好“四个一”,在举办青奥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规划等方面,请国际一流的公司来咨询设计,请国际一流的专家来帮助指导,努力做到规划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管理世界一流、产业发展世界一流,探索走出具有南京特色的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率先基本现代化之路。

“理念引领发展,文化凝聚力量。”杨卫泽说,武家嘴村本来是一个小渔村,他们从水运做起,又从船上走到陆地发展工业,现在又做设施农业,理念不更新就不会有今天的武家嘴村。我们做事情、干工作,不能一味重复走自己的老路,或者一味摹仿走别人走过的路。南京要在全省争“三个第一”,在“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必须超越成规、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思维习惯,关键是把先进的理念与深厚的文化相结合。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在创先争优中自觉更新发展观念,以理念的领先推动各项工作的率先。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调研报告做参照,南京从指标要求上看,居民收入、生态指标等比较薄弱,从分布区域看,重点在郊县和农村,最难点是基础薄弱的镇街和村、社区。我们必须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抓住重点领域谋划新思路,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新举措,聚焦难点攻关实现新突破。要围绕民生收入、生态环境、农村现代化等关键指标,建立倒逼机制,以最终目标倒逼当前工作,使各项工作更深入、更细化、更具体。各部门要在创先争优中把更多资源、政策等向郊县和薄弱地区倾斜,奋力推动全市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杨卫泽指出,要把争当“三个第一”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第一、改革创新第一、和谐稳定第一”创先争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扎实开展“科学发展争一流”主题活动,组织和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在比学赶超中提升标杆,全力以赴争“三个第一”之先,尽职尽责创“两个率先”之优。要积极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把科学发展争第一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在破除发展短板上当先锋、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做标兵。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重要机遇,紧扣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创先争优,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创先争优,向改革要空间,向创新要动力。要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经常性机制,作为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经常性要求,将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杨卫泽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学习先进典型,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取得实效。重点做到“四个强化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推进;强化规律研究,把握关键抓推进;强化机制完善,凝聚合力抓推进;强化典型宣传,示范引导抓推进。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所属地方和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督促检查,整体推进活动的开展;要准确把握活动的规律特点,把解决发展问题作为争创活动的实践载体和关键抓手,不断创新创建思路、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载体,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要重点探索构建公开承诺、上评下议的创先争优动力机制,不断深化党群共建机制,完善创先争优活动的日常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既要深入学习宣传杨

善洲、常德盛、张雅琴等全国、全省争创活动先进典型,又要大力学习宣传好我们身边的“创先典范”武家嘴村、“村官楷模”武继军、“争优标兵”嵇艳霞。各区县各部门都要有先进典型,各行各业也要树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出创先进、争优秀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成为整个城市和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能吏”杨卫泽 篇2

1月4日杨卫泽被调查后,有媒体披露称,当他意识到即将失去自由时,立刻做出了跳楼的举动。这或许也正是他在南京南站候车,准备被带往北京时,为什么被五六名神情高度警觉的男子合围在中间的原因。

接近杨卫泽的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被正式宣布接受调查前一两个月,他显得极其“焦虑、不安”,不停地做着各种努力。

据这位知情人介绍,就在被调查的前几天,杨卫泽还指示手下的人,在江苏省委机关刊物《群众》杂志上发表一篇他的署名文章,宣传近几年南京在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落马的消息公布后,《群众》杂志不得不临时拿下这篇正准备刊登的文章。

年仅53岁的杨卫泽,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省部级干部,曾被认为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政坛新星”。部分江苏官员在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谈到他时,都认为“能力强”“有魄力”,对他的落马表示惋惜。

2014年7月28日至9月27日,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江苏省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巡视。10月底,巡视组在向江苏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曾称“能人腐败”问题突出,“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

或许当时所指,即是杨卫泽。

强调执行力

杨卫泽的仕途分为四个阶段,从江苏省交通厅到苏州,再到无锡,最后一站是省会南京。他在四个地方的职务虽然不尽相同,但都给人留下了“能做事”“执行能力强”的印象。

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不久,杨卫泽就在一次大会上对全市干部说,“定了就办、说干就干,在决策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时要突出快,不能久拖不决、议而不决;在部署落实上级精神、抢抓重大机遇时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他还引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话,“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要求机关的首要任务就是抓执行力。

事实上,早在省交通厅工作的时候,杨卫泽的这个特点就已经显露了出来。上世纪90年代,江苏计划修一条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但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反对者认为,沪宁之间已经有多条公路了,不需要高速。

彼时的杨卫泽还是省交通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负责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了促成沪宁高速上马,他到处跑关系筹措资金,当时银行贷款非常困难。后来,在领导的支持下,他把可行性报告拿到香港,最后才贷到款,建成了江苏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如今,沪宁高速早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交通动脉之一。杨卫泽本人也在沪宁高速通车的那一年被提拔为省交通厅副厅长。

2011年到南京后,杨卫泽提出建设绿色都市、创新都市,不和苏州拼GDP,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包括在南京重拳整治、关停污染企业,即便对强势如中石化者也不惜动刀。中石化负责人为此还专程赶到南京沟通协调,承诺投入资金,限期整改。

2014年4月筹备青奥会期间,南京决定在全市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此,杨卫泽推行了最严格的问责机制,422人因此被追究责任。当地媒体报道称,那段时期,对环境负有直接责任的街道主任和城管队长“如同惊弓之鸟”,对媒体曝光或群众投诉的“脏乱差”整改之迅速,前所未有。

有超前意识

一位熟悉杨卫泽的江苏省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通过多年的历练,他在执政方面思路清晰,有不少独到的东西。

2004年,杨卫泽从苏州市调到无锡当书记。当时,无锡在区域竞争中面临很大的压力:现代服务业竞争不过上海,高端制造业不是苏州的对手,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没有苏北、安徽有优势。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杨卫泽另辟蹊径,提出了一个“530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5年内将引进不少于30名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来无锡创业,政府向创业者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启动资金、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并根据项目情况提供不低于300万元的风投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

不到两年时间,无锡就成功引进276名“530”领军人才、1200余名创业团队成员。无锡高新区也因此被确立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530计划”启动以后,对周边的苏州、南京,甚至上海和北京都触动非常大,因为很多创业人才都被吸引到无锡去了。

2011年7月,出席南京市“两会”的市委书记杨卫泽。图/CFP

在无锡,杨卫泽还提出修建环城高架和惠山隧道。“无锡的大城市框架是在他任期内搭建好的,老实讲,很多规划还是很有超前意识的。”无锡市一名官员评价说。

不少人都认同,杨卫泽对城市交通的布局有远瞻性。比如,苏州在修高架桥时,老百姓反对声音比较多,但修好之后,确实给整个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大的改观;在无锡,他又建设外环快速路,在京杭运河上架桥,缓解了市内交通。

上述江苏省官员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卫泽视野也比较开阔,谈话或演讲常常会提及国外的情况。

2014年7月17日,南京市第三次转型发展现场观摩会在建邺区举行。杨卫泽就在会上的发言中肯定“建邺区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确立参照系”。

从履历表看,2004年6月杨卫泽曾被组织部门选中,参加过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学习。

这个学习班由中组部亲自牵头,学员在清华大学经过短暂培训后,赴哈佛大学实地学习,为期三个月。

“钱不是问题”

尽管杨卫泽在执政期间,做过不少实事,但不少人都认为,他更多的是出于政绩的考虑。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杨卫泽在无锡当书记时,有一次太湖爆发“蓝藻”事件,国务院一位副总理亲临无锡开会部署工作,而杨卫泽却在会议室外对随行官员说,“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次的事情跟无锡没有关系,我们的污染治理工作是好的,排污大多数是苏州来的。”而当时他刚刚才从苏州调到无锡。

当苏州市长时,杨卫泽曾提出过“三古(古城、古镇、古村)一湖”的概念,以推动苏州的旅游发展。但调任无锡后,他又力推“吴文化节”,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吴文化发源地从苏州手中“抢到”了无锡。

江苏省社科院一位长期关注南京经济发展的学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出于政绩冲动,官员们常常会把事情做过头,杨卫泽也不例外。

为了促进产业转型,杨卫泽曾在南京搞过一个名为“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的计划,以吸引创业企业。一些学者调研后建议,这样的创业园不应建的太多,全市5个就够了,集中一些,有利于形成规模。但杨卫泽不以为然,认为数量少了影响太小,最后一口气建了20个。

或许是因为“530计划”让杨卫泽尝到了甜头,到南京后,他又如法炮制了一个“32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根据这一计划,南京市要给每一个入选的项目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且三年内免收租金,所有这些费用全部由市财政承担。

由于把关不严,导致很多人滥竽充数,一些人甚至从政策中攫取私利。对此,南京市财政系统的官员抱怨很大,认为这是个无底洞,投入太大,看不到产出。

杨卫泽对反对意见和抱怨不屑一顾。他常拿他曾在无锡引进的尚德集团作为例子,说“在这里面只要有一个像施正荣的尚德这样的企业,我的钱就回来了”,“钱不是问题,现在多少风险投资在盯着找好项目”。

“全世界都知道我杨某人被双规了”

杨卫泽的作风也很高调。

从无锡调到南京不到十天,他就在一次座谈会上对媒体大谈“施政纲领”。他说,省领导“曾明确要求,南京要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带好头。要带头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第一,这不仅仅是一个前列的要求,因为前三名都可算是前列,但带头和第一只有一个。”

他还要求各区县的“一把手”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他还曾告诉记者,“我到南京来就要超越自我。”

许多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回忆,杨卫泽是那种颇受媒体喜爱的采访对象。与谨小慎微的官场人士不同,他性格外向,讲话充满激情。

即便是他被调查的传闻闹得满城风雨,杨卫泽也没有放低他的姿态。

去年9月,在传言最盛的时候,他刻意在建邺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会上对底下的干部说:“全世界都知道我杨某人被双规了。如果你没问题,你就不用担心。如果你有问题,那迟早会出问题”,还感叹道“自古以来当官都不易,共产党的官更不易。”

杨卫泽讲话 篇3

加快工作进度

全面推进工业布局优化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

——在全市优化工业布局和整治三高两低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 卫 泽(2012年2月3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在春节过后就召开这次专题会议,目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绿色都市建设大会部署,全面总结去年优化整治工作形成的经验,加快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步伐,加大“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力度,确保在2014年青奥会前完成“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和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任务,为南京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刚才,三个区县做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沈健同志还通报了优化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建业市长作了全面的工作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

南京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也是重化工业集中的城市。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和污染企业的搬迁整治。2001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一疏散、三集中”战略,其中,工业向园区

— 1 — 集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其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发展目标,以及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加快构筑产业优化发展新格局的工作要求。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先后启动实施了包括燕子矶-迈皋桥地区污染企业搬迁整治、主城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一系列工程。特别是去年7月份以来,我们又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专门成立了全市优化工业布局和整治“三高两低”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通过这半年多的努力,优化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反响很好。关闭了燕子矶地区66家小化工企业,首批整治的173家“三高两低”企业中,130家实施了关闭,14家实现了转型,11家完成了搬迁,14家整治达标,完成率达到97.7%。通过集中整治,不仅优化了城市环境,去年优良天气达到317天,比前年增加15天,其中,优秀天气62天,比前年增加21天;而且增强了发展后劲,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3%,但是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却下降了3.7%,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好的;同时锻炼了干部队伍,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套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保证政令畅通的组织协调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责任追究机制,锻炼了一批思想作风过硬,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慰问,同时也向大家拜个晚年。

— 2 — 优化整治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说明,只要我们下决心、下苦心,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只要领导抓,抓领导,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既定的目标任务相比,今后几年的优化整治工作十分艰巨,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突出的政治任务和发展大计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全市工业布局优化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坚持科学规划、统一政策、整体推进,严格治旧控新、监建并举,全面加快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层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为“办好青奥盛事、创成率先大业、建设人文绿都”腾出空间、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年的优化整治工作目标是全面完成第二批162家“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全面启动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制定出台搬迁企业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2014年6月前完成“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搬迁,2015年完成主城工业布局优化调整。

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要科学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引领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重点做到企业搬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企业整治与提升城市品质相结合,有序引导

— 3 — 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国家级开发区和郊县重点园区搬迁,形成“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良好格局。二是要统一政策。严格按照整体行动计划,同时结合企业所在区域,统一时间节点,统一补偿标准,统一收储政策,统一奖罚措施,确保全市一个标准、一个口径。三是要整体推进。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支持、整体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部门、区县、园区各方积极性,加快建立企业、两级政府和部门的联动机制,统筹做好搬迁整治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址规划建设、原址开发改造等一系列工作,整体提升企业品质、产业品质和城市品质。

工作推进中,要突出“严、好、快”的“三字方针”: 一是在整治“三高两低”企业工作中要突出一个“严”字。“三高两低”企业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情况复杂,整治工作必须严格标准、严格执法、严格验收、严格监管,以铁的手腕督促推进,严防关了又开、死灰复燃。在“严”字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做到“五个一批”,即:坚决关闭一批,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能耗较大的生产线和企业坚决关闭;限期治理一批,要在3月底前对电镀、化工、印染、冶金、铸造、水泥等重污染行业进行彻底摸排,超标排污的企业要停产治理,年内无法达标的一律关停;严格监控一批,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在线监测,实现市、企联网;引导转产一批,对部分达标无望的企业,引导其转变投资方向,积极盘活资产,尽量减少损失;培育示范一批,选取一批整改有力、措施到位、效果明显的企业典型,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 4 — 二是在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中要突出一个“好”字。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涉及中央和省属企业多,涉及干部职工多,涉及各类矛盾和利益多,这项工作一定要坚持好字当头,统筹推进。要选择好突破口,128家纳入计划的搬迁企业总占地1.2万亩,其中南汽集团、东华公司、金城集团、中电熊猫、宏光空降、际华3521等几家大型企业就占地7756亩,占全部总量的65%。因此,做好此项工作,关键要在这些大企业的搬迁上取得突破。要制定好政策,在产业政策上,鼓励企业通过搬迁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在土地政策上,按照企业所在区域制定统一的收储补偿标准;在搬迁政策上,建立早搬迁早奖励、快搬迁快奖励的奖励机制和鼓励企业在宁新建项目的贴息政策。要安置好职工,对搬迁企业或困难企业的职工安置,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用工单位等,多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适时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实施就业援助工作,落实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做好困难企业的职工转岗培训和分流安置工作,以及失业职工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维护搬迁工作中的稳定。

三是在落实行动计划上要突出一个“快”字。目前,主城区工业布局调整行动计划和整治“三高两低”企业行动计划已经制定,128家涉及工业布局调整的搬迁企业和162家今年整治的“三高两低”企业名单也已排出,青奥会前完成整治工作和2015年完成工业布局优化的目标也已明确,下一步关键是执行、是落实。能否高效率、快节奏、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检验我们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试金石。

— 5 —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狠下决心、狠抓落实,既要做到认识上“早”,更要做到行动上“快”,咬定目标、紧扣时点、确保进度,又好又快地推进工业企业搬迁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是集政府行为、市场行为、法律行为、社会稳定于一体的复杂综合体,全市上下一定要做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思想准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推动工业布局优化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强化组织领导。市优化工业布局和整治“三高两低”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统筹协调指导主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工作。各区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工业生产企业搬迁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市形成区县、镇街分级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检查到位、考核到位、执行到位。

要完善推进机制。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行政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社会各种资源向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方向集聚。各区县要统筹用好工业企业搬迁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奖励资金,根据自身财力水平,合理安排配套资金,科学制定扶持、补偿和奖励政策,鼓励、引导、支持企业自愿搬迁、自动关闭和自觉整治。同时,对搬迁

— 6 — 企业或关闭企业的土地处置、税收优惠,相关部门要联动配合,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落实政策,促进企业加快搬迁进度。

要加强督查考核。通过科学的、多维的、客观的评价体系,综合评定优化整治工作的绩效,严格兑现奖惩,充分保护、调动和激发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工作落实的实效性和重点问题的解决率,建立完善企业搬迁和布局调整督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和督查督办活动,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力落实整改,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治不及时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要做好舆论宣传。前一阶段的优化整治工作中,新闻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宣传了正面典型,另一方面曝光了一批整治不力的企业,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发扬新闻单位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和批评违法行为,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做好环境保护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为优化整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杨卫泽讲话 篇4

杨 卫 泽

(11月20日上午11:30,启航大厦一楼会议中心)

尊敬的梁书记、罗省长,尊敬的复旦大学秦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太湖城,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揭牌暨奠基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来自复旦大学的领导有:

复旦大学党委秦绍德书记 复旦大学陈晓漫副校长 复旦大学金力副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王威琪教授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复旦资产经营公司朱克勤总经理 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江苏省和无锡市的领导有: 中共江苏省委梁保华书记 江苏省政府罗志军省长 江苏省政府徐南平省长助理 无锡市政府毛小平市长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陈振一部长 无锡市政府谈学明副市长

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还有:复旦大学有关院所、中心、部门负责人;无锡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

今天的仪式一共有五项议程。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复旦大学金力副校长介绍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项目情况;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无锡市政府毛小平市长致辞,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复旦大学党委秦绍德书记致辞,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江苏省政府罗志军省长和复旦大学陈晓漫副校长共同为“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无锡分中心”和“复旦大学国家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中心无锡分中心”揭牌,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江苏省委梁保华书记和复旦大学党委秦绍德书记共同为“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揭牌!

……

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揭牌仪式到此结束。

杨卫泽讲话 篇5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晚上好!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浙江大学十分高兴地迎来了2009级新同学。今夜星光灿烂,我们在这美丽的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浙江大学2009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诸位家长和亲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浙江大学是一所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国内领先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大学。一百多年的上下求索,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浙江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凝结了“求是创新”的精神。她与绵延千年的大学精神一脉相承,承载着崇高的办学目标和使命,赋予浙大人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正如竺可桢老校长谆谆教诲的那样:“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始终是大学至高无上的荣誉和使命。当前,学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围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率先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与培养,积极推进本科生院、学部等管理体制创新,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同学们,“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梦想、希望和激情。每年的这个时刻,当我面对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面容和求知若渴的目光,我的内心都格外激动,因为你们的青春岁月从此就与浙江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浙大人,我们将共同承担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迎接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携手谱写你们青春的新乐章,推动浙江大学的新发展。

同学们,今晚的开学典礼虽不是课堂,但作为教授的职业总让我心生好奇,我想问你们大家:“你们将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尽管未来有许多未知数,但历史给我们以启示,知识给我们以力量,教育给我们以信心,因此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相信,在浙大求学的这几年,你们一定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完善自己的品格,为未来做好准备!今天,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想对大家提三点希望和要求,以此共勉。第一,成才之路,在于勤奋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其实是为学的道理。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地汲取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地成长发展,否则学问即是一潭死水,做人也会一头雾水。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建有113个本科专业,形成庞大知识空间,拥有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学术文化活动等学习的平台,为同学们学习和成才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在这样的知识殿堂里,同学们不但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充分发挥浙大的特色和自己的特点,不仅要学得“宽、专、交”,而且要注重“精、深、通”。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瞄准新的学习方向,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激发新的学习激情,在勤奋好学中茁壮成长,成才发展。

第二,卓越之道,在于求是创新。“求是创新”是浙江大学的校训,“追求

1卓越”是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浙江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其名取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意,办学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1938年,竺可桢老校长将“求是”定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认为“求是”的本质即是对真理的信仰(Faith of Truth),“求是”的路径,就是《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大师生继承发扬“求是”精神,注重提炼其时代特征。1979年,钱三强校长提出:“除了求是精神外,还应加上‘创新’两字。要养成创新的习惯,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路甬祥校长进一步强调:“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学之源”,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四字,言简意赅,意蕴精深,成为浙大人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求是创新校训的内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实践求是创新精神中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第三,人生之乐,在于担当责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竺可桢老校长也教诲学子:“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因此,成为卓越的人才,浙大学子不但要有宽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担当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立身、成长于社会,生命已不仅属于自己,更是一种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的担当与责任。生命就是一种担当,人生也是一种责任。没有担当,生命将显得苍白无力,漠视责任,人生就变得平淡乏味。未来的责任或许很沉重,人生的道路难免有挫折,但当你承担起责任,并为之努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你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大的业绩,你也将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饱学知识,锻炼才能,在担当责任中成就事业,享受快乐。

同学们,青春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大学生无疑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浙大学子更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可以说你们正是青春的代言人。虽然人生只能享有一次青春,它也会稍纵即逝,但青春之珍贵与美好正在于为了理想而挥洒激情,为了收获而辛勤耕耘。

上一篇:U盘绑定操作步骤_2010112下一篇:教师办公室英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