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鹿柴的诗意

2024-09-18

王维的鹿柴的诗意(共9篇)

王维的鹿柴的诗意 篇1

读王维的《鹿柴》有感

原创: 同尘

诗云: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也就是说,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据说《鹿柴》这首诗是王维的晚年之作,他历经坎坷磨难之后,晚年隐居在终南山的辋川峡谷中。他买下了宋之问当年的蓝田别墅,作为自己晚年隐居住所,称之为辋川别墅。而他所写的空山的场景,就是他在辋川生活的一段时间内,对辋川各个地方的一种描写,而鹿柴就在辋川山中。

那么王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王维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文章得名,诗惊天下,音乐出众还画得一手好画,当时在长安城红极一时。他奋发向上,怀着一心要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的宏图大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悲哀。

王维只得到了一个太乐丞的官职,历经宦海沉浮、战乱之苦、牢狱之灾,曾经的荣辱悲欢已成过往,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让王维最终选择了逃离。终南山成为王维晚年的归隐之地。

诗的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透过这首诗,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只听其声不见人的幽深空荡寂寥的山谷中,落曰的一抹金色的余辉照在幽暗的林中,又照在潮湿的青苔上,王维在驻足凝眸,他没有闲适游玩者的无忧无虑,也没有暗淡伤心者的愁眉苦脸,他一脸的淡然静静的观察,默默地思考着…… 这最后的余辉并没带来暖意,转瞬即逝,而后不更加清冷静寂吗?

此时,可能他对人生的冷静思索。那些生命中绚丽的色彩与暗淡的时光,都如云烟缥缈而逝,一切都是虚无,都是空,这也是他的诗句中空的诠释吧。老年王维万事不关心,一心参佛,归隐终南山中,在此找到了内心恬淡与宁静。

我们不但学习王维的人生态度,还要学习王维的诗格。“他的五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

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才能写出满意的诗文。

作者简介

同尘,原名范殊芳,黑龙江人,性格恬淡喜欢读书,也喜欢去远方寻找一份美好。热爱朗诵,常用声音表达唯美文字。

王维的鹿柴的诗意 篇2

1许渊冲之“三美”论

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几十年,在诗歌翻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不断的翻译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他认真探索,及时总结,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之说,是鲁迅先生最初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出的,原文如是说: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即 “诗歌翻译不仅应忠于原文,还应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2007:18)。

音美,即诗歌翻译应保持原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诗歌具有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特点,译者可以选择和原文相近的韵律,使用头韵或尾韵以达到这一效果。但因中国古诗讲究格律、对仗、平仄,用词精炼含蓄,而英文诗歌多以自由为主,无平仄之分,故音美这一标准很难达到。形美,即译诗应保持原诗形式的美感。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格律严格,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译诗保持形美主要表现在语句长短和对仗工整两个方面,翻译时即便不能严格地做到对仗工整,也要大致整齐有序。意美,即意义表达上要通顺达意,不能多译、漏译、错译,并且要有意境美, 遣词造句要体现出原诗的神韵,这种要求就比较高了。

许渊冲先生认为,“三美”的地位并不是绝对平等的,而是有主次、轻重之分。“三美”中,意美位居首位,音美次之,形美再次。需在保持原文通畅达意的基础上,尽力做到音韵和谐优美,形式对仗整齐。如果三者未能同时兼顾,则可以对形式不做过高要求,但一定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原文应有的意境及音韵。

2《鹿柴》原诗及其三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选自王维的《辋川集》,是其中的第五首。此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歌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整体,全诗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作者先写空山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接着笔锋一转,引出人语在耳边回荡。整首诗表现了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 愈添空寂的意境。最后又描写了几丝夕阳余晖映照青苔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凭借音乐家对声音的感悟,画家对光线的认知,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着实耐人寻味。

本文引用了三个英译版本,其中两个外国作者的译本,一个中国作者的译本,列举如下:

Version 1: Deer park

Hills empty,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

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G. W. Robinson, 1973)

Version 2: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 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Kenneth Rexroth, 1970)

Version 3:The Deep Enclosure

In pathless hills no man’s in sight.But I still hear echoing sound.

But I still hear echoing sound.

In gloomy forest peeps no light,

But sunbeams slant on the mossy ground.

(Xu Yuanchong, 2000)

2.1译文之音美再现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和押韵,原诗中,第二行和第四行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响”和“上”,其韵脚是“ang”。另外,汉语中的词语由两字或三字等组合而成。通常,五言绝句的每行诗可被划分为两个小单元,由2字和3字词组组成。在本诗中,每行诗均可从前两个字划分开,形成前二后三的小词组。例如, 诗中第一句便可划分为“空山”和“不见人”两个词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每行诗自然断句,形成古诗独特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鹿柴》原诗的这种节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版本一为G. W. Robinson所译,没有押韵,损失了原诗的韵律节奏,诗歌变得像写几句句子记叙一件事情一样。版本二为王红公所译,译本中以wilderness、comes、voice、moss押尾韵,韵脚为“s”。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诗意。版本三为许渊冲所译, 译本中一、三句的最后一个词分别为sight和light,韵脚为“t”, 二、四句的最后一个词分别为sound和ground,韵脚为“d”,形成了“abab”的格律,符合原诗的韵律感。

2.2译文之形美再现

许渊冲先生认为,诗歌的形美主要指的是诗句的长短,字词的多少,对仗的形式等。他说:“关于诗词的形美,还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面,最好也能做到形似,至少要做到大体整齐。” 因此,在译诗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到句子的长度整齐划一并且对仗工整。

版本一与原诗相同,只有四句话,简洁明了,但每行的字数参差不齐,前两行较短,后两行较长,对仗也不算工整。

版本二采用了英美自由诗的形式,打破了原四行诗句的限制,译为了七行诗。原诗的前三行在译本中分别有两行与之对应。此译本稍显冗长拖沓,未能将原诗精炼简洁的形式特点展现出来。但译者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失为一首好诗。

版本三是许渊冲先生的版本,他保留了原诗的整体形式, 原诗共四句话,译本也被处理成四句,且每行诗的音节分别是7、6、6、7个,对仗工整,用词准确简练,保持了古诗的简约之美。

2.3译文之意美再现

首先,就题目来说,版本一采用看似直译的方法,将其译成 “deer park”,实则为误译。“鹿柴”是王维在辋川隐居的别墅。 古人选择隐居的去处多为远离朝堂的郊外,是离森林、山脉或是河流很近的开阔之地,而“park”一词,指的是城市里的人造公园,和原诗所指的隐居之地“鹿柴”完全不符。版本二并未直接翻译诗歌题目,而是将诗歌的第一句作为标题,这是一种常见手法,多用于没有题目的诗歌,但原诗有明确的题目,所以此种译法不应提倡。版本三将题目译成“the deep enclosure ”, “柴”通“寨”或“砦”,指用树木围成的栅栏,鹿柴,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圈鹿的地方。译者添加了“deep”一词,把该地幽深宁静的意蕴表达了出来。但“enclosure”很容易让外国读者联想到十四、十五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这就打破了原文的意境美。

诗中第一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字,版本一译为“empty”, 即“空的,什么都没有的”,而作者想表达的是这里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因此版本一翻译的不够到位。版本二稍加解释,译为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将不见人的空山译成了没有人到达的深山,有些曲解原文,而且句式冗长拖沓。版本三译成“pathless”,则把“空山”的“空”字翻译成人迹罕至的地方,再现了作者的原意。

诗中第二句,在“但闻”二字的翻译上,版本一和版本二都将其译成“only”,表达了原意“仅仅听见,只听见”。而版本三将其译成“but”,属于误译,原诗并没有转折的含义,并且“but”连接的两个句子,通常重点在后,而作者在此要突显的是上句中 “不见人”的空山。在“人语响”的翻译上,版本一和版本三都用了“echo”,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语声在空谷中回荡的寂寥,反衬出空寂幽深的环境。版本二的“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 off voice”中,“like”一词,将作者想要呈现的“似有非有”的人语声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出来。版本三中的“sound”译得不好,因为“sound”指任何声音,不单单是人说话的声音,版本一和二中的“voice”译得比较到位。

诗中第三句,在“深林”的翻译上,版本一译成“deep wood”,deep一词可以表达山的深远,但是“wood”是小树林的意思,明显和原文营造的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的情景不符。改成“for-est”好一些。版本二中的“low”有西斜的意思,很形象地表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日光不强的画面,和作者描写的环境较为贴切。版本三中,用“gloomy”修饰森林,表现了森林的幽暗、寂寥、冷清,和作者意图十分契合。

诗中第四句,作者在原诗中并未提及夕阳,可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其创作背景是傍晚时分的空山深林。版本一的 “the top of green moss”似乎日光只能照到青苔上方。版本二的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gleam”这个词很生动地描写了夕阳穿过森林时隐约、微弱的光;“shadowy”一词用得也很妙,将夕阳光透过树林照在青苔上那种朦朦胧胧,斑斑驳驳的意境刻画了出来。版本三的“peeps no light”“peep”和“slant on the mossy ground”“slant”两个动词用得很传神,将夕阳光的动态感觉呈现出来。

3结语

文字的凝练、意境和韵律赋予了古诗独特的魅力,要深入挖掘并再现其中的韵味并非易事,这也给中国古诗英译带来了重重困难。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为我国诗歌的翻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关于《鹿柴》的翻译,三个译本各有千秋。通过对不同译本的深入分析,我们明白了翻译诗歌要在深刻领会原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力求保持原作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和谐统一。翻译时,再现诗歌意美是第一准则,在此基础上力求兼顾诗歌的音美,最后则是形美。

摘要:诗歌,因其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内涵充盈等特点深受读者喜爱,唐诗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翻译历来在翻译界中有较多争议,作为汉语古诗英译的大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翻译诗歌的“三美”论,即音美、形美和意美。该文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运用“三美”论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意境、音韵及形式。

关键词:鹿柴,“三美”论,诗歌翻译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4.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6]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鹿柴王维朗读古诗 篇3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wǎng)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王维(7-761年,一说6—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作者简介

鹿柴王维赏析 篇4

【原文】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翻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赏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这首《鹿柴》,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显著特点,千百年来,为历代的人们所喜爱。不过,在我看来,除此之外,这首诗还另有其美妙的地方,那就是动景与静景的相互映衬。

前两句写“山林谈笑”,是动景,但动中有静。作者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在写“山林谈笑”的动景之前,先写“空山不见人”,为后面的“但闻人语响”作铺陈。山谷空旷,人迹罕至,犹如世外仙境,真是空寂至极!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并不是山林的空寂,而是人们在这个地方的活动和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所以,紧接着的“但闻人语响”就峰回路转,出人意料地表现出在这样空寂至极的.山林中,却隐逸着纵情山水的人,这些人在山林之中又说又笑,其乐融融。此句写人而不见人,而是用声音来进行巧妙地烘托,表现出了山林中人的活动和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前两句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为写动景先写静景,让静中寓动,动中有静,动静和谐,相得益彰。

后两句写“山林夕照”,是静景,但静中有动。不管是“入深林”,还是“照青苔”,都是在写日光的动。日落时分,夕阳透过树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繁茂的树木以及树木丛中潮湿土地上的一片片青苔,与柔和的晚霞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绚烂迷人的景色!这样的动静相映,给人的是一种安详、和谐、静谧的美感。

王维《鹿柴》古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篇5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宋代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文解释: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王维 鹿柴

词语解释:

空山:空旷的山林。

但闻:只听到。但,只。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但:只。闻:听见。

照:照耀(着)。

诗文赏析: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这首诗是诗、画、音乐相结合的和谐,幽深境界的表现。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浅谈王维的“维摩”人生 篇6

关键词:维摩诘,佛教禅宗思想,作品,诗特色

一、佛教与王维

王维出生在盛唐时代, 精通佛学, 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但是为什么王维把自己的字号取为“摩诘”呢?为什么王维被后世称为“诗佛”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王维的“摩诘”人生。

(一) 佛教在唐代的盛行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 后经南北朝到唐以后, 人们开始重视佛教, 佛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盛唐时期佛教更是受到不少文人的推崇。出现了很多经书如《维摩经》、《华严》、《法华经》等, 其中《维摩经》是一部相当特异的佛典, 深受王维的喜爱。《维摩经》的中心不是记载释迦的言论而是描写维摩诘的种种神通及其超迈群伦的佛学见解。因维摩诘是一位过着富贵与修行“两不误”的生活方式, 以及他恣肆张扬的思想个性, 洁净而没有污染。所以王维把维摩诘作为自己向往的生存典范。

(二) 王维的佛缘

王维全家均笃信佛, 其母亲正是北宗神秀的弟子大照禅师的虔诚信徒。受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影响, 王维早年就研习和相信佛教。王维与佛家有着不浅的因缘, 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他写给南宗六组慧能的诗文, 文中多处引维摩诘自喻。他对佛教的造诣很深, 诗句中都很有佛理禅机, 故有“诗佛”的美称。

王维在20岁中进士, 后因舞黄狮案被贬济州, 安史之乱后官路一路亨通, 但是在这期间遭受很多痛苦, 看到事态的炎凉, 官场的阿谀奉承, 让王维非常的失望厌倦和担心, 但是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 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曾经跟随神会禅师参禅礼佛。经常和裴迪等人游览辋川的山水, 漫谈佛经述说道义, 归隐后, 经常与高僧交游。王维一生曾四次出家隐居, 每日里悠闲自得的谈禅赋诗, 礼佛作画, 一幅超然尘世的隐居生活。

王维的字号“摩诘”就是从《维摩诘》这部经书中得来的。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 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美誉, 我想也许和王维的佛教思想有一点的影响。可见佛教对王维有着深厚的影响。

二、王维的作品体现的佛教

(一) 王维的早期作品

王维年轻时期有抱负和热情, 写过一些昂扬奋发的诗篇。等到张九龄罢相后, 他逐渐转向消沉, 长期亦官亦隐。他在隐居时的许多作品, 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如《偶然作六首》其三) 中的“世纲婴我故, 小妹日长成, 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 储蓄非有素, 几徊欲奋飞, 踟蹰复相顾。”还有《酌酒与裴迪》中厌恶仕途的“人情翻似波澜”, 和《叹白发》中慨叹的“人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再有《过香积寺》中写道:“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雪峰。古木无人经, 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有着积极的政治抱负, 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二) 王维的后期作品

王维的诗精致巧妙, 很有禅理味, 王维与神会禅师的结识交游是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促成了其晚期诗风的形成。王维受神会请托为六祖慧能作碑铭, 其中说到“弟子曰神会, 遇师于晚景, 闻道于中年” (《六祖慧能禅师碑》) 。慧能、神会教义的要点能及时地顿悟,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不死句下”。

王维晚岁的诗作都达到了很高的胜境。如《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心鸟, 时鸣春涧中。”虽是有动有声, 然而绝非聒噪吵闹闹, 恰是一种空灵、宁静之境, 在“动”与“静”的相互把握中传送着生命的律动。“人闲、”“夜静”、“花落”、“山空”, 是心境也是处境, 在空旷宁静之中, 明月乍出, 有动而无声, 却“惊”动了山鸟, 虽着一“惊”字, 依然是静的延伸。这是宇宙精灵恒在状态的通然了悟。令人深深地感觉到“见心”、“见性”, “吾梵一如”。作者将如此玄冥的禅意化入诗作, 不露半点痕迹, 怎不让人诺诺连声。

三、王维诗的特色

王维以清新淡远, 自然脱俗的风格, 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

(一) 诗如画卷, 美不胜收

苏轼曾说:“唯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给予王维诗很高的评价, 在读诗的过程中脑海中呈现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 如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自己即是适中的一员。如《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二) 情景交融, 浑然天成

王维山水诗在写景的同时, 饱含深情。把大自然的美景寄语自己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把自己的想法描绘成一幅幅花卷, 亲近自然, 不加雕刻与修饰, 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

(三) 诗掺禅意, 流动空灵

王维的诗充满禅意, 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 进入一种空灵的境界。读时有一种暂时忘了身边的烦恼和忧愁, 心境悠然, 自由舒适。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结语:

王维受佛教的影响, 与李白、苏轼、黄庭坚等诗人受佛教的影响是不同的。李白受佛教的影响, 他的诗显示出的是“道风仙骨”、处处闪烁着佛光禅影。而王维的诗给人一种清新淡远, 自然脱俗的感觉。读王维的诗有一种闲适恬静, 仿佛走进了他诗中描绘的场景,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悠闲, “人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的慨叹,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的美感。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淡泊名利、悠闲自然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轮》,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四章第三节p255

[2]吴元欢:《唐诗鉴赏》,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1月第四章第二节p322

[3]陈洪:《结缘:文化与佛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章第二节p44

《鹿柴》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主旨是以“读”为核心,以“悟”为主线,以“美”为衬托。在教学时,引领学生在听、说、读、画中进行感悟、积累,在品、读、悟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品味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初步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述诗意。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课件演示鹿柴的风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鹿柴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来。】

2、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鹿柴风景区。(板书:鹿柴)在这里“柴”的读音“zhài”是山寨的意思。刚才大家看了鹿柴的风景了,那你觉得鹿柴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对鹿柴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唐代大诗人王维游览到这里的时候,也跟大家一样,颇有感触,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老师指“鹿柴”,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看、想、听、说,将学生引入古诗所蕴含的意境中来,为真情诵读、感悟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学习这首诗有了渴望。】

二、合作学习,质疑解疑。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老师读时的语气、停顿和生字的读音。

【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首诗中生字的读音、语气、停顿,为正确流利地朗读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读诗,做到读准每字每句,读得正确流利。

【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

3、同桌或小组间互读互检,然后指名读进一步检验学生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4、再读古诗,想想你都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帮助。

5、学生汇报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个别字的识记方法,对词的理解或在哪里见过这些字词,都是怎样用的。还可以是质疑,或针对同学的质疑谈自己的看法。)

【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思考。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空山之中能有什么声音?(风声、鸟声、水声等)那为什么作者在诗中却没有写这些,单单写了“人语响”?(板书:“人语响”)你能猜出作者的用意吗?(作者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是想突出鹿柴的“静”)

如果你置身于这鹿柴之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幽静、悠闲、安逸、平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试读。

师指导朗读:“但闻人语响”用轻重两种方式对比读,让学生体会,因为听得不够清楚,有回声,声音要轻一些。

学生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美读)

(引导学生体会到人在山中,山静,人心更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美。)

【通过观察、想象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悟出诗的意境。】

2、如果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一种幽静之美,那么夕阳西下时的鹿柴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诗人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来描写的,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师随机板书“返景”“深林”“青苔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通过动脑联想更容易体会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鹿柴的美。】

一抹阳光照进深林,为这幽静的深林增添一份独特的美。请大家看老师搜集到的一段影片。(观看鹿柴夕照影片。)

【学生通过观看夕阳美景,联系自己的想象,能够更进一步体验到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美。】

师指导朗读:“返景入深林”用快、慢两种方式对比读,使学生理解,因为有一抹阳光为幽静的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读的稍快一些、有生气;“复照青苔上”读时要充分表现对这种悠闲、安逸环境的喜爱。

学生练读。

谁想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给同学们朗诵这两行诗句?(同学朗诵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想象当时画面。)

【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想象。】

3、让我们共同再来领略一下鹿柴的美景吧!(学生再次看课件)

4、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诗。

5、采用同桌互背、指名背、配乐齐背等形式检验背诵情况。

【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有利于感受古诗文语言的优美,而想象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多种感官的综合应用能使学生完全入情入境,进而更深刻地体验诗的意境】

四、动笔勾画,深化诗情。

这首诗意境清幽,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板书:诗中有画 意境清幽)请同学们也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看到的鹿柴是什么样,并且画出来,然后边吟诵边将这首诗题写在画中恰当的位置上。

【诗是有字的画,动笔勾画是对诗的意境的一种真情流露,吟诵和题写是学生心灵的歌唱、情感的倾诉与升华。】

五、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其实,描写山林的诗还有很多,请大家先欣赏配乐师朗诵《山居秋瞑》大家体味一下诗中的意境。(师真情朗诵,学生感悟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希望同学们常走近它、欣赏它、品味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相关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能在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拓展延伸使学生学以致用,并且对古诗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一节课上,给学生一些有关于古诗的资料,使学生能够象更深更广的探索、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6.作业:

唐诗鹿柴 篇8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原文欣赏】

王维送别诗的意象分析 篇9

王维送别诗的空间意象多为高楼亭台, 河桥水边。这自然与诗人送别习惯有关, 登高远眺是古代诗人表达相思情愫时的一种方式, 远眺的视线往往会被山峰遮住, 望而不见, 愁苦就会比原先更重、更浓。路边古亭历来为送别之所, “驿路飞泉洒”[2]“故驿同槐里, 长亭下槿原”[3]“江边黄鹤楼”[4]“饶吹发西江”[5]“东南御亭上”[6“连天汉水广”[7], 选择这些意象有助于表达送别之情。以其中描写最多的楼台和水边为例, 二者虽是不同的空间, 却有着共同之处, 即视野开阔, 可以放眼远望, 送人远离也可以眺望直到看不到友人, 也许这样会给诗人以稍许安慰吧!诗人们正是利用空间意象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对被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读来也更有感染力。

王维的送别诗大多描绘了饯别或送行的具体场景, 因而一般都有时间的表述。翻检这些诗, 我们会惊异的发现, 它们的时间意象竟然相当集中, 一日之内多为月夜或日落, 一年之中以春、秋两季为主。“秋城邺宫故”[8]“秋天万里净”[9]“春草年年绿”[10]“关门落照深”[11]“别后同明月”[12]等等。这固然是对送别诗的如实描写, 但人的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次送往迎来、离合聚散, 单单集中到这几个时间决非偶然, 显然是因为月夜、日暮、春、秋比其他时间更有助于表达离人的情感, 它们在诗里已不单纯表示时间而是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 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 情趣是可以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 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 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13]

王维送别诗中出现最多的是自然意象, 其中包括山水、禽鸟、草木、以及日月风雨等。这些意象, 一方面对刻画离别情绪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同时以其五彩缤纷和富于变化使得送别诗各具特色, 美不胜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即意境, 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

一、柳、芳草

柳谐音为“留”, 常作留客之意, 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 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 从而形成杨柳的别离意象。芳草的态势同诗人心灵深处那种细腻、厚实、缠绵的情感成同化状态, 能很好地将诗人那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意绪表达出来。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大量出现了柳和芳草极其具有送别代表性的意象。“芳草空隐处”[14]“柳色蔼春余”[15“汉地柳条青”[16]“欲归江淼淼, 未到草凄凄。”[17]“怜君不得意, 况复柳条青。”[18]“东郊春草色, 躯马去悠悠。”[19]“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20]难辨是春色还是相思, 令人联想到行者归途中所见到的万千春色, 无不寄寓作者的相思之情。最为留传千古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21]。柳色和青草都是绿色的, 本应该是春意昂然的, 可是在送别诗中, 由于和诗人特定的心情相映衬, “情语”、“景语”难以分别, 不会思维的景物与思维的作者物我交融, 相互纠缠, 难解难分, 更显“绵绵无绝期”。

二、月

选择月夜这一意象, 一方面可以为景物涂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调, 渲染一种送别的氛围, 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月这一形象自“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22]之后, 在古典诗歌中便逐渐成为表达相思离愁的意象, 一经在诗歌里出现, 就极易触发读者的感受并唤起联想。明月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共通之处, 无论天涯海角, 它都无处不在, 因而明月成为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 成为离人们映证友情遥寄情怀的信使。此外, 明月还常常烘托、强化别离的惆怅之情:《送杨长府贬郴州》中“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秋夜之月寒冷而清寂, 再伴以悲凉的猿啼, 更见出友人谪居在外心境之凄凉与茫然。《宇文太守赴宣城》“地迥古城芜, 月明寒潮广”以明月寒潮渲染了离别的深情, 同时增添了对友人的担忧。这样, 月与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态相结合, 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旨趣。

三、云

云在王维诗歌意象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在《王右丞集笺注》中, 据不完全统计, 写到云的有三十多处。送别诗中却是“白云”居多:“白云余故岑”[23]“惟有白云当露冕”[24]“云日淮南祠”[25]“江向白云平”[26]“驱鸡入白云”[27]“白云留故山”[28]“天长云树微”[29], 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 自由不羁, 高举脱俗, 洁白无瑕。王维诗中曾说:“余生欲寄白云中。”[30]诗人用白云可能也象征被送之人品格的高洁, 亦或羡慕他们的这种品性, 希望自己也能超凡脱俗。同時期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 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更是把白云写到了极至, 极力写白云的自由, 表达自己隐居的愿望。

另外也有“黄云”:“蓬卷入黄云”[31]“黄云断春色”[32], 这在其他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乏佳句, 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血纷纷。”又《蓟中作》:“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李白《送崔度还吴》:“幽燕沙雪地, 万里尽黄云。”可能是边塞沙漠连天, 远望天空, 白云也染上了些许黄色, 是视觉的冲击, 这样写更显凄凉, 与诗人送别的愁绪, 边塞的艰苦相映衬。

四、夕阳

“夕阳”意象是中国古人怀乡念人的重要象征物, 见到日落常引起人们的怀乡念人之思, 送别的不忍分离而顿生惆怅之情, 借“夕阳”包括“斜阳”、“落日”“黄昏”“日暮”等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都是借助夕阳来渲染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离别时的凄凉, 表现诗人的愁思之深长而悠远。“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3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34]“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清。”[35]“驿路飞泉洒, 关门落照深。”[36]日落、夕阳总给人垂垂老矣之感, 这样, “夕阳”意象便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夕阳尤其是肃杀秋天的夕阳总给人黯淡、凄凉、悲惨之感, 这种感受又正吻合了离人黯然伤神的情怀。

五、酒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写一时之景。”[37]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 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醉歌田舍酒, 笑读古人书。”[38]无论是不得意, 还是离愁别绪, 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 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 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 朋友将要分别, 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

六、雁、飞蓬等

雁被当作送别时一个意象之中的审美心象进入创作者的诗作情感之中, 自有其特殊性, 主要体现为它的主悲情蕴, 给人留下的情感是悲伤愁怨。而这种意象为征人所见, 游子所闻, 更能表达离人的那种缭绕不尽的万里愁思, 意境高远, 感情凄惨。“自叹鹡鸰临水别, 不同鸿雁向池来。”[39]“子午山里杜鹃啼”[40]“万里春应尽, 三江雁亦稀。”[41]雁意象本身具有悲伤愁怨的情蕴, 这与离人的分别时的心境相契合。托雁写别情, 以雁衬托离人远去的悲凉、孤独, 极自然亲切实可行。人与雁同是沧落天涯, 相同的命运把原本隔绝的心联结在一起, 发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点明了客中送客的浓浓离愁别绪。“古木官渡平”[42]“阴风悲枯桑, 古塞多飞蓬”[43]“衰鬓日如蓬”[44]“蓬卷入黄云”[45]“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46]。在表达离愁方面, 飞蓬与雁起到同样的震撼力的作用。

七、泪

流泪是人们极度伤情的外在表现。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而临别下泪, 正如临别折柳、临别饮酒一样, 都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早在《诗经·邶风·燕燕》中就描写了挥泪送别的情景:“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依依惜别, 泪如雨下, 足见悲伤之甚。“山川何寂寥, 长望泪沾巾。”[47]“送君南浦泪如丝, 君向东州使我悲。”[48]即使潇洒如李白者在离别时也总是泪水涟涟:李白《赠别郑判官》:“远别泪空尽, 长愁心已摧。”《江夏送友人》:“徘徊相顾影, 泪下汉江流。”正如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 别泪多于花上雨。”

八、行人

本来有行人应该是热闹的象征, 可是在送别诗里, 广阔的天低下总是孤独的一个人或者背影, 影子拉的很长, 就有无限凄凉在里面了:“宛路故人稀”[49]“远树带行客”[50]“三春时有雁, 万里少行人”[51]“五湖三亩宅, 万里一行人。”[52]“遥思葭菼际, 寥落楚人行。”[53]无论是羊肠小径还是宽阔平坦的大路, 寂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 总见凄凉与落寞, 更何况是刚刚与友人分离呢?远远望去, 一个人长途跋涉, 奔赴前程, 寥落的行人与影子为伴, 诗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愁苦与落寞之情的。

九、杜鹃猿聲

“忆想兰陵际, 可宜猿更啼。”[54]“猿声不可听, 莫待楚山秋。”[55]“鸟道一千里, 猿啼十二时。”[56]“明到衡山与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57]“况复乡山外, 猿啼湘水流。”[58]“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59]看到猿声、杜鹃, 总能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 总是无限凄凉意涌上心头。总能想到在唐代, 南方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 甚至与世隔绝的, 被送之人要去南方, 又有猿声、杜鹃啼叫伴随, 愁苦又禁增添了几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已经把它们作为悲凉愁苦的象征, 看到他们总有一副画面闪现脑海。诗人也不例外, 用这样带有悲情色彩的意象来传达无限的情思。

十、铙吹

“铙吹发夏口”[60]“铙吹发西江”[61]“铙吹喧京口”[62]“清江响铙吹”[63], 都有铙声的出现, 铙吹暗示了离别那一刻的真正到来, 在此之前, 友人还可互相劝勉, 共诉衷肠, 而此之际, 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戛然而止, 军乐齐奏, 声响云天, 为别离平添一份豪壮, 也带来了离别的感伤。这声音引发人们复杂的感情, 对于送行之人, 意味着友人即将起程, 引发的是无限的眷恋与不舍之情, 更有为友人担忧, 挂念之情。

总之, 王维送别诗中的意象, 是个性化的, 最能表现诗人的心境。大漠、烽烟、夕阳最能体现王维青壮年的心境;行人、酒、歌最能体现王维对友情、亲情、乡情的真挚与深情;云、月、鸟体现其飘逸、俊洁的人格, 宁静的心境, 矛盾的心理。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赠别》:“赠别之诗, 当写不忍之情, 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 如别征戍, 则写死别, 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 则写不忍别, 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 则写喜别, 而勉之忧国恤民, 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诗人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各种离情的。王维借用这些意象传达自己的感情, 使诗的意境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摘要: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 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 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这些都和送别有关, 也就是送别诗。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 王维的送别诗自成一体, 据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所辑, 有七十二首, 约占其479首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王维送别诗中的意象自有其独特的感染力, 分析其意象可以更好得理解王维的送别诗及其诗歌。

上一篇:五一联欢会发言稿下一篇:企业忠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