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

2024-06-06

凋亡(共8篇)

凋亡 篇1

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e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作 者:林雪梅 李均 汪维伟 作者单位:林雪梅,汪维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重庆,400016)

李均(重庆市急救中心,重庆,400014)

刊 名: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31(2)分类号:Q954.48关键词:胎鼠 胃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凋亡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标本选取

选取临床上怀疑骨肉瘤且未经化疗的病例, 行穿刺活检术。分别取瘤体组织和癌旁组织。取出标本一部分放入冻存管立即置于液氮中保存, 一部分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理科行病理检查。选用病理结果诊断为骨肉瘤的标本4例进行实验。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Protease inhibitor (上海世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roteome ProfilerTM ANTIBODY AR-RAYS kit (美国R&D Systems公司) , 摇床 (WD-9405A型,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沃德生物医学仪器公司) , 离心机 (Thermo BR4i, 美国) , 蛋白质浓度测定仪 (DUR800, BECKMAN COULTER, 美国) , Aprotinin (Sigma, Catalog#A6279) Leupeptin (Sigma, Catalog#L8511) , Pepstatin (Sigma, Catalog#P4265) , X-ray film (Kodak BioMax ML, Catalog#1788207) , ImageJ1.42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1.2 方法

1.2.1 提取蛋白

a) 配制核蛋白-40裂解缓冲液 (10mm Hepes, pH7.5;142.5mM KCl;5mM MgCl2;1mM EDTA;1%NP-40) , 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1mg/mL Aprotinin;1mg/mL Pepstatin;1mg/mL Leupeptin;1mm PMSF) 和磷酸酶抑制剂 (2mm sodium orthovanadate;5mm sodium fluoride) 置冰上备用。b) 分别取未经化疗的病理组织活检确定的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约80mg, 放到预冷的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研磨成微细均匀的粉末即可。加入上述混合液, 充分溶解后移入EP管中。4℃, 重悬、轻柔旋转30 min。14 000g, 离心5min, 取上清液移入EP管中。c) 蛋白质浓度测定。取400μg总蛋白上样。

1.2.2 人类细胞凋亡芯片检测

人类细胞凋亡芯片是一种快速、灵敏、经济的工具, 可以同时筛选35种凋亡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 而不用进行大量的免疫沉淀反应和Western Blots操作。每个捕获抗体用已知靶蛋白的细胞株的细胞提取物进行精心的筛选。

按照说明书操作, 简要介绍如下:a) 用2.0mL的缓冲液1 (在Proteome ProfilerTM ANTIBODY ARRAYS kit中) 在摇床上孵育1h, 在250μg稀释的裂解缓冲液中摇床上2~8℃孵育过夜。b) 加入Detection Antibody Cocktail (在Proteome ProfilerTM ANTIBODY ARRAYS kit中) 在摇床上孵育1h, 蒸馏水反复冲洗3遍, 每一遍10min。c) 加入稀释的Streptavidin-HRP (在Proteome ProfilerTM ANTIBODY ARRAYS kit中) 在摇床上孵育30 min, 蒸馏水反复冲洗3遍, 每一遍10min。X-ray胶片显影, 扫描胶片。

1.2.3 图像处理

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剪切, 应用ImageJ1.42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每个点的灰度值。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同种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结果临床怀疑骨肉瘤的患者行穿刺手术取活体组织标本, 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理科诊断 (见图1) 。

2.2 蛋白芯片分析结果, 见图2~6。

2.3 不同蛋白表达数据分析结果, 见图7。

3 讨论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样本蛋白分析的生物芯片技术。因具有高通量、髙灵敏度、高特异性、应用广泛等特点[3], 备受医学领域关注。目前用于肿瘤标记物的筛选, 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 但是在骨肉瘤中应用较少。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来看,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凋亡机制受到抑制, 肿瘤细胞减少受阻所致[4]。骨肉瘤属于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本研究证实抑制凋亡蛋白Bcl-2、cIAP、Clusterin、HSP27、Survivin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上调。目前研究抑制细胞凋亡通过两个途径:a) 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 受体结合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b) 与各种参与凋亡的因子 (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 结合。

图7癌旁组织和骨肉瘤组织Bcl-2、cIAP-2、Clusterin、HSP27、Survivin蛋白的表达 (P<0.05)

Bcl-2是Bcl家族中主要的抑制凋亡基因之一。线粒体在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了核心的作用, Bcl-2蛋白位于线粒体膜上、核膜和粗面内质网, 不促进细胞增殖, 而是延长细胞寿命, 是一个明确的生存信号, 但当有其他癌基因如C-myc被激活, 细胞就会不断增殖[5]。主要的机制如下:a) Bcl-2能改变线粒体巯基的氧化还原状态来控制其膜电位, 从而调控细胞凋亡。b)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 caspase可使线粒体PT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通道打开, 导致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中, Bcl-2蛋白可能是线粒体PT孔道的组成成分, 它在较高PH条件下能形成离子通道, 一般情况下它能封闭孔道的活性, 使一些小分子不能自由通透, 从而保护细胞免于凋亡。c) Bcl-2能将凋亡蛋白前体Apaf-1等定位至线粒体膜上, 使其不能发挥凋亡作用[6]。Zhao等[7]通过慢病毒诱导Bcl-2的表达下调, 提高阿霉素对骨肉瘤细胞的敏感性, 证实Bcl-2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作用。Liu等[8]证实在骨肉瘤细胞中, 紫杉醇和吡柔比星可以在G2/M或G0/G1期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而这个过程依赖Bcl-2/Bax。王大平等[9]发现Bcl-2蛋白在骨肉瘤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骨良性肿瘤, 认为Bcl-2蛋白高度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发现Bcl-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刘金洋等证实Bcl-2可能通过抑制Fas蛋白的表达来引起骨肉瘤的发生[10]。高天等[11]证实Bcl-2、凋亡指数 (AI) 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cIAP-2和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一方面它们可以抑制Caspase的作用来抑制凋亡, cIAP-2可以直接抑制Caspase的作用, 而有研究报道survivin并不能直接抑制caspase, 而是通过与凋亡抑制剂 (Smac) 相互作用抑制其发挥促进凋亡功能[12]。另一方面cIAP-2、Survivin和Clusterin可以通过TNF受体激活核转录因子NF-kB, 导致细胞增殖分化, 发挥抗凋亡作用[13]。劳克诚等[14]研究证实Survivin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刘国辉等[15]研究证实Survivin mRNA在骨肉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 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阻断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高嵩等[16]研究证实survivin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survivin蛋白可作为判断骨肉瘤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并为以survivin基因为靶点进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研究表明Survivin mRNA高表达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不良[17]。Survivin蛋白被阻断后明显抑制了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分化和入侵[18]。在骨肉瘤细胞中, 通过小干扰RNA使clusterin基因沉默表达从而诱导自然凋亡、降低生长能力、降低细胞对遗传毒性和氧化应激的敏感性, 说明clusterin蛋白抑制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9]。

HSP27为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员, 在多种肿瘤表达增高, 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但在不同肿瘤, 其意义有所不同。可能的机制如下:a) 抑制热休克过程中蛋白的合成, 使真核细胞中未折叠的蛋白的量减少, 从而减弱对细胞的破坏作用。b) HSP 27可以防止热休克后肌动蛋白 (Actin) 的破坏, 维护细胞骨架的稳定, 增加对热的耐受性[20]。c) 在热休克后刺激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协助细胞在死亡之前修复热休克造成的损伤, 使细胞尽快恢复正常生理功能[21]。d) 维持谷胱甘肽水平, 可以减少细胞间的活性氧 (ROS) , 维持线粒体膜电势稳定, 阻止细胞色素c的释放, 从而阻止细胞色素c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22]。HSP-27可以和与Caspase-3结合, 抑制其活性, 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23]。

本实验选取的标本是未经化疗的骨肉瘤组织和癌旁组织, 与处理过的组织相比更能说明疾病的发生状态。结果显示抑制凋亡蛋白Bcl-2、cIAP-2、Clusterin、HSP27、Survivin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上调, 并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调节通路, 说明它们可能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同时发挥作用。本实验存在的不足:a) 样本例数较少;b) 人类细胞凋亡芯片虽然具有髙灵敏度、高特异性特点, 但同时也是高通量的, 需要相关的实验方法如免疫组化、PCR、细胞培养等进行证实。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对其它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 通过人类细胞凋亡芯片筛选骨肉瘤中表达异常的凋亡相关蛋白, 为近一步深入功能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人类细胞凋亡芯片, 筛选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有差异的凋亡相关蛋白。应用ImageJ1.42图片处理软件求出每个孔的灰度值,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凋亡相关蛋白Bcl-2、cIAP-2、Clusterin、HSP27、Survivin在骨肉瘤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 且其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大于癌旁组织 (P<0.05) 。结论 凋亡蛋白Bcl-2、cIAP-2、Clusterin、HSP27、Survivin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上调, 可能参与骨肉瘤的发病机制。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篇3

教材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这句话,从教材的前后语境来看,强调通过细胞凋亡来清除机体不再需要的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下面我们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例1 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C.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D.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解析 该题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区别的理解不透彻。细胞死亡一般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两种情况。细胞坏死是病理性死亡,对机体有害。细胞凋亡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死亡,正常代谢中的细胞的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机体不需要的细胞,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答案 A

例2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C.细胞凋亡是有基因控制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区别的理解。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凋亡因子刺激下发生的受基因调控的细胞自杀性行为,是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是一种生理性变化。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如热、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病原体)等环境因素的伤害,引起细胞死亡的现象。是被动死亡过程,是一种病理性变化。两者不存在急性和慢性之分,细胞坏死既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

答案 D

例3 下列哪些现象与细胞凋亡无关( )

A.胃肠道上皮细胞的脱落

B.早期肿瘤细胞的清除

C.儿童早衰症

D.老年性痴呆

解析 通过细胞凋亡,有机体得以清除不再需要的细胞,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不正常的细胞凋亡则会导致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儿童早衰症则是细胞过早衰老产生的一种疾病。

答案 C

【练习】

1.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且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表达

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意义( )

A.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 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C. 细胞凋亡是机体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的细胞死亡

D. 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4. 由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研究实验室主任Hermann Steller教授领导的研究项目表明,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复制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他们首次披露一种名为IAP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IAPs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凋亡酶——Caspases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他们研究小鼠发现IAPs蛋白的一个RING区域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为去除小鼠细胞IAPs蛋白的RING区域,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Steller说:“癌细胞无限繁殖的秘密在于破坏细胞凋亡的信号。”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 的过程。

(2)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的、 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 发生突变所致。

(3)请就以上资料对癌症的治疗进行大胆地设想: 。

【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生命的繁盛凋亡作文 篇4

一个朋友与我感慨她老了,我噗嗤一声就笑了,我问你才几岁?她讲已经过了成年。我们就一边走着,一边回忆童年的事情,她大我好几岁,而我交往的朋友好些都比我大几岁,有时会觉得比我年龄小的人儿会难沟通一些。

而这个朋友说她老了,我就情不自禁想起我的外婆,她已经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家。像大多数老人那样,她也得了老年痴呆症,不认识身边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与外婆并不常接触,只是小时候逢年过节会到她那里去,那是她住在瓦屋里面,我们三姐弟过去的时候她总是很开心,她会给我们留许多吃的,虽然我们姐弟都不饿,可是我们总会吃得很开心,几乎是抢着吃,那样她看着就很快乐。后来慢慢地,我上了中学就很少过去。再没多久,就传来她中风的消息,再后来就是她谁也不认识了,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像被刀刺了一般。

最近一次在医院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很瘦了,一个大我一点的表哥守在她床边握着她的手,我看着就有点泪眼模糊。当我走出病房,就看到另一间病房里呻吟着一位皮包骨的老头,看样子是多么地痛苦,我在门口静静看着觉得他的.呻吟声有些恐怖。医院里大部分是小孩与老人,小孩子只是勾起我一些心疼,而老人家却让我感到无奈与痛惜。所以也不免想到自己的以后,是一位老人,但我的大脑里想象不出自己老年的样子,这是很难想象的还是自己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壮年,再到老年,直到最后的死亡化为一盘骨灰。我深知这是一个过程,只是一个过程,大部分人都会一步一步接受。但是又是多少人害怕年老!那时病痛缠身,记忆消失,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些真的是很恐怖。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课后反思 篇5

 授课教师:张媛媛  科目:生物

 授课时间:8月31日第4节  地点:博学楼3楼高三4班

 授课内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

在教学前,我根据考纲的要求,通过查阅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卷,对考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考查内容集中在: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与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的关系;细胞衰老、凋亡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细胞癌变与人体健康。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细胞癌变的内容有时会出现在非选择题中。因此,对本内容的复习,重点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在书上对重点、难点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随堂完成《创新设计》里面的基础知识梳理,从中发现还没理解或记住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方式,使学生对即将要复习的内容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

高三(4)班是加强班,学生思维比较敏捷,上快回答问题较为积极,随堂练习顺利完成。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之间关系的时候有个别同学理解上有些困难,适当举例子说明以后,学生理解比较到位。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问题串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内容串联起来。因为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因此整个过程非常的流畅,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效果还是不错的。然后指出学生易混的知识点,这时主要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内容,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完成表格。这样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对知识记忆、理解的更深刻。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主要采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引导学生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和用文字表达的能力。复习完相应的内容后,通过例题和一道练习题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构建简单的知识网络——绘成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的衔接。

四、对课堂整体状况的反思

这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接受新理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新理念,在实践中感受新理念的魅力。探究不一定都是以实验的形式来进行,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问题引导式的探究可能是最常用的,而且也是可行性较高,效率较高的一种形式,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究。

1、用身边的事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及资料呈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癌细胞的发病原因、预防方式等问题

2、上课时教师应勇于“让位”于学生,激起学习的信心。如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分化的特点;分析细胞分化实质时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讨论得出结论等。为他们的自我展示和认可提供了安全、愉悦的空间。

凋亡 篇6

课后反思

授课教师:张媛媛 科 目:生物 授课内容:张媛媛

授课时间: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三 地 点:博学楼3楼 高三(4)班

一、从“学情角度”看本节课:

高三(4)班是加强B班,学生思维还是比较敏捷的,上快回答问题较为积极,随堂练习顺利完成。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之间关系”这个知识点分析的时候,有个别同学理解上有偏差,通过同学们讨论、并适当举例说明以后,学生都能理解。

二、从“备课准备”看本节课:

在教学前,我根据考纲的要求,通过查阅近3年各地的高考卷,对考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考查内容集中在: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与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的关系;细胞衰老、凋亡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细胞癌变与人体健康。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刚考察过衰老的原因之一——端粒学说。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细胞癌变的内容有时会出现在非选择题中。因此,对本内容的复习,重点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在书上对重点、难点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当堂完成《创新设计》里面的基础知识梳理,从中发现还没理解或记住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方式,使学生对即将要复习的内容有个清楚的认识。

三、从“课堂提问”看本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问题串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内容串联起来。课堂提问主要是通过带着问题看课本的主线完成的。比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什么?细胞的全能性是什么?列表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差别是什么?等等。课堂提问环环相扣,承上启下,效果较好。

四、从“课的具体实施”看本节课:

1、看“时间分配”

学生阅读课本时间4次,共8分钟;学生做题时间4次,共10分钟,教师讲解时间4次,共15分钟;穿插学生回答问题共12人次,共时间7分钟。时间分配较为合理,学生主动性较高。

2、看“学生参与”

从学生参与情况良好,学生能做到100%参与阅读,100%参与课堂训练,个别提问12人次,集体回答5次。

3、看“学生掌握”

从学生课堂练习可以看出,学生对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知识点掌握较好,习题正确率达到90%以上,只有个别同学有质问,并及时帮助其解决。细胞的凋亡和细胞的癌变是否受基因控制理解较为困难,在距离之后学生能够领悟近似知识的区别,习题处理时正确率能够提高。

4、如何在作业上体现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时具有针对性,每个知识点有对应的若干到练习题,由易到难。布置了思维导图,让学生总结该章《细胞生命历程》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框架,训练发现性思维,从“点”、“线”、“面”掌握知识。

五、关于这节课,自我的一些想法

这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接受新理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新理念,在实践中感受新理念的魅力。探究不一定都是以实验的形式来进行,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问题引导式的探究可能是最常用的,而且也是可行性较高,效率较高的一种形式,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究。

1、用身边的事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及资料呈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癌细胞的发病原因、预防方式等问题

2、上课时教师应勇于“让位”于学生,激起学习的信心。如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分化的特点;分析细胞分化实质时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讨论得出结论等。为他们的自我展示和认可提供了安全、愉悦的空间。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育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比较好地落实了既定的三维目标,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较好,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整节课动静适宜,既有活跃的发言、讨论,又有安静的思考、练习和知识的构建。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凋亡 篇7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凋亡,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

p53正向凋亡调控因子 (PUMA) 是p53下游的细胞凋亡促进因子[1,2]。最近研究提示, 胰腺癌组织中PUMA表达缺失, PUMA表达缺失组织存在细胞凋亡的阻滞[3], 而增加细胞内PUMA表达后, 体外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明显被抑制[4]。因此, 诱导或恢复细胞内PUMA蛋白表达可能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

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吉西他滨是一类较新的抗细胞代谢类药物, 该药可明显改善胰腺癌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并已成为进展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药物[5,6]。吉西他滨的一个作用是促凋亡效用, 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以前的研究发现, 吉西他滨促进体外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伴随着PUMA表达的明显上调[7]。

本文研究吉西他滨能否对PUMA表达抑制后的胰腺癌细胞产生凋亡促进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 旨在探讨吉西他滨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试剂盒购自日本Ta Ba Ra公司;PUMA抗体购于Cell Signaling公司;Hoechst 33258, MTT购自sigma。吉西他滨 (生产厂家:ULLY FRANCE S.A, 注册证号H20020180) ;RPMI1640培养基, 小牛血清为Gibico公司产品;TUNEL检测试剂盒, Lipofectamine 2000为北京中山生物公司产品。Pc DNA3.1-PUMAAS和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由王新颖博士赠送 (南方医科大学消化病研究所) ;该载体含有592bp PUMA c DNA, 酶切位点位于Bam H1和Xbal。

1.1.2 细胞株

胰腺癌细胞系As PC-1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所, 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R1640培养基培养, 细胞培养条件为37℃恒温, 饱和湿度和5%CO2, 指数生长的细胞为实验对象。

1.2 方法

1.2.1 基因转染及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

A s P C-1细胞在含有1 0%小牛血清的D M E M培养基中, 3 7℃、5%CO2条件下培养。用0.25%的胰酶消化细胞后, 按每孔4×104个细胞均匀加入96孔板中, 培养至细胞85%~90%汇合后, 分别转染Pc DNA3.1-PUMAAS和pc DNA3.1-质粒, 具体操作按照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说明书进行。转染24h后将细胞以1∶10比例传代, 次日开始用含有500μg/m LG418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 每3d更换一次培养基, 连续筛选3周, 然后将获得的细胞克隆, 扩大培养。

1.2.2 MTT测定

收取指数生长期的As PC-1细胞以及稳定转染Pc DNA3.1-PUMAAS和pc DNA3.1-质粒的As PC-1细胞, 0.25%胰蛋白酶消化后, 用RPMI1640配成浓度为1×105/m L的细胞悬液, 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100μL, 37℃, 5%CO2条件下孵育12h后, 弃上清, 于9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无血清164010μL为空白细胞对照。每孔分别加入10μL浓度分别为1、5、10和15μmol/m L吉西他滨, 37℃, 5%CO2条件下孵育1h后, 每孔补加90μL10%1640, 随后分别于72h后每孔加MTT (5mg/m L) 10μL, 继续孵育4h后加入溶解剂[10%SDS+1%HCl (1mol/L) ]100μL/孔, 于37℃至次日待甲结晶完全溶解后, 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OD570值。以OD540值为纵坐标, 时间 (h) 为横坐标绘制生长曲线。并按抑制率= (对照组OD值-实验组OD值) /对照组OD值的公式计算细胞生长抑制。实验重复3次, 结果用χ—±s表示, 同时以非吉西他滨治疗组对照。

1.2.3 流式细胞仪分析早期细胞凋亡率

分别收取吉西他滨处理72h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 用p H 7.4的0.01mol/L PBS洗涤后, 体积分数为70%冰乙醇4℃固定24h后,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期出现凋亡峰 (Ap峰) 的细胞凋亡率。

1.2.4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接种细胞于6孔板中, 每孔细胞约5×105, 待细胞生长至适当密度时, 1×PBS充分冲洗3次后, 加入冰预冷的甲醇500μL/L, 于冰上放置10min, 再以1×PBS充分冲洗至少3次, 1μmol/L Hoechst33258室温染色10min, 1×PBS充分冲洗3~5次。荧光显微镜可检测到呈蓝色的细胞核, 凋亡小体颜色加深呈深蓝色或形状不规则。

1.2.5 TUNEL检测晚期细胞凋亡

离心重悬各组细胞, 调细胞数为1×108cells/L, 接种细胞于内置盖玻片的3.5cm培养皿, 37℃温箱孵育24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 继续孵育72h, 观察细胞形态、照相, 取出盖玻片, 采用TUNEL试剂盒,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混合工作液, 37℃孵育1h后采用493nm的蓝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计算每个高倍视野下凋亡细胞数, 每一样本随机计数5个视野。观察完毕继续进行DAB显色, 封片。

1.2.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SDS-PAGE分离胶浓度为12%, 积层胶浓度为5%, 上样量为15μg/L;SDS电泳:恒流, 每块板20~40m A, 电泳时间约2h;转膜:恒流, 每张膜42m A, 时间:3.5h。

1.2.7 RT-PCR检测

按TRizol试剂盒 (Invitrogen公司) 说明书操作提取药物作用72h的不同组细胞总RNA, 取1μg RNA模按RT试剂盒 (Takara公司) 说明书反转录得到c DNA。引物序列PUMA:R:5'-AGTCTG GGGAGACATGGGCTGG-3'F:5'-CAGCCATCCAGCACTGCCA TTC-3' (324bp) , G3PDH (500bp) R:5'-TCCACCACCCTGT TGCTGTA-3'F:5'-ACCACAGTCCATGCCATCAC-3'反应条件:50℃30min 94℃2min, 94℃30s, 55℃30s 72℃1min, 72℃延伸7min, 28循环。以上引物由赛百盛公司合成。取5μL反应产物在含EB的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用SYNGENE型凝胶成像系统照像, 以目的基因条带和内参G3PDH条带扫描峰下面积之比作为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试验重复3次, 数据以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分析, 数据用表示, 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TT检测

浓度分别为1、5、10和15mmo/L的吉西他滨10μL作用As PC-1细胞72h后, 对照组, pc DNA3.1-和pc DNA3.1-PUMAAS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见Fig1。吉西他滨抑制对照组, pc DNA3.1-空载体组细胞增殖, 而转染pc DNA3.1-PUMAAS后的细胞生长不受影响, 说明PUMA表达抑制后抑制吉西他滨引起的细胞生长。

2.2 FCM检测

递增浓度的吉西他滨作用对照组As PC-1细胞72h后, 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 浓度为1mmol/L时, 凋亡率为3.92±1.56, 而浓度为15mmol/L时, 凋亡率为27.82±1.42, 吉西他滨有明显的促凋亡效应, 并与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pc DNA3.1组细胞凋亡率在浓度为1mmol/L时为4.2±1.46, 而浓度为15mmol/L时, 凋亡率为25.44±1.37, 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pc DNA3.1-PUMAAS组As PC-1细胞受到1、5、10和15mmo/L的吉西他滨作用后,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2±0.86、0.92±0.73、1.38±0.48、1.73±0.45, 与对照组和pc DNA3.1-空载体组比, 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正常As PC-1的凋亡率0.69±0.43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说明PUMA表达抑制后抑制吉西他滨引起的细胞凋亡 (Fig2) 。

2.3 TUNEL检测

吉西他滨作用对照组As PC-1细胞72h后, 玻片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 随着浓度的增加, 凋亡逐渐明显。这些TUNEL阳性细胞呈现了凋亡的多态性特征, 部分凋亡细胞核出现浓缩断裂。15μmol/m L的吉西他滨作用72h后凋亡指数分别为10.74±2.3 (Fig3.1A) , 而pc DNA3.1-PUMAAS组As PC-1细胞在15μmol/m L的吉西他滨作用72h后, 凋亡指数分别为1.2±0.93 (Fig3.1B) , 两组相比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Fig3.2) , 提示吉西他滨能诱导细胞凋亡, pc DNA3.1-PUMAAS转染抑制吉西他滨引起的细胞凋亡。

A:Control+Gemcitabine 15mmo/L B:pc DNA3.1-PUMAAS+Gemcitabine15mmo/L

2.4 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程度

正常细胞核形态正常, 而经吉西他滨作用的As PC-1细胞, 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显示, 细胞皱缩, 体积变小, 核固缩, 核染色质浓缩, 凋亡小体, 表面起泡 (Fig4A) , 表明吉西他滨能够诱导As PC-1细胞凋亡, 而pc DNA3.1-PUMAAS组As PC-1细胞在吉西他滨作用下凋亡表现不明显 (Fig4B) 。

2.5 吉西他滨对PUMA蛋白和PUMAm RNA表达的影响

As PC-1细胞给于浓度分别为1、5、10和15mmo/L的吉西他滨1 0 μL作用72h后, PUMA蛋白和PUMA m RNA表达逐渐增加, 在1 5 mmo/L时表达量达到高峰。当As PC-1转染pc DNA3.1-PUMAAS抑制PUMA表达后, 吉西他滨诱导PUMA表达的作用消失 (Fig5-6) 。

A:pc DNA3.1-PUMAAS+Gemcitabine 15mmo/L B:Control+Gemcitabine15mmo/L

3讨论

PUMA是新近发现的Bcl-2家族BH-3亚家族中的成员, 是p53的主要靶基因, 可被内外源野生型p53快速诱导。PUMA通过其下游Bax/Bak及Bcl-2/Bcl-x L相互作用, 引起Bax活化、细胞色素C释放及caspase级联效应, 导致细胞凋亡[1]。

Nakano等[2]证实转染外源性PUMA基因可诱导细胞的快速凋亡和抑制集落形成, 此外, 转染外源性PUMA基因还可增强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Reimerta等[8]还发现, PUMA在线粒体应激诱导的凋亡中也是必须的。许多抗癌药物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与细胞中PUMA活化有关, 例如, 在给予抗癌药物5-FU、DNA损伤剂多柔比星作用结肠癌细胞后, 细胞中PUMA转录本明显增高的同时可快速出现细胞凋亡[1]。

吉西他滨是一种新的类似5-FU的抗代谢类抗癌药物,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特别是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吉西他滨被细胞摄入后转变为活性代谢物, 竞争性抑制DNA链的延长, 导致DNA片段形成和细胞死亡。

我们研究了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发现, 吉西他滨明显促进细胞凋亡, 抑制细胞生长, 并呈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和途径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在本实验中, 我们试图研究了药物作用与基因表达和凋亡的关系, 结果发现, PUMA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同时伴有细胞凋亡的进行性升高, 当PUMA表达抑制后, 吉西他滨诱导PUMA的现象消失, 细胞凋亡水平也明显下降, 细胞生长不受到抑制, 说明吉西他滨通过诱导PUMA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

我们的研究提示, PUMA是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PUMA基因转染并联合化疗药物可能增强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Yu J, Zhang L, Hwang PM.PUMA induces the rapid apoptosis ofcolorectal cancer cell[J].Mol Cell, 2001, 256 (7) :671-682.

[2]Nakano K, Vousden KH.PUMA, a novel proapoptosis gene is inducedby p53[J].Mol.Cell, 2001, 256 (7) :683-694.

[3]张克君, 李德春, 朱东明.PUMA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5) :488-492.

[4]张克君, 李德春, 朱新国, 等.外源野生型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 (11) :778-779.

[5]Mimeault M.Recent advance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and therapies[J].Pancreas, 2005, 31 (4) :301-316.

[6]Westphal S.Apoptosis:targets in pancreatic cancer[J].Mol Cancer, 2003, 2:6.

[7]张克君, 李德春, 赵志莪.PUMA与c-myc在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7, 27 (6) :356-357.

中药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篇8

关键词:凋亡;中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46-03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细胞生理性死亡的形式,是多细胞有机体为保持身体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性死亡过程,在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免疫调节、内环境稳定以及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机体通过凋亡过程来清除体内不需要或有害细胞,或通过抗凋亡过程维持细胞功能。抑制凋亡在维护生命个体的稳定、抗衰老等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中药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涉及缺氧、缺血等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胃肠功能损伤的保护、肿瘤治疗(放、化疗)后骨髓、免疫功能损伤的防治等方面。中医药可对细胞凋亡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调节,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维持机体内平衡,阻止组织病理过程的恶化。

1 通过调控细胞凋亡途径抑制凋亡

机体内存在多条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中内源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和外源性的死亡受体途径所介导细胞凋亡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途径。

1.1 通过调控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凋亡 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主开关”作用,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通过Cyt-C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信号的刺激下,会使caspases激活,胞质Ca2+水平升高,产生ceramide,诸如此类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使能量产生中断,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ψm)的下降,并导致外膜破裂,释放出Cyt-C等各种活性蛋白,Cyt-C从线粒体内释放是关键的一步。胞浆内的Cyt-C在dA7P存在下,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结合,诱导caspase-9前体的寡聚化,并形成凋亡体。凋亡体的形成可激活caspase-9,继而活化Caspase-3,启动Caspase的级联反应,引起细胞凋亡。

有研究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清开灵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可抑制缺氧一缺糖再给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1.2 通过调控死亡受体途径抑制凋亡 凋亡还可以通过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现知死亡受体途径主要包括Fas/FasL途径和TNFa/TNFR途径。死亡受体家族成员包括7NFRl、TNFR2、Fas/CD95、TRAlL-Rs等,当死亡受体与其相应的配基(死亡配体)特异性结合后,将凋亡信号由胞外传人胞内,在连接分子的媒介下,激活Caspase,导致细胞凋亡。

1.2.1 通过调控Fas/FasL途径抑制凋亡 中药可以通过调控Fas/FasL的表达,抑制受损细胞的凋亡。参附注射液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影响研究发现,结果缺氧4.5h及10.5h后,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positive expressionindex,PEI)参附注射液组明显低于缺氧组;参附注射液可通过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参附注射液组还见到caspase-3活性下降,提示参附注射液抑制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是通过Fas/FasL-caspase-3途径实现的。

1.2.2 通过调控TNFa/TNFR途径抑制凋亡 研究还发现中药通过调控7NFa/TNFR途径抑制细胞凋亡。枸杞多糖对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以下调促凋亡的TNFRl基因mRNA表达并上调抗凋亡的Bcl-2基因mRNA表达,降低老年大鼠T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改善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状态。

2 通过影响凋亡信号传导抑制凋亡

细胞抗凋亡的信号转导是在内外生存因子的刺激下,激活多种信号偶联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常见的凋亡信号传导途径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PKB或称为AKT)途径,RAS-MAPK途径,NF-κB途径,N()途径等。

2.1 P13K/PKB途径 P1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KB是P13K的靶蛋白之一,P13K与PKB是促进凋亡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其过量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凋亡。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胰岛素信号分子表达的研究发现,认为黄芪多糖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13K水平,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

2.2 RAS-MAPK途径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过程。MAPKS级联反应包括MAPKKK,MAPKK与MAPK等3个顺序的活化过程。每一种激酶又由不同成分组成。MAPK包括ERK,jNK/SAPK,P38。有研究探讨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SCs MAPK)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以及丹参药物血清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肝纤维化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正常大鼠对照组也均显著减少。表明活化的HSCs中ERK、JNK保持着较高的磷酸化水平,两者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HSCs活化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2.3 NF-κB途径 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NF-κB在胞浆中与抑制亚单位lκB结合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在TNF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刺激lκB的磷酸化作用及降解作用。使NF-κB能从复合物中释放并活化,活化的NF-κB迅速转位进入胞核,继而作用于靶基因,诱导基因表达,编码前炎性蛋白,如IFN,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因子,红细胞生成素与MHC-I类分子等,抑制NOS的生成,并诱导编码凋亡抑制蛋白C-IAPl,C-IAP2基因表达,诱导抗凋亡基因Bcl-2,Bcl-x1的表达。探讨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和防治机制的研究发现,结果显示内毒素脂多糖(LPS)促使HUVEC NF-κB向细胞核内转移,人参皂甙则能阻止

LPS诱导的NF-κB核内转移;能完全阻止LPS致内皮细胞核提取物NF-κB DNA结合活性;IJs能使HUVl3C PAl-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人参皂甙则使LPS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认为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NF-κB途径拮抗LPS致HUVEC PAI-1的表达。

2.4 NO途径 NO对细胞的增殖与存活有双重效应。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诱导细胞的凋亡,但在一些特定环境中,NO又可在一些细胞类型中作为凋亡的潜在抑制剂。川芎嗪对多巴胺诱导PCI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发现,认为川芎嗪可抑制DA引起的PCI2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降低NO生成有关。NO的抗凋亡作用还与caspase水平有关。在死亡配体依赖与配体非依赖的凋亡中,NO均能抑制caspase的活性。黄芪、当归注射液可通过促进NO的生成、诱导caspase3表达促进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同时还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而抑制其阻止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结构,起抗细胞凋亡作用,通过抑制粘着斑激酶的表达,调节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已发现,NO在某些细胞类型的线粒体中起抗凋亡作用。如在鼠肝线粒体中,生理浓度的NO能可逆性的抑制PTP的开放,机制是通过膜的去极化与Ca2+的积聚作用。

2.5 其他 胞浆中游离的Ca2+作为第二信使在凋亡信号传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细胞核内钙离子浓度的持续升高是导致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时最显著的变化是DNA的断裂,钙离子可直接激活核酸内切酶促进DNA断裂,也可通过激活蛋白酶、磷酸酶和磷脂酶,导致染色质结构完整性的丧失。葛根素及由红参和麦冬有效成分制成的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中神经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Ca2+内流和/或胞内钙库的释放。从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目前发现在某些细胞中,cAMP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细胞内cAMP浓度的上升可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靶细胞上某些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从而影响这些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引起细胞凋亡。黄精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脏中cAMP的含量,通过抑制凋亡减轻高血糖肝脏的损害。

3 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凋亡

Bcl-2基因家族是最重要的细胞凋亡调控基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是Bcl-2家族蛋白成员中主要的抗凋亡分子。bax基因是Bcl-2家族中重要的促凋亡基因。另外,p53、c-myc、Fas、c-fos等基因均是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有研究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贫血小鼠,提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减轻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并促进红系、巨核系造血。丹参对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硬化模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理是下调Fas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c-los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正常情况下在脑内水平极低。c-fos不适当的过度表达可干预细胞核的修复功能,导致细胞凋亡。有实验表明。c-fos可能诱导脑缺血一再灌流时海马CAl区细胞晚期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共同调控细胞凋亡,而中药有效成分葛根素可通过下调凋亡相关基因c-fos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

4 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抑制凋亡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机体细胞分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与死亡的一大类因子。与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有氧自由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2LDL)及某些细胞因子等。清热解毒方泻心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S大鼠血清MAD水平,增强SOD活性,降低OX2LDL及N()水平等,从而抑制血管细胞过度凋亡。细胞因子如TNF(Tumomecrotiefactor)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TNF在体外可诱导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大鼠肝细胞出现凋亡,其中TNF-α与凋亡的关系更为密切,能与TNF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贮存Ca释放,引起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从而激活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引起DNA片段断裂和细胞凋亡。此外,与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还有IL-2、IFN-γ、TGFβ1,NK细胞、IL-3、IL-4、IL-6、LAF-1(白细胞黏附因子)、CAM-1(细胞内黏附分子)、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SCF(干细胞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核转录因子xu等。黄芪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IJ)后大鼠肺组织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细胞凋亡抑制的机制,与上调核转录因子κB、hsp70mRNA的表达,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控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激活有关。

5 结语

上一篇:新支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店铺互动小游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