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代表人士调研(共9篇)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1
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湖南的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党外人才。
一、正确估价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全省党外人士队伍不断壮大。省市县三级政协党
外人士的安排均达到中央规定的比例要求,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比例也逐届提高,全省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总数1.4万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1911人,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全部配齐,省市两级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基本配齐,省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政府党外正职220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关系不断改善,大批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党政领导干部对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制度重视不够,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志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班子中不配备党外干部也不影响大局,将安排党外人士作为一种政治摆设来看待,将党外领导干部作为“花瓶”来使用;一些同志政治胸怀不够宽广,认为“优秀人才都在党内,党外没有人才”,“党外干部挤占党内职数”的抱怨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同志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个别地方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中央和省委强调就抓一阵、不强调就放一边。
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还是以体制内的工作对象为主,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体制内领域,与体制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缺乏规范有效的联系渠道,存在工作视野窄、选拔渠道不畅等问题,以致所选拔的党外代表人士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诸如注册会计师、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港澳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等领域中一大批代表人士未能及时进入我们工作的视线。
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人物储备不足,民族、宗教等领域尤为突出。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建设水平不高,党外代表人士数量不够充足,分级分类不够精细,离建设统一规范、数据完备、科学管理、操作便捷的数据库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总体情况掌握得不够准确、全面,尤其对宗教、新的社会阶层等领域情况的了解远远落后于其代表人士涌现的速度;对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的认知有待提升,对党外人物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发展趋势缺乏深入的研究。
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物色发现党外人才缺乏规范性,由于对各领域党外人士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评价程序和标准,少数地方尚未建立常规性的、规范的党外代表人士物色发现机制,尤其是体制外的党外人士的物色发现随意性强,缺乏必要的载体、手段和方式;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相当一部分市县未能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的职业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岗位要求和培养方向进行分级分类培训,重视共性需求,忽视个性需求,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选拔使用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安排党外人士时违背了党外人才成长规律,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选任程序,甚至凭领导亲疏好恶和印象深浅选人,选人用人识别不准、考察不深、了解不够,不讲条件、不论标准、不走程序、越级安排、破格提拔等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监督管理缺乏严密性,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监督管理存在不严格、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
三、科学把握当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新特点
在思想引导一致性与人物价值观念多样性的关系方面。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普遍具有接受新生事物快、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他们给统一战线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这个社会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的时代,怎样巩固党与党外人士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使得上劲,帮得上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政治资源有限性与政治诉求强烈性的关系方面。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政治诉求日益高涨,希望得到更多更高层次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而目前能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且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因此,怎样对有限的政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尽可能地满足党外代表人士的合理政治诉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工作手段单一性与人物构成复杂性的关系方面。当前统一战线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成员身份越来越复杂,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有唯物
主义者也有唯心主义者,迫切需要有适应各种身份特点的多样化工作手段和方式。而目前我们在教育培养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在选拔任用上缺乏更灵活的机制,在考核评价上缺乏更管用的办法,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现代公民社会中人物大众性与传统意义上人物权威性的关系方面。由于现代社会提倡的是团队分工协作精神,淡化个人影响,新
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呈现出普通性大众性的趋势,不像建国初期的老一代旗帜性党外代表人士那样影响大、威望高,能够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就对我们做好新时期党外人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帮助增强其代表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扩大工作覆盖面,将更多优秀党外人士纳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
在政治资源配置均衡性与民主政治竞争性的关系方面。我们作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时必须对各方面代表人士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近年来,各党派、各团体在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有效避免无序竞争,实现政治资源的动态均衡,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努力提高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深化认识。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管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国家的政治和政党制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一大批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成长和参与,正是确保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断巩固发展的关键。要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来认识党外代表人士团结引领作用。党外代表人士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其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对于所联系的成员和广大群众有着独特的引领作用。要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集智引才的高度,来认识党外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动效应。党外代表人士或专业成就突出,或学术造诣很高,或实业实力雄厚,社会贡献和影响力都很大,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又是探索者、开拓者,能够带领群众实践和推动科学发展。
把握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按照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抓住四个主要环节。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管人才与发扬民主相统一,坚持培养为重和以用为本相促进,坚持严格要求和热情关心相兼顾,坚持统筹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四个主要环节是:要把握发现这个前提,打牢培养这个基础,抓住使用这个关键,强化管理这个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构建协调统一的大人物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统战部的牵头协调作用,以大统战格局的完善推动大人物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各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一个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所在单位、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的源头性、基础性作用,形成队伍建设的内生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作用,争取广泛支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党外人才资源,形成协调统一、规范有序的大人物工作格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展示党外人士服务科学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扩大党外代表人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全社会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营造有利于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深化调查研究。要将调查研究作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先导工程抓紧抓好,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联合攻关,努力形成高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完善政策、创新政策、落实政策奠定坚实基础。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2
高等院校历来是党外代表人士集中的地方, 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人才资源优势, 转化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需要的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资源优势, 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西安邮电大学是陕西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目前有党外代表人士400余人, 在现任学校各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和统战团体领导班子成员的20名党外代表人士中, 有5人担任区以上政协委员;有19人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 其中有9人是二级学院或部馆中心行政一把手, 他们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使得意见和建议能够直面学校党政领导。因此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对于促进学校统战工作和科学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实现建设高水平邮电大学这一“西邮梦”有着重要意义。
2 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现状分析及其特点
在全校范围内发放问卷42份, 有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院系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参与, 收回有效问卷40份, 问卷内容涵盖党外代表人士选拔培养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通过分析得出: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民主管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开展党外代表人士人士政治引导工作受到一些条件制约, 如学校经费有限、缺乏工作手段和工作载体, 对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开展的活动也比较少;二是党外代表人士人士成长渠道比较单一, 交流、升迁的机会较少。即使是实职安排, 也是副职多、正职少, 因而党外代表人士人士群体优势和团体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党外代表人士人士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党外代表人士人士思想观念未能及时更新, 甚至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作用不大, 因而积极性不高, 责任意识不强。在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无论在数量、质量、结构和思想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点, 普遍存在学历高年龄低, 学问深阅历浅, 理论强实践弱等特点, 同时在在行为方式上具有关心政治、崇尚竞争、追求民主的意识和潜质;在参政议政上又具备一定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呈现出矛盾现状。
3 加强党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科学发展观, 不断探索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内在规律, 不断优化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 促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不断科学发展。[1]
⑴思想上要提高认识高度, 加强思想动态分析和教育引导。学校党委要建立统战工作机制, 学校各级党组织,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关注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 建立健全了人事档案和工作网络, 定期开展调查研究, 分析研判变化趋势。
⑵强化政治引导, 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学校要将党外代表人士人士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统战工作统一规划中,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等政治理论作为学习重点, 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考察调研相结合、教育培训和座谈交流相结合, 寓政治引导于各种活动之中。
⑶要加强党务校务公开, 拓宽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的渠道。学校各级党组织将政治引导与参政议政实践相结合, 鼓励和支持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坚持做好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列席参加重要会议制度、重大决策向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征求意见制度、重大事件向党外代表人士人士通报制度, 各级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座谈沟通制度, 向党外代表人士人士传达中央和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制度。
⑷多措并举, 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人士的培养和推荐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人士的发现和培养工作, 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人士的重点联系培养名单, 积极推荐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人士在人大、政协、人民团体、政府和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中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党外代表人士选拔培养机制和规范化操作, 夯实党外代表人士后备力量, 为党外代表人士搭建锻炼平台, 创造在实践中提升素质的机会, 让“旗帜人物”发挥积极作用。
⑸充分利用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 发挥他们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维活跃, 具有参政议政与建言献策的潜力, 他们很多是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专家学者, 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学术优势, 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 支持他们参与文化交流、国际合作, 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3
坚持进步性与代表性相统一,把好发现关
学校把“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作为发现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还制定了《党外代表人士建设规划》,按照年龄结构形成梯次,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专业、单位分布更加广泛,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术造诣进一步加深、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原则,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确保队伍总量逐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调研相统一,把好培养关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与教育,坚持系统教育与针对性培养相结合,专题教育与综合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培养相结合。利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等时机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抓好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调研,坚持每年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至少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教育展、参加世界城市建设专题报告等,提高了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
坚持骨干作用与群体作用相统一,把好使用关
学校党委注重党外代表人士骨干作用的发挥,把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工作力度,先后有六名党外代表人士走上处级以上领导岗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推动大兴区发展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多名同志在民主党派区级组织中担任职务, 积极参与提案、信息报送,得到了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同志的亲笔批示。学校还注重整合资源,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群体作用,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三五”规划等时机,召开座谈会,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开通了“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开展了“心桥工程”,搭建工作平台,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作者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4
今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还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社会团体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推动当前和今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了有力指导。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非党干部来说,这也是我们发展事业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巩固统一战线的需要。2.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外人士履行政治职能,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需要。3.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外人才资源开发,为优秀党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凝心聚力、集智引才,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只有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众联系优势,以其联系群众为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与建议,为他们提供利益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才能进一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利益纠纷,实现社会和谐。
二、我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关注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队伍总体情况较好,大批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这些党外干部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予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但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观念有待转变。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战政策及其工作方针,人才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着“党外干部缺乏经验、难选难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是权宜之计的错误观念,对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存在心理认同和接纳障碍;部分干部错误的把党外代表人士视为“政治花瓶”、“官场摆设”,是应对结构需要而设立的。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政治权利缺乏正确的对待心态,将其视为走过场、做样子。而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任用,部分领导也存在着诸多不情愿、不信任、不放心的情况。
二是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渠道不畅,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有待健全。近年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具体的选拔程序、培养途径、任用标准上仍不够规范和明确。在进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职责混淆、分工不明、沟通不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于党外代表人士的使用也不够大胆。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针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提升思想认识,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工作。各级党委应从
队伍建设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与完善多党合作、巩固统一战线的关系、与扩大群众基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来抓、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来抓,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积极作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让其深刻认识到党外干部也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摒弃党内某些干部存在的“优秀份子都入党,党外没有好人才”、“职位那么少,党内人才优先照顾”的片面思想观念,切实克服把民主党派当作“花瓶”或形式主义的做法。在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标准和程序上,始终坚持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同等重视,同样对待的作风。对干部的总体要求、责任权利、任职迁调等方面要一视同仁,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认可、尊重和保护。
2.完善推荐选拔制度,营造党外代表人士优良工作环境。一是要抓好后备人才队伍的动态建设,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信息管理系统,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综合分析、归类入档、定期更新,形成分类分层人才库,二是要拓展视野,改进党外代表人士选拔推荐制度。抓好源头,注重基础,进一步拓宽党外代表人士来源的渠道,把选拔推荐党政领导干部的做法延伸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来。突破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等选人方式,加大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选拔比重,加强以县乡为基础的党外干部的物色选拔,增强对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推荐的工作力度,拓宽从“两新”组织、行业商会等领域发现党外人才的新途径,探索实现人才选拔的宽领域、广覆盖。三要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其他相关工作机制。把党外干部的推荐选拔、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党委的重要日程,纳入党政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努力形成政策完善、权责明晰、机制健全、程序规范、运行科学的工作格局。郑州市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委领导同志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的意见》,市委领导定期与党外代表人士谈心、交流思想,通过建立健全“双月座谈会”、对口联系、情况通报、重大问题协商、走访慰问、暑期恳谈、餐叙等各项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郑州市还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党外人士之家”的作用,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帮助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增加了办公经费,改善了办公条件。
3.强化培养教育,拓宽使用渠道,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培训内容要有层次化。注意把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进行有机统一作为培训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以基础理论为基点,注重政治素养、统战政策、领导能力的培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加强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党外代表人士认知深度,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培训形式要多样化。要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为主阵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挖掘特色课程,逐步建立起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参政党建设等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三是培养过程要重能力。必须通过设台阶、渐进式、小步快走的培养方法,尽可能为党外干部提供完整的成长链,将挂职轮岗、干部交流、实职安排、政治安排等实践形式融入培养过程,尽可能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的需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综合能力较强,具备任职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应大胆使用。在任职条件上,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社会知名度较高和群众影响力较大的党外代表人士,可以考虑进行政治安排,而稍微降低对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年龄限制等要求。而对于年纪较轻,组织协调、合作共事能力较强的党外代表人士,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实职安排,充分发挥其所长,逐步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政治把握、合作共事等能力。郑州市委组织部、统战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
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各级统战系统开展“万人培训”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县处级党外领导干部培训班、党外骨干成员培训班、新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以及宗教教职人员等特色培训班,还采取以会代训、外出考察和选送培训等多种形式,对4035名党外代表人士进行培训。落实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活动。
让党外干部任正职成常态化。
在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讲话3 篇5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叙情谊,畅谈统战事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xx县委、县政府,向多年来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突出贡献的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我县的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团结各阶层、各党派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三大法宝”之一(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历次革命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处于集中凸现期,发挥好统一战线的大联合、大团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中、省、市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统战工作。并且在组织上强化了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去年县级换届中,全省100多个县区的统战部长全部由县委常委担任。对于我县这样一个经济快速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空前繁荣、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的大县来讲,要维护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不可或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去年以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xxx同志多次专门听取统战工作汇报,要求统战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大团结、大联合的职能作用,团结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共同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县政府在统战部门人员、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统战工作的开展。县人大、县政协也从多个方面给予了统战工作大力支持。此外,我县的非公经济非常发达,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众多,具有十分丰富的统战资源。可以说,现在是我县统战工作发展的黄金时期,统战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县的爱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xx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统战工作一定能够开创出新局面。
二、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党外代表人士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的职能是分不开的。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重点谈谈民主党派工作。第一,我讲讲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两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从各党派的地位上讲,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组织,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组织上它们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党派的关系上讲,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关系,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各政党的共同目的。可以说,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和谐),避免了政党之间互相攻击、倾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主要体现在“一个参加,三个参与”上,“一个参加”是指参加国家政权,即民主党派要在政府、人大、政协、法检两院领导班子中占一定的比例,在政府某些部门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正职安排。“三个参与”是指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民主监督的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国共产党 3 各级党委的工作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我谈谈我县民主党派的基本情况。我省现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民进、民建、民革、民盟、农工、致工,九三学社、台盟,共有党员2.8万余人。我县现有民主党派党员28名,其中农工党、民进党2个民主党派支部,党员25名,民建、民盟、民革各有1名党员。民主党派党员中,有县级领导2名(农工党的政府副县长xxx、政协副主席xxx),科级领导干部4名,市县政协委员6 名,市县人大代表3名。我县各民主党派党员通过担任各种职务,充分行使行政权、选举权、提案权、质询权、经常性地开展视察、调研、考察等来履行职责;各民主党派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学习、调研、考察,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充分调动了他们在岗位上努力拼搏、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为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对于民主党派如何搞好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我有几点建议:一是要坚定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要强化对党员的培训,积极推荐党员到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系统学习我国多党合作制的政党理论和共产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提出的“三同”思想,即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 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通过学习培训,教育党员从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正确判断形势,明辨是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把握好参政议政的方向。二是要增强中心、大局意识。民主党派要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发展经济”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共和民主党派达成的共识。民主党派要齐心协力维护“稳定、和谐”这个大局。不说不利团结、稳定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稳定的事。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的这段时期,民主党派更要积极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特殊作用;三是要增强履职意识。按照“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原则,各党派应切实搞好调研活动(党派调研,非人大、政协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农工党可以在医疗制度改革方面、民进党可以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多做些调研,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提供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及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真正把民主党派的“人才库”、“智囊团”、“专家库”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四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各党派应发挥紧密联系所代表阶层、行业,人才汇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扶贫济困、义诊助学等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
三、不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今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党外工作进 行安排部署,充分说明了中央对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视程度。省、市也非常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统战工作的重点来抓。下阶段,我们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重点抓好党外科级干部的发现、培养、推荐使用工作。我县现有党外科级干部184名,大多担任机关、事业单位部门副职、乡镇副职。从党派结构上看,无党派干部180名,民主党派干部4名,民主党派干部较少;从分布上看,县机关、事业单位党外干部161名,乡镇党外干部23名,基层乡镇党外干部较少;从年龄结构上看,60后63名,占34%,70后87名,占47%,80后30名,占16%,干部年龄结构偏大。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发现、培养、推荐使用70后、80后年轻干部,以及民主党派干部(在党外干部的使用上,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能对党外干部求全责备,不能以党内干部的标准要求党外干部,而是要参照党外的其他人士来判断党外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是否优秀),要推动党外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下基层任职;二是要推动党外干部实职安排,重点提高党外干部担任政府部门正职的比例。目前,我县担任政府、人大、群团等部门正职及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正职的党外干部仅11名,数量偏少,比例较低,离上级的要求相差甚远。今后要结合考核情况加大推荐使用力度;三是要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首先要加强非公党建,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支持企业建立党支部和开展党的活动,其次要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再次要加强对非公 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没有进行综合评价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不予做政治安排(如提名政协委员、工商联领导成员等)。搞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的工作,健全工商联工作机制,加强统战部门对工商联党组的领导和工商联工作的指导。今年5月初,我县圆满完成了工商联换届工作,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党组书记由统战部常务副部长xxx同志担任,xxx把握大局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主席由县监察局副局长xxx同志担任,xxx同志思维活跃、年富力强。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如xxx、xxx等担任了兼职副主席,进入了工商联领导班子。健全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搞好我县工商联工作,推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强保证,也更加坚实了非公经济的主体地位。2011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71亿余元,占全县GDP的66.5%,上缴税费59亿余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9.3%。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以xxx、xxx为代表的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知名民营企业家,创造了全国闻名的“xx现象”。可以说,我县工商联工作的平台非常好、资源非常丰富,工商联工作要大力加强,要与我县民营经济大县、强县的地位相匹配,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做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服务工作,做民营企业的交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关于工商联工作如何具体开展,工商联主席将在下面的发言中专门讲到,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四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今年要成立党外知 识分子联谊会,确定20名党外知识分子重点联系对象,进行培养和交流沟通。
四、创造良好的履职环境,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开展工作 统战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多搭平台、多搞活动、多办实事,努力把统战部建设成“党外代表人士之家”。要当好个四个员,一是当好组织员。要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解民困、解民忧、解民怨;二是当好联结员。不定期地召开与党外代表人士的通报会、座谈会、谈心会,交流思想、加强了解、增进感情。及时向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汇报党外代表人士的建议、意见,反映的重要情况,研究落实、处理措施。及时向政府、人大、政协转送党外代表人士的提案、调研报告;三是当好宣传员。通过召开报告会、动员会,媒体宣传、表彰奖励等多种形式,大力倡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光彩事业;四是当好服务员。要组织好民主党派、工商界代表人士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外出考察学习活动。通过考察学习活动,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进友谊,学习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搞的比较好的地区,在党派合作共事、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团结党外知识分子、服务非公企业等领域好的经验做法。在活动经费方面,要统战部、工商联负责为主,不给党外代表人士增加负担。
同志们、朋友们,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 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必将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建设幸福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6
培养和造就一支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历来是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当前,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已成为统一战线的主体。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持 续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各级党委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一战线成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成员已达95%以上,在他们当中产生的新一代代表人士具有政治上比较成熟,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且年富力强、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基本上是我党欣赏、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放心,所联系群众信任的优秀人才,他们肩负着带领所联系群众同我们党一道为国家的富强、繁荣、统一而努力奋斗的重任。与老一辈相比,他们身上具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1、思想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但合作共事的积极性主动性欠缺。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内外合作共事气氛空前浓厚,党外代表人士不仅有较多机会接触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而且能在越来越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不乏敏锐的分析判断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具有盼望国富民强的社会意识,他们当中思想基础和基本素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这是主流。新成员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亦成定势。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成长环境不同,相对于老一辈来说,缺少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患难与共的经历和体验,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传统缺乏深入了解,对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合作共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尚显不足。
2、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较高,但政治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有待提高。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就其整体而言,他们大多具有中高级职称和较高文化素养,有许多是政治上可靠、技术上有专长、群众中有威信,具有“人才库、智囊团”的显著优势。但在长期的业务和专业研究工作中,政治素质的培养提高却有所淡化,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如何团结引导周围群众,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保证坚定不移跟党走,缺乏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工作主动性。他们可以专注地钻研技术业务而忘我工作,但应对协调解决各种矛盾时有畏难情绪,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耐心,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弱,组织领导能力有待提高。
3、取得突出业绩的同时,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稍显不足。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多是各条战线和某个方面的优秀专家和人才,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他们中的许多人获得过国家、省、市级的各种奖励和表彰,在工作岗位上有较为突出的业绩,但是他们在担负业务重担的同时,往往容易把自己束缚在业务圈子中,对个人承担的议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的责任有所懈怠,主动接触社会不够。
4、政治上的要求更加强烈,但功利性倾向有所抬头。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普遍拥护和坚持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希望逐步健全完善这一制度。他们参政议政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政治诉求也更加强烈,有的热衷于担任社会职务和政治安排,追求社会地位。如,要求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逐年增多;有些党外人士,尤其是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热衷于政治安排的目的带有功利性,考虑个人地位、个人利益的因素偏多,这就使得政治安排工作在尺度把握上、人选条件上容易产生困难,影响安排效果。
5、代表性更为广泛,但旗帜性人物相对缺乏。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对象比过去增多。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不断拓宽,新的社会阶层形成。此外,与大陆交往日益增多的“三胞”代表及其二、三代和定居国外的新华侨也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二是他们的接触面更加广泛,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但在代表性更为广泛的同时,业务上有所成就、政治上日趋成熟的旗帜性人物并不多,可以说新一代的党外代表人士还没有大批成长成熟起来,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情况更加突出,甚至有出现断层的危机。
二、新形势对加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求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和抵御西方思潮的侵蚀;有较强的实践才干,能够同党长期合作;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的能力,能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党外干部。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7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多元文化对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政治思想的影响
多元文化通常指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国家存在的殖民地文化和原住民文化;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存在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全球化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共享,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政治思想上受到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具体来说:
首先,多元化的政党制度削弱了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认同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数实行的是两党制或多党制,与我国现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本质的区别。成长于60后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中很多人具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受西方政党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现行的政党制度的认同感远比不上老一辈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一方面,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没有深刻认识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即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直接参与者,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没有认识到他们是我国政治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另一方面,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也没有深刻认识到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政党制度只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历史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而可以看出,多元化的西方政党制度对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影响是很大的,关系到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的认同程度。
再者,多元化的价值观减弱了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对转型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个人自由的推崇,导致人们价值取向更多趋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多当面的变革,由此产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怀疑是不可避免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作为联系和代表某些群众的代表人物,同样对上述诸多变革抱着怀疑的态度。
上述两种认同危机,对于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能否在多元文化的冲加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消释多元文化带来的认同危机,事关党的党外队伍建设,事关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事关高校未来发展与稳定。
二 加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首先,加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培训中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参政的前提是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队伍中。坚持以政治思想培训为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设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头脑,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进一步巩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合作共事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培训教育,强化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坚定共识,深化共识,巩固共识,增进共识,不断夯实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其次,加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倡自主、自觉、自为的培训理念,并建立相应的联谊交友平台。自觉就是一种主动意识,自愿行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培训。自主就是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培训之中。自为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后,能够内化知识,在思想形成与党合作、为党服务的参政理念。在强化政治思想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同时,引导参与培训的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转变对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的怀疑态度,增强党对他们吸引力。提倡自觉、自主、自为的培训理念,倡导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我教育,发扬自我教育、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育培训于。工作、生活中。建立相应的联谊交友平台,在互相学习、沟通交流中,共同深化认识。
最后,加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推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实践锻炼。综合素质尚待提高,缺乏老一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与党长期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革命斗争实践,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他们的实践锻炼工作。进一步深化考察调研、社会服务、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使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实践锻炼中充分履行职能,扩大影响。实践锻炼的目的,不但要提高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更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所在,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所在,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消释多元文化带来的认同危机。
综上所述,多问文化带来的认同危机,需要进一步加强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强化他们对我们党的认同感,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招纳人才,才能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央统战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2] 宋颖.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报.2008(3)
[3] 中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M].北京市:华文出版社,2005
党外代表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8
20xx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的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任务。可以说,20xx年是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年,对外开放引进最多的一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最好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也凝聚了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大力弘扬“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的进取精神,以“对接粤港澳,追赶长株潭”为目标,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十一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力争使**成为全省“一点一线”区域率先发展的先进地区。为此,全市上下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团结,坚强的团结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一个更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需要充分凝聚和发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元月9日,市委会今年第一次专题听取了统战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了统战工作。市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5号文件、省委9号文件和市委10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党外人士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营造好环境。广交、深交党外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联系党外人士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要切实做好中共市委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的工作,进一步增进党内领导同志与党外代表人士相互了解,进一步推动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不断探索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的新方法。希望结对交朋友的同志坦诚相见,相互信任,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同时,希望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同心协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一是要着眼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献计出力。要围绕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多做开拓创新之事。二是要着眼于巩固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献计出力。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根据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和原则,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着眼于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出力。要积极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动力,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改革,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四是要着眼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献计出力。要坚持进一步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协助市委和政府全面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们、朋友们!曙光迎盛世,旭日照新春。**全面和谐发展的蓝图正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的中共中央周围,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尽快把我市建设成“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而努力奋斗!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 篇9
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与管理,已成为我县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商都县统战课题调研组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基层有如下心得和建议。
一、发现是前提
如何建设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发现是前提。如果不能大量地发现党外代表人士的存在,就无法谈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因此,我县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性、专业性和社会性要求,积极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去发现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少数民族等党外代表人士,同时,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党外后备干部自身的情况,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经常性的开展调查、摸底,采用民主推荐、组织推荐多种形式,及时从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选拔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优秀党外人士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进行调整补充,实行动态管理。去年我县新物色 名新的党外代表人士。近年来,我县先后从机关、乡镇等部门先后发现党外代表人士 人,目前,已作安排的达 人。
二、培训是基础
一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为党外代表人士讲课、组织到区市社会主义学院集中学习等方式,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加大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增长见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着力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与我党合作共事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大党外干部的培养力度。2009年6月月我县县举办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2010年选送10名非公经济党外代表人士代表到市党校参加了民营企业高峰论坛,2010年6月又选配了4名党外干部到内蒙古社主义学院进行学习深造,并赴江西进行了参观考察。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我县近年来,先后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培训 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受到党外代表人士的一致好评。
三、使用是关键。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使用,我们要从完善机制体制等制度建设上来确保党外代表人士的使用安排,着力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使用安排:一是要加大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要在政府各部门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担任正副职务,并不断地提拔重用和交流使用,给他们煅炼的机会,给他们施展领导才能的平台,二是要在各级人大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担任人大代表,以满足其政治诉求,让他们参政议政,为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供舞台,三是要在各级政协安排一定数量的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协委员,为他们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建言献策发挥作用,近几年,我县在政府部门安排党外干部 名,其中 个必配部门已配备党外副职 个,个乡镇配备了党外副乡镇长,在各级政协安排党外代表人士人担任政协委员,在各级人大安排 人担任人大代表,较好地发挥了党外代表人士在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管理是保障。
党外代表人士安排使用后,要加强跟踪管理。要在日常的政务和社会事务活动中强化管理,在实际的岗位上考察党外代表人士的能力。考察他们在群众中的代表性和公信力程度,一是任用中要加强任职交流,多岗位锻炼党外代表人士,让他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二是要建立各级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对口联系;经常了解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学习、生活动态,切实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确保党外代表人士有一个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三是是对特别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要小步快跑,加快培养步伐,让他们有更广阔的舞台,更高的层次施展他们的才智,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县近年来,先后有 党外干部成长为处级以上干部,有一名成为厅级领导干部。先后有 名党外代表人士当选为全区劳动模范,有 名当选为市级劳模,有 名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各部门担任副科以上实职,党外代表人士活力不断增强。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宽、更好的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五、服务是根本
【党外代表人士调研】推荐阅读: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08-15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湘乡市06-12
大学党外人士讲话05-12
党外人士建功立业10-28
党外人士座谈会发言06-12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稿07-14
在全市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liang10-03
党外干部12-14
党外知识分子08-04
党外干部选拔机制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