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2024-07-20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通用13篇)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1

2014——201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西姚小学 2015年7月

2014——201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我校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管理为重点,课改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思路,确定了“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育人目标和“科研兴校、育人为本、规范管理、办出特色”的管理目标,摸索出一条“倡导民主、发挥自主、全员参与、逐步深化、主动发展”的教学新路子。

一、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捷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力争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专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因为教师,为了教师,发展教师”的目的,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浸润其中,每位教师在对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迅速地转变着。

1、读书明理感悟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读书成为生活,才具备当教师的资格。”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的学习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了以校为本的学习制度,每学期制定学期的学习计划,落实教师读书规划。让教师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论著,研究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并写下学习心得,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让教师亲近书籍,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交流中与同伴沟通。阅读使教师的精神亮丽了起来,内涵丰富了起来。

2、专家引领明确方向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专家的引领作保障。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与专家、教研员直接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如我们聘请郑州市教研员连柯老师到我校指导我校的校本教研,并直接与教师进行对话;赵校长组织一部分骨干教师到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参观学习等,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到开封、郑州等地听课学习,让教师有时间、空间与专家、外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我校名师、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师徒结对、名师上示范课、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对话的平台。

3、建设校园网络开阔教师眼界

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极具海量信息的网络便成为人们的最爱。我校把网络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平台,建立了我校的网站,开通了校园网、宽带网等网络资源,学校安装了6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一个电子备课室,为各个办公室配置了两台电脑,购买了教育教学软件等。高效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艺术。

4、合作研讨共同提高

我校把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集于一身,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大教研形式,其具体模式是“三阶段两反思”,即三次教学,两次评课、两次反思。这个三次教学是指一人连上三次同一节课,两次讨论安排在每次教学之后进行,最后一次教学进行全校展示,等到最后一次展示完毕之后,教导处、教研组所有成员坐下来反思本次活动的情况,汇总资料,并进行概括提炼,写出课例研讨总结,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本学期共开展三阶段两反思活动中,共有17位教师参加了上课,其中杨靖冉、马改红、牛玉霞、张桂莲、王丹丹五位教师执教的课获得一等奖。

二、实施人本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本学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教学分级段管理,以“帮”促“教”。

我校教学采取分级段管理,分成了低年级、高年级两个级段进行管理。董明霞老师负责4——6年级的语文,孙海钰负责4——6年级的数学,王雪山、王圣蚕则分别负责1——3年级的数学、语文。从抓教师的培养;抓教材,了解本学段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抓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开展工作。级段主任每天听课不少于两节,以听本学段教师的课为主,兼顾另一学段教师的课。听课后,及时评课,从 “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课,提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采取跟踪听课的方法,即听一节、评一节,然后再听再评,直至达到要求为至。发现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本学段或本年级教师共同听课学习。级段主任对本学段的课一月内至少普遍听一遍,分出优质课、合格课、一般课三种类型,对优质课,教导处组织全校同科教师进行观摩;对一般的课,级段主任会同本组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其备课上课,直到达到规范课要求。教导处分级段管理,以帮促教,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开展氛围浓厚的教研活动,以“研”促教

我校自04年起进行了教案改革,使用了统一的电子教案,教研对青年教师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除了要求加强平时的教研外,本学期我们确定每周五为“集体教研日”,中午前两节为科任教师教研,三、四节为语文教师教研,下午前两节为数学教师教研,第三节和课外活动时间为英语教师教研。要求领导必须参与,还要作到两个确定:确定中心发言人,确定主题;一个确保:确保效果。各学科组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除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外,还结合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如:“怎样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例知识的解题技巧”等,这些小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教学更有指导性。

3、开展课堂展示活动,以“课”促“教”

新课改带给教师们全新的理念,我们的老师在将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将这种教学观念演变为自己的个性化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学生不再那么听话,常常会节外生枝;教师也不再那么权威,也常常会不耻下问。“演讲、辩论、讨论、交流、切磋”,这才是现在我们的课堂应表现出来的基本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欲罢不能,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这才是我们期望的课堂教学。为此我校举行了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1)名师、骨干教师上观摩课(2)青年教师上展示课(3)同组同研同上一节课(4)实验年级上研讨课(5)课堂向社会、家长开放活动。

通过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观摩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观摩课例,老师们找准了自己的差距,上课有了努力的方向。同组同研同上一节课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现了一批课堂教学新秀。在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宋俊彦、贾晓云、宋瑞平三位教师获一等奖,胡晓惠、贾雪茹、许静获二等奖。

这一系列的课堂展示活动,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小的课堂变了,老师变了,学生变了,教法变了,学法变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

举行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把所有教师置身于共同的、真实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面对共同的话题课堂大家有话可说,也有内容可写,这样各种有形成果随之产生,如精品教案、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故事等。这样,将教学于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改进了课堂教学,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以“评”促“教”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我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时,以“人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以激励师生发展、自我完善。把评价的焦点落在学习状态、学习效益及教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问题会诊”的方法,通过“定格会诊”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我们把老师的课录下来,然后和老师们坐下来,边放录象,边对这堂课进行分析和研究。当放到精彩处时,定格,开展讨论,分析他(她)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的。当老师们认为某个地方或环节有问题时,定格,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改进、如何设计与实施才算是贯彻新的课程理念。

5、强化教学反思,以“思”促“教”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师的反思能力是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平时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考后反思”、“月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从案例分析和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老师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本期我们设有专用教学反思本,语文学科要求一课一反思,数学及其他学科要求一章节一反思,老师们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剖析,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以利今后的教学改进。在五月份教委组织的教育教学评估中,对我校教师写的教学反思给予了高度评价,反思写得有针对性、指导性。

6、中层领导进课堂,以“督”促“教”。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中层领导的“主帅”作用,中层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各项工作。坚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指导课堂,指导教科研,注意发现、培养教学中的苗子、典型,关心爱护、热情指导、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中层领导躬身于教学第一线,抓教学,督促了学校的教科研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张扬学生个性,开辟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

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主要是对学生的培养。学生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面对新世纪,我们重新审视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确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终生教育观,“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扎根到每位教师心中,开创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1、开展课外阅读,让孩子心灵沐浴书香。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的心灵沐浴书香,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读书工程。学期初,教导处制定学校的阅读计划及实施方案,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各班的阅读计划。把每周的一、三、五中午饭间以及周二、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作为阅读时间,晚上布置有阅读作业。学校每学期召开1——2次读书交流活动,班级每学月召开一次。如六一班召开的“好书换着看”主题队会,“开卷有益”辩论赛,五七班的《三国演义》读书交流课等。读书开拓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成为孩子必须的精神食粮。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

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兴趣小组活动,我校先后成立了音乐、微机、书法、绘画、剪纸、摄影、田径队、足球、科技等活动小组。每年定期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书法绘画展览、科技制作比赛、大合唱比赛、文艺节目汇演、艺术节,运动会、田径比赛等群众性活动,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回首几年的耕耘之路,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追求,让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立足今天,展望未来,我们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社会、家长、学生对我们的重托,我们将用百倍的努力,续写我校更辉煌的诗篇。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河海大学,校本研修,教学质量

早在2002年,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教基[2002]26号) 中便首次提出“校本教研”的概念,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教学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研。我们结合近几年来河海大学“校本研修”的主要工作, 谈谈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实践和体会。

一、校本研修的概念界定

所谓“校本研修”主要是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是教师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也是“校本教研”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校本研修”实际上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强调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主, 参与解决问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

二、校本研修的主要策略

(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一个优秀的教学传统, 包括学科背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往往需要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才能形成和完善。因此, 我们既提倡继承, 同时又提倡个人的积累与创新, 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团结协作、互相启发, 才是持续创新的有效机制。

学校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3月先后下发了《关于恢复教学研究活动制度的通知》 (河海教[2005]46号) 和《关于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通知》 (河海校科教[2006]15号) , 河海大学2006年教研活动在常州校区正式启动, 校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席了会议。要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不拘形式, 但求实效, 以研究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 以研究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在校、院 (系) 、课程组不同层面展开。除了在学校层面做一些共性问题的探讨, 其他层面也要积极配合学校以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加强学术交流, 丰富活动内容。

(二) 明确内容, 总体规划

学校就教研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制订了宏观规划, 即培训、教研、科研有机结合, 并构建了学校研修网络, 分工负责:学校主要抓专业培训、重点项目;各院 (系) 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小组主要抓学科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学校还明确了教研活动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形式, 要求各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小组突出重点、作出亮点、创出特色, 并指出开展教研活动的三个主要途径, 即:自我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 、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合作研究) 、专业引领 (专家诊断评价、对话指导、协作研究) 。

(三) 扎实活动, 提升水平

1. 提高学习, 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学校定期派遣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与省高级研修班, 切实做好教师的进修工作;此外, 我校每年开展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工程, 针对每位教师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 听、导、督并拍摄录像, 目前已培养263人,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2. 反思交流,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为提高水利学科专业教学质量, 调动广大水利学科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校于2009年8月中旬承办了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此外, 每个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小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两周一次, 负责人要用专门记录本做好记录, 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在每次活动前通知老师, 做到活动有准备, 通过教研活动, 要让教师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3. 专业引领, 搭建教师学习对话的平台。

专业引领, 就其本质而言, 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引领的主要形式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专业引领活动。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邀请校内外专家做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讲座。此外, 各院系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讨会, 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对话的平台。

4. 激励保障, 发挥学校服务导向功能。

首先, 我们做到组织到位, 学校副校长负责抓、教务处具体抓、各院 (系) 的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小组协同抓的管理机制;其次, 做到制度到位, 学校制订了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等, 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再次, 做到人员到位, 我们实施了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 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 学校领导定期视察各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最后, 做到经费到位, 为了提高校本研修的成效, 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保证了实验经费、培训经费、课题经费、外出学习经费以及校内奖励经费的有效投入。

为创造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各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情况要及时在本科教学资源信息与管理服务系统上发布, 学校将以此作为审核教师工作量和学校下拨院系教学经费的依据之一。

三、校本研修的主要成效

(一) 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的热情逐年提高

学校立项“十一五”一期校改项目245项, 参与教师有800余人;申报2004~2008年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共95项, 参与教师有480余人;在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和评选中也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教师提高质量的内在愿望以及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二) 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较大发展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 教研水平明显提升。很多老师用新的发展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来看待学生, 课程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 在虚心中学会了吸纳, 在合作中学会了成长。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近年来, 学生对教师的评分普遍保持在90分以上, 师生关系融洽。

(三)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从不足80%稳步提高到90%以上, 六级考试通过率达到50%, 毕业率、学位率从不足80%提高到95%和90%以上, 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也逐年上升,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管理全面实施网上管理, 多篇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近年来新生录取分数线从省控线上不足20分稳步提高到35分以上。2004年以来本科生就业均保持在95%以上, 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对河海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达97.6%。

(四) 学校办学地位连年提升

学校如何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篇3

一、校本研修的内容

目前,有些学校在实施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仍然是“涛声依旧”,茫然无措,不知该研些什么。我认为应从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手:1.加强理论学习。2.加强教材培训。3.落实集体备课。4.狠抓课例研究。5.开展沙龙研讨。6.勤写教学反思。7.认真总结提炼。

二、校本研修的实施

1.教研与师训相结合。

①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和汇报会。每学期由两位校领导作专题讲座和报告,青年教师作学习汇报,以扩大学习的辐射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积极创设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举办的“研讨会”、“名师精品课展示”,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走近名师”等主题研究活动。通过阅读名人专著、观看名家视频、聆听名师讲座、进行教育实践、写学习体会等途径,让青年教师领略名家的风采,走名家发展之路。

③挖掘校内资源,举办业务培训。由教导处牵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业务培训。中青年教师学会教案的制作,青年教师学会幻灯片、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使用。举行幻灯片、课件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④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杂志的传媒作用,加强了教师业务学习。学校每年支出达一万三千余元,为每两位教师订1份教育教学杂志,由年级组长管理,期末将杂志交回图书室,扩充学校共享资源。实行借阅制度,在教师中开展了业务学习笔记展览和业务学习汇报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的材料,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2.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①充分发挥市、县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由省、市教学能手就语文、数学分别为全体教师上高质量的示范课,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②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赛教”活动,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教导处成立评委组,采取青年教师报名、自选课题、统一安排、现场打分的办法,评出校级教学能手,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教研活动分四个层次,即行政领导检查督促,教导处指导推广,教研组研究总结,骨干教师领衔研究。

①加强课题研究,注重措施的落实。学校教科研室要确立课题,制订长期有效的研究措施,落实具体工作。如在师生中开展了“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工工整整的字”活动,坚持常年加强训练。每学期教导处都要举行“师生书画大赛”,予以奖励,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办好了“书画长廊”,展示于楼道墙壁上,掀起全校师生学画练字的热潮。

②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由教导处牵头健全教研组组织机构、制订教研组学期目标任务、教研工作落实措施,统一印发活动记录。并以表格的形式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中心发言人,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进行。充分发挥教师业务成长的主渠道作用。

③定期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分别举行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搭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④学校教科研室设计印发校刊,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每学期,学校教科研室承办五期《东风小学校刊》,设有教师论坛、学生作文、艺术天地等栏目,印发各班各办公室,极大地调动师生踊跃投稿的积极性,促进校园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基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购置资料,印发材料,奖励先进,形成激励机制,构建学习型校园,研究型校园,专家型校园。

校本研修是一条新课程推动教师成长之路,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是創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校文化。在此,谨以我校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谋求共同发展之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东风小学

2018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4

2018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打造智慧教师,建设高效课堂,培养快乐学生,构建特色学校”为总目标,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高效课堂建模,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结合我校实际,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活化研修形式,丰富研修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二、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展宏军

副组长:朱亚秋 戴竹秋

成员:吴凯平顾秋萍 高建荣 陈银轩 季亚明

培训领导小组将在教育局领导下,做好师训的指导、管理、协助、评估、考核及总结工作,提高师训质量。认真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的政策规定,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创造条件。

三、研修目标

通过校本专业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提高教师运用智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加强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合力,促进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为优秀教师,全面提升全校教师整体素质。

四、研修措施

1.建立研修档案,确保研修活动有序开展。

一是建立校本研修档案,专任教师要结合学科实际,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自主阅读,实践反思,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做到研修活动“五个一”,即: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参加一次专业培训,上好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教学反思、自制一个原创课件。二是要坚持校本研修专项考核,制定研修工作考核细则,了解研修实情,对教师的研修过程及时指导矫正,并将研修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

2.丰富研修内容,促进教师专业科学发展。

⑴ 师德研修。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三爱”教育为主线,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以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事迹为主,同时结合优秀教师的事迹作为活教材,进行学习和反思,提高教师爱岗敬来、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⑵ 学科研修。学科研修主要是指研读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在集中专题研修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科学的教学艺术、教育手段。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⑶ 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课程资源与学科整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⑷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抓好泰微课建设,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教育博客。

⑸ 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学科的论文、案例、课件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3.活化研修形式,增强校本研修实效。

(1)加强校本培训。一是鼓励教师外出培训,为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供机会和保障。学校选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二是做好校本培训,以专题讲座、案例研究等为主要内容,邀请县内外学科专家来校培训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我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三是抓实读书活动和网络学习。读书书目分为通识类教育书籍和学科类书籍,校级领导和教师每人每学期各选一本。学校将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并创设读书交流平台组织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心得评比、读书沙龙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主动、有效地读书,及时保留相关档案资料。网络学习。由市培训部统一购买并发放学习卡。网络考试每年年末进行一次,采取集中网上测试的形式。

(2)立足课堂教学。以深化”高效课堂”建模研究为契机,开展各种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每周一评等公开教学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听、评、议课活动,在全校形成 “学、赶、比、超”的良好研修氛围,增强研修实效。

(3)落实集体备课。在认真落实教研组、备课组周活动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教研活动制度,规范集体备课形式,坚持“确定课题→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付诸教学→教后反思”的基本流程,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的教学共案及反思札记,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做好夯实根基。

(4)加强课题研究。按照“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实现 “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出成果”的目标,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5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一个学期又将结束,面对众多的困难和压力,全体教师能努力学习、勤恳工作,使大家的思想素质及业务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只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因此,我们特别注重理论学习。

学期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并组织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加强家园教育互动,提高家园教育质量

家园合作共育成为教育成功的一大关键。我园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等,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教师一起养育好孩子,提高家园的教育质量。

《家园联系栏》是家园沟通的立交桥,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保教理念,幼儿园、班级近期的中心工作等,家长们从家园联系栏获得信息后主动提供了大量资料,还提供了一些社区资源,丰富了孩子们实践活动的机会;我们结合节日或根据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庆六一”为主题活动中,家长被孩子的表演吸引着,一个半小时的文艺汇演和亲子游戏更是受到家长们的青睐;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近距离地了解了幼儿园和孩子,共同见证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体验了孩子在园里的点点滴滴。并在开放日的意见反馈表上提出宝贵的意见和要求,达到家园配合的目的;为了让大班的孩子顺利入小学,我们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尽管我们在这学期中收获不少,但还是很浅显,仍远远不够,还需不断努力:如还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环境创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以后在整体布局、挖掘可利用材料等方面多下功夫,使环境让幼儿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教科研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经验总结、小课题作起,一步步学习、摸索,逐步提高;在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需进一步加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需逐步学习;等等。

我们,积累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还很多,还需要不断的思考与探寻,但我们会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开拓进取的姿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在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每一步会走稳走好!

新苗幼儿园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6

法门高中数学教研组

罗小刚

纵观一学期来,我们法门高中数学教研组在校本研修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仔细思量,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一.我组校本研修活动程序化进行:

1.提前部署,合理分解。本学期开始,结合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我组校本计划就确立了“深研教材,走高效课堂改革之路”为主要方向的工作目标,明确了教研组与各备课组分头执行、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将“科学研究教材与走高效课堂改革之路”紧密联系起来,并分解落实到教研组和备课小组的活动上,课堂教学实践上。

2.全员参与,相互协作。对于怎样研讨教材,探讨数学高效课堂上法的改革之路,老师们都普遍感觉有畏难情绪。为此,我组加大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密度,发挥本科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安排了各备课组教材解读活动和校级教材解读展示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努力为大家打造一个可以真实触摸的研究平台,提高全组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认识和把握,形成“要上好课就必须解读好教材”,“要从教材的解读中合理把握教学目标”的科学的钻研意识,形成重视教材解读强化教学目标的教研氛围。通过几次演练,不断摸索,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组举行了“三十五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兼具竞赛和检测的性质,一方面,是一次业务大练兵,尤其是高校数学课的实战;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青年教师业务素养的一次检阅。活动得到了全组老师的高度重视,大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切磋、共同研究,对怎样科学、准确地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有了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创造了备课组之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小高潮。

3.创新方式,完善过程。结合学校的随堂听课教研活动,我组变革了以往以一节课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按照教学研讨的规律,我们从源头抓起。比如我组安排对某位老师听课,不仅听他上课,上课之前还要求其提前上交教材解读书面资料,课后能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自主反思,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行多头参与的评课交流活动。通过“解读教材—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评课析课”完整的研讨过程,力求使每一个经历其中的老师们不仅能够上好课,而且能上出“明白”课。一句话,就是能够吃透自己的上课意图,明确教学目标,真正将研讨过程内化为自己进修提升的过程。

二、各备课组校本研修工作有声有色:

1.各备课组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一备课组主要以高效课堂实践探究为目标;高二备课组以数学课堂改革探究为目标。高三备课组以复习课上法探究与总结为目标。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2.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3.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太,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4.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6.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三.对我组校本研修的一点思考:

一学期来,在学校的支持和我组老师的积极参与下,本学期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得以顺利、圆满完成,并且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成绩令我们自豪,但是问题也不容回避。1.我组虽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经历、教学经验相对丰富,工作上比较容易上手。但学校校本研修的主攻方向不是一线教师的课堂常规,因而,专门课堂研修活动在时间上,研究上明显不足。2.老师们对自身的业务进修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平和状态,拉一拉,动一动;不拉,不动;拉太紧,又叫苦连天。这样的成长状态与学校迫切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落差,这是当前客观存在的教师与学校发展之间的一对主要矛盾。所以,我组校本研修的当务之急仍然是打造能敢做敢闯教师队伍的问题,尤其是打造一支响当当的可以在法门高中,扶风县独领风骚、独当一面的骨干队伍问题。

依托区级研修平台开展校本研修 篇7

一、建立区级研修平台

区级研修平台作为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能有效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研讨学习,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实现,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双翼。

例如,地理学科由于学科性质,有些学校甚至只有一名地理教师,即使有两名教师的学校也有可能因任教不同的年级无法进行校本研修,缺乏基本的校本研修的氛围,所以,需要在区级这个层面,为这样的小学科类教师建立研修平台,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让教师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开展区级研修的做法

1. 确立研修主题

第一,依托区级研修平台,注重文本研读,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课程标准与教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点,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理解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是我区区级研修的首要主题,通过组织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使教师能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依托区级研修平台,分立专题,合作研讨,资源共享。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对教材的分析,只能帮助教师理解教学的理念,掌握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区将“分立专题,合作研讨,资源共享”列为区级研修的又一主题,我们将把该主题研修的案例和经验形成文本,成为我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共享资源。第三,依托区级研修平台,以重点题型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例如,2010年上海市开始推行学业水平考试,由于刚实施不久,教师指导学业水平考试的经验相对缺乏,需要借助区级研修平台提升指导能力,所以我区将“依据考试重点,编制合理、科学的练习题”列为高一教师的必修主题。

2. 明确研修步骤

第一,理论指引。我区邀请市专家举办讲座,如“课程标准解读”“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等,通过讲座为各校实行校本研修做理论指引。同时,我区还鼓励教师主动阅读理论书籍,如推荐教师阅读与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有关的书籍,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第二,示范引领。我区要求教研员率先示范,如对课程标准再解读、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材“样本式”分析、就某个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的示范讲解等。第三,分工合作。教师按要求完成任务,如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对不同的教学专题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说课课件;对不同的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答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以重点内容为载体编制练习题。第四,交流研讨。我区提供平台让各校教师经常互动,交流经验,如开展教学设计论坛,对练习题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等问题展开研讨等。

三、依托区级研修平台加强交流

1. 全体走出去,扩展视野

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能有更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与邻区如嘉定区、杨浦区联动,共同参与教学研讨,从中学习其他区县教师有效的教学经验,用以改进自身的教学,教师们也感觉扩展了教学视野,受益匪浅。

2. 专家请进来,提高境界

关于校本研修的断想 篇8

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研究者”。教师在校本研修进程中,应该是一个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和反思者。当教师以思考的视角审视教育,以追问的目光审思教育,以探究的姿态研究教育,以反思的触角融入教育时,已经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质。

真正的校本研修应该根植于和谐的校园。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及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和谐教育体系,是校本研修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网络是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基于网络的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互动式创造性的校本培训能为校本研修提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校本课程开发不等于校本教材编写。编写出教材,不标志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能以“因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为目的,也不能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为引起教育界关注,并借此扬名的工具。办学理念是校本课程的灵魂,校本课程开发应与办学理念结合起来,把办学理念渗入到校本课程,体现有机融合。校本课程也不是师本课程,应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开发,体现互动研究。

校本研修旨在深化教学改革,培育新型教师,创新教学成果。所以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应体现出整体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才培育观和超常思维的教育创新观。

校本研修不是购买几本参考文献、组织几次学习、空喊几句口号、举办几次有“影响力”的专家讲座、发表几篇所谓的“有价值”的论文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培养教师成为“口头理论家”。教师应不断反思,转变观念,成为一名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终身学习者”。教师应不断实践,转变角色,成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动相融合的“实践创新研究者”。只要教育存在,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校本研修就不应停止。

校本研修应“以教师为本”,而不应使其成为教师工作中的负累。要让教师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使其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校本研修,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激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实践反思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当教师意识到研修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并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时,当教师思考并实践着,学习并工作着,充实并幸福着时,已经融入了校本研修。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9

第一学期校本研修方案

一、校本研修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316工程”、“一功五化”和“校本研训”为工作重点,从新课程理念和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实践操作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示范,把专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反思、心得体会等融合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研修理念

1、突出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校本研修。

2、突出针对性,体现层次性,注重时效性。

3、坚持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指导教师在理念更新上有所突破;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改革的反思中成长。

4、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求自身发展,以求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校本研修内容

1、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2、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3、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4、师生和谐沟通能力

5、评课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

7、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

8、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9、“一功五化”岗位大练兵

四、校本研修形式

1、专题论谈。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名师、名家讲座;请教学专家、名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2、自我反思。立足课堂,改进教法,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学习理论后的反思等主要研修方式,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篇优质教学反思。

3、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中合作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培训中,有计划地开展“一课两上三研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采取听评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得到共同发展;

5、案例分析。借鉴经验,得到启迪;

6、课题研究。结合我校情况和个人实际,选出研究课题,进行教科研活动。

7、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工作。给新教师配备好骨干教师作为新教师的指导老师,召开有关会议,落实好带教措施,多创设新教师实践锻炼的舞台,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在教学上有

特色。

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2、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专题培训、案例分析、问题诊断、课堂教学)

十月份:

1、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师生和谐沟通能力(专题培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十一月份:

1、评课能力;

2、“一功五化”岗位大练兵

3、反思能力(专题培训、建立课堂评价标准、教学反思交流会)。

十二月份:

1、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

向红小学校本研修年度计划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等要求,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方案依据洪湖市十三五教育规划,基于区域发展要求和教师发展需求,三年一周期,统筹设计;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有机结合为基本形式,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旨在解决学科中难点胡研修主题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形成教师研修常态化为目标,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目标任务

1、建立校长——工作坊——教师三级联动的校本研修工作机制。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行政机构,教学、教研紧密配合,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2、完成教师全员研修任务。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年28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3、建立校本研修基本制度。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4、建设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资源信息库。整合校本研修资源,充分利用湖北省“国培计划”网络资源,建立向红小学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资源库,推广应用已有的教研成果,开发一批新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

三、组织机构 学校管理员:胡伟儒

工作坊坊主:语文:贾小明 数学:黎 田

参与网络研修的语文学员:董红刚 熊金勇 刘成华 温芹 张艳秋

梅艳霞 姜天晓 郭琼 吴新 吴旭山 张艾琼 王桃红 肖蕾 高尚武

唐家祥 李红 参与网络研修的数学学员:胡伟儒 吴孔禅 刘绍炎 颜昌义 刘学军

王惊春 徐述贵 张光礼 邹从炳 赵光勇 秦仁举 龚茂志

四、具体安排 阶段 日期 10.8 内容

指导全校教师熟悉平台,了解各阶段学习要求,大于等于120分钟

教研组召开研讨会,确定语文学科研修主题:小学生作文教学重第一阶10.10—难点的突破。数学学科研修主题:小学生基础计算能力提高重难段

10.11 点的突破。坊主制定研修计划并上传 10.8-10.14 10.12—学员根据学科坊研修主题,撰写个人年度发展计划并上传。(110.14 次以上线上活动)

10.15—网上学习相关网络课程,大于等于200分钟

11.1 围绕研修主题组织两轮集体备课,分别是温芹老师的《影子》和10.21—贾小明老师的《落花生》,赵光勇老师的《分数的除法》和黎田10.26 老师的《加减混合计算》,撰写教案并上传,其余教师围绕研修第二阶主题完成自己的片段设计和微课设计上传。段

10.15-110.26—网上看本坊教师上传的教案,互看互评,参加工作坊组织的线上1.11 11.7 研讨活动

(1次以上线上活动)

11.8上研磨出优秀教学设计并各推荐至少一篇到区域坊

午8:00 11.9 完成作业。(上传修改后的教案)

11.12—网上学习相关网络课程,大于等于200分钟

第三阶11.30 段 11.14—学科坊开展教研活动,开展集体研课成果课堂展示及评课活动。11.12-111.18 其余教师完成自己的片段或微课。(1次以上线上活动)2.9 12.1—学员上传作业(优质课堂实录、教学片断或微课均可)。学科坊12.9 主将评选出的优质课推荐到区域坊

第四阶12.10—网上学习相关网络课程,大于等于120分钟

段 12.20 12.10-112.16—教师出课后检测试卷

2.25 12.19 12.20上召开线下研讨活动,学习检测试卷怎样设计,打磨分层检测题(1午8:00 次以上线上活动)

12.21—上传作业(一份分层课后检测测试卷或课后检测题)。管理员推12.25 荐优秀检测试卷到区域坊

五、校本资源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

(一)校本资源库建设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全员参与、资源共享、建用结合的原则,以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根据学校实际需求收集整理学生教育、师资培训、管理软件等类信息资源。要注意信息资源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及信息资源的模块化和结构化,要易于管理、方便查询,形成一套资源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培训、使用、教研机制。

(二)、建设框架及管理

1、明确构建校本资源库的基本构架分两个层次,个人资源包和校本资源库。个人资源包按照“个人姓名――课题名称(教材的章节标题、课文标题等)――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习题精选、教学反思、扩展资源(图片资源、文本资源、音视频资源)等层级关系设置各级别的文件夹目录。

校本资源库按照“校本资源库---年级---学科(注明教材版本)---学期(分上、下)----课题名称(教材的章节标题、课文标题等)---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习题精选、教学反思、扩展资源(图片资源、文本资源、音视频资源)等层级关系设置各级别的文件夹目录或网页栏目。

2、明确我校校本资源库的存放和共享方式

统一存放在计算机教室的服务器上或研修网教师个人工作室,以FTP站点的方式管理或采用共享文件夹的方式,通过“网上邻居”在教室和研修网访问使用。为了确保各信息点访问方便快捷及信息资源的存储安全,采取“多台电脑同时存储”的双备份措施,即:在资源管理计算机上统一存储的同时,将各年级的资源分别存储在微机室的电脑上,该年级教师上课时,可直接从本机上调用教学资源。

3、明确资源入库流程及管理方法

校本资源库的资源按照“教师申报、提交入库资源----学校进行审核----网管员归类存放”的流程入库。资源管理计算机上的校本资源文件夹要采取加密保护和权限限制措施,有网管员专人维护、存放、整理,其它教师不得在校本资源库内乱存乱放。

(三)、具体工作

1、宣传动员召开学校资源库建设专题会议,明确分工,发动全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资源库建设。

2、由工作小组组织骨干教师构建学校信息资源库基本框架。建立各子目录,分别创建和完善电子备课系统、教学资源下载等平台。

3、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课件制作、资料下载、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便于他们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

4、工作坊主对学校已有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初步构建学校信息资源库,为后期的充实和完善做好铺垫。

5、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主要使教师掌握文件的上传、资源库信息资源的使用,特别是学科信息资源库的应用,从而提高资源库的效益。

6、工作坊主作为子目录信息资源库建设的责任人,要挖掘坊内教师的内在潜力,不断丰富充实信息资源库的内容,不断更新,同时加强管理。

7、全校教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的教案、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材料,应及时上传,便于分类汇总。

基于校本研修的听课 篇11

校本研修是教师不离开学校,在学校、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成长而开展的一种灵活多样的研修方法,这种研修方法接地气,紧密联系教师工作实际;课题小,研究素材容易找,有了成果容易推广,为广大教师喜欢和接受。笔者认为,如果把听课作为一种校本研修的方式,能有效地克服听课中的形式主义。由于教师带着研究任务去听课,就会带上心去听,带上心去品,既完成了教学研究任务,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

基于校本研修方式的听课,就是让听课教师带着教材教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听课,通过听课和研究,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听课形式上,灵活安排听课的时间和人选,除学校统一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外,采取自愿听课的原则,什么时间、听谁的课让听课者确定。刻意准备的课去听,原生态的课也去听,让有共同语言者相互听,同一科目有共同需求者借鉴听。错开听课的时间、年级和科目,防止出现大家一窝蜂地去挤一个教室听课的现象,这样,上课者没有压力,听课者也觉得自由。

一、确定研修主题,让教师带着心去听课

听课前,教研组或是年级组确定好一个或几个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修的主题,研修主题可简可深,可多可少,可以是一月一个,可以一学期同时确定几个研究问题,还可以提前预告,让教师查阅相应资料,想听什么课,怎么去听需要的课,组织者就不必去强迫他们在什么时间听,听什么课。这样,带着目标任务去听课,就不会成为任务课。

二、给时间机会,让教师用心去研究

听课的目的不是看听课笔记本上记了几节课写了什么,而是听课者学得了什么,有什么感想收获,发现了什么问题。听了不研只是走走形式,听了研究才能升华和借鉴。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共同进步,听课者在研究所听课的同时,还可以走访学生、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就会看到课的本质和效果。如有些教师的课堂热闹,但课后效果一般;有些教师平时课上得很好,但遇到听课,可能把优质课上成了平淡课;有些教师运用了各种媒体,但整合不到位,课堂结构显得零乱。另外,课堂过程的优化、环境的优化创设等都是听课者必须用心去研究的。

三、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去评课

评课的目的是让上课者建立一种能上示范课、敢上公开课、上好平常课的自信、勇气和持续上好每一节的品质与能力。上课者的自信来自于听课者给予的评价。这方面,一是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多角度、多维度评说,不宜面面俱到“从头说到脚”。可以从学生习得知识、能力方面评价教师的知识储备、课堂组织、教学环境创设、课堂机智、语言、媒体的运用、个性特点、风格等;还可以只从学生方面评说一节课,如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团队协作、情感培养、创造性、参与度等。其次,看上课者对教材的驾驭,即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教材一方面是蓝本,具有指导教师如何教与该教什么的作用,另一方面,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传授知识的“样子”,关键是教师通过备课,是否通过研究吃透了教材,是否能很好地利用教材去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能力。最后,通过评课使上课者建立一种自信,使听课也建立一种自信。尊重教师的劳动,即给教师一种建设性指导和善意的批评,站在鼓励教师和发展教师的角度去评价一节课的成败,使上课者建立起能上课、会上课的自信。作为评课者,应从实评课,去除空话大话套话,通过听课评课,发现自己的特点、优点,找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在学习中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建立起不甘示弱的自信。

带着研究任务去听课,可以说是一种小课题的研究,很好地融入校本研修中,建立长效机制,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相结合,就能发挥它的作用。总之,一位用心听课,用心去研究,用心去评课的教师,在比较中自然会习得教学的艺术,通过自己的反思,达到一种双向共赢的效果。

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 篇12

一、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研修的契机

上海市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走近鲁迅》单元。这个单元选编了鲁迅的两篇代表性作品《故乡》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初,当时中国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一是辛亥革命,其二是五四运动。要读懂这两篇小说,就必须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乡村与城镇的民生状况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复杂的内容仅仅依靠语文教师三言两语的背景知识介绍是很难奏效的。上海市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有一个《民族觉醒与共和革命》单元,详尽地介绍了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中大量的相关信息。语文组教师在研修活动中思考: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可以合作,让历史教师帮助学生走进那段岁月,而语文教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过程

在上述背景下,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组成了一个研修团队,开展了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探索。针对学生对于语文课文学习中的相关历史知识已有些淡忘的情况,两名教师在协同备课的基础上,确定先上的历史课要为后续语文课的学习重点解决几个铺垫问题,并请学生合作探究。第一,有人说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辛亥革命在终极意义上失败了,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第二,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和口号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你能举例说明吗?

历史课上,学生围绕问题大胆陈述观点。历史教师则在一旁点拨学生。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样几个问题,历史教师还补充了一些关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人民的资料,一方面对辛亥革命的得与失进行了辩证的说明,另一方面对五四运动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给予了有力的佐证。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故乡》和《孔乙己》的主题进行了铺垫。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故乡》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说描写的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理解了作品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及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对闰土不幸的命运给予了同情,更被鲁迅先生唤醒愚昧麻木国民的精神深深感动。

三、对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的反思

跨学科协同校本研修,可以使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相互联系,通过研修,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在本次的语文与历史学科知识的整合中,由于有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为基础,我们发现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和全面了,这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024——2025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篇13

查教〔2014〕5号

2013–2014学年度查湾中小学(幼儿园)

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实效性,根据省教

育厅《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教师

[2011]16号)、市教育局《关于六安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六教继[2012]1号)、县教育局《舒城县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方案》(舒教继[201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有效学习指

导”培训专题,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提升校本研修质量为主线,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和优化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二、研修目标

围绕新课程改革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创设校本研修有效形式,加强管理,优化机制,在师德教育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在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研讨、教学基本功训练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以“以学促教”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工作成效。

三、研修组织实施

1、成立“查湾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领导组”,全面指导和检查校本研修工作。

组长: 洪绍军

副组长: 王仕仂褚诗鹏

成员: 彭金莲查月冬江善虎李 青褚海金程寅来

郭良东李道荣陈祖苗

2、各校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制定具体校本研修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3、查湾中心学校校本研修计划

(一)规定内容研修计划

三月:

内容:法律法规教育;形式:会议及集体学习;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教育叙事。

四月:

内容: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形式:自学与研讨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理论小结。

五月:

1、内容:学生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形式:自学与研讨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案例研修小结。

2、内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形式:自学;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一份导学方案。

六月:

1、内容: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形式:自学与研讨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反思报告。

2、内容: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形式:小组研讨交流;要求:每位教师提供一份小组合作研讨记录。

(二)特色内容研修计划

根据中心校教导处制定的按周次实施的教研计划进行。

四、研修活动安排

1、启动阶段:2014年3月上旬至中旬,各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围绕年度培训专题制定、落实校本研修计划、内容、形式、时间、要求等。

2、实施阶段:3月下旬至5月下旬,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各校做好活动记录和经验总结,迎接“舒城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领导组”深入乡镇学校指导、检查校本研修开展情况,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3、验收阶段:6月上旬至7月上旬,对本年度校本研修进行验收,最终给予学时认定。

五、研修考核与要求

(一)研修考核

校本研修由教师所在学校负责实施,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业务指导和服务

支持,县教育局负责检查验收。

1、考核方式

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过程性考核以教师过程参与效度为重点,出勤和参与率为主要依据,由所在学校进行考核,“舒城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领导组”负责督查。终结性考核以教师研修活动材料和专业发展记录手册、年度校本研修考核记录、格式化作业填写为重点,改进单提交为主要依据,由所在学校初核,教师进修学校认定合格后,考核结果报县、市教育局师训管理部门审核。

2、学时认定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五年周期内年度培训为72学时,其中校本研修不少于24学时。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或省级专项培训项目,超过72学时,免于参加当年其它类别培训,不足72学时,需参加当年的校本研修。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获得毕业证书当年按72学时予以认定。

⑴本年度校本研修规定内容考核学时认定如下(共20学时):

模块一: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以“依法执教”为主要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教育叙事,认定4学时。

模块二:以“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为内容在研修有关学习资源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理论研修小结,认定4学时。

模块三:从所任教班级学生中选取3至5位学生典型案例撰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学生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分析报告,认定3学时。

模块四:从本年度授课内容中选出一节课内容设计一份导学方案,认定3学时。

模块五:结合工作实际,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指导效率”为主题撰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反思报告,认定3学时。

模块六:以“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为主题组织一次小组研讨交流活动,至少记录3人发言,认定3学时。

⑵、本年度校本研修特色内容考核学时认定如下(不少于4学时):

第一、课题研究,认定2学时。

第二、集体备课,认定2学时。

第三、公开课,认定2学时。

第四、发表论文,认定2学时。

第五、论文获奖,认定2学时。

特色内容系各学校根据学校特点安排的自主学习内容,可灵活采取除上面五项以外的其它内容,每项认定2学时,总学时达不到4学时者,教师年度校本研修均视作不合格,不予认定校本研修学时。

(二)研修要求

1、校本研修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分学段、分学科、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培训教材研读、网下集中研讨、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等研修活动。

2、优化整合多种培训方式,把校本研修和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开放式、符合校情、富有实效的培训模式。

3、建立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制度。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主要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为校本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校本研修工作情况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4、建立校本研修档案制度。各学校要设立专人管理研修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研修资料并按人员分类装袋,做到每位教师都有研修档案袋。

5、建立教师研修学分银行。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教师完成研修学分(学时)和考核情况,将作为其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的重要依据,激发教师研修积极性。

6、具备条件的学校可通过校本网络研修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建设,探索和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示范校。

7、坚决杜绝校本研修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得力的现象。

8、各校按成立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职责,认真组织,确保研修工作顺利进行。

查湾中心学校

上一篇:广东高三历史一模试卷下一篇: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