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2024-09-22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共7篇)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篇1

直到复试结束,我的考研才终于划上句号。二战的我,以初试四百多分的成绩,如愿进入心目中的象牙塔。欣喜之余,我由衷感恩考研论坛对我的帮助。在此写下自己的复习心得,以供需要的人参考借鉴,并祝愿所有的考研人都能梦想成真。

一、行动上做最好的准备,思想上做最坏的打算

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战略思想。行动上全力以赴,坚持到底,这个自不用提,没有付出何来回报。然而,我个人认为,考研毕竟是一次性的考试,什么情况都能够发生,所以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需要一颗能够接受最坏结果的心。诚然,成功需要求胜欲,但压力过大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及时而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成了整个考研历程的重中之重。一年半来,我一直在不断的与自己对话,给自己心理暗示,在消沉中艰难的抬起头,在极度想放弃的冲动下依然翻开书本,就这样跌跌撞撞走到最后。我且希望后来人能够多些坚强,多些自信,更要对失败保持一颗坦然的心,尽最大的努力坚持到考完试的那一天。

二、关于辅导班的选择

该不该报辅导班,我认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虽然我没有报过任何辅导班,但我并不否认辅导班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有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你善于复习的统筹规划,如果你有一定的渠道(比如网络、论坛)能获取信息,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不报辅导班。

三、初试的复习我复习的时候,参考了论坛里不少过来人的复习经验。我从中受益匪浅,至今心存感激。到今天,我回味当初四门科的复习,亦有一些粗浅的见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政治、英语、数学

三、专业课(管理学),四门科尽管门类不同,但我觉得在复习的战术上却有共同点可循。即:重复。重复加深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重复便加深了记忆。所谓的技巧也是自己重复后的总结。回想一下,在近乎两年的复习中,政治红宝书我看了约十三遍(至考前几天仍在翻,那时很快就能翻完一遍),数学复习全书约看了七遍,真题做了四遍,英语历年真题做了五遍,专业课看与背一共是九遍。不用害怕耽误时间,考研本身就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且书是越翻越薄,每一遍都会较之前一遍要快。下面分科进行阐述。1.政治的复习

政治我考了个中规中矩的分数:77。在政治的复习上,我认为,应尽量多看红宝书,题目只需做适量即可。

在辅导书的选择上,必不可少是红宝书(大纲解析)、习题集(虽然市面上还不曾有一本理想的习题集,但是做题的思路与感觉却是要通过这类书来培养的)、时政,肖四。我另外买了有海天28题,启航20天20题还觉得有些用,看一看对分析题的理解与回答还是有帮助的。别的书如果要买一定要慎重。市面上政治辅导书大多琳琅满目,华而不实,打着名师的旗号糊弄考生。我当初就买了不少,之后无不后悔疼惜。当然,如果你报了辅导班,就只用辅导班的书,或是辅导班老师推荐的书就可以了。

由于在大学里很少听课,考前又是生搬硬套,所以考研期间我就等于是零基础自学政治。我的方法很笨,但我却觉得很实用。步骤如下:1.看懂红宝书。精看一遍,再粗看一遍,在上一次精看的基础上理清章节之间关系,用笔划出提纲句,重难点句,适当做旁注(也就是把自己的理解简要写在书上)。2.边看书边做题。再度精看一遍红宝书,同时带着把习题集做完。将错题与难题还有自己拿不准的题用笔标出,尽量返回红宝书中找到原理或原句,用笔标出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符号做标记。3.总结红宝书与习题。这过程就是再看一遍红宝书的过程,同时再将习题集中的错题难题回顾一遍,基本上也就可以明白有些知识点会怎么出题了。4.复习时政。时政书内容都不多,看与练并重,两三遍即可。5.冲刺复习。一方面,不断翻看红宝书(红宝书一定要看细,因为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广泛);另一方面,做冲刺试卷(即肖四,做完后给自己评分,弄懂每一个题),看一看海天28题,启航20天20题。这两方面有规律的结合起来,直到考试前一天。

特别要提出的是,在考试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我第一年就吃了这方面的亏,为了卷面的漂亮,为了写满每一个分析题,最后导致两个大题在最后二十分钟仓促写完。我觉得每一个大题应最多不超过25分钟完成,而选择题要尽量快速解决。2.英语的复习

英语上我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谈,因为我的分数只比国家线高一点。我觉得英语是我的软肋吧,两年来我也花在英语上不少时间,却一直收效甚微。今年从考场走出来,对答案,发现排序题全错,心凉了一半。所以在英语的复习上,我先总结一下我曾经走的误区,望后来人引以为戒。

误区1.只注重记单词而忽略阅读。这是第一年迎考我犯下的错误。第二年我纠正了过来,边记忆单词边做阅读,这样一直得保持到最后。市面上的英语阅读书参差不齐,我只发现张剑系列的还不错,虽然难一点,但解析的很到位。阅读主要还是以真题为重。

误区2.轻信所谓的技巧。网上或书中不乏有关于阅读的技巧,有的甚至说的很玄。我觉得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练习,技巧的生搬硬套是没有用的。尤其是七选

五、排序题之类,我虽有不少的练习,但对每一篇练习里的文章理解的还不够,只是对了答案然后简单的看下文章翻译就当是完成任务了。轻信技巧,套用技巧无疑是舍本逐末的方法。英语是一门语言,一定要尽早复习,多花时间积累。

此外,总结一下身边英语考的不错的人的学习经验,还是可以得出这样几点:1.真题是最宝贵的复习资料,要反复去做真题,认真理解里面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2.单词书要经常翻,最好用一本分频词汇书,高中频词重点掌握,包括单词的每一个意思和单词的书写,低频词知道是什么意思即可。3.作文要早一点准备,每一种类型的文章都要动手多写几篇,不要套用参考书中的模板,最好总结出自己的模板。4.考前半个月一定要做几套模拟题,分配好时间,找到考试的感觉。

3.数学

(三)的复习

去年的数学我的分数不及一百,今年的数学我超过了一百四。诚然,今年的题较去年来说更为简单。但在今年的复习上,我却是对数学做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我反复研读复习全书,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并精做上面的练习,标出错题与难题。接着就是精做历年真题,我前后共做了四遍。当然,一些得心应手的题在第二遍就可以略过了。第三第四遍主要是针对错题难题。其次,我做了两遍李永乐的四百题。去年我没有做下去,因为感觉很难,而今年不断的对复习全书重复后,逐渐就能适应四百题的练习了。然后,我买到合工大五套题,去年的和今年的在一起共十套,我也把它先做一遍用来模拟考场,第二遍专做错题与难题。最后,冲刺阶段我用李永乐的5+3来模拟,这时做这样的试卷就如同在云端行走一样轻松舒服了。注意,复习全书里知识点的翻看贯穿于整个数学复习的始终。这样才能与题目一起交相辉映,融会贯通。考前半个月最好将自己所有的错题与难题过一遍。专业课的复习与复试的准备在此略过,我会发到相应学校的子论坛里。

生命诚可贵,考研价更高。最后再一次祝大家成功,祝考研论坛蒸蒸日上。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跟帖,我会常回来看看的。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篇2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这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在内部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将该行现有的棚改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一并划入事业部统一管理,其授信评审、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绩效考核都单独进行。国开行还称,住宅金融事业部将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

市场预测,国开行将预计发行3000亿-4000亿元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种种迹象表明,国开行正在快速加大在棚改项目方面的融资支持力度。根据公开资料,国开行今年前4个月向棚改项目发放贷款1079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4月份发放棚改贷款834亿元,是前3个月发放额的3.4倍。截至2014年4月末,国开行累计发放棚改贷款5153亿元,贷款余额3929亿元,在同业中占比超过60%。同时,国开行通过开展棚改项目银团贷款,引导商业银行资金366亿元;累计发行涉及棚改的企业债和私募债97只,引导社会资金693亿元;以股权投资和夹层投资等形式累计支持棚改项目12个,金额30亿元。

关于组建新型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定调。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其中关键一条便是“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2013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更从五个方面规划了新型城镇化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其中再次提及“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驱动下,中国版的公共住房银行,正在迅速逼近我们。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共住房银行”?公共住房银行能带来什么?国际上的公共住房银行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公共住房银行之国际视野

所谓公共住房银行,顾名思义,是带有公益性目的的住房银行,与逐利性的商业住房银行相区别。但公共住房银行,是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一种,为此在国际比较中需要将其放在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下来分析,只有与其他类型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或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进行相互比较,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出公共住房银行的优势与特殊功能所在。

一、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必要性与内涵

众所周知,住房是世界性难题。住房需求量大、资金要求高、使用周期长,还兼有投资品、商品和保障品等属性于一身,这些特性使得住房金融模式在住房的供给与消费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基于市场机制的商业住宅金融机构,以逐利为运营出发点,还因为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嫌贫爱富”,门槛高,导致中低收入家庭往往很难进入商业住房金融市场,引发一系列“市场失灵”,进而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联合国人居署一系列研究表明,“住房消费的困乏,是贫困、疾病、社区衰败、骚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触发点”。

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再由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作为平台予以贯彻和执行。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就是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和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组合。虽然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运作机制和运转模式大相径庭,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政府的干预之手,帮助中低收入家庭以较低的成本来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时也帮助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住房部门获得长期稳定和廉价的资金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2011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曾经对19个新兴经济体和14个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住房金融方面的参与程度做过一个排名。所有33个国家与地区中,新加坡和巴西并列第一,得分都是0.75,其次是泰国,得分0.69,而再次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得分都是0.63。而发达国家中排名最高的是美国和荷兰,分别是0.56和0.50,在全部33个国家与地区中排名第6和第7。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住房金融部门中的“存在感”反而是比较低的,得分只有0.38,新兴经济体中排名第9,全部经济体中排名第12。虽然这个排名只是做一个参考,但足以反映中国在政策性住房金融方面,工具比较少,机构比较匮乏。

可以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份报告还揭示,一国的住房自有率高低,与该国政府在住房金融部门的参与程度呈正比关系。

二、国际上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的类型

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可以说,就是各国政府运用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的实施平台。所以,要了解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运作机理与政策目标,首先需要了解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

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强制性住房储蓄、政策性住房储蓄、财政担保、财政贴息或财政贷款、税收优惠或退税、住房津贴或租赁补贴等。这些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的应用,往往都基于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后四者相对简单和容易理解,前两者值得多说一些。

强制性住房储蓄模式。强制性住房储蓄,主要体现在中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尼日尼亚等国所特有的住房公积金或全能型公积金。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CPF)是一项全面性的强制性储蓄,具有养老、医疗、教育、家庭保险等多方面功能,并不限于住房消费。墨西哥对私营部门雇员的“职工国家住房基金”(INFONAVIT) 和公营部门雇员住房基金(FOVISSSTE),巴西的失业与养老保障公积金(FGTS)等同样也有较强的养老、社保、失业保险等综合性社会保险功能,但这里都把它们作为强制性住房储蓄的一个案例看待。

政策性住房储蓄模式。以法国各类开放性住房储蓄为最主要代表。法国各类住房储蓄计划,是法国政府1960年代在对德国式自愿合同住房储蓄改造基础上形成的。同样也是基于自愿参与原则。但与德国式合同住房储蓄不同的是,法国政府对各类住房储蓄计划进行税收减免和贴息等重力度奖励,但没有专门的储蓄机构,而由各商业银行通过设置个人储蓄账户来归集资金,汇集的资金除了让储户可以得到优惠贷款,主要进行社会住房投资,也包括其他公益性投资。

三、国际上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类型

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出资比例和主导性的强弱,可以依次归类为:国家住房银行、政府性住房贷款担保公司、公共住房基金、政府支持企业(GSE)、社会住房互助基金等。

国家住房银行。国家住房银行的定义是,由政府发起和财政出资的、以贷款发放方式定向配置资金用于公益性住房开发与消费的政策性银行。国家住房银行的典型案例包括,挪威的国家住房银行(SHB)、印度的国家住房银行(NHB)、泰国的政府住房银行(GHB)等。在历史上的著名代表还包括,韩国的已经被合并在韩国国民银行的韩国住宅银行(KHB)(1967-2000)和巴西已经消亡的国家住房银行(BNH)(1964-1986)等。需要指出,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明确的国家住房银行,但其开发性银行往往代行驶国家住房银行的职能。如法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就兼任了法国的国家住房银行功能。

需要强调,能否直接吸收居民储蓄,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组织的界限,但对于政策性银行来说,则基本上都不能吸收居民储蓄,主要通过发债来获取流动资金。还可以注意,如果不限于政策性住房金融领域,那么各国几乎都有由政府全资或控股的开发性银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日本战后重建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三行”(开发银行、政策性投资银行和进出口银行)、法国的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等,在性质和功能上完全相当于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村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府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现代政策性金融体系中,政府往往不再直接提供贷款,而更多以担保形式来撬动贷款资金用于政策性目的,政府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就是承担这个功能。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的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加拿大的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CMHC)和瑞典的国家住房信贷担保局(BKN)。另一个典型,荷兰的社会住房担保基金(WSW),则是政府与社会住房协会共同出资的股份制机构,按股份公司方式运作,主要向社会住房协会提供住房建设融资担保。当基金无力偿还担保债务时,由政府代替基金履行担保债务责任。

随着现代住房金融的创新发展,住房金融的重心越来越从一级市场走向二级市场,住房贷款证券化则是主要发展方向,这样,政府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不仅可以对住房贷款资产本身进行担保,也可以对住房贷款收益进行担保。政府性住房贷款担保机构往往在一国的住房贷款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包括美国的吉利美(GNMA)、日本的住房金融代理公司(JHFA)、韩国的住房金融公司(KHFC)等。它们都是国有全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在推进该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甚至全部的作用。

公共住房基金。公共住房基金也是由政府发起、专注支持公益性住房开发与消费的政策性住宅金融组织。公共住房基金和国家住房银行十分相像,业务上也有不少重叠,很难完全区分。但较国家住房银行,公共住房基金的来源往往更加多样化,不限于财政,用途也更加多元,不限于住房开发,在住房消费领域也不限于购房,还可以用于租房融资等,使用方式也不限于贷款,还可以用于担保或贴息等。公共住房基金的代表性案例有,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GHLC)(创立于1950,2007年被日本住房金融公司JHF所取代)、韩国的国民住宅基金(NHF)、芬兰的国家住宅基金(HFB)、捷克的国家住房发展基金(SHDF)等。

政府支持企业(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 GSE)。政府支持企业是指那些不是政府出资或控股,但由政府提供显性或隐性担保的公司化组织。其资本金往往是私人或机构投资者的钱,或者发起会员单位认缴,其运作也相当市场化,具有逐利性,但需要严格遵守政府依据立法确定的管制规则,承担很多公益性义务。在政策性住房金融领域,政府支持企业(GSE)的典型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下称“两房”),以及美国在一级住房金融市场上向成员银行提供再融资资金的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两房”不直接放贷,而是活跃在住房金融的二级市场上,通过在资本市场推行抵押贷款证券化来增加住房贷款资金的流动性,扩大资金来源,从而降低美国人购房的融资成本。

而美国的吉利美(GNMA,正式名称是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是美国联邦政府住房和城镇开发部(HUD)下属的政府全资子公司,虽然名声没有“两房”那么大,但与“两房”一样,同样从事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不过只担保,不购买。而且吉利美只负责推进有政府背景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如由联邦住房管理局(FHA)、退伍军人管理局(VA)、公共住房机构、农业部等提供保障的住房贷款。有戏言,吉利美只负责美国“央产房、军产房、农产房”的抵押贷款担保。吉利美本身还是政府机构,还通过地方政府或社区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补贴,补贴资金来源于国会拨款。

此外,法国土地信贷银行(Crédit Foncier deFrance)虽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也享受政策扶持和承担政策性住宅金融业务,则可以算是法国半官方的“国家住房银行”。

社会住房互助基金。欧洲很多国家社会住房部门都有自己的互助担保基金,往往是会员发起,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内部认缴,对政府的独立性更强一些,不过政府仍然负有隐性担保,或对其有指导权。代表性案例如法国的社会住房担保互助基金 (CGLLS)等。荷兰的社会住房中央基金(CFV),是针对社会租赁住房部门紧急融资需求的公共基金,由各社会租赁住房协会每年提取其租金收入的1%作为资金来源,但同时还是荷兰政府系统内对社会租赁部门实施监督和管理职能的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对社会住房协会在平时进行财务监管和在危机时候进行财务重组的双重职责。法国的社会住房所有权担保基金(FGAS),是由社会信贷机构自发的股份制组织,法国政府没有股份,但仍对其有管辖权和指导权,也是法国政策性住房贷款补贴发放的主要网络平台。

需要注意,同一个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可能同时担保多个政策性住房金融功能,所以很多时候很难准确界定一个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到底是哪种类型。如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CMHC),既放贷,又做贷款担保。而在2007年取代日本住宅金融公库(GHLC)的日本住房金融代理公司(JHFA),相比美国的吉利美,业务范围更广,承担与美国“两房”一样面向普通家庭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功能,业务类型也多元化,既购买贷款,又做贷款担保,而且还提供传统的住房贷款发放,以及做贷款担保。韩国2004年创立的韩国住房金融公司(KHFC)同样也发挥了多种功能,不仅有贷款证券化业务,也有传统的贷款发放与担保,还在推行“反向按揭”业务。

从这个角度,国际比较研究中,常用“公共住房银行”来广泛代指各种类型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尤其可以包括些不是政府直接出资、但受政府指导、贯彻政府意志的金融机构。而“国家住房银行”,一般则特指政府全资所有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公共住房银行之国际样本与经验总结

一、公共住房银行发展的若干典型案例

本文主要介绍公共住房银行,但不单纯介绍公共住房银行,而是介绍各国如何基于公共住房银行来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以下具体介绍国外在公共住房银行方面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

1.挪威模式:国家住房银行兼任住房政策执行者和住房福利发放者

挪威国家住房银行(SHB),依据法律于1946年创立,为挪威政府全资所有的国有银行,具体由区域发展部控制。挪威国家住房银行的贷款只用于住房目的, 曾经是挪威最大的金融机构, 其贷款总额在全国住房贷款总额中曾经占据一半的份额,二战后挪威新建住房有一半从该机构得到融资。但近年只占8%左右,这主要与挪威国家住房银行后期更多转型为政府对居民住房津贴福利的提供者有关。挪威国家住房银行还具有政府机构职能,是挪威政府实施住房政策的最重要机构之一。

2.法国模式:国家住房银行吸收政策性储蓄资金进行公益性投资

法国没有专门的国家住房银行,但法国政府独资的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则在社会住房融资领域代行了“国家住房银行”的职能。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对社会住房的投资资金,主要来自政策性住房储蓄计划。

法国各类住房储蓄计划,基于自愿参与原则,但政府进行税收减免和贴息等奖励。各商业银行都可以设置个人储蓄计划账户来归集资金,汇集的资金除了让储户可以得到优惠贷款,主要进行社会住房投资,也包括城市更新改造等其他公益性投资。

如Livret A储蓄账户,这是法国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储蓄品种,在各家储蓄银行和邮政银行都可以开户。储蓄利率由政府控制,每人限开一本,当前年利率为2.75%,利息免税,每本最多存入数额为15300欧元,储蓄由政府担保,流通性很好。2013年4月,法国有6330万人拥有Livret A储蓄账户,储蓄余额达到2300亿欧元。Livret A储蓄账户本身其实与住房没有直接关系,但由于汇集Livret A储蓄账户大部分余额都由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控制,2013年占到65%,然后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又把资金主要用于法国的社会住房融资及城市维新。此外,即使没有在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控制的Livret A储蓄账户头寸也肩负公益性投资要求。另一方面,法国社会住房融资的大部分又主要来自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如2012年法国社会住房建设规模达到15万套,贷款规模达到100亿欧元,其中73%来自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因此,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和Livret A储蓄账户的结合,就成了法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代名词。

3.日本模式:公共住房银行通过国家财政投融资体制吸纳政策性储蓄资金

日本在战后为了加快经济复兴和社会重建,构建了庞大的政策性开发金融体系,其中面向低廉住房建设的住宅金融公库(GHLC)一直是日本政策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日本的“公共住房银行”。

与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相配套的是,日本独特的财政投融资体制。具体而言,日本将长期的邮政储蓄、国民养老金和简易人寿保险等靠国家信用归集起来的资金与财政预算资金相协调,通过转移给住宅金融公库(GHLC)这样的机构来进行政策性开发投资。邮政储蓄是日本政府创办的、有国家的信用担保,不像民间金融机构有破产倒闭的风险,加之其网点多、分布广、存款利率相对商业银行有优势,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邮政储蓄归集的资金占日本个人储蓄存款的30%左右。邮政储蓄除满足储户日常提取存款外,大部剩余资金成为政府财政投融资体制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在1970-1990年代日本财政投融资年度资金计划中,邮政储蓄通常占50%左右,这使得日本政府有了较多的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政策性开发建设。

如在公共住宅领域,住宅金融公库有四个资金来源:(1)财政投融资体制中获得的配额贷款;(2)中央政府利差补贴;(3)公营法人名义发行的特殊;(4)回收的借贷资金。住宅金融公库将其资金有偿借贷给公共团体(住宅公团)修建廉价的住宅(公营住宅),或有偿借贷给符合政府住房政策的民间住宅开发企业修建和个人自建符合政策要求的住宅。在1950-1990年代,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提供的贷款资金长期占日本住宅贷款资金的20%-30%。

近年来日本逐步放弃财政投融资体制,更加趋向美国的市场化模式。2007年日本住房金融代理公司(JHFA)代替了住宅金融公库(GHLC),成为日本新版“公共住房银行”,而日本政府主要只起资产证券化中的担保作用。但日本历史上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成功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4.美国模式:公共住房银行,民营所有、市场化运转、政府提供担保

美国以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而著称,但政府看得见的手随处可见,其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也十分发达,拥有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

以联邦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为主要政策制定者和规制者,美国联邦政府一手缔造和统辖了从联邦住房管理局(FHA)、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FHFA),到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FHLB)和“两房”和吉利美等一大摊具有金融功能或监管金融的实体组织。其中,虽然联邦住房管理局(FHA)、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FHFA)和吉利美都是政府机构,但只有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FHFA)是纯粹的行政监管机构,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和吉利美都具有保险或担保等金融功能。

如果说在美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中存在一个“公共住房银行”的话,那应该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其为成员银行提供住房方面的再融资,地位相当于住房融资领域内的央行。再宽松一些说,如果把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看作是住房贷款一级市场上的“公共住房银行”,那么美国的“两房”和吉利美则是二级市场上的“公共住房银行”。

但值得注意,这四家机构虽然都是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立法发起,但除了吉利美是美国政府全资所有,其他三家都没有政府资金介入(常态下),为民间资本股份制所有。尤其“两房”是由私人和机构持股所有,都曾经长期是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直至次贷危机后于2008年9月被美国政府接管,2010年6月从纽交所主板退市)。但这三家因其有很强的政府显性担保特征,被称为所谓“政府支持企业”(GSE),为此可以看作是美国特色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而且事实上,这三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都受到诸多政府优惠,包括免除联邦收入税和更低的资本金保证等。

美国模式的好处是,政府不直接从财政出钱,只提供隐性担保,提升民营企业信用等级,加上市场运作,运作效率高。在市场好的时候,动员资金多,加快住房信贷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利于降低住房融资成本;市场不好的时候,也可成为政府反向周期调节的工具之一。但坏处是,“政府支持企业”在企业天然的逐利性和政府要求的公益性之间很难平衡,企业管理层和股东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滥用政府的隐性担保,为一已之私而大肆购买高收益但高风险的“毒药资产”,尤其住房贷款在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后,责任与风险模糊不清,政府很容易担负上过高的政治风险和财政风险。

5.印度模式:可吸收居民储蓄和推进金融创新的国家住房银行

印度国家住房银行(NHB),依据1987年的《国家住房银行法案》而在1988年7月8日创立,其设立目标是“推进住房金融具有包容性的稳健扩张”。总部在新德里,规模很小,2008年时候只有雇员80人。印度国家住房银行是印度储备银行全资所有的国有金融公司,但带有政府机构性质,具有住房金融监管职能,其工作内容包括制定住房金融发展方针,监管民营住房金融公司,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同时也通过管理和以再融资等形式促进社会住房项目。2012年末,印度国家住房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9.2亿美元,与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国家住房银行不同,印度国家住房银行可以直接从居民那里吸收定期储蓄,同时也接受住房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当然,印度国家住房银行通过发债和向国有金融机构借贷,仍是获取运作资金的主要手段。

印度国家住房银行在推进印度住房金融创新方面做了很多表率,如在印度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发展次级房贷市场方面起到了一个领导者的作用。印度国家住房银行于2000年8月在印度金融市场先导性地发行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还被政府授权为其他民营金融机构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提供担保,提高它们的信用等级。印度国家住房银行还率先发行了以房养老的“反向按揭”产品。此外,2011年印度国家住房银行开设“节能住房金融项目”,专门为环保节能的住房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印度国家住房银行还有一个职能是,对外作为印度政府在国际上关于住房发展项目的融资机构。如2013年8月14日,世界银行向印度政府提供了一笔1亿美元的25年期无息贷款,专门用于印度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改善计划,就是由印度国家住房银行来具体承担的。

6.巴西教训:不当设计导致国家住房银行被迫终结

巴西国家住房银行(BHN),创建于1964,终结于1986年,其兴起曾经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发展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一个旗帜性榜样,但其终结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之处。

要介绍巴西国家住房银行,需要了解一下巴西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SFH)的一些背景。巴西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SFH)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1)强制性储蓄系统——失业与养老保障公积金(FGTS),类似中国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持对社会住房的资助;(2)自愿储蓄体系(SBPE)系统,由商业银行、建筑协会、储蓄协会等在政府规制下使用。

巴西国家住房银行运行期间,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失业与养老保障公积金(FGTS),但也可以接受自愿储蓄(SBPE),还可以发行债券。巴西国家住房银行再把这些汇集资金以管制利率提供贷款给国有或社会住房开发者及公积金缴存人。巴西国家住房银行此外还负有对住房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通过巴西国家住房银行对低成本储蓄资金的有效动员,巴西政府在20年共新建了约500万套住房,平均每年为40万套住房提供贷款。巴西国家住房银行一度看上去很成功。

但由于1960年代巴西经济发展长期不稳定,通胀居高不下,巴西境内工资与债务都普遍与通胀指数挂钩,同比增长,这种背景下,巴西国家住房银行也从一开始就把贷款债务与通胀指数挂钩。但同时为了吸引贷款人,该机构又在1967年设立“工资等效计划”(PES),即承诺还贷支出上升程度不超过工资上升幅度的一定比例,还贷不足部分计入贷款债务本金,累计后由政府另外设立的“工资变动补偿基金”(FCVS)支付。相当于政府承诺,国家住房银行的借款人所借贷款债务,实际还贷支出不会比其工资增长更快。如果通胀不是很高情况下,或通胀与工资增幅差别不大,这种做法尚可维持。但在1980年代开始,巴西爆发金融危机,恶性通胀的同时工资水平严重衰减,双重打压下,失业与养老保障公积金(FGTS)的资金池迅速枯竭,而巴西国家住房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价值也遭受巨大损失,很快面临资不抵债,政府也面临“工资变动补偿基金”(FCVS)债务不断迅速膨胀的巨大压力。

到1984年11月21日,巴西政府终于不堪重负,不得不将巴西国家住房银行关闭清算,其对社会住房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转给巴西中央银行,其动员强制性储蓄和自愿性储蓄资金用于社会住房开发的职能,连同留下来的“工资变动补偿基金”(FCVS)债务大窟窿,都一并转交联邦储蓄银行(CAIXA)。

但由于政治的动荡和不连续,巴西政府直到1992年3月才正式通过立法废除了“工资变动补偿基金”(FCVS)对按揭贷款所承诺的债务调整担保,从2000年才开始正式清算FCVS所遗留下来的上千亿雷亚尔(约合500亿美元)的债务窟窿。而巴西国家住房银行被迫终结后,巴西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长期群龙无首,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之中,近年来通过几次调整,才重新上了正轨。

本来,巴西这种“强制性储蓄+国家住房银行”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低存低贷,应该是相对容易运转的。有相似制度基础的新加坡,依靠中央公积金(CPF)体系和建屋发展局(HDB)的密切配合,就很好地实现了新加坡组屋的良性循环和公民90%的住房自有率。但巴西在历史上,一方面缺乏稳定坚实的经济与金融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过于大包大揽,做出超出经济规律和自身能力的不当承诺,导致了巴西国家住房银行的悲剧。这方面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二、公共住房银行的国际经验总结

从各国历史经验来看,各国发展各种类型的公共住房银行或更广泛意义上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主要期望达到以下政策目标:

1.公共住房银行的政策目标

(1)促进住房民生

降低住房成本负担,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公共住房银行的最根本出发点。如房利美的口号是“我们的业务就是美国梦”,房地美的口号则是“让有房成为可能”。不少国家的公共住房银行,如挪威国家住房银行和美国的吉利美,甚至就直接承担了政府职能来向居民发放住房津贴或提供补助。

(2)推动城市更新改造

公共住房银行往往与城市更新改造紧密相关。如加拿大抵押住房公司(CMHC)早期是解决二战后退伍军人的住房问题,但后期就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融资方面提供大量资金。法国的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同样也是主要关注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

(3)调节房地产波动和平抑经济周期

公共住房银行或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还经常被政府当做在房地产领域实施货币政策的金融工具,作为宏观货币政策实施的补充,尤其在反向经济周期调节时候。以美国“两房”为例,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人心惶惶,大多数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无力或拒绝放贷,融资规模萎缩严重,只有“两房”因为贯彻美国政府托市意志而逆势扩大融资规模,仅2007年“两房”就新增抵押贷款融资6000亿美元,同比上涨12%。尤其2008年以来,近80%的新抵押贷款都是“两房”提供或担保的。没有“两房”的鼎力支撑作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的住房市场危机很可能会演化到不可想象的深渊。这个角度来看,“两房”2008年夏出现危机和最终被政府接管,也是因为在替政府买单。

(4)培育和刺激住房金融创新

从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经验都可以看出,公共住房银行或国有背景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在推动抵押贷款证券化、反向按揭等住房金融创新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先锋作用。就中国而言,住房公积金也是领先于普通商业按揭贷款而产生的,为后者培育了市场基础。

2.公共住房银行的经验教训

从各国经验来看,公共住房银行或一般性而言的政策性住房金融,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在于,政策目标是不是明晰、合理和可行。世界上很多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同时设立多个相互冲突的政策目标,最原本和最重要的政策出发点反而被模糊,导致没有一个政策目标能够令人满意地得到落实。

国际经验还表明,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不仅关系民生福利,关系金融效率,而且还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让美国特色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两房”濒临破产,美国政府不得不在2008年9月国有化“两房”,并注资1875亿美元来解救“两房”。2008年9月8日《华尔街日报》社论对此评论说,“这是我们这个岁月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之一”。而且很多事后的分析指出,“两房”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不仅没有遏制次贷蔓延,反而推波助澜,大肆收购或担保收益率高但风险极大的私人抵押贷款证券(PLS),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不仅带来美国经济百年以来的大衰退,还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都带来深重灾难。

美国“两房”的一大教训就是,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构建,但也要认真研究政府在住房金融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不能过度。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机制设计十分重要。

公共住房银行之中国的选择

一、制度建设的好处

就制度建设而言,发展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可以让住房保障的运作更加市场化,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更加明确;企业化运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将一部分原本财政预算内拨付的资金由企业来操作,暗补改为明补,有利于财政预算账目明晰,和现代财政体制建设;企业化运作后,可能推动一定的住房金融创新;也可以为政府在房地产领域多一个调控手段。

尤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发展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有利于筹措长期稳定资金推动棚户区改造和新移民市民化,降低城镇化成本,也是规范整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不能期望过高

从国际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发展公共住房银行或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看到,不要对公共住房银行或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认为这是灵丹妙药,可以一蹴而就解决长期困扰中国住房保障和城镇化建设中的诸多难题。事实上,那么多国家,发展几十年的公共住房银行或政策性住宅机构,也不敢说很好地解决了住房问题。

尤其要注意,产生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家庭无法支付市场价格的住房消费。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政策性住房金融,或可以一定程度缩小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市场成本之间的差额,或通过金融手段延期支付,但最终来说,再精巧的工具设计和再科学的机构设置,也不可能像戏法一样,完全消除支付能力与市场成本之间的落差。这意味着,政策性住房金融领域,政府某种形式的补贴,仍然是必须的。

还需要强调,发债这种手段,在目前我国整体经济杠杆率比较高的背景下,难度较大。尤其政府信用担保下的发债,在品种和规模上,都需要谨慎。

三、起步的选择

对于公共住房银行或一般性而言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关键是把握好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平衡点。政策性是根本,金融性是基础。一方面,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本质是金融,不是财政,更不是行政。所以一定要有资金价值的合理补偿,要能够返本付息、可持续发展,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一定要服务既定和明确的政策目标,这是其立足之本,要与市场化的住房金融明显区别。政策性住房金融应该是商业住房金融的补充,而不是对其的替代。

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目前初定的公共住房银行模式,是国家开发银行下设住宅金融事业部,以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来定向筹资,再专项用于政策性住房开发和棚户区改造。从国际模式比较来看,中国这个起步的模式,介于法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之间。在以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筹资方面类似日本住宅金融公库的独立法人性质,在定向筹资后的投资方面类似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但相对日本模式和法国模式,目前我国没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反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属性,也有很多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具有巨大潜力。短期内,在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愿基础上,鼓励各地住房公积金的结余闲置资金,认购国开行或财政部发行的住房金融专项债券,将保证债券认购资金来源。在中长期内,把中国的住房公积金体系,从目前的强制性住房储蓄,转变成政策性储蓄,是值得考虑的战略选项。

此外,就公共住房银行的数量来看,从国际经验来看,独家垄断会造成一定运作效率损失,2-3家的适度竞争,相对能对企业形成一定激励。但数量也不宜过多,否则规模不经济,管控难度会很大,政府隐性成本也会很高。

四、与地方融资平台的关系

从笔者的分析来看,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公共住房银行,着眼点绝不仅仅是服务大规模保障房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还剑指“地方融资平台”。对于城投公司这类地方融资平台,各方诟病很多,但一直缺乏有效替代办法。最近财政部打开禁区,在网站上称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上海、北京、深圳、青岛四市和浙江、广东、江苏、山东、江西、宁夏六省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还制定了《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有些人认为,市政债券将来有望取代不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使得地方资产负债更加公开透明。

但在一个非联邦制的国家中,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并非完全自主,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也缺乏实质独立性,这种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资信评级有什么实际意义,会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政府道德风险,各方争议很大。

在地方市政债券规模不太可能铺得很大的背景下,发展公共住房银行这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将有助于从另一个侧面规范地方政府的非财政投资融资,变政府信用为项目信用。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未来将更多地从国家开发银行这类政策性金融机构去争取资金,拿着项目,一个一个项目地谈。也可以预期,相应地,地方政府自己的融资平台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即,地方非财政融资权很可能会逐步收编到中央。这将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重大影响。

结语

公共艺术的经验与启示 篇3

艺术的传递

《新民周刊》:身为利物浦双年展策展人,你怎么会对公共艺术感兴趣的?

路易斯:我的职业生涯,最早是艺术史学者,之后在泰特利物浦做了10年的策展人和馆长,组织展览。我发现艺术在美术馆的展示总是受到限制,因为在美术馆人们总是根据艺术史来组织展览,但是社会公众并不了解艺术史,对艺术史也没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艺术品本身。

我在那里认识了许多艺术家,他们也喜欢在美术馆做展览,因为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声誉,有利于作品的销售。其实,美术馆的空间不利于他们的自由创造,而美术史评价也使他们有一种压力,不利于展示他们的才华。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艺术家对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不是制造“美术馆泡沫”。

艺术家也有类似的感觉,要跳出美术馆这个框框。因此我有了介入公共艺术的兴趣。

《新民周刊》: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介入公共艺术项目?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路易斯:那还是我在利物浦泰特做馆长时,因为有约翰·莫尔基金会的赞助,1998年我在海边做了第一个公共艺术项目“艺术的传递”(Artranspennine98),有穿越的意思。这是个非常大的展览,一半作品在博物馆和画廊里,另外一半在户外,从英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经过30个地方长达150英里。现在回头看,这个尝试是失败的:也许这30个地方太过分散,没有带来很大的人流量;也可能公共艺术做得太超前了。

展览本身虽然失败了,但其意义非常深远,很多参与的艺术家觉得这样做很有趣,他们自己仍在继续这个项目,每5年做一次,一直延续至今。结果还影响到当地决策者,让他们意识到可以借助公共艺术把这些地方联系在一起开发旅游业。2002年起展览被命名为“北方之路”,把一些旅游点连起来。

这是很好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影响政府的决策,让政府官员不再消极地接受现实,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把生活变得更好。我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和艺术家交流,让他们从艺术家的想法中“偷取”一些对他们有益的想法。通常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只是一个棋子,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让他们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新民周刊》:在英国,还有什么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

路易斯:在一个利物浦的边远小镇,有人找我商量:能不能用艺术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当时小镇的居民对此抱着相反的态度,支持与反对的各占一半。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作用,引起大家来关注与讨论。有人决定先临时在海滩上设置100多个半人像。结果这些人像吸引了许多游客,社区居民最后决定长期保留这些人像。

由此可以看到决定公共艺术成功的因素:一、对经济、对社区发展有利;二、可以提高知名度,变得全球闻名;三、“社会资本”的增益,这是一个很难评估的概念,它涉及到社区内的相互交流:展览前引起居民讨论,展览时吸引大家去现场,成为社区的连接点。

中国的戏剧性变化

《新民周刊》:英国在公共艺术方面成就卓著,虽然是老牌的工业社会,但在后工业化转型中保留了文化魅力。中国现在也开始类似的经历,英国的这些经验对中国有什么启示吗?

路易斯:按我个人的经验,不能让工业化时代的遗产完全消失。文化创造在英国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功产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从英国的例子来看,特别是利物浦,曾经是一个工业重镇,200年前已经富豪云集,100年前成为文化名城。2008年成为欧洲的文化都市。不过,利物浦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许多年前私人和公共资金投入的结果。中国现在巨资投入文化产业是件好事,但文化投资的回报不可能像工业投资那么快那么高,其成果可能要二三十年后才能显现。

《新民周刊》:这次的评奖与论坛都是国际性的,参加这次活动给你什么不同的体验?

路易斯:这次接触的是全球的案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很了解英国和欧洲的公共艺术,但这次可以了解各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比如在中国,什么是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定义与西方一样吗?我发现,在讨论不同的案例时人们往往不在一个语义层面上,也发现不同文化会带来不同的语境。就像我当年做利物浦双年展策展人时邀请外国艺术家到利物浦创作作品,发现他们做出来的和在他们本国创作的不一样。

《新民周刊》:有没有新的经验?给你什么新的启示?

路易斯:見到了新的人,接触了新的案例,但很难说有新的经验。我热爱公共艺术,固然是因为喜爱艺术,但有时候也是出自一种愤怒:在利物浦,我看到整条街都是被遗弃的空房子,孩子们走在这样的街道去上学。我意识到这会毁了那些孩子。由于人们的错误决策,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被迫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在那里,孩子们都会成长为有危害的人,而这些有危害的人又会来危害这个社会。

《新民周刊》:在中国也许不一样,什么事都可能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路易斯:有变化当然是好事。在城市里推倒老房子,盖起新的高层建筑,这样的现代化过程同样发生在1960年代的英国。新房子、新设施肯定要比老房子好。但是在英国,人们不得不将1960年代所建的高层建筑推倒。因为人们发现居住在高楼大厦里有许多问题,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现在我们正在为他们建造平房或类似平房的房子。

这次论坛的主题叫“地方重塑”。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因为很多城市的规划者、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建造了很多街区和房子,但并非人们理想的生活家园。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所建造的房子都是为房地产商谋利,从来不会考虑人们住进去会遇上什么困难。每个人都应该享受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不是商标,更不是钱,是给予人们决定和考虑的权利。在伦敦、巴黎的郊外,圣保罗与里约热内卢,世界各地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而让我愤怒的是,为什么人们会住在这样千篇一律的空间里?为什么大家都忙着把许多有文化记忆的老房子推掉,却造这样千篇一律的盒子让不同的人去住?这也是驱使我热心公共艺术的动力。

《新民周刊》:在中国正值公共艺术热,新成立的IPA会发挥那些国际专家的顾问作用吗?

路易斯:不会。公共艺术从来是地方性的,是为地方服务的。国际性组织不可能完全为中国当地或别的地方服务,还是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大家来分享研究成果,而非直接去指导公共艺术的具体项目。学会可以向大家提供一个专家联络图,而不是把专家找来进行业务咨询。

《新民周刊》:对6个得奖案例有什么评价?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篇4

本人2011年是第4次考研,应该还算经验丰富了吧。前几次有2次都是过了初试,复试被刷,初试分都比较低,今年发狠辞了职,一心准备,最终考了392(政治79,英语78,西综235),考上华西骨科。全心准备有半年的时间,但也一样觉得很辛苦,有时也会不想坚持,不过最终挺过来了,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考研的看法。

首先说一下考研的概况,医学考研的难度应该说还是比较大。医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国外通常要花比中国多很多的时间培养医生,现在很多人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都迫切的希望继续学习,其次是现在医学本科生就业的压力也很大,加上其余因素,最终造成了医学考研的竞争很大,如果你希望能考上一所好的医学院校,希望在未来的3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有较多收获的话,那你就要做好准备付出更大的努力,一定要拿高分,这样还能拿奖学金。

一、想好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考研?考哪个学校?考哪个专业?

这几个问题在复试的时候导师都可能会问到,他要看你考研的目的,同样想好这几个问题对你也很重要。

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很重要,这是一个给自己提供目标提供动力的问题。考研复习时间很长,很苦,内容很多,难度也较大,复习中你的状态,模拟成绩也会有较大的波动,所以你有时候难免苦闷,状态不佳,有些人甚至放弃。所以明确这个问题很重要,千万不要一会想考,一会又想去找工作,你可能两边都顾不上。我是工作过的,当时实习的时候就是考研的目标不明确,而且还天真的觉得考研简单,最后死的惨。虽然工作后考研也有一定的优势和好处,但我认为如果有条件,希望自己今后能有所作为的同学还是争取直接考上,以免浪费时间,大医院里面毕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工作后再来考真的很困难。不管你是什么动机,希望以后有本事也好,想留大医院也好,想多挣钱也好,也并非要找什么很崇高的目标如以后要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啊什么的,总之要找一个在自己郁闷的时候能够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的目标。

其次是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这也很重要,要在报名之前确定。首先要看自己的喜好和能力,看自己喜欢哪个专业,希望在什么地方发展,也要充分的评估自身的实力,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好的院校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当然也不要太保守,院校也不要报考的太差,差一点的都可以调剂的。还有就是要打听好所考院校的情况,有一些专业很热门的通常也需要很高的分数。

还有就是找导师,尽量打听到导师的情况,可以找导师说一下,主要还是要搞清所考院校是怎样招人的,有些学校并不要求固定导师,但你还是要选择一个,最后按照所考的分数科室里面再进行分配,这种你考完之后再去找导师都可以。还有一种就是要报考导师的,这种的话最好你要先去打听一下,有时候可能导师都有内定的,你如果不知道的话就郁闷了,那你宁愿去报一个名气不那么大的导师,毕竟以后的学习主要是靠自己。

这里主要是一定要了解所想考院校,专业以及选择导师的情况,千万不要光顾埋头看书。

二、对自己自我评估,知道自己哪强哪弱,要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复习时有侧重点,随时进行调整。政治通常说难度较小,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比如10月再看。英语和西综难度大,英语容易不过,而且导师都很看重,西综很拉分数,要在这两门上多下功夫,最好有一个大概的计划,随时调整。

三、具体复习及考试的方法。

明确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拿高分,所以任何一门复习的时候都要搞懂所考科目的要求,复习也要有侧重点,千万不要什么都去背,要有方法。以下详述:

1.政治:我平时的政治不好,但最后考得还行,应该说政治的难度不大,可争取70以上甚至是80的分数,但一定不能下太大的功夫,另外2门才是关键。政治你就是考90,导师也不会很喜欢的,何况要考90你投入得就太多了,一般投入考70以上应该可以了。建议政治不好的可以报班,事半功倍,而且我觉得那种报班后自己在家里下载视频学习还比较好,可以自己灵活安排时间,而且视频的效果还好。我报的是西安人信的,总的来说还可以,你也可以看一下其他的。在复习中一定不要有抵触情绪,觉得中共总是什么什么不好啊,你要在中国考研那你必须要遵守这些规则,照他的思维去答,其他的现在不用去想啦。学政治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背,主要是要学懂。学习政治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主要头脑里面要有一个框架,学的时候学懂就行了,具体辅导班会讲这些,一定要掌握老师讲的方法。然后就是千万不要什么题海战术,适当练习就行了,选择题会就行,不会的要知道是哪里错了,并做标记反复来看。问答题千万不要去死记硬背,要掌握答题的方法,这个也要多听老师是怎么讲的,主要也是要答大点,条理清楚,要分开写。

政治我没用红宝书,我觉得看起来太累,任之一还不错,很有条理,看起来简单轻松一些。考试的时候主要是问答题要字迹清晰,条理清楚,有一,二,三,一定要有大框架再去扩充,答完题后有充分时间剩余,检查完之后可以提前交卷出去吃饭休息,准备下午的英语。

2.英语:英语挺难,导师也很看重,也是许多同学较担心的一门,要多花时间精力,我花了和西医综合几乎一样多的时间,也是因为最怕英语考不好。英语我们一定要争取在保证过的情况下争取高一点的分数,可以先给自己定一个60分的目标吧。英语复习必须要坚持,每天都看一点。

考研英语的特点:我人为考研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所考的内容要比6级难,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方面,有时就算你能看懂短文你也不一定能准确的作答,所以考研还要求我们有较全面的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多读多看,有时间的时候可以选择英语报看一下。

单词方面:我去年有段时间花了半个月背单词,每天都很多时间,但发现效果不佳,我觉得单词书可以多看熟一些,不要刻意去背,记不住的可以放在阅读中去记效果更好,毕竟你是要应用。还有就是可以买一本通过短文记单词的书,我觉得还不错,我考6级的时候用过。

平时英语要多练习,练习的时候要参照考试的时间,找考试感觉。完型(20分钟),阅读Part A(70分钟),Part B(20分钟),Part C(20分钟),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35分钟),这是大概的时间分配,具体可自己调整。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篇5

公管学院23号就要去体检,排队的人好多。

早晨坐地铁去了,迟到了,跑了半天从东门到西边医院。

然后下午提交证明。

24号休息了一天,狂背复试的书籍啊。在宾馆一直背诵到凌晨,我的英语口语不是很好,一直很忐忑,专门让一个女同学和一个男同学有留洋经历的,给我录音出来 我模仿背诵了半天自我介绍,结果没有用上!

25号笔试,英语5个题目,50个选择题,第一篇有点难,后面的比较简单。专业课笔试考的很基础很宽泛。

26日面试的,一进去 ,都是我平常本科课本封面上的人物。有点小忐忑,把自己准备的简历奉了上去。重点的大牛老师一直乐呵呵的,边上的男老师说自我介绍一下吧,我芭啦芭啦芭啦!有点紧张,声音发颤。最后我说完了。

有老师点点头。让我抽题目,我的幸运数字是三,我就抽了第三个纸条,打开 很容易啊,课本上都有,我说我思考十秒钟,对面老师说这还思考什么,立刻说! 我默不作声低下头做思考状……组织了一下语言,从两点说了一下,最后老师给我下套,我没上当,实事求是,不会的`内容就坦白了,老师又点点头。

边上的老师说抽张英文读读吧,我又抽了第三篇,对面老师乐呵呵说:怎么专拣内容多的抽啊;反过来一看,一整页全都是学术性的英文,傻眼了,中间老师说读读吧,我额头冒汗,硬着头皮向下读啊读,很多技术术语和公式都不会啊。

最后得有好几分钟,太漫长了,不知道自己的读音怎么样,老师又问了专业英语问题,我不是很会,用套话答了一下,最后让我把最后一段翻译一下,还很通顺,边上老师说,到此结束,我点头说了声谢谢,就出来了。

总感觉意犹未尽,还没有问什么,就出来了。其实过了20分钟了。

个人经验:坦诚,注重仪表,穿着正装,理发,举止投足要得体,说话短小精干不要多说,注重眼神与肢体交流。专业回答要有逻辑。英语要早早练习,遇到不会的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夸夸其谈。面试的时候,是鹰你也得把鹰隼磨平了,是狮子也得把爪子藏起来。谦虚谨慎,积极好学。

过了一个多星期,复试成绩出来了,还不错,在刷新一下网页,第一遍没找到我的名字,第二遍找到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开始下一个目标,司考和英语,年轻啊,不主动出击,只能被动挨打。

考研公共课辅导书使用心得 篇6

考研公共课复习第一轮:

数学:

课本

《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光明日报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习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王丽燕、张金利,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线性代数学习指导》,贾仲孝,中国林业出版社

英语:

马德高《星火词汇速记》

考研1号的《考研真相》,打基础的真题解析书,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考研公共课复习第二轮:

数学:

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

李永乐的《400题》

英语:

阅读:

考研1号的《阅读基础90篇》。

张锦芯《阅读200篇》

作文:

王若平的“考试虫”系列的《万能作文》(里面有历年考试真题范文和一些模拟题)考研1号的《写作160篇》

复旦大学出版的《考研作文高分突破》

真题:

朱泰祺的《新编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复习指导》

“考试虫”系列的《洞穿考研——历年试题讲解》

考研1号的《考研真相》这个阶段在积累解题技巧的同时继续打基础。;

其它:

张锦芯《考研新教程》、《模拟考场》

《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新东方

考研英语复习第三轮:

数学:试卷就自己随便选了,比如胡金德的,考试虫的。

英语:继续研究真题,将解题技巧摸透。

政治:

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常重要,它有对大纲的逐条解释,比较权威;有对近三年题目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刚过去那年的试题的分析,比如对2003年的评析,里面就有对考生的特别提醒:要针对题目答题,而不要一古脑儿把辅导班老师的答案往上搬。)

国家教育部社政司和考试中心主编的“红宝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复习参考书》(内容很详实而准确,而且紧跟最新《政治考试大纲》要求)

任汝芬教授编写的《考研政治序列之二》

岳华亭的《辅导讲义》

林代昭的《要点、难点、考点分析》

陈先奎《标准辅导书》《2000题》《100题》《30题》,北京大学李震主编的《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则可以帮助大家形成宏观的知识脉络并且吃透重点考点

1.中国考研网 http://

该网站以考研新闻、政策法规、考试大纲、招生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一种官方的姿态出现。考研征程中的许多疑难关键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如考试的流程、报名的条件、在职人员和单位的关系等。

2.考研网 http://

它和以上的几个网站一样,也提供信息和资料服务。不过它有许多“笔记”资料,尤其是公共科目,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等等笔记。建议大家经常看看它。它的考研体会栏目和论坛也是可以光顾一下的。

5.启航考研网站 http://.cn

它是在考研领域有响亮名声的启航考研学校的官方网站,介绍了启航考研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如果你想到该校听课或购买他们的资料可以来这儿看看。利用它可以查找该校最新辅导材料的出版情况,特别在近几年大纲变动较多、配套资料经常更新的情况下,虽然你无须向他们邮购但总是省去了淘书店的时间。建议在报名前后都要看几次。

其他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网站,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供参考:

清华考研网 http://

中科院考研网 http://zkykybfw.yeah.net

网大考研大全 http://edu.netbig.com/kaoyan/index.htm

生物类考研信息网 http://bioky.yeah.net

999医学考研铺子 http://999kaoyan.yeah.net

你来我往—考研题库 http://,每年第一批录取结束后,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部门都会将本校的招生富余、不足的情况上报并在这个网站上公布。不过该网站由于时效性的原因,往往每年只存在几个月,如果找不到可以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网(http://)上查询。如果你不幸上了投档线但第一志愿落榜,这里可是你的全部希望,找到空名额后赶紧主动和校方联系。

数学类

1.教材类

《高等数学》(同济4、5版)

《线性代数》(理工类:同济3版,经济类:人大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版)

2.综合类

《数学考试大纲》(教育部)

《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经济类:陈文灯,黄先开)

《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李正元,范培华)

英语类

1.词汇类

《英语考试大纲》(教育部)

《考研常用词汇200》(辅导班学生笔记)

《星火巧记,速记,精练》(马德高)

《词汇复习指南》(人大谢振元)

《考研词汇一本全》(人大张锦芯)

《考试虫 》(王若平)

2.阅读类

《阅读基础90篇》(西北大学出版社)

《新概念三、四》(外研社)

《考研英语精读100篇》(清华吴永麟)

《精读200篇》(北大石春祯)

《阅读200篇》(新航道胡敏)

《阅读 专项训练》(新大纲)(王若平)

3.综合类

《英语复习指南》(北航朱泰祺)

《英语辅导讲义》(毕金献,王若平)

《英语复习大全》(北大索玉柱)

4.写作类

《写作160篇》、《万能作文》

5.真题类

《考研真相》(西北大学出版社)

政治类

1.教育部社政司统编教材

《马克思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综合类

《政治考试大纲》(高教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

《政治大纲解析》(高教版)(红宝书)

《政治理论复习指导》(高教学生司)

《政治辅导讲义》(岳华亭)

谢谢各位, 经过总结, 我的政治复习方法如下:

考研人的公共课经验与心得 篇7

一、印度独立之初的公共制度建构

1947年独立之时, 在公共制度建构方面, 印度面临三个重要的选择。

第一, 是否实行议会民主体制?当时一般认为集中体制比民主体制能更有效地动员国家资源, 实现资本积累———这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就印度而言, 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和多次外族入侵, 使印度形成高度碎片化 (fragmentation) 的社会。社会成员被宗教、种姓、民族、语言和文化等分割为不同群体。民众对其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超过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 印度依然是一个地理名词, 而不是一个国家, 尤其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低收入, 低识字率, 社会高度不平等, 中产阶级比例小, 农业占主导, 宗教和语言多样化, 这样的国家适合民主制吗?民主制能否将印度的各个部分维系到一起而不至于分裂?对于极其贫穷急需发展的印度, 民主制能否使其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在当时,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开国元勋们, 最终选择了在印度实行议会民主体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赌注。

第二, 在经济发展中, 占主导地位的是政府还是市场?1933年的大危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纷纷扩大国有经济部门, 加上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成功, 这些经验使印度的开国元勋们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不信任感, 因而选择了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 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代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配置资源, 并且牺牲农业来实现快速的工业化。

第三, 在社会政策领域, 是要机会平等还是要结果平等?这个问题与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密切相关。长期的社会分化, 使印度的落后种姓和落后部落在政治、经济、社会及受教育程度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如果只是给予平等的竞争机会, 这些弱势群体势必然没有竞争力, 而可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 印度政府实施了“保留政策”, 即在公共部门就业和主要教育机构里为落后种姓和落后部落设立保留名额, 以便逐步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保留政策的实质是寻求结果平等而非机会平等。

二、六十年来公共制度的演进

60年过去了, 当初的公共制度建构经历了60年的演变, 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影响, 也获得了不同的评价。

(一) 民主体制

尼赫鲁等人对印度民主体制的设想与设计, 是基于对每一个个体权利的尊重, 旨在包容印度的博大和多元化。

独立60年以来, 印度民主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成熟的定期选举机制。印度的选举委员会强力捍卫公民的投票权, 主持了许多困难的选举。印度大选的投票率通常在六成以上 (美国通常只有三到四成) 。在一个文盲率接近40%, 许多公共事务都或多或少被政治化的国家里, 选举结果却从来没有争议, 这是非常难得的。第二, 成熟的议会, 能够独立和自由地制定法律和政策。第三, 成熟的多党政治。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 使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都形成了亲民和注重人权的政府治理模式。第四, 成熟的联邦体制, 包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允许各邦多元化的发展。第五, 成熟的宪政, 三权分立, 司法独立。第六, 成熟的法治, 政府行为受法律约束, 接受违宪审查。第七, 独立的媒体, 不受行政权力干预。

(二) 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

尼赫鲁等印度开国元勋们抱着迅速摆脱贫困, 实现工业化, 富民强国的理想, 选择了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 希望借助政府对经济的强力干预,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超英赶美。但事实却是, 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 管制太死, 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导致经济增长缓慢。不仅使大面积的贫困挥之不去, 而且招致对民主体制的质疑。

上个世纪80年代, 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1991年遭遇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经济改革加速加力,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 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5%, 90年代达到5.7%。21世纪的前十年, 达到7.7%以上。这使印度继中国之后, 成为新兴经济体中又一颗耀眼的明星。经济改革带来的绩效表明, 此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 不是民主体制, 而是僵化的经济体制。

(三) 保留政策 (reservation)

如果说对于民主体制, 印度人普遍赞同, 并以之为骄傲;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证明为僵化低效, 因而需要改革, 那么关于保留政策, 则一直争议不断。

独立时制定的保留政策, 是在所有公共部门中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保留接近四分之一的职位 (15%给表列种姓, 7.5%给表列部落) 。

1990年, 为了赢得落后种姓的选票, 印度政府宣布实行为落后种姓保留27%的政府公职的政策, 这激起高种姓的激烈反对。骚乱席卷印度各大城市, 导致印度各政党及社会各种姓群体的严重对立。

为了在2009年的大选中获得全国约四亿落后阶层的选票和左派政党对执政联盟的支持, 2006年4月, 印度政府宣布, 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这三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 将来自低种姓家庭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的入学保留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 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该政策宣布后, 立即遭到各学院高种姓学生的反对, 他们先是游行示威, 随后转为静坐绝食。此次事件给印度医疗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新德里五家最大的国立医院瘫痪多天, 病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三、公共制度的长期影响

(一) 民主体制的经济绩效与社会影响

印度民主体制的建立和顺利运转, 是印度人的骄傲, 也是世界范围内制度建设的奇迹。民主体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 保证了印度这样一个多人口、多语言、多种族, 多宗教, 多冲突、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 能够保持统一而不至于分裂;保证了印度无论宗教、种族与社会矛盾如何尖锐, 冲突如何激烈, 政权的交替都可以通过多党竞选的和平方式, 而不至于发生军事政变或内战。加上比较健全的法治和比较自由的舆论, 这些都为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制度性支持。民主体制下, 各个社会集团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也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更能为多数民众所分享, 有助于扩大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这些堪称印度获得的“民主红利”。

但是, 民主体制也使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深受选票政治的影响, 兹略举数例:

譬如,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地方财政收入在其经常开支中所占的比重, 从70%下降到55%。而在联邦政府的转移支出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可以由联邦政府自行安排的 (如由联邦政府部门负责或发起的各类项目) 。联邦政府在运用这些补贴贷款 (subsidized loans) 时, 更多的是考虑在其选区的政治影响, 而不是考虑财政金融改革或消除贫困的因素。

又如, 2009-2010财年, 印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6.9%, 几乎没有大幅增加政府支出的空间, 这严重限制了印度政府的财政政策能力 (譬如, 为应对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出台了近6000亿美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而印度的经济刺激计划只有40亿美元) 。对此, 有两个改革方案可以考虑, 一是将税收占GDP的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 (目前不到10%) 。另一个是提高公共支出的质量, 将公共支出更多地用于人类发展和基础设施, 而不是宽泛的补贴。对此, 印度学界和政界其实有相当的共识。但是, 在民主体制下, 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畏于选票压力, 不敢实施大的改革。

上述种种负面影响表明, 印度在实施经济改革的同时, 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 消除民主体制中阻碍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 才能加快经济增长。

(二) 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前景

市场化改革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凸显出经济增长中的部门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问题。

就部门增长不平衡而言, 印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带动。印度服务业在90年代年均增长7.5%, 最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更达到10.3%, 在GDP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30.5%增加到2009年的57.3%, 但目前在就业中的比重却只有25.4%。与此相对照的是农业的增长率, 自1980年以来, 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不超过4%, 在GDP中的比重从1960年代的42.5%下降到2008年的17.6%。但农业在就业中的比重却占到60%。就地区发展不平衡而言, 2003年, 全印人均国民生产净值平均值为11799卢比, 最好的邦为16679卢比, 最差的邦为3557卢比;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 全印平均值为27.8%, 最好的邦仅为6.16%, 最差的邦高达47.15%。另外, 在成人识字率, 中小学入学率及婴儿死亡率等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上, 最好的邦和最差的邦也有很大的差距。

经济改革凸显的发展不平衡, 在印度引起高度关注。为此, 印度政府的发展目标调整为“包容性增长”, 也就是促进各社会群体平等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分享其成果。

自1991年以来, 印度已经历了5届政府, 但没有一届政府敢于逆转已经开启的改革道路。经济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无论未来政局如何变化, 经济改革都会继续。

(三) 保留政策与社会碎片化

印度政府实施保留政策的初衷, 是希望通过针对落后群体的平权行动 (affirmative action) , 减少社会不平等, 促进落后群体融入社会主流。但就实际效果而言, 保留政策使得属于某个落后群体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了一种优势。因此, 保留政策大大强化了种姓意识, 促进了种姓制在现代印度的延续, 也使社会持续碎片化, 对印度的经济改革和公共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略述如下:

第一, 社会碎片化造成公共权力社会集团化, 使行政权力难以退出市场领域, 阻碍经济改革和发展。在选票政治下, 落后集团凭借其人口优势开始掌握国家权力。主要依靠某个或某些社会集团的选票支持而上台的政客, 习惯于用公权力为所属社会集团谋利。他们热衷于权力带来的物质利益和人脉关系, 绝不肯削弱国家权力。这成为经济改革中主要的政治障碍之一。

第二, 社会碎片化影响到腐败的根除及公共治理的改善。作为一个拥有问责制政府和自由媒体的民主国家, 印度长期被严重腐败所困扰而不能根治, 一个重要原因是, 新崛起的社会集团一旦掌权, 常常利用尚未改革的阻碍经济发展的条款规定 (譬如, 对工厂或企业的供水供电, 土地征用和登记) , 最大化地捞取好处。当选举变得越来越昂贵, 这一点尤其明显。

四、印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印度的改革是渐进和有限的, 但经济却加速增长。同期, 一些拉美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也实施了改革, 且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印度, 但其经济增长绩效却不如印度。这表明, 印度在独立之时建构的公共制度,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不曾挖掘的潜力。所以, 即使只有温和的改革, 也能获得巨大的制度红利。

中国与印度同为金砖国家, 面临日益严重的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 未来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不能再依靠加大要素积累, 而只能通过公共制度的变革, 汲取制度红利, 促进经济转型。

中国社会的高度同质性、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感以及富有效率的政府, 这是印度无法比拟的中国优势。如果能在此之上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法治和公共治理, 则制度红利将更有力地支撑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摘要:1947年印度独立之时, 建构了三项基本公共制度:政治上的民主体制, 经济上的计划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保留政策。论文分析了这三项基本公共制度六十年来的演进及其对印度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公共制度,经济绩效,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Arvind Subramanian:India’s turn: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 (2010-2011) .

[3]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Towards Faster and More Inclusive Growth:An Ap-proach to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2006.

[4]Raghbendra Jha et al., “The first ten K RNarayanan Orations Essays by Eminent Persons on theRapidly Transforming Indian Economy”, ANU E Press, 2006.

上一篇:三天不见,当刮目相看600字作文下一篇:社区人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