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10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1
八、短文两篇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③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②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③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④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教学重、难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④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 ①创设情境法 ②疑读法 ③议读法 【学法】 ①小组竞赛法 ②想象法 ③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问题如: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3)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4)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5)“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6)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课时
四、朗读:
1、各小组派代表感情朗读;
2、全班感情朗读;
3、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师生共评)组 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等 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2)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炽热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作业:
1、选择你最钟爱或最有感触的物品,仿照《日》,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带“日”或“月”的古诗词,整理归类,工整地抄写在《素材本》中。板书:
日 月
发光、发热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死 ————— 不如 轰轰烈烈(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冰冷、死光 姮娥奔月 ————— 生 寒冷、寂寞
(对生者的期望)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2
主备人 胡妮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能力目标: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三、难点: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谈话激趣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08年五一的7天长假被取消,但同时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假,分别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大家回忆一下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家里都会有哪些习俗?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汪曾祺一起去江苏高邮,不但看看那儿的端午风俗,还要尝尝他们端午的鸭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
3、再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思考:(先独立思考,再邻座二人讨论,然后全班交流)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②作者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笔下的端午的鸭蛋有哪些情趣?
(三)、品读课文
1、让学生从课文的三个层次中任选一层,先同桌二人练读,再自主全班示范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 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 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家醅(pei1)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用心
爱心
专心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t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用心
爱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3、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和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至今同学们已读了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而有一位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汉的《第一本书》,聆听这一段让作者永志难忘的故事„„
二、设疑自探(10’)
1、走进作者:牛汉,生于1923年10月,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散文。已出版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此外还参与主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精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半个多世纪,曾主编《新文学史料》二十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2、时代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牛汉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3、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经作好了课前的预习工作,下面我们以每个大组为单位,一起来进行本节课的第一次活动(检查预习竞赛),看收获最大的是哪个组。请大家听好活动安排。
(活动一)本文记叙了有关“第一本书”的几个事件,请各小组迅速展开讨论,看看文中围绕“第一本书”都记叙了哪些事情,而后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纸片上并迅速地贴在相应组的位置处。计时三分钟,看哪小组归纳得最完整。讨论事件最多且归纳最完整的小组为优胜组。(注:答案雷同不重复记分)(7’)(1)朋友来访,问“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2)父亲检查“我”学习的情况,要我背书。发现我只剩下半本《国语》书。(3)“我”的另外半本教材书送给了同学元贞,因为他家太穷。(4)父亲为我们抄写并补全两本书。
(5)虽然元贞已辍学,但“我”还是送给了他第一本书。(6)“我”随父亲到崔家庄小学念书。
(7)在“弄不成”的课堂上,发生了人与狗的趣事。
(8)乔元贞成了一个挎着篮子卖小东西的人,二黄毛打战不怕死。(9)写“第一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不能忘本。
4、好的,第一次活动的优胜组是第*小组,那么请你们选出一名代表,为大家完整复述课文情节。(3’)
三、解疑合探(18’)
第一轮活动,第*小组暂时取得领先,没关系,接下来咱们还有活动。(5’)
专心
爱心
用心
(活动二)小组讨论:同学们已经完整地说出了本文所写的故事内容,那么老师想让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你会用哪个字呢?说说你的依据。并听听其它同学们的意见。
把你们找到的字写在第二张小纸片上,迅速地贴在相应组的位置处。看哪个组的归纳最多,用词最精确,理由最充分。
——书、本、人、情、穷、趣、„„„
1、思考:听完以上同学的精彩阐述,同学们,你们会认为“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吗?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3’)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亲的关爱、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以及师生的深情。
2、作者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还有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而引发出的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特别是人与狗的默契这一部分的语言生动、凝练,找同学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好不好?来共同感受一下这份特别的感情„„(3’)
3、再次自读课文,针对文中感兴趣或有疑惑的部分提出疑问„„(7’)
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四、质疑再探(5’)
这一本书中蕴含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如果让你来品味,你能从中品出什么滋味?
这是一个描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的情况之下,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读书到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习这篇课文谈谈你的体会。
五、运用拓展(5’)
——知识改变命运。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 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
六、课堂练笔(5’)
你生活当中的第一曾经给你留下怎样的思索,请来跟我们一起说说你的第一。“我的第专心
爱心
用心
专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5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3、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和同学的友情,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教学重点
1、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至今同学们已读了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而有一位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汉的《第一本书》,聆听这一段让作者永志难忘的故事„„
二、设疑自探(10’)
1、走进作者:牛汉,生于1923年10月,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散文。
2、时代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牛汉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1)朋友来访,问“我”写这本书的原因。(2)父亲检查“我”学习的情况,要我背书。发现我只剩下半本《国语》书。(3)“我”的另外半本教材书送给了同学元贞,因为他家太穷。(4)父亲为我们抄写并补全两本书。(5)虽然元贞已辍学,但“我”还是送给了他第一本书。(6)“我”随父亲到崔家庄小学念书。(7)在“弄不成”的课堂上,发生了人与狗的趣事。(8)乔元贞成了一个挎着篮子卖小东西的人,二黄毛打战不怕死。(9)写“第一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不能忘本。
4、好的,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完整复述课文情节。
专心爱心用心 1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1、同学们,你们会认为“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普通的书吗?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父亲的关爱、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以及师生的深情。
2、再次自读课文,针对文中感兴趣或有疑惑的部分提出疑问„„ 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五、运用拓展(5’)——知识改变命运。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 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6
能力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相关知识和文体特点。
2、学习和掌握本文巧妙设置时间的布局方法。
德育目标:
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为提高生态保护发出强烈的呼声。
教学重点:
1、认识生态环境破坏对我们将来生活的影响并提高环保意识。
2、学习报告文学写作手法的运用;并以此写作倡导书。
教学难点:
1、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认识到环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并制止环境破坏者的行为。
过程和方法:
朗读课文后揣摩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的感情和中心的关系,体味文中所设置的悬念。教学方法:
诵读法与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我们会深思,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地方——罗布泊。
二、背景简介: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的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4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讯”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2),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
用心爱心专心 1
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清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三、文体常识:
本文是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1)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相同之处。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同属于广义上的新闻范畴,都是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而且一般应为社会公众近期较关心的事件。
(2)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不同之处。
①时间上。消息、通讯是最强的,基本都是当天或前一两天以内的事情,突出“新”的特点。报告文学在时间上相对差许多,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本文是记述探讨了罗泊布消逝几十年后再度被人们关注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
②表达方式上。消息、通讯一般以记叙为主,以极简单的评论为辅,有时没有评论。评论主要以记叙、议论为主,表明某个党派、阶层、团体或个人的观点;报告文学则可以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③文章目的上。消息、通讯只是将事情公之于众,使人们了解最新近发生的事情。评论则代表某一社会力量的观点和利益,引导舆论导向,阐释事件动态;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发生发展的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其思想内涵、感情色彩、社会意义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四、初读课文:
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
裸露(luǒ)戈壁(gē)荡漾(yàng)娱乐(yú)...
2、词语释义: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3、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4、内容提要: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②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③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④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了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五、精读课文:
1、语言品味: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干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2)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第一部分描绘的荒凉恐怖的戈壁形成强烈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3)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数字的列举更使人惊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4)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胡杨丛生”“林木茁壮”与第一层描绘历史上的罗布泊遥相呼应。
(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连续用四个“盲目”与“吸水鬼”,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
“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
(6)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7)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8)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六、课内小结:
①总结比较罗布泊的过去与现状的差别。②思考造成罗布泊现状的原因。③从罗布泊的现状中我们的深思。
七、课内练习: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对本文内容的学习,我们应从中学到点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会很多,但只要所说的内容与环境、生态有关,不论是正面还是侧面的阐述,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给予鼓励。)
二、课内阅读:
语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罗布泊秀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1、文中语句(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有何作用?。
2、文中语句(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造成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4、由罗布泊的消失,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5、从上文看,罗布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用一系列具体、确凿的数据,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向塔里木河要水的。这种行为,使罗布泊沙化。
2、排比,强化了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3、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都要大量用水,而当年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4、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要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三、写作手法: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课内练习:
课后练习二
五、迁移训练: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说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何破坏的,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号召人们对环境的保护。
六、板书设计:
罗布第一层: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泊,第二部分:罗布泊的历史消逝第二层: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的仙第一层: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湖第三部分:罗布泊的现状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还拥有的一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7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教案
24金钱的魔力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二是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
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板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练习设计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
2、分别用下列词语说一句话
兴致勃勃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小练笔
运用课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要求能够突出人物特点。
教学建议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来体会。如托德,他开始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后来呢,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句、段,重点体会。如,“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老板为什么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等,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老板一系列动作的词语,读读说说“望、吹、钻、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了什么,你认为这些词语用得好在哪里。
资料链接www.jianzhangle.info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比较成功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
•费恩历险记》及《傻瓜威尔逊》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以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神秘来客》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增长。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8
一、教材分析
①新课标: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②个人基本教学观点: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语文,就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艺术家,用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心灵沟通;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语文是有声的文学,朗读是诠释语文的最好方式。而且我一直认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而且还能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如果说文字是一种心灵的创造,那么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聆听优美真情的朗诵表演,感悟文字的真情倾诉,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陶醉其中,并且激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共鸣和朗诵欲望。同时,语文是有声的文学,朗读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素养,朗读教学理应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③本课分析: 体裁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单元是抒情文单元,所选的是散文诗,散文诗具有散文的形式美和诗歌的韵律美,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主题分析:《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写法分析: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散文诗中的象征手法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加之作品离他们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不易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读来仔细体会,认真感悟,并对他们进行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教学设计>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力地抒发战斗激情。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在对风雷电的歌颂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4、体会风雷电等的象征意义。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五、教法与学法:
先让学生自己看有关历史剧《屈原》的参考资料,明白这部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主要内容,人物情节等,再通过播放朗读来让学生体会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屈原的高大形象。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认识作者的内心世界。
用心
爱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9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等词的读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重点 目标3、4、5 难点 目标4、5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配有九寨风光图片),听到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游于以高原湖泊众多、瀑布雄伟壮观、植物景观奇妙的人间仙境——九寨沟。其实,除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外,今天教师也准备带领大家去另一个人间天堂。
二、对比中震憾(寻找文中的语句回答)
1、说美景猜测风光无限是何方。
我这儿有几张他的倩照,请先欣赏,看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景象? 总结: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更是人间仙湖。(板书:仙湖)
2、诉惨状联想。
我这儿还有几张更为美妙的独特的图片,也让你们开开眼。看后问: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景象?(播放课件:今日罗布泊图片)
总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 氏度。天空中没有一只鸟,没有任何飞鸟敢于穿越,它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地方。(板书:沙漠)
3、解包袱:这是同一地方——罗布泊,书中寻找天堂与地狱的景象,富有感情的朗读。(讲析对比,列数学和生动的说明)
刚才我们看到的两组图片,一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戈壁滩,狂风卷,鸟不拉屎马不前。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那就是神秘的罗布泊。(板书:罗布泊)
4、请同学们翻开12课,分别从文中找出罗布泊青春亮丽和恐怖凄凉景象的句子。(学生自由勾画并朗读)
5、齐读文段(投影显示文段)
过渡:美景不在,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追溯原因(1、联系生活漫谈天堂走进地狱的桥;
2、回头看作者的科学分析借助地图分析。)
1、生动的描绘,准确的数据让我们觉得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生活的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思考后回答(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等)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四、胡杨诉衷肠(1、出示图片
2、讨论设计台词
3、渲泄悲情控诉人的贪婪。)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播放课件:昔日的胡杨)
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课件:今日胡杨)
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五、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提示本文的主题。
1、角色独白、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2、千年不死的胡杨在干渴中枯死,我们可以想像在胡杨林中生活的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们有何感想,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一类动物,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一说心理话。
3、假设当年探险的斯文•赫定同作者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何感叹?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组内合作表演。
六、月牙泉美景不在,悲剧仍在重演。希望依然存在,我们都携手共勉。
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和矿物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它们的惨状实在令人震惊。你们忍心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延续吗?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
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八、作业:为母亲河——塘河写一封公开信 完成作业本 抄写词语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列数据
仙湖——沙漠 对 比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拟 人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象性说话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说: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世人诉说什么? 明确
1.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2.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六.课下写作训练。
楼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在唐代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繁华的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时候,楼兰还是草木茂盛、河湖众多的地方,可是,一千年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凭着这些断壁残垣来想象它昔日的风采了。如果大家觉得楼兰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大家看看这愈演愈烈的沙尘暴,再看看今春惨遭沙尘暴蹂躏的我们的首都的北京,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环保,还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的话,谁敢断言,二百年、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故都呢?
课下请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唤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用心
爱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篇10
一、狠抓基础1.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A.附近(fù)徘徊(huái)细菌(jūn)幼崽(zǎi)B.庞大(páng)繁殖(zhí)消耗(hào)挑衅(xìn)C.收敛(lǎn)种群(zhǒng)滑稽(jī)归宿(sù)D.揪住(jiū)繁衍(yǎn)奥秘(ào)旅鼠(lǚ)2.选择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A.以至 苔藓 丰美 领地B.温和 感慨 涉水 啮齿C.迁徒 膨胀 公顷 海鸥D.汹涌 干予 得意 适宜3.为下列成语填空()小怕事 前赴后()难以()信误入()途 急不可()不可思()4.为下列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1)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______的沉思。A.痛苦 B.迷惘 C.深深(2)由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______。A.另有他图 B.别有用心 C.另辟蹊径(3)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______。A.猜测 B.略知一二 C.道听途说(4)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______,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A.视而不见 B.鼠目寸光 C.显而易见5.阅读课文《旅鼠之迷》,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______________6.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觉得,这篇文章还带给我们什么
启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 “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7.上文选自课文《旅鼠之谜》,作者是______。这是一篇______(文体)。8.文章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你能把它说清楚吗?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9.旅鼠的样子能简单描述一下吗?10.“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加点词语说明了什么?11.你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也有奇异的行为吗?请你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课外语段阅读驯 鹿驯鹿,雌鹿体重可达150多公斤,雄鹿较小为90公斤左右。雄雌鹿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幅度可达1.8米,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成,每年更换一次,旧角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驯鹿虽然温顺善良,却并非人工驯养出来的。北美的驯鹿是纯粹野生的;而分布于北欧,主要由拉普人管理的驯鹿则属于大范围圈养的。驯鹿的冬毛十分浓密,长毛中空,充满了空气,不仅保暖,游泳时也增加了浮力。贴身的绒毛厚密而柔软,就像是穿了一身双层的皮袄。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秽,也是遇山翻山,逢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但与旅鼠不同的是,驯鹿的迁移不是集体去自杀,而是一种充满理性的长途旅行。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赖以越冬的亚北极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既定路线往北进发。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日夜兼程,边走边吃,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而生长出新的薄薄的长毛。脱掉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天然的路标。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平时它们总是匀速前进,秩序井然,只有当狼群或猎人追来的时候,才会来一阵猛跑,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因此,有人把驯鹿的迁移叫做“胜利大逃亡”。对世世代代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来说,驯鹿是他们极其重要的物质来源,肉是上好的食品,跟牛肉的味道差不多,皮是缝制衣服、制作帐篷和皮船的重要材料,骨头则可做成刀子、挂钩、标枪尖和雪橇架等,还可以雕刻成工艺品。12.上文应为______的文体()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C.说明文和记叙文兼而有之13.文中主要是从驯鹿的哪几方面加以介绍的? 14.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1)“但与旅鼠不同的是,驯鹿的迁移不是集体去自杀,而是一种充满理性的长途旅行”,加点词语说明了什么?(2)“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平时它们总是匀速前进,秩序井然,只有当狼群或猎人追来的时候,才会来一阵猛跑,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加点词语“总是”能否去掉,为什么?参考答案
一、狠抓基础1.、C(“收敛”的“敛”字音为“liǎn”。)2.B(A中“以至”的“至”,应为“致”;C中“迁徒”应为“迁徙”;D中“干予”应为“干预”。)3.胆 继 置 歧 耐 议 4.(l)B(2)A(3)C(4)B5.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6.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再如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等。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7.位梦华 科学小品8.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9.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看上去与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10.“好几个世纪”中一个世纪代表一百年,几个世纪代表几百年,说明研究的时间是很长很长的;“始终”起修饰作用,说明了科学家对此问题的困惑。从这两处加点词语可以看出在科学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是所向披靡的,还需要人们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去攻克一个个科学上的难点。11.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推荐阅读:
【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短文两篇》教案07-14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6《冬阳.童年.骆驼队》组教学设计教案10-22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教学设计07-26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10-26
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01-02
八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新目标 (新课标版英语八年级)08-27
二年级语文 一分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