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2024-10-09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通用13篇)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1

影片没有太多关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描述,关于社会背景的交待只是一语带过;没有男女的感情戏;没有动人的音乐;没有唯美的场景;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这大概是《肖申克的救赎》输给《阿甘正传》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它的可看性,《肖申克的救赎》在情节的衔接连贯上做得很好,丝丝入扣,它是那种一气呵成的电影,可以让你从开始的第一分钟就知道它在说什么,而且到影片收尾也一直没有丝毫迷糊感的电影。

地点是美国新英格兰州的肖申克监狱,主要人物是两个囚犯:被误认为是杀害了妻子的银行家安迪和已监禁多年的黑人瑞德。安迪被判终生监禁坐了冤狱,但是在狱中他从没放弃过追求自由的希望,也没放弃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权利的维护和争取,并影响了很多狱友,几乎改变了整个监狱。

瑞德是个有能力的犯人,由于他和某些狱警的关系不一般,所以他能托人弄到许多监狱里没有的东西,香烟,牙刷,女明星的海报,还有最后安迪得之赖以逃出监狱的一把小锤子……

在狱中,安迪和瑞德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因为彼此都聪明机智,能很好地沟通思想。安迪更是非同俗流,他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能力,甚至有着哲人般睿智的心性,对生活坚持抱乐观和热爱的态度。他给狱警和典狱长做财务指导和免费财务服务;他坚持给州议会写信,争取增加监狱的图书馆经费;他争取到啤酒和音乐用于改善同伴的生活;他喜欢读《圣经》……

安迪一开始就表现得与监狱里的其它人不同,鹤立鸡群,因为他根本无罪,因为他属于高智商,本身就是上流社会的精英,只不过落难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厄运就这样掉在你的头上,只是我想不到这场暴风雨持续了那么久,如果我做错过什么事情,我所受的苦难也可以赎回了。”

监狱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以致于他们出狱后再也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反而又想重回监狱,布鲁克斯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重获自由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喜悦,反而最后自杀身亡。这是对当时美国刑律的莫大讽刺,本来刑律的目的是改造犯人,让有罪的人重获新生,重归社会,最后这些犯人的一生却彻底被监狱所毁,因为监狱早已毁灭他们对生活的所有希望。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2

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及其字幕翻译

英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拍摄完成,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好莱坞电影中最具完美及气势恢宏的大片之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汉译字幕非常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观点, 其翻译语言简洁、流畅, 语言表达完全符合国内观众的语言习惯。其实, 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 应该将原文的信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逐渐减小与“源语”电影字幕之间的距离。因此, 翻译者应该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如“增译法“、“减译法”等实现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字幕翻译观认为, 字幕翻译应当立足于文本, 采用的方法及策略带有较强的规定性, 目标文本也力求忠实、对等。[1]近年来, 字幕翻译越来越注重社会文化及传播功能, 强调翻译在电影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应占有重要地位。这样, 字幕翻译不再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 而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的文化受众在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

2.《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原则

在英文字幕翻译中, 翻译者应充分把握翻译的基本原则, 以使字幕翻译达到预期的效果。字幕翻译就是给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并将影片的中心意思传达给观众。字幕的翻译还受篇幅的限制, 电影字幕受画面的转换的影响, 翻译过来的台词就不能过长。所以,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达意”基础上还应做到简洁易懂, 尽量留给观众享受的画面。如, 影片中采用“一双”、“一包”这样的数量词来说明数目之小, 更富有对安迪的警告作用。在翻译过程中, 还会出现因为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翻译文, 有的翻译者是为了赚钱, 有的则为了更好的沟通, 他们往往为了表现原文本的特色而采用直译的方式。总之,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与目的语观众沟通, 侧重于文本对观众带来的影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就是将原文本的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观众, 让他们领会其中的意涵, 并感受到电影的美学特征。[2]同时, 还需要翻译者采取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以促进字幕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文化预设”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片名翻译

1.《肖申克的救赎》片名的“文化预设”

英文电影的片名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 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几个字词, 很多因素影响着电影片名的翻译, 其中的文化预设思想便是很难忽视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 英语的片名并不只能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理解, 还需要根据双语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的中文译名虽然实现了语言间的转换, 而若以交际有效性为前提的文化预设角度来看, 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文化预设是由德国哲学家费雷格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预设是自然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肖申克的救赎》以莱德的讲述开始, 他在杜佛尼进监狱之前已经在牢狱中生活二十年之久, 这也是杜佛尼接近他的原因。杜佛尼因涉嫌杀害自己的妻子及情夫而错判入狱, 关进了肖申克监狱。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 杜佛尼与莱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杜佛尼虽然吃了很多苦头, 但从没放弃求生的欲望。通过他以前银行副总裁的身份, 杜佛尼便有机会接触监狱长, 并为其洗钱, 这便为他多年以后的逃狱埋下了伏笔。影片于1994年发行后, 获得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并成为第二年奥斯卡热门影片。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获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 它以基督教的救赎思想为基础, 讲述了一个与自强、抗争及希望相关的故事。影片中的民族文化精神非常明显, 而对影片语言的理解便是要掌握其中的文化预设, 这是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3]

2. 译者对文化预设的隐藏与迁移

《肖申克的救赎》中, 在处理片名上并没有忽略宗教文化的预设, 在趋于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下, 该影片所隐含的文化预设便可以通过直译来保留, 有着对等的艺术效果。英文的电影名称有着很多本民族的文化预设, 而生活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国度由于文化差异, 影片要想迎合受众者的思维习惯就需要对字幕进行充分的解释, 让其真正了解电影文化的精髓。“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shawshank”便是电影中的监狱名称, 是主人公被关押的地方, 主要有“肖申克”与“鲨堡”两种翻译方法。显然, 这两种译名都很难被中国观众所接受, 第一个很容易联想到人的名字, 第二个则令人难以理解。实际上, “肖申克”并不只是实体的监牢, 还特指无形的“监狱”, 即体制化的内心世界。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减少观众的欣赏障碍, 这就将隐藏的文化预设进行了显化。同时, 通过有效的增译方法后, 便让更多的不同国别的受众了解片名的文化特征, 在进行娱乐享受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4]所以, 在文化层面上, 英文地名所传达的涵义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英文影片片名翻译的文化中, 成功的译文往往需要对其文化预设进行处理, 并注重语言层面的正确转换。

三、《肖申克的救赎》“目的语”的字幕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会产生不同的译文, 显然《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便是为目的语读者或观众进行的翻译, 侧重的是目的文本。作为字幕翻译的目的文本就是要将电影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以实现沟通的需要, 让目的语观众能看懂电影, 享受电影的乐趣。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翻译策略, 以很好的传递电影的信息。

首先, 略去不译, 注重中国观众的接受能力。Reno是美国的一个城市, 享誉全球的高离婚率, 只要在雷诺市生活六个月, 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在交足一定费用的情况下办理离婚手续。但中国观众却对这一社会现象并不了解, 字幕翻译也不能像文学翻译那样增加一定的注释进行解释。如果将其直接翻译为“他在雷诺市离婚”, 这对中国观众来说毫无意义, 因为好好的为什么要到另外一个城市离婚。所以, 这些无意义的信息词汇就可以完全省略掉。例如, 电影中有“at the Snowden Hills Country Club”, 在对其妻子情人介绍中, 英文台词中还介绍了格林所效力的职业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字, 而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就被省略不译, 这与上面是同一个道理, 因为这些名称对整部电影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增加了中国观众对该电影的观赏性。

其次, 加入一定的信息, 以帮助观众吸收原文的内涵。增加一定的信息是指原语中存在而又不能替换和缺少的部分, 在目的语中不能很好表达的情况下, 进行补充说明。有的时候一些较好的译文在形式上要比原文要长, 这是因为译者不但要忠实于原文, 而且还要表达出原文中的意蕴。特别是那些与语言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信息, 中西文化的不同, 中国观众就对很多西方文化或名词了解不够。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一定的信息就可以帮助观众吸收原文的内涵。例如, Rita Hayworth是电影中的人名, 但是监狱怎么会将人偷运过来呢?为了让观众更好理解原文意思, 翻译字幕中加入“图片”两个字便很好的帮助读者解答了这一疑惑。[5]

第三, 借助汉语词汇对原文进行归化。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对英文字幕进行直译往往会让观众费解, 这就需要运用汉语中与其关系相近的词汇, 加入更具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进行归化。电影作为大众化的娱乐手段, 应满足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与水平, 大量晦涩的文化词汇会让电影逐渐失去市场。归化的字幕翻译形式将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并使译文显得亲切、活泼, 易于观众接受。例如, “a mouse fart”用以形容很微小的声音, 假如直接翻译就会失去原文的意境, 因为当时的监狱警长正在发火, 直译便不能表示出警长的愤怒。此外, 中国语言中也没有用老鼠屁来表示声音的弱小。所以, 译者可以将其归化为“半点声音”, 这样就符合了汉语的习惯。“God”是西方国家宗教崇拜的对象, “swear by God”对于有着道教传统的中国似乎联系不大, 为了中国观众更好的接受, 便将其翻译为“对天发誓”。总之, 《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将原文的内容准确再现给观众, 使其感动更多的观众, 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邹志艳.从目的论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J].才智, 2012 (1) :39-41.

[2]王雪.《肖申克的救赎》小说与剧本汉译本的对比——目的论关照下译品功能对翻译的影响[J].人文社科, 2004 (8) :83-85.

[3]杨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片名翻译——文化预设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1) :14-17.

[4]胡琳.英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字幕翻译策略的应用[J].电影文学, 2012 (2) :152-153.

电影赏析——《肖申克的救赎》 篇3

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并被判处无期徒刑,即将在监狱中了却余生。安迪入狱前,关押众多重罪犯的肖申克监狱到处是混乱、肮脏、恐惧和绝望。监狱长拥有绝对的霸权,犯人们没有人权和尊严。安迪初到监狱时,也被以博格斯为首的囚犯骚扰和袭击。随着安迪在理财方面能力的显现,肖申克监狱因为他的作为而有了温暖的空气和希望的种子,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生命的气息弥散在铜墙铁壁当中。然而,肖申克监狱经年日久的黑暗是安迪的努力无法彻底改变的,他只能点亮希望却永远不能实现。杀害安迪妻子的真正凶手找到了,监狱长在利益的驱使下谋杀了知情人,彻底毁掉了安迪以光明的途径重获自由的希望。人总是能在绝望中爆发力量。安迪最终还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越狱成功,再次呼吸到真正自由的空气。救赎自己的同时,安迪还帮助了他的黑人狱友雷德,两个朋友带着获得自由的幸福在墨西哥海滨重逢。而恶贯满盈的监狱长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这部电影中,安迪成为了被导演诗化的英雄,他对“希望”的珍视让肖申克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他的老朋友雷德因为他的鼓励,摆脱了与老布一样,因为被

长期地制度化了而无法适应社会,最终只能在长期的压迫之后在自由社会“到此一游”的命运。缘于与安迪的约定,雷德坚持了下来,找到了他“希望”的终点——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这也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动对雷德的救赎。汤米,一个目不识丁的年轻人,也在安迪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个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图书室里,人们暂时忘记了压迫、暴力、恐慌,自由生活的乐趣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希望。 也许,“希望”是人们面对生活、面对困境时永恒的力量,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才能让人强大,也让人快乐。就像安迪留给雷德的信里说的一样:……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既然你已经走到这儿了,就再走远一点吧……

有人评价这部影片说,这是“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是“蕴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所有的一切都依靠影片的三次救赎完美呈现。

第一次是安迪帮助狱警哈德利逃税,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 这个情景下画外音陈述:“We sat and drank with the sun on our shoulders, and felt like free men. We could have been tarring the roof of one of our own houses. We were the Lords of all Creation.”... “You could argue hed done it to curry favor with the guards. Or maybe make a few friends among us cons. Me, I think he did it just to feel normal again ...if only for a short while.” 同时,我们看到安迪露出影片开始后的第一次笑容。毕竟,自由总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代表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

第二次则是本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安迪在狱警办公室用有线广播放送“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e Figaro)片断。这个情节好似平常无奇,实则激情四射,张力极强。这个段落安迪的内心独白如下,“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em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ese walls dissolve away ... 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every last man at Shawshank felt free.” 安迪又一次的微笑是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的能力让狱警们刮目相看,并对他信任有加,也恩宠有加。安迪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自由的感觉,虽然只是转瞬即逝的自由。“There are things in this world not carved out of gray stone. That theres a small place inside of us they can never lock away, an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 

第三次,安迪决意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为了得到公益机构的捐赠和帮助,他每周写一封信给相关负责人,连续六年从未放弃。得到初步的回报之后,他将写信的频率增加到每周两封。终于,越来越多的书免费提供给肖申克监狱,在安迪入狱的第二个十年,监狱图书馆落成。这对安迪而言是一个转折性的胜利,这个胜利的影响是深远的。

影片经典对白

自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 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ats all.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

体制:

Andy: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安迪: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希望:

I find Im so excited. I can 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 I hope to see my friend, and shake his hand.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 I hope.

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安坐或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边境,与朋友相见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梦中一样的蓝。我希望。

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thing.And the good thing never be died.

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

人生: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坦白:

Red: Theres not a day goes by I dont feel regret. Not because Im in here, or because you think I should. I look back on the way I was then, a young, stupid kid who committed that terrible crime. I want to talk to him. I want to try and talk some sense to him, tell him the way things are. But I cant. That kids long gone and this old man is all thats left. I got to live with that. Rehabilitated? Its just a bullshit word. So you go on and stump your form, sonny, and stop wasting my time. Because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ont give a shit.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看笔记 篇4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畅销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写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是由三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今天看完了三篇小说的第一篇:春天的希望看了这篇小说我内心感触特别的深。

主人公叫安迪·杜佛尼,一九四八年被控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和妻子的情妇,肖申克的救赎—春天的希望读后感。被囚禁在肖申克监狱。被囚禁在那个监狱的人,经过时间的渲染,已经习惯了那种没有自由的生活。连里面的小鸟也变得像人一样习惯了在狭小的空间里面没有自由的生活而独自饿死。但是主人公安迪从一开始进入监狱的时候都抱着希望,虽然内心有很多很多的不确定,但是他始终做台风来领消极而想办法保护着自己名画的商人!抱着希望,运用自己的头脑,还有监狱里面人心的贪婪,和保持在一个不自由的世界过着外面自由世界的生活状态,时刻准备着!二十七年!用了十英寸的小石锤和无数张海报!成功的逃离了那个没有自由的社会,同时也改变了好朋友的内心,让好朋友重新来到有自由的社会的时候珍惜和适应自由的生活。

看完了这篇小说让我体会到:没有什么能打败一个坚定的人内心的希望,不确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怀有希望,后果可能会领人失望,但是一定要有成功的希望,借助周边的环境,运用自己的大脑,希望就会变成现实,主人公二十七年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还怀着希望,而活在自由世界的我们有什么不能的呢?这篇斯蒂芬·金的小说告诉了我,成功是要怀着希望,而且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握周边的人和事,还有自己坚定的信念。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篇5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的是银行家安迪被人诬陷,进了肖申克监狱。他在监狱待了整整十九年,十九年间,他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利用这些年挖了一个通道,逃出了肖申克监狱。

那个帮助主人公安迪逃出来的通道是一条正常人需要六百年才能够挖通的,而他仅仅用了十九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安迪懂地质学,更因为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他的聪明才智。安迪挖的通道只能与下水道接通,所以他是忍受着下水道的恶臭与肮脏逃出来的。

这是部深具教育意义的电影,主人公安迪身上也具有许多令人敬佩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他进入监狱后的沉着冷静。进入肖申克监狱里的人大都是已经绝望的,而安迪却逃了出来!

做人更是要这样,如果没有毅力,做事半途而废,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也要从艰苦的环境中找出对自己有价值的条件,抱着必胜的决心脱离苦海。

生活中不乏人们因为没有毅力而失败的例子,我有时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那天!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2

当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赎》时,我体会到了这一切,监狱中生活绝对没有乐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么希望,在绝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难。人们总说不要和命运抗争,可是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恰恰是命运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该片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人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所谓的救赎,并不是安迪本身,因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面对狱友的拯救体现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让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这两个人,在安迪真正获得救赎的时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电影就是围绕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帮狱警逃税,为狱友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预警榜首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展现音乐的美;而第三次,则是在狱中办起了图书馆,其经费是安迪以每个礼拜两封信向州长申请的,这是个划时代的胜利。

后来,出现了来一个扭转乾坤的年轻犯人,他知道关于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凶,然而很不幸的,这个年轻人被杀害了。这时,瑞德以为安迪会在使我中选择自杀,恰好相反,真正想获得自由的人,会选择另一条路,一条通往自由的路。真凶自由应该也是本片所要表现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经对那个年轻人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忙着或,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于人的选择,有时候是死亡,有时则是继续生存下去,当面对是绝望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死亡还是生存下去?一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监狱生活,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他成功了,获得了自由。

其实,认识本身就是一个鉴于,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社会体制化的产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们心里,放弃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记得《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一言:克服你内心的恐惧,改变你自己,释放你自己。

末了,我想对大家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3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自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1994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全球上映,大获成功,并受到了全球观影者的热议,自此之后,该片口碑被影评人争相传播,跃居为全球电影评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我是在了解到这本书之后,才观看的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后被诬陷杀人犯喊冤入狱并自我救赎逃脱监狱重获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奸诈的律师提供了各种置他于死地的证据和辩论,而法官也并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对证据进行细心审查。入狱后的安迪一开始与众人格格不入,逐渐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重获自由。

在监狱里,安迪结交了好友瑞德,获得了他的一些帮助。同时,安迪积极得与典狱长和狱警们搞好关系,典狱长和一众狱警为了理财和教育问题请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识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狱长为了将自己的不义之财洗白,也让安迪作为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银行学和财务知识来处理个人财产问题。

安迪当然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当他获得了狱警们信任的时候,也为自己的一班狱友争取福利和进入图书馆读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个长远的逃生计划!

安迪在自己的狱房中的墙上找到了一个薄弱之处,并通过瑞德的帮助获得了一把铁锤,他决定用这把铁锤挖出一条通过自有的路。而要实现这个计划何其艰难!监狱的检查非常严格,于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画来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于狱警们和他相处的不错,因此一直没有引起警觉,安迪正是利用了这个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识也帮助狱友们重获人生的希望,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个。而在瑞德的心里,安迪似乎是一个不可能被牢笼关得住的人。果然,经过20年的努力,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从那副画后的洞里逃了出去,并在银行通过自己的签名取走了典狱长的所有钱。

而贪心和卑鄙的典狱长也因为安迪的匿名举报和提供的证据被检察官调查,最后选择了自杀,在临死前,他打开了安迪的《圣经》,发现里面藏着一把铁锤,并写着: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当瑞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刑后出狱,安迪联系了他并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丽的异国他乡。

故事就完了,这本书和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层出不穷的人性之恶,让我们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思考。而长期的精神摧残会将人们的思想制度化,我们需要做的是怀抱希望,为了自由而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救赎!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4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鲨堡监狱”。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5

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结出果实,但每一颗果实都曾是一朵花。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个片子,是因为我向他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学习没动力,上大学前许下的诺言也正在秋风中飘零。

在肖申克里,狱警们就想判你一个终身监禁。随便打死人、贪污受贿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可以这样说:肖申克就是地狱。

当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地方,目睹了一切的罪恶,是否还有勇气去想离开(逃跑)呢?人是可以被环境化的。瑞德在评价布鲁斯的死时说,这周围的高墙,一开始你讨厌他们,但慢慢会习惯、依赖,知道最后无法离开他们。所以在肖申克呆了五十年布鲁斯得到假释的通知后试图杀死希活使自己留下来。

并不是每一个坚持的人都能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坚持过。就像安迪,他成功了!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出去,他用小槌在厚厚的石墙中打开了通道,他爬过了狭长而肮脏的下水道。当大雨冲刷他身上的污秽,剩下的便是一个解脱、自由的人。

也许逃脱对瑞德来说是不可能的事,用那把小槌子凿一个洞,他认为要用六百年。这不能怪他,那是瑞德对地质不了解。他不知道压力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石头的影响。这无所谓,重要的是态度,就是在看似无望的处境中仍抱有“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永远都不要去想绝对!只要你还有权利去“幻想”,就不要放弃这种权利。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都不要把事情看成必然。生活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还有随机分布。

想想自己的处境,虽不能说进了肖申克,但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点被压迫的感觉,而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想逃离。周末经常泡在网吧;晚上不知忙些什么一转眼又到了熄灯时间,上课时则不知老师所云趴在桌子上睡觉。看过不少描写大学生堕落的小说或文章,在碌碌无为中消磨自己的个性,忘记自己的追求。就像这大学轻松的环境,由不适应到适应,到离不开它,不能容忍一丝的压力。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6

然而主人公安迪只是眼神闪动,却静默无言,但他的心仍然有着一样这些现实无法控制的东西——希望。这,便是安迪监狱生活的全部。而他和瑞德的许多话,至今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生活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于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这是汤米,唯一一个终于可以证明他的清白而最终被典狱长因一己私心设计害死的一个人走后,万念俱灰的他不再对这个牢笼有什么期望了,他下定决心自己要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于是他逃出来了,还将这些视人命如草芥,眼中唯有利益的长官揭发上报,让这个假惺惺地信奉上帝的无耻之徒只能自尽桌前。他难过过,反抗过,最终逃离了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地方,让那些人性的丑陋都无所遁形。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这是瑞德感触最深的一句活,他和老布,都在这围墙中度过了四五十年,甚至在外面都无法生存,不适应到想要犯法再回去,想要自尽生命。正像电影中所说:“大多数人都会被惯性推着往前走,在一个失去自由的世界里,让阴暗腐蚀灵魂,不单是失去了身体的自由,连灵魂也锁在了那样大小的空间内。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被惯性推着走,忙着等死还是忙着活,这不是个简单的选择。这个选择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付出。自由世界里的我们本就容易丧失方向,丢弃希望。失去自由后,希望变得尤为珍贵。不能将心束缚,不能丢弃希望,无论身在何处,坚持最初的梦想。”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7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情节颇为简单,讲述一个银行家安迪被诬陷入狱以后,和监狱里的小贩瑞德成了好友,他最终越狱成功,并将贪污、残暴的监狱长送上了审判席。《肖申克的救赎》并非是展示如何精巧越狱的作品,所有的越狱情节都是在结尾部分用倒叙的形式一鼓作气地将所有之前的铺垫细节串起。

一、知觉代码与剧情

所谓知觉代码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知觉产物,它又是电影中最为常见的和最基本的一种代码,同时也是物质元素。物理学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物种发出的光射入眼睛所形成的。与我们平时所知的“所见即所得”包涵的意义并不相同。阿恩海姆认为:“一个物体的形状,从来就不是这个物体落在眼睛上的形状决定的。”[1]有学者指出,当我们站在远处,看一匹斑马,虽然看不清楚斑马的确切形态与其他形态特征,但是只要我们观察记录它的两个特点:黑白相间的条纹和四条腿就足够了。因此,知觉代码不光是物质世界的反应,还包涵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信息。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知觉代码的运用十分丰富。首先电影的开始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安迪在车中酗酒,并且手持手枪同时正在装子弹。虽然没有看到安迪杀人,但是像枪这样的物质会给观众产生一定的意识,那就是主人公要杀人,杀人就会犯罪。

当影片展现到后来,不难发现瑞德是一个在监狱很有能力的人物,可以给狱友弄到格式各样的东西,如香烟、海报还有锤子等。观影者会对瑞德产生某种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锤子,我们知道锤子是用来凿东西的。安迪向瑞德要锤子,因为他要雕刻石头来打磨监狱中的无聊时光。但是我们认为锤子不仅用来雕刻石头,同时也可以凿墙壁。这时锤子作为一种知觉代码,为我们提供信息,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当安迪从禁闭中出来后对瑞德说,他要从监狱出去就会从海边偷渡出国,修葺一条租来的船,在海边度过余生并且让瑞德记住一个地名。这时,常年生活在监狱的瑞德很难理解主人公的言外之意,只是感觉安迪今天有些特别。但是作为观众,我们从这些话语中可以体会到安迪的言外之意那就是他要越狱。这就是语言作为一种知觉代码给我们传递的信息。

二、色调代码与剧情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家发现对不同的颜色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例如紫色让人感觉神秘和高贵;绿色给人一种希望、和平、宁静、清新的感觉;红色代表激情和温暖。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联想,它不是无故产生的。科学家发现,不同的颜色射入人的眼睛时,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2]例如心理学家弗艾雷研究发现,彩色光射入人眼时,肌肉会出现收缩现象同时加快血液循环;那么波长越长越明显,波长越短这种现象越不明显。总而言之,长波长的色彩能引起扩张反应;反之收缩反应是由短波长光引起。也即人对色彩反应的是被动的刺激做出的反应。[2]

当这种对色彩的理解运用到电影中时,它不仅可以反应电影的基调还可以积极的推动电影叙事的进行。正如热拉尔·贝东在《电影美学》中分析的那样:“色彩可以向我们展示仁慈情感和印象,可以作用于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它可以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直接参与观众的心理氛围的形成。因此电影的色彩具有异常奇妙的心理暗示与叙事价值。[3]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开始部分,以安迪在车中的场景为例,这时画面偏红色并略带黑色,让观众感觉主人公此时有一种压抑和难以抑制的激动的冲动,加之手中的枪,就不难推断出安迪要做什么。

当安迪刚入狱时,一排犯人站在一个黑色的空间中听典狱长训话。此时的黑色让观众产生一种表示凄惨、悲伤、忧愁的感受,这一色彩不就正反应了当时主人公内心的想法。同时让观众推测安迪的狱中生活会十分的艰苦。

当安迪越狱时,画面中不时出现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而此时的闪电是白色的,与夜空的黑色呈现极大反差,给观众一种压抑许久即将爆发的感觉。当安迪出狱后,画面急转而亮,光亮的衣服,鲜亮的鞋子,和红色轻快的跑车给人一种舒适和畅快感,从而有效地推动观众的观影体验和电影叙事的进行。

三、风格代码与剧情

所谓风格代码对于影片来说代表导演的叙事风格和特点,以及自己的美学理想、技术特性。从影片的开始到结束,风格代码始终贯穿其中。风格代码包括取景角度与方向、镜头运用和后期剪辑及调度场面等这些电影特有的技术。例如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心理不同。以电影《巴顿将军》为例,最后巴顿将军站在美国国旗后,这时画面中美国国旗十分巨大,而巴顿将军身影很小,众所周知巴顿将军受人敬仰,但是这样的大将军在美国国旗前又是十分的渺小因此更凸显了美国的伟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刚入狱时观众是以俯视的角度去观察的,这时的主人公显得十分羸弱。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们观察安迪的角度开始发生了变化,这时安迪在狱中正为典狱长洗黑钱,在狱友中有一定的地位,伴随着较多仰视的镜头的出现,使观众对安迪产生了敬意,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最后当安迪爬过漫长的下水道后,在河里奋力奔跑,这时都是仰视的镜头,使观众加深了对主人公的敬佩。通过角度的变换来讲述故事,也是电影叙事的一种。

四、总结

肖申克的救赎 篇8

有读者写信过来,讲述创业失败的经历。文字长篇累牍,字里行间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对未来、对人性、对社会含沙射影,失败成全了他对周遭酣畅淋漓的诅咒。曾经一个恶意的合同、一次产品销售的失利,甚至一回资金短缺向朋友筹借时遭受的冷漠,都一一变成了创业路途中无法磨灭的记忆,于是,回首过去走过的路,路上竟然只有肆意的谩骂和恶毒的怨恨。

创业失败你一点错都没有吗?

当初执意剑走天涯的时候,难道你不知道江湖本就险恶?即使你没吃过猪肉也应该见过猪跑路吧,你以为没有三两下子就真的能在江湖上扬名立腕?倘若你真是金庸武侠小说看多了,你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韦小宝虽然武功不济,但是深喑游戏规则,阿谀奉承游刃有余;段誉无心尚武,可家底丰厚遗传基因了得,一盏茶的功夫竟参透六脉神剑精髓。你呢,你真的以为你的狗屎运也可以好到极至,随便滚下山崖就可以到达琅寰福地得到绝世武功称霸武林?别傻了,江湖刀光剑影,处处危机四伏,要么一身本事混得几分江湖声威,要么也应该有初生牛犊不畏虎之勇气,不管是暗器挑衅还是杀害,都只当成是一种历炼,谁不是一边跌倒一边爬起来?但如果连总结经验的勇气都没有,等到生死存亡之时,依然不知道自己学艺不精还一味叫嚣下辈子化成厉鬼回来报仇,那我只能说你是死得其所了。

这话听来十分恶毒,却也涵盖了对那些有勇气承认失败——跌倒后爬起来拍拍尘土重振旗鼓的创业者所存有的尊敬,商海暗潮汹涌,哪有一世的风平浪静?当然,最后并非所有的创业都会成功,可即使如此,那些被惊涛骇浪打得遍体鳞伤的勇者也比只知道诅咒世道不好的埋怨者值得我们肯定。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银行家安迪,在一个失意的深夜之后,被当作杀害妻子与情夫的凶手送进了固若金汤的鲨堡监狱。高耸的围墙、持枪看守的狱警、头顶上方那片已不再自由不再完整的天空都让人感觉鲨堡监狱充斥着无序兽性的残暴,而安迪迟缓的脚步硬生生透露出的鲜明绝望,也让观众在监狱之外不胜唏嘘。庆幸的是即使如此,主人公安迪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在监狱这个信仰缺失的禁锢之地,安迪坚持近10年接连不断地书信上访,为鲨堡监狱建立了全美最好的监狱图书馆。

影片的最后,无法沉冤昭雪的安迪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从鲨堡监狱肮脏的管道里爬出来。这样一个隐忍的男人,站在监狱外的大雨里呐喊哭泣,恐怕此时滂沱的不只是安迪的内心,还有观众濡湿的眼角。

走出电影院,问自己在这部影片里,达拉邦特想要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救赎呢?

我想,救赎的主要是两个字:希望。而被救赎的也是两个字:自由。

安迪如是。创业失败的你又怎样呢?是依然躲避在鲨堡监狱里诅咒命运对你的不公,还是洗把脸继续上路?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度人。

最后,用安迪留给瑞德的那封信作结尾吧: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既然你已经走到这儿了,就再走远一点吧......

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出品)

译名: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月黑高飞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演员: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 Ellis Boyd “Red” Redding

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 Andy Dufresne, Inmate 37927

克莱希·布朗 Clancy Brown .... Capt. Byron Hadley

马克·罗斯顿 Mark Rolston .... Bogs Diamond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9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一旦被抛到尘世中,就不断地自由选择,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不断地看着未来的路,自我造就着,让人自己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对《肖申克的救赎》总结出的一句满含哲学的话语。

迪总结了一句话,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而他选择了希望,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安迪说:“音乐,这里才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你需要它就不会忘记它,这个世界不是用石头围成,有些东西在内心,他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没错,音乐在那里最有意义,如同希望在困境中才最有价值。

从这部电影里,我们得到最多的人生哲理就是关于生活的,用一句大家都懂得话来形容“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又何尝不是呢,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就用什么样的结果回报你 。再就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的存在主义哲学,人生活在社会里,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10

肖申克的救赎,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片子了,一部励志之作。看完之后主人翁的点题之句一直萦绕在耳边:只要心怀希望,就会永远有希望。

安迪,一位大银行家,有着对数学和数字天生的敏感,不幸的是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遭人谋杀,而自己却被误认为是凶手,两次无期,被判到了肖申克监狱。于是长达二十年的监狱生活开始了!像剧中说的,他并没有认为来到监狱是一种煎熬,反而觉得像是在公园散步一样,是如此的淡定!这二十年,是安迪进行自救的二十年,锤子、海报、以及帮典狱长“逃税”…一切都是他预置好的,只等那个暴雨夜晚的来临,伴着闪电雷声逃离出了肖申克监狱…

在剧中,有几段儿,我一直有点疑惑,就是安迪在狱长反对的情况下,还毅然的播放那段音乐,我是没有弄清楚那是怎样的一段音乐,是向往自由和解放?还有一段就是安迪一直都很想在监狱建造一个图书馆,由于资金的匮乏,他便一周一周的向有关部门写信进行申请资金,最后便是一周两封…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去,试想一下,安迪建造这样一个图书馆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到了好多。监狱里很多的人知识水平都不高,甚至停留在很久以前,像老布一样出狱之后根本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甚至不能生存,最后的结局只有一种——老布自杀了。还有,剧中一直在强调一个词“希望”,也可能安迪是想让监狱里的所有人心里都怀着希望吧,怀着生存的希望,无时无刻!

故事的结局也是亮点,特别是最后瑞德去那颗树下寻找安迪留给他的东西,一封信、一些钱,好像这些都不是很重要,但我觉得安迪留给瑞德的是希望,是活下去的希望,至少是安迪拯救了他!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11

在美国上演

越狱一直是影视剧中的热门情节。在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史蒂芬·金小说的1994年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由著名影星提姆·罗宾斯饰演的主人公银行家安迪,由于被诬告枪杀妻子和她的情人而被判无期徒刑。安迪在狱中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知识帮助狱警和监狱长逃税,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但在20年后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安迪成功越狱。原来这20年来,他一直在偷偷地使用一把小鹤嘴锄来挖掘通向监狱外面的地道,对外他则宣称那把小鹤嘴锄是用来雕刻石头棋子的。他还用性感明星丽塔·海华兹的海报遮住了他狱室墙上的洞口,掩人耳目。

10多年后,当连续剧《越狱》正在美国和全世界热映之时,关押在美国新泽西州联合监狱的两名罪犯却利用了与电影中安迪越狱极其相似的方法,挖开狱室墙壁,成功越狱,堪称是现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两名罪犯分别叫做乔斯·埃斯皮诺萨和奥提斯·勃兰特。两个人都是暴力罪犯,埃斯皮诺萨在车上开枪将人打死;勃兰特则是持枪抢劫。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之前完全是一对陌生人,由于关押在同一所监狱而结识。他们俩的牢房仅一墙之隔,此外,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甘于被长期囚禁。

2007年12月15日,当地官方宣布,两名罪犯实施了类似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种挖洞越狱的方式,并使用了床单和美女海报作为障眼法,成功逃出了新泽西州联合监狱。该监狱被认为是全美保安措施最严格的监狱之一。

现年20岁的埃斯皮诺萨是监狱所在地新泽西州尤里县人,2005年时由于杀人罪被判监禁17年;现年32岁的勃兰特来自汤姆斯河地区,犯有持枪抢劫罪。警方认为埃斯皮诺萨属于一个叫“血街”的黑帮组织,勃兰特则曾在州监狱工作过3年。埃斯皮诺萨和勃兰特的牢房分别位于监狱楼第三层的B310和B311。

负责该案件的检察官罗曼诺夫说:“这听起来真像是好莱坞电影的情节。但与电影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的越狱是真的。”

留下纸条感谢狱警提供越狱工具

检察官罗曼诺夫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案件发生的细节。作案工具是一个从水管上偷下来的金属阀门。

人们普遍猜测他们作案时的分工可能是:勃兰特负责弄碎他与埃斯皮诺萨牢房间隔墙的水泥层,使得砖块松动,然后钻进埃斯皮诺萨的牢房;埃斯皮诺萨则负责在他牢房临近窗户的墙上打洞。他们使得牢房墙壁的砖块松动,并移开砖块,在两室的间隔墙上形成了约20厘米高、40厘米宽的洞口,砖灰碎块被扔在厕所中冲走。尚存疑点的是拆墙的巨响怎会无人听见,还是被监狱墙外的火车声掩盖。

罪犯把杂志中身穿比基尼的美女海报贴在墙上以遮掩他挖洞的痕迹,瞒过了狱警。这和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提姆·罗宾斯所饰演的角色行为如出一辙。

据警方推测,在12月15日的中午时分,身高1.8米、体重72.5千克的勃兰特移开了两室间隔墙的墙砖,钻到了隔壁埃斯皮诺萨的牢房,然后和埃斯皮诺萨一起从挖好的洞口钻出去,从他们所在的三层楼高处往下跳,落到相距0.6米的一个屋顶上。

在监狱楼外是一堵7米多高、顶端安装有铁丝网的围墙。但是,由于在围墙内没有发现脚印,警察认为两人是从约5米高的屋顶跳下时,直接跳过了铁丝网围墙,落在火车铁轨上逃跑的。

在两人的牢房内,两犯将床单团皱塞在毯子下面,制造出有人躺在床上的假象,狱警果真上当。直到下午5点狱内点名时狱警才发现两人不见了。检察官罗曼诺夫说:“我们想知道他们是何时离开牢房的,为什么没人能识破他们床上的伪装。”

但是这不仅仅是电影的模仿秀那么简单。检察官罗曼诺夫表示,就在去年年9月,勃兰特曾试图以同样的方式越狱,削掉砖头周围的泥灰,撬动砖块,爬出去想逃跑。但他没有得逞,并且被转移到了警备级别更高的牢房中。“但这次他成功了。”

越狱者在留下的纸条上有这样的话:“非常感谢你提供好用的工具,老伙计,祝你假期快乐。”旁边还画了张笑脸。由此,有人怀疑狱警是他们的同谋。尽管无证据显示该狱警参与越狱,但他在接受调查的一天后在家中开枪自杀。

他们所在的一组牢房共有8间,每天狱警会三次定时巡查,每小时至少两次通过窗口监视牢房内的动静。“你看见他们了吗?你检查过他们的床吗?我们已经开始调查监狱内的所有人员。”罗曼诺夫说。

但很显然的是,比基尼美女海报瞒过了狱警的眼睛。检察官罗曼诺也承认这起越狱事件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情节很相似,“但是我认为电影里墙上的海报更漂亮些。”

监狱建筑存在隐患

有人怀疑监狱建筑质量的低劣是造成两犯越狱成功的原因。

该监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伊丽莎白市区法院的后面,由两栋建筑组成,一栋是建于20世纪初的砖楼,楼内关押了300人;另一栋建于1989年,能容纳1200名犯人。

两人正是自新楼逃离,该楼在1987年还获得过建筑设计奖。但稍后还是发现了若干的设计问题,比如观察岗楼位于柱子后面,视野极差,后来监狱方面在适当位置安装了凹面镜,以弥补建筑设计的缺点。

在1993年该监狱就曾发生过越狱,工具是一副割线钳子,那人在越狱两天后自首。

监狱建造专家说,标准监狱的牢房墙壁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能够防止被捣碎。“一个事实是,如果他们的头能钻过去,他们的身体就也能想办法钻过去。”监狱窗口的大小通常是13×30厘米。

检察官罗曼诺在16日说,他在牢房内见到了被破坏的钢筋。“很明显,他们俩是从钢筋和砖墙之间挤出去的。”

这栋监狱楼是由新泽西普林斯顿一家建筑公司建造的。但是该公司的老板说他已经忘记了接过这笔生意,他已经好多年不建监狱了。

1月8日,埃斯皮诺萨在距离联合监狱8个街区的一幢公寓中被捕。一天后,勃兰特在墨西哥城被当地警方逮捕。越狱之旅,宣告结束。

他们所逃跑的监区是当局认为保安措施最为严密的区域。县检察官西奥多·罗曼诺夫17日对当地媒体称:“我对这所拥有严格保安措施的监狱发生越狱事件感到不安。”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12

1.1《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年轻的银行家安迪 (Andy) 因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冤屈获罪被判无期徒刑, 肖申克监狱的腐败, 不但使他本可平反昭雪的机会化为泡影, 还使他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然而, 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摧毁, 他经过近20年水滴石穿般的不懈挖掘, 为自己掘开了一条自由之途。

1.2《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克瑞斯·加德纳 (Chris Gardner) 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 他的勤奋努力并没使他的家庭摆脱拮据的生活状况。妻子琳达 (Linda) 终因无法忍受生活的艰难, 撇下年幼的儿子克里斯托弗 (Christopher) , 离开了克瑞斯。穷困潦倒的克瑞斯费尽周折赢得了在一家著名的股票投资公司实习 (但没有薪水) 的机会———他追寻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面对衣食堪忧的生活, 为了儿子的未来, 为了自己的梦想, 克瑞斯咬紧牙关坚持着, 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投资专家。

2 影片中主人公的绝境与重生

2.1 安迪的绝境及其重生

因司法不公, 安迪被判两个终身监禁而进了肖申克监狱。对于安迪来说, 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波特兰一家大银行信托部副总裁一下子变成了永失自由的阶下囚。身陷绝境的安迪该怎样面对呢?

在漫长的监狱生活里, 一方面, 他努力赋意义与肖申克, 另一方面, 他为着自己身心皆自由的希望做着精心的准备。他冒死利用自己的理财知识为狱友争取来冰镇啤酒, 不仅赢得了狱友的尊敬和友谊, 找回了片刻做一个自由“人”的感觉, 更改变了自己在狱中的命运———贪婪的狱警们为方便安迪给他们打理个人财务, 打残了经常对安迪进行性骚扰的姐妹帮头目包格斯, 并把安迪调到一个更适合他的环境———监狱图书馆工作。为了扩建监狱图书馆和购买新书, 连续6年, 安迪坚持每周给缅因州议会写一封信, 州议会终于同意为肖申克监狱拨款200美元并捐赠了大量旧书和杂物。他擅自在广播室播放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片段《今夜无人入眠》, 让那美得“难以言传”、“令人心碎”的歌声“直蹿云端”, 唤醒了沉睡在众囚徒心底对自由的希望, 那一瞬间令“肖申克囚徒仿佛重获自由”。为了那短暂的瞬间, 安迪心甘情愿地蹲了两周的禁闭。紧接着他又6年不间断地每周给州议会写两封信, 州议会只得又决定每年给肖申克监狱图书馆拨款500美元。几年的功夫, 安迪把一个由破烂储藏室作的监狱图书馆变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作为给典狱长诺顿 (Norton) 洗黑钱的回报, 他被准许帮助狱友补习功课, 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拿到了高中文凭。

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安迪使自己所处的环境逐渐变得对自己有利, 他的狱友也因他的执着和智慧获益匪浅, 但安迪所希望的远非如此。也许, 那把仅六七寸长的鹤嘴锄最初只是为了雕刻象棋子、打发难熬的监狱时光而从狱友瑞德 (Red) 那里买来的,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地质学知识丰富的安迪发现了逃离牢笼的巨大可能性, 鹤嘴锄就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作用。他从瑞德那里弄来大幅当红女电影明星海报, 而他的惊天秘密———用小小鹤嘴锄刨挖出的逃生通道, 正是在海报的背后, 19年如一日地, 悄悄向外延伸着。圣经书成了鹤嘴锄的庇护所, 放风时间操场上的漫步正好可以让安迪把挖出的废土一点点倾倒而不会引起丝毫的怀疑。时机成熟, 安迪带上诺顿的犯罪证据, 经过逃生通道来到监舍外, 借着雷声的掩护用石头凿开污水管道, 再爬出这500码长的、臭气熏天的污水管重返自由世界。成功越狱后, 他不仅提走了诺顿账上的37万美元, 到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己希望的生活, 还曝光了肖申克监狱里的腐败与残暴, 使典狱长诺顿和狱警海利 (Hadley) 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2.2 克瑞斯的绝境及其重生

《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瑞斯?加德纳2006年出版的同名自传。

克瑞斯·加德纳虽不像《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那样处于身陷高墙的绝境, 但现实自由社会中巨大的生活压力对于那些连维持日常生活开支都觉得困难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另类的绝境呢?

面对积累了近三个月的账单和妻子的抱怨, 克瑞斯决定除了继续奔波于各大医院卖骨密度扫描仪外再找一份能多赚一些钱的工作。他偶然了解到作证券经纪人并不需要大学文凭 (他本人只念完了高中) , 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 就主动去找迪恩·维特证券公司的人事经理杰·退斯特尔 (Jay Twistle) , 并凭借自己的执着、诚实和机智, 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仅仅这个实习机会都不是那么轻易得来的———为了拿到申请表, 他的一台骨密度扫描仪被贪心的流浪女歌手带走 (卖出一台扫描仪的钱够他全家生活一个月) ;为了争取面试的机会, 他想尽办法讨好杰·退斯特尔, 甚至由于没钱付出租车费而狼狈逃跑;为了不错过面试时间, 前一晚因迟缴汽车罚单而被关进警局的他 (被警察带走时正在家中刷墙, 浑身溅满了涂料) 只好蓬头垢面地一路狂奔到面试地点……然而, 令克瑞斯没想到的是, 实习生有20人, 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 经过考核后最后只能有一个人被录用。对于克瑞斯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妻子已因不堪生活重负独自去了纽约, 他和儿子又因交不起房租而失去了栖身之地。克瑞斯只好和儿子过着东奔西跑的生活, 他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 一边作实习生, 每天下午五点前赶到教会收容所去排队争取得到睡觉的地方, 有时去晚了, 就不得不带着儿子在地铁内、地铁站厕所等地方将就过夜, 有时甚至不得不卖血。实习期间, 为了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努力地争取时间去联系潜在的客户 (因为接孩子会耽误一些时间) , 克瑞斯就话筒不离手地一个接一个地拨电话, 他也不花时间喝水———所以也不用上厕所, 他拼命地挤出每一分钟去与另外十九人竞争。这一切艰辛并没击垮克瑞斯, 他用自己的拼搏改变着自己和儿子的生活、用坚强乐观的态度教育着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 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 就要去捍卫它”。最终, 历经磨难的克瑞斯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迪恩·维特证券公司的经纪人, 并于1987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公司, 成为了著名的投资专家。

3 影片的现代启示

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瑞斯身上, 我们能看见很多共同的品质, 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的超常的忍耐力。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处于极端的生存环境———安迪被判终身监禁, 克瑞斯为极度贫困所累。如果安迪被判有期徒刑, 他的囚禁生活又会是怎样呢?如果克瑞斯没有穷到无家可归、妻子出走的地步, 他还会像这样玩儿命打拼吗?答案不得而知, 可绝大多数衣食无忧的现代人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在物质财富急剧增长、各种诱惑纷至沓来、精神世界却相对荒芜的今天, 有多少人能像安迪一样奋力冲出各种束缚自己的“牢笼”?有多少人能像克瑞斯一样忍辱负重直至品尝成功的喜悦?很多现代人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布鲁克斯 (Brooks, 因彻底被体制化而不能适应假释后的自由生活, 最后上吊自杀) 或瑞德 (如果没有安迪的帮助, 他的命运会同老布鲁克斯一样) , 面对种种无形的体制或困难, 起初还想有所改变, 尔后却逐渐适应并麻木, 失去理智的判断与有效的抗争, 只好过着称不上幸福的生活。

对“幸福”, 金山词霸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追求幸福就意味着要不断改变已有生活状况。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却又动力不足的现代人也许能从这两部励志片中汲取些能量, 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无限放大而将自己置于一种毫无退路的“绝境”。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孙子·九地》中有“投之亡地而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之说。置之死地而后生, 是啊, 也许只有把人置于这样一种先必死的环境, 才能使人产生必胜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当我们在追求幸福又觉得幸福遥不可及时, 千万不要灰心, 把自己置于死地, 坚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信念, 你就会获得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也会发现幸福离你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钟玲.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隐喻解读[J].电影文学, 2008 (05) .

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个人后感 篇13

整个电影都是在RED的独白中进行着,很喜欢这样的独白,第一次《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作文。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发生结束事过境迁以后,以一种很坦然的语气娓娓道来,就象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所有的经过都与自己无关,其中的个中滋味都已忘却或是根本就无关紧要。只有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才能这样。他的声音是如此的睿智并具有穿透力。

无论到什么地步 都要相信会有出路人往往不是死于现实的绝望 而是死于自己心里的绝望,如果你被生活囚禁 在生活中已经感觉麻痹 那生活对于你来说就如同监狱一样 ,没有希望的生活会将你体制化甚至让你产生真的不能离开它的念头、让你因为绝望所以逃避 、让你忘记跳出小小的生活监狱 、让你永远看不到外面的自由天地

一个坚强的人只能够拯救自己,只有一个伟大的人才能够拯救其他人,观后感《第一次《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作文》。毫无疑问ANDY是坚强的,所以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也是伟大的,所以他也拯救了RED,没有让RED步老布的后尘。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就像老布说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老布是可悲的,他选择了后者。RED是幸运的,ANDY让他选择了前者。然而更可悲的是,生活并不会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选择的机会,就像老布,他无从选择。想到这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不用去做这样的选择,庆幸自己还在碌碌无为的活着。

上一篇:绿色回归自然下一篇:《白雪公主》续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