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公有制

2024-09-07

生产资料公有制(通用11篇)

生产资料公有制 篇1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 中国因经济落后, 虽然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人数不多, 但他们“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产生的, 而且从她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 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进行的。因此,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1. 中国共产党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 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使中国由本已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此,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走向繁荣昌盛, 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但是,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进行了七十多年的英勇斗争, 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历史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可见, 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助推手

政党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落后的政党维护旧有的国家机器和经济基础,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政党打碎旧有的国家机器, 扶持新生的经济基础,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时刻牢记自己先进政党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或是在和平建设时期, 它的一切奋斗, 就是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当好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助推手。早在1944年, 毛泽东就强调, 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 而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们党借以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众所周知,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而“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大工业带来的生产的社会化, 首先形成了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 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 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其次, 引起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表现在不同部门的联系上, 最终产品已成为分属于一系列部门的企业连续加工的结果;就一个企业来说, 完成一件产品的制作, 必须由许多工人分工协作, 共同劳动来实现。再次, 带来了产品的社会化, 即产品已不是供生产者自己需要, 而是要通过交换, 供整个社会需要。

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占有的社会化以及工人阶级成为生产的主人, 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离开了这一立足点和出发点, 共产党就无以立党。所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在所有的革命运动中, 共产党人“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 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共产党借以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

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 共产主义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其生产关系的基础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离开了这一重要载体, 共产主义将不复存在。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是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而且, 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消灭私有制, 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 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 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要使他们的利益能一致, 就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 因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对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关心的只有工人阶级。……因此,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必须切实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既是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更是当前进一步促进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表现在生产力方面,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 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即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而在生产关系方面, 生产资料和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这与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占有的社会化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 不能用反社会、反人类、反历史进步的销毁生产力去适应生产关系的方法, 只能够改变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即消灭私有制, 实现占有的社会化或者说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 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就意味着先进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2. 我国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象征

我国的公有制尤其是国有企业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建等途径建立起来的,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 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几十年来积累了巨额资产, 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 直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它同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业相联系, 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手段, 代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其社会化程度较高, 分布范围较广, 也便于实行宏观调控。

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这对所有制矛盾统一体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就是坚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公有制,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 在公有制主体范围内,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 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不仅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而且也成为先进生产关系的主人, 从而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党借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也最能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共产党借以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不断促进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理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研究 (京) 2001年第6期

[2]吴易风:如何判别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京) 2001年第5期

[3]仝 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与实践“三个代表”的关系, 学习·研究·参考 (京) 2001年第6期

生产资料公有制 篇2

一、工作计划

(一)镇(街道)级安全管理人员依法行政1、具体工作内容:建议在非园区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大职能下放的力度。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在委托非园区的镇(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一是继续跟进实施第一步职能下放以后,有关工作开展的情况,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探讨继续加大职能下放的范围和时机,三是根据8大园区的机构和职能设置情况,安排好安全生产的有关工作。要求在8月底前完成。(2)向区政府提交报告,建议在非园区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3~5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在8月20日前报出。(3)对各镇(街道)现有配备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领取省安监局核发的《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经区政府任命为安全生产监察员,8月底前完成。(4)对.....等六个镇的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考核,于9月底完成。

(二)加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管1、具体工作内容:加强高危行业(重点是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的规划和布局,控制其总量。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高危行业实施安全评价。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统筹规划,在工业园区规划设立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等专门区域,使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等的新建、扩建工程项目能相对集中;现有的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等企业也要逐步向园区专门区域转移,逐步实现高危行业的集中设立、管理、治理和应急救援。由规划建设局负责牵头落实,力争在9月底以前制定出规划方案。(2)在9月底以前制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等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行业管理办法由安监局和公安局牵头制定。在现有区政府联合审批立项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上级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审批和管理办法。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管理办法由环保局牵头制定。(3)根据有关法规和管理办法以及对高危行业的监管部门分工,加强和落实对危险化学品、小冶炼和废金属拆解、采石场和建筑施工等所有高危行业的监管。

(三)实行试点企业分类监管制度。1、具体工作内容:按上级要求在部分行业企业和试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2、工作负责人:.....及交通、旅游等部门的负责人。3、工作进度:(1)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在重点行业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安监管[~]136号)的要求,制定我区企业评估的实施方案,要求在8月底完成企业的自我评估、9月底完成企业的监评、10月20日前全面完成评估任务。并根据评估结果,把已评估的企业划分为a、b、c、d四级。(2)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9月底)。(3)根据佛山市制定的办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工伤保险的结合的工作。

(四)建设区、镇(街道)安全生产信息网络1、具体工作内容:推进区和镇(街道)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继续完善我区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由传统监管手段向现代化监管手段转变。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在继续完善桂城和松岗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委托软件开发公司,9月底之前完成区和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并利用我区现有城域政务网实现区、镇(街道)和村之间的互联互通。10月20日前安监局、桂城和松岗要完成资料录入工作,实现系统局部运行。(2)8月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监管对象的资料录入,逐步投入实际使用。

(五)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1、具体工作内容:根据有关安全生产规范标准和佛山市的意见,深入试点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和各项管理工作,落实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其现场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9月15日前,结合企业安全评估,完善试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好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企业注册安全主任、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职业岗位培训。

(六)加强社会监督管理1、具体工作内容:探索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模式,建立有关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育和发展注册安全主任事务所,建立面向小企业的社会化安全生产服务机制。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探索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模式,实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的延伸。在松岗镇松夏工业园区,通过加强园区管理公司的管理力量,建立有关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实现对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2)在桂城街道和松岗镇松夏工业园区培育和发展两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注册安全主任事务所,发挥其专业支持和服务作用,建立面向小企业的社会化安全生产服务机制。根据佛山市制定的注册安全主任事务所设立条件和业务职能,力争在9月底前挂牌成立,逐步进入实际运行阶段。(3)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和处理制度,要求各镇(街道)在此9月底前,都要设立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和信箱。

(七)资料收集和经验总结。1、具体工作内容:做好有关试点工作的资料收集,特别是企业在试点工作前后的具体情况材料收集,总结我区的试点经验,将有关资料报送佛山市安监局。

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1)8月底前完成企业试点前的具体情况材料收集。(2)9月底前完成企业完善各种设施、制度后的情况的材料收集。(3)及时收集试点各类资料,总结各阶段试点经验,必要时按要求制作有关会议演示资料。并按要求及时向佛山市报送有关资料。

(八)加强宣传报道1、具体工作内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关注非公有制小企业安全监管试点工作的氛围。2、工作负责人:3、工作进度:配合各项工作进展,随时宣传报道。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力以赴非公有制试点工作事关全省、全国,我们一定要试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二)整体安排,同步推进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到目前已经完成。8月要重点完成指导企业建章立制工作,注册安全主任事务所建设、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各项监管办法建设等方面工作;9月各项试点工作要全面突破,试点企业取得初步成效;10月20日前我区的试点工作要全面完成,迎接省和国家的验收。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问题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里谈一点看法。

一、我国国有经济活力增强,规模增大,但控制力、影响力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产业分布、规模和质量有了重大变化。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彻底打破,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局面得到确立。100个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中央统一管理,其余10多万个国有企业由地方管理。地方和企业有了投资、建设、布局的自主权。国有企业不再是国家计划的单纯执行者,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去严重落后亏损的国有企业已全部淘汰,绝大部分国有小企业已转化为非公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关键领域集中,新成长起一批具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地方和企业的动力、活力增强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了,总体规模也增大了。国有资产总体增长较快。目前,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资产53.5万亿元,比2001年全国工业资产(13.54万亿元)高2.9倍,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4 471亿)的119倍。国有资产近十年每年增长3.6万亿元,一年增长额比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高7倍。2010年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1.07万亿元,上缴税金1.4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国净资产的6.7倍,按可比价计算,也至少高2倍。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增大,大企业实力雄厚,集中了更多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优秀领导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我国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些年来实施了很多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的举措,影响和促进了我国未来科技进步创新的进程。这是值得自豪和庆幸的。但是,国有经济在资产规模有所增长的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控制力有所下降,严重影响到作为社会主义基础和宏观调控支柱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公有制主体地位削弱,出现由非公有制经济取而代之的趋势。公有制在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57%,2006年的48.6%,2008年的35.2%,下降为2010年的26.9%。其中国有资产占22.2%,集体经济占4.7%。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42.8%,2006年的51.2%,2008年的64.2%,上升到2010年的73%。其中私营经济占45.7%,外资经济占25.1%,个体经济占2.2%。私有外资企业的资产已超过国有企业。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公有制高1.7倍,其中私营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1倍,外资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3%。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国有经济仅占3.9%,家庭联产承包制占63%。第二产业中,公有经济资产仅占27.6%(国有24.8%,集体2.8%),非公有占72.2%。第三产业中,公有制仅占24%(国有21.7%,集体 2.3%),非公有占到 75.9%(私营51.8%,外资21.3%)。

2.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支柱作用严重削弱,非公有制在绝大多数重要部门已居控制地位。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目前我国40个主要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居控制地位的只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电力工业、水生产供应业和烟草工业等5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占94.7%,石油加工业占70.3%,电力业占91.7%,水生产供应产值占64%,烟草业占99.3%)。居相对控制地位的有煤炭开采业(产值占59.1%)、电力机械制造业(占46.4%)、燃气生产供应业(占43.4%)3个行业,其余31个行业全部为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并居主体地位了。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早已下降到不到20%。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非公有经济在各领域中健康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占控制地位也不影响公有制主体作用。但在许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控制地位,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这么低,失去控制地位和主体支柱作用,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像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只占19.9%,医药制造业只占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只占5.7%,专用设备制造业只占15.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4.3%,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只占8.9%,钢铁工业占38.5%,有色金属工业占27%①,不能说是正常现象。

有一些行业看起来不属于国民经济命脉,但与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由谁经营主导,影响很大。像农副产品加工业,2009年产值2.79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1 509亿元,仅占1.7%,加上集体企业也不到3%,几乎完全由外资和私有企业占领,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是不利的。

外资控制了我国近一半行业。在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对20个拥有资产的控制权。其中绝对控制的有9个行业,相对控制的11个行业。一些产业未完全控制,但控制了一些产业排前5名的企业。

3.国有企业实力不足。我国现有2万多家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中央企业仅剩百十来家。国有大型企业比重低,实力弱,集中度太低,以至形成大量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影响到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效率及控制力。十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仅有39%,前5名为24%。500强企业分布在74个行业中,其中钢铁、建筑、石化三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1/3,而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设备等9个高新技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企业仅占8.8%和11.4%。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的资产量较多,但与国际垄断跨国公司比,就显得颇弱。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349家,占69.8%,但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的7.8%、10.7%和6.5%。我国国有经济拥有总资产53万亿元,不到世界500强前10家公司资产(23 415亿美元,2006)的30%。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弱,大型骨干企业少,集中度低,是国有经济控制力低,影响力不足,有些该占领的领域未占领,该居控制地位的领域不居控制地位的重要原因。

4.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工业中集体经济更没有多少。2009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只有1万个,股份合作制企业5 000个,联营企业239个,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产值仅占3.9%,资产占3.7%,主营业多收入仅占3.3%。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的影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尤其是长远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国有资产流失

1978年,国有企业有固定资产4 471亿元,流动资产近5 000亿元,合计上万亿元。集体企业有资产2 000多亿元。国有资产的1/3以上,集体资产的几乎百分之百被私有化,50%以上低价和无偿地转化到私人手中。

20世纪80年代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时期。1982—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5 000亿元,平均每年流失500亿元,每天流失1.3亿元。90年代起每年流失1 500亿元,每天流失5亿元,目前仍在流失,一些地方仍在贱卖国有企业。2012年,山西省保德县的一个价值30亿的煤矿,被该县安监局长以37.5万元“卖”给了他的内兄。

(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所有制决定分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配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57,不仅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3的警戒线,而且超过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分化程度。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的统计,我国“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收入比例仅为1.4%,按五等分法计算,近年全国最贫困20%的家庭总收入占4.06%,最富的20%的家庭总收入占50.4%。

出现了一批亿万富翁。2009年,我国百名富豪资产达到200亿元的有26人,有100亿元~199亿元的39人,有75亿元~99亿元的44人,分别占23%、35%和40%。2010年,资产过千万元的87.5万人,过亿元的5.5万人,过10亿元的1 900人,过百亿元的140人。由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新资产层。其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1%,拥有近20万亿元的私有生产资料资产,拥有的资产总量相当于一半国有资产;雇工7 000万人,雇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70%以上。每年获得利润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以占1%的人口,获得全国净收入的1/3左右。人均资产和收入是一般劳动者的100倍以上。这个新阶层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3,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贡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占有生产资料,与工人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无偿占有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剥削者,也勿庸回避。他们参政议政,但也会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上层建筑、社会风气等。

(三)带来过量投资,重复建设,比例失调

这些年来我国投资率高达60%以上,与公有制经济控制力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盲目无序发展有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积累率高,固定财产投资比国有经济高1倍。为了获利,盲目投资,引起许多产业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许多产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到33%~100%。落后产能多,污染严重,带来比例失调,严重损失。

(四)影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这些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发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加强。人们精神振奋,一心一意搞建设,为中国发展崛起努力奋斗。但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有所上升,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风气下降。讲“金钱第一”的多了,讲为人民服务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多了,讲相互帮助的少了。有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为“全心全意为老板服务”。腐败现象有增无减,屡禁不止。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鉴于在今后一段时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仍会高于公有制经济,如果不加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还会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会继续上升,非公有经济上升为主体地位,完全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不可能的。

(一)提高认识,正确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分工,相互支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支持鼓励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使公有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那种认为“公有私有无所谓,关键是生产第一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让公有制退出一切竞争领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看到公有制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支柱作用。公有制的这种主导支柱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忽视削弱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就应重视公有制的比重。衡量一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看质,又要看量,应把质与量统一起来研究。质与量是难以分开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于经济量,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即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绝对量表现达到的水平和规模,相对量方能显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是绝对量增长,而比重却下降了,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更快,国有经济的实际地位降低了。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物质基础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经济命脉,公有制的数量和质量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占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严重下降,那只能意味着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削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削弱。

(二)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

增加投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部门和领域,在决定未来的高科技部门、创新研发领域,由国家投资,像过去抓156项工程、两弹一星、三峡大坝那样,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新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兼并收购,提高实力。

支持国有经济掌握最先进技术,创造先进技术。增强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我国和世界的创新带头者和开拓先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更大发展空间。鼓励中小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为大型骨干企业。

国有经济要进一步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发挥主导支柱作用。要科学确定哪些部门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各行业会有差别,但决不是退得越多越好,办得越少越好。如果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都把国有企业“收缩”到微不足道的程度,就不会有主导支柱作用。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不能光追求形式,关键在于要有社会主义的内容。管理制度不能仅照搬西方的,要有自己的创造,要继承和发展我们积累起来的一切优秀的东西。管理创新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起带头作用,作出新贡献。

(三)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在我国农村,通常保存和坚持集体经济的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各业兴旺,社会安定,群众共同富裕,就业充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们生活幸福和谐。城市中也有一批办得好的集体经济。总体而言,原有集体企业,大多已解体或转化到私人手中,所剩无几,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到了大力鼓励、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了。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支持,鼓励集体经济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促进其更快发展。

注释:

生产资料公有制 篇4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转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政府于2006年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度重视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企业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 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依靠自主创新提升生产率水平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我国企业创新重镇海淀区为研究对象, 全面考察R&D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支撑作用以及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在Griliches的开创性研究之后[1], 国内外学者针对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实证分析, 多数研究都显示R&D投入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 现有研究主要以制造业或者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基于服务业企业的经验分析还比较匮乏。然而, 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OECD国家服务业的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制造业[2], 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R&D投入强度通常比制造业企业还要高[3,4]。最近, R&D投入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的关注。Bogliacino和Piant基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8个主要欧盟国家产业层面的经验分析显示, R&D投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并且服务业的R&D产出弹性还略高于制造业[5]。Segarra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企业为研究对象, 发现R&D支出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存在行业差异性, R&D投入对高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显著, 并且影响弹性大于制造业企业, 但是对非高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作用不显著[4]。

另外,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R&D投入整体作用效果的分析, 对R&D经费的支出结构进行区分考察的文献并不多见。随着发达国家中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投入力度的迅速加大, 体现企业与外部机构研发合作的R&D经费外部支出的作用效果近年来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的关注。B觟nte以德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发现R&D经费外部支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6]。Lokshin等以荷兰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则显示, R&D经费内部支出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R&D经费外部支出只有在企业具备较强的吸收能力 (足够的R&D经费内部投入) 时才能有效发挥[7]。Medda等基于意大利制造业企业的研究显示, 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外部支出都对企业生产率有正向影响, 并且后者的影响更大[8]。Segarra和Teruel以西班牙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则表明, R&D经费内、外部支出也都对企业生产率有正向作用, 但是R&D经费内部支出的作用更大, 这与Medda的研究结果截然不同。同时, 他们还发现R&D经费内、外部支出之间还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 而这种互补效应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9]。

综上所述, 尽管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R&D投入作用效果的考察范围扩展到了服务业, 并且关注了不同类型R&D支出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差异, 但是这些文献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 得到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利用2009年R&D资源清查调查对象广泛、调查指标全面的优势, 以我国自主创新重镇海淀区为例, 全面考察R&D投入与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关系, 主要做了以下拓展工作。首先, 在研究对象上, 除了将R&D支出对我国企业生产率作用的分析对象从制造业拓展到服务业之外, 本文还密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 分析所有制结构差异下不同类型企业R&D投入作用效果的差别。其次, 在研究内容上, 除了R&D支出总额之外, 本文还考察R&D经费内部和外部两种不同类型的支出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检验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并且关注影响效果的产业和企业类型的差异性。最后, 在实证分析中, 国内许多研究未考虑R&D投入重复计算问题, 这可能会引起R&D产出弹性估计的偏误[10,11], 本文在实证中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二、数据、模型与变量

(一) 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与海淀区统计局的合作研究课题, 其中R&D指标数据由2009年R&D资源清查获得, 主营业务收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等指标数据则通过企业代码与当年企业年报数据对接得到。与普通年份的科技统计年报数据相比, R&D资源清查数据在统计对象的范围上更为广泛、在统计指标内容上也更加丰富, 这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数据支撑基础。首先, 在调查对象上, 常规的科技统计年报只针对大中型工业企业, 而R&D资源清查的调查对象除了工业企业之外, 还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服务业企业。其次, 常规科技统计年报以科技活动支出为统计重点, 这与国际上通行的以《弗拉斯卡蒂手册》 (Frascati Manual) 为指导的以R&D活动为主导的统计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国2009年R&D资源清查工作遵循《弗拉斯卡蒂手册》中的统计规范, 对R&D经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查, 第一次区分出R&D经费内、外部支出, 在提供R&D指标丰富数据信息的同时, 也使R&D指标更具国际可比性。

在样本选取上, 本文剔除了R&D人员数大于从业人员数、R&D经费支出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于1的19家“异常企业”, 最终筛选出671家企业作为实证样本。在行业分布上, 全部671家企业散布在31个二位数行业中。其中, 制造业共有357家企业, 分布在24个二位数行业中;建筑业中共有13家企业;服务业中的企业数为301家, 集中分布在信息与通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3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从所有制类型看, 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和其他控股企业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56、33、371、19、71和21家。考虑到集体控股和港澳台商控股企业的数量偏少, 同时我国集体企业具有更多的民营企业特点, 而我国一直将港澳台商视为中国非常住单位, 将其在大陆中的投资与外国投资并行处理, 我们将企业类型归为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 、民营企业 (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企业) 、外资企业 (港澳台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 以及其他控股企业四大类。

(二) 模型设定

本文首先利用式 (1) 所示的扩展的CD生产函数来考察R&D经费支出总额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式 (1) 中, Q、C、L和K分别表示产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R&D经费支出总额;α、β和γ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R&D的产出弹性;A为常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在式 (1) 两边除以L, 同时令u=α+β+γ, 得到式 (1) 的集约形式:

式 (2) 中, q表示劳动生产率, c和k分别为人均资本和人均R&D经费支出总额, u-1用来检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对式 (2) 进行对数化处理, 并且加入行业虚拟变量Ind和企业控股类型虚拟变量Own, 最终得到R&D投入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模型如式 (3) :

在行业虚拟变量Ind的设置中, 考虑到样本企业中有85.25%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9个二位数行业, 本文以这9个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为对照组, 加入9个行业虚拟变量以控制行业特征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在企业控股类型虚拟变量Own的设定中, 我们以其他控股类型企业为对照组, 加入是否为国有企业、是否为民营企业、是否为外资企业3个虚拟变量来控制企业控股类型对生产率的影响。

随着创新复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 企业在开展自主研发活动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通过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研发活动或者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的方式来降低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 提升创新绩效, 研发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创新战略。在式 (3) 的基础上, 本文将利用式 (4) 来捕捉体现企业自主研发活动的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 (ki) 和反映企业与外部机构研发合作的人均R&D经费外部支出 (ke) 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

从理论上来说, 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企业等相关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在知识创新、产品创新等创新环节上的不足, 因此企业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应该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就是说, 企业内部与外部R&D的结合将有利于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然而, 由于R&D投入具有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两面性, Lokshin等认为只有企业在具有充分的R&D经费内部支出, 即具备较强的吸收能力的条件下, R&D经费外部支出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7]。我们在式 (4) 的基础上, 将运用式 (5) 所示的理论模型, 估计出企业R&D经费内、外部支出交叉项的影响弹性λ来考察内、外部R&D结合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

(三) 变量说明

产出。在生产函数的微观实证中, 学术界通常使用企业的增加值、总产值或者收入来体现产出。严格来说, 由于增加值扣除了中间投入, 比其他两个指标能更好地体现企业经济产出。但是囿于无法获取企业的增加值数据, 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来体现产出。

资本投入。资本投入用企业资产总额衡量, 为了避免R&D投入重复计算问题所导致的R&D产出弹性估计的偏误[10], 本文从企业资产中减去R&D经费支出的资产性支出, 将校正了重复计算问题后的资本投入纳入实证模型。

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类似, 劳动投入中也包含了R&D人员投入, 本文从企业从业人员数中扣除R&D人员数以避免重复计算问题。

R&D投入。本文使用企业R&D经费支出来衡量。

三、实证研究

(一) 全部样本实证结果

由于对截面数据的参数估计通常会产生残差异方差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参数显著性检验失败。对此, 本文使用White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对参数的标准误进行修正, 以此消除残差异方差问题的影响[12]。由表1报告的估计结果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 R&D经费支出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且R&D产出弹性为0.235, 这意味着R&D经费支出总额每增加1%, 可以带动海淀区企业的经济产出增加0.235%, 体现出研发创新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R&D经费支出结构来看, 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外部支出都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说明自主研发和研发合作都能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但是, R&D经费外部支出0.073的影响弹性明显低于R&D经费内部支出0.171的弹性系数, 说明企业自主研发比与外部机构的研发合作发挥了更大的效应, 这与Medda等的研究结果不同[8], 但是与Segarra和Teruel的研究结论一致[9]。本文认为尽管企业与外部机构的研发合作已经越来越频繁, 但是在研发项目开展过程中, 为了保证对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的独自占有, 企业对研发回报率高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执行, 同时企业内部研发团队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更有利于提高研发绩效, 企业自主研发活动也就表现出更高的研发收益。实际上, Sirilli和Evangelista对意大利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创新调查也都显示, 相比于外部创新信息来说, 更多的企业认为内部创新信息来源更加重要[13]。

表1中第3列的结果显示, R&D经费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的交互项对企业生产率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意味着企业自主研发及其与外部机构的研发合作存在着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 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相吻合, 并与Lokshin等[7]、Segarra和Teruel[9]的研究结论一致。

注:括号内是经white (1980) 调整后的t值, ***、**、*和#分别表示在0.01、0.05、0.10和0.1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二) 产业差异下的实证结果

由表2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 R&D经费支出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且R&D产出弹性为0.241, 远高于吴延兵基于全国制造业数据大约0.1的估计结果[11], 说明海淀区制造业企业对R&D资源的利用效果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 R&D投入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并且产出弹性也达到0.239, 与制造业企业大体相当, 证实了研发投入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论证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R&D投入、高创新绩效的特点[14,15]。

从R&D经费支出结构来看, R&D经费内、外部支出对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并且R&D经费内部支出的影响弹性更大, 同时二者的交互项也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这与全部样本分析结果一致。从影响系数来看,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在R&D经费内部支出的影响弹性相差不大, 但是R&D经费外部支出0.093的影响弹性要明显大于制造业企业0.064的弹性系数。同时, R&D经费内、外部支出的交互效应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中也更突出, 这与Segarra和Teruel的研究结果一致[9], 进一步说明研发合作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与制造业企业主要依赖于与研发机构合作等“硬性”资源的创新模式相比, 与咨询机构、供应商等部门的创新合作对服务业企业也很重要, 也就是说服务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会更多地依赖外部创新资源[9,13], 因此, R&D经费外部支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也相应地更大。事实上, 描述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 R&D经费外部支出占海淀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86%, 明显高于制造业企业2.28%的水平。

注:同表1。

(三) 企业所有制类型差异下的实证结果

表3中的估计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对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但是不同类型企业的R&D产出弹性系数按民营、国有和外资企业依次递减。相比于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具有更为清晰的产权归属界定, 委托代理层级关系较少, 监督激励机制更加完备, 对研发资源有更高的配置效率, 因此, 民营企业的R&D产出弹性大于国有企业。至于为什么外资企业R&D产出弹性最低, 本文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作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重镇, 海淀区企业经营发展高度依赖创新驱动, 内资企业对R&D资源的利用效果并不一定逊色于外资企业。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为了尽量避免知识溢出, 外资企业在海淀区开展更多的是技术层次相对较低的外围研发活动, 在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活动时, 它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在公司母国进行[16], 因此, 外资企业的R&D产出弹性也就表现相对较低。

从R&D支出结构来看, R&D经费内部支出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R&D经费外部支出只对民营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2) 。同时, R&D经费内、外部支出的交互项也仅对民营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来对这一结果进行原因解释:一方面, 正如前文的分析, 国有企业产权界定较为模糊, 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监督激励机制的缺位使得国有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较为低下。另一方面, 通过对数据描述发现, 海淀区46家具有R&D经费外部支出的国有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7%, 仅为民营企业4.94%投入强度的1/3。如同Lokshin等的研究[7], 国有企业内部R&D投入强度的低下反映出其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不足, 吸收能力的欠缺应该也是导致R&D经费外部支出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同表1。

四、结语

本文以我国创新重镇海淀区为分析对象, 将2009年R&D资源清查数据与企业年报数据对接, 构建了一个包括671家企业的微观数据集, 以此考察产业和企业所有制类型差异下, 不同类型R&D支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得出的主要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首先, 本研究显示R&D投入不仅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有正向作用, 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并且其R&D产出弹性与制造业企业相当, 证实了R&D投入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还想强调的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仅具有很高的R&D投入强度和R&D资源利用绩效, 在创新扩散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 2009年我国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经费仅为美国的1/20、日本的1/3、英国的3/4左右, 服务业企业R&D投入只占全部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的7.7%, 明显低于OECD国家的水平[3](3)。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制造业的研发创新, 还应着力加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发投入。此外, 我国仅在2000年和2009年两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中涉及到服务业企业的创新调查, 对服务业创新的统计还非常薄弱, 亟需加强对服务业企业创新的调查统计。

其次, 由于R&D经费内、外部支出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正向作用, 并且R&D经费外部支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交互效应也更加突出。这意味着我国企业 (特别是更加依赖外部创新资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 在开展自主研发活动的同时, 还应该充分重视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但是, 从我国创新排头兵海淀区企业来看, 在具有研发经费支出的企业中, 仅有20.86%具有研发经费外部支出, 而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中, 这一比重达到了42.12%[9]。我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外部机构的研发合作, 而政府应致力于加强企业创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当然, 无论是从R&D经费内、外部支出产出弹性系数的大小比较, 还是从企业有效吸收外部知识的角度来看, 我国企业 (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国有企业) 在创新能力的建设中需要把自主研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最后, 民营企业对R&D资源的利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而本文的数据显示, 在2009年海淀区具有R&D经费支出的企业中, 有35.26%的国有企业得到了政府R&D资助, 而民营企业的这一比重仅为18.56%, 同时政府资助的R&D经费占国有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为7.81%, 高出民营企业2.39个百分点, 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要明显大于民营企业。为了提高R&D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应该促进更多的R&D资源向民营企业配置。

摘要:利用海淀区R&D资源清查中671家企业数据, 考察全部样本以及产业和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下不同类型R&D支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R&D投入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R&D产出弹性与制造业企业相差不大, 不同类型企业的弹性系数依民营、国有和外资企业递减。 (2) 在全部样本中, R&D经费内、外部支出都对企业生产率有正向影响, 且前者影响更大, 同时二者还存在互补效应。产业差异下的研究结果与全部样本一致, 但是R&D经费外部支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互补效应也更加突出。R&D经费内部支出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 但是R&D经费外部支出仅对民营企业生产率有促进作用。

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篇5

关键词: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在不改变公有制经济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公有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而不是也不能容许以任何形式使公有资产私有化。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必然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根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面对的基本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寻求什么样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外国模式、对马列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目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出多层次性的今天,如果我们囿于已有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就会堵塞公有制的发展道路,影响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巩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所有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实现形式的变化,只是调整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不会改变所有制的性质。可见,所有制的性质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同一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可以采取国有制形式,私有制经济也可以采取国有制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塑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没有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的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便不稳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不同经济成分之间,而且要求同一经济成分内部,形成多元的利益主体和产权主体。同时,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劳务和其它各种资源,由不同的利益主体分散占有和支配。只有这样,社会劳动的分工和交换才表现为各个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进行财产权利的市场交换,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必须以资本为主要载体,实现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表现

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的内涵来看,是指公有制本身形式多样,有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集团所有、合作制等。公有制各种形式之间可以自然结合,形成更加多姿多彩的公有制。由此类推,公有制的产权载体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应当允许人民群众、企业和基层组织在实践中自己创造和寻找适合经济发展的产权载体。公有制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多样化是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关键。应当注意吸收、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同时也应当针对本国、本企业特点创造新的管理方式。就国有制企业改革而言,在明晰产权载体的基础上,应大力加强管理监督机制。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全民所有制”的一种无法超越的现实表现形式。它既是社会主义政权得以存在和巩固的基础,又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后盾。但是,归全体人民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只能借助“国家”这个载体来代管。这就形成了人民委托国家代管,国家委托政府部门代管,政府部门委托厂长经理代管的局面。如此层层委托,形成了一个“委托代理链”。而各个经营管理环节仅对上级部门负责,并不直接对人民负责,很难体现全体人民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监督制约权,从而使管理监督软弱无力。而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会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所欲为。因此,国有企业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势在必行,在此环节上应注重发挥工人群众和全体公民对企业的管理监督作用。

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的外延来看,是指公有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其他所有制形式并存、竞争、共同发展,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复合型”所有制结构。当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这样一种有效的结构。在“复合型”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企业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本领,既保持自己的公有本色,又利用股份制和资金市场与其他经济形式如“私营”、“外资”企业“杂交”,形成一种“杂交优势”。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多层次、所有制形式多样、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结合多样化的丰富内含适应我国的国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应始终把握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以保持劳动人民政权的稳固。

三、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认识历程

在所有制关系上,我们曾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由此造成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单一化、固定化。尽管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曾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整体上不符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排斥市场机制,导致经济运行效益低下、发展速度较慢。

提出寻找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早在1962年,邓小平就精辟地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些思想深刻地指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要进一步找到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代表群众愿意采取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党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时,就提出了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要求。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特别是股份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将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固定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传统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的重大成果。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体制创新的过程。我们党破除各种僵化思想的束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凡是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大胆地利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我们虚心学习、借鉴。但学习、借鉴和利用决不意味着简单地全盘照搬照套,而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现状的实际出发,对其有扬有弃,有所改造,有所创新,使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四、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问题上的误区

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存在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一种是心存疑虑,担心这样搞会走到私有化道路上去。另一种则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名义下,紧锣密鼓地拍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两种倾向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解成了用多种形式改变公有制的性质。这种认识不符合我们党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精神实质。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所有制指的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公有制指的是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由于全民所有制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来行使所有权的,所以也称为国有制。后者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称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而公有制实现形式指的是公有制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所有制与其实现形式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有制的实质内容与其实现形式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仅受着所有制性质的决定和制约,还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者在进行资产运营时所处的多方面具体条件的决定和制约。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在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为多种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利用。在世界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关系都曾采取过多种不同的实现形式。

由于各个不同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具体情况存在诸多差别,同一个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具体情况也不断发展变化,所以采取任何一种单一、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难以适应公有制经济及其周围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都容易形成对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束缚。这就决定了选择公有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必须注意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区别情况,区别对待。要从各个具体经济单位在当时当地所处的特定情况出发,以提高公有资产运营的效率、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准则,实事求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使公有制经济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马洪,吴敬琏.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农村土地公有制三权分离 篇6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业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开土地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他们在农村的承包地大部分依靠农忙季节回乡耕种或交给亲友代耕。这种状况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粗放型耕作降低了土地产出率,许多地方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二是在城市工作不稳定难以形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制约着工业升级的进程。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鼓励外出农民工将自己的承包地转让出去,使土地向规模化经营主体集中。这件事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已经在做,只是在国家政策上尚未得到足够支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按照《决定》精神,农村土地公有制将实行三权分离: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放开。要稳定所有权,落实承包权,搞活经营权。所有权归村集体,不准自由买卖,就能避免土地的兼并。农户将承包权抵押后,如果失去了抵押物,债权方拿到的仍仅仅是土地的用益物权。承包权归农户,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拥有法人财产权或用益物权,就可获得土地转包收入即财产性收入。承包权有了交换价值,进城农民转让承包权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放开经营权,鼓励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有重要作用。

经验证明,有的农民把土地转让出去,获取的转包费甚至超过自己耕种的纯收入。有些地方将每亩地年转让费定为1000斤小麦的市场价。投资农业搞集约化经营,田埂取消可增加耕地面积5%,统一良种、深耕、灌溉、施肥、灭虫,单产提高,回报率可达30%以上。要抓紧搞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为土地承包权流转创造条件。

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当前,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出路;二是大量社会资金急于寻找投资途径;三是市场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四是农用工业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对技术装备的需求。这四个条件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土地承包权流转,使农民从提高效率中增加收入。按照目前每亩转包费700元计算,一户10亩地每年可收入7000元。两口子出去打工,年收入6万元左右,加上土地转包费收入,家庭年收入即可进入中等收入家庭行列。种地的农民由于扩大了经营规模,收入也可以大幅度增加。根据实际经验,在单季农业地区,一个农民种100~120亩地,双季农业地区,一个农民种50~60亩地, 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达到第二、 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农民就能成为体面的职业。而按照现在的机械化条件,在平原、浅丘岭地区, 一个劳动力能种几千亩旱地。在南方水稻产区,一个农民能种几百亩水田。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其收入将超过外出打工的收入,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将会由一个弱质产业转变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与市场经济有效融合

三权分离,将使土地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使之与市场经济有效融合。过去,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曾成功地通过两权分离,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曾指出,国有企业对所占有的国有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可以抵押、担保、转让、受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现在是把这—成功经验在农村土地制度上加以复制,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都不应该存在障碍。其中略有区别的是,农村土地有一个用途管制问题。即耕地的流转必须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需要将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建设规划,并依法办理征地手续。

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历史反思 篇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初, 马克思恩格斯就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一方面, 工人阶级生产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两级分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 实现社会公正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消灭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私有制。另一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那么, 能否一下子废除私有制,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呢?马克思明确指出:“不, 不能, 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实行财产公有制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 并且只有创造了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1]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没有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强行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 必然导致贫穷和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此外, 马克思恩格斯还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一, 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把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将是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首先要做的事, 无论是社会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都是作为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其二, “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是公有制的又一实现形式。在对待小土地私有变为公有制的问题上, 马克思认为:“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把分为小块的土地转为公共占有。”[2]这种公共占有是公有性质的。可见,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可以区分的。其三, 自负盈亏是一种有效的经营管理形式。统负盈亏不是国家所有制必然采取的形式, 它应当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公有制企业应“在国家领导下独立经营”。独立经营即意味着国有企业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由此可见,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只要是有效的实现形式, 都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用。

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有制的认识和实践历程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有制的实践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发展, 而是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从最初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到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有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运而生。苏联社会主义政权诞生后,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便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进行社会建设, 由于当时苏联根本不具备消灭私有制建立单一公有制的社会条件, 苏联不得不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表现为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 因此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然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 它随着列宁的去世而中止了。斯大林执政后, 在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公有化运动, 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 这种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因此极大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并最终导致苏维埃制度的失败和苏联的解体。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中国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重视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苏联模式,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最终被单一的公有制取代, 并在1957年到1978年不断强化。

实践证明, 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此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成为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我国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格局。这样, 我国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步被打破。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 不仅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 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针对社会上提出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江泽民指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绝不是要削弱或者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更不是要实行经济私有化”[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要大胆的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第一, 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 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全面论述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突破了单纯的资产数量论;第四, 明确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4]至此, 我国正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以来, 我们一方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通过多种措施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随着公有制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历史反思

今天, 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的科学探索及论断,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在所有制问题上走过的路, 对指导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但前提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生产资料极度丰富。显然中国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应当与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生产力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因此, 现阶段既可以有公有制, 也可以有私有制,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应该处理好公有经济的质和量、重要行业和非重要行业、全局和局部地区的关系。在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国家仍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 国有经济的比重的多少并不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造成明显的影响。毫不动摇的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 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价格、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我们应该摒弃把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完全等同起来的思想, 应该认识到, 一切反应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大胆利用。在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中,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加大国有企业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摘要: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前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而出现, 相反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结果。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本国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本文在深刻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设想的基础上, 总结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制问题上走过的路, 对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公有制,现代化,公有制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人民出版社, 199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人民出版社, 2000.

股份制改革与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 篇8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此后股份制就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股份制改革迅速在全国铺开。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重大决定》中更进一步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从根本上肯定了股份制的地位和对于公有制的作用。然而,在同时,也有人对股份制改革提出质疑,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股份制就是私有化,在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当中存在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存在着“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股份制改革是把公有资本私有化了,股份制威胁到了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甚至威胁到中国社会主义性质。那么到底怎么看待股份制?股份制改革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从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论述谈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股份制的问题曾有过经典的论述。在《资本论》第3卷第27章对股份制有这样的论述:“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句话告诉我们,股份制资本,是与私人资本相对立的“社会资本”,而股份制企业是与私人企业相对立的“社会企业”。那么这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和“社会企业”能否就理解成为公有资本和公有企业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马克思同时还指出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所谓“扬弃”显然就不是完全否定或消除,而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因而马克思这里讲的股份制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仅仅是一种私人资本的联合,但同时又“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能把股份制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也并不能认为股份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毫无关系。因为马克思也曾指出资本主义的股份制企业,“应该被看做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520页),它“表现为通往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的过渡点”(同上,518页)。“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须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我们知道在马克思本人的话语中,这种“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指的就是“社会所有制”,即我们现在讲的公有制。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股份制本身并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是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过渡的必经阶段。那么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当中,比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中,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各种非公有的经济成分还客观存在,历史实践证明,我们人为的一相情愿是在低水平生产力基础上企图建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完全是徒劳的,只会起到反作用。而股份制实际上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因而,我们主动运用股份制来改造我们的各种非公有制企业,实际上是引导各种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通常讲的企业股份制改革,不光是指国有企业的改造,同时也包括私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对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来讲,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社会所有制程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因为根据马克思的设想,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全社会所有制,而所谓国家所有制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刚刚取得胜利,各种私有制还客观存在,“剥夺剥夺者”还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全社会所有制有必要采取国家所有的形式。显然,国有制只是一种暂时的过渡的形式。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的:“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行动。”而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不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政府只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更重要的是,实行股份制后,国有企业在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广大社会劳动者有机会和权利,通过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的股东,一方面分享了国有资本的增值收益,另一方面使私人资本不断社会化。所以说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所有制形式向真正的全社会所有制的迈进。

三、“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与股份制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有过不同的表述。其中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是理论界讨论最多的观点。这里我想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谈谈它与股份制之间的关系,从而试图说明股份制是马克思所谓的“个人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就是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观点。

根据“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重新建立”的逻辑,显然这里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决不仅是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而是指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那么如何理解这个观点呢?首先需要明确,马克思将个人所有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孤立的个人所有制,即被资本主义剥夺和否定的个体私有制;另一类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作为未来社会“重建个人所有制”,显然是指后一种个人所有制。

因此,从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述来看,所谓“重建个人所有制”,实际上是指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也就是建立每个人有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也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实质。我们说股份制本身并不是一种所有制形式,而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把公有制直接与股份制直接等同起来。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践中大量的股份公司、尤其是那些具有股权高度分散特点的社会公众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在宏观上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有效形式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内在结合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微观上有力地提高了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中国公有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形式。所以说,股份制本身没有社会性质的属性,在资本主义国家,它可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前提下,股份制显然是中国公有制的主要的有效实现形式。

四、从中国的实践看股份制与公有制

我们需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层面上来看股份制对于公有制的作用。自中国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尤其是1995年中国提出“抓大放小”政策后,大量的中小型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开始退出,让位于私人资本,十五大之后,大力推行股份制,出现了经营者股权期权激励,经营者持大股,管理层收购(MBO)等新的概念。有人就此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就是私有化,它使少数私人利用权势获得了利益,出现了权贵资本主义,中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公有资本的总量来看,今天与改革之初相比,虽然公有资产的比重有所下降(原因仅在于私人资本从无到有),但是其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有资料表明,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4年末的资产总额比1997年增长了71.9%,达到10.61万亿元;第二,要理解什么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实践中无论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还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行得到了加强而非削弱。目前,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销售收入仍占优势比重,在军工、石油、电力、民航、电信等行业占90%以上,在铁路、煤炭等行业占80%以上。股份制对于企业的一个最大作用就是扩大了企业的资本支配范围,拿中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为例,过去国有企业完全由国家来投资,而实行股份制后,国有企业在保证控股地位的前提下,引进私人资本甚至外国资本,把它们有效利用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在一般性竞争领域,国有资本也可以广泛参股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有效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事实证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国有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从而加强了巩固了而不是削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实行股份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股份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它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是私有制向全社会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摘要:所有制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三十年来我们围绕着所有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理论探索, 而最终我们选择了股份制作为中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践证明股份制极大地改善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有效地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股份制的观点出发来重新审视中国所进行的股份制改革, 说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合理性以及股份制对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

关键词:股份制,公有制,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2]卫兴华.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理论观点[N].光明日报, 2007-10-09.

[3]董辅礽.公有制与股份制[N].中国证券报, 1997-09-03.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一个创新视角 篇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行按劳分配

一般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就是按要素分配,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按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 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资本边际生产力相对劳动要高出很多,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则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结果。

作为一种开创性的伟大实践,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效率与公平双赢的结果。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效率非经市场经济难以达到。 如果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可以很好地结合,加之在我国目前特定政治体制下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强,如果能够很好地克服自由放任的市场在分配方面的弱点,那么实现效率与公平双赢的可能性更大。

归纳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行按劳分配的观点,否定论者的主要证据为:现阶段并不具备“单一的公有制”、“产品经济”、“计划经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等“马克思条件”; 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衡量尺度存在差异,货币工资收入与劳动量之间难以等同;现阶段实践中越来越多地采取按要素分配的方式;“按劳分配”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当前尚不能进行实践运用。 肯定论者认为:应区别按劳分配的本质与其实现形式,按劳分配的本质是反对剥削,反对平均主义,其实现形式应与一定社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具有共同性,不必苛求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与现实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公有企业,需要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非否定这一原则。

形成上述双方矛盾观点的根本缘由在于是否按照马克思理想按劳分配模式分析现实问题。 凡坚持理想分配模式者,自然会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的结论;反之,亦然。

图1所示为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配方式,而我国当前在生产力条件、所有制特征等方面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情况差异较大(见图2)。 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由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同,我国解目前仅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相应不同。

从上述差异出发,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按劳分配相应区分为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与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 前者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的一种探索,而后者则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施的理想分配模式。 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条件,当然也就不可能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 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即坚持反对剥削、反对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本质,而突破马克思的理想分配模式。 如此,则既坚持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又为创新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开辟了道路。 这与马克思“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因为坚持按劳分配的本质、探索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本来就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二、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是否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

如前所述,当前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目前条件下能否实行按劳分配,而对于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则要么予以明确肯定, 要么作为隐含的共识性假定前提而不予讨论。 因此,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也不过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直接推论。 但这种看法却无法解释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分配原则与居民贫富差距事实相矛盾。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但这一原则实施多年来的结果却是国内居民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的冰冷事实。 并且即使是1956年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按劳分配”原则的阶段,也只是城市内部、 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较低,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则较大。 据测算,1979年,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为2.5, 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均值约为2.2),远大于亚洲其他低收入国家(均值约为1.5),[3]显然并未实现 “按劳分配”的目标。 另一方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国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的所有制结构。[4]全社会总资产中,2010年公有制经济资产所占比重为26.9%,远低于非公有制经济资产所占比重。[5]从就业方面看则更是如此,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6]显然,如果将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与公有制等同,则难以解释上述现实矛盾。

上述“等同论”的主要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对分配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经典论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1]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马克思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中就指出: “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样,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 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7]后来,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1]

而对于分配关系与生产条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 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 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 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 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8]显然,这一说法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情况。

但是,如同马克思没有预料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落后国家进行实践那样,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创新也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完全一致。 就分配关系与生产条件的关系而言,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目前我国实施的既非单一公有制,也非单一私有制,而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所有制结构。 显然,马克思没有考虑到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情况下的分配方式,这就给理论创新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一)“等同论”两个必要条件与现实不相一致

分析“等同论”,不难发现其成立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公有制内部已经实现了按劳分配,所以公有制的范围就是按劳分配的范围;二是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代表着按劳分配的比重。 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假设条件与现实均存在较大差距。

先看“等同论”的第一个隐含假定:公有制内部已经实现了按劳分配。 需要明确的是,即使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保证就能够实施按劳分配。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全社会一大二公,但实施的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分配,而非“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 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原则只能通过各个公有企业而非全社会这一层次实行,但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事实证明我国目前在公有企业层次、从而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尚未实现按劳分配。

一是不同公有企业之间劳动者收入差距较大, 广泛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行业收入差距上。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收入最高的国有金融业员工, 其年平均工资为81009元,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员工平均工资46206元的1.86倍,是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员工平均工资19469元的4.16倍。 从两大类公有制经济来看也是如此,2011年,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43483元、28791元,前者是后者的1.51倍。 当然这种差距也可能来自员工教育年限、年龄等因素导致的合理差距,但实证计量研究表明,国有部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其行业的垄断性质,是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9]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在不同公有企业之间尚未实现按劳分配。

二是公有企业内部尚未实现按劳分配。 主要体现在高管工资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太大,并且这种收入差距并非基于其经营业绩与投入。 特别是对于国有垄断企业内部太大的收入差距,多数员工认为是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 同时,公有企业内部还广泛存在以身份而非贡献分配的情况,所谓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与聘用的合同工之间收入差距很大,一样的付出两样的待遇,这更是与按劳分配的宗旨背道而驰。

此外, 由于政府在收入调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从而我国目前在再分配环节也没有达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要求。 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再分配机制在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再分配机制一直存在“逆向调节”,虽然近几年这种趋势开始有所转变,但作用有限。 对城乡之间来说,再分配收入的逆向调节作用远大于再分配支出的正向调节作用,再分配机制总体上扩大了城乡差距。[10]

再看“等同论”的第二个隐含假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代表着按劳分配的比重。 按劳分配的比重问题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但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也是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公有制比重的一个深层缘由。 之所以强调按劳分配,目的还是在激励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平等,这也是社会主义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计量按劳分配的比重,目前还是一道有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我们还是要在遵循按劳分配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新分析思路。 按劳分配的目的在于兼顾效率与平等,并且考虑到是在生产力较发达基础上实施单一公有制,所以应该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的一种分配制度。 基于按劳分配对平等的强调,我们也可以借用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对此进行大致的衡量。 表1比较了典型国家20世纪90年代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从中很难发现公有制促进平等分配的直接证据。

(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2~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而专门研究公平与发展问题的《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则显示了另外的结果。 根据该报告的第二章《国内的不公平:个体与群体》,撒哈拉以南非洲、 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不平等程度为世界最高,欧洲、中亚、南亚及高收入经济体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11]而同期以国有经济GDP占比为例,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0%,工业化国家不到6%,非洲国家最高;国有经济占非农产出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3%,工业化国家不到7%,最不发达国家约为17%,非洲国家达到近22%。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规模大于工业化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 低收入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高于中等收入国家。 从区域看,非洲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最大,亚洲国家次之,拉美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最小。[12]

由上可见,从世界范围看,平等分配更可能是经济发展程度而非公有制比重的结果。 公有制与平等分配的关系其实是混乱的:非洲的数据似乎表明二者存在相反的关系, 而拉美的数据则正好相反。 因此,如果不存在公有制经济比重与平等分配程度一致发展的规律,则很难说明以平等为宗旨的按劳分配的比重会与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相一致。

(二)公有制——按劳分配比重模型分析

这里不妨进一步分析按劳分配比重与公有制比重相同的条件:除公有制内部实现按劳分配之外, 一是非公经济内部(假定一定时空内)存在一个标准的分配状况数值;二是一定比例的公有制经济加入其中并不改变这一整体分配状况数值。 在此情形下,例如原先非公经济内的基尼系数为0.30,现在25%进行公有化,公有制经济内实行按劳分配,并且公有化后并不改变整体经济基尼系数为0.30的分配状况数值,则可以认为25%的公有制等同于25% 的按劳分配。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极小的所谓“刃锋模式”。 现实中,在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单一公有制过渡过程中, 上述条件很难满足, 普遍存在的是图3中按劳分配比重与公有制比重不一致的情形。

如图所示, 在过渡期存在两种不一致情形:一是按劳分配比重大于公有制比重,二者关系曲线位于45°线之上,对应于一定的公有制比重数值,按劳分配比重从而社会的分配平等程度要高于公有制比重,其高出部分被归结为“规范效应”的作用。 二是按劳分配比重小于公有制比重,是由于“失范效应”所致。 在上述第二种情形中,又可出现一种早熟型单一公有制情形,就是指在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都未达到过渡阶段时,违反规律地人为强行过渡,即使达到单一公有制,也并不能在全社会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这种情形即是上世纪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情况。

上述第一种情形可称为平等型市场经济,在该情形下,运行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使经济信息得以很好地显示、 对企业以及人力资源构成有效的激励,政府的合理作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部分,公有制经济内部按劳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良好运行对非公经济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等等,这些因素形成分配的“规范效应”,使得按劳分配比重从而社会的分配平等程度要高于公有制比重。 上述第二种情形可称为不平等型市场经济, 在该情形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信息显示和激励功能有限;政府能力有限甚至腐败盛行,垄断、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公有制经济内部尚未实现按劳分配、甚至其本身成为全社会分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公有制比重高的经济体的分配不平等程度甚至高于公有制比重低的经济体,此种经济发展方式从分配角度可以归结为不平等型经济发展模式。 而早熟型单一公有制形式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时进行强行过渡,由于条件不成熟,即使在形式上达到了单一公有制,也难以在内容上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

三、如何认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那么如何看待现实经济中民营经济比重较大的事实? 如何保证两类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呢?

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 宏观方面,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极其落后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以政府力量代替基本不存在的市场机制,公有经济对该阶段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在市场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政府更应逐步退出市场,公有经济也要逐步退缩至市场失灵等较为狭窄的领域。 微观方面,产权理论以及大量跨国实证研究更多地证明了公有经济的低效率而非相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以渐进式增量改革为特征,从所有制方面看也是一个非公经济比重不断增大以至于在就业、GDP等方面事实上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 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赋予新的内涵,以更好实现理论、政策与实际经济发展的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与经济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结合民营经济比重不断增大的事实,我们认为,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今后一段时期应将两类经济融合发展作为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实现形式。 如图4所示,在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我国经历了由“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向两类经济融合发展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转变过程。 之所以进行这种转变,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适应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既快又好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当生产力比较发达之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再逐渐加大公有经济比重,形成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与此同时,通过实践逐渐探索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有效实现形式,为过渡到按劳分配方式做准备。

由此可见,局部阶段两类经济融合发展为主体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矛盾。 前一段时期未能很好控制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宏观调控因素所致,所有制结构变迁因素是次要的, 也是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并且是为了效率而不得不在平等方面做出的牺牲。 只有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之后,经济社会条件要求以公有经济为主体,才能顺应现实发展,实现逐步过渡,并且在成熟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逐步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简短的结论

平等与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分配制度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平等与效率的追求。

但现阶段公有制是否能够促进平等与效率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关。 但世界上公有制比重高的经济体分配不平等程度甚至高于比重低的经济体,国内国有垄断及国有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对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等事实以及国内外公有经济低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皆使我们难以得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能够促进平等与效率的结论。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篇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这个问题,我们党几代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了艰苦探索,排除了各种干扰,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反对单一公有制,反对在所有制问题上“越大越公越纯”的倾向,又反对私有化,反对取消公有制为主体的倾向。可以说,这个探索的过程是充满斗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正因为这样,我们把这种所有制结构写进《党章》和《宪法》。《党章》的总纲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党员要遵守《党章》,公民要遵守《宪法》,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绝不搞私有化,绝不能让私营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呢?简单地说,这是因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第一,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私有化、私营经济为主体则会使社会的性质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危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从而才能解放、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具有社会性质的条件下,实行私有化、以私营经济为主体,是违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些本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由于多年来西方经济学泛滥,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不大讲这些基本道理了,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基本道理说起。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阐述过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他们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看做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原则意义的差别”。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进行的。在全国解放的前夕,毛泽东就指出,从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是要在重点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同时,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及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任务,从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捍卫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79年初,他针对某些人对社会主义的糊涂观念,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的优越性。他多次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允许而且鼓励和支持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然我们目前是一个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从经济上讲,怎么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呢?

当社会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时候,社会的性质就取决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也就是看哪种所有制形式占主体地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事物的性质也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的。如果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公有制的制约和规定,那么尽管还有非公有制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还相当大,这个社会从根本性质上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当然这个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大合格”。

所以,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提倡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张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他反复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只能处于辅助地位。他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观点,邓小平是始终一贯的。

一切否定公有制、主张私有化的种种言论,其政治目的都是企图引导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抛弃了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正如江泽民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否则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很难巩固和加强。”如果“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那样,我们的国有资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础。那时,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我们靠什么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靠什么来巩固人民的政权,靠什么来保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搞私有化绝没有好下场。我们绝不搞私有化,绝不能让私营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政治理由就在于此。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

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仅是因为要保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是因为在生产力具有社会性质的条件下,只有公有制才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

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并不是人们出于善良愿望的主观臆想,而是由生产

力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一种客观的必然性。与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研究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人情人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做象征。”任务在于,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种生产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国民经济。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经营是由资本家自行决定的,以他的意愿为转移,社会产品也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与占有形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形式起来反抗占有形式,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使占有形式适应生产形式,按照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由于经验不足,我们犯过一些错误、有过一些挫折,但从整体来说,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远比资本主义要快的速度发展,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实践证明,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动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基本道理。

毫无疑问,我国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妨碍了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消除弊端,解决矛盾,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说明改革的必要性,而决不能成为取消公有制的理由。要警惕有人夸大国有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把国有企业妖魔化,从而为私有化制造舆论。

面对某些人炮制的攻击、丑化国有企业的种种言论,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的优越性。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经济陷入衰退,而我国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却一枝独秀,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回想一下2008年初的情景吧,当时一大批私营企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生产萎缩,停工停产,我国正是依靠国有经济的力量顶住了危机的压力。这充分表明,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正确认识私营经济的作用

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相联系的,还有一个如何认识私营经济作用的问题。如果私营经济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那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以私营经济为主体”了。在当今条件下,究竟谁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谁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这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于在生产力具有社会性质的条件下,公有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上面已经讲过了。现在需要对私营经济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问题作一点说明。

对于资本主义私营经济的作用,应该作历史的分析。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时期,即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确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再说它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就不符合实际了。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就世界范围来说,私有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前的旧中国,私有制占统治地位,那时是什么景象,我们就不必多说了,就拿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这是鼓吹私有化的人心目中的样板)来说吧,由它引发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力,证明了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了生产力,证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寄生性、腐朽性。一切美化私有制的言论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那么,怎样认识私营经济在我国的积极作用呢?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这种状况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具有积极作用,决定了我们决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首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将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国家。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发挥积极作用的广阔空间。因此,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促进这一转变过程。其次,在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当然,一般地讲,任何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还带有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社会化的、依靠机械和科学技术进行的生产,同广大农村的、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的自给半自给生产,同时存在;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的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为数众多的文亩半文盲,同时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客观上要求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这种多层次的大跨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才能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可见,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因为它是“先进的生产关系”,而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私有制经济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并不是像某些新自由主义者那样,把私有制看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并不是主张“私有制万岁”。我们是要消灭私有制的,这一目的无须回避。我们是利用私有制发展经济,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条件。

还应该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只有在公有

制占主体地位的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如果让资本主义私有制占据主体地位,那就必然导致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社会就会出现生产无政府状态,而且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会越来越加剧,就会出现俄罗斯曾经出现的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社会不稳的状态。

大力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上升。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资本家的经济实力增强了,一些私营企业主中间产生一种情绪,他们不甘心当公有制的补充,而要取代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充当主体了,而且这种想法已经急不可耐。当私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他们自己感到已经可以左右经济发展方向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应该退出主体地位,让位给私营经济。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人士鼓吹“私营经济为主体”、“国退民进”的言论,不过是私营企业主的这种情绪在理论上的反映。

这倒提醒我们,是到了大声疾呼巩固和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纠正了过去一度存在的忽视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倾向,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充分发挥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此,国务院接连发布几个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这是必要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对待各种经济成分,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客观地说,各地在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重视、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例如,前几年刮起了一股出卖国有企业的歪风,大量国有企业被“半卖半送”、“明卖实送”地卖给“有经营能力者”、“战略投资者”,借国有企业“改制”之机肆意侵吞国有资产,导致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优惠私营企业的政策,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种种刁难和排挤,使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相对于公有制经济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从而获得高速度的膨胀。这类事例,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岌岌可危。

我们一些经济学家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利用一切机会制造舆论,竭力把国有经济妖魔化,吹捧私营企业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造成一种公有制经济应该退出主体地位、由私营经济取而代之的舆论氛围。例如,有人主张,主体地位不是谁封的,哪种经济成分行,就应该由它占据主体地位,而符合“人的自私本性”的私营经济“效率高”,理所当然应该由它取代公有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当我们提出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时,有人就公开主张“国退民进”,对私营经济应“有需就让”,要求公有制经济退缩到对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起保障作用,让私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 篇11

一、我党于1934-1955年对公有制经济实践的有益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最早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发展起来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其“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是领导的成分。在革命根据地时期, 为了支持长期艰巨的革命战争, 为了满足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 我们党确立和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逐步建立起了自己了工业企业。“据1934年不完全的统计, 中央苏区有规模较大的公营工厂33个, 其中大多数是军需工厂”, “1944年, 陕甘宁边区已有公营工厂130个, 职工7338人”, 此外, 我们党还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成立了互助社和耕田队, 在解放区, 许多贫苦农民自愿地建立起变工队、互助组等合作组织。尽管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现的这些公营企业和劳动互助合作组织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但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最早来源。

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胜利后, 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曾在《关于农村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中指出:“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 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 (经过公私合营, 统一于社会主义) , 这才能提高生产力, 完成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上是要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把小私有制改造为合作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为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现在看来, 这一所有制关系的巨大变革的时机是成熟的, 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也是比较适当的, 由于方法得当, 三大改造进展顺利。到1956年底, 全国有96.3%的农户参加到合作社中, 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村的合作社化又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 私营商业户数的82.2%, 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

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明显的失误和偏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完成三大改造的任务, 具体计划是用1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 但从1955年夏季开始,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过于单一、改变过快的问题十分突出。似乎所有制的改造可以离开生产力实际水平, 单纯改造所有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大改造中出现的这种急躁情绪及其所导致的快节奏的“改造”步伐, 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为以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曲折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我党于1978-1992年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发展突破是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和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不断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的所有制改革终于超出了传统理论的“误区”,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 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显然, 这在理论上为公有制的探索和实践排除了障碍, 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 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 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 可以依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对公有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三、我党自1992年以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经验, 对公有制主体地位作了科学阐述:“就全国来说,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 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同志总结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 提出:“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且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这就表明了我党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首先必须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从静态上看, 在数量上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它们的总和在社会总资产中高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总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从动态上看, 更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影响力上;从调整和充实所有制结构的整体布局来看,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必须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这突破了以往公有制实现形式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的束缚, 有利于促使劳动人民在工作中找到各种各样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适合国有国营领域的就实行国家所有制, 适合集体所有制的就实行集体所有制, 适应股份制的就实行股份制。十五大报告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事实证明, 股份制有利于筹集资金, 把分散个别的资本集中为社会资本, 加快了资本的积累能力和集中速度, 扩大了生产规模, 提高了资本使用效益, 从而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大报告还指出:“股份合作制经济, 是改革中的新事物, 要支持和引导, 使之逐步完善。”股份合作制是采取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集体经济, 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这种企业中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 职工共同劳动, 共同占有、使用生产资料,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实现了民主管理, 企业决策体现多数职工的愿望;在资本方面职工既是劳动者, 又是出资人, 人人有劳动和生产积极性, 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它也是一种可以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六大以来至十七大一再强调“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意味着,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胡锦涛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且指出, 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 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监管体制,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 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各类企业都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七大又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 改善融资条件, 破除体制障碍,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践没有止境, 创新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我党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立足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创新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公有制形式。

摘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根本任务, 在探索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的历程中, 我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为指导, 立足中国国情, 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并在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2]、丁素云等.中国近代经济史[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3.

[3]、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Z].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82.

[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84-10-20.

[5]、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Z].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87-10-25.

[6]、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993-11-14.

[7]、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Z].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7-09-12.

[8]、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9]、十六大以来的重要文献 (上) [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位移设计方法下一篇:消防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