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技术

2024-08-08

输变电技术(共12篇)

输变电技术 篇1

近年来,国内工业水平不断提升,相应的电能消耗量巨大,带动了能源分布不均等负面后果,国内特有国情限制,导致电能需求地与输出来源位置距离较远,为了避免过多的能量耗损,需要进行高压、特高压线路输电,该种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学化、合理化的进行输变电工程建设对于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可充分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便于能耗节约、成本控制,具有明显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输变电工程技术类型分析

(一)张力架线技术

传统输变电工程中,一般借助人工放线进行操作,存在后期较为严重的电晕问题,磁场过高一引发表面烧损,进而引起供电故障发生概率较高。另一方面,人工放线操作精度差,容易导致电塔之间的线路密度分布不均,且会受气候原因导致塔歪斜发生的电力事故问题。为了充分避免人工放线的缺陷,维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可借助张力架线技术实现优化处理。

首先,张力架线操作流程均为悬浮态下进行,可避免与地面和地面障碍物的接触,可充分避免导线磨损状况,同时可避免电晕现象的负面影响。其次,借助现代机械设备进行导线铺设处理,整体操作流程较为便捷自动化,可充分提高实际工程操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施工强度,且避免了对地表周边的建筑设施等破坏行为。再者,张力架线操作可保证实现多回路操作,避免导线层间发生错位问题,可一次性完成操作。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塔位高度、档距等要素,进行张力放线施工的参数设定,一般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控制放线段长度在8km之内;塔号基数不得高于20;对地间距需要保证在5m之内;单根导线的控制张力需要低于27k N控制张力在22-31k N之间,另一方面,导线牵引力的平均值需要为29k N做有关,最大值为35k N。

张力架线操作方法:首先,借助直升机或人为操作进行塔与塔之间的钢丝引线连接操作,接下来通过卷扬机进行引线收回操作,保证引线、牵引绳连接合理;经过导线、引绳之间合理连接后,借助牵引机进行放线操作。该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现场操作条件的分析,根据项目现场特点进行导线悬空控制,完成杆塔之间的架线操作施工。一般现代高压线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直线管压接。本文借助大庆庆新某线路压接操作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中借助导线接续管、JYD-63-/45导线实现架线控制,项目相关参数设定为:压接前,管长69cm,直径6cm;压接处理后,管长为74cm,直径5.18cm。

(二)冷喷锌技术

输变电工程一般借助钢材为支架,由于钢铁易受潮湿空气的影响,发生表面腐蚀,且受当地气候影响严重,容易发生腐蚀事故问题。为了保证支架的安全稳定性、耐受性,需要做好设备的防腐处理,冷喷锌技术即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表面防腐工艺。

相比于传统金属镀锌、表面防腐涂料措施,冷喷新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表现为:冷喷锌技术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相对紧密的表层,避免钢铁氧化问题的发生。此外,金属锌的化学活性相对较高,可充分抑制铁发生表面电化学反应,外界腐蚀物质与铁进行表面接触后,一般是锌材料先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可实现对铁材质的表面保护。冷喷锌技术工业污染小、废液少,与其他防腐措施相比,环保效果更优良,对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冷喷锌技术一般可在常温操作,与热镀锌相比,热量消耗少、成本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

计算机产业、光纤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光纤稳定性高,可充分解决高电压、长距离运输的问题。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的优势:可进行分区域操作,避免停电事故的大范围影响,在短时间内进行交流系统的启动,可避免事故损失扩大化。

(四)饱和盐密的特定技术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处理,一般标准为每年进行一次维护,借助人工操作可实现绝缘子的清理,保证输变电线路的长期稳定性、安全性。现阶段,国内输变电工程的规模、数量发展较快,增加了对应稳定性控制的难度,相应的清理费用逐年提升,为此,进行饱和盐密技术进行人工清理的替代,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二、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注意事项分析

施工放线工作是输变电工作的核心环节。放线操作之前需要对电缆整体操作参数进行核实验证,及时就其中问题进行合理修复,单股电缆的损伤不得超过50%。对于坍陷损伤超过5%的电缆,需要进行表面磨光、棱角修复处理。导线内部损伤超过四分之一的,需要进行截断处理。保证修复后的电缆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施工紧线操作作为必要环节。一般需要在各项设备检测合格湖方可进行紧线操作。保证临时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在45°左右。弧垂检测中需要借助滑车进行处理,测量时需要注重摩擦力的负面影响,实际操作中,滑车的摩擦系数一般不一,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后方可进行操作。此外,对于电力变压器的安装操作,需要注意下述几点问题:真空注油中,需要排空残留液体,保证注油质量满足对应要求;特殊条件写需要将变压器进行封闭、抽空处理;环境湿度过低时,为了避免变压器内部充入空气,可将孔盖部分关闭。

三、结语

社会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现阶段,输变电工程在整体电力行业中的位置十分关键,对输电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影响较大,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优化,对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意义明显。操作中必须注重安全管理的控制,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的进步,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已经大体形成一定规模,经过长期研发、改造、实践,输变电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国内电力行业现状,相关研究人员对电力工程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研发,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对输变电工程特点、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充分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技术探讨

参考文献

[1]关立新,吴鑫宇,宗戈.浅析送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J].电子制作,2014,20(046):202.

[2]陈波.浅谈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61.

输变电技术 篇2

1、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传统的铁路电力供(配)电网和调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基于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信息技术的电力远动监控技术开始在铁路电力供电和牵引供电中应用,电力远动监控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铁路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程度,有效的保障区间信号中继站及车站供电。“十一五”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最关键的阶段,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28个,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客运专线项目新开工13个、续建11个。“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完成9800公里客运专线建设任务,其中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达5457公里。

“十一五”铁路跨越式发展将实现快速客运初步成网的目标。建设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客运专线,列车时速达到200至300公里;建设京津、沪宁、沪杭、宁杭、广深、广珠等大城市群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继续推进既有线提速,在13000公里提速干线实现客车时速200公里。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中国铁路将形成客运专线、城际客运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相配套的32000公里的快速客运网络。这一快速客运网络,能够辐射中国7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人口达到7亿多,满足人们快速便捷出行的要求。

从2008年开始,中国客运专线将陆续投入运营。今年中国将在引进和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着眼时速300公里客运专线建设需要,组织开发时速300公里动车组。

近日,随着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开通,标志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突破24000公里,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二大电气化铁路国家(俄罗斯现有电气化铁路4452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德国现有电气化铁路21102公里,位居中国之后)。

目前,我国铁路电气化率已经达到27%,承担着全铁路43%的货运量,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标准统一的电气化铁路运营网络,特别是胶济、大秦、京沪等线的电气化,是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铁道部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工程。胶济、大秦、京沪电气化改造工程都是实行施工总承包模式完成的,从而提高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缓解了运输瓶颈的制约。因此,有关方面对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铁道部有关领导指出,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有“五个创举”,并将会成为“四个之最”: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是既有线工程改造的创举,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个创举,一年完成是个创举,多项工程同步进行是个创举,工程和运输紧密配合是个创举;京沪线经过改造是既有线综合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线路,是综合能力和运输效率最高的线路,是既有线经济效益最好的线路,是生产力布局调整最见效的线路。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也被有关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

1879年,世界上有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20多年来,全世界已经有68个国家和地区修建电气化铁路25万公里,承担铁路总运量的80%以上。我国从1958年开始修建宝鸡—凤州电气化铁路,到1978年,20年间建成电气化铁路1033公里,年均仅51公里。“九五”期间,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十五”期间,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今年先后建成京沪、武嘉、郑徐、胶济、沪杭、浙赣等电气化铁路,截至9月底,我国共建成开通49条电

气化铁路。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电气化铁路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第一,电气化铁路运输能力强,电力机车功率大、加速快,有利于提高列车牵引定数、缩短区间运行时间。第二,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可以从煤炭、水力、核能等多种初级能源中取得,并且有着60%至70%的热效率,电气化铁路能源消耗少。第三,电力牵引能够减少机车维护工作量,延长检修周期,可以降低电气化铁路的运营成本。第四,电气化铁路环境污染较小,电力机车本身不产生污染。此外,电气化铁路可以减少铁路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铁路采用电力牵引,将对国家消费结构的调整、产业发展政策的执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电气化将成为铁路牵引动力的发展方向。铁道部十分重视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据铁道部有关信息显示,未来几年,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和改造将继续加速。在实施第六次大提速的重要干线上,将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形成快速电气化铁路网。到2020年,全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要达到5万公里。这种建设速度和规模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正在建设中的京津、武广、郑西等客运专线,在最高运行速度、供电负荷等方面,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今后,电力牵引将承担铁路的主要运输任务。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会达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一半,承担的铁路运量比重将超过80%。

2、研究目的项目的技术关键是掌握“电力远动”系统与常规铁路的不同点和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由于现阶段铁路客运专线“电力远动”系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制式,目前批准建设的几个客运专线项目有可能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还需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学习。

掌握“电力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基本构成、安装、调试方法和标准、施工技术、故障诊断、改进建议等,将为我公司今后客运专线电力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编制通用的安装与调试工法指导书。锻炼施工队伍,总结经验,提高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今后施工类似工程和拓展公司的施工领域奠定基础。

3、主要达到的指标

掌握“电力远动系统”的施工技术,将为我公司今后客运专线电力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编制通用的安装与调试工法指导书。

二、工程概括

浙赣线位于浙江、江西、湖南三省境内,东起浙江省杭州市,向西经浙江省义乌、金华、江西省的上饶、横峰、贵西、鹰潭、向塘、萍乡至湖南省的株洲市,大致呈东西走向。全线总里程942公里。

浙赣线是我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及“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端与沪杭、宣杭、萧甬线相接,西端与京广、湘黔线相连,并与京

九、鹰厦、皖赣、横南、金温等干支线相交,担负着华东与华南及西南地区的物资、人员交流任务,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对浙赣线按200km/h速度目标值进行电气化改造十分必要。改造后的浙赣线可以适应客货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对加强东西部之间、华东与华南、华东与华中之间及华东地区内部的联系,促进沿线及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浙赣线广铁(集团)公司管辖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醴陵市、株洲县、芦淞

区,起止里程为K886+700~K944+546,全长54.876公里。此次电气化提速改造由铁道第二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

浙赣线广铁管段原有车站6个(含株洲枢纽站),其中有专用线、支线接轨的车站2个(醴陵东、醴陵),有货场的车站4个(株洲、姚家坝、醴陵东、醴陵)。提速改造完成后管段计有4站,既株洲枢纽站、五里墩站、东冲铺站和醴陵站。

标段范围内新建的桥梁有双线特大桥2座,新建大桥1座,新建中桥5座。新建双线隧道3座分别为羊石隧道、周里冲隧道、石关隧道。

我公司承建的DH-4标段电化施工任务自局界(K889+670)至株洲(K944+546),既有正线长55.60km。引入株洲枢纽相关工程,五里墩至株洲正线长7.846km。

原合同工期因外资定货、设计等因素制约。广铁(集团)公司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仅口头通知暂定为2005年6月18日至2006年9月30日。但综合各方面信息,竣工日期可能提前至2006年3月。

改造后的速度目标值,老关至五里墩200km/h,其中:醴陵至醴陵东0.8km,限速140km/h,五里墩至株洲限速80~120km/h。

全线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工频交流单相25kV.50Hz,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分别在醴陵、姚家坝设牵引变电所,板杉铺、株洲客设分区所。接触网正线采用THJ-95+CTHA-120,站线采用GLJE-30/50+TCG-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由于设计出图滞后,截止2004年11月11日,可明确接触网工程量为区间接触网线路99.89条/公里。杯型基础1024个,拉线基础(各型)269处,各型支柱1445根。

其余工程量还包括:新建牵引变电所2所(因铁道部压缩投资,标段内原有2个牵引变电所合并为一所[设东冲铺],但因设计暂未到位,此项建设指挥部暂未明确),改建牵引变电所1所,新建分区所2所,新建醴陵网工区1座及远动系统1套。生产及办公房屋4857平方米,给排水管道16.89公里。

2.3.施工条件

标段境内多为丘陵山地,水系发达。线路多走行于水田、丘陵之间。沿线人烟稠密、村镇密集。除浙赣铁路外,平行铁路的还有320国道、莲易高等级公路等骨干道路及与之相接的县乡公路和乡村机耕道可资利用。外来料可以通过火车,直接运至醴陵东站。

湖南省内电力供应紧张,主要依靠水电。株洲地区到了冬季枯水季节和夏季用电高峰期,会频繁出现拉闸限电情况,且供电质量不能保证。城镇自来水均以入户,施工用水可就近选择河渠、湖泊,水质可以满足要求。

铁路沿线手机信号基本覆盖,市话入户。对极个别的地段,手机信号不能覆盖的,选择车载电台进行联络,但需事先到电信部门进行登记。

2.4.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既有浙赣铁路行车密度极大,日平均行车对数为46对,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利用行车间隙施工几乎不可能。天窗点由建设指挥部协调安排,但需考虑天窗不能保证或被压缩的情况。超正常施工与保运输矛盾突出。

全线杯型基础和拉线基础交由站前单位施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中的扯皮和纠纷,为提前进场创造了可能。

DH-4标段工期有可能提前至2006年3月竣工,确切时间尚未敲定,加之物资招标尚未进行,设计、图纸滞后等,无形中压缩了接触网工程的施工周期。若按

输变电技术 篇3

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和进一步完善的关键环节。所以,是不是能够依据设计方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前提下,最终能够顺利完成输变电电力施工建设的全部内容,这应该成为高压输变电线路开展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内容。通常来说,在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实际过程之中,不仅要尽可能地满足设计图的关于技术方面的各种指标,而且还要充分的顾及到复杂的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能够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使用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输变电线路主要的施工技术

1、热气飞艇技术

热气飞艇技术目前以及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的输变电线路实际工程的施工当中,这也是第一次把航空科技成功的使用到输变电工程里面。这种技术的成功使用使得我们国家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区域,特别是因为交通不方便的西部山岭区域等大型的机械施工设备无法开进的地方,能够借助于热气飞艇等空中运输设备开展电网施工建设工作。

2、高压直流技术

高压直流技术可以归为高效率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方面的技术,同时也是近些年来才成功的研究出来的成果,最终成功的投入实际工程之中得到应用。通常来说,高压直流技术具有的主要优点是:高压直流技术可以成功的完成分区进行管理,从而纵使电力系统出现了某些故障,也可以马上开启备用的一些交流系统的相关设备,从而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故障在更大的区域里蔓延,有效的减少经济损失。

3、张力架技术

张力架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电力输送网络施工建设过程中被非常广泛的使用的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这种技术通常来说是把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工程实施高空悬浮支架的办法,这样做可以实现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输变电线路和地面以及地上的房屋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磨损或者接触。这样做能有效的减小输变电线路在其运行的时候和大地之间的耦合电容消耗能量,还可以减小无线电或者噪声等造成的电磁波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更加保证输变电线施工中任何环节的工程质量。

4、冷喷锌技术

冷喷锌技术的好处主要是冷喷锌里面富含着的金属锌的浓度非常高,一方面,这些密度非常高的金属锌形成的薄膜可以对金属铜、铁和铝进行非常可靠的隔离密封保护,从而能在非常大的限度上使输电線路可以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另一方面,冷喷锌具有非常好的防腐蚀特性,这些密度比较高的金属锌形成的薄膜可以使得它里面的金属被严密的包围着,实现基本上和外界的各种物质完全隔离,有着非常可靠的保护功能。

三、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需要注意的方面

1、工程施工前期主要的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在开展500kV输变电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考虑到以下的内容:(一)终勘、林勘和复测。终勘、林勘和复测是实现真正的确保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的真实情形的检查内容,能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对施工成本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都需要经过和建设项目的相关单位开展非常仔细的协商和复核等相关的工作,从而可以把工程的真实情况非常准确的表现在工程预算和施工图纸里面,可以对可能超出的预算进行非常有效的安排。(二)需要获得工程所在地方的政府和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通常来说,工程的实施过程在非常的程度上需要当地政府赞同和支持。假若工程项目是考虑到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而且也可以给当地的群众带来非常客观的效益,那么该工程也就可以非常顺利的进行施工。(三)关于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队伍的选用。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前期,对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正确选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的外界的条件都已经符合施工条件的时候,就需要仔细的进行施工人员的选用和决定一些在施工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

2、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关键点探析

(一)基础施工方面。进行基础施工必须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开展实际考察,而且要非常全面的研究施工地区的地理环境并结合其特点开展施工。要始终的坚持施工必须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基础建设,比如,在一些土质相对较好的地方,同时该位置的地下水位处于混凝土基础下面的情况,一般来说会使用掏挖式的基础施工工艺。然而在实际工程施工进行掏挖式基础作业的时候,务必要进行样坑掏挖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对样坑开展一些必要的测试工作,只有在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掏挖施工。(二)杆塔建设方面。杆塔建设的质量是不是符合要求将会非常直接的影响到整个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是不是能够保证质量的完工。通常来说,按照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在其承受作用力的主要特点可以把它分成耐张型和直线型。对于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通常使用自立式铁塔,相比来说,低压等级的线路通常主要考虑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和钢筋混凝土杆这两种类型。(三)架线方面。通常来说,架线无疑将整个输变电工程至关重要的步骤,架线的一般过程骤是拉力放线作业、地线连接作业以及附件安装等常规的施工过程。500kV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在其进行工程架线施工的时后通常使用张力架线,其原理是借助牵张机进行控制导地线的张力大小。在输电线路进行架设作业的时候,导线和底线彼此连接的可靠程度会非常直接的影响着输送点的安全运行情况。而且,由于隔离开关触电没能接触良好,也有可能会产生发热,所以,需要在动静触头之间使用润滑油。(四)高压试验方面。在500kV输变电线路施工完工以后,其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必须要开展一些相关的高压试验,只有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以后才允许投入使用。需要进行的高压试验主要是关于变压器是不是正常开展相关的检验,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因为主绝缘变压器和纵绝缘之间存在这一些不同,所以,它们使用的试验方法也会有所不一样,终端电压可以使用单相感应高压试验的形式。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500kV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和方法,同时对工程作业中的一些关键点展开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关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方面依然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怎么实现经济、合理的开展线路作业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从而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篇4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

前言:物联网这一概念是由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提出, 是一种新形式的信息传播、管理的网络概念,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 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从当前输变电设备运行来看, 物联网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包括输电线路覆冰检测、动态测量导线温度参数等, 这些数据质量都会对输变电工程产生影响。因此, 开展有关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基本概念与技术分析

1.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基本概念

输电、变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中, 可以显著提高设备整体管理水平, 保证设备在线监测效率, 降低设备检修状态下的风险性, 为实现科学管理设备奠定基础[1,2]。本文所分析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管理, 主要是以输变电设备智能化为基础, 依靠智能传感媒介、射频识别技术、多媒体等智能型设备, 按照既定的电力系统规约协议, 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 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资产以及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与动态控制的过程。

在功能定位上, 输变电物联网技术立足于网络技术, 依靠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定位等先进功能, 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检测[3]。总体而言, 在当前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技术中, 该技术在分析设计、运维优化等方面具有优势, 而根据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 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 物联网技术的分层分布设置、多层次信息统一规范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关键技术分析

1.2.1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变电站在线监测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以变电站线监测技术为例, 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 变电站在线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变压器、高压断路器、互感器等, 监测内容包括局部放电、微水、介损等。这些数据将会时刻影响输变电项目的运行水平, 是影响输变电设备未来运行的关键点。

1.2.2 输变电设备综合评估技术

输变电设备综合评估技术是评价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关键要素, 在整个物联网技术中, 综合评估是获取输变电设备运行资料的关键方法, 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对输变电设备综合评估进行分析, 具体资料见表1。

2. 基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的IOTTE体系结构分析

2.1 IOTTE物理结构研究

本文所介绍的IOTTE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技术结构, 主要沿着“电力流”纵向层次上进行改进, 使其成为包括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的电力网络管理系统。在IOTTE物理体系结构中, 其具体的运行网络为:

国网主站平台→省网检测主站平台→变电站监控集成系统→变电站一次设备。

在整个结构研究过程中要重视的问题是, 整个物理结构包含了电力网络与信息网络两方面内容 (整个电力网络都是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构建的) , 其中电力网络承担电力系统运转、电力输送等工作;而信息网络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备状态诊断、评估、资产管理等工作, 因此两种技术体系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2.2 数据通信研究

在物联网体系下, 信息传输成为输变电设备管理的重点, 因此IOTTE体系对数据通信进行了详细的控制与说明。

在该体系中, 数据通信是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提供高性能数据传输通道的关键, 在运行中能满足异构网络介入的要求, 为实现设备无缝透明接入、故障自愈等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在IOTTE体系中, 数据通信主要可分为智能传感器网络层、智能检测终端网络层、输变电信息聚集网络层三方面, 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图1的体系结构中, 智能传感器网络层是实现数据传输的关键, 能将设备动态信息资料传入到检测主IED进行综合处理,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以太网通信和RS485串口;在信息传输过程中, 主要依靠的数据传输媒介包括蓝牙、局域网、Wifi等。

智能监测终端网络层是基于IP统一的可扩展、高性能网络, 变电设备检测主IED采用工业以太网、光纤等将有关输变电设备运行的信息传送至变电站监控集成系统中;输电线路检测则主要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方式, 将其传送到集成系统中, 其传输方式主要包括自承式光缆、复合架空地线等。

信息汇聚层由于自身功能具有特殊性, 因此其主要以信息交汇处理为关键, 并且为了保证本地区所有变电站与输电线路信息传播质量, 因此往往会采用光纤组网的方式[5,6], 依靠强大的电力数据信息平台, 连接电力数据通信与设备, 最终完成数据的多方面传递。

2.3 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

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是输变电设备网络智能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主要包括:监测主IED、智能传感器IS、电子标签、多媒体设备等。在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中, 一体化智能检测装置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处理、数据传输与设备状态感知, 在上述功能的支撑下, 一体化智能检测设备能完成缺陷数据查询、故障信息处理、停电信息分析、试验数据传递、计划数据解读等功能, 保证操作人员对输变电设备运行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在信息处理中, 智能传感器支持各种数据采集的要求, 并通过数据分析、离群值判断等方法, 对全部数据中的缺失数据进行评估, 而评估结果将会显示完整感知数据;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冗余数据信息, 在一体化智能检测装置的作用下, 能快速的压缩数据, 清理出足够的信息储存空间, 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最后, 该检测装置能与监测主IED连接, 依靠模糊匹配、深入数据分析、综合信息查询等方法, 实现设备信息交互的控制, 更加直观的反映输变电设备故障信息、突发问题等资料, 为设备保护、控制、管理提供帮助。

结论: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输变电设备管理能力, 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本文重点阐述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相关问题, 并以IOTTE物理体系为研究对象, 对其关键技术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IOTTE物理体系的研究经验来看, 在整个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中, 信息传输是整个技术的核心, 因此, 必须要高度重视对信息传输问题的处理, 为保证输变电设备高性能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一家, 何杰, 黄小庆, 等.物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2, 03:16-27.

[2]陈明, 严洁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研究[J].电力信息化, 2011, 01:85-89.

输变电技术 篇5

日前,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网科技项目“输变电设备运检大数据分析及监控系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应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为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和异常诊断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多源信息的融合分析,提高输变电设备评价与异常诊断的准确性和过程分析能力。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设备状态评价应用平台,为运维精益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和技术保障。

该项目是国网山东电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密切合作、共同申报并获得立项的国网公司科技项目,从跨平台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集成和转换方法、基于大数据和信息融合的输变电设备关键性能实时评价及预测技术、基于复杂相关关系识别的输变电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技术、融合电网、设备和环境等信息的一体化综合分析和展示系统等4个方面开展研究,计划于2016年年底结题。输变电设备的安全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发展,电网设备越来越密集,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强设备状态评价技术研究,建立集中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推行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势在必行。目前来看,与输变电设备运检相关的巡检和试验、带电检测、在线监测、运行信息、环境气象以及设备台账等运行与状态信息分散在PMS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EMS系统、气象信息系统、ERP系统等不同的信息平台中,不利于各类信息和数据的多维度、多设备深度分析和挖掘,不利于对设备状态的准确掌控,无法满足设备精益化运维管理的要求。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融合数据抓取、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建立统一的设备状态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开发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跨平台多源信息设备状态评价和异常诊断系统,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状态评价信息分散、评价结果片面等问题,形成更为完整全面的电网视图,为运维精益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和技术保障。

浅析变电运行技术 篇6

摘 要:本文讨论了变电设备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中,变电设备检修及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分析了非跳闸故障,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技术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检修;非跳闸故障;电网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设备检修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验电。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的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如果在木杆、木梯或木构架上验电时,不接地线验电器不能指示,可在验电器上加接接地线,但必须经值班负责人许可。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2.装设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 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 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应在下列场所悬挂相应的标示牌及遮拦: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临时遮拦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在临时遮拦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二、跳闸故障

1.10kV(35kV、66kV)线路跳闸。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强送前要检查保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

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1)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首先,应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这两种故障。那么,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因保护拒越级呢?要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进行判断。检查二次设备时,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检查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是否有熔断的。检查一次设备,重点检查所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再至线路出口。

(2)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同时动作,线路开关又没有跳闸,通常断定是线路故障。因此,在巡视设备时,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只有确认主变低压侧CT至线路CT无异常,方可判断为线路故障开关拒动。开关拒动故障的处理较为简单,隔故障点拉开拒动开关的两侧刀闸,恢复其他设备送电,最后用旁路开关代送即可。

(3)没有保护掉牌。若开关跳闸没有保护掉牌,须检查设备故障是因保护动作而没发信号,还是因直流发生两点接地使开关跳闸,或者是开关自由脱扣。

三、若干技术分析

1.过电压的影响。变压器的高压侧进线,大多由架空线引来,很容易遭到雷击。此外,由于断路器的正常操作、系统设备故障或其它原因使系統参数变化,引起电网内部电磁能量的转化,出现异常电压升高,会危及变压器内部绝缘,甚至烧毁变压器。因此,应在变压器高低压侧均装设避雷器,并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对其进行检测。

2.接地不符合要求。配电变压器一般低压侧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当负载不平衡时,中性点会流过较大电流,如果接地线连接不好,接触电阻过大,会被烧断,导致中性点电位位移,危及用户电器设备安全。因此应经常检查接地线、点是否完整和牢固,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容量在l0000kVA以上的变压器应不大于4Ω,容量在l00kVA以下的应不大于10Ω。当接地电阻超过标准时可采用增加接地体或使用降阻剂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3.负载短路或接地。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或接地时,变压器承受相当大的短路电流,内部巨大的电动力会使绕组变形及油质劣化。因此应安装短路保护,一般在高压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侧采用空气断路器。熔断器的熔丝选择应合理,保证变压器内部短路时能熔断,或低压侧短路或过载时能跳开。

4.当线路逐次拉合后,光字信号一直未消失,则此时应考虑两条以上线路同名相同时有接地或在开关至母线之间有接地现象(后者经对站内设备的巡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当然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主变35kV进线侧线路无故障,而且类似这种多条线路同名相接地的状况并不多见。

四、结语

电力工业是现代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生产高度集中和统一,对变电运行的计算机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和对象式包装程序设计为基础,将数据与系统图形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企业局域网作为基础,整个系统基于客户机与服务器配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便于用户浏览查询和管理员进行系统的维护,以及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各单位的办公自动化水平,该操作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及开发工具使系统运行可靠、高效、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许丰博.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5(8).

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的技术要点 篇7

1 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的内容

1.1 日常性输变电网络巡视

根据输变电网络的设计和工作规范, 采用周期性、定期性的巡视方法, 对输变电网络进行日常性巡视, 日常性输变电网络巡视以检查外观、了解情况和发现隐患为主, 同时应该根据巡视的线路和时间做好输变电线路安全和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1.2 特殊输变电网络巡视

夜间、特殊气候和故障期间进行输变电网络巡视, 行业内称为特殊输变电网络巡视, 夜间输变电网络巡视有利于发现网络转角和分支处出现的污损和放电;特殊气候输变电网络巡视有利于及时发现在特殊状况下输变电网络的故障, 以便随时排除;对于已经产生故障的输变电网络进行巡视, 应该以找出故障原因为主, 注意巡视时的人身安全。

1.3 登杆检查

对于输变电网络过高、隐蔽等不易通过观察外观而发现的问题、隐患和事故, 一般采用登杆检查的方式, 对于元器件松动、避雷针虚接等问题, 登杆检查有着独到的作用。

2 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的周期

确定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的周期一般应根据网络负荷、自然环境、网络设计和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对于需要特殊巡视的输变电网络, 应该根据灾害天气发生和输变电网络运行状况进行确定。对于登杆检查, 应该结合电力元器件使用效果和科学测量而确定。

3 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的技术内容

3.1 输变电网络组件的巡视

检查杆塔根部有无腐蚀, 基坑培土是否松动, 螺栓有无松动、脱帽, 绑线、铝包带是否牢固完整, 电杆焊接处有无开焊, 杆塔部件是否完整固定, 组件有无腐蚀、生锈, 杆塔上有无鸟巢及其他攀藤植物。绝缘子有无裂纹、破碎、掉碴、脏污、变形、开口或锈蚀。开关安装是否牢固、有无变形, 断路器触头接触是否良好, 引线与设备连接处有无松动、发热的现象。

3.2 输变电网络的导线巡视

导线有无松弛、破股、锈蚀, 导线跨越公路的距离是否足够, 导线有无断股和弧光放电的痕迹, 巡视导线与杆塔的距离。

3.3 输变电网络沿线工程的巡视

首先, 输变电网络的沿线工程有无妨碍或危及输变电网络的安全运行, 输变电网络附近的树木、树枝是否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其次, 相邻的电力、通信和电缆工程是否影响输变电网络安全运行, 输变电网络附近的河流、沟渠边缘杆塔有无被水冲刷、倾倒的危险。最后, 输变电网络的沿线工程防护区内高大机械及可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时对输变电网络的可能性影响。

4 输变电网络巡视中应用的技术措施

4.1 输变电网络日常的技术管理

首先, 以电力巡视工作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的巡视, 注意巡视工作的技术应用。其次, 对于输变电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该进行规范登记, 明确记载线路、杆号和内容。最后, 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维修人员和上级进行移交和汇报。

4.2 提高输变电网络巡视的安全性

首先, 在输变电网络巡视中发现具有安全问题的缺陷和隐患应该及时上报。其次, 巡视工作应该根据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新人不得单独巡线, 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巡线工作安全负责人。再次, 对于夜间巡视、特殊天气巡视、山林区巡视至少应保证两人以上组队巡视。最后, 注意巡视时的安全方式, 夜间巡视应行走于输变电网络外侧;大风、雨雪天气应在输变电线路上风口行走巡视。

4.3 提高输变电网络特殊巡视的技术规范

首先, 事故巡视中应该始终认为输变电网络处于带电状态。其次, 对于恶劣天气和特殊环境, 应该加强对电力网络特殊部位和器件的巡视。最后, 当输变电网络出现断落或叼悬时, 不应擅自处理, 应该做好事故区的安全范围控制, 及时上报, 以更安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

5 结语

只有实现输变电网络的安全稳定, 才能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这不但是电力行业内部的认知, 也是全社会的共识。输变电网络巡视对于输变电网络的安全稳定有保证作用, 也是输变电网络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于发现输变电网络问题、排除隐患、消除故障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输变电网络巡视人员应该提高对巡视工作的重视, 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据巡视内容和周期做好例行巡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要求做好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和登杆检查, 将输变电网络的巡视内化于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将输变电网络各种问题、隐患和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实际工作推进输变电网络功能的稳定和运行的安全, 为社会和经济提供安全的能源和稳定的动力。

摘要:输变电网络巡视是经过电力工作者多年经验和实际工作总结出来的维护电力网络稳定的有效措施, 既是电力工作的重要环节, 又是消除电力故障和排除电力隐患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想提高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质量, 首先要提高电力工作者对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在对当前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经验进行梳理的前提下, 掌握日常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方式, 在做好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中周期和内容等技术要点控制的基础上, 找到做好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应该遵循的技术措施, 希望对电力行业从事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起到技术强调和提醒的作用, 使输变电网络巡视工作更好地实现技术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输变电网络,线路巡视,登杆检查,巡视周期,故障巡视

参考文献

[1]纪明文.线路巡视的危险点及其预控措施[J].农村电工, 2007, (04) :109-110.

[2]陈晓兵, 马玉林, 徐祖舰.无人飞机输电线路巡线技术探讨[J].南方电网技术, 2008, (06) :193-194.

输变电技术 篇8

1) 对电力系统进行预防性测试需要断电, 同时其测试周期是固定的,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缺陷并不能及时发现。

2)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以及运行参数与断电时差异性很大, 其预防性测试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电气设备的运营状态。本文将对输变电设备的带电检测以及其在线监测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指出其中现存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输变电设备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输变电设备在线检测技术

国内外许多学者就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测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研究, 但由于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种类多, 功能各异的特点, 其相应设备的状态检测技术差异性较大。本节将详细介绍其相应设备的状态在线检测技术, 见表1:

1.1 变压器状态监测

在电力系统中, 变压器属于最为核心的设备, 其运行的可靠性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营的基础。目前, 变压器设备的状态在线监测措施主要有5种, 见表2:

1.2 电容型

在变电所中, 电容型的电气设备占总设备的45%~60%, 其设备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安全运营。在电力系统所有的电气设备当中, 其电容型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研究、应用得最多。主要包括三部分[2]: (1) 泄漏电流的监测; (2) 电容器容量的监测; (3) 介质损耗的监测。

1.3 避雷器

避雷器状态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器阻性泄漏电流。常用的技术措施有4种:1) 谐波法;2) 阻性电流谐波法;3) 总泄漏电流法;4) 常规补偿法。现在用得最多的技术是补偿法来测量避雷器的阻性泄漏电流。

1.4 断路器

在电力系统中, 断路器起着控制与保护的作用, 其开断能力的好坏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起着重要作用。对断路器状态的监测, 可以很好的获得其运营特性, 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可靠性。目前, 我国断路器状态监测主要在3方面[3]:1) 断路器的机械动作特性;2) 断路器的灭弧室电寿命;3) SF6气体监测。

1.5 电缆的

目前, 我国应用得最为频繁的电缆的在线监测是采用叠加直流电压法, 但仍有一些缺陷:1) 端部表面漏电阻变化、杂散电流变化等因素, 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2) 接地变压器长时间通过直流电, 存在磁路饱和现象, 通常会引起继电保护的错误动作。

1.6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状态的在线监测的工作重心在于电力线路的运营状态与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上,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见表3:

2 带电检测

目前为止, 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4]:

1) 红外线成像技术;

2) 紫外线成像;

3) 超声波检测技术。

2.1 红外线成像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输变电电气设备因电阻损耗、介电损耗等因素所引起的局部温升。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红外线的穿透能力极差, 所以在一些复杂的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测中, 如果其故障发生位置离电气设备的表面距离较大, 其红外检测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电气设备的真实的故障情况。

2.2 紫外线成像

紫外线成像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输变电电气设备的表面因局部发电则形成的电蚀损检测。常用于检测电缆的外部损伤、绝缘缺陷等。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紫外线检测光子随检测压力、温度、距离等参数变化, 同时没有正规的紫外检测标准可查阅、参考。

2.3 超声波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以超声波的折射、反射为基本原理的, 用于绝缘介质内部的缺陷检测。其优势在于[5]:穿透能力强、检测成本较低、效率高。不过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需要通过耦合介质来将声能进入被检设备;二是检测结果并不能直观显示, 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求较高。

纵观现代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 其监测重心向绝缘状态量方面发展, 渐渐向化学量、机械量等方面发展。其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还呈现了一种综合发展方向:将电气设备实时采集的状态量以网络为技术手段, 进行集中, 并与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相结合, 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从而为电气设备的实时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工程实践, 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监测与在线监测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一些成熟的相关产品已经全面向市场推广, 其面向对象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电气设备。值得注意的是, 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监测与在线监测仍是一种系统工程, 其中一些技术仍有待改进。因而, 在研发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与在线监测设备时, 以实际的工程特征为基础, 综合分析其相关的监测数据, 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这是提供我国电力系统运营能力、促进电力检修模式的发展, 完成电力系统的状态检修的必经途径。

摘要:文章对输变电电气设备的带电检测、在线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分别枚举了输变电设备的带电检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并指出电网未来检修模式的发展方向, 对完善电力系统状态运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带电检测,状态运维,在线监测,检修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华, 叶自强, 梅冰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J].高压电工, 2011, 47 (04) :84-90.

[2]刘鸿斌, 刘连睿, 刘少宇, 邓春.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在华北电网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 2009 (08) :35-37.

[3]孙才新.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现状和前景[J].中国电力, 2005, 02:36-39.

[4]郭克勤, 刘翔, 陈鹏, 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传递过电压试验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09, 30 (4) :25-28.

输变电技术 篇9

近年来, 国民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 绿色环保等思想、意识逐渐深化, 并对社会各领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工程设计作为能源消耗情况较为严重的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而节能技术及措施的应用, 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将节能技术及措施应用于工程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 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加强节能分析并采取相应节能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需要坚持的节能技术原则

在输变电工程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 需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

(1) 功能原则, 技术的应用不能够盲目进行, 需要将整体功能需要作为基础, 并立足于整个系统结构, 确保设计科学、合理性。

(2) 经济原则, 节能技术在落实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节能, 同时也要兼顾经济, 不能够一味追求节能这一方面而增加经济投入, 要充分考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时增加的投资回收期, 只有这样, 才能够确保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

(3) 先进原则, 先进技术之所以称为先进, 重点是突出其与现存技术相比较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基于此, 在运用该项技术过程时, 要在坚持前两项原则的基础上, 优先选择先进技术, 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节能最大化目标。

2 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

本文主要从系统规划、变电站节能、高压输电线路节能等多个方面, 对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相关节能措施进行分析。

2.1 系统节能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需从系统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节能问题, 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而规划的节省就是最大的节省。

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时, 拟建的输变电工程应深入负荷中心, 并在一段时期内解决当地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对建设该工程与不建设该工程的系统节能效益进行潮流计算, 计算投产年网损差额, 结合当地电网最大年负荷利用小时数和损耗小时数, 则可计算出建设该工程后的节省电能损失量[2]。若建设该工程能有效降低电网线损, 并解决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满足当地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 则建设该工程是必要的。

2.2 变电站节能措施分析

2.2.1 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能源消耗

设计时根据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对总平面布置方案、设备选型及各专业技术方案等进行比选和优化, 主要技术方案、设备选择合理, 间接的物质、能源消耗可控。

电气设备安装将在考虑安全、施工、维护方便的基础上注意节约用材, 避免大材小用, 对可选材料首先选用制造能耗低的材料。

变电站监控、保护系统因信息传输需求需使用大量电缆, 有色金属消耗量大, 通过对设备布置、电缆路由等进行方案优化设计, 可节省大量金属电缆, 降低高耗能电解铜的消耗[3]。

2.2.2 主变压器的节能设计选型

变电站内损耗最大的设备为主变压器。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主要为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为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设备的选择上, 尽可能的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铁损) , 适当降低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铜损) , 同时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 使变压器的阻抗采用较低的数值, 以减少电能的损失。

变压器冷却方式对变压器运行损耗有一定影响, 随着设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 多数厂家均可生产冷却方式为自冷的主变压器。相对采用强油循环冷却器的ODAF冷却方式和采用风冷片式散热器的ONAF冷却方式, 自冷主变压器可大大节省能耗[4]。因此, 在条件许可时, 变电站主变压器宜优先考虑采用ONAN自冷却方式。

2.2.3 合理选择低损耗站用变压器

严格按照变电站的实际用电负荷并考虑同时率计算站用变的负荷。为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在站用变压器的选择上, 尽可能降低空载损耗 (铁损) , 适当降低负载损耗 (铜损) , 并在设备订货时对站用变压器的型号和损耗提出严格要求。在条件允许时, 可考虑采用非晶合金站用变压器。

2.2.4 降低站用电的耗能

变电站中用电量较大的经常性负荷主要有各类继电器、控制室空调用电, 户外端子箱及设备操作机构中的防露干燥加热, 夜间照明用电等。

控制室空调除满足运行人员工作条件外, 主要为大量采用的微电子设备提供适合的工作环境[5]。在室内设备选型上, 首先要求提高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的适应能力。事先了解设备对正常工作条件的要求, 综合考虑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对设备的影响, 采用变频空调, 合理配置空调容量, 节约能源消耗。

对户外端子箱及设备操作机构中的防露干燥加热, 考虑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以降低经常性能耗。

变电站夜间照明考虑采用分层照明:正常巡视开低照度道路照明, 设备维护检修开局部强光照明。照明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率灯具以降低能耗, 如采用发光效率高的金属卤化物灯、LED灯等。变电站照明设计中采取: (1) 合理设计照明系统, 选用节能型照明产品; (2) 分类分区控制, 按需投运照明设施; (3) 按负荷等级和工作方式采取不同的供电方式; (4) 合理配置配电线路等节能措施。

2.2.5 合理选择变电站的导线和金具

(1) 导线选择

导线截面选择过大, 则导致导线投资显著增加, 并且增大有色金属耗量及其在制造过程中的耗能量;导线截面选择过小, 则导致运行中的电能和电压损失加大, 使电能的传输质量和运行经济性变差。合理的导线选择, 将有效的降低工程的综合能耗。

计算时按电网的实际情况, 考虑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 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 以减少单位面积的通流量, 减少电能损失。如对载流大的主变压器各侧回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

(2) 节能金具选择

高压设备或导线的电场分布较为复杂, 为了改变电场的不均匀性, 所采用的金具都经过专门的设计, 以使金具的表面电场均匀, 减少电晕现象的产生, 减少电能的损耗。

通过合理的导体和金具选择, 可有效地降低工程的综合能耗。

2.2.6 站内建筑物节能

(1)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物的朝向尽可能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建筑物各类用房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等环境要求。

(2) 采用合理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 建筑物的体型应紧凑, 凹凸面不易过多。

(2)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 控制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耗, 采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 地面、墙面装饰材料采用环保型的砂浆等。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提高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 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 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条件下, 全年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可大量减少。

(3) 屋顶采用平屋顶, 屋面加隔热层, 选用密度较小, 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 既避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 又易于保温节能。

(4) 门窗的大小应在满足采光及通风的条件下尽量缩小尺寸, 节约能源, 外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较大, 其中热损失为1/3, 冷风渗透为13, 所以, 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了望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减小建筑物的外门窗洞口的面积, 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风渗透, 提高外门窗的保温性能。

(5)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建筑物层高, 减少空调消耗。

(6)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工业化。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 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外墙涂料采用浅色饰面材料。

2.3 输电线路节能措施分析

2.3.1 输电导线材质和构造选择

目前全铝合金绞线的价格比较高, 约是普通钢芯铝铰线的1.4~1.5倍, 与普通钢芯铝铰线相比电气性能基本一样, 但导电率仅能达到同等截面铜导线的58~60%, 虽然机械性能方面优越, 但其线损较大, 是同截面钢芯铝铰线的1.18倍, 而且配套金具研制费用高, 因此, 目前阶段一般不建议采用全铝合金绞线。

同铝包钢绞线和铝合金绞线相比, 钢芯铝绞线导电率最高, 可以达到同等截面铜导线的61~63%, 线损最小, 能源利用率最高。从降低线损角度, 输电线路导线可采用高导电率钢芯铝铰线。

2.3.2 采用节能输电线路金具

为了防止电晕和涡流损失, 导线线夹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的防晕线夹, 防振锤采用符合相应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要求的产品, 导线间隔棒采用铝合金阻尼间隔棒, 其构造简单、重量轻, 方便施工, 有很好的防振性、抗锈蚀性和防电晕功能, 能长久的安全运行。

2.3.3 节约林木资源,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高压输电线路沿线往往途经林区, 为节约林木资源,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全线除生长过快的杨树外建议采用高跨设计, 跨树高度按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确定。另外, 输电线路杆塔施工时要充分利用树木之间的空地, 尽可能少的砍伐树木。

3 结论

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 通过上述节能降耗措施, 可达到依靠科学技术降低能耗, 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推广采用节能、降耗、节水、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 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 促使节能技术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提高节能效果, 从而推动节约型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艺, 张茜媛.电气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18 (03) :259~261.

[2]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

[3]邵民杰.绿色环保和电气节能综合技术在世博建筑中的应用理念与实践[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1, 10 (8) :158~159.

[4]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变电站的变电运行技术分析 篇10

变电运行行业属于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 其中不但包括技术性较弱、较琐碎的事项, 同时包括技术性较强、较复杂的环节。在变电运行的工作过程中, 尽管技术性的强弱状况或者是事情的繁琐程度都应当严格地落实, 因为各个环节都作为变电运行的安全保障, 因此容易由于部分琐碎的事情而导致安全隐患, 最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电能的实际需求日趋严重, 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十分紧张, 变电所数量有所提升, 为了能够解决变电运行人员的相关问题, 供电企业能够使用变电所无人值班彻底的优化改进变电运行的处理方法, 不但能够对运行管理起到规范化的实际作用, 还能够简化人员配置状况, 有利于提升实际的生产效率。

2 变电站的变电运行模式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应为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维护管理工作。其主要特点是维护的设备数量多, 发生异常与障碍状况的机率比较大;工作流程显得繁琐乏味, 容易导致人员产生松懈的心态;人员比较分散难于集中管理。如果出现变电事故, 轻的话则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 重的话则会危及到电网、设备以及人身的安全, 甚至容易为社会带来各种不安定的要素, 影响社会的稳定。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 运行人员急需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原理、操作和检修方法等深层次的知识, 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无人值班变电所是变电所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 以提高变电所设备可靠性和基础自动化为前提, 借助微机远动技术, 由远方值班员取代变电所现场值班员, 实施对变电所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伴随着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无人值班变电所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然而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运行目标, 无人值班管理这显然是重点问题。

3 变电站的变电运行技术

3.1 明确运行的职权分工

将变电所无人值班模式的管理职责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为值班人员对变电运行工作实行监控管理, 远程控制断路器, 完成抄表记录的实际工作;其二为定期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实行检修维护工作, 同时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2 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1) 岗位责任制度。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清楚自身的工作内容, 在变电运行的实际过程中, 严格根据管理机制落实具体的工作事项。

(2) 运行值班机制和交接班机制。值班人员不允许帮别人代班, 同时自己也不允许连班。要求值班人员在交班过程中, 向下一位值班人员详细具体地交代工作事项, 完成好交班的各种手续, 明确个人的工作职责。

(3) 责任机制。供电企业构建一个全面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 通过这项责任机制, 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 这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变电人员才不容易出错, 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个人的工作事项中, 这对于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重大意义。

3.3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变电站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 变电运行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变电运行的工作内容相对琐碎且复杂, 同时各种类型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十分庞大, 工作难度较高; (2) 设备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较大; (3) 维护与检修工作十分枯燥乏味。因为变电运行工作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点,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部分工作人员在处理某些琐碎复杂的工作事项时, 在思想上无法高度地集中精神, 甚至容易出现工作懈怠的状况, 为变电运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由于操作人员工作的粗心, 容易给整个变电站的电网安全运行状况带来重大的威胁。对于这些相关问题, 应当对有关的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技术水平, 强化安全思想的教育工作意识, 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可以组织老员工为新员工讲解过去阶段发生的重大案例, 使得新员工能够提高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各种类型的安全思想教育活动, 促使企业员工能够对自身工作有充分的科学认识。

3.4 加强技术设备管理

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 需要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就能够很好地防止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有利于提升安全生产环节的可靠性。

(1) 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 应当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 这样能够防止由于设备本身性能较差所引起的安全事故。

(2) 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 应当严格根据要求标准进行安装, 提高调试的质量水平, 防止由于安装质量问题为后续的生产活动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3)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种设备落实检修维护工作从而可以仔细地检查设备的有关参数, 如果发现出现问题的设备, 应当及时地完成记录工作, 同时对存在问题的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 假如维修无法解决问题的话, 应当更换设备防止形成安全隐患。

3.5 重视技术交流讨论活动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落实各项交流活动, 将工作人员汇集到一起沟通交流。交流的具体内容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可以是个人的工作经验体会, 甚至可以是员工在过去阶段出现的错误。通过这些形式的沟通交流会议, 不但可以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系, 建立工作友谊, 同时可以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 学习别人工作上的优点, 相互之间汇总工作经验, 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性分析, 共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 结束语

伴随着计算机系统、电子通信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等新设备、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发展, 使得变电所的自动化控制出现质变状况, 为无人值班的建设方案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 为企业在变电运行方面提供了全面的物质基础。

摘要:为了满足变电运行变化的实际需求, 对传统模式的变电运行管理进行优化改善, 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本文对变电站的倒闸管理策略与操作管理办法进行具体分析, 总结出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各项要求, 对于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运行方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技术

参考文献

[1]韦平.全方位管理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3) .

[2]范建荣.浅析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问题及技术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2) .

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管理

电力行业在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江西电力行业也得到发展,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电量供不应求,特别是用电高峰期,造成用电紧张情况。江西电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江西电力主要是以火电为主,使用煤炭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江西煤炭资源并不是很丰富,火电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支撑,会造成当地资源紧张。电力工业产生的废气也会影响空气质量。虽然江西电力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可是在发展水电工业时,对市场实际发展情况不了解,高估水电工业发展带来效益,造成水电浪费。

一、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一)故障诊断。1、综合诊断方法具有完整的诊断流程,它需要诊断人员收集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归纳,除收集信息以外还需要采用专门的系统分析相关信息,对归纳总结的信息进行最后的整理,就可以形成故障诊断结论;2、分析对比方法,先分析以前的检查结果,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将各种结论进行对比,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以知道分析方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没有意义,说明变电设备还没有出现较大问题。还可以将同类型的设备结果进行对比,进行实验室需要设定相同的条件,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

(二)状态监测。1、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要实现监测需要设备和系统的支持,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在综合分析变电设备工作状态情况,统计出相关数据。还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监督和管理,随时掌握运行情况;2、检修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工作要求,采用合符标准的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检测,首先需要解体设备,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方便检修工作人员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出现设备故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变电检修人员除可以在线检测以外,还可以离线监测,这需要采用相关设备辅助工作进行,例如振动检测仪。要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三)具体检测。要实现具体检修需要检修人员和相关设备配合,采用故障检修系统严格控制变电设备运行情况。

二、变电检修管理存在问题

(一)检修计划有待改善。目前的检修计划需要依靠人员制定,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检修计划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技术不熟练的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检修时间过长。检修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很可能导致电网运行存在问题,这将威胁电力工作运行情况。需要针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重新制定检修计划,要符合电力运行标准,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

(二)管理存在问题。变电检修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可以通过每个月检修计划反映出来,很多企业采用年度或者季度检修计划,可以在施工中发现存在的矛盾,而月度检修计划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真正把实际的工作情况反映出来。有的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容易受到干扰,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还会对公司工作进度安排造成影响,需要根据电力企业具体工作情况,实行有效的管理。

(三)检修现场安全问题。变电检修工作由于受到设备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问题。检修设备不同正常工作,就会影响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设备检修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检修工作人员没有发现设备问题,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需要采取措施处理检修现场安全问题。

三、检修方法应用

(一)继电保护设施检修。分析继电保护设施的事故和故障的原因,用以指导检修工作。很多事故出现的原因不容易发现,例如干扰事故,对设备进行检查,分析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都没有发现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分析问题,严格控制继电保护设备的质量问题,检测设备问题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控制设备质量。其中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设备的每一个部件进行检测,杜绝设备问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根据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整检修计划。

(二)高压开关设施检修。开关设备在我国应用比较广,可以收集历年开关设备出现的问题的资料,分析这些资料可以了解一些相关信息:1、分析对比国内外开关设备事故频率可以知道,我国在制造开关的材料、处理密封个问题都不能和国外相比,需要针对材料和开关密封问题采取措施改善这种情况;2、开关内的断路器出现问题是机械造成的,需要调整开关内的机械。在设计开关时需要针对出现问题进行设计,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和开关构件的检测。

四、检修管理

要实现变电状态的检修需要控制检修成本,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要重视检修管理工作。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如果检查中发现设备问题,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作用不大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设备淘汰掉,更新设备,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还可以对运行设备进行检修,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采取可靠的检测方法,帮助开展检修工作。

(一)输电设施检修。可以综合几种检修方法,提高检修效率。以前的检修方法比较单一,不容易发现变电设备中隐患,采用多种方式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设备问题和故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检测方法,可以成立专门的检修部门,部门之间责任需要明确好,检修工作人员处理好相应的工作。

(二)转变管理方式。影响检修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现场环境、设备等。在制定检修计划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的检修计划。在制定检修计划是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市场变化情况,还可以吸收原先计划的优点,综合各种检修方法的长处,制定合理的计划。

(三)完善检修流程。变电检修工作需要合理的方案和先进技术的支持。在分析变电运行情况时,由于受到限制因素的制约,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没有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就没有办法保证设备在运行时会不会出现故障。制定完善的检修流程,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可以提早发现设备运行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还可以针对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经济的计划,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四)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变电检修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检修工作效率:1、增强检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需要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2、重视关键设备的检修工作,要控制检修工作的成本,可以在企业实施考核制度,定期考虑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3、重视检修管理,对于检修工作人员,要求认真完成检修工作,重视锻炼检修技术,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问题。

结束语

变电检修工作对维护电力正常运行非常重要,需要重视变电检修工作。严格遵守检修相关标准,做好变电检修工作。变电检修技术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需要检修工作者熟练相关技术,认真处理检修工作,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马玉良.浅谈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输变电技术 篇12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输变电,工程管理

1 引言

输变电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工程规模大、参建单位多、技术要求高、工程建设地域分散、建设速度快、信息采集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目前一个输变电公司要同时建设多个工程项目, 施工地点又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从而造成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及时发现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果进行评价, 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是企业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输变电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 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 使工程项目管理者不受时空的限制, 及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采用信息技术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集成、传递、共享, 并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实施有效控制, 从而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 针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 从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阶段, 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环境、信息、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 达到最优目标。通过对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对项目的质量和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2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加强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 我们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主要阶段——施工阶段进行分析。工程施工阶段就是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一环, 主要从进度、质量、工期3个方面进行考虑, 主要有以下问题:

2.1 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

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每一项工程的施工地点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通常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原有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工程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的数量大而且一般以纸质的形式保存, 查找和保存起来非常困难。而项目部往往是定时通过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将施工进度等现场信息发送到管理部门, 不仅信息传递效率低, 而且当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质量等数据不断变化时, 往往感觉难于把握。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 工程管理部门较注重工程项目前期的施工技术措施的计划与编审, 以及在项目后期竣工验收时对相关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进行审核, 然而在技术全程跟踪和技术实施方案动态调整的环节上缺乏及时、有效的措施, 工作过程中采用事前控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 事前制订计划, 事后进行核算, 忽略了最重要的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追踪控制管理, 不能及时准确地控制和管理每一生产经营环节的细微变化, 并做出相应调整。

2.2 工程进度和质量不能及时监控

原有的施工进度计划是限定了每一个工序的起止时间, 孤立了各个工序的工作进度, 没有充分把握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容易导致安排给工程某部分的时间太多, 而安排给另一部分的时间太少。同时, 而且这种进度计划不能及时直观地向管理人员反映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难以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与控制, 致使管理者对以后的任务计划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和及时的调整。

传统的建设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处理大批量信息的要求, 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和工具, 使工程项目管理者不受时空的限制, 及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因此,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 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集成、传递、共享, 并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实施有效控制。

3 引入信息技术, 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监控

引入信息技术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缩短建设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采用信息技术对输变电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基础数据和工作流程等的标准化是前提。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 对各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 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进行分析和改善, 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3.1 系统结构

本系统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平台, 采用ASP.NET技术, 实现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 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2005。为了使系统面向多层次的用户服务, 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MIS系统平台模式, 简化了客户端、用户的操作, 更简单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实时共享, 可随时查询工程状况, 并且与有关部门实时沟通, 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基于B/S模式的分布式项目管理系统中, 用户根据Web页面信息, 从浏览器端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 这些请求包括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插入等, 服务器端负责对请求进行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返回浏览器端。由于基于B/S结构的开发环境独立于用户的前端应用环境, 所以提升了应用系统的跨平台性, 也便于用户对应用系统的扩展、升级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基于B/S结构模式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来实现, 而主要的事务逻辑在后台服务器端完成, 形成3层结构模型。图1所示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本文开发基于Web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是针对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过程而开发的, 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项目管理原理实现施工过程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和标准化。在分析了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系统的功能模型、结构层次的划分。利用本系统实现异地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共同管理, 监控工程项目的进展。

3.2 系统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3.2.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实现对使用人员的权限管理和分派, 使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只能对有权利的业务内容进行操作。输变电施工工程管理涉及的用户不同, 其使用权限也不同, 因此, 必须根据用户的身份赋予相应的权限。用户分成以下几种身份:

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的全部权限, 主要进行系统的维护。

公司层:为系统的最高领导层, 宏观施工计划由公司层下发, 经工程部将计划分解到工程的各个项目部。该层次的主要权限是对公司所有的施工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查询, 对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

工程部: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发布、查询、进度跟踪和控制等。工程部中的每个人员仅对自己所分管的项目进行发布、进度跟踪、查询等。

项目部:为系统的最底层, 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数据主要从项目部这个层面采集, 并自动汇总到工程部。该层次的主要权限是对本部门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查询、进度汇总上报等。

3.2.2 工程管理

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设备及材料管理等。

3.2.2. 1 进度管理

根据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进行工程项目的发布。

施工部门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进度汇总录入, 系统进行工程实际进度的统计分析, 并用图形进行动态显示 (如图2所示) 。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动态比较, 用图形方式进行工程进度变化趋势预测 (如图3所示) ;

计划进度的定期调整。

可进行工程进度各类数据的查询。

3.2.2. 2 质量管理

包括原材料的质量、零部件及设备、施工质量的管理等, 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其功能包括质量计划的编制, 工程质量记录及评价、检查及验证等;施工材料入库验收、分配直至施工现场验收全过程的管理;对设备质量目标制定的管理、委托加工设备的质量管理及安装调试、试运行质检记录的管理。

3.2.2. 3 设备及材料管理

对施工现场所需要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包括对材料的验收, 分配和使用;对现场使用设备数量、种类、到达时间、使用时间、设备状况等进行管理, 以便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3.2.3 数据维护

主要是对整个系统原始资料的维护, 包括对杆塔库、地基库、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信息进行维护, 以保证基础数据的可靠和有效。

3.2.4 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主要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大量文档资料进行分类、储存、存档、查询等。文档管理包括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的下达、项目的更改、项目验收、施工图纸、各种报表、所涉及的法规、合同条款, 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设备与物资运输合同等资料。

3.3 关键技术

(1) 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合技术。利用ASP.NET设计功能模块, 模块间制定统一并互相认可的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 各个模块可以通过信息流互相通信、调用, 最终根据具体业务处理的需要, 将一些恰当的模块结合起来, 形成具体的应用子系统。

(2) 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的技术。数据库接口程序设计的关键是通过Active X服务器组件ADO及包含的对象, 实现对数据源的读写。数据库结构的实现:采用SQL Server 2005这种先进的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可以与Windows 2003进行无缝连接。采用Active X服务器组件与数据库互连, 以这种方式进行数据库访问, 配合SQL Server 2005的Transaction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 通过Active X服务器组件ADO及包含的对象, 实现对数据源的读写, 从而减轻网络负担[1]。

(3) 安全性设计。本系统采用3结构, 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请求后, 根据登录的不同级别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操作者的权限进行验证, 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 解释执行相应的模块, 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再与服务器交互完成页面初始化。采用这样一个过程, 验证仅在服务器端进行, 返回客户端的只是结果, 增加了系统的保密性。同时由于应用程序在服务器端, 客户端只有一些必要的运行环境信息, 保护了程序代码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ASP.NET技术, 开发的基于B/S三层网络体系结构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1) 实现了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网络化管理。应用B/S模式, 运用ASP.NET等先进的技术, 系统具备了高可靠、高安全等特性, 使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改善了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水平。

(2) 实现施工进度的实时查询和分析。根据不同的权限, 施工现场可以将施工进度随时进行上报, 公司领导也可以随时对进度进行查询。根据上报的数据, 系统可自动生成工程完成情况跟踪图、施工进度图等图表, 可以方便进行进度的跟踪和更改。

(3) 减少投资, 降低维护成本。方案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软件系统的部署、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在服务器上即可完成, B/S运行模式对客户端的配置要求很低, 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即可, 极大地减少了系统的总投资, 降低了系统总体维护成本。

(4) 操作简便, 减轻培训负担。由于本系统在具体使用中, 普通用户只需通过标准的桌面浏览器 (如IE) , 就可根据用户权限使用该系统, 从而减轻计算机知识培训负担。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写好作文的关键论文下一篇:龙门刨床工作台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