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治理工程

2024-09-14

应急治理工程(精选5篇)

应急治理工程 篇1

摘要:本世纪初月牙泉湖水水位急剧下降, 严重影响了敦煌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月牙泉应急环境恢复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该工程实施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施工工期紧。监理人员采用了以主动控制为主、被动控制为辅, 两种控制相结合的动态控制方法, 坚持“事先预控、事中程控、事后终控把关”的控制原则, 保证了工程实施的质量, 并取得明显水位恢复的效果。

关键词:月牙泉,应急治理工程,质量隐患

0 引言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南约10km处, 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敦煌市具有世界影响的两大旅游资源之一。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由于党河水库的修建, 渠道渗漏量的减少, 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 造成地下水补、排失衡和区域性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同时导致月牙泉湖水位的下降。近年来遇到干旱年份, 月牙泉湖底部分露出水面, 严重影响“沙泉共生”的观赏价值, 从而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

1 工程概况

根据地质部门多年研究成果, 月牙泉湖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设计采用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的综合人工回灌渗水治理设计方案, 即通过形成人工回灌入渗补给月牙泉湖的地下水局部水流系统, 确保月牙泉湖仍以地下水自然溢流方式出现, 水位保持在湖底面以上。本工程主要分为供水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及渗水工程四大系统。

2 工程特点及质量控制要点、难点

2.1 工程特点

(1) 施工场地复杂, 施工交通困难。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的地下水源地位于人工造林区, 输水管线穿越农田、村庄、公路、沙漠、供水干渠及市政管路, 水处理工厂周围为农田, 渗水场紧挨月牙泉湖边。大型、重型设备进出施工区困难, 有效施工时间受到限制;而工程设计的土石方开挖量约4.0×105m3, 渗水场回填砾料约2.0×105m3, 施工进度计划受到严重影响。

(2) 气候条件恶劣。月牙泉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区, 冬季漫长寒冷 (最低气温﹣30℃) , 夏季干旱炎热 (最高气温41℃) , 根据气象部门的实测统计资料,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6mm, 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563mm, 多年平均气温9.6℃。同时该区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大风和沙暴频繁, 常年多东风和西北风, 4~9月以东风为主, 10~3月西北风频繁 (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 。

(3) 施工质量要求高。根据月牙泉湖水位下降治理总体方案, 应遵循以“治本为主、治表为辅”的原则进行。提出应急治理工程的目标保持月牙泉湖水深0.3~1.0m, 设计年限20年。

(4) 工期紧、施工干扰因素大。由于应急治理恢复工程的实施不能影响月牙泉景区正常的旅游运营, 所以主要工程的施工期只能选择在旅游淡季的秋末、隆冬、初春期, 无形中成倍增加了施工监理难度。

(5) 施工战线长, 点多面广。由于本工程中地下水源地、水处理厂、渗水场等前后相距达30km, 同时还有10km的输水管道, 管线穿越公路、村庄、农田、林场、沙丘, 施工作业面多而复杂。

(6) 专业类型复杂, 施工参建单位多。本工程中的涉及的主要专业有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建筑工程等, 涉及4家施工单位, 同时还有专业分包单位。由于每个单项工程专业类型不一, 参建单位多, 质量控制难度大。

2.2 质量控制要点与难点

由于本项目为地方自筹资金建设, 施工招标是按照水利工程进行的, 而本工程的实质性质为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不同于一般的水利工程。为确保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取得实际效果, 根据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实施的特点, 项目监理部质量控制基本原则为“地下水源地及水处理厂提供合格、足量的水, 经管道输送至渗水场, 通过渗水场及时、足量渗入设定的地层”。围绕质量控制基本原则, 根据四个单项工程专业功能, 分别制定了其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与难点, 具体为:

(1) 地下水源地工程:管井水质 (含砂量、物理性质、化学成份) 、出水量 (不得低于设计值) 。

(2) 输水管道工程:输水管管径、管道公称压力 (密封性) 、填埋冻土层厚度 (≮1, 7m) 、线路坡降比 (≮6:1000)

(3) 水处理厂工程:平流式沉淀池 (出水泥沙含量≯2000mg/l) 、全水力自控净水器 (净化水指标符合出厂标准) 。

(4) 渗水场工程:渗水槽开挖、砾料回填、隔离膜铺设、渗水井参数。

(5) 建筑工程:水处理厂、水渠、泵房的土建工程 (地基承载力、水池防渗层、各类隐蔽工程等) 。

3 质量控制方法及内容

3.1 做好“预控”工作, 避免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因素

“预控”即事前控制, 是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监理工程师通过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的研究、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和施工条件的检查督促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的制定等进行控制, 从而使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具体来讲, “预控”阶段项目监理部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 组织好设计技术交底会, 要求参建各方 (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加强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性质和影响的再认识, 明确了本工程的质量控制基本原则为“地下水源地及水处理厂提供合格、足量的水, 经管道输送至渗水场, 通过渗水场及时、足量的渗入设定的地层”。

(2) 由于项目设计工作已于2002年完成, 到应急工程实施时, 工程周围地形地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有些单项工程的位置、走向、参数要做相应的设计变更, 所以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现场代表, 工程设计负责人定期深入施工现场, 以便施工中随时解决有关设计变更问题, 确保变更的设计符合质量控制基本原则。

(3) 对本工程中的最主要单项工程 (渗水场) 的回填砾料数量巨大 (达2.0×105m3) ,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本工程实施的效果, 但质量控制难度大。为保证渗水场施工质量标准, 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砾料生产现场共同确认了标准, 并明确了验收程序和抽检方案。

(4)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并对其进行认真审查, 特别是“三检制”的建立及其相关人员的资质是重点审查对象, 以确保施工管理有序进行。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把关, 严格审批, 保证技术切实可行, 措施适当得力。

(5) 对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商的资质和分包范围进行审查, 杜绝不合格分包商进入工程施工;同时防止分包商将主要 (或关键) 工程项目 (如地下水源地管井施工、水处理厂全水力自控净水器设备制造、渗水场砾料回填等) 进行分包或变相转包, 消除质量隐患。

(6) 对施工单位试验室或委托试验室的资质进行审查, 未经认证的试验室不得承担试验任务;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实施报告 (包括测量人员资质、测量仪器鉴定书、实施方案和控制点的保护等) 进行审查, 并对加密测量网点进行复测;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配比试验、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参数的试验及其相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审查, 从而保证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

(7) 对施工单位进场的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证书进行审查并进行抽样检测试验, 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 (包括型号、数量、配套情况及完好率等) 进行检查, 对施工单位制造的永久性设备进行审查和验收, 避免由于原材料和设备的缺陷造成的工程质量隐患。

(8) 对工程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包括水、电、砂石料、临时道路、施工组织及环境影响因素等) 进行全面检查和落实, 以避免可能产生施工质量的因素发生。

3.2 做好“程控”工作, 使质量得到落实和执行

“程控”是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是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阶段, 监理工程师通过对施工环境条件的督促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检查、各工序检查签证、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的跟踪和适当旁站监理等进行控制, 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以渗水场工程施工为例, 监理工程师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 回填砾料生产的质量控制, 从料源上把好质量关。根据地质部门前期研究论证结果, 施工单位将回填砾料生产场设在党河河滩上, 党河河滩砂石料储量丰富, 易于开采, 其储量和质量技术指标中除含泥量偏高外, 其余均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在料场附近钻凿了一眼水井, 对过筛后的砾料进行冲洗。现场监理工程师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砾料的过筛和冲洗, 定期或不定期对检测砾料的含泥量及粒径, 防止含泥量超标或掺入粒径过小的砾石。

(2) 渗水场基坑的开挖, 慎重确定和审批开挖尺寸。渗水场基坑是人工回灌渗水治理设计方案的重点工程措施, 其开挖尺寸的确定是能否保证渗水质量的关键, 为此, 根据开挖进程, 监理单位组织业主、设计、施工对开挖的尺寸进行研究讨论 (即在保证渗水面积满足设计的要求下, 尽可能使工程费增加符合业主的预期) , 重点参考设计单位的意见, 并督促设计单位及时出具设计变更单, 通过监理单位审批后得以实施。

(3) 渗水场渗水井的施工, 注重对施工工艺的监督检查。渗水场布设得水井具有渗水、清洗回填砾料的二重作用, 监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成井工艺的检查, 使其设备安装、泥浆质量、井管安装、砾料及止水、抽水试验等符合工序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与规定。尤其对井管安装、抽水试验两个工序要进行全程旁站监督, 并做好记录, 同时在渗水场基坑开挖过程中, 对露出坑面以上的井管进行实际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必须整改。

(4) 渗水场砾料回填过程的控制。巡检与旁站监督制度相结合, 确保砾料回填质量。由于砾料回填正是在隆冬季节进行,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砾料验收、回填等工序采用巡检方式, 而对渗水井花管出露位置、针刺土工布、防渗土工布的密封连接等关键部位采用旁站监督方式。

3.3 做好“终控”工作, 对工程质量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终控”是完工后的总体质量控制阶段, 是对发现质量问题或缺陷采取补救措施。

(1) 组织并主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分析会, 通报施工质量情况, 协调有关单位的施工活动, 以消除影响质量的各种外部干扰因素。

(2) 全面系统的查阅有关质量方面的资料, 对有疑点的部位或漏检部位进行复检或补检。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质量自检成果, 看其手续是否齐全、标准是否统一、数据是否有误以及质量评定结果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原始纪录, 对有怀疑的部位进行复检。

3 质量控制效果

经过上述监理“三阶段”的控制, 特别是整个工程实行巡检与旁站监督相结合的监理方案, 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环境恢复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工程实施完3个月后, 月牙泉湖水位上升0.5~1.0m, 并在其东侧又渗出一个小泉, 出现了“二泉相映”的景观,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敦煌市月牙泉应急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2002.

[2]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3][S] (DZ/T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应急治理工程 篇2

关键词: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对策

1 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原因

1.1 驾驶员文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法律并没规定驾驶员的知识水平,相关法律尽管规定取得驾驶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系统学习并通过各项考核,驾驶员的认识水平只停在取得驾驶证的层面上,深刻领会法律法规的意识是没有的。

1.2 对驾驶员考试管理不严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先要通过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考试,考试合格后再进行驾驶技能考试。然而,目前对驾驶员的理论考试把关不严现象尤为突出,试题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更新速度慢,造成一些驾驶员对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的用途和使用要求都不清楚。

1.3 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交通违法宣传活动中,传单和展板宣传是主流,缺乏对人们直接感官的宣传震撼,如真实案例的影视宣传。在内容上忽视对应急车道知识的宣传,绝大多数人会错误将应急车道理解为解决驾驶员“应急”设置的,甚至有的高速公路“禁止占用应急车道”的警示标志都不够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1.4 高速公路上的配套设备不足 “按照国际的规定,高速公路应至少每50公里设置一个服务区或者停车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中段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一些停车区、休息区,解决驾驶员由于疲劳或查看路线的等原因,需要临时休息的区域。高速公路的配套设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2 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危害

应急车道是赋予那些真正有“特权”车辆使用的车道。所谓的特权,是给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如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不过在高速公路上,很多社会车辆僭越高速公路上的契约精神,他们把应急车道当成自己的绿色通道,根本不知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危害是较大的。

2.1 造成延误紧急救治的黄金时间 医学统计表明,在事故发生后的5分钟至10分钟,是救援的黄金时间,急救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时,把应急车道称为事故伤者的生命通道一点不为过。现实生活中,因占用应急车道行驶造成救援等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处理事故、排险、疏导及抢救伤员,反而会导致道路拥堵加剧,甚至造成伤员、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严重后果。

2.2 较大程度上降低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据统计,高速公路在不完全饱和状态下,每车道的车流量每小时可达2千余量次。如果因发生驾驶员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或低速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直接会影响其他车道的通行能力,势必会影响车辆的通行速度,造成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下降,必将会引发负面示范效应,使遵规排队者心理不平衡而产生效仿的念头和举动。

2.3 加剧道路交通拥堵,诱发交通事故 当发生交通事故或车多慢行时,一些社会车辆会在应急车道和行车道上来回穿行、加塞,不断道,干扰正常通行的交通流,增加交通拥堵程度。另外,一些事故车辆,事故发生后直接停在应急车道上进行维修,不按规定打开报警灯和放置警示标志,造成同向车辆不明前方情况,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3 治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对策

结合当期高速公路发生的违法行为,进一步确保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畅通,降低事故发生率,应当加大对高速公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提高驾驶员的公德意识是关键 一个驾驶员的“车德”如何,是不能以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为评价标准的,没有法律的制约,全凭个人修养行事。生活中,驾驶员违反公德的行为大为常见,如随意变道、长时间开远光灯、乱扔垃圾、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所以,从驾驶员教育培训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驾驶员的公德意识,也是解决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关键。

3.2 强化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由于对驾驶员的受教育水平没有具体规定,大部分驾驶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对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危害性没有遇见性。一是要深入辖区沿线村庄、街道,客运单位,广泛宣传占用高速应急车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二是在辖区各收费站入口、服务区悬挂相关内容横幅、设立警示标志等。三是通过电视媒体、报纸以及向驾驶员手机发送相关法律知识,传递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危害性,使驾驶员能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3.3 做好重要节点管控,降低事故发生率 交通管理部门,应在重要节点加大管控力度,特别是在五一、十一假日期间,采用立体监控监管的模式,增加高速公路上巡逻警力,增加电子监控,采用空中警力疏管,实时通报违章车辆信息。做到第一时间掌控高速公路交通状况,降低交通事故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发生。

3.4 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可借鉴国外关于高速公路交通道路管理的经验,做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根據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做到分段、分时管理,或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在中段预留一些应急出口,解决高速公路应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

3.5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除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外,其他机动车不得进入“应急车道”内行驶或者停车。车辆随意占用应急车道的,根据道路交通法规,驾驶员将面临罚款200元、扣6分的处罚。而德国公路法规定,哪位司机堵住“应急车道”,将受法律处罚。如果对急救车影响较轻,最少罚款20欧元,严重影响的司机,将由检察机关调查,甚至坐牢。相对德国公路法而言,我国法律对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起不到对驾驶员的震慑作用的。应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一经发现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即给予吊销驾照或扣12分,罚不间断学习交通法规1个月,方能达到震慑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邸志坚,王璜.德国:率先给“让路”立法[J].建筑工人,2013(05).

[2]王戈.不按规定使用应急车道的危害[J].汽车与安全,2014(09).

应急治理工程 篇3

关键词:重力式挡墙,倒塌原因,设计缺陷,施工质量缺陷,经验教训

1 工程概况

某移民安置点建设场地位于关中盆地西北缘黄土丘陵区老滑坡的中部地段, 圈椅状地形较明显, 坡体上小型冲沟发育, 因平整场地在西侧形成了宽约200m、高5-8.0m、坡度约750的人工高陡边坡 (照片1) , 边坡开挖后边坡局部多次发生滑塌、坡脚有多处泉水出露 (照片2) 。边坡距房屋距离仅5-8m, 一旦失稳直接威胁坡下40户163人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边坡现状, 某院对该边坡进行了勘察和应急治理设计并由该院完成了挡墙施工。根据勘察报告, 场地地层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砾岩组成。粉质粘土结构疏松、裂隙发育、土体呈“块体”结构, 砾岩为泥质胶结, 倾向和坡向相同。勘察期间, 多个钻孔中见稳定的地下水位, 水位埋深5-10m, 人工边坡坡脚分布有多处泉水。

根据设计图纸, 该段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和地表排水综合治理方案, 挡墙净高度3.0-7.0m, 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墙趾台阶宽度1.0m, 墙趾高度0.5m, 基础埋深0.5m, 顶宽0.8m, 面坡坡率1∶0.2, 背坡坡率1:-0.2, 基础下设置0.5m厚的3∶7灰土垫层, 墙顶和墙底设置排水沟, 墙体设按间距2.0m设置泄水孔, 墙后设30cm厚的反滤层。

挡墙于2009年9月完成, 2010年4月雨后墙后2m范围内出现裂缝, 之后对裂缝进行了回填;6月6日至10日暴雨后, 挡墙在墙高3-5m范围内出现鼓胀变形, 坡脚出现冒水现象, 顶部平台距墙顶约2-10m范围内, 形成多条长约20-50m、宽约5-10mm的弧形裂缝;6月24日裂缝已扩展到距墙顶15m范围, 挡墙裂缝和鼓胀变形加剧, 笔者提出了“回填裂缝、完善排水系统”等应急处理措施, 可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7月23日强降雨后中部偏北30m长范围内的挡墙倒塌, 所幸倒塌前已对人员进行了撤离, 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 挡墙变形及倒塌原因分析

2.1 施工缺陷

2.1.1 擅自移动挡墙位置, 回填土质量差

原设计挡墙紧靠坡脚, 施工时施工单位擅自将墙向前移动2-3m, 致使墙后回填土范围和厚度增大, 加之回填土质量差, 致使墙后主动土压力增大。根据地面变形特征分析结合调查结果认为:填土土体松散、压实系数不满足要求, 固结沉降过程中因变形不均匀产生裂缝, 大量裂缝为雨水下渗提供了通道, 雨水下渗致使土体饱和、强度降低、水土压力增大, 致使挡墙产生裂缝、鼓胀、位移现象。

2.1.2 墙背反滤层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从现场调查结果看, 屋后坡脚渗水严重, 挡墙墙面潮湿局部渗水, 而挡墙泄水孔基本无水, 说明挡墙墙后未设置滤水层或不符合设计要求, 倒塌后断面揭示根本未做反滤层, 致使无法将坡体中的水从泄水孔排出, 致使土体饱和, 水土压力增加。

2.1.3 砌筑砂浆强度低, 砂浆不饱满

边坡变形前期, 笔者会同建设单位检查时发现砂浆强度较低, 砂浆中基本无水泥;在变形中期, 墙面出现鼓胀, 局部出现掉块, 脱落的砂浆可轻易扳断, 证明砂浆强度很低, 不满足设计要求, 但施工及监理单位现场技术人员一再坚持整体质量合格, 挡墙不可能倒塌, 挡墙变形是因为设计缺陷造成的。挡墙倒塌后断面揭露情况可知砌石上基本无砂浆, 墙体上分布有大量的空洞, 砂浆呈粉末状, 砂浆强度很低, 砂浆强度和饱满度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2 设计缺陷

2.2.1 未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作用

该场地位于老滑坡的中部地段, 圈椅状地形明显, 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汇集;受老滑坡的影响, 土体中的裂隙发育程度和发育特征也各不相同, 故坡体含水极不均一。总体上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粉质粘土中, 沿下伏的砾岩 (相对隔水层) 顶面排泄, 当粉质粘土夹砂卵石透镜体或钙板时, 局部可形成上层滞水, 开挖坡脚破坏了其原有的排泄系统, 沿坡脚或局部相对隔水层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 对边坡稳定极其不利。

2.2.2 未完善截排水系统

场地总体地形为:倒塌地段挡墙顶部约8-15m范围为一平台, 平台后为通村公路, 公路边修建有未衬砌的排水沟, 边坡变形严重地段距离墙顶15m处有1排水管, 该排水管和通村公路的简易排水沟连接, 公路后为丘陵地貌, 正对边坡变形严重地段为一小型冲沟。从管道口水流冲刷痕迹分析, 该场地汇水面积较大, 通村公路及平台的修建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 地表水汇流沿通村公路简易排水沟排泄, 通过管道全部排放于挡墙后的平台上, 而平台因填土下沉地势较低, 水流无法进入挡墙后的排水沟, 致使水无法顺利排出, 全部汇集于平台上, 大量雨水沿裂缝下渗, 致使土体饱和、强度降低、水土压力增大, 最终导致挡墙产生裂缝、鼓胀、倒塌现象。

2.2.3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选取不尽合理

挡墙倒塌地段原边坡高度为3.5-4m, 为保证墙顶高度统一, 需进行大面积的人工回填, 回填土厚度达3-3.5m, 地层具“双层结构”特征, 计算模型选取时未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及地层“双层结构”的特征, 未充分考虑填土和粉质粘土土质结构疏松、强度较低的特征, 计算参数数值偏高, 得出边坡整体稳定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进行《勘察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时, 部分专家曾提出异议, 可惜未引起勘察设计单位的重视。

2.2.4 设计人员缺乏经验, 未进行动态设计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已暴露了部分问题, 挡墙出现变形后于2010年4月即将“设计和施工均存在缺陷、挡墙随时都会倒塌”的调查结论及时通知了设计单位, 可惜设计单位将精力放在了如何推卸责任上, 一再坚持设计无过失, 挡墙是稳定的, 错过了最佳加固或排险时机。

3经验教训

应急治理工程 篇4

为了切实做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白坭乡梓潼村竹坪子崩塌应急治理是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白坭乡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北部, 距原县城曲山镇20公里, 东接陈家坝乡, 南依漩坪乡, 西邻开坪乡, 北抵平武县。竹坪子崩塌区位于白坭乡西北方的梓潼村1组, 距白坭乡约5km, 拟建302省道和乡道从斜坡下部通过, 交通较为便利。如何结合该地区一直以来地质灾害的特点与治理的经验, 设计完成北川县崩塌应急地质灾害的治理问题,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项目与研究内容。

2 可行性分析

(1) 竹坪子崩塌将直接威胁到坡脚处S302省道以及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威胁人数30人, 崩塌威胁资产约200万元。

(2) 危害程度等级为Ⅲ级, 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3) 通过参数的选取和稳定性计算。对于滑移式破坏型危岩, 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 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 在地震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4) 通过方案初步论证, 可行性研究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治理工程为“清除危石+拦石墙”, 方案二治理工程为“清除危石+主动防护网防护”。在结构计算与验算、结构设计后, 给出了两方案的工作量, 经方案比选, 推荐方案一为治理方案。

(5) 初步设计对可行性研究的推荐治理方案做了细化设计, 并做了概算分析, 概算总投资为29.83万元。

(6) 经治理效益分析, 可行性研究认为实施北川县县城收费站危岩的治理后,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

3 设计指标与总体设计

3.1 设计指标

(1)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2006) 5.1条, 可确定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2) 治理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a.设计工况。危岩体治理工程设计按“暴雨”工况下滑移式安全系数1.4。

b.参数的确定。设计参数为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

3.2 总体设计

(1) 设计思想与工程布置

根据白坭乡竹坪子崩塌的特点, 崩塌体处于稳定状态, 危岩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危岩的破坏模式为滑移式, 危石破坏下落的形式为滚落式。具体设计思想和工程布置如下:

治理工程采用拦石墙, 拦石墙布置在斜坡体的中下部, 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高3.0m, 埋入地面以下1.0m。墙顶宽0.8m, 底宽2.25m。

(2) 设计优化内容

a.对初步设计的治理范围、治理方案和工程布置等做了现场复核。b.通过现场复核, 对危岩的认识与勘查一致。c.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对危岩治理工程结构作了进一步细化设计。d.补充完善了施工准备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

4 治理工程详细实施

4.1 设计工况及设计参数

危岩体治理工程设计按“暴雨”工况下滑移式安全系数1.4。设计参数为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

4.2 治理方案与工程布置

根据白坭乡竹坪子崩塌的特点, 崩塌体处于稳定状态, 危岩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危岩的破坏模式为滑移式, 危石破坏下落的形式为滚落式。具体设计思想和工程布置如下:

治理工程采用拦石墙, 拦石墙布置在斜坡体的中下部, 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高3.0m, 埋入地面以下1.0m。墙顶宽0.8m, 底宽2.25m。

4.3 监测工程设计

4.3.1 监测工作的目的

(1) 形成立体监测网; (2) 监测拦石墙应力应变和变形等监测; (3) 对变形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4) 在整个治理施工过程中, 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 确保施工安全; (5) 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6) 监测治理效果。

4.3.2 监测工作的任务

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危岩体、崩塌堆积区变形监测、对拦石墙进行变形及应力应变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在施工期间, 监测效果作为判断危岩体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防治效果检验的重要依据。为此需建立完整的监测剖面和监测网, 使之系统化、立体化。

4.4 实施原则与依据

4.4.1 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及监测资料, 建立精密仪器与简易监测相结合, 地面监测与地下、空间监测相接合, 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 近期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研究相结合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全方位多手段动态立体监测系统。

4.4.2 监测系统应具数据采集稳定可靠、及时迅速准确, 综合分析评价、科学快捷,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和预报崩塌堆积体位移、变形, 确保施工安全, 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 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4.4.3 监测内容主要为治理工程位移监测和应力应变监测等, 监测范围以能控制整个拦石墙应力和变形特点为准, 监测重点布设于主要治理工程区段。

4.4.4 监测系统根据地质灾害所处不同状态分两个阶段实施, 即施工期监测和治理工程效果监测。

4.4.5 监测仪器的选择应满足精确、可靠、稳定、操作简便性和相应的抗干扰、防风雨、防水性能, 能确保长期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

4.4.6 工程监测和当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相结合。

4.5 具体实施方案与影响因素

4.5.1 影响因素监测。

北川县白坭乡梓潼村竹坪子崩塌的稳定性主要受大气降雨、地表水入渗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各类外界因素影响, 其稳定性对各类不利因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尽相同, 其中大气降雨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

大气降雨监测以充分利用绵阳市气象局或北川县气象局设置的气象监测点, 进行降雨量、降雨强度、气温及蒸发量等观测, 定期收集绘制每月、年降雨量及气温变化曲线图, 分析斜坡区降水、温度、蒸发量的变化特点, 进行降雨尤其是暴雨及连续降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监测。

4.5.2 治理工程监测。

拦石墙墙顶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于拦石墙上布设3个监测点。正常情况下每月监测一次, 雨季和强降雨等情况下视情况适当加密监测次数。

(1) 监测系统实施计划。监测系统根据地质灾害所处不同状态分两个阶段实施, 即施工期监测和治理工程效果监测。

(2) 施工期监测。治理工程施工期间的监测工作以建立监测系统, 获取治理工程前的初始监测数据为目的, 实施大气降雨和地表位移监测为主。

(3) 治理效果监测。当治理工程竣工后, 通过对布设在危岩、崩塌体及各治理工程上的监测工程进行一段时期的监测, 获取治理工程治理前后的监测数据, 用以判断评价治理工程治理效果。监测时间为1年。

5 结束语

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北川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项目设计研究, 从项目的背景、实施与设计依据论述项目的基本理念。然后结合监测工程子项目重点分析了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鉴于目前仪器设备的现状, 必须尽快更新设备才能使台网稳定可靠的运行。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不仅可以有效的对该地质灾害进行工程治理, 而且治理后能带来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分析北川县某乡镇应急治项目设计研究, 从项目的背景、实施与设计依据论述项目的基本理念。然后结合具体的监测子项目重点分析了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崩塌灾害,应急治理

参考文献

[1]郝应征, 陆峰, 王彩云.地质灾害观测工程勘测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C].全国勘测技术会议, 2009.

[2]王峰.工程设计与产品质量的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15) .

[3]王萌萌, 王国凡, 任光利.WANG Meng-meng.WANG Guo-fan.RENGuang-li白口铸铁磨面辊齿等离子弧重熔工艺[J].焊接技术, 2010, 39 (6) .

应急治理工程 篇5

关键词:区域;应急资源;配置整合

我国目前正处于国家发展的矛盾突发期,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应对和防范各种突发公共危机,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对公共危机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在国外危机管理理论的介绍;不同类型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成因;把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引入到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价值危机的治理中等。而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研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还较少。因此, 本文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视角, 主要关注在实际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如何实现应急资源的布局整合、有效配置与及时供给这三者间的有效协同, 分析应急管理资源的内涵、配置与整合的原则, 介绍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含义及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模式。

一、应急管理资源概述

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把恰当数量和种类的应急资源放置在选定的最佳区域,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资源配置与整合在应急管理中是一个实施过程, 就是把资源组织起来, 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在限定的时间集结到特定的地点。

(一) 应急管理资源的内涵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征调或积极响应的全部各类资源的总称, 分为自发资源和公共资源两种类型, 有人、财、物、信息等存在形式。其中人是应急管理中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资源。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决定财、物、信等资源的效用与效能的关键。充足的财政与物质资源储备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 必须重视物质资源的储备, 重视财政资源与物质资源在结构和总量上的协调。

(二) 应急管理资源配置与整合的原则

1. 人本原则。

在危机发生后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整合各种资源以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最高准则, 也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 效率原则。

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成败。首先是响应的时效。危机一发生, 就需要全面调动资源开展危机救治, 缓解各类资源的供需矛盾, 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其次是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应急管理本质上是资源储备及资源消耗补充的动态过程。在消耗及补充资源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成本之和即应急管理的成本。因此, 有效、合理、充分地使用资源, 不断降低耗费与占用资源所带来的各项成本, 才能满足效率性原则。

3. 公平原则。

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不仅要注重效率, 更要重视公平。公平非平均, 而是要有主次。在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中, 要达到整体的平衡, 从主要矛盾出发, 优先满足最重要、最基本应急资源的需求, 从主要矛盾的解决来缓解次要矛盾, 要尽量避免各类资源需求矛盾之间的相互影响。

4. 协调原则。

应急资源的配置及整合就是一个协调过程。各类资源的所有者性质、功用不同, 必然导致价值及利益取向会有差异。在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及整合中, 必须要坚持协调性原则, 协调个体、局部的力量并使之形成整体资源, 统一指挥, 发挥整体资源的最大功效。

5. 开放原则。

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能力取决于现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但是更取决于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遵循开放性原则, 一方面能够将系统内部的资源向外移, 以便使应急资源在不同的区域和范围内能得到整合与共享;另一方面则是将系统外部资源内移, 增强所需的关键资源的可获取性。

二、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一)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概念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 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 (NGO) 、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 通过自觉的组织活动,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 把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各种相互之间无规则、无秩序的要素, 在一个行为目标和规范相对统一的网络结构中有机地组合起来, 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由无序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相互协同的自组织状态, 针对潜在的或者显现的危机, 协同实施系列性的控制活动, 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置和消弭危机。

(二)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特征

1. 重视子系统的协同性。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旨在各个子系统间能够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 具体的协同方法是通过改变控制参量来改变序参量, 即通过改变相变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及关联的方式, 使得系统向控制的有序结构发生转化。

2. 重视系统演化的动态性。

要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系统自无序结构向协同结构转变, 则必须要重视其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不断调整自身的运动速率和方式, 以便从环境中获得新的有序结构来维持自身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换言之, 即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应当重视资源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

3. 重视系统中各微观元素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

系统中的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可以提升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应对危机事件以及危机管理复杂性的能力。因此, 有必要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才能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4. 重视秩序形成的自组织性。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模式对传统的单纯依靠正式制度和权威治理的方式带来了转变, 关注子系统的创造性、个性发展及目标的实现, 这些都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治理秩序。因而可以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明确权责体系等途径, 间接控制子系统的行为, 使其趋向协同以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三) 协同治理下的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基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 借助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我们可以从梯度开发、点轴开发以及网络开发三种类型来研究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1. 梯度开发类型。

狭义上, 梯度开发是根据协同治理的需要, 从总体上将区域应急资源划分为几个相互衔接和匹配的层次, 然后进行有计划地配置和整合, 形成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层次结构。广义上, 梯度开发是根据协同治理的需要, 既从总体上又从每一个区域内将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形成为相互衔接和匹配的结构层次。当下我国各个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开发还未形成规范的发展模型, 但是各有特色、相关协同的梯度开发基础已具备。推进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开发, 一是能较好地协调危机和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与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经济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提高应急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

2. 点轴开发类型。

即将区域内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重点放在那些由“点”和“轴”有机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上。“点”即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则是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线路或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点”和“轴”是构成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特定区域的基础条件。遵循协同治理理论的要求, 点轴开发体系中的“点”, 一是能保障区域内应急管理顺利运作的主要“支撑点”。二是有比较雄厚财力基础的“点”。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交通、能源、水资源等供应体系完善的“点”。而“轴”首先则必须处在水、陆及空间交通的干线上, 需要有相对发达且稠密的运输网, 这对于各“点”应急资源的快速流动十分有利;其次, 从地理分布上看, “轴”的走向应与区域应急管理战略的重点方向一致。最后, 要确保“点”要相对多的处于“轴线”上, 确保“轴”能成为区域应急资源整合与配置的基础。

3. 网络开发类型。

主张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整体推进, 是点轴开发类型的延伸和继续, 也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实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趋势的推进, 通过加强特定区域的内部建设特别是加强特定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同建设, 最终会形成区域应急资源保障网络协同一体化体系。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必须重视生产性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保障性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要素形成时间上的差异性和要素组合时间上的同一性之间的矛盾, 要通过协同治理来缓解这一矛盾。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 积极打造“无缝隙”、“无间隔”的区域应急资源网络链, 使区域间应急资源的相互协同变得极为便利。

三、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协同治理视角下对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分析, 可从以下思路来构建我国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模式:

1.前置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将区域内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集中在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易发区域。由于这些高危地区发生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概率更高, 因此, 还要形成比较完善及运转灵活的区域应急机制, 能够在危机和突发事件发生时, 依靠便利的应急管理资源而迅速形成强大的应急能力。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合前置式模式:一是国家边境区域, 此类区域对于我国维护领土主权和保障国家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将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整合重心前置。二是经济发展及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区域, 可借助此类区域的财政优势及协同度高的特点, 多多筹集应急管理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2.中置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将区域内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集中于区域内的中心位置, 以利于应对来自区域内的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此种配置与整合模式能够较好的兼顾区域当前的安全需要及区域未来的安全需要, 且区域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及应变性较强, 能够在区域中心迅速形成应对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区域应急能力。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用中置式模式:一是所辖地理面积较小且较集中的区域, 此类区域的地理优势较适宜采用中置式配置整合模式, 方便应对区域内的各种应急管理任务。二是经济发展协同度高、生产力布局比较均衡的区域, 此类区域可借助区域内的协同优势, 在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时, 从区域内的中心位置向周边位置及时配置应急资源。

3.多中心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在对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中形成两个以上的高度协同的区域应急管理中心。此种模式下, 区域内的多个应急管理中心相互之间要具备极强的协同应变能力, 共同应对区域内形成的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宜多中心式模式:一是应急管理资源分布不均的区域, 此类区域应急资源只集中在区域内某些地点, 其他地点则相对较匮乏。二是那些在承担本区域的应急管理任务的同时, 又承担对其他区域的应急管理进行支援协同的区域。

参考文献

[1].张士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资源整合[J].城市与减灾, 2003 (4) .

[2].史波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资源配置原则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6) .

[3].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

[4].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3.

上一篇: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下一篇:RapidIO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