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R1

2024-09-28

三七皂苷R1(共6篇)

三七皂苷R1 篇1

摘要:目的 建立跌打巴布剂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Agilent TC-C18ODS柱为色谱柱,以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结果 三七皂苷R1线性范围为0.58329.15μg(r=0.9999,n=5),回收率为99.9%100.3%。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33616.8μg(r=0.9999,n=5),回收率为99.8%100.2%。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跌打巴布剂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跌打巴布剂,高效液相色谱法,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

跌打巴布剂是由乳香、没药、三七、冰片等中药经提取制备而成的巴布剂。原方为《中医伤科学讲义》中的跌打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伤筋,肿胀疼痛等的治疗。方中的三七为名贵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三七总皂苷(PNS)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其含量8%~12%[1]。皂苷类成分主要包括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等[2]。为了控制跌打巴布剂的质量,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实验以跌打巴布剂中用量较大的三七为质量控制的研究对象,参考文献报道的HPLC方法[3,4],建立跌打巴布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含量测定方法,以有效控制跌打巴布剂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515泵,2487紫外检测器,浙江大学N3000色谱工作站);GR-202AND分析天平(日本)。

人参皂苷Rg1对照品(编号110703-20102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三七皂苷R1对照品(编号110745-20061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跌打巴布剂(自制,批号:120316,120519,120721),阴性制剂按处方制备缺三七巴布剂。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 ODS柱(5μm,250mm×4.6 mm);Phenomenex保护柱;流动相:乙腈-水(24:76);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由对照品、供试品和阴性对照溶液分析可知,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出峰时间分别为15.6、11.1min。理论塔板数按人参皂苷Rg1计算不低于8000,按三七皂苷R1计算不低于9000,且巴布剂辅料和方中其他成分无干扰,见图1。

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干燥的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对照品各1.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溶液5m L,置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即得。

供试品溶液:取跌打巴布剂1片,揭去防粘层,剪成细条,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置80℃水浴加热2h,滤过,滤液挥去甲醇,加水20mL混悬,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溶液:取不加三七药材的巴布剂1片,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

2.3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3.36mg、三七皂苷R15.83mg,用生理盐水分别定容至100mL的容量瓶中,振摇即得浓度为33.6μg/mL的人参皂苷Rg1和58.3μg/mL的三七皂苷R1标准品贮备液。分别对标准品贮备液进行倍比稀释,得到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为0.336,0.672,1.344,6.72,16.8μg/mL标准品液;三七皂苷R1质量浓度为0.583,1.166,2.332,11.66,29.15μg/mL标准品液。均进样10μL以标准品浓度(X)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分别得回归方程Y=4088.2X-740.97,r=0.9999;以及Y=1100.9X-462.9,r=0.999。人参皂苷Rg1在0.336~16.8μg/mL,三七皂苷R1在0.583~29.1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该色谱条件下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68、0.194μg/m L。

A.混合对照品;B.样品;C.阴性对照(缺三七);1.三七皂苷R1;2.人参皂苷Rg1

2.4 精密度试验

将上述对照品溶液于冷藏(0~4℃)、避光条件下储存,吸取10μL,连续进样5次,测得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峰面积RSD分别为0.91%、1.22%,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实验

以16.8,11.66μg/mL的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溶液分别在0,8,12,24h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其RSD分别为1.22%、1.72%,显示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缺三七药材的阴性制剂,分别精密加入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对照品各2.0、3.0、4.0mg,按照“2.2”中供试品制备项下操作。将上述溶液用0.2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1.0mL用甲醇稀释至10.0mL,取10μL进样分析。测得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100.2%、99.8%、100.1%,RSD为0.27%、0.45%、0.39%(n=5);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99.9%、101.1%、100.3%,RSD为0.44%、0.54%、0.35%(n=5)。

2.7 样品测定

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本实验中分别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甲醇-水、乙腈-水-冰醋酸和乙腈-水,并以不同比例进行测定,以减少出峰时间,获得良好的峰型以及溶剂无干扰为主要目的。结果表明,以乙腈-水(24∶76)作为流动相时,供试品中其它成分对三七皂苷R1测定无干扰,并且三七皂苷R1色谱峰峰形好,分离度高,出峰时间也较早。

3.2 供试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三七原药材的提取方法,2010版药典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本实验对比研究了乙醇和甲醇的提取效果,结果甲醇提取更好,故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减少其他杂质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张继,赵朝伟,赵睿.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12(11):7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

[3]宋茹,袁继民,刘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22(1):69.

[4]蓝义琨,何锦钧,李子鸿.复方三七口服液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业,2005,14(7):44.

三七皂苷R1 篇2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G1322A脱气机,G1311A四元泵,G1313A自动进样仪,G1316A柱温箱,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

1.2 试药

三七皂苷R1对照品(批号:110745-200517)、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批号:110703-200424)和人参皂苷Rb1对照品(批号:110704-200420),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为含量测定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冠心丹参胶囊样品3批,批号:090603、090607、090609,由国药控股深圳中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603的样品作为方法学考察的样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试液制备

2.1.1 混合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和人参皂苷Rb1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三七皂苷R1 0.0655mg、人参皂苷Rg1 0.198mg和人参皂苷Rb1 0.1802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摇匀,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称定重量,放置过夜,置水浴中加热回流2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2min 19%A;12~35min19%A→25%A;35~60min 25%A→40%A);流速:1.0mL·min-1;柱温:23℃;检测波长为203nm;进样量:1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与其他杂质峰可达到较好分离,缺味无干扰。结果见图1。

2.3 方法学验证

2.3.1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三七皂苷R1 0.065 5mg/mL,人参皂苷Rg1 0.1980mg/mL、人参皂苷Rb10.180 2mg/mL的混合溶液)1、3、5、10μL;(三七皂苷R10.109 2mg/mL,人参皂苷Rg1 0.330 0mg/mL、人参皂苷Rb1 0.300 3mg/mL的混合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峰面积,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进行线性回归,线性方程分别为:三七皂苷R1:Y=278.81X+2.656 7,r=0.999 8;人参皂苷Rg1:Y=281.83X+8.666 1,r=0.999 8;人参皂苷Rb1:Y=218.09X+4.641 3,r=0.999 9。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0.065 5~1.092μg/mL、0.198 0~3.299 7μg/mL、0.180 2~3.003 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3.2 精密度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三七皂苷R1 0.0655mg/mL,人参皂苷Rg1 0.1980mg/mL、人参皂苷Rb1 0.1802mg/mL的混合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1%,0.9%,1.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3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090603)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1~2.2”项下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平均值(n=6)分别为3.44,19.87,17.39mg/g,RSD分别为0.1%,0.2%,0.2%,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4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1.5,4,7,13,23h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峰面积。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色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5%、0.8%、0.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3h内稳定。

2.3.5 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090603,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分别为3.44、19.87、17.39mg·g-1)6份,每份取约0.1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4094mg·mL-1三七皂苷R1 1mL,1.2828mg·mL-1三七皂苷Rg1 3mL,1.1262mg·mL-1三七皂苷Rb1 2mL,按“2.1~2.2”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8%、100.3%、100.4%;RSD分别为0.9%、3.1%、0.5%。

2.4 样品测定

取各批次冠心丹参胶囊样品0.5g,精密测定,按“2.1~2.2”项下方法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

(mg/粒)

3 讨论

3.1 提取条件的选择

分别考察了加热回流、超声提取法对3种成分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回流提取法提取效率更高;提取溶剂考察了甲醇、70%甲醇、乙醇、70%乙醇,结果表明70%甲醇对3种成分提取效率较高;同时对70%甲醇用量25、50、100倍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50倍量即可提取完全;对回流提取1h、2h、3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回流提取2h即可提取完全。

3.2 柱温的考察

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与其附近的人参皂苷Re色谱峰分离比较困难,通过降低柱温,可使分离度达到1.5以上,故在分离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时,可适当降低柱温,选择23℃为宜。

4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正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3℃,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0.0655~1.092μg/mL(r=0.9998),0.1980~3.2997μg/mL(r=0.9998),0.1802~3.0032μg/mL(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00.3%,100.4%,RSD均小于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冠心丹参胶囊,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2010:433.

[2]WAN XIAOQING,XIA BOHOU.Determination of saponninsin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of Panax Notoginseng[J].CJTCMP,2011,26(4):841-843.

三七皂苷R1 篇3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三七皂苷/治疗应用,糖尿病肾病/病理学,大鼠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DN病理上以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聚集、肾小球硬化及进展性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 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三七皂苷具有抗纤维化功能, 但在糖尿病大鼠肾病中作用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 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及其形态的影响及对TGF β1、PAI-1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为其防治DN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雄性SD大鼠, 体重180~220g, 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浙) 2003-0001 (清洁级) 。SD大鼠均自由饮水进食, 随机分为正常组 (N组) 、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PNS低剂量组 (PNS-L组) 、PNS高剂量组 (PNS-H组) , 每组10只。

1.2 试剂与仪器

四氧嘧啶:美国Sigma公司, 批号:GA-14908, 临用前新鲜配制成所需浓度立即使用。葡萄糖测定试剂:宁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生产。尿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RNA抽提试剂盒:Promega公司。RT-PCR试剂盒:TAKARA公司。PCR所用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三七皂苷:云南三七制药有限公司。One-Touch稳捷II型血糖仪:美国强生公司。723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Tanon Gis-2009凝胶成像系统。

1.3 动物模型复制及给药

大鼠禁食12小时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 (40mg/kg) 第5天后断尾取血测血糖, 将血糖值>18mmol/L作为糖尿病大鼠模型。PNS-L组给予PNS100mg/kg·d-1灌胃, PNS-H组予PNS200mg/kg·d-1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以上各组自模型建立后2天起, 每日上午灌胃1次, 持续3个月。

1.4 标本收集

实验结束前一天, 置大鼠于代谢笼中, 收集24小时尿液, 离心, 取上清液。末次给药后, 动物禁食不禁水12小时, 腹主动脉取血, 离心, 取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每组随机挑选5只大鼠, 切取肾脏, 部分放于10%中性甲醛固定用于病理形态学观察;部分保存于液氮中用于mRNA表达检测。

1.5 生化指标测定

空腹血糖 (FBS) 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尿微量蛋白测定: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尿素氮 (BUN) ;两点法;血肌酐:苦味酸法测定。

1.6 肾脏病理形态观察

经10%中性甲醛固定的肾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制成厚4μm的切片, 行HE、PAS染色, 镜下观察肾脏病变。

1.7 肾组织TGFβ1、PAI-1mRNA表达的测定

RT-PCR检测。

1.8 统计分析

结果以undefined表示,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 PNS对大鼠FBS、血脂的影响

结果见表1。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2.2 PNS对大鼠尿微量蛋白排泄、血肌酐及尿素氮变化的影响

见表2。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2.3 PNS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HE染色可见正常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清晰, 肾小球内毛细血管腔张开, PAS染色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细线型分布。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 使血管腔变小甚至闭合, 系膜基质呈弥漫增多或结节状增多, PAS染色物质增多, 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明显。PNS-L组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局部增多, 基底膜局部增厚, 血管腔数量减少, 肾小管病变减轻。PNS-H组肾小球体积正常, 局部系膜基质增多, 基底膜未见增厚, 血管接近正常, 见图1。

2.4 PNS对大鼠肾组织TGFβ1、PAI-mRNA表达的影响

见表3。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也逐年增高, 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积极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 并证实某些中药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中药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补血活血、滋补强壮等功效, 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 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血脂和抗纤维化等功能[1]。三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2], 近年来三七用于治疗D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4],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显示三七皂苷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 改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 尿微量蛋白排出也明显减少;病理结果也显示, 三七皂苷能改善肾纤维化程度, 提示三七皂苷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进行性积聚, 最终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在这一过程中, TGFβ1及PAI-I均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TGFβ1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 在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5], 其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为增加肾小球系膜区ECM的合成、抑制ECM的降解, 导致肾小球硬化, 肾功能衰竭[6]。PAI-1是纤溶酶原激活物 (PA) 的抑制因子, 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其组织内水平的升高和活性的增强能有效抑制PA对纤溶酶原的活化, 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水解和ECM降解, 因而有可能促进组织内纤维蛋白沉积和ECM的积聚, 导致器官硬化和纤维化。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PAI-1在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8], 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存在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DN时患者血浆PA的活性下降, 而PAI-1活性升高, 致纤溶酶活性降低;同时肾脏局部PAI-1升高, 加速了肾小球ECM的沉积和硬化进展。本实验也进一步证实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AI-1基因的表达上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显示, 三七皂苷治疗组TGFβ、PAI-1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由此我们认为:PNS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AI-1 mRNA的表达, 使细胞外基质在肾小球的聚积受抑制, 推测三七皂苷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GFβ1及PAI-1mRNA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1]何晶.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天津药学, 2004, 16 (5) :58.

[2]杨志刚, 陈阿琴, 俞颂东, 等.三七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兽医杂志, 2005, 39 (1) :32.

[3]尚自敏, 冷贵兰, 杜铃儿, 等.三七总皂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4 (12) :735.

[4]张征宇, 孙澍彬.三七总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 6 (7) :407.

[5]周清发, 高扬, 武宏艳, 等.护肾固精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BMP-7、TGF-β1表达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 16 (1) :8.

[6]姚毓奇.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 23 (3) :298.

[7]王少波, 施秉银, 王养维, 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22 (1) :89.

三七皂苷R1 篇4

三七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中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研究表明三七皂苷(PNS)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中,如动脉粥样硬化[4,5]、高血压[6]、心肌缺血[7]等,且有研究指出PNS可延长有效不应期,阻止异常冲动或冲动传导异常的出现,减少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8]。而对于PNS是否具有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空缺。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是β受体激动剂,研究表明ISO可诱导实验动物心肌组织的损伤,且临床研究指出,大剂量ISO的应用可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9,10]。本研究采用大剂量ISO腹腔注射以模拟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小鼠模型,探索三七皂苷对ISO诱导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预防及其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C57BL/6,雄性小鼠,体重23.74g±1.13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仪器

三七皂苷(PNS)购自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异丙肾上腺素(ISO)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入式无线遥测系统购自美国Date Sciences International(DSI)公司;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实验分组

3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取18只,10%水合氯醛麻醉后,按照说明(Johansson&Thoren 1997)腹部皮下植入ETA-F20植入子(Date Science International,St Paul,MN,USA)。小鼠复苏后3d,开启遥测系统监测小鼠动态心电图,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n=6)。次日,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PBS 100μL、PBS100μL、PNS 150 mg/kg 100μL,于0.5h后,模型组与治疗组均腹腔注射ISO 100mg/kg 100μL;正常组则给予等剂量的PBS。采集并统计所有实验动物2h内房颤及前期收缩的发生率。

1.3.2 血浆中ROS、MDA、GSH及SOD的检测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于腹腔注射ISO半小时前给予PNS(给药剂量、方式同前)干预。模型组则于注射ISO半小时前给予PBS(给药剂量、方式同前)。正常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所有实验动物于ISO注射后1.5h摘眼球取血,离心,取其上清,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浆中MDA、GSH、SOD的含量。

1.3.3 血浆中hs-CRP的检测

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实验动物血浆中hs-CRP的含量,操作过程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单向分类的方差分析(one-way-classification ANOVA),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NS对大剂量ISO所诱导期前收缩的总发生率

于造模2h内,模型组可见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其总发生率为(12.11±1.04)%;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期前收缩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仅见(1.26±0.25)%。详见图1。

注:A为正常与模型组典型的心电图表现,PVC,室性期前收缩;B为期前收缩总发生率的量化。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2.2 PNS预防大剂量ISO所诱导阵发性房颤的发生

模型组于注射ISO后1h~1.5h时可见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共出现(3~5)次,每次可持续(10~20)s;与模型组相比,2h内治疗组均未见房颤的发生。详见图2。

注:A为正常与房颤的典型心电图;B,C为房颤发生率与总持续时间的量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2.3 PNS增加血浆SOD含量,降低血浆中MDA含量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SOD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未见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浆中SOD的含量显著增加(P<0.0 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1。

2.4 PNS降低血浆hs-CRP含量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中hs-CR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浆中hs-C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详见图3。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3 讨论

PNS为传统医学中的名贵药材,明代时期将其称之为“金不换”,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近代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多,已证实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心肌缺血[11]等作用。

全球每年房颤病人约增加4.5百万例,且房颤是中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突发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2,13]。此外,房颤还可加速心力衰竭病程的发展,研究指出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房颤病人可诱导左室功能紊乱或心肌病变[14]。更有研究指出,房颤与癌症,尤其是肺癌、肾癌以及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且对癌症的迁移有一定的预示作用[15]。对于房颤的早期预防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对于预防房颤发生药物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空缺。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大剂量的ISO可稳定地诱导C57BL/6雄性小鼠阵发性房颤及期前收缩的发生。结果提示,PNS可显著地预防大剂量ISO所诱导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并显著降低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

目前,对于房颤发生的机制研究有多方面,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病人血浆中MDA、SOD、hs-CRP的表达可作为房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16]。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均提示氧化应激在房颤发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程度的增加可能引起心脏中钙离子电流方向的改变,或促进心肌纤维化或引起缝隙连接的损伤等病理变化,进而引起房颤的发生[17,18,19]。MDA可在体内自然生成,是氧化应激的标志物,SOD则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二者均可反应体内氧化应激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PNS可显著降低C57BL/6小鼠血浆中MDA的含量,增加SOD的表达,提示PNS预防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体内过氧化程度有关。此外,体内外实验均表明房颤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循环hs-CRP可作为房颤发生的炎性标志物[20,21]。本研究结果表明PNS可降低血浆中hs-CRP的含量,提示PNS预防大剂量ISO所诱导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相关。

本研究初步揭示三七总皂苷具有预防大剂量ISO所诱导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预防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炎症水平有关。其更深入的作用机制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为预防房颤发生提供新的临床用药与治疗思路。

摘要:目的 探索三七皂苷(PNS)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诱导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预防作用,为PNS在预防房颤发生的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于造模前0.5h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PNS,监测小鼠2h内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分析房颤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检测造模1.5h后各组小鼠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PNS显著降低期前收缩的总发生率,且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同时PNS降低血浆中MDA与hs-CRP的水平,增加血浆SOD水平。结论 PNS有效地预防大剂量ISO所诱导的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并显著降低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同时PNS能够显著改善氧化应激,降低血浆中hsCRP水平。

三七皂苷R1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 全部患者均在本院行CT证实有相应的颅脑器质性损害, 且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 首次发作, 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无明显吞咽困难症状;排除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排除了有出血史、胃肠疾病史影响药物吸收者;排除了依从性不好, 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者;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90例。治疗组中, 男58例, 女32例, 年龄60~85岁, 平均 (73.1±2.6) 岁, 脑梗死分类:腔隙性脑梗死56例, 中等面积梗死31例, 大面积梗死3例。对照组中, 男59例, 女31例, 年龄61~84岁, 平均 (73.4±2.1) 岁, 脑梗死分类:腔隙性脑梗死54例, 中等面积梗死32例, 大面积梗死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梗死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生活指导, 主要包括休息、饮食、运动的指导, 并要求患者在研究期间戒烟、戒酒, 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控制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J20130078, 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100 mg/次, 1次/d, 口服。观察组给予三七皂甙片 (国药准字Z53021725, 生产企业: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 , 100 mg/次, 3次/d, 口服, 阿司匹林100 mg/次, 1次/d, 口服。接受药物治疗后患者禁食用辛辣食物, 且要按时休息, 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 (CSS) ,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进行检测, 血清神经功能相关生化检测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脑特异性蛋白S100B (brairrspecific proteins) 、平均沸点 (MBP)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UFAP) 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 均采集患者对应时段的肘静脉进行抽血检测, 上海彩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F)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FLISA) 试剂盒、S100Y蛋白 (5-100E) 试剂盒、人髓宁磷脂碱蛋白FLISA试剂盒、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UFAP) FLISA试剂盒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LISA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相应蛋白, 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

1.4.1临床疗效判定参考《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症状消失, 肢体功能完全恢复, 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一般症状基本消失, 肢体功能明显恢复, 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但不甚明显。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4]。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4.2改良Barthel (MBI) 指数量表评价标准 (1) MBI指数量表共10项内容,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 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2)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Lovett 6级分级法, 0级为不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级为轻微收缩但不引起关节运动, 2级为在减重状态下关节可全范围运动, 3级能抗重力做全范围运动, 除阻力外, 4级为抗重力抗一般阻力, 5级为抗重力抗充分阻力[5]。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 对照组为52.22%,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MBI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BI评分均明显提高, 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NSF、S100B、MBP、UFAP及H-FAB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 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内形成栓子, 造成脑血管梗塞, 使脑组织得血液流动供应障碍,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新陈代谢及功能发生障碍, 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症状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缺血的严重程度、管腔大小等, 发病前是否有其他疾病或者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等有关, 按照临床症状可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发作[6]。近年来,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脑梗死发病时的病情发展迅速造成的后果严重, 所以控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和脑梗死的再次发生有着重大意义。

药理学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血小板的环氧合酶乙酰化, 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 对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且对二磷酸腺苷或肾上腺素诱导的H相聚集, 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预防血栓的形成过程中, 高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合成酶, 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 而前列环素2是血栓素A2的生理拮抗剂, 其合成减少可以降低血栓的形成, 所以可以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7]。但是临床发现有些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较多, 血小板处于一种慢性活化状态, 服用阿司匹林对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不明显, 会再发血管事件, 即阿司匹林抵抗 (AR) 或阿司匹林无反应现象。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解热镇痛时一般很少引起不良反应, 但长期大量服用就会出现不良反应, 而且此药的血浓度越高, 其副作用表现得越明显。有些特异体质患者服用此药后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 多见于中年人或有鼻炎、鼻息肉患者。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药物, 氢离子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 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 使胃酸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损伤细胞, 使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直接致胃黏膜损伤, 能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和减少凝栓质A2的形成, 阻止血小板聚集, 使其不易放出凝血因子, 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因此长期服用加重溃疡的程度, 使胃黏液减少, 有时甚至可引起胃出血。还有资料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体内药物血清浓度下降后, 转氨酶也恢复正常, 其引起的肝损害可能与肝细胞中毒或过敏反应有关[8]。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 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 使钾从肾小管细胞外溢, 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 从而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9]。

现代研究发现, 中医脑卒中发生后部分缺血、缺氧的脑细胞可以引起致命的连锁反应, 产生大量自由基, 破坏脑细胞的DNA结构和其他成分, 并最终导致脑细胞的死亡。在中医治疗脑梗死中多以活血通络为治疗方法。由于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基础用药, 而中药作为我们国家传统治疗疾病的药物, 安全, 副作用小, 对胃肠道、肝肾的刺激较轻, 因此将阿司匹林多与现代中成药合用, 达到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10]。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 可以活化血液, 疏通脉络, 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从而改善脑梗死、脑缺血功能障碍[11]。也可以营养和调节神经, 协调神经系统的各项调节功能的恢复, 来恢复生理性睡眠以此治疗神经衰弱, 延长夜晚睡眠时间, 减少觉醒次数, 改善乏力、疲倦、头晕等症状[12,13]。另外, 因为脑部缺血梗死, 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作为临床中公认的能有效且快速反映神经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在神经功能受损时可表现出异常升高的状态, 而在疾病得到改善时可呈现一定速度及程度的降低, 因此脑血流指标和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监测可作为了解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14,15]。

综上所述, 此次研究就阿司匹林联合三七皂苷治疗脑梗死在改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损害的效果进行观察, 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 主要表现为治疗3个月后患者临床疗效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 结果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上升, 同时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也处于降低状态,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降低, 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将阿司匹林联合三七皂苷治疗脑梗死在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此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价值,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目前临床已经有学者研究过类似药物, 且在临床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样本量少, 其结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无法达到令临床医师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三七皂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90例, 给予阿司匹林+三七皂苷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90例, 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 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 对照组为52.22%, 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MBI评分均明显提高,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三七皂苷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值得推广。

三七皂苷R1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三七皂苷由云南三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缬沙坦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细胞培养液DMEM(dulbecco minimum essentia medium)由美国GIBICO提供;胎牛血清(fetus calf serum,FCS)天津生物制品公司生产;FN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TGF-β1酶联免疫检测板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I,AA-Ⅰ)(纯度>98%)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提供,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美国Fluka公司)中,储液浓度为5g/L,于4℃保存。

1.1.2 仪器

450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仿文献方法并加以改进[3]。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购自美国ATCC公司。用含10%(体积分数,以下百分比均为体积分数)FCS的DMEM培养基培养于在37℃恒温、5%二氧化碳孵箱中。细胞生长至95%融合后,换用含0.05%)FC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当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生长期后,然后根据不同干预组别加入AA-I(2.5mg/L)刺激48h。

1.2.2 干预实验

细胞生长至95%融合后,换用含0.05%FCS的DMEM培养液生长过夜,共分为5组,即空白组、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三七皂苷干预组、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干预组,空白组仅加培养液;对照组除培养液外加入2.5mg/L的AA-Ⅰ;缬沙坦干预组、三七皂苷干预组、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干预组经2.5mg/L的AA-Ⅰ刺激后分别给予缬沙坦0.1mg/L、三七皂苷0.2mg/L、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干预48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FN和TGF-β1分泌量的检测与分析。

1.2.3 TGF-β1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为标本,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要求进行。各组样品每次测定复孔,取均值。结果表达单位为μg/L。

1.2.4 FN测定

采用间接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为标本,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要求进行。各组样品每次测定复孔,取均值。结果表达单位为mg/L。

1.3 统计学处理

各组实验分别重复4~5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0.0软件分析,两组以上样本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七皂苷对AA-I诱导HK-2细胞TGF-β1的影响

三七皂苷组能有效地抑制TGF-β1的分泌,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缬沙坦组、空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组抑制程度最明显、与缬沙坦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无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三七皂苷对AA-I诱导HK-2细胞FN的影响

三七皂苷组能有效地抑制FN的分泌,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缬沙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组抑制程度最明显、与缬沙坦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无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缬沙坦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目前,关于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防治研究尚很薄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在促进慢性肾病进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受体阻滞剂的肾保护作用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其他许多药物的肾脏保护作用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AT1)拮抗剂,通过阻断肾脏中高表达的AT1受体直接完全阻断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物质。此外,还有研究表明AngⅡ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ECM成分及诱导的TGF-β1高表达[4]。目前认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是纤维形成的主要效应细胞,其大量增殖、活化是产生过量细胞外间质(ECM)的先导,在增加ECM成分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5]。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中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血脂和抗纤维化等功能[6]。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近年来有报到三七治疗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认为三七皂苷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尿微量蛋白排出也明显减少;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本研究中三七皂苷能明显地抑制FN,FN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之一。成纤维细胞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被活化并发生功能和表型转化,转变为表达肾小管间质骨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MFB),MFB合成ECM的能力大大增强。在此期间,MFB首先分泌FN,为其他基质成分的沉积和胶原纤维的形成提供支架[7,8,9],然后分泌胶原成分(主要是Ⅰ型和Ⅲ型胶原)、层黏连蛋白和蛋白聚糖等。因此,FN作为始动因素,可以诱导Ⅳ胶原的形成、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并促进肾小球硬化。同时FN还被认为是反映细胞外基质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此外,本研究还提示三七皂苷能有效地抑制TGF-β1,TGF-β1目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在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10],其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为增加肾小球系膜区ECM的合成、抑制ECM的降解,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从本研究的结果分析,三七皂苷联合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在抑制TGF-β1、FN的分泌作用更强,具有更好的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七皂苷尤其是联合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TGF-β1、F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进一步减轻肾间质的病理性损伤,有效的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随着对肾小球疾病引起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为防治其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耙点。对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将给临床治疗肾小球疾病、减轻或延缓其慢性化进展带来新的曙光。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干预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用三七皂苷等干预后,采用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结果 三七皂苷尤其是三七皂苷联合缬沙坦能抑制纤维连接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结论 三七皂苷尤其是联合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FN、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进一步减轻肾间质的病理性损伤,有效的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关键词:三七皂苷,上皮细胞,肾小管,纤维连接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

参考文献

[1]韦颖,樊均明,潘丽萍,等.三七总甙对肾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47.

[2]赵宗江,张新雪,梁凯峰,等.三七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4):298-301.

[3]李彪,唐嘉薇,蔡少青,李晓玫.黄芪当归合剂抑制马兜铃酸Ⅰ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北京大学学报,2006,38(4):381-384.

[4]郑芬萍.血管紧张素Ⅱ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1):19-21.

[5]Buh LR,Stephen G.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pharm-acologictherap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roc ATS,2005,2(11):83-93.

[6]何晶.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4,16(5):58.

[7]李才.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

[8]郝玉杰,侯小华,符雪松,等.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产生机制[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5):10.

[9]Van Vliet A,Baelde HJ,Vleming LJ,et al.Distribution of fibronectinisoforms in human renal disease[J].J Pathol,2001,193(2):256-262.

上一篇:施护措施下一篇:分析曲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