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生产与利用

2024-09-08

紫花苜蓿的生产与利用(精选8篇)

紫花苜蓿的生产与利用 篇1

苜蓿以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全世界种植面积为3300万公顷, 在美国种植业中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第四大农作物, 种植面积近1000万公顷, 目前我国苜蓿栽培面积150万公顷。

紫花苜蓿草质好, 茎叶柔嫩鲜美, 适口性强。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 各类畜禽都喜食, 也是养猪及养禽业的首选青饲料。苜蓿叶片中含粗蛋白可高达22.3%~27.6%, 氨基酸配比合理, 与鸡蛋相似, 属全价蛋白, 具有高度可消化性, 消化吸收率在92%以上, 且没有动物性蛋白质的副作用, 如引发肥胖症、心血管病等。苜蓿还含有动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其中L-肉碱、生物活性钙、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E、维生素C等含量较其他植物高2~3倍, 特别是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丰富, 近年来人们发现紫花苜蓿中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促进生长和繁殖的未知因子。除牧草功能外, 紫花苜蓿在作为人类健康食品、土壤生物改良剂、生物酶制剂、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栽培技术

1. 栽培方式

紫苜蓿翻耕后, 可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 对后作有显著增产作用, 增幅一般30%~50%, 多者2倍以上。 (1) 在农区可与中耕作物 (麦类、玉米、棉花、春谷等) 套种间作。但栽培年限不能过长, 2~3年为宜, 因为长大根系不易翻耕。 (2) 在半农半牧区与饲料作物轮作, 如青贮玉米、青刈玉米、籽粒苋、苏丹草等, 但不宜与根茎、瓜类饲料作物、棉花等轮作。 (3) 在牧区与多年生禾草混播。如无芒雀麦、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批碱草、老芒麦等。

2. 整地与施肥

紫花苜蓿需肥量大, 欲获稳产高产, 应多施肥。首先应施足底肥, 最好是厩肥500公斤/亩配合适当磷肥 (过磷酸钙20~25公斤/亩) , 其次播种时应施种肥, 包括氮肥 (仅第一年施用) 、硫肥、钾肥等。以后各年只需适量施用磷肥和根外追硼、钼、锰肥即可。紫花苜蓿种子细小, 因此要求良好的整地质量, 耕深不低于20厘米, 耙碎耱平, 同时墒情要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使土壤上松下实, 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播前镇压, 减少表土失水。如果是撂荒地、林缘地、弃耕地, 最好夏播, 播前待杂草全部长出, 以消灭杂草。

3. 播种

(1) 种子处理。清选→晒种 (接种根瘤菌的种子不能晒种) →硬实种子处理。 (2) 播期。春季墒情好, 杂草少, 整地质量好的熟耕地宜春播, 辽宁的春播时间宜在4月20日前后。若春季墒情不好适宜夏播。夏播时间不应迟于7月底, 否则不能安全越冬。 (3) 播种量。收草用0.75~1.25公斤/亩, 若土壤瘠薄, 可适当增加到1~1.5公斤/亩;采种用0.5~0.75公斤/亩。 (4) 播种方式。多采用条播 (机械播种) , 便于田间管理。瘠薄土壤 (窄) 行距30~40厘米, 播幅5~6厘米;肥沃土壤 (宽) 行距50~60厘米, 播幅8~10厘米。播种深度潮湿土壤宜浅, 1.5~2厘米;干燥土壤宜深, 2~3厘米。也可采取保护播种, 即与生长迅速 (收获早) 的一年生牧草、作物同时播种。可防止水土流失、使牧草播种当年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并减少杂草对牧草幼苗危害, 起保护幼苗的作用。因为多年生牧草一般当年发育较慢, 易受杂草危害。但要注意选好保护作物品种, 否则到中后期, 会与牧草争水、争光、争肥。小麦、大麦、燕麦、谷子、荞麦、油菜作为保护作物比较适合。

4. 田间管理

(1) 除草。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慢, 易受杂草、地下害虫的危害, 因此除草工作要抓早、抓好。在出苗后长出3片叶时 (10~15天) 及时除草, 同时除草要细致, 把弱苗、病苗、苗间杂草等除掉。 (2) 施肥。结合耙地追肥, 以磷肥为主配合微肥 (硼肥、钼肥、锌肥、镁肥等) 。如果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更应注意营养供应, 因为禾本科牧草具较强的侵占性, 吸收钾、硫、锰、钼、硼的能力强, 否则紫花苜蓿易受禾草排挤, 导致植物成分改变。另外要注意每次刈后及时施肥促进再生。 (3) 灌溉。有条件的地区应根据墒情合理灌溉, 可大幅增加产量。但地下水位高时应排水, 紫花苜蓿不耐涝, 水淹24~48小时即会死亡。每次刈后也要注意及时灌溉、施磷肥和除草。 (4) 防冻。东北地区可发生冻害。预防措施首先应选择抗寒品种, 其次在越冬前应进行培土, 以干土层盖住越冬芽, 也可于最后一次刈割时留高茬7~8厘米, 或隔数行留2~3行, 专门用以积雪。

5. 收获

(1) 刈割最适时期为初花期, 此时刈割既能获得高产量, 又能保证高品质, 养分含量高且易于消化吸收。 (2) 刈割次数。如果采取春播, 第一年东北地区可刈割两次, 第一次为7月上旬雨季到来前, 第二次为停止生长前1个月, 使根系积累足够的营养, 有利于越冬芽的生长;第二年东北地区可刈割三次, 株高5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刈割, 其后间隔20~30天进行下一次刈割。紫花苜蓿产量高, 亩产鲜草2500~3000公斤, 高者可达5000公斤, 折合干草1250斤/亩。

6. 种子生产

(1) 稀播。行距60厘米, 基肥每亩800~1000公斤, 配合每亩20~25公斤磷肥。 (2) 采种。头茬产量高, 品质好。因为种子成熟后有落粒现象, 所以要掌握适宜的采种时间, 当下部荚果变黑、中部荚果变褐、上部荚果变黄, 即有3/4荚果成熟时, 就应及时采摘。亩产种子20~50公斤, 置阴凉处避免发霉。 (3) 生产措施。首先施好磷、钾肥, 其次现蕾期给花追施硼肥, 提高种子产量, 在现蕾期可用一根绳子触动花序, 使其很快开放。

二、利用技术

青刈利用以在株高40~50厘米时开始为宜, 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是初花期左右, 二者利用期均不得延至盛花期后。紫花苜蓿在利用中应根据需要和播种面积, 有计划的生产种子和草产品, 提供商品经营。收草和收种的利用年限, 应视种子和产草量最高年限而定。紫花苜蓿用于放牧利用时, 以猪、鸡、马属家畜最适宜。放牧反刍畜易得臌胀病, 结荚以后就较少发生。用于放牧的草地要划区轮牧, 以保持苜蓿的旺盛生机, 一般放牧利用4~5天, 间隔35~40天的恢复生长时间。如放牧反刍畜时, 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要占50%以上的比例。应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 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草, 防止家畜腹泻。为了防止臌胀, 可在放牧前口服普鲁卡因青霉素钾盐, 成畜每次量50~75毫克。紫花苜蓿用于调制干草时, 要选择晴朗天气一次割晒, 防止雨淋, 以免损失养分降低质量, 可采取平铺结合扎捆散立风干再堆垛存放的方法。有条件的待晒至半干时移至避光通风处阴干。干草必须保持绿色状态。存放过程中应勤检查, 以防霉变造成损失。用裹夹碾压法调制干草效果更好, 即在麦收季节, 将刈割的鲜嫩苜蓿青草, 均匀铺摊在上下两层干麦草或其他用于饲料的柔软干燥禾谷类秸秆夹层内, 用石磙反复碾压至茎秆破裂。可使茎叶同步干燥, 缩短干制时间, 减少养分损失。同时苜蓿压出汁液被吸入秸秆, 混合贮存、混合铡碎或粉碎饲喂, 不但提高了秸秆适口性, 也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的生产与利用 篇2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的特性与应用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一种国内外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本文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征.饲用价值、食用价值及在水土保持和植物生物反应器方面的应用.

作 者:冯长松 卢欣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北京,100083刊 名:生物学通报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IOLOGY年,卷(期):200843(4)分类号:Q949.9关键词:紫花苜蓿 生物学特征 饲用价值 植物反应器

紫花苜蓿的栽培与利用 篇3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 种植当年根深可达1m以上, 多年后达10-30m。茎杆斜上或直立, 多分枝, 株高60-100cm。3小叶, 花成簇状, 排序为总状花序。荚果成螺旋形, 每荚含而不露, 9粒种子。种子肾形, 色泽黄褐色, 陈旧种子深褐色。

2 分布与栽培

据有关资料, 紫花苜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是目前世界分布最广的一种牧草, 种植面积达5亿亩。我国北方地区多分布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主要是旱作人工草地。随着以水为主的配套草库伦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牧业集约化进程的加快, 牧区、半农半牧区有灌溉条件的苜蓿草地应有大的发展。紫花苜蓿的适应性和利用价值都较其他牧草优良, 素有“牧草之王”和“牧草王后”之称。

3 适应性与利用价值

紫花苜蓿的适应性较广, 喜欢温暖和半湿润到半干旱的气候, 宜于干燥、湿暖、多晴少雨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适宜降雨量在300-800mm之间。有雪覆盖的话, -40也能越冬。因根系强大, 入土深, 对干旱的忍耐性很强。高温和降雨过多 (超过1000mm) 对其生长不利, 持续炎热潮湿或积水会引起烂根死亡。

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 除太粘重的土壤或极瘠薄的沙土及过酸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是沙质黏性黑土、壤土和富含石灰质土壤。性喜中性或微碱性, 最适宜PH值7.0-8.0。紫花苜蓿的利用价值非常高, 营养价值、适口性、肥田以及经济用途均高于其他牧草。从营养价值看, 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K含量亦较高。蛋白质含量一般为干物质的17%-23%, 胡萝卜素含量为玉米籽实的30倍。是优质的蛋白饲料, 也是配合饲料中不可代替的全能饲料, 在农区补充蛋白饲料缺乏, 在牧区增膘、育肥、发展集约型畜牧业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茎叶质地柔软, 味道清香, 可青饲、青贮、放牧或调剂干草, 适口性均好, 为各类家畜的上等饲草。其种子售价约20-30元/kg, 会成为市场看好的商品, 为今后农牧民增收有一定的作用。此外, 紫花苜蓿的固氮能力强, 根系发达, 可大量增加土壤氮素和有机质。种一亩紫花苜蓿, 每年可固氮百公斤以上, 增加有机质2kg以上, 是良好的前茬, 后茬种小麦、玉米可增产30%以上。由于其根部发达, 固土能力强, 地上枝多叶茂, 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是水土保持的先锋植物。

4 栽培技术

4.1 整地

紫花苜蓿是一种高产优质牧草, 要获得高产量和高效利用, 就要求有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水分和良好的整地。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播种的土地要深厚疏松, 整地精细、干净而无杂草。要灌排水系统畅通, 地下水位至少低于1m以下。

4.2 播种

播种时期视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及播种方式而定。受降雨量、湿度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乌兰察布地区通常在春季和夏季播种。旱作以夏播为宜, 即6-7月份雨水充沛或有灌溉条件则以春季单种条播为宜。播种方式采取条播、撒种和穴播均可, 常用条播和撒种。播种量一般每亩0.5-1.5kg, 撒种为每亩0.5-1kg。条播牧草行距20-30cm, 撒种45cm。

紫花苜蓿种子小, 顶土能力差, 播种不宜过深, 以2-4cm为宜。浅覆土, 轻镇压。如在紧实的土地上播种, 以1-3cm为宜。

4.3 施肥与灌溉

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是保证紫花苜蓿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刈割利用的苜蓿地, 为保证较强的再生性和生长需要, 更需要施肥与灌溉。

施肥除施入有机肥外, 主要是满足钾、磷、钙以及硫、硼等营养成分的供给, 具体施肥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来安排。紫花苜蓿生长对氮、钾、钙的吸收量随产量和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还有钾、磷、硫、硼是苜蓿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一般不提倡施氮肥, 除非在极瘠薄且含氮低的土壤中可用氮肥作种肥施。

紫花苜蓿是一种宜于进行灌溉的牧草, 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刈割利用的紫花苜蓿刈割后必须灌水, 为再生牧草提供必需的大量水分。

5 收割与利用

有灌溉条件时紫花苜蓿每年刈割3-4次, 旱作每年刈割1-2次, 收种每年刈割1次。紫花苜蓿产草量因收获时期和雨水条件不同而差异很大, 但收割时既要考虑产量, 又要考虑其营养成分, 所以一般认为在初花期刈割较合适。留茬高度5-6cm, 最后一次为10cm。株高60cm以上, 每亩产鲜草1500多公斤, 刈割三次可达5000kg。

紫花苜蓿用以放牧、青饲、调制干草, 青贮或加工草粉等均属上等草料。目前, 内蒙古地区对紫花苜蓿的利用绝大部分为收种, 收种以后制成干草或加工干草粉, 而青饲或青贮甚少。利用单一或不科学, 使其优良的使用价值没有很好发挥。今后应分清种子田和产草田, 大力提倡初花期紫花苜蓿草产品的加工和利用以及青干草调制、青饲和青贮的加工比重。

紫花苜蓿最适于调制青干草, 1kg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相当于3kg麸皮的营养价值。调制青干草关键是防止叶片脱落, 调制时应割后摊成草行, 半干后打成小捆, 不时翻晒, 基本干后堆成小堆, 再经2-3天拉回集垛。青干草可加工成优质干草粉或颗粒。

浅谈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 篇4

1 紫花苜蓿栽种优点

1.1 产草量高

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范围很大, 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 kg, 干草产量500~800 kg。

1.2 利用年限长

紫花苜蓿寿命可达30年之久, 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7~10年左右。其再生性强, 耐刈割。紫花苜蓿再生性很强, 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 一般一年可刈割2~4次, 多者可刈割5~6次。

1.3 草质好、适口性强

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 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 各类畜禽都最喜食, 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1.4 营养丰富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 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

1.5 肥田增产

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 并能从土壤深层吸取钙素, 分解磷酸盐, 遗留在耕作层中, 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 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 提高土壤肥力。

1.6 保持水土

紫花苜蓿枝叶繁茂, 对地面覆盖度大, 二龄苜蓿返青后生长40 d, 覆盖度可达95%。又是多年生深根型, 在改良土壤理化性, 增加透水性, 拦阻径流, 防止冲刷, 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十分显著。

1.7 蜜源植物

紫花苜蓿是严格的异花受粉植物, 常靠外部机械力量和昆虫采蜜弹开紧包的龙骨瓣而受粉, 花期长达40~60 d, 花期进行田间放蜂, 可使蜂蜜产量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提高苜蓿种子产量。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和整地

苜蓿适应性广泛, 可以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 但以土层深厚、平坦, 含钙较多的中性、微碱性土壤为佳。低洼易涝、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不宜种植。整地要求深耕, 耙细, 耱平, 播种层紧密, 掌握好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 cm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 土团落地立即散碎, 这时是合适的整地时间。结合深耕施足基肥, 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 kg~3000 kg, 磷酸二铵10kg, 或普通磷肥50 kg。

2.2 播种春播时间和主要品种春播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种, 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 紫花苜蓿主要引进品种有金皇后、阿尔冈金、肇东苜蓿、龙牧308等。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 去掉杂质、草籽等, 净度在90%以上, 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紫花苜蓿种子具有休眠性, 硬实率较高, 所以在播前应采用擦破种皮法或热水浸泡法进行处理。初次种植苜蓿的地块应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每kg种子用根瘤剂5 g, 溶于水中与苜蓿种子拌湿混种, 水量以浸湿种子为宜, 拌匀后立即播种, 在早晚播种为佳。用菌剂接种过的苜蓿固氮能力强, 生长旺盛, 产量大幅度提高。

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一般在15~30cm, 最好用牧草专用播种机播种, 没有专用播种机的也可借助小麦播种机进行适当调整进行播种, 简便易行。撒播全田覆盖较完全, 可利用苜蓿的遮蔽作用, 抑制杂草的生长, 但更要注意苗期防草, 否则将难以进行中耕除草和管理。

播种量要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 一般控制在1 kg左右, 每平方米保苗300~450株。苜蓿生长中存在自然稀疏现象, 密度稀时分枝多, 密度大时分枝少, 因此播种量要控制在适当范围。

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 条播适当深一些, 撒播则适当浅一些。一般播深在1.2~2.0 cm, 不要过深或过浅, 否则, 出苗弱, 影响产量。播后视墒情及时喷灌, 防止干旱。

2.3 田间管理

苜蓿在播种当年的生长前期, 苗期管理主要措施是防治杂草和保证土壤墒情, 以利于幼苗的良好生长。幼苗田间管护、温度、水分适宜时, 15 d左右开始出苗。出苗期应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小苗长出3片复叶时, 适时控制灌水, 促进根系发育。苗期生长缓慢, 春播容易受到杂草危害, 注意清除杂草和保持土壤墒情。

3 收割技术

3.1 青刈利用以在株高30~40 cm时开始为宜, 早春掐

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 是初花期左右, 二者利用期均不得延至盛花期后。

3.2 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

褐色时进行。收草田不能连续收取种子。种子田也应每隔1~2年收草一次。

3.3 紫花苜蓿在利用中应根据需要和播种面积, 有计划的生产种子和草产品, 提供商品经营。

3.4 收草和收种的利用年限, 应视种子和产草量最高年限而定。

3.5 紫花苜蓿用于调制干草时, 要选择晴朗天气一次割

晒, 防止雨淋, 以免丢失养分降低质量, 平晒结合扎捆散立风干再堆垛存放。有条件的待晒至半干时移至避光通风处阴干。■

摘要:本文通过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的介绍, 提出扩大苜蓿草的种植是物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苜蓿的种植与加工利用 篇5

1 苜蓿的种植

1.1 苜蓿品种的选择

(1) 在选择苜蓿品种首先要考虑抗寒能力, 要根据当地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份平均温度和极端最低气温选择适宜品种。要根据当地的平均年降水量选择品种, 不同苜蓿品种的质量有一定差异, 叶的大小、茎秆的粗细,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草的质量。

(2) 引进的苜蓿品种要通过引种观察试验, 需经两个以上生长年度的小面积试种, 重点观察越冬率、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

1.2 地块的选择与播前整地

(1) 根据苜蓿草地建设目的选择地块。建设规模化、商品化高产优质刈割型苜蓿草地, 要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势平坦, 如有条件, 可考虑灌溉水源情况。以生态治理为主, 兼顾刈割或放牧的苜蓿草地, 对地块的要求比较宽松。只要土壤不过分黏重, 不是过分瘠薄的砂质土壤以及pH值在6.5~8之间, 土层厚度一般在20 cm以上;年降雨量在400 mm以上, 不积水的地块, 都可以种植。

(2) 播前整地是通过机械作用, 翻没原有植被及剩茬, 既消灭了杂草, 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苜蓿种子小, 幼苗顶土力弱, 播种前必须将地整平整细, 使土壤颗粒细匀。苜蓿是深根型植物, 适宜深翻, 深翻深度25~30 cm为宜, 在深翻地基础上, 采用圆盘耙、V形镇压器镇压, 平整土地。

1.3 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1) 春播:

春季4月中旬至5月末, 利用早春解冻时土壤中的返浆水分抢墒播种, 春播的前提是有质量好的秋耕地。春季幼苗生长缓慢, 而杂草生长快, 春播一定要注意杂草防除。

(2) 夏播:

夏季6~7月播种, 应选在雨季播种, 宜雨前整地, 下透雨后播种。

(3) 秋播:

秋季播种对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利, 容易抓苗保苗。但播种时期不宜过晚, 播种时间应在8月上旬以前, 以使幼苗能够安全越冬。

(4) 冬播:

冬季播种在上冻之前1周左右进行。

(5) 播种量:

根据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播种方式、利用目的及种子本身的纯净度和发芽率的高低略有差异。土壤瘠薄, 苜蓿分枝较少, 可以多播一些;干旱地区水分不足, 要适当增加播量;条播少些, 撒播多些;盐碱地适当增加播种量, 苜蓿收草田播种量为10~15 kg/hm2。

1.4 播种方式

(1) 条播:

生产上, 苜蓿多以平作条播为主。可采用开沟器具开沟, 手工或器械条播点种, 人工或器具覆土。行距一般为20~35 cm, 播深一般1~2 cm为宜, 覆土1 cm左右, 播种后及时镇压。

(2) 撒播:

用人工或手摇机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然后轻耕或拖拽覆土器具进行覆土镇压。

1.5 田间管理

(1) 中耕:

中耕是采用人工手锄、板锄, 配合使用中耕机进行的行间土壤耕作。锄草与中耕机作业适用于平作条播, 中耕是具有多重作用的主要田间管理措施, 是破除土壤板结, 疏松土壤;增高地温, 干旱时防止水分蒸发, 土壤湿度大时促进水分蒸发, 即抗旱保墒, 调节土壤水分;又可除掉行间杂草。

(2) 除草:

苜蓿播种当年应除草1~2次, 杂草少的地块用人工拔除, 杂草多的地块可选用化学除草剂。播后苗前可选用都尔、乙草胺 (禾耐斯) 、普施特等苗前除草剂。苗后除草剂可选用施乐或精禾草克等, 用法及用量参照说明。

(3) 施:

苜蓿施肥包括施用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又称基肥, 是在整地前施在地表, 经耕翻等田间作业将肥料混入深层土壤。肥料多以农家有机肥为主, 也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 农户小面积种植苜蓿, 可使用优质农家肥及迟效磷肥作种肥。大面积机械播种一般施用过磷酸钙、速效氮肥或施用优质复合肥, 施过磷酸钙约40~60 kg/hm2。追肥在苜蓿返青和收割第2茬后施肥1次, 以磷、钾肥为主, 氮肥为辅, 氮磷钾比例为1∶5∶5。

1.6 病害防治

1.6.1 苜蓿褐斑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没有蔓延时尽快刈割, 合理施肥, 施肥量不宜过多, 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和杂草。

(2) 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 喷施70%代森锰锌6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

1.6.2 苜蓿锈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增施磷、钾肥, 合理排灌, 田间不应有积水, 发病严重的草地尽快刈割。

(2) 化学防治:

在锈病发生前喷施70%代森锰锌600倍液, 发病初期至中期喷施20%粉锈宁乳油1 000~1 500倍液。

1.6.3 苜蓿根腐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或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2) 化学防治:

播前可试用退菌特、敌克松、克菌丹75等药剂配成药土撒于田间。

1.7 虫害防治

1.7.1 苜蓿蚜虫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蚜苜蓿品种, 清除杂草, 减少虫源。

(2) 化学防治: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按每667 m2面积10~18 g加水30~50 L, 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

1.7.2 苜蓿蓟马

(1) 农作措施:

清除田间边杂草, 虫害发生前尽快收割。

(2) 化学防治:

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

1.7.3 小地老虎

(1) 农作措施:

消灭杂草, 在小地老虎发生后, 及时灌水, 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

(2) 化学防治:

施用毒土和毒沙, 用50%辛硫磷乳油按每667 m2面积用50 mL加水适量, 与125~175 kg细土拌后顺垄撒于幼苗根际处, 防效良好。

2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

2.1 收 割

为了提高牧草产量, 除了水肥条件外, 适当增加刈割次数也是提高产草量的方法之一。在水肥条件好时, 苜蓿全年收割3~5次为宜, 次数过多会影响根内蓄积养分, 使翌年牧草产量下降。苜蓿品质最佳时期是在现蕾期至初花期, 所以, 第一次刈割时间为初花期。每隔40 d左右收割一次, 每次刈割后要中耕除草, 一年内不论刈割几次, 但最后一次刈割不能太晚, 要在土壤封冻前25~30 d进行。一般留茬高度5~6 cm, 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0 cm以上, 以保证苜蓿越冬。

2.2 青 饲

初花期的苜蓿可消化营养物质, 粗蛋白质和矿

物质含量均高, 而粗纤维含量很少。家畜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易增膘。苜蓿一经割下, 其养分开始分解, 如不及时饲喂, 养分随之下降, 一但堆放发黄, 影响家畜适口性, 因而要随割随喂。

2.3 晒制干草

干草是苜蓿最主要的加工利用方法, 是家畜冬舂最优质的饲草, 每次青刈下的苜蓿均可晒制干草。苜蓿在收割后, 就地摊晒6~7 h, 使含水量降至50%左右, 搂成松散的草垄。同时根据天气条件、牧草数量和干燥程度, 将晾晒的草铺子和草垄翻动1~2次。当含水量为35%~40%时, 将草铺捆成重约4~6 kg的草捆, 并码成“人”字形草堆, 然后继续干燥36~48 h, 就可调制成含水量15%~17%的青干草。采用地面干燥法必须在晴天进行, 以防雨淋发生霉变, 苜蓿叶片自收割至干燥过程极易脱落, 所以在干燥期间, 应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以减少部分叶片过度干燥而造成养分损失。

在规模化苜蓿生产中, 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国内一些大型苜蓿生产、加工企业采用低温烘干和高温快速干燥法, 使用这些方法苜蓿蛋白质含量可比自然晾晒的苜蓿干草提高5%~7%, 但设备价格昂贵, 加工成本高。

2.4 半干青贮

紫花苜蓿的生产与利用 篇6

2013年5月9日, 台儿庄区畜牧水产局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草地生态研究室的科研团队一起, 赴山东祥和乳业苜蓿种植基地进行采样。经过本团队与国家牧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完成了苜宿生产指标与土壤养分测定与分析, 现将采样数据与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土壤为偏碱性砂姜黑土, 土质粘重耕性不良, 地理位置为北纬34.61°、东经117.6°, 海拔25m, 土地平整;属温暖性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13.2~14.2℃, 极端高温40.2℃, 极端低温-12.6℃, 日照总时数1998.4h, 常年降水量为970mm, 无霜期229d, 表土厚度40~50cm。

1.2 试验材料

山东祥和乳业牧场种植基地, 苜蓿品种为金皇后。试验地采用30cm等距离机播种植, 采用喷灌浇水, 一般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浇水次数, 每次浇水为地面有积水为准。施牛粪底肥1000kg/亩, 然后每年春天每亩施500kg, 第二茬收后施肥1000kg/亩。试验材料为第2年生苜蓿.

1.3 试验方法

1.3.1 土壤养分的测定

以2年生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 于2012年5月9日取样测定。 (1) 取样方法。一般以150~200亩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 采集15~20个混合化验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 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 并依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采样地块和采样点, 确定调查采样路线和方案。 (2) 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 确定采样深度, 一般取样深度0~20cm。 (3) 采样季节和时间: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 以苜蓿播种前15~20d取样一次, 苜蓿越冬初期取样一次。 (4) 采样方法、数量: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 每个混合土样由15~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均匀一致为1㎏, 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 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相同。采样器垂直于地面, 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取样器具。 (5) 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用于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p H值、微量元素等指标。样品处理、化验、储存由当地农业部门承担。

1.3.2 株高的测定

株高在刈割前测定, 每个品种4个重复, 每个重复测10株, 求平均值得株高。

1.3.3 苜蓿草产品品质的测定

采用人工刈割方式对初花期至盛花期苜蓿进行刈割, 刈割后取样本以备进行分析测试, 样品自然风干。苜蓿草粉制备:整珠苜蓿用粉碎机过1mm筛制成全草粉, 置瓶中密封保存备用。分析测试各样品种中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营养成分含量。

1.3.4 鲜干草产量的测定

刈割在初花期进行, 刈割后测定每个小区的鲜草量, 再取苜蓿鲜草样1kg风干至含水量10~15%, 计算干鲜比, 折算干重。

1.3.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样数据测定

2013年5月, 台儿庄区畜牧水产局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草地生态研究室在山东祥和乳业牧草种植基地共同取样, 对所采集的牧草样本进行生物学指标、组织成分和土壤养分等指标进行了化验检测, 经统计分析后获得如下数据 (见表1) 。

2.2 采样数据结果与标准对照

山东祥和乳业采样数据结果与标准对照 (见表2) 。

2.3 数据分析

从表1和表2可知, 由于采样时苜蓿的生育期为分枝期 (分枝后期即将进入现蕾期) , 只有少数植株现蕾、开花, 故所得到的苜蓿产量指标偏低, 苜蓿营养指标偏高, 不能代表最适刈割期时苜蓿的产量和营养状况。以下对于苜蓿的产量、营养、组织分析只针对采样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山东祥和乳业苜蓿每平方米枝条数为329, 表明山东祥和乳业苜蓿产量一般;同时所得干草产量约为5210Kg/hm², 相对较低。苜蓿组织中的氮、磷、钾、硫、钙、镁、锌、铜、铁、锰、钼含量分别处于较高、足够、足够、基本足够、足够、基本足够、足够、足够、足够、足够、基本足够、缺乏的状态, 表明苜蓿虽基本不缺营养, 但总体上苜蓿营养含量不高。由于采样时间早于最适刈割期, 故苜蓿品质非常好, 粗蛋白含量高、纤维含量低。

3 讨论

3.1 适当追肥

验收地土壤为中性偏碱的砂礓黑土, 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硼、有机质分别处于极丰富、中等、极丰富、丰富、极缺、缺乏、中等、缺乏、极丰富、极丰富的状态, 表明土壤中大量、中量元素并不缺乏但总体上不丰富, 且部分微量元素缺乏, 故需要全方面追肥。收获苜蓿后会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 然而土壤持续供给营养元素的能力有限, 为了保证苜蓿生产潜力的发挥, 需要通过施入肥料补充苜蓿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山东祥和乳业最好能在翌年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及时追肥, 并结合当地情况和施肥习惯, 针对苜蓿生长特点, 制定施肥方案。山东祥和乳业追肥使用牛场牛粪, 但牛粪为冷性肥料, 分解缓慢, 直接施用肥效低, 建议今后采用堆肥或沤肥的方式充分腐熟后再施用。此外今后在肥料管理中, 如不考虑成本亦可在追肥中应加强复合肥和微肥的施用, 适当减少尿素的使用。

3.2 苜蓿田建植与管理

今后建植苜蓿田在播种前, 应选用所用苜蓿品种相应的根瘤菌剂进行接种。通过接种根瘤菌在减少氮素化肥的使用同时亦满足其氮肥需求, 以减少生产成本, 另外还增加苜蓿产草量和蛋白质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 使苜蓿的后茬作物获得增产。

3.3 苜宿种植技术

应结合当地苜蓿种植经验和实际, 遵循16 (20) 刀定律。即苜蓿收获16次 (多到20次) 时, 就应考虑重新翻种;切忌连茬, 参照当地种植习惯, 轮作 (倒茬) 种植1茬其它作物之后再建植苜蓿田。

3.4 苜蓿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篇7

1 苜蓿的营养价值

优质的紫花苜蓿产量高、叶含量丰富,作为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K等)、矿物质(钙、磷、铁、镁等)、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苜蓿叶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达70%以上,蛋白质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而且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紫花苜蓿属于粗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达40.6%,钙含量达1.5%~1.9%,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及有效改善奶质。研究发现,使用作物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仅能满足5000kg单产水平奶牛的营养需求,以普通干草、青贮玉米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可维持7000kg单产水平奶牛的营养需求,饲喂优质的苜蓿干草可达8000kg以上单产水平。目前我国养牛业普遍缺少优质苜蓿饲料,因此应加大优质苜蓿的种植力度。

2 苜蓿的加工方式

目前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多以苜蓿干草的方式调制利用及储存苜蓿,但苜蓿干草的晾晒、储存及产量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苜蓿品种、栽培状况、收割方式及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产量最高、长势最好、营养最丰富的第一茬苜蓿若收割晾晒时处于雨季,会导致苜蓿草发生霉烂,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苜蓿的加工方式逐步向青贮的利用形式转变,具体技术有以下几种:

(1)半干青贮技术。半干青贮技术是一种较实用的低水分青贮技术,青贮发酵品质和效果良好。该技术是通过萎蔫降低新鲜苜蓿的含水量,阻止酪酸发酵,促进乳酸发酵,以此形成优质、低水分的青贮饲料。苜蓿的半干青贮对保存其营养物质和提高综合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半干青贮能阻碍有害微生物如腐生菌和丁酸菌等发挥作用,有效避免高水分青贮导致的植物渗出液浪费,进而保存较多的原料养分。同时半干青贮苜蓿在制作中发酵程度较弱,酸味较淡,故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更接近青草,利用价值更高。因此可将半干青贮苜蓿饲料替代奶牛日粮中的干草或其他青贮饲料,不仅更方便饲喂,还可降低管理成本,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添加剂青贮技术。优良的青贮原料应具备较多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较低的缓冲能和干物质含量高于20%等条件。在实际生产中,苜蓿中的可溶性糖分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缓冲能力高,必须采取诸如田间萎蔫、精细切短或添加添加剂来处理。促进青贮发酵的乳酸菌来源于苜蓿青贮原料上附着的野生乳酸菌,青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乳酸菌是否迅速大量增值,但通常这种可用的野生菌种很少,青贮过程中如果缺少足够的乳酸菌,苜蓿青贮时就会变为缓慢、较差、不可控制的发酵过程,并造成青贮后养分损失过多,致使饲料质量下降。青贮过程中人工适量添加添加剂可影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控制青贮发酵的过程,进而生产出优质的苜蓿青贮料。青贮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通常可分为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防腐剂及营养添加剂4大类。近年来苜蓿青贮除使用各种酸类添加剂以外,还添加了一些新型生物添加剂,如乳酸菌制剂和纤维素酶制剂等,极大地提高了苜蓿的青贮效果和品质。

(3)混合青贮技术。为了确保苜蓿青贮发酵的品质,保证营养成分均衡,满足乳酸菌的繁殖需要,苜蓿青贮时要添加一些富含糖类的物质,如饲料作物、禾本科牧草、糖蜜、甜菜渣和酒糟等,制成苜蓿与其他饲料原料的混合青贮产品,混合时应根据添加的牧草种类、营养期及其营养成分等确定混合比例,如苜蓿与玉米、高粱等作物秸秆混合青贮时,混合比例以1∶2~3为宜。

3 小结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篇8

1 苜蓿的特征特性

1.1 苜蓿的特征

紫花苜蓿又叫苜蓿, 紫苜蓿, 属豆科多年生牧草, 因其适应性广、产量较高 (亩产鲜草4000~8000千克) 、粗蛋白质含量高, 品质好。苜蓿寿命可达10年以上, 以2~4年产草量最高, 生产上一般利用5年。苜蓿根系发达, 根上共生固氮菌, 能改良土壤, 主根粗大, 入土可达10米, 根部上端膨大为根颈, 是分枝及越冬芽着生的地方, 每个根颈上有25~40个分枝。茎直立, 光滑, 高1~1.5米。三出羽状复叶, 叶量多, 花紫色, 虫媒为主, 异花授粉。荚果螺旋形, 不裂, 每荚有种子2~8粒, 肾形, 黄色, 千粒重1.5~2克。

1.2 苜蓿的特性

苜蓿喜温凉气候, 种子5℃即可发芽, 生长发育温度15~25℃, 苜蓿在春季生长最快。耐寒性强, 气温5℃开始返青。不耐高温, 气温高于30℃, 生长受阻。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排水良好, 富于钙质的土壤生长最好。苜蓿蒸腾系数高, 生长需水量多, 但又最忌积水, 若连续淹水1~2天即大量死亡。春播3~4天出苗, 播后30~40天茎高10厘米, 播后80天草高50~70厘米, 开始现蕾开花。

2 整地与施肥

2.1 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 幼芽细弱, 顶土力差, 整地必须精细, 要求地面平整, 土块细碎, 无杂草, 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 入土深, 对播种地要深翻, 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2.2 施肥

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 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 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 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 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酸二氨4~6千克。

3 播种

3.1 播种

播种前要晒种2~3天, 以打破休眠, 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3.2 接种

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 要接种苜蓿根瘤菌, 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 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 充分搅拌, 随拌随播。

3.3 播种期

春、夏、秋季播种均可, 春播3~5月应注意除杂草。夏播常有高温灼伤, 影响幼苗生长。秋播以9月为最佳, 此时土壤墒情好, 杂草危害轻, 出苗和成苗率皆较高。

3.4 播种方法

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 条播最好, 行距20~30厘米, 肥地加大, 将种子和细土或细沙混匀撒于沟中, 覆土2厘米左右, 土干宜深, 土湿宜浅。

4 田间管理

4.1 除草

苜蓿苗期生长缓慢, 竞争不过杂草, 应中耕除草2~3次, 或用适用于豆科作物的除草剂处理。

4.2 施肥

重施磷、钾肥, 一般不施氮肥, 每刈割一次, 亩施二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5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或磷酸二氢钾5千克, 无需追施氮肥。

4.3 灌溉排水

苜蓿根系入土深, 抗旱能力强。但在干旱季节及每次刈割后适时浇水, 能明显提高产量。苜蓿根系不耐淹, 连续水淹24h即会造成死亡, 雨季涝洼地应注意及时排水。

4.4 病虫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 可用波尔多液, 石流合剂, 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 浮尘子, 盲蝽象, 金龟子等。可用乐果, 敌百虫等药防治。

5 收获及利用

5.1 青饲或晒干草

从第一朵花出现至全株十分之一开花时期, 草中营养最丰富, 茎叶产量高且易消化, 为收割最佳时期, 年收割4~6茬。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 最后一次收割应距初霜一个月, 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5.2 放牧

应划区轮牧, 每隔40~50天放牧一轮。

5.3 青贮

单独青贮容易腐烂, 可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

6 饲喂与注意事项

6.1 饲喂

苜蓿可喂牛、羊、马、猪、鹅、鸡、鸭、兔、鱼等。青饲:牛25~40千克/头日, 猪7.5~10千克/头日, 羊1~3千克/只日。干草:牛、羊、马可不限量, 猪禽用苜蓿粉配成配合饲料后喂给, 比例为猪5~15%, 鸡2~5%, 火鸡10~18%, 鹅10~25%。

6.2 注意事项

上一篇:透视未来的瓶颈下一篇:互动需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