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生产记录

2024-07-09

苜蓿生产记录(精选11篇)

苜蓿生产记录 篇1

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曹致中侯向阳魏臻武

(1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01008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奶业发展项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研究内容和课题进展。本课题已在优质高产多抗苜蓿新品种育种和筛选、苜蓿良种扩繁、清选加工检测和贮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优质苜蓿干草低损

高效收获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苜蓿和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奶业专项优质饲草苜蓿产业化

1、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牛奶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和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年人均牛奶占有量不足7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达100公斤。目前中国已进入到了奶制品需求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人均消费增长率每年都超过10%。“十五”期间我国将奶业发展项目列入重大科技专项,总投入4亿多元,力争突破制约奶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使我国奶业的总体发展速度提高2~3个百分点,奶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高产优质的牛奶生产,依赖于充足的优质饲草供应。“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02年10月在甘肃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共同主持下开始实施。本课题以对奶业发展意义重大的苜蓿和饲用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技术研究与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筛选和培育适于我国各生态区奶牛生产需求的优质、高产、高抗苜蓿新品种,加速良种繁育,重点解决我国奶业专用饲草品种缺乏及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的技术问题,满足当前农牧区种草养畜快速发展的要求,为我国奶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苜蓿新品种的选育;种子繁育技术和种子基地建设;优质苜蓿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和高产示范田建立;苜蓿收获加工调制技术工艺和核心设备的研制;饲用玉米青贮技术及产业化生产工艺等五个方面。对苜蓿生产的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各项技术的整合配套,为实现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可提供系统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2、建立优质高效的苜蓿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优质苜蓿产业化示范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与奶业产业化项目示范区密切结合,为示范区的饲草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和技术支撑。制定实施共性项目与示范区结合方案,通过优质饲草高效生产为奶牛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饲草。

课题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与北方城市奶业项目的北京三元集团结合,在北京市大兴区进行项目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奶业产业化示范区项目的伊利乳业集团和蒙牛乳业集团结合,在呼和浩特市郊区进行草业基地建设,与示范区结合进行饲草生产;甘肃农业大学和吉林农科院草原所在兰州和长春郊区建立优质饲草生产基地,与兰州好为尔乳业和长春的奶业公司开展互助合作,为今后这两个地方的奶业发展建121

立饲草基地打下一些基础。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在甘肃庆阳地区建立5万亩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基地,高效苜蓿集成技术推广3千亩。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选育的草原3号以及草原1号、草原2号苜蓿为推广品种,在呼和浩特市郊区建立高产示范苜蓿田,为伊利乳业和蒙牛乳业提供高产优质苜蓿草,提高牛奶的产量、质量和风味。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和畜牧所联合研制牧草收获加工机械,为苜蓿的机械化收获加工提供适宜的价廉质优的机械设备。

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草业中心、饲料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及低损高效收获加工技术、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等,在北京三元集团的大兴区示范区进行产业化示范推广,结合推广中牧1号等优良品种,使奶牛的饲养水平提高,产奶量提高。

3、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取得高效优质苜蓿生产技术研究的重大进展

3.1优质高产多抗苜蓿新品种育种和筛选

内蒙古农牧大学选育的草原3号苜蓿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注册品种。目前,正在筹备申请新品种保护。甘肃农业大学多年研究的天蓝苜蓿也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作为注册品种。该品种为一年生苜蓿,主要用于夏收后复种作为家畜饲草,也可以作为草坪绿地用种和水土保持草种。

同时,各参加单位按照既定育种方案进行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筛选抗旱、耐寒、长穗、低纤维素等优良性状的苜蓿新品系5个,目前,田间观测记载和选育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搜集整理的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苜蓿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目前已建立苜蓿基因组RAPD、SSR、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体系。

在兰州、景泰、庆阳等地实验站建立了紫花苜蓿品种品比实验小区,对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广泛的品种比较试验,评价苜蓿的品种特性和生产性能。

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宁县建立5万亩引进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基地,完成集成技术推广任务3千亩。并提出黄土高原苜蓿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及最佳利用方式。将成果应用到具有相似生态类型的区域,起到辐射推广的示范效应。

在甘肃等地开展农户种植牧草,养殖家畜,发展持续农业状况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为发展种草养畜、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辅助资料。

3.2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

对参试的国内外14个苜蓿品种和7类苜蓿根瘤菌分别采用试管滤纸桥水培法进行苜蓿品种与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优良组合结瘤研究。经3批初筛发现,24个组合结瘤效果突出,在植株株高、植株鲜重方面有明显优势。

苜蓿专用高效丰产种衣剂研制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节水抗旱物质、适宜种衣剂使用的保水剂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并确定了适宜的使用浓度;筛选出了对根瘤发育影响较小且防治苜蓿病虫害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并确定了杀菌剂的使用浓度;筛选出适宜的成膜物质并根据苜蓿的养分需求特点,确定了应予添加的其他养分。根据田间和室内的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专用高效丰产种衣剂的配方。种子丸衣化技术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丸衣造粒材料和粘合材料以及使用比例;筛选出适宜的抗旱保水材料,确定了在丸衣中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确定了适宜的营养元素及使用量、适宜的杀菌剂及其在丸衣材料中的使用浓度;确定了丸衣工业技术,包括使用顺序和工艺流程。

苜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苜蓿主要病害、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苜蓿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田间抗病性三方面的研究。主要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已初步筛选出了低毒无公害药物,其防治效率达70~90%,目前正在进行药物防治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苜蓿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田间抗病性研究已摸清了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发生时间及发病高峰期,病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和不同品种在抗病性上的差异。

选取我国北方广泛引进栽培的5个国外优良苜蓿品种和3个国内品种,进行苜蓿高产群体结构及生理基础研究,以高产栽培方式进行种植144个试验小区。

东北地区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苜蓿田间杂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田间杂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选取3种农药对苜蓿和东北地区常见的田间杂草进行苗前和苗后两个处理,结果表明苜豆宝的试验效果最为显著。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选取的国内外48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于吉林省农科院草地所牧草试验地进行了品种在越冬率和干草产量两方面的比较试验;以前茬作物玉米土壤为对象,分别确定了耕地、耙地和镇压处理三者之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行距三者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在播种前以豆添乐、豆旺、大豆种衣剂为试验材料对苜蓿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进行效果比较。在东北地区苜蓿典型生产区吉林省公主岭市的4个乡镇建立了600hm2的示范区,并于6月中旬进行了喷药除杂草,8月中旬进行收获并测定了第一茬干草产量。

3.3苜蓿良种扩繁、清选加工检测和贮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在内蒙古赤峰和甘肃酒泉建立了长期定位实验站,对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种子田单产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紫花苜蓿种子田灌溉技术研究土壤质地为壤土—粉沙质粘土,土层厚度在2m以上的种子田,入冬前进行足量灌溉,次年春季返青到种子收获期不灌溉可有效抑制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生长,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提前。与灌溉1次或2次相比,返青期到收获期不灌溉处理的植株高度降低,无倒伏情况发生,有利于昆虫授粉,提高了结荚率,种子产量从625㎏/hm,提高到1083.3㎏/hm。

紫花苜蓿种子田施磷肥技术研究春季施磷肥或秋春两季施磷肥可明显地提高紫花苜蓿根部和种子中的全磷含量,返青期根部的全磷含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田施磷肥的指示指标。土壤速效磷含量≤12.47mg/kg的苜蓿种子田,秋春两季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优于仅春季施肥。土壤不缺磷的种子田,施磷量为360kgP2O5/hm,头年秋季施1/3,第二年春季施2/3,可获最高种子产量,为1523.2kg/hm。

紫花苜蓿种子田疏枝技术研究目前大部分地区苜蓿种子田密度过大,实行行内疏枝可提高种子产量。仅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不疏枝产量为563.8kg/hm,疏枝处理可获得产量763.3kg/hm,疏枝并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使种子产量达816.7kg/hm。疏枝后枝条密度由567.1个/m降低到431.9个/m,每个生殖枝的平均结荚序数由20.8个提高到29.6个。22222222

2在内蒙古赤峰建Baralfa苜蓿种子田300 hm,内蒙古巴盟建WL232苜蓿种子田140 hm,甘肃酒泉建WL323苜蓿种子田100 hm,中苜1号苜蓿种子田60 hm,按计划完成2003年种子田建植任务。

3.4优质苜蓿干草低损高效收获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对于“苜蓿收割压扁机”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工艺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定型的苜蓿收割机械只有新疆牧机厂和内蒙古天力风机厂生产的割幅为1.7米的4圆盘和双圆盘割草机,均没有压扁辊,根据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急需大型的牧草收获机械,相应的60马力以上拖拉机也开始普及,因此我们的研制内容是2.5米的苜蓿收获机械,并自带压盖辊。具体方案是6圆盘,下传动,金属焊接式的压扁辊。

对“苜蓿收割压扁机”进行了图纸设计和绘制,共计绘制图纸460张,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大半,预计9月底全部结束。课题组的图纸绘制现已全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质量和绘制速度均大大提高。

对“苜蓿收割压扁机”的主要部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确定。例如上、下传动箱是生产“苜蓿收割压扁机”的关键部件,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需要专用工艺装备,投入也大,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市内调研,进行了初步方案研究。

3.5苜蓿和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研究

已筛选到的2种产酸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2222plantarum):革兰氏阳性,杆状,以单个、成对或短链形式存在,非雹子形状,微嗜氧菌,过氧化氢酶阴性,需多种营养,最佳ph值5.4-5.8,范围4.0-6.0,最适温度30-37℃,范围13-42℃,无蛋白水解作用,可以发酵糖(右旋葡萄糖,蔗糖或果糖)为乳酸,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产酸,促进和加速发酵过程。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革兰氏阴性,球形,成对或四位体形式存在,非雹子形状,兼性厌氧菌,过氧化氢酶阴性,需多种营养,最佳ph值6.0-6.5,范围4.5-7.0,最适温度25-37℃,范围13-42℃,无蛋白水解作用,可以发酵糖(右旋葡萄糖,蔗糖或果糖)为乳酸,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产酸,同时促进和加速发酵过程。

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用于培养产酸益生菌的培养基,其主要原料为牛肉蛋白胴、葡萄糖、酵母浸膏、硫酸镁、柠檬酸铵、乙酸纳等。用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为,牛肉蛋白胴、葡萄糖、酵母浸膏、硫酸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铵、乙酸纳等。

经试验室培养已经获得2种主要产酸益生菌的纯菌粉,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可以达到10*1012 个/克;戊糖片球菌的活菌数达到10*1011 个/克。将这两种菌粉为主要原料,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为辅料,以葡萄糖、活化剂和硫酸锰等为助剂复配出青贮微生物添加剂,该产品的配方技术合理,产品获得成功。

课题已申请专利一项“天然乳酸菌接种剂—绿汁发酵液”,这是一种类似于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发酵液青贮技术,该技术不仅对改善豆科牧草青贮品质有效,而且对高水分牧草直接鲜贮也很有效。

4、强化课题组织管理,建立以专利和新品种创新和保护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本课题实行组织部门领导下的课题主持人负责制。由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内容组织科研队伍,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任务目标、经费使用计划及研究方案,做到国家、部门、地方、企业四力合一,人才、技术、资金高度集成,研究、开发、辐射同步进行。结合国家专利战略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政策,加强对专利、自主知识产权、重大产品等成果的预测与管理,滚动支持最新发现的与专项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创新技术及有培育前景的成果。建立快速吸纳创新性成果的滚动机制,强化项目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建立课题的绩效评价机制和“优增劣汰”制。

课题和专题实行目标化滚动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分工,各负其责,优存劣汰、滚动支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计划顺利完成。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措施保障保证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成立课题管理专家咨询组。聘请知名专家负责对课题的攻关方向、实施过程、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强化知识产权目标管理。本课题采用预留知识产权专用费、实行后补助的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及时知识产权资产化(专利、品种权)。组织有关专家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苜蓿生产记录 篇2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品种的秋眠级数有9个级别,不同秋眠级数品种对气候要求差异较大。秋眠级数越低的品种越冬能力越强,但其春季返青迟,收割后的再生速度也慢,生产潜能也就越低;而秋眠级数越高的品种,其越冬能力则相对越差,但其春季返青早,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也快,生产潜能明显高于秋眠级数低的品种。因此,如气候较寒冷的北方宜选择秋眠级数较低的品种,而气候相对较为暖和的南方就该选择秋眠级数较高的品种。

2 选好栽培地点

虽然紫花苜蓿耐旱、耐瘠薄,对土壤条件要求也不严,但因其不耐涝和强酸,其生长也需充足的光照,因此不适于在强酸性土壤(pH<5)、低洼地和高度遮荫地种植。这是因为强酸性土壤会使紫花苜蓿生长不良,如要在强酸地种植,须在播种前3~5个月每667 m2施100~150 kg生石灰,1 000~2 000 kg有机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而长期积水(超过24 h)会使紫花苜蓿因烂根而灭产;另外高度遮荫则会使紫花苜蓿光照不足而生长迟缓,不利于其产草性能的充分发挥。为此,为实现种植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地点的选择上还是应以地势较高燥、肥力好、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6.3~7.5之间和能排能灌的地点为好。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地块的选择上还要尽量遵循就近方便的原则。

3 精细整地

由于紫花苜蓿的种子细小,为保证出苗整齐,所以播种前须精细整地。首先,要耕翻土地深20~25 cm,并结合耕翻每667 m2施发酵好的沼液、粪肥或厩肥1 000~3 000 kg作底肥。其次,耕翻好后,以1.5~2 m的宽度开墒,墒与墒之间要开沟,沟宽20~40 cm,沟深20~25 cm,并平整好墒面,耙平、耙碎大土块,使表土变实,防止因地下悬空而造成出苗后的"吊苗"现象,以利于种植后的灌溉、刈割和中耕管理。

4 科学播种

一是要做到适时播种。紫花苜蓿播种时间可依据各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利等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春播、夏播或秋播,不过一般以秋播为最好。二是要严格控制好播种量。播种量为:条播,0.8~1 kg/667 m2;撒播,1.0~1.5 kg/667 m2。三是要采用科学的播种方式。为了便于种植后管理和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实际生产中以采用条播方式为好,即:行距30~40 cm,播幅10~15 cm,然后浅覆土1~2 cm。同时,为使播种均匀和促进出苗后幼苗的生长,播种时可将过磷酸钙与苜蓿种子以20~25∶1的比例拌均后再进行播种,如以条播种植667 m2紫花苜蓿为例,就可将10~20 kg的过磷酸钙与0.8~1 kg的紫花苜蓿种子混均后再播种。

5 认真做好中耕管理

一是要及时进行杂草防除。紫花苜蓿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如杂草危害较重时应及时采用人工除杂方式或选用合适的除草剂。二是要加强施肥和灌溉。每年入冬前还要进行冬灌,以利植株越冬。同时,由于紫花苜蓿在幼苗期因其根瘤菌固氮能力差,所以此期除施适量的磷钾肥外,还应每667 m2追施氮肥5~10 kg,施用后还要及时浇水或把氮肥溶于水中后再施用,以促进紫花苜蓿有效根瘤菌的形成和幼苗的生长。但氮肥施用量不能过大,以免烧苗而影响其生长,且后期紫花苜蓿形成固氮能力后也不宜再施用氮肥以免影响其有效根瘤菌的形成和固氮作用的正常进行。其次,因紫花苜蓿对硫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每年每667 m2地还应施1.7~3.4 kg的硫酸盐。当然,如有条件的话,通过测定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后再进行配方施肥那是最好的了。三是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在实际生产中,除了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外,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加强管理和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发生就要根据病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发生锈病时可通过刈割或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及15%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来防治。总之,病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选择合适的苜蓿品种,加强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才能实现高产。

6 适时刈割和科学利用

我的生产记录 篇3

随着预产期10月1日的临近,我越发期待早日见到肚中的宝宝。真的希望宝宝的生日能跟祖国的生日是同一天。可一直到了10月3日,都没有一点反应。我有点担心,就去医院做了检查。不知是当天天气热的缘故还是因为比较紧张,彩超和心电图都出奇的异常,彩超上说羊水太少,心电图显示宝宝的心率太快,极不正常。医生说,宝宝有可能会缺氧,需要马上住院观察,甚至必要时要输氧,也可以选择剖腹产,医生立马就给开了住院通知单。当时的我真得很害怕,不过也有点怀疑:检查会不会出错?因为宝宝每天的胎动还很正常!老公建议第二天去另一家医院重新检查一次,如果检查结果相同,就马上住院剖腹产。

第二天检查后,结果居然一切正常!医生分析,头天检查的彩超、心电图异常很有可能和当天的天气、心情有关,让我不必担心。如果再过几天,预产期推后一周还没生产迹象,就要考虑剖腹产!原来是虚惊一场!

临产征兆

之后的几天,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每天照吃照喝。还不忘散步、爬楼梯等,只是偶尔觉得肚子有向下坠的感觉。婆婆说,那是宝宝想要出来了。10月6日,吃过晚饭后一切还挺正常,洗过澡就早早睡了。凌晨3点多我隐隐感到肚子痛,比月经来时还要恐怖,就上了趟厕所,发现“见红”了!当时有点怕怕的,不过“见红”不是太多,而且肚子痛也不是那么频繁,羊水也没破。我又躺到床上去了。可怎么也睡不着了,熬到了天明,跟婆婆讲了一下。她说没事,再等等。等肚子几分钟痛一次的时候才说明快生了。可早上一点胃口都没有。刚吃过的东西,就都吐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肚子里的“小东西”在作怪!白天照常出去散步、买菜之类的,每当肚子痛的时候,就停一下再走。这个时候我还坚持着产前运动的原则。

体验阵痛

10月7日晚上,肚子痛得越加厲害了,躺在床上一点都睡不着,大概10分钟痛一次。11点多的时候,我痛得实在厉害,就跟婆婆说:“我们去医院吧!”于是准备好待产包,拨打了医院的救护车专线。

凌晨00:00

救护车到达楼下。婆婆把我扶上车,我痛得有点神智不清,晚秋的风凉凉的,我的心还是有点虚,有点怕怕,甚至浑身直打冷颤。

凌晨00:30

之前每时每刻都想快点见到宝宝,可是真正到了医院的时候,却感觉从未有过的害怕。真正到了战场又想当逃兵了。医生给我做产前检查。一切正常,还没破水,宫口才开1指!医生说,可以办住院手续了,等开10指才能生下来。

凌晨4:00

我一直都想自然分娩,所以到了医院还不忘在病房的走廊里来回走动,宫缩阵痛时,我就停下来抓着栏杆,有时实在受不了了,就跪在地上,那时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艰辛!随后,宫缩的频率逐渐加快,大概两三分钟一次,医生检查说:“快了,已经开3指。可以进待产室了。”

凌晨5:00

进入待产室,躺在病床上,同时做胎心监护。这种感觉很难受,痛的时候,我就翻来翻去,甚至使劲抓婆婆的手,婆婆的手都快被我捏断了。还记得以前有同事开玩笑说终于明白为什么产床两边的手柄是铁的,此时的我,觉得就算是铁的,我也可以把它扳断。

早晨6:00

护士把我移去产房,检查说,已开7指,快了。然后护士给我做了备皮,方便自然分娩。同时跟我说,痛的时候要用力,不痛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一下。恩!一定配合。我用呼吸法配合着宫缩袭来的疼痛,可还是感觉力气快用完了。

早晨7:00

我痛得快晕过去了,都不知过了多久,问护士,快了不?护士瞟了一眼,还没呢,继续。中间有医生护士进进出出,很悠闲自在的样子,好像我根本不存在。我差不多两个晚上都没睡觉了,白天吃的东西也不多,又饿又困又痛,再加上强度这么大的运动,累得大脑一片空白,只知道要用力,要坚持。

顺产转剖

进入产房3个多小时了,宝宝还没生下来。医生有点担心,检查发现我的宫口又只开3指了!这可怎么办?医生说:“有可能宝宝的头太大(这几天还没见过头这么大的宝宝),一直下不来,而且你的力气也快用完了,以至影响了宫缩的进程。这样可不好,要马上手术,签手术协议书。”我一听,整个人如五雷轰顶,看来我的顺产计划要改变了。可老公现在还没到,婆婆又不识字。我请求医生可否等老公到了之后再签字,医生说:“是人命重要还是时间重要啊?”无奈之下,我自己签了字。然后护士给我做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插尿管等。换上手术服,他们把我抬上担架,推向手术室。

之前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手术室的样子,可生平还是第一次进去。医生先给我进行麻醉,麻药从背部打入,清楚地记得医生跟我的谈话。

“真勇敢,配合得不错。门外的人是你妈妈还是你婆婆?”

“我婆婆。”

随后,医生们在谈论着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空白的脑子里听不进他们的交谈,也是任凭他们的摆弄。打麻药后不久,我就觉得开始了手术。随着麻醉的药劲,我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

宝贝降生

上午9点55分,一声婴儿的啼哭,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终于成功升级为一位真正的母亲了,泪水平静地流淌着,激动!“男孩,2008年10月8日上午9点55分。3400g。”医生抱着宝宝让我看看,迷糊中我泪流满面地看着这个在我肚子里孕育了10个月的宝贝儿,很可爱!之前所有孕育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篇4

时间2014年4月9号地点:荣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惠庆军,邓义垠,邓义双,钟盛全,刘长海,邓长文,吴国富,邓学刚,赵云伟,李先明,吴磊,吴双强,杨锐,袁麟,严增羽,王学斌,王兴云,吴贵江,邓旺,卢兴元,黄希能。

会议内容:今天开会讨论了关于工地的质量,安全,进度这方面的事情。深基坑和基坑周边的安全保护措施。

零时用电措施,现在的配电箱要管理妥善,下雨天,要把配电箱盖好。保持施工通道的安全畅通。

吊装东西时一律用对讲机指挥。禁止占用对讲机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新来的工人,叫上项目部的人在一起开一个三级教育会,上班期间都要把安全帽带好,并把安全帽带随时系好。如果那种叫了几次都不带帽带的人,跟他们班组组长反应。叫他们停顿了在来上班。电梯洞口要封存好,硬质防护要做到位。

混凝土找平时,禁止用水洒到上面找平。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篇5

间:2015年11月23日 地

点:药库 主 持 人:卢岚 记 录 人:郑换琴

参会人员:王静、张亚芳、郑换琴

会议内容:药库安全生产问题回顾与防范措施

根据我院院周会会议要求,药库召开了安全生产的动员会,深刻回顾一年来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制定出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会上,安全员回顾了药库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安全问题,在一次安全检查中,药库由于麻精药品保管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不到位,出现麻精药品保险柜钥匙由一人保管的情况。针对此情况药库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麻精药品储存和管理进行安全排查,实施了严格的精麻药品管理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针对药库的安全重点部位或本岗位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安全员在会上重点强调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可行的安全防控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药库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药品合理储存的重要性。

2、麻精药品严格遵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麻精药品双人双锁随身保管钥匙,做到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用处方的“五专”管理制度。药库存放麻精药品处贴有醒目的标示,存放麻精药品的地方设有防盗系统,每天下班前检查防盗设施是否在正常使用,下班打开防盗设施关好

防盗门窗。

3、药库定期检查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如避光、通风和排水设备;符合药品特性要求的空调、冰箱、冰柜、温湿度计等温湿度调控及测量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等。

4、药库严格按照药品分类保管和储存的相关要求,对药库设置不同温湿度的区。

5、我院药库严格按照规定划分合格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并设有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待发药品区等区域。各区设有明显标志,以保证药品入库、出库工作正常运转。

6、药库对所有药品的有效期加强管理,统一检查,做到先进先出。摆放堆码药品时,应将有效期较近的药品放在易于拿取的外侧。有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作好记录并放在退货区。到期的药品做到及时报废处理,并做好销毁记录。

通过召开安全生产的动员会,使药库全员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保证药库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保障用药安全。

药库

苜蓿种植生产中的几项保证措施 篇6

1 对土质的要求

苜蓿本身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 沙土和粘土均可生长, 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但播种要求精细整地, 并保持土壤的墒情, 最好施入适量的厩肥和磷肥做底肥。在未播种过苜蓿的土壤上种植, 播种前接种苜蓿的根瘤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选择适宜的品种

适宜品种是优质高产的基础, 有不少地方因苜蓿的品种选择不当而蒙受损失, 故不可不慎, 选择适宜品种可用多种方法。根据生长地的自然条件即水热和土壤等状况。相同或相似地区的品种, 可以互相选择。

一般而言, 国内苜蓿适应性、抗逆性、持久性都比较好, 但播种头1~2年产量较低。如果大面积种植、长期利用, 建议最好利用国内, 特别是当地的优良品种。另外, 从长远考虑, 必须加强国内优良苜蓿新品种的选育。

3 播种方式

苜蓿在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其中草原改良以雨季播种为宜。

紫花苜蓿播种量或植株密度对牧草及种子产量影响很大, 收草和收种子应有截然不同的要求。稀植栽培, 可以增加单株营养面积, 群体中草层的中、下部绿叶分布匀称, 增加光照强度, 提高光合生产力, 植株生长健壮, 抗倒伏能力增强, 从而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种子的产量。当然也不是越稀越好, 在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好和灌溉的条件下, 苜蓿生长的第2年平均密度以3株/m2即3万株/hm2左右为宜。要得到这样的密度, 种子播种量一般不应超过5kg/hm2。

4 田间管理

苗期生长缓慢, 易受杂草侵害, 应及时除草, 在早春返春前和刈割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 有利于保墒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以促进苜蓿生长。苜蓿耗水量很大, 每生产1kg干物质需水800L。因此, 在干旱季节、早春和每次刈割后应大量补水。在播种当年应视生长情况, 确定刈割的时间。但最迟应在8月下旬前刈割完毕, 并留茬3cm以上, 至少留2~3片枝叶。刈割后应灌足水, 并进行1次培土, 这样有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并且积累一定的养分, 从而有利于安全越冬。

5 病虫害的防治

紫花苜蓿染病后, 植株萎蔫, 茎叶枯黄出现病斑, 叶片残缺甚至脱落, 产量下降, 品质变劣, 利用年限缩短, 所以病虫害防治是紫花苜蓿草地田间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5.1 褐斑病

褐斑病是苜蓿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 在防治方面的措施是 (1) 选择抗病品种; (2) 发病后尽早刈割利用; (3) 对种子田采用百菌清和多菌灵可湿剂等喷洒。

5.2 苜蓿锈病

苜蓿锈病的防治, 除选用高抗锈病品种外, 还应采取下列措施:秋冬季在田间烧毁枯枝败叶, 消灭病株残体, 减少越冬菌源;铲除苜蓿地附近大戟属植物, 适当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病害发生时, 及时刈割, 避免多年在同一地块采种。种子田可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波美” (碱或硫酸铜) 0.3~0.5度石硫合剂及15%“粉锈宁” (三唑酮) 1000倍液防治。

5.3 苜蓿霜霉病

该病的防治方法是选择种植抗病品种。茬草应尽早刈割利用, 减少菌源, 防治田间过湿。在植株发病初期可喷1:200的波尔多液, 50%福美双按说明使用。

5.4 苜蓿白粉病

该病的防治方法是:及时刈割, 清除病残体。留种田用硫磺粉37.5~45.0kg喷雾;15%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

5.5 苜蓿虫害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篇7

镇党委政府坚持逢会必讲安全,让广大干部群众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求凡是镇村组召开的各种会议必须把安全教育和宣传变成惯例,把安全工作的安排布置作为镇上的常务工作。一是发挥安全工作宣传小组作用,组织指导全镇各村、各企业安全宣传的同时,负责对生产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法规教育和岗前安全培训;二是抓好“打非”宣传,今年下半年,镇安全工作宣传小组将印发“打非”宣传资料和《“打非”有偿举报奖励公告》发放至农户家中,张贴在公共聚集所,确保“打非”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公众聚集点加挂打非举报公告牌,充分发挥有偿举报平台作用,广泛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此项工作;三是利用学校这一阵地,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引导,在镇域内中小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学生扩大安全工作的知晓面。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结合“隐患治理年”活动,镇政府将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印发到企业、农户手中,进一步提高

全民安全意识。

二、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巩固打非成果

20xx年是我镇巩固打非成果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年,我镇打非工作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厂内监管、厂外查处非法生产为重点,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坚决遏制非法生产的抬头。一是加强日常监管。以烟花爆竹监管大队为骨干力量,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检查,全镇分5个责任片区,分别由监管大队的五个小组负责以村组林盘、院落为重点,每天进行不少于2次的巡查,及时发现、打掉烟花爆竹非法生产。二是加强夜间巡查。组织值班队员实施夜间巡查,每天晚上对重点区

域、重点目标进行巡查或在路上进行设卡检查。三是应用技术手段开展经常排查。密切与公安、安监部门的配合,应用电子探测仪每周对全镇的重点区域、重点怀疑对象、重点场所进行重点排查,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对非法生产露头就打,使非法生产无非法生产的空间和时间。四是加强四厂监管。一方面结合今年的“隐患治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生产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由监管大队驻厂组负责对各厂进行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纠正违规生产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企业物资的监管,严禁生产企业参与非法生产,严禁企业、原材料、半成品流入厂外。五是加强安全大检查。由镇政府统一安排,监管大队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每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3次的安全大检查,活动以村为单位进行,由镇村组干部以及监管大队、各村打非义务巡查队会同公安派出所联合行动,重点是对重点人头、重点区域、原生产场地、空置房、出租房、养殖房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非法生产无处藏身。

三、突出重点,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我们形成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协调配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治的工作机制。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安办、烟花爆竹监管大队、经济办、国土所协同有关部门继续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加油站点,建筑工地,农村用电,重点学校,渡口,公共设施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突查和抽查,排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强化镇、村、组各级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镇、村、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制度;按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加强隐患排查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记录、工作台帐,并做好归档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苜蓿生产记录 篇8

1 山西地区苜蓿磷肥的利用现状

近几年, 苜蓿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苜蓿产业的研究, 但是总结起来大多数地区苜蓿种植的方式还处在粗放管理的状态, 其主要种植大多数还是以培肥地力兼顾饲草生产为主要目的, 使得饲草生产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而且大多数种植者只注重苜蓿的产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完全忽略了苜蓿的质量。在肥料成本的投入上更是能省则省, 这样使得种植出苜蓿的平均产草量仅为美国的50%, 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且长此进行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对于苜蓿乃至土壤养分的循环也是毫无益处的。以山西晋中为例, 其大多以灌溉农田种植苜蓿, 由于水肥条件相对较好, 所以苜蓿生产较好, 因此磷素养分输出量也随草产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这就使得磷素养分的供需问题成为了高产优质苜蓿生产的主要矛盾。但种植者往往忽略了磷肥的施入而造成了苜蓿生产能力的下降, 使得投入的精力与苜蓿的产量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农民得不到最大经济效益, 进而阻碍了苜蓿的发展, 严重时, 还会造成土地养分的匮乏, 导致土壤贫瘠。因此, 适时适量的在土壤中施入磷肥是解决这一现状的一条捷径, 而磷肥运移能力差, 容易被土壤中的其他物质固定, 形成不可被作物利用的结合态磷, 这也是当今国内外磷肥有效利用方面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4]。另外, 土壤的基本肥力、加工磷肥的方法、施肥方式和农民认识上的匮乏也是制约山西地区磷肥有效施用的限制因素。

2 苜蓿需磷规律研究

2.1 磷素在苜蓿生长中的重要性

磷在苜蓿草中仅占不到1%, 但却在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磷在植物中含量的排序一般为种子>叶片>根系>茎秆。一般苜蓿磷缺乏不表现出明显症状, 只是生长缓慢。缺磷一定程度则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老叶发紫、红或深绿, 缺磷叶片常比正常叶片狭窄且分枝减少。开始出现低磷胁迫时, 植物光合作用明显下降, 体内代谢受阻, 细胞分裂分化受限, 生长发育延缓, 表现出株高、叶面积变小, 分枝或分蘖减少等形态特征。当苜蓿极度缺磷时, 大部分叶片枯死脱落。所以, 当苜蓿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 表明缺乏磷素, 需立即追施或喷施磷肥。所以, 磷肥作为影响苜蓿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刺激苜蓿根的生长, 增强其抗性、抗寒性、加快返青速度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

2.2 苜蓿需磷规律国内外研究概况

苜蓿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3个阶段。其在不同生育期需磷肥规律不同, 因此, 适时适量的施入磷肥对土壤肥力、苜蓿品质及产量有很重要的作用[6];此外, 紫花苜蓿对氮肥不敏感, 对磷肥较敏感, 尤其是生长多年的苜蓿, 磷肥在苜蓿的生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黄庆海[7]、周宝库[8]、黄绍敏[9]等在红壤、黑土及酸性土壤地区的长期试验均证实了长期施用磷肥, 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 即土壤磷的容量和强度都得到了提高。

3 如何提高山西地区磷肥的有效利用率

国外在苜蓿施肥方面已做过大量研究, 但其苜蓿研究地多偏酸性, 研究人员得到的施肥理论多数也是在偏酸的土壤上得到的, 而山西地区种植苜蓿的土地多为灰钙、棕钙土和沙质土, 其多属于偏碱性土壤, 所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不一定适用。所以, 针对山西地区磷肥的有效施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合理的磷肥选择及施用技术

磷肥的种类较多, 性质也各不相同, 要使磷肥的肥效达到最高, 应该根据苜蓿的品种及土壤的性质选用磷肥, 或也可将有机磷肥经过混合堆沤后施用。另外, 合理的施用磷肥也是磷肥有效利用的关键, 磷肥因为在土壤中转运能力低, 因此只适宜浅施或分层施, 后者可充分利用磷肥。其方法是在磷肥施用量确定以后, 用部分磷肥做种肥, 集中浅施于土层中, 以便于苜蓿当年最好的吸收, 再把其余磷肥在播种前集中施用在15~20 cm的土层内, 以满足苜蓿多年生长的需要, 这样既不浪费肥料, 又保证了苜蓿多年生长对磷的需要[10]。

3.2 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

磷肥的施用一方面要考虑到土壤的基本理化特性, 还要考虑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当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大于15 mg/kg时, 对作物的磷效很小, 甚至无效[11]。因此施用氮、磷肥所采用的氮磷比应根据各田块土壤速效磷含量确定, 有条件的种植户或生产单位应采用配方施肥, 若未能推行配方施肥, 应根据土壤的基本养分状况和苜蓿的需肥规律, 合理确定磷肥的投入量, 而不应对各个田块同等施肥, 以免有的田块施用磷肥过量而造成磷肥的富集, 而诱发土壤锌、铁和镁的缺乏, 引起苜蓿的一些生理病害, 从而影响苜蓿生长发育造成减产;或有的田块施用磷肥不足而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3.3 氮磷钾配合施用

氮磷钾肥按比例复合施用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对肥力较差的苜蓿地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利用苜蓿喜磷和吸磷能力较强的特点, 磷肥可起到以磷固氮的作用, 合理配施可满足苜蓿各时期营养的需求。另外合理配施往往比各个肥料单施的肥效大, 对苜蓿品质及产量的增益效果也更好[12]。

4 总结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均得出苜蓿增施磷肥确实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但磷肥的有效利用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一直以来利用率不高。在山西地区, 大多数生产者在苜蓿生产中不施用或很少施用磷肥, 这使得苜蓿的生产力、持久性下降。因此, 确定山西各地区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施用方法, 加强苜蓿施磷肥有效利用率的研究, 可为山西各地区苜蓿的优质化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利.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奶业[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5) :22-26.

[2]邹伟.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苜蓿种植效益及苜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3]吴世霞.苜蓿草在养殖业中的利用价值[J].中国畜禽种业, 2012, 8 (5) :35-36.

[4]高静.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磷库与作物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5]张凡凡, 于磊, 鲁为华, 等.高效利用磷肥提高我国苜蓿生产力的研究进展[J].草食家畜, 2013 (5) :6-11.

[6]李小坤, 鲁剑巍, 陈防.牧草施肥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 2008, 17 (2) :136-142.

[7]黄庆海, 万自成, 朱丽英, 等.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磷素积累与形态分异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8 (1) :6-10.

[8]周宝库, 张喜林, 李世龙, 等.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 (4) :5-8.

[9]黄绍敏, 宝德俊, 皇甫湘荣, 等.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的肥料利用率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 2006, 26 (2) :121-126.

[10]汪诗平, 陈默君.钾肥对苜蓿生产性能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 1993 (4) :71-74.

[11]朱和明.新疆作物施肥的问题与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S1:15-20.

普华安全生产月活动记录 篇9

6月份,随着“全国安全生产月”的到来,公司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也将拉开帷幕。

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杜绝重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文明的施工、工作、生活环境。近日,对公司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实施贯彻《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主题,通过安全月活动,营造公司“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⑴学习《安全生产法》,办一次上岗培训班;⑵重点进行车间隐患专项整改;⑶反“三违”;⑷加强职业病的防治;⑸加强职工现场安全意识教育;⑹全员参加安全知识竞赛。

1、要将公司的会议精神认真传达到每个职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密切配合,统一组织,加强领导。真正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

2、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造舆论声势。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画、标语口号等形式、手段,深入地宣传报道安全生产的情况。

3、要完善体制,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现隐患要彻底整改,发生事故要一查到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火)组织机构网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特别是要编制和建立安全防火应急预案和成立应急小分队。具体要采取:领导写一封安全生产信件;家属打一次安全生产电话;部门举办一次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举办安全生产专栏、组织安全生产(防火、环境)大检查和安全教育等形式进行。

4、兼顾实际,统筹计划,安全检查,重在落实。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活动,做好危害源的控制,事故隐患的整改,对“三违”现象一定要严肃处理。

5、要根据“职责分明、体系完善、重点突出、封闭管理”的原则,从组织、制度、资源等方面予以保证,重视过程管理,抓住主要环节,确保生产安全。

6、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记录、活动安排及活动总结的按时上报。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的精神,保证“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检查组,计划从6月1日~7月10日期间,对车间班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查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二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管理;三查隐患、查整改。

普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新安全生产法学习记录 篇10

XXXXX在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宣贯学习。

会议开始由XXXX对文件进行宣贯,对文件中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文件中提到《新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其中一共包含七章、一百一十四条内容,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法律条文,项目经理要求项目部各岗位人员都要深入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内容,通过新老版本对照,增加学习强度,保证对《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工作着实开展

一、深刻认识新《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一)深刻认识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二)牢牢把握新《安全生产法》的丰富内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三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四是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五是强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六是强化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

二、认真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二是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三是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提高执规水平;四是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五是严格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六是持续提升应急能力;七是扎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苜蓿生产记录 篇11

杂选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来的, 适宜于甘肃半干旱和半湿润、降水量为320 mm以上的地区旱作栽培, 及黄土高原类似区域种植的耐旱丰产苜蓿。其垂直主根明显的根系占70%以上, 有较发达的毛根, 其他为分枝型, 有利于在黄土高原栽培时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和浅层降水, 达到丰产的目的。种子的成熟期和产量介于中兰1号和甘肃地方品种之间, 旱作栽培条件下成熟期较早, 成熟期较为一致, 种子产量较高;灌溉条件下其生育期延长, 种子成熟期较晚, 生长速度快, 耐刈性强于甘肃旱作区栽培的地方品种。

杂选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的选育过程为:1987—1995年, 在甘肃榆中灌溉条件下鉴定了100余份国内外苜蓿种质, 经创造变异材料 (钴源辐射或杂交或株系筛选) →单株或混合选择→无性扩繁→比较鉴定等过程, 选出了15个高产高抗霜霉病育种材料。然后于1995—1998年在甘谷北部半干旱山区旱作栽培条件下, 比较了15个育种材料的生产性能, 选出了7个再生迅速但对水分反应敏感的速生优选材料, 同时发现并鉴定了1个地方抗旱生态型陇选。以陇选为耐旱亲本, 分别与7个速生优选材料正反交, 产生了14个杂交系。2000—2002年, 在甘谷杂交试验点通过对14个杂交系茎生长的有限无限习性、根系类型及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鉴定和配合力测验, 筛选出了3个优选杂交系, 即陇选×杜、陇选×埃和陇选×图。随后, 对3个优选杂交系进行开放授粉, 产生1个综合杂交系, 经3代繁殖育成新品系杂选1号, 即中兰2号。从2005年开始, 杂选1号及其组分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大洼山牧草试验站和甘肃农业大学校区试验地, 进行了旱作和灌溉条件下的品比试验, 证明新品系在旱作条件下与中兰1号、阿尔冈金、陇中苜蓿等对照品种相比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在灌溉条件下与中兰1号相比也有良好的生产性能。2008—2010年, 在天水市麦积区、定西市安定区和兰州市大洼山分别完成了区域试验。同时, 2008年开始, 在天水市麦积区、甘谷县和定西市安定区开展了生产试验和种子扩繁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1.1 天水点

天水点设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乡渠刘村, 地理位置为东经105°39', 北纬34°42', 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为11.3~11.7℃, 最高气温为34.1~35.1℃, 最低气温为-12.7~15.1℃;年平均降水量为594.8 mm, 相对湿度为65%~68%;无霜期为180~201 d;日照时数为1 720.9~2 211.0 h。试验地前作为玉米, 土壤较肥沃。

1.2 定西点

定西点设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温带半干旱山区, 地理位置为东经104°12'18″, 北纬35°02'04″, 海拔2 145 m。年平均气温为6.3℃, 最高温度为34.3℃, 最低温度为-27.1℃, ≥10℃的年平均积温为2 239.1℃;年平均降雨量为425 mm, 平均蒸发量为1 526 mm, 平均湿度为66%;无霜期为141 d, 绝对无霜期为88 d;日照时数为2 436.9 h。总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不足。试验地前作为小麦, 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1%。

1.3 甘谷点

甘谷点设在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 是甘肃甘谷渭北半干旱山区, 地理位置为东经105°08', 北纬34°56', 海拔1 750 m。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mm, 年变率较大, 低时在200 mm以下;年平均气温为7.9℃, ≥10℃年积温2 300℃;无霜期为160 d。土壤为黄绵土, p H值为7.9左右。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苜蓿

供试苜蓿品种见表1, 其中杂选1号紫花苜蓿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培育的适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旱作栽培的丰产苜蓿新品系, 其他苜蓿品种为对照品种。

2.2 试验种植情况

天水点自2008年引进种植杂选1号2 001 m2 (3亩) , 其中667 m2 (1亩) 为种子基地;对照品种为天水苜蓿, 种植1 334 m2 (2亩) 。苜蓿草地播种行距为33.3 cm, 播量按每667 m2播种1 kg计算。播种时和播种之后均没有施肥和灌水, 仅在苗期除杂1次。测定草产量和种子产量。

定西点自2008年春季引进种植杂选1号苜蓿4 002 m2 (6亩) , 其中1 334 m2 (2亩) 为种子基地;对照品种为陇中苜蓿, 种植667 m2 (1亩) 。苜蓿草地播种行距为33.3 cm, 播量按每667 m2播种1 kg计算。播种时和播种之后均没有施肥和灌水, 仅在苗期除杂1次。测定草产量和种子产量。

甘谷点自2008年引进种植杂选1号苜蓿20 010 m2 (30亩) ;对照品种为陇中苜蓿和中兰1号苜蓿, 各种植2 001 m2 (3亩) 。种时基肥施用草木灰, 施量按每667 m2播种1 t计算。苜蓿草地播种行距为33.3 cm, 播量按每667 m2播种0.8 kg计算。测定草产量和种子产量。

2.3 测定项目

2.3.1 鲜草产量

在盛花期测定, 应注意代表性, 随机设4个样方, 测产面积为1 m2, 注意避开小区边缘地段。鲜草产量必须在田间测定, 为防止水分散失, 应及时称重, 最初测定时的单位为g/m2, 精确到整数位, 换算为kg/hm2, 精确到0.1 kg。

2.3.2 干草产量

在盛花期按随机法测定, 测产面积为1 m2, 采用样方法, 重复4次, 将测产牧草 (或测定完鲜草产量的牧草) 分别装入布袋, 待阴干后称其风干重。

2.3.3 种子产量

在成熟期按随机法测定, 测产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区, 测产面积为1 m2, 采用样方法, 重复3次, 严禁在边行及密度不正常的地段测产。数据处理方法同鲜草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鲜草产量 (结果见表2)

在天水市麦积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天水苜蓿的鲜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52 577.60 kg/hm2, 对照天水苜蓿5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1 745.80 kg/hm2;杂选1号5年平均鲜草产量高出对照天水苜蓿25.95%。

在定西安定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陇中苜蓿的鲜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4 422.00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5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0 004.20 kg/hm2;杂选1号5年平均鲜草产量高出对照陇中苜蓿11.04%。

在甘谷县大石乡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1年4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中兰1号、陇中苜蓿的鲜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4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9 395.50 kg/hm2, 对照中兰1号4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5 462.50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4年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3 439.00 kg/hm2;杂选1号4年平均鲜草产量高出对照中兰1号8.65%, 高出对照陇中苜蓿13.71%。

3.2 干草产量 (见表3)

在天水市麦积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天水苜蓿的干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10 855.40 kg/hm2, 对照天水苜蓿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8 915.00 kg/hm2;杂选1号5年平均干草产量高出对照天水苜蓿21.76%。

在定西安定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陇中苜蓿的干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9 181.40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7 969.40 kg/hm2;杂选1号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高出对照陇中苜蓿15.21%。

在甘谷县大石乡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1年4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中兰1号、陇中苜蓿的干草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4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11 959.50 kg/hm2, 对照中兰1号4年的平均干草产量为9 429.25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4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0 219.50 kg/hm2;杂选1号4年平均干草产量高出对照中兰1号26.83%, 高出对照陇中苜蓿17.03%。

3.3 种子产量 (见表4)

在天水市麦积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天水苜蓿的种子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345.98 kg/hm2, 对照天水苜蓿5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290.34 kg/hm2;杂选1号苜蓿5年的平均种子产量高出对照天水苜蓿19.16%。

在定西市安定区试验点测定了2008—2012年5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陇中苜蓿的种子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5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358.29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5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300.25 kg/hm2;杂选1号5年平均种子产量高出对照陇中苜蓿19.33%。

在甘谷县大石乡试验点测定了2009—2011年3年期间的杂选1号和对照品种中兰1号、陇中苜蓿的种子产量, 经计算可知:杂选1号3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463.93 kg/hm2, 对照中兰1号3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421.60 kg/hm2, 对照陇中苜蓿3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378.47 kg/hm2;杂选1号3年的平均种子产量高于对照中兰1号苜蓿10.04%, 高出对照陇中苜蓿22.58%。

4 讨论

甘肃省地处欧亚大陆中部, 年平均降雨量低于300 mm的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8%, 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 严重地限制了牧草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选育抗旱性品种已成为紧迫的任务[6]。目前, 甘肃省在生产中实际种植的苜蓿品种有数十种之多, 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国外引进品种苜蓿王、阿尔刚金、皇后2000、巨人等, 省外引进品种主要是新疆大叶, 育成品种有甘农系列苜蓿和中兰1号。这些品种在水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特别是生长早期叶片大、生长速度快, 在推广阶段深受种植户欢迎。但是, 在降雨量较低的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 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 目前推广的品种耐旱性弱的缺陷逐渐显露, 在生长5年以后产量下降幅度较大, 因此选育耐旱品种是目前苜蓿生产中十分紧迫的任务。

甘肃旱农区种植苜蓿进行翻耕倒茬一般在10年以上。20世纪80年代, 有研究者认为苜蓿种植年限以5~7年更为科学, 并作为技术推广, 但农户的种植习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甘肃省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地方品种有河西、陇东、陇中、天水苜蓿等[7]。这些地方品种生长年限长, 后期产量稳定, 因此在各地的种植面积并没有被市场推广的品种所完全代替, 甚至分散种植的面积要大于市场推广品种;因此, 在试验中始终将地方品种作为主要对照品种。

甘肃旱农区种植苜蓿一般采用作物的保护播种方式, 生长第1年不追求苜蓿产量, 对作物的生长也几乎没有影响, 生长第2年虽然对苜蓿产量有些影响, 但较之直播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旱作条件下的播种成功率也较高。由于甘肃种植苜蓿的方式在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选育品种时, 应特别重视生长3年以后的草产量。

5 结论

2008—2012年, 在天水市麦积区、甘谷县和定西市安定区进行了杂选1号苜蓿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 杂选1号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相比对照品种天水苜蓿、陇中苜蓿、中兰1号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鲜草产量方面, 经计算可知:3个生产试验点杂选1号5年 (甘谷点为4年) 的平均鲜草产量为48 755.71 kg/hm2, 中兰1号为45 462.50 kg/hm2, 陇中苜蓿为41 530.78 kg/hm2, 天水苜蓿为41 745.80 kg/hm2;杂选1号的年平均鲜草产量较对照品种依次高出7.24%、17.40%和16.79%。

在干草产量方面, 经计算可知:3个生产试验点杂选1号5年 (甘谷点为4年) 的平均干草产量为10 573.00 kg/hm2, 中兰1号为9 429.25 kg/hm2, 陇中苜蓿为8 969.44 kg/hm2, 天水苜蓿为8 915.00 kg/hm2;杂选1号年平均干草产量较对照品种依次高出12.13%、17.87%和18.60%。

在种子产量方面, 经计算可知:3个生产试验点杂选1号5年或3年的平均种子产量为377.93 kg/hm2, 中兰1号为421.60 kg/hm2, 陇中苜蓿为329.58 kg/hm2, 天水苜蓿为290.34 kg/hm2;杂选1号的年平均种子产量较对照中兰1号苜蓿低10.36%, 比陇中苜蓿和天水苜蓿高14.67%和30.17%。

摘要:为了培育适宜于在甘肃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及黄土高原类似区域栽培的耐旱、高产紫花苜蓿新品系, 试验采用多点同时进行的方法开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杂选1号新品系的干草产量平均为10 573.00 kg/hm2, 高于对照品种中兰1号12.13%, 比对照品种陇中苜蓿高17.87%, 比甘肃地方品种天水苜蓿高18.60%;种子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中兰1号10.36%, 高于对照品种陇中苜蓿14.67%, 高于甘肃地方品种天水苜蓿30.17%。

关键词:紫花苜蓿新品系,耐旱,丰产,生产试验

参考文献

[1]陈子萱, 田福平, 时永杰.硅对紫花苜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04上) :90-93.

[2]徐向南, 易津, 于林清, 等.紫花苜蓿抗旱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1) :180-184.

[3]WANG W B, KIM Y H, LEE H S, et al.Analysis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during germination of alfalfa under salt and drought stresses[J].Plant Physiol Biochem, 2009, 47 (7) :570-577.

[4]纪立东, 高婷, 王维珍.等.宁南丘陵区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变异规律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11上) :71-73.

[5]畅喜云, 彭启芳, 杨国柱.青海省环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质量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06上) :102-104.

[6]宋淑明.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抗旱性的综合评判[J].草业学报, 1998, 7 (2) :74-80.

上一篇:校园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下一篇:亚瑟王:斗兽争霸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