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2024-11-04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精选12篇)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1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提高产品价值或附加值的活动普遍而悄然进行着, 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 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它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规范不能满足不同区域岩土性质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指标差距) 、勘察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周期长、致使勘察手段落后、勘察设备 (工具) 科技含量低等, 导致目前岩土勘察工作的经济效益低下, 勘察成品价值不高, 难以完全满足建 (构) 筑物对勘察工作的要求。

根据勘察的建 (构) 筑物不同特征, 使建 (构) 筑物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达到最低工程造价。同样在岩土勘察工作中, 根据勘察的建 (构) 筑物不同特征的勘察目的, 科学合理的组合, 提高工序功能, 降低作业成本, 从而整体提高勘察成品价值。因此, 价值工程理论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现阶段的岩土勘察工作解决勘察成品价值不高的问题,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中价值、功能、成本三要素的表达式:价值=功能/成本。

以某煤矿地面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为例, 勘察工程是以项目总投资按比例计算的, 在实施勘探工前进行过专项 (小煤窑、地表水) 调查与未进行该专项调查的比较, 投入的勘察成本 (含后续服务) 相差约30%, 后项投入高的原因是在后续服务过程中, 主要是发现问题补充施工勘探工作上。而前项是做实了基础工作后, 对于问题已提出处理预案、基本不存在补充施工勘探, 显然在实施勘探工前进行过专项调查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就高。根据这个工程的实例, 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提高功能或者减少成本以达到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的, 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1.2 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上世纪40年代, 美国的工程师劳伦斯戴罗思迈尔斯 (D.M.Lawrence) 提出了价值工程理论, 并首先应用于美国的国防制造业, 自此之后, 价值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在实际应用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价值工程理论在许多领域已经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建筑、农业生产、企业管理等。而勘察行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实际工作中未专项的研究工作则早已悄然进行着, 目前关于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在该行业中的应用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

2 当今勘察行业会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勘察工具落后

由于勘察工作是一项相对精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作, 所以必须有能够保证高勘察精度的工具才能为整个勘察工程提高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目前行业里面, 由于市场竞争利润低薄、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的勘察企业并没有及时地替换那些落后的工具, 仍然在使用那些已经遭到淘汰的精度低、笨重的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在使用中不能真实反映岩土实际化学、物理力学性质, 这样显然会使整个勘察工程的成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2.2 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

在目前的勘察行业中, 相关的勘察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由于长期野外作业, 接受知识更新、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的机会有限、或技术培训粗糙, 这样就导致勘察队伍整体专业素质不足。因此, 在勘察的过程中, 对勘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对突发情况的处理经验不足。不能按照操作规程、规范进行有效操作, 这样就导致勘察成品的使用价值不高, 可靠性不足, 不能从根本上很好的保证整个勘察工程的质量。

2.3 勘察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工程勘察过程是一个较长系统的工程, 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 环节复杂, 整个过程的监管需要专业熟练勘察外业、内业施工的技术人员,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一些勘探、监理、质监部门往往会忽视整个勘察过程的质量。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低价被迫接受委托勘察, 致使在勘察过程中“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等恶劣不法行为, 给整个勘察行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也给今后的建 (构) 筑物带来致命的安全隐患。

3 应用价值工程理论提升勘察的价值的措施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提出的价值=功能/成本的表达式, 若要提升整个勘察行业的价值, 需要认真做好“一升一降”的工作。在提升所做工作的功能同时, 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在“一升一降”中可以勘察目的为依据, 进行统筹策划项目所需, 其具体的办法有:

3.1 提升功能

3.1.1 人员素养功能

在这方面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制度, 拿出固定资金, 以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提高勘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定期对勘察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和专业理论学习。明确今后勘察行业发展方向, 有目的地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对参加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 提倡职业文明, 以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 提高自身创新功能的发展, 通过功能创新而延展勘察成品的可选功能。以提倡开展“价值工程”活动, 建立提高功能为氛围的企业制度, 就是为形成企业自身文化的原动力。

3.1.2 设备功能

设备的使用, 就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为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勘察设备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何改造提升现有设备功能、或更新换代设备, 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而选择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竞争的市场中以其科学合理较低成本的勘察产品提供市场。在提升设备的功能方面:第一, 改造提升现有设备功能, 例如钻机的供电、传动功能可以增加对原位测试等设备供电, 传动功能可以对勘探设备提供搬迁、行进以及加工简易零配件 (磨、车) 的功能等。在改造提升现有设备功能的同时, 必须定时对设备进行维护, 降低设备运转误差。第二, 更新换代新设备, 提取固定比例勘察费作为更新设备基金, 跟踪行业技术前沿, 通过人与相关软件技术开发, 与新设备的结合, 尽可能地实现自动化勘察。

3.1.3 监理机构功能

监理就是监督在施工过程必须保证按规划和质量施工, 这方面主要是对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品德的要求。首先, 要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监理制度, 用制度去管理施工, 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对施工进行监督评估, 与施工部门共同探讨提高安全质量, 降低施工成本, 以对工程安全、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 以良好的专业、职业素养严格履行第三方监督管理责任。避免在施工过程产生贪腐、滥用权利, 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投资浪费。只要这样, 才能提升监理部门的办事功能, 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勘察工作的功能。

3.2 降低成本

3.2.1 慎重更新设备

在改造提升设备或更新换代设备的时候, 企业应充分评估勘察市场的需求, 现有装备的潜能, 自身的经济能力, 发展方向。切忌盲目追求“高、大、全”, 科学反复论证自身的“人员素质、装备潜能、现状财力、发展方向”, 确定是否对现有装备的升级改造还是更新换代、是否需要马上对人员知识更新与培训, 完成这些需要的资金投入与回报。通过科学的论证, 找出一条避免花费不必要的资金, 以最低成本投入, 获取利益最大的方案实施。

3.2.2 合理兼并人员功能减少投入

由于岩土勘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委托书审查评估—收集资料—勘察纲要制定—外业实施开展—内业试验评估整理—勘察报告提交—后续服务—工程验收, 在整个过程中所涉及较为广泛的人员替换或往返。因此如何对这些服务人员活动进行有效调整整合, 是节约人员开资的最有效办法。如项目管理是复合型的人才, 可在过程中, 针对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活动能力, 从事勘察相关多样工作, 如组织取样、送样化验、沟通设计监理探讨工作、财务追款等活动、可有效节省非直接成本。当然, 节约人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勘察项目的复杂程度、地质地形条件等与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和职业素质而有所不同。只要在每个细节中贯穿“价值工程”的理念, 相信有很多因人而增加成本的环节会得到降低或改善。

3.2.3 规范交往活动减少投入

在岩土勘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中, 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 因此存在一定的差旅生活成本, 在这样的规则中, 如果能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加以解决, 节省差旅应该不是问题。在一般的情况下, 各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种潜意识, “面对面交流或交代事情, 才是严肃看待的”, 实际上这种潜规则不仅是浪费钱财, 也是浪费时间。虽然现时无法改变这种“潜规则”, 那勘察单位是否可以制定一项自己的制度, 以取勘察费一定比例作为该“潜规则”成本。当然现时存在某些管理单位对被管理单位之间的利用权利索贿行为 (吃、拿、要) , 而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投入。若勘察项目规范了这种“潜规则”成本, 只要“人正不怕影子歪”, 没有省不了的成本。总之, 违法违规的少数, 相信只有自己规范好自己, 项目成本就会因正确规范的交往活动而降低或减少勘察工程的成本。

摘要:价值工程理论追求以最低的工作成本投入追求最高的利润回报, 目前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勘察是指建设工程中查明地形地质构造、分析工程、最后编辑勘察文件的一个系统过程, 本文讨论价值工程理论在勘察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价值工程理论,勘察,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森.浅谈价值工程理论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世界, 1995 (9) :90-91.

[2]黄斌.价值工程理论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5.

[3]单梅.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集团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设计[D].广西:广西大学, 2012.

[4]江建清, 郭风云.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 (2) :53-54.

[5]黄时斌.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民居, 2013 (3) :239.

[6]丁文红.勘察设计院技术创新新模式初探[J].钢铁, 2002, 37 (10) :787-791.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2

咨询工作在高速公路岩土工程勘察监理中的实践

对高速公路勘察监理结合咨询工作在某高速公路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为高速公路勘察监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作 者:张位华 周训华  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1(4) 分类号:U412.2 关键词:咨询工作   高速公路   岩土工程   勘察监理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3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建设项目的成本和安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列出了三个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期望能对岩土勘察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问题;改进建议

引言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建筑工程项目在各个城市越来越多,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对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解决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1.1 勘察市场鱼龙混杂

目前勘察单位资质门槛偏低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从业单位的监管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造成勘察单位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勘察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市场供大于求,而且实际工作中挂靠、层层转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职业的业务中介,对所介绍的工程明码收取所谓的信息费。这些钻管理漏洞的少数单位搅乱了市场秩序,造成了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严重制约了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且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重工程设计,轻岩土勘察的现象。岩土工程勘察常常被有的建设单位当作是例行公事,勘察成果有时得不到充分利用,勘察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建设单位把勘察工作看成是“打几个孔,取几个样,画几张图”的简单劳动,费用越低越好,工期越短越好,由此造成勘察工作投入资金不足,时间紧迫,严重影响了勘察质量。

1.2 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证勘察质量的关键,未经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都来搞勘察,可能导致原始数据严重失真,对试验数据不能深入分析,或者提出不合理的建议等,这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给工程安全埋下隐患,给工程造成浪费,只有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目前管理部门对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人员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渐提高,但同时应看到,市场上和原始资料质量密切相关的人员,比如现场作业的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人员的素质却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这些人员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地层分层、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

1.3 勘察設计工作长期分离

由于部门管理、利益等原因条块分割,勘察、设计常常是分散作业,勘察人员很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而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对于获得的勘察信息资料不能深入理解,这便导致了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在实际的勘察中获得的资料不能有效的运用到设计之中,勘察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另外,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部门之间资料、信息交流多采用书面传送,基本上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也受限于当前的软件功能水平,很难实现系统化,工程勘察与设计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信息交流,从而使得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处在不利地位,导致上道工序的出口数据不能自动作为下道工序数据的入口,需要重新输入,既耗时又易出错,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 勘探点布设及测试取样不合理

有的技术人员不能根据不同的基础型式和结构型式合理地布设勘探孔,或者不能根据工程地质性质的好坏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及时地调整勘探方案,只是简单的要求不违反现行规范,而不考虑其合理性和最优性,导致勘探资料和设计要求脱节;一些勘察单位在取样数量上钻规范空子,不论场地范围多大,不管地基土状态如何,只求满足取样或测试6件(组)的低层次要求,根本不考虑测试、取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对软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表面上满足不少于6件(组)的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检验、剔除。这样的勘察结果的合理性自然值得推敲,对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

2.2 原始记录质量不可靠

作为勘察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质量低劣甚至造假极为常见。比如静力触探现场测试,按规定测试开始前应定深调零以减少零漂,有些单位为了图省事,不按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尤其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夏季节触探指标相差更大;还有最常见的现场标准贯入试验,该试验是钻探施工中造假的重灾区,由于通常钻工按进尺深度计算报酬,都希望能尽快多进尺,而标贯试验则要求现场工人起钻、清孔、量尺等工序,不仅占用较多施工时间且无报酬,因此个别钻工会编造假的标贯数据、并在贯入器中装入芯样应付检查。原始记录是勘察资料的基础,哪怕基础只是“差之毫厘”,也可能导致结论“谬以千里”,此类行为严重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2.3 勘察成果分析评价深度不足

不少勘察技术人员过于简单地处理原始数据,对其合理可靠性不作深入探讨,便对场地条件进行评价,比如:⑴在提供岩土性状参数时一概以平均值以蔽之;⑵原位测试结果与土工试验成果确定的岩土性状、状态强度相悖的现象时有出现而不究其原因;⑶对相关联参数进行统计时,统计样本却不一致;⑷在承载力的评价时,采用了多种手段、给出了相应的成果,但对各方法的适宜性不多加分析,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差异不作研究,常给出一个最低值了事;⑸推荐基础类型时,大多勘察单位图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多考虑工程造价,甚至不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不结合建筑物的结构荷载特点,不注意环境影响就给出基础方案,设计方也不问原由,拿来就用,可能给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3 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3.1 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促进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市场检查;提高勘察单位准入门槛,规范建设单位行为,合理确定勘察费用和工作周期;坚决制止任意压缩勘察周期、片面追求低价中标等不良倾向,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勘察行业是科技型企业,但归根结底是人的企业,不论多么先进的仪器设备,也不论功能多么强大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人来操作,不同素质的人员,即使使用同一种软件,同一种设备,得出的结果常常是不同的,有时差别甚至是相当大的。因此,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勘察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不断改善勘察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创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提高勘察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是提高勘察工作质量的基础。

3.2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勘察工作的质量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巩固理论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外,还建议主管部门在制定制度和和规范规程时,鼓励和引导勘察单位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在勘察工作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勘察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才能适应形势发展,不断提高勘察工作质量。而勘察企业也应当积极主动更新勘察设备,实现勘察设备电子化,优化勘察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减少工作量和资源损耗,也能够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3.3 建立勘察监理制度

勘察工作如果仅仅依靠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必定显得鞭长莫及,因此积极推行勘察监理制度才是治标治本的良策。监理制度从建立至今,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但目前监理制度主要是在工程設计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却缺少正规的勘察监理制度,仅在部分重点工程和行业,或者在部分建设单位的要求下才实行了勘察监理。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投资及工期,为了有效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对勘察工作从方案制定、野外作业到提交勘察成果进行全过程监控,防止出现勘察工作方案不合理,特别是外业工作中的弄虚作假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只有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4 勘察设计一体化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长期被分离,是我国岩土勘察工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勘察设计一体化能有效地减少工程资源的浪费,减少人力的损耗,也能够很好地降低人为操作的一些失误风险,从而综合提高勘察的效率。勘察设计一体化作业的主要特点是勘察设计各环节使用计算机作业,勘察阶段为设计阶段、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以及各专业工种间提供接口数据文件,使数据传递流畅,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这样不但能缩短勘察设计周期,使文件资料整洁优质,而且能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效率、节省人力、提高经济效益。而要实现岩土工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则必须掌握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地质统计技术等,以此推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一体化进程。

4 结语

由上文可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不断地改革和深化,勘察设计将会向技术型发展,所以对现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和勘察工作人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改变现状,积极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使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快速。

参考文献

[1]刘健,戴正虎,曹曜,贾兴安.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J].地质学报,2010,30(6):212-214.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问题,原因,改进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为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地质参数, 以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 而且外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进而影响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文章针对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重点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 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地质数据信息。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并且查找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相关资料, 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准备不充分

岩土工程勘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整个准备工作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和时间, 以保证资料收集全面、建设项目结构设计合理。然而很多勘察企业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开支和节省时间, 从而导致了很多重要的准备工作被省略, 以及很多勘察技术和工具落实不到位, 进而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2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流程较为复杂, 而且还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科学高效的勘察方案以保障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科学可靠。但是目前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在设计方面却还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之处, 其中主要是设计人员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 考虑因素不全面, 并且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这就造成了很多勘察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对于岩土勘察方案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勘察点的布局方面, 设计人员在选择勘察点时缺乏对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考虑, 从而导致勘察方案的可行性不强。

1.3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落实不到位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很多工作人员在勘察工作量以及取样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其中取样以及原位测试勘察孔的数量没有达到计划规定的要求, 这就使得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大大降低, 进而影响到后期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着取样和原位测试勘探孔缺乏代表性和均匀性, 这使得很多取样数据和测试结果呈现出较大的异常性, 从而给后期的工程造价、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安全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1.4 勘察报告编写存在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之后,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勘察的数据结果编写勘察报告, 从而为相关设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层提供可以实际利用的数据信息。但是目前很多工作人员在编写勘察报告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数据资料整理的不规范性, 工作人员在对勘察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之处, 例如不剔除异常值而导致标准差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二, 勘察报告内容的表达方式不规范, 这就使得勘察报告使用者在利用相关数据信息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第三, 勘察报告重点分析了各方面的数据结果, 而缺乏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1]。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勘察单位的能力水平较低

目前在选择勘察单位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 并且由于相关的市场机制存在着较多的不完善之处, 从而使得整个勘察单位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这就使得很多勘察能力水平较低的勘察单位也可以进入到市场竞争之中。勘察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赢得竞争优势, 而在勘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勘察单位也就只能通过不合理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2.2 缺乏高素质勘察人才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 而且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这就需要保证勘察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人才却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同时勘察单位也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制度, 从而导致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2.3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离不开先进的的勘察技术作为基础, 同时还需要各种先进的勘察仪器设备作为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在技术、方法以及设备仪器方面较为落后, 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对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要求。同时先进勘察技术的应用还需要高素质人才, 目前缺乏岩土工程勘察人才的现状也是勘察技术水平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2]。

3 改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监督机构应该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管理, 并且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的规定相关勘察单位市场竞争的要求, 防止出现勘察单位恶性竞争的现象。同时还应该提升勘察合同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监督勘察单位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 保证各项合同内容真正得到落实。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监管力度, 从而防止出现勘察结果的造假情况, 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可靠性。

3.2 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人才的培养

勘察单位应该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以不断提升本单位整体勘察人才的综合素质。随着勘察人才素质的提高, 不仅能够为勘察技术的引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保证勘察报告编写的合理性, 提高勘察报告的质量, 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建议, 从而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水平。

3.3 加大勘察技术的应用力度

勘察单位应该不断加大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力度, 一方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对先进勘察技术的引进, 并且还应该加大对相关先进的勘察设备仪器的资金投入, 以保证先进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 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 并且还对工程造价产生了误导, 从而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方法, 引进勘察技术和工具, 培养高素质岩土工程勘察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温文富, 王义海, 杨旭.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 2009, 07:108-109.

[2]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24:571-572.

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现行规范 篇5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6、《冶金工业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749-2012)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9、《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10、《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14、《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

15、《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16、《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1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0、《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2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3、《地热电站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478-2008〗

24、《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50547-2010〗

25、《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615-2010〗

26、《冶金工业建设钻探技术规范》GB50734-2012〗

2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8、《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

二、行业标准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

4、《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9、《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10、《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1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176-2012〗

1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13、《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

1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5、《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16、《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1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1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9、《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

1JTJ 002—87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3—86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T 0901—98 1:1000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示规范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替代JTJ 001-1997JTJ 004—8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被JTG/T B02-01—2008替代部分JTG/T B02-01—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部分替代JTJ 004-89部分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替代JTJ 005-1996JTJ/T 006—98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T B05—200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 B06—2007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与B06其他规范配套使用JTG/T B06-01—2007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与B06其他规范配套使用JTG/T B06-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与B06其他规范配套使用JTG/T B06-03—2007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与B06其他规范配套使用JTG/T B07-1—2006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交通部2007年第30号 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 技术指南第1号修改单16 交通部2007年第35号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 替换交公路发〔2000〕463号

17勘测

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替代JTJ 061-1985;JTJ 061-1999;JTJ 062-1991;JTJ 063-1985;JTJ 065-1997;JTJ/T 066-199818 JTG/T C10—2007 公路勘测细则

19JTJ 064—98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代替JTJ 064-86部分 代替JTJ 062-91部分 替代JTJ 063-85部分20 JTG/T C21-01—2005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 C30—2003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由JTJ 062-2002改

22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替代JTJ 011—1994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替代JTJ 013-1995JTJ/T 018—97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D31—2008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JTG D40—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替代JTJ 012-1994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替代JTJ 014-1997

29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替代JTJ 014-1997JTG/T D60-01—2004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替代JTJ022—85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替代JTJ 023-1985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替代JTJ 024-1985

JTG/T D65-01 —2007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 替代JTJ 027-1996

JTG/T D65-04—2007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J 025—86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替代JTJ 026-1990部分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替代JTJ 026-1990

JTG/T D71—2004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部分替代JTJ 074-94

JTG D80—200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部分替代JTJ 074-94

JTG/T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部分替代JTJ 074-94

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替代交公路发[1995]1036号44 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替代交公路发[1995]1036号45 JTJ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替代JTJ 051-1993

JTJ 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替代JTJ 052-1993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替代JTJ 053-1994

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J 054-1994

JTJ 056—84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JTJ 057—9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已被JTG E51—2009替代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替代JTJ 058-2000

JTG E50—2006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替代JTJ/T 060-1998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替代JTJ 059—95

工 公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替代JTJ 033-95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替代JTJ034-93

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7.1—200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隧 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替代JTJ 041-1989

JTJ 042—9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已被JTG F60——2009替代

JTG/T F81-01—2004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通 JTG/T F83-01—2004 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JTG F7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替代JTJ074-94

质检

安全 JTG G10—200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替代JTJ 077-1995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土建工程)替代部分JTJ 071-199867 JTG 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机电工程)替代部分JTJ 071-199868 JTJ 076—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养护

管理 JTJ 073—96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被JTG H30-2004 被JTG H10—2009替换

JTJ 073.1—2001 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12—2003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替代JTJ 075-1994

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替代JTJ 073-1996部分

JTG H40—2002 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导则

加固

设计

与施工 JTG/T J22—2008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2008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一、波速测试及地微震测试项目遵循的规范为: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二、地质雷达测试遵循的规范

1、《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6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地质勘察;影响

水文地质的问题在一开始的工程建筑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至于在后期的一些工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随后相关建设方都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有着详细的要求,于岩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必须依照要求作出相关的评估,准确计量出可能出现的危害以及影响,以便于为日后的建筑施工稳定进行。

一、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在做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同时,必须将相应的数据调查信息记录在有关报告中,在此之前,由于一些工程建设在起步时对所需要进行的地下水质勘察以及评价没有依照要求进行,以至于在很多地区出现建筑物开裂的现象,这之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地下水引起的。基于此,在工程勘察中着重于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常情况下要注意对以下问题的考虑。

首先是针对地下水方面,考虑其可能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相应的危害做出应对措施;再者是工程建筑过程中必须将建筑物本身的类型和当地实际地质状况相结合,尤其是对相关水质的调查;最后,则是工程必须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变化做以详细的判断,以应对各种不同状况的发生。

二、岩土水理性质

当岩土和地下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是一些性质会得以显现,这边是岩土水理性质。在工程地质性质中,除了岩土的物理性质以外,便是岩土水理性质最为重要了。这一性质在多方面都有所影响,一方面是对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建筑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在以往的勘察经验中,大部分的精力都被投入到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方面,相对于水理性质关注很少,因此之前的对于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相关评价并不完善。

由于在岩土的水理性质中,岩土和水是主要的相互作用力,所以这里对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其对岩土水理性质和几个较为重要的水理性质(包括其测试方式)做一下简要介绍。

首先是地下水的赋存形式方面,依照其在岩土中的分布,可以直接划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

再者在主要的水理性质方面(包括测试方法),简要来说可以分为五种,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以及胀缩性。软化性,岩土经过水的浸湿,力学强度相对降低的特性,以此可以对岩石的耐风化和耐水浸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类特性普遍存在于粘性土层、泥岩、页岩和泥质砂岩中;透水性,在重力作用下,水可以透过岩土流出,而在判断透水性的强弱时,可以依据岩土的颗粒粗细以及均匀程度来进行识别,一般来说,颗粒较细、分布不均的最容易发生这一性质的作用,反则相反;崩解性,当岩土被水浸湿后,一些土粒间的连接能力降低,便容易发生解体;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过于饱和的岩土中的水便会经由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通常以给水度进行标示,而一般在对给水度进行测定时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胀缩性,一般来说,岩土经过吸水作用后会促使体积的不但扩大,反之则体积减小,所以岩土在胀缩性能方面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膜对水的吸收程度来决定的。

三、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在岩土工程中,较为主要的危害是地下水的作用,在升降变化的水位以及动水压力的影响下所造成的。

1.岩土工程受到地下水升降影响后产生的危害

对于地下水位方面的变化,引起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不论缘由为何,结果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在地下水位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引起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水位上升引起岩土工程危害。促使水位上升的因素是有很多,不过最为主要的是地质方面的影响(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除此之外,水文因素、气温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甚至很多时候多种因素结合造成影响。潜水位上升会对地质造成不少影响,比如土壤沼泽化、盐渍化,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而出现流砂、管涌,以及地下洞室充水等所造成的建筑失衡。

第二种,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在这一状况中,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比如大量抽取对地下水以及大量开采矿物资源,一些地方还利用下游地下水补给大坝,都会造成严重的水位下降。由此,会出现地质灾害(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环境问题(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使得建筑遭受很大安全威胁。

第三种,地下水频繁升降所造成的危害。地下水升降会使得岩土本身不断膨胀收缩,从而导致变形,如果升降水位的现象发生的过于频繁,则会促使地裂的发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便是轻型建筑物。

2.岩土工程在地下水动压力影响下产生的危害

通常来说,地下水纯天然状态存在时,相应的动水压力会比较微弱,对安全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加之人为的工程作用,纯天然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一情况下回使得岩土工程发生较为危险的事故,对安全造成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当今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在选择建筑物持力层方面,还是基础设计方面,或者是对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社会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水文地质中的勘察工作必定会更加精准,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

[2]王大纯.张大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3]王红莲.赵铁峰.浅谈钻孔原始地质编录[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勘察造价

1 勘察实施中进行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勘察实施阶段对勘察造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 但并不表示勘察实施阶段对勘察造价管理工作就无足轻重了, 而是有其实际意义。因为勘察实施阶段是将勘察方案转化为勘察基础成果的阶段, 勘察实施中可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是一个较大的、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内,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各个子系统都有可能对勘察造价产生影响。这一阶段勘察造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勘察实施阶段是勘察单位控制勘察造价的最后环节, 此时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 更加具体, 此时控制得好坏对整个勘察造价的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若这一阶段没有对勘察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则前面的勘察造价管理效果将大打折扣, 甚至前功尽弃。

(2) 勘察造价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子系统, 不仅会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产生影响, 同时也会对其它子系统如勘察质量、工程进度等产生影响, 正确处理勘察造价与勘察质量、工程进度的关系, 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2 勘察实施中影响造价的因素

(1) 建设单位 (发包方) 对勘察造价的主要影响。

(1) 建设单位管理不善, 造成勘察工期延长或中途停止勘察施工, 导致勘察单位索赔而增加勘察造价。

(2) 建设单位要求提前提交勘察成果而使得勘察单位赶工期增加勘察造价。

(3) 建设单位承担风险不当 (如提供的地下管线图不准确导致勘察施工时损坏现有管线) 导致勘察造价增加。

(2) 勘察单位 (承包方) 对勘察造价的主要影响。

勘察单位行为对勘察造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勘察单位行为导致建设单位利益受损, 即站在工程项目的角度使勘察造价增加;二是勘察单位行为导致其自身利益受损, 即站在承包方经营的角度, 造成勘察单位经营利润受损。具体如下。

(1) 勘察施工组织不合理、管理不力导致工效降低。

(2) 由于勘察单位原因赶工导致勘察造价增加。

(3) 由于勘察单位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勘察造价增加。

(4) 由于勘察单位承担风险不当造成其利润损失。

(3) 设计单位等对勘察造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设计方对具体勘察要求表述不明或时间过晚, 使得勘察方案变更、增加勘察工作量而导致勘察造价增大。

3 勘察实施中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勘察的特点, 作为承包方的勘察单位在勘察的具体实施中对勘察造价的管理, 一是按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合理对勘察方案进行变更, 改变 (通常主要是增加) 勘察工作量, 并及时与建设单位等办理勘察工作量、费用变更洽商单, 以保证自己的收益不会因工作量变更而受损, 二是应重点加强勘察成本核算与控制。

针对某一建设项目的勘察, 勘察成本可理解为勘察单位用于勘察施工及编制、提供勘察成果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勘察成本核算是根据勘察生产的特点, 对勘察生产过程中所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勘察成本进行分析、计算、整理、审核和分配, 以便计算出某项勘察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对勘察成本进行控制与分析。勘察成本核算的的基础是勘察成本计算及计划。在编制了勘察成本计划后, 勘察实施中才能据其进行勘察成本控制。勘察成本控制就是根据勘察成本计划, 对关系到勘察成本的诸因素进行规划、分析和限制, 目的是把各项勘察生产费用限制在预定范围之内。

(1) 勘察成本控制的内容。

1) 控制资源消耗。资源性质的消耗是构成勘察成本的基本要素, 对勘察成本的高低起着决定性影响, 需要严加控制。

(1) 控制劳动消耗。人员设置定额、工时消耗定额和工资基金额是控制勘察劳动消耗的标准。合理安排和使用勘察劳动力, 实行定员、定岗和工时消耗定额, 严格控制勘察施工中工时的耗用。劳动力的节约是勘察中最大的节约, 只有控制了劳动消耗, 才能有效地降低勘察成本。

(2) 控制材料消耗。材料消耗定额和计划是控制材料消耗的标准。要对材料入库、领用、实耗等环节实行严格的计量检验制度, 及时发现、解决采购不合理、费用不经济、消耗超定额等问题, 力求减少材料消耗量, 降低耗材价格。

(3) 控制生产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要根据勘察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的难易程度等配备勘察设备, 尽量少购置新设备, 对现有设备合理调配使用, 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 以降低设备的修理费用和折旧费用。

2) 控制费用支出。控制费用支出的标准是计划和预算以及有关费用开支标准。费用的支出不仅在绝对数上轻易不得突破计划, 而且在内容上也要符合有关规定, 严格遵守开支范围和标准, 把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之内。

3) 控制产品质量。除了控制生产过程外, 还应控制勘察产品的质量。优质的勘察产品不仅是勘察生产经营中市场竞争的需要, 也是降低勘察成本的需要。要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勘察产品的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实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遇有质量问题及时分析, 寻找原因, 采取有力的措施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2) 勘察成本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建立信息反馈体系, 反映成本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纠正偏差,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立反映出现差异的信号标准, 规定信息反馈的传递程序。

(2) 计算偏离标准的差异, 评价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3) 分析偏差发生的地点、工序、原因和责任者, 迅速制订纠正偏差的具体措施。

(4) 及时分析成本变更情况向建设单位索赔的可能性, 若可以, 则及时进行洽商索赔。

(3) 勘察成本控制程序。

(1) 制订控制成本的标准。它是指控制成本支出所需要的各种标准, 主要包括目标成本 (通常即计划成本) 、消耗定额、费用开支限额。

(2) 对比衡量控制成本的成效。是用实际成本形成的结果和制订的标准进行对比, 查看发生的偏差, 判断成本控制的成效。如果实际成本小于控制标准为顺差, 又称有利差异, 表明成本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反之, 为逆差, 又称不利差异, 表明成本控制的成效不佳。

(3) 纠正执行中的偏差。根据出现的逆差, 查出发生的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使实际成本的耗费达到控制成本的标准。

(4) 勘察成本控制的管理体系。

通常按院 (公司) —所 (处) —室 (队) —班组的体系将勘察成本控制任务分解细化, 将责任层层落实, 实行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早生.加强与改进勘察设计质量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01 (l) :12~16.

[2]钟章格, 刘国强.谈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2 (4) :44~45.

[3]陆敏玲.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1 (4) :51~58.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8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 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勘察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 灵活并合理地运用勘察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关企业要在岩土工程建设中, 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岩土勘察经验和技术, 对勘察中出现偏差的原因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在有效处理勘察工作问题的前提下, 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 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初期, 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主要是通过对项目建设地点进行实地勘察, 来为工程设计、施工、地基处理、降水和开挖支护等工序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其中, 岩土勘察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2]:

1) 通过实地勘测对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表述, 分析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 针对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供相应建议以及改进措施;

3) 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等进行预测评估, 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保护措施及建议;

4) 对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以及地下水情况等进行清晰明确的阐述, 并将其作为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相关内容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

5) 对初步制定的工程设计方案、岩土体加固处理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处理方案等进行论证, 并提出修正意见。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工程审核主要针对的是房屋建筑方面的工程以及基础性工程的审核, 而对于岩土工程的审核却较为欠缺, 甚至于有些审核人员由于缺乏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正确认识, 不了解勘察工作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使得整个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不仅无法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会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现象, 并阻碍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基于此, 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点以及核心, 对于我国整体建筑业的发展前景而言, 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 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3.1 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最基本工作, 它主要针对工程建设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情况, 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划分地貌单元, 调查和确定地层年代、成因以及分布等, 在此基础上, 对地下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准确判断以及掌握[3]。与此同时, 勘测到的地下实际情况可以按照相关比例尺真实精准地反映在地形设计图上, 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及相关试验得出的数据, 来描绘相应的工程地质图, 这也是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编制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内进行工程建设, 加强对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部门及人员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3.2 勘探技术与取样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的岩土工程建设中, 想要对相关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有一个充分了解及掌握, 可以借助物探、钻探以及坑探等勘探技术, 另外, 采取勘探工程取样方式也能够达到原位测试和监测的目的。据此, 在岩土工程建设期间, 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勘探要求以及岩土层的特性, 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勘探技术。打个比方来说, 从物探技术方面来看, 因其成本低、勘探效率高以及设备轻巧等优势,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 能有效缓解或处理工程地质测绘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而在实践中, 这项技术也会与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相辅相成。然而尽管物探技术具有以上种种优势, 但是它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地形地貌等相关地质条件, 因此, 需要对物探技术勘探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及确定。

3.3 原位测试技术的应用

所谓原位测试, 就是要在确保岩土位置、结构、自然含水量以及自然应力状态等不变的前提下, 对它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进行测定的技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运用原位测试技术, 可以将测试得出的数据作为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值得注意的是, 整个原位测试技术的运用, 都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行事, 严禁出现“走捷径”现象, 以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正常使用功能。

3.4 室内试验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 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岩土问题, 相关人员应该就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分析, 从而在确保得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的基础上, 为之后的岩土工程评价以及土石工程分级奠定基础。

3.5 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以数字化建模以及地形建模为主的数字化勘察技术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这一技术, 相关技术人员就能够将勘察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真实地反映出来, 这也是一种能够清晰准确表述地形地貌情况的勘察技术。具体步骤如下:首先, 相关技术人员要按照一定的规则, 将同等性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面, 这时工作人员就能得到一个网状的表面图;然后, 通过分析和研究表面图, 来得到该区域的区域属性。其中, 数字化建模技术需要依托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 比如属性特征以及几何形状等, 而这些数据信息的来源较为繁杂, 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并归纳整理;最后, 根据这些资料就可以对地质构造进行分析以及判断, 同时还能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特征有一个根本性的了解与掌握。另外, 采用地形建模技术, 需要相关的OEM数据信息作为支撑, 并结合先进的叠加遥感影像技术, 实现立体地形图像的呈现。

3.6 现场检验与监测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 主要在工程施工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期间内进行, 可以在工程建设期间保证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 以此来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使用功能。其中, 在工程施工期间, 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要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进行严格审核, 保证该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其二, 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信息来推算工程技术的相关参数, 而这正是保证以及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 这项工作会在工程建设期间进行, 而对于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会在工程竣工后才展开这项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包含了结构学、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多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工作。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将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所以, 应该加大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力度, 在保证勘测资料真实准确的基础上, 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君鹏.试探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业c, 2015 (5) :286-287.

[2]刘海.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 201 (26) :182.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 篇9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是1个极其重要的组成环节却又易于被工作人员所忽略, 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鉴于组成岩土体最重要的部分是地下水, 因此水文地质勘察不但是对工程勘察进行1个基础的环境的勘测, 而且将会对工程勘察的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岩土工程勘察的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会深受影响。所以我们要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 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知, 或许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但要保证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 努力做到亡羊补牢、疏而不漏。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 查明、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 (例如厂区、居民点、自然村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 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 编制勘察工程文件的活动。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旨在查明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应性, 查明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查明场地地震效应, 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 (有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 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1]。按不同勘查阶段和相当规范规程、工程条件提供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任务是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条件, 进行技术论证和施工评价, 提出解决岩土工程的建议, 并服务于岩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确保工程质量, 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 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评价内容

在之前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 由于缺乏将基础性设计和施工相结合的方法去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和带来的危害的经验, 导致很多地区发生多起由于地下水的问题而导致建筑物的基础下沉或者开裂等质量事故。所以, 要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 在以后水文地质勘察的问题的评价中, 要着重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建筑物等的影响, 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危害, 继而提出预防方法和治理措施。另外, 岩土工程勘察中还要注意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类型的要求, 关注与水文地质有关的一些问题, 搜寻关于选型所需要的水文地质方面的资料。从工程的角度出发, 根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与危害, 考虑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着重的评价不同方面的地质问题。最后, 根据地基基础压缩层的范围内所存在的不同性质的粉土、粉细砂, 去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可能性, 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时, 应进行在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地板的可能性的计算, 并进行相关的评价。

3 岩土水理性质简介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同地下水互相作用时所显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例如持水性、透水性等性质, 这些特性与岩石的形态 (即固态、液态、气态等三种) 密切相关。岩土体中的地下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例如根据埋藏深度就有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之分;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等是依照含水层空隙的性质划分[2]。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受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地下水所影响, 并且影响的程度也与不同的岩土类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岩土的强度和形变深受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 且岩土水理性质的部分性质会直接涉及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平衡性, 所以, 也可以说先前岩土水理性质测试被忽视的情况下所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的性质做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4 地下水的影响

4.1 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 它们都按照各自独特的方式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但是, 研究表明大部分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因素, 比如不同结构的含水层, 水文气象 (气温、降水等) 以及些许的人为作用 (灌溉、施工等) 等因素, 有时会是单一方面的因素, 有时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 潜水层水位上升, 可能会导致土壤的沙化、沼泽化, 岩土和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危害性加剧, 河岸、斜坡等岩土体产生移动、塌陷等危害性的地质现象。此外, 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岩土体结构受到破坏, 强度减小, 从而导致粉细砂、粉土液饱和等现象的出现, 还会出现流砂、管涌等危害现象[3]。

同样的可以认为人为因素是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使用水时抽取大量的地下水, 在采煤挖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 或者在上游建造大坝、水库等措施导致下游地下水的补给被截取等因素。无节制地使用地下水, 常常会引起地面干裂、下沉、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缺乏、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重大的环境问题[4]。因此, 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的同时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持久带来很大的威胁。

膨胀性岩土会发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是由于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所导致的, 地下水位频繁的升降, 不但会引起岩土频繁的膨胀收缩而导致岩土发生形变, 而且会使得地下水流动积极, 且岩土的膨胀收缩的幅度逐渐变大, 从而会导致地面裂开现象, 进而导致建筑物特别是轻小型建筑物毁坏。土壤层中胶结物中的铁、铝等金属成分会由于地下水的积极流动而流失, 胶结物流失会使得土质松动、稀疏、恶化。最终, 含水量的孔隙比会逐渐变大, 会导致压缩的模量承载力逐渐降低, 给岩土工程勘测造成极大的麻烦和诸多的问题。

4.2 地下水的动压力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众所周知, 在天然的情况下, 地下水动水压力的作用会相对薄弱, 也可以说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重大的危害。但是, 如果是人为的工程活动, 那就需要另当别论。它会引起地下水的天然动态平衡发生改变, 在一些相对较严重的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 会引起较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 类似于流砂、管涌等现象出现[5]。根据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形成条件, 有关的工程地质部门要为防治此类现象做些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以此来解决地下水的动压力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

5 结语

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 水文地质问题将一直是1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但可以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一些技术基础, 还可以提供一些事实依据, 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对岩土工程勘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岩土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 对水文地质勘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下降对岩土工程都存在很大的危害, 同时地下水动压力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所以我们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为防治这些问题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方案。另外,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 岩土勘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而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勘察的重要环节则更不能疏忽, 一定要对工程所处地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保证以后环节的顺利进行。所以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就要不断加强水文地质勘测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勘查时一定要注意查明水文地质问题, 针对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危害进行仔细地评价, 并提出防治措施和相关建议, 为基础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水文地质方面的资料, 以便于降低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喜发.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张咸恭, 李岩, 张静, 等.专门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1.

[3]孙广中.地质工程学原理[M].北京: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4.

[4]郭永海.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科学关键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9) :26.

谈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四要” 篇10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住宅楼, 医院、工厂及各种市政工程建设方兴未艾, 而每个工程的开工建设, 都要先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那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呢?

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 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 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然而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 其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 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 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 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基于勘察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认为首先做到以下“四要”。

1 要明确工程详勘的目的和任务

岩土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物施工图阶段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根据拟建筑物的工程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 对场地地基土的利用、整治、改造提出方案, 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和论证。一般具体任务如下:

1) 查明工程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并评价其工程特性。查明基岩浅埋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风化层厚度、破碎程度;

2) 查明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特性, 并对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作出评价;

3) 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暗渠、暗塘、地下障碍物、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甲烷等) 及分布范围, 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整治建议;

4) 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法和降水措施提出建议, 对开挖可能导致的岩土问题 (如流砂、突涌等) 进行预估, 提供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参数;

5) 结合场地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合理、经济的基础方案, 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提供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以及相关的桩基设计参数;

6) 对主体结构的抗浮措施就岩土方面进行评价, 提供基础抗浮桩的方案建议;

7) 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提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 对拟建场地相应深度范围饱和土液化和软土震陷进行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

8) 评价成桩可行性, 分析评价施工对环境影响, 并提出防治措施

2 要理论与经验一起抓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很多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因此说,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理论上讲, 一般5~6层砖混结构住宅, 如果地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一般勘探孔深15m基本可满足要求, 而5层框架结构的商场, 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 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础, 则勘探孔深度15m一般不能满足要求, 应以找到持力层, 以超过持力层为终孔标准。在实际勘察过程中, 经验告诉我们, 遇到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岩石地基, 勘探孔深度可稍浅, (当然按权限该上报审批的进行上报审批) 而遇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淤泥质土及松散填土地基, 勘探孔深度要深, 直至达到要求。这就是说, 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 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运用合理适宜参数, 加上良好的判断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同等重要的, 过分强调哪一点都是不合适的。可是, 目前很多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过分强调经验, 而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足, 这种现象对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不利;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健康成长不利。因此, 在岩土勘察领域也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3 要注意经济性

岩土工程勘察, 应在满足规范、规程要求的前提下, 用最经济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实现勘察目的和任务。因为完成相同的任务, 所用成本的多少, 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水平的高低。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目前的勘察成本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节约的。如:对“桩基础一般性孔, 深入到桩端以下3~5倍桩径, 且不小于3m, 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m”这一要求, 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为50m, 根据控制性孔资料, 40m处分布有良好的桩端持力层且能满足桩基设计要求, 项目负责人现场可将50m的一般性勘探孔调整为45m (当然按权限该上报审批的进行上报审批) , 这样就可节约不少工作量, 从而达到经济的效果。再有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 也是一条实现经济勘察的重要途径。

4 要坚持原则, 避免返工

1) 当勘探孔数量或深度不够时, 易造成后果有: (1) 由于孔数太少, 特别是当持力层顶面起伏较大时, 设计人员无法确定桩的长度; (2) 孔的深度不够, 设计人员无法知道此持力层有多厚以及下面的地质情况, 因而无法进行桩基的沉降计算;

2) 避免单方面满足甲方要求, 造成勘察报告不规范。如某项目, 地质是上面全部为软土, 下面直接为基岩, 埋置较深且顶面坡度较大, 深度约为20m~45m。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及地质情况, 采用钻孔灌注桩比较合理, 但房产公司为了赶进度, 一定要采用预应力管桩。于是勘察单位迁就甲方的要求, 在勘察报告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及选择桩型的建议中只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种桩型, 其他桩型一律不提, 似乎只有这种桩型最合理。但经多方论证, 最后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造成勘察单位只得重新编写勘察报告的被动局面。

当然除此之外, 其它需要做到的诸如要重视与设计者沟通、要注意等级划分、要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等, 这里不再赘述。

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工程技术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问题

伴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和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兴建,部分建筑工程的基坑开挖程度相对以前更大,现在所采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需求。我们应认识到当前建筑工程勘察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技术上的创新改进,对这些问题作出妥善、有效的解决。

一、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当前存在的问题

1.勘查前期准备不充分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进行前应先对建筑周围坐标以及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基础形式、结构特点以及地基状况等进行充分的资料搜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缩减施工成本及施工周期,在对前期勘察资料的收集中,往往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致使资料收集不完善,工程地面整平标高和结构形式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在岩土勘察方面,技术手段相对欠缺,最后致使勘察单位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以及地基形式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勘察报告的真实有效性。

2.取样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进行原位测试和取样时,由于受到探孔数量以及位置的影响,存在着取样不合格的现象。各个勘察单位没有对测试取样的数量及其样品的代表性进行综合控制,没有对软弱下层进行取样分析。另一方面,勘测单位虽然数取样数量上满足了每层土样多于6个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对各分层层位进行了合并,忽视了对数据变异性的控制。没有在建筑物角点以及周围设置勘察点,各勘探点之间的间距设置不合理,以上种种问题都影响了岩土勘察工程的勘察质量。

3.数据真实性低

不论是对于户外还是室内试验数据来说,其所收集的零散资料都应经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从而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场地特征进行针对性设计。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讲,该环节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直接表现在数据统计概念不明确,对于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中,没有对异常值加以分析和剔除,将所有的数据都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最终导致了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变异系数过大,直接影响了分析结果。

二、岩土勘察技术改进策略

1.资料整理与编录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勘察资料的整理工作应有勘察现场技术人员参加。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大多数勘察单位分工较为细致,现场技术人员直接将报表和现场记录数据交给编写人员,这样很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所以,对于勘察资料的编录,应将各种数据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进行逐一对比,对中间存在的异常要追明其原因,从而确保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并充分按照勘察技术要求,按规范格式对各类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整理出的结果,编写勘察报告。另一方面,勘察报告应具有针对性,还应特别注意对建筑工程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地基变形评价。

2.勘测手段及方法选择

由于不同的勘测手段和方法之间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所以对于勘测装备以及方法的适应性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及施工场地,选取合适的勘测装备及勘测方法。在当前的勘察工作中,各勘察单位为降低成本,往往大量的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虽然静力触探在沿海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对于底层土颗粒较粗且地下水位相对较深的地区,并不适合此种方法。所以在岩土勘查工程施工中,应针对不同地基土的性质,采用合适的勘察手段及方法,从而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3.引进新型测试技术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引进室内外测试新技术,能有效的提升岩土勘察的效果。比如多功能性静力触探头、波速测试以及标准贯入试验等技术的引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勘察数据及勘察结果的真实性。通过这些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能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从而达到传统勘察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土木离心模拟技术,对工程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物浅基础地基变形情况有一个较为透彻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效果。

4.加强岩工程监测

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查工程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岩土工程的监测能对整体勘察结果进行修正不补充,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岩土工程的监测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岩土开挖后,对基底回弹隆起及坑壁变形程度的整体监测。

(2)工程施工引起的边坡变形和滑坡位移的监测。

(3)岩土处理过程中的,对于岩土水平位移和倾斜角度的监测。

(4)建筑施工造成的基底沉降变形监测。

(5)地基加固过程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监测。

(6)岩土勘察过程中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监测。

5.地质勘察复勘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是在进行地基处理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在其前期都要进行论证性的岩土工程勘查,对软土的勘查应注意以下方面:

(1)对于软土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其软土固结种类。

(2)结合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技术,从而减少勘察周期,达到缩减工作量的目的。

(3)对软土排水固结条件以及土层均匀性进行严格评定,探讨其水平与垂直位的变化规律。

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岩土勘察工作的成效性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以及投资效率。对于我国当前阶段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并确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基础上,引进各种新型勘察技术,从而确保勘察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提升勘察效果,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茂柱,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4,40(20):71-72

[2]张翔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64-65

[3]张生国,分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9):137-138

[4]沈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7):54-54

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篇12

本工程为某市一栋8层建筑物的建设工程。本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10 224.03 m2, 该建筑物呈矩形, 长度为43.6 m, 宽度为28.8 m, 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地下部分则为1层地下室。在进行建设之前, 应先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勘察。以下将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2 岩土工程勘察关键技术措施

2.1 勘察方案部署以及勘察手段

在进行勘探孔深度和间距的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基础形式和结构形式, 同时地基的复杂程度不同, 也会影响勘探孔的间距布置。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时, 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地质情况, 应适当的加密勘探孔的间距, 如果因经济和工期等问题而维持原勘探方案, 这样势必无法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 这无疑会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 高层建筑的勘探点密度应比一般建筑的大, 同时所确定的安全等级也相对较高。实际上钻孔的间距布置主要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地质复杂程度, 如果场地内存在暗沟、塘等异常地带时, 钻孔间距的布置应确保能够准确的反映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土质情况, 同时也应能够覆盖地下水的赋存形态, 而不是由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对钻孔间距进行确定。当然在进行钻孔的布置时, 也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比如在主体建筑角上、荷载或建筑体形比边缘较大的地方都应布置勘察孔进行控制。此外, 当场地内存在不同地貌的变化时, 在其交接处应适当加密勘察孔。如图1所示为钻探施工示意图。

勘探孔深度的总结如下:1) 天然地基:控制孔深应为基础埋深与地基压缩层厚度的和;而一般孔深为基础埋深与0.7倍基础宽度的和。2) 桩基:控制孔深应为基础埋深、预计桩长、桩端平面下压缩层厚度的和;而一般孔深则为基面埋深与预计桩长的和并加上5 m。另外, 当施工现场和附近区域没有存在可信的相关地质资料时, 在进行钻孔的布置时, 应确保至少存在一个钻孔能够满足地震场地划分对覆盖层厚度的要求。

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主要采用的勘察方法为钻探、标贯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在施工场地内一共布置的钻孔有14个。其中建筑部分一共布置有6个钻孔, 控制性钻孔为4个, 间距控制在22 m~29 m之间, 而孔深则控制在30.1 m~30.2 m之间, 一般性钻孔为2个, 孔深控制在25.1 m~25.2 m;基础部分一共布置有8个钻孔, 其中控制性钻孔为4个, 间距控制在22.5 m~32 m之间, 孔深控制在20.1 m~20.3 m之间, 一般性钻孔有4个, 孔深控制在15 m~15.2 m之间。本工程主要采用的现场测试试验为钻探和原位试验, 钻探采用液压钻机进行试验, 而原位试验是进行标准灌入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 其进行的具体试验为常规土工试验以及快剪试验, 并且还对地下水进行了试验, 主要是对其进行取样测量其水质情况, 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为简要化学分析试验。在进行勘察孔的测放施工时, 主要采用的设备为南方RTK卫星实时定位系统 (1+1) 。

2.2 地基土的工程性能

1) 地形地貌。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势较为平坦, 在21世纪初进行过人工填海改造, 地形高程分布在2.81 m~2.38 m之间, 较为低矮, 工程场地地势较为宽阔, 局部地方存在小水坑, 原始地貌属于滨海滩涂湿地。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本工程位于新生代断陷盆地北翼, 在盆地内沿着东西向受到断裂带的切割, 同时盆地的发展受到该断裂带的控制。根据相关的地质资料, 可以知道该断裂带已经超过本工程场地的安全避让距离。

2.3 地下水的测定

在工程场地内进行地下水的测定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在进行实际量测时, 应同时进行地下水位的观测。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之后, 并间隔至少24 h才可进行量测。

2) 在进行地下水位的观测时, 应考虑周围地下水的开采所造成的影响。通常在进行地下水的观测时, 如果附近存在抽水井下降漏斗, 则地下水位的观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会稍深点。

3) 在进行水位量测时, 可以利用钻孔坐标和标高回测时的机会进行测量。通常情况下, 勘察孔附近的地面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 这会导致在进行水位测量时由于所依据的勘察孔不同而出现水位深度变化较大的问题, 这往往可能产生测量误差, 甚至有可能达到几厘米以上的误差, 这样根本无法正确的预测地下水的流向, 而对于地下水位的测量, 应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通常应控制在±2 cm以内, 因此应采取措施解决因孔口不同而引起的测量误差。解决的措施为:当在进行孔位坐标和标高的回测时, 应结合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 将其作为参考孔口向下两侧地下水位的深度, 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误差。

4) 不仅应对现阶段的地下水位进行量测, 同时应对近年地下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以及历史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

5) 当在钻孔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两个含水夹层时, 应分别对每个夹层的水位进行量测。首先钻穿第一个含水层, 对静止水位进行观测, 但并未钻穿第二个含水层, 水位记录之后接着采用套管进行隔水, 然后将孔内存在的水抽出, 并再一次进行钻进, 钻进到第二层含水层, 同样对第二层含水层的静止水位进行观测。通过两次的观测就能正确测量含水层的分层水位。

本工程场地进行钻孔测量后, 一共揭露出两层含水层, 第一层含水层处于杂填土中, 而第二层含水层则处于中砂层中。第一层含水层主要是通过降雨和河水的补充获得水源的, 而主要的排泄途径是通过地表蒸发和排入河中;第二层含水层主要是通过降雨和层间越流获得水源的, 而主要是通过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进行排泄的。根据近年相关的水位变化资料, 可以知道地下水位每年的变化幅度在0.8 m左右, 第一层含水层主要是受到海水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3 岩土工程勘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 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通常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是相互独立的, 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的特色性, 设计方面往往与勘察没有什么联系, 因此在通过岩土勘察得到的很多工程信息设计人员并不能完全理解, 同时勘察也不能参与到设计中, 这导致很多勘察中的有用信息在设计中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造成了信息的浪费和损伤。

2) 数字化勘察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岩土工程建模、岩土工程数字化、岩土工程数据库管理、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等。

3) 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岩土工程勘察所提供的最后结果往往以图纸、表格和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这样不仅使得设计人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同时很多有用的勘察信息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4 结语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前采取岩土工程勘察, 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文章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实例, 对岩土工程勘察理论与经验、勘察的经济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总结出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措施, 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摘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实例, 简要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措施, 并对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期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工程的地质情况, 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测定

参考文献

[1]翁玉武, 史慧敏.吉林油田团结—春江花园岩土工程勘察[J].工程勘察, 2013 (4) :30-31.

[2]张敏.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7) :28-34.

[3]刘健, 刘军, 贾兴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及重点[J].四川地质学报, 2011 (3) :28-34.

上一篇:反事故演习下一篇:单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