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共12篇)
《一个女人》 篇1
最近所翻阅的书中, “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 从《唐诗》到《宋词》, 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 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 犹如缠绕蔓生的藤, 生生将其束缚, 而女人, 却自甘且心安。
《一个女人的史诗》系著名作家严歌苓所作,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田苏菲从16岁到66岁漫长的爱情故事。本文旨在从严歌苓的此部小说中探究爱情的弥久魅力。
一、田苏菲:从最初的心动到一生的坚守
爱情通常开始于偶然的心动, 当然这样的心动有其一定的心理基础。譬如田苏菲对欧阳萸, 她对男性所有美好的想象都集中体现在“集狷狂、柔弱、放荡不羁、细致入微于一身”的政治干事欧阳萸身上。所以她执意拒绝了都旅长, 那个可以给她更高地位与权势, 可以带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那个似乎终生都把她当成“梦中情人”的男人, 那个可以在她危难时刻给予她无私帮助的男人。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欧阳萸, 并且决定要和他诗意地恋爱, 浪漫地生存。于是, 田苏菲就开始采用直接简单而洋溢着纯真天性的方式和手段去追求欧阳萸, 并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这个理想的男人。
然而一纸婚约怎么可能束缚住风雅浪漫倜傥多情的欧阳萸, 况且这样的婚约是冠之以“孩子”的名义。小市民出身的小菲与文人世家出身的欧阳萸, 本身就存在太大的差距。田苏菲的简单、朴质、粗糙与欧阳的优雅、忧郁、风流, 本就格格不入。爱情之于田苏菲, 只能如天边月, 水中花。
小菲事业的成功并未换得欧阳萸一星半点的青睐, 欧阳萸一辈子没看过妻子演的戏, 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小菲的拙和过, 可小菲不管不顾, 她对欧阳萸的好, 倾其一生也无怨无悔。但作为一个女人, 她亦会因为得不到欧阳萸的爱而失魂落魄。欧阳萸身边成群的女人, 让小菲不堪重负。她会反抗, 她借“出轨”来还击欧阳萸, 却没想到这样的还击于欧阳萸轻飘飘如打太极般又反弹了回来, 她最终伤着的是她自己。然而, 她爱他, 为了他, 什么都可以放下。她的不满、嫉妒和怨恨源于爱情, 而这些东西一旦真正触及爱情, 到达欧阳萸身上, 就成了满心满眼的“怜爱”。确实如此, “女人一旦对男人动了怜爱就致命了。崇拜加上欣赏都不可怕, 怕的就是前两者里再添出怜爱来”。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 当所有人乃至整个社会对欧阳都漠不关心, 甚至加以打击, 趁机打倒他之际, 只有小菲, 用她的智慧、勤劳和隐忍, 为生存在恶劣大环境下的那个人, 撑起一方晴空, 守得一片绿荫。她为欧阳萸忍辱负重, 由主角下放为锅炉工;她为欧阳萸不辞辛劳, 奔波于两地, 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她为欧阳萸黑天白地, 寻觅吃食, 甚至进沼泽地逮癞蛤蟆。她所做的一切, 又怎能用“爱情”二字概括!
她用一生的时间, 鉴定他们的“爱情”。她用一生的时间, 换得他的认可。爱一个人, 竟然可以如此舍身舍命地付出, 爱一个人, 竟然可以如此委曲求全、大度豁达!这就是女人, 唯有女人。
二、欧阳萸:爱情路上的精神追求者
欧阳萸是个极注重精神享受的人, 换作现在的话说他十分“小资”, 长相清秀冷峻的他, 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忧郁。欧阳萸谈论创作, 谈论诗歌, 写犀利的文艺批判文章, 并用修长的手指弹奏贝多芬的《月光》, 家里时常聚积着一大帮男男女女倾慕者。而作为妻子的小菲一辈子也不懂丈夫精神上究竟需要什么, 也始终未能加入丈夫的谈话圈子。两个人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欧阳萸, 本来有一个飘逸如仙才华横溢的意中人, 却因为小菲的意外怀孕而放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他选择了和小菲组建一个家庭, 他痛苦地割舍掉那个意中人, 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爱情。欧阳萸一直渴望有一个可以和他“平等对话”的恋人出现。小菲之前, 有无数倾慕于他的女子在他身边暧昧、喜欢, 而后消逝。小菲之后, 他身边亦有无数这样的女人, 奔涌而至, 前赴后继。
与其说他喜欢这样被女人追逐, 倒不如说他喜欢爱情带给他的美好享受。他喜欢女人仰慕追逐他的目光, 喜欢她们对他的好, 从方大姐到孙百合, 从大辫子姑娘到盟盟, 他们喜欢、牵挂并热爱着他。
爱情路上, 欧阳萸策马扬鞭, 得意并失意, 畅通无阻却又磕磕碰碰。他得到过她们, 却又似乎什么都没得到。他追求精神的丰盈, 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物质的贫穷。他依赖爱情生存, 离开婚姻却无法过活。直到晚年, 欧阳萸与小菲才显现出鱼水和谐。
欧阳萸一生追求爱情, 却被婚姻所牵绊。然而, 纵然没有婚姻, 爱情路上的精神追求者就定能如愿以偿吗?答案未为可知, 然而人生经不起假设, 生命只是一种历程。只能言:缺憾人生亦是一种完美!
三、女性视角的集中体现:女人最懂女人心
曾有评论言:严歌苓的此部小说源于作者忧伤的童年记忆, 爱我的人我不爱, 我爱的人不爱我, 爱情, 置于那个社会大背景下, 被凸现出一种悲凉与决绝。
古往今来, 凡代女性立言的男性作家, 虽从某种程度上言也表达出了女性心声, 但远不及女性作家写作之细腻与真实。严歌苓写田苏菲, 往往会带给读者这样一种心理错觉, 莫非田苏菲即严歌苓, 我想此即女性视觉带给读者的全新体验。
女人最懂女人心, 尤其是爱情题材的作品, 女作家写起来女主角更会得心应手。而女性的心理在这样的作品中更能加以集中体现。
譬如, 女人一旦认同爱情, 便奋不顾身, 拼死拼活, 誓死保卫。其他身外物, 诸如事业、名誉、金钱, 统统不算什么。女人可以为爱情放下身段, 牺牲所有。女人可以得失不计, 孤注一掷。甚至女人在对爱情失望后, 还可以忍气吞声, 忍辱负重, 维持一种表面的平静。女性的坚韧、顽强、隐忍, 在爱情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如此, 现实中亦如此。
爱情于男性, 虽亦举足轻重, 但一对比, 便明显显露出一种先天不足。男人追逐爱情, 却把女人当做一种个人拥有。男人爱得太广泛, 不够深刻。男人爱得太笼统, 无法具体。男人, 因之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无法轻装上阵, 追随爱情, 远走天涯。
也许, 正因为如此严歌苓才把此部小说命名为《一个女人的史诗》, 对于一个女人, 倾其一生去追寻一份并不完美的爱情, 其勇气和魄力, 确实令更多的女人钦佩, 亦令更多的男人汗颜。
《一个女人》 篇2
伊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没享过“私塾儒教”“四书五经”的教育,也没有过“坚贞不渝”“浪漫唯美”的爱情,实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伊自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农作,嬉戏,玩耍。到了少女时期,伊长得没有如同富家小姐那般白皙光滑,婷婷玉立,而是如同男子般黝黑。自小玩大的伙伴,也个个随伊离去,因为伊是女孩儿,而伊的伙伴全是男孩儿。男孩们爱美丽白净,举止斯文的小姐,不爱长相丑陋黝黑,行为如同男孩般豪放的伊。伊没日没夜地哭闹,伊的父母没有理会伊,将伊打骂了一顿,伊没有因此哭闹的更凶,反而止住了哭声。伊想:自己已经长成一个女子了,不该再似以前般与男孩亲密无间嬉戏玩耍。自己该如同小姐般。隔日,伊唤父母要了点钱,买了些脂粉将自己打扮得招展妖艳。男孩们见了伊认不得伊来,只觉得别扭与奇怪,丽美的小姐见了伊,只是讥笑伊不懂得打扮,虽然拭了脂粉但却如作抽象画般扭曲,畸形。
伊长到恋爱的年龄,却没能如同龄人般享受过爱情滋润。伊暗恋着一个男孩,男孩优秀异常,身边不乏女子。伊自悲,伊不漂亮,没有富足的家境。只能将这爱藏在心里深埋着,直至男子离开了村子,伊也未能开口表白。伊的父母见伊年龄渐长,却寻不到一个夫家,就擅自给伊找了个男人,订了亲。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伊的父母,伊的婚嫁当然由自己主事,管理,负责。再则伊是女子,自古女大当嫁,而伊的丈夫又是他们寻得的`金龟婿,所以晚嫁不如早嫁。这是伊最好的归宿了。伊直到出嫁那天,仍模模糊糊也没能见自己夫家一面,也没有看清男子的长相。好似昨日还是一未成熟跟父母处日子的女孩,今日却成了出嫁的娘子。
伊的丈夫同伊一样是个农孩,从出母胎到成长根便在农村。但伊的丈夫同伊有不一样传统,他想离开村子到外面闯荡。而伊是个守旧的女子,伊生在长在农村,根也在农村,从未想过出村,离开这困笼了伊童年,青年的天地。
伊同丈夫离开村子那天,伊的父母、弟弟与伊的儿子来送别。伊的心里只有酸楚,伊想到将要离开这儿时给伊带来无数欢乐的农村,离开与伊朝夕相处,嬉戏玩耍的伙伴,只是想哭。但又见父母、弟弟、儿子如此期待的眼神,就将泪擎在眼里,只觉沉重。
伊同丈夫辗转了几个大城市,杭州、宁波、深圳,却都非伊的福地。直至今年年底辗转到了乐清。伊同丈夫向主家租了个店面,准备开个小超市。不几日超市落成,因为这是村里第一家超市,所以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生意红火,伊同丈夫过得还算富裕。唯一的不快,就是夜半梦醒思念那他乡的乖爱的儿子。
一天,伊从别人口中听到说,伊的丈夫外面有了女子。伊不相信,伊信任丈夫不会丢弃伊与他们乖爱的儿子。晚上,伊在餐桌前,没有问丈夫这个尖锐且带着怀疑的问题。只是换了个语气重套了个问题:“你爱我与儿子吗?”伊的丈夫见伊今日问了这么奇怪的问题,满脸狐疑地说:“你这说的什废话。”伊见丈夫不肯回答,只是以为在玩笑于他,就一发狠,重说续问道,“你到底回答于我,是否爱我与儿子?”伊的丈夫被伊问得心烦,只是满嘴亢骂伊说:“你今得了什么病,与我纠缠不清,若得了病上医院看就是,抓我问什么?”那晚,伊同丈夫吵了架,伊吃了丈夫的巴掌,衣服也被丈夫撕破。伊的丈夫离了家,一夜未归,伊唯一了局便是哭,独哭了一晚。
第二日朝晨,伊一觉醒来只觉全身酸疼,像是缚了枷锁,行动困难,回想昨夜丈夫对自己的亢骂巴掌,又忆起家中乖爱的儿子,不禁悲伤再度涌上心头,潸泪而下,比昨夜哭得更加伤心难过。但伊没气力去哭,现在伊只觉孤独,想有一个人来安慰伊,而那个人正是伊的丈夫。伊想着现在只要丈夫在身边,就不再想昨日那不愉快的事,也不记仇于丈夫。只可惜伊的念想错了。伊的丈夫朝晨在伊熟睡时已来过,只是身边多了个陌生女子,伊的丈夫将店内所有金钱席卷而走,又将店面转租于他人。而伊还是处在晕糊中,不能回归于现实。只寄托于希望。
一个女人的失踪 篇3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每年接待几百万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这个季节通常是卢浮宫比较繁忙的时候。在攒动的人群中,很难辨别出哪些人是为《蒙娜丽莎》专程而来。但是,如果说卢浮宫是艺术品爱好者必去的朝圣地,那么《蒙娜丽莎》油画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宣告着卢浮宫中朝圣的焦点所在。
失踪
1911年8月21日,星期一。按照惯例,卢浮宫闭馆。
只有零星的工作人员偶尔走过空旷的大厅。
这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珍贵的艺术藏品。即使是闭馆日,卢浮宫的维护总监皮奎特也没有放松警惕,巡视到《蒙娜丽莎》时,钟表的指针指向7点20分。
皮奎特和助手离开了《蒙娜丽莎》。一扇壁龛的门被缓缓推开。
卢浮宫里有很多隐藏的壁龛,通常用来存放画架和画布。这一次,从壁龛里走出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男人径直走向《蒙娜丽莎》,取下后动作利落地拆除画框,将画卷夹在臂下,从容不迫地离开了卢浮宫。
8点35分。巡视中的皮奎特发现原本挂放《蒙娜丽莎》的墙面空了。他朝助手耸了耸肩:“上头把它挪走了。大概他们觉得我们会把它偷走呢。”
第二天,卢浮宫开馆。
画家路易贝胡到卢浮宫为“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临摹草图,发现那面墙上空无一物,遂去询问保安。保安想想,说:“大概是被送到照相工作坊摄影去了。”性格执拗的路易贝胡一再追问何时归还,保安只好去找摄影师。摄影师的回答是未曾拿画,或许是被拿去清洁了。最后,保安不得不通知一位负责人。于是,疯狂的寻找开始了,最终人们发现,《蒙娜丽莎》丢了!
这时,距离画卷被带出卢浮宫已经过去了24小时!
卢浮宫内竟然发生盗窃案,被窃的是《蒙娜丽莎》!媒体顿时沸腾。号称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巴黎人报》刊登了《蒙娜丽莎》的巨大画像,配以头号大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标题下是讽刺性评论:“我们还有画框。”媒体对失窃案连续报道了近三周,社会各阶层被报道所吸引。 1911年法国盛夏罕见的酷暑,法德之间的危机,乃至已在敲大门的欧战都被人们置于脑后,大家激烈批评国家行政管理失职,指责名画失窃是因为卢浮宫被卖给了犹太人……依照惯例,法国社会上的辩论从失窃案牵扯到殖民主义、种族歧视、政教分离等等大题目。与此同时,人们热议盗窃者,一位大不一般的高手达人。警察甚至怀疑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和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毕加索在这次失窃案发生一年前,曾从为阿波利奈尔帮忙的一个男人手中买过从卢浮宫偷出来的艺术品,为此阿波利奈尔被拘留了七天,毕加索也接受了审问。
著名犯罪学家贝迪雍(1870年时成立第一个辨认指纹等警察检验所)在被卸下的玻璃框上发现了一个左手大拇指指纹。警方曾经采集过《蒙娜丽莎》盗窃者的指纹,只需进行简单的对照即可真相大白。但是这个重要线索却被目标集中在极具作案手段的艺术品国际犯罪集团、“拥有两千条线索”的警方忽视了。
真相
就在警方疯狂地在国际大盗身上用放大镜搜寻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时,《蒙娜丽莎》安静地沉睡在巴黎第十区的圣路易斯医院大街一间有着双层地板的房间地上的一个箱子里。
带《蒙娜丽莎》来这里的人是文森佐•佩鲁吉亚。
1910年10月,卢浮宫决定将馆内所有重量级名作配备防盗玻璃罩,遂招募了数名技艺高超的匠人,在这批人中,有文森佐•佩鲁吉亚。他是意大利人,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一直想将本国的国宝《蒙娜丽莎》迎回家,遇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自然不肯错过。他参与了名画防盗玻璃罩的安装工作,因此解除自己安裝的玻璃罩易如反掌。为发生火灾之类的意外时方便取下,《蒙娜丽莎》被固定在四个挂钩上。卢浮宫的以防万一进一步为佩鲁吉亚创造了可乘之机。
1913年,弗罗伦萨艺术品商人阿尔弗雷多•格里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李奥纳多”的人的信,信中说,《蒙娜丽莎》应该重新回到她的家乡。格里找到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总监乔瓦尼•波奇。波奇拥有一套来自卢浮宫的图片,上面详细标注了《蒙娜丽莎》原作背后的一些标记。这是赝品制造者不太可能注意到的地方。
当天,一个衣着整洁的男人出现在格里的画廊。格里表达了对画作真伪的担忧。男人重申交易的绝对是真品,画作是他亲自从卢浮宫中取出,但并不透露“取画”的具体细节。格里验货时在《蒙娜丽莎》的背面发现了卢浮宫的编号和印戳。他异常激动,但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提出需要到乌菲兹美术馆做进一步检测。美术馆通过对照卢浮宫拍下的《蒙娜丽莎》的细微裂纹——由于风化等原因在特定位置造成的小裂纹,很难仿造——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卢浮宫失踪的《蒙娜丽莎》。
在弗罗伦萨受审时,文森佐•佩鲁吉亚坚称自己是基于爱国心,要将“被拿破仑强夺”的国家珍宝归还意大利。事实上,《蒙娜丽莎》是比拿破仑早了近三百年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所得(有推测是达•芬奇在法国时从他那里得到,或是在达•芬奇去世后从其继承人处得到)。佩鲁吉亚像一个头脑简单且比较冲动的年轻人,与这件惊世大案似乎有些不相称。但是,佩鲁吉亚的爱国之名却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他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少刑期,只坐了七个月零九天的牢,入狱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待遇。此案若在法国审判,他或许会被判十几年苦役,且放逐外岛。
意大利政府很肯定地向法国保证,一定把这幅画归还给法国。但是一些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对此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并且把佩鲁吉亚当作民族英雄看待。当他服刑结束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人们欢呼着去迎接他。
《蒙娜丽莎》在意大利巡展两周后被送回了卢浮宫。由意、法两国外长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法国更是将《蒙娜丽莎》的回归称为国家的重生,为此将全国商品降价40%以示庆祝,全法民众举国欢庆,《蒙娜丽莎》的法国国宝地位由此奠定。这次事件后,《蒙娜丽莎》除去过美国和日本外,鲜少参加巡回展出。
《一个女人》评介 篇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法国文坛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的传记文学曾一度辉煌,还出现了亲子关系小说( récit de fil- iation) 这种新形式———通过讲述父母的故事,搭建起一张亲子关系网, 间接曲折地言说自我。《一个女人》( Une Femme) 便是其中一部典型的自传作品,题目中的“一个女人”即作者的母亲。此书形式上的主人公是 “母亲”,但实质上更多是对自我的言说。该书由Gallimard出版社出版, 作者是法国女教师兼作家安妮·埃尔诺( Annie Ernaux) ,埃尔诺一生创作了多部优秀的自传题材作品,丰富了法国当代传记文学。鉴于中国读者对其作品了解不多,而其自传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对我国的自传文学颇有启发,本文拟对该书作简要介绍和评述。
二、概述
《一个女人》这本书以“我”为叙述角度,讲述了“我”的母亲平凡的一生。
本文拟将全文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讲母亲的去世和“我”的悲痛心情。从行文的组织结构上来讲,这一部分是整本书叙述方案的关键一环。它引起母亲去世后各个场景的上场,同时也奠定了此书的基调: 淡淡忧愁中亦有冷静克制。
由第二章开始,作者由始至末地讲述母亲的一生。叙述时间戛然转到了20世纪初,母亲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她的父亲酗酒,母亲严厉。 她早早就退了学,去工厂里打工赚钱维持生计。故事一直向前发展, 1928年母亲嫁给父亲,1940年作者出生。为了有更好的生活,两人辛勤奋斗,终于从工人变成小商人,拥有了一间小杂货咖啡馆。“我”的母亲希望“我”过的比她好,实际也如此,“我”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并通过婚姻进入了中产阶级家庭。
第三章的叙述速度减缓,作者用与前一章同样的篇幅,却只讲述了1967到1987年之间20年的故事。说明母亲生命中的最后20年在作者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20年是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与生活抗争的20年。她自己坚持开了几年店,后搬去作者的“资产阶级的大房子里”与其同住,慢慢适应另一个阶层的人的生活模式,然后又渐渐厌弃这种状态,独自一人回老家的房子里生活。最后不幸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于1986年去世。痛失母亲是人生中的一场劫难,作者在书末深情告白:
“她对人付出的比得到的多,把她写出来是否也是一种补偿呢?”1
三、简评
( 一) 自我书写
在传统西方文学中,“我”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作家们对自我的言说受到多方的阻碍: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崇拜开创式的英雄人物, 在任何戏剧或者史诗中都找不到个人的影子; 同时也有道德和宗教因素的制约,在人们的宗教观念里,自我是可憎的,上帝是神圣的,大肆宣扬自我是亵渎圣人的表现; 另外,从美学标准上来讲,人们认为自传并不够格被纳入文学艺术作品,因为想象力是批评家所看重的重要文学因素。 书写自我是如此容易,不需要任何的想象,随便一个人都能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小说则不同,小说家是去创造角色,创造事件,必须要靠天分和才华,以及恰到好处的想象。所以在西方文学传统上,自我书写是一种末流的体裁,很少有文学家选择这一领域。
时到如今,自我书写的文学体裁已被文学批评界和读者慢慢接受。 自我书写涉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它包括自传、回忆录、日记、传记、 及自撰等多种形式。自传是其中一种特殊形式。谈及自传( autobiogra- phie) 历来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批评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针对这一文学体裁的思考研究也不多。批评家们只看到了它的资料价值而忽视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读者所关心的自传的真实性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答。因此,1969年,菲利普·勒热内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自传上, 开始了在自传研究这片荒芜原野上的开垦工作。经过两年的潜心思考和研究,他将研究成果写成《法国的自传》一书。他在书中给自传下了一个定义: “当某人主要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的历史时,我们把此人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称为自传。”2诚然,这个定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确立了自传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研究对象独立存在的地位,启发了后来的自传研究。
批评界的自传研究不断升温,并一直持续至今。由于50年代以来一大批著名作家如萨洛特、莱里斯、萨特、勒杜克、佩莱克、巴特等对自传的偏爱,自传在创作上也走向繁荣,迎来了它的高潮时期。三十多年之后,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位置》出版,并于1984年获得雷诺多文学奖,其女性自传体创作特点,个人与社会的双重维度视角,以及平实简洁的语言独树一帜,给法国自传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年之后,安妮 ·埃尔诺又发表了《一个女人》。
同时,《一个女人》和《位置》也证明了一种更新的文学体裁的出现: 亲子关系小说。这类自传的叙述特点是通过讲述父母或者子女的故事而间接地讲述自己。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搭建与亲人的关系网,自然地讲述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以本书为例,初读之下读者会发现小说讲述的是安妮·埃尔诺的母亲,通过努力和奋斗,改变了社会地位的故事。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对母亲的形象构建不是最终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更为宏远,发生在她母亲身上的事件,是激发她思考社会的导火索。这篇作品的主题,依然是一部自传,而且是社会自传。
( 二) 安妮·埃尔诺的自传体写作投射的社会学意义
作为读者,乍读《一个女人》这一题目,依然不能从中寻到确切的自传作品的踪迹。那么标题———《一个女人》,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 这个题目简明扼要: 它只由一个不定冠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然而,在它的简洁和客观背后还隐藏着复杂的成分。名词“女人”无关紧要,它的修饰成分“一个”,是很值得分析的。“数词+ 量词”的这种成分可以组成一个名词意群,可以指一类事物的集合,如: “一只狗永远是一只狗”,也可以指某一特殊事物,传说故事中经常这样开头: “从前有一个人”。区别很明显,前一个例子中的“一只狗”具有普遍意义,指的是任意一只狗, 而后面一个例子中,“一个人”则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并不是整个人类。
那么在我们这本书的标题《一个女人》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弄清楚 “一个”所代表的意义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这两者之间的模糊性就是安妮·埃尔诺对标题选择的成功所在。如果我们倾向于它的普遍性,那么这个女人就充当着一个典型的形象,而如果说它是特殊性的,这个女人就只指向某一个体。踌躇在这两种解释中间,书中的一个女人是安妮·埃尔诺的母亲,但她同时又代表着在一定社会阶层中的典型形象。因此在这对母女关系中,这个女人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她也是她所处的那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安妮·埃尔诺作品中的社会学意义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她希望其作品讲述的是不仅仅是自己或自己家庭的故事,而是一整个社会,一整个时代的缩影。关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尤其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方面的问题,是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主题。
除了《一个女人》这部作品,安妮·埃尔诺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展示了那个时代平民阶层的生活,以第一人称形式记录了自己从社会底层到中产阶级的社会迁徙过程。安妮·埃尔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过婚姻进入中产阶层,也因此成为了她自己口中所谓的“阶级变节者”。自身的阶级演变经历给她带来了独特的视角,也孕育了她独具特色的社会自传的构想。
同时,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区隔理论激发了她对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思考。通过对两个阶层的对比,“勾勒出位于不同社会空间的的个体所表现出的不同性习,客观地展示出不同阶层之间隐形的区隔,使‘区隔’这一抽象的社会学概念具体到社会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 埃尔诺以个人经历为基础,从群体视角反映了社会变迁,将个人回忆融于社会大背景中,使个人的传记成为了一部社会自传”3。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关于两个阶级的亲人各方面的对比。两个家庭同时也代表着两个阶层,处于不同阶层中的人在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处世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是这个社会运行机制下的结果。作者在书的末尾写道: “我这里写的……可能是介于文学、社会学、和历史之间的什么东西吧。”1她惯以历史的和社会的视角去看问题,力图以个人反映社会,以小历史对照大历史; 以个体回忆唤起集体回忆。
( 三) 安妮·埃尔诺写作的语言特色
安妮·埃尔诺惯以平实的语言风格著称,她拒绝在书写中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通过书写,达到客观化的效果。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她的语言为何如此平淡,甚至可以说苍白了。没有任何的修饰,只是平淡如水的叙述。甚至像机器人的编码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在她笔下依然是有温度的。她认为只有最简单的语言才能表达最真实的东西,才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用中性的语言风格,有利于使自身从事件中脱离,去除特殊性,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虽然埃尔诺在作品中对母亲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但是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因此她也无法用华丽的语言去讲述一个平凡的人的一生,只有最贴近实际的语言,最平淡自然单调的笔调才能表达最真实的生活。客观的语言使她既能把自己的情感拉近也能将其推远,也能很好地将个人故事定位于那个时代的历史大事件中,《一个女人》以其有力、快速,同时混合着一种强烈思念的叙事风格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偶尔也会见到作者动情的宣泄,比如: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无论身在何处都总是心理很难受,常常以泪洗面。当我从沉沉的梦中醒来时,什么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母亲真的去世了,她真的离我而去了。每天除了做饭,洗衣服等这样必须要做的事情之外,我什么也干不下去了。有时甚至干着这些活计,脑子就乱了起来。择完菜后得要想好一阵子才知道该去洗菜了。读书是不可能的……到外面去更让我感到难受。我开着车,突然一阵伤感涌上心头 ‘她永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1
然而作者想表达的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悲伤和不舍:
“我的母亲出生在下层社会,她一直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我按照母亲的意愿进入了这个掌握语言与思想的世界里,我必须将她的故事写出来,为的是让我在这个掌握语言与思想的环境里不觉得太孤独和虚假。”1“掌握语言与思想的世界”当然就是文学世界,因为母亲去世,“我失去了我与我出生的那个世界相联系的最后一根纽带”,所以才孤独,我孤独地生活在这个本不属于我的世界,唯有靠书写来找回母亲,来自我拯救。
“我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了。正是她和她的语言,她的手,她的动作,她的一颦一笑,把现在的我和童年的我联系起来。现在我失去了我与我出生的那个世界相联系的最后一根纽带”。1从最后一段话里不难读出,作者是借助母亲,把“现在的我和童年的我”联系起来的,母亲就像是一根纽带,串起了“我”与世界。看到了母亲,“我”便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原本的位置在哪里。而“我”如今的社会位置得以转变,又全都是因为母亲和“我”整整两代人的辛苦拼搏。可以说母亲的一生都是在为“我”而活,试想世界上的其它母亲,哪一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因此,简单的语言并不苍白,而是有弹性的。作者省掉了繁复的修饰和美化,同时,也在文本间留下空间,使得读者能够进入,能身临其中, 如此,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她想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大互动。简单并非容易,简单亦有大能量。
参考文献
[1]Annie Ernaux,La Place,Gallimard,Paris,1983.
[2]Annie Ernaux,Une Femme,Gallimard,Paris,1988.
[3]埃尔诺.一个女人[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勒热纳.自传契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彭莹莹.“我”是谁?——安妮·埃尔诺社会自传中的无人称叙事[J].法国研究,2015(2):60-65.
一个女人的成熟 篇5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杨澜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用自己的事迹阐述了何为女强人,而一个成熟的女人又该如何计划自己的人生。
杨澜,1968年3月31日生于北京。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慈善家。阳光媒体集团主席和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至1994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并于1994年获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之后赴美深造,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获国际事务硕士学位;之后加盟香港凤凰卫视,开创中国电视第一个深度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截至已访问过全球700余位人物,在全球华语观众中具有较高美誉度。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2] ;,创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 ,杨澜创办了《天下女人》。 应邀出任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代表中国做申奥陈述,亦被聘为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现还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位中国形象大使、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和美国林肯中心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5月在纽约佩利媒体中心被授予女性“开拓者”荣誉,成为首位MAKERS项目“开拓者”奖项的非美国本土获奖者,以及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杨澜访谈录》影响有多大?只要用一个数字来回答便可见端倪:
她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这在传媒界可能无人能与之比肩。500多人遍及世界各地和中华大地,可说都是各国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或多或少影响着时代的.旋律。
三个女人一个家 篇6
我叫方茹,原是山东省聊城市一家纺织厂的一名工人。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生病去世了,说实话,记忆里关于父母的印象很模糊,我所有对亲情的理解都来自于我的养母——她是一个靠捡破烂为生,被丈夫遗弃的女人。很遗憾,在我19岁那年她也患病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对家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1988年我进入纺织厂当了工人。1989年,经人介绍.我与刘正齐闪电般恋爱后,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时候看着刘正齐高大的身躯,我以为找到了依靠,找到了幸福。却没想到后来他因息抑郁症自杀身亡。1994年.在我26岁那年,在热心肠的工会主席的撮合下.毛小华走进了我的视野。
毛小华是独子。大我6岁,是一家化工厂的电器工程师。两年前他妻子患肺癌去世了,他与9岁的女儿、六旬老母相依为命。也许是同命相怜吧。当我听毛小华介绍完这些后,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怜悯。但我害怕在婚姻上再受打击。也担心与毛小华的女儿无法相处。毛小华安慰我说:“我会真心真意陪你过一生的。只要你有~颗善良的心,我的女儿肯定会接纳你。”
与毛小华的孩子毛岚见面那天,我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当毛岚躲在毛小华的后面,怯生生地叫我阿姨时,孩子一头蓬乱的短发和袜子上的一个破洞让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眼泪顿时夺眶而出。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接受了毛小华的爱。打这以后,我主动承担了照顾毛岚的义务,并手把手教她梳头、穿衣,用自己的积蓄把她装扮一新。我与毛小华出去散步,也会让毛岚跟着我们一起去。春天。我与毛岚上公园看动物。偶尔到江边放风筝。冬天,在雪地里,我和毛岚堆雪人、滑冰。追逐嬉戏问,我俩常常是满头汗水换来开心的大笑。
我与毛小华结婚了。新婚的当晚。也许是我和毛小华太投入了,竟发出了掩饰不住的笑声。隔壁的毛岚似乎有些醋意,吵着一定要和我睡。我看着她那双期盼的眼睛,就让毛小华去了隔壁的小屋。见此。毛小华动情地望着我说:“你是天底下最善良的母亲!”婆婆见我如此通情达理,很感欣慰。逢人就夸祖上积德.娶了一个贤惠的儿媳。从此,婆婆把做饭、洗衣的家务事操持得妥妥帖帖,而我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负责毛岚的教育和一家人的日用品采购。我感到在这个家暖意融融,就像掉进蜜罐里。
“淘金”丈夫失踪
结婚半年,毛岚总是阿姨长、阿姨短地叫我,我倒不在乎,婆婆心里却不乐意,经常为我打抱不平。多次对毛岚说:“你怎么还不改口叫妈妈呀!”毛岚总是闷着头怪怪地一笑。我劝慰婆婆不要为难孩子,因为这事尚欠火候,急不得。
1995年春节期间,我决定带着毛岚到同事家串门。走的那天,我特意给毛岚买了一件羽绒服。毛岚穿上既精神又合身,对着镜子照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一蹦一跳地来到我面前,忘情地扑进我怀里:“妈妈。您真好!”这一声亲切的呼唤,在我听来是那么清脆悦耳,比喝了蜂蜜还甜。婆婆也乐得合不拢嘴。饱经沧桑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热泪。这辈子我没有什么亲人.在我心里他们祖孙俩就是我最亲的人了。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的个人感情再次出现了危机。一心好高鹜远的毛小华嫌化工厂的薪水太低,辞职下海做小生意。可他并不是经商的料儿,头一年做五金电器生意,因疏于管理和进货把关不严,把家里不多的积蓄赔个精光。第二年,他又改做服装百货,亏了本,欠下一屁股债。我劝他就此收手。安分守己过踏实日子,可他信誓旦旦,说非要混出个人样儿来给我看。
1997年的夏天,毛小华不顾我们祖孙三人的劝说,只身到广州“淘金”做生意去了。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给我来过几封信,寄过500元钱。可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接到他的任何信件、电话或钱物。我日夜悬心,为他担惊受怕。按他走时提供的电话号码一遍遍打过去,总是没人接。
由于失掉了毛小华的这份主要经济来源。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开支就全靠我那700元的工资艰难维持。好在婆婆是持家的好手,常常趁着菜市场打烊时去捡些菜叶回来做腌莱,还在居委会承担了一份扫地的活儿。三个女人就这样紧紧巴巴地熬着日子.只盼着毛小华能早日归来。
2001年,毛岚考取了高中,可家里实在没钱供她上学了,难道就眼睁睁地让孩子辍学?我急得寝食不安。一天,我与婆婆兵分两路去筹钱,可一连借了四个地方都碰了一鼻子灰。临近中午,路过一家血站.见医务人员正忙着给人化验,我突然一个激灵:“何不卖血筹学费?”我快步跑进了献血室:“医生,我是O型血.请抽我的吧,我要钱急用。”医生耐心跟我解释。现在时兴义务献血。对献血人员只能给营养品。我恳求说:“我不要营养品,麻烦您将营养品折合成人民币吧!”当医生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后,不禁肃然起敬地称赞:“多么了不起的母爱呀!”这次我不仅如数得到了营养费,在场的医务人员还每人捐了100元给我用来帮助孩子上学。
在我和婆婆的努力下,居委会和附近一家企业给毛岚资助了一部分学费,我们家还被区里定为贫困户,这样可以每月领到一份救济金。看到毛岚终于上了高中,我的委屈、烦恼顿时烟消云散。毛岚在一篇作文中动情地写道:“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慈祥的奶奶对我关怀备至,善良的妈妈为我含辛茹苦,她们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三代人演绎真情
2003年年底的一天,我从同学口中得知毛小华在广州已与别的女人同居,我顿时感到天昏地暗。五雷轰顶,我凄楚地对婆婆叫了一声:“妈,我的命好苦呀!”之后便不省人事了。我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午后。婆婆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我的床前,双眼已布满了血丝。看见她这样,我的泪水又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婆婆轻柔地理顺了我蓬乱的头发,一字一顿地说:“孩子,要哭你就放声哭出来吧!小心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毛小华是个没有人性、遭天打雷劈的东西。要怪就怪我对他管教不严,你骂我打我吧,这样你可能会好。受一些。”说完,婆婆也禁不住痛哭失声,“毛小华你好狠心呀!千辛万苦把你养大的老娘你可以甩,可这么贤惠的妻子和你的亲生女儿你不能不顾啊!”从婆婆的哭诉之中,我又知道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原来,婆婆与公公在上世纪50年代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吃了很多年药也毫不见效。婆婆得知有人捡了个弃婴交给了派出所,而派出所正为孩子寻找收养人家时。他们当即就把孩子抱回家,从此对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那时。婆婆从公公微薄的32元工资中挤出20元。专门请了奶娘。在“文革”乱世,老两口宁愿挨饿。也要保证毛小华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婆婆无私的母爱和厚道而感动。我知道即使前面有万丈深渊。我也不能离开善良、孤苦的祖孙俩……再度受到婚姻的打击,我已经大彻大悟,既然毛小华已经负心,我再努力也是徒劳.还不如趁早解脱,尽早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经过一番心灵的挣扎,我决定从痛苦的泥沼中自己
挽救自己。
就在我准备向法院起诉毛小华时,我突然感到身心无力,成天瞌睡。到医院一检查。天哪!我得了骨髓异常增生症!医生说:这可能是白血病的前奏,要立即到市里大医院住院治疗。我整个人都傻了,哀叹命运为何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人。婆婆和女儿也急得吃不下饭。到处给我筹钱治病。最后无计可施时,他们竞背地里找人去广州找毛小华要钱。躺在市医院里,得知婆婆和女儿为我所做的一切,我感激涕零。暗自庆幸虽然婚姻遭受不幸,但上天却赐给我一个好婆婆和一个好闺女。同时还心存一丝幻想,也许毛小华会念在曾经夫妻一场的情分上,给我一个惊喜。
三天后,我正在接受激素治疗,护士来到床前,告诉我有一个广州来的电话。我挣扎着去接听。电话那头却不出声。随后电话被挂断了。后来我才知道,值班护士已接到两次神秘电话,一男子自称在广州,反复追问我是不是在此住院。护士在做了肯定的回答后。问是否叫病人接听时,对方说不必要,就挂了。原来毛小华在考查我患病的真伪。我的心此刻已透骨寒冷。
我的命真硬,病硬让我给吓跑了。从医院回到家里.我想到法院起诉离婚,婆婆嘴上说同意,可我知道她的心里其实是难过的。果真,晚上睡觉时我听到了婆婆的叹息。
第二天一早,女儿上学前像陌生人似地看着我,欲言又止。“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我关切地问。“妈妈,都是我爸爸不好,我已决定不认他这个爸爸了。”毛岚怯怯的,似乎担心我会离去。我忙打断她的话茬儿,向她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孩子,我不会抛下你和奶奶不管的,虽然我迟早要和你爸离婚,但我们三代孤苦无依的女人仍然是一家人。从现在起,我认你做亲女儿,认你奶奶做亲妈.怎么样?”毛岚喜出望外,在一旁的婆婆也热泪纵横:“我这就去买菜,庆祝我们这个新家的诞生。”
那天晚饭,我家的菜肴十分丰盛,鸡、鸭、鱼、蛋、菜,整整一大桌。我给从不喝酒的母亲和女儿各斟了一杯红酒:“共同的命运让我们祖孙三人走在一起,唇齿相依。来!为我们大喜的日子,为这个新家干杯!”三只酒杯高高地举起,随之发出有力的清脆的撞击声……
由于大病初愈,身体很虚弱,婆婆每晚总是买鸡骨架悄悄地熬好鸡汤端到我的床前,让我补身子。婆婆患有颈椎病,我定时给她按摩至今已整整坚持了四个年头。毛岚读完高中,又考上了广州一家医学院。在读大学。就这样,我们祖孙三代已相处了十多年。这期间.毛小华一直没有音信,甚至没有回来探望过他的母亲和女儿。而我们三个女人在漫漫岁月里早已将彼此渗入到对方的生命里。这样的和睦相处、相敬如宾让街坊邻里无人不夸,并引来众多羡慕的眼光。
毛岚也很乖,自上大学后。虽然远离我们,但常常写信或打电话回来安慰我和母亲,有时还把她勤工俭学打工挣的钱给我们寄回来。是的,就像她所说,即使没有血缘,浓浓的亲情已战胜了一切阻隔。就这样生活着.对我们三人已经是一种满足。
令我想不到的是。女儿在2006年9月找到了她的亲生爸爸毛小华,递给她父亲的竟是为我代理离婚的诉状。女儿的成熟让我高兴。我当然愿意,于是我赶到广州亲自了却了与毛小华的这段情缘。可是,为了不让妈妈(过去的婆婆)难过,我谢绝了女儿的挽留。昼夜兼程往回赶。
到了聊城市一下火车,我就看见了在秋风中颤颤巍巍的。我那白发苍苍的老妈妈……
论《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女性叙事 篇7
关键词:女性叙事,个人化,女性价值观
严歌苓对于女性始终是报以一种赞颂的态度, 处于这种思想的指引, 在她的笔下, 女性的光芒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女性在她的笔下, 是丰满的, 可贵的, 得以以自己的本来面目面对世人的。《一女人的史诗》以其浪漫奇情、独特的叙述技巧的完美结合为严歌苓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并成为其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 严歌苓沿用了一贯的女性主义主题, 突出女性生活与心理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并借助女性的叙述视角等叙事策略来确立女性性别主体, 挑战或者忽略男权主义霸权意识, 为女性赢得人格尊严和话语权, 深化了女性意识的内涵, 从而构建起女性自我主体性权威。
一.女性视角与男性的缺失
《一个女人的史诗》写的是一个近于“女儿国”的世界, 田小菲和小菲的母亲、外婆以及女儿祖孙四代是小说主要人物, 同时也构成了小菲家庭空间的主体部分, 至于小菲的丈夫欧阳萸则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男性。在这个空间中, 男性被逐出或边缘化。而作为全家唯一的男人欧阳萸, 小说作了两点处理, 一是淡化其家庭角色, 在家庭空间中将其边缘化;二是弱化其男性气质或曰对之作阴性化书写:儒雅超脱带有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这样从小说文本意义来说, 父亲/男人是一个缺席与虚无。而以田小菲为中心, 展开了一个女性空间的书写。
这里的女性空间, 主要指小菲 (包括母亲) 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更多意义上表现为家庭空间。在这个空间中, 女人无疑获得了女性中心和主体的身份认同。至于外在于家庭空间的, 对于小菲母亲而言几乎不存在, 而对于小菲来说, 表面上小菲事业成功, 是单位演出团的台柱子。有趣的是作者留给小菲的外面世界仅是一个舞台, 尽管在舞台上, 小菲活力四射但舞台的虚拟性不言而喻, 属于小菲真正的舞台是家庭。作者充分强调了小菲和母亲在家庭空间中的主体性作用。她们在特殊的时期, 表现出特别的生存能力和女人的智慧及韧性, 支撑起了这个家。
而关于女人的空间书写, 既指上述女性所处的物质空间, 更应指向女性的精神世界。因为女性的特性“沉迷于内在性”, 故表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 才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价值所在。作为小说女性空间中主要人物小菲、小菲的母亲和女儿以及外婆, 既属于不同的个体, 显示了各自独特的女性特性, 她们的生命相连一脉相承, 构成女人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它代表着女性言说和话语的存在。
作者着力歌颂她们身上的女性特质, 她们散发着母性光辉、温柔解人的近乎让人心疼, 而这些具有东方特征的女人使得在现代文明中熏陶太久的读者感觉到一种强烈的魅力, 由此构起了人们对神秘东方的无尽想象。严歌苓宣扬的正是这样一种包容一切丑陋和肮脏的宽宏的人性力量。这种向善向美的朴素的人性力量, 超越了一切世俗的道德评判, 使人类能保持原始的真, 保持精神的自由和平等。严歌苓对美好人性、对人道主义的宣扬显然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启蒙和人文主义关怀。
以上分析仅从女性视角方面论述《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叙事特点及文本内涵, 这恰恰标明了小说独特的价值所在。《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严歌苓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和体验历史与情感, 作者塑造了女主人公田苏菲以及与她休戚相关的田家另外三代女性形象, 高度赞扬了充满母性光辉的女性;并以新颖独特的女性叙事带读者重温了红色历史。此外,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严歌苓作为一位实力派的女性作家的高妙与独特。
二.女性个人化的历史记忆
《一个女人的史诗》最重要的叙事策略, 是将女人的历史放在时代发展的大历史中书写。然而严歌苓并不是以架构大的历史事件来演绎历史发展为目的, 也不仅仅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女人的个人历史, 而是将大历史内化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中, 写出属于女人个人的历史。《一个女人的史诗》正是以表现女性的生存境遇与自身特性为目的, 来构建属于女人自己的历史。而在严歌苓看来:“个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纯粹是个人的, 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从来都属于个人。”这一观点也是我们解读《一个女人的史诗》文本意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田小菲是如何介入历史的?显然, 从解放战争、土改、建国、反右、“四清”到“文革”, 田小菲和丈夫欧阳萸都一一经历了, 其命运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但是, 田小菲与欧阳萸的感受和体验有很大不同。这里的不同对田小菲来说就是属于女人独特的体验, 亦即是个人化的历史记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国家政治气候的风云变化以及历次运动社会反响等, 小菲似乎总是不那么敏感和关注, 甚至表现出幼稚和淡漠。历史对她而言已演化为家庭物质生活的变化和欧阳萸的失意和得意, 她对历史的介入几近于此。小说中的小菲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对政治、革命这些字眼似乎从来都是懵懵懂懂的, 她参加革命缘起于因借给同学毛衣无法索回, 害怕妈妈的打骂才偷跑出家的;而革命把欧阳萸卷到了小菲的命运里, 把她和他阴差阳错地结合起来。革命就是这样走进了小菲的生命, 开启了田小菲的爱情和由爱情主宰的历史。而当小说将着眼点投射于田小菲个人的历史时, 那些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运动的书写就显得轻描淡写了, 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历史的一个转折和过渡, 而个人化的叙事连贯流畅, 笔调从容轻松, 作者显然在刻意回避大历史的叙事模式。
这就是属于女人的历史记忆, 如此淡定地评价和认识历史, 是严歌苓小说一贯表现出的特有的女性态度。在《一个女人的史诗》中, 属于田小菲的历史就是她对丈夫欧阳萸爱情的历史, 这个历史因外在世界的变化而给小菲的心理和精神也带来变化和影响。这种来自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远大于小菲现实生活所遭遇的物质化困苦。历史就是这样介入到小菲的生命之中的。
三.女性价值观的书写
如果说, 《一个女人的史诗》关于女性空间和个人化历史记忆的书写仅表明小说的叙事视角的特点以及女性独特的情感体验, 那么, 我们也许要进一步追问, 小说性别叙事的价值意义究竟何在?一个女人的情感史何以被冠上“史诗”的名号?
严歌苓曾说过, 《一个女人的史诗》是她近乎用戏谑的眼光来看作品中的田小菲怎样被爱弄得疯疯癫癫的, 但另一方面, 严歌苓又以现实的态度正视她笔下女性的情感世界可以说一个女人的情感史就是她的史诗。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反而是在陪衬她的史诗。特别是田小菲这样重感情的人, 其它的东西在她眼睛里模糊一片, 她不清楚外部的历史发生了什么。这就表明了小说独特的思想价值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严歌苓将女性的情感史提升到女人的“史诗”层面上。实质上, 严歌苓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了属于田小菲个人独特的女性价值观。
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女人的史诗》所表述的关于田小菲个人的女性价值观, 才能更充分地领会其文本意义和价值, 也才能真正地解读小说关于女人的历史书写。小菲的历史就是一部情感的历史, 她的爱情史是和她的革命史同时起步的, 由此作者让历史已进入她的生命, 化为她情感的起伏发展和喜怒哀乐的不同体验。爱情激发了她的生命和情感能量, 也是她体验生命价值的唯一尺度, 她的幸福、欢乐、哀伤、愤怒, 她的理想、幻想以及妄想和妒忌、猜疑甚至失去理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 都来自于她对欧阳萸的爱。每一次政治运动就是小菲情感的风向标, 她的情感随着欧阳萸的得意和失意而起落变化。正如前文所引述小说结尾处的一段描述所示, 不仅历史之于男人和女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而且由历史所联结的爱情对于男人和女人更有着巨大的差异, 因此, 《一个女人的史诗》所书写的仅是关于女人的历史和爱情。
严歌苓的创作试图对“女性”作为与民族”、“文化”、“历史”等互有联系的部分进行审视和书写, 在深层的文化意识中, “女性”的主体地位呈现出若隐若现但是又多姿多彩的面貌。严歌苓的文学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十分宽广的世界, 移民生活为她带来一种特殊的双重观察视角, 她的小说沉淀着一个作家在东西方文化边缘自觉地以局外人的姿势对过往人生的冷静审视。这是一种对更高更普范人性的探求, 也许这只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 然而女性的细腻与敏感, 与生俱来的善良使她的小说渗透着知识女性对弱势群体的悲悯与关爱, 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还原了文学是“人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2]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欣:一个奇特女人的几张面孔 篇8
她仿佛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在她的身上,总是能同时找到许多原本矛盾的东西:完全的传统与完全的现代;绝对的理智与绝对的激情;渴望倾心交流,同时又自信的令人无言以对……
作为剑桥的硕士,华尔街的投资顾问,张欣如果没有嫁给潘石屹,她的生命肯定会有另一段辉煌,然而这段“当时为众人都不看好的婚姻”还是成就了一位中国建筑业的杰出女性。1995年张欣与潘石屹共同创建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后,他们相继开发了SOHO现代城、长城脚下的公社、建外SOHO、SOHO尚都等一系列著名的楼盘。2002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建筑博物馆“长城脚下的公社”为张欣赢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个人建筑艺术推动奖”;2004年,张欣又获得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1 4岁的流水线女工
“每一个目标都很具体,但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都能得到实现。”14岁,张欣随母亲移居香港。经济窘迫,她做了“童工”。那个时候,从每月八九百块钱挣到一千块是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对妈妈说:“什么时候我一个月能赚到1400块钱该多好啊。”她至今还对这个数记得特别清楚,1400块!
为了能去别人称作写字楼的地方当个小白领,每天下了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但还不是真正的白领,而是一家小公司的信差。直到去了一家卖轮胎的公司,才真正地成了办公室秘书兼财务。
直到一位朋友给了她一个建议,她才知道除了当文员还可以去读书。于是她去了英国,进了剑桥,并在那里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就职华尔街的高盛投资银行。一晃,八年。直到她成为华尔街的投资顾问,潘家的新妇。“在我结婚的时候,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跳火坑了。”她和潘石屹的差异是那么大,对于他们的结合,好多朋友都捏着一把汗。
“工作不能失败,婚姻也不能”
那是1994年,国内的经济环境也不是太好,张欣那时在华尔街每年挣十几二十万美金。回国后,找了一个老公,甘肃来的,从没出过国,一句英语不会说,张欣和他结婚就意味着她要搬回中国住,张欣所有的朋友都认为她这个婚姻是注定要失败的。对一般人来说,这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结婚以后,张欣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丈夫有太多不同之处,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做事风格,夫妇二人迥然不同。到后来,张欣和潘石屹几乎天天吵架,甚至演变成了斗争。生活几乎验证了人们的预言。“我们之间好像不说‘不’就不行似的,什么都不对劲,早上起来开始吵,把私事吵到公司;下班时还吵,又把公事吵到家里。”“我和他的关系不知怎么处。一方面我们是夫妻,应该互相支持,另一方面又觉得潘石屹与他那些追随者的关系要比我密切。”
1997年的暑假,为了躲避这种局面,张欣独自去欧洲度假。在去机场的路上,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张欣叫停车,拿了行李头也不回打了一辆车就走了。看来,这婚姻算是彻底完了。
可是没有人知道张欣当时准备做什么,直至后来谈起这桩起死回生的婚姻,她毫不隐晦地说:“如果当时离了婚,离开中国,我这辈子就再也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了。生活应该往前走,往回走就会有失败感。我是一个不允许自己失败的人,工作不能,婚姻也不能。”
充满好奇心的规划师潘石屹的“家庭领袖”
一个人的语速基本上决定着她的性情,张欣说话极快,目光不会四处游移,端正地坐在椅子上,非常职业化的举止。她坦言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凡事一旦痴迷,不弄清楚誓不罢休。
说来有趣,经历了以前的教训,张欣和潘石屹都开始调整自己,从各自的极端走到了中间,并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契合点。他们进行了最合理的分工:所有与国外的联系,以及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商业决定以外的事情全部由张欣负责,而商业谈判、销售、政府公关以及所有与钱有关的工作都是潘石屹来做。“可能很多素质都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天生就不具有好奇心,是一种安逸型的人。有的人不明白就越想知道,我就是属于那种好奇心特别强的人,而好奇心让我获得的最大益处就是接触了建筑。”他们在北京开发了SOHO现代城、长城脚下的公社、建外SOHO、SOHO尚都等著名商业楼盘,张欣作为SOHO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出现在公众面前。
尽管他们俩在事业上一样辉煌,可在家事上,张欣要比潘石屹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家里大到买房子、装修、买家具,小到请阿姨、请司机、日常的家庭琐事,都是张欣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潘石屹毫不掩饰对夫人的赞许和欣赏。他说:“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位贤惠与优秀的好太太,家务分工经常引起争端的问题,在我的家里几乎不存在。”不仅如此,张欣还把潘石屹打造成为地产界第一娱乐明星,让潘石屹在电影《阿斯匹林》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海归形象。
正因为如此,素有中国房地产界教父之称的冯仑对潘石屹说:“三个人成就了今天的你,邓小平、你老婆和我。”
幸福的定义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尽管在2009年,张欣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富豪”之一,排在奥普拉、eBay前CEO惠特曼等后面。但是,张欣非但对于商业女性话题不感兴趣,还觉得女富豪这个词有点刺耳。“真难听啊。”她笑着说。
“因为人和人都不一样,对快乐的感受也不一样,说不定人家就是喜欢单身,和一个男人在一起更不愉快,那你说她选择没有和男人在一起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对于我来讲,我生长在一个家庭不愉快的环境里,父母离婚,我就特别渴望有一个愉快的家庭,所以家庭对我来讲是重要的。我喜欢一家人很多,亲戚、朋友、小孩,热热闹闹的,满地都是乱七八糟的,我喜欢这样。我觉得社会上太多地去强调这种是好,那种是不好,真无聊。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怀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解读 篇9
诗歌《怀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是罗国雄的近作, 载于《星星》2011年第5期, 它从标题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奇异的感官体验, 让人难以猜透, 这首诗的主题或者诗旨会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阅读此诗, 会发现对诗旨的理解和把握会一步步被更新、被升华, 这就正是此诗题材和视角的独特的妙处。“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本来就是一个很奇异的感触体验, 作者还贯穿全诗不停地强调“怀疑”, 更是突出了其异质性。
在第一节里, “女人”的出现意义和身份很明显, 其指向就是爱情,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我”注入了很多爱恋和光阴的女性, 和“我”的生命轨迹息息相关, 其身份很有可能就是“我”的伴侣。紧接着第二节, 作者的视角进而内转, 从普泛意义、虽然繁茂但是并不热烈的爱情, 进入到身体内部的欲望。“欲望都市”“火焰山”“发热、错乱”, 都是对情欲体验的设想, 但是狂热而不淫。因为“我”说“我已被她灵魂附体”成为了“上门女婿”, 在这个前提下, 才爆发出后面的狂热的欲望, “上门女婿”就把“我”的狂热设想圈留在合乎伦理道德的范围内, 我们可以进一步做推测, 这个女性的身份, 可能就是“我”的妻子。从某个侧面来说, “我”的狂热不仅来源于“我”自己本身, 还因为“她在我身体里制造的火焰山”, 由此, 我们便似乎可以捕捉到一点这个女性的别异之处和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可能来源于外表也可能来源于灵魂内心, 我们暂不得而知。这也是本诗处理得很妙的一个地方, “我”懂得她的魅力, 却没有直接描述她的魅力所在, 或者把情感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是自己被抓住并领略到了其魅力, 而是把自己设定成被动状态, 是因为“她在我身体里制造的火焰山”我才有了狂热的迷恋。但是, “我”却为何还要“挣扎、呻吟”“复制寒冰”?我们仍然暂不得知, 且先看下文。
第三节, 一直抽象且被我们猜测的对象, 终于被具体化了, 她是“我”的“爱人、姐妹、母亲、或是将善良传递给人的天使”, 诗旨到这里得到第一次升华。原来“我”所热爱的“她”是都有着温柔的性格和善良的心灵女性群体的综合化身, 对“我”有着温情浓浓的关爱和呵护, “秘密缝补好”“我”“身上的破损”。从这里开始, 我们才醒悟到第二节中“那位女性”若隐若现的魅力确实存在并且来源于她心灵的美, 那么原来的狂热, 不全部是代表一种情欲, 源头还可以是对这类女性美的深爱和崇拜。本节中, 这些女性不仅给“我”身心以温情的呵护和关爱, 缝补了所受的伤, 还让“我”的心“从盐水里出浴”, 变得“干净、晶莹”。为什么是“盐水”呢?它象征了饱经风霜的生活, 咸咸的并不那么快乐和简单, 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 他在散文中曾几次提到他童年生活是贫苦和困顿的。可因为“我”所爱的女性们, 让心在盐水里提纯, 才变得干净晶莹。由此, 我们也可以理解, 上一节所说的“挣扎、呻吟”和“复制寒冰”:“寒冰”象征着一种纯洁的威慑力, 祛除污浊的欲望并给予心灵冷静和纯洁高尚的韧劲和力量, “挣扎、呻吟”可能就是指“我”在这样被净化和提纯的过程中, 经受的化茧成蝶般的历练和痛苦。正因如此, 到最后, “我”才会同时又“承受温暖”。
第四节, 诗人赋予了“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多一层的含义, 通过对前三节的解读, 我们可以理解到, “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只是因为太过于热爱, 并且她们对“我”的影响很深, 因此“我”难以忘怀并难以在生命的成长历程中从心灵抹掉她们。但是这一节中, “我”却问道是否是“父母给了我男儿身, 又让我拥有一颗花蕾般的心”, 到这里, “她们”已经不仅仅是对“我”起着影响和牵引的作用, “我”已经将她们“包容、轻盈、湿润”和懂得体味幸福 (“学会幸福的颤栗”) 的品质深深地糅合到自己的性格和心灵中去了, “我”已经是“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 “我”开始得以用女人细腻而温柔的心和眼去看世界, 并用这样的心和眼“煨热这世界的清冷”。因此, 第四节在诗旨上对第三节的提升, 就在于, 第三节是“我”受到女性美和女性温良品性的被动影响, 第四节是这种影响更加深入心灵, “我”便已经开始用这样的美和温良主动地去观摄世界。
最后一节虽然只有两句话, 但却是情感交织而最为浓烈复杂的一节。第一句, 全诗中唯一一次却是非常重要的“我”男性身份的还原, 成为“儿子、丈夫和父亲”, 不再是“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的那个性别取向模糊的男人, 甚至一点“怀疑”都不再有。同时, “世界”这个意象的内涵值得关注, 它是我们普遍意义上指的客观世界, 还是“我”心中眼里的世界呢?我想都不是, 根据后半句“我因为爱你而成为你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以及前文的诗旨, “我因为爱你”的“你”, 对于“儿子”是母亲, 对于“丈夫”是妻子, 对于“父亲”则是女儿, 所以这里的“世界”指的是“我”心中的所爱的所有女性的集结以及她们独特的女性的心性品质美组成的概念集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这里, “我”对“女人”的爱再一次在广阔时空的浓缩上爆发, “她们”对“我”的意义就是整个“世界” (这主要是空间上的, 时间上的爆发在第一节“我四十一年光阴都是为了守住这个秘密”) 。最后一句, 其意思其实是对第四节的重温:“我”因为受到了“她们”善意和温良美丽的引导而爱上她们, 并已经把她们的品性杂糅进了自己的人格中。
但是, 作者以此作为结尾句, 我认为第二句中的“世界”还有另一层意思。如果“我”只是学会了女人心的“包容、轻盈、湿润和幸福的颤栗”, 用这种宽容和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怎么会至于“焦虑”呢?原来在“我”所赞颂的女性特有的品性中有一种是像天使一样“将善良传递给人”, 并去修补和净化他人的心灵。这是一种心中有大爱, 心系他人并且带有忧患性质的品质。“我”必定是也学会了这种品质, 才会有一颗忧患之心, 会“敏感、焦虑而多情”。于是, “我”因为爱“世界”而变得“敏感、焦虑而多情”, “我”对“世界”也是有着忧患之情的, 这时, 这个世界就不仅仅是指代“我”心中的女性世界了, 而从这个狭隘的范围扩展到了普遍意义的现实世界, 诗旨最后又向心系他人、心系现实世界的层次做了一次升华。此外, 最后一节两句男性品质和女性品质的对立, 在“我”身上水乳交融, 显示出“我”人格的复杂性和有特点的深度, 这种格局的布置也十分巧妙。
至此, 一个在盐水中出浴, 心被洗涤得干净、晶莹, 且学会了包容、轻盈、湿润和幸福地颤栗的男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因为热爱身体里那善良如天使般的女性而变得敏感、焦虑而多情;他经受了化茧成蝶般的历练和痛苦;他懂得用女人细腻而温柔的心和眼去看世界, 并用这样的心和眼去“煨热这世界的清冷”;他用充满忧患意识的情愫去观照这个世界, 去肩负起一个男子汉该承担的责任与大爱。
由于童年和青年的经历, 在罗国雄的很多作品里都隐约着川蜀之地的灵秀气质, 大多描写了真实的对生活、爱情、记忆、乡村家乡等的感触, 有对现实的直面, 有对人类的悲悯情怀, 有对生活和未来诗意的描绘, 并常常包含了浓郁的乡愁。因此, 他说:“诗歌应该既高雅又能接近真实。我喜欢真、善、美, 唾弃假、大、空。写作, 是一种既痛苦又幸福的本真生活。”我想:他的《怀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一诗既是他对生活和情感的真实诠释, 也是他创作理念的一种坚定的践行。
摘要:四川诗人罗国雄的很多作品里都隐约着川蜀之地的灵秀气质, 大多描写了真实的对生活、爱情、记忆、乡村家乡等的感触, 有对现实的直面, 有对人类的悲悯情怀, 有对生活和未来诗意的描绘, 并常常包含了浓郁的乡愁。诗歌《怀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是罗国雄的一篇近作, 诗歌从标题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奇异的感官体验, 让人难以猜透这首诗的主题或者诗旨会是什么。本文就其诗歌的异质性进行解读。
《一个女人》 篇10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相传他是天神宙斯与凡人塞弥丽之子, 天后赫拉设计, 使其在母亲腹中遭受雷击。 塞弥丽化为灰烬, 而狄奥尼索斯被宙斯救出, 并从大腿上使他重获新生。 狄奥尼索斯通晓各种自然秘密, 永远散发着活力与热情。 他作为掌管农事之神, 传播种植葡萄与酿酒的技术, 因而被称之为“酒神”, 而他的死亡与复活, 也成了生命循环的象征。 酒神崇拜与古希腊的狂欢仪式密不可分,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 人们讲述着狄奥尼索斯的故事, 纵饮狂欢, 极度迷狂, 高潮时甚至撕碎人与动物, 饮其血, 食其肉, 藉此与神合为一体, 来纪念酒神的受苦、死亡与复活。
尼采认为, 狄奥尼索斯象征着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奔涌, 在痛苦与狂喜中达到一种自弃状态, 并逐渐化入一种浑然忘我之境。 酒神的本质在于“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 (1) 。 酒神状态是一种“境界”, 因而“醉”是自然界迫使人产生的一种情感放纵, 并使生命兴奋而丰盈, 在释放长时间的自我压抑后感到生命的欢畅淋漓。 “酒神”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盈之感”, 是对人生的肯定。在这种“形而上”的“慰藉”下, 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正视困难, 感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与享乐。此外, “酒神精神”是一种非理性主义, 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怀, 是对传统理性主义只注重外部世界的征服、缺乏对人的关怀的弥补, 因而也对整个欧洲思潮产生极大的影响。
首先, 酒神精神体现了人性的自然与神圣。 在纵情狂欢之际, 人忘却自我, 忘却日神的清规戒律, 与自然合为一体, 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与融合。 而个体逐渐化入一种浑然忘我之境, 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在酒神的迷醉状态中, 个体通过自我否定, 重新回归自然。 另外, 在酒神出生时, 因身份不纯而不被众神承认, 他经历重重困难才得以成为正神。 作为奥林匹斯山唯一来自人间的正神, 他诠释了人能够成为自己的神这一概念, 这证明人性与神性同样具有价值。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与人同形同性, 不仅与人的生活习惯相似, 也具有人的优点与弱点, 如善良、宽厚、慷慨与嫉妒、憎恶、狡诈等等。 虽然神也有种种弱点, 但并不影响它们在人类心中的神圣形象。 狄奥尼索斯作为来自人间的神, 与人更为接近, 更有力地说明人性与神性一样, 都具有神圣的意义。 这也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景, 和对人类自身的肯定。
其次, 酒神精神体现了人生的审美价值。 生命本身作为一种冲动, 如果被缚之以清规戒律, 则无法带给人审美的感受。 只有将人性释放, 展现出其本真的需求, 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美好。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痛苦与快乐都应该被接受。 即使外在世界有其丑陋的一面, 人生有其坎坷波折的一面, 苦难仍具有审美意义。 在酒神审美意识的影响下, 人性的激情、欲望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而个体由于人性的审美价值, 才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能量。 通过酒神精神营造的醉境, 人们可以进入一种形象的意境, 以一种假象来克服自身的痛苦与烦恼。 而只有人生得到审美化, 个体有了审美化的享受, 世界才值得我们留恋, 人生才充满了审美的价值。
第三, 酒神精神蕴含着人强烈的生存意志与生命活力。狄奥尼索斯历经波折, 即使酷刑也无法将其摧毁。 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维护生命权利的精神, 体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即使人生是悲剧性的, 也要以勇往直前的生命动力来维护个体的尊严与生命力, 显示出人性是不可战胜的, 也是不可侵犯的。 酒神精神的乐观同样体现在它肯定生命的同时, 并不否定毁灭。 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不会将毁灭视作生命的终结, 而是认为, 生命是永远持续生长、发展的, 生命在扩充自身的同时, 也带有容纳异己的力。 个体的毁灭无损于生命的绵延, 真正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个体会超越善恶, 遗忘现实乃至过去, 在肯定生命提升的同时, 接受毁灭带来的一次对生命的彻底更新。另外, 在《悲剧的诞生》出版初期, 由于宗教与理性主义的蒙蔽, 它备受冷落。 而酒神精神颠覆了原有的价值体系, 将人性作为价值体系的中心, 从这一意义上讲, 酒神精神是尼采肯定人性,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 它肯定现世生活, 肯定个体生命, 提倡高扬个体生命的色彩与活力。
当然, “酒神精神”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尼采本人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哲学家。 他的一生都独来独往, 离群索居, 不了解世态人情, 因而他的结论难免带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 他忽略了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 如若个人主义的思想过于强烈, 必将形成“自傲、自负、狂妄”的性格, 无法融入社会与人群。 假如个人主义过度泛滥, 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 如《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 由于他个人主义思想至上, 将自己看作可以恣意逾越道德、逾越社会责任的“超人”, 才会一步步走向毁灭。其次, “酒神精神”的理念过度强调非理性的作用, 无法平衡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的关系。 一个人想要得到全面发展, 理性思维的作用仍然带有极大的比重。 如果除却理性思维, 单纯强调非理性的作用, 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混乱, 严谨的社会秩序也无法继续维持。 第三, 假如依据“酒神精神”, 按照生命力的强弱来判断行为的后果,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暴力的肯定。 如酒神狂欢时的群情亢奋、忘乎所以, 仪式高潮时甚至可以“撕碎人或动物, 饮其血, 食其肉, 藉此与神合为一体”, 如果这样的“醉境”得到完全认可, 那么一切暴力都有了合法的理由, 而不合理的战争也无需遭到谴责了。 第四, 酒神精神过分夸大了文化与艺术在重建社会方面的作用。 如果单单强调文化与艺术重建社会的价值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因素, 则犯了片面的错误。
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酒神精神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 它讲述了一个不知名的女人的动人故事。 这位女子在第一次遇见心仪的男作家R时, 便对他一见钟情, 此后一直默默爱着他。 即使为了这份从未得到回应的爱情, 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的代价。 在小说的主人公———这位陌生女人的身上, 体现出酒神精神的狂热与坚强。
(一) 癫狂爱情营造的醉境
酒神的本质是醉, 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将人们带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感受到平常生活中没有的体验, 和一种现实生活中不会有的真正的疯狂。 无论在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抑或思想与心理已经成熟的成年时期, 陌生女人对R的爱情都达到了这种沉醉的状态。 当她十三岁初次见到R, 就“整天什么也不干, 就是在等着你, 来窥探你的一举一动” (2) 。 作为一个小姑娘的她始终将自己封闭起来, 单单透过门锁来窥探R的一举一动。 她拒绝外在世界, 只在想象中亲近痴慕的爱人, 陶醉在为自己筑造的单独空间里。 “我成天悲愁, 一心只想悲愁;我看不见你, 也就什么也不想要, 只想从中获得某种陶醉。 ” (3) 这种别无所求、一心沉迷爱情的“醉境”给予她某种意义上的自由和愉快的享受。 “离开了你, 我不愿高高兴兴, 心满意足的生活” (4) , 她拒绝听音乐会, 拒绝看戏, 也拒绝郊游, 女人就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来享受这种“醉境”, 在爱情中充分释放自己, 全心全意依恋他人。 青年时期的她重返维也纳, 在凛冽寒风中苦苦等候, 为了远远见到他一眼。“我对你的激情依然一如既往, 只不过随着我身体的发育, 随着我情欲的觉醒而和过去有所不同, 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含有肉体的成分、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 (5) 。 直至成年, 她宁愿放弃原本平稳安逸的生活, 也不愿错过与R的一夜相会。 女人完全沉醉于爱情, 沉醉于爱情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受酒神精神影响的人在狂欢和沉醉中, 可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放纵快乐。 当他们疯狂地沉迷在这种不顾一切的享受中时, 这种沉醉也具有无限的魅力, 将现实生活的繁琐和悲伤释放, 从而享受到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完美的幸福感。陌生女人这份炽烈而痴狂的爱情, 无异于酒神精神的狂放与陶醉, 使她在安静中寻找一种沉醉的疯狂。 尼采曾说, “只有迷醉才是真正的生活和真实的自我, 其余的一切, 无论其为精神的、道德的、宗教的还是艺术的, 都只不过是达到迷醉状态所要克服的障碍” (6) , “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和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 (7) 。 女人一心沉醉在爱情中, 既感受到全心全意奉献爱情的幸福, 又感受到这份爱情无法得到回报的痛苦, 二者的交织, 恰恰与酒神精神的“癫狂”不谋而合。 另外, 女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R, 未尝不是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追求, 而这种忘我的追求已然带上一种非理性的色彩。 卢妍红在 《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中谈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女人的非理性爱情” (8) 。 女人已然将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情视作一种极尽生命去释放的激情, 它狂热、奔放, 恰恰与酒神精神体现的非理性色彩相吻合。 女人酣畅淋漓的爱情体验, 即是酒神精神所代表的忘记一切清规戒律、恣意纵情狂欢的精神。
(二) 直面悲剧人生的坚强人格
为了一生中屈指可数的几次相会, 女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而她的一生, 也完全是一场痛苦的悲剧。 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 首先遭到的是外界对她的遗弃和孤立隔绝。 她缺少父爱和母爱, 也缺少同龄的玩伴。 只有在搬到因斯布鲁克的前一天, 母亲才勉强“温柔地”吻了她。 而邻居的孩子对她也只有辱骂和殴打。 她倾尽全力, 试图将对R的热恋掩盖所有的苦难, 以这份情感寄托支撑起内心的信念。 然而, 她遭受到的是R对她的一再遗忘和抛弃。 她不愿加重R的心理负担, 宁可自己默默忍受怀孕和分娩时的痛苦。 即使产房里地狱般的经历, “穷人不得不遭受的凌辱, 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耻辱” (9) , 她都毫无怨言。 甚至“要是我还得再去一次这样的地狱, 并且事先知道, 我将受到什么样的折磨, 我也不惜再受一次, 我的亲爱的, 再受一次, 再受千百次” (10) 。 以至于成年之后, 女人放弃了她安逸富足的生活, 忍受病痛带给自己的折磨, 孩子离世带给自己的孤独, 也丝毫没有抱怨。 相反, 她将自己悲惨遭遇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 并且因为能与R有短暂的相会感到知足。 “即使在我的身体因为阵痛扭作一团的时刻, 即使在痛苦把我的灵魂撕裂的瞬间, 我也没有在天主面前控告过你;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那几夜, 从来没有谴责过我对你的爱情” (11) 。 虽然这份错误的爱情让自己身心俱伤, 陌生女人依旧乐于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活力去享受。 她尽管痛苦、挣扎, 仍然以爱和奉献包容R所有的冷漠, 坚强度过重重困境。 这种宽容与坚强, 这种直面悲剧的乐观精神, 也正映衬了酒神精神的自尊、坚强与活力。 在酒神的狂欢状态下, 人们进入了一种超脱现实世界的状态, 一切都发生改变, 黑暗和虚伪都化作虚无, 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让人充分享受到一种和谐的快乐。 尼采也这样描述, “希腊人的酒神宴会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化日的意义。 ……其表现是:痛极生乐, 发自肺腑的欢喊夺走哀音;乐极而惶恐惊呼, 为悠悠千古之恨悲鸣” (12) 。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 酒神获得了充分释放, 而人们学会了如酒神般释放生命中的痛苦和悲伤, 感受到生活的美妙, 于是, 忍受生活的痛苦和悲伤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个体将暂时遗忘人生的苦难, 而感悟生命的欢娱与狂喜。 这恰恰是酒神的悲剧意义———使人拥有坚强的意志, 感受到生命的欢畅。 陌生女人将爱情视作生命的全部意义, 视作之高无上的激情, 而她一心钟爱的作家R只把她当做过眼烟云, 这是女人的爱情悲剧, 同样也是她的人生悲剧。 但是女人正视悲剧、超越悲剧, 以自己无悔的人生态度面对所有的灾难与不幸, 在悲剧人生中享受爱情为自己带来的狂喜, 同时也保持了人格的尊严和独立。 因而尼采也高度赞扬这位陌生女人, “这不仅仅是奉献, 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 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奉献。 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 她唯一拥有的信仰” (13) 。
(三) 生命的超脱与升华
小说结局是陌生女人在孤独与病痛中离开人世。 “只有我死了, 你才会收到一个女人的这份遗嘱”“要是我还得再活下去, 我就把这封信撕掉, 我将继续保持沉默, 就像我过去一直沉默一样” (14) 。 然而, 这位女子虽然肉体死去, 但她在精神上得到永生, 完成了生命的超脱与升华。 女人已然将自己的生命化作自由奔放的爱情, 永远萦绕在R心中, 因为“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漂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15) 。 生命虽然消逝, 但不朽的爱情永存。 这与酒神精神倡导的生命活力是相符的。 陌生女人将爱情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并通过留存于世间的热情, 显示了一种对真善美的向往, 一种无论受到外界怎样的压抑, 也要释放人本性活力的生命热情。 生命与死亡是生命现象的两极, 女人虽然死去, 可她同时获得了永远的新生。 这同样诠释了酒神精神“毁灭是对生命的彻底更新”这一概念。 酒神精神是对生命的无限肯定, 它追求超越, 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而反对弱小、平庸、安逸和悲观。 它肯定生命的张力与永恒, 提倡人们去实践生命的意义, 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将超越善恶, 遗忘过去, 永远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至此, 酒神精神以独特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力量:即使人生是一场悲剧, 也要有声有色地演出这场悲剧, 不要失却它的壮美。 女人尽情释放自己热烈的爱情, 将肉体生命化作一曲悲壮的颂歌。 而肉体的毁灭, 恰恰是精神的永存。 她已然超越生死, 将生命热情永存于世。因此, 卢妍红的论文《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 中这样总结, “‘陌生女人’不愿放弃的不仅是具体的爱的对象, 更是在爱的心灵世界中蕴含的理想的生命境界。 正因如此, 她的爱情具有了无条件性, 不管对方如何, 不管有无回应, 她都执著地爱着, 在爱情中通过沉迷于另一个人来达到最高的生存。 爱情铸就的个体生命的光辉, 使她的爱超越了所爱的对象, 甚至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男女关系而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穿透时空, 凌驾于真实世界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关系之上, 应和着人类从古至今始终不灭的追求。 ” (16)
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主人公, 依靠自己富于激情的生命, 以强烈的人格魅力直面薄情的男子与无情的人生, 最终超越时空, 以凄美的方式演出了一场人生悲剧。 尽管结局令人唏嘘, 但女人身上表现出的癫狂、自尊、坚强与超脱, 体现一种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而这位陌生女人也凭借自己这份饱含激情、凌驾生死的爱情, 永远存活于历代读者心中。
摘要:斯·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悲剧女性的形象。她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一名根本记不起她相貌的男子, 临终前以一封催人泪下的信表白自己毕生的爱情。这位陌生女人忘我、几近病态的爱情, 恰恰体现出尼采的酒神精神。而她自尊、坚强的个性, 以及内在的生命活力, 都与酒神精神相吻合。
关键词:酒神精神,陌生女人,悲剧,生命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茨威格, 张玉书, 译.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弗里德里希·尼采, 周国平, 译.悲剧的诞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3]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4]卢妍红.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三个女人一个家 篇11
问题女儿
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的女儿会成为问题少女。李果然十七岁,高二,她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她把外班一个女生打了,让我快点去一趟学校。她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也不抬头,挑染成一绺红一绺黄的头发格外扎眼。她懒得搭理我,正如我看到她,心里就会格外烦乱。她上高中后,我就频繁出入她班主任的办公室。我常常会不好意思,可是没办法,李果然没有爸爸,老师请家长自然请的是我。
我客气地向班主任问好,老师皱着眉头说开始絮叨:“你家李果然太不像话了,竟然找人去打人……”
“不是我找人打的。”李果然辩解。
“老师批评时不要狡辩。”我皱着眉打断李果然,又对老师说,“老师您放心,我把李果然领回家好好教育。”我低声下气地说,老师又开始一一数落果然的不是:吸烟、早恋、逃课、对老师不礼貌。
我的脸一阵白一阵红,不知道说了多少声对不起。李果然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让我有非常强的挫败感,我时常会被噩梦惊醒,我特担心有一天李果然回到家,对我说,妈,我怀孕了。也想过学杂志上讲的那样,在女儿包里塞上一盒“杜蕾丝”,可是李果然的书包,我连碰都碰不着,她从来是紧紧地护着。有的话题,比如性教育方面,我也曾试着和她沟通,可我还没有张口,她就撇撇嘴,顶我一句:“妈妈,你别老土了,您觉得我们这一代,还用性教育吗?”
这是我闺女,我常常回忆起十七年前,我把她抱在怀里,看着她粉嫩嫩的脸蛋,内心无比柔软,她好像是世界上最纯最真最经不起伤害的小东西。可是现在,这个小东西,常常会让我束手无策。
三个女人的家
我和果然的爸爸三年前离了婚,当时我经营着一家服装公司。四十多岁的女人,虽然事业也小有成就,可是到底还是惶恐不安。那段时期,我只有更疯狂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可是当我回过味来的时候,以前乖巧的果然,仿佛变了个人。
第二次老师把我叫到学校是因为果然彻夜未回宿舍,那时我真的知道了什么叫心力交瘁。
问她去哪了。她无所谓地说:“去网吧上网了。”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
那阵子我沮丧得想自杀,我开始失眠,想到果然就会头疼。我得了抑郁症。
妈妈是这个时候搬来和我们同住的。
65,43,17,是这个家庭三个女人的岁数。
公司的事我暂时交别人打理,我整天窝在家里,妈妈则开始帮我们做饭、洗衣、料理家务。果然被我接到家里,我申请了不让她住校,这样我至少不用担心她会夜不归宿,也不用担心她偷偷抽烟。
得抑郁症的女儿和一个总是被请家长的外孙女,妈妈的处境有多难,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觉得自己像一根马上被风吹断的草,丝丝缕缕全是痛。
妈妈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很快,她认识了一帮老太太,并且组建了老年舞蹈队,她是队长。妈妈对果然说:“你有空跟姥姥学跳舞吧,女孩子学跳舞才有气质,才会有更多的人追你。”
我在一旁只有冷笑,果然肯跟她去学那帮老太太学跳舞?才怪。果然当然不肯去。可是妈妈却不死心,她借了个DV,让果然去给她们舞蹈队拍一段视频,还让果然帮她们建个博客,天天更新。
果然这下痛快地答应了,在果然的帮助下,她的博客竟然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一老一少常常坐在电脑前欣赏她们的“杰作”。因为那个舞蹈队,果然突然忙起来,放了学就拿着DV去拍摄。我远远地看着她们对着视频又说又笑,突然松了一口气。
有妈妈,不怕
果然脸上的笑容逐渐多起来,她不再整天钻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而是开始和妈妈在沙发上叽叽咕咕地聊哪个男生帅,哪个女生和某个男生在交往,两个人不时笑成一团。
在一旁无聊按着遥控器的我有点嫉妒,果然从来不和我说这些。
渐渐地,妈妈把这个家理顺了。果然不再偷偷吸烟,不再逃课,月考竟然进了前二十名,我的抑郁症也好些了,我开始上班。我有点暗暗感激妈妈,她悄悄帮我摆平了一切。
可是,果然和我之间,好像依然有一条跨不过的鸿沟,我们无法和对方更近一些。
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了半年,一天中午,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果然在教室吸烟。我以为果然又变回了老样子,火一下就上来了。
赶到学校时,妈妈也在,果然正在争辩:“我真的没有吸烟,那个烟头是别人扔的。”
“老师还能冤枉你?”我大吼一声。
妈妈拉住果然的手,和声细语地问:“告诉姥姥,有没有吸烟?你说什么,姥姥都相信你。”
果然摇摇头,然后我就听到妈妈理直气壮地对班主任说:“请老师还是先调查清楚再叫家长吧。”
然后我又看到果然的手被妈妈紧紧地握住,果然很放心地站在妈妈一旁,仿佛妈妈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我突然明白些什么了。
后来才知道,妈妈是对的,有个同学和果然有过节,便冤枉果然吸烟。
我犹豫着要不要向果然道歉,妈妈却告诉了我一些事情:我离婚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果然。果然一些叛逆的举动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可是我却用自己的武断和自以为是,将她从我身边推开了,而且越推越远。
“哪个孩子想成为坏孩子呢?只不过想让你多注意一些罢了。给小丫头道个歉,放下你的臭架子,好好和她谈谈。对果然来说,你不是什么事业成功的女人,你只是一个妈妈。”妈妈看着我的眼睛说。
《一个女人》 篇12
一.看不见的手———男性作家的隐形男权主义
十九世纪末, 茨威格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写下了这部感动了无数读者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为此高尔基曾盛赞茨威格这篇小说:“我不知道有哪个艺术家会怀着这么多的敬意, 这么多的柔情来描写妇女, 我想不起有哪篇小说像它那样充满了纯净贞洁的抒情性……” (2) 无可否认, 作品一方面表现了茨威格对女性高度的关注与同情, 特别是小说中对陌生女人内心的哀怨苦涩以及自身命运的坎坷心酸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另一方面, 尽管高尔基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但他在深入刻画女性形象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在描写女性时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普遍的男权文化观念。正如西方女性主义者所说:“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 因为男人的身份有如在讼案中, 是法官又是诉讼人。” (3) 男性作家的文本由于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与女性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男性文本的独特性。男性作家维护其男权中心的思想, 往往能体现在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在描写陌生女人与作家R的第一次邂逅, 茨威格赋予作家R的形象是完美的。“我一眼就看到你的容光焕发、表情生动的脸, 长了一头漂亮的、有光泽的头发……你是那样的年轻、漂亮, 身材颀长, 动作灵巧, 英俊潇洒。” (4) 成熟、优雅、博学的光环围绕着他, 而他的的轻浮贪玩、放荡不羁、纵情恣欲却被忽略。相反, 陌生女人的童年在作者的笔下是典型的“他者”形象, 贫苦和寂寞笼罩着她, 形象瘦小、胆小、不受人待见。而对待一见钟情的作家R, 她是卑下的、毫无自尊的, “我想跪倒在你的脚下, 求你收留我做你的女仆, 做你的奴隶!”
如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 (5) 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 照见了陌生女人, 也照见作者自己。茨威格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孤独的单恋者形象, 面对男人的多情和滥情, 作家不仅没有提出严厉的批判, 还借陌生女人之口, 写出了女性对这种男人的崇拜、宽容和谅解。他在这部文本中显现出一个男女极不平等的爱情观, 这无疑就隐含了对女性的弱势地位的肯定。他肯定了传统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男人把女人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而女人却痴痴守候一个男人把他当作自己的全部生活。男人可以有无数女人而不必对任何女人负责, 而女人却忠贞不渝为一个男人奉献自己的一生而不要求任何回报。茨威格作为小说的隐含叙述者, 潜在的读者便是男权社会的男人们, 自我形象并不直观且较为隐蔽, 从作者的语气、角度、态度、评价等主观因素聚合而成的男权意识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被变成的。” (6) 女人一直是在被塑造着, 是被男人塑造着, 是被话语塑造的。“陌生女人”是茨威格眼中的女性, 是他带着隐形的男权主义塑造出来的, 是被男性观照的对象, 是男性欲望的载体, 是男性狂热世俗欲望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我”真正的身份———女性, 得不到实在的确认, “失语”状态始终伴随着“我”。“我”这个女性形象是空洞的, “我”的真实生命体验被歪曲或忽略。从本质上“我”仍然是被男性权力话语驱使的对象, 是男权社会里的“他者”。
二.背后的声音———传统女性观念
当以男权为中心的文明确立之后, 传统女性便以“他者”的身份居于中心文化的边缘, 被剥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 她们是第二性, 被排斥于政治、科学、艺术之外, 从而导致女性生活家庭化, 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她们的喜怒哀乐要围绕着男性意志来体现。女主人公的背后遵循了大多数女性的观念, 她面对男性时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和男性一样的主体, 而在男女恋爱关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作家R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陌生女人的命运, 仅仅是一缕温暖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 便使她决定为其奉献一生:“你就是一切, 是我整个的生命, 人间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 我生活中的一切, 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 你使我整个生命变了样。”面对作家对自己的无情, 她仍然坚持认为:“你过去是我的一切, 现在也是我的一切。”“我的一生始终是属于你的”“我只想把自己献给你, 完全委身于你”。 (7) 陌生女人可以为了作家牺牲一切, 她把自己的贞操毫无保留的给了作家而不求回报。没有亲人朋友, 没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终其一生她都为他而活着, 卑微与隐忍, 孤独与凄清。表面上看, 她在爱情面前, 没有任何关于金钱和地位的差异概念, 似乎每一步的选择都是忠实于自己的, 主动性的、独立的、不求回报的。事实上她却是被动的, 依附的, 失去自我的传统女性观念。甘愿牺牲、被奴役并不代表爱的表现, 绕了一圈, 她还是围绕着男人转, 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至于最后在多年来得不到男人的爱和失去母亲身份的双重打击下完全崩溃。
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 女人是被当作玩偶, 当作性欲的工具, 女性自身的主体性被剥夺了, 被男性中心制压抑了, 作为生活在其中的陌生女人, 自身接受了这种观念, 为男人献身的女人, 注定要受到爱情的困扰, 她在这场不平等的爱情中成为牺牲品, 在这种传统的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中, 她无法摆脱传统女性的影子, 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念使得她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女性的独立地位, 陌生女人重演着传统女性的悲剧。
三.男权社会与女性悲剧
叔本华认为悲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邪恶的人和势力造成的悲剧;第二类是由命运造成的悲剧;第三类是一般人在日常环境中由于各种关系的牵制而形成的悲剧, 这种悲剧由于没有恶势力和命运作祟, 反而更加惨痛。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符合第三类悲剧, 因此是“悲剧中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 陌生女人在这场一厢情愿的爱情中没有呼天抢地的呐喊, 声嘶力竭的哭闹, 也没有过多的挣扎与反抗。她是自觉的、自然的步入这个爱情的陷阱。作家R代表的是整个将女性摒弃于社会生活之外的男权制, 陌生女人尽管有反抗, 但始终都摆脱不了男权制绳索对她的束缚。因为她在经济上处于劣势, 性别上处于从属地位。尽管她设法拯救自己, 但毕竟力量太过渺小, 太过孱弱, 太过保守, 因而注定成为男权社会下的悲剧。
由此, “我爱你, 与你无关”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假想主动与平等。她最后以死亡结束了对作家R一生的等待, 在信中提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是:每年在她生日的时候去买一束白玫瑰作为对她这个“不存在”的纪念。女人至此没有觉醒, 她永远不可能活在她所爱过的男人心中, 从前没有, 今后更不会有。黑格尔曾说:“爱情至上在女性身上显得最美, 因为女性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而将其推广为爱情。” (8) 因为女性自觉自愿地放弃了生活的全面性, 将自己纳入男人的生活轨道, 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女性失去了自我, 她是为别人而存在的。女性是受压迫的, 是被客观化的, 由于女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直默默承受把这种不平等当成了“自然”即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女性一直受到压迫, 一直被悲剧笼罩的根源所在。
四.结语
艾里希·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作者用看不见的手———其自身隐形的男权主义编织了一场“乌托邦式”的爱情毁灭。由于男权社会下传统观念的作祟酿造了小说乃至现实女性的悲剧, 再现了当时女性真实而又普遍的生存状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来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不只有感动与同情, 更多的是对女性生命的追问与反思。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解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男性作家写作中的隐形男权意识以及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观念两方面的分析, 揭示现实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
关键词:男权意识,传统观念,悲剧
参考文献
[1247]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2、3、11、28页,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6]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第10页,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5] [徳]狄泽林克:《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 载《中国比较文学》, 1993 (1)
【《一个女人》】推荐阅读:
《一个迷途的女人》01-04
一个女人经典语录11-22
思念一个女人的句子12-25
做一个自律的女人散文08-29
一个有品味女人的表现06-02
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06-2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台词07-10
赞美一个女人漂亮的诗08-11
一个女人的成功之路11-11
一个男人眼中好女人的标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