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札记(精选12篇)
学习札记 篇1
我同意林连通同志的报告和李润新同志的发言, 觉得他们的意见对学术界学习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想就如何进行学术批评问题, 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怎样进行学术批评, 是学术界经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一个必须解决好而又难于解决好的老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正确的学术批评可以明辨是非、弘扬正气、促进团结, 因而推动学术的发展;错误的学术批评则必然混淆是非、毒化空气、破坏团结, 因而阻碍学术的发展。对这一点, 学术界大概不会有异议。问题在于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学术批评, 怎样做就是错误的学术批评。我认为, 根据科学发展观, 以下五点可以作为判断正误的标准:
一、正确的学术批评只能就学术问题进行
学术批评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弘扬正气、发展学术, 自然所批评的对象只能是学术问题, 不能把非学术问题掺杂其中。把非学术问题掺杂其中, 说明作者的目的不是或不完全是分清学术上的是非, 而另有所图。根据几十年我所看到的情况, 另有所图的大概不外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发泄私愤等。最近我在学术批评网上看到了一篇题为《切实端正学风弘扬学术正气———就立即建议停止对徐通锵教授及其〈求索者: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的炒作的公开信》 (以下简称《公开信》) 的学术批评文章, 它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纪念语言学家徐通锵先生的文集大肆批判了一通, 认为该文集收入了徐先生与好友鲁川先生的合影、徐先生与学生宋金兰女士等的合影, 是十分错误的。这就让人奇怪了, 且不说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本纪念已故语言学家的文集是份内之事, 纪念文集中收入徐先生与好友与学生的合影更是无可厚非的, 单就他所批评的事实而言, 已完全远离了学术问题。一个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一本书收入了几张照片, 这算什么学术问题?有什么必要加以批评?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无可非议的现象掺杂在学术批评之中, 正说明作者的目的不是分辨学术上的是非, 而是另有所图。果然, 接着作者就说“鲁川是吕必松主持的民办学校的教师”, “宋金兰不断在《汉字文化》 (学术骗子徐德江实际控制的刊物) 发表错误百出的文章”, 原来作者另外所图的是揭露鲁川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宋金兰发表过错误百出的文章、《汉字文化》实际被徐德江控制、徐德江是学术骗子等等的“真面目”。民办教师 (鲁川先生本是某单位的研究员, 民办教师是他退休后的兼职) 与徐先生的照片为什么就不能收入纪念文集?宋金兰教授的哪些文章错误百出?徐德江控制《汉字文化》干过什么坏事?为什么说徐德江是学术骗子?这些本来都是十分严肃的命题, 如果要坚持, 必须加以充分的论证。该文章的作者对此全都避而不谈, 却在那里气势汹汹地乱加指责, 说明作者的目的不是要分清学术上的是非, 而是借机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发泄对他们的私愤。一个大学教授怎么能如此行事呢?
二、学术批评的双方必须互相尊重
由于学术批评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弘扬正气、发展学术, 自然学术批评的双方就必须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因为只有尊重对方, 才能表明尊重对方手里的学术, 才能表明自己是有修养的。如果对对方一味蛮横无理, 只能表明自己没有起码修养。这一点, 真正的学者都会自觉做到。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的某一观点不完善、不正确, 就藐视对方。因为他们知道, 学术研究既是复杂的, 又是永无穷尽的。在很多情况下, 错误的观点让人们在事实面前碰了壁, 吃了亏, 才知道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什么, 人们就可以由错误走向正确。至于某一观点基本正确但又不完善, 这更是司空见惯的。把不完善的地方完善一下, 不就变成正确了吗?所以, 真正的学者都是很谦虚很平和的, 只有那些半瓶子醋才会盛气凌人, 只有那些假学者才会目空一切。上述的《公开信》连续点名批判了十三位学者, 把对这些专家学者的起码尊重丢得一干二净。且不说这些批判是如何得不能成立, 单说这样的武断, 这样的蛮横, 就必然破坏学术界的团结, 怎么能促进学术的进步?要知道, 学术界的团结, 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一部分, 是发展学术的重要条件之一。破坏了学术界的团结, 必然影响学术的发展。笔者诚恳地希望, 在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这样的文章再也不要出现了, 这样的作风再也不要继续了。
三、正确的学术批评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规则, 是学术批评的生命。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正确的观点得到论证, 让人信服;才能把错误的观点彻底批倒, 帮人认清。这一点,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不过要做到这一点, 又决非易事。它不仅要求作者对所论的命题有深入的研究, 有足够的事实根据;而且要求作者把复杂的道理论述清楚。真正的学者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他们绝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当然,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文章, 作者提出了一种观点, 也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话, 然而就是不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 不管他对自己的观点多么自信, 不管他的话说了多少, 人们对他的观点还是不会接受, 不肯相信。如果他说得又十分武断, 人们还会产生反感。从上述《公开信》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我看来, 《公开信》作者与《求索者》作者们的根本分歧, 在于对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的评价。《公开信》作者认为它一无是处, 一无可取;而《求索者》作者们则认为是重要成果, 是徐先生对语言学的创造性贡献。按理说, 《公开信》就应重点批驳字本位的理论, 指出它如何不合事实, 如何不合逻辑, 产生这一错误理论的根源是什么, 如此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把字本位理论彻底批倒, 才能让《求索者》的作者们认清自己的错误, 也才能使《求索者》在社会上失去影响。可是, 《公开信》的作者却不是这样, 他不去论证字本位理论有什么错误, 而去说《求索者》的一个个作者说过什么错话, 做过什么错事, 发表过什么错误文章。这样, 字本位的理论没有被推翻, 《求索者》作者们的观点自然就没有被触动, 《公开信》作者的目的必然会落空。不仅如此, 由于《公开信》对《求索者》作者们的“错误”言论、“错误”文章, 也没有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去批评, 而是一味地指责和攻击, 因而使读者必然产生反感。
四、正确的学术批评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以逻辑为准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应用到学术批评上, 自然就要求学术批评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因为一切学术观点都必须接受事实的检验, 只有能被事实证明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而一切违背事实的理论便都是错误的。这是学术批评的又一基本规则, 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又是衡量学术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 任何人都不能逃避。用这一观点衡量《公开信》, 人们会发现, 它的许多论断都是不能成立的。例如《公开信》曾斩钉截铁地说:“我国广大学者都不屑于读《汉字文化》, 更不愿在该刊发表文章。”这种论断符合事实吗?据我所知, 有的研究者根据《汉字文化》发表的文章调整了自己的研究内容, 有的教师就根据《汉字文化》上的文章改进了自己的教学。就以《公开信》的作者来说, 如果根本不读《汉字文化》, 怎么会知道谁在该刊上发表了什么文章呢?谁的文章有什么“错误”呢?当然, 《公开信》的作者可能解释说, 我是为批判它才读的。但人们会想, 一个杂志竟然会受到自命为学者的批判, 足见它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怎么会是“广大学者都不屑于读”?至于广大学者愿不愿意在《汉字文化》发表文章, 只要看一看编辑部的大批来稿, 只要打开任何一期的《汉字文化》, 就明白真相了, 这里无需赘言。如果《公开信》的作者不健忘, 应该记得《汉字文化》创刊号上就登过自己的文章, 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为了保证学术批评的正确性, 不论是大部头的专著, 还是千把字的小文章, 都必须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绝不能违反。否则, 会使学术批评得出错误的结论, 从而失去说服力, 失去存在的价值。徐通锵先生曾说过, 叶先生和他合著的《语言学纲要》“误人子弟”, 《公开信》就指责他“这种做法很不道德, 而且侵犯了叶教授的名誉权”。吕必松先生称赞徐先生“临到晚年还主动改变自己一生的研究思路, 提出语言学研究的新主张并带头开展研究, 需要多大的勇气!他为叶蜚声先生和他合著的《语言学纲要》还在继续作为大学教材而感到内疚和遗憾, 这是怎样的责任心!”《公开信》就指责他“在徐故去后, 没有权力代表徐作出这样的断言。”一个作者发现自己以前与人合写的的著作有缺点, 谦称“误人子弟”, 怎么就是“不道德”?难道明知有缺点却秘而不宣就是道德吗?至于这样说是否就侵犯了叶教授的名誉权, 这要看《语言学纲要》是否真的有缺点。如果确实有, 不论谁 (包括徐在内) 来指出, 都是正当的, 都是合道德的, 叶先生也不会把它看成是对自己名誉权的侵犯。吕必松先生对徐先生临到晚年改变研究思路, 大讲汉语和汉字的特点, 非常敬佩, 认为“这是寻根的呼唤, 是崇尚科学真理的呼唤, 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是一种民族自主心态的反映。”“他为叶蜚声先生和他合著的《语言学纲要》还在继续作为大学教材而感到内疚和遗憾, 这是怎样的责任心!”这有什么不对?这怎么就是“代表徐作出了这样的断言”? (这些话徐先生自己生前早就说过, 何须别人代他作出这样的断言?) 怎么就侵犯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名誉?
五、正确的学术批评必须准确把握对方的观点
由于学术批评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弘扬正气、发展学术, 所以批评和反批评, 一定都要针对对方的观点去进行, 切不可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更不可加以歪曲。否则, 不管你费了多大力气, 不管你自己觉得批得多么深刻, 人家只需说一句话“你批的不是我的意思”, 就可全部推翻你的批判。这个道理是十分简单的, 谁都能懂, 但生活中却常见这种错误的批评。例如1997年1月25日《中国教育报》的语言文字栏第55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文章, 指责《汉字文化》“为了反对简化字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汉字文化》竟然站出来为日本侵略者叫好, 表示庆幸, 胡说什么我们的文字改革还不如日本的‘皇民化’政策。”看来问题十分严重, 《汉字文化》真是罪该万死。但事实的真相是《汉字文化》只不过刊登了江枫同志的一篇文章, 江枫同志反对的只是对汉字的恶性简化, 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汉字简化。据我所知, 很多有识之士都有类似看法。国家已经取消的“二简”和已经改正的“一简”中的几个字, 说明江枫的意见是正确的。至于说“我们的文字改革还不如日本的‘皇民化’政策”, 那只不过对江枫文章的断章取义和恶性歪曲。江枫同志如下的一段话被无情地掩盖了:“亏得五十年前日本投降, 中国政府接收台湾, 特别是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起, 也不曾设立一个文改机构推行一套记录闽南方言的拼音文字, 否则今日台湾岛上台独的气焰定会更加嚣张。”正是被掩盖的这一段话, 表明江枫同志对日本侵略台湾是坚决反对的。 (详情请见江枫《是学术争论还是政治陷害》一文) 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和恶性歪曲, 带来的后果当然是十分严重的。该文的作者如果还有一点良心, 就应当向江枫同志和《汉字文化》公开道歉, 以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
以上五点也许说得不够准确不够完整, 但我相信, 只要学术批评真的都能做到, 我们就没有白学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学术研究就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学习札记 篇2
党组的要求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组是创新的楷模。王端武局长在我们的期盼中来到山东煤监局以后,新党组带领全局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局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和同步发展。党组提出了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的理念,要求我们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们学,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党组本着工作需要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对14名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了异地交流,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在党组的领导下,监察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选人用人机制进步一健全完善,选拔干部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任命的干部都是德才兼备,踏实工作的同志,大大激发了全体监察员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党组带领我们创新监察机制,保持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党组不但给我们树立了创新的榜样,而且指明了建设创新型队伍的方向和途径。党组的教导像灯塔一样照亮了煤矿监察事业的航程。在《关于建设“七型”队伍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在监察方法上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在思想观念上,我们摈弃了满足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旧观念,树立了学习永无止境的新观念;摈弃了提拔靠关系、靠送礼的旧观念,树立了晋升靠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新观念;摈弃了盲目乐观、较大事故离自己很远的旧观念,树立了煤矿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稍一松懈就可能出大事故的新观念;摈弃了建煤矿就是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超强度生产是正常现象的旧观念,树立了超强度生产是导致现场管理薄弱,发生重大事故主要原因的新观念;摈弃了干煤矿哪有不违法违章的旧观念,树立了煤矿必须遵纪守法、按章作业,安全是最大效益的新观念;摈弃了执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老好人的旧观念,树立了严格执法是对煤矿安全负责、对煤矿职工生命负责的新观念……
在监察方法上,我们注意创新检查方式方法。多年来,煤矿企业已习惯于监察机构的监察方式,对经常检查的地点提前停产做准备工作,这样在检查中,我们就很难看到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状况,一些隐患和违法生产行为也就难以发现,不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调整检查思路,创新检查方式方法,及时查处大批隐患。一是在现场监察时采取“二次检查法”、“现场回头看”等检查方法,查出了很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问题;二是检查工作变“由点到面”为“由面到点”,即从系统入手,查找系统存在的隐患;三是查死角、查薄弱环节。通过创新检查方式方法,查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对这些违法行为,该停的停,该罚的罚。通过创新监察方式方法,维护了国家利益,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带动了煤矿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思路的改变,推动了煤矿安全生产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防范机制,关注苗头性问题,防患于未然,工作重心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移。某矿井口房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后,我们立即召开辖区煤矿座谈会,对这起事故进行通报,并要求所有煤矿对供电线路、变压器、用电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举一反三,避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还介绍矿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执法工作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次监察在通报检查情况前,我们都提前和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让他们对行政处罚心服口服,了解我们执法的良苦用心,提高他们整改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扩大执法监察的影响,提高执法监察的效果。
播音学习札记——播音松懈无力 篇3
播音松懈无力有很多种原因。首先是状态问题,对于播音状态,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积极松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状态。“弛”是讲求一张一弛,而不是松懈,不是懒惰和无精打采。这不符合对播音员的发声的基本要求。
状态问题反映了播音员对于播音行为的认知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产生语言,进行交流发声,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迫切地需要开口说话,需要交流,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从原始人的牙牙学语到准确地传递信息再到之后人们需要表达不同的、更丰富的思想感情再到播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说话时最积极的就是舌头,之后才有了明确分辨的双唇、唇齿、舌的不同成阻方式。人在说话的过程中,人类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和发展中无不体现出强烈的交流的欲望,所以交流、表达自我的欲望是声音语言产生的本质。如果抛开这个本质再去说话,说得再好也没用,因为声音不是为了交流而发出的,缺少了发音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从人类发声的本质来讲,我们在发声时需要一个积极的渴望表达和交流的状态。这才符合人类的语言表达的规律,符合艺术语言的发声规律。积极并不等于要求我们所有的发声部位紧张紧绷,我们想把声音发得有质量,需要有松有紧,该松的地方松,该紧的地方紧。要松弛,张弛有度。
状态问题还涉及声音所传递的情绪问题。播音员要发“暖”声而不是“冷”声。我们要发的暖声,是具有感情色彩、具有情绪的声音,而不是懒洋洋的无感之声。如果声音没有感情,发声也就没有意义了。暖声也有助于保护嗓子,因为在发声时嗓子始终保持积极热烈的运动状态,而发冷声时僵硬紧绷,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既不利于声音的改善也不利于发声器官的健康。
同时,只有积极的状态才能做到情声气的结合。气随情动,要使气息随着感情而运动,做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要“理直气壮”。因情用气,要凭借感情建立起气的联系,恰当用气。以气托声,声音靠气息托起来。以声传情,声音把人类最原本的表达,传递出感情。
“要变声音先变状态”,要想获得良好的声音,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积极松弛,反对消极松懈。所以在练习过程中,不论是练习发声还是练习稿子,每天都要把状态和情绪调整好,积极地调动声音,要有迎着朝阳前进的积极感,而不是被逼无奈地从床上爬起来随便喊几声就结束。比如简单的练习数数,如果单纯地念“一二三四五六”,那一定是消极懈怠的。要切记,越是具体的越是可感的,越是形象的越是生动的,也就越有助于我们调整到积极的状态。在数数时我们可以把数的对象具体化,比如数一二三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数苹果,数四五六又可以想象我们在数椅子,每一个数都给人不同的感觉,带着好奇的积极的心情来数,这种积极的状态会反作用于我们的气息,让气息不断地补充,使声音变得悦耳可感。读稿件时更要将稿件内容具体化,拿《登鹳雀楼》作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想象以下内容:“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向西望,一轮白日依附着连绵的群山缓缓下落,向大地洒下一层金色的余晖;再向东望,奔腾的黄河源源不断地向大海流去,如果要再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怎么办呢,那只有再向上爬一层楼了!”为了充分表情达意,我们会将句子拉长,语速放慢,让语句舒展,但这并不等于松懈。
学习札记 篇4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人之提升的根本前提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 恩格斯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关于“人的两次提升”的理论。恩格斯所说的人的第一次提升, 指从物种关系角度看, 人通过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正是由于这种提升, 使人确立了主体地位。那么, 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1]——是怎样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呢?恩格斯是这样论证的: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前提, 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由此可知, 是劳动最终把人从猿群中提升出来的。也就是说, 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重要特征在于, 人能通过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制造工具是劳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没有了工具, 劳动对人而言也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或者说, 劳动工具已成为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对此, 恩格斯明确指出:“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 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 意味着生产。”[1]恩格斯还把人用以劳动的工具与狭义上的动物工具做了详细的比较, 认为动物工具只是而且只能是动物们身体上的四肢, 如蚂蚁、蜜蜂、海狸就是如此。恩格斯同时还认为, 动物虽然也进行“生产”, 但与人类的生产有着本质区别。动物们利用躯体的四肢进行本能“生产”, 并不会对周围自然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更不会有目的地给自然界打上“劳动的印记”“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 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 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 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 使它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1]
人类通过工具进行改造自然的过程, 是一个人类不断创造自己发展史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先进生产力不断替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而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主要的客观物质尺度就在于生产工具是否先进。也就是说,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上, 生产工具愈先进, 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高;反之, 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
劳动者作为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是生产力的主体, 是生产力中活的要素。在生产实践过程中, 人不断地改进劳动工具, 从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这一发展过程就是人不断解放的过程。换言之, 工具的发明程度的高低, 标志着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程度的高低, 标志着人的解放程度的高低。反过来,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制约着人的提升程度和解放程度。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生产工具的每次重大改进都会催生人的新解放, 人的每次解放都大大提升了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也使人类越来越远离动物界。人类只有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 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才能为实现人在自然界中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此, 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 (随着这种发展, 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2], 而贫穷的普遍化不会对人的提升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只会加剧人彼此间为争夺生活必需品而展开的斗争。
然而, 人的提升不是一次即成, 第一次提升既没有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也没有使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更重要的是远远没有使人成为完全自主和完全自由的人。对此, 恩格斯做了深入论证,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 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不能预见的作用, 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 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1]这说明, 人身上动物性的减少即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增加, 人就愈能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然而, 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后, 恩格斯又着重指出, “在这里, 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 不能预见的作用占了优势, 不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得多。只要人的最重要的历史活动, 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 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产, 即今天的社会生产, 还被不可控制的力量的无意识的作用所左右, 只要人所希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 而且往往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 那么上述情形是不能不如此的。”[1]恩格斯还引用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虽已征服了自然力, 并迫使它为人类生产服务, 使人类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以致产生了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得多的盛况, 但带来的最终结果又如何呢?那就是人的劳动日益过度化, 群众的生活日益贫困化, 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日益常态化。显而易见, 恩格斯在这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结果和要达到的目的相背离的异化现象, 这种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无法解决的。这种异化现象不解决, 人就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即人就不能实现第二次提升的目标。
人完成第一次提升后, 又该如何实现自身的第二次提升呢?恩格斯对此做了明确的回答, “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1]恩格斯此处讲的“人的提升”, 就是指人的第二次提升, 它是从社会关系角度来理解的。即只有到了能够实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才能在各方面完全实现质的飞跃。也就是说, 只有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之时, 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才能真正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才能真正完成提升的任务。
如果把恩格斯关于人的提升的理论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 其意义就在于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高度重视发展先进生产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各项富国强民政策, 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从全局统筹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发展、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发展, 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形成“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格局, 社会才能实现全面的进步。只有社会全面进步了, 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发展先进文化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也就是说,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和它相对应。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此外, 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值得注意的是, 人的精神和人的存在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平衡发展的。也就是说,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相向而行, 物质生活的富有绝不等同于精神生活的富有, 物质生活的贫困也绝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贫困。
就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现象,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出现了不和谐现象。例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部分人做任何事情只有一个目标——一切向“钱”看, 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失落;一些人只顾追求物质财富, 精神生活出现真空和空虚现象;一些人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做出有损集体甚至国家利益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不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为了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和谐现象, 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来保证和促进全民族精神文明的提升。从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再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特别是到十八大, 在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是完全契合的,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完全承接的, 是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纽带。当下, 在世界范围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 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以及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全体国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更高的洗礼, 必将使全体国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次更大的提升,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提升人的生态文明意识,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根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论述生命起源时曾这样说过:“也许经过了多少万年, 才造成了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这种没有定型的蛋白质能够由于核和膜的形成而产生第一个细胞。但是, 随着这第一个细胞的产生, 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也产生了;……而最后……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 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 这就是人。”[1]
恩格斯认为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他进一步指出, 人本身其实就是从自然界并和自然界一起长期进化而来的产物, “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 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1]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 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本身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 在参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 一刻不停地与自然界进行着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说, 是自然界孕育出了人, 人一定要靠自然界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 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人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 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4]“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实际上, 人的万能正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4]因此不管人的力量强大到何种程度, 纵使达到“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的境界也不能改变“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1]的最基本常识。人永远不能脱离自然, 不能生活在自然“之外”, 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只能生活在自然“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界内部的关系, 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自然制约着人的活动, 人只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必须牢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 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自然, 都必须依赖于自然, 才能使人与自然互利共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 《〈自然辩证法〉导言》是一篇占据重要地位且最为完整的文章。今天重读这篇文章, 对实现人之提升与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之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0、508、457、457、457、457—458、458、456、456、5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9、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第四模块的学习札记 篇5
教科103班林斯洁103160013
通过自学《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第九、十章的内容和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我解决了以下的四个问题。
1.什么是校本课程管理?包括那些方面?
校本课程管理主要是学校的自我管理。建构学校自己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校本教研制度将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本课程的质量管理、校本课程的资源管理和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2.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1)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基本前提;
(2)将校长优秀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必要条件;
(3)指导团队合作,构建学习网络,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关键环节;
(4)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核心目标;
(5)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根本保障。
3.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哪些?特点?
(1)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教师工作量如何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而且包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
(2)特点:
第一,在校本课程评价的方向:
①注重学生、教师、课程全方位的“发展性课程评价”;
②注重“参与者”以反思改进为目的的过程评价;
③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情境的独特性;
第二,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学习发展评价:
①以自我反思为特征的自评与互评;
②表现性评价与成长记录袋评价;
第三,教师发展评价:
①教师自我评价;
②学生评价教师;
第四,校本课程方案评价:主要包括评价教师开发的课程纲要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即对已经开发的课程项目进行评价,包括自编、改编、选编教材的评审,主题活动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价,校本课程结构及总体方案的评价。
4.试述校本课程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即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生管理者以及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生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
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余生札记之一 篇6
第一段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这一段说曹霸的艺术家世,言其乃魏武帝曹操的后代。曹操的“英雄割据”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曹家仍然保存其艺术传统。
诗的第二段说:“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说曹霸对于艺术的修养及其爱好。
第三段说:“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这是说曹霸丰富的创作经验。
第四段说:“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这里才说到曹霸画马。他所画的马的模特儿是“先帝天马玉花骢”,是一匹自然的马。我认为,“画工”的“画”字应该是“造化”的“化”。就是说,是自然的产物,不过和其它自然的马比较起来有所不同,“迥立阊阖生长风”,就是其不同。我没有版本上的根据,也不需要有版本上的根据,因为诗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第五段说:“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这是说皇帝下令叫曹霸动笔,经过“意匠”的“惨淡经营”,曹霸的马终于画成了。自然的马和他所画的马比较起来,一切自然的马就都成为“凡马”而被一扫而空了。
第六段说:“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这是说,曹霸画的马画成之后,所形成的奇特的局面。那匹自然的马,本来是在“御榻”下;而有了曹霸画的马,它却又在“御榻”上了。那匹“玉花骢”也成为“凡马”而被一扫而空了,所以“圉人太仆皆惆怅”。这是艺术家创造的结果。艺术家的创造是有一个过程的,“意匠惨淡经营中”说的就是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创作心理。
第七段说:“弟子韩斡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斡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所谓“骨”,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杜甫没有说,大概就是上面所说的能使“圉人太仆皆惆怅”的那种性质。
第八段说:“将军尽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返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这是说曹霸不但能画马,而且能画人像。但他在开始的时候,只为朋友们画像;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他也为一般人画像,这就成为卖画的画师了。杜甫深为可惜而又替他解释说,这是为贫所迫。
杜甫总的意思是说,美是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其所以高,是因为有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创造是有一个过程的。庄子在《养生主》中曾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这一段话,可以理解为这个创造过程。杜甫把这个过程概括为“意匠惨淡经营中”。所谓“意匠”,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经营、布置。这个经营、布置是“惨淡”的,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吾见其难为”的意思。一个艺术创作家在开始创作他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总会有“吾见其难为”的感觉;艺术作品完成以后,他又会有“踌躇满志”的感受。杜甫在另一首诗里说:“新诗作罢自长吟”,这里所说的就是诗人在完成一首诗以后所感受的“踌躇满志”。
学习札记 篇7
北海市二轻工业联社基本情况
北海市二轻联社机关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人, 离退休老同志28人, 机关设党政办公室、企业转制办公室、财务科、企业 (技术) 科等4个科室。联社系统共有7家企业, 1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7家企业中联社直接投资的北海之夜娱乐城效益尚可;另有服装公司、旅游用品公司、木器厂、皮鞋厂等4家企业正在陆续进入改制程序中;尚未进入改制程序的有商标印刷厂、糖果饼干厂等2家企业。
北海市二轻联社原主要领导一年前已退休, 另一位联社副主任同时免职退二线任副调研员。现任联社党组书记、主任潘子明同志到职未及一年;现任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叶瑞章同志刚到任4个月;北海市委配备给北海市二轻联社的另一位李志旺副主任目前刚报到。北海市二轻联社现任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二轻行业的新兵, 是名副其实的新班子。
提振精神, 重塑形象
北海市二轻系统计划经济年代曾有过辉煌。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二轻集体企业因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等诸多主客观原因, 基本处于停产歇业状态, 职工大多下岗。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轻集体经济的主管部门二轻局退出行政序列, 承担政府行业管理职能的联社成为政府的事业单位, 为企业服务的手段逐步弱化、甚至缺失, 联社本身逐步被边缘化, 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北海市联社办公地点虽然处于闹市, 但多年来一直未把牌子挂出路旁, 只在院子内的办公楼楼梯旁挂了一块小牌子, 外人只知此处有人办公, 但是干什么的一无所知。联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降低。
新班子到位后, 认为联社的工作同样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 各部门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贵贱之分, 如果连我们在联社工作的同志都看不起自己, 还有谁看得起我们?培育过硬的管理团队是做好二轻行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北海市联社领导班子的首要工作, 就是提振联社机关干部队伍的精神, 重塑队伍的形象, 使大家树立起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联社领导反复向干部职工强调联社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 根据自身的条件, 整治办公环境, 改善办公条件, 重新做一块联社的大牌子挂在临街院子大门口旁的醒目处, 使路经此处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是北海市二轻联社的所在地。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 北海市委组织市直属单位开展歌咏比赛, 联社领导认为可以用这样的机会扩大联社的知名度, 于是, 通过精心策划, 精心准备, 联社组织的歌咏队以昂扬的精神、整齐的队伍、统一的服装、嘹亮的歌声赢得了市直其他单位的尊重和赞誉, 默默无闻的联社扩大了知名度。联社还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气排球等体育活动, 以增强联社机关的凝聚力和提高干部的身体素质。这些举措, 都提振了联社机关同志的精神, 增强了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北海市二轻联社新的领导班子到位未到一年时间, 联社整体工作焕然一新。
思路决定出路, 有为决定有位
北海市二轻联社新领导到任时, 恰逢党中央布置的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北海市二轻工业联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将市委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潜心谋划发展、专心干好本职、热心服务企业、诚心对待群众”做为联社机关工作的座右铭。积极开展北海市二轻集体企业现状和北海市二轻企业职工生活状况两大调研活动, 摸清了二轻企业和职工的情况,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了“延伸工作手臂, 增加服务对象”的工作思路, 相继成立了“两基金一中心”, 即“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和“二轻企业职工就业培训服务中心”。联社主动将整个工作置于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内, 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一、延伸工作手臂, 增加服务对象
传统的集体企业固然是各级联社的服务对象, 但各种民营、合作的新型集体经济同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自2003年以来, 广西二轻联社一再强调各级联社特别是基层联社拓宽服务对象的重要性。联社的服务对象没有了, 联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北海市二轻联社的新班子对此问题的认识头脑是清醒的, 他们认为明确服务对象, 这是联社工作下一步能否迈开步伐的关键。他们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调研, 感觉到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缴税, 缺乏政府部门的帮助与服务, 中小企业是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的, 这就是联社工作的切入点。有了这个思路, 他们主动出击, 首先将租用、承包二轻企业厂房的各类企业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 进而将眼光放到全市范围。在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条件成熟的, 帮助企业建立工会、共青团的组织, 有一民营企业橡胶厂在联社的帮助下, 还建立了党的组织。
二、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
北海市二轻联社根据他们所服务的企业的现状, 深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艰难, 特别是资金借贷方面的困难。从更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出发, 他们压缩其他开支, 自筹200万元, 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该基金的使用是有偿的, 针对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经评估认为可行的, 对企业予以帮助和扶持。此举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中秋前夕, 通过这个创业基金的支持, 糖果饼干厂复产, 生产月饼供应市场, 30多位下岗职工重新有了工作和收入。
三、建立北海市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
经北海市二轻联社调查, 全市二轻系统共有81位职工因企业消亡而未办理医保, 经测算, 要帮这81位职工全部办理医保需一次性缴纳资金约146万元, 而联社又无实力一次性拿出那么多资金。经研究, 北海市二轻联社决定以这81位职工为服务重点, 面向系统内的全部职工由联社筹资100万建立二轻企业职工大病救助基金, 平时职工患小病看门诊自己负责, 得了大病的职工按全国总工会制定的相关规则给予一定救助,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大病重病的职工, 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此举得到了职工的好评。目前, 经联社与街道办事处沟通, 已经为这81位职工办理了居民医疗保险, 使他们的医疗得到一定的保障。
四、成立北海市二轻企业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北海市二轻联社原下辖的经济技术研究所, 是经市编办批准成立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因人员问题该研究所的工作已停顿多年。经请示上级同意, 联社将其更名为北海市二轻企业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仍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该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的任务是: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起来, 一是培训系统内的下岗职工, 为他们重新上岗创造条件;二是培训社会上的待业人员 (包括农民工) , 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利用社会上的师资力量, 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中心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利用系统内的相关企业作为实训基地, 经培训合格后由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 即有上岗资格。
该中心刚成立短短几个月, 目前已举办过核桃工艺培训班。下一步还将办糕点制作、贝雕工艺制作等培训班。由于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培训内容针对性强, 符合企业需求, 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 一些企业还积极敦促培训班开班。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北海市二轻联社新班子扎实的工作, 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干部职工的好评。北海市二轻联社的元老级人物、原联社副主任、现联社副调研员陈华同志由衷地赞叹:新班子有思路、有魄力, 工作得到基层职工的认可。今年中秋节前, 经过市场调查, 北海市二轻联社将糖果饼干厂30多位下岗职工组织起来, 通过二轻企业发展职工创业基金的支持, 生产月饼供应市场, 产销两旺。下岗职工为感谢党委、政府的关怀, 将自己生产的月饼包装得漂漂亮亮, 并贴上自己的标签, 送给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品尝。市委书记感动了, 市长感动了, 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 让他们了解这些下岗职工还有什么困难, 尽可能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北海市二轻联社调研期间, 自治区联社机关调研组成员所听、所见、所思, 深受鼓舞, 倍感振奋。卢道龙副主任概括为:感动、教育、启发。北海市二轻系统的产业基础相对于广西区内一些市而言要薄弱, 但北海市二轻联社的领导认为, 产业基础差不等于可以不作为。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将联社工作置于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 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 为地方政府分忧, 为企业职工解难。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他们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学习札记 篇8
从2001年全国水泥产量6.26亿t, 到了2013年, 全国水泥产量达到24.1亿吨, 水泥产量增长了近400%, 十多年来产量年平均增速在10%以上。2012年起, 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已分别是世界第二大水泥生产国 (印度) 和第三大水泥生产国 (美国) 的8.5倍和29倍。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 然而我国水泥工业大而不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泥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总产量虽多年居世界第一, 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2以上, 但不论在产品质量、生产规模, 还是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上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上述问题, 早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了水泥工业的调整力度。从2003年至今, 水泥至少经历了三轮调控。虽然三轮调控, 又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应该看到结构调整仍然是重头戏, 去产能化任务艰巨, 结构调整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部分地区依然在上新的生产线, 新产能不断增加, 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 进一步控制产能的工作难度加大。山东曾是我国连续多年的水泥第一大省, 2009年至今才降到全国第三。2013年, 山东省熟料产量8896万吨, 人均929公斤, 已超出工信部2010年《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人均熟料产能900公斤省份, 停止核准新建生产线”的红线。2013年, 山东省水泥产量1.62亿吨, 去掉1.1亿吨的省内需求, 有5 000万吨需要出省。结构调整已进行多年, 水泥总量不但没有控制住, 反而在不断增加!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为引来了政府、社会和水泥行业的一片惊呼。事实上加快我国水泥结构调整一直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所长抓不懈, 各种各样的执法监管活动从未放松, 各种法规规定愈来愈多, 检查考核手段也愈来愈完善。心血费了不少, 成效也应当肯定。但为什么仍有许多会让人尴尬困惑的事情发生呢?其实, 这里可以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找到答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笔者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后认为, 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各级政府, 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机制。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都在起着重要作用,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如何发挥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的两只手的作用呢?
1 无形的手在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 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而西方经济学也认为, 市场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调控机制, 通过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在我国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 市场犹如一只无形的手自发的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 产生了促使水泥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内在动力, 即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推动新型干法水泥企业通过兼并、合并等途径, 采取控股、购并、托管、联合等方式改组改造一批小水泥厂, 迅速发展成为大企业集团。以市场机制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以资本为纽带使小水泥成为大型水泥集团的熟料基地的粉磨站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必然。用市场的办法和竞争的手段形成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笔者认为,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主要是通过以下因素发挥作用的。
第一, 企业的优胜劣汰。西方经济学认为, 良好的市场状态是竞争状态, 只有保持充分的竞争, 市场机制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竞争的过程, 也是通过优胜劣汰选择企业的过程。优势企业可以不断获得占有有限的社会资源, 而劣势企业则得不到社会资源, 从而使社会资源从劣势企业转向优势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 市场开始用其无形的手促使资源通过企业的优胜劣汰向优势企业集中, 促进水泥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采用熟料基地加粉磨站的模式, 在有资源的地方建熟料基地, 在有市场的地方建粉磨站, 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来换取市场份额。形成大厂搞熟料, 小企业搞粉磨互相协助实现双赢的好局面。
第二, 短缺经济的改变。西方经济学认为, 市场经济同时是一种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主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具有主宰的权力。目前短缺经济已基本消失, 消费者主权处于劣势并高度依附于生产者主权的情况已根本改变, 消费者通过持币待购和持币选购迫使企业开展竞争, 以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质优的水泥产品。竞争的加剧迫使水泥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武装企业, 发展大型新型干法窑外分解工艺。通过“七五”、“八五”尤其是“九五”期间的技术引进、“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的开发创新、优化设计和“十二五”加强项目管理和进军第二代新型干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引导, 终于使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实现了低投资、国产化, 找到了克服投资高、达标慢“瓶颈”的有效途径。这样新型干法水泥投资大幅度降低, 使得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在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比立窑水泥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它迎合了短缺经济的改变的现实, 从而促进了水泥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而且竞争的深化使非价格竞争因素的作用日益明显, 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良好的水泥质量、广告宣传能力、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服务水平等, 而在这些非价格竞争中, 以新型干法为代表大水泥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也促进了大水泥的发展, 加快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家鼓励中国建材集团抓住时机, 注重实施跨地区的兼并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不到几年时间内, 相继收购一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同时投入资金进行熟料基地和粉磨站扩建、改造。还有新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行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中小企业面对短缺经济改变的现实, 为了生存纷纷向大水泥靠拢。在快速发展中, 新疆水泥工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 市场得到了整合, 市场竞争秩序明显好转, 小水泥无序发展现象被抑制, 减轻了地方政府关闭小水泥厂的财政压力, 产业布局和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最后, 规模经济效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的今天, 在市场经济驱动下, 工业发展的道路必然走向企业的集团化、大型化和国际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 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迫使国内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只有企业集团化和大型化后, 才有更好的条件采用最新的技术装备, 生产一流产品, 降低原材料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国内及国际上著名的企业。我国建材工业企业规模存在着极不经济的问题, 数量多, 分布面广, 但规模小, 缺乏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 我国和世界大水泥集团的差距很大。如世界第二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集团公司, 在32个国家设有100多个水泥厂, 世界各地的水泥部门对企业集团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尽管我国有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等在近年来大肆收购, 收购后其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成为国内较大水泥生产商, 但与瑞士霍德班克公司等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比, 不论是水泥生产能力还是水泥销售都无法比拟。笔者通过查阅有关的水泥统计资料发现, 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 我国的许多企业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这在客观上迫使我国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通过结构调整使我国水泥企业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 有形的手在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的运行没有市场调节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市场又不是万能的。虽然市场的自发作用能促进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 但我们不难发现, 在我国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宏观调控中一直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控制产能、推动大水泥集团的形成, 而且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也是积极响应。政府目前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来推动水泥结构的调整:一是采取政策倾斜;二是政府的行政管制, 三是严格项目审批;四是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水泥结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我国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于分散, 以至有限的国有资本撑不起过于巨大的国有经济的盘子。特别是我国水泥工业大而不强, 过去大量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小水泥过剩, 而大水泥又严重不足, 行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 已严重制约我国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政府通过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国有经济的布局, 通过政策的倾斜和加强小水泥企业的关闭、破产、兼并的政策力度推进水泥结构的调整和水泥企业集团的形成。近年来, 水泥行业的并购活动可谓是风生水起, 中国建材、中材、华润、冀东等巨头企业纷纷采取兼并重组战略, 南征北战、扩疆拓土以迅速建立各自的优势区域。以后, 水泥行业更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要求, 推动国有水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 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使我国企业直接面临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我国建材工业企业规模存在着极不经济的问题, 数量多, 分布面广, 但规模小, 缺乏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面对国外资本有可能加速投入国内新型干法水泥, 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严峻挑战, 亟须加速大企业集团的扶持和壮大, 发挥资源优势, 提高竞争能力。如果我们在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整个区域乃至于全国的资源配置为出发点, 逐步实现建材工业的规模经济, 组建大企业集团, 形成强有力的联合舰队, 那么在国际竞争中就能处于有利地位。
(3) 走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新型工业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引擎动力, 对于一个地区增强发展后劲, 实现产城一体, 促进群众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尤为重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十八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对建材工业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废弃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 但我国水泥工业生产中物耗、能耗和各种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 加剧了资源供求方面的矛盾。随着国家一系列新建生产线严控政策的密集出台, 水泥企业通过新建扩产的道路已越走越窄, 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进行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如鲁中水泥公司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开始尝试利用水泥窑炉的高温, 无偿处理淄博的城市污泥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飞灰。他们还为新华医药、东岳化工等企业处理固体废弃物, 都取得了成功, 且水泥质量不受影响, 排放完全达标。
(4) 实现政府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为了规避风险、增加收益。日前, 发改委发布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值为17.5%, 相比去年19.6%的实际增速, 降低2.1个百分点。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影响, 今年投资实际增速面临下行压力, 水泥作为基础性建材工业, 行业发展依托于宏观经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会对2014年行业发展造成市场需求低迷。在部分区域市场的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情形下,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外加行业环保、节能减排等达标要求带来的成本上升, 致使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 水泥市场的竞争也在悄然加剧, 水泥价格波动愈加频繁。这一波动直接影响着企业全年的经济效益, 也牵系着水泥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政府之所以进行水泥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政府目标。通过水泥结构的调整, 救活整个水泥行业, 以避免将来整个水泥行业的衰败而带来的一系列不利于安定团结和经济稳定的社会问题。当然有些地方政府主要是从短期利益考虑, 再加上目前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没有长远在一地任职的打算, 他的短期政府目标就是在我的任期内, 要力保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有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态度不积极。由地方财政拿钱补贴拆窑更是不受欢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实力贫弱的地区, 财力匮乏, 不但没有资金补贴企业, 而且地方财政还依赖于小水泥等“五小”企业提供的各种税费, 维持正常开支。所以他们往往是一看明抵不行, 便暗渡陈仓, 走曲线救国之路。
3 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的市场取向与政府作用支点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促进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又通过行政手段推动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 那么, 这两只手的作用力是否可以叠加, 但由于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 这两种作用力就不能简单叠加, 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的。所谓政府失效是指政府以市场失效为由对经济进行干涉的结果劣于让市场本身解决问题的结果。市场作用的支点是公平竞争, 而目前政府作用的支点是政策倾斜和行政手段, 它不利于公平竞争, 因而市场作用力和政府作用力是不能简单叠加的。既然两种作用不能简单叠加, 那么, 在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 应以市场作用为主, 还是以政府作用为主?可能有人认为, 在目前政府作为第一推动力还是必要的, 只要政府不将政府目标带入其中, 并使其行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过去淘汰落后, 政府往往以窑型、设备大小论英雄, 回头看看却值得反思。淄博鲁中水泥有几座新型半干法建通窑, 是在立窑基础上, 在代表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过程中, 用新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提升, 能效、排放标准、产品质量并不差于旋窑, 且正在处理城市废弃物, 但一直面临去留之争。“是立窑不假, 但并不落后, 为何要拆掉?”一位业内人士不解。为滕州市处理固体废物的滕州市东郭水泥有限公司最近宾客盈门, 你说, 这样的水泥厂能没有市场吗?因此, 笔者认为在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 必须坚持市场取向, 即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现代新型干法大水泥来减量化、去产能化。让市场决定那些企业应当关闭, 那些企业应当被兼并。这是因为:第一, 我国目前的体制改革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应是其逻辑结果。第二, 从水泥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较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来看, 水泥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而不是政府作用的结果。第三, 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行政行为, 实际上是抑制平等竞争。在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 有些水泥企业正在由向现代新型干法水泥迈进, 虽然目前规模较小, 但通过公平竞争, 很可能后来居上, 政策倾斜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而且, 抑制竞争的代价是很大的。同时政策倾斜还会使受惠企业产生对政府优惠政策的依赖性, 感受不到竞争压力。第四, 企业与政府各自的角色不同, 角色行为也会不同。指望政府不加入丝毫的政府目标, 在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完全以企业目标为导向是不现实的。由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的行为能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值得怀疑。
在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尊重企业的意愿, 使企业能够依靠自己的要素或生产经营优势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归宿。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就无所作为了呢?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缩回去吗?不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因此, 这就要求政府这个有形的手要大胆果断的伸出来, 政府还是要发挥作用, 甚至要发挥关键作用, 只是作用的支点需要改变, 即由政策倾斜向创造市场公平竞争条件过渡, 由行政强制向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引导过渡。其作用支点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政府的职能就是效率、平等和稳定。那么, 政府的任务是要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创造条件。落后的生产能力不退出市场, 先进的生产能力就没有发展空间。今年召开的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 “今年水泥工业将淘汰落后产能4 200万吨, 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真正做到压下来, 决不再反弹。”政府对淘汰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决心空前强大。那么, 如何使落后的生产能力退出市场?要通过市场本身内在的调控机制来达到这个目标, 政府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如果在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中, 面向国内外市场, 引人公平竞争机制, 通过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 加大众多新厂资金的市场配置力度, 通过支持先进来抑制落后, 就能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的步伐。
(2) 要完善市场规则, 按照公平竞争的要求配套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依法行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那些企业应该关闭或合并需要市场来判断决定。政府的任务是要完善市场规则。据悉, 国家有关部门就水泥等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化工作, 已多次下发了相关法规, 且已经实施。今年, 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又下发了水泥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我认为, 在以后的企业关闭和兼并重组中, 要按照公平竞争的要求严格界定范围和标准, 不分企业规模大小, 以市场规则为准绳, 即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质量低劣、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为依据, 凡违反这些方面法律法规的, 一律纳入关闭范围。同时严格企业关闭程序, 明确执法主体、债权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 为关闭工作有程序进行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严格惩罚措施, 已命令关闭企业违规生产的, 对关闭企业转移落后设备的, 要加大惩罚力度, 依法进行查处。关闭企业必须做到拆除销毁设备, 关门走人, 不准租赁、转让、易地重建或改造扩建, 不准向西部地区转移落后设备。
(3) 要制定符合市场规则和要求的布局与发展规划。近年来, 国民经济增速放缓,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和国家环境治理加强等行业问题都对水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 政府要把握好产业布局与规划。有的水泥企业过于靠近城市、或建在生态保护区, 该关停的应该关停。“等量置换”还不够, 应该“减量置换”。由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对一些地区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的市场形势估计不足, 因此“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措施有些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形势的发展和去产能化的需要, 项目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具体政策引导,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应当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从2002年国家经贸委下发《水泥工业整顿与发展规划》, 到2013年国家制定水泥调整与发展规划方面的各种文件, 都表明了国家对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视。但是在制定水泥工业规划时政府要统筹规划, 建议不能单纯就水泥论水泥, 应召集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铁道部等建设部门一道进行规划。
(4) 按照市场规则,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监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水泥结构调整的公平公正。将关闭落后水泥企业、遏制产能过剩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结合起来, 坚决打击非法、无证生产的企业, 取缔非法企业。加强对水泥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监管, 严格各种证照的发放程序和必要条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负责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主管部门和发证发照机构审批把关不严、不按规定程序办事、违反法律和产业政策的公务人员, 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 水泥结构调整仍是焦点, 去产能化甚为重要。实际上,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促进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又通过行政手段推动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如何发挥两只手作用走出围城?本文中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澳洲游学行走札记 篇9
挥手告别腊月阴沉的寒流,借着寒冬北风的狂,飞机呼啸着冲入云霄,再落地,天气已是换了副温柔乖巧的模样,和煦的阳光温温软软的映在每个人长途飞行后略有散乱的发梢上。透过机窗看着这个与中国相距9000多千米的国家,不禁感叹:澳洲,我来了!
半个月的南半球之旅到了尾声,随着飞机引擎的阵阵轰鸣,我们渐渐飞离了这个羊背上的国家。我将视线移向了窗外的云层,在澳洲的一幕幕不断闪现在脑海中,心里略带不舍的离绪,但也带着回归祖国的期待,默默与澳洲告别。
《孤独之旅》备课札记 篇10
一、对话留守,从自己出发。
二、对话情节,从文本入手。
方式:阅读课文,简述故事。
目的:理解题目第一层含义:杜小康与父亲牧鸭生活的孤独行程。
三、对话小康,从言语进入。
方式:赏读杜小康说的四句话。
形式:每句话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方法:读占鳌头,例赏第一句,自赏第二句,合作交流赏读三四句;穿插赏析人物语言“联系语境、揣摩心理、读出人物”的微课,适机补充相关资料;
目的:理解题目第二层含义:杜小康牧鸭生活过程中心理上的孤独旅程。整个过程紧扣“对话”,抓住文本细读中对言语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以学生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
四、对话自己,从生活落根。
这个设计是基于同课标、原著、编者、作者和学生对话的。
对话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强调了对话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阅读的重要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内容为《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对话原著。要读懂杜小康,绝不能把他抛在《草房子》整个故事外。遭受家庭变故、跌进生活谷底的杜小康拼搏逆境的顽强,与我们真诚团结、不畏艰难挫折、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相契合,也与人类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相通。因此教学中我始终以杜小康说的四句话串起有关故事,并在品读中适当补充了原著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带着一种精神预设走进文本,走进杜小康;也激发了阅读《草房子》的热情与渴望,让教学彰显宽度与厚度。
对话编者。教科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编者之所以把某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中学习,自有他的用意。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选编的《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写的都是少年生活。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可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因此,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成长历程来理解作品,分析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结合具体环境,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又通过阅读作品进一步丰富其人生感受。
对话作者。作为世界儿童图书创作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小说恒久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读《草房子》、读《孤独之旅》,我们可以触摸到那种温暖的生命的活力。远离油麻地的牧鸭之旅,不仅仅是让杜小康长大了,走向了坚强;更重要是让他真正理解了生活、理解了生命,让他懂得怎样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孤独的行走者呢!
对话学生。我校是皖北一所最普通的农村薄弱学校,600名初中生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我所任教的九年级(1)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44个是留守儿童;九年级(4)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38个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或独自孤立生活,或与弟妹相伴共栖,或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相随。部分留守孩子自卑、孤僻,不愿主动参与课堂。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式要灵活且有很强的针对性。《孤独之旅》是一篇写农家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我校九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是为了与让学生对话。毕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
旅欧札记之二 篇11
从草原来到,
天安门广场,
高举金杯把赞歌唱。
感谢伟大的共产党,
领导我们奔向小康!
英雄的祖国,
屹立在东方,
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建设,
社会主义祖国前程辉煌!
换了三句歌词,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于是,“新时代的赞歌”唱响在恬静的异国的湖边,唱响在阿姆斯特丹迷人的傍晚。
当大巴返回德国停在北部名城科隆时,我下车散步,一个在这里下车换乘火车的女青年拥抱着我说:“老爷爷,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唱的那首‘新时代的赞歌’”。
啊,阿姆斯特丹!啊,科隆!又使我增添一份永远的记忆!
2014年7月20日
留俄札记 篇12
契斯恰科夫对于数十年来的中国美术家来说可谓久享盛名,他的素描教学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着中国美术高校的教学。遴选他的作品来临摹,我想是能以博物馆提供的历史线索为背景,从第一手资料中考察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从列宾美院的历史来看,契斯恰科夫实为承袭古典主义、肇始现实主义又荫泽后人的枢纽人物,所以列宾说他是俄国画坛的英明祭师,其门生谢洛夫则称他为俄国唯一的、不可动摇的形体法则教师。在他身后,有关研究的文献汗牛充栋。
初见契斯恰科夫的作品,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它完全没有当年“苏派”的块面以及结实的模样,相反,行笔、刻画均含蓄而节制,透着沉静、浑然的古典韵致。从展品的师承上看,契斯恰科夫完全秉承以罗森柯、勃留洛夫、伊凡诺夫为代表的列宾美院古典主义教学体系,此脉又源于意大利和法国的古典传统。古典主义以理念原型来统摄造型,以揭示事物共相特征为教学主旨,强调学生对造型标准化、类型化的掌握。这种强化形体原型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良性效果,是训练学生对形象记忆的发达能力。那时,列宾美院的学生以视觉记忆能力强而自豪。据说,当时的叶果洛夫能够从小脚趾开始默写出格尔曼尼克的全身像。而不久前,当我看到伊万诺夫为《基督显圣》所画的众多草图时,深信他那驾轻就熟的形象记忆力一定得益于古典主义美术教育。
1868年,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画风在俄国出现的时候,契斯恰科夫正游学意大利、法国,因此当时法国流行的现实主义与俄国国内的现实主义不可能不影响到他的体系构建。应当说,契斯恰科夫的使命与功绩是为列宾美院完成了从古典主义向现实主义教学的转型。他把对古典精髓的精深通晓和对现实主义的深刻洞察,自然地融合于自己建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它切合了巡回画派的主导思想,培养出苏里科夫、谢洛夫、弗鲁贝尔这样一些大师,既成就了巡回画派,也成就了他自己。
1919年契斯恰科夫故去,列宾美院迎来了革命现实主义。斯大林时代列宾美院的素描教学,应该被称为契斯恰科夫体系的“实用简化版”。当时意识形态浓重的社会已经没有容纳古典遗韵的空间,即便有,恐怕也难寻像契斯恰科夫那样深谙古典神髓的人物。遗失古典之后的简化版,可想而知由它催生出的艺术的品质会是怎样。在反映论与阶级论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古典教学中的原型思想被斥为虚假的形式主义,进而被所谓的再现“客观现实”的观念所取代。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五十多年前引入的素描教学恰恰是斯大林时期的素描教学模式。由于隔着这个“简化版”,使我们难以全窥完整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而对于擅长记忆训练的古典主义教学方法,我们更是无缘知晓。在这一教学引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造成了我国美术高校的素描教学普遍地只重写生,只看重写生时相关的技术问题,如整体观察、体积塑造、空间表现等等。问题是,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它们合成后达到的目的不是去加深造型记忆,而仅仅是为了再现视网膜成像的话,那就真是应了契斯恰科夫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不妙。”就我在大学学习的经历来看,这个教学模式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塑造刻画的能力,但是它最大的盲点是忽视记忆教学,也就没有为学生形成可供日后创作所利用的记忆支架。契斯恰科夫当年说过:“一半靠写生,但要记熟一切,然后离开乐谱唱歌。”怎样熟记一切?古典主义的原型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它,因为这种教学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人总是以最经济的原则记忆原型事物。好在中俄两国的有关美术学院都先后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并逐渐在教学中给予了校正。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列宾美院在梅里尼科夫、科罗廖夫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古典观念又回到教学中,形成了当今列宾美院的教学新格局。
【学习札记】推荐阅读:
《爱的智慧》班主任工作札记学习心得08-30
落叶札记散文05-21
采访札记范文11-22
一年级教学札记11-12
【读书札记】荷塘月色01-03
古典诗歌教学札记05-25
骆驼祥子读书札记05-15
《德国民法通论》读书札记08-18
《将心注入》读书札记09-05
《护理札记》读后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