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作开展

2024-10-15

防雷工作开展(共10篇)

防雷工作开展 篇1

我国地域辽阔, 地理环境各异, 气候条件也各不相同, 特别是世界全球变暖的影响, 导致我国气候出现了一些变异, 气象灾害相对于以前来说也比较频繁。本文主要是来浅议关于雷电灾害事故, 加强对于雷电工作的防御管理是各级气象局以及相关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防雷工作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减灾工作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展开。对于各级气象局来说, 防雷减灾工作的展开更是他们“公共气象, 安全气象”理念的实践, 也是他们内在的职责要求。下文主要是以温州市平阳县的防雷减灾工作作为例子, 来具体讨论关于防雷行政审批工作。

一、平阳县雷电灾害概述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方向, 是一个沿海的县城。首先, 由于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平阳县更是接近海边,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地形, 导致平阳县发生雷暴天气的几率比一般的城市要高上很多。根据当地的气象局的统计资料, 平阳县每年的雷暴平均日数约为38天, 根据史料记载, 雷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1975年。雷暴灾害是平阳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而根据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显示, 平阳县的雷暴灾害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主要是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雷暴出现的季节拉长, 四季雷声不断;一是雷电的形式多样化, 怪雷出现的频率增加;一是一次雷暴出现的时间较长;最后, 雷暴的危害逐年扩大,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在不断扩大。新时期的雷电灾害对于平阳县人民的人身和经济造成的影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快开展防雷减灾的行政审批工作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开展防雷行政审批的政策依据

既然是行政工作, 行使的自然是行政管理的权利,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行政工作的展开必然需要确定的行政法规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412号) , 还有《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各级气象行政部门在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的展开都有了确实的法律依据。

三、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展开的措施

(一) 防雷政策法规的建设

上文已经介绍过, 国家以及各级相关部门都有关于防雷工作的法律依据, 这给防雷行政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在进行防雷行政工作的展开时, 首先我们必须要以前文的这些法律为主, 同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规定以及平阳县的防雷减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行政审批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 成立小组式管理。行政工作的展开需要有秩序的管理队伍, 平阳县雷暴的特征复杂, 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广, 所以应该成立以政府部门的分管领导为小组的组长, 同时领导的副级部门为副组长的管理体系, 有利于行政工作的秩序展开, 同时实际工作的展开还需要办公室来负责气象局的日常工作。第二, 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 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像平阳县的雷暴, 以2006年为例, 发生在梅溪乡的雷雨天气导致了人员伤亡, 专题会议小组就应该对此次事故进行实地考察, 分析雷暴的类型, 发生的场地, 以及防雷的相关设施等等, 对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以便做好行政的领导。具体来说, 也有几个步骤, 首先要把握好政府的核心文件, 其次对防雷的建设进行实地验收, 实现工作到位, 最后对于各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 加大对防雷建筑验收的审批力度, 是防雷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 进行有效地行政队伍的管理建设

第一点是从防雷工作的总体的管理体系以及工作的重点去分析的, 这一点是针对防雷行政管理人员来说的。这一点也是从几个方面去说的。第一点, 关于防雷法规的宣传工作。2006年梅溪乡发生的雷电事故, 经过调查,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农民防雷意识差, 对于科学防雷的知识也比较匮乏。这一点实际上是宣传工作的失误, 防雷行政工作其中也有关于防雷知识以及防雷安全的知识, 所以行政审批也要在这一点加大审批的关注。第二点, 具体的防雷工作是由整个防雷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完成的, 但是行政管理是前提。防雷这项工作牵涉的范围很广, 从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事关安全工作, 对于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知识以及政策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有很高的要求, 例如2006年的雷暴事故, 农民的薄弱的安全意识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需要工作人员去沟通,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充足的知识以及政策水平。第三点, 关于防雷的工程设施的建立。雷暴事故出现的地方, 很可能就是防雷设施不到位的地方, 拿平阳县来说, 就是由于当地的防雷设施的不完善甚至是空白, 在2006年的那次事故中, 死亡的四位死者是一家人, 原因是雷电经过电视天线导致的, 并且还造成了当地电力事故的连环伤害, 房屋缺乏避雷设施是防雷建设的缺失。

(三) 规范程序, 积极适应行政审批的制度改革

开展行政审批的工作, 就要对防雷的工作进行严格规定, 严格按照程序行事, 坚持行政审批工作的“廉洁、务实、规范、高效”的服务宗旨, 从防雷行政的管理制度的设计, 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 按照审批的具体要求, 不断适应审批的五大环节中的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要尽量精简申报材料, 不断简化办事的程序, 提高防雷行政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去压缩关于审批的时限, 科学地去制定审批流程, 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 尽量大胆创新, 实现行政工作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 行政工作的展开虽然是防雷工作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 但是具体的防雷工作还是需要与各级部门特别是防雷的建设部门进行横向沟通和联系, 不断促进建设和行政工作的双向展开。

四、小结

我国法制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防雷的行政审批工作也是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服务型”政府的新的要求, 我们要加快对应的防雷行政审批的服务机构的建设, 使其不断规范化, 提高各级部门的行政效率, 对实际的防雷工作才能有效依法展开。加快推进平阳县的防雷行政建设, 对已发生雷暴事故的地区进行防雷建设, 降低该地区的事故发生率, 增强贵对该地区人们的人身和经济的防雷保护工作, 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洪加肯, 蔡河章.浅谈如何开展防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2]项欣乐, 朱为洲, 张赛忠.平阳县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下半月) 2009.

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 篇2

关键词:防雷技术;实践;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 TM8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73

近年来,国家电网等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各种通讯设备、电子设备也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品,与此同时,这些现代化技术产品在遇到雷电灾害时所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就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防雷技术的重要性。现如今,防雷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已经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由于我国受技术及其他一些原因的限制,导致我国的气象防雷技术还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弱。在各种气象监测系统中还没能建立完善的体系,管理水平也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要想使我国的气象防雷技术能够持续有效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现在的状况,使其能够明确工作的重点。

1气象站防雷的基本结构分析

气象站防雷主要是通过三个基本部分构造的。首先是对现场的雷击情况进行直接的关注测试,这是通过对现场内金属设备的观测,要注意风传感器避雷针的引下线和数据传输线等的位置,都需要穿过风杆。这原理是因为在被雷电袭击时,如果引下线被雷电击穿,就会由于杆体本身就有导电性,会让杆体内部的信号线极容易被雷电击穿,由于杆体是裸露的,长时间的经历风吹雨淋,这也使其加大了被击穿的可能,对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其次是在接地部分都属于共用,不仅观测中的各种设备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其他周边地区的金属设施也要做好接地保护;最后是感应雷的防护工作,不仅要关注好气象防雷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雷电发生的信号及防雷信号的接收,还要确保感应雷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只有将全部的工作都做好才能准确的获取雷电活动的信息。

2气象防雷技术工作风险控制措施

在一些场所中会有易燃易爆品,这不仅需要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系统,还需要在发生事故时有应急处理系统,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工作,不能出现违规违章的现象。并且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查人员要严格地进行把关,要对金属设备及会产生静电部分的检查更加严谨,同时要注意接地线的松紧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好,这样才能确保其安全。

在气象防雷技术应用中,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待加强,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规范来进行,特别是在发生雷雨时要对电子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除了这些措施外还需要对气象防雷风险进行评估,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对气象防雷环境中各种可能会导致雷击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发生的概率进行评测。

二是要将会产生雷电风险的因素进行确定分析其类型,这样才能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更改。

三是需要对整个防雷技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四是需要对雷电袭击之后产生的后果及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

五是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出能够降低雷击风险及防范雷击的方案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等。

3气象防雷技术要点

气象防雷技术主要是针对现如今信息化科技时代中减少雷击对社会及国家带来的经济及人身安全上的危害。只有将防雷技术工作的重点及性质掌握好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气象防雷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工作的:

3.1加大先进设备投入

在雷电监测设备中,先进的设备有着可靠且准确的硬件来作为保证的。所有在进行采购防雷技术设备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引进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使雷电监测的数据在准确度上得到保障,让防雷工作有效的开展起来。

3.2规范工作制度

仅仅拥有先进的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工作人员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其规章制度来进行,避免出现违章操作,使雷电监测的数据失去其有效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操作规定及制度,让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能依规而行。

3.3提高技术水平

气象防雷部门不能局限在已有的技术上,要及时引进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使防雷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当今社会中更多高端设备及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所以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使其能够适应跟上防雷技术的发展步伐。

3.4完善网络建设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气象防雷部门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来进行人员的管理及工作数据上的管理,使网络成为连接各个部门的重要工具,并且使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共享。网络建设是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来完善的。

4结语

总体来说,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避免遭受雷击,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还要明确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完善其网络的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先进的雷电监测设备监测到的信息准确且有效。

参考文献

[1] 周晖.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探讨分析[J].硅谷,2015,(01).

[2] 冉丹婷.防雷技术实践问题探索[J].价值工程,2014,(36).

防雷工作开展 篇3

1.1 县级区域学校防雷设施安装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教育事业日益重视, 投入日益增大, 县级区域的教育设施水平相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县级区域中小学校都有教学楼、综合楼、师生宿舍楼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区, 这些建筑物楼高基本在3层10米以上, 并且有部分建筑物建在暴露制高点, 20%左右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但是, 与教学设施不断改善相反的是县级区域学校的防雷工作多年来却驻足不前。以武义县为例, 经实地调查全县中小学校80%以上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设施或安装的防直击雷设施达不到国家防雷规范技术标准, 100%的计算机系统设备没有安装防雷电波侵入和防雷电感应的防雷设施。可以说, 县级区域的学校存在重大的防雷安全隐患, 2007年重庆开县一学校因雷击造成7死39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就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1.2 县级区域学校防雷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一个完整的防雷安全体系, 除了有符合国家防雷规范技术标准的防雷硬件设施外, 还应当有一套相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防雷安全制度并加以落实。防雷硬件设施安装好后并不代表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 随着时间的推移, 防雷设施也会磨损老化失去其原有的雷电防护作用, 必须有相应的维护措施。同时, 即使安装了防雷设施, 也并不意味着能起到百分百的保护作用, 在下雨天打雷的时候仍然需要有相应人为防护措施。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以笔者所在武义县为例, 经过调查走访, 全县52所中小学校, 没有一所学校制定防雷安全制度, 也没有一所学校设置专职或兼职的防雷安全员岗位, 防雷设施自安装后就无人管理, 许多防雷设施严重老化, 如小针锈蚀、避雷带断裂等情况比较普遍, 从其他相关渠道了解的信息基本上也和武义县类似, 可以说县级区域的学校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防雷安全制度, 其防雷安全体系是不完整的。

2 县级区域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开展难点

2.1 学校经费不足, 无力对防雷设施进行投入

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县级区域学校多为义务教育, 公用经费普遍不足, 许多地区更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创建教育强市/强镇/强区”等过程中改建学校硬件设施时欠下债务。二是部分教育政策有较明显的偏差, 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省市一级的重点学校几乎都添置了空调、直饮水设备, 而大部分县级区域学校连自身的教育经费都难以得到保障, 学校教室光线不足却不敢开灯, 夏天气温高也不敢开风扇, 加上县级区域学校大多兴建年代较早, 基本没有防雷设施, 要重新安装防雷设施投入较大, 因此许多学校明知存在防雷安全隐患, 也无力加以整改。

2.2 县级区域防雷宣传不到位, 防雷安全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 受县级区域教育普及度不高,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影响, 防雷安全的宣传一直不是很顺利。一些学校只注重教学质量、升学率、竞赛成绩、比赛名次等显性指标, 防雷安全意识薄弱, 防雷安全措施不及时不到位, 想到了甚至出问题了才来处理。而且由于雷击事故毕竟概率较小, 许多地区从未遭受过雷击, 导致大部分学校管理层存在侥幸心理, 没有制定防雷安全制度, 没有应急处理预案, 也没有专职或兼职的防雷安全管理人员, 或虽有但没有进行必要的演练, 一旦出现事故, 很容易出现混乱, 从而酿成事故。而部分学校虽然也做了相应的工作, 但是由于对防雷安全工作未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认为只要安装防雷设施就高枕无忧, 在防雷设施安装的过程中未按有关规范施工以及安装后维护不到位等, 使得防雷安全仍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 对县级区域防雷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防雷安全意识, 落实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要在县级区域开展防雷安全工作, 根本上要在观念上加以转变, 在防雷安全意识上加以提高, 最后在制度上加以落实。加强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增强师生防雷安全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和宣传栏、开设法制课、防雷安全教育课等途径对师生进行防雷安全知识教育。以笔者所在武义县为例, 我们在“3.23”世界气象日印制了3万多份防雷安全知识彩册上门向全县中小学校免费发放, 在县安全生产日以展示牌、科普手册、电视宣传和人员现场答疑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防雷安全。此外还可组织防雷安全知识竞赛, 提高师生防雷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观看防雷安全警示影像, 举行防雷安全大讨论, 使学校进一步体会防雷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要积极在学校落实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指定专职或兼职的防雷安全管理人员, 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 建立完善的防雷安全管理档案, 制订切实可行的防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流程, 以及事故报告流程, 并进行实战演练, 让广大师生熟悉突发事故处理方法, 明了事故发生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这样, 既做到“防范于未然”, 又便于出现了责任事故时有序应对, 并第一时间准确上报。

3.2 对县级区域学校现有的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和完善

防雷安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防雷硬件设施的防护上, 这是防雷安全工作的根本。在防雷设施的整改和完善上, 县级区域学校确实有现实上的困难,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是要循序渐进, 个别地区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制定一个分步实施计划, 没有防雷设施的首先整改和完善教学楼、宿舍楼等重点场所, 有防雷设施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能整改的加以整改, 如防雷设施局部老化锈蚀的加以局部整改, 有断头的加以修复, 确保防雷设施的基本功能, 确实无力整改的辅以其他措施加以完善。另一方面, 我们应当积极筹措, 为县级区域学校的防雷设施整改和完善解决资金问题。以笔者所在武义县为例, 2007年有鉴于当地学校防雷状况堪忧, 安全隐患严重, 同时重庆开县的重大防雷安全事故也引起了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 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 武义县气象局通过与县教育局的沟通和协调, 达成共识, 由气象局牵头, 联合下发了有关防雷安全工作文件, 并且根据实地调查, 以详细数据编写了武义县学校防雷安全现状的报告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情况, 向县财政争取经费实施了全县范围内学校的防雷设施整改工程。由于经费问题, 该工程主要完成全县52所中小学校的防直击雷工作, 通过整改, 基本完善了武义县学校的防雷设施, 极大地改善了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状况, 杜绝了大部分防雷安全隐患。

3.3 县级区域学校防雷设施整改技术方案

由于上述的一些原因, 目前学校防雷设施的整改是难以一步到位的, 在设计整改方案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做到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切忌急于求成, 在不违反防雷技术规范确保防雷安全的同时, 适当地进行变通, 方案上要体现阶段性, 使整改工作能够较为顺利地开展。

系统防雷主要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带等) 、引下线、接地系统等等, 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 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等, 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主要以空间屏蔽、等电位连接、减少接近耦合、过电压保护等措施, 通过在需要保护的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即过电压保护, 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 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

针对学校的外部防雷, 一般是实地勘察后,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对于安装有外部防雷装置但年老失修的建筑物, 方案上以修复为主。生锈腐蚀的用砂皮打磨后通过涂漆等方法进行防锈处理;屋面保护范围不满足的通过加装接闪器加以改进;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 则增加接地体, 一般采用扁钢埋深80公分, 然后每隔3-5米埋设角钢的方法, 在经济上来说比较节省。对于没有安装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方案设计上尽量采用简单节省的设计, 接闪器设计上一般采用避雷带的形式 (使用Φ8mm的圆钢) , 并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 引下线部分由于县级学校的建筑物一般年代都比较久远, 难以利用柱筋, 一般使用Φ8mm的圆钢作引下线在墙角部位明敷并穿pvc管, 引下线间距小于25米。接地体使用复合接地, 在地面以下0.8m处埋设环型水平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采用4mm×40mm的镀锌扁钢) 、在地面以下1.5m处每隔3-5m埋设垂直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采用4mm×40mm40mm的镀锌角钢) , 两者之间采用多面焊接法进行可靠焊接。

县级学校的内部防雷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和楼层供电电源的防护这两方面。考虑到大部分县级学校的多媒体化程度较低以及经费方面的问题, 方案设计上主要侧重于供电系统的防护。目前供电系统的防护一般采用三级防护的方式。电源第一级防雷:作为系统电源进线端的主级防雷器, 在雷击多发地带至少应有60-100KA的通流容量, 可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雷击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 防雷器可并联安装在建筑物内低压总配电室双回路电源总开关处电源出线端;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电源第二级防雷:分配电柜的电源防雷器, 对通过电源初级防雷器的雷电能量进一步泄放, 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限制, 防雷器可并联安装在各栋建筑物所在的配电柜电源进线处。电源未级防雷:电源未级防雷系统也是系统防雷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和精密的元件, 经过一二级防雷保护而进入设备的雷击残压仍将有千伏之上, 这将对后接设备造成很大的冲击, 并导致设备的损坏。具体措施:在用电设备电源插座前安装避雷器, 用于重要电子设备的电源末级防雷防护, 经过了电源三级防护, 达到了分级泄流的目的, 把过电压从几万伏降到800-1000V, 从而在电源线路上达到保护设备效果。

4 结束语

受限于县级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以及县级区域防雷知识的普及程度, 县级区域学校的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耐心和有策略地进行, 一方面大力进行防雷安全知识的宣传, 提高群众的防雷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横向联系与沟通, 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学校防雷设施的整改工作, 一个个学校、一个个建筑物进行落实, 有条件的学校先整改, 能整改的部分先整改,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阶段性完成防雷安全工作。推进县级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进展, 为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目前县级区域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防雷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武义县全县中小学校80%以上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设施或安装的防直击雷设施达不到国家防雷规范技术标准, 100%的计算机系统设备没有安装防雷电波侵入和防雷电感应的防雷设施, 校园防雷状况堪忧。该文将以武义县为例, 浅谈如何在县级区域开展学校防雷工作。

关键词:农村,学校,防雷

参考文献

[1]GB50057-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田金华.计算机机房防雷设计[J].河南气象杂志社, 2004.

[3]蒋映源.谈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C].第二届中国防雷论坛, 2003.

关于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探讨 篇4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

不管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和电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电能社会将会是什么样。所以加强电力事业发展,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高效转化电能的基础性设施,基于变电站设备比较高大,尤其是一些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设备容易遭到雷电袭击,使得变电站的设备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不仅给变电站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给社会生产企业、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加强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的探讨,认识到接地设施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下文笔者将对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

1、变电站结构、作用、种类概述

1)变电站结构

变电站建筑物、变压器、电力网线路开关以及变电设施安全控制设备等共同构成变电站。变电站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各自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维持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确保变电站对电能调节和分配功能性的有效发挥。

2)变电站作用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电压等级转化、调整电流强度、电能集中调整并分配的作用。一般,发电厂的电能通过高压线路传输到变电站,经变电站的变压器设备将高压电转化为用户需求的低压电。变电站在整个国家电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担负着电能转化和输送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随制扩大和增多,为了能够确保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功能性稳定发挥,那么必须要加大变电站技术的研发力度,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使其安全可靠运行。

3)变电站种类

根据变电站安装位置可将分为:室内变电站、地下变电站和室外变电站;根据变电站功能性可将其划分为:加压变电站和升压变电站;从变电站的值守形式可划分为:有人值守变电站和无人值守变电站。

2、变电站接地设施工作原理

变电站接地设施指的是接地装置同变电站的设备、电路及大地等相连接进行保护变电站的各种设施和设备。接地设施同大地相连接时要确定接地设施同相连设备的导体电位,要保证导体电位要高于大地电位。所以。对于变电站接地设施的工作原理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他是一种连接导体,该种导体同变电站的电力设备或设施相连接保证变电站不受雷击破坏。

3、电站接地设施重要性

变电站接地设施是一种防止雷击对变电站设备、设施和变电站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和伤害的基础性设施。变电站接地设施除了能够有效预防变电设备、设施等不受雷击外,还能对变电站重要线路、设备进行保护,防止其他因素影响变电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变电站接地设施还能够有效地对电力设备、设施上面的静电进行控制,消除静电,为变电站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4、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需坚持的原则

1)自然接地原则

变电站接地设施在连接变电站电力设备或设施时尽可能采用同自然物连接为一体构成防雷体系。这样利于雷击电力的下泄;在变电站接地设施连接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连接对象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比如,在变电站建筑物的接地设施防雷工作中,接地设施要同建筑物的钢筋连接;对于电阻过大的设施或设备,可通过人工接地体来补充,如采用等电位闭合环接地形式。

2)规范性原则

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程施工中应坚持技术规范性原则,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保证防雷引下线连接同大地连接的质量。按照最短线路实现引下线同接地体连接。此外,在变电站接地设施施工时还需注意尽量不要将各个设施间设置为直角或者锐角的空间结构形式,避免感应电阻过大,影响接地设施防雷效果。

5、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技术要点分析

通常而言,变电站所遭受的雷击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电站的设备直接受到雷击;另一种是雷击电压变电站架空电路之上的雷电感应形成雷电波后通过线路将高压电流导入设备中,造成设备损坏。对于变电站设备直接受到雷击的这类危害,可通过设置避雷裝置的方式避免变电设备遭受雷击破坏。比如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线等防护装置。这些防护装置主要是对雷电进行拦截并改变雷击方向将其引入地面。避雷针防护装置一般应用于小型变电站的防雷工作中。对于那些大型的变电站一般采用的是避雷针和避雷线相结合的防雷措施。通过避雷器对雷电电压的整合将雷电波降低到变电站允许的雷电波强度之内。同时也可通过过压保护方式来提高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的自身防护能力。

6、结语

总之,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是变电站系统稳定可靠性运行的保障性工作。所以,变电站应认识到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和接地设施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接地设施防雷措施。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技术,提升变电站接地设施防雷工作水平,为实现变电站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晓萌,赵广兴,胡德恩等.降阻材料在改善接地体系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2]黄娟.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探讨[J].轻工科技,2013(12).

[3]高玉波.浅谈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4).

[4]张鸿.变电站防雷设计的若干问题[J].云南电力技术,2008(03).

防雷工作开展 篇5

据调查显示, 每年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起雷击灾害事故, 并且是在全世界的大范围地区发生。由于雷电的突然性、快速性的特点, 让人避之不及。雷电还可能造成大面积瞬间爆炸的火灾事故。数据统计, 仅2007年全国雷电灾害共发生19902起, 其中造成678人死亡、768人受伤, 经济损失接近10亿人民币。雷击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 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2 分析气象台站传输设备及其线路的现状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使得许多先进的气象探测仪器和通讯网络设施在气象台站得到普遍应用, 有效提高了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使得气象台站能更加及时地提供天气实况和更加精细化地做好天气预报工作, 能够更加有效地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然而不足之处是雷电会对这些抗压能力低的气象仪器设备造成危害。虽然气象台站都不同程度地安装了防雷设施, 但雷电危害形式有很多种类, 这些防雷设施难免存在漏洞, 所以因雷电的侵袭导致气象仪器设备损坏的事件时常发生。

2.1 分析气象台站传输设备现状

气象台站传输设备和线路保证气象数据的有效传送, 因此做好这些通讯设施的雷电防护非常重要。随着越来越多先进的传输设备在气象领域广泛使用, 有效提高了气象台站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这些气象传输设备大多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信息处理技术和传感遥感技术, 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所以要求使用的工作人员具备很广的知识领域, 以及熟练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但由于我国许多气象台站还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不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气象传输方面的故障, 是气象工作的薄弱环节, 有待加强和提高气象传输的保障能力。

2.2 输电线路易因雷击发生跳闸

雷击会导致输电线路跳闸, 影响电力的正常输送, 损坏电力线路和空气开关等设备, 雷电波还会沿着电力线路侵入配电房导致电力设备故障和停电事故。总之, 雷电能量巨大, 雷击形式复杂多样, 必须采取有效地防雷措施, 减少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危害, 确保气象台站正常供电。

3 研究雷电对输电通道影响的特点, 雷电的破坏形式

输电线路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供电和运行的电能传输通道, 当发生雷击时, 导致输电线路产生瞬间过电压, 大大高出其额定电压, 从而改变线路的绝缘结构, 击穿或者烧断输电线路, 导致停电。

3.1 研究雷电对输电通道影响的特点

高压效应:雷击发生时, 在输电通道上会产生很强的高压效应, 这股电压会在瞬间冲击仪器设备, 使设备电路短路;高热效应:输电通道高压效应的同时还会产生很高的电流热效应, 强大的热量熔化金属物体, 产生爆炸、起火事故;机械效应:雷击放电会使输电通道变形甚至发生燃烧, 更有甚者导致被雷击的建筑物崩塌等严重现象;静电感应:当输电通道作为导体被击中时, 会产生许多与雷电相反的电荷量, 当雷电消失时, 导体中的大量电荷依然附在导体上产生静电效应, 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燃烧的现象;磁感应:雷电会导致输电通道的四周充满强大电磁场, 磁场中感应出电流, 产生很高的热量引起燃烧。雷击产生的过电流和过电压会损坏输电通道系统的各个环节, 雷击电流的电荷Q=∫idt会在雷击点产生很大的能量, 造成输电通道变压器断裂, 或者是其他有关输电设备的绝缘部分损坏和引起火灾。

3.2 分析雷电的几种破坏形式

直击雷:雷电直接作用于物体上, 直击雷会产生很大的电能, 直接造成被击物体的损坏;感应过电压:是最常见的雷电破坏形式, 雷击瞬间电磁场产生强大电压造成仪器损坏;雷电波浸入:雷击时裸露在空气中的导体导线会与雷电释放出的电流发生反应, 导致电流顺着导线进入室内, 威胁人身安全。雷电波浸入形式常常在人们身边发生, 却也常被人们忽视的。例如2006年8月19日, 湖北省武汉市气象局遭受雷击, 电流通过室外的导体线路进入室内, 与室内的导体接触, 发热爆炸导致火灾, 电流又通过电话线传入计算机, 导致10几台计算机同时损毁, 同时2楼楼道测报值班室内的电接风指示器, 记录器被击毁。好在是晚上时间, 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案例说明了雷击产生的电流会由室外的导体传入室内, 共同作用发生灾害。反击过电压:雷电将建筑物或其周边区域击中时, 地面电位会升高导致设备表壳同设备内部产生电压差异最终导致设备的损坏。

4 提出综合雷电防护方新方案

根据目前雷电防护现状, 针对雷电的影响特点、破坏形式, 提出以下综合雷电防护新方案。

4.1 线路接闪器和纳米磁阻流器的防雷新技术

虽然电源开关能很有效地控制电源, 但在使用开关时能产生很强的电磁场, 当雷击发生时容易引起电磁感应导致跳闸的现象。研究发现, 雷电击中导体时, 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才是导致输电线路燃烧、爆炸等火灾的主要原因, 因此只有降低雷击的跳闸率才能够有效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 线路接闪器和纳米磁阻流器可以有效抑制电磁干扰, 使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降到最低点, 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

4.2 实施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安全措施

将各种分开的导体用金属装置连接在一起, 降低雷击时各导电体之间的电位差, 达到降低雷击电压的作用。对线路屏蔽管、金属水管、消防管道等建筑物中常见的导电装置, 用导体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就近同接地装置合为一体, 降低这些导电体电位差, 这些方法能降低雷电发生时因电位差过高所产生的电流。在实施对仪器设备和管道进行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安全措施过程中要注意在导体连接处附近空出部分设置等电位端口, 方便新增设备接地。

4.3 屏蔽建筑物内外导电线路和电子设备的防雷安全措施

通常的建筑物表面都存在一些导电体, 例如钢筋、铁窗、铁门这些设施。对这些导电体进行接地屏蔽, 能够降低雷电对导体磁场产生的电流, 防止雷电通过外部导体将电流传入建筑物内部导体。同时要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屏蔽。雷击会干扰电子设备, 尤其是大面积的电子集成设备。用金属导体将这些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封闭, 这样能有效防止雷电产生的电流破坏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5 总结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我国南方沿海更是雷电灾害的重灾区, 更要做好防雷安全工作。运用综合的防雷技术, 完善气象台站等场所的防雷安全措施, 保障气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和气象信息及时传送, 为人们出行和活动提供及时有效地气象服务。

摘要: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是为人们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 保障人们正常出行。本文针对雷击导致气象台站输电道路和信息传输线路发生灾害的事故问题, 提出防雷技术新方案, 降低雷击灾害风险, 提高气象台站及其仪器设备的防雷安全等级。

关键词:雷击灾害,防雷技术,气象台站

参考文献

[1]陈红兵, 徐文.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7) :15419-15422.

[2]徐文, 陈红兵.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J].气象科技, 2012, 40 (4) :661-665.

[3]臧文堂.气象台站输电及信号线路受雷击原因与防雷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 2012 (13) :71.

[4]李斌, 宋佰春, 孙骞.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防雷技术[J].山东气象, 2007, 27 (3) :50-51.

防雷检测工作探讨 篇6

关键词:防雷检测,技术服务,业务流程,检测步骤

防雷减灾工作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为原则, 坚持政策导向、管理制度、检测体系等方面的协作、配合, 规范防雷检测工作,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防雷减灾工作体系, 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而实施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业务流程是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关键。

1 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及其业务流程

1.1 防雷装置检测和技术服务

实施动态跟踪是防雷装置检测和技术服务的有效途径,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体而言, 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和技术服务应对所有安装防雷装置的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防雷装置是否正常运行[1,2]。防雷装置检测应每年进行1次, 而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1次。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 规范防雷技术, 确保检测质量。

1.2 常规检测业务流程

一是规范用户信息档案管理台帐制度, 如移动电话JX01代理服务等, 使防雷安全检查制度化、规范化, 确保连续性检测。二是完备防雷装置档案, 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和完整性。三是完善防雷安全管理机构, 加强职能评估。各部门密切合作, 严格落实政策法规, 对有问题的限期整改, 并严惩违法行为。四是严格行业规范、检测内容和检测报告, 合理收取检测费用。五是确定防雷装置所有者及负责人, 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3,4]。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 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六是申请办理防雷安全合格证, 严格执行合格证年审制度。

2 检测工作的具体步骤

2.1 检测任务的受理和下达

一是综合办公室统一受理委托方的检测任务, 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与委托方签订书面检测协议书 (合同) , 收集检测对象的图纸等资料, 或要求客户作出必要的说明, 确定检测依据、明确检测项目和收费标准。二是综合办公室将委托检测协议、出检通知书交检测室。三是环境条件、检测仪器设备均满足要求时, 检测室派2人以上持证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主检人员领取检测所用仪器, 并检查仪器运行情况。

2.2 检测前的准备

一是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测样品的设计资料、防雷设施布局、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雷击史等, 并做好记录。二是查阅设计图纸和施工说明, 弄清设计时所确定的类别和要求, 若遇设计图纸没有标明类别或没有设计图纸的防雷设施时, 则应根据情况按“规范”和《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划分》的标准或根据受检方的说明, 确定其防雷设施的类别 (个别情况下, 可通过对照“规范”判明类别) , 并做好记录。三是检测人员根据检测任务要求, 检查备齐所需各类有效的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检查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条件是否满足, 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则采取整改措施, 直至满足要求。

2.3 检测过程控制

一是到达检测现场进行检测前, 检测人员要对被检测样品进行有效性检查, 确认是否适于检测, 环境条件是否适合检测。对不适于检测的, 应中止现场检测。样品的检查工作按《检测样品管理程序》开展。二是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 注意做好仪器设备在运输途中的防震、防尘、防潮工作, 到现场后应检查是否运转正常, 并做好《仪器设备日常使用记录》。三是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持证上岗。检测人员按标准、检测作业指导书及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及程序进行检测、记录, 详细记录检测原始结果。应在原始记录上记录环境条件。检测人员应保证原始记录的原始性, 要当场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不得在事后填写。检测人员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校核人员应对检测原始记录的完整性以及数据处理的正确性进行校核。检测原始记录填写、复核等要求按《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执行。四是在检测过程中, 应对检测样品加以防护, 具体按《检测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检测人员应参加现场检测的全过程, 不得擅离职守, 非本所检测人员不得参加检测。检测过程中, 有关人员应注意安全作业, 具体按《实验室内务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需要时按《质量监督管理程序》的规定实施检测过程质量监督工作。有分包项目时按《分包管理程序》进行。当检验过程中发生下述异常情况情况时, 检测人员要保证人员、仪器设备的安全, 并分析确定是否需停止检验工作。应对已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若有效则可采用, 若无效, 对于可恢复的检验, 应重新安排检验;检验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 并报告检测室负责人。当检验无效时, 应报技术负责人, 由技术负责人确定处理方法[5]。一般异常情况体现在多个方面:受检对象损坏;仪器设备意外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检测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检测数据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等。

2.4 检测后的任务

一是检测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原始记录收集、校对后交检测报告编制人, 由报告编制人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 检测室主任审核, 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后交综合办公室统一签章发放。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具体按《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有关规定执行。二是报告发放应作好记录, 填写《检测报告发放登记表》。如果客户对检测结果有异议, 按《申诉和投诉管理程序》执行。三是报告的副本及原始记录由综合办公室按月上交综合办公室负责归档。四是检测室应对检测进度进行监控, 在确保按时完成检测任务。因特殊原因无法按约定或承诺完成时限完成检测任务的, 应在第一时间向客户及时联系、沟通。五是为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 综合办公室在发放报告时或服务结果后, 不定期向客户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征求客户意见。

2.5 检测注意事项

一是遵守被检单位的规章制度, 尤其要按防雷设施检测安全生产规程作业。二是细致防雷检测工作, 包括内、外部防雷装置, 以及测量项目和检查项目的检测。三是提高防雷检测工作安全系数和自身安全意识。四是加强防雷检测工作职业操守建设, 严格保守被检单位的机密或经济秘密。五是与时俱进, 加强防雷检测新规范的学习[6,7]。

3 结语

防雷检测工作是国家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保障, 强化防雷检测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严格遵守上述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及其业务流程, 是确保防雷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仕军, 杨胜海, 王勇, 等.大型新建项目防雷检测服务工作体会[J].贵州气象, 2010 (S1) :161-162.

[2]吕俊霞.现代建筑防雷体系探讨[J].现代建筑电气, 2010 (5) :45-48.

[3]侯淑霞.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初探[J].青海气象, 2010 (3) :39-40.

[4]李波, 刘艳红, 李晶晶, 等.浅析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J].科技资讯, 2010 (26) :120.

[5]潘忠.对防雷检测工作中几个实际问题的探讨[J].青海气象, 2010 (2) :46-49.

[6]张建军, 岳建强, 余兵.浅谈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贵州气象, 2010 (1) :35-36.

新时期防雷工作新思考 篇7

1 要延伸防雷工作范围

要把防雷工作的范围从少数专业技术人员的圈子扩大到广大的各行各业人员, 甚至一般居民群众。从目前形式来看, 雷灾波及范围之广已经超出日常人们的想象。当今的雷害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干家万户的居民, 常常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为防不测之祸, 每人得具有一些关于雷电及现代雷害的基础知识。

2 把防雷工作的目光转移到高新技术上

200多年前富兰克林以他的避雷针保护了干千万万的建筑物及住在居室内的人, 到了今天, 这种防护方法已经不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突变呢?这是由于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较往昔, 特别是在手工操作状态下, 人们在大楼中一般难以受到雷害。但是, 随着计算机、程控电话、信号接收器等等在大楼内外的使用, 雷灾也就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中指出:“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八十年代以来, 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该书指出, 高科技的发展使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电信的重要地位只看几个数字就清楚了。在肯尼亚, 电信业每投入1元, 就可使旅游业增加收入119元。在我国, 电信业每投入1元, 给其它各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18元。因此, 近年来电信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全国各地城乡遍布各种电信网, 闪电的灾害面随之迅速扩大, 干家万户受到灾祸。这样, 广阔的雷灾面就是高科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诸多的高新科技中, 影响更广的要数计算机技术, 不仅通信技术运用它, 各行各业, 甚至行政机关都离不开这种高新技术。无论微波数字通信技术, 或者计算机技术, 其核心部件都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 体积小、耐压低, 只几十伏就足以毁坏它。通电流只有微安级, 耗能极少, 当然其允许的能量限值也非常小, 它的在应用上的巨大优势, 同时又成为它经不起闪电危害的重大劣势。这是事物皆有的一分为二的特性。雷电不仅是直击损坏微电子器件本身, 还由于它们耗能少, 灵敏度极高, 很小的电场或磁场脉冲, 就可以使它动作或受干扰。这种灾害的严重性, 更不容低估, 特别是在尖端技术方面。所以, 人们必须把防雷工作的目光转移到高新技术上来。

3 要意识到当今防雷逐渐由强电转向弱电

以往防雷的主要部门是电力部门, 他们对防雷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围绕着强电展开的。但是近些年来,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一次能源电力系统微波站雷害分析报告会中, 明确指出“要象抓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那样来抓微波站的安全。”以往发电厂、变电站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一整套防雷工程技术现在不灵了。因为弱电设备的防雷与强电防雷很不一样。另外, 以往通信主要是邮电部门的业务, 现在已在变化, 除了电力系统紧跟邮电系统自己建立全国微波通信网之外, 铁道部、中国气象局等, 也在抓自己的全国微波通信网的建设, 同时, 也就遇到防雷工程问题。从这种发展的形势看, 现代防雷工程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的不同特点无甚关系, 由于它们使用的高科技是相同的, 共性大于个性。

4 对当今雷灾的严重性的估量

较之前, 人们对雷灾引起的损失主要是集中在雷电袭击物本身的经济价值估量上。但是, 现在的雷电灾害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单纯地估量雷电袭击物本身的经济价值难以有效地衡量出其破坏性来。比如说:2012年, 在一次重大雷击事件中, 国家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的部件收到重创, 导致其停止工作达五十余小时, 从而使着全国气象信息系统的传输收到同等时间的影响。设想如果此时正值防汛关键时期, 全国许多急需这一信息的部门所遭受的影响和损失比起这些受害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经济价值就不知大多少倍。总之, 随着雷电与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之后, 其造成的严重性将不容小视。

有了这些新的认识, 我们就会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当今雷灾的严峻形势, 从而重视到现代防雷工程技术的价值, 慎重思考防雷的措施, 马虎不得。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从国内近些年的防雷情况来看, 面国内防雷起步较晚, 加上世界防雷尚处于发展阶段, 很多技术国内尚未研究透彻, 真伪难辨, 尚待较长时间去实践验证, 从而导致国内防雷技术和防雷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5 总结

要抓好我国的防雷安全, 不仅靠抓科学技术, 而且要抓人的教育工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要求使用者具有相应的科学素质。在抓防雷工作中, 要抓防雷技术措施, 要抓配套的科学管理。还要充分估计到人员的科学素质对防雷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翠红, 周辉, 邱东凤, 等.基层气象台站防雷问题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 29) :80.

[2]曹兴锋, 安学银, 于艳敏.大监自动气象站一次雷击故障的分析与排除[J].山东气象, 2009 (, 3) :43-44.

[3]张金超, 田平阳, 刘玲玲.屋面避雷带验收常见问题[J].科技风, 2009 (, 15) :105.

10kV线路防雷工作实践 篇8

(1) 提高10 k V线路的绝缘水平; (2) 做好10 kV线路的绝缘配合; (3) 落实10 kV线路的防雷措施; (4) 提高10 kV线路防雷工作的管理水平。

2 防雷工作的技术研究

(1) 统计分析。取典型线路计算, 绝缘子为P-20T针瓶, 线路对地Hd=10 m, 接地电阻Rch=10Ω

根据公式计算:Uj=I (βRch+βLgt/2.6+Hd/2.6) × (1-K)

分流系数β取1, 耦合系数K取值0.2, 杆塔等值电感Lgt取值0.42μH/m。

得Uj=11.2 I, 假设雷电电流为20 kA, 得Uj为224 kV, 耐雷水平I1=U50%/11.2, U50%指50%放电电压 (即放电电压平均值) P-20T针瓶参数, U50%为100 kV。I1=8.9 kA。

因此, I1=8.9 kA<20 kA, U50%

(2) 概率分析。从08年的运行数据看P-20针瓶是S-210瓷担雷击事故的10倍。S-210瓷担比P-20针瓶的绝缘性能好, 像S-280瓷担与57-2L瓷柱未发生击穿的事故报告。

(3) 新会地区属于雷电活跃地方, 从雷电定位系统数据看到, 遭雷击线路雷电电流多为10~20 kA。超过10 kV线路的耐雷能力。

3 对常见避雷措施分析

(1) 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可以明显提高线路防雷水平, 在杆塔接地电阻良好时, 可有效地降低雷电过电压。迅速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保护绝缘子不被击穿。但是存在一些缺点, 增加了线路的故障点, 降低了安全系数, 若联系雷击或者当雷电流较大时。可能会引起避雷器爆炸、线路接地事故, 造成停电。避雷器在长期工频电压应力下发生故障时, 也危及线路运行。

(2) 安装避雷线。在此不简述避雷线的优点, 但是应用在10 kV线路上投资大, 运行维护不方便, 并且如果雷电流落在避雷线上, 10 k V线路与避雷线距离不足难以保证不发生闪络, 并且可能发生通过杆塔反击线路的情况。

(3) 制定防雷工作。根据我局10 kV线路运行情况与分析得出, 采用以下的防雷措施:

1) 提高10 kV线路的绝缘水平, 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不推荐使用P-20型针式绝缘子, X-4.5悬式绝缘子, 推荐使用以下型号的绝缘子, S-210瓷担、S-280瓷担、57-2L柱式瓶、FC70P玻璃悬式瓶。

2) 与绝缘子并联防雷线夹 (放电间隙) 。

(4) 安装避雷器。阀式避雷器存在阀体的通流量不足, 氧化锌存在被雷击穿爆炸后造成接地事故。

4 10 k V线路防雷绝缘配合

线路避雷器与放电间隙可以分段组合安装。为保护避雷器动作可靠性, 其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应低于保护绝缘子的雷电冲击50%闪络电压, 二者应进行合理配合。提高了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 会影响到变电站的绝缘配合, 所以设置以下绝缘配合。防雷措施绝缘配合设置如表1所示。

5 提高运检人员的防雷知识, 建立规范标准。

当前各运行单位把雷击事故的原因归根到产品质量问题, 从而未能进一部开展防雷工作的落实开展, 由于防雷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研究工作, 我局的技术人员未能在这工作上升到技术标准的层面。现从这些重点难点入手, 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反馈理论, 从而不断推进10 kV架空线路的防雷工作, 并建立一套技术标准。

6 防雷方式的实施

(1) 对旧线路进行维修改造, 新增防雷措施; (2) 对基建项目, 增加设计要求, 把防雷技术要求列入设计要求; (3) 普查历史运行记录, 重点对雷击频发线路进行整个要求。

7 结语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 篇9

关键词:气象防雷 监测工作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1-01

我国是地域大国,广阔的地域造成了我国需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气象灾害问题。在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每年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损失,同时雷电灾害会导致火灾、爆炸、电击以及信号传输干扰等衍生灾害,而这些灾害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所以为了避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重大的损失,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迫在眉睫。

1 气象防雷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1.1 当前气象防雷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当前国内普遍使用的电子防雷检测系统是SPD智能防雷系统,虽然SPD智能防雷系统对雷电的检测精度相对比较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安装不便的问题,比如必须要考虑到接地和屏蔽等问题,否则一旦没有处理好,SPD智能防雷检测系统本身就会成为一个安全隐患。

1.2 对气象防雷检测存在的认识问题

对于雷电灾害,当前国内普遍的存在认识不足,认识不足带来的问题就是对它的防范不足。当前国内的大多数高层建筑,就大多使用的是一些简单的不具备预防检测功能的避雷针。而且由于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很多时候各组织团体在引进防雷检测设备的时候会被一些技术不成熟的无良商家钻空子,这些劣质产品非但不能完成防雷检测工作,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气象防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当前存在的法律制度问题是指防雷检测部门属于一个比较边缘地位的政府部门,当它发出指令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来自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些压力,这就导致了防雷检测工作不能高效高质的进行。同时人才储备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往往会造成专业水平偏低,提供和分析的一些数据不够权威,不能更准确的预报雷电灾害的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破坏性。

2 对于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

2.1 做好监测设备的安装,升级原有检测技术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尤其是在国际化的大都市诸如香港等地,就需要建立起更全方位、更可靠、更系統化的气象防雷检测体系,这就对防雷检测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而SPD智能防雷系统所存在的片面性,就是各组织团体需要重视的,不能片面的认为加装了SPD智能防雷系统就万无一失了。要想做好更妥善的防雷检测工作,就要要求对原有的SPD智能防雷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或者做好更完善的安装保护,以便提供更好的现代化气象防雷监测服务,避免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受到威胁。

2.2 加强对雷电灾害以及防雷检测工作的知识宣传

对雷电灾害的严重性是需要有正确的认识的,不能简单的认为安装了避雷针就高枕无忧,避雷针虽然是最有效也最廉价的避雷装置,但是它毕竟是初级应用,不具备预防检测的功能。所以要加强对电雷灾害以及防雷检测工作的相关知识宣传,国家应当责令相关部门把雷电灾害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雷检测工作纳入日常的宣传工作中,对社会各行业、组织甚至个人进行必要的雷电安全防患知识宣传讲座,加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雷电灾害的认识以及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购买防雷检测设备的时候,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专业设备,正确的应对雷电灾害。

2.3 加强制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全、专业不精等问题,应当双管齐下,首先应当由政府牵头,重视气象防雷检测的相关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建设现代化防雷检测班子队伍,同时加大防雷检测的知识宣传,让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正确的认识防雷检测工作的必要性,理解和支持防雷检测工作的进行;同时气象管理部门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储备,确保防雷检测工作的精准和权威,从而提高社会的公信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多领域多行业的综合性的工作,单靠气象管理部门一家之力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同样,单靠行政手段和先进的检测设备也还远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它需要政府的重视,社会的理解和自身的权威,只有三方互相支持,才能够做好气象防雷检测工作,让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负责。同时,每一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这项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积累,开拓进取,互相学习交流,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服务,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做好属于子自己职责内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庭.试论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8).

[2]金趁意.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探析[J].中国信息化,2013(4).

[3]肖承雄,欧阳帮基.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气象防雷企业竞争力[J].民营科技,2013(1).

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工作探讨 篇10

1 农村雷电灾害的特点

雷电事故特别是雷电伤亡事故多发于农村。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不完全统计, 1997—2006年, 平均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近千人, 其中80%以上是农村人口。2006年6月27日浙江林海市杜桥镇杜前村发生雷击, 致使在大树下避雨的30名村民, 17人遭雷击死亡, 其余13人被击伤。其次, 农村民房、线路等频频遭受雷击, 造成民房及其内的家用电器 (如电视、电脑、电话、空调等) 损坏的例子比比皆是, 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农村地区防雷工作现状

农村群众普遍缺乏雷电防护知识, 防灾意识淡薄。在淄博市农村中, 多年来因雷击引起人员伤亡的事件频频发生, 每年雷击灾害事故, 发生在农村的约占3/4, 特别是雷击伤亡的事例, 农村约占80%以上。农村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来泄放雷电电流, 因此架空金属线、电视天线、房屋甚至人体成为雷电袭击的目标, 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农村地域广大, 农民防雷常识缺乏、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等, 造成农村防雷工作成为防雷领域的难点。

3 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雷击隐患

(1) 农民野外劳作时, 由于处于空旷的地区, 容易成为雷击目标, 特别是在大树下躲雨, 更容易遭受雷击。

(2) 农村地区大部分是平房, 为土结构或砖瓦结构, 很少设置防雷装置。平房虽然不高, 由于所处地势及地下地质结构复杂等原因, 也比较容易遭到雷击。有些农户房顶上架设了热水器、电视天线等, 但未做接地处理, 反而起到了引雷的作用。

(3) 农村乡镇驻地和一些富裕的村, 建设了楼房, 但都未经图纸审核、竣工验收和常规检测, 大部分没有安装防雷设施。就连简单的防直击雷措施也没有, 更不必说防感应雷电磁脉冲等。

(4) 农村地区供电系统中, 绝大多数的输电线架空进入住户, 输电线上没有安装电源SPD, 变压器低压端和建筑物内没有安装电源SPD, 房间内没有安装电源接地线。高压端防雷器接地多年未经防雷部门检测, 从了解的情况看, 存在接地引下线太细、引下线与接地体接触不良、接地电阻过大等问题, 一旦接地不合格就会造成高压端防雷器失效, 极容易引起雷击事故[1]。

(5) 农村电话线、电视传输线等信号线路架空进入室内, 容易遭受雷击, 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2]。

(6) 农村地区特殊地点的防雷工作薄弱, 如山区林场和临近大型水体、矿山的地方;雷雨云经常经过的区域;一旦有人员活动, 并和雷电发生时间相吻合, 则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4 新农村防雷对策

现代新农村建设飞速发展与防雷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 将进一步造成农村雷电灾害的多发、频发, 从而制约农村的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农村地区防雷安全状况, 减少雷电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带来的危害,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4.1 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防雷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防雷工作, 把防雷纳入安全生产的范畴, 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农村防雷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在制订发展布局和规划时, 充分考虑防雷工作, 将防雷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 防雷主管部门应加强农村地区防雷技术研究, 总结雷击事故规律, 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雷电的监测、预警、预报, 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送渠道, 及时把预警信息传递到农民群众手中。

4.2 要严格农村建筑防雷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

对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室外天线、供电线路, 安装符合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防雷设施, 使其具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将农村防雷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规划结合起来, 在图纸设计阶段就完善防雷措施, 严格执行防雷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制度。对农村防雷设施进行常规检测, 对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应该安装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实施系统的防雷工程, 有效降低雷击灾害损失。

4.3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防雷知识宣传

农村雷电灾害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 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偶然性, 不容易从根本上防治。加强农民的防雷知识教育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防雷科普知识和防雷安全法律、法规, 提高农民防雷意识, 提高防雷减灾能力和自救能力, 让防雷常识家喻户晓, 彻底根除群众的迷信观念。利用短信、室外显示屏、广播、电视、报纸、“12121”电话、宣传册、宣传栏、宣传车等途径大力宣传防雷知识;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开展防雷减灾公共安全教育;在乡镇和村级聘请兼职防雷安全员, 负责防雷知识普及和雷击灾害报告[3]。

4.4 雷电服务要深入农村

我国现行的防雷技术规范, 没有针对农村实际提出专门的技术措施, 这需要防雷科研人员深入农村, 了解情况, 总结经验, 拿出经济合理和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 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监测, 及时准确发布雷电灾害预报、预警。加强针对性服务, 要将有关雷电服务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的手中。同时, 提高农村主要防雷设施的年检覆盖率, 使农村防雷设施建设逐步到位, 从而逐步减少或避免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4]。

5 结语

农村防雷工作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任重道远,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管理部门, 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农村地区防雷安全状况, 建立健全防雷安全体系, 提高防雷减灾管理水平, 减少雷电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带来的危害, 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2]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3]魏敏, 石永玮.农村建筑雷电防护[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F06) :69-71.

上一篇:多业务运营管理平台下一篇:中医护理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