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左右看

2024-08-30

新闻左右看(共7篇)

新闻左右看 篇1

一 3G新闻传输系统

3G (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特征是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高速数据业务,其在给民用通信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利用3G手段进行新闻采集及直播也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机构采用了。

从2011年起,我们就开始对3G新闻传输系统进行考察和评估。3G新闻传输系统的主要构架如图1所示。

在此期间,我们了解到3G新闻采集系统的优势主要集中于:

●灵活性、机动性强。较小的体积便于记者携带,可以到达各种恶劣的直播环境;

●反应速度快。一旦有突发新闻事件,可以立即响应,无需前期技术准备及调试;

●操作简便、无需特殊技术支持。不同于卫星/微波新闻传输系统,3G新闻传输系统无需经过前期复杂的安装调试和设置;

●系统建设费用、日常使用维护费用低廉。

同时,3G新闻传输系统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3G网络作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民用网络,并不针对广电新闻采集系统专用,3G信号覆盖和带宽情况一直是一个变量,并且3G信号会受到建筑等一些不可预知遮挡物的影响而衰减甚至屏蔽。在这种情况下,3G系统接收的信号存在大范围波动,造成回传的图像质量会出现明显的劣化和卡顿、延时增大,甚至出现声画不同步、静帧黑场等。

二 3G新闻传输系统的选型和规划

目前,3G新闻传输系统国内外厂家众多,设计理念和产品定位不尽相同。我们如何根据现有3G技术和应用,设计出一套安全先进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案?

1. 了解业界各产品,调研其他广播电视机构应用案例情况,明确3G新闻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点

目前国内外3G传输设备厂家众多,国内已经正式使用3G新闻传输系统的各电视台所选用的设备也不尽一致。我们对国内主要电视台进行了调研,也了解到了很多典型应用案例。

(1) CC、TV《新闻直播间》节目直播“民警披露抓捕周克华细节”

CCTV在2012年8月15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民警披露抓捕细节周克华气焰嚣张被击毙”。

央视直接派出记者到重庆并且带着3G直播设备赶赴新闻第一现场采访当时击毙歹徒的民警,进行独家现场直播报道。从早上9点到上午11点期间,央视总共用3G直播设备进行了3段直播连线,直播效果流畅,并且在CCTV-13频道的播出画面上都打出了“3G直播”字样。如图2所示。这次报道充分体现了3G直播系统对于新闻采集的快捷性、及时性。

(2) B,TV《雨中进行时》大雨直播事件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0年一遇的暴雨,北京电视台进行了16小时新闻直播,及时向民众传递信息。如图3所示。

暴雨中,北京台共使用了16台3G直播设备作为信号回传工具,共计传回实时新闻素材30多条。由于当天的暴雨天气,传统的卫星车无法直接到达直播现场,3G直播设备为整个直播节目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通道。

在对兄弟单位3G系统调研的同时,我们明确了在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3G新闻传输系统中,必须充分关注以下技术关键: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拥有自己独特的加密机制;

●移动便捷,操作简单:产品专为单兵直播设计,可以保证新闻记者在任何环境下进行实时的新闻直播;

●支持多制式,多运营商:可利用多种制式共同传输,包括3G/4G、WiFi,WiMax、Ethernet、EBAN等;

●多复合接口,可以适配各种前端视音频信号源,支持高清传输;

●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具备防雨、防磨、防静电等功能,内部设备全金属外壳设计,采用冗余的工业级电池模块:

●实时监控和便捷的远程管理:在传输过程中实时监看每个传输通道的网络传输情况,能实时地调整各传输参数,以上所有操作都可以在系统接收端远程控制完成,不需要前端记者进行任何操作:

●3G厂家的实力,包含其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售后情况等。

2. 在南昌进行设备对比测试和试用,实时实地直观各家直播效果

针对各厂家的3G新闻传输设备,我们组织了多次本地测试,其中包含一次所有主流品牌的对比测试。

基本测试内容如图4。

测试评分表如表1。

针对对比测试中表现较为突出的TVU产品,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用,充分了解了设备运行状态及稳定性表现,且该设备得到了节目部门的充分认可,最终决定购置。

3. 3G新闻传输系统的使用规划

我们通过调研,测试和试用,对3G传输设备进行了解的同时,也着手对整个3G系统进行规划。

整体系统流程如图5所示。

传输端背包支持对播、延时回传、超时文件回传三种工作模式,流程如图6。

●对播模式:在网络信号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将系统延时设定在4秒以下,可以实现对播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进行流畅直播;

●延时回传模式:使用此模式,将系统延时设定为大于20秒,采用“FEC”纠错技术,即针对3G/4G的移动网络再次优化,升级至应用层面的“FEC”纠错技术,这样便可将网络信号的波动对直播码率的影响降到最低;

●超时文件回传模式:发射端处在极端环境里,由于网络信号极其微弱,采用此模式。在直播传输的同时,发射端会将另一路编码的高质量视频存储到内部集成的固态存储上,当网络信号转好或具备WiFi网络环境的时候,可从发射端的存储中提取出那份高质量编码的视频文件,下载文件到接收端。

4. 3G新闻传输系统在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具体运用

在3G新闻传输系统搭建完成后,该系统承担了公共频道自办民生新闻栏目《新闻晚高峰》的多项直播任务,其中包括每天演播室与交管局现场视频连线的交通新闻直播.以及包括春运直播、赣江截流直播、南昌地铁一号线动工仪式、高考分数线公布直播等数十场大型直播任务。直播过程中,3G新闻传输系统运行稳定,画面和声音质量能较好地满足直播需求。

在使用过程中,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3G网络信号覆盖不好,因此无法实现3G现场直播,而我们所购的3G传输系统携带了稳定性较强、运算速度更快的SSD (固态存储),因此可以将视频存储下来,作为视频源,在网络好的情况下进行准实时直播。

同时,除了完成独立的直播任务之外,还在多个大型直播现场承担了卫星直播车(SNG)的备份传输任务。在某些直播现场,例如赣江截流以及地铁一号线开工的现场,由于受到场地因素的限制,卫星直播车不能深入到第一现场,因此3G系统在此时就显示出了快捷,便利、适应性强的特点。而在另一次的直播现场,由于卫星直播车的天控器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卫星传输回信号,因此我们通过将直播车的PGM信号用SDI线传给3G设备发射端,再由3G背包传输回频道后台接收的方式完成了此次直播。

三 未来新闻采集传输的趋势

与传统卫星新闻采集、微波新闻传输方法一样.3G新闻传输手段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电信运营商3G/4G网络的建设。就目前在江西电视台的使用情况来看,在网络条件较好时,码率可达到1.8Mbps以上,延时可调至3秒,基本能满足民生新闻直播要求。

新闻的主要特性之一就是突发,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做到快速反应,高效采录、实时传输和及时播出。

那么如何能将新闻发生地的现场视频以直播的方式(或播出前半小时)传回至演播室或者制作机房?传统的解决方案有很多,比如利用IP互联网、专用光缆、数据微波或者卫星链路等方式。伴随着这些传统的解决方案,电视媒体必须在图像质量、实时性与成本三者之间来回选择,与此同时,传送的时间和地点依然要受制于设备和上网终端的种种限制。遵循现今各大电视媒体”新闻立台”的总体趋势,如果电视媒体在新闻节目现有基础上能够有所进步的话,一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推进继而实现的突破,这些年随着3G/4G通讯网络的逐渐成熟应用与发展,利用其进行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已经成为实现突发新闻节目快速现场报道直播的新选择。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通信网络的研发和小范围实验是以中国移动的TD-LTE为主。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4G网络上线和稳定,移动新闻采集传输系统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频繁。如果我们新闻媒体能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对电视台新闻传输链路进行保护或设置为更高级别优先级,移动新闻采集,特别是针对民生新闻,将越来越多的使用3G/4G传输系统。

同时,3G/4G新闻传输设备也将不再局限于专业设备。届时,我们只需要一部装有“移动手机记者”或者其他新闻采集软件的手机,即可完成移动新闻的采集和回传。”移动手机记者”软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数字内容拍摄采集并通过IP到IP的网络进行数据传送,支持文件上载与直播上载两种模式。应对不同的网络带宽情况可有针对性地高效压缩数字内容进行传输,或可降低信源品质以保障内容传输的稳定性与连贯性。接收后端可进行内容接收与收录。

另一方面,光纤网络的覆盖也将越来越广,对于在城市中的新闻直播或者在建筑中的直播,我们可以选择便携式光端机接入光纤网络链路传输回电视台。

3G传输系统给新闻回传和直播,特别是给民生新闻回传和直播带来了很大的革新。但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3G/4G网络的发展,以3G/4G新闻传输系统为代表的便携移动新闻传输设备将更多地出现在新闻回传和直播应用中。

新闻左右看 篇2

虫洞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和科幻迷热议的话题之一。你从虫洞的这一端进入,当你从另一端出来时,你可能已经身处冥王星,甚至远在数百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制造出这样一个虫洞,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虫洞极不稳定,除非有某种具有负能量的特殊“物质”才能让其保持开放。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将改变。一个由德国和希腊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小组最近证明,制造出一个虫洞或许并不需要用到任何奇异的负能量物质。这项发现开启了一个潜在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或许有朝一日会在太空中找到一个虫洞,并利用它们通往其他宇宙。虫洞旅行,值得期待吧。

恋上白日梦

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爱做白日梦的人或许头脑更聪明。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工作记忆能力更强,方能一心二用。工作记忆实际上也指短时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记忆系统,允许大脑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容量有限。工作记忆能力越强,人们在完成手头任务之余可以做更多白日梦,并借此缓解压力,忘却当前烦恼。如此看来,偶尔做做白日梦,也并非一无是处。休息一下,我也做会儿白日梦去。

爱因斯坦赢了

2011年9月,意大利OPERA实验小组的科学家发表结果,称他们的实验显示中微子的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这一结果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科学界,因为光速不可超越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超光速的消息是违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日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鲁宾表示,他的名为ICARUS的小组实施了一项相似的实验以捕获来自欧洲核子中心的中微子,并在意大利境内的探测器上进行观察。经过ICARUS小组的确认,正如爱因斯坦曾经在100余年前预言的那样,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未超过光速。鲁宾说:“爱因斯坦仍然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没有什么不快。”如此,爱因斯坦可以安心了。

独特的马鹿洞人

一支由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考古队日前宣布,在中国云南和广西境内发现了一支可能的新的古代人类种群。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他们的头骨是圆形的,眉骨突出,脸短而平,鼻子宽大,但是没有现代人的下巴,他们还有巨大的臼齿。概括起来说,他们既有几十万年前的古人类的特征,也有现代人的特征,在已知的人类进化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一种群生活在距今14500年~11500年,比已知的任何一支古人类都要晚,同时又与现在的人种不同。这一种群以猎食马鹿为生,并因此而得名“马鹿洞人”。目前,科学家对亚洲人种最近的进化阶段还不了解,而马鹿洞人的发现表明,在冰河世纪末期,亚洲大陆上人类的进化是多么复杂,多么有趣。

路过的小行星

2012 DAl4是一颗近地小行星,直径约44米,于2012年2月23日首次被发现。根据计算,它将于2013年2月15日从很近的距离上飞掠地球,距离仅2.4万千米左右,甚至比一些人造卫星的轨道高度还要低。但是不要担心,这颗小行星将不会和地球相撞,不过这一轮安全的擦身而过并不代表未来再度接近地球时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好运。吉哈德·德兰萨根博士是一位来自欧洲空间局空间情形警报办公室的近地天体观测专家。他说:“这颗小天体直径不到50米,这种大小的小行星如果在居住区上空的大气层中爆炸,将产生规模可观的破坏力。其爆炸威力将和一枚最大当量的核弹相当。”幸好,这一次它只是路过。

甜味觉的退化

新闻左右看 篇3

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播报相比, 经济新闻有其特点:专业术语多、数字多、内容逻辑性强等。所以, 经济类新闻播音也必须与时俱进, 从内容到形式都主动创新, 通过播音员的用心体会、播报, 让听众感受到经济新闻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而成, 它有着真实新鲜的温度;它在述说着我们身边生活的变化。使我们在传播经济类新闻的积累中, 也让节目成为听众获取经济生活经验“大、小经济”的认识来源。

1 对重大经济方针政策的学习

《经广早新闻》在及时传递播报重大国家经济政策的同时, 把握住宏观经济的主脉, 这是经济广播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主要功能。比如从每年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 和其后不久召开的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中我们看出这一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同样, 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国家重点支持和着力加强, 这些都十分契合我省发展需要。

这种对重大的经济会议深入学习, 精确的把握经济方针政策对《经广早新闻》记者采访、稿件编辑都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一些报道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 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比如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准创建初期, 《经广早新闻》开设“滔滔皖江起大潮”专栏, 宣传介绍示范区, 把专栏打造成听众了解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渠道。《经广早新闻》中报道的《自主创新, 安徽的品牌》, 见证了安徽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如何走好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 再到品牌创新的发展之路。李克强总理在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 安徽经济广播的早新闻节目派出记者采访, 把“双创”在安徽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2 了解经济大事, 把握经济术语

经济大事件往往决定着我们经济新闻播出信息的主基调, 比如每年召开的中博会、徽商大会暨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诸多重要经贸活动, 都会给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经广早新闻》关注了安徽自主创新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安徽与央企对接、安徽与全国知名民企对接、安徽国企改革、安徽文化产业大跨步迈向世界、安徽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困惑等, 围绕安徽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开设了《中小企业发展巡礼》《滔滔皖江起大潮》《徽风皖韵耀皖江》《专家学者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从2011 年起, 在每年岁尾年初播出的安徽年度经济盘点《精彩201X》等专栏, 使《经广早新闻》的经济专业性更加突出, 同时对经济报道的权威性更加凸显。

另外, 经济新闻中的很多提法、词语都是与时俱进的, 如双轮驱动、三化同步、实体经济、“千百十”工程、战略投资、兼并重组、宏观调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经济、农业经济、GDP (国内生产总值)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 、PMI (采购经理指数) 、外汇占款、工业增加值、经济一体化、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低碳经济、调转促、安徽“4105”行动计划、“四大发展目标”等等这些词语, 这就需要播音员及时学习、认真了解, 那种机械的播报是不会被听众认可和接受的。所以, 播音员在播报经济新闻时不但要学习把握宏观经济政策, 更要及时理解其中的精神, 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做好称职的新闻播音员。

3 解读数字, 理解数字中的感情, 正确播报

在《经广早新闻》播出的经济类稿件中, 经常有很多数字, 特别是总结性质的稿件, 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 比如产值、利税、环比、同比增加值、多少百分点等。

广播是线性传播, 频繁的数字会让听众一头雾水, 听起来有流水账的感觉。所以, 对于经济类新闻中的数字, 要突出重要数字, 认清重点, 这样会使稿件的层次更分明、节奏更明快。同一篇稿件中的数字之间, 存在着对比, 播报时重音强调听众关心的数字, 其他数字相对削弱, 这样的处理就能使数字不再枯燥变得灵动。

有人说, 经济类新闻呆板枯燥, 怎么有感情播报?所以对于感情的投入我们还要把握适当有分寸, 有感却又不入。“不入”的前提是“有感”, 调动起积极性, 不要让自己陷入感情中, 在不改变稿件的基础上却能让听众从语句中感受到意义。经济类新闻中, 我们要尽量从生硬的数字里梳理出其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 发出较为明确声音的传播, 通过不同的播报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经广早新闻》中有些稿件涉及到的因为安全事故或因为灾难损失的金额, 是令人惋惜的;而像“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1.5 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3.5%, 连续8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幅在全国居第10 位。”这种稿件中的数字带给听众的就是振奋。

自己情感是否正确的抒发, 对于经济新闻中的事件和数字是否进行详尽而正确的研究判断与分析。处于运动中的思想调动情感创造语气节奏, 这样的语气节奏会吸引听众的注意, 产生新鲜感。经济新闻中的数据都是呆板枯燥的, 但播报者只要细心体会了, 也会使这些呆板枯燥的数字“活”起来。

新闻左右看 篇4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过去人们认为,家庭与环境是影响人生幸福感的关键,但他们的研究却直指遗传因子可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将促使贝提斯他们进一步探讨性格的成因。

地球生命孕育在陨石撞击时

科学家发现,在地球生命形成时期,曾经持续遭受陨石的撞击,而撞击的结果可能大到将海水蒸发。影响早期的生命演化。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巨行星(土星与木星)的轨道变化,能将小行星推入与行星交错的轨道中,造成有些小行星注定与地球相撞的命运。他们发现,若当时小行星带的区域能往内延伸至距离太阳1.7AU,不仅有10倍数量的小行星会进入地球,并且晚期大撞击事件的时间还会比在月球上观察到的长20亿年。这也表示在地球生命形成时(38亿年前),正不时经历小行星剧烈的撞击。

暖化缺口

科学家发现,在20世纪。由于人造悬浮微粒对地表的冷却效应,美国中部及东部部分区域的温度不但未随全球暖化上升,反而下降。这种区域性的冷却现象类似早先研究中发现的“暖化缺口”。悬浮微粒对此有巨大的影响,根据观测,过去1世纪全球平均温度大约上升了0.8℃,但是,美国中部及东部一带在1970年-1990年间平均温度降低了0.5℃-1.0℃。由此可知人造悬浮微粒显著的区域冷却效应。研究更指出,人造悬浮微粒对于夏季及秋季日间高温的降温更加显著。可达1.3℃。不过好消息是,由于现今美国人造悬浮微粒的浓度已降低许多,未来即便对其排放有更严格的管制,区域温度也不至于再有明显的升幅。

基因技术造“未来战士”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8月12日报道。美军目前正在利用基因改造等技术打造“未来战士”。英国退役军官、小说家西蒙·康韦披不久前曾参观过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他于近日向记者爆料称,DARPA正在研发一种机械外骨骼,士兵“穿上”它之后奔跑速度和负重能力都会大大提升。DARPA也在积极利用基因技术赋予“未来战士”超级能力。但有美军“疯狂科学家大本营”之称的DARPA常常单纯强调科技的进步,却忽视伦理道德。如它曾研制“壮胆药”塑造大无畏“超级战士”,因而其研究也曾多次引发巨大争议。贝利说:“表现出科学家‘感兴趣的’特征的猴子因为具有特殊天性,注定会遭受更多实验,会对它们产生巨大影响。”

臭氧破坏加速

美国哈佛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对公众健康带来潜在危险。研究人员解释说,随着气候变暖,美国夏天的雷雨会将水蒸气注入高层大气,推动一系列化学反应。暴雨会将水蒸气注入15千米-20千米的高空。这里是平流层的区域,水蒸气会把这里稳定的氯气和澳变成自由基,将臭氧分子变成氧气。这一过程的反应速度主要由温度和水蒸气来控制。该研究领导、哈佛大学大气化学教授詹姆斯·安德森说。结果像预想的那样。全球变暖导致了暴雨增加,平流层中水蒸气含量也会增加,导致其中臭氧加速破坏,使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格陵兰岛冰盖表层融化97%

《新闻联播》看今夕 篇5

1978年1月1日,当天值班编辑黄一中手写的一张“电视新闻播出串联稿”上,满是勾勾画画的箭头和圆圈,这张纸上记录的是第一期《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共5条新闻,加上配乐和切换时间,全长20分钟,头条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厅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

开播后,由于当时电视台没有录像机,新闻画面用电影胶片拍摄下来送到直播间,一边播放带子,一边同步配音解说,播音员本人并不出现在节目画面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赵忠祥是第一个露面的

《新闻联播》首任男主播赵忠祥还记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上。“第一次上镜,屏幕上只有我一个人,不久改成了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双人搭档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我们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新闻稿)都是手写的,上面可能有20个编辑的字迹”,赵忠祥说,有时节目直播中还会插进临时来稿,重要信息容不得半点差错。

赵忠祥回忆,1979年他跟随国家领导人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的新闻播音都使用了“提示器”,就是摆在镜头和播音员之间的一块屏幕。赵忠祥回国后立刻向台里打报告,引进了这种实用设备,才摆脱了“低头看稿”的紧张状态。

中国电视新闻的NO.1

《新闻联播》开播之初,由于当时的电视信号主要依靠微波线路传输,容易受地理因素影响,无法覆盖全国。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做出决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

1982年9月1日,中央明确规定,即日起,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

由虚假新闻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篇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媒介商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也随之不断加深。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偏离事实,做出种种有违新闻真实性的行为。

1 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如下:(1)新闻记者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2)新闻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以人民利益为准绳;(3)新闻记者要敢于讴歌正义与光明,揭露邪恶和黑暗,主持公道,坚持正义,不畏惧任何压力,要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4)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有良好的新闻意识,遵守新闻纪律,勇于献身新闻事业等。新闻记者只有严格遵守以上职业道德规范,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

1942年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后,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重点词汇“事实”,所以,新闻记者一定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否则,新闻就不能称之为新闻,而是谣言,新闻记者也不再是新闻记者,而是八卦者。

2010年的3月30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日报》这两家媒体竟然在同一时间曝出中国作家协会在重庆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而一餐的费用竟高达2000元之多,相当于平民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以及一系列的奢侈浪费的行为。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抨击中国作协的奢侈之风。可是事实呢,中国作协参与会议四位人员住的都是宾馆的标准房间,吃的都是自助餐,很简单。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这两家媒体的新闻记者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他们扭曲事实,制造舆论话题,没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没有忠于事实;他们误导人们群众,不利于社会稳定,没有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没有表现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行为;他们为了博眼球,没有主持公道,坚守正义,使中国作家协会蒙受不白之冤。

2.2 案例二

2014年8月6日,山东某市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一段长约1分24秒的视频,标题耸动,名为《山西五台山僧人群殴女游客》,被国内外网站疯狂转载,引发热烈讨论。后经《山西日报》揭露真相: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五台山僧人群殴女游客,叫嚣老子打死你》的视频,实际上出自2007年1月9日腾讯大渝网“骗群众打记者袭警察,假和尚打出政府软肋”的图片新闻,视频和照片属于移花接木。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山东某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他们自己凭空捏造新闻,诋毁山西五台山的僧人,可能引发宗教信徒与群众之间的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该节目的新闻记者违背了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这一准则。该新闻记者应该好好地进行反省,不要为了收视率而弄虚作假,违背当初做新闻记者的那颗纯洁的心。

3 小结

记者,特别是新闻记者,一直处于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定要立场坚定,拒绝诱惑,否则,很容易沦为利益的牺牲品。当今的新闻界,利益的驱动以及满足受众人群的心理诉求影响了部分新闻记者的价值观,所以才会有虚假新闻的出现。

记者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记者也是群众的千里眼,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动向。所以,身为一名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地进行报道,虚假新闻不能也不该再出现了,否则,那将会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总之,新闻记者一定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群众最干净的眼睛。

参考文献

[1]梁华.浅谈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和重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

[2]孙明霞,李明星.由虚假信息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J].科技传播,2010,(8).

新闻左右看 篇7

每小时20000千米运行的列车——这不是文学描述,而是中国正在积极研发的真空管道高速交通。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将运行至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而且管道是密封的,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未来两三年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将推出时速600千米~1000千米的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小比例模型,这种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20 000千米。对中国铁路来说,速度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让更多人用上这种交通工具。比如能让过节回家的务工人员能便捷、实惠地购买上车票。

人确实越老越聪明

走到商店却忘记要买什么了?老熟人的名字怎么都想不起来?数年来我们以为脑功能下降和皱纹丛生、头发花白一样,是人类老去现象的组成部分,然而日前一部新书告诉我们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科学作家芭芭拉在其新书《成熟大脑的秘密生活》中写道。在重大事情处理方面,我们的大脑随年龄变得更聪明。她称人类脑功能在40岁~60岁时达到巅峰状态,远比我们曾经认为的要晚。看来“革命的人永远年轻”这句话真不是忽悠人的,只要你愿意干工作,60岁才是你的当打之年。

千年之争,鸡战胜了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持续千年的终极哲学与科学之谜。现在,借助先进的运算技术,科学家终于揭开这个谜团——答案是先有鸡后有蛋。英国科学家宣称,他们终于解决了这一千古迷题。他们发现,鸡蛋壳只有在一种名叫OC-17的蛋白质的催化下才能形成,而这种蛋白质只存在于鸡的卵巢内,由此推断,必然会得出“先有鸡,后有蛋”的结论。谢菲尔德大学工程材料系博士科林·弗里曼表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问题已困扰人们多年。我们的结果证明先有鸡,后有蛋。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蛋白质元素OC-17的存在,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而了解OC-17如何促进并控制蛋壳形成。”套句俗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困扰哲学家的问题并不见得能困扰住科学家。

气候变冷让中国改朝换代?

由中国科学院张知彬领导的中欧科学家小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指出,2000年来中国遭受的内乱外扰。根源都在于气候变冷,而不是封建主义、阶级斗争或统治阶级腐败。研究发现,蒙古草原长时间的寒冷天气造成的粮食严重短缺,足以引发民间动乱,饥饿驱使牧民成群结队地四处抢夺食物。相比之下,在持续温暖的气候作用下,中央王国繁荣稳定。

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上。论文称“虽然历史学家总是把中国的朝代更迭与政权的腐败无能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但气候波动可能是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进程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果真如此,就让我们关注一门新学科的诞生——气象政治经济学。

罕见雨灾连袭陇原

2010年8月7日22时,巨大的泥石流冲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并形成堰塞湖,截至8月13日,已致1144人遇难,600人失踪。祸不单行,同样位于甘肃省的陇南市12日凌晨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已造成20人遇难,16人失踪。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想说:

灾难与不幸,给了我们苦痛也给了我们绝不放弃的理由;

远行的亲人。给了我们永远的思念也给了我们永远的坚强。

天灾+人祸=俄罗斯大火

2010年7月以来,俄罗斯森林着火导致重大损失,莫斯科著名智囊马卡沙克说:“在森林火灾刚出现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愿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火灾情况,火灾发生的数字往往被压低。结果是大面积灾情出现了。”大灾之时。救急当然是首先要做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所要反思的。是不是还有更多呢?

霍金:地球迟早要毁灭

上一篇:副立井井筒下一篇: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