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歌(共6篇)
抒情诗歌 篇1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抒情诗歌 篇2
我却只看到
生命呱呱坠地前的崇高
毁灭,洁净这喘息不止的大地
雪花飞舞,远山苍茫
冰天雪地
山风乘机掩盖了一些肮脏
深情款款的亲手埋葬了暖冬生养的害虫
一块雪白的遮羞布
让这世间看起来那么纯洁
美好如创世纪
寒冷的阵痛
让花草树木挤作一团
戴上一条又一条水晶的项链
满足山野的虚荣
或者将大地春绿的伪善
一一击破
我听到母亲在临盆
一个健康的孩子
哇哇的啼哭
和那些风中的花儿
一起落英缤纷
浅红,深白
想要逃脱自然更迭厄运的在风中,在冷雨里
谈谈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 篇3
先说意象,意象是包含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像我们学过的诗歌《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潭水”,《雨巷》中的“雨巷”“丁香”,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冷雨”等。它们没有进入作者视野之前,都是客观事物,没有情感,而进入作者视野之后,便成为作者的表情达意的寄托,这就是意象。古诗词中一些意象的代表意义是固定的,如“夕阳”,它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它来抒发念古、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图”等诗句就是如此。又比方说梧桐,它代表着凄凉、悲伤、愁苦。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一种悲苦心情的写照。因此,读懂诗歌先要把握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再说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由一连串的意象组成。作者在创作诗词时,意象选择只是第一步,把意象连串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氛围来表情达意,就是意境。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凄美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组合而成,它们连缀在一起勾画出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在理解了意象与意境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借景抒情的两种表达方式。借景抒情中的景与情往往有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关系即正相关与负相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与以景衬情两种模式。每种模式在答题时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举例说明。
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西厢记·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黄花”“西风”“雁”,这些是古诗词中描写秋景常见的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古代文人笔下秋天就是一幅肃杀的景色,它不像春天万象更新,不像夏天生机勃勃,也不像冬天纯白无瑕,秋天是“天凉未寒”的季节,似凉非凉,似冷非冷,这种感觉最是恼人,所以一般文人都用秋景营造一种凄冷、萧瑟的氛围,表现一种或痛苦或压抑的感情。此时莺莺和张生刚刚新婚,本来应该开始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结果却因崔母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迫使张生新婚第二天就要去赴京赶考,就这样新婚燕尔面临分别,心中的无奈、痛苦不言而喻,因而此景正应此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离别的无奈通过凄清的景物全然表现出来。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这些意象组成的幽寂冷清的氛围中,客子又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种羁旅的孤寂袭上心头;而同时,又从这清寥幽美的风物中,领略到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因此我们在赏析此类诗歌时应遵循这样一种思路模式,即作者用怎样的景物(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以景衬情
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此处出现的意象是“春风”“花”“月”“车”“马”,通过它们描绘出一幅春暖花开、热闹繁庶的图景,然而引导全诗情感的却是“恨”,此情与此景全然无关,绝不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景情切合,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根据词的内容我们知道这是李煜在被浮后作为阶下囚的他晚来入梦,梦到当年为人君时的幸福生活,用现实与梦里生活的差异来凸显如今的没落,所以梦中景物描写愈是美好,面对现实的心理落差愈大,愈能表现作者的“恨”。在修辞学上,这是一种反衬的修辞方式,在抒情方式上,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表情手段。因此同学们在答此类题时应遵照“何景渲染何种气氛,衬托何种情感”的答题模式作答。
古人云“诗言志”,作者的每次创作都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简单附会,字字句句、一草一木都饱含着作者情感的描述,而这种情感很少有人能像李白那样从胸中喷薄而出,而是含蓄地假借他物表现出来。因此咏诵诗歌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读出意象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意境与情感寄托。
古代诗歌叙事中的抒情 篇4
一、“独立东风看牡丹”
南宋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云:“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这首诗写于诗人退隐于浙江桐乡的青墩镇时, 北宋亡国已经十年。河南伊河、洛河之间, 是当时的沦陷区。洛阳是北宋的西京, 自汉至唐至宋, 不仅是故乡的代称, 也是故都的代称。洛阳牡丹甲天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 而此时洛阳也已经沦陷十年了。诗人在江南看到牡丹, 不由得思念起洛阳, 思念起沦陷的国土。“独立东风看牡丹”一句写得极好, 把诗人的无限思念、亡国之痛都蕴涵其中。面对牡丹, 思念北国故土, 是惆怅?是悲愤?从“十年伊洛路漫漫”一句细细品味, 大概两种情感兼而有之。在这里, 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全都通过叙事得以释放出来。
二、“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妇孺皆知老少能诵的名篇。诗歌写了在月光如水的夜里, 游子转辗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诗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也许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游子吧, 那算得上“千里共婵娟”了, 或者说是“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在这一俯一仰的动作中, 饱含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只是叙事, 没有抒情, 却非常真切地表达了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感, 因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最后两句。武判官临行之时, 苍天也许是替诗人留客, 于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真是一场奇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形成了这样的“咏雪名句” (陈毅语) , 也造成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更多担忧:“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我们细细品味诗的意境:武判官骑着马早已转过山脚, 不见了踪影, 诗人仍站在那里凝望, 茫茫雪原上, 只有一行马蹄印留在雪地上, 清晰可见。诗人对友人的眷恋担忧、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那一行行清晰的马蹄印, 映衬着诗人满腹的惆怅。
四、“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描写一个秋天的夜晚, “客”游的诗人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 繁霜满天 (应是繁霜满地, 范仲淹曾有“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句子) , 诗人心中充满了愁苦, 觉得寒意袭人。正因为愁苦之深, 而更觉寒霜满地。听江枫飒飒, 看渔火点点, 诗人愁肠百结, 无法入眠。这时, 悠扬的钟声响起, 一声声敲在游子悲苦的心上, 此时此刻, 那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叙事中抒发了浓浓的游子之情。
五、“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中, 孟浩然乘船东下扬州, 诗人李白到江边送别。这应该是抒发“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的离情别绪的时候, 但诗歌并没有用一个挽留、惜别的字眼, 只是说“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站在岸边一直眺望, 直到船帆在碧空消失不见, 只见天边的江水在奔流, 作者站在岸上的时间有多长?同孟浩然的感情有多深?自是不言而明。这样的写法, 含意深隐, 真是“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和李白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后两句写朋友已经过江北去, 惜别的诗人还在江边眺望。不知诗人已经站了多久, 只见红日已经西坠, 秋日的黄昏, 江面上寒鸦点点, 江水悠悠, 表达着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这两句写景叙事, 不是抒情, 却比直接抒情更有韵味, 更感人。
李白还有一首送别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别人给李白送行。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抒发了朋友的情谊:汪伦和我的情谊深厚无比, 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 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深。这跟前面所举李、严的诗一比, 就显出来高低。它虽然说明了情谊之深长, 我们却感到有点泛泛, 因为那情是可以丈量的, 不过千尺。而前面所举两首诗虽然没有抒情, 反而让人觉得一往情深, 诗味极深。
六、“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行宫》:“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上阳宫在东都洛阳, 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虽然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魅力, 能让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 , 但她还是把后宫的美女全都赶出长安, 打发到洛阳等地的行宫, 即白居易说的“未容君王得见面, 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 一生遂向空房宿”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 这些宫女们于是在寂寞中度过一生。
这首诗中前两句以“寥落”“寂寞”概括了这些宫女们不幸的一生, 后两句“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最值得品味。这是叙事, 是一个场景:几个白发宫女, 百无聊赖地苦熬时光, 闲坐着回忆、谈论天宝年间的玄宗遗事。这些宫女年纪轻轻就被禁闭冷宫, “入时十六今六十” (《上阳白发人》) , 岁月把青丝熬成了白发。她们与世隔绝, 别无话题,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于是只能回忆天宝年间玄宗的遗事了。此情此景, 令人悲怆。这两句诗纯用叙事语言, 以时空的错位, 表现出宫女们一生的心酸,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盛衰感慨, 体现了诗人对宫女们凄苦命运的无限同情和对统治者摧残宫女青春的强烈愤慨之情。《容斋随笔》评价这首诗是“语少意足, 有无穷之味”, 其魅力正是来自于在叙事中借以抒情的表达方式, 含蓄, 隽永, 耐人寻味。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 篇5
【关键词】诗言志 抒情言志 形象 艺术手法
在《毛诗·大 序》中,对于诗歌的写作目的与动机,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言志。然而是他的内心产生激荡,并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诗人作诗的动机。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一开始就与抒情言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偏重抒情写意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存录和表述。因而朱自清先生推崇它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远的影响。“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言”,即说,吐露表达;“志”即志意,人们内心的志向、意念,即思想感情。它揭示诗歌不是记事、议论的,而重在内心志意的表现。“诗言志”的观念说明古人对诗作为文艺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相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西方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别。欧洲最早的诗歌是史诗。史诗作为叙事诗,它本身便是神话艺术化的产物。马克思曾谈到古希腊神话正是荷马史诗产生的摇篮。荷马史诗一方面以古希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远征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战争作为素材,另一方面又大量融进神话的因素,表现战争中的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人面对自然所焕发的巨大的生命力。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到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从神的英雄到人的英雄,以力量、勇敢、强悍、智慧为特征的英雄成为民族崇拜的对象,从而表现出西方民族的人生理想。而且它还影响到其后欧洲各国的长篇叙事诗创作。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歌德的《浮士德》,从表现巨大的外部冲突的英雄史诗发展为揭示人内心冲突的人的史诗。
二、 抒情写意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学既然重抒情,不重模仿,就使它对事物的描写一般不采取工笔细描、追求逼真的写实方法,而是多采取简略点染、追求神似的写意方法。当然,抒情写意也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但具体形象一旦与感情相结合,就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成了非写实的写意。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诗歌《游园不值》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形象与抒情言志的关系上来归纳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情意的表达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来实现的。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体可感的形象与情志的结合才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
三、 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 加强了作品以情动人的力量和诗情画意之美,它使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在作品中得到了自由展现,这正表现了文学的本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思维和有感情。人的思维能力使之认识到自我与环境的区别和对立,并力求改造环境,超越环境的制约,进入一个无限制的自由天地。但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出新的物质存在,然而任何新的物质存在都有其不可违抗的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始终未能超越环境束缚;新物质的创造只是更多地满足了人的动物性生理需要,却未能使精神获得彻底自由。而只有在文学艺术中,人才能让感情自由驰骋,照主观愿望自由地创造出不受任何限制的新天地。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表明,它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感为基调,以具体动人的形象为载体,以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辉煌,这与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叶嘉莹. 好诗共欣赏. 中华书局,2007.
[3]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抒情诗歌 篇6
一、追求独立、尊严、平等的女性
以女性身份加入到诗歌创作古已有之, 从卓文君到李清照, 她们都凭温婉细腻、多愁善思的诗行抒发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虽然不用打着旗帜, 但却有着自然流派的气质让女性主义诗歌也成为当代诗歌一处独特的风景。舒婷, 原名龚佩瑜、龚舒婷, 福建泉州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 插队时期开始写诗, 1975年, 由于几首辗转流传的诗作, 结识老诗人蔡其娇, 并在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 以一首《致橡树》而名噪诗坛。这首诗写作与1977年, 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苦难历程, 重新在历时废墟而站立起来的中国女性, 应如何看待爱情?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宵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来比喻哪些一味附和、利用爱情去攀附高贵抬高身份, 丧失自我的女性。即使象泉源, 象险峰、像月光、春雨给爱人带来温暖, 衬托爱人威仪, 都不是主人公的追求, 那么在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回答横空出世, 从思想上对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不平等的从属地位给予彻底否定。”你是“橡树”我是“木棉”你有你的“坚韧”, 我有我的“火红”, 我们以同样的姿态, 肩并肩, 以平等的形象共同扎根于泥土中, 独立、平等, 相互理解, 互相鼓舞, 互相支持,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有终身相依”。
诗人以优美形象、耐人寻味的比喻, 塑造爱情世界里的抒情女主人公眼中的对方和自我, 节奏铿锵, 语言高昂、感情饱满, 虽然带有些英雄主义的音调, 但也不失是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这和以往在男权社会中寂寞压抑、缠绵苦恋、委屈以全的女性截然相反。
“致橡树”中的抒情女主人不附庸男性, 不受男性控制, 但也不和男性对立争夺, 愿意承担生活的风雨,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站在和爱人彼此尊重和谐的条件下独立而有尊严地生活在现代生活中, 这种女性对自我价值人格的追求, 在舒婷大量诗歌中反映出来:
如:《双桥船》“不怕天涯海角/其在朝朝暮暮/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如:《赠别》“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要是不敢承担欢愉和悲痛/灵魂有什么意义/还叫什么人生/”
二、温柔善良关注他人的女性
舒婷诗歌的核心内容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而构成这一内容核心的主要方面是在她的大量诗歌作品中通过浸满自传色彩的抒情女主人公表现出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浪漫、温柔、真挚、聪慧, 关切现实关切他人, 无不散发出一种女性独特的芬芳。
“我为你扼腕而惜/在那些日光流动的舷边/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我为你举手加额/为你窗扉上闪耀的午夜灯光/当你在书柜前弯曲形象/”
诗中作为和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相对的, 以“你”的身份出现的第二形象:“拱着肩、袖着手, 怕冷似的深藏着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在困境中挣扎又徘徊, 命运遭遇挫伤不幸, 性格遭到打击扭曲的人物。此时, 真诚细腻的女主人公伸出善良诚恳而体贴温柔的感情之手“想这样安慰你, 想这样提醒你”, 这种“安慰”“提醒”包含着深层蕴含, 已经超越了“爱情”。实质上, 它是主人公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只有意识到自我存在并有自我意识的女性, 才能意识到他人的价值, 肯定他人的价值, 并帮助他人实现价值。
舒婷大量的题赠诗都围绕这类主题, 抒写此类形象。
又如:《雨别》“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
《春夜》“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
《兄弟我在这儿》只要夜里有风/风改变思绪的方向/只要你那只圆号突然沉寂/要求和声/我就会回来, 在你肩膀平静地说/兄弟, 我在这儿。
《童话诗人》“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
三、呼唤自由人性的女性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四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哭一晚。”
——《神女峰》
神女峰的传说最早流传于楚国的是民间神话。宋玉在《唐高赋序》中写道, 楚怀王在高唐观遇到巫山女神, 主动献身于楚王, 后来神女相思忧郁而化为山峰。三峡景观的神女峰又称望夫石, 是民间女子等待丈夫化为山峰的传说, 宋王之后一千多年间, 神女峰作为浪漫坚贞爱情象征被许多文人墨客弄词作诗。
舒婷清醒的感到, 神女峰的故事“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为什么要为表现等待的痴情把生命和青春都牺牲?人们把神女“陈规化”“楷模化”的同时, 也是把神女的心灵化为僵硬的石头抹杀生命的活力, 压抑了自由的人性。但是心/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对传统“妇德”发出的锋芒毕露的质疑, 也是对束缚人性的贞操观念发出的质疑。可贵的是, 在传统观念和生命价值的极端挑战中, 抒情主人公“紧捂住自己的眼睛”“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外部的世界激活了她内心的情感, 她不但看到“挥舞的各色手帕”, 还看到“沿着两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金光菊”和“女贞子”是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图示, 是抒情女主人公对传统妇德观念唾弃和背叛的物化, 是对人性自由的呼唤, 是对女性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鼓励。
诗歌《惠安女子》中写道:“幸福虽不可预期, 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呵, 浪花天边无际。”
这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爱情的悸动, 而后这个忐忑不安的青春女子在美好的季节被忽略被忘却被压抑了情感, 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 成为传奇。”在独立、尊严、平等的一脉相承下, 抒情主人公对自由人性的呼唤煽动了对男权的背叛, 对传统的背叛, 呼唤着灵肉合一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