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2024-05-17

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精选12篇)

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篇1

文章是作者情感的结晶。纵观古今文章, 无一不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清代的大学者袁枚曾说过:“有必不解之情, 而后必有不可朽之诗。”这句话虽说的是诗, 其实所有的文章无不如此, 只不过是抒发感情的方式不同而已。

抒情的方式有哪些呢?概括起来说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所谓直接抒情, 就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褒贬之情直接呈现于字里行间。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就是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开头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后, 由衷地说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自己对济南的喜欢毫无矫饰地表露出来。在写济南的山时说,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直诉肺腑, 你可以清楚地读到作者的深情与赞美。最后在结尾部分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充分地抒发了“我爱济南的冬天, 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里, 老舍先生把自己对济南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又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结尾是“活该!”二字独立成段, 作者直抒胸臆,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反动势力的痛恨与嘲讽, 和人民取得胜利, 反动势力得到应有惩罚的欢快之情。

但这种把感情直接抒发出来的方式往往并不常用, 更多的情况则是通过对其它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方式来抒情, 这就是间接抒情。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情。

作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或对事件发生的经过、体验的述说, 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寓着深沉的感情。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那一段文字:

“我说道:‘爸爸, 你走吧。’他往车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着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双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才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段文字全是叙事, 文中不着一个“情”字, 却在叙述中渗透着感人肺腑的爱子之情。故能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

第二、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情。

把情感寓托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这类抒情以景写情、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句句实景皆传情。这首元曲描写的景物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惆怅心情。

第三、通过议理来抒情。

把情感融进议论之中, 既是议论也是抒情。作者在发表见解过程中, 不由得情动于衷, 表露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情, 以取得既以理服人, 又以情动人的效果。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这节诗句, 充分评价了封建帝王们的不足, 气势磅礴地抒发了现代“风流人物”的伟大抱负和昂扬斗志。

第四、通过介绍事物来抒情。

一般来说, 说明文只要把事物说明清楚即可, 其间不掺进个人的感情, 但并不排除作者对说明事物的情感倾向。如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一文, 在说明松鼠的外形特征时, 写出了它的聪明、漂亮、灵巧,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文章中采取直接抒情, 还是间接抒情, 是和全文的主题、内容等相统一的。感情的抒发, 是作者情寓于中的不得不发泄。因此, 感情的自然流淌是文章最有魅力的抒情。

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篇2

(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

诗歌鉴赏

(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规律探究,掌握借抒情的抒情方式和答题模式。

2、能够运用规律探究中的答题模式答进行训练,并熟练掌握。

一、规律探究

诗词中主要的两种景和情的关系。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

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答题的模式一般为:景物的描述+意境的概括(一般为地点、时令、意境特征)+情感,如是赏析题目在前面或后面加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等表明手法的词语。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二、通关训练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③①【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3.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②① 2

二、1、秋天天气反复无常,时阴时晴,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满庭院一片冷清。我一个人呆呆地立在秋风中,静静地听着带有凉爽的秋声。云色暗下来,却没有大雁来来往往的身影,只能听到一声一声凄凉声音。夜半深更,人们都已散去,天地间悄无声息。屋子里,只有一盏孤灯照着空荡荡的屋子。我的酒意已经清醒,伴着这忽明忽暗的孤灯,一个人怎样能度过,这漫漫的长夜熬到天亮的时候?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2、一个人独坐在空堂上,陷于人生的悲哀,看到自己两鬓花白,此夜又将二更,时光无法挽留。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听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透过灯下,可以听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

空荡荡的堂室没有人的声响,独坐书床,灯下夜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就连打更声也没有听见。门外不知什么时候雪已经停了,遥望一轮残月挂在远峰半腰,近看门外一溪流水已悄然成冰。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3、小雨如丝像是要轻轻网

住暮春,落花狼藉满地将近黄昏。车马之尘到不了门可罗雀之地,宿鸟声中自顾自掩上门。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4、住在荒僻的地方,周围没有邻居,夜晚特别安静。原来的家业丧失殆尽,家徒四壁。在雨中,枯黄的树叶飘零,灯下有我白发老人。因我长久地孤独沉沦,有愧于君的多次看望。平素就有情分,何况还有表亲呢。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 篇3

【关键词】诗言志 抒情言志 形象 艺术手法

在《毛诗·大 序》中,对于诗歌的写作目的与动机,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言志。然而是他的内心产生激荡,并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诗人作诗的动机。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一开始就与抒情言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偏重抒情写意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存录和表述。因而朱自清先生推崇它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远的影响。“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言”,即说,吐露表达;“志”即志意,人们内心的志向、意念,即思想感情。它揭示诗歌不是记事、议论的,而重在内心志意的表现。“诗言志”的观念说明古人对诗作为文艺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相比,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西方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别。欧洲最早的诗歌是史诗。史诗作为叙事诗,它本身便是神话艺术化的产物。马克思曾谈到古希腊神话正是荷马史诗产生的摇篮。荷马史诗一方面以古希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远征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战争作为素材,另一方面又大量融进神话的因素,表现战争中的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人面对自然所焕发的巨大的生命力。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到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从神的英雄到人的英雄,以力量、勇敢、强悍、智慧为特征的英雄成为民族崇拜的对象,从而表现出西方民族的人生理想。而且它还影响到其后欧洲各国的长篇叙事诗创作。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歌德的《浮士德》,从表现巨大的外部冲突的英雄史诗发展为揭示人内心冲突的人的史诗。

二、 抒情写意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学既然重抒情,不重模仿,就使它对事物的描写一般不采取工笔细描、追求逼真的写实方法,而是多采取简略点染、追求神似的写意方法。当然,抒情写意也不能完全脱离具体形象,但具体形象一旦与感情相结合,就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成了非写实的写意。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诗歌《游园不值》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形象与抒情言志的关系上来归纳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情意的表达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来实现的。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体可感的形象与情志的结合才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

三、 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 加强了作品以情动人的力量和诗情画意之美,它使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在作品中得到了自由展现,这正表现了文学的本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思维和有感情。人的思维能力使之认识到自我与环境的区别和对立,并力求改造环境,超越环境的制约,进入一个无限制的自由天地。但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出新的物质存在,然而任何新的物质存在都有其不可违抗的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始终未能超越环境束缚;新物质的创造只是更多地满足了人的动物性生理需要,却未能使精神获得彻底自由。而只有在文学艺术中,人才能让感情自由驰骋,照主观愿望自由地创造出不受任何限制的新天地。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表明,它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感为基调,以具体动人的形象为载体,以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辉煌,这与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叶嘉莹. 好诗共欣赏. 中华书局,2007.

[3]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中法爱情诗的抒情方式比较 篇4

无论中外, 诗人以不同的内容、形式、风格饱含深情地抒发出获得爱情后的喜悦或是与恋人的悲欢离合, 生离死别, 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从表达方式上看, 中西方诗人对爱情的表述大部分是以抒情的方式来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却韵味各异。在西方各国爱情诗歌中, 我认为, 法国爱情诗最具代表性。

中国爱情诗歌大都是间接抒情。有时是借景或借物抒情, 多以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为抒情的对象;有时寓情于景 (或物) , 情景交融,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蒹葭》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评价:“古之写相思, 未有过之《蒹葭》者。”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诗人在这首抒情诗中着力抒发恋人之间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典型情感, 寓情于景, 借芦荻、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 展示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有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背景。而清秋景物特有的那种萧瑟的色彩, 则为全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此外, 诗人对于一些具体细节, 则做了模糊、省略的处理。这更使得这首诗带上某种凄迷而朦胧的魅力。这种朦胧化的表现手法, 就给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的主观参与留下了丰富的余地, 使读者能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加以理解和体验。诗中情感细腻而缠绵, 诗人把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放在清秋景物的特定环境中来表现。同时, 诗人将主人公那种惆怅婉转的细腻情思表现得十分真切而具体,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具体细节的朦胧与典型情感的真切, 使之能在更多的读者心中产生联想与共鸣, 极大地增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再比如: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宋·朱淑真, 《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题都城南庄》)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 《长相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 《竹枝》)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 《更漏子》)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断肠白蘋洲! (唐·温庭筠, 《望江南》)

诗人并不对自己所爱恋的人直接表述自己有多么爱她, 多么想她, 多么依恋她;他们的爱恋有多么浓烈, 自己的感情是多么的炽烈, 只是淡淡地寓情于景地抒发出自己的“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中国的爱情诗词讲究含蓄, 以淡为美, 这和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大多形式短小、讲究格律, 这就要求用最经济的手法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国诗人聪明地选择了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这种表达雅致深远的语言魅力, 于是逐渐有意识地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 含蓄地表情达意成为中国人内敛而厚实的整体性格的外在表达方式。

西方爱情诗歌, 尤以法国诗歌为最。法国爱情诗歌直抒胸臆, 不要任何“附着物”, 直接表明爱憎的态度。比如纪尧姆·德·马肖的回旋曲《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上人啊, 就算作为报酬;

既然你不肖填补其空虚,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死更好, 否则短叹长吁,

既没有欢乐, 又不肯罢休。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上人啊, 就算作为报酬。

法国诗人比埃尔·德·龙萨是法国最早用本民族的语言, 而不是用拉丁文写诗的桂冠诗人, 他的诗歌在欧洲各大国的宫廷中传诵一时。他曾经和友人及门生组织“七星诗社”, 提倡以法国民族语言写诗, 被称为爱情诗的圣手。

《宝贝, 咱们去看玫瑰吧》这首“颂歌”是献给意大利银行家的女儿卡桑德拉的。诗人20岁左右在布卢瓦和这位13岁的姑娘初次相遇, 三天后分别, 但美妙的回忆成为诗人不绝的灵感。

小亲亲, 我们两去看看,

今天清早, 当阳光灿烂,

玫瑰展开紫红的裙袍,

可今天傍晚, 是否已经

掉落花袍的点点红英?

褪尽和你一般的花貌?

唉!不要忘记韶光易逝,

小亲亲, 玫瑰已在花枝,

唉!何处再觅自己风韵?

哎呀!大自然真是后娘,

这朵花开得又美又香,

从早到晚, 已香销玉殒。

所以, 请相信我, 小亲亲,

当你的芳龄如花似锦,

当你的芳龄含苞吐蕊,

采撷吧, 采撷你的青春,

人到暮年, 如花到黄昏,

鲜花枯萎, 而美人憔悴。

这首诗以爱情主题, 极力讴歌爱情的美好、温馨和可贵, 主张热烈地享受生命, 追求欢乐, 倾诉恋人内心之人的追求和细微变化, 珍惜爱情, 拥抱“此时此地”, 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呼吁情人投身于爱河之中。

这首诗将青春比作玫瑰, 它只能鲜艳一天, 因此, 诗人呼吁少女珍惜自己的美丽, 接受爱情, 投身爱情, 否则衰老会很快来临。鲜花与大自然相连, 人就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样, 既然获得了生命, 就应该充分享受它, 而不是加以束缚, 这是对禁欲主义的冲击。

法国的爱情诗歌, 极力提倡为爱献身, 认为为了爱要敢于行动, 就是许诺来世也是值得的。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与被追求者之间是平等的, 对方不是高不可攀的仙女, 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恋人。诗人同意中人可直接对话, 以自己心中的火花去点燃恋人心中的火花。诗歌给读者的感染力更强烈。比如让-安东·德·巴依夫《弗朗西娜情诗集》中的十四行诗:

千秋万代, 要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岁月悠悠, 我一定全身心为你效劳,

这是我一颗真心, 虽然这心意很小,

我怕你我人一走, 此情再无人提起。

我要给你我身上最为美好的东西:

我有才智很美好, 我有声音更美妙,

借助爱神的火炬在漫漫长夜照耀,

让你的芳名能在我死前流芳百世。

如果, 我没有及时动手, 并抖擞精神,

为你竭尽我全力, 偏偏是造化弄人,

先把你对我藏起, 你比我先行一步:

我将如同是香客, 心中充满了虔诚,

纵然起身已嫌晚, 仍然要踏上旅途,

他必须抓紧时间, 急匆匆日夜兼程。

法国的爱情诗多是直抒告白, 奔放狂热, 充满激情的。法国诗人用最热烈的情感感染所爱之人, 渴望接受爱情, 直抒胸臆。“请你再吻我, 再吻我, 吻了再吻” (路易斯·拉贝, 《十四行诗集》) 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 想追求, 却又望而却步, “只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幽幽情思所系伊人, 相思益至, 如影在前, 伸手触之, 却遥不可及。虽不可得而情不散, 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 爱别离苦, 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有人认为, 中国的爱情诗朦朦胧胧, 更多的像是道不清的友情, 并没有表达出男女的爱情。于是, 就有人下了这样的断言:中国缺乏爱情诗创作传统。我却不这么认为。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爱情诗, 它们都是很浪漫的。只在于诗歌表达方式不同, 而这取决于他们审美取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如果说中国爱情诗是细柳扶风的婉约派的活, 那么法国诗就是大江东去的豪放派。

中国的爱情诗大都是悲情色彩较为浓重, 往往隐忍而不发, 含情脉脉, 像涓涓溪流, 借景、借物慢慢道出其细腻的情感。这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以自给自足家庭式的自然经济为基础, 造成了其文化的静态模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特别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纲常、道德观念的束缚:束缚人身, 束缚思想, 束缚爱情, 束缚婚姻, 对于爱情永远只能是坚韧的等待, “君当做磐石, 妾当做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西方国家, 特别是法兰西民族, 很早就是一个多民族共融的国家。航海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法国与其他各国家的联系, 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使得版图不断扩大, 多元文化不断涌入, 文化趋向动态模式, 注重个人价值取向。法国的爱情诗讲究写实, 追求情感上的涌动, “心儿, 马上去接这个吻, 由我的娇娘为你献上”。对于爱情, 他们始终是敢说敢做的行动派, 热烈表白, 勇于追求。

参考文献

[1]程曾厚译.法国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2.

[2]郑克鲁编著.法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秋天的抒情诗歌 篇5

《十月南行》

十月的秋风尚未饱满

你说你要御风而行

你幽幽的眼神告诉我

你的千笛之孔需要天籁之音的和鸣

那里不是碧浪柔曼,沙滩迷人

你却阔步的摇响了秋铃

浪尖千帆的雄壮

挂满涨潮的石壁

绿色思绪望海疯长

手臂一抡

就想蓝天发出了信号

你生命的主题是逆风而行,

河里的水一天天枯萎

秋风斜斜的把你往南吹

古色古香的夭折

你已折叠成一片红叶飘飞

行囊装满厚厚的祝福

你踏出了你向往的脚步

缕缕倦怠徘徊

喊成声声南行的.鸽哨

《秋日心境》

一整个秋天

我都站在窗前陷入冥想

浩荡的悸动被拒之门外

在秋风中流亡

有一双眼睛,永远的注视着我

注视我背后的虚空

无奈又断然的手势

举过头顶

比虚幻的艺术还要虚幻

一整个秋天

季节让我成为孤独的王者

唯一的王者

满怀渴望,并萌生一种念头

让流血收拾一场梦境

让脆弱与失落

滚出门外

可叹今晚的明月

只照亮无穷的苍白

而伊人笔下的字迹

泛出白霜

她用黄金的手指

敲痛我的心灵

《感动月菊》

一大堆形容词,就这样

从背后蔓延过来

秋天在我的眺望里

灿烂得无边无际

你月月开放的精神

打动了我绝望的心境

坐在烂漫盎然的深处

我没有了命运的痛

娇艳的光芒

散发无尽的力量

此刻,谁要坐在月菊中

谁就会抵达

花朵绝美的天堂

《秋天的一个苹果》

秋天,一个苹果

一团善良的火焰

静立桌前

一个苹果

一件精致的礼物

带来谁的芳香,含情脉脉

一个苹果

一段深情的记忆

经过谁的爱抚

抵达内心的滚烫处

一个苹果,一颗心

在这样的秋天里

《小雅·采薇》抒情方式分析 篇6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它对后来的诗歌从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小雅·采薇》一篇得后人评价,“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是三千年前一位解甲退役的老兵在归途中的唱叹曲。其中有对艰苦的戍边生活的简单描写,有旷日持久与日俱增的乡愁,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而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中对其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的评价已深入人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知此,则“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与“唯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情之深浅宏隘见矣。况孟郊之乍笑而心迷,香啼而魂丧者乎?

按照王夫之的理解,杜甫从沦陷的长安逃出来,冒死到凤翔朝见肃宗,惊魂方定,喜由心生,所以在《喜达行在所》之三里说:“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1]他的心情是愉快的,自然“心苏”。诗句是以乐景写乐。另一例,出自唐人李拯《退朝望终南山》[2],说自己退朝罢,心情不错,看终南山景色是美好的,晴明满长安也是好的,也是以乐景写乐。“乍笑”是喜,“心迷”也指喜,是以乐景写乐;“香啼”是悲,“魂丧”也是写悲,是以哀景写哀。王夫之在这儿强调的是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不若《采薇》篇中的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对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表达来的深刻,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本诗的这种情景色调对立的结合方式评价是颇高的。除此之外,在王夫之的《诗广传·卷三》中他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观点:

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

但王夫之的对这几句诗的评价是否合适呢?

先来看《采薇》诗中老兵的遭际与境遇:与家人分别,在外戍边征战多年,不能回家;戍边条件艰苦,衣食无着,居无定所;长年收不到家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加的是保家卫国的戍边战争;垂暮之年在回家的路上,满心凄凉忧惧,归途艰难。首先,设身处地想来,这位老兵思乡的情感肯定是非常浓烈的,多年不归,在外条件艰苦,收不到家信,这种与日俱增的思乡情绪和对家人安危的担忧通过薇菜从发芽到长大的过程抒发出来。其次,作为匹夫的自豪感。这不是一个只有一己私情的老兵,否则的话,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彼而维何,维常之华”、“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弥鱼服”,通过这些比兴和描写我们不难读出这个老兵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自豪之感,因为有这种情感,所以不能把这首诗的主题单纯地定位在厌战,它还包含着匹夫的担当意识,诗歌的主题也正因为这种意识得到了深化和升华。再次,是无限的忧惧、无限的悲凉哀伤之感。离家之时,是杨柳依依的阳春三月,归家之日,大雪纷飞,主人公已近垂暮之年,家人怎么样了,不得而知;自己满身伤病,青春年华抛洒战场,不免哀伤,况大雪当道,行路艰难,饥渴难耐,所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情感一哀而下,以哀伤收尾。诗歌正是循着这样的情感线索,由思乡的忧惧到报国的自豪,再到回家路上的无限悲凉,由一己的情感升华到作为“匹夫”的高尚,再回到一己的情感,真实而深刻。由此可以看出,王夫之对“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以“哀景写乐”来评价是有待商榷的。主人公可能在刚接到回家命令时会有短暂的狂喜,但思量前后,瞬间转悲。他的家可能已经是“松柏冢累累”了,自己戍边征战,九死一生,经历的太多,已没有了生的激情,毫无喜乐可言了。

在这儿有必要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乐景”?什么是“哀景”?关于两者的划分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那这“乐景”“哀景”又是站在什么立场、从谁的情感角度来划分的?同样写到雪,岑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却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渴望建功立业的岑参到了西域,满眼都是奇特与惊异,大如席的雪花无疑又带给他惊喜;带着无限失落的李白从长安出来,觉得仕途艰难,壮志难酬,漫天飞雪成了他行程的阻碍,悲由心生。这就说明,从具体的诗歌情境中游离出来的雪到底是“乐景”还是“哀景”显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乐景”、“哀景”的划分还得回到诗歌本身,也就是说还得看抒情主人公的心境。朱光潜在《美感经验的分析(三):物我同一》一文中曾指出:“我们对于人和物的了解和同情,都因为有‘设身处地’或‘推及及物’一副本领。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处境,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同样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3]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决定了物象的情调是什么样的。进一步而言,天物荣凋本身不带有丝毫的情感,它们身上的情感是人为加上的,是乐是悲这要看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如何,为哪种物象情调的出现做了情感准备和情感投入(当然,这点抒情主人公可能自己也意识不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河畔关关求偶的雎鸠鸟之所以闯入抒情主人公的视野,打动他的心,是因为这个年轻的男子正在为情所困,求偶不得;杜甫之所以“静影千官里,心苏七校前”的情感前提是他历尽波折终于见到了皇上,陡然感觉到江山社稷有救了,感觉到自己有望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了。这也就是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

为什么在王夫之评价之后又有许多诗评应和呢?这儿有个抒情角度的问题,即是以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抒发来看还是以诗歌欣赏评鉴者的角度来看。乐景写哀,以诗歌阅读者的眼光来看,大略是合理的。离别的时节是阳春三月,满眼生机,古人说“春山含笑”,这是“乐景”(这是过往的审美经验造成的)。可是就诗歌主人公而言,他要离别亲人,戍边征战,不知何时归来,这一别很可能就是生离死别。尽管春光灿烂,杨柳扶风,但被离别的愁绪占满了,他应该是感觉不到盎然的春意的。“杨柳依依”对他来说,甚至带了悲哀的色彩。这样看来,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悲哀的,“杨柳依依”也应该是悲哀的。德裔美国学者阿恩海姆以完形心理学著称于世,他说,垂柳是“悲哀”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乐景”不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而是后来的诗歌欣赏者的情绪。其实,在这以“哀景写哀”并不减轻诗歌情感的表达力度。

那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一句诗到底蕴含着什么呢?

从《小雅·采薇》的前三章可以看出,薇菜只是从发芽到长大,看似只过了一年的时间,其实这个士兵在外多年,回家时已近垂暮之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答案就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这一句诗有两层意思:第一,告诉了我们这个士兵离家和回家的时节,离家在春天,回家在冬天;其次,它告诉我们这个士兵离家和回家时的年龄,离家正处青春年少,回家时已是垂暮之年。在这儿春天和冬天不只是自然现象中的季节,它们更表示着抒情主人公的生命季节。

其实,这与古代诗歌中的“天人合一”的抒情方式有关。“天人合一”的提法虽然出现较晚,但在先秦的典籍中已经有这种思维方式的萌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包含诸多层面,有一个层面就是天人相通。古人觉得,世间的一切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同人的生命情感相通的。而《诗经》中的“比”、“兴”用法就是这种思维在诗歌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这里抒情主人公借春天和冬天两个季节中的风物来表示自己的生命季节:离开时正值青春年少,归来时老迈迟迟,也就是汉乐府中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回”。只有这样理解,诗歌的语意才通顺,情感的抒发才顺畅;也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在后来衍生出古代文学“伤春”,“悲秋”的主题。

注释:

[1]《喜达行在所》之三 杜甫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2]《退朝望终南山》李拯 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凤楼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39页。

记叙文抒情的三种方式 篇7

记叙中的抒情,其实就是作者在文中用来表露自己或爱或憎的感情的文字。它常常出现在叙事之前或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叙事的过程之中。

初中生学写记叙文,抒情的文字最好安排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样可以起到确立文章感情基调,点明主旨、升华中心的作用。即使想在文章的中间进行抒情,也要注意安排在一个部分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以领起或总结这一部分。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进行抒情才能达到点明题旨、升华中心的目的呢?

一、借助叙述抒情

写作中,当把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时,它与一般的叙述就不同了。这种叙述,要以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为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才会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要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则可。例如《我追求,我快乐》中借助叙述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我是一条欢歌而行的小溪。我从一座险峻的高山流下,一路走来,我从岩石的身旁掠过,我曾滋润茵茵的绿草,也曾触摸过大地的脉搏。我的追求是追寻大海的足迹,一路奉献。在我前进的路上,人们喜欢用我洁净的身躯映照自己的脸庞,或者用我檫把脸。我至今仍能听到孩子们在我身旁嬉戏的回音,和那朗朗上口的洗衣谣。我在岩石间飞漱,我在平原上飞腾,我在乡野间飞泻,我一定要和大海融为一体。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我知道,大海是我最好的归宿,不管追求的路上有多少痛楚等着我,只要勇敢地追求,我就会感到快乐。

这段文字叙述了“我”坚定信心,矢志追求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路追求的快乐与欢欣,有力地突出了“我追求,我快乐”的主题。

二、借助描写抒情

借助描写,尤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情,这在记叙文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形式多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写作中,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笔下的万事万物,往往会笼上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了。例如《小街》中借助描写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小街像一条绸带由东向西飘去。那参差不齐的土屋与舒展的红砖碧瓦相间齐错排列东西两旁;围绕房屋的短墙上披苫成丘的积草显得肥肥胖胖;错落有致的小树为这条乡村小街镶上了一道绿边。横穿街道的电线上落着十几只归巢的麻雀,这一切,连同村东街口那棵老榆树,一并沐浴在暮霭之中,多情的炊烟又给它蒙上了一层轻纱。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黄土街交错排列的土房与红砖碧瓦房,村东街口的老榆树,暮霭中的缕缕炊烟等景物,都满蓄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表露了作者爱家乡、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笔调,为突出题旨,升华中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借助议论抒情

在记叙性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此时,作者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是被作者主观感情所支配了的,它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待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例如《人生有你而精彩》中借助议论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啊,就是你,茫茫人海中,是你点亮了我们生命里精彩的火花;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坎坷,走向生命的坦途;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黑暗,走向黎明;是你同我们一起攀登艰险,走向巅峰。——是你啊,友情!是你让风雨中的我们不觉孤独,一生有你,我们的人生有你而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了友情的珍贵,于是在写作时,借助排比的议论句式,抒发对友情的赞美之情,从而直观而形象地突出了人生因友情而精彩的主题,升华了中心。

语文诗歌中抒情语体的特征 篇8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表征 篇9

一、韵化、舞蹈化宾白的戏曲抒情表征

根据承袭宋元说唱文学的传统, 宾白的叙事成分较突出, 其与曲相较而言, 曲便于抒情 , 白长于叙事, 二者皆有侧重点。宾白包括散语宾白以及韵语宾白 , 然而韵语宾白大部分以诗词方式出现, 这就表现了古典戏曲中韵化、舞蹈化宾白及科介的抒情表征。不管剧中人物扮演哪种角色 , 只要上场就会有台词。然而在剧中无论是叙述性宾白还是对话性宾白 , 都夹杂着韵语和诗词, 虽然此举可能会打断故事情节的流畅性 , 但也正是中国抒情性传统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反照 , 它可以增强作品的诗化与雅化成分 , 体现作家和剧中人物情感的抒发。在《孟美女哭长城》中生动形象的戏剧人物形象, 直观的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 同时也反应了当代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暴政的决心, 歌颂了孟姜女的坚贞, 表现了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追求。长城是封建统治的代表, 反映的是苛政对穷苦百姓的压榨和束缚, 是对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将其结合戏剧的形象舞台动作, 具体生动的勾画出当代黎明百姓的真实生活的场景, 直观明了的抒发当代人们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以及表明和黑暗社会作斗争的决心。

中国古典戏曲公开承认其对戏曲舞台的虚构 , 不排斥、不剥夺弱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反而为那些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期望的弱者, 提供了相应的思想认知, 使人们在观赏戏剧艺术中获得更宽广的思想认知, 自由自在的虚拟舞台表演, 以形传神, 真实地抒发人们的情感。

二、诗化意境的戏曲抒情表征

诗歌和戏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 但是中国古典戏曲和其有着紧密的联系, 戏曲的发展与歌赋的选择是不能够分开的。中国的古典戏曲是以抒情为主, 叙述相对较弱, 而诗歌缺失注重情感的抒发。这就为人们站在诗歌的角度分析观看戏曲的角度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使得中国文学艺术具有诗歌方面的情感抒发形式。古代的艺术方式不限于现代艺术, 如,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小说等等, 都存在诗歌的情感发展趋势。因此, 曲词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延续着诗歌的传统抒情方式, 使其与戏曲有机结合, 发扬中国古典戏曲传统的抒情精神。

中国古典戏曲采用环境以及人物情感有机结合的手段, 通过戏曲演员虚构的表演以及歌颂, 勾画出相应的舞台环境, 让人们真正领悟画面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实现人们在观看戏曲的同时融入情景的效果。所以说, 诗化的意境是中国古典戏曲曲词抒情表征的重要内容, 戏曲中用诗歌的语言, 形象生动的刻画剧中人物, 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人物情感凭借诗歌的形式转化成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以及简单明了的概括其深邃的意境。

三、幻想、真实的戏曲抒情表征

中国古典戏曲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审美观的角度上强调写意性和主观性抒情性。戏曲创作者通过观察人们的爱恨情仇、是非观念以及真实情感的表达, 将实际生活以戏曲的形式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 使其成为人们对社会以及国家政治制度不满的情感的抒发的纽带, 所以, 有时为了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塑造或者思想情感的发展趋势, 虚构或者构造离奇幻想的情节, 以扩大化的表达人们事物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京剧《烧濮阳》剧中曹操的扮演人员利用其角色的特点, 演员从舞台前到舞台后, 再从舞台后到舞台前, 连续循环的舞台动作, 不仅把现有的舞台空间扩大了, 还给了观众视觉上的冲击, 使观众真切的认识到曹操在战争环境中的处境。戏曲正是以这种浓厚的主观表达手法表达其强烈的情感, 驱逐人们心中对战争的痛恨, 对和平的向往。

戏曲是古代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 其从审美的观点出发, 戏曲的语言淳朴、格调响亮, 它要求直接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 字字句句出自肺腑, 要求戏曲要具有新颖脱俗的创新性, 要能在其平凡中崛起, 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戏曲抒情表征重要的一面。总体来说中国古典戏曲构造的奇幻情节是随处可见的, 人们会为之所感、所哭、所动、所喜、所悲, 通过戏曲的分析观看, 真实了解到社会的光明以及黑暗的方面, 唤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所思所想。

总而言之, 中国古典戏剧即是叙物的词, 又是抒情的诗, 它在抒情方面较为擅长, 但在叙事方面就略显不足。因而, 中国古典戏剧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比较注重抒发感情的诗词, 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载体, 在戏剧的舞台上通过将其生活形态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 感染着观众, 让观众感动所感、悲伤所悲、开心所喜、哭泣所哭, 真正是观众身临其竟般,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郑泽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性[J].青年文学家, 2011, 12 (10) :241-242.

《小雅·采薇》抒情方式分析 篇10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它对后来的诗歌从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小雅·采薇》一篇得后人评价, “其类归《小雅》, 却颇似《国风》”, 是三千年前一位解甲退役的老兵在归途中的唱叹曲。其中有对艰苦的戍边生活的简单描写, 有旷日持久与日俱增的乡愁, 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有“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的忧惧。而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中对其中的“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一句的评价已深入人心。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知此, 则“影静千官里, 心苏七校前”, 与“唯有终南山色在, 晴明依旧满长安”, 情之深浅宏隘见矣。况孟郊之乍笑而心迷, 香啼而魂丧者乎?

按照王夫之的理解, 杜甫从沦陷的长安逃出来, 冒死到凤翔朝见肃宗, 惊魂方定, 喜由心生, 所以在《喜达行在所》 之三里说:“影静千官里, 心苏七校前。”[1]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自然“心苏”。诗句是以乐景写乐。另一例, 出自唐人李拯《退朝望终南山》[2], 说自己退朝罢, 心情不错, 看终南山景色是美好的, 晴明满长安也是好的, 也是以乐景写乐。“乍笑”是喜, “心迷”也指喜, 是以乐景写乐;“香啼”是悲, “魂丧”也是写悲, 是以哀景写哀。王夫之在这儿强调的是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不若《采薇》篇中的以哀景写乐, 以乐景写哀对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表达来的深刻,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本诗的这种情景色调对立的结合方式评价是颇高的。除此之外, 在王夫之的《诗广传·卷三》中他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观点:

往伐, 悲也;来归, 愉也, 往而咏杨柳之依依, 来而叹雨雪之霏霏, 善用其情者, 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

但王夫之的对这几句诗的评价是否合适呢?

先来看《采薇》诗中老兵的遭际与境遇:与家人分别, 在外戍边征战多年, 不能回家;戍边条件艰苦, 衣食无着, 居无定所;长年收不到家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参加的是保家卫国的戍边战争;垂暮之年在回家的路上, 满心凄凉忧惧, 归途艰难。首先, 设身处地想来, 这位老兵思乡的情感肯定是非常浓烈的, 多年不归, 在外条件艰苦, 收不到家信, 这种与日俱增的思乡情绪和对家人安危的担忧通过薇菜从发芽到长大的过程抒发出来。其次, 作为匹夫的自豪感。这不是一个只有一己私情的老兵, 否则的话,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彼而维何, 维常之华”、“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象弥鱼服”, 通过这些比兴和描写我们不难读出这个老兵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自豪之感, 因为有这种情感, 所以不能把这首诗的主题单纯地定位在厌战, 它还包含着匹夫的担当意识, 诗歌的主题也正因为这种意识得到了深化和升华。再次, 是无限的忧惧、无限的悲凉哀伤之感。离家之时, 是杨柳依依的阳春三月, 归家之日, 大雪纷飞, 主人公已近垂暮之年, 家人怎么样了, 不得而知;自己满身伤病, 青春年华抛洒战场, 不免哀伤, 况大雪当道, 行路艰难, 饥渴难耐, 所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情感一哀而下, 以哀伤收尾。诗歌正是循着这样的情感线索, 由思乡的忧惧到报国的自豪, 再到回家路上的无限悲凉, 由一己的情感升华到作为“匹夫”的高尚, 再回到一己的情感, 真实而深刻。由此可以看出, 王夫之对“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一句以“哀景写乐”来评价是有待商榷的。主人公可能在刚接到回家命令时会有短暂的狂喜, 但思量前后, 瞬间转悲。他的家可能已经是“松柏冢累累”了, 自己戍边征战, 九死一生, 经历的太多, 已没有了生的激情, 毫无喜乐可言了。

在这儿有必要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乐景”?什么是“哀景”?关于两者的划分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有, 是什么?如果没有, 那这“乐景”“哀景”又是站在什么立场、从谁的情感角度来划分的?同样写到雪, 岑参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白却说,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渴望建功立业的岑参到了西域, 满眼都是奇特与惊异, 大如席的雪花无疑又带给他惊喜;带着无限失落的李白从长安出来, 觉得仕途艰难, 壮志难酬, 漫天飞雪成了他行程的阻碍, 悲由心生。这就说明, 从具体的诗歌情境中游离出来的雪到底是“乐景”还是“哀景”显然没有统一的标准, “乐景”、“哀景”的划分还得回到诗歌本身, 也就是说还得看抒情主人公的心境。朱光潜在《美感经验的分析 (三) :物我同一》一文中曾指出:“我们对于人和物的了解和同情, 都因为有‘设身处地’或‘推及及物’一副本领。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 知道自己处某种处境, 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 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同样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 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3]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决定了物象的情调是什么样的。进一步而言, 天物荣凋本身不带有丝毫的情感, 它们身上的情感是人为加上的, 是乐是悲这要看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如何, 为哪种物象情调的出现做了情感准备和情感投入 (当然, 这点抒情主人公可能自己也意识不到)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在河畔关关求偶的雎鸠鸟之所以闯入抒情主人公的视野, 打动他的心, 是因为这个年轻的男子正在为情所困, 求偶不得;杜甫之所以“静影千官里, 心苏七校前”的情感前提是他历尽波折终于见到了皇上, 陡然感觉到江山社稷有救了, 感觉到自己有望实现“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了。这也就是王国维的“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色彩”。

为什么在王夫之评价之后又有许多诗评应和呢?这儿有个抒情角度的问题, 即是以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抒发来看还是以诗歌欣赏评鉴者的角度来看。乐景写哀, 以诗歌阅读者的眼光来看, 大略是合理的。离别的时节是阳春三月, 满眼生机, 古人说“春山含笑”, 这是“乐景” (这是过往的审美经验造成的) 。可是就诗歌主人公而言, 他要离别亲人, 戍边征战, 不知何时归来, 这一别很可能就是生离死别。尽管春光灿烂, 杨柳扶风, 但被离别的愁绪占满了, 他应该是感觉不到盎然的春意的。“杨柳依依”对他来说, 甚至带了悲哀的色彩。这样看来, 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悲哀的, “杨柳依依”也应该是悲哀的。德裔美国学者阿恩海姆以完形心理学著称于世, 他说, 垂柳是“悲哀”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乐景”不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 而是后来的诗歌欣赏者的情绪。其实, 在这以“哀景写哀”并不减轻诗歌情感的表达力度。

那如果不是这样, 那这一句诗到底蕴含着什么呢?

从《小雅·采薇》的前三章可以看出, 薇菜只是从发芽到长大, 看似只过了一年的时间, 其实这个士兵在外多年, 回家时已近垂暮之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案就在“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一句。这一句诗有两层意思:第一, 告诉了我们这个士兵离家和回家的时节, 离家在春天, 回家在冬天;其次, 它告诉我们这个士兵离家和回家时的年龄, 离家正处青春年少, 回家时已是垂暮之年。在这儿春天和冬天不只是自然现象中的季节, 它们更表示着抒情主人公的生命季节。

其实, 这与古代诗歌中的“天人合一”的抒情方式有关。“天人合一”的提法虽然出现较晚, 但在先秦的典籍中已经有这种思维方式的萌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包含诸多层面, 有一个层面就是天人相通。古人觉得, 世间的一切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是可以同人的生命情感相通的。而《诗经》中的“比”、“兴”用法就是这种思维在诗歌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这里抒情主人公借春天和冬天两个季节中的风物来表示自己的生命季节:离开时正值青春年少, 归来时老迈迟迟, 也就是汉乐府中的“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回”。只有这样理解, 诗歌的语意才通顺, 情感的抒发才顺畅;也只有这样理解, 才能在后来衍生出古代文学“伤春”, “悲秋”的主题。

注释

1[1]《喜达行在所》之三杜甫死去凭谁报, 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 喜遇武功天。影静千官里, 心苏七校前。今朝汉社稷, 新数中兴年。

2[2]《退朝望终南山》李拯紫宸朝罢缀鸳鸾, 丹凤楼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 晴明依旧满长安。

诗歌怎样抒情 篇1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诗歌鉴赏重点考查的项目之一,而我们只有明确了诗歌抒情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感情,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研究诗歌是怎样抒情的。

二、思想感情的内容

师问: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诗歌都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看大屏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古代读书人的追求是“文则提笔安天下,武则下马定乾坤”,连“谪仙人”李白也难免于俗,而当满腔的抱负实现不了之时,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师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咏史怀古诗,吟咏的是谁?有没有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贾谊?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才华出众,20岁左右就被汉文帝召去做博士,后升为太中大夫,汉文帝还让他做公卿,但是受到位高权重的老臣的嫉妒,后来汉文帝把他贬到长沙,做长沙王太傅,后来27岁时,汉文帝又想起了他,把他召回长安,做梁怀王的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抑郁而终。)

汉文帝是一位宽厚节俭的仁义之君,为什么贾谊会怀才不遇呢?

“汉文有道恩犹薄”,宣室,汉代未央宫的正殿,皇帝在宣室接见贾谊,他们面对面交谈,一直谈到半夜,文帝觉得贾谊讲得太好了,古代人都席地而坐,于是他忍不住将身子朝前移动,可是白白地向前挪了,因为“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诗人在悲叹贾谊的同时也是在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汉朝有一位美女也是很多人喜欢吟咏的,她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她出使西域,她是谁?——王昭君,昭君怀貌不遇,所以,文人悲昭君以悲自己。

总结: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其他的情感,比如,登高望远,凭吊古迹的感慨之情;远方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闺中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等,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诗人如此丰富的感情,是如何通过短小精悍的诗词抒发的呢?

三、诗歌怎么抒情

请看大屏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五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代版的“爱你一万年”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男女向对方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和直接抒情相对的是什么?——间接抒情。古人一般是比较含蓄的,像这种直接吐露心扉的情况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间接抒情。

再看这首诗: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师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这首诗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选取了冷月、残烛、秋雨、惊鸟、寒枝等意象渲染了悲冷凄凉的意境,融情于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清冷的心境。

晕:借“暈”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入。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拟人,写出环境的凄冷。

“残烛”:将要燃尽的蜡烛,一盏孤灯独明,且烛影暗淡,不仅不能给人光明、温暖的感觉,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李商隐说:“滞雨长安夜,残灯客独愁。”“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的情绪。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鸟在凄风苦雨中难以栖息,不时发出哀鸣,烘托出秋雨之夜的清冷、空寂和诗人悲凉孤寂的心情。

总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此时的心情很悲凉,于是他看到的景物也变得很凄凉,“冷”“寒”“惊”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此首诗的景和情是交融在一起的,我们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四、练习

2011年上海卷: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师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1.直抒胸臆。“忧愁不能寐”,“愁思当告谁”,表现了“我”夜不能寐又愁苦无告的孤寂、忧愁的情怀。“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以乐衬哀,衬托出客游之苦悲,表达了“我”欲归不得的思乡之苦。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皎皎明月,清凉如水,千里相共,烘托出寂寞冷清的氛围,表达了“我”思乡难归之情。

(皎皎明月,清凉如水,千里相共,最易勾起远客异乡的游子的乡愁。自古以来,人们特别容易见明月而起相思之情,因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看到同一个月亮。)

高考古典诗词间接抒情探究 篇12

一、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要表达的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并不直接抒写感情, 而是寄托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 越发使人体会到真情实感。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梅、兰、竹、菊、溪流、沙漠、细雨和梧桐等, 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意象。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故乡明月”多用于表达“乡思情”, “中秋圆月”多表达诗人的“相思情苦”, 而“长亭折柳”则表达的是“惜别情”等等。这些景物传达情感有一定的固定性, 因此平时做题时应注意多总结。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送走了好友, 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 江面上一只载着故人东去的船, 渐行渐远, 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逝。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 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 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二、托物言志: 也叫咏物抒怀, 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 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如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 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中的“桂花”色“淡”、体“轻”、性“柔”, 在人们不经意处散发着阵阵的清香, 不比一般鲜花的娇媚鲜艳, 却独傲群芳, 如同外表美丽而更兼品格高贵的君子。作者借对桂花的赞叹与欣赏, 同时也是作者高洁品性的写照。

三、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因此可见古典诗词中借古是为了讽今, 以表达诗的题旨。

四、用典抒情:包括用事和引用前人诗文句两种, 一般侧重指前者。理解用典,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 《博物志》中:“南海外有鲛人, 水居如鱼, 不废绩织, 其眼能泣珠。”诗人借鲛人泣珠的民间神话传说, 塑造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意在说明自己梦想与情思破灭后所得的只是满眼的泪水, 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怅然与哀怨。

五、叙事抒情:就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作者情感的手法。作者的情感往往曲折地蕴含在人物、事件的叙述之中。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通过写母亲给要去远方的游子缝衣这件事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

上一篇:光子相关下一篇:时间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