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2024-07-24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精选10篇)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1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977-1962),虽然主要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但它本质上却是个诗人。从13岁起,他就给自己立下人生目标:“要么当个诗人,要么什么也不想当。”他的散文和小说里充满了诗的意象,他自己也认为小说是“乔装了的诗”。对于黑塞来说:“诗是灵魂对经历的反应……诗最先只对诗人自己说话,是他的呼吸,他的呐喊,他的梦,他的挣扎。”诗歌是不需要经过内心沉淀的诗人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黑塞的一生大部分都处在孤独之中,他自幼就选择了一条避世的天国之路,从青年时期的叛逆,到为战争孤独地呐喊,到探求从“我”走向“自我”的内部之路,他的孤独更多地因为他的厌世心理在起作用。直至终老,他的一生很少摆脱过孤独、苦闷的情绪。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孤独的心灵历程。

一、叛逆者的孤独

叛逆使得青少年的黑塞走上了一条孤独的成才之路。成年后的流浪生活让其对孤独作了更加深刻地思考,虽然他也常常想要摆脱孤独,寻求出路,但是他最终还是识得孤独,让自己处于默默孤独的思考之中,他认识到孤独之不可避免,也认识到孤独之于人之重要性,艺术文学多半成就于孤独之中。

二、独醒者的呼声

信仰的丧失让欧洲陷入前所未有的战争灾难,黑塞想要摇醒人们的疯狂,但当时的世界是掌握在大多数盲从人的手中,少数的清醒者是无力对抗的。诗人呼吁人们返回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认为欧洲应该向东方学习,有自己真正的信仰;同时,他呼吁人们寻找失落在众人里的个体主义,找回“自我”,黑塞毕生坚持守护个体心灵。

1、孤掌难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的疯狂波及全国上下各个阶层,诗人们在书斋里为战争高唱凯歌,教皇为战舰下水举行首航庆典……黑塞为此写了一篇时文《朋友,请换个调子吧!》其中他强调了文人和艺术家在战争时期作为中立者的立场和任务,文学艺术没有国界,人们所要做的是努力建设超国界的文化,而不应抵制敌对民族的文学艺术作品。

面对战争,黑塞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始终是不足以抗拒这个你争我夺的世界,他转而反省自己在整个纷乱和罪愆中所担当的角色。但是黑塞的文章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和出版社的嘲讽和攻击,一下子使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此时,孤独在诗人是一种误入,误入到一个异己的世界中。他反躬自省,觉得自己“一切磨难都是自找的”,他服役期间在德国战俘辅导中心工作,其间父亲病逝,妻子精神病日益恶化,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上帝死了”,在尼采发出这样的感慨后,黑塞也无奈道“上帝死了,我还该活着?”他写了许多有关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对和平向往的诗歌,诗歌传达出对前途无法把握的迷惘之感,将自己的身心暂寄在美景、酒和徒然的空虚中,如《和平》《多难的年代》《战争第四年》《日子是多么难过》《躺在草地上》等。

2、朝圣者的呼唤

但对战争的沉痛反思,黑塞得出结论:对物质的理性崇拜已经使欧洲的文明走向没落,没有真正的内心信仰,然而怎样才是出路呢?

同时,黑塞还在致力于思考欧洲的前途,他又把眼光伸向亚洲,大脑中构想出他的“亚洲式的理想”。黑塞认为改造欧洲,更重要的在于文化的自新,而欧洲自新的方式上主要采取休养生息、顺其自然和自适其性的方式,而这正是老子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论的体现。那么拯救欧洲就是任现有的没落走向死亡,死亡而后新生,这便是庄子《方生说》对他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蕴含着内在的超越精神,不仅仅超越死亡本身,还在于极力在死亡的荆棘丛中开辟一条通向生存的希望之路。《在埃及的雕刻收藏品中》他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死亡,我们的信仰就是无常,我们的乞怜的形象/难以跟时间的破坏力对抗……在易逝的日光尘埃之中,时时刻刻,面向新的喜悦和痛苦,性急地永远复活。”这是东方朝圣的结果,却唐吉诃德似的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但是当战争终于结束,服役期满,1919年春,黑塞立即迁居到瑞士卢加若湖畔的山上蒙塔纽拉。从此黑塞彻底地走进了艺术中,诗人完完全全沉浸在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之中。虽然他常常感到,他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命运的问题,但是正面的冲突后果是灾难性的,他在战争中的经历证明了作为一个生活在艺术中的人,对现实生活的冲击力是渺小的、不堪一击的。这就是独醒者的孤寂,一种误入。战争的遗留病让黑塞觉得自己只有一种选择,即不计一切,投身文学创作,只生活在文学创作中。他开始学习作画。在他看来艺术生活未必就比现实生活轻松,而自己的这种进入也是被迫无奈。“在我们这个时代,作家是被赋予灵魂的人中最纯洁的一族,而今在机器世界和繁冗的知性世界的左右夹击下,我们被挤压进了一个真空的空间,陷于窒息的境地。”这时的黑塞无疑是孤独、苦闷的。

3、个体心灵的守护者但是黑塞仍没有停止探索人类命运问题,他呼吁个人要成为自己灵魂的主人而不是理智的奴隶。

黑塞认为面对力量强大的集体,无论是国家、家庭、学校还是宗教、政治团体,相比之下,个人是脆弱而渺小的。战争的疯狂更多地因为个人失落在了众人的尘土之中。于是他致力于个体心灵的守护,他写文章为个体主义呐喊,其理想是通过“个人的人道化”达到“世界的人道化”。

黑塞继承了印度婆罗门教对于自我的认识,由“我”引向“自我”的认识是一条通往内在的道路,“我”是个体的、利己的,而“自我”是宇宙和谐的一部分,黑塞认为我们作为人的任务是:在我们独一无二的个人生命中,在远离兽性,接近人性的路上前进一步。他在《通向内部之路》中热烈呼吁这种行为。在《自白》和《书》等诗歌中同样地体现了他这一理想。但是这种通向“自我”之路只是黑塞自己在走的路,这个道路是孤独的。同时他深信这样的道路是正确的,会引导人们走向永恒。经过了充满磨难的心灵漂泊,黑塞带着他的读者们重新返回自我,在新拓展的精神乐园里得到了提升。对于现实世界,诗人完全逃开了。1923年,他主动放弃了德国国籍,此后从不主动在公开发表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在旅游、作画的隐居生活中,诗人一直生活在自我营造的和谐氛围里,达到了“自我”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诗人依旧是孤独的,也许这要归结于一种对长时间地沉浸在自我的孤独状态下的厌倦。

三、孤独者的守望

黑塞开启了通向自我内部的道路,他坚持自己的作品是为个人心灵呐喊摇动的旗帜。在艺术的天堂里,他逐渐地思索自己的历程,“我自以为不受时事的影响,其实时事对我的影响比我想象的严重,我总感觉到有义务反抗……”他反省自己建立的这个“使人觉得作为诗人生活在其中是值得的”的精神王国。

厌倦了孤独的呐喊的他正像《最后的玩玻璃珠游戏的人》中描述的那样“这老人/休憩在废墟上,手里拿着珠子,/连从前有许多含义的象形文字/现在也只剩各色的玻璃粒屑,它们从这位高龄的老人手里/无声地流落而在沙地里消逝。”黑塞想要走出既定的生活状态,也许是预见到一个脱离现实的纯粹的精神世界是危险而没有生命力的,更大的危险是世俗世界的自身堕落的危机。既然要走出去,黑塞觉得,具体来说是走出道家的庭院篱笆,走向社会。他的理念带着他的读者转变了方向,但是他已经无法去实现了,行动上,诗人依然守望着那片心灵的故土,他没有触入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一直到逝世他都是处于隐居状态。只是在思想上,他已经开化,不再唯老庄的回归自然之道是尊了。

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黑塞最后的思想超越了道家无为思想对其大半生的影响,然而他依然是孤独而徘徊的,他没有最终走出逃避现实的隐居生活。超越了死亡的诗人,当他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时,总是怀着自己理想的人生价值,默默地守望。孤独是诗人的本性。

四、结语

艺术中的人们总是生活在自我构建的理想化天堂里,有着庄子般的天真,而现实生活却又像庄子般的狼狈。黑塞逃避现实的做法是能让人完全理解的,比他早几十年的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也曾经因对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绝望而宣布脱离政治,逃避社会,甚至“决定此后不介入人类的任何论争”。可是他不得不承认:“我有二十次相信我不再对政治发生兴趣了,但是任何重要的事情又引动我的好奇和热情。”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黑塞对社会总怀有内在的责任心。

黑塞孤独的一生和他与世格格不入的心态是相契合的,就像一个贬谪到人间的天使,来到了不属于他的世界里。他的诗是他唱出的歌,他毕生作诗不断,有274首被谱为歌曲,“他的生花之笔将我们的感情唤醒,使我们长期受禁锢的心灵暂返天真。”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2

他是谁?我也在用黑色眼睛找寻

天上的星光比灯光暗淡

像泉水一样的声音被她的美丽卷走了

而他的心灵依然被孤独包裹

神经质是真实的,寂寞的他

呻吟在辉煌人生的重负之下

丢失了太阳,等来了星辰

狂人的梦里黄色的乌鸦漫天飞

一个女人带走了他尘世的牵绊

再也看不懂他半只耳朵的玄机

孤独、忧郁的眼神疲倦了社会的眼帘

哀叹与悲伤在若干年后终究化为虚无

关闭了门,小屋就是整个世界

谁敲门,敲窗

无论男或女都没有再撕开一丝裂隙

里面储满了光明,还是梦坠千年的幽暗

听,宏伟的音乐从宫殿里传来

伟大的艺术家囚禁了自己

孤独中的挣扎 篇3

由于他兼具强健的体魄与细致专注的精神,Hans成为了我尝试攻克艰难线路与危险线路时的最好攀爬搭档。他离开我们之后,我突然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这孤寂感在我的心间一直萦绕不去。

他葬礼之后的第二周,我再次踏上了一次远征之行。这次旅行的前方是超越我以往完成的任何难度级别的线路。与我同行的有Roland Bekendam、Rens Horn和挚交Hans的一把骨灰。我们一路向北,剑指北极圈内的加拿大巴芬岛。

原计划中的目标明确至极:从一条全新的艰难路线征服一座该岛的未登峰。两周之后,另一项特殊使命渐渐浮出水面,我已经想不到更好的安置地点,我觉得如果我的挚友能安眠在这群山环抱之中也算是一件欣然幸事。所以他的这一把骨灰将会陪伴我们一起登顶,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成功登顶……

更多的任务有效分散了我个人过度集中的注意—但当心绪随着爱斯基摩人雪橇一起在Stewart村冰湖之上一路向北飞驰而去,一片莽莽之间,孤独感又一次涌上来。

一片黑暗与阴云中,我们的大本营完工了。但是天公不怜远途客,层层阴云笼罩之中我们根本分辨不出我们要攀登的是哪座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营帐中等待,等待好天气出现。与我同行的Rens也是Hans的生前好友,我们的话题也就自然转到了过去三周以来关于Hans的一切,能有人谈谈Hans的离去,其实也是一种舒怀,特别是在这旷野天地之间,更是一种难得而且必要的排遣。也许是我和Rens的交谈太多,插不上话的Roland常常自己一个人在思乡情结之中愈陷愈深。

三天之后,连续24小时的风暴驱散了山谷中笼罩多日的阴云,也驱散了我们心中的苦闷,这一刻方才觉醒,原来我们被如此美景环抱其中。紧接着我们开始观察山脉,目标出现,一面绝壁之上的终极路线,用了三天时间,我们往返多次把装备与补给运输至900米之上的绝壁之下,5月20日,我们的攀登正式开始。

天气却一直与我们为敌,从攀爬开始的第一天就在不断恶化。在我们攀登的整整十天中,天气一直不愿意向我们示好,恶劣的气候下,我们每天虽然还是在不断艰难推进,但是极低的气温?艰苦的路线,再加上问题不断的岩况,在时间耗尽之际,顶峰依旧遥不可及。我们不得不作出决定,下撤。放弃此次登顶。我只得把Hans的骨灰安置在我们此次旅程最高点处岩壁上的一片小平台之上,这里距离地面300米。铩羽而归的山谷中,我已经决定藏好我的装备、补给和燃料,以备下次远征。我期盼着明年能再回来,回来完成这未尽的旅程。在这北天雪国之中,除了呼啸而过的凛冽北风和偶尔路过此地好奇的北极熊之外,不可能有人来翻动我藏在峡谷中的物资。

从回家踏上归程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一年之后我必将归来此地。而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年中,我必须实实在在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除开高昂的费用,更大的难题可能是找到合适的旅伴,毕竟我住在一片大平原之中,谁又能与我结伴挑战如此艰难的魔鬼峰呢?

很快地我与10位来自荷兰和两位来自美国的优秀攀登家开始合作攀登,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对我的梦想之旅都表现不出足够的兴趣。无奈之下,我甚至萌生过独自一人前往的念头。

但是正在这时,Niels van Veen出现了。他仅仅只在网上看过几张Rens拍的黑白照片就立即决定加入我的团队。可怕的部分是,他根本没有任何大岩壁经验。北极圈内短暂的攀登天气窗即将到来,看来在绳伴方面我并没有其他选择,为此我们要做的准备又多了不少……在这一系列波折之后,我们两人,终于如愿北行。

5月初,我们抵达了Clyde河畔。当地爱斯基摩人给我们带来了坏消息,由于降雪量不足以承载狗拉雪橇,我们很可能得一路步行进入Stewart村。另一队人马闻此消息已经决定撤退,但是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然其实也是因为我的所有装备去年都被我埋在了山谷中,所以义无反顾,为了山谷中静静等着我再次展现勇气的Hans,我们按照原计划上路。

才刚出发没多久,在封冻的海湾中,我们两辆雪橇中的一辆就受损而必须更换。当地爱斯基摩人出发寻找新的雪橇,他们向我们做了应对北极熊的简短说明,留给我们一支步枪,还告诉我们应该射击北极熊的什么部位后离开了。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候他们的好消息,在这样的冻原上,时间过得总是很缓慢。但是命运女神这次似乎打算站在我们这一边,只不过几小时后,北极熊并没有出现,而我们的爱斯基摩人朋友却带着新的雪橇回来了。旅程得以继续,我们穿越了山姆-福特峡湾,紧接着,我们走过了Walker Arm峡湾,经历了路上的一切坎坷后,峡谷的入口,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

而进入峡谷也并非易事,乱石与陡峭的冰雪地形拦住了进入峡谷的通路,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很多时候不得不把货物从雪橇上卸下,把雪橇推过艰难的路段,再人拉肩扛350公斤辎重,通过艰难路段之后再次乘坐雪橇向前,所以从Walker Arm峡湾到Stewart山谷的区区五公里路程却耗费了我们好几个小时。但还是要感谢爱斯基摩人伙伴付出的巨大艰辛,我们最终来到了一年前我留下装备的小小隐蔽处。

环境温度在我们卸下雪橇货物时已经降到了零下20℃。然后雪橇渐渐消失在漫天风雪中,爱斯基摩人朋友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却才刚刚开始。搭好帐篷后,我们赶紧钻进了睡袋,在这样的旅程之后, 我感到非常的疲累,但同时也感到了那份责任。所有的一切,从移动营地,到准备三餐,再到征服岩壁,都落到了我们两人的肩头。成功不会自己到来,我们深知这一点。

一连三天,我们把沉重的物资背到900米高坡上的岩壁之下,在这里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帐篷,我发现我去年架设的绳索居然还在,北极地区的紫外线让它的颜色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在检查一番之后,我们还是决定继续使用这条绳索。

nlc202309040857

我们搭建了一个吊帐营地,在去年放置Hans骨灰的地方,我找到了他,这让我立即松了一口气,又再次感到那久违的伤感。我们当然得带着他的骨灰一路向上,直达顶峰。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超过100公斤的物资拉上岩壁300米处,除了露营设备和攀登装备,我们还携带了一顶吊帐和30公斤冰,以提供饮用水。

接下来的七天中,吊帐就是我们惟一的庇护所。白天我们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向上攀登头顶的岩壁上。离开帐篷之后,每一个攀爬日都是如此的漫长,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但我们仅仅因为扑天盖地的风雪暂停过一天,那一整天我们都待在睡袋中蜷缩在吊帐里。狂暴的风雪令吊帐摇晃不已,巨大落石和雪崩的巨响不止一次将我从梦中惊醒。从吊帐望出去,整个世界裹挟在苍茫的白色之中,一时间,我竟分不清自己是在梦里或现实,而身旁睡袋里躺着的,又是否是我的挚友、最亲密的攀登伙伴Hans?一整年过去了,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在这个无法攀登的日子里又重新袭来……

这里大多数的攀登都以裂缝器械为主,有些段因为裂缝太宽,我们携带的所有装备都无法施展,所以自由攀登也成为惟一的选择。但是由于气温极低,自由式攀登也必须戴上薄手套和特制的攀岩鞋,尽管如此,我冻僵的手指脚趾还是花了好几周时间才重新恢复知觉。5月20号,登顶日。我们总算成功了!在我开始这个计划的整整一年之后,我们成功了。峰顶看不出任何先前有人登顶的痕迹,所以按照攀登界的古老传统,我们把这座山峰命名为“Copier峰”,这是为了让世人记住Hans Copier这个名字。我们在峰顶堆放了一个石冢来纪念登顶,也把Hans的骨灰匣安放在这里。在峰顶停留的短短片刻,我自觉有许多话要同Hans说,但是想想我们过往曾有过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攀登,似乎也不曾有太多的交谈。我们的默契,对攀登、对人生、对理想,好像早已经逾越了语言的形式。那一刻,我心里是一种淡淡的伤感,悲喜交集。

两天后撤回到地面营地,我们却发现卫星电话失效了,我们无法与文明世界取得任何联系,家人一定已经开始着急,我们的赞助商Levi还在等着我们的电话以确定何时来Walker Arm接我们。

这时我突然回想起来,三周前当我们巡视峡湾的时候,我曾经看到在山姆-福特峡湾中有一个营地。如果现在那处营地还在,就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回到文明世界。我们决定花费两天时间先把装备运送到Stewart峡谷口,然后一路轻装徒步到山姆-福特峡湾。我们带上了足够三天的食物?两个睡袋、一顶小帐篷,当然还有为防止误闯北极熊领地而带上的枪。

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当时我们真的需要在冻原上徒步90公里,仅仅为了打一个电话。无论如何,我们成功了,我们找到了一队六名高空跳伞者的奢华营地,当然还有丰富可口的食物!我差点儿忘了,当然我们也找到了电话。

我们把那座800米Copier峰上的路线命名为“略少的交谈”( A little less conversation),因为这个名字能让我回忆起过往的日子……

论王家新诗歌中的苦难与孤独意识 篇4

一、苦难沉思的精神探索者

伟大的诗人总是思考着苦难。因为人类文明的前进总是伴随着苦难, 个人对于真理与精神的探索也是伴随着苦难。王家新的许多诗篇当中就弥漫着浓郁的苦难意识。在这种苦难的沉思当中, 王家新反省着自我, 思考着时代, 顿悟着生命的意义……对于苦难的思索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他九十年代初期的代表作品《帕斯捷尔纳斯克》。读这首诗歌, 我们可以看出王家新对于苦难承受者的崇敬。“你的嘴角更加缄默, 那是|命运的秘密, 你不能说出|只承受、承受, 让笔下的刻痕加深|为了获得, 而放弃|为了生, 你要求自己去死, 彻底地死|这就是你, 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 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从雪到雪, 我在北京的轰然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 我在心中|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那些放逐、牺牲、见证, 那些|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那些死亡中的闪耀, 和我的|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 我怎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 (《帕斯捷尔纳斯克》) 在这首诗中充满的是“黑暗”、“放逐”、“劫难”、“牺牲”、“死亡”等意象。这些都营造出一种苦难的氛围。这首诗中吟诵的对象帕斯捷尔纳斯克是前苏联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与作家, 他的文学体现着俄罗斯民族的良知, 然而并不为国家所理解, 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遭受着巨大的苦难。王家新其实在灵魂的深处与这位伟大的作家与诗人有一种契合。“非常明显, 这首诗中的个人化倾向, 所强调的不是从时代中抽身而退, 也不是逃避对时代的责任和对传统的绝对反叛, 而是显现为人与世界的必然相遇, 显现为个人对以往人类精神的主动承续, 以及凭借一己的存在来承担起人类命运与生活的全部压力。在这个意义上, 帕斯捷尔纳斯克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象征, 他是王家新为自己及同时代人所矗立的精神高度, 借以自我观照、涤净心灵中的雾霭。”[1]在九十年代的大环境下王家新在诗的价值上站的高度是相当高的。“王家新在《帕斯捷尔纳斯克》中所呈现出来的沉痛和受难感是同时代诗人中相当少见的, 王家新的诗歌写作技巧可能不是同时代诗人中最好的, 但是他特有的知识分子的情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对命运和时代的深锐审视却无疑是同时诗人中最为出色的, 从而使得王家新成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的一个个性化的独特存在……”[2]王家新在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苦难意识主要是诗人的崇高追求与这个时代难以融合。当时帕斯捷尔纳斯克面对前苏联对自己的误解, 王家新对于诗歌的追求面对九十年代诗歌衰落的背景, 两者内心的苦难是有相通之处的。还有如“雷雨就要来临, 花园一阵阵变暗|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对此无话可说|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 现在|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起风的时刻, 黑暗而无助的|时刻!守望者|我们能否靠捶打岩石来承担命运?|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 是否就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涩……” (《守望》) 这首诗也深切地体现着王家新的苦难意识。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诗人注定在精神上痛苦, 他已经准备好在这个时代承受一切悲苦。其实这种强烈的苦难意识实质是诗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王家新作为‘中国话语场’中思考、写作与发言的中国当代诗人, 除了诗歌本体理论的探索, 他更是一直主动致力于思考中国当代汉诗的前路并为此不懈地孜孜以求。”[3]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使王家新以一种苦难意识探索中国诗歌的深层精神内涵。

二、孤独思索的守望者

真正的诗人都是孤独的, 因为他们总是提前感知人类所面临的精神痛苦与生存危机。诗人总是同时不断地在思想上超越自我, 然而与现实的重重矛盾又往往使他们陷入孤独。在整个九十年代的诗坛王家新就是这样一个孤独者。面对商业化的时代, 面对市场经济对于文学与诗歌创作的冲击, 许多诗人已经退出, 或者诗歌创作的方向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王家新在诗中依然坚守着诗歌的崇高。“干旱的冬天。朋友们来来往往, |谈论着诗歌, 或乡间的新鲜空气。|他们有的驱车来, 有的打的来, 一个个|比十年前更有钱、更有名。不错, |诗歌是一个想象的花园, 但其中|癞蛤蟆的叫声为什么不能愤怒地响起?|我目送着人们离去, 回到大气污染屋下, |回到那个于我已日渐陌生的城里。|我已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这样很好, |这使你有可能想象但丁回首眺望佛罗伦萨的|那一瞬;这使你有可能属于这个漫长的|冬夜:它在等待着你。” (《一九九八年春节》) 从这首诗当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王家新在这个时代孤独的坚守。在这首诗中, 朋友们依然都谈论着诗歌, 可是“比十年前更有钱、更有名”、“大气污染屋下”、“日渐陌生的城里”、“我已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从这些诗句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孤独的守望者。物质的追求已使昔日的朋友们放弃了诗歌, 对于诗歌的“这片净土”只有诗人一人还在坚守。但是整个时代正在发生变化, 人们对于诗歌向往已经成为历史, 这也是王家新体会到的。但是王家新还是用自己的诗歌在这个时代探索着。“毋庸置疑, 王家新是孤寂的。但是, 这种孤寂并没有吞没他, 相反, 并且由于‘孤寂’, 使得他的诗歌中更自觉地闪耀着一种‘明亮的激情’。” (1) 王家新以自己的孤独表达一种激情, 即证明诗歌依然存在的价值, 诗歌依然是人类灵魂的向导。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王家新诗歌中的孤独并不是对于时代的逃避, 而恰恰相反他是以自己的这种独立证明诗人存在的价值。“七年了, 没有一个字来, |他只是远离我们, 旅行, 旅行;或许他已回到但丁那个时代, |流亡在家乡的天空下, 或许突然间|他出现在一个豁然开阔的谷口———|当大海闪光, 白帆点点在望。|他来到一个可以生活的地方。|七年了, 我的窗户一再蒙上白霜, |我们的炉火换成了暖气———为了|不在怀念中生活?而我一如既往, |上班、写作、与朋友聚会……|只是孤身一人时我总是有些害怕;|我怕一个我不在认识的人突然敲门。” (《旅行者》)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孤独中自我流放。从“七年”、“旅行”、“流亡”、“孤身一人”这些意象可以看出王家新始终让自己进入到一种诗的意境当中, 这种境界是孤独的。诗人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最后一句“孤身一人时我总是有些害怕;我怕一个我不在认识的人突然敲门。”诗人很明白在诗的世界就是孤独, 甚至与这个生活的社会隔离。王家新的这种孤独探索其实就是在反抗九十年代那种商业化社会大潮对于诗歌与文学的冲击。“我们可以说, 以王家新为代表的1990年代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既承担着历史因袭的重负, 又面临新时代全能意识形态、全球化浪潮、世俗商业主义, 乃至知识界 (包括诗界) 内部大分裂等多重现实语境的复杂而暧昧的压迫与纠缠。”[4]正如王家新诗中说:“为了这一瞬|让我上路|让我独自穿过千万重晦明的山水|让我历经人间的告别、重逢……” (《“北京的树木要绿了”———友人书》) 为了诗歌, 王家新在告诉这个时代, 他愿意忍受痛苦, 他愿意在孤独中探索。最终希望在这个“非诗的时代”为诗歌能够开辟一片新天地。在九十年代的商业化大背景下, 王家新的出现是一个独特, 是诗坛的幸运, 他用自己的孤独在诗歌当中探索诗人存在的状态。

整个九十年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诗歌的创作是不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 大众对于物质与表层娱乐的追求让诗歌这种精英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诗歌的未来发展受到很大的打击。许多诗人与读者对于诗歌都出现了严重分化。专业的诗人已经在减少, 诗人下海, 进入高校任教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很多读者也对诗歌失去关注, 或者兴趣转向更容易接受的影视娱乐。然而在九十年代王家新却以他的执著继续着探索, 继续担负以诗歌承载人类精神的重任。他在诗歌中摒弃当时诗歌创作的生活化, 而是在诗歌当中渗透苦难与孤独的意识。在这种苦难与孤独意识当中, 王家新使诗歌远离这个喧嚣的尘世。他将用自己对于苦难与孤独的重新审视, 将诗歌重新回归于一种神圣。王家新可以说才是九十年代真正的诗人。他的苦难与孤独意识让九十年代的诗歌有了真正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9.

[2]霍俊明.在寒冷的雪中让内心和时代发声——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欣赏[J].名作欣赏, 2008 (11) .

[3]蔡健.王家新与俄罗斯流亡诗人诗学关系研究[J].十堰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

孤独的守望诗歌 篇5

早已习惯,

一个人在夜空下观望,

在寂静的长河仰视着夜里遥远的星辰,

不再过问世事的变迁!

一直寻找------哪一颗繁星最亮是否也会闪耀着你的眉间点点?

一闪一眨眼的视线,则好似读懂了缠绕的惆怅。

却又默默不语……

我始终是我。

即使尘世依旧烟火迷离,

无论此后境遇何许,

我都不会忘怀还有一个你执我之手,

用一生的爱,许一世的.情!

揽一份恬淡的心境,

守着如初的约定。

时常就这样一个人,

静静的,静静的沉醉在这样的夜晚。

只等眼眸里的视线在夜空里渐渐的搁浅,

才慢慢闭上这忧郁的眼。

原来独自一人的多愁善感如此凄凉!

指尖上清柔的月光,

不知邂逅了谁的梦乡……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6

一、在诗歌中的表现

孟浩然为后人留下两百六十多首诗, 并且摆脱了初唐应制诗、咏物诗的狭窄范围, 更多表现自我的情感, 所以我们才能在诗中寻找诗人思想痕迹。

在诗中, 孟浩然使用了很多凄清悲苦的词语, 如恨、愁、悲、孤。例如, “南望鹿门山, 归来恨相失。”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接袂杳无由, 徒增旅泊愁。” (《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 “日夕凉风至, 闻蝉但益悲。” (《秦中感秋寄上人》)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最喜欢描写夕阳西下的晚景, 在诗中随处可见黄昏的景象, 日夕、落景、夕阳、日暮、日落、日斜、夕曛、暝还、暮归、夕岚、余照、残照都是诗中常见的词语。“落景余清晖, 轻桡弄溪渚。” (《耶溪泛舟》) “去去怀前浦, 茫茫泛夕流。” (《夜泊宣城界》) 在落日的余晖中, 诗人或送别友人, 或泛舟河川, 或在山寺古庙, 一切笼罩在非明非暗的夕岚中, 与诗人的忧愤、清高, 以及黯然神伤结合起来, 形成无尽的孤独之情。

诗人也极爱用“空”字, 有四十余处, “日夕望三山, 云涛空浩浩。” (《宿天台桐柏观》) 诗人被世俗之事所烦恼, 黄昏时登临向往神山却不见, 见浩浩云涛顿生孤独无人相知之感。“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留别王维》) 诗人干求无望, 空怀满腔热情, 只好回乡自守寂寞。“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高阳池送朱二》) 物是人非, 曾经的繁华变成荒凉之地, 令诗人感慨之余也空留寂寞神伤。

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意识的是诗人塑造的思妇与游子形象。诗人描写思妇的诗句并不多, 却将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 如《赋得盈盈楼上女》:“夫婿久离别, 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 愁思懒缝针。燕子家家入, 杨花处处飞。空床独难守, 谁为解金徽?”思妇在楼阁之上望着远方, 似乎盼望离家已久的夫婿忽然出现, 但是她知道这只是空想罢了。思念离家已久的夫婿, 见景生情, 心情更加愁苦, 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孟浩然曾经远离故土来到长安, 也曾游历吴越, 作为一名游子, 他自然真实地抒发了内心的孤独羁旅之情。例如《落日望乡》:“客行愁落日, 乡思重相摧。况在他山外, 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 云暗失阳台。可叹凄遑子, 劳歌为谁媒。”黄昏之时, 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因功名未立、壮志未酬不能归家, 而在异乡又没有相知援引之人, 诗人将无限的愁思和忧愤都融入一种空茫没有目标的孤独寂寞之中, 令人嗟叹。

二、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位生于盛唐时代的诗人, 年轻的孟浩然和其他人一样, 满怀一腔热血, 渴望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他曾经去洛阳、长安求仕, 信心满满地写下“何当桂枝擢, 归及柳条新。” (《长安早春》) 但不料应举落第, 希望破灭, 但是他仍不甘心, 继续谋取仕进。《唐才子传》中记载:“ (孟浩然) 四十游京师, 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 浩然曰:‘微雨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众钦服。”诗人博得才名, 却没有得到功名。纵然仕途坎坷, 孟浩然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 他在《京还赠张淮》中说:“欲徇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晏起, 束带异抽簪。”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嵇康以“七不堪”为由不愿为官的典故, 表白自己不屑于做趋炎附势的小吏, 更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 推崇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种高洁的品格注定孟浩然将是孤独的, 在“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界中, 孟浩然必然会被排斥在外。

《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维私邀入内署, 俄而玄宗至, 浩然匿床下。维实以对, 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 浩然再拜, 自诵所为, 至‘不才明主弃’之句, 帝曰:‘卿不求仕, 而朕未尝弃卿, 奈何诬我!’因放还。”应举不第对于诗人的打击很大, 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清高耿介终不会容于世, 在这样的官场上, 自己是孤独的, “跃马非吾事, 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 去矣北山岑。” (《秦中苦雨思归》) 怀着不遇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失望, 孟浩然回到家乡。

孟浩然的孤独还在于不被人所理解, 他在诗中常常发出知音难遇之感慨:“知音徒自惜, 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 谁知鸾凤声。” (《赠道士参廖》) “今日龙门下, 谁知文举才!” (《姚开府山池》) “谁识躬耕者, 年年梁甫吟。” (《与白明府游江》)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惜。” (《留别王维》) 与其说这是怀才不遇的忧愤, 还不如说这是诗人无人知、无人识的孤独寂寞。

三、对待孤独的态度

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 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 除了漫游之外, 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襄阳鹿门山隐居, 当时的士子们把隐逸看作是进入政治舞台的一条道路。科举考试固然是干禄的正途, 隐居山林也是钓名猎官的捷径。许多士子故意隐居在深山幽谷, 等待州郡推荐、朝廷征辟, 而科举失利的孟浩然却似乎是想在隐居中寻求解脱。“古来圣贤皆寂寞”, 孟浩然的家乡襄阳历史上多隐逸之士, 如庞德公、诸葛亮, 孟浩然对他们敬仰有加, “昔闻庞德公, 采药遂不返。” (《登鹿门山怀古》) 对陶潜也赞叹不已, “尝读高士传, 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 自谓羲皇人。” (《书怀贻京邑同好》) 孟浩然在仕途上遭受挫折, 转而投向隐居的生活, 而他自己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 在诗中时时说起:“迟尔同携手, 何时同挂冠?”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余意在山水, 闻之谐夙心。” (《听郑五愔弹琴》) “烟暝栖鸟迷, 余将归白社。” (《宴鲍二宅》) “因声谢朝列, 吾慕颖阳真。” (《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 面对官场的黑暗、旁人的不解、难遇知音, 孟浩然回到田园, 学习他曾经敬仰的先辈们, 在宁静纯朴的山林田园之中排遣心中的孤独。

他在《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中描写道:“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在诗人眼中, 大自然是静谧清幽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斜照下来, 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微风吹过潺潺溪水却又发出清越的声音, 让人如在梦幻中, 大自然的美似乎占据了诗人心中的孤寂, 然而若没有这种孤独与寂寞, 又怎样发现大自然的清幽之美。

与此同时, 孟浩然与高人隐者、禅师道士的往来愈发密切, 他的诗中也频繁透出坐禅修道之意:“依止此山门, 谁能效丘也!”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纷吴远游意, 学此上生道。” (《宿天台桐柏观》) “何时还清溪, 从尔炼丹液。” (《山中逢道士云公》) “愿承功德水, 从此濯尘机。”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向往佛法又与王维不同, 王维将佛禅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掺入佛法的精妙。没有深入研究佛禅, 悟彻生活, 就写不出好的禅趣诗。孟浩然并没有像王维那样深深陷入佛道之中, 在诗中, 我们也只是觉得他只是发一时之感慨, 在这个世上, 求仙问佛能够排遣心中的孤寂, 僧人道士能够理解他心中的苦闷, 说到底, 佛道并不会占据他生活的全部, 这是他对待寂寞的方式。

总之, 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 作为受后世敬仰的一位著名隐者, 孟浩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然而他也是孤独的, 他的孤独不仅仅是外在的, 更是内心深处的孤独, 这位孤独的隐者寓情田园, 游览山川, 成就了一位著名诗人。

参考文献

[1]孟浩然, 赵桂藩.孟浩然集注.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1.

[2]孟浩然, 孟浩然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3]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 1990.

论苏轼诗歌的孤独体验与归依体验 篇7

关键词:苏轼,生命体验,诗歌创作,影响

体验生命, 感受生命的向力, 是作家艺术创作的根本指向, 是使其艺术创作生气勃勃的首要条件。艺术家在感受个体生命、感受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于苏轼而言, 在坎坷曲折的仕途生涯中, 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孤独体验、归依体验和超越体验, 本文阐述苏轼诗歌中的孤独体验与归依体验。

一、苏轼诗歌的孤独体验

“孤独”除了指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外, 主要指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在某种历史条件下, 具有独立精神的人, 因其独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准则与流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保持着距离乃至对立, 所以受到某些社会阶层的排斥, 从而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此种境地下, 咀嚼孤独、体验孤独, 从而形成持久而深刻的孤独体验。

苏轼为人坦荡, 讲究风节, 他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他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 王安石变法时, 他强烈反对新法, 受到新党派官员的激烈排斥打击。严重的政治迫害, 使苏轼陷入了孤独的处境。这种孤独处境, 首先是生存状态的孤独。“乌台诗案”的诬陷, 使得苏轼周围的人为了安全与生存的需要, 纷纷远离他, 营救、支持他的人寥寥可数。迁谪黄州, “渐为人不识” (1) 。 (苏轼《答李端叔》) , 几乎过着幽居独处的生活;而后, 又不断地被贬, 贬所也越来越荒远, 最后竟被贬至饮水食芋的蛮荒之地儋州。政治的挫折, 世情的冷漠, 才识的不被人赏识, 使苏轼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强烈的孤独体验。

孤独源于艺术家人格的独立不羁, “艺术家的独创性、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常常是他们陷于孤立的首要原因” (2) 。苏轼人格的独立不羁, 一方面是在政治上表现出充满独立精神的人格力量。王安石变法时苏轼也有改革朝政的打算, 但王安石采取的是激进方案, 而苏轼则是稳健方案, 导致二人在变法政策上的争议。王安石权重一时, 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政治方案, 这是其人格独立精神的表现, 同时也是导致他陷入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轼政治上的独立精神更表现在他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屡贬而不悔, 体现出士大夫人格的卓越品性和浩然正气。“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3) (《定风波》) 在政治的风风雨雨之中, 苏轼坚守着独立不倚的人格精神, 历风雨而不惧, 表现出极其放旷不羁的独立个性。正所谓“谁见幽人独往来, 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孤鸿就是苏轼的化身, 他有着强烈的悲恨却没人能够体会。这是一种深刻的有着震撼力的孤独体验, 是苏轼对其孤独进行审美观照而形成的生命体验。

苏轼的孤独体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就在于其能将自我的孤独作为观照对象, 体验孤独, 并将之形诸语言, 使其部分诗歌显出幽清孤冷的格调。苏轼的孤独体验在仕宦生涯中是非常深刻的, 流放的生活使苏轼不断咀嚼孤独, 并在外物的刺激下借语言表达其孤独。苏轼的诗歌创作中常常或明或隐地表达着他的孤独体验。审美意象是生命体验的形式化, 苏轼常常在诗歌中借咏物寄托他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梅花是孤洁高傲的象征, 在苏轼的诗歌中, 梅花便是自己的化身, 表达一种孤独而又桀骜不屈的生命体验。苏轼初到黄州作的《梅花二首》云:

春来幽谷水潺潺, 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4) 。

深山幽谷中的梅花斗霜傲雪, 独开独落, 无人赏识, 无人慰藉, 充满了深深的孤独感。梅花正是诗人的自况, 是诗人政治受到挫折后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生命体验的外化形式。在《梅花三首》中, 苏轼同样以梅花喻己, 寄托诗人幽独索寞、孤单高洁的生命体验。同时, 苏轼还以幽居的海棠自喻,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诗人偶见海棠, 感叹名花幽独, 飘零陋邦, 联想到自己, 贫病交迫, 流落天涯, 饱受雪霜欺压之苦, 不禁黯然神伤。

苏轼在很多诗歌中都流露出不被人理解, 怀才不遇、孤独辛酸的生命体验。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诗歌由前期的讽刺苛酷、笔锋尖锐, 变为沉重稳健, 充满着辛酸无奈之情。《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写诗人谪居黄州, 月夜偶出, 东风送暖, 江云清媚, 弱柳垂丝, 春意浓浓, 而诗人的欢意却渐谢。“清诗独吟还自和, 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 但恐欢意年年谢。”对处境的孤独、时光的急逝、欢意的渐减, 充满了辛酸无奈。“我谪黄冈四五年, 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 疾病饥寒疑死矣。” (《送沈逵赴广南》) 内心的孤寂苦闷何其深刻。《寒食雨二首》、《月夜与客饮杏花下》、《中秋月三首》等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处荒凉之境生活艰难、进退失据、孤独寂寞的深沉感慨。

二、苏轼诗歌的归依体验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在宦海风波的磕绊中,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在静观自然中, “心与物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思想影响着他, 使他产生归依自然的归依体验。“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 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2) 。生活的困顿仕途的坎坷、精神的孤独往往使人产生失落情绪;在失落情绪之中执著追求的人会产生一种归依体验, 无论这种归依体验是向宗教回归、向自然回归, 还是向童年回归, 他们最终都将回到自己新的精神家园。

苏轼在仕途失意、精神失落的情况下产生的归依体验主要是一种向宁静自然的回归。寄情山水, 以自然作为自己灵魂的归宿, 在自然中静心止虑, 澹泊宁静, 做到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般闲适恬静的境界。苏轼在仕途上虽有用世之远大胸怀, 经世济民之宏大政治理想, 然而他忠言谠论、直而不随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官场上不会趋炎附势、溜须拍马, 这就决定了他必将遭到反对派的迫害打击苏轼一生一贬再贬, 漂泊流离, 无所定居;怀才不遇、饱经风霜的苏轼在贬谪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回归田园、遁迹山林, 享受闲云野鹤般自由宁静、恬适舒畅的生活成为苏轼内心的一种理想追求。

苏轼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就在于他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表达回归故乡、返归山林思想的诗歌, 同时,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故乡在诗人的心目中是自由、宁静、温馨之地, 回归故乡其实质就是回归山林、隐逸林泉。“蚕市光阴非故国, 马行灯火记当年” (《正月三日点灯会客》) , “剩觅蜀冈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 “岷山我家万里, 投老得归无?” (《南康望湖寺》) 。“剑关西望七千里, 乘兴真为玉局游” (《过岭二首》) ,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 渴望回归故乡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说到底就是一种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苏轼在面对秀丽的大自然时往往生出归隐大自然的念头。在《书烟江叠嶂图》中对王定国所藏的烟江叠嶂图画的画面情景作了详细的描写, 再创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水映千山、浮空积翠、烟雾迷蒙、飞泉直下、小桥野店, 显示出幽绝清空之景, 此情此景是诗人所要追求的理想归隐之地。苏轼还在大量诗歌中表达了没有及时归隐的悔恨, 以及终将归隐山水的理想。“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书李时南所画秋景》) , “仰看云天真蓑笠, 旋手江海入蓑衣” (《西塞风雨》) , “明年兼与士龙去, 万顷苍波没两鸥”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四首》) , “飞鸢悔前笑, 黄犬悲晚悟” (《雨中过舒教授》) , “世间马耳射东风, 悔不多作长牛翁”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等, 都是体现诗人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

陶渊明可以说是中古以来隐逸的代表, 是后世归依自然、隐逸林泉的楷模。苏轼归依自然的生命体验反映在诗歌创作中, 表现出他效法陶渊明的倾向。苏轼不仅在诗歌中对陶渊明不问世事、悠然自适的生活表现出高度的赞赏与仰慕, 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寄黎眉州》:“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表达了要效仿陶渊明的理想。《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东篱理黄华, 意不在芳醪。白衣擎壶至, 径醉还游遨。悠然见南山, 意与秋气高。”闲适恬淡、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成为苏轼追求的一种理想模式。和陶诗一百二十首更是苏轼归依自然, 追求宁静生活的表现。

浓厚的生命体验使艺术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 获得诗意的超越。苏轼热爱生活, 更热爱生命, 由此, 他的诗歌作品弥漫着浓烈的生命气息。阅读苏轼的作品, 读者对生活的体验会更丰富, 同时, 生命的内在也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产生激昂向上的力量, 这正是苏轼体验生命并将之形于诗歌的价值。

注释

11苏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 1986:1432.

22 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19.

33 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 2007:275.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8

在1890年至1910年的美国文学史上, 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诗人。他一生三次荣获“普利策”奖, 其崇拜者甚至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一篇题为“Tilbury Town and Beyond” (1931) 的文章中, 诗人Louise Bogan这样写道, 罗宾逊的诗歌“有如门板上的合叶之一, 标志着美国诗歌从90年代的感伤向现代的现实性和心理真实的转变。” (“one of the hinges upon which American poetry was able to turn from the sentimentality of the nineties toward modern veracity and psychological truth.”) (转引自Beach, P.9) 罗宾逊被认为是“惠特曼一代诗人和后来以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之间的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杨启深, 龙文佩主编, 第一册, 649) 有些批评家甚至认为他的简洁文体是英美诗歌的范本。

1897年, 罗宾逊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激流与前夜》 (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 时, 这样阐述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一座“监狱”, 而是一个精神的幼稚园, 成百上千万的幼儿在这里试图用积木拼出上帝 (God) 这个词。这番话揭示了罗宾逊对他同时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 是解读罗宾逊诗歌主题的重要线索。

孤独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荒原》, 可以说是探讨现代人孤独感的巅峰之作, 而罗宾逊的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序曲。虽然他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但他最终没有成为自然诗人。在诗体上, 罗宾逊并没有像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和迪金森那样刻意地标新立异, 而是沿用了传统的英诗格律, 但其题材十分引人注目。他那独特简洁的人物形象诗,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 刻画了孤独的现代人。他的诗歌是我们透视一百年前美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罗宾逊诗歌中的孤独主题和悲观主义基调首先与他个人的生活境遇不无联系。罗宾逊终生未婚, 一生大部分时候生活拮据。他具有诗人典型的敏感气质, 并将其一生都献给了诗歌。可以说, 他将自己的孤独和沮丧感投射到了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他在诗歌中将他的故乡Gardiner幻化为Tilbury Town, 小镇的居民似乎和他遇到了同样的精神困扰, 这些人物通过自杀或酗酒求得精神的解脱, 他们的内心充满孤独、挫败感以及未能实现的愿望。

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与西方的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新的发现和思想不断涌现, 并挑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粉碎了基督教徒精神世界的伊甸园, 古老的神话消失了。当人们惊恐地发现上帝的虚幻, 他们的精神变得无所依托。与此同时, 现代工业急速发展, 美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 财富的积累一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唯一目标, 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 贫富悬殊, 物质主义泛滥, 但财富的累积和表面的奢侈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 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在精神的真空地带, 现代人失去了对现世的激情。

个体的历史是罗宾逊诗歌创作的兴趣所至, 他的人物形象诗有如化学家实验室的样本, 在显微镜下, 世界的真实面目一览无遗。

“里查德·考利” (“Richard Cory”) 是这类诗歌中的杰作。在本诗中, 罗宾逊将考利塑造成为物质成功的典型代表, 是小镇居民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在十六个诗行中, 有十四行都是以小镇普通居民的视角和口吻, 描写考利令人垂涎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 以及人们对他的仰视, 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外貌、着装和言谈举止。他从头到脚 (from sole to crown) 都很绅士, 五官端正, 身材匀称, 举止优雅高贵;他着装得体, 谈吐文雅, 魅力四射;他还拥有巨额财富, 比国王还要富有。人们认为他拥有了一切, 他就是完美人生的模版。和考利的生活相比, 普通人对现世生活满腹牢骚, 诅咒自己的粗茶淡饭。诗的末尾两行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信息:考利的自杀。考利光鲜的生活表象犹如一个童话, 最终被现实生活击碎。

在本诗中, 罗宾逊出色地运用了反讽的技巧。诗的大部分内容着墨在考利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表象, 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无从知晓, 因此, 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源于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考利出人意料的自杀行为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极大讽刺, 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 我们禁不住想知道考利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一点上, 诗的前三节已经有所暗示。当所有的人羡慕考利优越的物质生活时, 他们也因这种物质的差距与考利的生活保持着距离。可以想象, 财富变成了考利和其他人接近和沟通的障碍, 他的精神世界是与世隔绝的, 事实上, 他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中, 精神危机慢慢累积直至崩溃, 这样看来, 考利的自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当价值观一味地聚焦在物质追求而忽视人的精神生活时, 生命的意义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里查德·考利”对人的精神世界揭而不露, 而“米尼唯·切唯” (“Miniver Cheevy”) 采用的方式却是直接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考利的世界过于物质化, 切唯的世界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他整天沉湎于对古代生活方式的遐想中, 而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他生活在贫病交加中, 不去用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却哀叹生不逢时。他喜欢想象古代武士的装束和武器, 梦想回到荷马史诗的世界中, 哀悼浪漫的传奇文学和艺术, 怀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族生活。他鄙视现代工业生产的卡其布军装, 怀念中世纪的铠甲。他蔑视金钱, 却因缺少金钱而苦恼。面对无奈的现实世界, 他最终只能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切唯精神孤独的原因在于无法和现代世界调和, 他既回不到不可企及的古代, 又无法接受现实。

在前两首诗中, 诗人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 叙述者用一种略带冷漠和嘲讽的口吻委婉地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困境。对于卢克·哈弗格尔 (Luke Havergal) 的生活, 罗宾逊却以第二人称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来处理。哈弗格尔失去了爱人, 他极力想重温爱的温暖, 但叙述者用一切手段扑灭哈弗格尔对生活的幻想, 语调悲观、低沉、绝望。在诗的第一行, 我们就可以听到叙述者极力催促哈弗格尔向“西大门” (western gate) 走去, 等待他的终极命运, 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人在召唤。很显然, “西大门”象征着生命消逝的地方。叙述者并且向哈弗格尔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东方的天空没有黎明的迹象” (there is not a dawn in eastern skies) , 一切都被黑暗所包围, 上帝也自杀了 (God slays himself) , 地狱比天堂的一半还要大。直到诗的第三节我们才意识到, 这是一次死者与生者的对话, 叙述者从坟墓里走出来向他证明生命的归宿, 即难以逃脱的死亡。一切生者的希望和信仰都被死者不容置疑的绝望语调所湮灭。这首诗向现代世界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孤寂的灵魂没有信仰的依托, 没有爱的温暖, 只有逼近的死亡和地狱。

“山上的房子” (The House on the Hill) 与前三首人物形象诗截然不同, 罗宾逊用高度隐喻的方式描述了一个荒凉的世界, 诗中没有指出具体人物的身份, 只出现了两个代词“他们” (they) 和“我们” (we) 。值得注意的是, “房子” (House) 和“山” (Hill) 的首字母在诗中始终都用大写字母, 据此可以推测, “房子”和“山”一定是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诗中的“他们” (they) 应该是房子曾经的主人, 但“房子”的现状令人沮丧, 作为拜访者的“我们”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 (They are all gone away.) , 房门紧闭 (shut) , 四周一篇死寂 (still) , 墙壁崩塌 (broken walls) , 地基下陷 (sunken sill) , 满眼是废墟 (ruin) 和破败的景象 (decay) 。“我们”只能反复地喃喃自语“他们都已经离开”, “没有什么好说的” (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say.) , 这两行分别在诗中重复了四次。有人将房子解释为某种优越地位的丧失。但如果将此诗放置在整个西方历史文化的宏大语境下, 我们发现, 处在山顶的房子实际上具有一种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西方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和信仰的大厦, 它本是西方人所依赖的精神殿堂。但是在诗人所处的时代, 一切旧的价值观都似乎在分崩离析, 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失去了根基, 留下的只是荒凉废墟, 因此, 诗中的“我们”只能反复地慨叹:“他们都已经离开”, “没有什么好说的”。

罗宾逊性格内向, 他对表象的社会生活兴趣不大。他的诗作多为表现人的心理状态, 充满微妙的暗指, 但他的想象力和思想远远地超出了个体世界的狭小空间, 通过微观的世界, 我们隐约感觉到的是宏大世界的运动。解读他的诗需要丰富的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和想象力。传统的丧失使现代人感到莫名的孤寂, 阅读罗宾逊的诗, 我们禁不住想要追问, 既然“上帝死了”, 现代工业文明究竟要将人类引向何方?我们能借助这种文明获得终极的幸福吗?

摘要: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唯一重要的过渡性诗人, 他的诗歌主要致力于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他诗作中的现代人生活在孤独中, 这种孤独有个人价值观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所经历的精神困境和危机, 典型地表现为悲剧性的人生观。

关键词:罗宾逊,孤独,现代人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2]胡荫桐, 刘树森主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3]杨启深, 龙文佩主编.美国文学选读 (第一册)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9

关键词:百年孤独,孤独,爱,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一部奇书。在中国当代读者群里, 它收获了如此之多的惊叹和追慕。光怪陆离的情节, 不羁而冷静的叙事调子, 漫长的却又始终在原地打转的时间轮回, 给人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然而这所有纷繁芜杂和神秘诡谲, 皆笼罩在一种深刻的孤独之中。马尔克斯在和他的好友门多萨的谈话中直言布恩地亚家族走向孤独是因为爱的缺失:“我个人认为, 是因为他们不懂爱。”但, 在布恩蒂亚家族百年兴衰中, 爱并非像踪迹难寻的。相反, 爱在布恩蒂亚留下烙印。尤其是爱情, 像梅梅的黄蝴蝶一样盘旋在他们每一个人头顶。那么, 他们缺少的“爱的缺失”到底意指何处?

在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和个人命运的分析基础上, 我认为, 这种“爱的缺失”深刻体现在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世代相传的情感封闭导致彼此之间的疏离和爱情的扭曲、沉沦。

一、封闭、疏离的感情

在对整个家族史的阅读中, 一个最为深刻的感受是,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 虽然在他们不同的事务上有着各自的狂热, 却在彼此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种感情的疏离。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其说是爱的连接, 不如说是利害相关的“同谋”。这种同谋关系往往源自于对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渴望的守护, 对孤独的共享。但孤独是个人的专利, 孤独容纳不了两个人。当秘密无法再维持时, 他们宁愿缩进自己的孤独, 拒绝重建这种亲密。父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醉心于科学实验和构想, 对儿子们的不闻不问。哥哥何塞·阿尔卡蒂奥和弟弟奥雷里亚诺却无话不说, 共同构筑了一个供他们躲藏的孤独世界。但维系这个小天地的不是兄弟情谊, 而是由哥哥整夜整夜叙说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偷情经历所激起的兴奋与萎靡。后来庇拉尔·特尔内拉怀上了孩子, 阿尔卡蒂奥开始变得狂躁愤世, 这样两兄弟间“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返, 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和缄默。”长大后, 奥雷里亚诺试图与流浪归来的哥哥重拾少年时代的默契, 但何赛·阿尔卡蒂奥已把这些事忘光了。何赛·阿尔卡蒂奥的儿子阿卡迪奥与父亲和雷蓓卡的关系一度很密切, 因为他与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的幽会只有父亲和雷蓓卡知道, “那时候他们与阿尔卡蒂奥的亲密关系与其说是出于亲情, 倒不如说是源于同谋间的戚戚”。

埃·弗洛姆说:“假定人就是人, 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 那么, 你就只能用爱来变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等等。如果你想要感化别人,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而爱“是隐含在人内心的一种缠绵之情”, “是一种对某一‘对象’的热切肯定”, “是一种积极的追求和内在的结交”, “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封闭孤独的历史文化形态使马贡多人先天缺乏积极的追求精神和内在的交流欲望, 工商业文明的物质主义又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淡化了人对他人的肯定热情。同谋关系相处就成了他们无奈的唯一选择。而以同谋相处意味着人与人关系的彻底疏离, 孤独也就成为他们唯一的归宿。

二、扭曲、沉沦的爱情

除了亲人间的封闭、疏离, 爱情在这里似乎也找不到驻足的理由。布恩地亚家族中的每一桩婚姻、每一场性爱都涂上了疯狂与荒诞的色彩, 仿佛受到了魔咒的困扰, 沉沦在乱伦情结与感官肉欲的污淖中。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话说, 在他们家“爱情简直成了瘟疫”。

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 父子、手足之间的隔阂, 再遭遇青春期的身体骚动, 布恩迪亚家族的男子往往迷乱在情欲间, 重复着同一可悲命运。对埋头实验冷酷无情的父亲充满怨恨的何塞·阿尔卡蒂奥, 偷偷地疯狂迷恋上弃妇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味道, 在她的肉体上找到一种沉着的勇气, 使他“甚至开始怀疑, 爱情或许可以是一中比夜晚幽会中疯狂而短暂的快乐更平和深沉的感觉”, 但此时庇拉尔·特尔内拉的怀孕让他对这段地下幽情的恶果产生恐惧和厌恶, 选择了逃离。而从世界另一端归来后, 他成了一个粗野放荡的莽夫, 与妹妹丽贝卡结为了夫妇, 他们的婚姻。他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私生子阿尔卡蒂奥又在刚刚成人时, 为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味道吸引, 甚至妄图占有自己的母亲, 差点重蹈悲剧。小奥雷里亚诺在与他的阿玛兰妲共浴时, 萌发了性意识, 想要娶自己的姑妈, 理所当然地遭到拒绝, 至死也没有伴侣没有子嗣。他们的后代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这对双胞胎兄弟更是在将近两月的时间里共享着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成为阿尔卡蒂奥最后的归宿。而家族没落的最后一代, 梅梅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被祖母视为耻辱, 在掩藏下长大。天生的孤僻使他埋首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中, 直到他的姑妈, 洋溢着青春快乐气息的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出现, 使他孤寂的心灵萌生了不可抑制的骚动和渴望。在情欲的冲动之下, 这对姑侄迸发了热烈的爱情, 并种下最终毁灭性的诅咒。

可以说, 布恩迪亚家族的爱情悲剧根植于他们的孤独情节。与生俱来的孤独让他们追逐爱情, 而爱情的扭曲、沉沦, 又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孤独。

蒙昧落后的生活方式, 再加上现代物质主义的荼毒,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既像简单纯朴的儿童, 又像精神萎缩的侏儒。孤独是他们的宿命, 他们企图冲破孤独的多次努力均告失败, 最终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 停滞在冷漠、无望的轮回里。

马尔克斯说:“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孤独, 是与外界隔绝, 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团结, 则意味着沟通与交流、理解与信任, 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同情与悲悯, 即爱。布恩迪亚家族的悲剧是整个拉丁美洲大陆千百年来的苦难历史的折射, 在马尔克斯看来, 消除这片大陆的苦难和孤独, 就在于团结, 包容, 进步。1982年,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 马尔克斯发表了著名的《拉丁美洲的孤独》获奖感言。在这个充满激情的战斗檄文里, 马尔克斯借用他崇拜的精神导师福克纳的名言来阐释自己对世界未来的乐观期待:“我拒绝接受人类世界末日的观点。”同时, 发出了他著名的永恒呼吁:“在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会被仅仅认为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令人畏惧的事实面前, 我们这些传说的创作之人将愿意相信任何事情, 并会感到现在开始去建立一个与现今事实相反的乌托邦还为时未晚。一个崭新的无边界的乌托邦将会诞生。在那里, 没有人可以决定别人怎么去死;爱情将成为现实, 幸福将成为可能。而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将最终并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机会。”

在《百年孤独》中, 作家正是通过马贡多小镇悲剧性的生存状态的描写, 通过布恩地亚家族几代人带有悲喜剧意味的理想追求的叙述, 表现了拉丁美洲人民百年来生活与精神的孤独及其在孤独中的沉沦与挣扎、失败与抗争, 揭示了孤独的真正谜底——爱的缺失, 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人生悲剧, 向世人发出打破孤独、回归人性的呼吁。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南海出版公司, 2011.

[2]加西亚.马尔克斯, 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北京:生括.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3]埃.弗洛姆.说爱[M].王建朗, 胡晓春, 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4]加西亚.马尔克斯.最充满智慧的诺贝尔获奖演说[M].彭发胜,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9.

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篇10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人物形象,疏离与孤独

卡森 • 麦卡勒斯,20世纪一位极具才华的美国现代南方女作家。森 • 麦卡勒斯被人们称为“孤独的猎手”。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麦卡勒斯把人物关联的中心交叉者从故事叙述之中抽离出来,从而可以自由穿梭于被叙述的时空之中。

故事发生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普通的地方存在着一群普通的人们。哑巴辛格,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各个故事串联起来的环,由他出发,不断地离心出去,牵出了小说盘根错节的网络。故事是由他和另外一个哑巴安东尼帕罗斯开始的。他们两个总是在一起,生活模式化。两个失语者的交流是无声的手势。安东尼帕罗斯出场的时间很短暂,因为他被果品店的表兄送到了疯人院,从此,通晓唇读的哑巴辛格开始了他的孤独旅程。因为他的不语,所以当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氛围的时候,他被定位为大众知音, 所有的人都向他述说自己,四位主角带着四颗孤独的心像是寻找猎物般发现了辛格。每一个人都过分关注自己的每一分钟,以至于似乎无法与另一个生命体沟通,分崩离析的个体像是单行道上的跳骚。尽管生活的语言词汇越来越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疏离,导致彼此之间的对话却是越来越少,而交流的欲望却是一丝不减,甚至是愈加的强烈。就在这种无奈而又可悲的生活方式里,人物惯于一种形而上学之中,并由此产生了带有荒诞意味的行为动作, 犹如主角们聚在辛格的房间里时,他们每个人过去总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现在他们碰到一起,却都沉默了。想法聚集在辛格身上交汇。就像轮辐指向轴心。然而,就是他们眼中这个知晓一切的哑巴,又何尝不是陷于无法解脱的状态之中。辛格的孤独源自于那个进了疯人院的哑巴安东尼帕罗斯。当哑巴辛格知道安东尼帕洛斯已经死亡的时候, 他选择了自杀。尽管很多人评论此书时,认为他们是同性恋,但笔者认为 :感情的存在,并不是只有爱情才能说明, 它还包含着亲情,友情,同情以及其他的情感因素。哑巴辛格需要一个同样的失语者共享无声的世界,这对于当年刚到小镇生活的辛格来讲,哑巴安东尼帕洛斯的出现很合适。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哑巴安东尼帕洛斯不与其他人一样,他不会不停地倾诉,他垂涎的只是食物而已, 而善于用双手表达的辛格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内心,所以哑巴安东尼帕洛斯正好满足这一点。正是这两个主要原因,十年的时间。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所以必然产生感情。 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由于缺乏心灵交流导致了死于孤独, 所以辛格的自杀无疑加深了小说的主题。

由于辛格租住了米克家的房间,所以引出了米克,一个充满音乐梦想的假小子。在米克身上,被划分出两个地方—— “里屋”和“外屋”敏感的孩子。“里屋”的世界是她的内心, 她的音乐,她和辛格的关联 ;“外屋”是现实的世界。在米克身上发生更多的是一种成长中的孤独。

杰克,穿着肮脏工装裤的醉鬼,第一个走进辛格房间的人物,单枪匹马的战斗分子,用落魄的灵魂和坚毅的决心去挑战不平等的根源。他总是在孤独的深夜里走进“纽约咖啡馆”买醉,一个去过美国最大的图书馆学习过的人,而现在却是喝的烂醉如泥,只因他认为他的真理没人明白,直至遇到了可与之分享共产主义思想的爱尔兰人辛格。一个内心迷路的人,找不到与人沟通,这是人与人的之间信仰的距离, 所以,他不断地在变疯癫姿态,如瀑布倾泻般地说,不在乎自己究竟是说了什么。

考普兰德,一个不堪忍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医生。致力于提升种族地位他与激进分子杰克怀着相近的意识形态,却仍与杰克发生冲突,这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源于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

当以上人物聚集到一起的上演戏剧的时候,于是出现了阴郁的生活旁观者—咖啡馆的老板比夫。他宅心仁厚,自己做生意仿佛不是为了赚钱。他善于观察,拼凑细节,作者塑造比夫这样的习性和对事件的反应,以及直入鲜明的形象, 读者不难发现,他的存在更像是剧院里的观众,他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孤独却是发现别人的迷茫, 却未发现自己寂寥的原因,这存在一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意味,这正如作者麦卡勒斯所言 :孤独是绝对的。他的“纽约咖啡馆”带有流动,疏离、不安定的特质。它是人们思想的聚集地,但它却如同进出的客人,都是被孤独所宠幸,本质上透露着荒谬感的身份,充满着压抑与悲观。

上一篇:商法下一篇:农村小型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