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的关注点

2024-10-14

古典诗歌鉴赏的关注点(共10篇)

古典诗歌鉴赏的关注点 篇1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形象分析近年来在各地高考卷中多有体现, 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要求赏析“山泉”的品格和作者借此传达的情怀;2011年四川卷《怀天经、智老, 因访之》要求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征;2011年安徽卷《琅琊溪》要求对“琅琊溪”的画面及作者借此传达的情感进行赏析。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心得, 写出待与同道商榷。

一、为了考试, 规范答题步骤。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既然是为了考试拿到分数, 我们就要寻找规律, 有人说其实没规律, 那我们就在规矩上做到位, 在细节上下功夫, 这就是答题步骤, 某一点会不会成为得分点我不知道, 但万一算得分点, 我一点也不少;不算, 多了又不倒扣分。以此题为例:岑参的《高冠谷口招郑鄂》 (谷

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涧花燃暮雨, 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 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 “阅读这首诗, 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答案这样写:“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 谷口山花欲燃, 高树接天, 人迹罕至, 鹿群常来, 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参考答案这样写:“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 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 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 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笔者改动后的答案这样写:“郑鄂是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 (步骤一, 总述) 。谷口山花欲燃, 高树接天, 人迹罕至, 鹿群常来, 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 虽然偏僻幽深, 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 (步骤二, 分析)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步骤三, 升格) 。”

这样一来, 不管标准答案千变万化, 我就扣准这三步走, 不多不少, 分析全面, 除非是诗意理解错误回天乏力, 否则, 分数再拿不全那也是应该是标准答案有问题。

二、为了精准, 抓住形象的本质。

步骤一总述不能流于空洞, 要抓住形象的本质。以此题为例: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学生答案写道:“本诗描写了一个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渔翁形象。千山鸟已飞尽, 万里无人踪迹, 孤独的老人在天寒地冻的江边钓鱼。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的渔翁形象的赞扬。”乍看这样的答案, 一步也不少, 再一细看, 关键点一点也没有:渔翁形象是什么样的, 没有;作者为何赞美这一形象, 也没有。所以不能得分。试看加工后的答案:“诗歌中的“蓑笠翁”是一个清高孤傲的人物形象 (步骤一)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 忘掉一切, 专心钓鱼, 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步骤二)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步骤三) 。”注意, 这一形象, 不是普通的渔翁,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 这个形象是作者在遭受了苍凉生活的背叛后幻化了、美化了的自我, 是诗人的思想。因此这个点尤其重要, 一定要答到本质特征, 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答这一题时不能落下作者, 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环境, 社会背景, 人生遭遇, 才能把形象概括得更完整。

三、为了全面, 分析要有针对性。

步骤二分析部分不能泛泛而谈, 要有针对性, 还举《江雪》一例学生的答案, “千山鸟已飞尽, 万里无人踪迹, 孤独的老人在天寒地冻的江边钓鱼。”这样的分析别说第一点本质特征没答到给不了分, 就算答到了也觉得莫名其妙, 跟形象特征毫不相干, 所以在分析时要象推理一样“据理力推”, 你说是什么形象就要有针对地用原文论证,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 忘掉一切, 专心钓鱼, 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再如2011年四川卷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 因访之》 (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 要求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征。这一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 风流俊逸”, 我想大家很显然误会了, 这不是标准答案, 这只是一个标准得分点, 笔者曾尝试让学生讨论这个答案, 并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析, 学生汇总出这样的分析我很欣慰:“诗人客居他乡, 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 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 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 风流俊逸。”总之, 有理有据, 方成气候。

四、为了完善, 情感要紧扣。

关于在这一题是否要重视诗作情感, 笔者认为, 毋庸置疑, 全诗主旨情感不可脱节, 任一角度的赏析都离不开主旨情感。例如2009年天津卷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问“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依次分析, 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 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 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 以及竹子的清香, 固然如此, 但没有前三联着力写出竹子新嫩洁净清香的可爱形象从而传达的作者的喜爱之情, 又哪来尾联“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所传达的对竹子所喻人才的怜惜呵护之呼吁呢。所以说保险起见, 情感要扣紧。

五、为了熟练, 做好总结记忆。

以上所说只是一些答题注意点, 实际学生在把握诗歌形象上, 先要学会关注背景, 知人论世, 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更要学会进行总结并记忆。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

总之, 我们做好总结, 学会方法, 再抓住细节, 面面俱到, 不能算功利, 只为了让学生不丢冤枉分。

古典诗歌鉴赏的关注点 篇2

作为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审美经验的结晶,古典诗歌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中亦占有一定分量。但由于语言和语境的相对隔膜,当代人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尚存在一定困难。古典诗歌教学往往停留在古汉语知识的传授上,而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体认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强调阐发诗歌的“意旨”时,却又难以明示把握的`门径,尤其不易掌握好读者的主观性和诗歌文本客观性之间的关联度。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对古典诗歌的美学结构和审美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遇类似困惑,读陈伯海先生《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会有醍醐灌顸之感,这是学界许多朋友的看法。

陈先生是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出版六种唐诗系列专著,近九百万字,包括关于目录版本的《唐诗书录》,三种互为补充的研究资料集《唐诗论评类编》《唐诗汇评》《历代唐诗论评选》,二种理论研究著作《唐诗学引论》和《唐诗学史稿》、这些学术积淀使他对中国诗学的认识独到而深刻。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主体部分有三:上编“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中篇“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下篇“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涵盖了古典诗歌构成的各个层面。与陈先生其他著述一样,该书思虑绵密,环环相扣,体现出宏观的理论视野和出色的逻辑思辨力。如对“情志”“境象”和“言辞体式”及其关系的论述,勾勒了诗歌生命活动的完整流程,揭示出其美学结构各层面的相互关联,为我们鉴赏古典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门径。

面向现代,立足传统,遵循内在的美学结构,是该书阐释古典诗歌的成功法则。比如“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结构的重要组成,也是讲授古典诗歌时无法绕开的话语,但又很难解说明白。现代学者试图用逻辑的语言予以准确界定,甚至常引西方文论加以比附,结果歧见杂出,更让人难以捉摸。陈先生擘肌分理,察微知著,细致辨析它们与西方文论中相关概念的异同。在“释意象”一章,从诗歌“言一象一意”的基本结构入手,深入揭示“意象”的性质、功能、生成机制、构成原则,梳理“意象”的起源、演变及其美学价值;“释意境”一章则从“境”“境界”“意境”的考辨开始,讨论“意境”的生成及其内涵、思想渊源、民族根基、历史发展与近代变革等重大问题。这些清晰地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特殊蕴涵。

鉴赏诗词思想情感六关注 篇3

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关注诗歌的类别。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要关注古诗中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羁旅愁思、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在做到“宏观把握”的同时,还必须从“微观切入”,也就是在评价某一首具体的诗歌的思想感情时,要有行之有效的便于掌握的方法或技巧。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 关注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窗口。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高考江苏卷)题目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全篇紧扣“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例1】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试简析“倦”字是如何贯穿全篇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凉气侵袭卧室,月光洒满庭院,风吹露滴,月朗星稀,飞萤自照,宿鸟相呼。这幅“秋夜图”,暗示了作者彻夜未眠,实写“身倦”。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原来是为国事而忧心,点出“心倦”。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关注注释

命题者有时在原诗之后附加注释,有意识地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关注这些注释,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在原诗之后提供的注释是“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这就为回答“诗人为什么伤心?”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暗示:两位诗人都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2007年高考福建卷原诗后的注释更多,对理解作者抒发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再如《蝉》后的有注释为“垂绥:批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

【例2】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寒山,唐贞观时代的诗僧。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乐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试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诗歌前七句渲染了环境的幽冷孤寂,“年年不知春”表明作者不关心春去秋来。结合注释,知道作者是有名的唐朝诗僧,僧人一般远离红尘,超脱世俗。因此基本可以推测全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思想感情。

3. 关注直接表情达意的字词

关注诗歌中那些直接表达感情的字词,对把握诗歌的情感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在理解白居易《惜牡丹花》(2007年高考重庆卷)一诗所表达的感情时,就可抓住“惆怅”、“惜”等直接表达感情的词语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对即将凋谢的牡丹花的怜惜之情,还可进一步深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例3】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

试分析这首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无奈”和“恨”直接表达情感,“憔悴”、“独”、“无语”同样极富感情色彩,再结合注释和下片“捻”、“放”的细节描写,可知全词表达了伤春惜春、彷徨失落的思想感情。

4. 关注尾句(联)

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在鉴赏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时,从尾句(联)入手,可以做到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清代徐兰《出关》(2007年高考山东卷)一诗的尾句“出关争得不回头”就强烈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例4】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试简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的感情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抓住尾联来理解,就会容易许多。尾联“叹息”“谁共”分明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惆怅,联系作者身世,它还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前六句围绕“幽居”写景,表面看抒发了一种闲情逸致、恬然自得之乐,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

5. 关注意象意境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是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所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艺术境界。分析意象意境就是要求学生从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景入手,把握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诗歌鉴赏题要求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回答问题时如能抓住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中的“梅花”这一意象,自然就能想到诗人的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意象意境入手,是评价诗歌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重要的方法。

从意象入手,首先要注意人们形成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同时还必须注意其多义性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其在具体诗歌中的含义。如“燕子”的意象,就有“惜春伤秋”、“感伤时事”、“寄情相思”、“渲染离愁”等含义,“杨柳”的意象就有“离愁别恨”、“倔强的弱者”、“朴实无华的君子”、“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等含义,鉴赏评价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5】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试简析“幽竹”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鸟稀花残春光渐逝的暮春景色,反衬出幽竹的可贵,表达了诗人对不被环境所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的礼赞。

6. 关注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从用典入手,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用典分为用语和用事两类,用事又分为明用、暗用和反用。因此,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诗词中用典的含义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评价。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三首诗词均用了“王谢”的典故来抒发兴亡之感,同时吴激(金)的《人月圆》曲还化用了唐宋诗词名句来抒发情感。

【例6】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试简析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解析】作者在运用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情以外,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鸿雁传书”、“横槊赋诗”两个典故。“鸿雁传书”属反用典故,“鸿雁”带来的不是好的消息,而是边疆的战火,由此引出作者对国土沦丧的愤慨和愁怀。“横槊赋诗”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请概括出这首词的思想内容。(2)“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也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字好。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仔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2)请解说“门外马嘶人起”所暗示的内容。

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唐中宗时,诗人被贬到南方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即在被流放途中所作。

(1)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谈谈“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的特点。(2)“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系”和“啼”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析。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明代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两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你认同前人的看法吗?为什么?

6. 试简析两首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双调〕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

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

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

芳心对人娇欲说,

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

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7. 试简析作者在曲中营造的意境氛围,表达的思想感情

前调·阊门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参考答案】

1. (1)本词叙写作者春天载舟湖上的所见所感,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人游春的欢娱;下片写作者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写旷达不羁的情怀,意在言外,别有意趣。

(2)“出”字好,因为用“出”字实中有虚,生动地表现出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隐忽现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而“荡”字只是一种实写。(认为“荡”字好,若能分析指出“荡”字具体地描绘出嬉戏场面的欢娱,使人如临其境,亦可酌情给分。)

2. (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2)暗示出长途跋涉、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3. 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用乐观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三、四两句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蕴含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

4. (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日的回忆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是令人欢乐的景物,但在诗人眼里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此句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从艺术手法来看,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的。(2)“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

5. (1)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2)“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其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

6. 其一赞美梅花迎雪竞先开放,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凛然风格,表现了诗人贞节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其二描写郊外野梅在烟笼月罩中娇美动人的无限风韵,抒发了诗人对野梅的倾心赞赏和无限爱怜之情。

7. 这首曲主要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乌鸦哀啼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羁旅之愁;同时通过行人见到“一线曙色”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西县第三中学】

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路径 篇4

一、通读全诗, 把准意脉

首先, 须从诗题到诗人到诗句到注释, 通读几遍, 迅速把握关键之点, 判断全诗的基本内容和感情, 以确定解读的基本方向。

一是基本内容, 即它写的大概是什么, 或送别、或思念、或怀古、或伤春、或悲秋、或写景、或抒怀、或边塞、或行旅、或闺怨, 等等;二是情感倾向, 或悲伤、或惆怅、或哀怨、或喜悦、或愤怒、或壮怀、或嘲讽、或批判, 等等。

虽然诗歌具有多重意蕴, 解读具有较大个性化特征, 但它总有其基本边界, 因此, 这一步并不在对这两方面作具体、准确把握, 而在“面”的统摄下解读“点”, 再由“点”来理解“面”, 以防止对一些“点”作孤立理解, 导致解读溢出边界。

赏诗有一些着眼点, 笔者把它称为品读诗歌的“意脉”, 这是比较明显的信息。通读全诗应特别注意这些信息:它们好比人的脉搏, 抓住了这些点, 就把准了诗的基本内涵。它不同于“诗眼”, 诗眼是一点, 而且由之一般只能探知大略, 况且对学生来讲, 并非都能准确抓住, 而由“意脉”可以理清情感走向, 寻索诗意。这些“意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题目、作者、注释、首句、尾句等, 它们是鉴赏诗歌最基本的着眼点。

1. 题目往往概括或点明了诗歌基本内容、写作缘由等, 由之能迅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如《秋兴》, 明确了此诗是因秋景而有所感发, 乃触景生情之作;《咏怀古迹》是借古以抒怀, 古迹是触发点, 抒发个人情怀是其旨归;《马嵬》直接点明写马嵬之事。

2. 首句和尾句一般表明情感旨趣, 词则一般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

如, 鉴赏《锦瑟》一诗的重心在中间两联, 但笔者在教学时, 不是从头到尾进行, 而是提示学生首先抓住首尾两联, 找出点明诗意诗情的字词。学生迅速把握了本诗的基本内容:“思华年”, 即追思美好年华, “追忆”、“此情”则表明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 “已惘然”则透露出诗人的遗憾、茫然、失落甚至沮丧之感。这一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轻松的, 再回过头来理解中间两联四个典故的用意, 就更加容易了:诗人不过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年华或者对某段美好情感 (爱情?夫妻之情?师生之情?) 的追忆罢了。这首诗的晦涩难懂, 恰恰在诗人未曾点明“此情”到底是何情, 让后人难猜, 而后人却又被它们吸引而纠缠不休, 四个典故原本就是非常虚幻缥缈的神话传说, 再化事为景, 就给不明的“此情”点染了层层朦胧、迷离的梦幻色彩。这样稍加点拨, 中间两联的用意学生就很容易明白。

3. 注释一般明确或暗示了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因、作者基本情况、难点等。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 还应当联系其身世、思想状况等。例如, 2009年江苏高考题, 对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背景通过对“万岁山”、“蓬壶殿”的注释来交待, 同时, 要求考生对岳飞有基本了解。

二是诗中带有主观性情的字词, 由之能够直接探知诗人的情感意绪。

这种路径适合情景互见和情景交融, 或抒情较明显的诗歌。古典诗歌重在抒情, 多数诗歌有较明显的主观性情感字句。即使是写景诗, 意象也往往直接染上了情感。例如, 《登高》 (杜甫) 中诗人用“急”、“啸哀”、“回”分别描绘秋风、猿啼、飞鸟, 给人以焦急、紧迫、悲凉、郁塞不通之感, 这分明是诗人情感的直接体现。又如, 梳理元曲《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 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 漠漠烟中树。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的思想感情 (情趣) , 只要着重抓住“春归”、“留春住”、“寻春”这些关键词语, 联系“渺渺予怀”一句, 就能够准确回答。

所以, 第一步通读全诗, 就是要特别注意上述“意脉”, 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为进一步解读做好准备。

三是明确节奏, 反复诵读。这主要是用于平时教学中。诗歌是追求韵律节奏的语言艺术作品。明确了节奏, 就明确了诗句的意义层次。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节奏, 它并不一定是朗诵效果 (因为朗诵是为了准确传达诗情, 但准确理解诗情却是声情并茂进行朗诵的前提) , 而在反复诵读, 甚至读慢一点, 可逐渐激发读者慢慢思考和回味, 则意义慢慢就显示出来了。例如, 《登高》 (杜甫) 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人说它有八层意思, 对学生来讲, 如果能读出六层意义, 也非常不错了。只要找准节奏, 意思就出来了。这两句在抒情中有叙事。在欣赏这一联时, 笔者先让学生划分节奏, 然后按照节奏, 慢慢读, 边读边想, 学生基本能找出七种意义。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运用, 可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特有的敏感, 易于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 还原情景

分析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基本功。意象不仅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还指被诗人主观取舍、提炼后用以表达特定感情的形象。它是诗人精心选择的结果, 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 (形象化) , 而不是客观再现。很多诗歌只见景, 不见情, 而是将情寓于景物描写中, 这就需要抓住意象, 分析其特征, 展开联想和想象, 还原诗境, 追溯诗情, 勾玄意蕴。

一些诗歌, 表情达意非常隐晦, 不容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多以悲情、伤感为主调, 这会让我们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形成固定思维, 影响我们对诗情的把握:本来抒发哀情, 我们却认为是乐情;格调是明快的, 我们却认为是悲伤。因此, 只有把握意象的特征, 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涵。例如, 杜甫的《水槛遣心》: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一些学生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伤之情。原因有二:一是受思维惯性的影响, 孤立解读一些“关键点”:既然是“遣心”, 那么心情一定不好, 需要排遣, 既然有“雨”, 那可能就有悲伤, 而尾联“两三家”, 那说明诗人是孤独寂寞的, 不能说这样的理解一定错误, 但至少它不准确;二是因诗歌鉴赏量不够而缺乏对诗歌的直觉把握能力。

读完这首诗, 我们很难按照“把准意脉”这一路径找出表明情感倾向的关键点, 也难以直接明确诗人是喜是忧。这首诗写的是城郊微雨中的春景, 面对这样的春景, 诗人的心情到底如何呢?全诗以写景为主, 没有抒情和议论性字眼, 仅有“遣心”和“眺望”表明诗人在做什么。“遣”有排解, 但也有消遣、打发之意, 到底做何解读, 需要联系全诗。

“眺望赊”即视野开阔, 说明诗人的心情轻松。他抓住城外典型景物, 简笔勾勒, 炼字的精到, 刻画出景物的特征, 而不失工笔之趣。“澄江平”、“幽树”“多花”、“鱼儿出”、“燕子斜”这些意象, 营构出一幅动静结合、远近相接的平原春景图, 给人以生机、活泼之感。而尾联呼应了首联的“去郭”, 中间两联的写景, 有动却无声, 气氛宁静。尾联两句构成对比, 以“十万户”的“城中”来衬托只有“两三家”之“此地”的清静。言为心声, 可以窥知, 诗人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和清闲, 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和对眼前景象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全诗正好生动地诠释了“遣心”的基本内涵:随意散心, 闲逸自然。

这一路径, 是还原诗境、创造诗境的过程, 是把意象构织成一幅画面。本质上, 这是从诗句的翻译中得到的。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把对诗句的翻译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贯穿在诗歌教学中。翻译古典诗歌有一定难度, 但适当的训练, 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只要把诗句基本翻译出来, 诗意基本就明白了。这可以作为学生的基本功加强训练。

例如, 笔者在教学《秋兴》 (其一) 时, 第一步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学生的理解非常到位, 基本能准确理解“塞上风云”、“丛菊两开”的双关手法。又如,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这首诗以形象的方式直接阐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季节变换是自然规律, 我们就没有必要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忧伤, 何况正如夏天的阴凉, 每一个季节都有其可人之处。它以乐观之笔对自古以来太多的伤春之情进行了反拨。如, 2012年重庆高考题:“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 ([鹧鸪天]金·王寂)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只要将这两句基本翻译出来, 并抓住两个明显的字“瘦”、“肥”, 答案自然了然于胸。又如, 2010年全国高考题选了刘孝绰的《咏素蝶诗》, 其中一个问题是:“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只要把诗歌前六句翻译出来, 稍加概括即是。

不过, 一些意象有固定的寓意。例如, “月”之与团圆、思乡, “柳”之与别离难舍, “浦”之与送别, “子规”之与思念、思乡, 等等, 这些需要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积累, 予以熟练掌握。

三、品读语言, 深究意蕴

语言是进入诗歌的第一道门坎, 也是深究意蕴的唯一门径。古典诗歌的语言因其凝练而高度浓缩, 意蕴丰富。它讲究炼字炼句, 追求意义的最大化。很多字因其用得巧妙、精当, 达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 耐人品味。仔细品读这些字, 往往能探知诗人隐微的感情, 触及诗人的灵魂。它往往成为理解全诗的关键。再由字而句, 由句而篇, 全诗意蕴豁然开朗。如, 《咏怀古迹》 (其三) 前两联: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首诗让人着迷处在语言的精深微妙。首联以雄伟的“群山万壑”起句, 如异峰突起, 极有气势, 非常不凡, 用意何在?“赴”字化静为动, 以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丛聚如驰骤之状形象地表现出来, 自然让人联想到长江两岸绵延不断的群山和无数沟壑, 进而联想到滔滔滚滚、奔涌向前的长江水。下句则点出昭君出生地, 直接引出所咏之人。群山万壑与滔滔江水集中一地, 奔涌向前, 情态急迫, 仿佛不是奔向荆门, 而是奔向昭君。一个人是如此值得景仰, 其悲剧让高山大河似乎也为之动容。昭君的悲剧就显得非常深沉, 昭君的形象就显得异常高大。这包含着诗人对昭君深深的敬仰。同时, 起句语势雄奇, 节奏急迫, 而接下来的“生长明妃尚有村”却趋于平淡, 节奏立即变得舒缓, 前后形成对照, 前句映衬了昭君的崇高, 也反衬了明妃的悲剧性命运。从头至尾, 气势由高而低, 调子越来越低沉, 恰是昭君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与诗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同病相怜, 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 使一个“赴”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意蕴, 实在叹为观止。

第二联里, “连”, 一般解作“联姻”。其实, 何尝不可以解作“连接”。解作“连接”, 既包含“联姻”之意, 让人想到昭君稳定中土、安定边疆的历史功绩, 自然回应了起句不凡的奇笔, 又把汉宫华丽的“紫台”与荒远的“朔漠”紧密相接, 两相对照, 与“一去”相呼应, 把昭君命运的陡转直下尽然昭示, 人物命运的巨大落差轩然展露, 让人惋惜异常。一句“独向青冢向黄昏”, 无尽的悲凉感不由得沁透全身。昭君的孤“独”不单是死后永留朔漠的孤独, 活着之时的孤独亦不亚于身后:在汉宫里, 她是孤独的, 在朔漠更是孤独的, 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截然不同, 即使能说“胡语”, 在昭君的内心, 恐怕都难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之中, 可见这种孤独不仅是身心的孤独, 更是精神、文化、传统的孤独, 这种孤独如人被投于广漠的荒原, 为人称颂的佳人, 也将被时光抹平在苍凉的时空里, 当后人面对“青冢”, 还有谁知道这曾经是让多少人咏叹的明妃呢?一个“向”字, 不是“向”太阳, 不是向汉宫, 而是向“黄昏”, 让“青冢”与“黄昏”永相伴, 何其落寞, 何其凄凉!时间似乎将抹去一切善恶美丑, 只留下苍凉的黄昏。可以想见, 诗人能够体会到昭君的孤独, 那么他自己的孤独会是何其深重!如此苍凉悲慨的意境, 是昭君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 诗人的情感在此极度低落。其他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秋兴》 (其一) 中的“系”、“催”、“刀尺”等都是具有丰富意蕴的字眼。

由此可见, 对一些重要字词的挖掘, 不是孤立进行的。在教学中, 抓住这些字词, 能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内核。

四、读懂诗歌, 抓住手法

通过前述几种途径, 可以读懂诗歌, 也是进一步品读诗歌的基础和前提, 但要准确深入体味诗歌意蕴, 还必须掌握和熟悉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对比、衬托、夸张、拟人、对比、借代、谐音、双关、用典等修辞手法, 以及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中见景、寓情于景等表现技巧。这些手法是比较明显的, 在局部具体展示出来。在此, 择要谈谈一些手法的把握。

情中有景, 或情中有事, 或事中有画。这在杜诗中多有体现。如, 《登高》的后面两联, 直接是抒情, 但明显有叙事, 叙事中我们见出这样一副悲壮的画面:诗人伫立高处, 睹物思远, 悲家伤国, 坎坷艰难, 迟暮多病, 穷愁潦倒, 壮志难酬, 怆然泣下。《秋兴》中“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裘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他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谓情中有景;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残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是情中有事, 事中有景,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是情中有景;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是事中有景, 情中有景。

托物言志。古典诗词以“诗言志”为旨趣:或直抒胸臆, 或借景抒情, 或寓情于景, 或咏物抒怀, 或托物言志。后两种手法实为托物言志一种, 都较隐蔽, 不易把握, 应按照咏物抒怀的原则进行解读。这类诗的思想感情, 往往不像“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得那么显明。它们是通过吟咏或塑造某种形象, 赋予某种情调或品格, 使之人格化、精神化, 达到抒怀言志之目的。前人明确指出:“咏物之作, 在借物以寓性情。”[1]这类手法是整体的, 它们渗透于整首诗中。这需要联系创作背景甚至诗人当时的生活经历、人生理想、思想情趣等。如, 刘孝绰《咏素蝶诗》 (2010年全国卷) :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芳草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 (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由题目可知, 这是一首咏物诗, 则当根据咏物抒怀的原则予以解读。前四句描写素蝶 (白蝴蝶) 在阳光照耀下, 在绿树叶间翩然起舞的情景, 末尾两句则明显转向主观意愿的表达——言志。“芳草”和“嘉树”常常象征美好的事物, 即使学生不明白其传统喻意, 但据“芳”和“嘉”二字, 能看出诗人的褒扬态度, 暗喻它是诗人心中某种美好的事物;“幸” (希望) 、“欲相依”进一步表明期待和倾慕态度。结合注释, 诗歌含意迎刃而解:诗人咏“素蝶”在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境遇的某种不满。

通过对本诗的解读, 我们发现, 手法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着眼点, 但赏诗并非首先就找手法, 而首先是读懂诗意。

综上所述, 对诗歌的鉴赏, 需要三个基本功:一是对“意脉”有直接的敏感;二是意象的阐释, 意境的重构;三是对常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熟练掌握。

对这些鉴赏路径, 应综合运用。而通过对典型诗歌的教学, 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按照上述路径选择不同教学点, 设计多个教学目标, 从不同角度对一首诗歌反复品读, 这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而且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诗歌, 让学生明白, 诗歌只有细读, 才能入乎其内, 涵泳其中, 才能出乎其外, 品评观照。也可以采用拓展方式, 把涉及同类题材的诗歌和一些诗歌鉴赏题引入课内以为补充和拓展, 例如, 咏史诗、咏怀诗、边塞诗等类型的诗歌以及炼字型的题、手法鉴赏题、语言鉴赏题等。

就教学而言, 一是把教材里的诗歌所涉及到的手法尽可能全面深入分析, 以对学生形成耳濡目染之效;二是就这些手法进行归类梳理, 让学生理解鉴别, 并通过对多首典型诗歌的范例性鉴赏, 让学生集中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三是对学生就此类知识点进行相当量的练习,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2], 对诗歌有一定量的感知, 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 如果能够有意识地从这些方面去培养学生品读诗歌的习惯, 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 还能让他们体验到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培养其对语言艺术的敏感, 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两点建议 篇5

【摘 要】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背诵,增强文化底蕴。据此,笔者建议: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动笔写出欣赏的文字。以此来带领学生步入古典诗歌鉴赏的大门并逐渐养成好的鉴赏习惯。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教学 细心朗读 赏析词句 写出赏文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走一条健康的鉴赏诗歌之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成诵,增强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多次观摩、研讨,我们发现,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课堂教学充满遗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没有细心教学生朗读;第二、教师没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针对此类课堂缺陷,我的建议如下:

一、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很好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音落在“连”、“抵”上,为什么?因为“连”字突显战乱不仅空间广,而且时间长;“抵”字更显家书难得,衬托诗人内心苦闷、忧虑、担心等复杂沉郁的感情,这两句要朗读出那种悲情。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课堂处理时,我们可先教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争相发表意见,在争论与研讨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古典诗歌是最为吝惜文字的。诗人在诗歌语言的创作上往往反复斟酌,惜墨如金,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领略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可带学生赏析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少无适俗韵”是写少年时我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点明少年天性纯真的本色。着一“少”字,又与后面成年后“误落尘网”形成对照,也暗含对少年时天真质朴的追忆和留恋;“性本爱丘山”,这句诗中的“性本”二字,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喜爱丘山的自然本性,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归园田”;“误落尘网中”的“误”字,则把不幸落入尘网、走进官场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饱含诗人不自觉、不得已之情。

再如李白《将进酒》,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呈现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地揣摩词句,在分析和评议中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歌语言精巧别致、内蕴丰富、凝练传神的特点,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充分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也有助于学生透过语言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学会语言技巧,对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是大有裨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细读、研读,教师需提供给学生恰当的活动机遇和时间,千方百计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细读、研读完成。教师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细读、研读。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把细读、研读的成果用文字在堂练本中写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固化,既便于老师指导,也是学生应考的需要。

略论古典诗歌特殊的鉴赏技巧 篇6

一、把握词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鉴赏时一定要详加分辨。

例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风已老,莺正年轻。梅子熟了,果肉鲜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语序的颠倒是古人创作诗歌时为了氤氲的和谐,有意实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解读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

1. 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 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 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 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2)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5. 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诵读策略 篇7

一、利用时间“边角料”, 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一些时间“边角料”, 将诵读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中, 把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奠基石。

例如, 开展以“锻炼口才、拓展视野、培养能力”为目的的“课前三分钟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可上网查资料, 做简单的课件辅助朗诵。上课时值日生投影幻灯片, 就某一主题进行朗诵, 或者播放欣赏磁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诵能力, 又扩大了学生的诗歌阅读面, 增进了对诗歌的感悟, 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所找资料, 大多是学生从网上或图书室查找到的, 这样, 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效果很好。

可以利用每次语文早读, 安排十分钟的“诵读古诗”时间, 教师组织学生诵读, 并做到全程参与, 学生全员参与。期间, 教师应准时进入教室并对学生的诵读加强指导。

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 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各类对诗, 可以是诗句接龙, 可以是对歌竞赛, 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朗诵, 从多方面陶冶学生, 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古诗朗诵, 进而自发朗读古典诗歌,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方法, 增强学生诵读的持久性

诵读是古诗学习的基本手段, 古诗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背熟了现在不能领会的东西, 以后逐步体味出来, 这样会终身受益。

1. 利用音乐元素

诗歌与音乐相伴而生, 就像两朵姊妹花。优美的曲调能创造特定的情境, 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 帮助他们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因此, 教古诗时, 我们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篇目 (或名句) 进行配乐, 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 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诗的内容, 领悟诗的意境, 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来让学生学唱,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增强诵读的持久性。

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可以要求学生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并在倾听中慢慢学唱, 有条件还可以开个“诗歌演唱欣赏会”, 让学生从中感受古典诗歌中特有的韵味。

2. 采用多媒体

多媒体进入课堂, 不仅可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的教学手段, 而且可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为其学习古诗提供有效途径。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得当, 就能创设诗境, 引发诗情, 在学生与诗歌间搭设一座桥梁,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弥补学生实践的不足, 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从而使诵读的持久性大大优于传统教学, 较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 教《采薇》 (《诗经》) , 根据诗意, 配上几幅戍边士卒生活的图片和一段关于思乡 (可以选用葫芦丝演奏) 的音乐, 使学生从中了解作者的思路, 抓住关键字, 用缺字法训练背诵, 从易到难, 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 最后让学生背诵。这样, 学生能在指定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变化诵读方式

在古诗教学中, 诵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单一的诵读方式, 会让学生陷入厌恶古诗的困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名家录音范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愿望, 然后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赛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接龙或当场试背, 都可以, 主要是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在诵读中要注意及时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的诵读兴趣维持得更久些。

4. 凭借想象绘画

古诗的教和学都离不开想象。课要上得有趣, 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凭借语言设法将“诗”和“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用笔记下来, 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 在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的同时, 引导学生读想背诵, 最终达到记其文的目的。

三、巧借家长的力量, 巩固学生诵读的成果

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让家长成为学生诵读古诗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有效巩固学生的诵读成果, 从而促使古诗诵读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总之,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 教师只是作为主导。教师应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悟, 以诵读带动讲解, 以讲解促进诵读。诵读之声不绝于耳, 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 诵读是贯穿始终的。增强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让学生多读多悟, 以诵读带动讲解, 以讲解促进诵读, 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语言的鉴赏 篇8

一、大胆推想,小心求证,前后勾连,准确理解

要鉴赏一首诗歌的语言,首先得能理解诗歌的语言,要能准确理解诗歌的语言,首先得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笔者认为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就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推测,不断印证的过程。诗歌按照内容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等类别。每一种类别的诗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有一个大致可以把握的范围。如“咏史怀古”诗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借古伤怀、借古明理和借古讽今,表达的感情主要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等。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诗歌所属的类型,根据诗歌的作者、标题、背景大胆推测诗歌可能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后面的逐字逐句的鉴赏中去印证自己的推想。

下面我们以2014年高考四川卷诗歌鉴赏题为例来分析鉴赏诗歌语言的思维过程。诗歌内容和考题如下:

阅读下面 的宋诗 , 回答问题 。(8分)

秋暮吟望/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

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

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

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

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 简要赏析 颔联中“ 常”““偏”两字的妙处。 (3分)

根据诗歌标题我们可以得知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在秋季傍晚夕阳中赏观自然景象发人生感慨。此诗可能属于即景抒情类诗歌。在秋季傍晚夕阳中易感时伤怀,抒发低沉感伤的情感,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诗中包含有终老山林之意,我们可以猜想诗人可能借所见秋景抒发人生失意、官场不顺、希望退隐山林或退隐山林的无奈等情感。这是由标题和注释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想,当然对诗意的准确把握还需进一步研读诗句作具体印证。

本诗首联写到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与我们在鉴赏开始阶段推想的人生失意之感基本吻合。颔联写诗人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颈联写到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都透露着悲苦的冷色调,和我们开始推想的感情基调也是吻合的。从尾联抒情主人公深夜还无法入睡,喝闷酒,对北斗七星也懒得看可以明确诗人想表达的是对退隐山林的无奈惆怅甚至有些苦闷。

通过大胆的推想假设,结合诗句的具体印证,我们整体把握了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为后面具体炼字炼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鉴赏一个词语的妙用,我们先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诗词具体情境中的含义,然后理解这个词语对具体情境的形成或特殊效果的表达的作用,最后鉴赏这个词语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鉴赏句子的妙用先要明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特殊手法创设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什么含义,然后鉴赏这个句子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我们还是以2014年四川卷诗歌鉴赏真题为例来具体分析炼字炼句题的解题思维过程。

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 篇9

一、读懂诗人

文学鉴赏讲究“知人论世”,用于古诗词鉴赏,就是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和艺术风格;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态度,要尽量注意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做细致、全面的分析。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我们了解了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懂诗歌。杜甫具有治国安天下的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诗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歌的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连本无感情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能“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对于诗歌鉴赏而言,知人论世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具体诗歌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我们知道杜甫是忧国忧民的大诗人,鉴赏时是不能用这把“刀子”套他的一切诗歌。对于陌生的作家,学生可以借助题干、标题、注解等信息解读。因此,要因人论诗,还要因事论诗,因诗论诗,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对诗歌的解读似是而非、言不及义,应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二、读懂语言

诗的语言,古人称为“诗家语”。诗词的语言文字是凝练而生动的,其凝练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锤炼上。作者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读懂“诗家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 读懂诗句。

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诗歌语言不但会有词类活用、倒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识,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诗词中名词铺排的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词类活用的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语序倒装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叠词、拟声词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这些语言现象都需要我们合理想象,整体把握。

2. 读懂“空白”。

作为“诗家语”的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就在于“跳脱”:或突兀而起,或省却联络。不把“跳脱”之处连贯起来,达到“通解”,就无法进入鉴赏的阶段。诗词中多用省略、倒装与跳跃手法,造成许多“空白”,需要分析句与句之间或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出“空白”处的内容。如《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从字面看,写的是“废池、乔木”这些没有知觉的东西都“厌兵”,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连没知觉的东西都“厌言兵”,何况是人呢?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深深刻印在人们心中,人们怎能不痛恨侵略战争呢?

3. 读懂典故。

诗词中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词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用一个典故则可以省去一大段文字。作为读者,如果不懂得这些典故,自然无法理解作品,更谈不上去鉴赏作品。理解典故有两个层次: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理解这首词,当然也离不开对那个时代和辛弃疾的了解,但这里一个又一个的典故也是不可不扫除的拦路虎。学生应尽可能多读书,了解一些历史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和所包含的感情。

三、读懂语境

欣赏诗歌时,只有抓住语言所提供的具体语境,方能深入、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如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对这里的“落花时节”一语怎么理解呢?有人联系第三句“江南好风景”,说杜甫又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当时春光正好,百花早已盛开,有的已经开始凋落。有人联系第一、二句,认为李龟年过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宠幸的歌手,如今流落江南,说明他的极盛时期已过,到了他的“落花时节”了。又有人从杜甫这面联系,说杜甫少年得名,十四五岁就出入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满怀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辗转漂泊,垂垂老矣,这“落花时节”实在是对自身不幸的感叹。还有人认为,仅从李、杜身世上着眼还不够,尽管他们都是飘零异地、景况凄凉,但唐皇朝经过了安史之乱,开元时代的歌舞升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更有人主张把以上几种理解结合起来,说这里写李、杜穷途相逢,彼此身世之悲、国家兴亡之叹难以言喻,而只在大好春光中点出“落花”一语,更让人体会到感慨万端、无从说起的悲凉。上述理解都不错,但深浅大不相同,原因是对语境的体会和挖掘不同。有的人理解得窄,有的人理解得宽。由此可见,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四、读懂景物

抒情性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其实,不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思想情感无不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的,情与景虽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写景抒情是古代诗歌最普遍的一种内容,只有读懂诗歌中的景物,方能参悟作者的命意。那么,诗歌中的景物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1.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王维的《鸟鸣涧》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又如,他的《山居秋暝》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泉水清冽、流泻山石,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 虚实相间。

诗歌中的“实”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虚”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所感。写实时,以实带虚;写虚时,以虚传实,这样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避免了表述的刻板平直,往往更能传情达意,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就是用想象中美好的仙境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反衬现实的黑暗。

浅析古代诗歌的鉴赏 篇10

1 炼情

任何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意愿与情感的抒发, 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吟唱, 是真挚情愫的倾吐, 是真切感受的结晶。诗人可以超越时空, 超越自我, 不管是山水田园, 还是沙漠边塞, 不论是民间苦疾, 还是官场浑浊, 都可以用喜怒哀乐的情感彩练, 组成色彩斑斓的云锦。以杜甫的《登岳阳楼》为例: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人是在用忧国忧民的深情和对自身飘零的感慨, 将看似无关的八件事贯穿起来读后如闻其声, 令人感动。要鉴赏本诗, 就要了解诗人的处境, 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才能很好地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这种情感, 才能“披文人情”, 把握感情基调。

一些描绘山水田园风物的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我们通常爱用“像画一样美”来形容它, 这是说客体, 但关键还是看寓于客体中的主体倾向。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都意味着“一切景语皆情语”, 欣赏山水诗同样要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

2 会神

诗言志, 所谓“志”是作者的意愿和心态, 也就是诗中的神。它寄寓于形象之内, 糅合于情感中, 没有“神”的诗, 是不能真正成为诗的, 而一首诗的意蕴不会是作者思想赤裸裸的表白, 让人一览无余, 它应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鉴赏古诗时应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去领会诗中的诗意。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构思新颖,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 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使得全诗情致深婉, 末句也成为千古诗句。我们在鉴赏时, 抓住最后一句深入地体味, 才能准确的领悟诗中的神韵。

3 悟境

把握诗的意境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因为许多诗歌的情和意需要通过意境来传达。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把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情意巧妙地熔铸在如画一般的形象中, 我们可以从诗中描绘的“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图景中, 感悟到深渊浓郁博大宽广的友情。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强调情、意、景三者的有机统一, 做到“意中有景, 景中有意”, “融景入情, 寄情于景”, 这也是我们鉴赏诗歌中的一条重要标准。

4 想象

因为诗歌讲究含蓄美, 不直露, 总要留下一块空白, 让读者驰骋想象, 感受诗的内蕴力, 故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要说的话补充完整。请看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此诗写将军亲率骑兵, 雪夜追击溃败敌人的情景, 可是是怎样追击的, 诗中只写了“大雪满弓刀”一句。这就要我们凭借诗中创造的意境展开想象, 才能充分理解诗中所显示的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的战斗生活。

5 品辞

一首优秀诗歌的内涵, 离不开艺术技巧的传达, 巧妙地艺术形式, 使人们在鉴赏之余, 不仅可以体味到诗歌内涵的博大与深沉, 更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来品味一下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 烟水迷濛, 风景如画。第二句叙事, 补足前句, 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 说明商女所唱, 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 应该是先泊于秦淮, 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 后叙事, 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 他承袭了祖父宰相杜佑的遗风, “平生五色线, 愿补舜衣裳”, 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作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 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 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 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 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诗的后半是听商女唱后庭遗曲所引发的感慨。乐妓在酒店替客人唱歌侑觞, 所唱之歌恰是产生于金陵的《玉树后庭花》。这是耐人寻味的。陈后主苟且偷安, 荒淫误国, 《玉树后庭花》成了可耻结局的见证。诗人慨叹唐末的统治者对前朝荒政取亡的教训“哀之而不鉴之”, 《玉树后庭花》传唱不衰就是明证。诗人的心也为“商女不知亡国恨”而震动:不知亡国恨反倒少一层痛苦, 自己与商女相比, 谁幸谁不幸真难定论。作者终于若有所悟:世事沧桑自有其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 大半生热衷政治的结果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这首绝唱, 我们唯有通过品辞, 才可以体会其中意蕴。

上一篇:大数据电子商务下一篇:远程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