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论文(精选8篇)
古典诗歌论文 篇1
用古典诗歌的眼光教古典诗歌
关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我一直有些迷茫,古典诗词的字、词、句有些枯燥,学生不喜欢,那到底该怎么上呢?参加了《广东省中学古典诗歌优质课观摩》活动,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既然是古典诗歌,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古典诗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古典文论中,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下面我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阐述我的想法。
一、言
言者,即指诗歌的物质载体。在古典诗歌中,就是以其严谨的格律表现出的和谐的音韵感。对诗歌音韵美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实现。《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段话告诉我们,诗是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来说话的,所以对文采斐然、意象斑斓、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朗读成颂,让学生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意境。而在学生没有充分朗读,缺乏必要感知情况下急急进入诗歌鉴赏,是一种破坏的行为。
如何诵读呢?诵读不是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诵读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方式,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要“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要“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地诵读;“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口与心谋、心与神谋”地诵读。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做什么呢?
1.要广泛浏览资料,读出诗的精气神来,进而体验诵读中的种种甘苦滋味。
例如教学王崧舟的《长相思》。
上片,词境壮观辽阔而兼及凄怨苍凉。“山一程,水一程,”要读得低沉切实、绵亘起伏。“山一程”慢慢地扬读,“水一程”慢慢地抑读,两句之间不能换气,营造一种“行行复行行”的回环复沓之韵,诵读的时候保持一种慢速的平直调,由听觉而产生一种渐行渐远、关山万重的视像,进而体味天涯行役的枯寂和苍凉。
这一朗诵读法的确定不是百度了几篇教案而得之,而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查大家对《长相思》的鉴赏,查《全清史》了解纳兰性德的生平,查纳兰性德的《纳兰词》去寻找纳兰性德的生命痕迹„„在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读法。
2.诵读指导。在教师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应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要求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的层次变化。读古典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不宜低声轻读。响亮而又富有表情的诵读不仅可以判断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还有助于体会句子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要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首先要将其置于节奏的正确诵读中。
二、象
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特定产物,也是情感的外在形态,它是由客观外在的具体形态与作者内在情感合为一体的特定艺术形象。
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直观的象和象外之象。
1.直观的象
象,只存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中,对诗的意解只能接受诗的语言暗示,用情绪去揣摩诗意,要让学生去意会,而非“解释”。意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卡的话说叫“隐喻思维”。“意会”是种比言传更求真、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
那么如何抓意会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而这些语言符号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符号,将符号转化成语言后,它会在孩子们脑中形成一种象。所以要想抓意会,就要将语言文字放大,做细,还原成一定的象,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看到文字背后不曾言说的画面。
例如《长相思》中“故园无此声”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什么呢?让我们用想象的眼睛细细观察纳兰的故园。也许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郊外,在青青的原野上,纳兰和孩子们一起牵着风筝欢快地跑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展开想象,看到了纳兰故园的温馨。
又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的:高洁的诗人衣着粗布长衫,闲适地踱着步子,走在弯曲的小路上,在小路的一侧是小灌木或竹枝编的篱笆,其脚下是开得正盛却并不茂密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在诗人前方不远处的就是白云萦绕、悠然隐约的南山了!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如此一来,抽象的文字符号,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成了一个一个具体可感的象。
2.象外之象
要引导学生领会好象,还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能够知人论世,能用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去解读文本,挖掘诗歌中隐藏的文化意象。
例如,陶渊明诗歌里的飞鸟意象,是自由自在的飞鸟还巢的意象表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或许曾受羁绊,而现在自由往返于自然的鸟儿。《归去来兮辞》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是给了这个“自由”意象以明晰的确证。因为这几句诗所想要表达的是陶渊明归田后游迹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情趣。诗人这时已退出了官场,归田于彭泽,他自由了,此时的他正手持荷杖,四处漫游,以松懈身心,他时而抬头远望,云彩似有意而无心地从山那头飘出,时而又伫立神思,小鸟们飞累了正要结伴返巢。正凝神间,这些夕阳中徘徊飞来的鸟儿,仿佛已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陶渊明正是从大自然这一派自由适性的景象中关照自己悠游自在的归田意趣。
再如“春风”一词。“春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有着它自己的潜台词。“春风”在很多时候指的是“皇恩浩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有春风的吹拂,有春风的温暖,有春风的呵护,杨贵妃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倾国。这里的“春风”实际上指的是“皇帝的宠爱”。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谁给提的名?皇帝。这里的“春风”也是写“皇恩浩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这里是王安石第二次受重用,进京主持变法,又一次受到重用。这里的“春风”也指“皇恩浩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每一个意象后,都有它所承载的情语。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增强底蕴,读懂这象外之象的潜台词。
三、意
意即意境,是诗人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以及与之所触发的无限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与积累。这是学习一首诗歌的最终目的,也是鉴赏诗歌的最高追求与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品味呢?古典文论认为“象生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意象,走入意境。一首诗歌,主要是依靠意象构成诗歌丰富的意蕴的。在意境的教学中,对单一意象的品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是要深入把握诗歌的意蕴,真正走入诗歌中的意境,则要通过对意象群的整体品悟。因为由单一意象组合起来的意象群,不是纯粹简单的叠加,它在组合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对帮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歌中意境美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诗歌《鹿柴》时,诗歌中出现了空山、人、深林以及青苔这些物象,如果对其单独进行品味,也就只能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单一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物象还原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就能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人以动衬静创造出来的幽静空寂的美好意境。
学习古典诗歌,可以尝试从古人写文的角度――言、象、意去解读,引导学生以此为角度去领悟古典诗歌的内涵之美,让学生明白要用古典诗歌的眼光去学习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论文 篇2
既然是古典诗歌,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古典诗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古典文论中,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下面我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阐述我的想法。
一、言
言者,即指诗歌的物质载体。在古典诗歌中,就是以其严谨的格律表现出的和谐的音韵感。对诗歌音韵美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实现。《毛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段话告诉我们,诗是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来说话的,所以对文采斐然、意象斑斓、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朗读成颂,让学生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意境。而在学生没有充分朗读,缺乏必要感知情况下急急进入诗歌鉴赏,是一种破坏的行为。
如何诵读呢?诵读不是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诵读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方式,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要“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要“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地诵读;“眼与耳谋、耳与口谋、口与心谋、心与神谋”地诵读。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做什么呢?
1. 要广泛浏览资料,读出诗的精气神来,进而体验诵读中的种种甘苦滋味。
例如教学王崧舟的《长相思》。
上片,词境壮观辽阔而兼及凄怨苍凉。“山一程,水一程,”要读得低沉切实、绵亘起伏。“山一程”慢慢地扬读,“水一程”慢慢地抑读,两句之间不能换气,营造一种“行行复行行”的回环复沓之韵,诵读的时候保持一种慢速的平直调,由听觉而产生一种渐行渐远、关山万重的视像,进而体味天涯行役的枯寂和苍凉。
这一朗诵读法的确定不是百度了几篇教案而得之,而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查大家对《长相思》的鉴赏,查《全清史》了解纳兰性德的生平,查纳兰性德的《纳兰词》去寻找纳兰性德的生命痕迹……在掌握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读法。
2. 诵读指导。
在教师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应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要求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的层次变化。读古典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不宜低声轻读。响亮而又富有表情的诵读不仅可以判断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还有助于体会句子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要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首先要将其置于节奏的正确诵读中。
二、象
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特定产物,也是情感的外在形态,它是由客观外在的具体形态与作者内在情感合为一体的特定艺术形象。
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直观的象和象外之象。
1. 直观的象
象,只存于直观、直感和直觉中,对诗的意解只能接受诗的语言暗示,用情绪去揣摩诗意,要让学生去意会,而非“解释”。意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觉内省,体验的情感色彩,用维柯的话说叫“诗性逻辑”,用卡西卡的话说叫“隐喻思维”。“意会”是种比言传更求真、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
那么如何抓意会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而这些语言符号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符号,将符号转化成语言后,它会在孩子们脑中形成一种象。所以要想抓意会,就要将语言文字放大,做细,还原成一定的象,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看到文字背后不曾言说的画面。
例如《长相思》中“故园无此声”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什么呢?让我们用想象的眼睛细细观察纳兰的故园。也许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郊外,在青青的原野上,纳兰和孩子们一起牵着风筝欢快地跑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纷纷展开想象,看到了纳兰故园的温馨。
又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老师是这样引导的:高洁的诗人衣着粗布长衫,闲适地踱着步子,走在弯曲的小路上,在小路的一侧是小灌木或竹枝编的篱笆,其脚下是开得正盛却并不茂密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在诗人前方不远处的就是白云萦绕、悠然隐约的南山了!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如此一来,抽象的文字符号,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成了一个一个具体可感的象。
2. 象外之象
要引导学生领会好象,还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能够知人论世,能用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去解读文本,挖掘诗歌中隐藏的文化意象。
例如,陶渊明诗歌里的飞鸟意象,是自由自在的飞鸟还巢的意象表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或许曾受羁绊,而现在自由往返于自然的鸟儿。《归去来兮辞》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是给了这个“自由”意象以明晰的确证。因为这几句诗所想要表达的是陶渊明归田后游迹于山水,寄情于自然的情趣。诗人这时已退出了官场,归田于彭泽,他自由了,此时的他正手持荷杖,四处漫游,以松懈身心,他时而抬头远望,云彩似有意而无心地从山那头飘出,时而又伫立神思,小鸟们飞累了正要结伴返巢。正凝神间,这些夕阳中徘徊飞来的鸟儿,仿佛已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陶渊明正是从大自然这一派自由适性的景象中关照自己悠游自在的归田意趣。
再如“春风”一词。“春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有着它自己的潜台词。“春风”在很多时候指的是“皇恩浩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有春风的吹拂,有春风的温暖,有春风的呵护,杨贵妃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倾国。这里的“春风”实际上指的是“皇帝的宠爱”。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金榜题名,谁给提的名?皇帝。这里的“春风”也是写“皇恩浩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这里是王安石第二次受重用,进京主持变法,又一次受到重用。这里的“春风”也指“皇恩浩荡”。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每一个意象后,都有它所承载的情语。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增强底蕴,读懂这象外之象的潜台词。
三、意
意即意境,是诗人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图景,与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以及与之所触发的无限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与积累。这是学习一首诗歌的最终目的,也是鉴赏诗歌的最高追求与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品味呢?古典文论认为“象生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意象,走入意境。一首诗歌,主要是依靠意象构成诗歌丰富的意蕴的。在意境的教学中,对单一意象的品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是要深入把握诗歌的意蕴,真正走入诗歌中的意境,则要通过对意象群的整体品悟。因为由单一意象组合起来的意象群,不是纯粹简单的叠加,它在组合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对帮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歌中意境美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诗歌《鹿柴》时,诗歌中出现了空山、人、深林以及青苔这些物象,如果对其单独进行品味,也就只能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单一物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物象还原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就能让学生走入意境,感受诗人以动衬静创造出来的幽静空寂的美好意境。
古典诗歌的鉴赏 篇3
一、积累一定数量的诗歌。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形式短小,音节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诵读。所以在高中阶段,坚持“每天一诗”一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样天长日久,头脑中的东西多了,对诗歌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即使对诗歌的含义未能全面理解,也能凭语感略知一二,有个整体的把握。积淀越多,则文学感受力越强,文学素养越高,对以后的鉴赏也越有好处。所以,看似不起眼的小诗积累多了,却能厚积薄发,为以后的鉴赏打下基础。
二、掌握一定的方法。对诗歌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感性上,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难以把握诗的内蕴,因此,了解一些鉴赏的技法,对我们深层认识诗歌颇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咀嚼字词
1.体会词语的准确性
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字表现了石壁峭立,直刺苍穹的气势,而“拍”字又将滔天巨浪冲击海岸,涛声阵阵的景象展现眼前。“卷”字人已多次使用,且都独具妙处,东坡不避重复,点出了海浪的力拔千钧。
2.领悟诗句的言外义
例:朱庆余《兰意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的字面意义是新婚妻子询问丈夫化妆的漂亮与否,合不合时宜。但再看题目,就会发现问题。原来,题目中的“张水部”指当时的水部待朗张籍。他喜欢提携后进,对朱庆余也颇为青睐。当时张就要应试,不知自己的诗能否合主考大人的心意。就以这一首诗委婉探问。
3.词语与意境的吻合
例: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暗寓分别,切合题意,晓风寒冷,残月如钩。此三句勾画出一幅萧瑟秋风图,孤独的游子醉卧秋晨,寂寞惆怅,正合斯人心情。
4.注重炼字与炼意
古人注重炼字,但炼字目的在于炼意。字不必生涩、难懂,但必须与文意事融合无二,达于自然,不露雕琢之痕,才是炼字的真本色。杜甫某诗中有一首诗,其中一句为“身轻一鸟”最后一字脱落。后人试为补全,有“落、起、疾、下”诸字,都似不通,后找到善本,发现是一“过”字,众皆叹服。
(二)辨析方法
1.抓表达方式
古人抒怀言志不外乎几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只有弄清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才能正确地解读诗歌,在此基础上深层理解。例如94年高考第11题,给出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题的C项是“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初看似乎并无错误,但结合表达方式一读,就会发现问题,三、四两句只有议论,并无描写。
2.抓修辞方法
9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是通过对修辞的辨析,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A项内容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拟人手法,把绿树青山写的有人得感情”。其实,在这里只是状物写景,直接描写,并非拟人。
3.抓表达技巧
有的诗以动写静,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桂花落、山鸟鸣之“动”,反衬夜静、山空;有的诗以小见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小小的身影见出人格的伟大,精神的高贵;有的借景烘托,《琵琶行》起首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送别的伤感、凄冷。
(三)进行比较
对于相同的景、事、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诉诸诗文,则别有情趣,互有千秋。我们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不妨将类似的诗句找出,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的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1.思想内容的比较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骄傲自大,兵败被围,在四面楚歌声中拔剑自刎,后人是如何评价的呢?杜牧有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的做法予以否定;而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却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大势已去,难以挽回;李清照却对项羽的精神大加赞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三位大诗人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2.写景抒情的比较
风格不同,则面对同样的景物,所抒之情会截然不同。比如对秋的描写,自古文人多写“伤秋”、“悲秋”之情——“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悲哉,秋之为气也”,“寒蝉凄切”,“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诗句,人所共知,仿佛秋天就是为伤感而存在的。可是,刘禹锡的诗却另辟蹊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格调昂扬,豪情顿生;毛泽东《泌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更是色彩鲜明,充满活力,催人奋进。这些诗跳出了同类作品悲秋的窠臼,拓展了抒情空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注意此类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
3.表现手法的比较
表达同样内容,有人直抒胸臆,酣畅淋漓;有人委婉含蓄,言近旨远;有人善于用典,借古讽今;有人巧借修辞,构思精巧。这就要求我们仔细体会,反复玩味,通过表现手法之不同,欣赏不同意境、风格之美。同是思乡之作,李白的心情一览无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王维的《杂诗》(其一)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同是咏柳,贺知章以“碧玉”喻之,又以剪刀喻春风,想象丰富奇特,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隋末无名氏的“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直接描写,多重渲染,创设出“伤别离”的浓浓意境。对于这些同题却不同表达的诗歌,我们只有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才能感受不同的诗风词韵,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以上方法,就等于找到了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从而打开古诗鉴赏的大门,领略古诗的无限风光。
古典诗歌教学随想 篇4
——中国语文报协会课堂教学“古典诗
歌内容教学”主题研讨会有感 有几年的时间不曾外出听课了,因为德育副校长的头衔仿佛把自己与教学隔开了。虽然从不曾离开自己心爱的课堂,教学也还得心应手,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但听听大师的点拨,看看名师的课堂,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粗糙,自己教学的肤浅,自己教学的浮躁!两天下来,就古典诗歌教学有了一点思考!
文字·文学·文化
透过文字的层面,看到文学的灵动,积淀文化的精华。几位执教老师无一例外的都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作为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感受文学的独特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建平学校郑朝晖老师执教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郑朝晖老师先是从字词入手品读诗味,聪明的孩子们纷纷找到了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日暮苍山远”中的“远”字——不仅是一种空间距离,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天寒白屋贫”中的“贫”字——诗人在慢慢风雪中前行,看到山中的人家很少,突然看到“柴门”,听到狗叫,感到非常惊喜,这是一个过渡,从前面的悲凉过渡到后面的惊喜。除此而外,在教师剥茧抽丝一般的引导下,学生们还品味了“白”字渲染的旷远意境、“暮”字所隐含的苍凉意味,“黄昏”这个意像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品到
了“风雪夜归人”的“归”字:
生:“归”字用得好,有惊喜感,归属感。
师:“归”字对我们中国人有特别的意义。
„„
师:刘长卿有没有真正“归”呢?他还投宿在别人家里,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什么感情呢?
生:还有漂泊的无奈,“归”只是暂时的,明天他还要继续漂泊!
师:我们不是漂泊者,这首诗为什么能打动我们呢?
生:因为我们内心都有孤独感。生:我是这样看的,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人,我们都在生命的旅途中寻找自己的家,这首诗唤起我们内心深处1 的这种情感,引起我们的共鸣!
师:我们要为他鼓掌!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人,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家园,一个精神的家园。“归”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名片。
一首孩子们幼儿园时就会背诵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郑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透过那看似浅白的文字,领悟到了诗中蕴含着的丰厚的文化元素。一节课下来,相信孩子们会顿悟:清水一般的诗句,却原来也是文化大餐!相信听课教师也会顿悟:诗意的解读必须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
文化的传承者!
心境·情境·意境
诗言志,诗歌是从诗人心底流出的泉水,诗人的心境决定泉水的流向:心境愉悦,泉水则流向鲜花芳草;心境郁闷,泉水则流向夕阳黄昏;心境安宁,泉水则流向空谷幽兰;心境孤独,泉水则流向荒山大漠„„心境的流向决定了诗歌的情境,境从心生,情从景生,情景相合,则成悠远的意境。
作为教师,古典诗歌教学时就要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方能拎清诗歌的情感脉略,走进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领悟诗歌或微妙悠远,或闲适恬淡,或华美壮丽,或清新自然,或雄伟壮阔,或沉郁悲凉,或萧瑟凄凉,或慷慨激昂的丰富多彩的意境。
几位教师执教过程中都关注到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作为诗人情感载体的丰富内涵,通过意象群的建构所组合成一幅幅立体的画面,把学生引领入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境界!
其中典型的是南京29中的徐溪老师,她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景物与乡愁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典型的问题,这就找到了诗歌教学的最佳角度:从意象出发,沿着意脉不断注入情感,最后把学生领入诗歌创造的最高艺术境界——意境。
同是以“乡愁”为主题,两首诗
所选取的意象截然不同,一组昏暗苍凉,一组开阔明朗,但两组意象群都诗意的表达出“乡愁”这个永恒的主题。对于第一组意象如何表达“乡愁”执教者这样总结:巧点羁旅处境、乐景衬托哀情、选景寄托乡愁、绘景渲染意境。对于第二组意象如何表达“乡愁”执教者虽然没有做出概括性的总结,但在她的引领下学生基本明确了:青山绿水只不过是眼前暂时的美景,自己的目的地还在渺远的前方;虽然风平浪静水面开阔,但更衬一叶白帆的渺小孤寂;残夜朦胧中升起的太阳,旧年岁尾时来临新春,时间的流逝,冬春的更替,只会使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如果大雁有情,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吧,告诉我的家人,虽然我思乡心切,但一切还好!
这样的引导赏析,就是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一种景物,原来都附着着作者的感情啊!对于七年级的孩子们来讲,虽然执教者没有说到“意象”“意境”这样的词语,但她却以一种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诗人的心境,领悟了诗歌的情境,让孩子们走入一个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艺术佳境——意境。
柔情·激情·真情
五位执教者中三位男教师,两位女教师,根据词的内容,五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大体分为三种:秦燕、徐溪两位女教师婉柔,孙旺、周文福两位男教师
激昂,郑老师则是淡定儒雅。但婉柔也好,激昂也好,淡定儒雅也罢,五位教师无一不是用真情激发着学生的真情,用灵动激发着学生的灵动。
两位女教师课堂上的温声细语,不紧不慢的引领着学生朗读、欣赏、感悟。无论是钱塘江畔的早莺春燕、乱花浅草,还是北固山下的潮水风帆、江春海日,亦或是漫漫古道上的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在两位美丽的女教师引领下,孩子们都充满悟性的解读了景物里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亦或是生机萌发的早春带来的欣悦,亦或是天涯游子的思乡愁怨。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这样的顿悟:万水千山都是情!
孙旺、周文福两位男教师不约而同执教的都是辛弃疾的词,一个是《摸鱼儿》,一个是《破阵子》,在两位老师激情的演绎下,辛词内容的厚重,辛词风格的阳刚,辛词情感的复杂与豪放都得到很好地诠释。两位老师在关注词的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词人的情感变化。
周老师引领学生把握《摸鱼儿》的情感脉络:惜春不长、怨春不语、留春不住,任时光老去人亦会老去的哀怨,任春景由盛而衰王朝莫不如是的感慨不言自明;春在走,时在变,不变的是报国的情感,但小人当道,报国无门,一腔忧愤终化为勃然而张的诅咒“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但愤怒的诅咒终当不了现实的残酷,闲愁最苦,惟
有君知啊!至此,周老师的倾情演绎,学生们无不被辛弃疾的炽热爱国情怀感动!
孙旺老师比起年轻的周老师执教辛词更多了一份文化积淀的厚重,更多了一份知人论世的明朗,鉴于此,孙老师的情感引领更沁人心扉。孙老师的课堂更知性,更人文,整节课孙老师以方法引领学生译读,以方法引领学生品读,以方法引领学生评读。一节课下来,孙老师没有代替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在他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引领下,诗意的翻译词句,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朗读全词;妙语连珠的品味意象意境„„更可贵的是,孙老师以自己的激情激发着学生的激情,以自己的智慧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感染下,词人辛弃疾无3 限深厚的爱国热情、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豪情、报国无门老之将至的悲情,一切的一切,在师生共同的激情演绎下是那样的真诚、真切、真实。孙老师的板书也别充满个性,一柄长“剑”占据半个黑板,霸气、豪气,也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剑本该直指长空,直指敌寇,但词人手中的剑啊,只是成了夜半梦回时刺向心中的长痛。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豪放词人辛弃疾啊,却原来是一位悲剧英雄!
马鞍山一程,见了、听了、想了,今后再做了,这就够了。
今天上了一节特别让我享受的课—《春》《济南的冬天》小结课,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远远出乎我的预料,他们太聪明,太有灵气,太有潜力。
古典诗歌分类赏析教案 篇5
《唐诗宋词选读》题材分类教学 学习目标:
1、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基础。
2、通过分析鉴赏,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主题。重点难点:
1、运用一定的方法,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主题。(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学习方法设计:
1、朗读吟诵。通过吟诵感受诗歌,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发挥创造性想象,再现诗歌的情境。
3、情感领悟。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学习时数:七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的几种常见的题材。
2、鉴赏归纳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学习步骤:
一、课前预习
1、依据题材的不同,给唐诗分类。
2、从教材中找出几首山水田园诗,试着分析它们的主题。
二、检查预习
1、依据题材的不同,诗歌可以划分哪几种常见的类型?
山水田园诗、送别惜别诗、军旅边塞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和思乡怀远诗等等。
2、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三、学法指导
鉴赏这类诗歌,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景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景与情、物与志的“契合点”。
四、诵读,初步感知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五、课堂讨论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2、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景是和谐的。
3、那么写人的活动又如何呢?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4、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六、拓展探究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画面美。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B、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C、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七、学习小结: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有哪些?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八、当堂练习阅读鉴赏,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九、预习作业
找出教材中的惜别送别诗,选一两首试着分析它们的主题。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送魏万之京》《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等了解惜别送别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惜别送别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送别惜别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三、学法指导
鉴赏此类诗歌首先需掌握诗歌的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其次,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如: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南浦,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四、诵读,初步感知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找出诗中分别写“夜”、“别”、“时间”、“空间”的语句。
五、课堂讨论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六、拓展探究
阅读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回答问题。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有人怎样的神情?
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
2、说说颈联中“隐”“没”的表达效果。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荫遮蔽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七、学习小结 送别惜别诗的主题有哪些?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此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八、当堂练习鉴赏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第三句在表达上有转折之势,试加分析。
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由眼前景进而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九、预习作业
从教材一、二两单元中找出一两首军旅边塞诗,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分析其主题。第三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从军行》了解军旅边塞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军旅边塞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军旅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三、学法指导
军旅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其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再次,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等等。
四、诵读,初步感知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五、课堂讨论
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是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表现了出征战士冒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六、拓展探究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故园:指诗人在长安的家。漫漫:遥远。②龙钟:泪流的样子,袖被泪湿。
[解说]岑参(717──770)江陵(今属湖北省)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省),其诗多描写边地风光及戎马生涯,颇具奇情壮采,与高适并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其七言歌行雄奇豪纵,五言山水诗清峻奇逸。此诗作于天宝八年(749),时诗人首次出塞,途中遇入京的使者,就此作诗。诗中写初次离乡远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立马而吟,肆口而成,纯为本色语,极平常而极亲切感人。
1、诗人“双袖龙钟泪不干”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诗人离开长安已多日,回首东望,长路漫漫,引起了对家乡亲人的强烈思念,因而潸然泪下,沾湿双袖。
2、诗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请结合本诗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看法。
最后两句,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这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不假雕琢,信口而成,却又感情真挚。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这是该诗的最大特色。
七、学习小结
军旅边塞诗的主题有哪些?
①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②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③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八、当堂练习陇西行① 唐·陈陶 誓扫凶奴不顾身②,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③,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②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解说]陈陶(803?──879?)字嵩伯,长江以北人。此诗作年不详。前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战士英勇杀敌,牺牲惨重。后二句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征夫已成枯骨,妻子还在梦中思念亲人,对比强烈,为后人称道。王世贞赞此诗云:“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
1、分析一、二句中“誓扫”、“不顾”、“五千”的表达作用。
“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五千”表现了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诗的三、四句为后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意。“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已成枯骨的凄凉,一边是梦中相见的欢愉。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家人的无限同情。
八、作业布置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注:①《梅花落》,曲调名,“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②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解说]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与岑参并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雪净胡天牧马还”,开篇就造就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了一种虚景。全诗虚实结合,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2、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虚景?
“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现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第四学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燕歌行》表达的多重主题。(重点)
2、体会于沉静的对比之中诗人的沉痛之情。(难点)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回顾知识点导入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阅读提示: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十分尖锐。
自学目标:读后说说诗歌的主题、情感。
三、再读课文,分析层次
阅读提示:画出韵脚,根据韵脚和诗意将是个分层。
自学目标:概括诗意。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鉴
阅读提示: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 自学目标:细读诗歌,圈出诗歌中的“沉痛语”,体会它们是何种“沉痛”。
五、课堂讨论
1、根据诗意层次,分析诗人表达的多重主题。
2、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沉痛之情。
六、拓展探究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的?
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雪雨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渲染了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场面的描写,却从出示军容的豪迈中烘托出战斗必胜的气氛。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有许多典型细节描写,试举一二例,并分析其作用。
“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军行,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
“风头如刀面如割”,写边地的严寒,既呼应了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不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出将士们斗风雪的战斗豪情。
七、课堂小结
此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边塞战场各种尖锐矛盾的深刻反映,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封建时代军队中残酷的阶级压迫。对“将军”的腐败导致战争的失利予以有力的鞭笞,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八、当堂练习
1、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①男儿本自重横行 ②身当恩遇常轻敌 ③边庭飘摇那可度 ④死节从来岂顾勋
2、仔细研读《燕歌行》并填空。(1)本诗的主题是
(2)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__ __,第二段八句写____ __,第三段八句写____ __,第四段四句写_____ _____。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3)本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_________对比。全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九、预习作业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①这首诗歌中所描写蝉有什么特点?
提示: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唱的夏蝉。②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只要品性高洁,名声自然远扬,无须外在凭借。
③这首诗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托物言志。第五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杜甫《画鹰》,了解咏物言志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咏物言志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好的咏物言志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三、学法指导
鉴赏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其次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融合的深浅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并不融入描写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手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作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
四、诵读,初步感知 画 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②,侧目似愁胡③。绦镟光可摘④,轩栅势堪呼⑤。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sǒng):挺立。③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④绦:丝绳。镟:铜环。⑤轩楹:堂前廊柱。
五、课堂讨论
1、此诗写的是画中的鹰,而非活的鹰,因而描写时处处扣着”画“的特点,即画中之物静止不动、寓静于动的特点,试从二、三联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
思、似、可、堪
2、”毛血洒平芜“是想象之词,还是实写之景?为什么? 想象之词,因为作者所咏是画中的鹰。
3、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格气质? 飒爽英豪之气。
六、拓展探究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八、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小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②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九、预习作业
从教材中选一首咏史怀古诗,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分析其主题。第六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与诸子登岘山》《西塞山怀古》了解咏史怀古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咏史怀古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三、学法指导
鉴赏咏史怀古诗。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其次,要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再次,分析技巧,体察诗心。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四、诵读,初步感知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结合课文注释,了解羊公其人,作者面对羊公碑的态度如何。泪沾襟。
2、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3、赏析颈联的妙处。
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洁形象地把羊公碑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显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到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五、课堂讨论
1、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2、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六、拓展探究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谈谈你的认识。
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2、结合全诗,试析”山形依旧枕寒流“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索。
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八、当堂练习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九、预习作业
选取张九龄《望月怀远》,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分析其主题。第七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了解思乡怀远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思乡怀远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三、学法指导
鉴赏这类诗歌,首先需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其次,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再次,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四、诵读,初步感知 长安晚秋 赵嘏
云雾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依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再学生朗诵。
2、关注典故,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3、”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4、再读课文,思考:”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五、课堂讨论
1、试分析颔联两句诗的妙处。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2、试分析诗歌尾联如何传达诗人情怀的?
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六、拓展探究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八、当堂练习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①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②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九、作业布置
品读P38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试着分析其主题。
八、作业布置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注:①《梅花落》,曲调名,“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②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
[解说]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与岑参并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雪净胡天牧马还”,开篇就造就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了一种虚景。全诗虚实结合,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2、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虚景?
“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现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第四学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燕歌行》表达的多重主题。(重点)
2、体会于沉静的对比之中诗人的沉痛之情。(难点)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回顾知识点导入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阅读提示: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十分尖锐。
自学目标:读后说说诗歌的主题、情感。
三、再读课文,分析层次
阅读提示:画出韵脚,根据韵脚和诗意将是个分层。
自学目标:概括诗意。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鉴
阅读提示: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 自学目标:细读诗歌,圈出诗歌中的“沉痛语”,体会它们是何种“沉痛”。
五、课堂讨论
1、根据诗意层次,分析诗人表达的多重主题。
2、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沉痛之情。
六、拓展探究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的?
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雪雨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渲染了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场面的描写,却从出示军容的豪迈中烘托出战斗必胜的气氛。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有许多典型细节描写,试举一二例,并分析其作用。
“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军行,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
“风头如刀面如割”,写边地的严寒,既呼应了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不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出将士们斗风雪的战斗豪情。
七、课堂小结
此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边塞战场各种尖锐矛盾的深刻反映,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封建时代军队中残酷的阶级压迫。对“将军”的腐败导致战争的失利予以有力的鞭笞,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八、当堂练习
1、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①男儿本自重横行 ②身当恩遇常轻敌 ③边庭飘摇那可度 ④死节从来岂顾勋
2、仔细研读《燕歌行》并填空。(1)本诗的主题是
(2)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__ __,第二段八句写____ __,第三段八句写____ __,第四段四句写_____ _____。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3)本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_________对比。全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九、预习作业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①这首诗歌中所描写蝉有什么特点?
提示: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唱的夏蝉。②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只要品性高洁,名声自然远扬,无须外在凭借。
③这首诗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托物言志。第五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杜甫《画鹰》,了解咏物言志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咏物言志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好的咏物言志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三、学法指导
鉴赏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其次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融合的深浅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并不融入描写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手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作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
四、诵读,初步感知 画 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②,侧目似愁胡③。绦镟光可摘④,轩栅势堪呼⑤。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根据注释,初探诗意。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sǒng):挺立。③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④绦:丝绳。镟:铜环。⑤轩楹:堂前廊柱。
五、课堂讨论
1、此诗写的是画中的鹰,而非活的鹰,因而描写时处处扣着”画“的特点,即画中之物静止不动、寓静于动的特点,试从二、三联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
思、似、可、堪
2、”毛血洒平芜“是想象之词,还是实写之景?为什么? 想象之词,因为作者所咏是画中的鹰。
3、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格气质? 飒爽英豪之气。
六、拓展探究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八、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小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②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九、预习作业
从教材中选一首咏史怀古诗,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分析其主题。第六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与诸子登岘山》《西塞山怀古》了解咏史怀古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咏史怀古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三、学法指导
鉴赏咏史怀古诗。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其次,要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再次,分析技巧,体察诗心。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四、诵读,初步感知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结合课文注释,了解羊公其人,作者面对羊公碑的态度如何。泪沾襟。
2、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3、赏析颈联的妙处。
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洁形象地把羊公碑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显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到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五、课堂讨论
1、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2、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六、拓展探究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谈谈你的认识。
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2、结合全诗,试析”山形依旧枕寒流“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索。
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八、当堂练习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九、预习作业
选取张九龄《望月怀远》,读一读品一品,试着分析其主题。第七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了解思乡怀远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思乡怀远诗歌的主题。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二、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三、学法指导
鉴赏这类诗歌,首先需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其次,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再次,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四、诵读,初步感知 长安晚秋 赵嘏
云雾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依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再学生朗诵。
2、关注典故,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3、”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4、再读课文,思考:”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五、课堂讨论
1、试分析颔联两句诗的妙处。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2、试分析诗歌尾联如何传达诗人情怀的?
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六、拓展探究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七、学习小结
咏物言志诗的主题有哪些?
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八、当堂练习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①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②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九、作业布置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赏析 篇6
她们有热烈的呼吸,却又如此寂寞,如此荒凉。她们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矫揉造作,她们用最明亮的语言谱写最真挚的情感。她们有着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让我们心中产生由衷的敬畏。让我为之痴迷的古典诗歌,她的每个文字都如一个个跳动的精灵,鲜活而灵动。
千年而过,诗人亲近了永恒的泥土,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托付于诗词。而诗歌在月光的摩挲下成为深夜枝头常开不败的花朵。在那古老的千年文化里,你可以捕捉到酿出三分酒意的暗香,成群结队的联袂歌吟。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国文坛诗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掺杂着娱乐性的诗歌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而如今许多现代诗歌如被拆开的散文,虽有诗意,却没有诗的独特气息。我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在现代诗歌中已经所剩无几了。而回头去读几千年之前的诗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古人们用诗歌叙说着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多少诗人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只能寄情于笔墨,将浓烈的爱国热情融入这一行行文字之中。留下一首首千古绝唱,让后人品读、欣赏。病中的陆游却依然心系边关,仍不忘嘱咐自己的孩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他是何等的失望,屈原带着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反思和自省。
古代诗歌的境界与造诣是现代诗歌难以超越的。而爱情似乎是文学领域永恒的主题,柳永的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无尽的悲伤,那是一种怎样的不舍,怎样的无可奈何。《乐府诗》中有一段: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个女子指天为誓:除非山峦变成平原,江河从此枯竭,冬日雷声震天,夏天雪花飘落,才敢与君诀别。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所谓的自由恋爱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一个女子说出这番话,以表心意,她对爱情追求的义无反顾,又岂是现代生活中一句“我爱你”所能比,如此的海誓山盟,不令世人为之动容。
而今的我们是否在品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悟。苏东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悲伤。贾至“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流”的离愁别绪。古典诗歌用她含蓄而又富有激情的语言诠释着我们的人生,她将是我国文坛长开不败的花朵。
古典诗歌教学札记 篇7
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为赏诗奠定审美的底蕴。
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审美的趣味无不在诗歌中觅到它们的踪迹, 在学诗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教者应在教诗前上好这一节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有了情感上的动员, 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之意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顔”的铮铮铁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的兼济天下的气魄……
只有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了做人明理的种子,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学习就一定会穿越时间的长河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这样, 才能教出情感, 带出气氛, 学生也才能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
二.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 为作品寻找情感的源头。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任何一篇优秀的诗文, 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 这种情感因何而发, 会抒什么情就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 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学诗的重要一环。
比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1188年,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满怀家国之愁, 壮志未酬, 友人离去, 借酒浇愁, 空有凌云壮志, 却“报国欲死无战场”, 闲居近二十年。
只有了解了辛弃疾写作这首诗的背景, 才能透悟辛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和“壮”, 才能体会那种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 报国杀敌而坐立不安的爱国之心, 也才知道词人为何酒醉了还要挑灯看剑, 睡梦中还要骑马作战。
三.找出诗中所写物象, 发挥想象, 填充空白, 揣摩诗歌主旨。
所谓“物象”, 就是指客观事物, 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错的, 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诗中的物象入手。
诗歌的语言精炼, 是高度浓缩的语言, 诗语讲究简洁含蓄,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而诗歌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 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例:《天浄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曲中物象“藤、树、鸦、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 因此光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 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 才能透过“形”看到“神”, 挖出作品的主旨。
有两种方法可用:
(1) 绘画法
找出班上善于丹青的学生, 当然教师如有这方面的才能更好, 首先勾出这些物象:藤缠树, 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 是全曲的大背景, 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 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 这是第一步。然后点染成色, 枯黄的枝藤, 漆黑的鸦, 清澈的小河, 苍茫的古道, 落日的余晖……学生在绘画之时多用冷色调, 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充溢画面, 这是第二步。最后再赋予静态的画面动态感:枯藤是纠缠挣扎的, 昏鸦是瑟缩的, 村居里冉冉的炊烟, 古道上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这样, 整个诗意立即变成活脱脱的画面, 真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学生在绘画中揣摩, 很多东西并不需教者苦口相教而不言自明。
(2) 作文法
确定好物象,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填满作品留给我们的空白, 教师可在此曲基础上适当点拔, 多介绍一些与此情此景相似的佳作, 开拓学生的思维, 只有这样, 无声的铅字才会变成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才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诗歌至此才会达到它最大的张力。
正是通过这两种方式, 学生准确把握了作品中的物象, 领略透了作者笔下秋的味道:荒凉肃杀。再来揣摩作品的主题就显得轻松多了, 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巨大反差使游子思归的情绪不言自明, 正是由于前面景的铺写, 才使这一份情感有了依托, 也正是这些物象勾起了游子思归的情绪。
“情景相生”, “由景生情”, 诗歌创作至此达到最大的成功, 而读者也于想象中、作品的再创造中达到欣赏的最大满足。
四.反复诵读,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好的传情艺术, 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准确传神的诵读能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作的内容, 是诗歌学习中很好的辅助方式。
古诗词讲究韵律, 乐感极强, 平仄声交错组合, 节奏鲜明, 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学诗中对诗的形象、诗的情味、诗中语言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指导时要教给学生断句的规律, 平仄的规律, 千万不可读破句子, 读错字音。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真正进入角色, 诗既可以读得慷慨激昂, 又可以读得委婉含蓄, 只要与诗情诗境吻合教师大可不必强加干预。
正是通过诵读法, 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 增强了艺术鉴赏力, 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通过诵读让学生学得快乐, 读得欢畅, 沉浸在诗意盎然的中华文化的氛围之中。
五.总结规律, 注重知识迁移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我的智慧变成了一种把大量个别事实化为一般规律的机制。”是呀, 教学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门艺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 就是为了不教”, 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 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 辛辛苦苦十几年, 学生只能够记住课本中大部分课文而不能读报、写作, 那我们所花费的大量精力岂不是白费, 这是教者的悲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古诗词璨若星河, 一个学生不可能读尽所有, 教师必须授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普遍方法, 方可让学生在陌生的诗词面前不至乱了方寸。让学生在学习中概括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的不同材料, 形成普遍规律, 指导课外阅读, 这种概括越抽象就越有普遍意义, 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把剪刀让他学会了裁衣, 还要让他会用剪刀去剪精美的图案, 更要让他在不同的场合, 触类旁通会用手术剪、理发剪……这才是我们这些教者的成功。
诗歌内容虽然包罗万象, 风格各异, 但鉴赏它仍然有它的规律, 这些已在前面叙述过了, 在这里仅作简单概括,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背景, 了解生平。
2.寻找物象, 探究情感, 领悟意境。
3.熟悉诗歌基本结构方式 (一般情况下) :由景入情, 主旨常在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读诗, 更会赏诗, 将来还会写诗。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味和素养将一直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透视古典诗歌意境美 篇8
意境美的创造是众多作家在诗歌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赏析古典诗词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交融的艺术境界。明代朱承爵在论诗时曾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清代王国维也曾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意境),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这两位文人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创作的艺术真谛。那么怎样去体味古典诗歌当中意境的美感呢?
一、体味形象美
诗歌的意境美总是有生动可感的形象,也就是说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构成的,它不但给人以想象的时空,而且激励人的情感,给人以启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塞上的雄浑壮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秋日的悲壮苍凉,“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是田园的幽美恬静,“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离别的缠绵凄切。意境中的形象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经过情感的过滤,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李白非常擅长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用他的巨笔把它描摹刻画出来,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仅十四个字,就塑造了一幅意境开阔、情意深长的送别画面。在这里,我们似可看见画面中友人渐行渐远,诗人却依然翘首以望的怅然身影。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写出天姥山之巍峨高耸,直插云霄之势如在眼前,使人不敢逼视,而末句以拟人手法反衬原本高峻的天台山,面对天姥如小孩在作拜倒之势,恭敬之态使人不禁莞尔,也不禁对天姥山产生崇敬之情。由典型形象构筑的意境美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开拓人的思维,净化人的心灵。
二、体味情感美
诗人的创作往往是“情动于衷,而言于外”的。意境中的形象来源于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但却从属于表现情感,情感才是诗歌的灵魂。意境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闺中少妇原来无忧无虑,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登上楼去观赏春景。后面才说她“悔”,街头杨柳的新绿忽然使她联想到自己和夫婿的离别,这孤单的生活辜负了大好春光,也辜负了自己的青春韶华,她才后悔真不该让夫婿远离自己去谋取功名。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又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的主人公似是一位女冠,由于正常的爱情生活受到束缚,十分苦闷,因而想起“偷灵药”而误入“碧海青天”的夜夜深感寂寥冷清的嫦娥。她长夜不眠,望月而产生无限感慨和悔恨。“应悔”、“夜夜心”中同时便含有作者平生事与愿违的痛心与情感。本诗就是这样运用精妙而含蓄的语言,灵妙地将嫦娥心、女冠心、作者心融而为一,浑然天成,自然真切,将诗歌自然、真实的感情流露出来。当自然事物被反映在诗作之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事物,而是通过自然事物表现了诗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体味古典诗词的意境必须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体味技巧美
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这种技巧将真实与想象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这些艺术技巧,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有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表现技巧。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驰骋想象,运用各种艺术技巧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其中有月光皎洁、“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的静幽之感,也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那种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的胜景,也有电闪雷鸣、“熊咆龙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夜间奇象,还有琼楼银台、雍容和谐、富丽堂皇的仙府。奇景异境,变幻迭出。诗人构思出一幅幅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惊心动魄。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刻意追求清幽空寂的审美境界,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来突出表现意境美。如《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来反衬萍池的幽静:在那绿萍靡靡的一汪清池里,当一叶轻舟荡过之后,满池的绿萍渐渐弥合;而岸边拂荡的垂杨却又轻轻地把刚刚弥合的绿萍再度撩拨开了。这满池的绿萍在轻舟与垂杨的拂荡下,一开又一合,一合又一开,萍池显得如此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绝非一潭死水。静静的萍池,本是很不好写的,而诗人能写到这般幽美,全仗以动显静的功力。这类以技巧突现意境美的佳语,常常可在一些诗中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