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阻络型论文

2024-08-15

阳虚阻络型论文(精选5篇)

阳虚阻络型论文 篇1

糖尿病是一个多系统疾病, 而足部是其中的一个复杂靶器官[1]。本院对这种疾病的阳虚阻络型患者进行温阳活络方联合西医进行治疗, 有明显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阳虚阻络型糖尿病足58例作为研究对象,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都符合《糖尿病足 (肢端坏疽)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2]。本院研究的58例患者进行治疗后空腹血糖需控制在≤7.0mmol/L的范围内, 并且饭后2h血糖需控制在≤11.1mmol/L的范围内, 其中剔除了对药物有过敏现象的患者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 同时剔除携带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各类疾病患者。

58例阳虚阻络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为17例, 女性为12例, 年龄均45岁~80岁, 平均年龄 (55.43±5.45) 岁;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 (6.58±2.8) 年;而治疗组男性为15例, 女性为14例, 年龄均40岁~77岁, 平均年龄 (53.79±6.9) 岁;病程1~16年, 平均病程 (6.69±2.5) 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阳虚阻络型糖尿病足接受温阳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 对照组阳虚阻络型糖尿病足接受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是利用温阳活络法, 其中药成分为肉桂、当归、干姜、枸杞和桃仁各15g, 红花和川芎各20g, 附子30g (先煎) , 水煎取汁300ml, 早晚饭前0.5h服用, 最后取100g红花泡入酒精当中7h取出外敷。

西医治疗采用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 空腹血糖需控制在≤7.0mmol/L的范围内, 并且饭后两小时血糖需控制在≤11.1mmol/L的范围内, 选用改进微循环药物舒血宁注射液, 利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 (通过坏死组织分泌物的药敏培育) , 然后每周一次进行抗凝治疗, 采用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治疗组和对照组以四周作为一个疗程, 连续使用两个疗程后进行对比评价。

1.3 评价指标

显效:临床症状、伤口的恢复和血液的循环都有了良好的改善, 行走的速度100~125步/min, 并且可以行走550m以上, 疗效指数范围在50~100%。

有效:临床症状稍微减轻, 伤口的恢复和血液的循环稍有改善, 行走的速度100~125步/min, 并且可以行走350m以上, 疗效指数范围在30~50%。

无效:临床症状、伤口的恢复和血液的循环无改善, 疗效指数范围在0~30%。

总有效率是显效、有效相加之和。

2 结果

2.1 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总体临床 疗效治疗 组和对照 组的总有 效率分别 为94.5*%、70.6%, 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如下表1。

2.2 伤口恢复疗效比较

伤口恢复 疗效治疗 组和对照 组的总有 效率分别 为89.6%、60.8%, 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如下表2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因为外周血管及周围神经发生病变, 加上过高的机械压力使得足部的骨关节和软组织被破坏至畸形, 从而发生足部的问题, 比如出现轻微神经症状, 情况严重则出现一些血管疾病、溃疡、关节病、神经病变性骨折等问题[3]。

目前认为, 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缺血病变则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 缺血病变主要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相互作用, 使得血管内形成附壁血栓从而阻止了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正常运动, 并且对新陈代谢和身体的营养的吸收造成了阻碍, 进而导致了足部病变。根据糖尿病足的病变特点, 我们选用了温阳活络方联合西医治疗的方式对阳虚阻络型糖尿病足进行临床治疗, 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明显,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止足部病变的发生、发展, 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并且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蓉.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 (6) :1950-1952.

[2]李仕明.糖尿病足 (肢端坏疽)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 4 (2) :126-127.

[3]陶茂灿, 曹毅, 许经纶, 等.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建立[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 (2) :353-354.

阳虚阻络型论文 篇2

1 病因病机

中医方面将本病称为“口僻”“歪嘴风”“吊线风”面瘫为本虚标实之证, 多因人体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以致卫外不固, 邪入经络, 气血痹阻, 面部筋脉失养所致。外因多以风邪侵袭为患, 风为百病之首, 易与寒热兼夹为患, 风邪入侵, 郁久成瘀或郁久化热, 炼津为痰, 痰凝血滞, 阳明、少阳络道不利, 进而导致面部肌肉失其功用而生口僻。《类证治裁》:“口眼僻, 因血液衰涸, 不能荣润经脉。”由此可看出正气不足是此病内因的紧要。故临床上治疗以“畅通络脉”为目的, 以疏散风寒, 活血通络, 调整阴阳为治则。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病因尚未确切, 一般认为周围性麻痹属急性非化脓性病, 多数因颜面局部受风着凉引起, 面部神经分之鼓索神经通过中耳时与大气接触, 受凉后缺血变性, 进而上逆行影响面部神经主干。茎乳孔内狭长的骨性管腔也可产生骨膜炎, 造成面神经管狭窄, 从而使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或水肿。病理学研究本病主要是面神经水肿, 茎乳孔内和面神经管内脱髓鞘或轴突变性明显。

2 方药组成

在历代治疗面瘫有效方中, 宋代杨倓的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备受推崇。此方药虽三味, 但药精力宏, 后世多用此方基础加减化裁, 以提高疗效。李军教授用牵正散合二陈桃红四物汤, 拟新方组成如下;麸炒僵蚕12 g, 全蝎8 g, 白附片12 g, 陈皮15 g, 姜半夏15 g, 桃仁15 g, 红花15 g, 当归12 g, 川芎15 g, 赤芍15 g, 地黄12 g, 土鳖虫12 g, 水蛭6 g, 白芷8 g, 石菖蒲10 g。方中白附子性味辛温燥烈, 善长治头面之风为君, 祛风化痰, 解毒散结、其中全蝎长于通络, 僵蚕且能化痰, 合用既助君药祛风化痰之力, 又能通络止痉、共为臣药, 土鳖虫、水蛭虫类, 能祛风化痰, 通络止痉, 陈皮、姜半夏燥湿和中, 理气化痰, 且能引药上行, 直达病所,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现代药理学研究, 皆可减小外周微循环阻力,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以及代谢过程, 促进代谢废物及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减轻肿胀, 防止面神经进一步受破损, 已达到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3 穴位注射

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碱、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取患侧翳风、太阳、颊车、地仓四穴, 用5 ml注射器吸取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维生素B 12注射液0.5 mg, 混合。先将针头平刺斜上进入穴位处, 上下左右均浸润注射, 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麻、胀等得气感, 回抽未见血时将药物注入定点穴, 每穴0.5 ml, 每日治疗1次, 7次为1个疗程。后期在穴位注射处涂于红花油以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或表面附以保鲜膜防止挥发, 使药效得以充分吸收。B族维生素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并结合理疗康复治疗弥可保是蛋氨基合成酶的辅酶, 此酶对神经细胞合成用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至关重要, 同时还能甲基化维生素B12, 由于该甲基的存在, 参与了生物转甲基的作用, 可参与核酸、蛋白质、脂质的代谢, 刺激轴突,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使神经传导速度增快, 改善肌电图。从而使缺血、受压的神经得以较快恢复。此方法简便易懂、效果立竿见影, 故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治疗中基本无不良反应, 少有口干现象, 但为一过性且不影响治疗。

4 临证验案举隅

患者张某, 男, 53岁, 2016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2天前因晨骑电动车吹风受凉后出现耳后、耳根疼痛不适, 进而出现口角右斜, 左侧额纹消失, 左侧鼻唇沟变浅, 吐涎不畅, 进食, 饮水易侧漏, 鼓腮或吹口哨漏气, 泪液增多, 语言流利, 双手握力均等有力, 四肢运动良好, 项背部疼痛, 纳食差, 夜休佳, 小便可, 大便4-5次/日。伸舌居中, 唇黯, 苔白厚腻, 舌下脉络青紫 (++) , 脉沉弦滑。西医诊断:外周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风邪袭络, 痰瘀交滞面络) 方用麸炒僵蚕12 g, 全蝎8 g, 白附片12 g, 陈皮15 g, 姜半夏15 g, 桃仁15 g, 红花15 g, 当归12 g, 川芎15 g, 赤芍15 g, 地黄12 g, 土鳖虫12 g, 水蛭6 g, 白芷8 g, 石菖蒲10 g。12剂, 水煎服, 1剂/d。同时配取患侧颊车、地仓、翳风、太阳、应用氢溴酸山莨菪碱、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每穴0.5 ml, 每日治疗1次, 7次为1个疗程。后随访, 面部基本恢复正常。

按本病属中医“中风”、“中络”范畴, 李军教授认为风痰互结, 流窜经络, 阻遏头面经络, 阳明络脉壅滞, 经隧不利, 气血不畅, 筋脉失养故不用而缓。患者平素体弱, 正气不足, 且体型偏胖, 素体痰盛, 结合患者舌下脉络青紫 (++) , 典型风痰交滞面络症, 食少, 苔白而厚腻, 脉弦滑, 为痰浊之征, 故辩为风邪袭络, 痰瘀交滞面络, 以祛风化痰, 活血通络为法结合穴位注射, 症状锐减。

摘要:面瘫, 临床又名“面神经炎”, 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 导师李军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多年, 对风痰阻络型面瘫的治疗尤为深刻, 临床常用牵正散为基础方加减结合穴位注射综合治疗面神经炎, 疗效奇佳, 本文就牵正散加减方的病因病机、方药组成、以及相关穴位注射结合临床验案浅析。

关键词:李军,风痰阻络,面瘫,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良平.腕踝针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1, 21 (4) :199-200.

阳虚阻络型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患者为2010年6月—2012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的患者, 共84例, 均为原发性头痛, 属中医痰瘀阻络型, 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2例, 男性12例, 女性30例, 年龄16岁~42岁, 平均31岁;偏头痛25例, 紧张性头痛13例, 其他原性头痛4例;病程最长20年, 最短1年;根据头痛发作程度及频度, 重度6例, 中度19例, 轻度1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双侧脑血管扩张11例, 右侧脑血管扩张5例, 左侧脑血管扩张6例,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9例, 脑血管痉挛11例。对照组42例, 男性15例, 女性27例;年龄18岁~46岁, 平均32岁;偏头痛23例, 紧张性头痛14例, 其他原发性头痛5例;病程最长17年, 最短3年;根据头痛程度和发作频度, 分为重度8例, 中度18例, 轻度16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双侧脑血管扩张9例, 右侧脑血管扩张7例, 左侧脑血管扩张5例, 椎-甚动脉供血不足7例, 血管痉挛14例, 两组各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协会《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诊断为原发性头痛[1]。中医诊断标准[2]痰瘀阻络型, 头痛痛势甚剧或攻冲作痛或痛如锥刺、或连及目齿、伴目眩畏光、胸闷脘胀、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反复发作。

1.3 纳入标准

年龄≥16岁, 小于60岁;符合ICHD-2 (2004) 偏头痛 (G43) 的诊断标准;符合紧张型头痛 (G44.2) 诊断标准;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G44.0) ;其他原发性头痛 (G44.80) 。

1.4 排除标准

高血压病患者 (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 ;既往颅脑及颈部外伤史;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既往神经毒性药物中毒和/或一氧化碳中毒;颅内感染、鼻窦炎或中耳炎以及尚未控制的颌面部感染;既往脑卒中病史;影像学证实的颅内肿瘤;颅压增高导致的头痛;既往癫痫病史;药物性头痛及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头痛宁胶囊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51, 药物成分: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 每粒0.4) 一次3粒, 一日3次, 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商品名西比灵,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号H10930037 ) 10 mg, 每晚一次4周为1疗程;吲哚美辛片 (大同市卫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号H4021706) 每次25 mg, 每日3次。

1.6 观察指标

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

1.7 疗效评定标准

头痛缓解程度, 参照疼痛程度评分。1级:不痛为0分;2级:轻度疼痛, 不影响日常工作为1分;3级:中度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需要休息为3分。治愈:头痛停止发作并在停药后1年内未发作;显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 头痛程度积分减少2分以上;有效:头痛发作次数的减少, 头痛程度积分减少1分以上;无效:服药后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积分无改变或加重。

1.8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见表1)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0.05) ;而对照组仅有全血黏度下降有统计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头痛之病因多端, 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盖头为“诸阳之会”, “清阳之府”, 又为髓海所在, 凡五脏之精华之血, 六腑之清阳之气, 皆上注于头, 故六淫之邪外袭, 上犯巅顶, 邪气稽留, 阻抑清阳, 或内伤诸疾, 导致气血逆乱, 瘀阻经络, 脑失所养, 均可发生头痛。诚如《医碥·头痛》说:“头为清阳之分, 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 内而六腑经脉之邪气上逆, 皆能乱其清气, 相搏击致痛”。外感头痛, 一般发病较急, 痛势较剧, 多表现挚, 跳痛, 灼痛, 胀痛, 重痛, 痛无休止。每因外邪致病, 多属实证, 治宜祛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 一般起病缓慢, 痛势较缓, 多表现为隐痛, 空痛, 昏痛, 痛势悠悠, 遇劳加剧, 时作时止, 多属虚证。治宜补虚为主。

头痛宁胶囊通过熄风涤痰, 逐瘀止痛, 对于痰瘀阻络型原发性头痛, 起到了对症对因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本方中天麻熄风止痛, 平肝潜阳;全蝎熄风散结, 通络止痛[3], 二药合用平肝熄风, 通络止痛之功相得益彰, 共为君药。制何首乌补益精血, 当归又可活血补血, 标本兼治;茯苓健脾利湿, 以杜生痰之源, 对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所致风痰上扰清窍, 瘀阻脑络所至的头痛有标本兼治的功效;防风能发散解表, 胜湿止痛袪风通络, 诸药合用共奏熄风涤痰逐瘀止痛之功。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头痛宁胶囊组方中的天麻富含营养脑神经细胞的氨基酸, 微量元素, 和组方中的其他药物同用, 可显著抑制血液中5羟色胺的活性, 维持氨基丁酸的含量, 缓解血管痉挛, 对致痛因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头痛宁胶囊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头痛多靶点调节致痛因子, 长效解除头痛, 蝎毒多肽小分子可透过血脑屏障, 中枢镇静和镇痛作用显著[4]。通过本临床观察显示, 头痛宁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原发性头痛疗效确切。

摘要: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 (痰瘀阻络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头痛 (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 患者随机分为头痛宁胶囊组 (治疗组) 和氟桂利嗪联合吲哚美辛组 (对照组) 。服药4周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 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疗效好, 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原发性头痛,痰瘀阻络型头痛,头痛宁胶囊

参考文献

[1]程学英, 王剑锋, 刘奔.原发性头痛的最新国际分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 (5) :76-78.

[2]胡星余.血管性头痛的辨证分型及其证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 3:23.

[3]刘慧兰, 曹克刚, 高永红, 等.天麻素预防大鼠偏头痛发作的功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2) :38-39.

阳虚阻络型论文 篇4

关键词:羌活胜湿汤,风寒阻络,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 采用加减羌活胜湿汤煎剂内服, 配合颈枕应用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35例,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1]。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 多见于中老年人, 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它诱因等亦可发病。 (2) 多数为缓慢发病。若有颈部创伤史, 也可急性发作, 病程较长, 时轻时重, 可反复发作。 (3) 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椎管矢状径狭窄。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 主症:颈部感受风寒而发病, 肢体酸冷得温则舒。 (2) 次症:颈项强痛, 活动不利, 肢端麻木疼痛、四肢拘急, 或者肌肉萎弱, 指趾麻木。舌质暗, 苔薄白, 脉沉迟或沉弦。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学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 年龄>35岁但<75岁。 (3) 能按时并坚持服药 (依从性好) 。 (4) 听力及神智正常, 能自诉病情无需代诉。

1.3 排除标准

颈椎外伤, 颈椎管狭窄, 颈椎或锥管占位性疾病, 严重骨质疏松症, 严重胃溃疡、胃出血, 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即转氨酶高于正常值1倍以上) , 严重心脏疾患 (即心功能Ⅱ级、Ⅲ级) , 药物或酒精滥用, 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未能坚持按疗程治疗者。

1.4 一般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风寒阻络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治疗组中男15例, 女20例;年龄35~73岁, 平均 (43.5±4.6) 岁;病程3个月~18年, 平均 (3.2±0.8) 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 (41.5±5.7) 岁;病程3个月~16年, 平均 (3.5±0.7) 年。经统计学处理, 2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1) 方药组成:羌活20g、独活20g、藁本9g、防风9g、甘草9g、蔓荆子9g、川芎12g。水煎分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加减:上肢麻木、酸楚甚者加苍术15g、威灵仙15g、细辛3g;颈项强痛, 活动不利甚者加秦艽15g、葛根15g、青风藤15g;下肢无力、肌肉萎弱甚者加桑寄生15g、杜仲15g;头痛头晕、欲呕者加天麻12g、白术12g、姜半夏9g。 (2) 颈枕应用:每晚用颈枕放置于颈椎部, 颈枕高度要和颈椎的生理曲度保持一致。

1.5.2 对照组

(1) 颈复康颗粒 (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2204) 每次1~2袋, 每日2次, 饭后服用, 连服3周为1个疗程。 (2) 颈枕应用:同治疗组。

2 结果

2 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因为服药不适和未坚持治疗3例患者

未能继续治疗, 分别是治疗组1例, 对照组2例。2个月后进行随访, 治疗组34例, 痊愈7例, 显效15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4.1%;对照组痊愈6例, 显效12例, 显效8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7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羌活胜湿汤出自《脾胃论》,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病。《脾胃论》:“如肩背痛, 不可回顾, 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 以风药散之。如背痛项强, 腰似折, 项似拔, 上冲头痛者, 乃足太阳经之不行也, 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风寒阻络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感受风寒引起颈、肩及上背部僵硬疼痛, 甚则头痛、上肢麻木、颈项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痹病, 故羌活胜湿汤适用于风寒阻络型颈椎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羌活胜湿汤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临床不仅限于治疗风湿在表的病证, 而且对于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形成的病证都有较好的疗效。方中君药羌活、独活皆为辛苦温燥之品, 其辛散祛风, 味苦燥湿, 性温散寒, 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羌活主要入太阳经, 善祛风湿止痛, 止痛力量好, 独活入少阴经, 补肝肾通络, 作用层次较深, 主要治疗下半身风湿痹痛, 二者联用可以补肝肾祛除一身风寒湿邪, 臣以防风、藁本, 防风走十二经, 是祛风药中之润剂, 祛风胜湿止痛而不燥, 和羌活联用可以制约羌活辛燥之性, 藁本祛风寒湿止痛入太阳经, 且善治头痛, 君臣四药联用散风祛湿止痛力量加强, 佐以川芎辛散, 祛风止痛, 活血行气, 也是治疗头痛的要药, 在本方中既增强止痛作用, 又体现了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这样的一个协同作用, 蔓荆子祛风止痛, 以甘草调和诸药, 缓诸药辛散之性, 全方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组方, 共奏祛风散寒之效。根据辨证施治, 随症加减, 羌活胜湿汤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阳虚阻络型论文 篇5

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1月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中风病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100例,并进行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1994年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3],临床确诊为中风病中经络,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

1.1.2 分期标准 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1.1.3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4]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④一般发病后 1 d~2 d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⑥腰椎穿刺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⑦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责任梗死灶。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之痰瘀阻络证,同时符合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患者;无严重心、肝、肾损害;发病4周以内。

1.3 排除标准 症属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脑出血;中风病中脏腑及中经络之其他类型;有严重的心、肝、肾损害,合并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有严重感染未控制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严重精神病患者。

1.4 临床资料 20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年龄35岁~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积分、痰瘀阻络证积分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5 临床表现(见表2)

1.6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控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予以肠溶阿司匹林,发病在1周内的梗死灶较大患者酌情使用甘露醇,血压高者酌情控制血压,具体处理参照2003年4月AS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处理指南》进行。两组均静脉输注胞二磷胆碱0.75 g,每日1次,连用15 d,总疗程共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祛痰化瘀胶囊(由本院制剂中心生产,批号为20051201)。祛痰化瘀胶囊:人工牛黄2份,茯苓15份,半夏12份,橘红12份,枳实10份,竹茹10份,胆南星6份,全蝎6份,僵蚕10份,水蛭10份,大黄5份,甘草5份等,按比例将人工牛黄制成细末,余药加水煎煮2次,合并药液,低温浓缩烘干,粉碎,加入牛黄药末,混匀,装0号胶囊,每粒重0.5 g,含生药2 g,每次口服6粒,每日3次。

1.7 观察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重点观察症状、肢体肌力、舌脉变化及血脂分析、血液流变学、过氧化物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5]。采用计分方法,着眼于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临床疗效评定的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基本治愈:半身不遂及语言蹇涩消除,且肌力达到Ⅳ级~Ⅴ级,生活能够自理,独立行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 0级;显效:语言转清,偏瘫肢体恢复肌力达到Ⅱ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 1级~3级;有效:偏瘫、失语有进步,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或增多18% 以上。

1.9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AS 8.1统计学软件。

2 结 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3)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3 中风病证候学变化情况(见表5)

治疗组对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蹇涩、口舌歪斜、大便干、舌有瘀斑、舌黯红等痰瘀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对气粗口臭、头痛、头晕等证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PO和SOD水平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LPO和SO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PO和SOD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6。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反应。

3 讨 论

3.1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痰瘀证的认识

祖国医学将现代的脑梗死、脑出血等统归为卒中,又名中风。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病机虽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气﹙气逆)、血﹙血瘀)、痰﹙风痰、湿痰、痰热)、虚﹙阴虚、气虚、血虚﹚六端,此六端因素可出现多种转归:或由深出浅,表现为邪渐消,正日复而病向愈;或由轻渐重,表现为风邪横窜经络,每结痰挟瘀。痰瘀一旦产生,每每互相交结,阻遏气血;此六端亦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其病性为上盛下虚,风火相煽,痰浊壅盛,瘀血内阻[6]。痰和瘀在中风发生发展变化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导致痰瘀互结。

3.2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与痰瘀相关性的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脂质代谢障碍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胆固醇从血浆中析出并沉于血管壁上,类似中医痰瘀的形成,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7]。虽然导致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因很多,但是血液流动性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存在着浓、黏、凝、聚的特点,是导致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致病因素,相当于中医痰浊、血瘀的范畴。

3.3 祛痰化瘀胶囊组方原理及治法探讨

祛痰化瘀胶囊由人工牛黄、茯苓、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全蝎、僵蚕、水蛭、大黄、甘草组成。该方由涤痰汤化裁而来。具有祛痰熄风、化瘀通络、通腑开窍的功效。痰瘀互阻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标实的证候,根据中医“邪气盛则实,实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临证当以祛痰化瘀为急务,正如《血证论》所言“痰水之壅,瘀血使然,但去瘀血”。主张从痰瘀治疗中风。古代医家亦有阐述,如《丹溪心法》载“中风……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王法德教授[8]总结自己多年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提出中风急性期应以祛痰化瘀贯穿始终。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消退与否,与病情的转变及预后密切相关。若在急性期给予积极治疗,较易收效;若失治误治,则痰浊深重,瘀血结滞,难以速除,每使病情缠绵难愈或易于复发,多预后不良,故在急性期积极祛痰化瘀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急性期中风发病特点,熔祛痰熄风、化瘀通络、通腑开窍于一炉,组成祛痰化瘀胶囊。中风的急性期,若单用化痰药,则腑气不通畅,痰火不能清化;若单用化瘀,则风邪不能平熄,火热不得清泄,腑气不得通畅;若单用承气类泻实,则痹阻之痰瘀均不能同时消除,这对于及早控制病情,改善主证,缩短病程都是不利的。因此,脑梗死急性期祛痰化瘀为其治疗大法,辅以清热通腑开窍,方取良效。

3.4 方药分析

祛痰化瘀胶囊方中人工牛黄、水蛭为君药。牛黄甘凉,化痰熄风开窍;水蛭咸苦,活血化瘀通络,两药配伍可收豁痰熄风、化瘀通络之功效;橘红、半夏为臣药,橘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理气行滞,为治痰之要药;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橘红、半夏二者为等量合用,增强燥湿化痰之力,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佐以胆南星苦微辛凉,助牛黄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之力;佐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与半夏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备;枳实辛苦微寒,消痰除痞、降气导滞,枳实与橘红相和,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全蝎、僵蚕均能化痰熄风、通络止痉,全蝎长于通络,僵蚕长于化痰,合而用之,力专而效著,使经络通畅,痰浊得化;佐以大黄通腑泄热、活血逐瘀,腑气畅通,痰火得以清化;甘草为调使之药,补气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以固其本。综合全方,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共奏具有祛痰化瘀、熄风通络、通腑开窍之良效。

3.5 临床疗效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P<0.05),证明祛痰化瘀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对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蹇涩、口舌歪斜、舌有瘀斑、舌黯红等痰瘀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脂异常是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后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内经》己认识到中风发病多见于“肥贵人”。血液中的脂质代谢异常,祖国医学认为属于痰浊、瘀血的范畴。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方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说明祛痰化瘀胶囊通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阻止血栓形成,对脑梗死有预防作用;血液流变性的高凝状态与中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痰浊之邪黏腻而胶固,瘀血亦胶着而凝滞,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密切相关。中风病以痰、瘀为病理基础者高血症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祛痰化瘀胶囊有较强而全面地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自由基连锁反应是急性脑梗死的神经损害,尤其是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抗自由基治疗是必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LPO下降,SOD活性增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该方药能有效清除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氧自由基,减少了自由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祛痰化瘀胶囊并不是通过单一途径发挥疗效,而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综合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从整体上改善和保护脑缺血损伤,是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28-243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208.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6]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278.

[7]王玉来.中风急症证候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1998,4(2):75.

【阳虚阻络型论文】推荐阅读:

阳虚血瘀07-12

肾阳虚证06-13

脾肾阳虚证06-12

肾阳虚的自然疗法09-08

上一篇: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下一篇:开颅血肿清除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