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木脂素

2024-10-10

五味子木脂素(精选4篇)

五味子木脂素 篇1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 老年人口中疲劳为常见表现, 抗疲劳能力减弱也是衰老的一个典型特征[1,2]。研发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物及保健食品意义重大。应用D-半乳糖诱导实验动物衰老模型, 并进行相关研究已成为抗衰老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五味子一直是传统中药, 它是木兰科的植物五味子的成熟的果实, 是我们吉林省的道地中药材。北五味子中所含有的木脂素 (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 lignans, SCL) 也是北五味子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3]。目前, 未见北五味子总SCL主要针对提高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抗疲劳能力的相关报道。据此, 本研究应用D-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模型, 通过棒状疲劳仪实验及负重游泳实验观察S C L对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以期为开发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功能的药物及保健食品提供必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清洁级的健康I C R小白鼠, 雄性, 体重 (2 0±2) g, 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吉) :2 0 1 0-0 0 0 3。小鼠采取分笼饲养, 且维持1 2 h:1 2 h昼夜循环, 自由饮水、进食。

北五味子S C L由北华大学吉林省五味子开发与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提供, 实验时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D-半乳糖购自S ig m a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小鼠转棒疲劳仪 (Z B-2 0 0) 购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实验用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 每组选择1 0只。具体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蒸馏水灌胃) 、衰老模型组 (D-半乳糖皮下注射, 蒸馏水灌胃) 、SCL低[SCL (L) ,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 3 5 m g/k g灌胃]、SCL中[SCL (M) ,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 7 0 m g/k g灌胃]、SCL高[SCL (H) ,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 1 4 0 m g/k g灌胃]剂量组。连续给药1 0周。将各组小鼠按0.1 m l/1 0 g容量连续给药1 0周, 1次/d, 最后1 d给药3 0 m in后进行行为学试验。

1.3.2 棒状疲劳仪实验

转棒式疲劳仪一般可观察实验动物的共济性、协调性运动、肌肉力量和耐力。实验时将小鼠放置在逆主轴的转动方向, 并暂时适应3 m in, 然后调制仪器转动的速度为3 0 r/m in开始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小鼠在转棒式疲劳仪主轴上停留的时间, 以此来评估抗疲劳的成绩[4,5]。

1.3.3 力竭游泳实验

在小鼠末次灌胃30 min后, 在小鼠尾部负荷相对于体质量5%的铅块, 置于水深30 cm、温度 (2 5±5) ℃的动物游泳箱中进行负重游泳。以小鼠游泳至头部埋进水中10 s不再抬起为结束, 记录实验小鼠力竭的游泳时间[6,7,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1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棒状疲劳仪观察S CL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为了解S CL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应用棒状疲劳仪进行了抗疲劳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组小鼠的转棒潜伏期时间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 S C L中剂量组[S CL (M) , SCL 70 mg/kg]组及S CL高剂量组[S CL (H) , SCL 140 mg/kg]组小鼠的转棒潜伏期时间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S CL增加了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注:aP<0.01与空白组比较;bP<0.05与模型组比较。

2.2 力竭游泳实验观察S CL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为进一步明确S CL对衰老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负重力竭游泳实验对实验小鼠进行观察, 结果见表1,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 提示衰老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 S CL各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 进一步证明S CL增加了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s)

注:aP<0.01与空白组比较;bP<0.05, cP<0.01与模型组比较。

3 讨论

衰老所致抗疲劳能力下降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研发具抗疲劳作用的药物及保健食品迫在眉睫。本实验利用D-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模型[9,10];通过棒状疲劳仪及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观察S CL对受试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S CL在衰老小鼠中表现出明显的抗疲劳能力。本研究为开发具有抗衰老及抗疲劳药物和保健食品提供依据。

动物行为学实验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得到明确的实验结果, 本研究选择了棒状疲劳仪及负重力竭游泳实验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观察S CL的抗疲劳能力, 以减少单一实验结果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在棒状疲劳仪实验还是在负重力竭游泳实验中, 与模型组比较, S CL均表现出较强抗疲劳能力, 提示S CL能够增强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疲劳能力。本次研究设立S CL 35 mg/kg、70mg/kg及140 mg/kg三个剂量组进行S CL抗疲劳能力的观察。各剂量组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 各组间对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 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其剂量效应关系将在后续的实验中继续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木脂素 (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 lignans, SCL) 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为开发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提供依据。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 即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蒸馏水灌胃) 、衰老模型组 (D-半乳糖皮下注射, 蒸馏水灌胃) 、SCL低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35m g/kg灌胃) 、SCL中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70 mg/kg灌胃) 、SCL高 (D-半乳糖皮下注射, SCL 140 mg/kg灌胃) 剂量组。连续给药10周。通过棒状疲劳仪及力竭游泳实验观察小鼠耐疲劳能力。结果 SCL中、高剂量组均能够明显提高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转棒潜伏期及负重游泳时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SCL能够提高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抗疲劳能力。

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学习记忆,小鼠

参考文献

[1]刘俊平.衰老及相关疾病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4, 41 (3) :215-227.

[2]宋朝春, 魏冉磊, 樊晓兰, 等.衰老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 (1) :165-170.

[3]陈立梅, 李贺, 于春艳, 等.北五味子木脂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5) :613-616.

[4]钟琳, 王晓舜, 王婷婷, 等.青娥方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延缓衰老作用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 (16) :134-138.

[5]马成瑗, 刘新贺, 崔明勋, 等.有机硒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对老龄小鼠抗疲劳、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8) :142-144.

[6]曹馨元, 李茂星, 陶锐, 等.甘肃马先蒿抗运动疲劳活性组分的筛选研究[J].中药材, 2016, 39 (5) :1160-1161.

[7]游小凤, 石鹤坤, 蔡静静, 等.红景天粉末水提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 (34) :30-32.

[8]穆旭, 李金.肉桂酸对小鼠运动疲劳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 2015, 35 (5) :4932-4935.

[9]鞠文博, 于春艳, 陈建光.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 :199-202.

[10]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

五味子木脂素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癫痫模型制备

预实验:昆明种20只大鼠每组10只, 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硝酸甲酯 (1 mg/kg) , 20 min后给予普罗卡品 (320~350 mg/kg, 肌内注射) 首先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 诱导成功后予以地西泮5 mg/kg, 肌内注射, 终止发作。随后1个月用视频记载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及整个发作过程, 1个月内发作3次以上为造模成功。结果显示:30 d内仅有1只未发生癫痫发作, 成功率90%。

1.2 正交实验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90%, 料液比为10倍, 超声提取时间30 min, 提取3次。

1.3 试验动物分组

将昆明种大鼠80只, 雄性, 体重 (20±2) g, 购于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组给予五味子木脂素80 mg/kg喂养, 对照组正常大鼠饮食。

1.4 癫痫发作观察

应用视频记录1个月内上述两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视频记录结果显示:实验组40只鼠有5只出现癫痫发作 (发作率为8%) , 对照组33只出现癫痫发作 (82.5%) 。结果显示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显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的作用。

1.5 行为学观察

应用水迷宫测定两组大鼠的寻找平台期的能力。结果显示:五味子木脂素组能够明显改善癫痫模型鼠的寻找睥睨柜台潜伏期的能力, 改善癫痫鼠的生存质量。

1.6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脑组织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上述实验结束后将小鼠处死后取脑, 脑组织按重量体积比1:9加入4℃生理盐水, 制备10%的匀浆。应用分光光度法, 考马斯亮兰法定蛋白。检测记录两组小鼠血清、大脑组织中的NO、T-AOC、SOD、MDA含量, 结果显示:五味子木脂素可以提高小鼠血液及脑组织中SOD和T-AOC活性, 明显降低MDA、NO含量, 说明SCL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 保护脑组织, 减轻癫痫后自由基对脑组局部的损害。具体情况见表1。

2 结果

2.1 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显减少癫痫模型鼠癫痫发作次数的能力。

2.2 五味子木脂素组能够明显改善癫痫模型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的能力, 改善癫痫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3 五味子木脂素通过减少癫痫后自由基的产生及抗氧化作用对癫痫鼠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3 讨论

癫痫是病灶脑细胞异常高频放电, 并向周围组织扩散, 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很多患者由于未系统诊治或不能规律服药导致癫痫反复发作, 成为难治性癫痫, 社会危害较大。且反复发作的癫痫脑内自由基产生增多, 异常过氧化, 导致海马细胞凋亡, 海马体积萎缩, 使患者的记忆力、生活质量都不断下降。

五味子为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镇静安神、止咳平喘、滋补强健和保肝护肝等作用[1]。以往研究中五味子木脂素主要为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也有用于改善痴呆及记忆力的研究[2], 本实验将五味子木脂素首次应用于癫痫模型小鼠的抗癫痫及神经保护中, 取得较好效果。并且相对于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来讲, 副作用小, 而且费用较低。

参考文献

[1]徐世枕, 王彩霞, 李广全, 等.北五味子粗多糖的提取与成分分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2, 2 (1) :44-48.

五味子木脂素 篇3

超声波应用于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加热、提取率高、速度快、不破坏组织结构等特点。此技术已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有较多的应用。本实验以超声波技术为基础,探讨了超声功率、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旨在对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方法

1.1.1 木脂素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20mg五味子乙素标准品,用甲醇溶解,摇匀,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使之成为浓度为0.2mg/ml五味子总木脂素标准品溶液,作为贮备液备用。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0.0ml,0.l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0.9ml,1.0ml于试管中,水浴加热挥干溶剂后,分别加入10%变色酸溶液0.5ml、浓硫酸3.5ml,加塞,摇匀后于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后,马上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0m L蒸馏水稀释,摇匀,冷却后,以0号试管为对照,用756分光光度计,在575nm处测定吸收度。以五味子乙素量为x,吸光度为y做图,并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法求回归方程为y=8.0214x+0.038,R2=0.9976。结果见图1。

根据方程得出北五味子提取物总木脂素量计算公式如下:

x=(y-0.038)/8.0214

y:吸光度;x:五味子提取物总木脂素量mg

1.1.2 木脂素的测定

北五味子粉碎、过60目筛,精确称量等量北五味子粉,放入超声循环提取机中,分别按一定的提取条件(超声功率,时间,温度及料液比)提取北五味子木脂素,离心,浓缩,干燥得提取物。

精确称取0.1000g提取物,用甲醇溶解,摇匀,定容于10m L容量瓶中,吸取0.2ml定容液,水浴加热挥干溶剂后,采用标准曲线测定方法测定。

按1.1.1方法测定木脂素提取率。

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率(%)=五味子提取物总木脂素量/样品量×100%

1.1.3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2 结果与讨论

不同工艺下提取物的收率,见表2

试验中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总木脂素提取率均为温度(B)>功率(A)>时间(C)>料液比(D)。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北五味子木脂素超声波法最佳提取条件为A2B3C3D2,即超声功率为1050W、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0min。

2.1 超声功率对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超声功率是超声波法中很重要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提取率逐渐增大,但超声功率大于1050W后,提取率趋于平缓,选择超声功率为1050W。

2.2 提取时间对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

提取时间在120min时峰最高,提取率最大,故选择提取时间120min。

2.3 提取温度对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

当萃取温度在50℃~70℃时提取率增幅很大,萃取温度在70℃~90℃时提取率递增,增幅减缓。选择萃取温度70℃。

2.4 料液比对五味子木脂素萃取率的影响

当料液比≥1:20(g:ml)时提取率趋于平缓,所以选择料液比为1:20。

根据以上各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对五味子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其实验因素水平见表1,L9(34)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

3 结论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在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050W、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的五味子木脂素得率为6.25%。

参考文献

[1]张兰杰,张维华,赵珊红.北五味子果实中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3,4(1):58-60.

[2]谢碧霞.五味子的利用现状与开发前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5):57-58.

五味子木脂素 篇4

1 主要仪器、试剂和药材

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01;SE602FZH电子天平 (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DZKW-3型电子恒温水浴锅。

以异型南五味子丁素为对照品。滇鸡血藤药材采于云南凤庆, 经鉴定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取其干燥藤茎为实验药材。

2 滇鸡血藤回流法和渗漉法比较

通过对乙醇回流法和乙醇渗漉法所得浸出物中的总木质素含量以及药材中总木脂素提取率的测定, 得出以下结论:回流法和渗漉法对滇鸡血藤中的木脂素提取率相近, 但渗漉法所得浸膏中总木脂素含量更高, 说明提取的杂质少。故选定以渗漉法为提取工艺。

3 正交试验优选滇鸡血藤渗漉提取工艺

3.1 渗漉法因素与水平设计

渗漉工艺优选因素水平见表1。

3.2 色谱条件

Phenomenex Gemini-NX 5u C18 110A (4.6 mm×250 mm) 色谱柱;甲醇 -乙腈 -水连续梯度洗脱, 流速1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 进样量10μL。

3.3 对照品处理

取前述对照品10mg, 精密称定重量, 加甲醇溶解, 膜滤器过滤, 定容到50ml, 备用。

3.4 供试品溶液

取实验制备的滇鸡血藤浸膏, 研磨过五号筛, 精密称取0.2g, 于100ml容量瓶中, 加环己烷20ml, 冷浸24h, 滤过, 取续滤液2ml, 40℃减压浓缩, 挥干溶剂。取固形物用2ml甲醇溶解, 膜滤器滤过, 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 0.6, 1.0, 1.4, 1.8, 2.2m L置100m L量瓶中, 加流动相至100m L, 摇匀;分别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检测, 绘制标准曲线并测出峰面积。得回归方程A=0.01041X+0.00532r=0.9997, 以此回归方程计算总木质素含量。

3.6 正交设计及结果:见表 2 和表 3

3.7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滇鸡血藤总木脂素浸出率的顺序是:A>C>D>B, 即, 影响最大的是醇浓度, 其次依次是浸渍时间、渗漉速率、渗漉体积。从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是A3C2D2B2, 即以80%的乙醇为溶剂, 浸渍24h, 以2倍体积 /h的渗漉速率, 收集50倍体积的渗滤液。

4 滇鸡血藤水、醇提取物中总木脂素含量比较

1) 笔者以前期正交实验优选出的滇鸡血藤的最佳水提取工艺:取滇鸡血藤粗粉10g, 加6倍量的水, 煎煮3次, 时间分别为1.5h、1h、0.5h, 合并三次煎煮夜, 浓缩成干浸膏, 粉碎, 过五号筛备用。

2) 以正交实验优选出的水煎、乙醇渗漉的提取工艺, 分别制备三批水提浸膏和醇提浸膏, 分别测定其中的木脂素含量, 结果如下:

5 结论

乙醇渗漉法对总木脂素的提取率是水煎煮法的6.9倍, 醇提浸膏中总木脂素含量是水提浸膏中的10.5倍。即, 采用乙醇为溶剂, 以渗漉法提取, 能显著增加对滇鸡血藤中总木质素的提取率。

摘要:目的:对滇鸡血藤的水、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并比较两种方法对木脂素的提取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 以总木脂素提取率为指标, 优化醇提取工艺。结果:以乙醇为溶剂, 采用渗漉法提取, 对木脂素提取率明显高于水提。渗漉法最优提取工艺为:80%乙醇、冷浸24小时, 2倍体积/h渗漉速率、收集50倍体积。结论:采用优化的渗漉法提取工艺提取, 浸出物中总木脂素含量高, 杂质少, 方法简单、经济, 更适于制备滇鸡血藤浸膏。

关键词:滇鸡血藤,总木脂素,比色法,异型南五味子丁素

参考文献

[1]邓家刚, 梁宁, 周程艳.鸡血藤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 2006.

[2]崔艳君, 刘屏, 陈若芸.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 2002.

上一篇:体育经济学下一篇:自动功能测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