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法的

2024-08-01

关于安全生产法的(通用5篇)

关于安全生产法的 篇1

0 引言

在教学中,笔者参阅了崔国萍教授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河北省精品课程教材”《成本管理会计》一书。这个教本有不少优点,但值得讨论之处明显,其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就是一例。因是精品课程教材,关乎河北的声誉和形象,代表着我省高教的水平和质量,就更有必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明辨是非,提高教学水平。

1 一个实例

翻开《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书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直接分配、顺序分配、交互分配、计划成本分配和代数分配等方法,并运用同一实例说明五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和会计处理。主要内容为:(见P54)

某企业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部门,为企业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某月机修车间发生生产费用29730元,运输车间19810元,劳务分配的单位和数量见表1。

金额单位:(元)

通过计算,直接分配、顺序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的结果都是49540元。计划成本分配法按照计划成本分配了55800元,考虑到转入转出费用和差异,实际上分配的也是49540元。而代数法分配了52215.60元,多分配2675.60元(52215.60—49540),占待分费用的5.4%(2675.60÷49540)。对此分配结果,笔者有三点疑惑:(1)同一实例,五种方法,四种方法分配结果与实际一致,而代数法超分5.4%。同一实例分配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孰对孰错?应相信谁?(2)实际耗用49540元,代数法分出52215.60元。结果与实际如此不一致,代数法成立吗?(3)问题症结何在?

2 一种倾向

带着疑惑,笔者翻阅了由崔教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实例,(见P49)待分费用6805元,代数法分配了8182.21元,超分20.24%。两个版本对相似的实例,采用同样的数学模型,都得出同样超分的结果。

显然,这不是一个偶尔疏忽的差错,而是一种倾向:在一些高校成本会计教科书中,采用代数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所建立数学模型模糊不清,分配有错,对学生、对读者有误导可能,是一个必须提醒关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3 差错分析

上述差错如何纠正呢?

笔者认为,同一实例,五种方法,四种方法产生同一结果,符合实际肯定正确。代数法产生另外一个结果,既然不符实际肯定有错。那末代数法差错的症结何在?

3.1 差错列示书中[例3-15]说,假设机修车间提供劳务的单位成本为X元,运输部门Y元,建立联立方程为,(P59)

解之得x=1.1516元/小时,y=1.1137元/㎞

据此计算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2。

金额单位:元

书中据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书中没有登记账簿,如果将此分录登记入账(据书中数据)便清晰可见差错所在。

显然,书中关于费用分配,在计算、编表、分录和入账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差错:一是账户结不平,二是分录数据错,三是分配表已分超待分2675.60元是个硬伤,四是所建教学模型也有明显的模糊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3.2 差错纠正

书中费用分配的数模为

这是个正确的数模,但晦涩难懂。因为在(1)式中,只看到机修车间接受运输劳务190公里,看不到为运输部门提供机修2216工时;在(2)式中,只看到运输部门接受机修2216工时,看不到为机修车间提供运输190公里。由此不清晰的表达引申出(1)式中的机修工时26000包括还是不包括为运输部门提供的劳务,(2)式中的运输劳务20000公里是否包括为机修车间提供的劳务。

据此分析,笔者建立的数模为,

这个数模与书中的数模没有实质差异,只是对题意解释得清晰明澈。其经济含义(1)式为,机修车间提供劳务共26000工时,其中对内2216,对外23784,接受运输劳务190公里,发生直接费用29730元。将(1)式移项整理可知,建模基点即计算分配率按照机修合计数设计,因此分配费用时不必再考虑2216工时。(2)式经济内含同(1)式。

解此联立方程得

顺便提醒一句,书中Y=1.1137是由于计算粗糙所致,并于此造成已分与待分费用差异较大。

据此分配率编造费用分配表如表3。

金额单位:元

4 一个原因

除所建数模不完善外,书中差错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在此笔者只从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4.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一般理解为服从多数人或者以多数人的观点为观点。因为心存从众心理,在编写教材时往往参阅很多材料,接受众多教材阐述的的方法和理论,你错我也错,形成了一种倾向性差错。

4.2 屈从权威

屈从权威,一般理解为服从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的观点。因为盲目迷信、屈从权威,往往以权威观点为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抿灭自我观点。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一般作者往往参阅名牌大学,名教授的教材。比如编写会计教材,大都吸取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编写的教材。这些权威专业教材的体系、观点、方法常常被一般院校接受,甚至盲目接受。

4.3 习惯思维

习惯思维一般是指认为现在是历史的重复,将来是历史和现在的重复。前已提及,现在使用的崔教授的《成本管理会计》是2002年版本的翻版。在2002年版本中,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为6805元,代数法分配了8182.21元,超分20.24%。这个错误也是错在所建联立方程、编制分配表和会计分录上,因为差错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习惯性地延续到了现在。

从众心理、屈从权威、习惯思维是常人处理问题的通常心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很可能是对差错更重要,更深层次地纠正。

5 一点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的一点重要启示就是,我国会计人员数学素养较低,对数学知识应用较差。

5.1 数学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理只有在数学上得到论证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我们知道,科学社会主义巨著《资本论》、《列宁主义基础》都有较多的数学论证,许多结论都建立在数据分析和论证上。现代科技,比如神舟登月、载人上天、火箭对撞更是如此。特别是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历时9个多月,太空奔走11.7亿公里,不偏不倚成功且平稳地降落到火星北极地区并按时发回有关火星的有关信息(刘鹏,新华社2008.5.27日电),如此精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精确复杂的数学论证和数学计算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数学论证之所以往往能够作为政治、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数字的单一性,即通常所说一就是一,二说是二。对数学论证的过程和结论只能作一种理解,不能有第二种解释。而数学以外的论点,有时就不是这样。比如常常出现的“原则上同意”,“阶段性成果”,“比想象的要好”等等,有时可做多种解释。数字的单一性、严谨性、慎密性决定了大凡精密、重大、复杂的系统,特别是科技管理、项目工程等等,它的立项、研究都要求经过准确无误的技术论证和数学论证,要求用数字来表达。在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的今天,作为决策依据的有用信息更多地要求进行数学计算、数学论证和数字表达。

5.2 会计与数学

5.2.1 博导的对话

一个统计学博导与一个会计学博导曾有如下一段不愉快的对话:

统计博导问:“连小学毕业生都能当会计,会计专业还用招博士生?”会计博导的回答是:“谁都知道,统计统计三分估计。既然统计可以估计,小学不毕业就可当统计,统计专业招博士生干什么?”这是发生在30年前一所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真实的博导对话。它说明不但一般人看来,会计无数学,甚至连才学八斗,学富五车的博导也有人认为会计无数学,会计无学问。

5.2.2 会计与数学的源渊

教科书讲述古代会计产生时常把“刻木记日”、“结绳记事”解释为会计萌芽,而数学教授则把它解释为数学的产生。就是说,最初的会计与数学是不分家的。会计与数学都是计算,通过计算比较投入产出,比较生产效果。世界上第一部会计专著就写在数学著作中,即500年前由意大利僧侣巴其阿勒撰写的《数学大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时的会计实际上仍是数学的一部分。不过两者却有显著的差异:数学是计算、会计也是计算,会计不但计算还要记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特别是两权分离,股份制的出现,编制的会计报表,披露的财务信息已成为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依据。这时会计不但要计算、记账,还一定要规范编表,用报表披露信息,通过信息服务决策,它离数学也就越走越远了。

5.2.3 会计知识层次性与数学

会计的四大循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表面上计算并不多,但是会计的分支如管理会计,决策会计,会计论证,会计理论研究等等运用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甚至连十来个未知数的线性规划,几十个未知数的联立方程,建立在数万数据基础上的数理统计、回归数模、相关检验、马尔柯夫链等高深数学也都能派上了用场。

5.3 会计处处有数学

上述分析可知,不是会计无数学,而且许多会计人员数学素养较差,在许多情况下不会运用数学知识探索问题。

企业管理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两个侧面。笔者认为,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随钱走,钱随利走,利随益走。谁能为社会带来益处、收益,谁就能赚钱,谁有钱谁就能调动实物。会计是价值管理的主要部门,价值管理处处有数学,会计离不开数学,会计与数学有着说不尽的胞波之缘。问题在于,一般会计人员往往是事后记账、算账,运用的多是初级数学,而预测会计,决策会计、财务论证、实证研究这些运用较深数学知识的业务多是高级会计人员的业务范畴。实际上,我国目前不少高级会计师,甚至正高级会计师也习惯了事后反映,不大重视事前规划。偶有复杂的数学计算、财务论证,往往借重外力,聘请咨询机构、科研人员代为解决。因此给人的印象似乎会计无数学。

6 一点建议

笔者认为,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广泛、普遍的数学充电。

6.1 清理会计教材中的数学差错

由中国会计学会或其分支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审查会计教材、特别是高校会计教材中有关数学的论证和阐述,纠其差错,并编写一部反映当代会计理论和实务中能反映数学应用成果的《会计数学》教科书。

6.2 对会计人员进行数学充电

对全国1300万会计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数学教育。对高级会计师,特别是正高级会计师应进行特殊培训,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论证能力。

6.3 总结企业应用数学的典型经验

我国不少企业在管理实务中,特别在方案选择、财务预测和项目的财务论证中,广泛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对其典型经验应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提高,将其成果在期刊上发表,在教材中体现,在培训中消化,在管理中推广。

关于安全生产法的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起初是宪法让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利,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慢慢的每个公民都得到了宪法的保护,不分种族、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在宪法上每个人都受到了平等的对待。这样才让我国有了一比较和平、安宁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活得有尊严。

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国家的安定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我深深地知道:没有艰苦的付出,就很难有完美的收获;没有冬日的寒雪,就没有春日的暖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宪法,就没有法制。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就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于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宪法》,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于是,我国把12月4日定为法制宣传日,让宪法的精神印刻在每一个公民心中。

宪法心得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宪法是怎么变迁和发展的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始终遵循君主专制的本质,基本上君主的口喻便是法律。从民国的《临时约法》到《民国宪法》,再到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现行宪法为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间也有过几次修订。我们要极积学习宪法,知宪法,懂宪法。

关于叠加法的几点思考 篇3

1 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及应用

教材[1]中在组合变形一章, 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并给出了证明, 即“叠加原理的成立, 要求位移、应力、应变和内力等与外力成线性关系”, 当然这是在构件变形很小且在线弹性范围内, 且要求可变形固体是均匀的、连续的、各向同性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关于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 文献[2]将其总结为:

其中, U (P1, P2, …, PN) 表示因素P1, P2, …, PN同时作用的总效果;Ui (Pi) 表示因素Pi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 且效果Ui (Pi) 与Pi呈线性关系, 这是叠加原理适用的充分条件。

根据上述教材和文献中的阐述, 凡是与外力呈线性关系的物理量均适用于叠加原理, 这便使得叠加法的应用范围更为宽广, 且有时通过叠加法的运用可简化计算过程。

叠加法不仅可求梁的弯曲变形, 还可计算某些刚架、杆件组合体、杆件与弹簧组合体等复杂结构的截面位移, 这里仅举一例作为说明。如图1a) 所示组合体, 设梁的抗弯刚度EI, 弹簧刚度为K, 求C截面转角与挠度。显然梁的约束力方向如图1b) 所示, 数值为, 弹簧受拉力, 数值为, 由图1c) 可知, ClK=l截面挠度是弹簧伸长量的一半, 故可得;C截面转角由梁2Kl的刚性位移与梁自身产生的弯曲变形两部分叠加而成, 而对于AB梁, 由于中间截面的挠度为零, 故根据其变形和受力特征, 可把梁分解为如图1d) 所示的两个简支梁, 则易得。可见, 对于上述组合体利用叠加法计算特殊3EIKl2+12EI截面的位移比积分法和能量方法快捷方便。关于利用叠加法求梁、刚架及其组合体的弯曲变形的问题, 将在第2部分作进一步阐述。

对于组合变形的杆件, 利用叠加法不仅可计算内力、应力, 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还可进一步计算变形, 而复杂应力状态的广义胡克定律即是叠加法计算变形的实例。由此推想, 如图2a) 所示的应力状态, 是电测实验中经常遇到的, 这时往往需要在±45°方向粘贴应变片测量外力, 因此建立±45°方向的线应变和应力间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 这当然需要利用广义胡克定律, 而借助叠加法便能简化这一问题。图2a) 所示应力状态, 可分解为图2b) 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与图2c) 纯剪切应力状态的叠加, 由此计算图2a) 所示45°方向线应变, 可转化为计算单拉和纯剪这两个简单应力状态的线应变。由图2d) 和图2e) 容易计算, 单拉时将线应变经过这样的分解, 更便于分别计算正应力对应的外力与切应力对应的外力, 由此例可见, 利用叠加法可简化复杂应力状态线应变的计算。

另外, 利用叠加法还可降低某些超静定结构的次数, 从而简化超静定结构的求解过程。如图3a) 所示的三次超静定结构, 可转化为对称和反对称两种载荷的叠加, 如图3b) , 图3c) 所示, 分别求出对称和反对称两种情况的解, 叠加即为原载荷作用下的解。然后利用对称及反对称的性质, 可将图3b) , 图3c) 分别转化为图3d) , 图3e) 所示的一次超静定结构, 这样, 通过叠加法, 最终将图3a) 所示的三次超静定结构转化为了一次超静定结构求解, 避免了复杂的正则方程和多个变形量的计算, 大大简化了求解过程。

2 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利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是叠加原理的重要应用, 在梁的弯曲变形计算中, 通常有两类叠加法, 即“载荷叠加”和“逐段变形效应叠加”。关于载荷叠加, 在教材[1]中第6.4节已有详细的证明和阐述, 这里不再赘述。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教材中讨论较少, 只是通过一道例题列举了这一方法在计算梁的某些特殊位置截面转角和位移中的使用方法, 为此, 近年来, 有部分学者[2,3,4]对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意义、使用范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蒋持平等将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叙述为:“计算静定的梁、刚架及其组合结构的位移可以先分别计算各段的变形 (其余部分刚化) 在需求位移处引起的位移, 然后叠加 (代数和或矢量和) ”[3], 此后, 又有其他学者围绕这一结论给出了不同的证明, 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要结论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由这一结论可知:

1)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不仅仅适用于外伸梁, 部分刚架及其组合体同样适用, 这时的难点在于计算其他段的变形在需求截面处引起的位移, 但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几何关系, 就容易计算了。

例如, 如图4a) 所示梁与刚架的组合体, 抗弯刚度均为EI, 计算C截面的挠度[5]。根据叠加法, C截面挠度由梁本身的弯曲变形和刚架变形引起梁刚性位移两部分叠加而成, 如图4b) , 图4c) 所示。显然C截面的刚性位移是图4c) 中刚架上B截面挠度的一半, 而B截面挠度由刚架中BE段弯曲变形和DE段弯曲变形共同引起, 这又是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具体应用, 故由以上分析容易计算

2)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不能直接用于超静定结构的求解, 这需要将超静定结构转化为静定的相当系统, 方能应用此法[3,4]。

3)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适用于含有外伸或悬臂的梁、刚架及其组合体, 对于简支梁需设法将其转化为含有悬臂部分的结构, 方能用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 为此, 李尧臣等将其表述为“分段悬臂梁叠加法”[4]。

3 叠加法在应变能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第一部分所述, 应变能与外力呈非线性关系, 应当不能应用叠加法计算, 但克拉贝依隆原理的表达式却分明是各个能量之和,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各个位移项, 注意这里的δi是n个外力共同引起的, 由此, 笔者认为, 叠加原理的充分条件可扩展为:其中, Ci (P1, P2, …, PN) 为n个因素的函数, 表示n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于这一点, 在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的计算上也得到了证明。众所周知, 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这里的三个主应变显然是三个主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符合上文中所述的通式。

4 结语

叠加法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方法, 可以说贯穿始终, 且叠加的思想在工程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成功的运用, 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问题, 各个突破, 体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思维方法。但叠加法不是万能的, 对于具体问题, 仍需根据叠加法的适用条件酌情选用, 这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参考文献:

摘要:对叠加法进行了系统讨论, 结合应变能的计算扩展了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 通过具体问题阐述了叠加法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旨在对叠加法进行系统总结, 将其应用推向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叠加法,变形,应变能

参考文献

[1]刘洪文.材料力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陶伟忠.关于叠加法的广义表述与适用条件及其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意义[J].高等建筑教育, 2003, 12 (1) :35-37.

[3]蒋持平, 严鹏.计算梁与刚架位移两类叠加法的适用范围[J].力学与实践, 2003, 25 (6) :62-64.

[4]李尧臣.关于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证明与讨论[J].力学与实践, 2007, 29 (6) :64-65.

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篇4

一、安全生产法的概念

1、安全生产法,是指国家依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我国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起步较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全生产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建国50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安全生产立法工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建时期(1949~1957年)

建国初期,为改变旧中国工人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1954年第一部《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中央产业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种安全生产法规就有119种。195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后被称为“三大规程”。建国初期所发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2、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下半年由于政策决策的失误,“大跃进”时期忽视科学规律,冒险蛮干,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大量削减安全设施,因此导致建国以来伤亡事故的第一个高峰。1961年实行“调整”方针,安全生产立法转入正轨。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发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检查从一般性检查发展为专业性和季节性的检查,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向经常化和制度化前进,机械防护、防尘防毒、锅炉安全、防暑降温、女工保护等立法工作显著发展。

3、“文革”时期(1966~1976)

经过三年调整,刚刚好转的局面由于十年**的开始被破坏。在“文革”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被认为是“活命哲学”而受到批判,安全生产立法停滞,工业生产秩序混乱,劳动纪律涣散,安全生产工作倒退,伤亡事故急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事故高峰,这是安全生产立法遭受破坏和

倒退的阶段。

4、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0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安全生产立法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发出了中央[78]76号文件和国务院

[79]10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 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厂矿企业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1979年4月,国务院重申认真贯彻执行《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新刑法),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犯罪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要求加强矿山及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工作。198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治理尘毒危害和改善劳动条件的经费开支渠道,对于严禁企业、事业部门或主管部门转嫁尘毒危害问题,以及关于加强防尘防毒的监督检查和领导等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1987年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规范了对职业病的管理,并将99种职业病列为法定职业病。这一时期,地方立法也有较大发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人民政府颁布了地方性劳动保护法规或规章。

5、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以后)进入“八五”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也加快了进程。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75号令),严格规范了对各类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保护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不仅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对劳动者保护的相应措施,为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加强事故多发行业的管理方面,国家还陆续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乡镇企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推动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由标准主管部门审批和发布了一批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这些从技术条件或管理业务方面提出的比较具体的定量标准,是处理有关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问题的技术规范。

进入2l世纪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与以往相比在制度内容上和立法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以后通过的《宪法》以及《劳动法》等法律中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都作了相应规定。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安全生产法》,这部安全生产基本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适用范围比之以前规定有所扩大和延伸,如将调整对象界定为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只局限于企业单位。

三、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性

1、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和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尤其是《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既是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受害者或责任者。《安全生产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人和负责人,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法律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列为重中之重,对其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人、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置、生产经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这对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章制度、改善安全技术装备、加强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和减少事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担负着发展经济、保一方平安的繁重任务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这就依法确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任务和责任。只有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地方人民政府真正把安全生产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够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是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安全生产法》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这就依法界定了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管理的关系,有利于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为了发挥城镇基层社区组织和舆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

6、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通过大量的事故分析来看,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既是从业人员神圣的权利又是义不容辞的义务。针对大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的问题,《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他们必须履行的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技能,及时发现、处理和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等法定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只有从业人员切实履行这些法定义务,逐步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大量的事故隐患,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7、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

关注安全,人人有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监管和执法等活动,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法》赋予公民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参与权、知情权、避险权、检控权、求偿权和诉讼权,其目的不仅在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在于促使他们在各项生产经营活

动中重视安全、保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养成自我保护、关心他人和保障安全的意识,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查堵不安全漏洞,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斗争,使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关于经济增加值法的思考 篇5

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该企业所有资本成本的“剩余收益”, 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税后营业利润等于净利润加上债务利息支出, 资本占用是指负债资本和主权资本的账面价值,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债务资本和主权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可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调整确定, 主权资本成本一般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经济增加值认为只有企业的收益超过所有投入资本成本时, 才能说明企业价值增加了, 如果企业的收益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成本, 说明企业实质上发生了亏损, 企业财富受到了侵蚀。因此, 经济增加值本身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

现代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 一般认为综合评价方法有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绩效多棱镜等。这些方法中既有传统的方法, 如杜邦分析法, 也有现代方法, 如平衡计分卡。但把经济增加法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方法, 却是值得商议的。无论是从理论角度分析, 还是从实践运用考察, 笔者认为经济增加值法难以担此重任。

经济增加值法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指标体系。仅有净利润, 总资本, 债务资本成本, 主权资本成本几个有限财务指标。不像杜邦分析法, 以净资产报酬率为中心, 将影响净资产报酬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解, 使得各项基础财务指标有机组合起来, 形成具有层级梯次, 较为完整, 易于理解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利益冲突, 企业利益与部门利益得以和谐融合, 便于全体员工相互沟通, 齐心协力地为提高绩效而奋斗。好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应是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以此标准审视, 经济增加值

来评价企业绩效, 没有涉及企业的科研开发、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市场推广、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内容, 不利于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首先需要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旨在于纠正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调整所涉及项目高达一百多项, 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计算难度的提高加深了理解的困难, 不仅企业一般人员难以理解, 就是企业财会人员也不是深明其义, 虽然结合特定企业的实际情况, 可将需要调整项目减少到十几项, 但如何确定调整项目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却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程序, 每个企业只能是各行其是, 极大地增加了调整的机会成本。其次, 资本成本的确定是一项棘手工作, 对于上市公司, 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主权资本成本, 但是贝塔系数不能准确计量, 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股票价格的高低并不是企业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 也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体现, 对于一般企业, 准确计算其主权资本成本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考虑我国的融资环境, 由于政策因素决定资金的流向与分布, 大多数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 除按基准利率支付财务费外, 还必须花费很多隐性的筹资费用, 有时候这些费用能占到很大比重, 这必然导致很难准确估计各个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最后, 计算经济增加值许多数据无法从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中获得, 对于可以利用的数据资料, 由于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评价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其运用价值大大降低。

从所周知,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从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 全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手操办。借助政府行政力量的强制推行, 综合系数评分法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运用最普遍的方法。没有政府部门关照的经济增加值法, 只是在少数企业运用, 其中不乏赶时髦的, 在西方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的经济增加值法, 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结果却喜忧参半, 大相径庭。有人怪罪于资本市场不完善, 公司治理水低下, 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综合系数评分法, 但为什么没有妨碍其广泛运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仍于以营利为根本目的, 绩效评价方法不能脱离这样的现实环境。分析当前的盈利领域,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垄断行业。垄断企业根本不需要经济增加值法提升业绩, 凭借其垄断优势就可获取巨额利润, 2011年中国500强的前10名全为垄断企业把持, 其利润占500强的4成。二是房地产行业。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 房地产的一个月的收益都远高于辛苦做实业一年的收益, 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业, 即使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 也没有放缓投资的步伐。三是金融信贷套利。许多上市公司, 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 通过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形式, 以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3至5倍放贷资金, 获取暴利。在占有垄断资源的情况下, 垄断企业根本无心通过创新技术和方法获取利润,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 在资金日趋紧张, 理财环境恶化, 实业利润减缩的情况下, 涉足金融理财和房地产领域, 既是明智选择也是无奈之举。由此可见, 经济增加值法既不能真实评价企业绩效, 也不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晓英.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13) .

[2]、孙宋芝.EVA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 (上) , 2010 (3) .

上一篇:建设水平下一篇:名著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