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平

2024-08-01

建设水平(精选12篇)

建设水平 篇1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用电负荷需求不断增大, 末端电压合格率低、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诸城市南部为山区地形, 农村电网安全基础水平不高, 配电台区智能化相对较低, 影响了农电服务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在农电台区建设和管理提升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着力打造新型智能化农村配电台区。

1 根据用电实际, 建设绝缘化配电台区

(1) 在南部地区雷雨较大地区, 农村配电台区建设采用复合绝缘材料, 实现整个配电台区的绝缘化, 高低压线路开断弓子线、T接分支线、设备连接使用带有相序色的绝缘专用线夹进行可靠连接。

(2) 在农网高低压线路上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增加雷电泄漏通道, 解决架空绝缘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过流速断等问题。

(3) 针对山区供电半径大、配电变压器负载率高的情况, 采用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 提高容载比, 增加户均容量。

(4) 采取无功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无功优化措施, 提升配电台区功率因数, 改善电压质量, 降低损耗。

2 加强数据融合, 建设智能化配电台区

(1) 为配合台区改造提质, 更换了5182只非智能电能表和832只老旧终端设备, 对用电信息采集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通过采用远程费控电能表、采集终端组成的智能计量管控系统, 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SG186系统数据的应用融合。

(2) 针对山区及偏远地区的GPRS信号不稳定或者特殊配电台区信号被屏蔽等问题, 该公司安装并使用1米特制长天线增强信号, 无信号区域则将采集信道由GPRS基站无线连接更改为广电光纤有线连接, 解决了用电信息数据采集的信号盲区和信道堵塞问题, 避免了信号干扰造成采集设备离线和数据异常。

(3) 在表箱内安装低压避雷器和RS485屏蔽线并可靠接地, 解决采集设备因雷击烧坏和外界信号干扰造成的采集不成功问题。

(4) 以延时自送电漏电断路器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远程管理系统为核心, 应用移动通信技术, 实现配电台区运行参数实时在线监测等功能。

3 控制台区配变用电三相平衡

(1) 统一规划, 开展负荷平衡管理, 均衡分配单相负荷用户。

(2) 分相管理, 新建和改造台区根据用电量情况实施分相统计管理, 采取色标标识进行相别。

(3) 负荷调整, 加强台区负荷监测, 对负荷不平衡度大于15%的配电台区, 依据“三平衡”原则 (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和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 实施负荷调整。

4 加强台区管理监督与指导力度

该公司坚持“民生用电优先、密集地区优先、情况严重优先”的原则, 由公司领导、部门主任、技术骨干组成1个指导挂靠小组, 逐个台区进行管理督导, 实地调研, 发现并整治台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明确治理过程和治理时限, 加强全过程跟踪管控。

该公司还定期组织召开台区负责人培训班和座谈会, 既能提高台区负责人知识技能, 交流经验做法, 又能反馈台区管理的实际困难, 提升供电所台区管理水平。

5 加强指标对标管控

该公司以供电所为单位摸清了其所辖台区各项指标现状, 并依据指标现状提出提升计划, 明确提升措施。每月召开各供电所指标对标分析会, 实现“日跟踪, 周通报, 月分析”计算得分排名, 查找弱势指标, 提出指标提升措施。

通过实施台区建设管理提升, 诸城市地区的农村台区末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终端在线率和日均采集成功率均高于99.9%, 户均容量增加至1.193k VA, 各项用电指标均达到了设定目标值, 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6 结束语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针对农村配网基础薄弱、智能化水平不高及末端电压偏低等问题, 将农村配电台区建设与指标管理提升一起抓。该公司通过打造农电精品示范台区, 切实提高了台区绝缘化水平和抗自然灾害能力促进了农电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建设水平 篇2

第二季度以来,监察室围绕如何推动窗口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的问题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召开了窗口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了窗口建设工作座谈会,各窗口单位负责人就加强窗口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局纪委监察室将意见和建议整理后,向各单位进行了反馈。

二是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窗口建设的意见。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从如何进一步提高窗口办事效能、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完善窗口管理制度、提高窗口人员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加强服务。

三是对全局窗口单位的咨询电话进行了明察暗访。对我局网站公布的106部办公电话中的72部业务咨询电话进行了接听情况的通话检查。将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向领导及各单位进行了反馈,并要求各相关单位进行了整改。

狠抓教风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篇3

关键词:教风建设;高校;教育水平

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来言,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最后形成了整个学校的校风。高校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教风的重要性,研究教学的发展、形成、辐射影响规律,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狠抓教风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风建设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就是教风建设的成效。

其次,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加强教风建设,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黄金时期。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氛围。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校风,就不会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教风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在校期间,更是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高素质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优良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再次,加强教风建设,也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教风是学风的先导,是校风的支撑点,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增长点。随着我国高校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生数量继续扩招,教师与学生、教风与学生等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显现,需要学校更加注重教风建设。

那么,在充分认识到教风建设的重要性后,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强教风建设呢?

首先,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强教风建设。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1.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要求,牢固树立“爱与责任”意识,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2.师德建设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发展、完善师德规范内容,求实求真,既要引导教师敬业奉献,也要避免过度拔高师德标准。3.师德教育方式要求活求变,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开展形成多样、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师德宣传教育工作,避免简单说教和形式主義。

其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为教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教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教风学风管理制度体系。在教风建设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坚持“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建立职称评定师德与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教授与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完善教学事故、教学管理事故、教师服务事故认定处理办法和教学督导规定等。

总之,一个学校教师教风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各方面工作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能否不断提高,不断总结学生教风建设经验,与时俱进,以优良教风为先导,建设并形成优良学风、校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李崇银.浅谈校风、教风和学风间的关系: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2(02).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篇4

一、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把好农机产品质量关

2011年初,根据“提高鉴定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的总要求,江苏站完善建立了“程序清晰、要求明确、相互分离、相互监督、高效统一”的新的内部工作机制,全站所有业务由业务管理室实行大厅统一受理、阳光操作,企业申请资料经总工程师初审后,凡是符合要求的由业务管理室分配到相关业务室制定实施方案,再经分管站长批准后,由各业务室按照计划完成鉴定检测任务,工作的规范性明显提高,实施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全年共完成各类农机试验鉴定和检测考核业务1420项次,其中:完成农机试验鉴定任务750项次(包括完成省级农机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小批试制(投产)鉴定208项次;完成省级推广鉴定449项次;完成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产品部级推广鉴定93项次);

完成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微耕机、开沟机、水田埋茬(草)耕整机、喷灌机、割草机、农用挖掘机、多功能装载机等产品企业委托检验和可靠性考核任务534项次;完成各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136项次(其中完成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柴油机、旋耕机、柴油机曲轴、机体、气门、气缸盖、农用链条等农机整机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任务65批次;完成省工商局委托的农机市场18个批次柴油机及全省53批次的农机零配件商品的监督检验任务)。

江苏站高度重视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推广鉴定大纲、选型鉴定大纲八个方面要求开展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把好部级推广鉴定资料审查关、性能试验关、生产条件审查关和用户调查关,对产品性能质量或其他方面达不到标准大纲规定要求时,一律不予通过推广鉴定。2011年有两家企业的联合收割机产品未通过我站的部级推广鉴定,其中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水稻性能试验时含杂率、破碎率、噪声均达不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另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性能试验时总损失率严重超过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也被判定为不合格。

二、切实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2011年江苏站继续依法开展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质量调查监督、补贴机具企业产品及其质量保证能力督导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全年由江苏站直接受理省内农机质量投诉16起,结案率100%,为用户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农民经济损失,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当权益。

3月15日,江苏站配合江苏省农机局在如皋市举行以“放心消费、兴机富民”为主题的全省农机质量“3·15”现场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农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各市农机投诉站长、农机企业代表、农机大户及当地群众共600余人参加。现场展示了来自省内30多家名优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械等产品。现场解答农民提问、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指导农民购买使用放心农机;发放《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识别方法》图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等宣传资料800多份。

2011年江苏站联合省农机局科技质量处、推广站组成2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实施财政补贴的曝气增氧机、低温保鲜库、大棚卷帘机三类机具的16家企业进行质量保障督查,通过听取企业汇报、抽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三包服务记录等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等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督促企业改进提高。

江苏站还组织部分市县农机主管部门对全省实施财政补贴的育秧播种机(流水线)、静电喷雾器、田园管理机三种产品开展了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调查小组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一线,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了117个用户,基本掌握了三种产品的质量现状和使用情况,为产品质量改进、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老百姓购机和正确使用农机提供无偿现场指导服务。

三、扎实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为农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加大了农机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力度,很多农机新、特产品尚缺乏国家、行业标准,如不能及时制定标准,企业产品很难通过试验鉴定投放市场、推广应用,势必制约农机科技创新步伐。面对这一新情况,江苏站专门成立农机标准化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紧贴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化技术服务:一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标准技术咨询,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并积极采用;二是帮助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包括协助企业申报备案,使企业产品生产有标可依,2009~2011年,江苏站共接受企业委托制定了192项企业标准,仅2011年就制定了69项企业标准且多数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其余经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三是江苏站制定实施了《制定农机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农机企业标准专家评审办法》等内部文件,规范了企业标准从委托、受理、下达、起草、审定、备案、归档等工作程序要求;五是初步建成各专业领域“标准审定专家库”,为企业标准审定把关,提高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六是组织专家对企业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和重要农机新标准的宣贯,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五是组织规模企业积极申报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利用标准化工作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知名度。

江苏站高度重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和制修订工作,全年向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委会申报了《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农业行业标准,向全国农机标委会、拖拉机标委会申报了《生物质处理设备秸秆烘干机》《拖拉机用转速表》等26项新型农业装备和拖拉机电器、仪表、灯具、传感器、线索等零配件机械行业标准;向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轮式拖拉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联合收割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等32项地方标准。

此外,江苏站渔机专业站为加强与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该协会举办的行业活动,协助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开展全国渔机企业产品调研。走访调研了江苏、浙江7家渔机生产企业,修订了织网机、水产养殖网箱2个选型鉴定大纲,新制订了拖网、刺网2个选型鉴定大纲。目前4个选型鉴定大纲和增氧机、投饲(饵)机、水下清淤机、水力挖塘机组等4个部级推广鉴定大纲已通过鉴定总站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应邀在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会议上对大纲进行了宣讲。

四、抢抓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试验检测能力。

目前,我国农机化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争取政策、职能、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的环境相对较好,为此,江苏站根据本站及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和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检中心(南京)扩项复查验收等对鉴定、质检机构仪器设备设施配置要求,积极谋划提出建设方案,主动向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领导进行汇报并得到批准,2011年江苏站共争取、落实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全部到帐,全部用于投入江苏站试验检测条件和办公条件等的改善建设,其中200万元用于添置拖拉机及农机具检测仪器设备、20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大楼加层改造建设资金之不足、1100万元用于新建江苏站南京白马农机试验鉴定基地项目(包括征用土地200亩、流转土地30亩共计230亩)。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实施完成、发挥作用,有的即将完工,其中白马基地已经拉开大建设的序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为了使江苏站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2011年,江苏站在浦口试验鉴定基地新添置了一台350马力的负荷车(配置最新GPS导航拖拉机牵引综合测试仪)和350k W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试验台、液压提升试验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10吨);添置了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传感器自校装置,解决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标定时间长等问题;添置了拖拉机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检测仪表,以满足2011年拖拉机部级推广鉴定新大纲对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的检测要求。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试验检测基地”是2011年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新项目,一期(2011年8月~2013年12月)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将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江苏站“部中心”顺利通过扩项复查验收,检测项目由原来的51项扩大到77项。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和“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通过农业部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鉴定产品能力范围由原来的4种扩大到12种。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鉴定检测工作的规范性。

现在每年申请农机新产品检测、鉴定的业务量不断上升,如何保证试验鉴定质量、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预防推广鉴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江苏站近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做了些工作:一是梳理了全站的业务项目内容,根据不同种类业务制定了不同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的推广鉴定进一步加强了有关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二是将业务受理和业务实施分开。江苏站专门设立了业务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审核和下达业务,各业务部门不得自行接受企业申请,这既方便了企业申报,又防止了业务受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行为,进一步增加了鉴定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每项业务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2011年上半年,江苏站利用相对空闲的时段,组织全站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单位领导重点宣讲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室负责同志讲解了“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等五个通则”、“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原始记录、审查报告编写要求”等;业务骨干还对“主要农机产品标准和推广鉴定大纲、试验条件和主要农机产品主要性能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取得国家质量体系审查员资格的同志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做了讲解。通过培训和相互切磋,大家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同时,江苏站还有针对性地派出相关人员到各地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全年参加培训及行业活动的人员达40多人次。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防控机制

2011年,江苏站根据省农机局和农机鉴定总站的统一部署,结合江苏站业务工作实际,发动全站职工制定并实施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关于推进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廉政防控手册》,以约束和规范江苏站人员的职务行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行为上的不规范以及不廉洁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人人遵纪守法。

六、2012年工作打算

加强双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篇5

-----醴陵市统计局“双基”建设报告

摘要:近几年来,在上级统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醴陵统计人牢牢树立三个意识,努力实现三个提高,统计基层建设实现新突破,基础工作提到新高度,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统计业务得到新发展,服务水平获得新提升,机关氛围呈现新气象,统计“双基”建设成绩显著。

一、醴陵统计工作基本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醴陵统计局上下一条心,刻苦钻研,努力工作,无论是在办公条件、人员配备方面,还是部门地位与影响力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统计事业成绩斐然:2006年被评为全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荣获株洲市统计工作综合考核排名第一,多次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和株洲市统计局授予统计工作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获得醴陵市绩效考核一类单位。2010年,新的局领导班子成立后,确立了“保一争一”的工作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统计理念,仅仅围绕株洲统计建设“双基”年这条主线,在抓好队伍建设、机关管理、统计服务等各项工作方面更加奋发有为。

(一)队伍配强

一是机关干部力量继续得到充实。在人才引进上,我们大力争取

市委、政府重视,近五年来通过公开招考和选拔引进12名大学本科生到机关工作,五年内先后有8名干部得到市委、政府提拔重用,现拥有在岗人员24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21人,全局平均年龄33岁,知识结构、专业层次、年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二是统计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确保源头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十分注重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养,2010年共召开各类专业培训会议15次,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今年参加统计证考试和继续教育考试人数均创历史最高,全年机关分批向国家、省市派出人员参加各类学习达40余次,加强了学习交流,提高了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统计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机构进一步健全。统计机构作为党和政府决策的服务部门,专业性要强,反应速度要快,我们十分注重机构建设。2010年,除原有一室、一队、一站、两股外,我们又多方面争取市委、政府同意,现已成立了乡镇(街道)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工作办公室(副科级)、国民经济核算办公室,增设普查中心和社会经济调查队更名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的请示也得到同意批复,另外还增设了总统计师和工会主席岗位。

(二)条件争优

一是全力加强机关工作环境建设。年初,投入20多万元,对全局10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进行装修,新建设一间可以同时容纳60多人的培训室,并配备了投影仪等先进设备,有效改善了机关工作环境。同时,改造了一间专门的计算机房,全部更新了工作电脑,并且为每人安装了一台激光打印机,配备了工作电话,统计信息网络进一步得

到优化,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全力扶持乡镇统计站建设。目前,全市26个乡镇,4个街道均单独设立了统计站,每个乡镇街道有一名领导分管统计工作,并安排有负责综合和工业统计的专职人员;全市乡镇统计站办公条件焕然一新,统计信息化有了质的飞跃,全面实现了 “八有”,统计站建设走在乡镇“七站八所”的前列;统计队伍更趋年轻,正在形成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成绩佳”的统计工作队伍。三是领导高度重视。随着统计在服务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统计地位的近一步提高。市委书记曾多次询问关心机关建设情况,新任市长两次亲临现场办公,时刻强调统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都大力给予了关怀和政策倾斜,为我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领导优势。

(三)管理从严

一是完善制度管理。包括《机关管理制度》、《关于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机关干部考勤制度》、《基层报表数据处理制度》、《专业检查评比制度》等,加强了新时代、新要求下统计工作的制度更新,让机关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日常化。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我们启动了专业大讲评、基层大调研、技能大比武等活动,通过互学、互评等方式,突出先进,找出问题,统计基础工作更规范了,理论水平提升了,机关干部钻研统计业务知识的氛围更浓了。三是强化考核。建立了上班考勤、在岗行风考核等制度,增强纪律观念,强化敬业意识,对表现优秀的同志提出表扬,对在工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奖励,年终干部考核评优、评先与全年工作业绩挂钩。四

是突出作风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反腐倡廉争优电影3场,提高拒腐防变和服务统计发展的能力;要求全局上下贯彻“三不精神”(交办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怕困难、接受任务不打折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迅速成立“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公开党员承诺并要求年终兑现承诺,切实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努力锻造出一支政治信仰高、作风过得硬的机关队伍。

(四)业务求实

1、强化基层工作。加大对乡镇(街道)统计站的督查力度,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做好乡镇(街道)综合考核工作,指导乡镇(街道)自主开展统计业务工作;加大乡镇(街道)统计站建设检查力度,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乡镇(街道)统计站双基建设”检查评比活动,对统计站建设规范,基础工作扎实,统计数据质量高的合格统计站给予奖励,不符合要求的给予通报;加大基层统计数据审核力度,对指标填写不全、逻辑关系不严的报表不予以采纳,强化了基层抓好数据质量、基础工作意识,提高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对部门统计的协调、管理和业务指导,健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上半年召开部门联系会议2次,努力实现大统计,全面提升部门数据支撑能力。

2、夯实基础工作。认真执行《基层报表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质量,注重做好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审核、评估、汇总、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完整。认真执行《专业检查评比制度》,分月、分季度对各专业进行检查,对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提

出整改意见,同时注重互查互评,有计划地组织“大家来找茬”活动,进一步规范统计操作程序、强化数据质量,有力地推动业务工作升级;全面健全基层单位起报制度,确保源头数据真实性,做到市有分乡数据、乡有分村数据、村有分组数据、组有分户数据;切实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做到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小结,半年一小评,确保报表填报完整、指标齐全、上报及时、数据准确。

(五)服务创新

1、统计分析有新进步。我们坚持把工作做在市委、市政府决策之前,努力充当好参谋助手的角色,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在先,注重做好统计分析。为此,我们专门成立统计分析领导小组,明确每个专业研究课题,针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社会经济热点、难点、亮点等进行专题调研并撰写统计分析。上半年,撰写了《一季度醴陵市经济运行分析》、《醴陵冲刺“百强”可行性分析》、《醴陵与湖南十强县市之主要经济数据对比》、《妇女儿童事业迈上新台阶》等30余篇分析资料,基本上都得到市局内网采用,其中多篇得到市委、政府领导重视或批示,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统计宣传有新面貌。统计宣传方面,明确具体由办公室负责,各个专业负责配合,同时在市委宣传部设有信息联络员,及时报送和发布各种统计信息;充分利用《醴陵统计信息网》,积极推动网页改造升级,2006年就已经做到内容丰富、界面美观、功能优化、时效性强,今年又对醴陵统计信息网进行了再升级,保证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的基本需求;同时及时开辟主题专栏,十分注重拓宽服务

渠道,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年来,在《株洲统计信息网》、《醴陵统计信息网》发布政务信息100余条,为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大量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建设水平 篇6

本月,全市档案工作者再次迎来自己的节日——“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今年,围绕建设法制中国首善之区的目标,北京市档案局精心策划、筹备了以“档案——与你相伴”为主题的馆日活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宣传档案的社会功能,使公众近距离接触档案,感受档案的价值与魅力。同时,由本刊承办的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在“档案馆日”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栏目的相关文章将对上述内容做详细介绍。此外,本期的专访继续“档案的利用与服务”主题,推出由本刊记者采写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文,详细报道了西城区档案馆在这项工作中的新亮点。

提升档案的服务水平,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本期“理论探讨”精选的三篇文章体现了这一思路。其中《信息分析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基于链接分析法的北京市各区县档案局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两篇文章主要基于档案信息化的视角,前者针对信息分析方法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后者则运用链接分析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档案局网站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并深入分析其现状、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策略。第三篇《对边疆古城建档保护的思考》一文,针对现代生存环境的恶化加速了对边疆古城的侵蚀这一现状,通过对边疆古城建档的必要性、意义及建档范围的分析,提出开展建档保护的具体实施对策。

本期“业务研究”栏目首推的《做好档案宣传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一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需要把握哪些环节分别从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近年来,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有所创新,本期《“三结合三阶段”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新模式初探》《浅议两部新保密法规对档案开放工作的影响》两篇文章均围绕这一话题。前者将“三结合三阶段”这一新概念作为档案开放工作的新模式,阐述了它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它的提出背景及依据;后者则分析了2014年相继出台的两部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密档案和不开放档案的不同影响。从档案的开放鉴定延伸到对档案资源开放的管理,《论开放档案资源的多中心治理》一文,依据多中心理论,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选择以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多中心治理方案。

本期“档案文化”中值得推荐的是“探究查考”栏下的《钱学森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吴稚晖夭折的编译事业》两篇文章,作者都通过挖掘馆藏,查阅档案,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或回顾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体现了挖掘档案,品评历史的栏目特色。

提高军队基本建设审计水平 篇7

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人员整体实力不强

当前, 军队现职工程审计干部的数量、知识、能力结构, 与履行新时期军队工程监督任务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1) 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尽管各级党委领导对审计部门非常重视, 但受编制的制约, 各级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仍非常突出。在军队现职审计干部中, 工程专业的审计人员不足四分之一, 难以及时完成上级下达和本级党委交办的工程审计任务。

(2)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随着军队高科技装备快速发展, 与之配套的工程覆盖面越来越广, 审计范围涉及洞库、码头、通信、核磁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 审计难度明显加大, 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审计人员大多来自后勤财务专业, 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难以适应监督军队工程建设的需要。

(3) 审计人员能力不高。近几年, 军队基本建设工程审计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对审计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传统的概预算标底招标逐渐被工程量清单招标取代, 引进先进的施工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加强学习, 提升能力。而军队各级审计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 有的审计人员的业务刚刚熟练就面临转业, 部分新上岗的审计人员对现代审计理论和工程施工技术掌握得不够扎实, 审计经验不足、行为不规范, 尤其对复杂的工程项目, 审计能力较弱, 难以独挡一面。

2.基本建设主要环节审计不全面

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环节主要包括工程的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管理和竣工结算等。审计部门受人少事多的制约, 在开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时, 难以在审计的主要环节上做到面面俱到、扎实细致。这种不全面性必然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导致潜在的审计风险,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如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从宏观角度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在投资决策前, 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层次的论证, 可为首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因可行性研究审计涉及面广、关系协调难度大, 目前审计部门还未对此开展审计。再如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审计,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工程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高达90%, 而施工阶段的影响程度只占10%。可见, 对投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技术性、经济性进行审计, 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基建项目设计方案, 避免因设计不科学所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而且能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规模。但由于投资设计方案审计涉及的专业领域宽、技术性强, 单靠审计部门人员难以完成, 这一环节的审计工作一直处于空白。

3.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审计不深入

工程质量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体现。目前, 军队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审计还受各种因素制约, 主要表现在:

(1) 关系协调难度大。工程质量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始终, 需要审计人员全程参与, 时时跟踪, 并根据需要适时提出审计建议。为了避免因审计行为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在实际操作中, 跟踪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的大力支持, 还需要营建、监理、财务等部门、施工单位等各方予以积极配合, 而这种协调工作涉及各方的职责、权限和经济利益, 难度较大。

(2) 较高工程质量审计能力不强。军队工程质量审计涉及诸多专业, 特别是重大专项工程, 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高、技术标准严, 施工难度很大。而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全面、业务能力不强, 难以适应这种较高的工程质量审计要求。

(3) 缺乏“精品”意识。军队基本建设审计时间紧、任务重, 而现有的审计力量难以满足需要, 有些审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定性不准、分析不透, 审计工作开展得深度不够、力度不强。

4.基本建设审计方法落后

目前, 对军队基本建设的大部分审计工作仅仅是统计数据、核实工作量、检查开支发票等, 未运用现代抽样审计技术, 发现问题主要依赖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 执法水平也不高。虽然审计自动化软件已下发至各级审计部门, 但是实际应用效率低, 仍以手工操作为主。

提高军队基本建设审计水平的措施

1.争取党委首长的支持, 实事求是, 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党委首长重视、信任和支持是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后盾。基本建设审计涉及财务、工程、监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职责权限, 需要各方积极配合。

(1) 紧紧依靠党委首长开展审计工作。各级审计部门要根据现有条件, 主动作为, 当好参谋。遇到棘手问题, 要多请示、多汇报, 取得党委首长的重视和支持。

(2) 审计人员要在审计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廉洁奉公。

(3) 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审计部门要借助广播、工作简报、机关办公会议、党委扩大会议等形式, 积极宣传基本建设审计的职能、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果, 增强各级各部门主动配合审计的意识, 营造理解审计、支持审计、关注审计的良好氛围, 促进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2.更新观念, 改进审计的方式方法

在当前军队基本建设审计整体实力与军事经济监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 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审计观念和工作思路, 以尽快提升审计水平。

(1) 优化审计力量。对密级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 审计部门在组成审计组时, 应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与军港、营房、物资、装备等业务部门协商派员参加。在分配审计任务时, 不仅要明确每个审计组成员的任务和职责, 还要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 使审计内容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衔接、审计组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对非涉密工程项目, 可委托军队或地方审计事务所来完成, 以缓解审计部门的压力。

(2) 准确把握审计时机。要将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重。如对工程立项、设计及招投标可采取事前审计;对施工管理可采取事中跟踪审计;对竣工结算可采取事后审计。在把握审计时机时, 应时刻注意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地位, 既要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又要避免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参与经济管理活动。

(3) 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审计部门可根据基本建设审计的实际情况, 灵活采取就地审计、交叉审计、授权审计、联合审计、审计巡查等方式, 以达到最佳的审计效果。

(4) 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军队基本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专项工程, 投资规模大, 现行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难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在对这些项目进行审计时, 可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环境入手, 运用抽样审计技术和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程序等取证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 提出审计应对之策, 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3.强化质量控制, 提高审计规范化水平

提高军队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水平的关键, 在于强化具体项目的审计质量控制。按照审计作业程序, 审计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

(1) 项目立项审查。审查对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 目的是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质量控制主要是指立项的工程应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做准备, 投资规模大、地位突出, 对军队战略布局影响大的战备工程和新建、扩建等重点建设工程, 立项依据要充分, 报批要合规。

(2) 项目审前准备。审前调查要充分细致, 掌握被审计项目经费供应渠道、分布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写审计方案应做到范围界定清楚、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审计组人员分工应具体, 并充分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

(3) 项目审计实施。审计内容要覆盖方案设计、招标、施工管理和竣工结算等主要环节, 审计实施内容要与审计方案相一致;审计实施程序、取证手段要合法合规;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充分可靠, 并与审计结论密切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要完整、真实, 观点明确。

(4) 项目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做到情况清楚, 内容完整, 问题定性准确, 评价客观公正, 建议具体、明确、可操作。

(5) 项目审计处理处罚。审计处理处罚报批要程序合规、证据确凿, 公正、公开、适度, 可操作性强。

4.加强专业培训, 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实力

提高军队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水平, 关键是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精干高效的审计队伍。

(1) 采取举办审计业务培训班、审计典型案例分析、专题研讨、以审代训和以老代新等方式, 对基本建设工程造价、水运工程造价、基建财务会计、招投标和工程采购等进行专业培训, 丰富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

(2) 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财务、营房、军港、物资、装备等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 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审计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

建设水平 篇8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构建核心文化

一是通过网站、电子屏、宣传栏等渠道深入宣传国家电网企业文化, 引导员工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行为准则中, 全面认同和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 认识到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宣传策划、主题设计, 把企业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与实践企业价值观有机联系起来, 把班组文化理念融入到宣传和教育中。三是动态关注班组文化建设中的信息传递和经验共享。班组在文化建设中做好对外和对内两个层面的宣传, 对外向社会宣传班组工作成绩、先进事迹, 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内利用好企业宣传阵地, 营造浓厚的班组文化氛围。

2 深化班组标准化建设, 构建管理文化

一是对班组职责、专业工作重新划分设置, 进一步明晰班组工作界面, 完善班组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 将标准化建设融入日常工作, 作为提升班组工作质量和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强班组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管理标准和专业标准的贯彻和执行, 促进班组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以“七创七争”为主要内容, 大力开展“创建先进班组, 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 形成争创达标班组和先进班组的常态机制。四是从完善制度、注重班组长后备力量培养和抓好培训三方面入手, 提高班组长队伍素质, 同时严格评价考核, 定期检查指导, 督促班组长按照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和专业标准完善班组基础工作。

3 创建模范职工小家, 构建特色文化

一是维护员工切身利益。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主题活动, 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供电所建设小菜园、小食堂、小活动室、小书吧、小橱窗等基础设施, 使员工生活、工作环境更加温馨、舒适;实行困难员工档案动态管理, 常态化开展“三帮三扶”送温暖活动, 提高员工互助资金使用效率, 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为供电所配备篮球、象棋、乒乓球等文体用品, 并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流动书箱”“职工才艺作品征集”等活动, 丰富一线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是关注员工劳动安全。全力打造“质量型班组”, 在班组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严格落实危险点分析制度, 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 特别是充分发挥安全员职能作用, 监督班组严格落实“两票三制”等措施;认真坚持班前、班后会制度, 规范人员作业行为, 提升员工“三不伤害”意识, 确保实现班组和员工“零违章”目标;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加大反违章工作力度, 提升班组安全管控水平;常态化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强化安全生产规范达标及评级自查整改, 使班组实现工作行为“零违章”、设备管理“零缺陷”、技术监督“零隐患”的质量管理目标。

4 深化学习型班组建设, 构建学习文化

一是以干代培。将培训教育、技能竞赛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班组中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施工工艺培训班、配电营业及窗口服务人员技能竞赛等, 有效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二是扎实开展“五小”创新创效和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活动。制定下发《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 充分调动、激发员工在创新创效、全面质量管理 (QC) 、经验提炼、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提升员工的创造能力。公司3个班组荣获甘肃省“创新创效先进集体”, 2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成果专利证书, 2项课题荣获张掖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 多项QC成果分别荣获省、市公司课题发布一等奖。

5 发挥党群团组织作用, 构建和谐文化

关于提升制度建设水平的思考 篇9

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讲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有7 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喝,但问题是人多粥少,每天都不够。 一开始这些人用抓阄来决定由谁分粥,每天轮一人。 一周下来,每人只能在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 于是他们开始推选一位品德好的人来分粥,结果大家挖空心思来讨好、贿赂这个分粥之人,闹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为此,他们开始组建由3 人构成的分粥委员会以及由4 人构成的评选委员会来履行分粥的职责, 由于人们相互攻击、扯皮,结果是等到喝粥的时候,粥已经凉了。 最后大家决定,还是轮流分粥, 但分粥的人必须等其他人挑完之后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亏,每个人在分粥时都尽可能做到平均,结果,大家之间又和睦相处了。

分粥的故事告诉确立合理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在企业运营实务中,常常是制度很完整装订得很美观,但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各自的习惯开展工作,以至于出现制度似乎完美有序、工作混乱无序的现象。

1企业制度无效执行原因分析

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原因有很多,但最初始的原因,则是制度水平的低下。

1.1 适用问题

表现在不去研究企业管理工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不去研究制度的供求关系,不切合实际地搞形式化,一厢情愿地搞追逐时髦,仅凭个人感觉、领导干部的好恶、以及自身功利的需要,决定制定什么制度。 或者不去研究本企业的业务组织、运营特点和发展趋势, 不去研究行业特性所决定企业对资源组织的方法和对资源管理的手段,照搬所谓的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制度与本企业既有的文化沉淀、行事风格、价值观等相冲突……不断推出的制度令人目不暇接,但一方面制度的供给过剩,一方面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还要呼吁制定新的制度,因而陷入恶性循环。 “适用”的制度,不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和内容空泛的制度,不搞“依葫芦画瓢”、人云亦云的“拿来主义”,而是契合实际、合乎需求,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1.2 好用问题

表现在制度设计时忽略了执行者、 监督者和评价者的有效参与,制度经常是一经制定,即束之高阁,或者是上了墙,发了文,成了册,最后落入无人问的尴尬境地。 制度建设的主体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岗位自己的事,制度设计制定必须得到多维度的参与,包括制度的供给方、制度的执行方、制度的监督方和制度的评价方。 特别是从监督的角度看,制度设计如果忽略了执行者、 监督者和评价者的参与, 肯定会给制度设计带来很大疏漏。 “好用”的制度,就是简明、易记、易懂、易行,不繁琐,好监督。既有实体性要求,又有程序性规定,可操作,便于执行,这样的制度才有力、有威、有效。

1.3 管用问题

表现在制度的内容、主体、程序、监督等实质性要求存在缺失,现有的制度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内容空洞、主体缺位、程序空泛、监督缺失、执行空转的问题。 贸然一看,制度不少,仔细研究,管用的不多。 由此导致的最大恶果就是看似制度健全,实质无从执行,制度的权威受到怀疑,尊严受到挑战,公信受到质疑。再加上有的规矩是自己为自己定的,为自己定的规矩,在要求上就有了更大的宽容度和模糊性。 还有上级为下级立的规矩、或者下级转发上级的制度,在标准上就有了更大的灵活度和原则性。“管用”的制度,就是要管得住人、管得住事、管得住权,督促全体员工做到令行禁止。

2企业制度完善化的建议

制度化程度是一个企业成熟度的衡量标志之一。 塞缪尔·P·亨廷顿说,“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应制度,但成熟企业其制度化程度较高, 并由此带来组织的稳定性以及行为的可预期性,进而引领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如果完善制度化建设,笔者有如下建议。

2.1 加强制度建设管理,构建科学严谨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制度建设本身也要加强管理。一是建立制度建设的管理机构, 系统思考企业运行管理的制度需求,统筹布局一段时期制度建设的重点,系统思考、综合评估所建立制度。 二是形成制度体系框架。 根据管理的层次、幅度和授权决策的次序,形成企业制度体系的梯次结构,最高层是企业的根本大法,如公司章程、管理总则,其次是公司基本制度,再次是业务流程类制度, 最后是操作层面的规范管理总则、 企业标准、管理规章、制度、流程、指引、办法、细则、操作规范。对于每一层次的管理制度,其制定、修改、发布都明确其权限、流程和要求。

2.2 转变制度确立方式,科学建立制度的形成机制

制定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一项“立法”工作。绝大多数企业里,对于某一项管理制度的“立项、草拟、审核、批准”这四项权力基本都集中在某一个部门里,有关部门能不能从公司大局和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管理制度制定, 能不能克服自身局限有效规避部门利益驱动, 存在着诸多不确定、 不可控因素。 因此,转变制度的形成方式显得尤为必要,一是将“立项权”剥离出来。 制定什么制度、何时制定该制度,由公司统一思考并形成制度建设的工作计划。 只有列入计划的管理制度,才能由有关部门草拟。 改变目前各部门想什么时候制定就什么时候制定,想制定什么制度就制定什么制度, 想怎样制订就怎样制订的无序状况,防止因考虑不周,而使管理制度过多过滥的现象。 二是草拟权和讨论审核权分离,健全和强化管理制度的审核机制。 各部门只负责草拟管理制度,不再自行组织讨论审核。 一般的管理制度由公司制度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核, 涉及多个部门或其他管理系统的必须组织其他部门和方面会审, 对专业性较强的或涉及法律法规的,应由专业人士参与,进行“可行性”评估。 对于特别重大的制度,涉及公司全局或职工权益的管理制度,提交公司经理办公会审定。 三是批准签发权的分离。 规章制度不再由部门领导或是部门分管领导批准签发, 发布管理制度由制度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并考虑经由公司总经理签署“管理制度发布令”来公布管理制度,既严肃了管理制度制定,又增强了管理制度的权威,还使总经理有机会对管理制度把关,掌握全貌。

2.3 关注制度建设效益,不断提升制度的本质水平

企业的制度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 没有相互关联的制度安排,环境的整体性就收到损害,其制度建设的最大效应就难以真正体现。 在制度建设中重视制度效益,一是消除制度积压现象。不能片面追求制度的数量和形式,要重视制度的质量和效用;不能只顾制度的制定,要重视制度的梳理,过时的要即行废止,情势变迁的要及时修改;不能片面追求制度的创制速度,要兼顾制度的消化能力,避免创新积压带来的管理资源的浪费。 二是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性。 制度是否涵盖管理的范围没有缺失,是否明晰管理的边界且关键项点管控到位, 是否职责划分合理且责任明确,是否有效排除个人因素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等等。 三是关注制度之间的合理性。 要善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坚持“扬弃”原则,对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坚决加以坚持利用。 同时,企业各子系统之间的制度不能各自为政,必须相互协调。 要超前谋划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制度相对稳定,使制度在较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避免因草率而产生的过于频繁的修改-执行-修改,使企业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员工的无所适从产生的困惑,这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把握。

2.4 着力推进制度文化,切实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篇10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也逐步改善的良好发展时机。总体特点是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生产力水平几近发达国家水平;而偏远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几乎靠人力和畜力。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农村地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人居环境方面与城市的差距更为明显。这一态势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也不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为了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各地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

2 新农村建设研究进展

2.1 新农村建设内涵

农村建设活动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国外,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称乡村建设为“造村运动”,目的是为了实现乡村的自我发展。韩国的“新村运动”是通过“勤勉、自助、协作”的精神来脱贫致富。德国的“村庄革新”旨在消除城乡差距。

20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内对农村地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并首次明确了生产发展等二十字发展方针,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围绕这二十字方针不少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温铁军在2006年指出,新农村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丰富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进而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其观点归结为“农业合作说”。早在1999年,林毅夫就提出“新村运动与启动内需”,强调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进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观点概括为“拉动内需说”。郑新立则趋向于村庄建设,他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的整治规划等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姜作培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党的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把农业、农民、农村纳入新时代的巨大工程。张富良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好村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

可见,对于新农村的内涵,林毅夫和政策部门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强调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领域,而温铁军、郑新立等强调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初,日本“新村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国内进步人士展开了学习,是中国农村建设思想萌芽阶段,但并未付诸实践。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农村建设思想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农村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路径及建设水平展开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中并没有完全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2.1 新农村建设模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存在极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具有多样性,关于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以地域为划分依据(如表1)。

上表中列举了我国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无论是赣州模式还是其他地区的农村建设模式,其共同特点是“摸清家底”,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规划先行,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从而形成区域发展方向。

第二,以产业为划分依据(如表2)。

胡伟提出了七种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针对模式的特点、局限展开了分析。张利庠在胡伟的基础上,增加了畜牧养殖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

第三,多维度综合的划分标准,结合持续发展潜力、资金来源、区域间发展差异、要素流动状况等因素总结了三大模式。

刘庆华以发展程度和经济主体为划分依据,将新农村发展程度划分为经济发达模式、经济相对发达模式、发展中农村模式(江西赣州模式、现代农业带动模式)、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劳务带动型模式)和经济落后农村模式(生态畜牧业带动型);实质是依据产业发展程度划分的农村发展模式。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来分析,蒋和平等总结了八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为政府、城乡、村企、支部、能人、科技、主导产业和高效农带动型。不同的是于战平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内生性产业、传统乡村的改造以及城乡互动四个大的方面出发,又分别提出了农村发展推动力、主导产业类型、改造类型、城乡互动模式。

模式的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应警惕模式可能带来的误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只有不断发展的模式,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2.2.2 新农村建设路径。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各抒己见,下面主要列举具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收入的增加,在目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减少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途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应该同时进行,且城镇化是主体。贺雪峰指出,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和建设进程长期滞后的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落后,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等因素都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叶敬忠2006年走访了甘肃、湖南、江苏、河北4地,发现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对什么是新农村知之甚少,在新农村建设中起辅导作用的政府却成了他们的代言人。因此,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仍是发展农业生产,且应加大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依据贺雪峰的观点,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主体意见是新农村建设处在技术层面,从战略层面考虑的较少。

2.2.3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6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蓝皮书,在该蓝皮书中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生产发展、生活保障和文明与环境状况,根据综合指数,将全国省、市、区分为五个层次。目前评价指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指标的居多,如薛建良以“二十字”方针为一级指标,构建了26个具体的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蒋和平、朱晓峰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了31个二级指标,依据世界中等国家有关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和农村20%高收入农户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等五个方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庄天慧等基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生产发展类、生活保障类、生态环境类、乡风文明类和管理民主类五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更能反映民族地区特点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学者的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对于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的定量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研究区的农村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指标体系涉及范围广,数据获取难度大,评价标准难以衡量。

2.3 国外研究现状

新型农村的建设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必要过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或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已经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这一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对于还在探索阶段的我国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欧美,农村建设比较成功的是美国、法国、德国、瑞典。

作为一个只有300来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美国在短短的时期内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1862年“宅地法”的实施,美国社会经济结构以家庭农场为主。1900~1933年,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促农政策,推广农科技,鼓励农业教育,并给予信贷支持和农产品价格补贴;到1936年美国基本实现了农村的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村的城市化。

19世纪中叶之前的法国生产发展落后,以农村公社为社会结构,农村地区封闭,农民思想保守;到19世纪中叶后期,交通运输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乡村地区新兴工业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大农场的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村公社瓦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德国农村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村庄更新成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19世纪60年代德国仍以农业为主,1936年颁布了《帝国土地改革法》,开始零散土地的合并,水利设施的建设等。1954年的《土地整理法》正式提出了村庄革新,主要致力于新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1976年村庄革新列入法律,这一阶段重视村庄、交通的合理规划,生态环境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德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亚洲农村建设比较著名的有日本的“造村运动”和韩国的“新村运动”。二战之后,日本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农业生产下降,社会经济凋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造村运动”,这种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救性运动开始了,其优点在于不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救助,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平松守彦倡导“一村一品”,即在政府扶持下,依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开发了农产品市场,形成产供销模式。朝鲜战争后,韩国社会动荡不安,城乡差距扩大,国民伦理道德腐化;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失败,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韩国当局提出了“勤勉、自助与协作”的新村运动;新村运动分阶段逐步实施,前期主要是政府主导,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协助农村发展农业生产。1988年以后,进入乡村自我发展阶段,政府给予技术、政策支持,新村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以教育为先导,官民结合、城乡互助。

综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任何国家农村地区的建设都是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背景出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做到了规划先行,建设有依有据,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持久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是,国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农村劳动力外流、建设后期农业结构不合理等。

3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发展程度,国内学者依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以“二十”字方针为一级指标的居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构建的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学者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结合甘洛县新农村发展现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我们遵循了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导向性的原则。

3.2 指标选择

由于本次研究对象为少数民族集聚区甘洛县,乡镇的数据收集困难,但为了更好地对比甘洛县和其他区域新农村发展水平,故将甘洛县和凉山州其他区县进行了综合对比。

本文在构建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时,侧重于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方面,选取更能反映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指标。依据上述新农村建设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了刘彦随等新农村建设测度指标研究成果,将农村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归结为四大方面:农业生产指标,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出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经济指标,主要体现在产业和就业的非农化程度及财政收入水平;农民生活水平,体现在农民收入、储蓄、消费和保障水平;区域基础条件主要是从交通的便捷程度和耕地资源禀赋及信息化程度三个方面来体现。本文试图从这四个方面全面反映甘洛县农村发展综合水平,具体见图1。

3.3 评价方法

3.3.1 指标权重。

指标体系权重的大小对于综合评价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权重的合理与否是关键。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根据专家的经验判断而得,如层析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Delphi)、古林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是运用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原始指标数据而得,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等;主客观综合赋权法。通常主观赋权法主要是依据决策者的意向,往往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客观赋权法需要有大量的样本数据,计算方法相比于主观赋权法也比较复杂。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此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数学理论基础,一般而言,信息熵的大小能够反映系统结构是否稳定,信息熵越低,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越差,差异越大;反之,信息熵越大,系统结构越稳定,差异越小,可以依据熵值的大小来判断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从而计算出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的数量级、量纲和指标性质的正负均有差异,需要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此处采用极值法,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对于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

(2)计算第i个县域第j项指标的比重Yij:

(3)第j项指标信息熵的计算ej(m为单元数):

(4)第j项指标信息熵冗余度的计算dj:

(5)第j项指标权重的计算wj:

(6)第j项指标的得分Sij:

式中,Xij'表示第i个县域第j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值,Xij表示第i个县域第j项指标的实际值,Xjmax、Xjmin分别为研究区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3.2 综合得分。

依照初始数据的标准化值和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加权指数合法,计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新农村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Xij为第j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

3.3.3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反映了农村发展水平的高低,综合评价得分越高,新农村发展得越好,反之,综合评价得分越低,说明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在本文中新农村发展水平的综合值介于0~100之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农村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参考其他学者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的标准,以20分为度将新农村建设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低级水平0≤C≤20,初级水平20<C≤40,中级水平40<C≤60,较高水平60<C≤80,高级水平80<C≤100。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甘洛县位于北纬28°38′24″~29°18′32″,东经102°27′38″~103°01′45″,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北依雅安市,南接美姑、越西县,西与雅安市石棉县相邻,东以马鞍山为界,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相接壤。

甘洛县为典型的农业气候,县域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均降水970.4mm,水能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全县矿产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铅锌、铁矿、铜矿、菱镁矿、煤矿等,蕴藏量8801.99万t,尚待进一步探明的矿有20多种。

4.1.2 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辖7个镇,2012年全县总人口2122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25人,占总人口的7.83%;全县有14个民族,彝族占人口的巨大多数,为72.31%,是一个民族聚居县。

在甘洛县境内主要有两条交通廊道,成昆铁路及省道S208自东北向西南穿越全县,西北部的石甘公路与其相接,2012年全县通车里程488.5km,首次实现了乡通公路,其公路旅客运输量为18万人次,货物年运输量47万t。

甘洛县是以彝族为主的聚居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近年来,甘洛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抓住各种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05~2012年,全县GDP有了明显的增长,增加了13.78亿元,增幅为1.47%,但到2013年GDP总量又有所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增幅不明显。但通过横向比较,2013年全县GDP只占到凉山州的1.96%,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4335.9元。可以看出,甘洛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州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表4)。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论,又被称之为“罗斯托模型”,他认为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这个区域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2000~10000美元是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摆脱经济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2005~2013年甘洛县人均GDP分别为766.53美元、1952.92美元,所以全县经济发展还处于起飞阶段。

4.1.3 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总量和结构。截至2010年,甘洛县全县总面积215185.27hm2。有农用地面积202865.7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4.27%;其中,耕地面积为23391.48 hm2,园地面积为2609.61 hm2,林地面积为133069.35 hm2,牧草地面积为43795.29 hm2,在农用地中林地和草地占到了82.1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2859.0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3%,全县其他用地面积为6474.7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

(2)耕地数量及质量。全县耕地面积23366.43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10.87%。其中有水田1893.23 hm2,占8.10%;旱地21473.2 hm2,占91.90%,耕地构成中旱地为其优势利用类型。甘洛县山多地少,耕地坡度较大,平地少,其中:坡度为15°~25°耕地面积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45.20%;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6.56%;坡度为6°~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6.41%。全县坡度大于6°的耕地面积22938.57 hm2,其中坡地21167.15 hm2,梯田1771.42 hm2,坡地占92.28%,梯田面积小,仅占7.72%。

(3)农村居民点分布。全县村庄面积2301.9 hm2,农业人口17.1万人,人均占地面积约135 m2。农村居民点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7%,占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的80.51%。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甘洛县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大部分的农村居民都是以自然村落、院落或单户居住。且建房杂乱,随意性大,点多面广,村庄内部空闲地多,设施不配套。

(4)土地利用特点。甘洛县土地利用率为87.80%,土地利用率受地貌影响较大,以平坝区的土地利用率最高,丘陵区次之,山地利用程度最低。土地垦殖率为12.07%,较四川省平均水平低。土地生产率是土地效益的体现,是单位面积土地所创造的产值的度量,甘洛县土地生产率(见表5)。

从甘洛县的土地利用率、垦殖率、生产率来看,甘洛县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利用效益较低。农用地面积大,其中林地和草地面积大,耕地和园地比重小。

(5)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第一,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仅占总耕地的1/4,中低产田土比重很大,总体生产水平低,提高单产难度大。未利用地中可开发的荒草地和滩涂面积小,新增耕地潜力小。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小春播种面积增加难度大。第二,优质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增加矛盾突出。因环境条件的制约,城乡建设外延大多数都要占用优质耕地。第三,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因山高坡陡,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危害严重,生态环境条件差。

4.2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

4.2.1 新农村建设现状。

2006年甘洛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前进乡桥头村被确定为首批试点村,此次选择的试点村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试点村以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此次试点村建设县政府总共投资100万元。

2010年,甘洛县以“飞檐翘脊勾瓦口,雕窗刻柱绘图案,一池多改留锅桩”为特色,确立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努力打造全县有示范带动作用、民族风情浓郁、环境整洁优美的宜居新村、文明新村、富裕新村、和谐新村”的工作目标,打造具有彝族风情的现代民居。

2011年在省州投资、县财政投资、中纪委帮扶、县级部门帮扶、整合项目、银行贷款及农民自筹等多种渠道,累计投资18232万元用于彝族新寨及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新建民居1420户、改扩建2503户,完成“一池三改”432户;新修公路8.7km,抢修公路2.5km,硬化入户路4550m,新建人行桥2座,排污沟2500m;配套30个农家书屋,新建民俗活动场所5483m2,沼气池398口。截至2012年,甘洛县彝家新寨建设共有13个镇30个村4033户,至此全县13.22%的农户参与到建设之中。

甘洛县研究区概况和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的相应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5~2013)》,《凉山州统计年鉴(2005~2013)》,甘洛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12);四川政府信息网等。

4.2.2 评价结果。

首先依据式(1)至(6)确定了各个具体指标的权重,其次根据式(7)加权指数合法对全州17个县域农村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甘洛县2005~2012年农村发展水平进行了监测。各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方式和权重如表6所示,最终计算的合成结果如图2。

此次共有17个区县参与评价,经计算得出,2012年全州农村发展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34.8,依据上述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目前全州处于农村发展的初级水平。农村发展处于低级水平的有3个县,初级水平的区县有8个,占全州的47%,甘洛县经过7年的发展,农村综合水平提高了6.26%,由2005年的农村发展低级水平区域转变为2012年农村发展初级水平。相比而言,西昌市和会理县农村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凉山彝族属于国家反贫困的重点区域,甘洛县更是重中之重,发展任务艰巨。

就甘洛县农村发展的单项因子而言(如表7),2005~2010年农村发展在生产、经济、生活及区域基础方面均有所进步;可以发现甘洛县经济发展及区域基础得分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这是因为2006~2010年规划期间,甘洛县开展了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易地扶贫三大工程建设,旨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到2010年,全县投资11627万元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乡村道路等其他设施建设,受益于28个乡镇173个村131566人,2006年以来,甘洛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是通过横向比较,贫困形势还是相当严峻,农民收入低,民穷县困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5 结论与建议

按照国家的定位,整个彝族自治州属于慢性贫困区域,甘洛县也不例外,这种慢性贫困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代际效应明显且返贫率高;这种贫困是历史、自然、经济、民族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后甘洛县直接由奴隶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长期以来国家的“输血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面貌,相反,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

其次,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甘洛县地处边远区域,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泥石流、春旱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作物品种单一。

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篇11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指标来严格推广。目前,企业经营和施工领域不断扩大,工程项目建设所使用的周期也会缩短,重新组建或者撤消工程的项目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要求的一部分,职工队伍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企业管理的管理跨度在延伸、伴随着难度也会增加。这些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到文化管理道路上来。企业不但要施工要科学化、文明化,而且最重要的是管理人性化。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基本执行力,素质必须要求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意识要加强。以上是市场发展对建筑企业的迫切要求,经济发展已经使企业文化品位上升为市场认同的标准之一。有的工程项目会产生生产垃圾,因此,会产生安全隐患和影响环保一类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形象,会使企业丧失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之间实力的较量,更是建筑企业在文化力之间的真实较量。

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还可以体现在国际竞争的剧烈化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正在面临着国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在与国外一些能力非常强悍的企业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虽说表面表现在技术装备、产品硬件上,但在软件方面才是拉开国内外差距的真正原因,如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未来发展方向和员工价值观念等,这就是企业文化产生差距的原因。所以,在加强发展中的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强化企业软件建设。把精炼企业经营理念作为整体信念、大力培养创新型员工在质量、创新、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超越国外的能力,打造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的独特的文化、品牌,才能在建筑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推进品牌的文化建设为核心工作使企业具有影响力

品牌形象作为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品牌形象在打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形象还是衡量企业信誉的标准之一,就连市场竞争力也是受品牌形象的较大影响的。建筑施工企业荣获“詹天佑奖”和“中国质量奖”都可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来给企业带来相应效益的。品牌形象还是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象征,在企业形象宣传中能够隐性地带来机会和效益。建筑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形象的一个小的“窗口”,是构筑建筑行业精神和树立企业形象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不管是施工规模的大小,还是工期的长短都应该公司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规范企业施工运作,要真抓实干,让企业标志趋于统一,坚持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应对室内外以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做一个专业的规划,这样才能向社会展示建筑企业良好形象,从而打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

品牌形象怎么来提升呢?这不得不得借助外部一些东西来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首先,是媒体广告宣传,还可以投资一些文化宣传片来进行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宣传。若奥树立企业的社会公益形象,可以多为社会提供服务,赞助一些公益事业。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让自己的产品和理念在中国有一个安全的营销市场。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在危急时刻可以用媒体来获得当事人的、社会公众和政府的谅解,把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广告或者营销软件来提升企业的形象。

推进文化建设来塑造诚信企业文化

企业没有诚信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各种利益,塑造诚信企业形象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一种标识。企业宣传中应将高质量的工程作为企业的最佳产品。这需要企业培养大量人才对其进行操作。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的话,那它的产品在市场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更不用说兴旺发达了。社会学家说,目前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缺乏诚信问题,致使建筑企业在大幅度提高交易成本。以投标为例,在投标过程中为了取得信任不仅需要有第三方的担保, 还需要从资格预审到施工单位提供全部资料,经过公证时才能签署合同;银行给发包方办理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等多项责任担保程序,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这项工作。放眼建筑业市场,信誉已经是企业取得市场基石的最有效方法。要想取得信誉,企业必须打造诚信文化,尤其是建筑企业,面向的社会公众,要紧紧把握住企业的质量这一关,要真金不怕火炼。

结论

企业想要发展必须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工程。它将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来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会带动企业管理,大家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了,企业管理在实施方面肯定会提高,成为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

建设水平 篇12

2012年, 由重庆市农委主办、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承办的重庆农业网站群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形象日趋显现, 建设水平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重庆农业网站群以“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为核心, 涉及近100个不同区县和专业网站、500个乡镇网站、2500个村级网页于一体。目前, 重庆农业网站群日均点击数达2.2万多次, 已成为西部一流的大型农业网络资源数据库。“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在2012年农业部省级农业网站测评中全国排名第四 (比2011年上升4位) , 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同时, 由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维护的“中农网”重庆频道在31个地方频道信息维护工作考核中全国排名第三, 连续三年获得农业部网站“全国信息联播”最佳组织奖, 并在2012的农业部全国信息联播和信息安全工作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还在2012年被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重庆市政务服务网站发展评估先进单位。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策略下一篇:关于安全生产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