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共9篇)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1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校车安全政策,从校车安全的问题受到关注,到国务院发布《校车安全条列》。校车安全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教育政策、政府的财政、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需要对于校车安全问题进行立法,需要依靠专门的法规进行规制,在政府能力的限定下,从而加强政府监管,使得校车安全政策平衡安全、公平与效率,进行校车安全问题综合治理。
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数起校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校车安全”的话题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深思。
第一,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时候,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校车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正规校车缺乏,造成了“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行为,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二,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
第三,拓展工作思路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府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校车安全问题非常关切,全社会高度关注。经过几个月的紧急部署、起草、论证,国务院日前正式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校车安全与发展开出“治病良方”。
第一章 校车事故存在问题
1.1校车安全存问题的根源
校车问题不光是车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校车问题的背后,暴露的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重设施建设、轻配套政策,重校园安全、轻校外管理等深
层次问题。理性分析农村地区多发校车安全事故的根源,一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二是校车市场化运营与学生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超载超速、车辆陈旧、“黑校车”等重大安全隐患;三是管理不到位,如校车司机的管理、运行的安全管理、车辆的审查等,都会产生校车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学生基本生活配套体系建设与教育制度改革脱节,是产生农村学校校车问题的重要根源。
1.2校车安全问题影响
校车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为什么要解决校车安全问题,怎么去解决校车安全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第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需要解决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
第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为年幼、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原因,其生命健康权容易受到侵害,因此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必须为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第三,高度重视校车安全体现了党和政府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四,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发生的校车事故,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让社会必须来关注校车对于义务教育的学生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为了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全社会要关注校车安全,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学校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提高校车司机的整体素质,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
第二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
2.1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介绍
这两年,校车安全事故频发,深深刺痛公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2011年11月16日甘肃庆阳特大校车事故的发生,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更让校车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校车安全标准、准入机制、运营管理、监督制度等的争议不断。
2011年11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法制办要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
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民意,截止期为2012年1月11日。
2012年3月5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公布并实行。《条例》对校车的管理责任主体、校车使用地区、制定和修订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的部门、校车驾驶人资格、校车通行安全、校车乘车安全、相关责任等进行了规定。
2012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根据条例,高中学生上下学不纳入校车服务范围,幼儿入园也以保障幼儿就近入园和由家长接送为原则。
2.2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类容分析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2012年4月5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总共八章六十二条,第一条,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第三条提及到“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制定”。由于在农村,很多学生都无法就近入学,而且没有公共交通,这样需要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无疑给地方人民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利,很多离校较远的学生很难保障得到良好的校车服务,同时政府在农村提供校车服务,部分学生贫困家庭都会为校车费用而烦恼。
第一章第五条提及到“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校车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方案”。在不同地区提供不同的校车方案,那么校车的质量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很难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不仅仅会增加没有校车前的上下学安全问题,还给学校和学生家庭加重经济负担。
第一章第九条提及到“依法设立的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通过立法使得校车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校车的安全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运营企业也会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五章第二十八条提及到:“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对上述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限速标志、警告标牌”。按照条例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限速标志、警告标牌,需要养护单位来提供,这一部分费用会提高校车运营的成本,但是不设置,学生上下学乘坐校车的安全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同样会增加学生乘坐校车负担的费用。
第五章第三十七条提及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定期将校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信息抄送其所属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加强管理,不符合规格的校车,以及违规超载的校车慢慢会被正规校车所替代,从而对于学生的安全有所保障。
第七章第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的校车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通过法律保障,校车的生产和检测管理会变得越来越严格,为了确保校车能够达到标准,一些不合格的校车生产厂家会逐步走向倒闭,使得校车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七章第五十七条“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展关系到各个部门,包括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质检部门等,每个部门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保障条例的良好实施,使得校车安全政策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校车安全政策的状况及影响
中国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展,从重大校车事故的发生,校车安全问题就受到社会各界乃至国务院的关注,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校车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令人担心,很多校车都存在违规超载,违反交通规则,不以保护学生安全为重点,而以赚取更高利润为目的。随着校车安全政策的实施,这些违规校车都会被处理,退出校车市场,中国的校车市场也会慢慢发展起来。
3.1校车安全政策体系制定的主体
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的校车安全政策,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因此尊重和反映各方的合理诉求理应成为政策制定的价值起点。但从我国目的校车安全政策,一方面政府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主体身份,容易造成部门间的权责不清;另一方面政策参与主体的片面性,降低了政策本身的真实性。
我们可以将与校车安全政策直接相关的主体划分为政府、教育利益主体以及非教育利益主体。
3.1.1 政府的政策
在传统的理论理解中,政府应该是民众权利让渡后守护公共利益的守夜人,公共利益理应是其合法性基础上的不二追求。然而现实中构成政府的人员、部门以及机构在代言公共利益的背后也隐藏着各自的政策需求即政府也有其自利性的一面。校车安全政策显然不仅仅涉及教育行政部门,更需要来自交通、财政、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而不同部门出于自身权责关系的考虑,对校车安全政策的价值诉求自然也是多元化的。但与此同时作为公共职能部门,无论其权利的获得还是义务的履行都离不开其所代表的公共价值,从这一点上看政府的政策诉求又具有统一性的特征。政府诉求的这种统一性与多元性的结合要求我们在校车安全政策体系制定过程中既要把握公共利益的基础性不动摇,又要厘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统一的校车安全监管机构,从而保证整体公共诉求的有效实现,防止各个部门趋利避害选择性地承担责任,最后造成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在美国就有专门设定的校车安全委员会统筹负责有关校车安全 的各项问题。
3.1.2 教育利益主体的政策
教育利益主体是指与教育利益直接相关的个人、组织或群体,在校车安全问题中主要体现为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他们作为校车安全政策最重要的目标群体,直接承受着校车安全与否的全部后果,因此确保他们的合理诉求能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以充分表达,这既是对普通民众基本民主权利的尊重,又是保障政策拥有足够代表性的现实需要。在我国,教育利益主体虽然存在着共同的政策利益诉求,但由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各自力量的分散性和单一性,尚难形成统一的教育利益集团,难以发挥其整体合力,这样也就无法对政策制定施加足够的影响,从而沦为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在校车安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群体的话语权,提升政策本身的代表性不仅关乎到教育利益主体的权益保护,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正确确立及有效实现。
3.1.3 非教育利益主体的政策
非教育利益主体是指那些并不与教育教学直接产生利益关联但却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在校车安全政策制定中主要表现为校车生产企业、校车销售商、校车服务供应商以及从事与校车服务相关的个人和企业。他们作为市场主体虽然并不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但由于与校车服务的直接相关性使得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校车安全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之一。同时由于这部分主体自身的市场属性,使得他们在参与政策制定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利性的特质,难以保证其政策意见本身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因此在制定校车安全政策时一方面需要考虑他们的合理利益需求,调动其参与校车生产运营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应对其逐利性加以管理和限制,从而维护校车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本属性。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利益均衡必须做到“一是建立抑制利益独占性的均衡机制;二是确立自律自立和宽容共存的理性诉求”。在制定校车安全政策的博弈过程中,确保各方都能拥有适度且合理的决策参与权是保证政策和谐有效的基本前提。唯此才能保障政策本身及其后续执行的有效性,同时明确各方在实现校车安全运行中的权责关系,避免各种责任推诿情况的发生。
3.2 校车安全市场发展
目前国内校车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都是空白。监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各地在校车采购、日常运营以及资源分配上缺乏集中监管,车辆更新不规范,日常运营混乱。同时,由于校车的低盈利性,政府补贴等各种财政支持对校车市场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这个体系的运营与发展。只有建立起校车生产技术标准、校车运行的交通规章、校车的运营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校车制度,国内校车产业才会有健康、持续发展的可能。从2012年4月初针对校车安全政策的发布情况来看,政府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2年校车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3.2.1 校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内校车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各地校车车型混杂,符合国标的专用校车少。不少地方的校车都以微客、普通公路客车和公交车辆等类型的车辆运营为主,甚至大量使用报废及翻新车辆,专用校车数量很少,安全隐患很大,各地“黑校车”超载现象及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的专业校车亟待推广。
2.缺乏科学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各级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4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由于校车的低盈利性,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期待政府的支持。
3.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各地对校车的管理宽严不一。国内有很多地方并没有针对校车、校车驾驶员、校车经营企业的管理规范,校车标准和校车路权方面的法规一直空缺,校车运营呼唤立法规范。
4.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校车市场在各地的差异化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政府政绩工程、区域交通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在全国推广,各地响应的程度
会有巨大差异。
3.2.2 校车运营与管理方案
对于校车运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1.通过完备立法,规范校车的运营和管理;
2.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秩序井然;
3.确定严格的校车标准,保证校车运营安全;
4.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保证校车运营和管理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新校车标准的出台和政府对校车采购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将催生规模高达数百甚至上千亿元的校车产业,其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
3.3 校车安全政策带来的经济问题
随着校车安全政策的出台,校车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校车问题的背后,暴露的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重设施建设、轻配套政策,重校园安全、轻校外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一哄而上地购置校车,不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出行安全问题,还会重蹈覆辙,使问题陷入恶性循环。反思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弊端,将压力引导到科学民主决策上,才是合理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教育资源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都难以实现与欧美同步的市场化校车运营方式,所谓美国“百年校车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其次,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实行完全的政府包揽方式,所增加的管理运营成本难以估计,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既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撑,也不具备持续运营的能力。三是各地财政状况、交通设施、教育资源等条件差异较大,需要采取多样化、灵活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宜搞“一刀切”式的全盘改革。
当前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其中以学校自营和纯营利性组织经营两种方式为主。而校车的低盈利性与经营组织的盈利需求之间的矛盾,正是导致产生校车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一方面会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定价较低、安全不达标的车辆充斥到校车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相对正规的校车反倒难以持续有效运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企业具体承担校车运营业务,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优惠。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仍然取决于政府补贴和优惠的程度是否能保证企业必要的盈利空间。
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校车运营模式,关键在于要在保障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同时保证运营者的必要利润。而这一矛盾如何破解,必须深入经营单位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探索建立不同的运营方式。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2
关键词:校车,安全,事故防范
一、我国校车运营现状
纵观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众多校车事故, 校车安全存在以下问题:
(一) 国家相关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校车安全问题本应是多部门共同监管的重点问题之一, 但却出现各相关部门都认为与我无关的态度, 使得校车安全管理问题陷入无人负责, 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
(二) 校车安全有关法律不健全。因为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制约致使学校、校车制造商以及相关部门均打擦边球, 租用购买不合格校车, 制造低标准校车, 以没有明文规定法律法规为由逃避其因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 校车安全标准不明确, 执行力度低下。我国校车机制可以说还处于摸索阶段, 虽然制定了校车标准但执行的力度低下, 现在社会上尤其农村的校车都是不合格校车, 有的甚至就是普通车辆改造而成, 更有甚者用非载人车辆作为校车接送学生, 使得事故频发, 伤亡惨重。
(四) 校车的购置以及运营的经费匮乏。校车的成本高, 运营保养费用高, 校车还要专车专用, 因为其特殊的儿童乘坐设计也不能在接送学生的空余时间获得其他收益, 学生支付的乘车费用有限, 远不足维持校车的日常运营, 使得许多地区受捐赠的或者购置安全校车都被置放在一边或者改装后另为他用, 与此同时价格低廉的“黑校车”则广受欢迎, 车辆破旧, 超载超速现象频频出现, 危险也就随之而来。
(五) 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存在侥幸心理。家长与孩子的安全意识淡薄, 各方面原因乘坐问题校车。校方以及相关单位使用普通车辆做校车之用, 皆心存侥幸, 不出现问题就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国外的安全校车
(一) 美国。在美国校车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校车的安全系数高达家庭轿车和共公汽车的40 倍, 事故率仅为每亿平方米约0.02 次, 美国在校车安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 从校车的设计, 投资生产到正式运营, 从人员配备到道路管理都存在着严格的要求, 目前美国有超过500 部法律以及众多要求被各州记录在册来管理着校车产业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 美国拥有着国际上最完善的校车标准。
(二) 日本。日本校车采用醒目的卡通图案, 让来往的车辆可以尽早注意到校车的存在, 提前做好路线、车速等的调整。
(三) 加拿大。在加拿大, 校车也是公民心目中最安全, 最方便的学生接送的车辆, 加拿大校车相关法律细致, 责任明确, 校车的设计方面除了与其他国家校车有明亮的黄色车身外, 还有许多特别的设计。
三、校车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 建立健全校车法律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我国目前尚未修订与校车安全问题有关的独立法律, 在校车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时没有可以依据的法律保障, 在处理事故关系, 明确责任时会因为缺少法律的支持使得问题解决起来会比较棘手。
(二) 提高校车安全标准, 制造真正的安全校车。2009 年我国出台了校车强制性标准, 《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固定件的强度》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但是我国校车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管理较为松散, 使得标准的执行并不严格, 制定严苛的校车安全标准是能够设计生产出更安全的校车的前提。
(三) 综合多方力量, 共同承担安全责任, 创造安全环境。不论是教育、公安、道路、安全监管等部门应各司其职, 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 履行各自的法律义务, 在校车安全方面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校车安全平稳的运行。
(四) 强化监管力度, 把安全落到实处。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标准的修订基础上要加强监管, 否则法律标准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监管部门要经常性对各地区各学校的校车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测试, 对校车运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管, 对校车司机进行严格培训且定期考核, 监管不放松, 相关实践操作者以及管理者的思想就不会怠慢, 安全系数就会稳步提升。
(五) 提高学生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懂得自我保护。学校家长对孩子进行危险逃脱常识的教育, 在行驶途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孩子们能够进行初步的自救, 家长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不能贪图便宜让孩子乘坐“黑校车”, 置孩子的生命而不顾。
结束语
解决校车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个层面都应各司其职, 国家还应加大拨款力度, 完善制定法律法规, 对于达标车辆实施奖励措施, 而对于不达标车辆则应严惩, 绝不姑息。
参考文献
[1]彭芳, 张冬雪, 曹初.国内外校车安全标准研究[J].汽车与配件, 2014, 04:44-47.
[2]焦新龙, 刘雪莲, 魏幼芳, 李传志.农村校车安全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14, 03:314-316.
[3]王春雷.我国校车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戏剧之家, 2014, 07:322-323.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3
新西兰的校车由国家集中管理,教育部负责挑选合格的校车运营商提供校车服务,并将校车纳入公交运输系统中。政府坚持实施“立足全体”的校车资助政策,针对不同学校及学生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除了有完善的交通法规和严格的交通执法作为校车安全的保障措施外,新西兰还特别对校车安全运营的标准和合格司机的选拔标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此外,新西兰警察局特别出台了“青少年道路安全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我国校车的需求与日俱增,校车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加大。为了更好地保障校车的安全,国务院于2012年4月5日颁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快了校车规范化管理的步伐,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通过对新西兰校车管理资助政策和安全保障措施的探究,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校车运营模式应力求多样,以减轻财政负担。
我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校车应是“大鼻子”外观,有专用座椅、安全出口等高级配置。根据这一规定,各地需要购买一大批符合新标准的校车,这给各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压力,我们可以学习新西兰利用现有公交系统,制定严格的校车准入制度,选择合格的公交公司提供校车服务的做法。除了接送学生外,政府应提高专用校车的使用效率,允许闲置校车租赁,增加校车运营经费,这也符合服务社会多样化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缓解运营成本压力,政府还可以对有能力支付校车费用的家庭收取乘车费,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校车服务。
第二,学校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学生不了解交通规则、不能准确辨识高危险地带、随意穿行马路等造成的。新西兰警察局意识到,要实现零交通事故的目标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因此出台了“青少年道路安全教育计划”。目前,我国针对中小学生专门设置的交通知识教育课程较少,大多数中小学生交通意识淡薄,没有系安全带的意识,穿行马路时也很少“三思而后行”。鉴于此,各地交通部门可以与学校达成合作,每周安排一节交通知识教育课,教育内容可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设置,争取做到“交通安全知识从娃娃抓起”。
第三,主管机构应细化《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新西兰交通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对校车的运营与管理、技术标准、交通规则、停靠站点设计、驾驶人员的资质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为依法治理和监管校车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但与新西兰的相关法律规范相比,这一条例更多地只是一种框架性的规定,很多地方尚需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此外,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条例。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13期P50《新西兰校车管理资助政策及安全保障措施》一文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4
大同乡人民政府关于迅速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检查的
通知
各村委会、支部、驻乡各单位:
当前,为严防我乡接送学生车辆出现甘肃校车类似事故,切实做好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工作,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接送学生车辆安全专项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专项检查工作由我乡交管办负责牵头落实、安办负责配合检查。11月底,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将我乡组成联合检查领导小组对各县(区)、各学校校车的安全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一次联合督查。专项检查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发动情况、校车检查情况及检查记录、联合演练情况以及宣传、培训等情况。并形成督查报告,上报区安监局。
二、明确检查重点。交管办对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检查。要着重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等安全技术状况是否完好,灯光、燃料箱、燃料管路、电路及手动开门器等有无故障或隐患;安全锤、灭火器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备有效;安全疏散通道、逃生门窗是否通畅并有醒目标记。对安全锤、灭火器缺失、无效,空调客车逃生门窗开启困难等问题,要立即予以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暂停使用。
三、落实主体责任。交管办责令各学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规范车辆维修和保养,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要教育驾驶人员增强安全责任感和防范意识,教育学生、员工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上车。
四、组织应急演练。学校要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健全落实应急救援机制,开展对驾驶人员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要重点加强机动车驾驶人、跟车教职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技能教育,加强防火灭火安全培训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做到每位校车驾驶员都会使用灭火器、安全锤,都会紧急疏散乘客逃生,都能采取紧急避险救援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爆胎、翻车、失火等事故和事件,能快速有效先期处置,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开展宣传教育。学校要在学校内部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教育车辆驾驶人不开疲劳车、不开超载车、不开带病车、不开超速车,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教育中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乘坐不安全车辆;不在公路上玩耍嬉戏;带动家人遵守交通安全。通过“小手牵大手”,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大同乡人民政府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5
当前,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政府在校车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 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具体体现在: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校车干脆是私人运营,没有资质,更有甚者用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接送孩子,很多时候,人多车少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校车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家长即担心,也很无奈,明知这样的车不安全,但是没有正规的校车,只能让孩子冒风险。正规校车缺乏,造成了“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行为,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二 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另外,一些统筹的工作也需要政府各部门互相协调来做,比如设计校车的行驶路线等,这些更加说明政府在校车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
三 拓展工作思路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然,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但是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
四 各项配套措施跟上是解决校车问题的重点
当前校车安全该由哪个部门管,实践中,教育、公安、交通等各部门都沾边,可是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都能管”可能就变成“都不管”。
很多学校不愿意办校车,主要是怕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有的地方出了校车事故,就仅仅处分校长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这是没有道理的。校车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可以管的事情。校车是政府应该配套的义务教育基础资源,教育部门在其中只能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由发改委、交通、教育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把相关立法提上日程,通过立法来明确各方面权责。有了法律依据,校车的安全监管才能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的职责才能明晰,这样监管才能落到实处。比如说,公安部门要负起车辆和司机资质认证的责任,交通部门要负起交通运行监督的责任,教育部门要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安全发展。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就我县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小学317所,其中,高中学校14所、初中41所、小学26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99所,另有民办幼儿看护点156个。全县现有中小学学生106991人,其中,高中生22454人、初中生28832人、小学生55705人,在园幼儿20427人。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为84537人,其中,学生步行上下学的44949人、学生骑车上下学的7027人、家长接送学生的19560人、需要乘坐客运车辆上下学的学生13001人。
全县部分乡镇组织了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有自备车接送幼儿。接送学生车辆种类多样,高中学生大多是自行搭乘农村客运班线车或公交车,农村初中、寄宿制小学接送学生车辆以小型面包车、三轮车为主,还有三轮摩的、二轮摩托和电瓶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据统计,全县有接送学生车辆522辆,其中,中巴车90辆,小面包248辆,三轮车37辆,摩的、蹬士147辆。
二、前期主要工作
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乘车上下学问题,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确保过渡期内校车安全,我县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积极运作,确保平稳过渡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2012年2月,县委办和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办[2012]6号),同年10月,县政府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全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大检查。2013年1月,县政府印发了《***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松政[2013]3号),确定了“县政府领导、各部门监管、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保障乘车安全”的工作方针,明确了“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寄宿制学校入学、公共交通满足入学、提供校车服务”依次优先及“既保证安全、又不让学生无车可乘”的原则,建立了分管县长为召集人,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20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学生家长合理分担,县乡两级财政适当补贴”的运作模式。过渡期内,各乡镇人民政府会同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本地区客运班线运力进行整合,合理调配到各线路接送学生上下学,确保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1月29日,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召开了第一次成员会,全面部署了我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3月下旬,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交警、交通、教育等部门对全县校车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大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对过渡期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全力推动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校车交通安全。
1、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 明确了校车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方案》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校车安全工作负总责,对本辖区内校车安全实施统一协调管理,成立校车安全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并实施本乡镇《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负责组织经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检验合格的车辆接送学生,对接送学生的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教育和交通运输部门严格做到“五定”(定车、定线路、定人、定时、定点)。建立政府、家庭与社会合理分担学生交通费用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校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门主要做好学生安全乘车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指导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增强家长、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牵头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依照县政府批准的学校、幼儿园设置规划,督促指导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组织学生就近入学。履行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行职责。公安部门依法对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提出意见,做好校车标牌发放、回收工作;做好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的受理、审查和认定,校车驾驶人审验和校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加强对校车行驶过程中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部门按规定及时回复校车使用许可申请征询意见,建立并督促汽车维修企业落实校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加强对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校车服务提供者的监管,逐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技术标准;财政部门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管理机制,制定支持校车服务所需财政资金分担的具体办法,筹集拨付校车补贴所需资金,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学校负责摸清本校学生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学生乘车需求,配合乡镇政府和交通部门设立乘车路线,对需要乘车的学生进行摸底登记并按时上报。
2、整体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县政府《校车安全管理过渡期实施方案》出台以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既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又通力协作,共同解决涉及校车运营的有关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1)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校车安全管理监督协调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全县分成8个督查区,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跟踪落实。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梳理校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努力做到校车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时整改。扎实开展了学校安全“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确定每年四月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组织开展了以“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生演讲、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今年3月,县教育局与各中小学签订了学校安全责任书,实行校长“一岗双责制”。各中小学成立了校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校长是校车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配备了专兼职安全教育教师,每两周安排1个安全教育课时,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对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进行摸底登记,与家长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制订了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利用宣传画、标语、聘请交警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自觉抵制“黑车”,做到不肯、不敢、不让学生乘坐不合格车辆,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自护自救能力。
(2)公安交管部门整合监管力量,确保校车安全。县交警大队分解落实六项责任,通过宣传教育、路面管理和处罚,有力维护校车安全。一是加强排查。共排查中小学、幼儿园22所,排查接送车辆驾驶人600余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4份,施划校前震荡标线3000余米,增设交通安全标志417块,施划标线73处。二是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首先,注重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印制2万份交通安全书签送进校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专题活动68场次。其次,注重驾驶人员安全教育。集中审查校车驾驶人员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对驾驶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以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饮酒和醉酒后驾驶的,一律禁止驾驶学生接送车辆。对所有承担接送学生车辆的运营管理人员及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教育、警示,督促驾驶人员规范操作,文明行车,保持安全车速,切实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三是管理、处罚与教育同行。2012年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1辆,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违法行为177起,超速行驶违法行为201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290起,行政拘留4人。(3)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落实责任,健全防范体系。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对客运车辆的宣传教育,确定各基层交管站为所在区域内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单位,督促运管局和运管法制股落实监督责任,不断完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参与校车安全检查。鼓励现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参与校车服务经营,加强对农村客运班线的监督管理,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安保设施投入,对临水临崖路段安装防撞隔离墩等设施,临校路段安装减速带和减速标志。2012年共安装警示标牌1578个,警示桩13000根,减速带800延米,防撞墙9.3千米。
(4)各乡镇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实施过渡期校车实施方案。根据《***县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定,1月29日后,各乡镇都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大部分乡镇制定了《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陈汉乡、隘口乡、下仓镇、汇口镇等乡镇组织了班线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陈汉乡、隘口乡还明确了校车的补助标准。
三、存在问题
(一)我县校车安全存在:非法营运、超员超速、途中监管缺失、安全设施标识不全、路面状况差、交通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部分乡镇未能切实履行《***县人民政府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存在等待观望态度思想。少数乡镇至今没有制定本乡镇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三)部门缺乏协作意识,校车安全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下步打算
(一)开展专项整治。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坚决予以清理取缔。重点对以下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一是利用七座以下非载客车辆接送学生的违法行为;二是超员超速行为;三是无证驾驶、准驾车型与所驾车辆不符的行为;四是使用假牌、挪用号牌、伪造号牌、不按规定参加检测的机动车。
(二)切实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县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督促其积极组织实施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的运作模式;县财政局和教育局尽快制定县对乡校车补贴方案;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认真做好接送学生车辆统一标牌的申报、审批和发放工作。
(三)积极探索长效机制。鼓励、支持部分乡镇或区域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公司化运营,市场运作,财政、社会、学生家长共同承担”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购置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合格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建立我县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四)加大督查力度。县政府将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纳入年度标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发生校车安全责任事故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加大对各地校车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督查结果及时通报全县。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7
一、调查对象与范围
本次下发调查问卷600份, 其中学生300份, 家长300份, 调查了我省新民市、本溪市和铁岭市15所农村中小学学校, 其中,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 农村中心小学3所。回收调查问卷529份, 其中学生261份, 家长268份, 回收率分别为87%和89%, 回收问卷总有效率为88.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包括校车运营时间、线路、收费、校车车况、司乘人员服务、学校管理等六个方面情况。总体来看, 6个题目中“满意”人数的百分比在41.4%~71.2%, “不满意”人数的百分比在9.9%~33.4%, “满意”人数的百分比高于“不满意”的人数, 6个题目平均满意度为54.8%。由此可见, 我省农村校车情况比较令人满意。
1. 家长和学生对校车车况、司乘人员服务、学校对校车的管理满意程度较高
调查显示, 对校车车况, 家长和学生满意的人数共337人, 占63.7%;持一般态度的共132人, 占25.0%;不满意的人数共60人, 占11.3%。60%以上的家长和学生对校车车况很满意, 说明了辽宁省农村中小学校车车况良好, 符合专业校车标准, 学生乘坐感到安全、满意, 家长放心。
对司乘人员服务, 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共有322人, 占60.8%;持一般态度的共有142人, 占26.9%;不满意的共有65人, 占12.2%。60%的家长和学生对校车司乘人员服务满意, 各地区司乘人员服务周到, 素质良好, 管理部门对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到位。
对校车管理, 家长和学生满意的人数共377人, 占71.2%;持一般态度的人数共100人, 占18.9%;不满意的人数共52人, 占9.9%。70%以上的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校车的管理工作满意。学校在校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校车管理满意说明学校把校车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从教育到管理为校车安全做好工作。
校车车况、校车服务和校车管理这三方面让家长和学生比较满意, 究其原因, 一是辽宁省对中小学校车实现“六统一”管理。早在2007年, 我省就出台了关于规范和加强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意见, 对农村中小学校车实行“六统一”管理 (即统一车型、统一标志、统一教育、统一运营标准、统一审批程序、统一管理) , “六统一”管理有利于规范辽宁省农村中小学运营校车的车型、车况, 有利于对司乘人员的培训。二是各地区学校管理到位。学校管理到位主要表现为:辽宁省各地区确定了中小学校长及校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共7项30条;为保证校车不超员和学生学习总课时不减少, 学校科学调节上下学时间, 保障校车的运营;学校把安全教育过程变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 把乘车过程变成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同时, 各学校成立乘车学生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工作, 配合学校解决校车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了校车安全、规范运行, 促进了校车产业发展。
2. 家长和学生对校车运行线路、时间和收费满意程度稍低
调查显示, 对校车的收费情况, 家长和学生满意的人数为258人, 占48.8%;持一般态度的共96人, 占18.2%;不满意人数为175人, 占33.0%。辽宁省农村中小学校车除个别地区外, 均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交通费用, 多数地方平均月收费在70~120元之间, 个别地区校车收费甚至高达每月180元,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此, 家长和学生对校车的收费满意度普遍较低。
对校车运行时间, 家长和学生满意人数共219人, 占41.4%;持一般态度的有133人, 占25.1%;不满意的共177人, 占33.4%。对校车运行线路, 满意人数为241人, 占45.6%;持一般态度的共有126人, 占23.8%;不满意的共162人, 占30.6%。据调查, 我省农村中小学校车运行线路共5202条, 多数地区运行线路在350条以上, 单程最远距离为78公里, 单程运行时间超过2小时, 许多地区校车不得不往返多次接送学生, 导致学生上学时间前移或放学时间后延,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家长和学生对此很有意见。
3. 学生与家长对于校车满意度存在的差异
学生每天乘坐校车, 是校车服务的直接客户, 家长是间接客户。由此, 我们推测他们对于校车的满意度应该有所不同, 为探究这种不同, 采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分别对学生和家长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因素载荷的数值大小作为权重, 来衡量6个题目对于他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校车的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车况 (0.884) 、司乘人员服务 (0.879) 、学校管理 (0.862) 、运行线路 (0.823) 、时间 (0.795) 和收费 (0.746) 。家长对校车的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车况 (0.900) 、学校管理 (0.895) 、司乘人员服务 (0.868) 、时间 (0.853) 、运行线路 (0.852) 、收费 (0.763) 。学生和家长最满意的项目是校车的车况, 最不满意的项目都是校车的收费情况。
为了进一步确定6个题目在两个群体中的差异, 我们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学生与家长在校车运行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 T值为-2.167, 学生低于家长, 就调研情况看, 校车需多次往返才能将全部学生送至学校, 最早到校的学生在6点左右, 学生对校车运行时间有直接的感受, 而家长没有直接体验, 因此, 家长和学生对校车运行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 我们看到家长和学生对农村校车的学校管理、校车的车况、校车司乘人员的服务等方面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在校车运行线路、时间、收费等方面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校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要提高家长和学生对校车运营和管理满意度, 各级政府需要结合实际, 通过多种措施, 积极推进农村校车的规范管理和产业发展。
1. 建立分工明晰、责任共担的校车运行机制
校车安全问题涉及面广, 需要改变教育部门一家或几家各唱“独角戏”的状况, 牵涉部门要责任明确, 通力协作, 积极参与校车运营和管理工作。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属地化实施的原则, 由县级政府主导, 交通部门牵头管理, 公安、教育、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 职责明晰, 形成合力, 统筹解决好农村校车问题。
2. 实行政府主导、多元运作的校车运营模式
校车是公益性、服务性车辆, 单靠市场力量不足以保障校车健康有序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以市场为调节杠杆, 采取服务外包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校车产业,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校车运营模式。要统筹规划, 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和社会力量赞助等方式, 发展专营校车, 一要测算校车运行成本, 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 根据地形、人口密度、学校分布等因素设定校车线路和站点;二要向社会公开招标, 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 校车运营公司通过竞标获得政府合约, 为学生提供校车服务。
3. 设立政府统筹、惠民减负的校车专项补贴
校车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 应该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布局调整后, 学生由于交通问题而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 政府应设立学生家庭困难交通补贴政策, 由当地财政部门进行测算, 确定学生交通补贴标准, 对学生个体进行补贴。对于交通环境复杂的个别地区, 在交通费用补贴标准上可酌情提高,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实行全额补助, 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实现学生校车免费制。
4. 开设适应布局、服务教育的校车辅助专线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8
晋教执„2011‟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工
作的通知
教育系统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闽教安„2011‟6号),切实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规范校车驾驶行为,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涉及校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全力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承担起学校校车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真正把校车安
— 1 — 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安全目标责任考评体系。扎扎实实地把校车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引发的学校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认真组织开展校车安全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1.扎实做好校车摸排、登记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接此通知后,要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协调配合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一次校车安全排查整治行动。要拉网式地对每一所学校、每一辆校车,特别是民办学校和幼儿园自备、租用运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逐校逐车登记造册,建立“一车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台账全。详细掌握各学校校车数量、车辆状况、车辆所有人、车辆保险、责任书签订、校车登记标识办理、驾驶人员、运行时间、运行路线、使用性质等基本情况。要进行一次校车安全隐患排查,要对每一辆校车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测,对检测不合格,不符合校车安全的,该维修的维修,该报废的要强制报废。要对校车驾驶人员进行一次驾驶校车的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要立即予以辞退。各单位(基层小学、幼儿园以教委[育]为单位汇总)要如实填写《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基本情况登记表》,于2011年5月8日前报教育局执法检查科。
2.严查校车交通违法行为。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上学、放
— 2 — 学回家、返校乘车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建立专门档案,及时掌握学生乘车情况。要广泛发动师生及家长举报“黑校车”和其他非法营运行为,对发现未进行校车登记的车辆或非法营运(即“黑校车”)集中运送学生,以及其它危害学生交通安全情形的行为或隐患,要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辖区公安、交通和乡(镇)依法严肃处置。严禁租借、出售、伪造校车专用的标识、标牌和标志。
三、进一步明确校车安全使用标准和条件
1.明确校车安全要求。学校校车是指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学生及照管人员上学、放学的客车和乘用车。校车按乘坐对象分类,有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和其他校车;按车辆属性分类,有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在用的校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即依法办理了机动车登记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依法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车辆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技术条件》(GB7258-2004)及其第2 号修改单的规定及要求。设置、使用的校车标识、标牌和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校车标识》(GB24315-2009),并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安全锤等安全设备。以租借的机动车作为校车的,还应持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车辆营运证。
2.严格校车外观标识和标牌核发。各学校凡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放学的校车都必须按规定办理校车登记,喷涂统一外观标识
— 3 — 或核发校车标牌。如喷涂不合格,无领取“校车标志”的车辆一律不得从事接送师生服务。办理校车登记时,应如实填写《校车登记/撤销申请表》,经辖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签注意见后,到设区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校车登记。在用校车改变用途,应如实填写《校车登记/撤销申请表》,经辖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后,到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撤销校车登记手续,同时消除校车外观标识或上缴校车标牌。
四、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1.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校车的日常安全监管与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车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校车使用、保养和校车驾驶人员日常管理各项制度。对校车的日常运行维护与检验、驾驶人员遵章守纪及其审验、交通事故与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切实加强校车的日常监管。要严格校车报备、审批制度,学校自备或租用校车,要按照有关规定到辖区教育、公安部门办理审核、登记手续,并经法定检验合格,确保其技术性良好、安全可靠,方能使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随时保证其安全技术性能处于完好状态。要建立校车照管制度,确保每辆校车都配备照管人员,负责安全查验,维持乘车秩序,及时监督和纠正校车驾驶人员交通违法行为,防止校车出现超速、超载、乱停靠上下学生等情形。
— 4 — 要健全完善校车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掌握校车安全性能、行驶状况、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对校车安全运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要严格学生集体乘车外出活动报告审批制度,各学校组织春、秋游等需要师生集体乘车外出活动,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预案。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使用租借车辆的必须租借具有合法资质的专业客运单位安全性能可靠的车辆,并配备具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且对行驶路线熟悉的驾驶人员,并且与租借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交通安全责任。严禁租借个人所有的、不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单位车辆或者拼装、故障、报废、逾期未检验的车辆作为校车。
2.要进一步加强校车驾驶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教育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校车驾驶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要严格校车驾驶人员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聘用。聘用校车驾驶人员时,学校应事先报告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验合格,并与所聘用的校车驾驶人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所聘用的校车驾驶人员必须身心健康、作风正派、举止文明、无嗜酒等不良习好,无犯罪或严重违法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史。具有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严禁近三年发生死亡交通事故并负有主要责任或者违章扣分满12分的驾驶人驾驶校车。对不符合上述条
— 5 — 件的驾驶人员驾驶校车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学校、车主的责任。要建立和完善驾驶人员管理、教育和培训制度和管理台账,督促驾驶人员规范操作,文明行车,保持安全车速,切实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严防校车驾驶人员疲劳驾车、酒后驾车、超速超载。
五、持续深化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学生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坚决拒绝乘坐超载、拼装、摩的及无证无牌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提高防范交通事故能力。要有效落实学生家长安全监护责任,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教师家访、校讯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提醒家长时刻关注学生上学和放学以及周末离校、返校和假期乘车的交通安全;告诫家长不租用、雇佣未经备案、登记,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子女上放学,同时要经常性地监督和教育子女不乘坐有安全隐患、非法运营的车辆,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六、严格实行校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
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校车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将校车安全管理纳入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校车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应当与校车驾
— 6 — 驶人员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校车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基本情况登记表
晋江市教育局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7 —
—
主题词:教育 校车安全 加强 通知
抄送:泉州市教育局,晋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局,存档(2)份
晋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关于校车安全政策的分析 篇9
宣传片解说词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总支部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新路子,使正规化建设跃上了新台阶,迈出了新步伐,使队伍建设和各项公安交管业务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甘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授予“全省公安交警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荣誉称号;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标准化交警大队“一级达标单位”。胶南市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必须解决好如何管好人员的问题,为此,胶南市局党委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反腐倡廉,人事管理、执法责任目标管理、监督约束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大了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力度,让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加强警容风纪建设,开展的五规范、五统一活动,是胶南市公安局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局党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五规范、五统一,第一是规范秩序,统一办公要求,由此解决了办公室内物品摆放混乱,内部卫生不整等警容顽症,创造了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的办公环境;二是规范着装,统一外在形象,由此解决了不按规定着警服,非因工作需要着警服进入酒店和其他娱乐性场所,警便服混穿,穿警服时袒胸露背等问题,由此解决了着装的严肃性,统一性,规范性;三是规范用语,统一语言表达,由此解决了民警在接待群众时,不讲文明用语,语言生硬,态度冷漠,说脏话,不使用普通话,和同事间称为不合规范等诸多问题,树立起了语言文明,用语规范,热情和谐的良好警风;四是规范礼节,统一待人礼仪,由此解决了民警着警服时进店,或是遇见上级领导时不敬礼,进入上级领导办公场所不敲门或敲门不适度,敬礼不标准,不规范,纠正违章时不敬礼等问题,形成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礼貌待人,讲究礼节的良好风尚;五是规范仪容,统一仪表举止,由此解决了男民警留长发、发鬓角、剃光头,女民警染彩发,染指甲、化浓妆,着警服时边走边吃东西、嬉笑打闹,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佩戴迷信符号、饰物,着警服时行姿、站姿、坐姿不端正等问题,保持了公安民警仪表庄重文雅,举止端庄,谈吐得体,精神饱满的精神风貌。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局党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政委任副组长,并成立了督察小组,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对当事民警作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严格按照该局队伍管理及现行制度的规定,对责任人予以扣分,责任人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受以连带责任一并扣分,并加强警容风纪建设,创造了严肃的氛围,通过严肃整治和治理,长期存在在民警身上的陋习得到了根除,在全局形成了秩序井然、着装规范、用语文明、礼节周全、仪表庄重的正规化建设的新局面,树立起了胶南公安机关更加良好的形象,公安民警长年累月奋战在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为保
一方平安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如果漠视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就会伤害民警的感情和积极性,削弱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胶南市公安局党委把从优待警作为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出了从优待警十项措施,让民警和家属深切的感受到了局党委对民警的一片实实在在的爱和实实在在的情,为满足公安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局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公安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安文化和体育活动,绽放出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警营奇葩,由此丰富了民警的警营文化生活,让民警在文化娱乐当中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使精神上积累的压力得到了释放,增强了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开创胶南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大动力。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公安队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胶南市公安局党委十分注意把民警在队伍正规化建设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到让群众满意和保一方平安上,从而使各项公安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民警的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热情服务、深情为民在全局蔚然成风,全局民警自觉的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贯穿于公安行政管理的全过程,用爱心和赤诚建立起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一片片真情送到了千家万户,让满意在公安、平安在胶南这块公安品牌深深的打造在人民心中。
铁山路派出所所长李明华凭真挚爱爱民的感人事迹,赢得了
2010年感动胶南十大人物,国力派出所民警王涛在追捕抢劫歹徒时壮烈牺牲,为公安事业献出了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被评为2006年感动青岛十大人物,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均在一版头条报道了王涛的感人事迹,为贫困学生献爱心已在全局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民警结对助学的善意之举感动着那些贫困学生和家长都热泪盈眶,用各种方式感谢公安民警的一片爱心,并由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民警的全权爱民之心让危机伤病得到救治,让走失的孩童及时回到母亲的怀抱,让轻生的姑娘重新鼓起生命之帆,让孤寡老人沐浴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民警们总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舍生忘死去加以保护,谱写出了一曲曲人民警察爱人民的时代颂歌,这每一面锦旗,每一块警匾,每一份感谢信和表扬信都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蕴涵着公安民警为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一片挚爱,让人民群众深切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民公安为人民。
正规化建设凝聚了警心,激发了潜能,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空前增长,许多民警累到在工作岗位上,许多民警带病坚持工作,许多民警的家属病重住院,都顾不得照顾,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胶南公安民警勇于奉献和牺牲的良好精神风貌,正规化建设不仅完善了法制工作体制而且使民警的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已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树立起了胶南公安机关良好的执法形象,正规化建设使打击违法犯罪的功效进一步增
强,社会治安秩序风景这边独好,胶南市公安局坚持三条战线同时出击,三项工作齐头并进,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施了强有力的打击,创造了十几年来同期破案的最高纪录和刑事犯罪发案率在青岛五个农村市最低的记录,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