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2024-07-28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共9篇)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1

一、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取向和心理分析

2008年6月中下旬, 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指示, 将广东工业大学2008届毕业生调查问卷分发给本学院各2004级各毕业班学生。是时发下去的问卷总计2017份, 回收2000份。现将问卷题目的反应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 就业高期望与就业恐慌形成张力

截至2008年6月25日, 我院应届本科生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有66.02%。其中, 已经签定三房协议书有47.04%;此外, 有单位接收证明或劳动合同的有28.51%, 而有工作单位但是没有正式文字证明的也高达24.45%。对于剩下33.98%未就业的同学, 当时已经有意向单位 (处于实习或见习状态) 的有39.81%, 而还在忙碌于投简历等面试机会的也达到33.52%之多, 而且“不急于就业”的也有

27.67%。

大学扩招以来, “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 为了早日求得安心并消弭“就业恐慌”感, 很多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的10月份就跃跃欲试, 更有不少人当时就表现出“快刀崭乱麻”的决心, 希望“一剑封喉”。在应聘的时候, 不少毕业生发现所急奔就职的单位跟自身期望大多存在落差。于是, 除了小部分同学可以安心一次性就业, 大多数同学却演绎了“连环跳”。根据统计, 在6月份第一批就业的同学, 第一次应聘就踏上岗位的仅仅18.69%, 一般情况是经过三次以上的面试与实习才定下岗位。此外, 由于同学们的期望高低不同、就业心态松紧不一, 大家选择的单位的档次也存在明显的分水岭:一般情况下, 一旦劳资双方确定相关利害关系, 便会通过三方协议书和接收证明等加以保障;但有些同学去到一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 仅仅通过“君子协定”等口头协议加以确认。在普遍的“就业恐慌”心理作用下, 部分学生还是战战兢兢地接受了“君子协定”的方式。为了消除就业恐慌心理, “稳定压倒一切”成为毕业生求职的普遍认知心理。但是, 这种“尽早端紧饭碗”的求稳心理未必能够获取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

(二) 各显神通,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面对井喷式的就业大军, 大学生力争上游、各显神通。在“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心理作用下, 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数据显示, 毕业生通过网上投简历方式应聘的高居30.8%, 借助省教育厅主办的供需见面会的也有12.73%;而借助学校就业信息网、本学院就业指引和推荐等校方服务平台就业的, 才达到5.03%、4.1%和2.26%。不容忽视的是, 在讲求“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的中国社会, 依靠“亲友介绍和推荐”而就业的仅次于网上招聘, 达到16.02%。从这些数据得出的启示是, 作为就业服务体系的施动者———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充分挖掘校友网络资源、提升校方举办招聘会的质量。只有如此, 才能提供服务质量水平, 从而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当然, 由于大学城校园是我校的本部, 每年的12月份和第二学期的三月份就业“黄金期”所举办的招聘会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 有38.85%的同学从此得以落实就业问题, 而到了第二学期的四和五月份, 却渐次递减, 分别是20.86%和10.07%。

(三) “求稳避震”心理愈发明显

在这些已经落实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当中, 工作性质反映出其变化了的就业心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按照常例, 经管类毕业生应该主攻企业类,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转型不断定型的今天。但是, 伴随转型过程而来“跌宕起伏”的就业态势, 令广大毕业生未出校门就敬而远之。求稳心理成为改革浪潮中的产物。尽管工薪水平未必如想象那样可观, 但是大多毕业生倾向于国家公务员、地方基层、高校、教育机构等部门。而奔向企业的同学, 也有24.45%投奔国企、其次才是民营 (21.7%) 和三资企业 (16.88%) 。具体到各个行业, 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新时期毕业生相应的去向分布依次如此分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达到39.57%、住宿和餐饮业18.18%、制造业17.97%、金融业17.33%、房地产11.02%。其他诸如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建筑等都低于9%

(四) 就业区域:哪里风光哪里去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马太”效应在毕业生的流动分布结构也得以反映。就本省范围内, 越是有经济辐射力的城市, 越有吸引力。当下位居大学生的地域选择的“前三甲”分别是:广州 (45.97%) 、佛山 (13.33%) 、深圳 (7.86%) ;而经济活力有限、前景一般的地区难以吸引毕业生前往。比如说, 粤西 (4.68%) 、粤东 (4.58%) 、粤北 (3.38%) 。此外, 我校是省立学校, 生源绝大多数来自本省。由于广东省在国内的经济发达程度比较高, 省内学生一般选择省内“扎根”, 所以去外省的才1.59%。

(五) 就业选择:以有限青春追逐无限前景

所谓“人往高处走”, 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希望自己找到一份既有高工薪, 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业。正因为他们初涉职场, 他们希望一入职“安定”下来。当然, 如果一直“徘徊不前”, 那只能给自己2-3年时间去适应。不行的话, 再作调整。对此, 毕业生“选择单位的参考因素”和“转换工作的计划时间”两项可以给予反映。对前者而言, 发展空间 (42.2%) 、薪酬 (16.35%) 和地域 (14.6%) 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 其次再去考虑“专业对口 (13.95%) ”、“行业 (8.76%) ”和“福利 (3.76%) ”等问题。而一般情况下, 刚刚出来社会的毕业生因为不充分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 所以有26.44%的人并未想过转换工作, 如果考虑在内, 一般也就给自己2-3年时间“逗留”, 作为重新检验自身价值的思考空间。

(六) 薪酬水平:期望与现实总会存在落差

鉴于目前的职场形势, 务实的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转正后工薪可以达到2600-3000元 (34.44%) ;实习期可以以此为参照物降低500元左右 (有40.23%的人希望实习期每个月有1600-2000元) 。当然, 由于当前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如果是一个月2100-2500元的工薪水平也可以接受。不过, 这种月薪期望与实际薪水水平总是存在一定的落差。据35.98%的毕业生反映, 这种差距一般是在201-500元之间。其实, 落差的确切数目是多少,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住房条件、工作强度、消费开支习惯以及或多或少的攀比心理。

(七)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学习取向的变化

自从高校扩招之后, 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已经从纯粹知识性转向应用型人才需求转变。于是, 几乎各个高校都对此做出教育管理策略的调整, 在课程设计中兼顾专业课与实践和实验环节。52.42%的毕业生反映, 在求职过程中运用最多的知识来源于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综合知识, 而55.12%的毕业生也认为这个“法宝”让其基本能够适应现有的工作挑战。这个“综合知识”对求职成功率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其中专业课最为重要;而大学期间形成的“全部能力”的贡献率则高达70%。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来自外语、计算机能力、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等方面, 有50%的毕业生认为实际应聘过程中英语“很少用到”, 不过他们又承认掌握英语“很有必要” (43.94%) 。

“就业形势严峻”让广大毕业生明白了“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当下的大学生早已知晓“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即使是工科出身的学生也认为“有必要” (57.69%) 学习一些文科类的知识。谈及大学的能力培养, 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性、团队精神;令人关注的是, 品德、知识、自我教育这些修养内涵型的价值理念在市场经济面前逐步靠后。这反映出: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促使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倾向从“重思想、重价值”转向“重技能、轻价值”。

二、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数据以及原因分析, 作为高校就业指引和服务的机构必须因时制宜, 把握时代脉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提升我校的就业指引和服务质量。

第一, 完善本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提高信息咨询和引导水平。

根据调查显示, 大多毕业生对本校现有的就业服务质量评定“一般”, 而且从就业渠道的拓展及其效果看, 大多数毕业生更多的依靠自己的“网投”功夫和人脉。广阔的就业渠道可以保障较高的就业率。考虑到各位毕业生素质和就业机会的差异, 学校应该广开渠道, 构筑系所教师-学院党委-学生处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明确责任并适当地给予激励, 将专业教师也纳入整个就业服务服务体系当中, 构建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此外, 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培养一批“就业信息咨询师”, 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就业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

第二, 充分利用校友网络资源, 为本校毕业生“走出去”广开门路。学校应该借此完善校友的信息库管理, 为今后的合作联系奠定动态管理的基础。充分挖掘这笔宝贵的资源和“社会资本”, 为本校的就业分流拓展渠道。

第三, 设置就业“避震器”, 建立就业恐慌“缓冲区”。

首先, 考虑到近期内的就业压力, 不妨尝试探究合适的合同工用人制度, 比如设立“兼职辅导员”、“教务管理员”等岗位。通过增设岗位为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分流做好铺垫。

其次, 提高研究生办学和招生水平, 为就业恐慌群体搭建“缓冲区”。如果一名本科生如愿考上研究生, 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还可以因为多出2-3年时间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无疑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

最后, 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必须将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是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列为大学的课程之一, 从低年级开始就以就业形势作为切入点, 建立起目标管理教育;二是在课程设计方面, 增设实习课程和实践环节, 提供更多的实习调研、参观实习和项目研究的机会;三是邀请知名校友和社会精英来我校举办经验介绍会和“模拟面试”、“模拟职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让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为就业“预热”,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嫁接。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广东工业大学2008届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归纳出新时期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取向及其原因。借此, 明确在金融海啸咆哮的背景下高校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高校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心理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2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览我这份自荐信。

我叫xxx,来自xx大学,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大学

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开放包容的情怀锻炼塑造了我,给了我充足的能量去创造有价

值的人。大学四年里,我努力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这四个标

准去历练自己。大学二年级英语四六级全部通过,最终以优良成绩圆满完成了学

校开设的每科课程。我擅长朗诵和人际沟通,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坚持

不懈地练笔,具备了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思考、写作是我大学生涯的三个关键词。除此之外,我担任过两年的学生干部:大一年级任系大学生素质

拓展中心干事,大二年级任系文教部副部长。在县级高中——湖南宁远县第二中

学实习,担任高一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实习期间,获得了良好的实习成绩,我相信我一定有能力胜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具有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曾经获得

过学校各种嘉奖(如十佳学习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中国青年志愿者

二星级荣誉等)同时得到过多次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一等奖学金),在校内刊物上发表过诗歌散文作品若干同时获得各种征文比

赛奖。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并进行思考品鉴,具备了一定的分析

鉴赏文本的能力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能够驾驭把握中学课文重难点。同时,我也

不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如班级的英语朗诵,系接

力赛以及各级各类征文比赛,这些都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平时我努力向教师

方向发展,通过教育见习(海口市第十中学初一年级)增加讲课经验。利用暑假

和课余时间,做家教提升实际运用能力,以期积累教学经验。在这些专业基础和

实践的基础上,我掌握了基本的教师技能(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板书设

计、教法教态等)。我会用我所有的知识水平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努力成为一名优

秀的语文教师。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我深切感受到在当今社会,人只有不断向前

才能完成自我的价值,而要完成自我的价值就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会怀着满腔热情发挥我的光和热——我不求流光溢彩,但求

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不期望拥有丰富的物质待遇,只希望早

日用我的全部智慧、热忱和努力、来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在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征途中,你们一定需要具有蓬勃朝气的年轻力

量。那么,请你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盼望您的召唤!!

此致

敬礼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3

一、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是认为找工作不需要看毕业论文, 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出现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等现象, 甚至还有花钱买论文的事件发生。二是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要写作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 还应具有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资料调研技能、独立思维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三是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实际问题, 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却不能把它很好地组织成文, 对论文整体结构的构建存在困难, 不能把握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这些均与没有熟练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关。

(二) 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 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 导致生师比例过大。近几年, 一些院校的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 教师工作量较为繁重。有些新开专业, 高职称教师短缺, 只好起用职称低、缺乏科研经验的年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部分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 不易选定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选题, 论文内容理论性强于实践性、操作性。有些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够, 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 只是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 不能真正监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情况。另一方面, 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以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对学生在论文写作期间外出找工作往往采取较宽容的态度, 对不符合质量规范的论文, 有时并没有严格地按要求进行审查, 造成写好写坏都能通过, 这些也不利于论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强化过程管理, 夯实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

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系统中, 系 (院) 教学管理组织是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责任主体。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进行了探索。该学院毕业论文过程控制流程图如图1:

(一) 论文写作工作的动员。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对论文写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状, 该院每届均要组织两次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第一次安排在第七学期末, 由学院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召集, 全院所有毕业生参加。第二次安排在第八学期, 学生完成毕业实习任务后进行, 由各教研室负责组织分专业进行动员。通过动员会的召开, 倡导科学严谨、开拓创新、遵章守纪的良好学风, 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将有助于自身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端正学生思想, 使其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撰写论文。同时, 也帮助学生熟悉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要求, 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 填写课题申报表, 确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是关键一环, 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一般地说, 选题要求体现三个方面特点:一是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 体现专业特点, 综合应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二是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 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选题应力求新颖, 反映时代特征, 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 选题最好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或与毕业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为把好选题关, 各专业教研究室对教师申报的选题集中讨论审查后报学院, 学院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凡在审查中发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的选题、缺乏理论和应用价值的选题、题目过大或过小的选题, 均要求各教研究室加以调整。

(三) 下达论文任务和指导书,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选好题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 开题报告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通过撰写开题报告, 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 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介绍选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分析选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介绍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拟定论文的写作计划和步骤等。为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开题报告, 在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 指导教师要根据选题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和指导书, 下达给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的主要任务和要求;课题的预期研究目标。毕业论文指导书的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的思路;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提要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新知识;毕业论文进度安排;本题目的重点和难点;若有同组其它学生参加同一课题应指明所做题目之间的关系;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和研究内容的检索关键词 (中英文) ;毕业论文撰写要领与格式;答辩之前学生应作的准备工作提要。

(四) 论文写作工作的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写作情况, 包括学生投入精力情况, 论文初稿完成情况, 写作内容与原开题报告的吻合情况, 中、外文文献资料的查阅情况, 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是检查教师的指导情况, 包括教师的指导次数、指导的及时性和科学性等。中期检查的方式包括:一是自查, 由学生根据论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已完成的写作任务填写中期自查表, 重点检查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找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二是教研室检查, 由教研室按照论文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要求, 对照学生的论文写作日志进行检查, 并向学院写出中期检查报告, 重点考查学生论文的写作进度和教师的指导情况;三是学校督导组抽查, 学校督导组按一定的比例抽查, 抽查的内容包括课题申报表、任务指导书、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学生的外文翻译等资料。对论文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不论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因为教师指导不力造成的, 都要求及时整改, 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学院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五) 论文的答辩。

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答辩可以进一步考查和验证学生对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审查毕业论文是否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2]为做好论文答辩工作, 必须把好三关。一是把好论文资料审核关。学院办公室对学生论文资料的规范性进行审核, 凡资料缺项或不规范的不能进入答辩程序。二是把好论文评审关。学生论文实行三级评审制, 即指导教师评审、评阅教师评审和答辩小组评审, 每一级评审均制定有规范的评分标准。三是规范答辩程序。学生报告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15分钟左右) ,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答辩总时间一般为35分钟左右。

三、加强制度建设, 为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保障

在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中, 应加强制度建设, 重点推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周汇报制和匿名评审制三项制度。

(一) 指导教师负责制。

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阶段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做好相关的指导记录。学院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 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获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的指导教师, 学校、院系均给予较高的奖励,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 使其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二) 周汇报制。

周汇报制, 是指毕业论文写作期间, 学生每周必须向指导教师至少当面汇报一次论文写作情况, 并将汇报情况记录在学生论文工作日志。经审批离校的学生, 汇报的方式可采取电话、网络等形式。教师与学生连续两周失去联系, 指导教师应向分管教学的院长汇报, 经核查可停止该生的论文写作任务。

(三) 匿名评审制。

学院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 (10%左右) 的毕业论文, 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匿名评审。评审专家不知道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是谁, 学生和指导教师也不知道哪篇论文会被哪位专家评审, 避免了论文评审中的人情分和面子分, 使论文评审更加客观公正, 也打消了学生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起到了把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文件[高教厅2004 (14号)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通知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4

一、《农业经济》杂志简介:

于1981年创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农经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6139;国内统一刊号CN:21-1016/F;邮发代号:8-152。三号齐全,评职称正刊!

《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类中文核心期刊。农业经济杂志内容贴近于“三农”,服务于“三农”,既注重农经学术理论研究,亦关注现实“三农”问题,力求理论与实际相连,学术与实践相通,反映农业与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交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与改革发展的经验,介绍国内外农业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是广大“三农”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二、版面与栏目安排:

《农业经济》划分为:三农问题、农业发展、农村社会、农村财政、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合作经济、农业保险、农业科技、农民收入、资源配置、土地问题、扶贫问题、粮食安全、循环经济等版面。

主要栏目有:农业与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信息、农民培训与合作经济、城

市化与社会保障、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场与贸易、经济与管理等。

三、征稿对象及投稿方式:

《农业经济》读者对象: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及有评定职称需求和结项目需求的社会各界人士。

投稿邮箱:2579011976@qq.com(邮件主题请标注所投杂志名称)

在线QQ咨询:2579011976(在线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9:00-17:30)联系电话:***、010-52003930霍编辑

投稿请加QQ:2579011976,以便随时了解审稿动态。

四、行业快讯:

需要晋升高级职称的注意了,比发核心加分高,北核一篇加6分。专著一篇加35分。专著挂名,省心,省钱!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5

我们认为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关心毕业生、服务毕业生为宗旨, 合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 通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家长、专业老师、往届校友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 共同做好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具有“整体协调、运作规范、组织严密、体系完善”的特征。“整体协调”指全院上下共同关心、全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服务工作, 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各环节相互衔接;“运作规范”即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要求和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组织严密”是指工作机构设置合理, 各部门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体系完善”是指学院能够根据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就业工作体系和模式, 使其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的就业工作模式没有成为一项全局性工作。

虽然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 投入大量资源积极参与就业工作, 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工作时段性波动等问题, 各种就业资源依然未被完全开发与整合, 没有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开发的各种校友资源未能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由于毕业生工作非常琐碎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 在缺乏明确激励机制的情况下, 加之分工不明晰, 使得从事毕业生教育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倦怠感。

(二)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工作多元化发展的新需要。

近年来, 随着高校就业渠道的逐步拓宽,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公务员, 参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考试, 又可以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就业, 更可以申请自主创业。与此相应, 高校毕业生教育指导工作存在与社会和毕业生实际需求脱节, 教育指导工作偏向理论而流于形式, 工作人员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根本上看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对专业设置进行适时调整, 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和全方位的指导。

二、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毕业生教育方法, 形成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且针对性强的系列模块化的毕业生教育体系, 探索经管类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 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深入毕业生宿舍, 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动向, 帮助毕业生解决相关困难。学院定期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 毕业生工作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 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经验, 部署下阶段毕业生工作重点, 形成全员育人的毕业生工作氛围。学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毕业教育中。学院领导为全体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勉励在青春岁月实现大学梦的毕业生们要学会感恩祖国、社会和父母, 并希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生们反响热烈, 认为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大家即将扬帆远航之际来自师长的嘱托和期望, 坚定了广大毕业生追逐梦想、努力前行的信心。

(二) 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发展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 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应聘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近年来, 根据毕业生的实际需求, 学院每年都举办多场细分发展方向、细分行业的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和沙龙, 分别在出国留学、国内深造、公务员 (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应聘、外资企业求职、民营企业求职等方面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回校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在毕业生毕业前夕, 为了让广大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伊始便展翅高飞, 学院还专门邀请各路优秀企业家为全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及职业发展教育交流座谈, 为广大职场新人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为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和选择方面提供建议和经验。企业家们勉励同学们要讲诚信、勇担当、创卓越、抓机遇, 在各自的领域中挥洒青春的汗水, 同时, 还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各专场交流的主讲嘉宾们成功的职业经历、睿智的人生见解, 引起了毕业生的共鸣, 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 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的毕业教育工作, 如“树一面光辉旗帜”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主题宣传活动, 将我院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毕业生事迹以主题宣传栏的形式向其他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展示。专门组织多场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 以一个优秀毕业生联系一个新生班的形式, 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弟师妹向优秀学习。分层次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中开展毕业生安全防范和文明离校主题教育活动, 督促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确保毕业生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四) 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毕业生受就业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在毕业季容易产生焦虑、迷茫和畏难情绪等心理波动, 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针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心理健康快车专题辅导活动, 结合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定期的毕业生宿舍走访关心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 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全院上下积极开展毕业生困难群体“帮扶助困”活动, 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大力争取资源为困难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重点困难对象专门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 给予个性指导和重点关怀。

(五) 毕业离校活动和感恩母校教育。

为了给毕业生留下在母校毕业的美好回忆, 学院精心组织欢送毕业生系列活动 (包括毕业生晚会、毕业生聚餐和毕业典礼等) , 并拍摄毕业视频、在活动现场放置专门毕业生留言板, 征集毕业生感言, 会后将以上素材以电子相片、视频和新闻等形式放在学院网站供毕业生下载留念, 在广大毕业生中引起共鸣, 产生积极的反响。

根据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特点, 我们还开展了符合同学们情感认知的感恩责任教育:毕业生以“爱心捐赠, 旧物传情”为主题的爱心超市活动, 学院安排专门的志愿者上门为毕业生服务, 毕业生将自己的旧物 (教材、台灯、文具等) 定向捐赠给学院贫困生群体, 倡导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 将爱心在学院传递下去;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我为学院建言献策”为主题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邀请毕业生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 从学生角度为学院提参考意见, 整理收集多条合理化建议;举办本科毕业生“感恩杯”师生篮球赛, 组织学院的老师和毕业生之间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 在毕业的时光里通过同场竞技的机会进一步增进师生情谊。

三、大学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一) 进一步优化设计毕业教育工作安排。

以往的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缺乏系统设计、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近年来在毕业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毕业教育并不单单指在毕业生离校阶段集中进行的文明离校讲座, 它应更系统化、多元化, 在时间上可以贯穿第八学期甚至是第四学年, 内容安排上更丰富多彩, 贴近毕业生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 开展形式上更人性化, 营造出更温馨感恩的毕业氛围。形成毕业生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以期让广大毕业生生在毕业前获得较系统和合理的指导、关怀和帮助, 为其顺利毕业、文明安全离校、尽早适应社会和职场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二) 更重视感恩母校教育, 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优秀的毕业生是母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 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因此, 在毕业生离校之际, 要更重视毕业生的感恩母校教育, 结合毕业生的特点, 加深毕业生“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观念, 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毕业生教育中, 要根据新时期毕业生的审美特点和情感共鸣, 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采取有意义的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 抒发感恩爱校情怀, 留下集体和个人的温暖美好的印象。

(三) 逐级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

要以“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对待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进一步形成全员关心就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局面。要在工作的“深、细、实”上下工夫, 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特别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他们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往往不能承受过高的择业成本, 在择业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 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因此, 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扶持力度, 助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级分类管理。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断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分为有形市场的管理和无形市场的管理, 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和服务方式。可将校内时间相对固定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小型供需见面会相结合, 把小型、行业性、区域性供需见面会固定时间进行。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 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 引导毕业生进入就业无形市场, 帮助毕业生收集和鉴别信息, 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 进行分析、整理, 将用人单位划分为大、中、小用户三类, 实现用人单位的分级管理。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和表现, 将毕业生分为不同类型, 并根据这些类型采取不同的推荐措施, 提高签约成功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 试图提出多维度、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 探索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培养高校毕业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6

自2000 年起, 台湾年轻人高失业率问题已经存在。 在1980、1990 年代台湾15~24 岁的年轻人实际失业率低于10%。 但是, 从2000 年开始, 年轻人的失业率不断向上攀升, 失业率甚至超过10%。 根据台湾官方统计数据显示, 20~24 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已经高达13%, 是整体平均失业率3.98%的3 倍;专科学历失业率为3.14%,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失业率高达4.88%, 是所有学历水平中失业率最高的。如何让大学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 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因产业各领域在劳动市场不断细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工作内容, 而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期待。 根据台湾官方的调查报告《 2006 年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 2009 年大专青年就业力现况调查报告》 , 以及《 2010 年青年就业接轨之研究》 等结果显示:企业主认为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分别为: ( 1) 良好的工作态度; ( 2) 敬业精神与态度; ( 3) 稳定度及抗压性; ( 4) 表达与沟通能力; ( 5) 团体合作能力; ( 6) 学习意愿与可塑性等一般泛用的基础能力。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说, “ 专业知识与技能” 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毕业生实际的求职过程中, “ 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后两次的调查里却下滑到前五名之外; 而一般泛用的基础能力却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具体见表1。 由此值得深思的是:现今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欠缺一般泛用的基础能力, “ 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与企业所期望的能力有很大的落差。

数据来源:《2006年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2009年大专青年就业力现况调查报告》《2010年大专青年就业力现况调查报告》

由表1 可知, 企业认为大学生需要加强的一般基础能力, 应在就业前就已具备, 然而却是现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部分。 表2 进一步给出了企业认为台湾大学毕业生应加强的就业能力项目由高至低的排序情况。

数据来源:《2006年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2009年大专青年就业力现况调查报告》《2010年大专青年就业力现况调查报告》

由于台湾的大学教育已经成为普及教育, 但是大学教育形式主义化的影响, 学用落差日益严重等社会现象, 台湾年轻人的能力也随之产生下面的变化:

( 1) 人际关系薄弱, 无法团队合作

现今台湾年轻人强烈的自我意识, 虽然在工作中可以获得成就感, 却容易忽略了工作中应有的职业伦理的重要性, 往往容易衍生出“ 人际关系薄弱”、“ 缺乏团队合作能力”等问题。

( 2) 勇于表达自我, 却无法逻辑思考

现今的年轻人虽然勇于表达, 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有组织、有系统地表述出来, 缺乏统筹整合的能力。

( 3) 自尊心强烈、自信心薄弱, 承受力差

年轻人虽然有强烈的自尊心, 但相对来说, 自信心却十分薄弱, 容易觉得自己任何事都会, 但在挑战更难任务时, 往往遇到困难便无法承受。

三、态度是发挥专长的基础

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主需要具备正确表达自我、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组织及整合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特别是“ 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进入职场后的“ 积极的学习态度”两种能力, 都能够协助年轻人在未来职场上将积极的学习态度转化为良好的工作态度, 使得个人专长得以发挥, 从而得到上佳的成果。

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市场,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虽然比较看重学历文凭, 但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能支撑有限的时间, 之后的工作绩效表现仍然取决于个人“ 积极的学习态度”。 职场实战经验不丰富的年轻人, 如果能够通过广泛地学习、消化、吸收、转化、升华、运用, 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人工作技术与能力, 这样才能够和企业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共同成长。

四、一些启示

通过对台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能够给我们提供以下的启示:

( 一) 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特别是认真做事的态度。 在课堂上, 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 比如:上课不带课本、玩手机、说话、睡觉。 这类问题固然学生本身的原因占很大的比重, 但是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如果教师上课枯燥、照本宣科, 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培养要从师生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此外, 还要丰富图书室学习参考资料和网络配套学习资源。

( 二)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缩小“ 学用落差”。 以管理学院为例, 作为一个2011 年才独立出来的新学院, 师资力量薄弱是突出的问题。 此外, 年轻教师占较大的比例, 具有专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较少, 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上就是理论类的课程所占比重太大, 实务类的课程所占比重偏低, 这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 专业优势不够明显, 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 三) 重视大一新生, 将专业参观与专业导论相结合。 让学生尽早接触相关的企业, 在了解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建立实习培养协议, 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减少毕业生的就业障碍。

参考文献

[1]胡尊利, 刘朔, 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08) .

[2]高耀, 刘志民, 方鹏.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08) .

[3]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01) .

[4]刘怡.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再审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1) .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7

一、山西省加强农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把农经体系建设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省以强化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确保农经职能有效履行为关键,以加强农经队伍能力建设为支撑,以加快建设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农经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农经信息网络系统为重点,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农经机构队伍、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乡级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全省11个市、115个农业县、1309个乡(镇)中,有省级农经机构3个、市级17个、县级115个,乡级农经机构1297个。其中5个市级农经机构为处级,87个县级农经机构为科级,4个市级农经机构和22个县级农经机构实现参公管理,还有15个县级农经机构已经批准参公,正在办理参公手续。全省农经队伍实有人数6912人,信息管理服务人员900多人,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农经管理体系,为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从体系上奠定了基础。

(二)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经部门投入了4500多万元资金,为县乡农经部门购置了“三资”管理、农经统计等专业软件,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档案柜、视频设备等办公自动化设备,76个县、810个乡还配备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视、扫描仪、复印机等高端设备,基本实现了全省农经系统办公手段从落后、传统到先进、现代的历史性跨越,为农经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硬件、软件的基础设施支撑。

(三)把工作落实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农经管理信息化是手段,提高农经工作水平是目标。我省通过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使广大农经干部正确认识农经管理信息化与农经工作的关系,即农经工作是农经管理信息化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农经工作的网络汇总、公开及传输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法进行;农经管理信息化是推动农经工作的落实手段,如果没有高效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农经工作就会成为折翼之鸟落后于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既不符合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理念,也不适应农经部门担负的“维护农民群众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更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近年来我省通过落实“一统(统计)二导(合作社、体系建设指导)三管理(土地、三资、负担管理)”的农经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调解机构全部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本着依法自愿的原则稳步前行,县乡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基本建立,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592万亩,占到全省家庭承包面积的13%;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布实施,合作社数量达到41008家,建立省市县三级示范社5000家;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全面推行,规范化率达到80%以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加强,全省86%的村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和资源管理登记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有序进行,农经统计调查与分析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把搭建网络平台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依托。

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成为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工作、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我省农经管理工作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目前省级和4个市级、46个县级农经机构建立和开通了自己的农经网。在省纪检委、农廉办的指导下,农经、农廉联合协作,全省开通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阳光农廉网,其中半数以上市县加挂农经网,农廉、农经同网运作。

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我省各项农经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利用农经网和农廉网发布农经信息,及时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全面指导交流农经工作,我省运城市早在2004年就率先开通了“中国农经信息网”;二是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农村“三资”管理、农经统计汇总、资产资源登记、合同档案管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补贴款项逐户公布,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统计汇总网络化、三资管理明晰化、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发布及时化、惠农政策透明化,最终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公开农村财务、村务和政务,农民群众热切关注的农村财务收支、资产资源数量、村里重大事务、村干部任期目标等农村三务公开实现了从上墙到上网的重大突破;四是利用农廉农经信息网络平台为群众开通咨询和诉求渠道,农民群众咨询和反映的有关事项通过网上留言或者直接视频对话,得到及时答复,对现场解决不了或不满意的直接与主管部门对接答复或与主管单位领导预约面谈解决;五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农经工作的创新。我们开发了山西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统计软件,使“一村一品”专业村的认定有据可依;创建了全省农经人员qq群和手机飞信,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及时发布信息、公告、工作安排;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为平台,建立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库,1.9万个合作社数据录入了信息库,我省长治市还开通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利用农业部农民负担监测和一事一议统计信息平台,农民负担监测信息化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

(五)把与纪检部门联合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手段。

我省农经管理信息化近两年能够驶入快车道,凭的是转变观念,确立跳出农经抓农经的思路,主动与纪检部门联合,把农经工作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在抓好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献计出力,通过做好各项农经工作为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我省运城市多年来与当地纪检部门密切配合,通过联合发文、统一抽调人员等形式,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民负担检查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审计范围延伸到全市涉农单位。2008年又和纪检部门通力合作,总结新绛县以农经网为基础打造农廉网的经验,在全市大力推行农廉网建设,探索出了阳光农廉网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分别批示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底山西省纪委下发了《关于推广运城农廉网经验,推进全省农廉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始在全省大力推广阳光农廉网,明确要求农业、农经部门要将农廉网建设与农经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日常管理,市县政府要将农廉网络建设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县乡农廉网络监管机构可与同级农经管理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适当充实市、县、乡三级工作人员。

各级农经部门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配合当地纪检部门筹建网络、培训人员、录入数据、整理公开档案、开设农廉大厅,短短一年时间,我省已经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阳光农廉网平台,运城市、阳泉市、晋中市、晋城市四个市级阳光农廉网络管理中心与农经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其他市阳光农廉网络管理中心依托农经管理中心开展工作,部分市、县、乡农经部门增加了人员编制。通过积极参与农廉网建设,大大提升了农经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夯实了农经工作基础,增加了工作经费,加强了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推进了农经管理信息化步伐,提供了和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封闭的农经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畅通、渠道畅通、协调配合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二、农经管理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一)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使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回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是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阳光农廉网的普遍推行,使我省农村社会管理从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到管理方法手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农廉网建设和运行中,纪委牵头、政府组织、各涉农部门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组织模式使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得到创新;农村政务、村务、财务及低保、救济、农业各项直补的全面公开使管理内容得到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及时公开、发布重要信息、宣传惠农政策、开通群众诉求渠道,利用先进电脑软件进行财务账务处理、资产资源登记、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管理,使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创新。

(二)有效化解了农村矛盾,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在农村容易引发干群矛盾的问题主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包括财务收支是否合理、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是否足额下发、低保发放是否公平等等,村务公开成为化解干群矛盾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我省农廉网运行后,村组织对各项村务的公开由以前的被动公开转变为主动公开,公开内容由以前的财务公开为重点转变为财务、村务、政务、惠农政策的落实全方位公开,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和监督村里各项事务,疑问得到及时解答,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使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农民即使在外打工也能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自己关心的相关事务,依法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主动公开强化了干部自律意识,给了群众明白,还了干部清白,从根本上消除了纠纷隐患,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在全省率先建立农经管理网和农廉网的运城市新绛县,未开通网络时上访案件每年大约有20多起,2009年农经网开通后下降为2起,2011年以来无一例上访案件发生。

(三)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经营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省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了农村会计电算化、农经统计汇总网络化,有些地方实现了农村三资管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电子化,使各项农经管理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迈进,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了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启示

当前农经管理信息化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形势下,把握的好、利用的好,就会把农经信息化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省在农经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主要启示是三借,即借题造势,借势强体,借体转型。通过三借,夯实农经工作基础,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

(一)借题造势。

就是借农廉网的题造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和农经工作的势。农廉网建设给我省农经工作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省各级农经部门及时把握机会大造声势,在利用我们的职能优势配合纪检部门搞好农廉网的同时,宣传了农经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农经部门的社会地位。

(二)借势强体。

就是借当前好的发展形势强农经的体,借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行阳光农廉网的大好形势,强化农经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队伍。省级在现有经管局、经管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县乡两级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运城市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不仅保留了经管站的独立编制,每乡配备3-5名经管人员,而且经管站长还同时兼任纪委副书记,机构队伍得到加强,经管部门地位也得到提高。

(三)借体转型。

就是要借体系建设来实现农经工作的转型,使农经业务内容向综合一体化转型,农经工作手段向科学信息化转型,工作方式向规范有序化转型,工作方法向主动法制化转型。

四、农经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尽管我省农经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一是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二是软件功能单一,系统兼容性差;三是经费严重不足,人员数量和素质亟待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推进农经信息化今后应该加强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强调政府主导作用。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公益性的农经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设立农经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经信息化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

(二)制订全省农经信息战略发展规划。

加强对农经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解决各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问题,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站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系统,整合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农经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加强省级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把山西农经管理网打造成为各项农经工作都能在网上进行的网络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最终实现全省农经工作信息化、自动化。

(四)加强农经信息队伍建设。

加强农经信息机构队伍建设,对各级信息人员进行专业和信息化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与农经信息化相适应的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五)加强网络应用与其他媒体应用相结合。

我省运城市建立了手机信息平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所需的生产经营信息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农户的手机中,农户也可以用手机向平台发送短信咨询政策,反映情况,了解相关信息。全省各级农经部门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覆盖面广、直观、传播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农经信息简报、农民收入明白卡、政策宣传活动等传播渠道,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当前农经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摘要:总结山西省加强农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农经管理信息化取得的成效;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启示;提出农经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医类,就业状况,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新疆地域辽阔, 是多民族语言文字地区,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 新疆是多民族大融合的地区, 【1】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 (主要民族) 是指在1949年前已经居住在新疆的民族, 这13个世居民族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族尔族、塔塔尔族。【2】新疆还有另外42个民族成分, 全国56个民族中, 除基诺族外, 在新疆有常住人口的民族有55个。根据新疆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以下简称《公报》) , 全区人口中, 汉族人口8746148人, 占总人口的40.1%, 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 占总人口的59.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地处祖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就业困境。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 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找工作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大学生毕业从最初的从哪来回哪去的“通包统配”, 到现在投入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而近几年随着高校连年扩招, 新疆少数民族获得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但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新疆各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在近二十年来大约在70%左右, 而统计数据也显示其中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为20%左右, 从这个数据结果显示出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极大困境,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3】从每年的自治区就业情况通报以及各高校就业年度报告可知,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的局面, 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困境是极大的, 就业问题是空前的。作为就业的主体之一,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新疆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进步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新疆高校就业体系中重中之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剖析, 试图具体呈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并找到一些对策及解决方案。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现实状况

新疆全区有普通高校32所, 其中本科高校11所, 高职高专21所。自2003年起, 在“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体系建立及理念引导下, 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毕业后, 与汉族学生一样被推向就业市场, 面临着同样的竞争、淘汰和选择。2003年也是自治区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的第一个毕业年, 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也面临着第一个就业高峰期的巨大压力。【4】至此之后的每年, 随着高校扩招脚步的不断迈进及市场需求的逐渐饱和, 即将来临的每一个毕业季都将成为媒体眼中的“最难就业季”。近几年来,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社会就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高校就业体系的建立及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观念上也不断的发生转变, 然而相对于就业体制所发生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就业市场的转变而言, 社会、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所发生的转变的速度还是缓慢滞后的, 整体而言这种转变还是不成熟。而其中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由于存在多种现实困难, 他们在择业时面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力、竞争力, 相对来说是落后于汉族毕业生的, 他们的就业困难问题随着时间日积月累逐渐成为了一个难题。

自2009年以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加强了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站公布数据及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诸多资料显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2014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报》等资料) , 新疆区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的改观, 具体数据见表1:

二、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少数民族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 2012-2014届毕业生基本信息统计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2-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2012年毕业生总数为225人, 2013年毕业生总数为297人, 2014年毕业生总数为247人,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涉及的专业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 (运动康复与健康) 及中药学。

从表2可知, 近三年我学院毕业生招收性别一直呈现女多男少的状况, 男生最高所占比例为45%, 而在2012年及2014年男女所占比例稳定, 大约为男生占总人数的36%、女生占总人数的64%。近三年我学院毕业生民族比例中, 汉族学生的比例居高, 2012至2014年汉族学生所占比例比较稳定, 均为78%左右, 少数民族总体所占比为22%左右, 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0%左右, 回族占总体的百分比为6%左右, 其他民族总计占比例为6%左右。

(二) 2012-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分类统计分析

1.2012~2014届毕业生汉族、少数民族就业率分析

通过统计对比, 由表3数据可知,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2~2014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 其中汉族毕业生近3年的就业率在90%以上, 少数民族毕业生近3年的就业率在86%左右, 将两组数据与合计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对比不难看出, 中医学院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汉族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 均低于学院的年终就业率。

2.2012~2014届汉族、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通过整理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2~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并分析可知, 从近3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分析而言, 汉族毕业生就业人数居高的两项就业类型是医院及高校升研, 近3年在医院就业的汉族毕业生人数构成比为60%左右, 研究生升学比多为40%左右, 且在2014年汉族毕业生的研究生升学比高达84%;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人数居高的就业类型是医院, 且各年度选择就业单位是医院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比例均保持在70%以上, 而汉族毕业生在医院就业的比例在60%以下。究其原因,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医院基本位于他们的生源地, 体现了其择业方式的单一, 形成明显的地域就业特色。而选择在事业单位、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合资企业的比例加总不超过10%, 且以汉族毕业生居多。

3.2012~2014届汉族、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地域性分析

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2-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中的就业区域流向可知, 少数民族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颇高, 其中2013年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高达87%, 且从近三年生源地就业数据分析可知, 这一比例均高出汉族毕业生5-25个百分点, 由此可知我学院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仍遵循“从哪来回哪去”的选择, 选择回到自己的生源地, 就业于民族地区, 即新疆区内高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都会回各自南北疆生源地工作究期原因, 其生活的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 故就业趋向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具体数据见表4:

三、新疆中医类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 在中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 新疆少数

民族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与汉族毕业生相比处于劣势

中医学类大学生的培养, 由于专业的独特性及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对中医学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及基本能力 (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等) 有较高的要求, 在中医学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30条基本要求, 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方面、知识目标方面及临床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及培养的诸多方面不具有优势,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所居住地区的多为贫困地区, 那里缺吃少穿、基础教育薄弱、教育理念滞后, 使得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塑造和培养方面、综合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大学生起点不同。另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开始的时间不一, 双语教育的条件不等, 在很多地区双语教育起步较晚, 使得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习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弱。【5】少数民族学生习惯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 对外界适应及接纳能力不强, 融入复杂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汉文化为主要载体的高等教育体制中, 这种习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思维和交流的方式与之不相适应, 即使经过预科或几年的双语教育, 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也很难跟上大纲及教师的授课进度, 对中医基础知识 (医古文及中医四大经典) 难以理解、接受、吸收, 影响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新疆实行的双语教学已经很普遍, 但中医类用人单位招聘过程时人才选择分化明显, 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录用少数民族学生时, 对其文化基础方面、综合素质方面、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表示担忧, 而少数民族医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往往因此遇到很多难题, 故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二) 就业观念片面, 选择单一, 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小

由于本民族长久形成的生活习惯以及地域差异、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 家长乡土观念重, 使得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多会选择回家乡父母身边工作。而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而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则多集中选择在医院等事业单位, 而各医院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专业性强, 导致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 就业期望值高, 不愿意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的工作,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去不理想的单位工作。

医学专业的专业性决定了医学生就业的局限性, 只能去医疗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而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因对未来发展规划、发展平台等因素的考量, 对区级、市级以下医疗单位不予考虑, 选择面窄。而且由于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取以及执业范围的限定, 使得医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初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小。【6】

(三) 新疆的就业市场机制仍不规范, 高校提供的就业渠道及支持有限

据中国新疆人才市场的相关统计, 从2011年总的人才交流情况来看, 人才市场供求双方出现结构性失衡, 学校作为人才供给方,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需求方, 存在高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 中医类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完善。就业市场招聘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网络应聘及招聘条件不够成熟, 高校的招聘网站提供的就业信息有限, 就业形式单一;另外,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专业限定严格, 甚至在招聘信息中明确限定族别, 极大地影响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与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成为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瓶颈。【7】另外, 新疆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不足,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就业择业的意识非常匮乏及淡泊。

四、应对新疆中医类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 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从源头抓起, 双语教育从娃娃抓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双语人才。要坚持办好新疆区内初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 逐步习惯运用汉语言思维, 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职业竞争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择业机会。

同时, 对在校医学大学生的培养方面, 需要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领悟, 成立民汉互帮互助学习小组, 攻克基础知识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难关;开设更多的选修课, 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探索符合新疆少数民族中医学生的中医类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对中医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 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增强中医学生临的信心, 增强就业的信心。

(二) 转变就业观念, 开拓就业创业新思路

在就业指导方面, 需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降低就业期望值, 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回家乡就业, 去基层就业。在家乡就业单位提供工作岗位单一、职位饱和的情况下, 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跨区域就业;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开拓就业思路和视野, 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就业, 树立多元化就业观, 把眼光放到民营医疗机构、社会医疗服务机构上, 拓宽就业面。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创业教育。各级政府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业风险基金和小额货款, 并给予创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引导医科类少数民族毕业生到市场中创业, 实现自我价值。

(三) 完善就业市场机制, 强化服务理念, 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

充分利用各类招聘网站, 收集各类就业信息, 积极搭建公正、公平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学院就业网站的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及时发布各类就业政策、及时公布学院近几年的就业率及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签约去向, 促进毕业生及时调整对就业市场现实需求的预期;对在校大学生, 各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运用好“见习”、“实习”、三下乡”等载体, 认真组织好医学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 要精心规划, 设计好每个课题, 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下基层, 通过亲手实践, 丰富学习内容, 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为毕业后临床工作打基础。

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力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职场适应教育及创业教育, 尽快构建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建立符合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的完备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形成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创业指导方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8】通过对少数民族中医学生在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在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不断的提升, 就业观念得以转变的过程中,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信心, 改善中医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房若愚.从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浅析民族关系[J].新疆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6 (4) :50-53.

[2]黄光学.施联朱.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的民族识别[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01.

[3]王宝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13.

[4]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 2012 (4) :5-18.

[5]谷亚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及其负面影响的教育对策--以新疆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4 (2) :77-81.

[6]哈斯也提·艾力.新疆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6) :114-116.

[7]热娜古丽·夏克热.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学园, 2014 (13) :55-56.

农经管理类大学毕业生论文 篇9

而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却差强人意。在2007年针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中, 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9.03%, 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22.9万, 高于2006年同期水平, 超过全国平均就业率8.12个百分点;2008年的初次就业率统计中, 本科院校的就业比率增加到89.95%, 而在2009年此比例迅速下降到了71.82%, 此后几年, 我省的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分别为70.00%、71.20%和73.02%, 持续低迷。由此引发的就业形势的波动, 直接导致了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加之中国从2009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企业纷纷大规模裁员, 减薪, 政府公共部门也开始提倡精简机构, 减少甚至取消招聘计划, 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让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高校扩招使得持续走高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和逐年降低的毕业生就业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实际上相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占国民总值的比例仍很低, 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但没有过多, 甚至还相对不足。但由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结构、操作技能、择业观念等方面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原因, 使得我国目前所产的大学生能够立即付诸使用的不足10%, 出现“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为显著特征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面对紧张的就业环境, 政府实施许多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率, 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公共服务就业岗位数量的增加, 导致就业政策会出现一定的递减效应, 毕业生毕业后所面对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 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变化, 从而影响三次产业对于大学生的吸纳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使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以河南省某师范类高校为例, 对该校2007年至2012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从而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可见一斑。

从总体就业流向来看, 该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趋向于多元化, 相对来说, 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中、高等教育单位, 科研、党政等事业单位, 地方基层单位, 国有企业, 三资、民营等企业, 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 考研继续深造和应征入伍。其中, 考虑到学校性质以及毕业生自身专业的性质, 毕业后选择进入教育单位的比例在不断变动, 在2007年时有将近30%的毕业生进入教育单位, 后来几年稳定在16%左右, 在2012年又有了显著增加的趋势, 所以, 能在教育单位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不少毕业生的选择;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 9%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 缓解暂时的就业焦虑;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环境紧张的局势, 提出许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从而也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地方基层工作, 同时, 选择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各种事业单位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仅为少数, 但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

从上表中不难看到,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趋向还是寻求一份稳定有规律的工作, 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的考虑, 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考研, 服兵役为少数, 反映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想直接就业。尽管就业形式不好, 但是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仍然不强, 其中原因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几点:首先, 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让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 使得他们对于自助创业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其次, 自主创业需要付出许多时间、精力、金钱等, 而大学生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验去自主创业, 没有更多精力去经营;最后, 自主创业也需要合适的就业方向以及工作的环境, 而毕业生习惯了长期的校园生活, 对于社会及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 也会导致毕业生想要自主创业却无从入手的情况。同时, 毕业生中愿意投身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也不多。可见, 大学生虽然多, 但不愿到基层去工作, 有业不就亦使得许多岗位空缺。

从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分布来看, 81%的毕业生选择留在省内, 为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实现自己的价值, 仅有不超过五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到外省发展自己的事业。毕业生最愿意去的是副省级和直辖市, 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毕业生选择到外省发展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成功的渴望, 对于事业的追求, 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城市由于经济和技术发达, 较之地方会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所以也就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但大城市也因为高消费, 强竞争, 快节奏, 使得一般高校、地方高校的年轻人很难在那里站稳脚跟, 因此使许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从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 毕业生的需求与供给需要通过行业的作用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 新技术、新科技的涌现与发展应用, 需要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 但“大众化教育”的教育模式使得社会缺少这种专业性的高科技人才, 这些行业在找不到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极大的影响着这些行业对于毕业生的吸收。因此, 从劳动供给角度来看, 毕业生素质作为内在因素在就业结构演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毕业生的供需情况直接影响着就业结构变化的进程。实际上, 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 全国各个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由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 中国的高素质人才也越来越多, 这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 新兴行业不断兴起, 众多的专业人才为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鲜血液。其次, 制度作为外在因素也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国家为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 不断出台各类文件, 希望将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分散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例如, 《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颁布, 不但推动了西部计划健康科学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随着政策的出台, 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断分散, 使就业结构的变化得以实现。在某些特定的阶段, 制度的变迁对推动就业结构变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 劳动的供给、需求以及制度变迁各自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促进就业结构演变的作用。

注: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某高校2007~2012年间《关于上报我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的报告》

注: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某高校《关于上报我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的报告》

尽管现在就业形式依旧严峻, 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依然在大幅度的增加, 从2007年的26.72万一跃而升到2012年的48.5万。根据过去五年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 结合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式, 可以计算出过去五年, 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13, 根据这个速度, 预计未来三年, 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9.36万, 这仅是对未来毕业生人数的一个大致的预测值。然实际社会中, 许多高校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熊丙奇曾就全国高校毕业生增长情况作出分析, “全国招生每年增加50万人, 然而学龄人口却在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很多高校未来不仅不能扩招, 甚至还要减招。”熊丙奇认为,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 是转变发展模式、从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式建设的良好机遇。可见, 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高校体制的改革, 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的实施, 高考生源数量, 都会成为影响供给情况的因素。

随着各种社会制度的逐步完善, 预计未来几年内, 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将持续上升, 就业者之间的竞争会十分激烈,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会出现新的趋势。企业为了能优中选优, 不免会提高门槛, 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水平, 这会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提供更好的竞争优势, 而这些地方性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会越来越大;教师职业由于待遇稳定且优厚会成为新的追捧对象, 教育单位也会成为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想选择;国企待遇也同样优厚, 但人员更替慢, 竞争激烈等原因依然会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因此国有企业方向将仍然保持较低水平;研究生就业率将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高校扩招也同样引起了考研热, 研究生逐渐普及化, 使研究生逐渐普遍, 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更高的学历;科研等事业单位以及地方基层单位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为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要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首先, 要继续制定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更多的依赖社会, 也就是说, 在把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更进一步的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 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当中时, 才能从消除社会问题的基础层面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其次, 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逐渐变得市场化, 高等教育体制也应该对专业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 否则, 就会导致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再次, 要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更好的促进就业, 在大学毕业就业前, 社会支持系统要对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使毕业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最新信息, 另外还要调整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 使他们能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以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最后, 大学毕业生要理性的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大学生要清楚自己的主观期望与现实生活是有差别的, 只有主动的调节自己的期望,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 做出正确理性的职业选择。

摘要:河南省大学毕业生供给飞速增长, 但一次就业率却差强人意。本文以河南省某师范类高校为样本, 分析了毕业生就业趋势, 进而为大学毕业生供给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大学毕业生,毕业生供给,就业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永奇.历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河南统计年鉴2012, 2012, 25-8.

[2]中国新闻网教育资讯.2007年河南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79.03%.http://career.eol.cn, 2008.

[3]中国教育新闻网就业快讯.河南省:毕业生去年平均就业率达89.95%.http://career.eol.cn, 2009.

上一篇:油田架空线路设计下一篇:中国境内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