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统计工作

2024-07-07

农经统计工作(共12篇)

农经统计工作 篇1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农经管理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效率,近年来,我省各级农经部门以健全机构为基础,以建设设施为保证,以落实工作为核心,以应用网络为手段,以部门联合为契机,加快全省农经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初步建设了农经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搭建了农经管理网络平台,推广应用了“三资”管理、农经统计等电脑软件,建立了农经信息员队伍,各项农经工作通过运用网络平台、电脑软件、电子邮件、互联网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乡互联互通,农经管理工作正在朝着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制度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一、山西省加强农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把农经体系建设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省以强化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确保农经职能有效履行为关键,以加强农经队伍能力建设为支撑,以加快建设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农经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农经信息网络系统为重点,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农经机构队伍、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乡级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全省11个市、115个农业县、1309个乡(镇)中,有省级农经机构3个、市级17个、县级115个,乡级农经机构1297个。其中5个市级农经机构为处级,87个县级农经机构为科级,4个市级农经机构和22个县级农经机构实现参公管理,还有15个县级农经机构已经批准参公,正在办理参公手续。全省农经队伍实有人数6912人,信息管理服务人员900多人,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农经管理体系,为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从体系上奠定了基础。

(二)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经部门投入了4500多万元资金,为县乡农经部门购置了“三资”管理、农经统计等专业软件,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档案柜、视频设备等办公自动化设备,76个县、810个乡还配备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视、扫描仪、复印机等高端设备,基本实现了全省农经系统办公手段从落后、传统到先进、现代的历史性跨越,为农经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硬件、软件的基础设施支撑。

(三)把工作落实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农经管理信息化是手段,提高农经工作水平是目标。我省通过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使广大农经干部正确认识农经管理信息化与农经工作的关系,即农经工作是农经管理信息化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农经工作的网络汇总、公开及传输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法进行;农经管理信息化是推动农经工作的落实手段,如果没有高效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农经工作就会成为折翼之鸟落后于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既不符合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理念,也不适应农经部门担负的“维护农民群众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更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近年来我省通过落实“一统(统计)二导(合作社、体系建设指导)三管理(土地、三资、负担管理)”的农经职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调解机构全部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本着依法自愿的原则稳步前行,县乡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基本建立,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592万亩,占到全省家庭承包面积的13%;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布实施,合作社数量达到41008家,建立省市县三级示范社5000家;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全面推行,规范化率达到80%以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加强,全省86%的村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和资源管理登记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有序进行,农经统计调查与分析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把搭建网络平台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依托。

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成为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工作、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我省农经管理工作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目前省级和4个市级、46个县级农经机构建立和开通了自己的农经网。在省纪检委、农廉办的指导下,农经、农廉联合协作,全省开通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阳光农廉网,其中半数以上市县加挂农经网,农廉、农经同网运作。

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我省各项农经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利用农经网和农廉网发布农经信息,及时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全面指导交流农经工作,我省运城市早在2004年就率先开通了“中国农经信息网”;二是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农村“三资”管理、农经统计汇总、资产资源登记、合同档案管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补贴款项逐户公布,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统计汇总网络化、三资管理明晰化、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发布及时化、惠农政策透明化,最终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公开农村财务、村务和政务,农民群众热切关注的农村财务收支、资产资源数量、村里重大事务、村干部任期目标等农村三务公开实现了从上墙到上网的重大突破;四是利用农廉农经信息网络平台为群众开通咨询和诉求渠道,农民群众咨询和反映的有关事项通过网上留言或者直接视频对话,得到及时答复,对现场解决不了或不满意的直接与主管部门对接答复或与主管单位领导预约面谈解决;五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农经工作的创新。我们开发了山西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统计软件,使“一村一品”专业村的认定有据可依;创建了全省农经人员qq群和手机飞信,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及时发布信息、公告、工作安排;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为平台,建立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库,1.9万个合作社数据录入了信息库,我省长治市还开通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利用农业部农民负担监测和一事一议统计信息平台,农民负担监测信息化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

(五)把与纪检部门联合作为农经管理信息化的有力手段。

我省农经管理信息化近两年能够驶入快车道,凭的是转变观念,确立跳出农经抓农经的思路,主动与纪检部门联合,把农经工作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在抓好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献计出力,通过做好各项农经工作为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我省运城市多年来与当地纪检部门密切配合,通过联合发文、统一抽调人员等形式,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民负担检查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审计范围延伸到全市涉农单位。2008年又和纪检部门通力合作,总结新绛县以农经网为基础打造农廉网的经验,在全市大力推行农廉网建设,探索出了阳光农廉网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中央领导和省领导分别批示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底山西省纪委下发了《关于推广运城农廉网经验,推进全省农廉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始在全省大力推广阳光农廉网,明确要求农业、农经部门要将农廉网建设与农经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日常管理,市县政府要将农廉网络建设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县乡农廉网络监管机构可与同级农经管理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适当充实市、县、乡三级工作人员。

各级农经部门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配合当地纪检部门筹建网络、培训人员、录入数据、整理公开档案、开设农廉大厅,短短一年时间,我省已经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阳光农廉网平台,运城市、阳泉市、晋中市、晋城市四个市级阳光农廉网络管理中心与农经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其他市阳光农廉网络管理中心依托农经管理中心开展工作,部分市、县、乡农经部门增加了人员编制。通过积极参与农廉网建设,大大提升了农经部门的社会影响力,夯实了农经工作基础,增加了工作经费,加强了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推进了农经管理信息化步伐,提供了和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封闭的农经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畅通、渠道畅通、协调配合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二、农经管理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一)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使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回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是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阳光农廉网的普遍推行,使我省农村社会管理从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到管理方法手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农廉网建设和运行中,纪委牵头、政府组织、各涉农部门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组织模式使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得到创新;农村政务、村务、财务及低保、救济、农业各项直补的全面公开使管理内容得到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及时公开、发布重要信息、宣传惠农政策、开通群众诉求渠道,利用先进电脑软件进行财务账务处理、资产资源登记、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管理,使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创新。

(二)有效化解了农村矛盾,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在农村容易引发干群矛盾的问题主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包括财务收支是否合理、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是否足额下发、低保发放是否公平等等,村务公开成为化解干群矛盾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我省农廉网运行后,村组织对各项村务的公开由以前的被动公开转变为主动公开,公开内容由以前的财务公开为重点转变为财务、村务、政务、惠农政策的落实全方位公开,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和监督村里各项事务,疑问得到及时解答,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使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农民即使在外打工也能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自己关心的相关事务,依法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主动公开强化了干部自律意识,给了群众明白,还了干部清白,从根本上消除了纠纷隐患,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在全省率先建立农经管理网和农廉网的运城市新绛县,未开通网络时上访案件每年大约有20多起,2009年农经网开通后下降为2起,2011年以来无一例上访案件发生。

(三)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经营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省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了农村会计电算化、农经统计汇总网络化,有些地方实现了农村三资管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电子化,使各项农经管理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迈进,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了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启示

当前农经管理信息化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形势下,把握的好、利用的好,就会把农经信息化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省在农经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主要启示是三借,即借题造势,借势强体,借体转型。通过三借,夯实农经工作基础,实现农经管理信息化。

(一)借题造势。

就是借农廉网的题造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和农经工作的势。农廉网建设给我省农经工作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省各级农经部门及时把握机会大造声势,在利用我们的职能优势配合纪检部门搞好农廉网的同时,宣传了农经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农经部门的社会地位。

(二)借势强体。

就是借当前好的发展形势强农经的体,借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行阳光农廉网的大好形势,强化农经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充实队伍。省级在现有经管局、经管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县乡两级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运城市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不仅保留了经管站的独立编制,每乡配备3-5名经管人员,而且经管站长还同时兼任纪委副书记,机构队伍得到加强,经管部门地位也得到提高。

(三)借体转型。

就是要借体系建设来实现农经工作的转型,使农经业务内容向综合一体化转型,农经工作手段向科学信息化转型,工作方式向规范有序化转型,工作方法向主动法制化转型。

四、农经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尽管我省农经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一是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二是软件功能单一,系统兼容性差;三是经费严重不足,人员数量和素质亟待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推进农经信息化今后应该加强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强调政府主导作用。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公益性的农经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设立农经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经信息化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

(二)制订全省农经信息战略发展规划。

加强对农经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解决各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问题,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站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系统,整合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农经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加强省级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把山西农经管理网打造成为各项农经工作都能在网上进行的网络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最终实现全省农经工作信息化、自动化。

(四)加强农经信息队伍建设。

加强农经信息机构队伍建设,对各级信息人员进行专业和信息化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与农经信息化相适应的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五)加强网络应用与其他媒体应用相结合。

我省运城市建立了手机信息平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所需的生产经营信息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农户的手机中,农户也可以用手机向平台发送短信咨询政策,反映情况,了解相关信息。全省各级农经部门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覆盖面广、直观、传播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农经信息简报、农民收入明白卡、政策宣传活动等传播渠道,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当前农经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摘要:总结山西省加强农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农经管理信息化取得的成效;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的启示;提出农经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经网络,做法成效,启示思路

农经统计工作 篇2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4000亩,除四个居委会外,按发包总面积的10%下达流转任务。全镇计4200亩,其中规模流转1800亩以上。

①每村连片高效农业不少于100亩。责任人:村分工机关干部、村书记,5月份到位。

②红安、五进两个村规划连片种植规模不少于1000亩。

a、3月份前与农技部门和分管领导确定好方位;

b、4-5月份落实招商承包人及项目(种养业);

c、5月份前土地流转到位,合同签订监证;

d、3月份前镇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和具体考核办法;

e、6-7月份组织实施。镇分阶段组织检查验收。

其他各村参照上述时点序时要求落实,责任明确到人。

镇分工领导:略

责任人:略(以下各项镇分工领导责任人均省略)

2、妥善处理土地纠纷,维护农民权益和农村稳定。

3、土地信息化录入导入工作

春节前完成80%的录入任务,3月份前完成14个农业村95%以上的组录导入任务。

4、指导镇和各村建立土地流转台帐,规范土地流转合同鉴证行为。3月份到位,责任人负责平时台帐登记、合同鉴证存档、录入。

5、建立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8月份前到位。

二、做好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指导工作。

1、在2011年以前创办的30家合作社中,创盐城市级合作社1-2个,××市级“五有”社3个,8月份前完成。

2、年内再组建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半年10个,下半年5个。

3、品牌创建、项目扶持申报

年内创一个无公害、绿色标志品牌,包装申报扶持项目2个以上。

配合部门:农技、副技等

4、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安全营运、可持续发展。在强化经管站监控、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五大目标:

1、总吸股规模2500-2800万元;

②、农民入社率95%以上;

③、利息收入200万元;

4、大额投放率控制在30%以内(20万元以上);

⑤、控制逾期率2%、呆滞率0.5%以内。

三、农村财务管理及集体资产管理

1、集体资产定期按时搞好年检。

2、按季搞好帐前送审、村务公开检查活动。

3、抓好2个规范管理示范村,合计达7个。

4、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干部离任专项审计。

四、农民负担监管和财政奖补工程服务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符合政策,无“三乱”行为,电脑打卡录入、发卡率100%。

2、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每年不少于3个村。

新形势下的农经统计 篇3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统计 对策

一、农村经济统计的作用、意义

农村经济统计简称农经统计,是一项研究农村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现实农村经济情况的数据,并通过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些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以揭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

农经统计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作用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为各级领导指导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农经部门提出工作思路和任务服务;为合作经济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对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统计队伍力量单薄、统计基础不扎实

随着乡镇一级机构改革的进行,乡镇一级统计人员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整个统计工作发展的瓶颈。一般乡镇统计员,除了农业工业、服務业等各项统计外,还兼会计秘书、经营管理员等数职。由于身兼数职工作,难以全力做好统计工作。

2.数据统计难

(1)统计范围广。农村经济统计指标具有指标多、范围广的特点。从统计对象来看,涉及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从涉及部门来看,有教育、公安、国土、交通、水利、财政等10余个部门。数据来源十分广泛。

(2)统计资料少。除农村集体财务收支表、资产负债表可以直接从村账中抄写外,农村经济收益、农民负担、行政性收费等其他统计表都没有现成的数据,要到有关农户、企业、部门去调查,去收集。

(3)统计准确度小。当前农户收入来源多,农业人口流动大,农业产品销售门路广,要做到较准确统计确实困难。

3.统计调查方法滞后、管理体制不顺

(1)目前基层农经统计调查基本仍沿用层层汇总上报的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而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有限的全面统计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尚未建立。

(2)农经统计体系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这种双重管理的体制弊端主要集中反映在基层地方政府掌管统计人事任免和经费分配等大权。基层统计人员面对地方领导为了“政绩”人为干预统计数据的现象,多半是敢怒不敢言。《统计法》所赋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独立和抗干扰能力,越到基层折扣越大。

三、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

1.改善统计方法

(1)广泛收集数据。一是注意平时收集数据。乡镇农经站要在平时进村入户过程中,询问当年的农业生产长势情况,病虫害情况;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农田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了解主要农产品的单位成本。二是广泛从各个部门收集数据。收入方面要到财政所掌握“两补”资金的发“放额;到烟草站了解当年烟叶的收购量、均价;到信用社了解农户存款增长额,货款余额;到邮局了解汇款额。支出方面要到农技站了解当年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情况,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的销售量、价格;到学校了解当年在校学生人数,收费标准,收费总额;到税务所了解农户和企业上交国税、地税情况;到国土、农机、交通、工商、计生等有关部门了解收费情况。

(2)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开展抽样调查。一是要从乡镇农户抽取一定比例做抽样调查。条件好的,各乡镇农经站可结合农民负担抽样,在乡镇农户中抽取30户~40户作为标本,并指导农户做好日记账,把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将抽样调查数据修正统计数据。没有条件的,可以召集农民座谈,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二是做一些专门调查。可在平时对农户生产成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企业发展状况,个体户经营情况等做一些专门调查,来修正有关数据。

2.完善基层统计制度建设,改进统计管理体制

(1)完善基层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制度和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统计数据评估体系和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及差错追究制。把《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实施细则》真正落实到农村统计工作中去,切实改变农村统计工作不好开展,有法不依的现象。另外要改进统计工作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修订调整,使统计数据更为真实,符合实际。

(2)改进统计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现行农经统计管理体制下权利和义务相背离所产生的弊端,赋予地方经管站对下级农经统计业务和经费的独立管理权,使基层统计机构保持相对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统计职能。

3.加大投入、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

(1)加大农经统计投入。一是加强政策投入。建议农业部出台农村经济统计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同国家统计局的协调,在一些数据运用上采用农经统计数据。二是加大激励机制。对一些每年在农经统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建议以国家农业部的名义进行表彰。

(2)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可根据各乡镇前几年的统计经费开支,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合理核定一个保底额作为专项统计经费,积极争取统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从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改善基层统计工作的条件。

农经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4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农经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的不断变化, 农村经济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同时, 农村经济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经济统计信息有了新的需求, 对农经统计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信息面更宽、时效性更强。

2. 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农经统计仍沿用逐级汇总上报、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以抽样调查为主体, 辅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全面统计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尚未建立。另外, 从统计指标体系看,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 现有农经统计指标体系还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3. 农经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农经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知识老化也是制约农经统计工作的主要因素。农经统计人员不仅数量少, 而且业务素质与工作要求不适应。农经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作为农经统计人员, 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有一定的统计工作经验, 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但实际工作中, 一些农经统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 缺乏基本的业务知识, 加之人员变动频繁, 又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还有些统计人员只注重报表内部平衡关系的审核, 忽视了报表之间的相关指标、统计指标与当前政策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同类指标对比分析等, 导致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4. 统计分析不到位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 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是探寻数据背后本质、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重要手段。做好统计分析, 准确反映农村社会和经济运行情况是农经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农经统计人员还没有把统计分析作为统计工作的重点, 只是简单地完成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统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5. 统计信息失实

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统计信息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法制观念和责任心不强;二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 为完成达标任务, 虚报统计数据;三是统计执法力度不够, 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

6. 领导重视不够

有些领导对农经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认为农经统计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既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还要消耗众多人力物力。没有把农经统计作为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 不重视农经统计结果的运用, 造成大量有价值的农经统计信息闲置。由于对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造成了对农经统计人员在工作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比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 导致其不能专心从事本职工作, 或者安排非专业人士从事农经统计工作。

二、对策及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农经统计管理体制

为保证统计数据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真实性, 也能够发挥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需要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当中建立起健全的统计数据记录、质量检查的制度, 各级农经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法》的学习, 切实按《统计法》规定做好统计工作, 各级农经部门要加强数据审核, 确保数据质量。

2.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农经统计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农经统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农经工作的成效, 并且能够为各级党政机关分析判断形势、研究问题及对策提供依据, 为制定、完善农村有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因此, 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农经统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对农经统计工作的领导, 不断改善农经统计的工作条件, 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3. 加强农经统计队伍建设

统计数据准不准, 数据质量高不高, 关键在人, 在于统计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信任程度, 与统计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德道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认真抓好农经统计队伍建设, 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 勇于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统计队伍, 以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为根本出发点, 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农经统计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各级各部门应为农经统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创造学习机会, 在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的基础上稳定农经统计队伍。

4. 严格数据审核把关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经统计工作必须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 各级农经统计人员要从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上报等各环节严格审核把关, 保证统计的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易受政策影响的指标数据, 要通过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对数据的准确性作出判断, 对上报数据偏差较大的要附报情况说明。在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方面, 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严格工作程序, 排除人为干扰。

5. 开展统计调查, 做好统计分析

农经统计工作总结 篇5

XX年工作总结

一、统计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一步协调上级统计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完善统计口径,做出好各项统计工作。

1、认真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普查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了这项牵扯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位公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序开展。普查工作自10月8号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连续60多天加班加点,特别是26名指导员白天下村指导业务,晚上加班审核汇总,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流动人口普查登记难问题,把外来和外出人口情况摸清摸透,数据搞准搞实,确保了全区外来、外出人口数据的匹配与协调。目前普查办对快速汇总数据初步核算,第六次人口普查涉及普查对象57904人。其中:常住人口47710人,户籍人口48309人,XX年11月1日至XX年10月30日出生人口388人,死亡人口363人。(1)普查时点居住在本普查区人数46562人,其中: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区人数38056人;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人数8215人,外来半年以上人数7581人,(2)户口在开发区,普查时点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人数9832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下人数1740人,外出半年以上人数8092人。

2、抓好工业和投资统计工作。特别是63家规模以上工业和84个投资项目等每月300多份报表工作,全年新增聚博建陶等12家规模以上企业,为提高二产增加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80亿,主营业务收入370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1亿,同比增幅分别为30%、35%和110%。

3、抓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特别是25家限额以上贸易业、7家交通服务业和8家成品油贸易业统计工作,全年新增大新化工等13家限额以上贸易业,挖掘提升三产增加值数据。

4、抓好农业统计、劳动工资季报、农村住户调查月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等工作。

二、农经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做好各项农经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博兴经济开发区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1、切实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农村财务行为。一是抓好报账代理工作,按规章办理各项报账业务,符合制度的开支不停不扣,及时办理,不符合制度的票据坚决退回,全年累计代理报帐317村次;二是抓好专户代管资金工作,杜绝村级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等问题发生,12月份专户代管资金920万元;三是协助社区督导落实好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工作,做到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2、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拟制定减负工作意见,强化减负工作职责,实行减负“一票否决” 制,特别是建立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积极稳妥解决农村土地征占中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农经统计工作 篇6

左站长首先向记者介绍了过去一年省农经总站取得的工作成绩。2010年是“十一五” 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省农经管理总站确定了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力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全面完成农业保险任务、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重点工作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二是加强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从总体看,我省的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全国试点数量最多、工作进程最快,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三是稳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新增20个县(市、区)和40个乡镇成为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0年我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41.2万公顷,比2009年增加2.2万公顷,增幅5.6%。

农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调整和完善政策,指导全省保险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全省农业保险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在此基础上代领导小组起草了《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全面指导全省农业保险工作。二是启动了承保日报制度,随时掌握各地参保进度。对各地承保进度情况每天调度一次,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三是开展了阶段性调查,及时发现解决保险期间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成立专门调查组,选择重点地区和县市,深入到村屯、农户,对承保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针对去年我省出现的暴雨和洪涝灾害,及时下发文件对灾害情况开展统计,并深入重灾县市开展调研工作。四是召开了全省农业保险承保情况调度会,及时分析农业保险形势,研究解决当前保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农业保险工作。五是开展了审计调查,及时发现解决保险期间出现的问题。省农村审计站对全省15个县(市、区)2009年度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情况以及经办机构代理费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面落实了“三项制度”。围绕省纪委落实“三项制度”,加强“三资”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做了5项工作。一是根据《关于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贯彻情况督查调研的通知》(吉农廉办〔2010〕4号)文件要求,按照省农廉办的统一部署,于2010年6月中上旬,采取抽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四平、松原2个地区、5个县(市、区)、12个乡(镇)、2个村的“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并形成了督查调研报告。二是起草了《关于<吉林省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说明》和《关于上报<吉林省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请示》。三是参与筹备了4月26日召开的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四是针对白城市、辽源市、镇赉县等地在落实“三项制度”过程中的好做法、创新经验和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内容,编辑下发了11期简报。五是组织召开了全省落实“三项制度”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全面加强农村审计工作

一是结合村级换届选举,部署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力保障了村级选举的顺利进行。二是组织开展了农业保险专项审计工作,对全省9个地区的15个县、85个村、502个农户的2009年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兑付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据统计,2010年全省各级农村审计站共审计6658个单位,审计金额35亿余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8余起,涉及金额2578.62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管理统计工作

为全面掌握基本资料、基础数据和基层情况,设计了6大类、16张统计表格,涵盖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审计监督、政策性农业保险、农经教育培训、农经体系建设、农经信息化等方面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吉农经发〔2010〕7号),对农经统计的时限、汇总、上报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

根据全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在东丰县和梨树县开展了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探索,由县级农经部门组织协调当地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和参保农户开展银保联合,将银行卡作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卡,一卡两用,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降低了保险公司工作成本,同时降低了农民贷款门槛、减少金融服务程序,实现了银行、保险公司、农民三方受益的效果。

积极参加 “政行风”热线和“12316新农村热线”,解答农民来电咨询

一是积极参加走进“政行风热线”直播间活动,接受农民来电咨询,通过电台为农民答疑解惑。并对热线中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调查了解情况,形成《关于“政行风”热线直播间农民提出问题的答复反馈情况报告》。二是参与“12316新農村热线”,通过热线电话、广播电台、电视专栏解答农民咨询。半年来,通过“政行风热线”和“12316新农村热线”接待农民咨询2800余件。

左站长针对今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调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体系。二是积极推进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进程。三是加大仲裁工作力度,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四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全面做好农业保险工作

根据省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大农业保险工作推动力度。一是开展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审计调查。对2010年全省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二是开展农业保险调查研究工作,科学地确定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保险的目标与任务,为省级补贴预算提供依据,使农业保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三资”管理工作。努力推进“三资管理”省、市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制。确保代理制工作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巩固和强化农经工作。三是探索设立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联系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城市近郊选择一个经营性资产较多、自主产业比较发达、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作为省里产权制度改革联系点。

继续强化农村审计工作

以专项审计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总结银保互动试点工作经验

将积极开展调研,就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开银保互动试点积累经验。

农经统计工作 篇7

1.1 农村财务工作不够规范

首先是如报帐工作缺乏时间观念,各项财务收支主要由村主任直接负责,与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使村干部与财务之间,缺乏了相互的监督,不利于工作的长期发展。其次是财务在支出过程中,缺乏手续的正常流程,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财务部门的设立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1]。财务部门遇到财务支出问题时,不能有效地做好记录工作,没有明细支出记录,长期发展中将出现乱账的现象,出现严重的账务漏洞问题。同时,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整理出规范有效的数据,从而不能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

1.2 农村对于资源运用不合理

农村集体资产运用不够合理,对于集体资产的招标、租赁等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只是由个人村干部随自身的主观意愿而定,对村民没有实行公开原则,导致内部矛盾的出现。此外,对于闲置的荒地等,不能及时进行登记,导致工作内容不清,导致工作内容混乱。在村集体承包中,没有按正规程序进行。部分承包户承包合同不规范,甚至出现合同缺失等现象,使得合同登记工作没有清晰的记录,或者出现承包期限或长或短的问题。同时,对于合同和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也不够规范,对其不分类、装订的情况时常存在。

1.3 农经部门自身的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受到体制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工作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导致出现问题,不能进行处罚;出现内部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具体工作职责混乱等情况,当真正出现问题时不能找到直接责任人。加之,相关机构不能尽其职能,工作人员专业不能专职,业务工作时间不能有效地得到保障,导致专业知识上欠缺精良化。而且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多是兼职人员,导致出现一人多岗的局面,缺乏专业性,不利于农经工作长久且稳定的发展。

2 规范农经工作的措施

2.1 实行及时报账制度,健全账目应用体系

加强农经部门、会计部门与出纳部门的联系,改善相互脱节的现象。实现会计管账、管出纳,出纳管账户、管资金等模式。会计和出纳之间在履行好自各自职能的同时,要做好相互交接的工作。加强票据整理工作的规范性,一方面,要不断进行票据的统一整理,制定相应的票据领取制度;另一方面,要对资金进行统一登记,做到票款同行,确保账目及时更新[2]。在账目支付登记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对于内容不清、支出理由不合理、没有审批人的票据不予核销。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对于农村审计程序进行规范化,建立工作责任制度,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到人,遇到问题时及时找到问题的关键,根据情况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财务的记录数据定期进行公布,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及时给予解答。

2.2 对于集体的资产实行公开招标方式

对于集体的资产实行公开招标或委托制度,不允许个人私自招标。相关工作需要经过村集体会议决定后,上报上级农经管理部门,再公开面向社会进行招标。招标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内容,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登记模式,对于相关的资料和档案可以派专人来管理。而且,要进一步细化资源发放和占地合同,摘要和数据要做到记录清晰以便于查询。同时,要加强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升级农经工作站的网络软硬件设施,对于网络数据进行及时搜集和更新,使土地流转、资产资源等信息实行网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等全面快速发展。

2.3 提高农经工作者的素质

农经工作就目前而言已经有了重要的影响,在处理农村利益关系、农村政策的巩固方面也有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农村集体财产和农村承包合同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要取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经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执法职能,提高工作的权威性。同时,提高农经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育出一支专业素质高、办事效率高、工作配合密切的高素质团队,以求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此外,要加强服务能力,强化个人职责。相关部门根据自己职能对农经工作人员做好指导工作,落实好奖惩责任制度,遇到问题责任到人,为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以切实保证农经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高效、高质量的农经工作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农村和谐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在科学管理制度中不断创新,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才能弥补工作中的不足,高效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促进农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农经工作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事业顺利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不断在传统农经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农经工作的规范化,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薄存楼,任义琴.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做好新世纪农经管理工作[J].山西农经,200(11):36-40.

[2]韩学虎.推行村社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农村经济,200(68):125-126.

对当前农经管理工作的忧虑与思考 篇8

农经工作主要突出农民负担监管、土地承包及流转、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四大管理职能。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抓工作:

一是强化减负责任,落实惠农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严防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减轻农民负担成果;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规范村财管理,加强村财审计,从严查处问题,进一步理顺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三是坚持基本制度,抓好土地承包,拓宽工作思路,搞好土地流转。进一步放活土地流转市场和做好土地经营文章;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扶持,探索发展模式,切实有效指导。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是完善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强化教育管理,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建设一支风清气正的农经干部队伍。

二、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困惑

(一)认识不到位

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少数基层领导不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减负就是给乡镇找“茬”,村财乡(镇)代管是给村干部出难题,土地换证、土地流转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做起来应付了事。乡镇经管干部大部分时间充作乡干部使用,不知如何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农经工作。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二)法规不健全

农村经济管理担负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审计等行政执法职能。执法内容多。任务重。政策性强。但由于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农经部门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农民负担监管、土地合同纠纷调解、农村财务审计等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责权不对等

农村经济管理担负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的管理职责。工作面广、工作任务重、工作责任大,尤其是农民负担监管,是“四个确保”之一,可谓责任重大。但农经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无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无位置,在工作开展中有责无权。

三、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必须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要把农经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工作。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切不可忽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应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职能。

(二)必须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法规

农村财务审计、土地纠纷调解、农民负担监管等工作,都是一些政策性非常强的行政执法工作。虽有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几部法规.但农经部门配套的法规少,执起法来仍无章可循,不敢理直气壮。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确保农经执法顺利开展.确保农村经济秩序大局稳定。

(三)必须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

农经部门工作职能多,工作任务重,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线长面厂,队伍现状与担负的工作极不相称,亟需加强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乡镇站所人员,解决“有人干事”和“能够干事的问题;要保持农经队伍稳定。解决农经干部不务正业的问题;要加强农经队伍的管理,强化农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逐步提高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作风踏实、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

(四)必须保证农经工作开展经费

农经统计工作 篇9

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

在本文中主要对农村经济管理计算机监督系统进行说明, 该系统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管理控制台系统和领导查询监管系统2个系统。农村经济管理控制台系统主要包括农经统计、农村土地承包、财务计算等子系统, 主要的功能就是农经管理工作人员对日常财务、会计报表、农经统计等工作进行处理;领导查询监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当各会计完成这些任务后, 领导以及业务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农村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查询, 并进行日常的监管与控制, 2个系统相辅相成, 为农经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平台, 进而有效提高农经管理工作的效率。

2 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经管理工作中的效果

通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系统, 而系统的设计为农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进一步深化了农村财务监管工作, 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 可以让领导通过网络系统对每个农村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 可以尽早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抵制公款私存、挪用公款等行为, 从而有效确保了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2], 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对工作进行随时的监控, 也促使农经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

2.2 进一步提高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 加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

随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系统的建立, 通过相应的技术可以将财务数据进行公开, 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的透明度及可信度。财务的公开, 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对财务的监管中来, 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3 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 有效提升了农经管理水平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系统的建立, 对每一项工作都设置了相应的工作流程, 在进行工作时, 只有按照具体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工作的完成, 这就极好地规范了工作的程序, 避免工作人员滥用私权。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农村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为决策层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 从而保证决策层进行科学的分析,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2.4 进一步提高了农经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农村经济管理系统的建立, 使得农村经济的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之前,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极为繁重, 而且由于各个村镇之间的会计业务水平的不同而经常出现账务处理不统一等问题, 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建立了农村经济管理系统后, 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 一位会计人员就可以完成之前几人的工作任务, 而且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账务进行统一处理并进行分析, 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以及完整[3]。此外, 监管系统的建立也极大地便利了领导的监管工作, 在以前, 领导必须等待各村的财务数据送到才能进行查询, 如今主要通过网络即可快速地查询到各个村的财务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情况, 极大提高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用计算机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也极大地保证了工作的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每一个发展领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作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也成为了必然,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不但可以提高农经管理工作的水平, 同时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 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海英.浅谈网络财务管理系统[J].商场现代化, 2012 (36) .

[2]马春燕.完善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业, 2012 (08) .

农经图书市场分析 篇10

一、概述

农经图书,凡是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图书都可以归类为农经图书,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论研究性质的,二是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的。

农经图书的出版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有限、科技含量低、受教育程度低等不利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但与之相悖的是,较之其他图书,农经图书仍然是薄弱环节。不论是理论研究性质的书,还是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书,较之其庞大的读者需求,都有较大的缺口。

二、市场分析

农经图书匮乏有多种原因,因为其市场的特殊性,农经图书存在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其市场优势,避开劣势,做大做强农经图书,使其满足读者需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势:

其一,市场细分多样化,需求多元化。农经图书根据读者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很多门类。仅实用技术推广方面,就可以分很多类别。诸如,适合农村儿童、农村青年、农村老年人、打工者、务农者,又可以根据从事务农工作的不同,分种植、养殖,同时还可以根据养殖种类的不同,分为很多类别,市场细分多样化。而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又是多元化的。这就带来了广阔的图书市场。

其二,导向明确,借势营销。农经读物有特定的读者群,可以通过渠道营销。诸如涉及桑蚕内容的,针对性地专门找相关部门及系统来营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农经读物也可借势营销,针对各个部门搞的农家书屋工程和文化下乡工程,以及扶贫工程等,可以带动农经图书的销售。使其顺利地走入农村读者中。另外,利用农村节日隆重的特点,可在节日期间,组织相关内容的图书下乡。

其三,品牌导入,加大图书内涵。可以挑选一些已经受到农经图书读者认可的选题,依托成熟稳定的读者群进一步挖掘开发。例如某些种植园艺、畜牧养殖、食品烹饪、服装缝纫、绒线编结等实用性科技图书做得很有规模,可以在此思路基础上,从形式和内容上继续深度挖掘,开发更多的图书。

(二)劣势:

其一,跟风严重,品质不良。尤其是一些生活类书和实用技术类书,跟风的现象很严重,导致图书质量下降,使读者看不到优秀的图书,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二,定价偏高,华而不实。目前市面上有些图书图文混合,装帧精美,用料精良,造成价格畸高,不考虑读者的承受力,农经读物的作者相对来说承受力偏低,图书应以实用为要,图片以能说明问题为准。

三、发展建议

(一)特色化发展。

要针对多元化需求,针对细分市场找准切入点,做出特色。如农村儿童读物,要针对农村儿童的特点,在内容上着重反映农村生活。再如做种植类图书,要说明文字清楚明白,内容全面丰富,形成规模。真正让读者一册在手,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能处理所面对的问题。

(二)量身订制。

从读者的角度来选题,在农村读者中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读物。针对某一地域的某类读者需要,可以适时地出版相应的读物。例如,针对村官日渐趋多的现象,出版《村官实用手册》,帮助村官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做好工作,助推农村发展。针对留守儿童,可以提供丰富其精神世界、理解父母外出需要等内容的图书,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抓热点难点。

针对农村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给以答疑解惑,如目前农村条件趋好,保健受到重视,但是农村居民保健又有其特定的环境,因此,要针对这种环境,结合生活方式,提供适合他们的保健知识手册。

(四)产品创新。

农村节日气氛浓厚,可将表现节日特点的图画等形式与知识结合,创新表现形式。如通过年画、窗花、对联等表现农技知识、保健知识等。

(五)引导与服务。

对于农经读者,不仅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读物,更要引导他们多思考,自己动手来写作。不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技术的推广使用,都应该有究根到底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并积极地宣传自己的观点,以交流提高。山西太谷县政协主席陈春生在其专著《“三农”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中的《关于农用土地权属概念的探讨》一文即是对土地权属这样一个概念从形成基础、演变延伸、初步界定等方面作了思考,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农经工作者,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基层实践者,都应该多思考、多动笔。古来圣贤多寂寞,只有文字留其名。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诉诸图书,会很好地流传开来,会产生争鸣,会有助于交流提高。

农经统计工作 篇11

一、永川区农经体系建设概况

近年来,永川区“三农”工作稳中有进、势头良好,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的积极变化。农经部门一直是区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坚持先行先试,在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财政支农资金农民持股、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林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量化确权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一)永川区农经体系现状

全区共辖23个镇街办事处,208个行政村、2523个村民小组、24.1万农业户,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调查核实为105.81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3.5万个。2001年机构改革后,保留了区农经站,属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定编规格17人,现有在岗人员12人。全区23个镇街农经站全部被撤销,农经工作的职能职责因各镇街工作划分不一,因此归口单位也不尽相同,有将农经工作的职能职责分解到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的,有分解到镇街财政所的,有分解到镇街经发办等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23个镇街有专兼职农经工作人员145人,其中从事农经统计工作的36人、从事农村财务和收益分配管理工作的51人、从事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的30人、从事农村新型主体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指导服务工作的28人。按人员管理归口划分:财政所的兼职人员44人,农业服务中心的兼职人员70人、经发办的兼职人员31人。按编制划分:事业编制人员81人,参公编制人员27人、公务员编制人员32人,临聘及公益岗位人员5人。撤销了镇街农经站后,职能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70人,镇街农经站 75 名农经工作人员因身份(事业编制)调整到其他站所;目前镇街基本没有专职农经管理人员,部分镇街具体农经工作仍由调整到其他站所的原镇街农经工作人员办理。

(二)永川区农经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永川区农经管理机构在改革过程中撤并转,历经多年建立的基层农经管理体系被完全打乱,农经管理机构在基层出现断层。随着统筹城乡的发展,农村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基层农经体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体系不够健全,机构性质与承担职责不匹配,队伍素质与履职要求有差距,工作手段与承担任务不相称。

1.业务素质不强、农经队伍不稳。

农经业务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人员变动随意性大,完全由镇街做主,农经人员调进调出,区站无从知晓。全区农经工作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小,相当比例的人员是从其他机构转调或临时抽调的,缺乏农经或农村管理工作经验。

2.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

基层对农经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认为工作是虚的,抓与不抓与自己的政绩业绩考核关系不大,大多数人员的精力用于镇街的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只是“蜻蜓点水”,完成一些硬性任务。对农经工作形成表面化的现象,影响农经队伍整体活力。

3.人员工资待遇低、晋升职称职务难。

农经体系大多数人员工资待遇和职称难以落实,评定职称和晋升职务难,使得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导致农经队伍不稳定。

4.农经工作职能交叉,监管难以落实。

永川区镇街农经体系实行“条块式”管理,使业务指导和监管难以落实。一方面,造成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另一方面,上下关系没有理顺,给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管带来严重影响。

5.农经体系不顺,业务素质不高。

“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不利农经工作安排,人事安排由组织人事等部门掌握,日常工作由镇街政府安排,实行属地管理,农委负责业务指导,虽有助于统筹安排工作,但存在着管人不管事,管事不管人的弊端。镇街大部分农经人员现合并在农技部门,人员分散,不便管理。

6.同工不同酬,缺乏激励机制。

永川区农经工作考核评比较单一,体现不出先进与业绩,缺乏激励机制,干同样工作工资水平低于公务员,同工不同酬,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

7.工作经费短缺,业务经费少。

农经体系承担着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与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多项职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需要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目前,镇街机构经费预算较低,镇街农经工作没有独立的经费安排。人员经费少,导致面向基层农经人员培训少,农经调研基本停滞,农经统计日益边缘化,影响了农经人员素质的提高。

8.农经体系监督管理处罚难。

农村经营监督管理职责和社会化事务管理严重弱化,区农经站属于参公事业单位,而乡镇农经干部属于事业单位,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开展监管工作缺乏权威性。在维护农民权益,查处违法行为时,只有调查权和建议权,没有处罚权,造成一些问题查而难处。

二、永川区基层农经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保障。

农经工作是及时反映农村基层发展实际情况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保障。

(二)实行农村财务代管的重要保障。

目前,永川区全面推行农村社区财务代管制,23个镇街对村社财务进行代账式财务代管。只有建立完善基层农经体系,才能有效规范农村财务、农民负担、收益分配等方面工作,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山西农经》杂志征稿启事 篇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对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给农村经营管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提出了新课题。《山西农经》定位于“农经交流阵地, 成果发布窗口, 学术研究平台”。栏目包括前沿聚焦、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信合金融、合作组织、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三农论坛、工作研究、调查思考、理论探索等。

欢迎各级农经干部、农经理论研究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 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农经基础工作等, 特别是围绕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等热点, 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 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联系电话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2 000~3 000字为宜。来稿文责自负, 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4.文稿中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 题目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序,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 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 空一格写标题, 每个层次序号一律左顶格书写, 如“1×××;1.1×××;1.1.1×××;1.1.1.1×××;列项说明用a) , b) ; (a) , (b) ”。

5.图表应有自明性, 且随文出现, 插图须符合制图标准规范, 图中文字请标注于相应位置上, 并标明图序、图名。

6.文稿中请用GB 3100~3102量和单位中规定的符号。量的符号用斜体, 单位的符号用正体。

7.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列在文后。如期刊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J].期刊,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 页码起止.

上一篇:预科数学教学下一篇:网络阻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