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词》

2024-10-07

《红豆词》(精选3篇)

《红豆词》 篇1

刘雪庵,中国近代作曲家,是黄自先生的学生。为中国现代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歌曲为主。有艺术歌曲、流行歌曲、儿童歌曲、还有抗战歌曲及、钢琴曲、电影配乐等。《红豆词》便是他为数不多的艺术歌曲里的其中一首。刘雪庵的《红豆词》当时是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 彤所托,为其话剧《郁雷》作一首主题曲。此《红豆词》与《红楼梦》里的《红豆曲》非同一曲,但词义却完全相同。滴不尽、开不完、睡不稳、忘不了这些歌词唱出了贾宝玉对大观园中重女子悲切命运的感叹,特别是对自己的心爱之人林黛玉,同时也表达了他不变的情和痴。歌词从里一个侧面道出了痴情儿女不尽的相思之苦, 洒血泣泪的苦愁之心。这首小曲原本是贾宝玉在酒席间即兴演唱的小调,担当贾府败落之后《红豆曲》再次奏起,唱的却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三十年代中期中国正处在乱世之中,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山河犹在,国之将破。所以,刘雪庵这首《红豆词》又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面对民族存亡局面,此曲更多的是《郁雷》般的挣扎与呐喊。可以说这首《红豆词》同样也是朱彤教授想要抒发的民族的屈辱、苦痛之情,同时也借此发出中华民族的挣扎抗争之声。

《红豆词》歌词选自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这是一首倾述爱情的词。“红豆”是古代文人用来指代相思的一种寄物。唐代诗人王维的《红豆》中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在《红豆词》中“红豆”是指代像血一样的眼泪,一颗一颗犹如红豆一般, 主要指年轻儿女的相思之苦。歌词中第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直接引出全曲的爱情主题,“泪”字在《红楼梦》里出现了数不清的次数,可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记载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的“血泪史”的巨著。以第一回讲的“还泪之说””故事开始, 到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为止,其间对林黛玉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她生来便与泪水结下不解之缘。爱人的相思之泪向春柳春花一样周而复始,连绵不断。因为爱情又引发出之后的“开不完”、“睡不稳”、“忘不了”、“咽不下”、“瞧不尽”相思成灾、难以割舍。这种灾情犹如“隐隐青山,悠悠绿水”无穷无尽,难以收复。侧面透露出人的无奈之举,相思之苦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红豆词》是带小调色彩的五声羽调式,曲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此曲体现出了刘雪庵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即利用中国传统调式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手法。整首曲子的旋律简单朴实而动人,加上中国古典韵味的调式和行板的速度,用一种吟诵似的吟唱表达了含蓄的中国传统爱情观念。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形成首尾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整首歌曲的情感脉络伤感而含蓄,但也绝不是只有爱恨情仇,也包含作曲者面临国家危难局面的痛苦与伤感。

《红豆词》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艺术歌曲,总体是以愁绪为主, 所以整首歌曲的力度都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太强,要符合艺术歌曲的审美标准,不能像唱咏叹调一样表达情感冲突,要不就难以表现绵长的“相思苦”。像原唱周小燕教授的音量处理就非常到位,是我们学习演唱这首歌的最好范本。同时我们还可以多听一下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这些都对演唱好这首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学习美声的歌唱者也可以从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揣摩此曲的用声的。如:如歌曲《我亲爱的》、《阿玛丽莉》、《移动的月亮》等。

歌曲速度标记为行板,不要随意改变歌曲的速度,必要时可作相应的调整,但作品的整体速度要有一个基本的基调。速度减慢会使整首歌就会显得拖拉沉长,本来的相思之意就会变成愁怨之声,速度太快又会失去古典诗词诵唱的特点。艺术歌曲讲究声音的连贯,气息的均匀,所以演唱《红豆词》时要注意断句的时候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气口要轻出轻进,连接自然。歌曲的前两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情绪是含蓄的伤感与惆怅,虽然有血泪之词,但要注意艺术歌曲的特点,不能过分强调血与泪的戏剧性。要用流动的气息,忧伤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情思。起声以软起为主,但声母要清晰,要用轻微的摩擦来保证气息的流畅,从而得到流动的声音。

歌曲中有很多休止,要充分保证其时值,不能随意延长。“如睡不稳,忘不了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几句之后的休止。如果随意延长就不能准确表达承受爱情之苦的年轻儿女内心的压抑与烦闷。“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这两句的重复可做情绪上的调整,这两句旋律以三度加四度递进,声音由低到高进行。所以,第二句在情绪要有一定的发展,情感上较上句更加要强烈一些,这样以便引出“啊”的感叹。“啊”的感叹也像郁雷的感觉,虽然是雷,但没有雷的轰鸣、没有雷的响彻天空。是忧郁之雷,憋屈之雷。就像当时的国人只是心里的抱怨,没有彻底的反抗之决心。这点正像宝玉和黛玉一样,生在封建家庭就注定了任人摆布而无力抗争。只能发出忧郁之声,而无私奔之念。所以,“啊”字的高音应取弱唱,而不宜歇斯底里。在“啊”的控制下引出最后一句“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这样作品首尾呼应,从“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到恰似遮不住青山隐隐,流不尽的绿水悠悠。”这样首尾呼应正吻合了《郁雷》的中心思想。

《红豆词》 篇2

关键词:《红豆词》,图形,背景,古诗词,翻译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或是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长久以来,中外很多翻译家都致力于中国古代诗词的翻译,将中国古代诗词译成各种语言,试图把中国文化中的这一朵奇葩与世界共享。各位译家的译作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分别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海内外读者。像我国北京大学的许源冲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的Herbert Giles教授就是中外广大译诗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中国诗词的英译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古代诗词多姿多彩,意韵深远,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骏利。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诗词的创作过程当中还是在解读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认知因素,所以在中国诗词英译过程中只从传统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意义的角度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分析古代诗词将会使译者对诗词有更透彻的理解,从而使其对古代诗词翻译有更明确的认识,最终达到对诗词更通透的翻译。该文以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首《红豆词》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进行分析,并对该词的翻译进行探讨。

1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性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是空间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1]

根据“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也就是说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悉知和理解为同一东西,容易被感知为图形的事物一般具有完整的形状、结构和连贯性,所以较容易被悉知和识别。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鱼在河里时,人们习惯于将鱼当作图形、把河当作参照物或背景,在英语中我们也常用这样的表达式The fish is in the river。而几乎不说The river is around the fish。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是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的。上例中的fish和river表现出的是一种具体的方位关系,我们可以将方位介绍的意义理解为图形—背景关系。

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2]Langacker(1987)则根据突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进行了以下论述:“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悉知上比其余部分(背景)要‘显眼’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3]他同时还指出图形与背景相区别的一种自然体现:“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相对密集的区域,具有被选作图形的强烈倾向。”由Langacker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平时的话语理解成一个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说具体的话语是图形,它定会被恰当地包含在一种背景中,因而产生出一副完整的图画。我们都知道语言中的图形背景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可以是空间中运动事物或方位事件中相关的两个实体,也可以是在时间上、因果关系上或其它情况中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这些不确定因素则成为我们研究语言中的图形—背景时最关键的问题。

语言学家Talmy曾给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分别列举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便是: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确定;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而本文要分析的《红豆词》的语言则是实体的概念化。因此,可以把诗词当作一种抽象化了的视觉场进行图形—背景分离的认知分析。

2《红豆词》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本文对该词的语篇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诗词的语言角度;另一个是从诗词的艺术角度。这两个方面都在《红豆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1 语言特点

诗歌往往因篇幅限制,言简意赅,而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想空间。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不会将所有的事情和感情交代清楚,而只会选取几个代表点,而这些代表点足以激发读者思维中的概念系统,从而在头脑中将这些概念形象化。在《红豆词》中,诗人把泪、春柳春花、风雨、愁、镜子等各种景、物以一种有画面感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看似简单,实则韵味、感情尽在其中:为心上人而流淌着不尽的相思血泪,为心上人而抛撒着无尽相思的红豆;为心上人洒泪,为心上人憔悴,为心上人相思。这首词虽为宝玉所唱,但却是在唱他的意中人林黛玉,描写了一份刻骨铭心的恋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难以忘怀。

诗歌的语言在形式上看来是简单的,甚至有时有些只言片语,因此以往所进行的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研究就远远不够了,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主要靠心智上的连贯来获得。[4]诗歌的语言通常通过激活思维的微观世界而激发相应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

2.2 艺术特点

诗歌通过变化焦点和移动方位来展现真实的景色和物体。一般会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画面,而这幅画面怎样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要靠诗词作者不断地变换焦点,使得所呈现的画面有动感和层次感。从认知的角度讲,焦点的变换就是认知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变换和转换。[5]

2.3 认知基础

诗人在创作诗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景和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在识别这些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同等地进行意象的转换,总是会有一些突出的被识别为图形,而另外一些可能会被识别为背景。[6]这样,在诗歌被创作出来之前,眼前的景物中图形和背景已经被分离,于是创作者也会在诗歌语言中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创作者创作诗歌,推敲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绘制图画的过程,绘制图画就当然要把这幅画中要突出什么,并且用怎样的方法来突出考虑在内。

3《红豆词》的图形—背景论分析及其翻译

《红豆词》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整首为: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这首词实为宝玉与一群“富贵闲人”在一起喝酒时所作酒令的一部分,虽为宝玉所做,实则描写的是黛玉的悲惨境遇。词中有景有物也有人,景、物、人三者相互辉映,深动形象地将黛玉的苦闷、哀怨以及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本来极其抽象难懂的内心情感变得如此真切,让读者感同身受。所以译者在翻译这首词时,应注意词中所蕴含的气氛与韵味,争取保持原词的艺术效果。下面就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来探讨图形—背景理论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及其翻译的巨大作用。

《红豆词》的十句歌词以排比的方式一气呵成。该词的独特性还在于每句都以“不”与不同的动副词搭配形成三字顿“滴不尽”、“开不完”……,反复吟咏,将缠绵悱恻的情感和相似憔悴的面容表现得动人心弦、淋漓尽致。

开篇两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形成鲜明对比。将“相思泪”比作“红豆”,不仅給泪赋予了情感,而且这种比喻使得读者对所描写的黛玉的思绪更加了解、同情。“红豆”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恋相思之情。所以,把“相思泪”比作“红豆”就更加深了流泪者的相思之苦,主要强调的还是这个被赋予感情的“相思泪”。因此在这句词中“泪”为图形,“红豆”为背景,来起到烘托作用。“春柳”、“春花”以“画楼”为背景,渲染一种百花齐放、春机无限的美好画面,和第一句形成强烈反差,目的就在于使黛玉饱受思念之苦的伤心情绪更加分明。所以在翻译这两句时,要以“相思泪”与“春柳”、“春花”为重点、焦点,其他只起辅助作用。这样才能表达原词的意图。笔者试将其翻译成“still rolling down like dropping red love-beans are my endless blood-tears of longing,still blooming everywhere untold about the painted pavil-ion are spring willows and flowers.”

紧接着两句“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一句写景,一句抒情,又一次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突出了“风雨”与“愁”这两个图形。“黄昏”作为背景,在中国诗词中有其独特的韵味:在夕阳之下而黑夜未临之际,情绪最不稳定。再加上风雨交加,此情此景不难想象。故此处“黄昏”虽为背景,却很能体现“愁者之愁”。此处两句可译为“still tossing along I hear wind and rain lash the gauze window after dusk,still haunting my mind are sorrows of new and old.”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两句写出了黛玉因相思之苦,昼不能食、夜不能寐,形容日渐消瘦。可见相思之深切。通过对两句中图形的描写,鲜明表达了何为相思之苦,是黛玉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两句试译为“still choking in my throat are food and drink,still reflecting in the mirror is my lean look.”

最后“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四句,又一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眉头”、“更漏”比作“青山”,“绿水”。但此处“青山”、“绿水”作为背景,与以往有不同的喻意。而“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则为这几句中的图形,他们其实是指“黛玉的愁”,如“隐隐青山”、“悠悠绿水”延绵不断,怎一个“愁”字了得!整首词的氛围到此处由胜。翻译时定要将这种氛围译出,把握作词者的巧妙构思与安排。不知可否将其译为“still clouding on my brows,still ticking in the watch,is my grief,like green mountains stretching beyond and beyond,like blue rivers flowing on and on.”

所以,以图形—背景理论为认知基础分析整首词,突出焦点,即作词者想要表达的重点,以背景为依托,笔者将整首词试译为:

Still rolling down like dropping red love-beans are my endlessblood-tears of longing,Still blooming everywhere untold about the painted pavilion

Still blooming everywhere untold about the painted pavilion are spring willows and flowers,

Still tossing along I hear wind and rain lash the gauze window after dusk,

Still haunting my mind are sorrows of new and old,

Still choking in my throat are food and drink,

Still reflecting in the mirror is my lean look,

Still clouding on my brows,

Still ticking in the watch,

Ah!is my grief,

Like green mountains stretching beyond and beyond,

Like blue rivers flowing on and on.

4 结论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语言的研究,诗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对于诗歌,仔细品读的过程就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和分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鳞次栉比的令人震撼的画面和情感。而在古诗词翻译过程中,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分析不但对古诗词的翻译有所帮助,而且扩展了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156-170.

[2]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73-77.

[3]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1-3.

[5]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红豆词》 篇3

古有诗云:“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可见“红豆”历来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爱情与思恋的象征。作者落笔就用如此诗情画意、多情浪漫的“红豆”做题目, 显然从一开始就已走入爱情的迷宫之中。深处迷宫而不迷路实在困难, 所以即便本意写女主人公江枚的革命成长历程, 但却拗不过“情”, 终成爱情主题。作者一路写下来, 从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知、相恋写到最终无法相守再到爱情在心中变成永恒, “情”字贯穿全文。也许, 在作品被创作的当时———20世纪中叶的中国———在独特的社会大背景, 复杂的人际关系, 以及微妙而又敏感的政治环境下, 《红豆》中那纯粹而又自我的爱情的出现会让很多人惶恐不安, 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批判。但让我不解的是, 为什么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甚至是21世纪之后, 《红豆》依然要被人从其革命的角度去解读、去欣赏。至少在我看来, 《红豆》传达的是一份纯粹却又经不起挫折的爱情。

我十分欣赏与肯定江枚和齐虹的爱情。我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能够拥有纯粹的爱情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他们的爱是源于共同的精神追求与渴望, 源于彼此灵魂的无阻碍的交流与共鸣。艺术与文学给了他们共同的话题, 对音乐独到领悟所产生的心灵会话让他们更醉心于彼此。当然, 也许没有这些, 他们也会产生爱情, 因为他们几乎就是一见钟情。“江枚想, 这人虽然抬起头来, 但是一定没有看见我。不知为什么, 这个念头, 使她觉得很遗憾。”这样简单的一句话, 甚至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 只是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描写出来, 可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清楚地看出江枚对“这人”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渴望。而在日后的生活中, 虽然还并没有与齐虹有正式的接触, 但是齐虹却似乎已经成了江枚生活的一部分, “她觉得清秀的象牙色的脸, 不时在她眼前晃动。”“他送她到西楼, 冷淡地点了点头就离开了, 根本没有问她的姓名。江枚又一次感到有些遗憾。”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却如此清晰地描绘出情窦初开的女孩略微紧张、略微渴望而又矜持难熬的心情。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给原本就美好的爱情增色不少。至于齐虹对江枚的一见倾心就更不必说, “谁能不看见你!你像太阳一样发着光, 谁能不看见你!”这样热烈而真切的表白让哪个女孩子听都会动情。颐和园之行将他们的爱情升华, 像所有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一样, 他们感到那样幸福。“‘我是你的’江玫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了, 她靠在齐虹胸前, 觉得这样撼人的幸福渗透了他们, 在灵魂深处汹涌起伏着潮水似的柔情, 把她和齐虹一起溶化。”如此这般深情好似童话仙境, 让人不免怀疑是否会有这样的爱情存在。但是他们的爱却是真实的, 虽然爱得那么深, 那么痴情, 但和所有恋爱中的男女一样, 他们也有矛盾和争吵。他们不停地争吵、哭泣、和好、再争吵, 并把争吵、哭泣变成了他们爱情的一部分。“这种爱情就像碎玻璃一样割着人”, 他们虽然都把话说得那么决绝, 却还是形影相随。再决绝的话语、再激烈的争吵也无法消损两人心中强烈而深刻的爱情。即使是在最后, 俩人不得不斩断情缘再不往来的时刻, 彼此也在深深思恋着对方。江枚因担心见不到齐虹最后一面而“两腿发软”“心里在大声哭泣”;齐虹直到最后时刻都对江枚抱着一丝期待, “也许他还希望江枚会忽然同意跟他走”。两人虽然就此分手了, 但并不是爱情的终结。相反, 他们的爱情就好比那两颗红豆, 在两人心中成为永恒。宗璞十分真实地将这对恋人在恋爱中的欢乐、痛苦、缠绵描写得那么细致入微, 感人肺腑, 特别是将女主人公江玫内心深处的理智与感情, 现实与幻想, 依恋与决绝的尖锐激烈而又情思绵绵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出来, 写出了江玫心中“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情矛盾。这种对爱情的如泣如诉的抒写在那个以颂歌为主的“文学独白”的年代出现, 的确是引人注目的。 (2) 这段评价写出了我的理解, 我想这篇小说能够在相隔五十年之后依然能够打动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心, 主要是因为作者几乎用全部的笔力刻画男女青年如痴如醉、缠绵绊恻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也莫过于此, 心灵的碰撞、精神的共鸣、灵魂的相溶。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超越尘俗与凡世的羁绊达到永恒。这正是我对《红豆》爱情欣赏的原因。

肯定江枚与齐虹的爱情不代表我赞赏齐虹的爱。没错, 两人的爱情是很纯粹、美好而又挚烈的, 但是, 恰恰是齐虹过于挚烈、自私的爱, 才最终导致他们的分离。在我看来, 让两人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不是革命与爱情的冲突, 不是个人与集体的分歧, 而是齐虹强烈的占有欲和绝对自我的自私爱情观。“‘可是你知道我多么想和你在一起……———我想要怎样, 就要做到!’齐虹脸上温柔的笑意不见了, 好像江枚是他的一本书, 或者一件仪器。”齐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强迫江枚做她不想做的事情, 他认为他想做的江枚就应该服从。这种占有欲和控制欲并不是真正的爱的表现。爱是互相尊重, 彼此支持与理解, 是“如果你不愿意我绝对尊重你, 绝不勉强你”的那种心情, 可是齐虹的爱却与此相反。“因为他对人生不信任, 他对爱情也不信任, 他监视着爱情, 监视着幸福, 监视着江枚……”“我恨不得杀了你, 把你装在棺材里带走。”齐虹的爱已经由正常的美好的爱转变为强烈而可怕的占有欲, 变为一种扭曲的近乎变态的爱情。他的这种爱让我想起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安嘉和, 都是疯狂的可怕的爱。本来, 齐虹无论在外貌还是内在都可以算得上优秀的男子, 对待爱情却偏偏又如此偏执。我想本来作者主观上是把他塑造成一个自私、凶残、冷酷的革命反面人物, 但是这种塑造从反革命的角度似乎并不那么成功, 反而从人性的角度验证了肖素的评价“齐虹憎恨人, 他认为无论什么彼此都是互相利用。他有的是疯狂的占有的爱, 事实上他爱的是他自己。”“齐虹的灵魂深处是自私残暴和野蛮……”从当代视角来看齐虹, 没有人会受得了他那令人窒息的爱。齐虹虽本质不坏, 但依我看来他是有严重心理疾病的。

综上所述, 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解, 《红豆》是一部爱情小说, 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但与此同时, 也让我们明白, 仅仅只是精神与灵魂相交融, 并不能让爱情长久, 彼此的理解、支持与尊重才是永葆爱情之关键。

参考文献

[1]金士霞.红豆总相思——重读宗璞的《红豆》.西昌师范高子专科学枚学报, 2000年3月.

[2]朱栋霖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三, 1917-2000.

上一篇:虚拟货币不是货币下一篇:矛盾探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