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2024-10-21

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共5篇)

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篇1

1 引言

绿化苗木[1]是指由人工培育,用于造林绿化、园林绿化、道路绿化等一切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公共环境绿化的苗木,包括乔、灌、藤、竹等苗木,本文以乔木作为研究对象。绿化苗木是现代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化土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重要的物质基础。

绿化苗木种类繁多,云南市场上常见的就有200多种,还有很多树种亟待开发用于绿化市场,但国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虽然有些省份制定了相关地方标准,但指标繁杂不一,给绿化苗木流通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统一绿化苗木质量指标,规范绿化苗木市场,提高生产、经营的绿化苗木质量,本文针对云南市场的绿化苗木质量分级进行了研究。

2 绿化苗木的特点

2.1 绿化苗木的形态

根、干(小苗时称茎)、冠是绿化苗木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根为地下部分,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器官,干和冠是地上部分,干具有强大的支撑力,是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器官,冠是完成光合作用,为树木提供养分的器官。根又包括主根和侧根,冠又包括侧枝和叶。

绿化苗木是不断生长的活体,其生长包括了根、干、冠的变化,因此,为便于识别,可以根据绿化苗木的不同时期,把乔木分为小苗、中苗、大苗3个类型。小苗为地径小于或等于3cm的苗木,中苗为米径3~8cm的苗木,大苗为米径大于8cm的苗木。

2.2 绿化苗木的用途

绿化苗木被广泛用于荒山造林、城乡园林绿化、道路绿化等。在荒山造林中,要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抗逆性和将来的经济效益(木材产量)。在城乡园林绿化中,要考虑景观效果。在道路绿化方面,应注重景观性、通透性、抗阻性等更多因素。根据不同的用途,绿化苗木质量的指标应当符合使用要求。由于荒山造林受地理条件的约束,人工灌溉不易,常常以可塑性、抗逆性强的小苗作为主栽苗木,而不宜使用大苗。城市园林绿化、道路绿化因管护容易,常使用中、大苗木。

3 绿化苗木指标确定

绿化苗木因品种多、类型复杂,质量指标也较多,但是苗木质量分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质量的需求,质量指标必须以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市场惯例为准绳,兼顾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

对于乔木,由于大小不同,其质量判定指标有所不同。小苗的质量指标按照国家和云南省地方标准已经确定的容器苗指标为苗龄、地径、苗高,播种苗指标为苗龄、地径、苗高、根系;中、大苗的质量指标选择米径、土球直径、枝下高、苗高、冠径、分枝数(或侧枝层数)作为苗木的分级质量指标。

4 绿化苗木调查方法

苗木调查是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的基础,是获得数据资料,掌握苗木类型、苗龄,了解市场质量评价惯例的一个重要手段。

4.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云南省范围内绿化苗木重点生产产区和绿化苗木市场。主要包括滇东南的文山和红河、滇中的昆明和楚雄、滇西的大理等地州市,具体对象为绿化苗木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

4.2 调查方法

采用了云南省地方标准《育苗技术规程》DB53/T249-2008附录I《苗木调查方法》中质量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精度为95%。主要查看育苗档案,掌握苗木生产过程,与有关人员了解绿化苗木质量评价惯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一步明确绿化苗木质量指标。

5 绿化苗木分级方法

苗木质量分级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聚类分析法[2]和正态曲线分级法等,聚类分析法虽然能够客观地分析出苗木的临界值,但是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软件作辅助才能完成数据分析和分级过程,对于少量品种和单一的苗木类型很适用,对品种多、苗木类型较杂的分级不太适应。因此采用正态曲线分级法进行苗木质量分级。

5.1 正态曲线分级原理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所绘的曲线为正态曲线,在正态曲线中,任何一离均差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距离内所含数据个数的百分率,可用曲线内的面积来表示。只要知道数据及平均数,就可算出离均差。知道离均差及标准差后,就可由积分表查出面积,查出面积后就可知道数据出现与否的百分率。反之,如果知道了数据出现与否的百分率,曲线面积及平均数、标准差,就可用正态分布值公式求出所需的相应级别数据值,作为分级的指标依据[3]。正态分布公式如下:

其中:μ为正态分布值;x为所求级别数值;为该批数据平均值;s为标准差。优点:可根据以往苗木质量检测的经验值,确定Ⅰ、Ⅱ、Ⅲ级苗在一批苗木中所占的百分率,利用正态分布公式计算出Ⅰ、Ⅱ级苗的临界值作为分级的依据(图1)。

5.2 苗木质量分级原则

5.2.1 分级原则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标准的规定,以及国家对苗木质量管理的要求,苗木质量分为Ⅰ、Ⅱ两个等级,Ⅰ级苗通过努力能达到,Ⅱ级苗为当前生产条件下可用,Ⅲ级以下通称为不合格苗,应当予以淘汰。

5.2.2 原因分析

苗木质量是活体质量,与苗木的生长势成正相关,苗木生长势受遗传因子、种子生理、环境因子、生产管理、人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一批苗木中,同一批种子在同一地点,采用相同的生产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在同一时间内,苗木的生长势受遗传因子、种子生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总是呈现出长势比较旺盛、长势良好、长势较弱的势态,长势旺盛的,在苗木质量等级中划为Ⅰ级,长势良好的,在苗木质量等级中划为Ⅱ级,长势较弱的,在苗木质量等级中划为Ⅲ级。特别到了中大苗时质量等级效果尤为明显,长势较弱的Ⅲ级苗,除部分死亡外,大多呈现出苗木径瘦弱、高生长萎靡、冠幅弱小的特点,利用价值不高,一般在小苗期应当淘汰。

5.3 分级方法

5.3.1 正态分布值的确定

根据苗木生产实际,以及以往的苗木质量检验情况来看,一般Ⅰ级苗在25%~45%之间浮动,均值为35%,Ⅱ级苗在35%~65%之间浮动,均值为50%,Ⅲ级苗在0~30%之间浮动,均值为15%。35%、50%可以作为Ⅰ、Ⅱ级苗的分级依据,淘汰15%的Ⅲ级苗。由此只要考虑Ⅰ、Ⅱ级苗的临界值作为分级的依据。

Ⅰ级苗35%,根据1%~35%的百分率(即0.65),查正态分布分位数表,值为0.39;Ⅱ级苗50%,根据1%~85%的百分率(即0.15),查正分布表,值为-1.04。

5.3.2 苗木级别指标确定

以苗龄1.6~0,采集样苗60株的冬樱花容器苗为例进行分析,以反映一个苗批的分级过程和结果。根据国家标准以苗龄、地径、苗高3个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数据如表1。

cm

利用Excel电子表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地径的平均值x为0.502,标准差s为0.107,苗高的平均值x为92.3,标准差s为14.72。根据正态分布公式,可得Ⅰ级苗临界值公式为:

Ⅱ级苗临界值公式为:

根据正态分布值,Ⅰ级苗的值为0.39,Ⅱ级苗的μ值为-1.04,代入上述两个公式,即可计算出Ⅰ、Ⅱ级苗的临界值。

Ⅰ级苗地径x=μ×s+=0.39×0.107+0.502=0.543;Ⅰ级苗苗高x=μ×s+=0.39×0.107+92.3=98.1;Ⅱ级苗地径x=+μ×s=0.502-1.04×14.72=0.391;Ⅱ级苗苗高x=+μ×s=92.3-1.04×14.72=77.03。

经修约后,冬樱花质量指标为:Ⅰ级苗,地径≥0.55cm、苗高≥100cm;Ⅱ级苗,0.55cm>地径≥0.40cm、100cm>苗高≥75cm。

将表中数据按照上述指标进行分级验证,结果为:Ⅰ级苗株数21株,Ⅰ级苗率为35%;Ⅱ级苗株数29株,Ⅱ级苗率48.3%;不合格苗株数10株,不合格苗率为16.7%,基本满足Ⅰ级苗在25%~45%区间、Ⅱ级苗在35%~65%区间、不合格苗在0~30%区间的浮动。

5.4 苗木质量指标修标

一个苗批的质量指标,只能代表一个苗圃在相同的育苗技术条件下的同一树种、同一苗龄、相同的苗木类型的质量指标,而要获得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平均水平的质量指标,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以获得在这个地区均能适用的分级指标。

下面是树种滇朴在不同地点收集并分级后的一个汇总表,苗龄最小10个月,最大4年,给人感觉苗龄零乱、参差不齐,有必要进行修整,见表2。

5.4.1 苗龄修整

在苗木质量分级中,除百日苗苗龄采用0.3、0.4等特殊苗木外,为便于标准的制定,通常要对苗龄进行修整,即采用0.6表示6个月(半年),1.2表示12个月(一年),以此类推。上表涉及两个苗龄需要修整,即1.0-0和2.1-0.7。苗龄修整会导致数据的变动。

5.4.2 分级指标整合

由于受地点、气候、水文条件和作业方式的影响,苗木生长水平是不一致的,所得到的分级指标高低不一,为得到统一的分级指标,有必要对指标进行平衡。方法是:先求出每一批苗的月生长量,对所有苗批的月生长量取平均,得到平均月生长量。然后根据平均月生长量,求出各苗龄段的指标,经修约后,最终现成反映一个地区平均水平的质量指标。表3反映的是滇朴不同苗批的地径、苗高月生长量情况。

根据平均月生长量可得到最终的苗木质量指标。表4反映了地径、苗高不同苗龄的数值,修约后的指标情况。

经上述几个过程,最终得到滇朴不同苗龄段的质量指标。表5为滇朴苗质量分级指标[4]。

6 结语

用正态曲线分级法对苗木质量进行分级,是当前最为先进的一种分级方法,特别在质量分级标准制定中优势十分明显,此方法可以应用一般的电子表格软件编辑好公式,即可实现一次性分析,最终形成质量指标。

聚类分析法也是常见的质量分级的一个方法,也有专用软件作支撑,但对于指标较多的分级难度就增多了。对于这次标准制定中乔木的中、大苗,由于指标较多较杂,米径、土球直径、枝下高、苗高、冠径、分枝数(或侧枝层数)用聚类分析法,就很难实现,但用正态曲线分级法分析,一次可以把所有的指标给分析出来。

苗木产品不同于如何工业产品,其原因是苗木是一群活体产品,受不同的地方、生产者管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遗传因子等的影响,精度不可能很高的,质量要求也不可能向工业产品一样要求很高,因此,在获得各个苗批不同的质量指标的同时,我们要进行必要的修整,尽可能在标准的适用范围内,都能够使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分级原则。

摘要:指出了绿化苗木是绿化土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重要的物质基础,针对国家和云南省没有绿化苗木质量标准的现状,在云南省内对绿化苗木市场中乔木的苗木质量进行了分级研究,为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化苗木质量,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基平,施彬,项玉红,等.云南省地方标准《绿化苗木总则》[R].昆明: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1~4.

[2]毕波,刘云彩,陈强,等.优良绿化苗木树种川滇桤木、枫杨和多果槭容器苗的苗木分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0(4):63~68.

[3]李基平.林木种苗检验技术应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90~99.

[4]冯坚民,段丽华,李文明,等.云南省地方标准《绿化苗木质量分级》[R].昆明: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11~12.

小区施工质量与绿化问题协调研究 篇2

【关键词】小区施工质量;绿化问题;协调研究

小区的绿化质量也是整个小区建设的质量优劣的评价指标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能够集娱乐、休息和欣赏与一体的小区,才能满足现阶段居民对小区的要求。优质的小区除了有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之外,还需要加入一些人性化设计的因素进去,以便能够让居民们享受到更加舒适,环境更加清新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问题能够有效满足这一要求,对小区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区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小区绿化的质量,进行良好的设计和规划,建设一流的住宅小区。

1.小区建筑园林绿化的意义

小区建筑过程中加入园林绿化设计元素,能够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随着我国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的设计越来越偏向人性化设计,这是因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满足多项使用功能以及居住的舒适性,还对住宅周围的空气环境等有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房地产商利用绿化植物的天生空气净化功能,尽量净化居住小区的环境。同时,绿化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小区施工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加入绿化植物进行住宅小区的施工,能够美化环境,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能提高人民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健康,体现了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的标准,对住宅小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小区施工质量与绿化问题的协调性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与施工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美化人们居住环境以及道路绿化,还有利于塑造城市形象。绿化设计能够为住宅小区的施工融入一些人性化元素,为小区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工程蓝本,还能有效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使得小区施工成为一种艺术再创造过程。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小区的绿化艺术,使小区的美观环境和舒适度达到最高,提高居民对住宅小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而提高房地产商的竞争优势。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必须要加入绿化设计,使二者能够更加自然协调地融合在一起,提升小区建设质量。

首先是居住小区绿化施工与施工质量的协调关联性。居住小区绿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工作之外的优美舒适以及富有绿色生机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求能够净化空气和遮阳降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还必须提供同时游憩交流以及满足居民户外休闲活动的场所,有利于增进邻里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小区和谐共处。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应该以植物造景为主来进行住宅小区的施工设计,最好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或者是工程的具体施工特点,充分利用原自然地形地貌,采用合理的布置手法,穿插园林花架、花坛、假山以及桌椅等等,提供更多公共休憩场所。

其次是住宅小区内道路公共绿地绿化施工与施工质量的协调关联性。所谓的住宅小区内道路公共绿地,指的是道路红线内人行道、绿化隔离带、分车带、交通岛等公共绿地。要提升这些地段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利用一些植物的季相和色彩的变化,使得道路及街景的气氛更加丰富和生动活泼。在道路主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详细了解道路地上地下具体的市政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为绿化施工预留足够的地方进行施工,其次要特别注意行道树的设计。如果不了解清楚基础设施的分布情况就进行设计和施工,不仅对绿化植物的生长不利,还直接对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公共绿地的设计也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加强小区绿化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同时进行小区施工与绿化的规划与设计

作为居住小区室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品质的好坏对整个居住小区的整体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整个小区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规划时,要同时规划与设计好绿化工程,确保当地的土质和生长环境能够满足设计中所采用的植物品种的生长要求,同时要保证其成活率,进而保证居住小区的绿地率。此外,在进行施工与绿化规划设计的同时,不能仅考虑满足绿化率的要求,还要符合一定的主题风格和园林景观的布局方案要求,使得住宅建筑能够与园林绿化互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整体品质。

3.2小区住宅绿化设计与施工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要符合自己独特的要求,不能直接参照别的小区的设计,造成千篇一律的效果。其设计与施工不能直接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或者是盲目借鉴。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师需要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工程的独特特点以及建筑物的布局形式和风格,使得植物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优化。在进行小区绿化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当地的树种植物,减少其地域差异,最大程度上保证树种的成活率。为了确保绿化工程品质,追求四季有景的效果,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进行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升住宅小区的整体施工质量。

3.3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施工队伍

绿化工程设计工作完成后,其主要功能的实现和质量的保证还是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队伍来负责实施和实现的,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都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地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专业施工队伍的素质培养,选择信誉良好,以及具有良好业绩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才能最大程度地按照设计来实现小区的目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也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绿化工人进行培养,并采取有效的评价体系,充分提高和发挥绿化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居民提供最好最优质的住宅小区。对于竣工验收后的绿化工程的维护也不能懈怠,要求专门的维护人员对小区的绿化植物进行定期看管和修剪等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其质量。

3.4严格控制好绿化工程的竣工验收过程

在住宅小区的主体工程和绿化工程都完工后,要及时组织进行竣工验收。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种植土质量以及苗木品质,因为这些都对绿化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工作在中间环节就应该层层把关,并注意组织验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知施工单位整改。严格控制好绿化工程的竣工验收过程,也是住宅小区整个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之一,能够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绿化设计与施工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与互相联系,同时也互相制约与互相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满足二者的和谐统一与整体协调性,才能满足现代化住宅小区的施工要求,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舒适度要求与人性化设计要求。绿化工程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整个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房建工程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因此,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绿化工程的施工问题,注意其对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保证住宅小区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沈立和.小区绿化问题与施工时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4).

[2]徐友道.浅谈绿化设计与施工的关联性——以居住小区和道路的绿化设计与施工为例[J].福建农业科技,2010,(6).

[3]马红雅.论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及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赣南火力楠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研究 篇3

鉴于其用途广泛,已在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苏等地引种栽培。本课题组于2000 年引种火力楠,并对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记录,本文主要探讨1 年生火力楠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源于2003 年12 月在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育苗户、上犹县油石乡河唇村育苗户和上犹县中稍乡中稍村育苗户的常规大田育苗方法培育的火力楠实生苗;育苗播种方式为条播;种子产于广西桂林。

2 试验方法

2.1 样苗采集方法

2003 年12 月在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 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育苗户(育苗点1)和上犹县东山镇育苗户(育苗点2)分别随机抽取50 株苗龄1 a的火力楠常规大田育苗实生苗, 上犹县中稍乡中稍村育苗户(育苗点3)随机抽取49 株苗龄1 a的火力楠常规大田育苗实生苗,共149 株样本苗,测定苗高、地径、主根长、大于5 cm长侧根数、根幅长和根幅宽等6 个生长量指标,经相关分析后确定质量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级。 据此,提出火力楠苗木的分级标准。

2.2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9.0 及EXCEL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火力楠苗木分级指标的筛选

3.1.1 相关矩阵确定分级指标

注:*P<0.05;**P <0.01

由表1 可以发现除苗高与主根长存在显著相关性外,其余指标与苗高和地径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由此可以将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质量分级的重要指标。

3.1.2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级指标

为了确定影响火力楠苗木质量的主导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 年生苗高、地径、主根长和>5 cm侧根数、根幅长、宽6 个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火力楠的苗高和地径的累计贡献率较高,达到69.916,说明2 个指标足以反映出火力楠苗木质量的基本信息。 因此,可以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火力楠苗木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

3.2 分级的原则

按照生产实际,苗木一般分为3 级,其中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上山造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

3.3 苗木分级标准的计算

聚类分析将性质相近的事物分为一类,差别较大的列入不同类。 苗木分级是利用质量指标来划分苗木级别的。 在统计学上以距离表示差异性,距离越小相似性越大,本文使用欧式距离公式[4]:

其中H为苗高,D为地径。

3.3.1初始分级。

苗高、地径两项指标均大于均值80%的为Ⅰ级苗;均值80%(内含)以下至均值的70%的为Ⅱ级苗;小于Ⅱ级苗的为Ⅲ级苗;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上述标准的降一级。

初始分级为Ⅰ级苗H≥57.20 cm,D≥0.74 cm;Ⅱ级苗H=57.19~50.05 cm,D=0.73~0.64 cm; Ⅲ级苗H≤50.04 cm,D≤0.63 cm。 初始分级结果见表3。

3.3.2数据标准化。

由于苗高、地径的值相差两个量级,先用极差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公式:

式中的Z为标准化值,i表示苗高或地径, Xi(max)、Xi(min)分别为高或径的极大值或极小值,j=1、2、3 ……n为样苗号。

用②式计算得苗高和地径的标准化值(表4)

3.3.3修改聚类分级。

按初始分级的结果,将标准化值列入dij修改表,计算各级高、径的标准化值的平均值,并以此平均值作为该级的凝聚中心,因为将苗木分为3级,每次有3个凝聚中心,第一次修改时I、II、III级的凝聚中心分别为X(1)Ⅰ(0.700.51)、X(1)Ⅱ(0.620.25)、X(1)Ⅲ(0.340.20)。以凝聚中心为凝聚点,计算级间临界附近可能变动的样苗与相应凝聚中心的欧式距离,临界样苗与哪一级的凝聚中心距离最近,则判定为属于哪一级(最短距离法)。第1次修改发现原I级样苗134、97、52、48、4、95、130、111、72号苗距离II级凝聚中心的欧式距离最近,所以判为II级苗;原II级样苗120、60号苗距离III级凝聚中心的欧氏距离最近,所以将其判为III级苗;原III级样苗108号苗距离II级凝聚中心的欧氏距离最近,所以将其判为II级苗,修改结果见表5第1次修改表。将修改结果重新列表计算各级凝聚中心,并计算临界样苗的欧氏距离。第2次修改的凝聚中心分别为X(2)Ⅰ(0.710.53)、X(2)Ⅱ(0.620.28)、X(2)Ⅲ(0.330.20),发现原I、II级苗木没有变动,原III级苗113、144、129、75号苗距离II级凝固中心的欧式距离最近,所以将其判为III级苗,修改结果见表6。将修改结果重新列表计算各级凝聚中心,并计算临界样苗的欧氏距离。第3次修改的凝聚中心分别为X(3)Ⅰ(0.710.53)、X(3)Ⅱ(0.620.27)、X(3)Ⅲ(0.270.21),经第3次计算临界样苗离各凝聚中心的欧氏距离,发现所有样苗并无变动,完成最终分级,见第3次修改表(表7)。

3.3.4临界值的确定[5]。

聚类分级后各级苗木聚集在以该级最终凝聚中心为圆心,d为半径的圆内。过大的苗木在I级苗的上方,过小的苗木在II级苗的下方,因此只要求出I、II级苗的下限,就可以确定各级别的界限。

以H(苗高)为横坐标,D(地径)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XI(HI,DI)为I级苗凝聚中心。 凝聚中心XI与下限的距离为d,计算公式为:

其中,K=1,SH 标、SD 标为苗高、地径标准化值的标准差。

欲求下限值(HI 下,DI 下),只需求出x,y即可。 由简单的数学推算可得:

将x,y求出后,即可得(HI 下,DI 下),HI 下=HI-x,DI下=DI-y。 将HI下,DI下代入数据标准化公式②即可求得苗木I级苗下限临界值,II级苗下限值计算方法相同。

I、II级苗的凝聚中心分别是X(3)Ⅰ(0.710.53),X(3)Ⅰ(0.620.27),经计算得dI=0.19,dII=0.11,I,II级苗的下限坐标分别为XI下(0.55,0.41),XII下(0.52,0.27),把XI下、XII下回代公式②,得到各级苗下限的值为:HI=64.43cm,DI=0.90 cm;HII=60.98 cm,DII=0.72cm。

由此确定了苗木分级的指标: I级苗:H≥64.43cm,D ≥0.90 cm; II级苗:64.42 cm ≥H ≥60.98 cm,0.89 cm≥D≥ 0.72 cm;III级苗:H<60.98 cm,D< 0.72cm。

4 结果与讨论

1)苗高和地径是反映苗木质量最直观的指标。本研究利用苗高和地径对火力楠1 年生苗木进行聚类分级。 得出火力楠苗木的3 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64.43 cm,地径≥0.90 cm、Ⅱ级苗:64.42 cm≥苗高≥60.98 cm,0.89 cm≥ 地径≥ 0.72 cm、Ⅲ级苗:苗高<60.98 cm,地径< 0.72 cm。 生产上为便于操作,一般苗高取cm的整数,地径取两位小数。 因此,在赣南火力楠大田育苗苗木分级指标标准:I级苗:H≥64cm,D ≥0.90 cm;II级苗:63 cm ≥H ≥61 cm,0.89cm≥D≥ 0.72 cm;III级苗:H<61 cm,D< 0.72 cm;

2)除苗高、地径这两个评选指标外,从形态上来说壮苗还应该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对于萌芽力弱的针叶树苗应有饱满健壮的顶芽,木质化程度高。

3)由于不同的苗圃所处的地理环境及苗木培育方式和培育水平等各异,因而各地方苗木分级结果会有差异。故各地在制定地方苗木标准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4)本研究所获得的最终分级标准各指标均大于现行国家标准,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生产水平。 可以认为,火力楠引种在赣南育苗成功,可以培育出优质苗木;育苗技术的提高和进步,为提高原有的苗木分级指标提供了空间。

5) 本文采用 “ 苗高、 地径两项指标均大于均值80%的为I级苗;均值80%(内含)以下至均值的70%的为Ⅱ级苗;小于Ⅱ级苗的为Ⅲ级苗;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上述标准的降一级”的初次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得出上述苗木分级指标标准。 分级完后Ⅰ级苗占65.8%,Ⅱ级苗占20.8%,Ⅲ级苗占13.4%。

使用同样的数据分析方法,如采用“苗高、地径两项指标均大于均值的为Ⅰ级苗;均值(内含)以下至均值的70%的为Ⅱ级苗;小于Ⅱ级苗的为Ⅲ级苗;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上述标准的降一级” 的初次分级指标进行分级, 则得出:I级苗:H≥70 cm,D≥1.05cm;II级苗:69 cm≥H≥60 cm,1.04 cm≥D≥0.74 cm;III级苗:H<60 cm,D<0.73 cm;按照本课题样本,I级苗仅占35%,Ⅱ级苗占54%,Ⅲ级苗占11%。 从生产上而言,I级苗偏少了、Ⅱ级苗偏多了。

使用同样的数据分析方法,如采用“苗高、地径两项指标均大于均值70%的为Ⅰ级苗;均值70%(内含)以下至均值的60%的为Ⅱ级苗;小于Ⅱ级苗的为Ⅲ级苗;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上述标准的降一级”的初次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则得出:I级苗:H≥63 cm,D≥0.86 cm;II级苗:62 cm≥H≥55cm,0.85 cm≥D≥0.63 cm;III级苗:H<55 cm,D<0.63 cm;按照本课题样本,I级苗占74.5%;II级苗仅占16.8%;III级苗占8.7%;从生产上而言,I级苗偏多了、II级苗偏少了。

结合生产实际,宜采用本文的“苗高、地径两项指标均大于均值80%的为Ⅰ级苗; 均值80%(内含)以下至均值的70%的为Ⅱ级苗; 小于Ⅱ级苗的为Ⅲ级苗;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上述标准的降一级”的初次分级指标进行分级,更贴近生产实际情况,同时便于生产上应用。

摘要: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火力楠1年生实生苗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火力楠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64 cm,地径≥0.90 cm、Ⅱ级苗:63 cm≥苗高≥61 cm,0.89 cm≥地径≥0.72 cm、Ⅲ级苗:苗高<61 cm,地径<0.72 cm。

关键词:火力楠,苗木分级,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郑宝定.不同海拔坡段生物防火林带火力楠生长情况及阻火效果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3,39(1):27-29.

[2]薛立,薛晔,吴敏,等.不同坡位火力楠林土壤肥力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6):51-54.

[3]欧斌,谢再成,王兰英,等.不同砧木类型与径级对高位嫁接紫花含笑接穗的影响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4,42(3):5-8.

[4]余远混.苗木分级指标的提取及聚类分级法[J].热带林业科技,1984(3):16-26.

护理病历质量分级评价体系的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Delphi法

Delphi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采取匿名方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整,使专家意见趋向一致,从而根据专家意见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

1.2 成立课题小组

首先成立10人课题小组,小组成员对护理病历的相关情况和Delphi法的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在实施时能够较好地控制偏倚。主要任务是编制专家咨询表;拟定咨询专家,进行专家调查;收集数据并分析,筛选护理病历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3 选取评价指标

在总结分析抽查病历分布情况、文献回顾、专家访问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卫生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经过预调查,初步拟定入院评估单、入院告知书、三测单、长期医嘱执行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其他及单项否决共计150个条目。

1.4 编制咨询问卷

问卷的首页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说明研究目的和任务,同时充分解释Delphi法的工作原理。问卷主要内容为专家基本资料及咨询表,最后设置开放性问题,以了解专家对问卷中未提及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5 选择咨询专家

Delphi法专家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必须突出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2],兼顾相关专业领域和地域分布,选取专家人数应根据研究项目的规模和精度而定。课题小组拟定了护理、病案管理、医疗及医学统计4个领域省内的60位专家,原则上要求咨询专家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及l0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

1.6 专家咨询

本研究采用了三轮专家咨询。在第一轮正式咨询前,经与6位专家面谈并进行预调查,形成第一轮正式调查问卷,依次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及统计数据形成第二轮和第三轮调查问卷。

1.7 统计学分析

1.7.1 统计学分析

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表示;专家的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表示;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处理。

1.7.2 指标筛选标准

指标以满足变异系数<0.20为标准,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课题小组集体评议进行指标筛选。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参与本研究的60位专家,专业领域:临床护理45人(75%),护理教育专家5人(8.33%),病案管理5人(8.33%),医疗3人(5%),医学统计学专家2人(3.33%);年龄:32~58岁[(42.3±5.77)岁];工作年限:11~40年[(24.6±9.01)年];学历:大专5人(8.33%),本科32人(53.33%),硕士18人(19.67%),博士5人(8.33%);职称:高级职称16人(26.67%)副高级职称34人(56.67%),中级职称10人(16.67%)。

2.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

3轮调查分别发出咨询问卷68、70及64份,回收有效问卷60、59及56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24%、84.29%及87.5%。专家的权威程度通过专家对指标做出判断的依据和对指标的熟悉程度来反映。权威系数等于该指标判断系数和其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本研究职业素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4项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23、0.9402、0.9100及0.9025,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91375。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3.1 变异系数

指标的变异系数说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的波动程度。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本研究中指标变异系数最小为0.09,最大为0.31。

2.3.2 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

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家分别为0.451、0.373、0.511,平均值为0.445,在0~1之间,协调系数经检验后P<0.001,说明专意见协调性好。

2.4 护理病历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

筛选护理病历轻度缺陷44条,中度缺陷53条,重度缺陷13条以及10条单项否决项目,根据缺陷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将病历分为五级。Ⅰ级(优):0~5个轻度缺陷;Ⅱ级(良):1个中度缺陷,或6~9个轻度缺陷;Ⅲ级(合格):2个中度缺陷,或10~15个轻度缺陷;Ⅳ级(不合格):3个中度缺陷或1个重度缺陷;Ⅴ级(劣级):2个重度缺陷或出现单项否决。

3 讨论

3.1 研究方法有效性、一致性

Delphi法是基于专家群体的知识、经验和价值所做的判断,特别适合于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以其对未来事物发展的预测评价及决策分析功能被国内外护理教育者和决策者广泛应用[3]。但是使用中存在咨询专家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如果专家选择不当,可信度会降低[4]。本研究选取了工作在护理临床一线的对护理病历有深刻认识和管理经验的45名临床护理专家、病案管理和医学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专家,专家权威程度在0.9以上,协调系数为0.445,保证了预测的可靠性和精度。科学严谨的按照Delphi法的程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汇总护理病历出现的问题、对6位专家进行面谈式预调查,科学设计咨询问卷,注重Delphi法原理和课题背景的介绍;在咨询过程中,对部分专家采取电子邮件式函询法,缩短咨询时间同时提高应答率,有效回收率在85%以上,保证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3.2 指标的筛选

按照湖南省卫生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对护理病历书写进行管理,护理文件病历书写质量得到规范与提高。但是其中的护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以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为评价原则,在实际的病历质量检查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与偏倚。所以对每月的终末病历和在架病历的缺陷进行统计汇总,同时对专家进行面谈式预调查,根据代表性、确定性、独立性、灵敏性的原则综合筛选细化指标。本研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51、0.373及0.511。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09,最大为0.31,说明专家对所选指标意见集中,协调性好,专家建议的总采用率为80%。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咨询专家反馈意见始终为调整和删改下一轮指标提供参考。本研究课题依据确定的指标筛选标准,结合专家意见,最终筛选出入院评估单、入院告知书、三测单、长期医嘱执行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轻度缺陷44条,中度缺陷53条,重度缺陷13条以及10条单项否决项目。

3.3 缺陷分度

在大多数的护理病历缺陷分析的研究中,一般按照缺陷的数目[5],或者对病历进行打分[6]来评价病历的质量。但是不同的缺陷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和严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有必要对缺陷进行分级。本研究中,首先列出条目,专家根据重要性对各缺陷进行分级评价,同时对重要性进行打分,这样就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加的科学化,有助于减少类似“皮试(+)的药物仍有执行签名”等严重影响医疗安全的缺陷的发生。本研究中根据对病人产生的不良影响、造成纠纷可能性及反映问题严重性等对护理病历缺陷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以及单项否决项目。

3.4 病历分级标准的效果

根据护理病历缺陷的程度和数目,将护理病历分为五级,Ⅰ级(优):0~5个轻度缺陷;Ⅱ级(良):1个中度缺陷,或6~9个轻度缺陷;Ⅲ级(合格):2个中度缺陷,或10~15个轻度缺陷;Ⅳ级(不合格):3个中度缺陷或1个重度缺陷;Ⅴ级(劣级):2个重度缺陷或出现单项否决。这样对每个条目都进行细化,出现的缺陷都可以在评价体系中查找相应的缺陷级别,方便客观评价,也有助于护士针对性的自我检查。每季度对护理病历进行检查时,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电子病历的应用进行讨论更新条目,促进护理病历评价体系及书写质量的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及客观性,为公正、客观及准确的对护理病历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崇敏,曹桂琼,李玲英.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36-37.ZHAGN CM,CAO GQ,LI LY.Nursing records of potential legalissu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J].Journal of Nursing Training,2006,21(1):36-37.Chinese

[2]蔡辉,张颖,倪宗瓒.Delphi法中评价专家的筛选[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5,1:49-55.CAI H,ZHANG Y,NI ZZ.Evaluation expert selection of delphimethod[J].Chinese Health Management,1995,1:49-55.Chinese

[3]刘晓红,何仲.德尔菲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5,32(1):6-8.LIU XH,HE Z.The Delphi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esearch[J].Chinese Nursing Education,2005,32(1):6-8.Chinese

[4]杨小平,王惠珍,秦柳花,等.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3A):589-592.YANG XP,WANG HZH,QIN LH,et al.A study on weights of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 authent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system[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6,20(3A):589-592.Chinese

[5]陈彩芳,陈丹霞,江美銮.2844份护理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2008,9(5):19-20.CHEN CF,CHEN DX,JIANG ML.2844 copies of nursingrecords defec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ese MedicalRecord,2008,9(5):19-20.Chinese

丹参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分级研究 篇5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1],临床常以净丹参和酒丹参饮片入药,本文选择市场流通大的净丹参饮片进行研究。丹酚酸类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丹酚酸类以丹酚酸B为代表[1],其成分直接影响了丹参的临床疗效[2]。基于对丹参产区考察[3,4,5,6],我们采集了道地产区四川中江和陕西商洛,及非道地产区湖北和河南的丹参药材共15批,在武汉刘天宝药业有限公司饮片厂按照中国药典方法进行规范化炮制。市场采集饮片13批。具体采集样品见表1。

1 仪器与试药

Sartorius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游标卡尺,100mL量筒,沙子(过2号筛),戴安U3 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变色龙色谱工作站;色谱甲醇,0.5%甲酸水溶液,丹酚酸B对照品(购自石家庄鼎晨科技有限公司,含量高于98%);28批丹参供试样品均经过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吴和珍教授鉴定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2 方法和结果

2.1 直径测定

因丹参根为中间粗、两端细,故炮制成饮片后,95%置信区间范围很大,各个批次间重叠率很高,并不能反应各批次丹参饮片直径的实际情况,故对各批次丹参随机选取30个饮片,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大小,再计算出每个批次的平均直径,以作丹参饮片性状项下直径的考察。平行测定3次,取3次平均值。结果见表1。

各批次丹参饮片直径测定结果显示,丹参饮片直径主要在3~13mm,差异较大。

2.2 颜色

将各批次丹参饮片放置白纸上,对各产地各级别间进行颜色描述,结果见表1。各批次丹参饮片颜色基本分为2个色系:灰褐色和棕红色。红棕色又分为深棕红色、暗棕红色等。

2.3 质地测定

称取表项下丹参饮片各30g,称定,装入100mL量筒中,用细沙填满量筒,填实,倒出沙子和饮片,过筛,量取细沙的体积,按下式计算V药材=V量筒-V细沙,ρ饮片=M饮片/V药材,结果见表1。

2.4 内在质量

2.4.1对照品溶液制备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0.149mg的溶液,即得。

2.4.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4标准曲线绘制吸取0.6mg/mL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各进样2、4、6、10、16μL,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体积(μL)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11.673X+1.5388,R2=0.9993(n=5)。结果表明丹酚酸B在1.2~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5方法学考察(1)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连续进样5次,RSD为0.31%,表明精密度良好;(2)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每隔3h进样1次,共5次,RSD为0.33%,结果在12h内稳定性良好;(3)回收率试验:精取四川中江产丹参饮片S4 5份,每份0.1g,分别加入0.956mg/mL的对照品溶液5mL,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相同色谱条件,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5次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63%,表明回收率良好。

3 结果

由表1可知丹酚酸B的含量大体分为3个趋势:含量高,在7.4%以上的,包括S1,S2,S5,S26,S27,S28;含量在5.8%~7.4%,包括S3,S6,S7,S12,S17,S18,S19,S20,S21,S22,S23;含量在3.0%~5.8%,包括S4,S8,S13,S14,S15,S24,S25,而S9,S11,S16含量则不符合药典标准3.0%。

4 讨论

通过对各批次丹参饮片颜色与质量比较,湖北英山S11、蕲春S15的颜色为灰褐色,其丹酚酸B含量也较低,均在4%以下;而颜色为棕红色或暗红棕色或深棕红色者,含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需综合考察其他外观指标。故颜色与内在质量有关联,可作为外观质量评价依据:灰褐色者,质量差,颜色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或深棕红色为优。

通过对各批次丹参饮片质地和质量的比较,也基本呈正相关,密度与含量折线图见图2,即质地越大,丹酚酸B含量越高,内在质量越好。故丹参饮片密度可作为外观质量评价依据。

通过对各批次丹参饮片直径和质量的比较,两者紧密相关,见图3。从折线图看,丹参饮片直径与丹参的内在质量成正相关,故直径大小可作为外观分级判断优劣的依据。

从以上可以看出丹参饮片质量与直径、质地关系密切,与颜色、产地也有关联,故应综合评价丹参饮片质量,以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直径>0.8cm类圆形片状,密度在1.0以上为优级;以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直径>0.6cm类圆形片状,密度在0.9以上为一级;以灰褐色或灰色为统货;棕红色,直径0.6cm以下,密度在0.9以下的类圆形片状或不规则的碎段也为统货。从分级可看出,道地产区川产丹参饮片属于优级,验证了传统的道地为佳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0-71.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现代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10:472.

[3]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1.

[4]郭宝林,林生,冯毓秀.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2,33(12):1113-1116.

上一篇:年级一体化下一篇:车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