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

2024-09-18

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精选5篇)

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 篇1

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概述

1.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研讨:内在因素主要是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路栅、路障、路灯、座椅、电话亭、垃圾桶、公交站亭等, 这些景观具有实用性, 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行道树、花坛、喷泉、雕塑、铺装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化性, 让城市看起来更加美好;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这些景观都具有视觉传达性, 向公民传达着某种信息, 比如, 交通方面的信息等。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直接就决定了道路的空间分布形态。同时, 城市两旁建筑的构成形式、社会职能、色彩、风格等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物质和文化, 慢慢陶冶着城市公民的情操,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绿化功能。最直观的来看,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增加了城市绿色覆盖率。绿化景观越多, 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越高。 (2) 调解气候功能。城市绿化景观多以植物为主, 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供我们吸收;增加遮阴, 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通过树叶的蒸腾, 降低了城市温度, 促进了城市内部间的大气循环。 (3) 美化功能。城市绿化景观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 降低扬起的尘埃, 达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使城市空气更干净;同时, 也可以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 (4) 规划功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花卉来分化交通路线, 通过指示作用来保障车辆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存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在我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很难满足人们对清新环境的要求。综合分析, 主要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速度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不协调,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滞后和不足, 特别是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理念不清晰, 实施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化的进度。

2.1 树种相对单一、开发力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 每一个城市的行道树的树种比较少, 大多只有2种或3种。单一树种和大面积灌木草坪的绿化, 过分强调了形式忽视了它具有的功能性;没有突出地方的特色, 地方种树中, 我们常见的都是樟树、桂花等, 对于稀有品种、外来品种的引进力度不大, 与四季相应变化的树种不够丰富, 一般都是, 夏季街道上五彩缤纷, 冬天到了, 路面就很少有色彩的植物了。总体来讲, 树种相对较少, 开发力度不够。

2.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考虑不周

当然, 城市道路绿化是个综合性的城市工程, 稍有不慎, 考虑不周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 栽种树木时忽视了土壤和植物的配比性, 造成植物的成活率比较低, 浪费公共财产;如果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 没有进行周密的调查、综合分析和设计的话, 就有可能忽视地下埋的地下管线, 在不恰当的地段栽植大型乔木, 在施工时就有可能破坏地下管线,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车带的绿化设计尤为重要, 有时因为考虑不周, 栽种的树木枝叶稀少, 不能阻挡相向行驶车辆发出的光束, 阻挡了司机的视线, 使司机难以看清前面的路况。

2.3 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 有时设计者只注重了大面积的绿化工程, 绿化设计形式过于单调, 没有创意。有时因为改迁等, 道路的边缘、死角, 建筑的缝隙空间都没有进行景观设计, 以致浪费了很多可绿化的空间。

3 对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建议

3.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多样化

城市绿化就是要增加城市的层次感, 所以, 在选择道路绿化树木时, 应该因地制宜的在选择本地树种的基础上, 也要适当的选择多种其它地区的品种。这样以本地优势树种配上其它品种, 才会使绿化效果更明显。

有一大部分人停留在单纯增加绿化树木的观念上, 以为量上的满足就会达到道路绿化的目标。我们必须尝试着增加树木品种的多样性, 引种一些色彩与季节变化较明显的树种, 随着季节的变化, 行道树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这样形式上丰富多彩, 时间上的错落有致, 会更大的增添道路绿化的效果。另外, 同一个城市, 多样化的道路绿化结构, 会营造一种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树种, 能够极大的抵消城市过度高楼大厦的单调和乏味。所以增添乔、灌、草复层种植形式, 提高植物多样性, 应该提升为道路景观设计关注的重点。

3.2 周密设计道路绿化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周密。城市土壤条件和管养水平是应该考虑的因素。针对于不同与植被原土壤的城市土壤, 应该想办法改善土壤土质, 使其与原土壤相同或相似。类似于城市垃圾场等那种恶劣的土壤条件, 十分不利于植物生长, 要加强土壤管理, 进行垃圾清理, 必要时进行换土、浇水、施肥。针对于影响严重的病虫害, 应该做好监控, 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喷杀。

分车带在设计的时候应该选那些枝繁叶茂的品种, 否则不能阻挡光线;高度也应该合适, 其高度应该在0.6~1.5m之间的范围。另外分车带应该力求形式简洁, 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植物配置形式乱、树形不整齐会严重影响司机的心情。

绿化等级要与道路等级相匹配, 要根据实际路况和附近居民居住情况而定。之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 以为高级道路的绿化理应更高些, 然而, 实际上, 那些低等级的道路反而需要更高的绿化程度。因为低等级道路附近往往是居民更多的路段, 无论从环境要求还是从居民的要求来说, 都需要有良好的绿化。

3.3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绿化空间

城市中寸土寸金, 宝贵的土地资源要合理利用, 所以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用合理的方式增加绿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道路边缘、边角、边线及弯角地带的土地潜力。这样也可以使绿化的形式多样化, 使城市的绿色景观设计更富有生机和活力。甚至, 必要时可以进行拆迁, 以扩展绿化用地。另外, 道路绿化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 多方位联合周围建设及土地性质设计道路的绿化。要与道路附近的建筑地形有机的融为一体。不能因为绿化而破坏了道路景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在设计的时候要积极的将那些城市建设所不能利用的建筑死角、缝隙空间等充分利用起来, 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 将绿化功能最大化。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一个城市的绿化过程中, 城市绿化道路景观建设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程, 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魅力、气息甚至整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城市道路绿色化景观的建设, 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双层追求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印证, 更体现的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和谐、理性、协调, 它所体现的更是一个城市更深层次的进步, 是一个城市艺术与文化底蕴的流露和表达。所以, 我们要给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曹嵘嵘.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与建设[J].园林, 2003 (11)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3]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 篇2

副标题---如何使城市道路绿化和城市景观配套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道路绿化;种植;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2.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2.2道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2.3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2.4 目前我国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道路和设施问题尚需健全

1.机非分隔不严,且出入口过密,造成交通不畅,事故增多。

2.交通标志导向,信号设施等设置不完整。在汽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相冲撞后,后两者一定是弱者。因此,有必要给予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道路优先权。街道空间的设计对步行者而言,是有趣、有特征、易识别的空间体验,优先权也意味着安全感。

(二)道路景观建设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1.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绿化、城市家私、公用设施等景观要素缺乏统一考虑。

2.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墙上广告和建筑上广告牌在思考上缺乏整体性的设计。

3.业主各自为政,而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协调。

(三)道路景观设计缺乏尺度感、层次感

不同的道路由于其功能、等级、形式的不同因该有其不同的景观尺度和景观层次,道路建设中由于对此缺乏足够的考虑,导致道路景观单一而乏味。

(四)道路景观环境对城市文脉的忽视

1.旧城中缺乏对原有城市风貌的尊重,未能有机的处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元素的关系。

2.新区开发中,千篇一律的建设导致城市文脉的丧失,城镇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复存在。

(五)道路景观缺乏人性化设计

道路建设只考虑交通的需要而缺少对人的关怀,是多数城市的通病。

如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人行需要、缺乏无障碍设计、过街地道和天桥设置不合理等。

(六)道路景观缺乏个性和特色

一个美的城市必须是清晰易辨的,这样对环境的印象才能鲜明,行人轻松自在。而我们在道路景观环境建设中常常忽视个性和特色打造,表现在街道建设在空间上,许多道路两侧的建筑形式以及材料和色彩等过于相同,缺乏可识别性,导致千路一面。

(七)道路绿化建设档次亟待提升

1.绿化质量不高、树种单调,生长状况欠佳。

2.人为损害严重。

3.城市发展与绿地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3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

(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3)科学性与4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

艺术性原则。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4、结论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

总之,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遵循系统规划的基础,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地方性与自然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构建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道路绿化体系。要以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基础,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景观设计的关键,体现出对“人”的关注与尊重,将人、车、路、景高度统一起来,构造出良好的整体空间景观。

5、参 考 文 献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篇3

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的成分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指的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背景建筑。由于背景建筑一般来说是固定的, 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在进行绿化过程中, 改变的主要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涉及到的东西就比较多, 只要属于道路红线之内的范畴, 那么就属于内在因素, 包括美化功能的景观, 如行道树、花坛、喷泉等;包括实用功能的景观, 如电话亭、垃圾桶、公交站亭等;包括视觉传达功能的景观, 如路标、路牌、海报等。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最主要有着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 绿化的作用。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越多, 那么这个城市的树木也就也多, 空气也就更加清新。第二, 调节气候的作用。我们知道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他们将二氧化碳吸收, 而排放出氧气, 这样就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树木的种植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 这样就可以改善水泥地面排水不善的情况;第三, 美化的作用。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的修建,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城市的形象, 摆脱减小现代化发展对人们造成的危害, 使得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自然, 感受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 规划的作用。在进行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过程中, 交通路线也随之确定下来了, 此外, 所种植的树木在某种意义上对行人来说有着指示的作用。

3 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

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过程中, 要遵守以下四个原则, 即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原则, 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道路绿化景观存在的价值。

3.1 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

人们在城市的道路中营造绿化景观的目的在于为行人提供遮阴的地方, 为了将城市空气中的灰尘沉淀下来, 为了减小噪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同时也是为了建设一个美丽城市的需要。因此在进行营造道路绿化景观的过程中, 就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道路转弯的地方, 应该避免种植高大的树木, 因为这样不仅会遮挡住车辆和行人的视线, 容易造成事故, 而且给人的感觉比较压抑, 影响人的心情;第二, 在植物的选择上也要多加用心, 在一些气温比较高的地方, 可以种植一些叶子比较大的树木, 这样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的地方;而在一些气温比较低的地方, 则需要种植一些矮小的树木, 这样就不会将阳光遮挡住。

3.2 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

在进行道路的绿化工作过程中, 生态的原则必须要得到突出体现, 因为只有实现生物的多样性, 周围的环境才能够得到和谐, 因此必须要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进行道路的绿化过程中, 不仅在横向空间上可以做文章, 在纵向空间上也可以稍加用心。在横向空间上, 可以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种植不同的花花草草, 实现百花争艳的效果;在纵向空间上, 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生长高度来进行种植, 在最底下种上草, 接着种一些花, 然后种一些比较低矮的树木, 最后种上高大的树木, 这样大大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因为每种植物的生长季节是不一样的, 因此可以在一个地方种上四个季节开花的树木, 这样就保证了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进行赏花活动。生态原则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极大丰富了道路的可观赏性, 因此应该得到发扬。

3.3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在进行道路的绿化过程中,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必须要得到体现。为了保证科学性, 在绿化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种植的树木能够在这个地方健康的成长起来;为了保证艺术性, 在绿化过程中则要充分发挥树木的外在美, 当然这需要工作人员的修建工作。当然在绿化的实际过程中, 要注意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要考虑到道路的长短问题, 要考虑到道路的各种形状问题。如果在一段很短的道路上种植了很多的花草树木, 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但如果在一段很长的道路中稀稀拉拉只种植了几棵树木, 则未免也太过于随便。如果一条道路比较笔直的话, 那么则可以利用对称性的原理, 在两边种上相同的树木, 使人心旷神怡;但是如果道路比较弯曲的话, 则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绿化行动。

3.4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原则

因地制宜是进行道路绿化工作重要的原则之一。由于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 气候条件也是截然不同, 这就导致我们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 而要根据实地情况, 加以分析和研究。在营造道路的绿化景观过程中, 所要种植的树木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必须要保证几下几点:第一, 树木的叶子比较大而且叶子的数量比较多, 这样可以为行人提供阴凉的地方;第二, 生命力要顽强, 在贫瘠的土地中可以生存, 可以抵抗住大风的侵袭, 可以忍住严寒的逼迫;第三, 树木的寿命要比较长, 否则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进行绿化, 资金上不允许;第四, 树木的根要扎地比较深, 这样可以保持其稳定性;第五, 最好选用不会结果的树木, 否则树木结果, 果实落下来, 有可能会砸伤行人, 而且落到道路上影响行人和车辆的行驶;第六, 树木的病虫害要比较少, 否则道路上都是病虫, 不仅不卫生, 惹人厌烦, 而且城市的环境大受影响。

4 结论

综上所述, 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工作, 象征着一座城市经济的腾飞, 有利于展现一座城市的人文气息, 有利于宣扬一座城市发展的宗旨, 和谐、协调、理性, 有利于弘扬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 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将道路的绿化景观的营造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英]J·麦克卢斯基.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张仲一, 卢绍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1:23-26.

[3]单虎.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1:47-51.

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 篇4

1 前期准备工作

1.1 选购苗木的原则与方法

在城市园林道路的绿化施工中, 苗木的选购工作至关重要,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首先, 要确保苗木品种的选购准确无误。由于大量的园林绿化工程用苗来自于苗木经销商, 其专业知识往往较为缺乏。一些经销商本身就是从事苗木种植的农民, 对于植物的称呼往往采用俗名或地方土名, 与植物学名不完全一致。在供货合同的签订中, 应避免发生品种错误的情况,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 考虑到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 以及苗木长途调运的成本与存活率, 应当尽可能选用本地苗木, 还能够避免将外地的病虫害带入本地。如必须进行外地购苗, 必须要充分保证苗木的质量[2]。再次, 苗圃地培育的苗木是最佳的选购对象, 由于经过了多次的移栽而须根较多, 其栽植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 缓苗的速度也较快。相比之下, 山区的野生苗由于没经过移栽, 主根发达且须根少, 栽植的成活率往往偏低。同时, 实地看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对于较为名贵的树种或用苗量大、工期紧的情况, 一方面要考虑苗木量是否充足, 另一方面要查看苗木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以免对绿化工程产生影响。此外, 苗木的检验必须做到认真严格。观察苗木是否存在失水的现象, 对容易产生病虫害的叶部进行校验, 检查根部、枝干部等部位是否受损, 从而保证所选购苗木的质量。

1.2 确保土质的合格

苗木的生长离不开一定的土壤环境, 对于土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重点是控制土壤中的酸碱度, 从而确保栽植过程的顺利完成。土质是否合格, 对于苗木的栽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土壤的硬度是否达标, 关系到苗木根部水分和氧气的供给, 进而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一些粘性较大的土地, 往往不适合苗木的生长, 而盐碱地、受工业污染的土地, 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苗木的生长。因此, 必须对土质进行适度地改良, 通过采用土壤置换、形状改良等方法, 以确保土质的合格, 满足苗木生长的需求条件。以乔木的栽培为例, 应配制好客土, 在有需要的树穴周围, 进行客土置换。参照设计与施工的规范要求, 按照5:3:2的比例, 对黄土、山泥、黄沙进行配制, 从而保证种植的质量[3]。

1.3 确保水质达标充足

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 合格的水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完成苗木栽植后, 应结合苗木的生长期规律, 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 做到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 主要根据气候来决定的。通常情况下, 对于苗木栽培管理的水质要求普遍不高, 但必须保证水质的基本达标。受到污染的水源不够用于苗木的浇水, 而酸碱盐成分过高的水分, 也不适用于浇灌苗木。浇灌的时间应做到科学合理, 既要防止时间过长造成苗木根本积水, 也要避免浇灌时间过短而导致水分供应不充足。绿化苗木的水分管理, 通常以幼树为重点, 坚持保湿不渍的原则, 保证表土干而不白。对于现状高大的乔木而言, 由于根深叶茂而不存在缺水的情况, 更不会对其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而对于矮小的灌木, 由于其根系较为短浅, 无论是进行盆栽还是地栽, 都必须确保防旱保湿不渍, 从而保证其正常生长。

2 苗木栽培管理工作的要点与原则

城市园林道路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工作,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首先, 做好绿化成本的管理工作。绿化工程的实施与运行, 应当参照特定的设计方案, 对绿化成本做到规范可控。从事绿化成本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必须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 培养成本控制的理念。通过权利与责任的层层细化, 明确到每一名员工, 逐层落实成本管理的责任。其次,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更加不容忽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安排与利用, 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 务必做到科学合理。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 在绿化建设工作中加强对工人的协助, 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4]。

再次, 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充分实现各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 加强对绿色管理中的养护工作, 对于绿化施工工程来说, 养护工作所耗费的工时高、周期长, 对于整个施工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觑。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日新月异, 同时也带来了噪音、光污染等负面影响,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显得尤为迫切。因此, 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以保护生态系统为根本出发点。在追求发展的同时, 努力实现绿色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

3 相关技术分析

3.1 挖掘树穴

进行树穴的挖掘, 一方面要结合苗木的根幅, 另一方面要参照容器的大小, 从而确定树穴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 应大于土球的直径, 距离差以40cm为宜、深度以20cm为宜。对于箱装苗, 所挖掘的穴通常为正方形, 在穴底堆砌长方体土台, 并将周围的土层踩实。对于栽种的深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避免出现太深或太浅的情况出现。

3.2 土壤改良

在栽种苗木之前, 先进行施肥处理, 将土壤与有机肥充分拌合。进行种植土回填时, 位置以树穴的中下方区域为宜, 并进行浇水处理以保证苗木所需水分的充足。对于土壤比较的干情况, 应在树坑中进行浇水, 避免苗木自身水分的流失。

3.3 培土

新种植苗木在风吹的作用下, 容易出现倾斜、水分流失等问题, 可以通过培土的方法对其进行固定。实施培土作业之前, 应浇灌适量的水分。在培土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及时踩实, 以保证土壤固苗能力的强化。培土工作完成后, 还应设置立支柱以强化稳固的牢靠程度。

3.4 草木类苗木的栽植

栽植草木类苗木常常采用播种的方式, 对于种子的质量往往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应考虑种子的发芽率, 从而确定种子的合理用量。如采用混合播种的方式, 还应结合草坪的实际规划情况, 以及播种植物的不同, 对播种的时点进行差异化的选择。

3.5 灌木类苗木的栽植

栽植灌木类苗木, 通常选择开沟种植的方式。如开沟时种植地土壤的瓦砾较多, 应当及时更换土壤。栽种时应根据实际的土质情况, 适当的进行肥料追加, 并将肥料和置换土搅拌均匀。起苗作业完成后, 及时进行松土和淋湿工序, 以保证苗木生长过程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苗木的修剪处理必不可少, 而对苗木根系进行药物涂抹, 能够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4 结束语

苗木栽培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与环节。园林道路绿化施工质量的提高, 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 以及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应充分考虑所栽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 结合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案, 以促进城市绿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当遵循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原则, 不断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 努力提高栽培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不断调整、完善种植的结构, 从而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D].浙江大学, 2014.

[2]徐培迪.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 2009.

[3]郭晓明.昌邑市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5.

高架道路悬挂绿化研究 篇5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4.4℃。7月最热, 平均27.3℃;1月最冷, 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 mm, 无霜期220 d, 全年日照时间约2 400 h。

107国道位于郑东新区, 为郑州市南北走向的主要过境道路。道路为双向六车道, 路基宽33.5 m。两侧绿化林带宽约20 m, 本研究在107国道上选取了3个实验样点, 1号、2号和3号。各样点的植物配置情况见表1。

1.2 植物滞尘能力的测定

叶片滞尘量的测定:清洗前用分析天平称出烘至恒重的滤纸的重量 (M1) , 将采集的叶片用蒸馏水浸泡冲洗[1], 然后用滤纸过滤清洗液烘干后用分析天平称重 (M2) 。过滤前后滤纸重量之差, 近似为所测叶片的滞尘量, 即叶片滞尘量=M2-M1。过滤前将滤纸置于102℃的烘箱中烘6 h, 烘至恒重, 然后放入干燥器[2]里降温。过滤后再将含有粉尘的滤纸放在烘箱内于102℃下烘6 h, 烘至恒重, 放入干燥器里降温, 降至室温后, 用电子天平称重。叶面积的计算:方格纸法测定叶面积[1]。

全株叶量计算[3]:调查叶量采用分层取样法, 先用目测法将所调查的植株进行分区、分层。其中可先按枝划分, 也可把几个大枝归为几等分, 接着再对各主枝或一等分进行继续等分分级, 一直到可以容易计数叶片的标准小枝为止, 标准小枝一般阔叶树30 cm长, 当调查记数出标准小枝的叶片数量后, 再计算全株叶量。

1.3 降尘及扬尘量的测定

在离绿化林带1 m处开始在垂直于道路方向上每隔5 m为1个监测点, 放置1个集尘缸。每个监测点设置3个平行样, 取其平均值。降尘收集时间是从8:00~18:00, 收集的降尘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典型群落中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

本实验在雨后 (大于15 mm的降雨) 采集植物叶片, 在对不同植物中采样时, 分树种选择有代表性的单株5株, 在树冠四周及上、中、下各部位均匀采集植物叶片, 每棵树采集12片叶, 即每种植物采集60片叶。采集叶片应避免震动, 将采集的叶片装入密封袋中, 带回实验室清洗称重。

见表2, 在第四天时, 单叶滞尘量最大是枇杷, 重0.0298 g, 其次是金钟和夹竹桃, 分别重0.0066 g和0.0045 g。最差的是垂柳, 单叶滞尘量只有0.0015g, 枇杷单叶滞尘量是垂柳的19.9倍。在第十天时, 单叶滞尘量最大是枇杷, 重0.0338 g, 其次是棣棠和金钟, 分别重0.0087 g和0.0082 g。最差的是垂柳, 单叶滞尘量只有0.0029 g, 枇杷单叶滞尘量是垂柳的11.7倍。在第四天时, 滞尘能力最大的迎春 (2.65 g/m2) , 其次是枇杷和金钟, 最差的是栾树 (0.64 g/m2) , 迎春的滞尘能力是栾树的4.1倍;在第十天时, 滞尘能力最大的是迎春, 7.12 g/m2, 其次是棣棠和金钟, 最差的是白蜡 (1.32 g/m2) , 迎春的滞尘能力是白蜡的5.4倍。在第四天时, 红叶李1的滞尘能力1.66 g/m2大于红叶李2 (1.1 g/m2) 和红叶李3 (1.48 g/m2) , 在第十天时, 红叶李1的滞尘能力2.17 g/m2大于红叶李2 (1.69 g/m2) 和红叶李3 (1.71g/m2) 。红叶李1第四天和第十天的滞尘能力都大于红叶李2和红叶李3, 是因为红叶李1距离道路较近, 红叶李1距离道路6 m, 红叶李2和红叶李3距离道路11 m。所以, 距离道路的远近影响植物的滞尘能力。

2.2 单株植物的滞尘总量

在1号、2号和3号样地, 不同树种各选50株, 测其胸径 (或株高) , 然后对测得的胸径划分成两个等级, 如1号样地的女贞, 将胸径为5~7 cm的植株划为一个等级, 将胸径为7~9 cm的植株划分为一个等级, 然后计算各等级所占比例, 然后从不同等级的植株中挑选出10株, 对其单株叶数进行计数。平均单株叶数等于不同等级的单株植物的平均叶数乘以该等级所占的比例之和。单株植物滞尘量等于平均单叶滞尘量乘以平均单株叶数。

见表3, 在第四天, 单株植物滞尘量最大的是白蜡 (76.22 g) , 其次是红叶李2和枇杷, 滞尘量最小的是棣棠, 白蜡的单株滞尘量是棣棠的12.5倍。在第十天, 单株植物滞尘量最大的是红叶李2 (87.84 g) , 其次是垂柳和白蜡, 滞尘量最小的是金钟, 红叶李2的单株滞尘量是金钟的8.0倍。棣棠和金钟虽然滞尘能力较高但是由于叶量少, 所以单株植物滞尘量就较小。单株植物滞尘量表现为乔木>草本和灌木。

注:红叶李1种植在样地1号, 红叶李2种植在样地2号, 红叶李3种植在样地3号。

注:①迎春的叶量是按1 m2计数的, ②处是该植物的株高。

2.3 典型群落单位面积滞尘总量

对1号、2号和3号样地种植的各植物的种植行数、株距进行测量, 计算每公顷该植物的种植株数, 每公顷该植物的滞尘总量等于单株植物滞尘量乘以每公顷该植物的种植株数。

见表4, 在第四天, 每公顷滞尘量最大的是白蜡 (67.45 kg) , 其次是迎春和垂柳, 最小的是红叶李3, 每公顷白蜡的滞尘总量是红叶李3的7.7倍。在第十天, 每公顷滞尘量最大的是白蜡 (75.68 kg) , 其次是垂柳和迎春, 最小的是红叶李3, 每公顷白蜡的滞尘总量是红叶李3的7.2倍。红叶李3长势较差, 叶量少, 所以每公顷滞尘总量低。棣棠和金钟虽然单株滞尘量较少, 但是种植密度较大, 种植行数较多, 所以每公顷的滞尘总量不是最低的。

注:①迎春种植区宽约4.3 m。②迎春种植区在宽4.3 m时, 每公顷迎春的长度约为166.5 m。

由图1可知, 第四天时, 各样地每公顷滞尘总量表现为2号>1号>3号, 2号比3号高84%。第十天时每公顷滞尘量总量表现为2号>1号>3号, 2号比3号高51%。随着滞尘天数的增加, 3种植物配置的每公顷滞尘总量的差距减小。

3 小结

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不同, 其中滞尘能力较强的是迎春、金钟、枇杷和棣棠, 较差的是白蜡和栾树。同种植物距离道路近的滞尘能力强。单株植物滞尘量较大的是白蜡、红叶李、垂柳和枇杷, 较差的是棣棠和金钟。单株植物滞尘量表现为乔木大于灌木。由于绿化林带植物配置的不同, 1号, 2号和3号样地的滞尘总量表现为:2号>1号>3号。

参考文献

[1]程政红, 吴际友, 刘云国, 等.岳阳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 2004 (2) :37-40.

[2]殷杉, 蔡静萍, 陈丽萍, 等.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效益[J].生态学报, 2007, 27 (11) :4590-4595.

上一篇:创设问题性境下一篇:碳交易标准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