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与处理

2024-08-03

防治与处理(精选12篇)

防治与处理 篇1

1 引言

就建筑施工而言, 很多的工作都是在高处进行的, 并且由于工作的环境复杂多变, 手工操作的强度极大, 这就造成很多事故都极易发生。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息息相关的, 它通过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设备的合理操作、以及产品的安全使用, 能够达到企业稳定发展、社会不断前进的需要。而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着较多的弊端, 严重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为此, 对于建筑业这一危险性极高、覆盖面极广的产业来说, 急需我们去研究和分析伤亡事故的原因, 并寻找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2 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

在建设部、省市级住建委长期坚持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的前提下, 虽然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频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是, 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不规范, 安全隐患还是处处都有陷阱存在的, 就安全隐患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物的结构、外形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形式, 实施起来的难度就较高。二是由于建筑是固定的、场地有限的, 然而员工的所有作业都是流动的, 还包括所有的设备、器材、各种建筑材料都是集中在场地上, 并且也是随着工程的前进而不断流动的, 这就使得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无法杜绝。三是由于生产的工作面比较广, 施工也是不固定的, 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四是绝大多数的工程都具备着高、大、深的特点, 这使得员工不得不较多的在露天高空环境下进行作用, 也就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五是建筑具备着结构复杂, 工艺变化大, 规则性差三个特点, 每个建筑在施工的全过程中, 各个工序 (工艺、施工方法和生产过程) 都不存在相同点, 所以也就没有相像的不安全因素, 并且在工程施工不断进展的前提下, 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是随之变化、不可预料的。六是施工过程中的大部分作业都是手工操作的, 不具备较高的机械化程度。

总的来说,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是复杂的、多变的,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不确定的, 这就使之较其它行业来说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隐患。建筑行业是事故发生极为频繁的一个领域, 它的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及位置的调查和研究, 我们发现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是建筑行业中发生最为频繁的五个典型事故, 常被称为“五大伤害”, 发生的次数占据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当然, 除了这些主要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故类型, 有中毒和火灾等等。为此, 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甚至杜绝这些高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3 一些典型的事故, 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1) 就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来说, 包括:与电有关的所有工作都必须由专职的电工来完成;通过设置屏障或者保护网来保证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对于距离不达标的工程严格禁止;配备完善的防触电保护系统 (如TN-S系统) ;建筑工程必须远离高、低压线;电焊要在合适的天气下进行作业;合理安装配电箱及开关箱, 临时用电要严格安照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电路布置, 要确保漏电保护器的有效性和灵敏性;以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严格依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强临时用电的检查力度等等。就触电事故的抢险措施来说, 首先触电人员要想方设法脱离电源, 然后把触电者带到空气较好的地方, 甚至进行简单的抢救, 或直接送往医院。

(2) 就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措施来说, 包括:如在2米以上的高度作业时, 必须保证所处地方配有可靠、牢固的防护措施;所有井字架的使用都必须要遵循严格的安装、拆卸顺序, 并且在使用前要进行有效的检查验收;确保脚手架的外侧有安全网进行的封闭措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严格要求配戴安全带, 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要在设计计算的前提下才能被使用,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塔式吊机要选取有保险装置的吊钩, 起吊、降下时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指挥,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 各方面配置都要齐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工作人员严禁在高处作业时嬉戏或者打闹, 以及酒后上岗和抛掷物块。就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措施来说, 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送往附近的医院。

(3) 就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而言, 包括:在正确遵守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使用所有的机械设备, 并且配备的机械设备必须有安全装置;使用验收并合格的机械设备;机械操作人员要保证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如要进行机械的维修和调换, 就必须选在设备不工作的时候;及时检查和保养所有的机械设备。就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措施来说,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伤, 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如果情况不太乐观的话, 就近送医院。

(4) 就土方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来说, 包括:土方施工时, 禁止出现挖空底脚的现象;基础施工前要全面掌握周围地质环境, 制定出来合适的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最后为了避免土方坍塌, 我们还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就土方坍塌事故的抢险措施来说, 首先要做的是解除压迫, 此时注意避免生拉硬拽, 必要时先进行心肺复苏再送往医院;如果被埋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就要首先保证呼吸的通畅。

4 结论

总而言之,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前进的带动下, 建筑业作为一个关键的产业, 具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 与之一体的安全管理却不能追上其前进的步伐, 这就极其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形象及竞争能力。就安全生产管理而言, 它在建筑行业中是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部分, 只有该管理到达更高、更全面的水平, 才能保证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东平, 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7—8.

[2]杨晓英.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细节[J].企业管理, 2010.3.

[3]袁守德.应用事故树法对起重伤害事故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1) .

[4]王建成, 窦大勇, 杨晓军.浅谈建筑施工中如何防治物体打击事故[J].科技信息, 2011 (10) .

防治与处理 篇2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实践

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断桩的.处治措施,详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过程中的取芯、清淤、压浆、验证等具哌体做法.

作 者:祖小宁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自限公司,内蒙古,通辽,0280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009“”(5)分类号:U445.7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质量缺陷 防治与处理

桥梁钻孔灌注桩塌孔防治与处理 篇3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塌孔;防治;处理

塌孔类型与防治:

塌孔类型有在钻孔中发生塌孔的,有的在下钢筋笼时塌孔的,也有在灌注中塌孔的,塌孔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在钻孔桩施工中每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发生塌孔,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如何防治塌孔发生,我们有如下几种措施:

在钻孔过程中操作手将起到关键作用,操作手将掌握进钻速度,凭经验操作手能预感到塌孔前兆,与此同时要经常检查出渣情况,提供给操作手使其掌握此地质层面变化情况,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钻进速度。大于1.25时泥浆过稠将降低泥浆的流动性,体制换砼产生困难,可能影响成桩质量,在配制泥浆要加适量的火碱以增加泥浆黏稠度,具体数量很难确定,我们是以循现泥浆表面出现泡沫为准,在钻孔前一定要先搅拌泥浆,不得边钻孔边搅拌泥浆。

保持高水位:护筒要高于地面(依据规范列出具体数据),并且始终保持护筒满水位,与此相应的泥浆池也须高水位,由于地质情况特殊,当由粗砂转为圆砾时,往往会出现水位突然下降的现象,如果水位下降到护筒下缘以下,此钻孔桩就要面临塌孔的危险了,因此必须在钻孔时保持高水位。

进钻速度:钻孔的进钻速度不易过快,过快泥浆护壁作用发挥不出来,易发生塌孔;过慢此成孔部分受多方面干扰也易塌孔,从整体来讲成孔易快,尽快成孔,尽快浇筑;根据实际情况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下钢筋笼时尽量不要碰孔壁:地质情况特殊,孔壁非常脆弱,下钢筋笼时吊装要垂直,且不可摆动,千万不可使钢筋笼碰到孔壁,如果下笼速度过快而且碰到孔壁,此钻孔桩必塌孔无疑。

集中灌注砼:成孔后灌注砼要连续不得间断,将成孔需要的砼一次备齐,连续浇筑,不能浇筑一车料,在等下一车料。

提钻时间:成孔后如遇到不能很快浇筑的情况,如拌合站发生故障,吊车不到位等等,不能提钻,如果时间较长孔中水变清,应开钻搅搅浑水,保证孔壁有泥浆保护。

高护筒:当地表层粉质黏土较薄时(不足1m),应增加护筒高度,护筒高度高度为两节护筒高度(一般3米)。这样护筒可进入砂层2米,防止塌孔发生。

回填土加高孔顶端高程:在低洼地带钻孔时,我们就是在打用小水井时都塌孔的低洼处,采用回填2米,3米护筒成功的钻了6孔,无塌孔事件发生。

间隔跳跨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钻孔要间隔跳跨施工,防止临扎串穿造成塌孔,间隔距离最少是隔一个桩.就是临桩浇筑完成后也要间隔三天以上,我们就有一孔在临桩浇筑两天后钻孔发生塌孔。

连续作业:施工中连续作业一环扣一环尽量不间断,更不得中途无故停钻。

2、塌孔的处理

正钻孔中或已钻成孔后塌孔的,要及时提钻,以防止钻头埋入孔中,提钻后要回填黏土,免得二次钻孔时堵塞管口,第二次钻孔时,至少要在回填7天以上,一般是15天。

下笼时塌孔:由于下笼时不慎,或笼子不垂直、笼子摆动,都可使笼子碰撞孔壁造成塌孔。塌孔部位有可能发生在上、中、下三个部位,如果在上部发生塌孔,塌方量不大,埋笼深度也较小,如果及时采用吊车吊笼很容易,用一个吊车就可以吊起;如果在中部发生塌孔,则需两台吊车四角起吊,不管那一种坍塌吊车都不能一次就吊出,必须反复多次起吊,起吊时应逐渐加力,接近最大值时应持荷几分钟,让钢筋笼与埋砂中有所松动,然后归零在重新起吊、持荷、松动,几次以后会突然起吊成功,将钢筋笼提起。如果钢筋笼在使用上述方法后,仍无法成功吊出,放弃吊笼回填,待14天后重新钻孔吊笼。具体方法是,略小于钢筋笼三个声测管形成的直径钻头成孔,刚刷用比较柔性刚玻纤固定在钻头外侧,直径与钢筋笼直径相等,这样钻头钻清声测以内的残物,废孔如不发生塌孔经清孔后可直接利用,否则就得回填重新钻孔。

个人观点:

1、灌注、灌筑、这几个词要使用准确;

2、分几个方面分析原因,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想到哪就说到哪;

3、其中很多原因都是客观因素,或者说都是违规施工造成的,文章中体现似乎不太合理,证明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现场管理、技术交底、施工组织都欠缺;

结束语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与处理 篇4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但是, 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处理不当还会对土壤、大气和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 如何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是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1 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的堆积, 占用大量土地, 不但污染环境, 还浪费土地资源。据估计每堆积1×104t废物, 占地约需666.7 km2。国内仅工业废渣和尾矿就堆积占地3 996×105km2。全国各大城市市区几乎被环状的垃圾堆群所包围。

1.2 污染土壤

废物堆放, 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浸蚀, 产生高温有毒液体渗入土壤, 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 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导致草木不生。

1.3 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污染水体。a) 固体废物直接倾入江河湖泊, 既减少水域面积, 又大面积污染水域;b) 固体废物随地面径流进入江河湖泊, 使水域成为污水沟, 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c)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在降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进入土壤, 污染地下水;d) 粉状固体废物随风飘入地面水, 造成地面水污染。

1.4 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如下途径污染大气: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 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 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固体废物在处理 (如焚烧) 时散发的毒气和臭味等, 都能污染大气。典型的例子是煤矸石的自燃, 曾在各地煤矿多次发生, 散发出大量的SO2、CO2、NH3等气体,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2]。

1.5 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中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 经大气、水体、生物为媒介传播和扩散, 危害人体健康。许多传染病, 如鼠疫等都同固体废物处置不当有关。危险废物具有一些伤害性特别强的特性, 如易燃、易爆、强烈的腐蚀性或剧烈的毒性, 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危险废物对人类的短期危害可能是通过摄入、吸入、接触等而引起毒害, 也可能是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引起伤害;对人类的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化学品中如某些重金属 (Cd和As) 、有机化合物 (C7H8、CCl4) 是致病物质, Hg是致突变物质, 可能使脑、脊髓、神经或肾脏受到伤害。

1.6 危害生物

固体废物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质成分和土壤结构, 有毒废物还能杀伤土壤里的微生物和动物, 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影响农作物生长。某些有毒物质, 特别是重金属和农药, 会在土壤中累积并迁移到农作物中去。

2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技术

随着天然资源的短缺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激增, 近几十年来, 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 积极开展综合利用。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 提出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 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 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下面介绍的固体废物治理技术, 均围绕实现上述“三化”为目的[3]。

2.1 物理法

a) 压实技术, 压实是利用外界压力作用于固体废物, 使其体积减小, 密度增大, 以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b) 破碎技术, 破碎是利用外力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 使容积减小, 便于运输, 也便于回收废物的有用成分等;c) 填埋法, 填埋法是指在预先进行地质和水文调查的基础上, 选好干旱场地来掩埋有害废弃物。要做到安全填埋, 必须保证不发生渗漏。

2.2 热处理法

2.2.1 焚烧法

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 达到减少容积, 去除毒性, 回收能量 (焚烧产生的热能可以利用) 的目的。对于有机和无机混合型固体废物, 若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 也最好用焚烧法处理, 这样处理后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无机物。

2.2.2 热解法

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其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 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 而热解是吸热的。热解的产物有气态的H2、CH4、CO, 液态的CH4O、C3H6O、CH3COOH、CH3CHO及焦油、溶剂油等有机物, 还有固态的焦碳或炭黑。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有用物质。

2.2.3 固化法

固化法是采用固化剂使有害废物形成基本不溶解的物质或将它们包封在惰性固化体中的处理技术。通过这种处理, 有害废物的渗透性和浸出性都大大降低, 利于进一步处置和运输, 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水泥、塑料、水玻璃、沥青等作凝结剂和危险废物加以混合进行固化。

2.2.4 化学法

化学处理法是利用有害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产物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例如氧化还原法常用于处理氰化物和铬酸盐有害物质, 用强氧化剂与氰化物反应, 用还原剂与铬酸盐反应, 就可以分别消除氰化物和铬酸盐的毒性。

2.2.5 生物法

许多危险废物是可以通过生物 (微生物) 降解来解除毒性的, 解除毒性后的废物可以被土壤和水体所接受。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处理固体废物的技术, 应用最广的是堆肥化。堆肥化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人为地促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化过程, 其产品被称为堆肥。堆肥外观呈黑色腐殖质状, 结构稀疏, 其中可被植物利用的养分含量增加, 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3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及分类处理

固体废物的防治处理, 通常要经过预处理、资源化处理、最终处置等步骤。一些固体废物经过预处理和资源化处理, 还会有部分很难再加以利用的残渣存在, 这些残渣往往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 必须进行最终处理, 如填埋法就是一种最终处理法。

3.1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重在减少排放和实现分类排放。针对生活垃圾, 倡导节约型社会, 提高人们的意识,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排放, 这样可以减少预处理的难度, 对可回收的进行资源化处理与利用, 对不可回收的进行集中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防治, 重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对矿产资源进行回填式开采, 发展清洁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3.2 分类处理

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利用的和不可回收利用的, 不可回收利用的又分为普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固体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后可加以利用, 不可回收的进行分选后可集中处理。对于没有危害的普通固体废弃物, 可进行集中填埋;对于危险固体废弃物, 可通过新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化处理, 对于排放危险固体废弃物的企业, 要进行内部自行处理, 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处理厂, 而且会导致处理不彻底。因此, 通过新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所有企事业可以将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送到处置中心, 进行集中处理。既能提高处理效果, 又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 山西省阳曲县即将投入使用的山西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可以将省内和周边地区所有的危害废弃物进行集中后处理。

4 结语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 重在减少排放量和实现集中化处理, 同时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展循环经济, 利用清洁能源, 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俊辉, 王芳.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 2011 (04) :25-26.

[2]宋宇.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范式[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01) :35-36.

烈性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 篇5

为应对紧急、烈性传染病的疫情防控,特制定以下防控应急预案:

一、健全制度 防控有力

1.责任制度:幼儿园园长刘助莲同志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班班主任为责任报告人,副园长赖朝丽为常务负责人,陈仲华同志为幼儿园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幼儿园其余教师、部门要积极配合责任人的工作,承担相应的防控责任。

2.疫情报告制度:对师生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传染病疫情(如疑似血吸虫、艾滋病、狂犬病、禽流感、流脑、流感、甲肝、乙肝、麻疹、二号病、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各班主任、要立即通报给幼儿园责任报告人和常务负责人,同时将病人实行隔离,幼儿园立即通报卫生防疫站、家长及县教育局办公室,并由卫生防疫站对其进行诊断检查,如确诊为传染病,将按卫生防疫站的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晨检制度:各班每日早读晨会时间,班主任老师负责对各班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科任老师做好对学生个人、教室等清洁卫生检查,如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各班主任要立即报告给幼儿园责任报告人陈仲华同志,并做好记载。

4.缺课、缺勤登记制度:各班班主任要做好缺课学生的登记,弄清缺课学生的原因,如遇缺课学生有与传染病相似的病症,应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小组,应立即核实患病情况,做出相应处理。该生必须具有医院病情证明,才能允许返校上课。各年级组长要做缺勤教师的登记,并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小组,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5.就诊登记制度:各班班主任,应做好学生、教师就诊登记,凡发现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员,应登记在册,及时向幼儿园领导小组汇报,幼儿园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

6.值班制度:行政人员按照要求切实认真做好值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班主任要做到信息24小时畅通,做到随时能联系。

7.传染病预防宣传制度:幼儿园每期要组织开展一次“预防传染病”的课外活动,上一堂有关“预防传染病”的课,进行一次“传染病预防”的专题讲座。利用集会、影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少先队要开展一次有关“传染病预防”的主题队会活动。

8.校园清洁制度。各班每天对教室和清洁区进行清洁大扫除,坚决不留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9.责任追究制度:对疫情有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者的责任。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禽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幼儿园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至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校医护送去医院。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幼儿园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幼儿园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幼儿园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医校共管联系医院、市教育局、市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市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①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幼儿园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 疫点消毒。对幼儿园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 疫情调查。幼儿园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幼儿园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幼儿园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9.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要求幼儿园炊事员及值班老师上岗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食堂炊事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时必须戴口罩。

10.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以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定点医院诊断为准,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则将追究责任。幼儿园有关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外,不得擅自在学生、教师、家长和新闻媒体发布,注意正确宣传,防止师生恐慌,以维护幼儿园稳定。

三、后勤保障和物质准备

幼儿园要保证预防控制传染病所需经费。按防疫部门要求,储备消毒器材、个人防护物品,比如口罩、手套等,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四、评估总结

传染病疫情事件处理完毕后,幼儿园要认真对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类似事件的处理改进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归档。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也应注意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幼儿园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 和县教委及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和流行,使传染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预案。

一、目标管理

1、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幼儿园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总负责,分管副园长负责保证转送病人的车辆,随时待命;园长负责与班主任的及时沟通,加强宣传工作,稳定师生情绪,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副园长负责安排疫点的消毒工作,负责门卫的管理;班主任负责联系家长,掌握学生家长的电话;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现场的及时救治和转送病人,各班班主任要掌握并每学期核对班级学生的家长联系电话,确保紧急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畅通。

三、应急处理

1、幼儿园在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不折不扣地实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相关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2、幼儿园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

3、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甲类传染病(包括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统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区疾控中心报告。任何人不得瞒报、慌报、缓报疫情。

4、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及时转送附近医院诊治。

5、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6、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由副园长安排相关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控中心进行终末消毒。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进行临床观察。

7、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的医疗措施。

8、应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9、在传染病期间,各班指定专人每天向园长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及时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跟踪管理。

10、副园长安排相关人员加强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灭蟑螂。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良好,对人员密集的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办公室会议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11、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来访登记,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寝室、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浅谈楼板裂缝处理及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抓住了主要矛盾,并结合本人实践经验,从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楼板裂缝原因分析,提出改进和防治措施。

1.混凝土的材料、水灰比、塌落度不当造成裂缝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骨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增大混凝土的收缩量,诱导裂缝的产生。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就越多,收缩量就越大。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也可能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水泥品种选择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碳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等。水泥等级及混凝土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就越大。混凝土设计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就越易开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加剂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而生产的砼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施工时,砼的快速脱水干缩就会产生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产生裂缝。

对混凝土的材料、水灰比、塌落度不当造成裂缝,可根据结构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应尽量避免采用早强水泥。选用含泥量小的原材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减小骨料的空隙率以减少收缩量,积极采用掺和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避免盲目选择掺加量。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2.重点加强部位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对这类裂缝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楼板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2.1 重点加强楼板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板砼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板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

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2.2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要求增設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3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板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要有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

3.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当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构件表面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裂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

浅析钢筋砼梁的裂缝防治与处理 篇7

目前, 我国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国内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同时高层建筑的质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为高层建筑一旦出现事故, 极易引起严重的恶性事故。因为钢筋砼梁是高层建筑的主体, 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钢筋砼梁如果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 也会引起钢筋砼梁裂缝问题, 引起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 因此, 在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 对钢筋砼梁的裂缝出现原因以及防治和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来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的安全质量。

一、钢筋砼梁裂缝的基本简介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 属于材料强度理论范畴。工程裂缝现象是各类建 (构) 筑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缺陷。

裂缝及其扩展是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先兆, 裂缝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 裂缝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渗漏及构件持久强度的降低等。

对混凝土的细观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 裂缝是难于避免的, 是一种材料特征, 如对建筑物抗裂要求过高, 将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结构设计是以极限承载力为基础, 但大多数工程的适用标准却是由裂缝控制,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其经济能力来决定对建筑物裂缝控制的宽严程度。实践表明, 有些裂缝是无害的, 或者其害处是可为人类所控制的。

二、钢筋砼梁裂缝出现的原因

钢筋砼梁出现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 笔者主要列举以下几点重要的。成因:

1.混凝土冷却问题

如果混凝土在没有完全硬化之前, 由于气温过高就会使得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 混凝土没有成型就干燥硬化, 造成钢筋砼梁裂缝出现, 这种原因产生的裂缝一般深度较小, 面积也不大。

2.温差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在没有完全干燥硬化时, 表面水分会被蒸发掉, 由于水分的蒸发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 因为水分蒸发会吸收掉热量, 同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比外部高, 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问题, 温差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形成钢筋砼梁裂缝问题。

3.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裂缝

高层建筑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设计把关, 如果钢筋砼梁的设计不符合建筑要求, 比如钢筋砼梁的跨度较大, 高度偏小, 就会造成砼梁的受力不均匀, 在后期也会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如果设计过程中由于计算问题存在偏差, 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 都会导致砼梁出现结构裂缝。

4.施工过程造成的裂缝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如果施工人员不能按照要求合理施工, 也会造成钢筋砼梁出现裂缝, 比如施工人员不按照建筑要求截取砼梁, 导致钢筋砼梁的截面尺寸偏小也会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钢筋砼梁还没有完全固定前, 对钢筋砼梁拆除底座或者超载堆积也会造成裂缝问题。

三、钢筋砼梁裂缝的预防处理措施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 适用于裂缝较窄, 或由于混凝土冷却问题造成的裂缝。表面修补法针对裂缝不会造成高层建筑质量损害, 但是为了保证建筑的外观以及耐久性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裂缝进行铺设薄膜, 或者将裂缝进行树脂填平。如果单纯以防水为目的, 也可采用涂刷沥青的方法。

2.注入法

当出现的裂缝比较小, 但是会对建筑构成威胁时, 我们一般采取注入法或者填充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修补材料注入到砼内部, 首先要在裂缝处安装注入管道, 将修补材料砼注入到裂缝中后, 要及时进行封闭处理。

3.加固法

加固法一般有钢筋加固法和粘贴加固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出现的裂缝比较大, 严重影响砼梁的承载能力, 当然对建筑本身也造成严重威胁。钢筋加固法主要用扁钢或圆钢制成垂直或斜形的钢箍, 两端留有螺纹, 套入钢板后用螺母拧紧。也可采用由两个U形钢箍套上后焊接, 然后打入金属楔楔紧。采用钢箍时需在梁上刻槽以防滑。粘贴加固法是使用环氧树脂将钢筋与混凝土连接起来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4.加大截取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管理, 对于钢筋砼梁的截取面要进行严格把关, 首先要保证砼梁的截取面符合建筑的设计要求, 同时也可以增加砼梁的截取面, 提高砼梁的承载能力, 另外要固定好砼梁底座, 在砼梁没有完全固定之前, 禁止在砼梁上安放杂物。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层建筑在我国越来越多, 在高层建筑中, 钢筋砼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 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我们对于钢筋砼梁裂缝问题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对设计以及施工环节的管理, 同时要做好维修处理工作, 对出现的裂缝要及时修补处理。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 经常会出现钢筋砼梁裂缝问题, 对建筑的质量造成损害, 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笔者通过实践工作经验, 对高层建筑钢筋砼梁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钢筋砼梁裂缝的防治与处理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钢筋砼梁,裂缝,原因,防治,处理

参考文献

[1]余朝裕.钢筋砼梁的裂缝成因与处理[J].中国建设信息, 2014 (14) .

[2]王敏.谈钢筋砼梁的裂缝的防治及处理方法[J].四川建材, 2012 (01) .

[3]王栋林.钢筋砼梁的裂缝成因及防治[J].科技资讯, 2015 (08) .

浅析钢筋砼梁的裂缝防治与处理 篇8

1裂缝成因

钢筋砼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 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 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 如干燥过快, 则产生收缩裂缝, 通常发生在表面上, 裂缝不规则, 宽度小。

(2) 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水泥在水化及硬化过程中, 散发大量热量, 使砼内外部产生温差, 超过一定值时, 因砼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 温变裂缝。水泥在硬化期间, 砼表面与内部温差较大, 导致砼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 受到内部砼的约束, 而出现裂缝。

(4) 设计欠周全。如钢筋砼梁的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 或者由于计算错误, 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 都会导致砼梁出现结构裂缝。

(5) 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由于砼标号偏低、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截面尺寸不符合设计等而导致砼梁出现裂缝。由于施工不当、模板支撑下沉, 或过早拆除底模和支撑等形成的裂缝。施工控制不严, 在梁上超载堆荷, 而导致等多处入手, 分析裂缝产生的本质原因,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2.1经过调查分析, 确认裂缝在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 采取表面处理法、充填法、注入法等简易的处理方法:

2.1.1表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缝较窄, 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 常用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 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施工时先将砼表面用钢丝刷打毛, 清水洗净干燥, 将砼表面气孔由油灰状树脂填平, 然后在其上铺设薄膜, 如果单纯以防水为目的, 也可采用涂刷沥青的方法。

2.1.2充填法:

当裂缝较宽时, 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 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 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施工时, 先将槽内碎片清除, 必要时涂底层结合料, 填充后待填充料充分硬化, 再用砂轮或抛光机将表面磨光。

2.1.3注入法:

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 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方法, 首先裂缝处安设注入用管, 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 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 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此法在裂缝宽大于0.2mm时, 效果较好。

2.2如果梁的裂缝情况影响了梁的承载能力, 就应更慎重研讨, 分析比较, 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 达到加固目的, 可采用的方法有:侧板上间隔500mm凿洞以浇筋砼, 箍筋可用开口箍或穿板封闭箍, 并经计算确定配筋数量。

2.2.4梁的单面加大截面法:

单面加大截面法分两种, 即上面加高或下面加厚。梁的上面加高适用于梁的支座抗弯强度不足的加固, 所加砼靠焊在原梁上部箍筋上的附加箍筋与原砼结成整体, 上部荷载靠附加纵筋承受。梁的上部加厚, 适用于梁跨中抗弯不足加固, 当梁截面强度与要求相差不大时, 可将梁下加厚80~100mm, 配制新的纵筋与原钢筋焊接, 做法同三面围套。当梁的截面下部增加100mm以上, 按计算配置纵筋和箍筋。

采用围套及单面加厚法加固时, 纵筋与支座连接有下述方法:梁支承在柱上时, 新加纵筋可通过连接钢板或直接与柱内受力筋焊接在一起;梁支承在主梁上时, 应在主梁上回设斜托支座, 斜托钢筋与主梁中主筋焊接。对于梁的端支座, 可将梁内部分纵向钢筋按45°或30°角曲折成斜筋焊于主梁内原纵筋上, 或另加入浮筋, 电焊连接新旧纵筋。

小结

防治与处理 篇9

桥头跳车指的是由于公路桥头及桥头引道处的伸缩缝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当车辆经过时, 会产生跳跃, 对桥涵和路面产生冲击, 且会引起车辆的减速和车内的剧烈震动, 导致司机和乘客受到颠簸;剧烈的震动对于车辆也会产生不利, 加速机械磨损以及轮胎的损耗, 增加成本, 浪费资源;如果行车速度过快, 台阶高度过大, 在急剧减速之后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会产生严重威胁。此外, 车辆的跳跃和减速会加速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破坏, 投入使用的公路由于桥头跳车导致的维护费用和管理难度的增加, 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桥头跳车是道路交通的危险源, 需要加以重视。

2 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

笔者查阅文献, 以及通过自己的分析, 认为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大致包括两大方面, 分述如下:

2.1 自然因素

桥头位置处的水位一般较高, 因此其土质多为软土。软土本身含水量高, 透水差, 天然孔隙比大, 经过来往车辆反复地大载荷作用, 极其容易被压实, 导致地基沉陷。

如果当地的降水较多, 或者河水位置经常高于桥头引道, 水分在伸缩缝处容易渗透进入。这会对路面结构和路基造成侵蚀, 加快小颗粒的流失, 降低地基和结构层的强度。如果路基的吸水性较强, 则其在低温时发生冻胀, 产生较大形变以及加速填土的破坏。

2.2 施工因素

(1) 桥台设计不合理。设计人员经验不足、时间紧迫或者对岩土结构以及其受力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 部分位置的特殊设计没有做到位, 都会为跳车埋下伏笔。在设计桥台时, 应当充分考虑到能够造成桥头跳车的各个因素, 尤其是桥台地基有没有经过彻底的处理, 引道的连接能否符合避免桥头跳车的要求, 基地能否承受较高填筑的桥头路基引起的巨大压力, 动态载荷情况下路面和桥头的形变情况。

(2) 路面弹性系数不同。桥台具有较大的刚度, 在受力后引起的形变量较小, 而路堤本身的刚度较小, 在受到同样载荷的作用下形变量较大。这就引起载荷之下路堤与桥台之间的高度差, 产生桥头跳车。在不同的载荷之下, 二者的形变量亦即高度差是不同的, 这就增加了桥头的设计难度。

(3) 台背填料难以压实。后台填土一般空隙较多, 此外施工作业时为防止对桥涵台身的破坏, 机械难以靠近台背碾压, 因此即使经过施工之后, 仍难以消除空隙。填料在车辆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之下, 填土经过压缩, 短时间内产生压缩沉降。尤其是在后方填土较高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沉降。后方填土的载荷还会对基底产生压力, 严重时发生桥台的后倾, 危害较大。

(4) 桥头路堤渗水破坏。在沉降出现之后, 路面开裂, 水顺着裂缝进入路基, 会对土基产生软化作用, 降低路基的强度指标造成路基的下沉和跳车。同时还易发生唧泥、喷浆等形式的破坏, 跳车又加大了车辆荷载对路面和路基的冲击力。如果养护维修不及时, 这种恶性循环会使破坏程度不断加剧发展。在路堤和桥头的连接处, 存在着裂缝,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水流进入的源口。

(5)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场施工时, 一些施工队为了追求进度和赶工期, 施工速度过快, 导致工程的质量难以满足要求。不满足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的“三分法”要求, 或者台背填筑过快, 填筑厚度过大, 都会导致沉降速度的加快。在原料的选用上, 一些工程队为了片面追求效益, 以次充好, 使其性能难以满足设计标准和实际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和工程验收时, 能否有效的进行监管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3 防治处理措施

桥头跳车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地基条件、填料、设计、施工等因素。根据工程实践, 针对对于不同的情况, 应当具体分析, 不能盲目施工。

3.1 预防措施

(1) 加强地基处理。对软地基的处理, 是控制跳车的关键所在。国内主要有换填法、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粉喷复合地基等。其中塑料排水板法加固效果好, 施工周期短, 简便易行, 是现在较为常用的方法。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在对地基要求高的地方可以选择深层搅拌法, 此方法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但因其费用高, 在实际中的应用较小。

(2) 控制好后台填料的质量。包括选择密度小质量轻、摩擦角大、透水性好、变形小的填筑材料;通过技术改革和工程措施, 比如在构造物的死角通过人工夯实的方式进行, 从而提升台背填土的压实度;

(3) 排水设计。按照规范, 路堤和台背相结合的地方应当有上下贯通的排水系统, 而且填料应当以砂砾、碎石等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为主, 这样才能够把水迅速的排除路堤, 减少水分对路基的破坏。

(4) 设置过渡段。在桥台路基的衔接段设置桥头搭板, 能够起到刚柔过度的作用。在桥头填土处设置土工格栅, 能够增强整体的刚度, 达到均匀变形的目的。

(5) 强化施工管理以及工程验收时的质量检查。通过监督的方式, 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是减少桥头跳车保证公路质量的有效途径。施工时严格按照合理的工序进行, 基施工时应先桥台, 后桥帽。尽早进行桥台后背进行填土, 以减少工后沉降, 为保证桥台台后填土压实度要求, 应先将台后填填至台帽底面标高, 再浇注带搭板牛腿的台帽。而伸缩缝出的安装需要专家队伍进行, 根据不同的温度、预伸缩量等条件进行设计。

3.2 产生桥头跳车后的处理措施

MOH材料, 处于行业领先位置。MOH是复合有积水硬性材料的缩写, 是如水泥和乳化沥青的复合体, 综合两种材料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复合性能。利用MOH处理桥头跳车, 一般是分步填充, 直至达到原设计路面高度, 最后整体罩面。其施工简单, 易于控制, 具有环境友好性, 而且可以快速开放交通, 相比传统的热沥青铣刨处理桥头跳车, 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摘要:公路的桥头跳车, 会对车辆的行驶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也会对车辆和桥梁道路产生震动破坏。本文对桥头跳车以及其危害作简要描述, 重点介绍了桥头跳车的形成原因以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头跳车,成因,防治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秋福.公路桥梁桥头跳车的分析与防治[J].路桥科技, 2014 (0 9) :196.

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与处理 篇10

1.1 沉降裂缝

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浇筑后, 水泥和骨料自然下沉, 同时产生泌水, 在沉降过程中发生的裂缝;二是混凝土浇筑后, 水泥和骨料在下沉阶段, 如受到钢筋和其它预埋件的局部阻碍及模板移动, 使该处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时, 该处就会产生沉降裂缝。裂缝一般均在浇筑后1~3 h发生, 属硬化前裂缝。待沉降终止时迅速进行处理, 重新加压抹平, 使裂缝闭合。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 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 特别是在冬季, 模板支撑在冻土上, 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1.2 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 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收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 变形较大, 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 较大的表面收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 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 水泥浆体干缩越大, 收缩裂缝越易产生。收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 宽度多在0.05~0.2 mm之间, 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 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收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引起钢筋的锈蚀, 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 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

1.3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当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 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 500-27 500 k J的热量, 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 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 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 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1.4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 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 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 导致混凝土胀裂, 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 沿钢筋的位置出现。

2 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

严格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杜绝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合格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对于安定性差, 游离氧化钙 (Ca O) 超标及强度不足的水泥应禁止使用;不同标号、不同厂家、不同种类、不同批产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尽量采用旋转窑生产的发热量少、收缩量小的硅酸盐道路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选择合格的含泥量较少的材料, 集料 (砂、碎石) 含泥量超标时应更换料源或将其认真冲洗至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对有机质含量超标的集料应严格禁止使用。按混凝土配合比准确配料, 单位水泥用量要精确称量, 误差值控制在1%以内。集料的含水量要及时测定, 以便控制适宜的用水量, 保持水灰比准确;为减少用水量, 改善和易性可使用合适的外掺剂;用水量误差不得超过1%, 外加剂控制在2%以内。采用电子称或其它现代配料机械设备准确配料, 尽量不采用人工手推车按车计量的配料方法, 集料称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

2.2 采用综合措施

对松软土、回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且支撑牢固, 并使地基受力均匀。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 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 并涂刷养护剂养护。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降低水灰比, 改善骨料级配, 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 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 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 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预留温度收缩缝, 减小约束, 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 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 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 并注意洒水养护, 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2.3 施工中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

混凝土拌和时, 如果集料温度过高, 应采用降温措施后再配料拌和的办法。如果采用撒水降温的方法, 应及时测定含水量, 调整拌和用水量, 以保证水灰比值不变。注意混凝土施工操作方法, 减少从搅拌到成型之间的时间和运输路程, 避免混凝土过早凝聚而致微裂。必须坚持做到使混凝土相互粘结密实稳定, 有效消除界面裂缝和砂浆裂缝。

3 结论

防治与处理 篇11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基础裂缝;施工裂缝;原材料裂缝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89-03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中有重要作用,使得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工程中极为常见的问题。在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湿度变化、温度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工程结构的不合理性、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工程过程中模板的变形、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及地基不均匀而导致的沉降等。混凝土施工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通常放热,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迅速地上升,这些温度变化让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拉应力。同时在后面的降温过程中,因为受到地基或旧混凝土的限制,在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相应的拉应力。外部环境中气温的降低同样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小于这些拉应力,则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虽然大多数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变化较小且变化较慢,但是混凝土表面湿度变化通常较大甚至很剧烈。如果出现时干时湿、养护不周,表面的干缩形变受内部混凝土约束,极易导致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控制混凝土裂缝产生,让工程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减少裂缝数量、宽度,尽量避免一些关键部位裂缝的产生,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融安污水处理厂为例详细阐述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1 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对混凝土产生各种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在工程中运用混凝土极其的常见,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结构物的造价、设施的安全、结构物的美观。但在各个工程中混凝土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裂缝的产生。

1.1 干缩裂缝

干缩性裂缝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内部水分蒸发,导致建筑体体积缩小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同时在一些施工过程中水灰比不合理,导致水灰比例不标准,进而使得混凝土太稀,经过振捣后表面聚集了大量的水分,如果砂浆遇到暴晒或大风会使建筑物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这样极易产生干缩性裂缝。如果新混凝土表面的护理时间不科学、护理不均匀及护理不够全面,会让建筑物的局部失水太多、太快,最后产生干缩性裂缝。

1.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包括内部温度裂缝和外部温度裂缝两种。其中内部温度裂缝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内部水泥放的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350~550kg/m3的水泥用量,平均每m3的混凝土释放17500~27500kJ的热量,可让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达到70℃或者更高)。

1.3 基础裂缝

基础裂缝是因为在施工前对地基地质的勘察不够详细,施工过程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后使得地基产生超载或下沉产生局部沉降导致的裂缝。同时基础裂缝也可能是因为施工长度太长,并没有全面地考虑沉降缝、伸缩缝、膨胀缝或设计长度间距不正确,混凝土自由伸缩达到应具有的沉降缝、膨胀缝、伸缩缝需要的间距时产生的裂缝。

1.4 施工裂缝

施工裂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活性砂石比例不合理,水灰比太大,振捣过程中让混凝土离析,建筑物表面积水或局部过稀,在起吊、拆模、加载过程中都会出现混凝土的裂缝。

1.5 原材料裂缝

原材料裂缝是指因为水泥的稳定性不好、活性砂石含泥量过高、含碱量过高等造成的裂缝。

2 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及措施

融安污水处理厂包括主要构筑土建工程(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改良性型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污泥泵房、紫外线消毒池、储泥池、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等)、铺筑用房土建工程(污泥浓缩脱水车间、配电中心、综合楼、机修、车库、仓库、传达室、围墙等)两大部分。对于各个部分工程在防治混凝土裂缝方面需要有对应的策略,我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

2.1 选材及设计

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和等级的选择,严格根据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实际结构要求。尽量避免采用强度太高的水泥。选择砂石时,一定注意其质量是否达标,严格根据要求进行外加剂的添加、掺料。学习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方法,在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尽量准确地运用,并经过试验确定配置的比例。在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要合理地设计,要针对现场原材料实际的情况及时地调整,确保现场养护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2.2 温控防裂措施

为了防止污水处理厂工程混凝土产生裂缝。首先,改善骨料的级配,用硬性的混凝土塑化剂、掺混合料或引气剂等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其次,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或用水冷却碎石,降低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如果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天气较热,要减少浇筑的厚度,最好控制在500mm之内,这样能够让混凝土表面散热,在浇筑第二层时,尽量在第一段混凝土的初次浇筑前完成。根据实际混凝土浇筑面积来进行测温管的设置,进行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及时测量。浇筑的前4天应该保持每2个小时测量1次,5~7天时尽量做到每4小时确保测量1次,8~15天区间确保每天测量1次便可,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内,如果出现温度不在范围之内,应该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尽快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再次,拆模时间要有合理的规定,以便防止混凝土侧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湿度变化,应该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措施,通常多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完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者利用装了锯末的麻袋来进行保护,厚度一般在80~lOOmm之间。最后,覆盖一层或两层100mm厚的岩棉被。如果夏季施工,要对混凝土采取洒水养护的工作,可以大大地避免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过快的蒸发而使之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风、大雨天气。

2.3 施工监测

在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度和温度的测试及监督工作,要及时地反馈现场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专业人员应该通过讨论提出相应的措施,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此外,应该做好混凝土的性能改善工作,要加强混凝土抗裂能力的养护。在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其混凝土的质量对于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发现贯穿性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情况之后再做更改,就难以保持结构的整体性,所以在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贯穿性的裂缝产生,如果发现该类裂缝出现,不要盲目地采取补救措施,应该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及各项数据来对产生原因和条件、问题进行分析,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如何详细、正确地进行修补。

2.4 冷却管降温

在污水厂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铺设冷却管来避免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硬化时内部温度过大,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裂缝形成。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进行通水循环的冷却工作,使得管内水流量控制在1.5m2/h之内。若浸水温度大于10℃,则水流量可以适当地加快,施工人员应该控制好“度”。在冷却管出水口的位置选择过程中,避免对施工部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初次凝固后,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利用出水采取蓄水保温护理工作。此外,还应该注意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护理工作之后,应该采取注浆和压浆的措施,为了巩固防止空冷却管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属性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真空压降方式来实现注浆、压浆工作。

2.5 综合措施

通过综合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混凝土温度及变化。将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初凝温度。白天施工过程中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的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有必要的情况下向骨料喷适量的冷水。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应该在其水平和垂直泵管上的地方加盖草袋,并喷适量的冷水。

根据污水处理厂工程的特点,利用混凝土在后期施工过程中的强度,可以减少用水量,并且能够减少水化热及收缩。通过加强混凝土浇灌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在污水处理厂工程中混凝土应尽量晚点拆模,拆模完成后混凝土表面下降温度不能大于15℃。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厂工程特点,使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3 结语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防渗能力、影响污水处理厂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导致设施中钢筋的锈蚀,甚至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严重影响设施的承载能力,并且处理过程中费工费时,增加了成本,延长了施工工期。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根据污水厂施工的方法、条件和气温,充分考虑骨料活性、基础稳定性、构件超载等情况,要分析化验混凝土所处的污水环境是否有有害成分,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已产生的混凝土裂缝要认真研究,通过合理的方法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五星.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全国组干学院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2] 张军,蒋振民.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分析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

[3] 孙伟,张斌.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4] 吕文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11,(10).

[5] 王成,郑晶.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

[6] 王拉明.水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初探[J].陕西水利,2010,(2).

[7] 李洪.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科技风,2011,2(13).

[8] 李涛涛.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2(9).

[9] 郭卫太.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预防处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4(20).

[10] 孙伟,张斌.污水处理厂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5).

[11] 杨益兵.混凝土温度、干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J].散装水泥,2008,10(15).

作者简介:陈莲(1977-),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防治与处理 篇12

1 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一,该维修工程位于广铁集团公司沙田站车服务中心内,5号楼是一栋7层的集办公、会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楼。该楼主体部分为7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框架填充墙,外墙面涂有外墙漆。近段时间该楼靠北面房间内墙多处出现渗水严重的现象,房间内普遍出现潮湿发霉现象,严重影响了房间的美观及使用。

工程实例二,该维修工程位于广铁房建公司达道路006号生办房屋。此生办房屋是一栋4层的办公楼,该楼主体为4层砖混结构,外墙为红砖砌筑承力墙,水泥、砂浆批荡,面扫灰水。今年,雨季过后该楼南面办公室内墙面出现大面积浸污水痕,尤以窗外飘板部位墙面浸污严重,影响了房间的美观及使用。

2 原因分析

工程实例一,该楼北面为迎风面,且受日照时间较长,墙面早晚温差变化较大,对于框架结构,由于轻质砌块的吸水率和温度变形比混凝土大得多,所以在梁底及柱子周围极易产生裂缝,另外填充墙砌到梁板下皮时由于操作困难,塞灰不严,有可能在墙体上部分梁板接触处产生缝隙;工程实践证明,轻质砌块界面不易粘结砂浆,抹灰层易产生空鼓、裂缝质量问题;在框架填充墙墙体抹灰时,由于混凝土与黏土砖墙两种基体材料的吸水性和收缩性能不一致,此部位容易产生抹灰层表面裂缝而渗漏。

工程实例二,该楼使用年限较长,外墙空鼓起壳严重,原外墙面刷灰水并不具有长效防水功能。在外墙渗漏的检查和修补中,发现该楼南面外墙抹灰层存在质量隐患从而导致渗漏。主要原因有抹灰砂浆中所用的砂含泥量较大,颗粒较细,在施工搅拌时用水过多或外加剂掺量不正确,使砂浆的孔隙率增大,这样不但降低了抹灰砂浆与墙体的粘结度,还容易使抹灰层出现大量的干缩裂缝。在检修中还发现由于砌体质量差,引起外墙抹灰层厚度太厚,施工时又没有按规范分层,造成开裂、起壳、脱落等现象。可见砖混结构外墙抹灰渗漏主要是由抹灰砂浆配制,抹灰操作和结构质量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 防治措施

3.1 设计中的预防措施

防水设计对防水来说能占主动性,也是防水施工的依据。建议设计上做以下要求:

1)外墙设计一整体主动防水层。一些资料介绍设计上对建筑物外墙设一整体主动防水层,防水效果很好。比如用防水涂料加水泥直接粘贴饰面砖;外墙立面设计要求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设定,如窗楣、窗台、腰线、檐板等要求有滴水线和上部有3%的坡度。

2)门窗口与墙体的缝隙,应采用加有麻刀的砂浆自下而上塞灰压紧,勾缝时要压实,铝合金和塑料窗应填塞保温材料,缝隙封堵密封油膏。

3)外墙饰面层做防水设计要求。外墙饰面层的胶结材料在国外普遍采用聚合物水泥浆。国内普遍采用纯水泥浆,砌饰面砖勾缝提倡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因为纯水泥浆脆性大,易开裂,而聚合物水泥砂浆抗弯强度、韧性、粘结力大,有利于外墙防水。

3.2 施工中的预防措施

施工因素是造成建筑外墙渗漏的人为因素,所以要严格按照程序施工,对各工序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外墙不渗漏,具体措施如下:

1)主体施工时重视砌体质量,干砖必须按规定提前浇水湿润,砌筑时注重砂浆强度、砂浆饱满度的检查,在确定砌筑墙体合格后方可抹灰;抹灰前1天基层墙面多次浇水冲洗,保证墙湿润;在底灰的表面及时涂刷一遍专用的“防裂剂”或“防渗剂”,同样在中层抹灰表面再刷一遍专用的“防裂剂”或“防渗剂”,再抹面层灰或镶贴瓷砖等饰面材料。

2)砌筑外墙所用的脚手架,宜优先采用双排脚手架,以减少墙体中的脚手架眼。装修前派专人统一清理孔洞中的垃圾,用原设计的砌体材料和掺加膨胀剂的砂浆堵实脚手架眼,依次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为控制砌体与梁底及柱子间收缩裂缝的影响,在它们的交接处抹灰前,先用与抹灰相同的砂浆在接缝处抹一“过渡层”,每侧越过接缝长度不小于100 mm,待其干燥收缩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大面积抹底灰工作;或者在其交接处蒙一层宽度大于300 mm的点焊网,对轻质墙板宜满蒙一层点焊网,这样可以避免过大的收缩裂缝。

4)贴面砖时,面砖要提前1天浇水湿润,面砖背面的砂浆一定要饱满均匀,不留死角,粘贴时一次完成;做好勾缝工作。先清除缝内的残浆浮灰,洒水湿润,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勾缝时砂浆填嵌密实,不留接头缝和砂眼。

5)窗洞口位置留置大小适中,窗框塞缝定人定位,按规定预留槽口填塞满,严密。铝合金包装保护膜在打胶前清理干净。里外打密封胶,打胶到头到边。

4 处理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渗漏的建筑物外墙,目前处理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4.1 外墙全部重新做防水

这种办法的优点是能彻底解决渗漏问题,但是费时费力,资金投入太大,在实际中常常得不到实现。

4.2 针对渗漏部位重点处理

针对渗漏部位采取开洞、注浆的办法进行局部处理,但由于是对结构做处理,常常难以得到住户的配合,容易产生误会,处理难度较大。而且只能治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常是处理完一个漏点,水可能又会从薄弱处渗漏出来。

4.3 采用有机高分子防水材料对外墙整体处理

目前市场上这类产品主要是以有机硅为主的渗透型防水剂,对基层的要求不高,清理干净基层后,用裂缝修补剂拌和水泥将墙面上大的孔洞、缝隙填补密实。然后利用喷雾器将防水剂直接喷在外墙面,防水剂可以渗入水泥基层内达1 cm以上,与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铁铝酸四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钙盐,硅酸铝盐及氢氧化铝絮凝体,来堵塞水泥基毛细孔,使其形成既透气又渗水的永久防水层,雨水落在上面像滴落在荷叶上一样留水迹,墙面将始终处于干燥状态,达到防水的目的。这种处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且处理效果良好。

5 结语

尽管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按人性化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操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按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按要求施工,确保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够减少此现象的存在,从而能更好的发挥筑物的使用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和谐的生产、生环境。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物外墙渗水的原因,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预防建筑物外墙渗漏的措施,提出了三种处理建筑物外墙渗漏的方法,从而减少建筑物外墙渗漏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外墙,维修,渗漏,防治,处理

参考文献

[1]杨南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要点集丛书——房屋防渗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何星华.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油罐消防下一篇:全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