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2024-08-05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精选12篇)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篇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建筑行业发展迅猛, 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又一发展目标。用户对待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广泛关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电气自动化设计和安装的部分尤为重要, 为达到安全、合理、可靠、使用等目的,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和安装的部分必须过关。本文将通过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1 超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1.1 工作原理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控制, 由中央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现场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装置组成, 可分为四个控制级:中央监控计算机作为第一级, 控制整个系统;主控制器负责连接一级和二级网络, 是第二控制级;现场控制器与二级网络连接, 主要负责设备的现场控制, 是第三控制级;各个设备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命令装置, 负责传达和执行命令的装置, 是第四控制级, 负责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

1.2 基础功能

1.2.1 统一管理和控制机电设备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可根据外界的环境因素和负载情况对设备进行自动调节, 使其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也可对大多突发事件进行监控。

1.2.2 检测高层建筑设备

在超高建筑中, 采用电气自动化可实现对设备的监测, 对与检测故障、自动报警、自动记录等操作, 能够实时的对运行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可以减少浪费在设备维修上的费用和时间、延长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提高建筑本身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1.2.3 数据共享

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可实现对计算机管理过程的数据共享, 对水电使用情况进行收费计算和记录, 实现自动化管理。

2 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1 设计标准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遵循着技术先进、功能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实现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和操作性。在设计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的标准和规则, 以及建设方提供的技术要求。

2.2 设计流程

(1) 用户需求分析

设计时, 首先认真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计划书和走访调查的方式, 对建筑的自动化进行深入了解, 明确用户的需求, 了解系统的侧重点。

(2) 子系统的设计

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结果, 制定设计方案, 设计子系统的个数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3) 监控点的编辑

分析子系统的控制方案, 设置监控点的位置, 进行数据统计与汇总。

(4) 认真做好设备的配置和系统图纸的设计工作。

3 超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

3.1 设备安装的施工周期

从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再到生产以及竣工等, 直到满足正常使用功能为止, 需经过一个很漫长的施工过程。

3.2 工程项目涉及面广

机电设备的安装涉及了机械设备、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仪表、动力、消防、电梯、管道、通讯等很多方面的技术。

3.3 设备安装工程的技术要求高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 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越来越广, 工程也随着加大, 大型工程对各方面的技术要求也有所提高。

3.4 设备安装的协调管理工作多

设备的安装涉及多个专业相关的知识, 想要更好的完成一个项目, 需要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与配合, 在进度安排、工序以及工作的交接方面进行配合。使各部门管理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充分的保证施工质量。

4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管理

4.1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一个工程的前提, 施工的整个过程都要有效的控制好施工质量。

4.1.1 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常采用3个10k V稳压回路作为供电电源, 将10k V电力电缆引至建筑地下高压开关房, 共设置四个变配电室。两台变压器组成一个低压配电系统, 采用单母线分段、手动和自动的切换方式, 穿过低压配电柜后沿地下引至电气竖井中, 再通过竖井分配到各负荷。在变电所附近设置一个1600k W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配电柜的安装: (1) 安装前需先进行掉线, 经过准确地测量和找偏, 进行划线钻孔, 安装完再经过复测合格后加以固定。 (2) 施工前, 应与业主和土地供应方确认施工图纸, 确认符合相应要求后方可安装。 (3) 对线路进行规划, 尽量设计出图纸, 按图规划, 避免线路交错无序, 认真规划线路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美观性。

4.1.2 电气照明

以环保为大前提, 工程通常采用三基色的T5和T8节能灯。室内照明线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在楼板内暗敷或走钢管线路, 户外线路采用穿钢管埋地的方法。照明安装时应注意:

(1) 预埋灯头盒时, 应仔细核对灯具种类, 施工人员对墙体尺寸进行仔细测量, 确保预埋尺寸的准确度, 并根据测量进行尺寸标记;整排灯具的安装时应注意各方位的拉线规律, 避免出现短线或者绕线的情况。

(2) 认真核对灯具位置, 在成排灯具定位时, 不能只以结构设计所给出的尺寸定位, 要通过实际测量来确定, 避免出现误差。

4.2 电气安装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的实质就是监控实际的工作进程, 及时的反应进度情况, 与计划进度相对比, 明确施工的进程。

4.2.1 进度了解

为了更好的促进项目的进程, 应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掌握信息通常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1) 直接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确认工作任务及工作状态。

(2) 通过各自项目的负责人反应的最新情况, 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度。

(3) 定期召开进度会议, 对工程进度进行汇报和总结。

4.2.2 进度分析

偏差分析是进度分析的关键, 主要包括偏差原因和偏差趋势。偏差分析一般采用综合进度和控制点两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关键控制点, 做出重点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进度报告没及时提交;没有明确的施工图纸, 无法规划施工方案, 导致延期施工;设备不配套或存在缺陷;资源投入问题, 设备性能较低或劳动力不足;施工者积极性不足, 效率较低等。进行偏差分析过程中应具有针对性, 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避免耽误工程进度。

4.2.3 调度协调

调度协调是改造偏差的保障。调度协调对大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纠偏和程序协调。以科学为依据, 采用调度协调使协调机构和协调程序更具秩序化。

4.3 电气安装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准则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应具备以下措施:

(1) 根据施工设备的负荷电量的大小, 选择符合安全指标的绝缘导线。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箱内安装漏电保护器, 使额定漏电量和额定漏电实际更具可靠性。额定漏电动作电量一般不得超过30m A, 额定漏电实际不超过0.1s。

(2) 确保配电箱和开关箱准确接地, 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 避免因停电或电气故障导致影响照明的情况。利用开关箱对设备进行单独管理, 确保用电设备的距离小于3m。室外灯具高度应确保距地面不小于3m, 室内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4m。

在施工过程中, 除了要注意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还应随时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明令禁止穿拖鞋或者高跟鞋进入施工地点, 严禁在施工地点吸烟, 避免酒后进行施工操作。超过3m的空中作业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使用高空梯子或高凳时禁止同时两人以上进行操作, 支设角度应保持在60~70°。并尽量采取防滑措施, 高空作业时禁止向下抛投物料, 防止人员受伤。

5 结束语

超高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必须从整个建设的开始就进行仔细的分析与评估, 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定位设计, 设计人员应对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调查, 制定出有效地可行性方案。通过设计方案对整个工程进行进度的规划和实施, 确保安装过程中对进度和质量的有效监督, 并实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施工的同时要做好安全工作, 首先具备安全意识, 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措施, 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利益出发, 确保每个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真正的管理好各个方面, 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俊峰.超高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项目工程管理论述[J].中国房地业, 2011 (12) .

[2]付裕.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应急照明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 2011 (01) .

[3]张彩霞.有关智能建筑的现状及未来[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6) .

[4]刘旭东.新时期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设备和布线系统, 2010 (16) .

[5]王耀宇, 张俭英.浅论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3) .

[6]张小红.浅议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2) .

[7]赵庆钢.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 2010 (8) .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篇2

工艺设备主要分类为:一是只需要起停控制的设备,包括皮带运输机、除尘器和搅拌电机等。保证正常顺序开停车以及故障,或非正常状况下的连锁停是其车控制目的。二是需要调速的设备,包括风机类、泵类和给料机等设备。参与到流量、液位和压力等的闭环控制中来保持运行工况的稳定性是其控制目的。三是自成系统的设备,比如球磨机、破碎机和陶瓷过滤机等。这类设备信息主要是用于监测或加入少量的控制且相对较为独立。对于前两类设备来说与之相连的直接控制设备,是软起动器、变频器和马达保护器等控制器。这些控制器通过DP总线发出的指令,接收PLC同时又将设备运行或故障信息反馈给PLC,并显示这些状态在上位机监控画面。上位机画面包括设备起停操作界面、趋势曲线、运行状态信息等丰富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要通过对数据库信息,还可以得到生产设备的台时、历史曲线、整机效率计算和电量水量统计等在上位机中,实现工厂设备管理及过程数据可视化。总之设备控制顺序是:上位机—PLC—控制器一现场设备。

2控制器与现场设备

对现场设备的电气控制分为两种方式,即:就地和总线。当就地控制时现场设备起停,主要依赖于动力站的软起动器、变频器和马达保护器等控制器,在发出的信号:远程控制时,通过接收安装在设备近旁的就地操作箱上的起停按钮或频率给定装置。控制器通过DP总线接收的上位机画面发给PLC的指令是设备起停的保障。这两种无论哪种控制方式,控制器中存放的设备运行或故障状态PLC都可以通过DP总线读到。要使设备平稳的保持原有状态,就地和总线切换过程中这种保持除了像软起和马达保护器,对于正在以某个频率运行的变频设备这些工频运行的设备不能因转换而停车或启动外,还要维持运行频率在切换时不变,即无扰切换。在外部电路及参数设置方面,由于总线控制的加入对切换电路予以充分考虑,使得更加可靠,尤其是就地和总线无扰切换比用DCS方式。在没有采用FCS之前的无扰切换电路设计,远程就地切换瞬间设备启动回路或运行回路,其不断电主要通过远程就地切换继电器与主回路接触器通断的时间差来保证的。换言之要保证切换过程中,主回路接触器线圈失电和触点断开的`时间要比切换继电器线圈得电和触点闭合的时间大。FCS系统中充分考虑切换的顺畅,是从电路及程序上。以变频回路为例,总线/就地切换开关对就地启动继电器的动作不影响,通过总线/就地停止继电器,以及变频器运行输出继电器来保持给变频器的启动信号维持切换之前的状态。配合以智能操作器可以保持变频器切换前后频率不变,此操作器可显示变频器的频率反馈值MV和频率给定值SV。无论总线还是就地则MV都对应于变频器的实际频率反馈值。就地时SV则不同,操作器给变频器的频率设定值由SV显示;总线时,SV与此时PLC通过总线设置给变频器的频率给定值基本一致并且显示的是MV通过操作器自身变送输出的值。PLC在就地切换到总线的瞬间,将频率实时数据传输给变频器作为频率给定信号是通过总线;利用操作器自身的无扰切换功能在总线切换到就地的瞬间操作,操作器接收转换信号后。将显示的SV的值输出给变频器,瞬间作为给定频率,双方向的可靠的无扰切换得以实现。

3PLC与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包括软起动器、变频器和马达保护器等。设置控制器参数是为实现总线控制。除了基本的额定频率、电压和电流以及功率因数和总线地址等,这些设置外,还需要设置变频器的起停模式、控制信号源、加减速时间和频率源等;需要设置软起动器起停模式、限流倍数、保护类别、升降压时间和输入输出功能等;需要设置马达保护器操作模式、保护设置和控制设置等。通过控制器本身的键盘完成初始设置。进行设置和修改也可以由PLC通过DP总线对控制器参数,并进行连续监测与控制针对控制器的特性。PLC中设置统一的电机控制变量就是对不同控制方式的电机进行统一管理,其包括电机控制类型、控制字、状态字、频率设定、频率反馈、电机电流、故障代码和电机功率。在电机控制类型中,显示变频器控制、电机保护器控制、软起动器控制和普通电机控制等信息。控制字中包括:起停电机和故障复位。状态字包括:运行/停止、故障和急停、总线/就地、合闸/分闸等信息。变频器对应频率设定和频率反馈,所有总线控制设备对应电机电流、功率和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可以对现场装置进行远方诊断是FCS较DCS优势之处,PLC通过总线读取故障代码后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并进行故障排查。

4上位机与PLC

采用DAServer作为接口进行上位机与PLC的通讯。DAServer根据设定时间来读写需要与PLC交互的数据,比如1000ms。这些数据信息的读写以事件形式读取接口中的数据是上位机。对应到特定位需要上位机进行解码及编码。在上位机画而的显示实现PLC中控制字及状态字。对于如球磨机等设备的自成系统。通过通讯读取需要特别关注的参数由于自身存在很完备的监控系统以显示在画面中。

5上位机与服务器

画面可以获得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通过上位机与PLC之间的通讯。从服务器中获得数据可以达成生产的历史数据或关键的性能指标。与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数据存储到服务器是各PLC设备将总线传输的,跟踪生产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需要上位机,利用ActiveFactory分析报表工具读取服务器的历史数据以得到生产设备的历史曲线、台时、整机效率、耗电量、用水量等。管理人员在工厂过程数据可视化后可以在详细的数据趋势及信息基础上,生成数据报表及设备管理报表采取行动优化生产过程以此提高生产绩效。

6结语

浅谈电力通信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 篇3

[关键词]电力;通信;自动化

一、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点

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具有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有利于达到企业经济运行目标。通过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通过自动化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配电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进—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由于是管理系统的规范化,使得配电设备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这样就降低了总的投入;最后,统一数据采集的方式,减少了相当一部分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收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对企业而言,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服务水平。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采取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通过配电自动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的处理解决好,这样就使得整个企业的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服务质量上去了,竞争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3. 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电力通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的业务信息就不是通过人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发展,使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更多地是借助网络来进行输送,这样就减少了很多手工操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不仅如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还可以综合地掌握业务相关数据,使得运算效率、运算速度极大提高,进而使工作的运行更加准确高效。

二、防雷设备接地电阻与屏蔽

通过介绍雷电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其对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危害,提出了通信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方法。

1. 接地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通信调度综合楼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共同接地网并尽可能与防雷接地网直接相连。通信机房内应敷设均压带并围绕机房敷设环行接地母线。在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内,需另设接地网的特殊设备,其接地网与大楼主地网之间可通过击穿保险器或放电器连接,以保证正常时隔离,雷击时均衡电位。接地的其他方面均应严格按有关规程办理。

2. 屏蔽。为减少雷电电磁干扰,通信机房及通信调度综合楼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大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销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室内应将错带与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若在室外入口端将电力线与铁管问加接压敏电阻,防雷效果会更好。

三、完善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措施

电化自动管理的深入发展,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和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其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等一系列的优点日益凸显,使网络管理更加集中维护和方便及时,并且这种自动化管理系统随着实践的发展将会越发完善。在电力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中,完善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即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建设好配电的基本框架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 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要想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是关键。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要求方面,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必须在0℃~5℃之间运行。除了温度,终端设备还会受到湿度、散热、雷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就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加以支撑。另外,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对于终端设备的稳定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稳定性不够,会给终端设备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2. 建设好配电的基本网架。建设好配电基本网架,是实现电力通信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为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在配电网架建设方面,根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最常用的配网接线主要有几种形式,包括树状接线、放射状接线、环网状接线等,其中环网状接线是最常见的形式,也可看作是树干式的另一种接线形式,环网配电供电能力强、范围广、形式方便灵活,能够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有足够的转移负荷的能力,将配电网环网化,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稳定性,都会有一定的保障。

3. 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与传统的电力通信配电管理系统相比,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属于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进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合理安排,从而使电力通信自动化设备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随着配电化自动管理的深入发展,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和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其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等一系列的优点日益凸显,使网络管理更加集中维护和方便及时,并且这种自动化管理系统随着实践的发展将会越发完善。相信不断提高电力通信及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之下,整个电力系统会朝着一个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白浅.谈智能光网络的特点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

[2]吴佳伟.智能先网络技术白皮书[J].电力系统通信.2010

设备维护管理自动化系统开发 篇4

关键词:Microsoft Visual Basic6.0,Microsoft SQ Lserver数据库,ODBC数据源

传统的报修流程, 是由操作人员或其它发现设备故障的人员根据故障的现象填写好报修记录单, 传递到维修人员手中。维修人员完成设备维修后, 要填写好完整报修记录单用以反馈维修信息, 还要填写好维修记录单, 保存维修信息作为维修资料。最后还要将已填写的维修记录单和报修记录单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存放。这样的工作流程, 在记录归档之前, 要经过多次约质单据的人手传递, 而维修人员日常工作量较大, 多张报修单同时出现的情况非常普遍。易造成某些报修单被遗忘甚至丢失;而高强度的工作也使维修人员在完成维修任务后容易产生疲倦而延迟去填写维修记录及报修回执, 或没有及时将报修记录进行整理归档。以上种种都有可能造成设备档案的缺失。而设备维护管理自动化系统 (下文称为系统) , 正是针对传统的人工报修流程所存在的缺点设计的。它能有效地提高报修效率, 大大减少整个报修流程中的出错率, 而且这个系统的开发效为简单, 硬件需求低, 机动性大,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进行功能的变更、扩展。下文将对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结构是以一台服务器作数据库储存数据 (本系统中使用“Microsoft SQLserver”数据库) 。通过局域网作为传输媒介, 实现报修信息之间的传输。而整个系统是使用“Microsoft VisualBasic 6.0”编写。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为:中控室人员填写报修单, 上传至服务器, 而维修人员从服务器中查询到这份未处理的报修单, 完成后进出行填写维修纪录上传, 在服务器中与报修单整合成完整的维修纪录储档。而员工也可随时查询服务器中储存的报修单或维修纪录信息。

系统的数据库名称为“任务系统”, 主要分为以下各个表。人员, 包含的列:用户名 (char6) 、密码 (char6) 、部门 (char4) ;设备, 包含的列:安装地点 (char20) 、设备名称 (char40) ;报修表, 包含的列:设备安装地点 (char20) 、设备名称 (char40) 、故障现象描述 (char220) 、报修人 (char8) 、报修时间 (date tim e 8) 、是否解决 (char2) 、处理情况 (char220) 、更换备件 (char220) 、完成时间 (datetime8) 、维修人员 (char 80) 。其中 () 中表示数据类型及长度, “char”表示字符型数据、“datetime”表示日期、时间型数据。

2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员工及设备信息录入、修改;员工权限的划分;报修信息的填写、上传、查询;待处理项目的提示;完成的项目的输出。

由于系统是使用VB编写、SQL进行数据存储的, 所以两者之间的通信正是系统所有功能基本。而这个功能是首先要通过在系统的ODBC中的系统DSN将目标数据库设置为数据源 (本系统中设定名称为rw, 帐号为rw、密码为rw) , 再通过的VB语句来实现的。VB与SQL连接的语句如下:

其中“ID”、“Password”是数据库登的帐号密码, “Source”是加入ODBC时设定的。这段程序是各个功能的基础, 下面所列举出来的程序在执行之前都必须先执行这个连接。

2.1 员工及设备信息录入、修改功能

人员录入的目的在于方便日后人员变更后的数据修改;而设置设备录入功能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为了统一设备名称、安装地点等信息。因为同一个设备, 同一个安装地点的称呼并不完全统一, 因人而异味。如鼓风机房亦可称为风机房、提升泵也有人称作潜水泵。所以不进行名称的统一录入, 会为日后数据查询造成很大不便;其二, 是方便日后设备变更后的修改。所以这两个功能的设定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的录入、修改功能由系统的管理员实现。管理员是系统篇写时在数据“人员”表中预先写入的。当使用管理员登陆系统时, 可以激活“人员录入”及“设备录入”功能按键, 对人员、设备两表中的内容进行录入、修改。此功能在VB中可简单地对按键的“visible”或“enabled”两个属性进行修改以实现。

2.2 员工权限的划分

他是按数据“人员”表的“部门”一列中内容划分, 内容则是由管理员在人员录入时按实际情况填写。VB中实现的方法是登陆后将人员的部门标识写入窗口的一个“visible=false”的“label”中, 再用“if then”来判断人员的部门标识并进行处理, 打开不同的工作界面。如部门标识为中控室的人员, 登陆后则打开报修填写、查询界面;而维修人员打登陆则打开待处理项目界面。这样就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也可以减少不太熟悉电脑操作的员工的操作量, 减少出错。

2.3 报修信息的填写、上传

报修信息主要有:设备安装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描述、报修人、报修时间, 由报修人员填写;处理情况、更换备件、完成时间、维修人员, 由维修人员填写。其中报修时间和完成时间则是由填写报修表、维修表时系统时间自己生成, 填写人不得修改;设备安装地点、设备名称是在报修窗体中创建一个listbox控件, 填入数据库中设备表中的内容。

先将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存于rs变量中, 再使用循环语名, 将非空的数据一条一条的填入lostbox控件中, 再由填写人员在其中选择。其它各项则是由填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人手填写。关于信息的上传则是调用“insertinto () values () ”写入。

在是否处理的判断上, “报修表”中已设定了一个名为“是否解决”的列作为标识。当中控室人员提交报单时, 该列内容自动记为n;当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工作填写好维修纪录上传后, 则自动为y。这个标识同时应用于未处理项目的提示, 每当维修人员登陆系统时, 自动将标识为n的项目显示中桌面, 提示维修工作, 避免维修工作的遗漏。

另外, 在查询项目的显示方式上, 因为每个项目所需要显示的信息量都效大, 要能详尽地显示出来, 必须要占一个较大的版面。而每一项的查询都可以查询到不只一个项目, 不可能在一个页面中全部列出, 如分开多个页面显示又为查询带了很大的不便。为保证的查询的效率, 系统在查询时使用了MXFlex Grid控件, 将全部要显示的项的主要参数列于控件中。用户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项后双击点开选中的项, 即可在另界面中显示该项的全部详细信息。实现的方法类似写入listbox的方法, 利用循环, 先将符合条件的项逐个写进ADODB.Recordset中, 再逐个导出到MXFlex Grid控件的单元格中。

2.4 信息输出保存的功能实现

数据输出的方法很多, 可以从VB中输出, 也可以从SQL数据库直接输出。本系统采用从VB中输出成EXCLE文件的方法。系统中已事先做好一个与VB对应的EXCLE文件, 用户在用查询方式打开需输出的项目后, 点击输出, 所需数据会以EXCLE文件方式显示, 再将文件另存到用户指定的目录中即可。而输出的程序如下:

3 系统的扩展

本系统目前的功能设定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 其实他的功能实现的方法在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可以应用的。而扩展的方法也并不困难, 只需在现有的系统中加入所需的页面窗口, 而功能与原系统中的实现方式相识, 开发难度也不大。所以根据生产的需要, 本系统还有着很大的扩展空间的。

参考文献

[1]梁普选.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篇5

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

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1)、一般缺陷:指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内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重大缺陷:指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3)、紧急缺陷:指设备缺陷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

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远动人员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自动化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

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1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5、处理设备的原则:

处理缺陷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

(一)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巡视与维护制度

(1)为了掌握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预防事故,确定检修内容,保证安全运行,必须对调度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

(2)巡视检查的周期:

1)有人值班的调度自动化机房,按值班巡视规定执行,无人值班的调度自动化机房,每周至少巡视检查两次。

2)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设备每天巡视检查一次。

3)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每月巡视检查一次。

(3)巡视检查的结果应详细做好记录。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缺陷必须立即停电处理,修复后才可送电。一般缺陷列入维修计划,限定时间修复。

(二)调度自动化设备停运、启动制度

(1)认真做好调度自动化设备停运、启动工作,并在专用记录薄上做好详细登记。

(2)严格执行《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在停运、启动时,应认真按照计算机开关机操作程序进行。

(3)停运:

1)停运时,应先退出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序,然后关闭操作系统,最后关闭计算机设备,防止直接关闭计算机设备引起的程序错误。

2)关闭自动化系统电源。

(4)启动:

1)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必须检查施工现场,认真检查有无工具、材料等遗留在设备上。

2)开启自动化系统电源。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篇6

大型设备生产管理含义

生产管理也是设备工程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对设备的综合能效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找到设备运行中的特点,并将其能耗进行了解,以此实现设备的全面运用和监管。设备管理可以针对装置运行的过程,可以针对机械设备运行的时间、策划、制造、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改善设备管理和运行中出现的不理想状态,实现设备的监督,将经济效益和艺术性进行结合,提升设备的使用时间。因此,设备的监管,可以将设备的自我监督、经济效益和艺术性进行結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食品企业设备监管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型设备进行监督和管理,生产和养护一体化,这样才能保证设备使用的时间,提升设备生产的质量。但是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在进行管理中任然存在对食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存在误区,尽管对设备进行保养,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养护不充分的情况,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的价值,一些细致工作管理并不到位,造成企业在进行养护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设备的养护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在修理的管理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再进行维修,延误了进行保养的时间,导致设备本身由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缩短了设备使用的寿命;对设备的维修过于缓慢,设备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一些企业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维修缺乏紧迫意识,没有理解成本、效益与机械设备维修之间的关系,造成设备维修存在误区;对设备故障管理补充分,在进行故障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将故障作为重点方面进行防范,影响故障和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设备整体监管记录存在不足。在进行设备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对监管记录进行管理,但是企业在执行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记录管理并不充分,监管部门和设备维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相互之间存在误差。企业在进行监督管理时,监管部门需要定期对设备情况信息进行搜寻,并针对检查过程进行认真的记录,在进行交接的过程中不能清晰的了解到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同时,对大型故障记录不充分,造成后期维修中对于设备故障了解不充分,影响设备维修的时间,造成维修的延误。

提升大型食品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建立养护周期模式。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周期监督理论,对机械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监督和指导,深入的了解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备的周期养护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单独的进行管理,首先对设备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情况的不同制定独立的养护计划,将不同的设备进行专业的保养,提升养护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进行故障模块的监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关注,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情况,然后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除了对设备进行周期检查之外,更加频繁的对经常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检查,并对故障进行详细记录,出现零部件毁坏等问题时及时进行更换,提升设使用效果,减少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在进行设备监管方面,明显存在技术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造成企业在进行设备监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按照标准执行规范的任务,对设备监管存在误区。因此,应该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认识到监管的重要性,并掌握规范性的进行监管的措施手段,将机械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提升监督管理的质量,保证企业机械设备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

食品机械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管理也会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进行机械化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管理措施进行规范性操作,制定专门的计划,科学规范的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关注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优化食品机械管理有效性。

(作者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管理 篇7

机电设备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中, 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对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不利于在相关行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1.1 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机电设备的常规检修工作落实不到位, 是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对机电设备不能认真的检测和维修, 基础工作做不扎实, 仅靠发生故障时进行事后的检修排除, 缺乏对机电设备的整体系统的检查和修理。忽视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的维护, 卫生经常不合格, 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不能进行彻底和及时的清理和打扫, 不利于机电设备的维修, 增加了维修时的难度和工作量。卫生问题会导致机电设备的污染, 使灰尘和絮状物在机电设备中沉积, 对机电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质量产生阻碍作用。管理人员不能将暂时不用的机电设备归入仓库, 及时进行常规检查和维修, 使设备发生不该有的损害, 浪费资源、增加整改成本。

1.2 管理者的理念陈旧

机电设备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过于落后, 没有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工作产生应有的认识, 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果, 导致机电设备运行发生质量问题。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在工作实践中, 部分管理者自身缺乏专业化水平, 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设备工作原理、性能不能科学掌握, 在日常的运行管理和改造维护中, 缺乏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的眼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只是被动地应付检查, 不能有效开展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改造, 不能将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降低在最小范围内, 导致毛病恶化, 因此容易引发运行故障和事故。

1.3 机电设备相对落后

部分老企业存在机电设备落后问题, 因为企业建成时间早, 现有设备大多陈旧, 不能及时大量改造和更新。因此给机电设备运行带来很大的质量问题, 给维修和改造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机电设备的检测技术也相对落后, 无法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瑕疵, 解决效率不高, 致使机电设备运行效果不好, 导致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现象。

1.4 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规范的检测标准, 这是对其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 我们的管理员对不同机电设备的检测标准缺乏规范和统一性, 有时文件与标准文件的说明不相符合, 实践工作中, 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并不能遵循标准说明进行。而且, 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不能全面掌握, 使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给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2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和维护管理策略

2.1 设计科学方案

了解当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 为了实现对机电设备自动化的改造和维护, 我们首先制定科学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方案。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以及维护方案的制定, 首先需要对机电设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企业现有的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了解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机电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只有对机电设备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才可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方案。将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任务进行确定之后, 就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措施。根据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任务说明, 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 同时绘制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的图纸, 针对机电设备进行逐一的校对, 最后将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方案进行确定。在完成方案制定、改造图纸绘制等一系列工序之后, 进行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工作。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的工作进行中, 需要根据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的内容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对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人员进行研究, 将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保证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工作更加精准。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的过程中, 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效果进行检测, 验收人员对其自动化改造效果的验收, 需要进行分布验收。在验收小组完成自动化改造验收之后, 企业领导再进行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效果的验收, 在各项验收合格之后, 对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的等级进行评定, 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收集等。

2.2 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技术

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方案出台后, 应该有效开展方案的实施工作。自动化改造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和配合, 能开展实用性和规范性的工作, 努力研究和分析, 充分发挥专业化水平。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 将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效率和责任充分落实到人头。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工作中, 应该合理统筹各项工作, 将改造方案逐层落实, 科学完成整改和维修工作。遇到了技术性或细节性问题, 应该谨慎对待, 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不能让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存在事故或者质量隐患, 要在维修的过程中将问题都解决, 对机电设备自动化图纸和相关方案及时的修正和完善, 同时严格记录, 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工作人员要在维修和改造过程中, 做好安全处理问题, 能保证自动化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组建安全管理小组, 对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活动全程监控, 使各项工作和技术达到规定标准。要将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 坚持安全生产规范, 加强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维护工作监督和管理。结合不同的工作性质, 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则和防范措施, 同时设置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对改造和维护现场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和监督。自动化改造和维护的工作环境分为场内和场外两个, 包括高空作业和深井作业, 场地之间和施工工程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因此解决安全问题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以及报警系统。每一个系统的功能不同, 在机电设备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在监控系统中包含了各种设备和子系统, 为机电设备的安全、高质量运行进行保证, 我们对机电设备中的监控系统功能进行分析, 可以将其概括为对设备运行中的参数进行检测和处理, 便于对机电设备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进行及时掌握, 在实现对机电设备状态监控的同时, 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的启动和关闭控制等, 所以该系统的自动化改造需要在此基础上, 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监控性等进行提升, 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监控环境。

摘要: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带动了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机电设备运行中有效运用自动化技术, 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的精度, 节约人力资源。我国机电设备在大型的企业、建筑业、煤矿企业中广泛运用,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必须对机电设备中的自动化技术不断改造, 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维护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贾启升.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1) .

[2]马洪喜.试论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资讯, 2012 (2) .

自动化设备数据管理应用系统 篇8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的简称。E R 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提供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 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它改善了企业业务流程, 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简介

系统采用Eclipse3.2作为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了一套能够满足企业自动化设备的数据管理系统。系统软件包含对自动化设备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更新和删除的功能。并根据自动化设备的基本信息和设备类型进行组合条件查询, 找出符合条件的自动化设备编号, 方便设备管理人员的筛选工作。考虑到企业的发展, 企业所需自动化设备的种类可能会发生增加或变化, 因此需要对自动化设备的种类进行添加或删除。能够对非法输入进行识别, 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

3、系统设计

3.1 页面及页面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的动能要求, 系统分为5个页面和2个弹出窗口页面。分别是:

(1) 录入页面: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录入, 检查不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并提示错误; (2) 自动化设备信息一览页面:显示自动化设备的信息, 按组合条件查找需要的自动化设备; (3) 新增自动化设备录入页面:录入新增自动化设备信息; (4) 自动化设备信息更改页面:更改自动化设备的信息; (5) 自动化设备类别更改页面:所有自动化设备的类别; (6) 自动化设备类别弹出窗口:显示某一自动化设备类别; (7) 自动化设备信息弹出窗口:显示某一自动化设备的详细信息。

3.2 页面跳转逻辑设计

系统默认进入页面为登陆页面, 在登陆成功后, 系统自动转入自动化设备信息一览页面。登陆失败后, 则重新显示登陆页面。通过点击自动化设备信息一览页面里的链接, 可弹出自动化设备类别弹出窗口和自动化设备信息弹出窗口。点击按钮可进入新增自动化设备录入页面、自动化设备信息更改页面和自动化设备类别更改页面。在新增自动化设备录入页面、自动化设备信息更改页面和自动化设备类别更改页面中完成相应页面的功能后, 返回自动化设备信息一览页面。

3.3 角色和权限设计

3.3.1 角色

角色是指在系统的工作流程中担任一定职责的人员, 包含有:系统管理员、高级管理员、计划管理人员, 部门管理人员和一般人员等。

3.3.2 权限

权限指角色在系统中对数据访问和处理的权力, 即:该角色对系统中某项信息可以浏览、编辑、修改、查询和统计等:

系统管理员:具有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多级授权的权限, 可以对所有的数据资源进行任意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统计;高级管理员:可以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所有设备资源信息;高级用户:可以按部门或时间段查询、统计设备资源信息。如按设备类型、使用部门等;一般用户:仅能对自动化设备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和浏览。

4、测试概况

针对系统的管理目标, 对该项目进行了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根据设计要求, 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测试。

(1) 资源登记下的各类信息的功能测试。订购信息登记的测试:由综合计划专职人员将订购信息添加到订购信息库中;基本信息登记的测试:由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将基本信息登记入库;应用信息登记的测试:定期由管理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将应用信息录入应用库中。 (2) 资源查询下的各类信息的功能测试。管理部门人员、设备应用部门专职人员、计划部门人员可以自由的查询、浏览自动化设备资源的有关信息;可以按照订购信息查询, 基本信息查询, 应用信息查询等分别进行各类单项或组合查询;也可以完成模糊查询。 (3) 资源统计下的各类信息的功能测试。管理部门人员、设备应用部门专职人员、计划部门人员可以自由的统计、浏览自动化设备资源的有关信息;可以按照订购信息统计, 基本信息统计, 应用信息统计等分别进行各类统计。 (4) 不同用户的授权管理测试。系统管理员具有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多级授权的权限, 可以对所有的数据资源进行任意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统计。 (5) 测试过程评价。在本系统软件测试中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 采用以功能测试为主、结构测试为辅的原则。经过本次测试, 建立完善的测试工作体系和测试环境, 实现了对自动化设备数据管理应用系统功能的全面测试,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5、结语

通过使用Struts框架, 开发出了基于MVC的ERP系统。Struts框架为编程人员提供了一套很方便强大的开发框架, 使得开发此种应用程序的难度大大降低。该软件系统突破了传统管理软件的管理理念, 解决了自动化设备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许多难题。通过对用户的分级授权管理, 实现了对自动化设备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多级分角色管理, 严格控制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唯一性,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防止了非法用户的登陆和灾难性事故的破坏。该项目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功能全面, 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 统计直观。该软件为企业的管理层和管理人员提供了方便简洁的数据统计工具, 具有一定先进性, 同时该项目也可在其他资产管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东陕, 周元哲, 张容.Web开发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2]张思民, 梁维娜.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3]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著.JSP应用开发详解 (第二版) [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6月.

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领域施工管理 篇9

电气自动化工程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 它主要包括配电、弱电、照明、动力、保护、防雷接地这六大系统。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质量状况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 而其评定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其责任心、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材料的质量状况等方面, 因此, 只有采取合格的施工技术, 选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 并且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才能完成既定的工程目标, 达到户主的要求。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

在现代建筑工程当中,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是通过采集、输出、控制数据信息, 提高建筑自动化管理水平, 其中的数采集是收集建筑工程各系统设备的信息;数据输出是将完成处理的信息进行远程监控;数据控制是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1 应用于安全系统方面

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提高, 电气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电气自动化的运用有力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不仅对电气设备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水平, 我们现代建筑中设置的防盗门、消防报警系统都是以这一技术为前提的。

2.2 应用于电气保护方面

材料选择方面, 铜芯绝缘体才更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配电方面, 等电位的接线端一定要放在箱内, 而且不能与其他的接地系统混合连接, 也不能与PE线接触;在交流工作接地方面, N线是非常重要的。

2.3 应用于电气接地方面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电气系统中, 电气接地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较好的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与稳定。目前的电气接地方式主要有TN-S和TN-C-S这两种系统, TN-S系统是现代建筑主要采用的电气接地方式, 是三相四线再加PE线的一种接地系统, TN-C-S系统由TN-C和TNS系统组合而成, 进一步增强了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

3 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现状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而当前的多数建筑工程企业过于重视抓生产, 而忽视了管理体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工作中往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高效运作及有效监督是极其不利的。

3.2 工程管理方法不尽合理

现实的工程管理中, 多数领导者没有去实地考察不同的建筑, 也没有根据不同的建筑制定特定的管理方案, 只是片面的根据经验做出进度计划, 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与实际进度相吻合。另外, 在制定进度计划的时候多数还在使用原始的横道图编制, 没有运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控制方面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4 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的解决对策

4.1 强化施工资料的有效管理

施工资料既是建筑工程完工验收的基础和保障, 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任意一个建筑工程出现问题后第一步就是审查其工程资料。因此, 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于电气自动化施工资料的分类、汇总、归档和立卷等。通常, 分包单位应该把工程资料上交总包单位, 总包在进行整理之后交由甲方汇总, 然后送档案馆归档, 最后由档案馆把这些资料分为若干卷, 编号归类。

4.2 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其实施生产的环境、人或物等, 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施工。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企业要加强对于电气自动化生产因素的有效控制, 完善内部安全监管体系, 尽量减小、消除不安全因素, 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同时, 要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保障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

4.3 创新管理理念

当今,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通过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项目管理, 才能明确最佳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及工期目标, 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的创新与活力,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发展。

4.4 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核心因素, 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在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过程中, 必须强化对于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 加强技能培训, 不断引进先进工艺, 鼓励技术创新,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现长远发展。

4.5 培养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电气自动化施工项目最终还是要人员进行操作的, 因此, 企业必须加强培养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 实行明确的绩效激励机制, 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经验, 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为确保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打下基础。

5 结束语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长远发展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其中,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状况和施工技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 要想保证电气自动化能够更好的应用、服务于建筑工程, 必须从多方面采取管理措施,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的利用水平与质量效果, 才能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多元的解决方案, 实现对工程整体的有效控制, 最终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项目管理能够对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安排、协调、控制, 确保建筑工程如期且高质量完工。因而在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领域, 要进行合理的施工项目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高效的完成既定工程目标。本文将从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理解入手, 通过分析其施工管理现状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探索其施工管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洛平.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09) :32+45.

[2]朱钰.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楼宇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 2012, (23) :30+25.

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10

1 关于电气自动化管理设备的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中包含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还有企业的管理系统技术, 找出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 这样也是为管理者服务的前提保证, 应为管理者提供具有科学性管理系统的信息服务。加深对电气化设备管理系统认识主要三个方面:信息系统、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电气自动化技术。

1.1 信息系统

我们将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收集信息并对其整理和分析, 这是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者服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数据。并能让管理者拥有科学依据的决策。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是信息收集中比较高的系统, 其系统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因素和环节,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素的联系都是十分紧密的。在该系统的设计中, 需要注意该系统中的优质特点, 要让管理者使用的时候方便、快捷、易用同时信息的集成性是最不能忽略的, 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完善。

1.2 电气自动化设备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革更新中, 自动化设备已经慢慢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在生活上小到开关设计都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一定的程度上说, 只要和电气电子产品有关的设备都可以规划为电气自动化的设备。

1.3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

当今的电气信息领域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是相对于来说比较晚的,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由于电气自动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后来的发展是什么迅速的。就目前而言。电气自动化学科发展以比较完善。技术领域也有很高幅度的提供, 同时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力, 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拥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所存在的设计问题

就目前而言,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虽然比较完善, 但针对都是对电气自动化的利用中, 还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上, 但是对于设备管理的意识还不是十分的清晰, 制度也不是十分的健全, 在管理系统的设计上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这些都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的阻碍因素。

2.1 设备的管理水平比较低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下, 信息的更新频率在不断的加快, 产品也更新换代的十分明显。因为如此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更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随之系统的数据也会发生改变, 随着数据的变化还有新设备的应用就需要厂商们及时的导入新的数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设备管理的水平相对于来说较低, 就阻碍了新数据的导入, 同时也使新的数据库不能系统的去管理。

2.2 系统设计与管理水平的不符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更新, 导致社会生产的设备在设计上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 设备设计的复杂化相对于就要求管理设备水平的提高, 设备管理水平好坏同时也关系到设备的性能和其设备的使用时间长短, 既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就应该减少不必要的企业资金浪费。但是就目前存在的设备管理来说, 管理系统在设计上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一次性的开发, 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不仅阻碍了其发展需求, 还造成了系统设计发展和设备管理的严重不符, 加大了企业对设备的资金投入量。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虽然投入了资金但是却没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后续要求。

2.3 系统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设备来说还是需要人来进行主要的系统管理。对管理人员有依赖性, 智能化不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身的主要特点就是复杂化和更新较快, 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不仅消耗劳动力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如果不能同时更新就不能很好的掌握, 这在管理上是一大弊端, 也会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实施的发展。

3 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当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基础之上, 实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目标为方向, 提出相应的科学设计。

3.1 系统结构分析

本系统为CS体系。该系统中是管理者通过PC机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在数据管理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选择该体系结构, 是因为管理者在系统的管理中有独立性的优势, 管理者不用拘于一种管理系统的操作, 在管理上比较灵活。相对的设备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系统的服务器端可以存储多种的数据, 还可以保障系统完成各项任务。管理者能通过运行的系统客户端的软件使其最终完成自动处理, 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管理系统对管理人员的依赖性;减少企业资源。在此同时大大的提高系统管理的工作效率。推动了企业后续的发展需求。

3.2 功能板块的划分

数据输入模块、查询修改模块、系统服务模块这三个模块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输入模块:是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输入到数据库中去, 并建立电子文件夹, 对系统运行进行统计分析, 为最终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分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旧的自动化设备会自行退出, 新的设备会加入。数据的输入也需要不断的删除和添加。查询和修改模块在系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在系统服务模块中, 最主要功能是对系统的维护, 同时对数据精选备份等, 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4 结论

电气自动化对我国国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在这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 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设备的系统管理。同时提高管理的工作有效率。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系统中所出现和存在的问题, 例:系统的管理水平较低, 设计和管理能力不符, 系统管理的智能程度不高。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中运用了CS体系, 大大的提高了运行效率。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也在迅猛的发展, 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中科学技术发展也在面临着多重的挑战, 电气化设备的管理在这次科技的变革中又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使电气化设备收纳信息化和智能化朝着自动化电气设备的方向发展着。本文从电气化管理的内容体系中, 充分的分析目前电气化自动管理设备所存在的不必要问题, 并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设计出一套完美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科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将在十月召开成立大会及首届年会[J].电气传动, 2011 (03) .

[2]全国电气自动化学术交流会即将召开[J].电气传动, 2011 (04) .

[3]杨睿.菲尼克斯电气自动化应用大奖赛火热进入方案实施阶段[J].工程机械, 2011 (05) .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篇11

【关键词】建筑设备;自动化;集中监控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当今的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系统是中央控制系统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建筑内环境的目的,使得建筑内部环境能够给人们更加舒适的感受。

1、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定义

1)从广义的角度来看BAS是将建筑物内部的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和建筑相关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将其统一管理,最终所形成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

2)从狭義的角度上来看,BAS只是对建筑内的电力、空调、照明和给排水系统进行集中的监控。广义的BAS中还有防盗以及车库的集中管理,但是在狭义的BAS中却不包含这些内容,这是因为我国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BAS的整个工作内容就会被相应的缩减,本文当中所提到的不包含的系统属于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相关的系统,所以在划分工作范围时自然也就将分属其他系统的工作排除在外。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建筑中所具备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利用信息网络的形式来把一些信号或者是命令传递发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照明系统等等,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对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首先对建筑本身进行调查,同时也要对业主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这些都是初步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然后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科学的分析,之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最后就是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一同会审设计图纸,对图纸中一些不是很合理的地方要进行有效的改进,保证设计质量,防止出现设计不符合相关要求而出现重新建设施工的现象。

3、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

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歌环节都涉及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在安装当中会遇到很多比较复杂的工序,工作具备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能够非常娴熟地进行相关设备的安装,同时对相关的要求和规定也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的质量符合要求。

3.1远程处理装置。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和电脑协作时就能够非常自由的实现通讯的目的,通过线路的连接直接就可以达到目的,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建筑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建筑内部的各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将整个监控系统安置在机房的附近,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监控系统能够对建筑内的各项电力设备都能起到非常好的监控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应将远程处理装置安装的过紧,需要预留出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利。

3.2系统线路装置。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些安装时需要的专门的线路设备,在安装之前一般都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屏蔽,或者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对其存在的一些危险予以消除,同时信息设备和网络设备要进行单独的安装,导线要直接连接地线,同时不同设备在性能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根据它们之间性能和要求的差异对线路接地设施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安装的质量。

3.3数字控制装置。数字控制装置是由很多小型的处理设备和一些处理软件共同组成的,同时在系统的内部还存在着备用的电池,所以这种设备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安装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第一,要仔细核对设计图纸,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对其进行施工建设,在设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要对分散设备的密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线路的使用数量,使得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能够更加便利。

数字控制设备通常应安装在光照和通风效果好、维护方便的场所,一般放置在配电柜内,并分别安装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数字控制设备的信号应当与建筑物内部的仪表显示相符,信号的测量准确性要符合系统对于准确程度的要求。

4、现代化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

在安装完各种设备之后,还要对于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质量监测。质量是整个系统安装工程的生命,一旦某一个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与此相关的所有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整个工程的质量失去保障。因此,引进装置和安装装置的全过程都需要监控,要严格依据计划施工,不能偏离正确的施工方向。

具体来说,在引进设备时,应当检查进货厂商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并认真核实产品的相关技术性能,确保设备质量达标;在安装前的试验过程中,要认真执行相关试验指标,不能凭借经验判定某一数值的准确程度,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安装时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执行安全标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方式

5.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包括:电源线、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①电源线一般BV-(500V)2.5mm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②网络通讯线需由采用何种计算机局域网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数据传输率、未来可兼容性和硬件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有同轴电缆(不同厂商的产品不尽相同);有的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分3、4、5三个级别);在强干扰环境中和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缆。

5.2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线路均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网络通讯线和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管敷设,当其必须作无屏蔽平等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3m,如敷于同一金属线槽,需设金属分隔。

6、结语

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能非常强的系统,对于整个建筑电气设备的合理使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环保和节能的目标,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重视设计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卢建兵.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 篇12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在此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在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中, 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的优势

1.1 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构建转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 极大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 可以及时获取电力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有效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 提高了电力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 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1.2 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及生产力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增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生产力, 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进而提高了电力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 强化工作效率

电力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电力设备以及电力能源生产与输送的整个过程, 是一项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新时期电力能源需求的日益加剧, 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正是新时期转变管理方法的必然要求, 通过应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自动监控和处理程序, 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目前, 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用到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根据电力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及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系统按照类型划分主要包括交换型、数据采集型、电源型、安全防护型及其他类型这5种。其中, 交换型采用的是调度交换设备及中心行政交换设备;数据采集型主要采用的是一次SCADA数据采集前置器及二次电量数据采集前置器;电源型主要采用的是逆变电源、电源分配屏、蓄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源等;安全防护型主要采用的是一、二区网络安全、纵向加密装置和网络防火墙、一二区向三区传输数据、网络隔离装置UPS等;其他类型指的是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主站五防系统以及一体化的计算机平台。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监控内容主要是主站系统, 即自动化SCADA、电能量、OMS系统、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主站五防系统以及一体化的计算机平台, 同时还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由于监控的自动化设备数量及种类较多, 这就需要采用全面、统一的数据采集形式来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详见图1)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与被监控设备的数据交换及处理是通过兼容性较强的各类接口来实现的, 其中部分设备通过配置远端传感器等方式直接采集相关数据, 而对于交流电源、配电设备及蓄电池等未配置监测单元的设备则需要配置电压、电流感应器等来实现对自动化电源运行数据的采集。同时电力机房的温湿度数据采集、水浸告警、烟雾告警、门禁、机房图像监控、蓄电池与UPS电源的监测应设置告警节点接入并分别设置遥测采集模块采集电压电流值, 达到及时、有效的采集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3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

3.1 监测中压配电柜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有效监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真空断路器等, 并详细、完整的记录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及信号, 监测过程中有关的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电能等;所涉及到的状态信号发出设备部件有断路器、复合开关、储能弹簧等;位置信号的发生有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及隔离手车位置等;所显示的故障主要包括接地故障、跳闸故障、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及内部故障等。

3.2 监测变压器

系统对变压器的监测主要是利用通信方式, 通过固定的现场总线RS485的通信接口对变压器恒温器进行实时监测, 并将监测获取的相关数据及信息机传输至监控计算机上进行整合处理, 在此监测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参数是三相绕组的温度变化;主要的监测信号包括超温报警信号、故障报警信号及冷却风机停止及运行信号。

3.3 监测直流屏

系统对直流屏的监测主要也是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测, 在此过程中设计的主要参数涵盖了母线电压、过电压、储电池电压、电流及内阻等;主要的监测信号包括失电报警、单体电池失效告警等, 报警信号有浮充、均充等;所涉及到的故障信号主要有直流故障、控制器故障、高频开关电流模块故障等。

4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

4.1 人机界面的实现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可定义自动采集综合信息, 以网络组织图、机房平面图、设备面板图等为主要视图表现网络的拓扑结构,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观、便捷的浏览整个监控网络界面上的被监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 同时在界面中标注出警示信息, 包括颜色、声音等, 通过告警越限数据准确调整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 以保障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数据处理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定义自动化电源、环境数据的门限值等数据, 当某些数据超出门限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告警, 同时系统会将实时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利用IP网络传输到综合监控系统中, 服务终端自动存储并处理各种数据, 并根据处理数据的实际情况以告警的方式提供给相关工作人员。另外, 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故障管理, 主要是对告警配置管理、告警监视、告警信息处理等, 运维人员在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后自定义告警级别、类别等, 分析告警信息并进行故障定位, 从而有效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5 结束语

总之, 电力资源需求的加剧使电力安全生产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再者电力安全生产离不开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支撑, 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等特点, 必须确保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 这就必须加强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以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确保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并提升其质量,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的安全生产。

摘要: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要求, 并且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各种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安全生产,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架构, 之后对其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希望对业内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树梅, 汪霄祥.浅述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2) :3-3.

[2]陈景达.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16) :5-5.

[3]李虹波.电力通信系统中综合监控研究与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 (22) :44-45.

上一篇:PDCA循环控制下一篇:铁基结合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