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教学(共12篇)
社会领域教学 篇1
社会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教育, 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 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 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 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的过程中, 我探索尝试运用“艺术感染和情感陶冶并融”的教学模式, 通过集体教学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和行为的发展。
“艺术感染和情感陶冶并融”——通过艺术作品的感染, 借助教学氛围的渲染, 启发幼儿联想, 诱发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幼儿与作品思想心心相映、情情相通, 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 从而产生移情, 促进亲社会行为。
在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此模式的实践中, 前期的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活动准备是构建优质教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感染和情感陶冶并融”模式一般在教学过程中有如下体现:
1艺术作品欣赏
所说的艺术作品主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 即诗歌、故事、散文等。在活动的开始部分, 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的作品内容, 引导幼儿欣赏、直观感受艺术作品。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活动前教师应精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益的、有启迪性的作品;二是根据幼儿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时讲解启发。对于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要重点予以提示, 使孩子更好地从中领悟道理。
2思考讨论提升
社会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明理、激情, 进而导行。因此, 欣赏艺术作品后, 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提一些问题, 让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明白蕴藏在作品中的某个道理, 激发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讨论时, 教师要尊重幼儿, 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提出不同看法。讨论后, 教师要进行小结, 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认识, 对幼儿提出行为上的要求。
3生活经验联系
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为了挖掘出围绕教学目标的, 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元素。那么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实际。因此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要将作品内容自然地与幼儿原有经验进行融合, 对幼儿新经验起到启示、激发、提升的作用。还要适当地拓宽活动内容, 这一阶段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议论, 以促进情感经验进一步内化。
4情感体验再现
通过前面环节的积淀、调动和思索, 这个环节幼儿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累积, 完全可以在活动中进行社会性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即便此次的表达是粗浅的、不充分的, 或者说是初露端倪的, 但是也会幼儿后续的社会性情感发展开启了大门, 让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犹如涓涓细流有了奔流的方向。
以大班社会活动《我等待》为例:
《我等待》是一本很特别的漫画书, 是意大利一个画家的作品。全书有几十页, 长条形的特殊版面, 以红黑白配色, 用一根红线串起人生的不同片段, 以深切的情感和简约的画面呈现了充满思辨的唯美风格。等待新生, 等待长大, 等待爱情, 从初生牛犊, 到豆蔻年华, 再到两鬓如霜, 这本书为我们诠释了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人生内涵。
把它作为一个社会活动的素材, 我主要作了如下思考:如何将书里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自然的结合;如何选取书中能为幼儿所感知所体会的画面进行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设问帮助幼儿感受等待之中的意义。
根据我在社会教学中运用的“艺术感染和情感陶冶并融”模式, 应该说与这一内容十分的契合。
⑴艺术作品欣赏。通过PPT原汁原味地呈现简约、唯美、诗意的画风, 幼儿在钢琴伴奏的背景下进入教师创设的欣赏氛围, 感知了作品中“等待雨停”、“等待美餐”、“等待入眠”、“等待新年”的画面内容。
⑵思考讨论提升。通过思考讨论提升, 幼儿知道生活中的等待无处不在, 做事要有始有终, 既然等了, 就要坚持, 如果中途放弃了, 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等待的时间越长, 需要的耐心越多, 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坚持。
⑶联系生活经验。通过继续感受书中表达的“等待”, “等待观影”、“等待亲人”、“等待新生”, 调动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 与作品思想融合, 从而达到情感的启迪。教师在此刻用诗一样的语言, 让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激动人心的“等待”的时刻, 知道等待也可以是美好和感动的。
⑷情感体验再现。通过前面环节的积淀, 幼儿储蓄了满满的情感, 懂得等待也是可以传递情感的。那么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视频的借助, 通过感受视频中男孩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而作出的等待, 从而激发幼儿关爱身边人的积极情感。
社会教育应该是延续在幼儿整个人生中不间断的一种教育。教育也是一种等待, 用一颗宽容而又坚持的心, 等待孩子的成长。让我们用缓慢而又坚定的力量和孩子一起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社会领域教学 篇2
学习遵守了一日生活常规。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如:爱惜玩具、团结合作、自我保护的培养。在教师的提醒下,能轻拿轻放玩具,玩好后放回原处,会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懂得不打人不骂人,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本学期针对独生子女自私的个性,我们组织了“好东西大家吃”、“玩具大家玩”等一些分享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断用故事来启发孩子“玩具大家玩”,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大家分享。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赞许与支持,改掉了幼儿唯我独撙的不良个性。
这学期转来了十几个新生,为了使他们能够尽快的融入集体,让他们感受到周围成人和集体的关心爱护。学期初,我们首先组织他们参观幼儿园,通过《我的朋友真多》、《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活动。使幼儿尽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们愿意亲近教师和同伴了,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通过《小熊请客》《我爱爸爸、妈妈》等活动向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学习了问早、问好、说再见等礼貌用语,并在一日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礼貌用语的使用。现在我班幼儿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了。
社会领域教学 篇3
一、创设动态情境,扩展幼儿社会认知经验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导致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而社会领域活动又是对相关理论的讲述,比较枯燥,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集动画、图像、文字、视频为一体的特征创设动态情境,将活动目标贯穿其中,帮助幼儿理解和内化相关社会认知概念。如,大班社会活动《勇气》,其目标是“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勇于接受挑战,体验付出勇气后的成功和快乐”。目标更关注的是勇于接受挑战,体验付出勇气后的成功和快乐的情感发展,而情感的培养一定不是单纯说教可以达到的,以情移情是引导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让幼儿看图文声像并茂的视频:跳水运动员面对高高的跳板时害怕的神态、小姑娘面对美丽的鲜花时矛盾的神情、小学生面对一大堆作业犯愁时的沮丧,这时候需要什么呢?因为获得了强烈的心理触动,体验到了真实隽永的情感,使幼儿自然融入了战胜害怕、赶走懒惰、抵制诱惑都需要勇气的情感情境中,勇于接受挑战的心情和情绪意识自然生成,真实的感知到了生活中处处需要勇气这一社会认知经验,这样情感体验是强烈而持久的。
二、丰富讲解情境,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提升
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将比较枯燥的、抽象的交往技能和社会知识以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讲解方式传递给幼儿,必须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活动,创设一种比单纯的语言讲解更加丰富、多元的讲解情境,让幼儿在多元感官的刺激下达到理解社会概念、提升社会能力、发展思考力的目的。
如,小班社会活动《大大的拥抱》,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拥抱是爱的表达,并且乐于与同伴交往,增强同伴间的亲密感情,教师播放课件:嘟嘟要起床了,妈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嘟嘟要上幼儿园去,爸爸给了他一个很有力量的拥抱,来到幼儿园,老师给了嘟嘟一个大大的拥抱,好朋友咪咪伤心地哭了,嘟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汪汪获奖了,嘟嘟也给他一个大大的的拥抱……此时,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来思考:谁给了嘟嘟一个大大的拥抱?嘟嘟又把大大的拥抱给了谁呢?小朋友想给谁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教师语言讲解的情境中,孩子们回想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表达:他们也仿佛进入了这个充满爱和快乐的世界,个个投入、积极地与同伴、老师相互拥抱,真正感受到了拥抱时的温暖和幸福!可见,多媒体教学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更为直观、浅显、具有动感,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升华
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个体通过内化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更加有利于幼儿与环境、同伴、他人互动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相关社会知识的了解,更有助于幼儿良好社会情感的养成,而对幼儿进行社会情感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社会领域重要的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创设了更加多元的互动情境,使幼儿在更加多元、真实的互动中社会情感得到升华。如,小班《快乐的小气球》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的多媒体课件,把小气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帮助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小气球关心他人的情感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感受,唤起了幼儿效仿的欲望……主动帮老师搬书柜、整理图书,一个幼儿因摔倒书包里的东西洒了一地,有的上前去扶他,有的帮着捡东西,虽然故事中的小气球遇到的事情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遇到,但是幼儿还是能做一些生活中帮助别人的小事情,学习小气球助人为乐的精神,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促进了幼儿社会情感的升华。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它大大拓宽了社会教育领域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社会教育活动的教与学融为了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巧妙的动态情境吸引了幼儿注意的指向,为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提供了前提条件;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情境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促进幼儿社会的发展架起了桥梁;多元化的互动情境调动了幼儿真实的情绪情感,为幼儿社会情感的提升提供了推动力。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无疑将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一定会让其更加精彩。
社会领域教学 篇4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浸润过程,仅凭每周两节的品德与生活或者品德与社会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拓展,广泛开辟生命教育领域,深入扎实开展好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一、利用主题活动,正面引导
主题活动是一种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围绕该主题进行交流与活动的集体性活动。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系统性,同时又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我们除了立足课堂开展好教学活动,还可以超越课堂,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进行正面引导。
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一课时,我在课堂中带着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小动物的名称、生活习性,教育学生要保护小动物。课堂上的浅表认识不够打动学生对小动物的珍爱,学生的生命意识还不够强烈。因此,我专门设计并开展了一次以“我和动物交朋友”为主题的活动。主题活动上,我通过组织学生听声音猜动物名称,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头饰戴在各自头上模拟表演,观看动物世界、动物救助视频,交流所知道的伤害动物现象,制作爱护动物公约,领养小动物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懂得每个小动物都是一个小生命,它们的生命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并让他们感受到它们的生命非常脆弱,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关爱、呵护它们的生命,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生命意识。
利用主题活动从正面积极引导,能使学生懂得所有生命同样重要,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学生的生命意识日益浓郁。
二、动用社会力量,侧面促进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生幸福,学校教育的底线是学生的生命安全。当下,威胁学生生命事件屡屡发生,学生们的生命显得无比脆弱。
生命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更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所能实现的,它还需要家庭、社会力量的配合。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需要取得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我们可以动用未成年人教育机构、学校附近社区、学校法制辅导员等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开展社会生命教育。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我要安全地成长》时,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生动的说教,教育学生在来回学校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平安回家,了解并防范身边潜在的危险,掌握一些自救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是我总觉得个人的力量还不够,课堂上简单的说教还是略显单薄、空洞,效果不是太理想,许多学生并未从内心深处真切感受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于是,我就邀请了学校所在地派出所的李所长,也是我们学校的法制辅导员,让他给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李所长通过对各种安全事故中的典型案例介绍,伴以鲜艳的图片,生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看到血的教训,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更加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可贵。李所长的生动宣传教育效果就是大不相同,学生们个个情绪激动,感悟深刻。
动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从侧面促进学生内心感触, 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三、启用网络资源,润泽生命
迅猛发展的科技产物之一网络普遍进入千家万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极大便利,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启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全面润泽学生心灵。
例如,小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战争何时了》一课,旨在使学生了解现代局部战争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认识到战争给人类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教学中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首先,我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寻找观看有关战争新闻、战争纪录片,激发情感,走近战争;接着,我让学生在网络上观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深入了解战争,通过残酷的战争画面,感受到战争的可怕、可恨,社会生命在战争中的脆弱、珍贵;最后,组织学生探讨: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给儿童造成哪些影响? 你还想说些什么?网络上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给学生的灵魂一次深深的洗礼,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让他们由衷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网络资源极为丰富,我们应当关注并启用网络资源,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以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润泽生命。当然, 在让学生直接使用网络资源时,要注意网络的安全,创建健康的网络环境,营造健康科学的操作学习环境。
大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篇5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常常在区域活动、过渡环节聚在一起游戏,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合作动机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的合作行为发展还不够明显。而让孩子通过合作化的共同学习一起感受合作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不仅是他们现在成长的需要,对其今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现阶段我们班也在开展关于合作品格的主题课程,为了更好的满足孩子们发展的需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翻转垫子游戏中,幼儿感受合作的重要,学习合作的方法,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乐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知道自己的任务,有初步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难点:能够相互配合翻转垫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自由分组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经验。
物质准备:垫子3块,记分牌、课件、黑板、桌子3张、布、幼儿操作材料(布、小人偶)3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材料和规则。
2.幼儿自由分组。
二、基本部分。
(一)初次尝试。
1.三组幼儿尝试并探索翻转垫子的方法。
2.幼儿分享交流。
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翻垫子的?翻垫子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小结:总结翻垫子的方法,小组成员的双脚都踩在一层垫子上再去翻折会更容易。
(二)体验协作。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新规则。
2.2分钟小组讨论时间,然后幼儿再次尝试,学习合作翻垫子的方法。
3.统计得分,并邀请速度最快的一组幼儿分享交流。
教师:“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在讨论时都商量了哪些内容?”
4.教师小结:“想要成功翻转垫子不仅要掌握翻垫子的方法,还要先商量好分工,学会配合,听从指挥,才能配合的默契。”
(三)难度升级,加深体验协作。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新规则,小组进行比赛。
2.统计得分,公布比赛结果。
3.思考:在合作翻垫子的游戏中,我们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
4.小结: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合作完成,我们要商量好分工、听从指挥,相互配合,还要关注到同伴,帮助同伴一起获得成功。
三、活动延伸
利用户外时间开展合作游戏《翻箱子》,继续探索与学习合作的方法。
教师:你们敢不敢挑战更有难度的合作游戏《翻箱子》?户外游戏时间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活动总结
一个真游戏,是能够快速吸引幼儿主动玩、主动学的愿望。因此,在活动中,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用音乐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游戏氛围,用倒计时器增加比赛紧迫感,烘托团队竞赛的氛围。
为了解决游戏中相互配合翻转垫子的难点问题,我最终投放易于幼儿操作的“布、小人偶”,在小组讨论环节投放,先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商量好翻垫子的方法,再通过在布上移动人偶,协商好成员移动的先后顺序,知道自己的任务,为合作翻垫子做好准备。
寓教于乐、寓社会教育于游戏之中,注重体验,在体验中实现教育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内化。活动中所呈现的三次游戏,难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次游戏,尝试探索合作翻垫子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合作的愉快与重要。第二次游戏,在具有协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幼儿体验分工对合作的重要性。第三次游戏,巩固团队合作方法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同伴,相互配合,和同伴一起获得胜利。
《指南》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篇6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最终也必然从一个“生物”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童年生活的幸福感,身心健康,知识、能力、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看待自己、对待别人,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要把“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作为社会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两个子领域
幼儿的社会化是在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中进行的。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只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才可能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对人对己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同时,也只有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才可能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体会到自己与所在群体的密切关系并形成归属感。因此,“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构成了社会领域中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分享着他人的信息,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也能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感受自己的主体性。幼儿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所以,《指南》将“愿意交往”“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善待他人”四个目标归入“人际交往”这一子领域,将“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行为规范”“有初步的归属感”作为“社会适应”这一子领域的基本内涵。
对幼儿来说,每一次社会环境的改变都是一次挑战,也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比如,在幼儿园中班的阅读区里,一位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看书。另一位小朋友对看书的孩子说:“这本书是我带到幼儿园来的,我现在想看。”看书的孩子说:“这本书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我先看。”……两位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最后书也被撕烂了。显然,拿图书的孩子沿袭了在家庭环境中的惯性思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图书拿到幼儿园,就是为了分享给大家阅读。幼儿只有认识到并理解这种变化,主动变换角色、调节行为,适应新的社会群体,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成人的教育引导,幼儿与伙伴交往和相处的经验会逐步得到积累,会逐步适应和感受到集体生活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小班幼儿为独自、平行阅读,中班幼儿逐步过渡到共同阅读,而大班幼儿则发展到利用集体阅读的机会表现自我,乃至不断体会合作阅读的乐趣,不断尝试创新合作阅读的机会和方法。这些变化与幼儿自身交往与适应能力的提高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怎样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的具体要求
1.深入理解、把握《指南》中目标的内涵
在《指南》颁布之初,曾有社会人士对有关条目发出过质疑:“4岁的孩子能否体验家长的辛苦?”“幼儿园的孩子是否能有归属感?”……其实,认真阅读《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不难发现,《指南》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及其子目标的确定,重点是为了教师或家长把握教育要点和实质,明确社会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使幼儿在感性的层面上积累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感受和理解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上升到理性层面掌握条目中抽象的概念。
比如“社会适应”部分的目标3为“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每个年龄段又有4个分目标。其中第3个目标是:“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字。”“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可以看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经过进一步分解目标要求,表现出围绕一个中心,要求从幼儿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始,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幼儿园,从自己的居住地再到国家,逐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要求。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在家庭这个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中,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幼儿对家庭产生一种归属感。若幼儿园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他们自然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支教教师问镇上大班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哪里人?”班里的小朋友用手指着地面爽快地回答:“这儿!”不难看出,孩子们明白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归属地,但因平时教师和家长缺乏教育的目标意识,导致孩子不能深入地理解并明确说出自己的所在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要点和实质,善于将家庭、幼儿园及当地的各种情境和每一个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幼儿在点点滴滴的学习和感受中,了解社会常识性的知识,感受和体验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的快乐。
2.注重幼儿在实践中的观察、感受、体验和理解
社会实践是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幼儿良好教育的完成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合作。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重点是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要重视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育回归自然的环境、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在获得直接的经验的同时,逐渐懂得一定的道理,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我国现在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鲜有与同伴合作的环境,缺少与同伴相处的经历和经验,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会使幼儿不自觉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不断学习与同伴交往、友好相处的要点和方法;在感受和体验中分享合作,养成自尊、自信、自主的态度,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人认为,社会领域的教学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就可以了,幼儿自然会懂得。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
如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娃娃家出现了小小的混乱:小伟把桌上好吃的东西全放在了地上,另三个孩子不满意地上前阻止,大家争抢起来。教师问原因,三个孩子抢着说:“老师,小伟把家里吃的东西全放在了地上。”小伟一脸委屈:“他们都不让我在桌上吃饭,我生气了!”教师看了看问:“你们是娃娃家里的谁?在干什么?”边上的孩子说:“我们是娃娃家的客人,她是妈妈,小伟是爸爸。我们在过生日。”教师问小伟:“是这样吗?”小伟点点头。“为什么不让他在桌子上吃饭?”教师问。“这张桌子只能坐三个人,我们这里正好。”孩子们解释道。教师笑着说:“餐桌比较小,只能坐三个人。小伟,家里来了客人,你觉得让谁先吃饭比较合适呢?”小伟想了想说:“客人。”“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看现在家里这么乱,客人看到了多难为情啊。”小伟蹲下去,开始捡地上的餐具。“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其他三个孩子也加入了进来。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地上的餐具很快捡干净了。他们又开始了游戏……
可以看出,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在经历和感受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过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要善于观察,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介入游戏,帮助幼儿从无意状态发展到有意注意,引导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相处,学习适应游戏规则,在适应游戏规则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相处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3.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领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伴随性和渗透性。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含着重要的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首先,教师应重视自身日常的态度、言行,因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常常受到老师的态度和参与程度的影响。比如,幼儿所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主的态度,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关爱、尊重并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幼儿经常处在一种高压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中,就很难有自主的表现机会。幼儿自尊、自信的培养,并不完全依赖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关键在于不断的成功所带来的感受和体验。一个惯于嘲讽和批评幼儿的教师,十分不利于幼儿养成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
其次,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教育。在入园、饮食、午休、活动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包含着社会领域中幼儿应学习的重要内容: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能基本遵守规则、爱惜物品……比如,在幼儿园课间休息喝水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自控能力不强,常常会把饮水当成好玩的事情来做。教师要提醒幼儿:“喝水时不要拥挤,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来,不要把水洒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和地上。”良好的常规不仅能保持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对幼儿本身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遵守班级活动秩序等。
教师要注重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提高生活和常规活动的教育性,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渗透,引导幼儿学习并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并通过长期的行为练习,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品德和行为规范习惯。
最后,教师要注重各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多种教育方式共存的,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也有多种。就教师所熟悉的常规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和游戏活动来说,应结合社会领域相关的学习内容,将常规性的社会常识教育、体验活动、常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开展。
比如常规教育活动“我长大了”,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回顾自己在小班时的行为表现,感受自己的变化;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助弟弟妹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来做客,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帮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以绘画的方式进一步展现、感受自己的变化;引导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和了解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老师、朋友、家长一起,畅想将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自己有什么理想……
总之,学习和领会《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把握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正确方向。在幼儿园工作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简单的交往常识和技能,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我群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长大成人,特别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研室)
如何有效开展社会领域教育 篇7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 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 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很多教师往往热衷于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许多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说教多, 教学效果不明显, 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上社会领域的课。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所指的不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 而是教师所创造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生活动的方式, 通过学生的活动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行为。
1.物质环境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物质环境的丰富多样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于学生的活动需要而言的。丰富的物质环境如果能够充分支持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 那么学生的各种需要就可以得到满足。丰富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物质环境包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环境和空间环境, 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内给学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要因势利导,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行为习惯教育。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教育, 使学生在社会发展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2.精神环境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宽容态度也是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学生对教师态度的体验是最敏感、最细微的。也许我们有一双眼睛, 每次只能去关注一个孩子, 但不一样的是, 在同一时间内,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 却会有很多双眼睛注视着我们, 我们要常常保持良好的教育态度, 让孩子感觉到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他、爱护他, 他也应该把相同的关心、爱护回报给周围的人。只有这样, 学生才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成长空间, 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注重个别差异, 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作为教师, 同学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要靠教师去端正发展的方向的, 关注个别不和群的学生, 了解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要在平时的言行态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爱, 要用爱去化解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不解与偏见, 要用更多的身体亲近和言语交谈来告诉其他学生。每一位学生, 无论是谁, 他都有获得交往的一切权利。
二、在教育活动中开展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
1.开展社会性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它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也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 同时又注重了事物的横向联系。因此, 我们以主题活动为主线,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社会性培养目标出发, 把一个个主题活动实施到我们的实践中。
2.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相互配合, 相互渗透
如果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到其他各领域活动当中,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科学探索活动“热水怎样变冷”中, 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 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结果, 学习商量与协作的社会技能, 在交流记录结果中体验分享。
三、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规范, 掌握社会行为技能, 体验社会情感的活动。感知社会, 就是引导学生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手操作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感受、发现、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情感, 学会与人合作交往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因此, 社会实践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立法现状 篇8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它保证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遭到障碍时, 能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面临的各类风险日益增加, 社会保障就是要通过利益的再分配,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
首先,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效率优先的竞争原则使得各个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市场经济缺陷, 对市场作用进行适度干预, 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进行必要的调节,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缓和社会矛盾, 解决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证社会成员更好地享有人权的需要。
公民的社会保障权是公民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公民的民主权利与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国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公民为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 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身体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再次,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需要。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有限, 社会保障资源分布不均衡, 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和不同地域之间的合理流动, 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 国家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通过立法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法的含义及地位
社会保障法, 是调整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最本质的特性是广泛的社会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基本原则包括保障人权原则、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化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等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对社会保障而言, 法制系统是统帅性的、规范性的、最高层次的系统, 也是最基础的系统。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而且对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与之相关的立法也在不断完善, 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滞后状况依旧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立法的理念不成熟
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定位, 对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效率与公平、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在理论上认识不统一, 导致目前各类政策和制度相互冲突, 制约着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
2.社会保障的立法空白甚多
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障的规定整体上缺乏统一性, 体系结构残缺, 远远没有形成以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优抚安置法等为主体框架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国家立法滞后, 地方立法分散,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还没有建立起来, 当前许多社会保障方面的争议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3.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层次低, 立法主体多元
我国至今没有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的内容被分散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中, 地区间、部门间的立法难以统一协调, 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程度差、规范性不足。社会保障工作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 部门利益法律化问题严重。立法主体责任不清, 使得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降低了法律约束力, 不利于法律的遵守和适用, 弱化了法律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4.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薄弱
我国相关立法对权利和职权规定较多, 对义务和责任规定不足, 致使很难建立起法律法规执行的责任机制。社会保障领域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健全, 没有建立起相互独立的社会保障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 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打击, 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侵犯时得不到司法救济。
5.法律法规中原则性规定过多, 条文粗疏, 缺乏可操作性
宪法中的原则性规定应当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加以实施, 但是, 如果法律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则只能通过行政法规加以解决, 而行政法规的规定过于笼统, 又需要通过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保障实施。在我国的立法中, 一直沿用宜粗不宜细的思路, 据统计, 《失业保险条例》是33条, 约4000字;《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是31条, 约4200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是17条, 约3000字;《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是10条, 约2500字。可见,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法规的条文粗疏, 规定过于笼统, 可操作性差。
6.立法发展失衡, 覆盖范围狭窄
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展开, 仅仅将重心落在城镇, 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而广大的农民几乎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 承受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法予以调整。
7.没有与国际接轨
我国已正式成为WTO的成员,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但我国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律对涉外社会保障的规定不够完备, 成为对外交流的严重障碍, 不仅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顺利进行, 而且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社会保障立法却仍处在滞后发展状态, 这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非常不利的。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地位的介绍, 证实了社会保障法的重要意义, 并详细剖析了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立法所存在的问题。
信息安全领域社会工程学的应用 篇9
当今社会通过单纯的以安全技术为主的安全保障已经越来越困难地阻止系统被入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安全人员通过设置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来弥补安全技术上的缺陷。实际上, 大多数的安全事件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也就是说人为因素是导致入侵得以实现的主因。因此可以说, “人”在整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 换而言之, 随着入侵者利用系统上的漏洞进行入侵变得越来越困难, 就会越来越多的通过利用人为因素来为攻击做准备, 变相的创造出漏洞, 也就使得社会工程学在网络入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 研究社会工程学在入侵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防范和降低这方面的损失变得越来越重要。
1 社会工程学的原理
1.1 社会工程学的定义
社会工程学是通过自然的、社会的和制度上的途径, 并特别强调根据现实的双向计划和设计经验来一步步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并建立相应理论的学科。在信息安全中, 社会工程学就是入侵者对人类本性中信任倾向的巧妙利用。入侵者的目标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以便使自己可以通过未经授权的路径访问某些重要数据。
社会工程学被认为是反映社会现象当代发展复杂性程度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其目标是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实例分析和解决。它并不是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技术简单相加, 而是根据计划、政策的概念, 在重构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 进行新的探索和整合[1]。
1.2 社会工程学的核心思想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核心思想是:找到系统管理人员的疏忽之处或心理弱点比查找程序的漏洞更简单。基于此思想, 攻击者通过搜集信息, 对所要入侵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弱点分析, 在弱点分析后实施有效的社会工程学攻击策略。
因此, 以社会工程学为基础产生了很多攻击手段, 这些方法无疑使黑客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如网络钓鱼、密码心理学以及一些欺骗性的利用社会工程学渗透系统内部网络或者相应网络管理人员的手段, 都是一种利用人的疏忽之处或心理弱点进行攻击。
2 社会工程学的攻击特点
首先,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具体说明社会工程学的攻击手段。黑客A想对一个网站进行入侵, 但是并没有找到网站的漏洞。于是, 黑客A伪造一个带有木马附件的邮件, 通过网站的通讯地址E m a i l欺骗网站的管理员B, 说已经入侵进入网站, 邮件附件就是入侵后的图像。如果管理员B相信了A的话或出于谨慎的考虑打开邮件的附件, 那么黑客A就打开了入侵网站的大门, 为后续入侵工作找到了突破口。
因此, 我们得出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可分为三个步骤:搜集用户信息并分析脆弱点, 利用部分信息设置陷阱, 对落入陷阱的管理员进行系统入侵。搜集用户信息就是对系统或系统管理员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 分析出系统管理员的心理弱点, 针对心理弱点制定入侵策略。入侵策略确定完毕即通过设置陷阱对系统管理员进行欺骗, 迷惑系统管理员。如果欺骗成功, 就相当于为下一步入侵做好了准备工作。
3 防御社会工程学的策略
通过对社会工程学攻击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维护操作系统安全需要两方面同时部署, 一个是从安全技术策略角度, 一个是从系统相关管理人员角度。安全技术策略需要在物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多方面进行设置, 但同时也要通过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就是使信息安全的策略规范化, 排除人为主观因素。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的安全理论培训是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必要手段。通过对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制定安全策略规定并确保他们遵守, 是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必要保证。
下面是对防御社会工程学制定的三点策略:
(1)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是通过对系统整体中关于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原则、对安全产品使用的要求、如何保护重要数据信息、以及关键系统的安全运行。信息安全策略中确定对每个资源管理授权者的同时, 还要设立安全监督员。如果安全监督员没有对资源管理授权者的操作进行审核, 就无法对资源的合法使用进行约束和监管。对于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资源, 对其可操作的范围应尽可能小, 范围越小就越容易管理, 相对也就越安全。
(2) 要把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与培训相结合, 对系统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建立信息安全培训机制, 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确定什么是敏感信息, 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要强化用户名和密码保护意识, 不要用常见或常用信息作为用户名或密码, 密码复杂性要高。
(3) 应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小组, 安全事件响应小组应当由经验丰富权限较高的人员组成, 由小组负责进行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有效地针对不同的攻击手段分析出入侵的目的与薄弱环节。同时, 要模拟攻击环境和攻击测试进行自查分析, 就能有效地评价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得当,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4 结语
社会工程学已经将黑客技术从单纯的技术问题发展成为了“人”的问题。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可以从纯技术的角度去入侵, 因此一些往往是由于人的某些“习惯”、疏忽或者制度的不规范、不严格将成为黑客突破的目标, 社会工程学攻击正是基于此。因此, 加强对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的管理, 加强安全审核策略, 建立完善的安全响应机制, 同时注重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是保障信息安全, 防范社会工程学的必要方式。
摘要:在信息安全领域中, 社会工程学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心理特征, 利用人们的信任和对重要资料的敏感性, 为获取机密信息和系统设置等不公开资料而进行的木马攻击和病毒感染等手段创造有利条件的学科。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到现在, 很大程度上起决定因素的不再是技术问题, 而是管理员和管理机制。因此, 网络安全往往被入侵者攻破于系统内部。只有从源头上了解社会工程学的本质和实施手段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利用社会工程学的网络入侵。
关键词:社会工程学,安全机制,网络入侵
参考文献
[1]李黎明.社会工程学:一种新的知识探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18-24.
[2]范建中.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M].济南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8.
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篇10
一、发展背景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应为:从定性研究入手, 其次根据量的规律性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变化规律, 最终作出科学的预见。早在20世纪80年代, 钱学森第一次提出将数学独立于自然科学之外, 突出数学能从客观世界抽出量的关系这一特性。而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 是科学地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 它是一个以社会客体为对象, 包括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必须依靠科学的抽象, 相对于质的抽象而言, 量的抽象更具体和更直接反映客观事物, 因而既要遵循定性分析原则, 社会科学还须借助于数学工具以研究社会存在着众多数量关系、数量特征, 如人口年龄结构的确定性等。
列宁曾预言:“将会出现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更加强大的潮流。”数学向社会科学的逐步深入渗透, 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依赖数学方法来揭示, 都昭示着这一预言已变为现实。原因如下:
第一, 定量依据能够支撑现代化社会管理, 这是社会科学数学化最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 数量的根据以及空间范围的界限衡量着分析研究问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现代经济中定量分析贯穿着整个社会管理, 大到经济管理物资的分配, 小到人口的控制, 都要求着相关学科具备精确化的定量研究。
第二, 精确化是社会科学各分支理论体系迈向成熟的需要。社会科学并非所有的概念与命题都能从定量上准确地阐明事物的规律性, 某些往往模棱两可, 看似有理却缺乏有力的科学支撑,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即便寻求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帮助, 有时也难以进行精确性概括。一般来说, 与数学关联性越高, 此学科的精确性也将越高, 发展也越完善, 即数学定量化能够使社会科学实现现代化, 弥补缺失, 精确与完善其理论体系。因此,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精确化和定量化要求, 也决定了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必然应用。
第三, 数学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一些分支可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随机数学、模糊数学以及描述非连续性突变理论均是在原有数学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而这些分支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如概率论等, 为社会科学数学化提供了可能。
第四, 新兴电子设备的发明与运用为社会科学数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数学以精确为主, 计算复杂性往往制约着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发展, 而新兴电子设备的发明, 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用, 将不少复杂的社会现象计量变为可能。
第五, 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需要数学的配合。随着科学的进步, 社会科学更加精确化, 如运筹学等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不断产生, 并打开了以定量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新途径, 这同时也要求数学进行更加密切的配合与支持。
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的情况也不断产生和被发现, 并表现出更加复杂、随机因素更多、变量参数多样等特性, 使社会科学数学化的难度得以加大。即便如此, 数学本身的巨大进步也足以将社会科学中复杂的问题定量化, 阐明其中的数量关系。社会科学与数学的结合, 提高了研究的质量与效率, 极大地推动了其自身发展, 从整个科学发展趋势来看, 社会科学终究是要广泛而深入地运用数学方法的。
二、取得的成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 数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且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挑选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重点成果进行阐述:
1. 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鸿篇巨著, 其理论创造得益于数学方法的运用, 通观整本书, 每一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推导和计算。数学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可简略归纳为如下特点:第一, 重要的经济规律在进行详尽且严密的论述的同时, 相应的数学表达公式必不可少, 商品交换价值论便是明显的表现;第二, 数学始终围绕经济内容展开, 其计算与公式都是服务于经济, 是表现经济的形式;第三, 在运用数学公式, 进行数学计算时, 力求通俗易懂, 《资本论》中使用的数学公式, 是比较简单的代数方程式, 远远没有超出算术水平。
据统计, 20世纪前65年中社会科学方面62项重大进展, 明显的定量发现占31项, 明显的定量问题占11项, 隐含的定量问题11项, 三者合计53项, 占86%;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文章在1940年占30%, 1965年上升到45%, 至80年代65%的社会科学文章达到了中等或高等定量水平, 由此可见, 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2. 社会学———数理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来扩充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范围、精确度和解释能力的学科, 它是社会学与数学共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数理社会学以数理函数代替社会因果关系, 并配以相当的数量形式, 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运算, 得到数理上的结论, 再重新还原为社会学概念。同时, 还借助电子计算机处理了大规模的复杂运算, 促使社会学由解释性的学说逐渐走向数学化、精确化、科学化。
在社会学中运用数学的目的, 不仅在于利用数学来形式化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 还表现在资料分析或者模型的形式化两方面。一方面在经验研究的资料分析中, 引入对数性模型、回归模型结构方程、因素分析等数学方法, 直接用数学来科学化实证性的应用研究。另一方面, 直接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应用数学, 用数学构造理论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是数理社会学对社会学整体和整个科学界所做出的最著名的贡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网络关系, 有助于把个体间关系、“微观”网络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结合起来, 描述和测量着网络中成员关系, 以及与这些关系相关的信息、资源等有形或无形的事物。网络分析方法是以行动者之间关系与联系的联接情况为基础, 进行研究与分析, 并概括出行动者的社会网络信息, 或更进一步归纳出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值得一提的是, 社会网络也揭示了不少社会现象, 便于人们寻找最可能协同活动对象。
社会网络分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中心社会网”, 只注重分析社会的连带关系, 却不能用于网络整体结果分析;另一种是“整体社会网”, 则可分析结果对群体的影响, 且可依图形特征得出对应的解释。
三、数学的具体应用
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数学武器, 便是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 这三类理论研究对象普遍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模糊数学着重研究“认知不确定”问题, 研究对象具有“内涵明确, 外延不明确”的特点。模糊数学主要是依靠经验, 借助于隶属函数进行处理。
概率统计研究的是“随机不确定”现象, 着重于考察“随机不确定”现象的历史统计规律。探讨在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中, 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其出发点是大样本, 并要求对象服从某种典型分布。
灰色系统理论着重研究概率统计和模糊数学所不能解决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问题, 并依据信息覆盖, 通过序列生成来寻求现实规律。其特点是“少数据建模”, 研究的重点是“外延明确, 内涵不明确”的对象。
上述是社会科学主要运用的数学方法, 而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表现形式集中为:量化的思想、数学模型方法和数学公理化。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运用数学工具从定量方面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理论便是其中取得的重要成就, 也是引入数学中“量化思想”的有益尝试。此外, 当今社会如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就业几率等现象都成功地进行量化分析。
数学模型是数学抽象的产物, 是针对或参照现实世界中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 经过简化与抽象, 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关系结构。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众所周知是曹雪芹所写, 而事实并非如此, 只有前八十回是他所著。这一结论通过模式识别和动机分析方法, 构建数学模型探究作者写作风格得出, 这与通过考证取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数学公理化的目的是要把一门数学整理成为一个演绎系统, 而这一系统的出发点就是一组基本概念和公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便是数学公理化的一个典型代表。1951年阿罗采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对通行的投票选举方式能否保证产生出合乎大多数人意愿的领导者或者说“将每个个体表达的先后次序综合成整个群体的偏好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 他得出了结论:绝对公平的选举系统是不存在的。随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 “程序民主”必将越来越远离“实质民主”, 其主要思想是:假如有一个非常民主的群体, 或者说是一个希望在民主基础上作出自己的所有决策的社会, 对它来说, 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要求都是同等重要的且都有自己的偏好, 由于信息获取的差别和利益的矛盾, 每个人的偏好一般不是完全一样的。当社会选择的方法满足广泛性、一致性、独立性、非独裁性时, 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独裁统治:所有的社会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四、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研究者技能的缺乏
以前的研究学者只需对社会科学理论掌握熟稔, 但随着数学的逐渐渗透, 打开了与社会科学领域对话的大门, 扩大了研究领域, 打破了传统的局限, 同时也对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研究学者在对运用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数学知识等方面技能的缺乏, 使得这项交叉学科发展较缓。
(二) 数学模型运用规范性差
社会科学领域所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一些多变量、多因素、多层次, 又是有较大信息量通过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 数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应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达到统一。在一些研究中简单地把现成的数学方法或数学模型搬用到社会研究, 并不具备研究意义, 相反还会造成一定的混淆。
(三) 研究本土化受扰
西方的社会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大量地传播进来, 同时这些理论所构造的抽象的主观的社会构造也会传进来, 这很有可能造成概念命题的滥用, 会产生西方的抽象社会干扰或者扭曲了中国学者对中国真实社会的观察, 导致一些假问题的提出, 这对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可能是有害的。
(四) 研究整体性和创新意识不足
数学在社会科学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但是相对国际发展, 中国方面发展仍然较弱,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未得到很好融合, 对研究整体性和深度的把握存在很大不足, 创新意识和动力依然较差, 原创性理论与方法不多, 宏观研究多于细微研究。
针对数学应用与社会科学领域尚存的问题, 不断推进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 提高对研究学者在数学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要求。有意识地改变传统观念, 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学者对数学的重视程度, 培养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 提升其文字处理和数据处理以及数学运用能力。
2.确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论原则。首先, 应根据社会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类型, 把握相应的数学理论范式, 使数学与可定量的社会现象或可量化的社会学概念得以统一模拟;其次, 根据社会科学理论,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对研究对象作具体分析, 抓住主要矛盾, 明确若干个基本的主要因素的影响, 这样便于在数学上突出主要变量的逻辑关系, 施行一系列合理的抽象和简化, 以构造合适的社会学数学模型。
3.增设社会科学领域期刊。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将为研究者提供了自由的平台, 对现在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研究与讨论, 鼓舞各类批评与建议, 同时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 有对比辩证地看待中国的社会研究, 净化学术风气, 营造良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同时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杂志所刊登文章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导向性。
4.加强理论基础研究。通常做出重大突破和进展的往往是基础理论扎实通透的学者和学科, 因而推动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厚的理论既是学术的传承和积累, 也是学科创新和深化的前提。
数学对社会科学的渗透和应用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定量的的分析和数学化的描述使社会科学日臻完善, 深化了研究内容, 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 更新了研究成果。虽然发展进程难免出现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数学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玉海.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管理[J].运筹与管理, 1995, 4 (12) .
[2]董儒贞.社会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应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1 (4) .
[3]夏昌华.试论近、现代数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理论月刊, 2007, (12) .
[4]郭建如.试析中国社会学学科在理论发展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 2001, (2) .
[5]孟凯韬.社会数学引导[J].社会学研究, 1992, (3) .
浅析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偏见与歧视 篇1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偏见;歧视;拼图教室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80-02
1971年,德克萨斯大学的埃利奥特·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开展了一个名为拼图教室的活动,试图以此来减少班级学生之间的偏见。当时的情况是虽然学校废止了种族隔离,但是非洲裔、西班牙裔和英裔的美国学生却不喜欢在一起上课,到处都有严重的学生斗殴事件发生。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观察发现班级里充满竞争气氛。老师提问,学生竞相举手要说出正确答案。从差一点的学校来的学生(一般是非洲裔、西班牙裔的学生)会因与那些似乎有更多的教育特权的学生竞争而感到不自在,因此越来越少参与课堂的互动。而后一些英裔学生开始认为非洲裔、西班牙裔学生很笨,而非洲裔西班牙裔的学生则开始怨恨英裔学生。学生间相互的偏见很快引发了暴力事件。
阿伦森和同事们注意到了这个困难的局面,并且意识到为了改进事态的发展,学校的气氛要从竞争性变成合作性。如果他们在教室里让学生们相互合作,他们就能学会更好地相处。头脑中有了这样一个目标,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便开发了拼图教室。
也就是说,为了减少偏见、减少由偏见所致的斗殴事件的发生才有了拼图教室的发明。这也说明偏见与歧视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偏见”与“歧视”的概念、阐明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索有利的解决办法。
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
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和消极信念,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群体的行为意向。虽然是社会性动物,但我们往往倾向于仅选择隶属于几个感觉比较好的社会群体。即使我们对其他群体知之甚少,但有人感到,喜欢自己的群体而不讨厌那些非隶属群体很困难。形成对某一社会群体的敌对观念就被称为偏见。歧视则是指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的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者的消极的行为表现。歧视源自偏见。有歧视的行为,必有偏见的认识和态度。例如,一个对黑人有种族偏见的白种人,极可能认为黑人都是无知和危险的,并因此不喜欢和憎恨他们,并且有可能表现出歧视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这就使得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了某种倾向性。在这种倾向性的基础上,经过错误的逻辑推理形成了对事实的歪曲认知,从而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偏离客观的、否定性的态度。
生活中偏见无处不在。当初“孔雀东南飞”的内地人被当地人看作是“淘金的”。之前去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的中国人被认为是“赚钱的”,就像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里面所陈述的那样,美国人以为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想扎根美国。虽然目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但在求职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还是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歧视也是非常普遍的。
二、产生“偏见”与“歧视”的原因
1.第一印象与刻板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眼前有一个人,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印象,这个心理过程叫知觉,由于它是针对人的,故称这为“人际知觉”。“偏见”产生的最初原因即来自于此,首先来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互相间的关系,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譬如交女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不好,难谈成。然而,第一印象又往往不很准确,因为在很短的接触中所依据的材料十分有限,据此来评价一个人往往有偏差,极有可能产生偏见和误解。另外,构成人际间偏见得还来自“刻板印象”。与自己有明显不同的人,尤其容易使我们产生偏见。比如,我们会以穆斯林女人的穿戴来评判她们,认为她们是被要求把自己完全遮起来的,但许多年轻的穆斯林女子却以穿遮头的衣物来显示她们的宗教并且以这种传统为骄傲。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只是依据一些间接的资料,此种资料又多与事实不符,而当事人却坚信不疑。刻板印象一形成,对人的判断十有八九要出偏差。而人们又难以完全摆脱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人们要接受各种典论的作用。
2.个体持有偏见有利于维持自我优越感
通过对他人的歧视来获得优越感,这是一种普遍心理。当我们觉察到威胁的时候,要避免偏见尤其困难,因为它有助于维持自尊感。心理学家史蒂文·费恩和史蒂文·斯班瑟在1997年通过一系列实验说明了这一倾向。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者做假的智力测验,然后给他们一个假的分数,告诉他们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该研究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进行,在那里,学生们普遍对犹太女性怀有成见。在被试者得到测验结果之后,被要求评价一个犹太女性的人格或一个非犹太女性的人格。费恩和斯班瑟发现智力测验做得不好的人会对这个犹太女性做更多的负面评价,而那些通过测验的则给予其正面评价。他们也发现,智力测验没做好的人在负面评价了这个犹太女性后,一致体验到了自尊的提升。这个结果说明,人们通过贬低其他群体中的人来补偿他们自己的失败。另外偏见有助于我们相信自己的文化比其他的好。我们重视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得依靠它提供的认同感来获得生活的意义。我们可能感受到所在群体文化更优等,也可能通过贬低其他群体的文化重新确认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3.社会群体间的利益摩擦冲突导致了偏见
社会群体间经常会争权夺利,而且当一个群体的成员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成功,他们会在另一个群体成员身上发泄他们的挫败感。1940年,耶鲁大学的卡尔·豪弗兰德和罗伯特·塞尔斯发表了一项阐述这一倾向的研究。他们查阅了1882—1930年之间的美国南部黑人的经济条件和被处私刑的记录。在那个时期,美国南部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棉花。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是每年棉花的价格。调查发现,在那些棉花价格低的年份里,黑人被处私刑的次数却变多。这说明白人农场主通过野蛮地报复黑人来发泄他们的挫败感。当然这有其历史根源,正如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美国对黑人的偏见,是可以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找到其根源的,如奴隶制。奴隶主对待黑人家庭的态度,到南方谋利的北方人对黑人的剥削,以及南北战争后,重建南方中的某些错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偏见的理论也强调经济因素。正如考克斯所讲:“种族偏见是剥削阶级在公众中宣传的一种社会态度,其目的是把一些群体诬蔑为下等人,以便证明对这个群体的剥削和对其资源的掠夺是合理的。”
三、“偏见”与“歧视”的防治措施
1.加强交往、加深联系
多年来,让彼此交往,加强彼此沟通是减少群体间偏见最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拼图教室构想的出发点。阿伦森和同事们开发的拼图教室背后的想法比较简单。在拼图教室活动中,研究者需要创建团队以保证每一组中都有不同种族的学生。为了创造一个合作的气氛,则要给每组一个需要很多信息才能完成的任务。给每个团队中每个学生一部分信息,这就意味着每个团体成员不得不参与到他的团队中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给了每个成员一块“拼板”,他们必须合作来完成拼图,由于学生们开始合作,他们渐渐地学会了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的确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如果鼓励两个群体为共同目标一起工作,会使他们因为要依靠彼此而培养相互间的信任感,从而加深相互依存的感情,减少偏见。
1945年,姆扎弗尔·谢里夫进行了如何让群体彼此和睦的研究,这是该方面最早的研究之一。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罗伯斯·卡弗州立公园组织了一次男孩野营,这些男孩在此之前都互不认识。谢里夫以相似的背景和体貌特征来细致地挑选营员,把他们随机分成两队。他让两队人相互竞争,争夺奖品。结果不久后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对内团结,对外攻击性很强。内部团结也证明了之前的两个设想:一是有某些共同经历的群体(比如相似的背景)比没有共同经历的更容易彼此相处融洽;二是如果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共存,他们会了解彼此更多,从而变得喜欢或至少包容对方。接着,谢里夫在营地制造了多种紧急情况,两个团体不得不一起来解决问题。最后,他发现团体间的偏见明显少了。这证明了加强交往、加深联系能减少偏见。
2.认可彼此平等
心理学家指出为了使两个群体相处和睦,两者都必须认可彼此平等的概念。而如果一个群体认为他应该处于支配地位,那么这两个群体就不可能和平共处。教派之间的斗争足以说明这一点。宗教法庭是一个企图消灭所有异教的人授权的机构,许多人由于它而遭受迫害。西班牙第一审判长托马斯将当地的犹太教徒、新教徒以及摩尔人拖到法庭上折磨他们,要求他们放弃对自己宗教的真诚,还把许多“假装转变”的人绑在树桩上活活烧死。1942年,他又将所有未转变的犹太教徒从本国驱逐出去。教派之间如此不平等,一方可以随意地践踏另一方的信仰与尊严,怎么可能做到和睦相处呢?如果依旧不平等,那么偏见与歧视会一直存在下去。如果这个时候有少数群体成员有机会处于适当的情境中,反驳其他群体对他们的负面刻板印象,偏见就有可能慢慢减少。
此外,整个社会要培育一个崇尚文明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要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反歧视文化。例如媒体必须宣传平等的和谐概念,而不能充当发泄仇恨的工具。教育上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思维方式和包容万千的宽广心态。相信随着文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歧视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并且致力于营造一个没有偏见与歧视的平等公正社会。
参考文献:
[1]布丽姬特·贾艾斯.社会心理学[M].丁建略,陈玉生,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郑全全.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郑雪.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丛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淑臻.偏见[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5]范·戴克.精英话语与种族歧视[M].齐月娜,陈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社会领域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 篇12
一把社会学习融合在各科学习活动中, 并渗透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
要把社会方面的学习融合在各科学习活动中, 不仅仅只有社会这一学科能向幼儿传授社会方面的知识, 而是在各科教育活动中都应该不同程度地、适时地向幼儿渗透社会各方面的知识, 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如:大班教材中《小蜜蜂请客》这一教育活动, 它不仅要求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还要利用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行为, 即:教育幼儿要保护益虫。其他学科也一样,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个活动环节, 要注重向幼儿渗透社会性知识。
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应该是在与人交往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中与同伴们的交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每天要和老师、小伙伴们度过8~9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 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 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内容, 设计好主题, 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为幼儿对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以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 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 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 学会游戏和共同合作, 学会给予和接受, 学会同情、支持和友爱, 学会和睦相处等。
二要让幼儿在与真实社会环境的接触中认识社会, 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真实的社会环境是幼儿认识社会的最好课堂, 在向幼儿传授社会知识的活动中, 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 并要让幼儿有亲自操作或接触物体的机会。如:认识生活用品, 教师准备的各种生活用品如实物教具, 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幼儿观察, 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生活用品到底有什么用途, 分别属于哪一类用品。
另外, 要通过教育环境感染幼儿, 这里的环境, 指的不仅仅是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的环境, 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环境, 而且这一点尤为重要。良好的精神环境包括教师良好的榜样示范, 师生之间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 同伴之间自由交往的空间与时间等, 让幼儿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 才会在幼儿的心中留下对社会的深刻印象和获得体验, 才会从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和掌握社会生活知识。
三社会教育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并逐渐扩大幼儿的认识范围
选择的教育内容不仅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时机, 为他们提供获得真情实感的机会和实际锻炼的机会。用他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增进幼儿关于社会的知识, 开阔幼儿的眼界, 同时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即要针对幼儿身边的偶发事件, 对幼儿进行教育, 使他们随时都能接受社会性的教育和学习;这也对每位幼儿教师提出了要求, 那就是每位幼教工作者都要具备这种随机教育的能力。
四促进和强化幼儿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协调统一发展
在幼儿认识社会的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加深幼儿的情绪体验, 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并要使幼儿的认识见之于行动, 促进幼儿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协调统一发展。教师可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 来强化幼儿社会认识, 社会情感和社会协调的统一发展。
如要求幼儿有了玩具一起玩, 但争抢玩具的矛盾仍不断, 经过训练后, 多数小朋友知道了:谁抢了别人的玩具, 大家都不高兴。
当然这种移情训练不是一劳永逸的, 同时, 教师还要辅助运用其他教育手段, 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促进、强化幼儿自身的社会性的协调统一发展。
五幼儿的社会培养需要家长的配合, 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社会学习、社会性的认识, 情感及行为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 因为社会学习具有长期性、潜移默化的特点。也就是说, 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在课堂上, 不单是由教师的教学所引起的, 只有教师和家长一致要求, 共同培养,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否则会延缓良好社会行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