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岗位(通用9篇)
财务岗位 篇1
当前, 中国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就业压力大。又是一年毕业季, 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 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引发了创业小高潮。创业企业初期会面临很多问题, 融资困难、成本管控难等等, 致使创业企业初期极易忽视基本的财务准备, 包括财务岗位设置和资金、成本、利润管理等财务制度建立建设, 导致后期很多问题, 制约企业发展。
1. 创业企业初期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岗位设置不完善, 分工不明确
财务岗位责任制指的是依岗分工, 依责考核。受企业创业初期资金的限制, 财务岗位设置不够完善, 有的岗位空缺, 有的甚至出现一人多职, 比如会计兼出纳, 这是财务工作的大忌, 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 极易导致账务不透明。一般创业初期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全, 分工不明确, 易使工作人员的热情不高, 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效率低下。
1.2 资金管理制度不科学, 控制力不够
资金管理一般包括筹资、投资、使用审批、预算等方面。首先, 创业初期, 由于企业管理落后, 初创期信用度不够, 再加上国家缺乏专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信贷机构, 企业融资困难。其次, 初创企业急于收回投资, 重视短期目标, 投资盲目性较大, 风险控制能力差。再者, 初创企业整体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系统的知识, 一般不能做出科学的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
1.3 成本分析体系不完善, 有效性较差
成本管理是指的是成本规划、计算、控制和业绩评价。首先, 初创企业可能一味追求低成本,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悖;其次, 初创企业成本分析所需基础资料准备不充分, 企业重视度不够, 成本核算分析不能给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再者, 企业没有进行科学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重点放在制造成本, 忽视“隐没成本”, 不能有效地进行规划和业绩评价。
1.4 利润管理分配不合理, 前瞻性不强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的目的, 然而利润的管理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首先, 初创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预测, 目标利润的确定不合理。其次, 创业企业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不强, 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或者不能有效利用。最后, 利润的不合理分配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 极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2. 创业企业初期的改善措施
2.1 细化明确分工, 确保提高工作效率
初创企业资金比较紧张, 但应尽量设置完善的工作岗位, 特别是财务部门互不相容的关键岗位, 必须配备完善, 有利于相互牵制, 减少工作失误, 提升财务透明度和财务管理水平, 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其次, 企业要细化明确分工, 确保工作到人, 有利于培养部门感情, 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2.2 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资金管理能力
初创企业首先要发挥主动性, 通过多种形式来融资, 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等, 积极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 并对资本积累加以重视, 减少依赖银行贷款。其次, 做好投资筹资决策, 有效使用资金, 尽量让资金增值。最后, 每笔资金收付的时间要做好记录, 做到心中有数, 用活资金, 比如提升存货周转率, 最大程度提升资金使用效力。
2.3 完善成本控制, 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要全面建立成本分析体系, 提供全面的相关资料;会计人员要提升自己素质, 科学做好企业成本分析、预测、控制、业绩评价等工作。第一, 企业要采取合理的低成本策略, 做好成本费用管控;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惠, 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第二, 走制度化和规范化道路, 成本管理中应用定额管理制度, 做到计量、价格、质量标准化, 便于控制预测, 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提升企业竞争力。
2.4 科学合理分配,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做好最优目标利润方案, 综合分析产品价格、成本、结构等, 合理制定目标利润。其次,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 并不断扩大产品规模, 提高企业收入水平。再者, 站在前瞻性的角度来分配利润, 促进资本结构优化, 保持投资者利润稳中有升。既能为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提供保证, 也能激发员工的热情, 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
结语
创业企业在初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 每一步都是对企业领导者的极大考验。初创企业在开始就要构建良好的企业框架, 建立基本全面的管理制度, 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 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做好成本的管理控制, 科学合理地管理分配利润, 让企业在一个健康科学的环境下运营, 为企业未来的腾飞插上翅膀。
摘要:企业的管理框架和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 这也是未来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创业企业初期最容易忽视这些基本准备, 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本文从财务岗位和财务制度两个方面着手, 论述创业初期财务管理易出现的问题, 提出改善措施, 给创业企业提供参考, 促进创业企业更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初期,财务岗位,财务制度,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毕明, 朱文山.创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2)
[2]付宏, 夏清华.中国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差异化还是低成本战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2)
[3]丁学东.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10 (03)
[4]朱叙明.大学生创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4)
财务岗位 篇2
1.在后勤集团总经理的领导下,实施对集团财务部的管理。2.负责集团财务人员的招聘工作,对他们的劳动纪律进行严格的考核。3.具体领导本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财务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4.编制预算计划,根据财务收支情况,组织由集团领导,各主办会计和部门主管参加的财务分析会。参加各种经营会议,参与经营决策,审核经济合同。5.负责集团经费对上请领、内部调拨及经费收、付工作。6.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有关资料。7.负责对集团人员的工资、效益工资等发放工作。8.根据协议,落实各中心、公司上交后勤集团款项,按时催收到帐。9.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政治和业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财务岗位 篇3
【关键词】会计岗位 能力要求 归纳比较法
一、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我院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表述为: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财务会计基本技术和专业技能及较强的涉外财会应用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出纳、财务核算、成本核算、主办会计、涉外财务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具体岗位包括出纳、财务核算、成本会计、主办会计、报税员、稽核等。财务会计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分析如下表所示。表中“*”标注部分是与《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任务。
会计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任务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现行《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六大要素为主线,通过介绍六大要素的核算,展开讲述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财务会计报告。
(三)现行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现行的《财务会计》相关教材和教学实施是按会计六大要素组织教学,理论体系虽然完整,但不能体现会计岗位对会计技能的要求。加上高职学生的逻辑性不是很强,学生感到理论方面内容多,与实际工作中生产经营环节相脱离,学生仅仅是简单地“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去主动地学习财务会计知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采用过于单一。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为主,虽然每章配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但系统性较差。抽象的会计理论讲解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更是晦涩难懂,学习的主要手段变成了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会计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教学案例选择不够实用。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讲解每一个会计要素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老师会选取相应的案例进行讲解,但由于教学案例的设计难度较大,多数教师会用例题代替案例,常常以甲乙企业、A B产品等来举例,数据也可大可小,往往没有背景资料,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不切实际,从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我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作用。
(一)按岗位能力需求重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课程要打破现行六大要素教学顺序,而是围绕会计工作岗位,设计针对这些工作岗位典型业务的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基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的“出纳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往来岗位核算、固定资产岗位核算、职工薪酬岗位核算、资金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总账报表核算”等几大学习模块。
(二)构建“理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范围广,有一定的深度,要想学好该课程,仅靠理论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该课程在课内教学时,应该分岗位进行单项实训,每个岗位的实训资料都要按该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从填制或审核原始凭证开始,进行相应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通过分岗实训,增强学生对会计岗位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岗位技能。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针对该课程涉及的各个岗位,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让每个学生扮演一个单位“全能型会计”角色,处理该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完整的经济业务。这样做能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ERP财务软件应用等知识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三)创新财务会计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从容应对将来的学习、选拔和工作,因此,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已有的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外,归纳比较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内容中都有涉及,虽然内容不同,但其应用方法是一样的,只需换会计科目即可,讲课时无需重复讲解。再如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通过归纳比较其初始成本的确定、相关费用的处理、后续计量、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识点比较容易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永忠.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多元教学模式选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董汝萍,袁利升.浅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时代教育.2014(11).
[3]任英,张吉岗.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民营科技.2014(2).
[4]赵瑞梅.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
财务岗位 篇4
医院财务工作岗位一般包括挂号、门诊及住院收费、出纳、会计核算、物价管理、成本核算、药品、卫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物资核算、绩效分配等。目前很多医院财务部门实行的仍然是岗位终身制, 或只是对新增的会计人员或会计工作进行小范围的调整,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计划的轮换。有的医院的会计人员往往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 甚至干到退休, 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并未能得到切实的执行, 这不利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还容易导致出现腐败行为却难以及时发现。
二、实行财务岗位轮换的必要性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会字[1996]19号) 第十三条的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规定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2. 有利于强化医院财务工作的内控机制
医院财务工作中各岗位之间工作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如会计人员在某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过长, 又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那么利用自身职务之便损害医院经济利益的会计舞弊行为就有可能发生, 如收费人员挪用公款潜逃的案例屡屡发生, 为医院的内控工作敲响了警钟, 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因此医院财务人员岗位轮换是加强会计监督的必要措施之一, 有利于医院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 可以实现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 发挥查错防弊的作用,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在会计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 有利于进行内部会计控制, 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此外, 一些会计人员由于疏忽大意在工作中出现差错, 在实施岗位轮换工作中就会随着岗位轮换而被发现。接手的会计人员可以在转换新的工作岗位时对原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核对, 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因此定期轮岗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内部牵制作用, 还可以互相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做好医院的财务工作。
3. 有利于财务人员全面掌握医院的财务知识, 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升会计人员业务能力
医院财务工作从原始凭证的取得, 到出纳人员报销, 再到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 是一个分工明确, 互相衔接, 互相配合的过程。财务人员平时各司其职, 对别的会计岗位工作并不熟悉, 这样就不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整体发展, 因此定期的岗位轮换可以让全体财务人员对医院内部各项财务工作都有一定的了解, 熟悉会计业务活动的全过程, 从而使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在总体上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实行医院财务岗位定期轮换, 有利于熟悉不同的工作, 能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增长才干, 避免长期在同一岗位任职而可能造成的思想固化甚至因循守旧, 使其面临新岗位的挑战, 努力熟悉新的业务知识, 可以促使财务人员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创造性, 增强竞争意识, 接触的岗位越多, 知识面就会越广。
4. 有利于消除岗位偏见, 促进团队凝聚力
虽然会计部门负责人在安排岗位时, 都会尽量考虑每个岗位工作量的平衡, 事实上, 难以做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量相一致, 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量和会计责任是不可比的。因此, 通过岗位轮换, 使每个财务人员的业务覆盖面相同, 业务量与工作责任趋于平衡, 有利于人员的团结, 不致于出现部分人员因觉得工作量不均衡而产生不满情绪。通过岗位轮换让每个财会人员从事不同的岗位, 才能体会各个岗位所具有的业务特点, 真切的感受每个岗位的具体困难, 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避免片面与偏激的思维, 能相互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能够换位思考, 增进理解进而共同解决问题, 更有利于部门内部的和谐, 增进团队意识, 更好地做好财务工作。
三、实行医院财务岗位轮换所存在的问题
1. 岗位轮换会增大培训支出
实行财务岗位轮换, 要求财务人员掌握各项业务, 提高职业素质, 也就必定要增加财务人员的培训支出。“我们造就了不起的人, 然后, 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的一番话, 道出了现代企业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轮岗前期的培训支出将会带来后期较大的显性或隐性的收益, 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 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2. 人员数量及素质的限制和影响
目前, 医院会计人员普遍配备不足, 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 实施岗位定期轮岗缺乏应有的人力保障。一旦实行轮岗造成岗位衔接不上, 就会影响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会计管理质量势必下降。其次, 医院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 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不能满足整体岗位轮换的需要。表面上看不少部门人手不够, 但主要原因是一个部门内能把各项工作担当起来的员工太少, 因而在一个部门中有的人忙, 而别人又帮不上忙, 形成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局面。
3. 缺乏领导层的支持
任何一项政策制度, 如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都难以有效实施, 或难以实现既定的效果。对一个部门领导而言, 岗位轮换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 甚至会引起短暂混乱, 所以难以得到领导层的支持。
四、有效实施医院会计工作轮岗的措施
有效实施财务岗位轮换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岗位和人员双向选择的长效制度, 要使员工都参与到岗位轮换中, 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 坚持在工作实践中选择人才, 以便形成人尽其才、搭配合理的局面, 从而有效实施岗位轮换, 有利于培养员工成为职业多面手。
1. 岗位和人员双向选择
在实施岗位轮换时, 要充分考虑到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可先在工作性质相近的门诊收费处和住院收费处;物资会计之间;财务科各岗位之间进行切合实际的轮换。尽量做到由简单到复杂, 实施合理的轮换顺序, 以免因换岗不当而影响工作的有序开展, 避免因岗位流动而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全员竞争上岗的作用, 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及岗位评估基础上, 合理设定职位薪酬, 以实现权责对等, 实现以岗定薪,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 加强日常业务培训
医院要根据轮岗情况对会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以保证会计人员能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为人才的成长及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空间。平时工作中, 会计负责人要积极为会计人员创造学习培训机会, 提倡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培训, 要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职称晋升的机会, 鼓励会计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支持和组织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知识培训, 避免因前期培训不足影响正常会计业务的开展。
3. 设置合理的岗位流程及轮换周期, 遵循整体稳定, 局部轮换的原则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 财务岗位及人员都有自身的特殊性, 医院可以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轮岗的间隔时间, 并将此形成制度。首先, 要建立合理、严密的财务系统组织结构, 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 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各岗位之间要权责分明, 存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此外, 各轮岗岗位的排序及间隔如何确定、岗位间交接时间长短等因素都要充分考虑, 制定出一套合理、周密的计划。其次, 在岗位轮换中, 要提前了解其他会计岗位的业务技术和工作情况, 为岗位轮换奠定基础, 这样就不会因岗位流动而影响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轮岗员工要相互理解、相互协调, 增强团队意识, 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工作绩效的下降, 打消高层管理者的疑虑, 减少岗位轮换的实施阻力。
综上所述, 定期的财务岗位轮换是必要的, 既能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又能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说是一套医院与员工双赢的人才体系, 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 有序推进工作。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院的迅速发展, 医院财务工作也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 不能满足于日常收付结算, 要有效整合财务资源, 不断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而实施岗位轮换制度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丽羽.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人员岗位轮换浅探[J].商场现代化, 2008, (21) .
[2]高政伟.浅论医院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0) .
[3]余红梅.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提升医院财务工作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10) .
实行岗位轮换制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济活动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围绕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反映、监督等功能?手段和方法很多,在企业内部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就是其中有效手段之一。
二、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的作用
1. 丰富会计人员的工作经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由于企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以及会计准则规范细化程度加大,财务部门需设置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税收会计、资金会计等多个岗位。岗位分工较细,如果所有会计人员的岗位长期不变,容易造成熟悉单项业务的人多,熟悉全面业务的人少。无论从工作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都是不可取的。如何让每一名会计人员能够全面地熟悉所有会计岗位业务,平时学习其他岗位业务是一种方法,但如果不实际去做,具体岗位工作的精髓,哪些方面存在风险,工作中有的技巧等等是学不到的。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不断丰富每名会计人员的工作经历,促使他们进行学习、摸索、完善、提高,不断熟悉陌生岗位工作的要求,达到对所有的会计业务逐步掌握、精通,从而完善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推动各个财务岗位工作水平的提高。
2. 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激发工作热情。
任何人员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时间久了,都会对反复的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绪,并且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习惯性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通过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不断地给每名员工一个崭新的岗位,消除员工厌倦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思路或改进意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 增强会计人员的危机感,促使其增强工作主动性。
工作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具体工作人员的态度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肯干,必然推动工作上水平;否则,工作必然被动。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使员工产生危机感,从根源上消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存在。对于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消极、懈怠、工作拖沓、效率不高的员工,可以调整到一般会计岗位、下级部门会计岗位,以此来促动他;对于在某一工作岗位上积极努力、工作认真、业绩优秀的员工,可以调整到重要会计岗位,甚至提拔重用,以此来奖励他。通过岗位轮换,增强会计人员的危机感,从而达到推动工作的效果。
4. 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避免财务风险。
如果在一个会计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长了,会计人员必定会发现该岗位有关工作制度、工作细节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点,如果该岗位有利益引诱并且缺乏有效制约,个别思想觉悟不高的员工有可能会加以利用,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财务人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对特殊岗位、重要岗位定期进行轮换,可以及时发现其中有无违法乱纪行为,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从客观环境上制约了员工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能够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和经济案件的发生。
三、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的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在轮换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自主自愿原则。即:在岗位轮换之前,用双方见面、双向选择等方式方法,充分征求双方的意见,使岗位轮换达到应有的效果。(2)合理流向原则。在岗位轮换时,既要考虑会计人员自身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各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能发挥岗位轮换员工的才能。(3)合理时间原则。岗位轮换有其必要性,但必须注意岗位轮换的时间间隔。(4)强制实施原则。针对某些员工的工作特殊情况,可以发挥组织作用,采取强制手段进行岗位轮换的做法。
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坚持有目的、有针对性、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交流,有利于提高和完善个人综合业务素质,推动财务人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摘要:实行岗位轮换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防范经营风险等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对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的作用、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创新财务岗位职责——设定AB岗 篇6
对企业而言,基础管理是根本,只有将基础管理的根基打牢,企业的发展才能平稳有序。财务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根本上制约并决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战略。但由于财务工作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实际工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财务人员岗位设置要相对稳定,岗位流动性不宜频繁。如何在岗位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使财务人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何能合理安排工作,给财务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原有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增设AB岗,是保持财务工作的连续性的一种有效措施,也能给财务基础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更好的把AB岗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就要对财务AB岗有所了解。
1 财务AB岗主要内容
AB岗工作制是指两个岗位之间的顶岗或互为备岗的AB岗工作制度,当A岗出差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承担该项工作时,由B岗接替完成该项工作,并切实负起责任。财务AB岗主要的管理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应熟知各项财务税务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及财务科各岗位流程,完成报账凭证审核工作,这些审核工作主要是针对外来原始单据及自制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的审核(B角为财务科副科长、财务科负责人)。其次,要负责全面预算工作。(B角为副科长、会计管理员(公司)、审核员(资金管理员))……。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员的一项职责,也是副科长、财务负责人的职责。如果财务管理员因事不能完成工作,由副科长或财务负责人接替其完成。
2 设定财务AB岗的作用
AB岗的设定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人员因岗位相对稳定,而造成专业知识单一,全方位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使每位财务人员都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以适应财务会计工作由过去的事后核算,逐步向事前预算、事中管理、事后核算的发展。其次,设定财务AB岗能够有效解决在岗位轮换时,因不熟悉新岗位工作而造成的工作拖拉、错误频出的弊病。在日常工作中,各岗位都按照自己在AB岗岗位职责中的规定完成本职和B岗工作,因此在岗位轮换时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完成新的工作。三是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财务工作的延续性决定了每一名财务人员都要长期从事一项工作,重复、机械的工作使部分人员逐渐产生职业倦怠,不积极进取,人浮于事,工作效率日益降低。设定AB岗后,人人都有了新的工作职责,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互为AB岗促使了大家都积极的学习,尽快投入B角岗位,在AB角的替换中不断磨练和充实自己,进而对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第四,财务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对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设定财务AB岗,使大多数财务人员都能全面掌握财务知识,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和锻炼全能型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表现突出的个体,为企业储备财务工作后备力量。
此外,设定AB岗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使每位员工都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的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使日常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3 财务AB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设定AB岗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时效性强的工作设定AB岗。财务部分工作事项时效性相当强。例如报表的报送等,对时间要求高。设定AB岗,会有至少2名同志熟悉此项工作,从而保证了工作完成的时间和质量。除此之外,部分岗位和工作要设定2名以上替补。对一些重要的,如主管会计等岗位,需设定2名以上人员做为B角岗位。这样既有利于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也解决了因人员调动等原因而无法及时补位造成的工作脱节。最后,在实际工作应用中要将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岗位设定为AB岗,这样方便两个岗位之间的沟通交流,易于互相理解,使AB岗尽快进入角色,日常工作衔接更加顺畅。
在设定AB岗时一定要注意理顺财务工作流程,明确财务各岗位工作重点的基础上设定。且为提高各岗位履职能力,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其次需各岗位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B岗位工作,熟练掌握B岗位工作要点。这样才能在特殊情况下及时接替工作,并保证工作质量。此外,在日常中要办理好交接手续,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在AB岗岗位转换中,一定要办理交接手续,使职责明确,责任明晰。
总之,财务AB岗的设定是对传统的岗位职责的补充和完善,是财务工作方法的创新,为防范财务人员流失,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只有全面和深入了解这项制度,且注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使AB岗制度在财务中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摘要:AB岗制度,是指对正岗及顶替岗位进行设立,以避免岗位出现缺失现象的一种顶岗制度。这个制度不仅是一种针对空缺岗位设计的保护性措施,同时是一种对人才进行培养,并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一种好的探索机制。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财务岗位职责入手,对财务设定AB岗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AB岗制度,财务岗位,作用,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璟.企业AB岗制度新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2012,(1):19-20.
[2]张广军;赵登岩.合肥要求项目经理实行AB岗[J].建筑在线,2011,(5):131-133.
财务岗位 篇7
1. 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职业岗位操作能力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所谓会计职业道德, 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岗位胜任能力及责任等的总称, 其核心是爱岗敬业。要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 责任感已成为众多招聘单位选择人才的首要条件, 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则是一个优秀财务人员的必备素质。其次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人员作为目标的执行者, 要对目标要有正确的把握, 认识到它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三, 要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关注国家对于经济体制改革, 财经制度、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依法理财, 依法核算”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
2. 满足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能力。
在技术手段和岗位职能的不断升级和转变的过程中, 客观上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努力钻研业务, 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 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紧跟时代的进程, 了解财务领域的前沿知识, 通过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法规对未来发展新趋势和新变化加以研判。在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展业务技能, 提升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培养具有与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的多方面技能。为提高和改进财务管理献计献策。如, 在现代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中, 掌握会计学原理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此外工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西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物流等方面的课程已成为企业培训的重点内容。
3.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人际交往能力。
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核心工作, 工作范围涉及全员, 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基础。对内, 要加强与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沟通, 理顺财务工作程序, 工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外,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与银行、税务、审计, 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企业赢得社会资源。此外, 还要善于与上级主管领导沟通, 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以便领导做出正确的决定。
4. 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
高技能、高素质的财务从业人员是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必要条件, 尤其是在处理各种繁杂的业务时, 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善于在复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财务人员应具备三种职业能力:一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财务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高, 要想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财务会计业务, 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知识结构, 熟练运用专业知识, 以此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整体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组织协调能力。财务工作不仅存在于内部人员的来往, 而且存在于与其他单位、社会、国家等多层面的关系, 组织协调能力则是处理好多种关系的基础和关键。三是风险控制能力。目前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单位和部门的管理工作, 为单位财务决策提供方案、建议。如对应收及预付账款的管理、库存的管理等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与知识积累相比, 技能、能力和经验在会计岗位上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根据对社会的相关研究, 认为对大学毕业生应有以下方面的要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对个人和集体行动的责任感、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的能力、专业化能力。
5. 强烈的法律意识。
与其他岗位相比, 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熟悉并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企业规章, 坚持准则, 掌握财会及相关改革的新理论、新方法, 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动态和趋势。应该坚持原则, 对违反财经政策、纪律的人和事, 要严肃处理, 使企业走依法经营的道路。
综上, 财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责任感, 也就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是高质量完成财务工作的前和保证;其次, 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以保证工作顺利的开展;具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 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观念, 以为本单位整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财务人员培养、培训中的问题分析
1. 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足。
目前, 各级主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对继续教育仍然重视不足, 在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情况下, 财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严重阻滞了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许多单位的财务工作流于基础简单的财务反映工作, 参与重要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 各单位应积极重视财务人员培训工作, 把对财务人员培训纳入到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中, 设立专项资金。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企事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流于形式的培训浪费了不必要的人财物和时间。培训内容和形式无新意, 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学习任务完成效果差。而一些目前财务人员应亟待掌握的新知识, 新内容的培训开展并不充分。如, 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财务领域, IT工具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提炼和分类和统计分析, 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便捷和可循之规。因此, 也对财务人员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效地完成工作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来做支撑。更新培训内容, 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 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是当前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 近几年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各行各业。《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在2010年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 会计学以94%排名第2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但同时, 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中, 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5。高就业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充分说明会计毕业生的基数之大, 这也是会计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况无疑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而目前从会计专业具备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国内外财务人才学历教育培养模式, 以及国内毕业生走向、趋势的分析, 可以看出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层次性和结构性不甚合理, 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4. 执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资格教育不健全。
与国外财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及目前我国相关行业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相比较, 我国目前会计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完善, 缺少专门针对从事财务工作岗位的执业资格教育, 如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执业资格教育, 执业资格教育制度尚没有步入规范、科学、高效的轨道。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1. 应充分认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财务人
员队伍建设, 是保证财政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财会[2011]19号) 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应针对财务工作多元化属性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培训, 使行财务人员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 把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促进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单位应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时间、经费予以大力支持。
2.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财政部05年26号令) 规定:持证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自学时间不少于24小时。各单位可针对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财务人员素质的现状, 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和专业师资力量, 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财务人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3.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营造终身学习的良氛围。
财务工作是一个特殊行业, 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宽领域、多形式、广覆盖的优势, 在企业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真正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理财水平, 营造一种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我要学习的文化氛围, 成为学习型组织。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财务人员队伍, 就必须坚持长期、有效地开展培训活动。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通业务, 能参与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为财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整个财务体系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而财务人员的职能定位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 应更加注重对整个经济过程实施财务控制的综合能力。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 以满足新形势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
关键词:财务人员,职业素质,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彩凤.培训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
浅议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的意义 篇8
一、提高财务系统的整体素质
由于财务工作的实践性较强,各个岗位都具有自己的核算特点,因此企业应当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为各个岗位的财务人员带来新的挑战。财务人员通过在新的岗位学习,增强了竞争意识,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使财务人员能够自觉完善自己的不足,会使自己的整体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还能够强化财务人员服务意识、学习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系统的整体素质。
二、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堵塞财务内部控制漏洞
如果财务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而且监督部门对财务岗位监管的不够到位,就容易产生舞弊机会和舞弊自我合理化,为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实行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制有利于防范财务人员犯错,并做到事前预警和防范,避免财务人员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另外通过实行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制度,能够丰富财务人员的知识和阅历,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抑制财务人员长期从事一个岗位养成的懒散习气,从而避免财务人员产生非分之想。
三、加强财务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由于各岗位人员之间缺乏了解,因此岗位之间就会产生小团体主义或者本位主义,不利于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能够使财务人员体验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加强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因此如果某财务人员在遇到业务困难时,可以多多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
四、激发财务人员的内在潜力
财务人员在长期从事一个岗位之后,就容易产生疲劳,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情绪,这会影响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财务人员就应当要进行适当的岗位轮换,使财务人员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财务人员的内在潜力,在财务岗位上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也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满足财务人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提升财务系统的经营水平
实行财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使得许多重要岗位人员要进行轮换,如报表主管人员、业务主办人员等,他们都是财务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岗位轮换过程中,不同的报表人员和业务主办对岗位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能够看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每个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同的思想理念,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出经营建议,从而提升财务系统的经营水平。
六、完善财务管理结构框架
财务职能包括核算、监督和管理三大职能,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除了要做好会计职能外,一定要发挥好三大职能。由于业务经理和报表主管人员的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在岗位轮换过程中财务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企业管理者了解真实的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从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框架,另外财务人员认真监控企业的详细财务信息以及经营成果,能够使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加强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对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端正就会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工作水平,实行财务部门岗位轮换制度就会避免财务人员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对于积极进取的财务人员应调换到财务的重要部门,通过这种岗位轮换方式增加财务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从而促进财务管理的不断发展。
八、为公司储备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人才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为了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人才,企业应实行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制度,使企业管理人员充分掌握了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信息,从而为企业培养和储备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如果企业经营或者企业经济内容发生转变时,企业能够将人力资源进行迅速整合,确保财务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
九、结束语
总之,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制度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提高财务系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堵塞财务内部控制漏洞,能够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激发财务人员的内在潜力,同时它还有利于提升财务系统的经营水平,完善财务管理结构框架,加强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为公司储备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未来财务管理部门岗位轮换制度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朱正磊,张霞.浅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岗位轮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15-16
[2]肖燕.简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岗位轮换[J].经营管理者,2013,31:100
财务岗位 篇9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既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起重要支撑作用。但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课程改革仍需深度探索。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 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教学目标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正确的专业认同, 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 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 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就业面基本定位在中小企业。而在实际教学中, 却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一是定位偏高, 导致选取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匹配;二是目标偏移, 以讲授知识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应试为主, 忽视财务会计岗位技能训练。
(二) 教学模式改革不理想
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探索灵活适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生提出的能力本位的要求。但由于《财务会计》课程是以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为基础进行教学, 知识性较强, 需要记忆的内容多, 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法仍较普遍, 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缺乏学习兴趣, 让教师感到无奈, 失去教学热情。学生真正走上会计岗位, 感到无从下手, 理论和实际相脱节。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 以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以企业会计岗位核算的流程为主线,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 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合一。
(一)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设计课程标准, 进行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和企业对财务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 参照市场调研情况, 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能力本位”课程标准。由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共同对财务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并结合广泛的市场调研, 根据岗位需求, 将课程定位为:以辨析会计凭证、确认和记录会计事项、报告会计信息为主线, 以夯实基础、强化技能为主题, 以培养职业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为主旨, 凸显课程的核心主干地位。从财务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出发, 构建项目课程, 设计教学活动, 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重构课程内容
结合财务会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认知规律, 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设计学习领域,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领悟知识,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设计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重构教学项目, 以“任务驱动, 问题引导, 学生主体, 师生互动, 多元评价”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在引导中学, 在学中做, 在做中问, 融教、学、做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灵活采用案例讨论、情境角色、小组合作、启发导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教学手段, 培养职业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
(四) 以能力本位为依据, 完善考核方案
建立起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课业检查与实战训练、独立思考与合作完成、校内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突出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全面评价学生的态度及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以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为依据, 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课程教学项目, 安排项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相配套, 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 依据财务会计课程目标, 按项目任务构建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 兼顾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选取的广度和深度,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而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专业技术资格是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砝码, 因此可通过讲授、实训操作等形式兼顾学生的此类需求, 为其将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将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整合, 划分成九个会计岗位, 按会计岗位组织项目教学, 将九个会计岗位按工作流程划分为若干个任务, 并围绕各项任务进行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内容见表1。
(二) 依据会计职业岗位需要、按会计工作过程构建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使得毕业生在会计相关工作岗位上工作得心应手。为此, 实践教学内容应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进行设计, 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例, 教师设计真实的上月及本月变动的固定资产卡片, 或者直接给出原始凭证, 由学生自己登记卡片, 学生的任务是确认折旧方法并进行账务处理。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先要知道折旧的范围, 确定哪些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类型种类选择折旧方法, 根据所学的折旧计算方法计算月折旧额, 最后做出分录。这样的过程需要将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 有时个人完成会产生畏难情绪, 需要相互启发、提示, 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得以应用。
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贯穿会计大部分核算岗位, 有必要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见表2。
(三) 教学内容应体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纳入岗位职责, 融入财务会计教学过程, 并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全过程。体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会计人的行为准则, 并针对具体会计岗位强化职业规范,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增强服务意识, 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四、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 从而实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做到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终回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一) “设、问、导、解、析、拓、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教学模式
“设”即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旨在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问”即问题引导、尝试质疑。教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决, 教师质疑。
“导”即职业角色、研讨新知。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 师生相互讨论。
“解”即得出结论、印证设问。教师根据学习讨论情况, 适时引出结论, 印证情境问题。
“析”即分析归纳、整理巩固。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分析整理知识点, 学生加深理解。
“拓”即延伸拓展、能力升华。教师紧扣教学内容设计拓展任务或深度阅读,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评”即多元评价、总结反思。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自我总结并反思教学过程、修正完善教学设计。
(二) “岗位设计、任务驱动、实境演练”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以岗位为主轴, 以任务为主线, 以实境为主题”的思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做合一, 实现毕业生与会计职业岗位的“零距离”结合。
“岗位设计”是以企业的会计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 整合财务会计课程内容, 并以此设计实训任务, 将知识、能力、情感在岗位中予以融合。
“任务驱动”是从岗位的角度出发, 设计并布置任务, 学生在职业角色中感悟并深层理解理论知识, 做到融会贯通, 最终圆满地完成任务, 建立自信, 体会成功。
“实境演练”是在企业理财实训中心、ERP企业沙盘创业中心等实景实训场所, 将某一企业发生的真实业务, 完全按照实际真实的处理过程加以再现, 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全真的业务处理, 由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的会计主管共同指导。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对课程进行了基于岗位需求的设计, 提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 以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以企业会计岗位核算的流程为主线,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 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及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关键词:岗位需求,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G].2010.
【财务岗位】推荐阅读:
财务岗位说明07-03
财务出纳岗位简历09-23
财务兼行政-岗位说明08-25
财务岗位责任制度06-22
财务管理岗位风险05-18
财务主管岗位工作标准05-27
财务科员岗位职责08-30
财务室岗位制度09-03
财务稽核岗位职责09-12
财务运营总监岗位职责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