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共11篇)
三分法 篇1
高等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高等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依据。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度和效度, 影响着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和进程。“对教育规律的研究, 最大的难题就是对教育规律的逻辑分类。”[1] 现有的分类存在着缺少鲜明性、缺乏针对性、忽略主体性、忽视根本性等诸多问题。深入探究高等教育规律, 既是高教理论的呼唤, 也是高教实践的需要。
一、高教规律分类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1978年以来, 关于教育规律的研究发表了410多篇论文 (含非专论性文章) , 涉及对教育规律论述的书籍出版了130多部。有人认为, 关于教育规律的分类, 我国学术界已经提出了8种观点[2] ;有人将教育规律的分类概括为非逻辑分类和逻辑分类两种[3] 。综合国内学者观点, 当前对高等教育规律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据“教育——社会现象说”分类。
该观点认为,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是“教育的外部关系”, 教育内部诸方面的联系是“教育的内部关系”, 进而以此将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4] 。由于这种分类简洁明了, 便于理解和操作, 它已经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但“外部、内部”的提法往往使人想起它与“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本质联系”相矛盾, 并由此引起人们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 因而, 我们认为还应从事物的规律本身来论述, 以便更有利于实践[5] 。
2.依据“规律——关系说”分类。
该观点按照“规律就是关系”的说法进行分类, 仿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提出教育活动中诸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等十大关系, 认为这十大关系就是十大规律[6] 。这种分类依据经验总结, 其中有些关系并不是规律, 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都不够科学。
3.依据“规律作用说”分类。
该观点按照教育规律作用的形式、层次, 分别将其划分为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动态规律与静态规律, 基本规律、学校教育规律与学校内部具体教育工作规律[7] 。但是, 按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动态规律与静态规律划分很难准确概括教育诸方面的关系, 而将规律分层次论述容易使人忽视对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
4.依据“分类学说”分类。
该观点按分类学的原理对规律进行分类, 将教育规律分为一级规律——绝对规律与一般规律, 二级规律——教育本体规律与教育边缘规律, 依次逐级划分, 从而构成一个教育规律分类学体系[8] 。但这种划分在实践中不易操作, 很难运用。
对于高等教育规律的表述千差万别, 但基本是围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这两方面来论述的。尽管有学者从新的视角如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阐述, 其内容实质仍然没有超出这两个方面。
二、现有高教规律分类的问题
通过考察目前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 我们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如下:
1.力求全面性, 缺少鲜明性。
教育规律具有内隐性, 需要研究者不断地认识和揭示。对教育规律分类愈繁杂, 表述愈抽象, 意味着对教育规律的认知愈模糊;对教育规律分类愈简洁, 表述愈具体, 表明对教育规律的认知愈清晰。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规律分类的研究注重全面、深刻, 逐渐运用分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深入思考, 使之体系化, 表现出科学化的趋向。但由于没有注意“浅出”——表述鲜明, 一定程度上将高等教育规律分类研究引向艰深晦涩, 不便于在实践中遵循和运用, 遮蔽了研究成果。
2.突出普适性, 缺乏针对性。
作为教育的子系统, 高等教育在遵循教育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也有自身特殊的客观规定性。目前我国学术界注重整个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 没有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系统加以考察和研究, 只是在论述规律的具体内容时才涉及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 甚至照搬照用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规律, 缺乏对高等教育进行针对性研究。
3.注重关联性, 忽略主体性。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 必然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其中本质的联系就是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 涉及至少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主体方面。在探究高教规律的过程中, 一些学者只论述各种关系, 注重阐述社会规律或其他方面的规律, 却忽略了我们研究的主体——高等教育, 没有以高等教育为主体探求高等教育的发生、发展规律。
4.强调边缘性, 忽视根本性。
高等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如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 等要素,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些组成要素及其活动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十分必要。但是,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或社会现象, 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层次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才是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才是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核心, 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却不多。
三、高教规律“三分法”的内涵
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组织机构, 高等教育既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又有着自身固有的本质联系, 因此, 高等教育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揭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自身发展这三方面的规律。根据高等教育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和高等教育构成因素的独特性, 我们将高等教育规律分为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三类 (简称“高教规律‘三分法’”) , 并赋予其特定的内涵。
1.外适规律。
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和社会的子系统, 它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明显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同时,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能动作用, 对社会有独特的功能。因而, 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必须因时而变, 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发展, 及时革除弊端, 顺势而上;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必须发挥自身特有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发展, 引领社会前进。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可以分为动态规律和静态规律两种。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变迁、社会改革、社会流动、社会现代化等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高等教育外适规律中的动态规律;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规律则是高等教育外适规律中的静态规律。
2.个适规律。
高等教育的个适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相比,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 感觉、知觉更趋深刻, 定向注意力更为持久, 逻辑能力有较快发展, 科学思维能力有很大增强, 独立意识更为鲜明, 学习动机更为明确, 兴趣特点更为集中, 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进一步发展, 同时面临着自豪与自卑、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认同、独立与依赖的自我矛盾和各种差异。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是高等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因此, 高等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另一方面必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正是高等教育个适规律内涵的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 即大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基础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帮助大学生摆正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位置, 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3.内适规律。
高等教育内适规律是指必须适应和促进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在汲取中外古今大学教育精华的基础上, 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文化、结构、功能, 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因此, 高等教育的内适规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必须促进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特殊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即:高等教育活动诸要素 (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影响) 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内容诸要素 (德、智、体、美等) 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过程 (德育过程、智育过程、体育过程、美育过程等) 中的诸种关系, 高等教育内部文化、结构、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尽管各有不同, 但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动。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通过高等教育的内适规律而起作用, 高等教育的内适规律则通过高等教育的个适规律来实现, 高等教育的个适规律又通过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和内适规律来完成。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联动, 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四、高教规律“三分法”的优点
将高等教育规律依据其作用的范围和高等教育构成因素的独特性分为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三种, 既凸现了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又分类全面, 简便易行。
1.突出了高教规律的客观性。
“三分法”以“适”字来命名高等教育规律——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 突出了高等教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性。对外——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再也不能深居“象牙塔”内不闻世事;对内——高等教育要适应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 不能盲目从外;对于教育对象——高等教育要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因材施教。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发展高等教育要认识和遵循高教规律, 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2.强调了高教活动的人本性。
高等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是“人育人”的特殊活动, 是学历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个适规律”就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教学活动在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内适规律”就是尊重高等教育固有的文化、体系, 尊重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教学活动在适应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等基础上, 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高教规律“三分法”中“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的提出, 突出了高等教育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思想。
3.注重了高教主体的能动性。
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中的“适”——适应——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概念。这里的“适应”具有必然性 (即客观性) 、双向性 (即制约和促进两方面) 、全方位性 (即从观念到结构、功能、要素等) 和发展性 (即过程性) 。高等教育作为独立的系统, 具有主体能动性, 能够发挥优势, 积极主动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促进自身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的发展,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4.凸现了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作为特殊的教育层级和社会子系统, 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表现在自身体系具体内容的特别之处。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来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的个适规律是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大学生这个独特群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的内适规律是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自身特殊文化、结构、功能、要素等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对“外适规律”、“个适规律”和“内适规律”进行具体表述, 将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兆掌.现代教育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96.
[2]程少堂.教育规律分类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 1996, (3) :31-36.
[3]张秀梅.教育规律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研究, 1995, (6) :29-31.
[4]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35.
[5]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9.
[6]教育部理论组.按照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来办高等教育[J].人民教育, 1979, (5) :1-3.
[7]孙喜亭.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26-28;谢国隆.普通教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83-84.
[8]何宝安.关于教育规律的分类学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4, (4) :60-65.
三分法 篇2
对于摄影师而言,取景布局三分法是非常熟悉的概念。尽管它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概念,但是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拿三分法来说事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只是这种跨领域的事情很少被注意到罢了。
所以,在今天的文章里我想解释一下三分法,并且分享一些将其运用到网页设计时的技巧和经验。不过三分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毕竟提升设计和设计流程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不过作为一项基本的排版布局规则,三分法本身是绝对值得学习的,并且在网页设计中也颇为实用。
为何三分?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三分呢?这种奇怪的设定到底是从何而来?还好,我可以很高兴地告诉你这玩意和数学定理抑或复杂的逻辑推理都没有关系,也没有太多的必要在这个东西的来源上过度深究。
三分法仅仅是来自于传统艺术,目前在摄影中运用得尤其多。纵横三分,整个布局被分为9个平均的区块,横向纵向各有2条分界线。三分法规定,为了尽可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视觉重心或者最吸引人的东西应该尽量靠近四条线相交处。
你可以在WDD的这篇文章中找到绝佳的实例。很多时候非对称的布局常常能让整个页面更加富有生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着任何时候都得用非对称布局,因为在有的场合,对称布局会更有意思,而在这个时候,三分法则意义并不大。
摄影的时候,最理想的目标是一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一些能吸引人的场景,而非对称的布局使得视野中的一些元素比其他的更加突出,而这些突出的元素通常压在之前所说的四个交点上。
那么重新回到网页设计的问题上,三分法和网页设计到底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呢?正如同摄影时三分法下的布局能够吸引观者一样,符合三分法的网页也一样能让浏览者更加关注焦点内容。
了解三分法的栅格
四条线,四个焦点,九个区块,这就是三分法下的栅格框架。许多网站的首页设计都符合F式布局或者Z式布局,用户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浏览方式,通常视觉的起点都是左上角,这也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首个区块。
这也就意味着,左上方的交点处应该与页面的某个重要内容相重叠。交点处并不是非要放置链接或者图片(当然非要放也并非不可),它更像是一个标记,用以区分布局的一个重要节点。比如页面标题的起始点可以与之重叠,整个标题与横向第一条线相齐平,然后在标题下放置Banner图之类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三分法来分析网页设计更多的是一个用户体验设计上的概念,而非一项完整的设计准则。所以,如果你想借助这一概念来分析网页设计的话,建议将网页在浏览器中打开之后截图分析处理,完整的网页太长,而且用户浏览永远是基于屏幕而非一次看完整个页面,所以也没有必要使用整个页面,截图足以。如果设计尚处于原型阶段,那么建议参考屏幕比例来截取分析,
所以,你应该从用户的浏览习惯出发,结合三分法来进行分析优化。当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会下意识注意到关键部位,正确的使用三分法来设计页面,你会发现这种3×3的栅格能帮你带来极具启发性的设计。
小调整而非重设计
了解三分法的栅格的运用方式之后,你还需要明白更重要的一点:三分法带来的并非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网页设计架构,而是一个用来微调现有设计的布局测试框架。
有太多的免费的栅格系统可以帮你设计网页,比如960GS之类的,但是三分法的九宫格栅格系统是一个帮你微调整个网页布局的,比如调整导航栏的高度,把Logo挪近一点或者远一点。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测试方法很实用,并且很简单,也不挑软件。你可以截图之后在PS里面画虚线来分析,诸如GIMP这样的开源免费软件也可以轻松帮你搞定,再不济你还可以直接用记号笔在屏幕上画一个九宫格来分析嘛……(话说当初打CS的时候盲狙也用过这等笨办法~)反正能帮你构建出九宫格分析的工具都能带你走向正确的设计方向。
完成初稿,用三分法测试,然后走向下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更加清楚如何将视觉元素置于对的地方。
处理对称性
有的时候,在页面中适当地使用对称性的元素还是颇为有用的。不过如果在设计中哪哪儿都用对称式设计的话,这也未免太瞎了点。事实上,在艺术和摄影领域,非对称式布局的运用还是占据主流的,大小相对,远近相宜,更加令人赏心悦目,这也证明非平衡的视觉设计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其实在版式设计中,也有类似的原则和规范。比如,当你在页面顶部使用大Banner图的时候,它通常会占据页面大概2/3的高,类似的,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大小也需要大小对比,读者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更大的Banner图、标题和副标题。大小对比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需要考虑页面上图片和文字的位置。简单的使用三分法并不能确保构图的饱满,将九宫格置于页面上,适当地调整页面的元素的位置和中心之后,会好不少。
三分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兼容非对称式布局,也可以用来优化对称式布局。两种布局灵活搭配,借助三分法来突出页面重点,也掌握页面平衡,如此才能调教出优秀的网页。
最后的思考
绝大多数的艺术形式其实并没有固定的规则,但是有规律可以参考,设计也正是基于这些规律而不断进步。掌握类似三分法这样的规律,了解这个规律的目的所在,深入理解,即使没有刻意去运用,它也会从你的设计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形同第二本能。这个时候,你就具备了打破规则的潜力了!
用“三分法”提效文言词汇教学 篇3
关键词:文言词汇;教法;层级;类别;意例
文言词汇是中学文言文教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教师对文言词汇教学不可谓不重视,然而毋庸讳言,当下文言词汇教学整体上仍然呈现出粗放和低效的特点。为了破除这一尴尬处境,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了“三分法”——分层次、分类别、分意例这一新教法,试图为文言词汇教学找寻出一条精细高效的路来。下面我们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此法予以具体介绍。
一、词汇细分层级,凸显强化词汇
文言词汇在高中教材中分布广泛,以苏教版为例,就散见于必修和选修的77篇文言文中,词
汇教学时间之长,任务之重可以想见。如果教师一味推行“字字落实”的成规,不仅师生都会苦不堪言,而且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头来是要拣芝麻丢西瓜的。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前细分层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明确应掌握的重点词汇。
问题是如何选定一篇文言文的重点词汇呢?笔者认为重点词汇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词义非常见;二是再现频度高。下面以《六国论》为范本来说明。我们选定这十个字词为重点词汇:率(都,皆)、厥(其)、厌(满足)、与(结交)、速(招致)、洎(及,等到)、殆(接近于)、使(假使)、无(不要)、故事(旧事,成例)。我们发现它们的词义均特殊:“洎”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现代汉语几乎不用;“故事”为古今异义词;其它词均为多义词,但常见义项各为:率(带领)、厥(其)、厌(厌恶)、与(和)、速(快)、殆(危险)、使(让)、无(没有)。再考察它们的再现频度发现,除去“速(招致)、“洎(及,等到)”两词外,其余八个在教材其它篇目的注释中至少再现1次。例子如下:
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韩愈《进学解》)
2.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司马迁《鲁周公世家》)
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如果持续用分层法盘点文言词汇,我们不仅会逐步构建一个词汇库,而且能让教学有的放矢。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其一,词汇教学是一个逐渐扩容的系统,重点词汇的甄选需要立足篇目推及全部,且兼顾课内课外。其二,某一篇目重点词汇的数量最好不超过10个,词目可由师生共同确定,允许求同存异。其三,重点词汇只是教学的重点,并不排斥其它词汇的教学。
二、词汇巧分类别,拓展关联词汇
词汇的分层级,分出了基本词汇和重点词汇,解决了教师该重点教什么和学生该重点学什么的问题,但是词汇的学习任务依然很繁重。比如以一篇文言文有10个重点词汇来计算,高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课内重点词汇就将近800个。这800个重点词汇之间有没有打通的方法呢?我们想到如果对重点词汇再归类,应更有利于词汇记忆,于是有了词汇分类串联的设想。
通过对课内和高考文言文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一篇文言文经常涉及到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可以归并到某些类别之中,比如说生活类、战争类、仕途类、政事类、礼仪类等。鉴于此,我们把相关重要词汇安置在某一固定类别中,实现了对重要词汇的关联和拓展。比如我们做过这样的分类串联:
1.生活组:衣(褐/帛/甲/胄)—食(蔌/肴/醅/茗)—居(阙/观/榭/除)—行(步/趋/驰/绝)
2.战争组:备战(军/壁/陈/馈)—开战(鼓/合/从/间)—战况(却/亡/降/拔)—战果(被/禽/徇/购)
3.官场组:得(拜/除/假/领)—升(拔/陟/擢/加)—降(放/谪/黜/废)—辞(致仕/乞骸骨)
三组分类一共串联起14个重点词汇,我们选战争组来说明。这组串联词汇都源自《<史记>选读》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备战、开战、战况、战果四个方面来描述战争。其中备战阶段:驻扎(军)、筑垒(壁)、布阵(陈)、运粮(馈);开战阶段:进军(鼓)、交锋(合)、接应(从)、抄小路(间);战况方面:却敌(却)、逃跑(亡)、投降(降)、破城(拔);战果方面:负伤(被)、被捕(禽)、示众(徇)、通缉(购)。
这种词汇教法形式新颖有趣,打破了部分重要词汇散布的状况,有利于学生词汇知识的整合和固化。推行这一方法,我们建议教师重在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早早关注,多多积累,个性归类,主动分享,而不宜变成教师的总结展示,更不宜大量地临时归纳。
三、词汇平分意例,识别辨析词汇
文言实词总量大,教学重点在于拓展扩容,而单个虚词义项多,教学重点在于识别辨析。我们在虚词教学中发现,学生惯于机械记忆词义,结果遇到新语境时,即使能一一列举义项,也难以正确识别。到教师用课内的典型用例导引时,学生又如梦初醒。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为虚词的特定意义或用法甄选课内典型例句,用意例结合法学习虚词。
此法利于学生识别虚词用法,我们以“之”来说明。“之”作为结构助词,其一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常要讲明定义和特征,但收效不明显。我们的做法是,直接指明“之”取读用法的三种最常见类型,即取读后的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状语三类,然后提供三个类型的典型例句,(见例1-3))最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三个例句,从而构建起“之”取读用法的意例记忆模式。
此法对辨析虚词的意义亦有作用,我们以“而”来说明。“而”作为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其语法关系众多。如要辨析承接和递进关系的“而”,我们选用例4、例5两个典型例子:在例4中,三个动词用两个“而”连接,描写了柳宗元游览山水醉酒后的一系列动作,即“醒来—起身—回家”,这三个动作时间先后承接。而在例5中,“而”连接“学(学习)”和“参省(检验反省)”两个动作,一起构成君子“知明而行无过”的途径,两个动作轻重有别,是为递进。如果学生学习中混淆了两种“而”,就可先提取这两个例证,再进行比照辨析。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4.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关于意例结合法,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选择例子要本于课本,典型易记,最好是背诵篇目;其二,意例关系一旦结合起来,需要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反复强化,以达成一种牢固的记忆模式。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之三分法 篇4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研究是指为了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 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刘永泽, 陈立军, 2009)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和使用之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和产品等。因此, 在研发活动中所发生的与其相关的全部支出都应计入研发费用。
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三种方法
纵观国际会计实务处理, 我们可以将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归纳为三类:全部资本化、全部费用化、有条件的资本化。
(一) 全部资本化
研发费用全部资本化就是指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都计入无形资产价值, 待研发成功取得收益时予以摊销。采用这种方法的代表国家是荷兰, 其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时即可予以资本化, 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郭媛嫣, 2007) 。
将研发费用作为资本性支出, 计入无形资产价值, 同时将无形资产价值在未来会计期间进行摊销, 使其与未来获得的收益相配比, 符合配比原则, 更能体现企业的内在价值。但是全部资本化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因为研发活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如果将研发费用全部资本化而研发活动失败, 就会造成虚增资产和虚增利润的现象, 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 全部费用化
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就是指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都计入当期损益, 美国会计准则就是这样规定的。
采用全部费用化的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研发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项目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 以及何时带来经济利益都难以确定。因此将研发费用直接作为费用处理, 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 有条件的资本化
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即把符合一定条件的研发费用予以资本化, 其余研发支出在发生时作费用化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方法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对待, 认为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这两者与未来经济利益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程度不同。研究活动的目的是获得新知识和新认识, 未来是否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不确定的, 所以应将其支出费用化;而开发活动的目的是将技术或计划应用到实践上, 具有实质性的改进, 其在未来期间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对确定, 因而可以将其费用资本化。该方法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陷。但是, 对研发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客观上增加了会计实务操作的难度, 同时也增大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思考
由于不同行业在研发上存在差异, 如果按照准则对每个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一刀切”的处理势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 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研发活动的频繁程度以及研发投入的多少, 可以将企业分成三类, 分类别对其研发费用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1.以研发活动为主要活动的特殊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开发企业, 其研发费用可以全部资本化;2.对研发活动依赖性较高且研发费用数额较大的一般高新技术企业, 其研发费用可以采用“最终成果决定法”进行处理;3.非高新技术企业, 其研发费用可以全部费用化。
(一) 软件开发企业
软件开发业作为朝阳行业和传统行业有很大的不同, 该行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很特殊、投入的研发费用很高昂、聚集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
软件开发企业将开发和销售软件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 其产品就是软件。软件产品与一般的实物产品有所不同, 它是无形的, 具有知识产权特性, 因此, 必须向国家申请专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否则只能算作非专利技术, 一旦泄密, 该技术的价值基本也就不存在了。软件产品不仅具有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高投入、高产出以及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一般特征, 还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 比如产品的无形性、创新性。
显然, 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类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因此, 如何选择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类企业, 可以将其研发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因为这类企业把研发活动作为企业的主要活动, 其研发活动类似于制造业的生产活动, 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都应当计入完工产品的价值 (谢继云, 2012) 。即使研发失败的项目所耗费的成本, 也可以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并规定其在确定项目失败后, 5年内予以摊销。而且这类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与未来经济利益也有极大的关联, 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 研发活动关系到软件开发企业的生死存亡, 将研发费用全部确认为资产具有合理性。
(二) 对研发活动依赖性较高且研发费用数额较大的一般高新技术企业
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一些制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数额较大, 因而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便成为了确认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指标之一。一般而言, 当这一比例达到5%即可将该企业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部分研发支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重要, 高新技术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人们对其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越来越关注。因此, 选择一个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尤为重要。
由于这类企业对研发活动依赖性较高且研发费用数额较大, 并且研发的针对性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一家企业会从事与自身业务无关的研发活动。研发失败, 可以为后续研发打下基础;研发成功, 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 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 可以采用“最终成果决定法”, 即根据研发活动的最后结果决定采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处理方法。
这一方法需要设置“研发支出”和“研发失败准备”两个账户。“研发支出”账户, 用于归集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研发失败准备”账户是“研发支出”账户的备抵账户, 用于核算企业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金。具体做法如下:
1. 发生研发支出时
2.根据期望失败率计提研发失败准备金
3.以后会计期间研发成功时
4.如果研发失败, 则做如下处理:
采用“最终成果决定法”体现了配比原则, 有利于企业正确核算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同时还避免了区分研发阶段的问题, 提高了会计的操作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 非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由于研发费用相对较少, 因而根据重要性原则, 可以将其全部费用化, 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既符合谨慎性原则, 又方便实务操作, 更有利于反映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信息。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三种方法:1.全部资本化;2.全部费用化;3.有条件的资本化。这三种处理方法各有利弊, 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研发费用进行处理可以体现不同企业的差异和特点, 同时还可以增强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管理层操纵利润, 更好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研发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永泽, 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 (第二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郭媛嫣.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J].财会学习, 2007 (05) .
[3]杨艳秋.新旧准则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 2008.27 (02) .
[4]闵权凤.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优缺点[J].才智, 2009 (01) .
[5]Garen Markarian, Lorenzo Pozza, Annalisa Prencipe.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08 (43) .
三分月爱情诗歌 篇5
挤破了屋顶
拥进了我的房间
她的光是冰冷的就像一个冷美人
仿佛尝透了世情冷暖
没人可以打动得了她
大地在她的照耀下泛出银白
有人说那里有世间无数人的思念
可我在想
月光冰凉如冬日里的白雪
怎么会有这般动人心弦的温暖
哦,对
她是可以刺进心里的在日渐荒芜的人心中
这一束惨白的光
怎么也不可能冰凉
夜,不是那么的黑
屋子里亮如白昼
灯火熬了一夜陪伴着她
却在在黎明将近的时候
她走了
没有丝毫的回首
带着世间的思念
却把荒芜变成了平常
我在窗前呓语
用一声叹息
三分法 篇6
【关键词】复句 “二分法” “三分法” 对外汉语教学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互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合而成的能够表述一个复杂意思的句子。复句是一种逻辑性很强,关系又极其复杂的句子,所以自出现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就很火热,尤以复句的分类研究最为突出,同时争议也最大。有的学者提倡复句“二分法”,代表人物有黎锦熙先生等。但是有的学者却提倡复句“三分法”,代表人物有邢福义先生等。同时也有学者把复句分为四大类别,代表人物有邵敬敏等。
这三种分类法中,尤以“二分法”和“三分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较高,影响也最深远,本文主要来讨论一下二者的利弊以及它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的启示。因为国内对于复句本体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句的教学研究相对较少,较多的主要是集中在词汇和单句研究上面。做好对外汉语复句研究的工作无论是对我们进行课堂的句型教学,还是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一、复句的“二分法”和“三分法”
1.复句的“二分法”。汉语复句“二分法”,是建立在黎锦熙先生对复句分类的基础之上,上文提到黎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等立复句(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偏正复句)的概念,而后许多学者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分法”首先是从结构上把复句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种类型。其中,“联合”是一级复句,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彼此接近,或互相联络,都是地位平等,没有主从之分的一级复句。而“偏正”则恰恰相反,它强调分句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有主次之分。
复句“二分法”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论》等许多著作都采用的是“二分法”的分类体系。还有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著作也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2.汉语复句“三分法”。汉语复句“三分法”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把复句大致先分为因果、并列、转折三大类,其下又分为各小类。因果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存在因与果相互顺承的关系;并列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存在并列罗举的关系;转折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具有逆转关系。
“三分法”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来对复句进行的划分,特别重视分句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兼顾了结构;同时它还特别强调了关联词语在复句句型中的作用,这些标志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二、“二分法”与“三分法”的利弊对比
“二分法”采用的是矛盾概念分类法,即“A和非A”的分类方法,肯定其一,必否定其二。而“三分法”则采用的是并列概念分类法。即“A、B、C”的分类法,三个并列对立,其一与其二其三都对立。邢福义先生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这两种分法都有自己所依据的理论与原则。
“二分法”在一级分类中是没有问题的,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种关系,但在二级复句的划分时,“二分法”就展现出它的不足。因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彼此有交叉的地方,彼此互相包含。联合复句下面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关系,“递进”关系的分句强调的是后一分句,其并不符合一级联合复句无主次之分的特征。前后是矛盾的。这都是“二分法”先从结构进行划分所造成的模糊。
相比之下“三分法”就显得更为清晰、准确一些。它把复句划分为因果类、并列类、转折类三大块,即“A、B、C”型,彼此相互区别,对立性更强。而且它从逻辑关系着手进行划分,同时又兼顾了“三大平面”的研究视角,划分的标准更加严谨。邢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复句问题之研究》一文中同时指出:“关于复句关系类别, 需要明确其分类原则和要求。复句分类,从关系出发, 用标志控制 — 这是原则。“关系”指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标志”指联结分句标示相互关系的关系词语。“三分法”既表现了复句分类之间的区别性,也表现了相关性。因而,是一种比较适合划分汉语复句关系的分类方法。它对于“标志”词的重视对于我们进行对外汉语复句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句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句型的选择和确定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复句在这一环节中也至关重要的。现在大部分的对外汉语教材采用的是“二分法”进行复句编写的,老师们在教授时大多也用这种方法。但我个人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三分法”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二分法”前面提到过有前后矛盾,模糊不清的弊端,这对于初级阶段的汉语留学生来讲,影响可能不大,他们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这点,但随着他们汉语知识积累,语感的不断提升,本体知识的不断增加,他们可能会注意到这个不足,逻辑关系和思维的混乱可能会影响他们复句的认识和掌握。但“三分法”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相对严谨的划分会有助于留学生的学习,而且它对于关联词的研究的重视会对我们的教学有重要作用。
复句作为一种逻辑性较强,关系比较复杂的句型,不论在本体研究中还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二分法”“三分法”都是科学的分类方法,也都有其利弊。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个人觉得“三分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商务印书馆,1,51,53.
论文化资源的“三分法”与产业化 篇7
国内关于文化资源的分类有多种, 如从性质的角度, 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可分为可再生文化资源与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从资源禀赋形态的角度, 文化资源划分成为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 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 文化智能资源。以上分类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资源进行了划分。笔者认为应按照文化资源的社会属性, 把文化资源划分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与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从而确立政府在文化资源产业转化中的地位, 有利于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角色转换的关键问题。文化资源的三种分类与相应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一、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文化资源
有一部分文化资源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 它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 却不具有排他性。如城市雕塑、免费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理论上讲, 任何一个国民对这些文化资源的使用, 并不影响其他国民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文化资源的存在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此类文化资源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存在盈利动机。并且这类文化资源的使用, 绝大部分是欣赏性质的, 和一般物质资源的消费不同, 这种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会随着国民对其的使用而产生消耗, 反而随着消费范围的扩大而产生更大的文化价值。此外, 和物质资源相比这类文化资源的所有权也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与垄断性, 为国家所有, 并且独一无二———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国家图书馆等。
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难以产业化, 也不应该产业化。因为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并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而从经济角度来看,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文化资源往往需要巨额经费的投入, 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却难以补偿这种巨额经费的投入。因此大投资又没有利润, 社会上的经营者就没有积极性去投资, 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从而导致“公益文化生存困境化”。同时由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非排他性特征, 难以用市场价格来对其进行定价, 即市场机制无法对纯公共产品性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它的运营费用只能由执行公共预算的财政部门来提供, 或者由企业与个人出于非盈利动机的捐赠来提供。例如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 (creative industry) 英国, 为推动创意产业, 振兴英国经济, 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的投资, 兴建多座文化艺术设施 (如曼彻斯特的中国艺术中心) , 免费对公众开放国家博物馆, 使文化艺术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一些纯公共产品的文化资源要避免盲目产业化, 否则往往会损害其文化价值。
二、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有一部分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 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市场属性, 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如主流的报纸、传统戏剧、严肃音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类文化资源一方面具备传承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旋律的作用, 另一方面它又具备一定的排他性。对于这类准公共用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若全部把它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转化, 也是难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类文化资源的赢利能力不强, 它的消费者群体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而这类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它的存在与发展, 对于整体文化事业的发展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又可以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相对于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它又可以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这种文化资源的发展需要较强的创造性, 必须要有一定的激励才能激发出拥有该类文化资源主体的创造性。
因此, 对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文化资源, 可由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 维持其基本的运营, 同时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产业转化, 以适当竞争的方式鼓励拥有该类文化资源的主体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这样, 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过重的文化经费支出, 又可盘活现有的文化资源, 使已有的文化资源得到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比如近年来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歌剧、京剧、交响乐、民乐及地方戏曲走入校园, 有的地方还进行了创新, 每年推出不同的主题, 引入了专题讲座和现场辅导等形式, 扩大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力。这一活动对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提升了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
但是在对准公共产品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 不可盲目产业化。如近年来, 许多“抗日剧”模仿纯娱乐剧目的开发模式, 为了博取收视率而加入一些粗制滥造的娱乐元素, 从而严重地损害了这一重大历史文化资源的严肃性, 降低了其文化价值, 并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
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基本精神的需求, 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建设没有太大的关联, 而且具备较强的排他性, 产权亦非常清晰。如KTV、娱乐时尚节目、电影院、二人转舞台等。这类文化资源并不具备较强的稀缺性, 而生命周期较短。往往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了流行、时尚等消费者的具体需要, 而又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对于这类文化资源, 它的发展需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激励与检验, 追逐利润的动机非常强烈。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从市场份额来讲, 它在整个文化市场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从精神层面来看, 它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 更加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精神需求。可以说, 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是产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土壤, 它的存在与发展源源不断地为文化市场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产品与创意。
对于这一类文化资源, 政府应充分尊重文化市场的基本规律, 由市场充分地配置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在市场的各类主体之间进行流动, 进行最佳的机制转换和资源整合。同时, 政府有义务为此类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制定合乎市场规律的规则, 营造出公平、有序、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 并采取税收、工商登记、政府奖励等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并引导市场化转化的趋势, 使其在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 也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不良文化、恶俗文化等现象的监管。
在发展文化事业的进程中, 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是无限的。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关键在于转变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发展文化事业过程中的大包大揽的模式。在责、权、利的承担方面, 归政府承担的, 政府必须勇于承担, 归市场的必须要交给市场的各相关主体承担。具体到文化事业的基础文化资源方面, 政府应全面承担起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的保护责任, 部分地承担起准公共用品性质的文化资源的发展责任, 并将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明确了这一思路, 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也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程恩富, 顾钰民, 方家良.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6-7.
[3]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 (2008年度)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374.
[4]金冠军.文化资源的市场机制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J].上海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4 (6) :78.
三分法 篇8
将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 使其中较长一部分对于全部的比等于其中较短一部分与较长这部分的比, 其比值为1:0.618, 这个比率即是黄金分割率 (Golden Section) , 将线段分开的这个点叫黄金分割点。由于这个点约在线段的三分之一处, 所以又叫“三分线”, 而这种分割方式称“三分法”。它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六世纪发现的, 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
2. 自然界中的三分法原则
对我们而言, 这一比率并不陌生, 它存在于自然万物中, 甚至包括人类自身, 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部分与部分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早有诸如《神秘数字0.618》这样的书籍或文章介绍, 譬如一棵树每年长高与长粗的最佳比、相邻两片叶子的夹角与周角之比, 向日葵花盘上的瓜籽布局的螺旋排列之比, 都符合0.618的黄金分割率, 还有最著名的鹦鹉螺, 它身上的曲线被称为“黄金螺曲线”。又如近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根据对人体的分析发现, 人体由腰至足底的距离和头顶至腰的距离之比、人的脸部高度与宽度之比之比也都是0.618。
“三分法”这种分形不是生物进化的一种巧合, 而是自然界乃至宇宙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3. 三分法原则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在艺术史上, 很多杰出的作品都与三分法原则密切相关。在绘画领域里, 艺术大师达.芬奇应用黄金分割创作了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古希腊的雕塑家用黄金分割创作了“维纳斯”的雕像;在乐器制作中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制造专家斯特拉迪瓦里以黄金分割为指导, 制作出了音质优美的小提琴等等。
在此我们还要着重提到绘画创作中的构图 (COMPOSITION) 方式, 在绘画艺术中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 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中合理地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 从而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 而这其中便有黄金分割律的运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章法”或“布局”的构图方式, 其核心内容也是三分法原则。
正是三分法原则在平面艺术领域中的广泛运用确立了其核心的地位, 这对近代发展起来的摄影创作也同样起到关键的指导意义。在摄影构图时, 人们发现如果将人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视觉中心放在四条三分线的四个交汇点上时, 将是最容易得到眼睛青睐的“黄金点”, 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四个点称为“趣味中心”。如果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上三分之一处或下三分之一处也都会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 并能够使天空或大地在视觉效果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扩展, 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4. 三分法原则带来的束缚
三分法被引入到摄影构图中以来, 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追捧, 大家好似找到了开启摄影之门的金钥匙, 认为只要套用这一规律就能拍出优秀的作品来。
事实上, 有了三分法的拍摄原则, 有意识的运用构图知识,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拍摄者的构图行为, 淡化了拍摄者主动观察拍摄对象的兴奋状态, 注意力被转移至画面的结构, 忽略了真正打动作者的部分, 形成惰性, 封闭了思想, 丢失了拍摄的乐趣。产生对三分法的依赖, 逐渐形成一种“三分法情节”, 思维的定式, 难以摆脱。
三分法本身并没有错, 导致思想封闭是循规蹈矩、不自信的心魔在捣乱。构图的本意是使用视觉要素的技巧, 吸引并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把艺术家对现场物象的见解和看法、思想通过取舍后再向观众传达情感。我接触过一些从艺多年、经验丰富的优秀摄影师, 他们在听我讲授的摄影构图课之后非常兴奋的告诉我:“虽然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些规律, 但我在现实拍摄中就是这样拍的, 没有想那么多道理。”这说明真正有修养的摄影师在进行构图时, 并不会受到构图形式的制约, 而是从表达内容出发, 围绕明确的拍摄目的进行合理的安排画面结构, 寻找独特、有趣的拍摄视角, 结合现场光线和影调的处理, 追求最终和谐统一的美感。一边深入的学习构图方式和心理哲学, 一方面积累经验来提高自己。
5. 摄影创作中的“七分力”
为了探寻解决制约拍摄的方法, 我们仍然尝试着从三分法中寻找答案。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在一次乒乓球的点评中, 当看到赛场上郭跃开头两局以高比分赢张怡宁的形势下, 张怡宁却利用对手求胜心切的心态, 沉着冷静连扳三局的场面, 不禁说道:“比赛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使七分力的时候, 因为这时的状态是最佳的, 越想赢反而会因急出错, 使对方得分。”这里指的“七分力”实际上也恰巧符合了前面所说的三分法原则, 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比赛经验里“七分力”的状态下将是精神最集中, 心态最放松, 成绩最理想的竞技状态。如果一味的使出全力, 抱着必赢的心态难免会因为过于紧张失去平衡, 结果反而是南辕北辙。
七分, 是给自己留一些余地和退路, 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发挥, 可加可减, 拿捏在临场之中。中国人常说吃饭要吃七分饱亦是这个个道理, 七分是满足的定量, 有之足以, 另外三分是弹性空间;七分, 并非是提倡消极的不努力, 要做到七分的张弛有度, 必须在准备工作上下足功夫, 方才能达到在战略上的渺视, 战术上全力以赴的境界。
规律是用来打破的, 三分法本是人类总结出的标准, 然而如果一味的追求这一准则往往会陷入封闭的困境, 作品很难突破, 没有新颖之感, 而创作心态上的三分法原则正是解决这一局面的良方。那么, 借用这个理论, 七分力是人类感觉最舒适和放松的状态, 心态的平和为创作的灵感发挥创造了必要的空间, 在技术应用七分满的条件下, 留三分的发挥, 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世纪的英国美学家夏里兹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 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是在结果上愉快和完善的。”所以我们提倡把十二分的努力用在平时的刻苦训练中, 化招数于自然的潜意识之中, 使得我们不必在创作时为技术所困, 但在创作中我们只用“七分力”, 而另三分力是用于随机应变。对于摄影或其他艺术创作而言, 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 等待我们的将是临场情感的抒发。所谓“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在平时对要牢固把握摄影的原理、应用的技巧, 不断提高作品艺术感染力, 在熟练操控自己的相机同时掌握用光和构图的技巧, 摆脱片面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功利心态,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自身的摄影创作, 将注意力放到心灵的表达中去, 用情感打动观众, 这样才能创作出神韵兼备的佳作。
三分法是自然中找寻的规律, 被人们在各个领域中吸收运用, 特别是在摄影及其他艺术创作中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价值,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其运用得当, 有时难免会“物极必反”, 成为制约思想表达的障碍, 换一种态度进行心灵更深层次探索, 将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 重要的是找到三分法的这个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摄影构图学》长城出版社 (美) 本.克莱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姜雯林少忠李考贤译文
[2].《摄影构图》辽宁美术出版社孔祥竺
三分法 篇9
1何为“三分法”教学模式
通常而言,教学模式一般指的是将教学理念或者教育思想作为基础,以实现预定教学的目标,并且使教学中的要素能够以特定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能够形成相应简洁与稳定的理论教学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里面包括了部分教学理念,并且能够将这种教学理念作为指导进行教育守则、活动方法、教育手段、课程设计等方面。教学模式不但是实现了具象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概括教学经历的方式。它不但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概括并形成, 而且也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假设,并且在通过多方实验的检验之后形成的。而且教学模式会跟随教育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会受到人才需求目标的限制。
狭义下的 “三分法”的教学本质其实就是指分层的教学理念,就是将学生依照教学标准分成不同层次,再依据此确立差异化的教育目标,并且使用不尽相同的考核对教育进行教学的方式。该种模式能够让师生广泛接受,因此在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应用比较常见。文章提倡的 “三分法”就是以狭义概念作基础进行的相关理论扩展,属于广义上的 “三分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体现于教学内容达到三分、教育思想达到三分、师资力量三分以及教育方法三分等方面。能够这么说,广义上的 “三分法”主要是将现有教学方式从里往外,从个体到集体进行完全颠覆。
2高职物流在教学中应用“三分法”的原因
2.1“三分法”教学具备流行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在高职教育中都着重强调了要实行 “一分为二”辩证思想,长期忽略了还有第三方的存在。近几年,有很多哲学家提出,应该以存在决定意识的命题作为开始,以助于 “三分法” 的理论能够更加接近实际。 “三分法”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教学,在实际观察中,不难发现 “二分法”属于 “三分法”的分支。世界的发展是很多样性的,因此 “三分法”才是科学性的思想。从构成上来看, “三分法”具有合理的结构。就发展状态来说, “三分法”的结构比较稳固,由此可见, “三分法” 的实施充分展现了和谐发展观。
2.2“三分法”教学能够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学情
当前,在高职物流教育专业中的学生有着十分复杂的学习状况。在近几年,因为高等教育不断地得到普及,由此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素养在不断下滑。从高职教育的生源结构来看,主要是高中生与三校生,指的是有过相关教育经历的学生,高中生的文化成绩相较好一点,而在三校生里有很多学生已经接受过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也表明了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差较大,因此起点也会变得不同。而且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还存在着地域差别的问题。而且在以后的发展方向中物流专业学生也很难清楚自身的定位,有些学生想在毕业后就开始就业,而有一些学生则想专升本或者直接出国深造,延迟就业。因此高职物流教学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始教学,应用 “三分法”教学,做到以人为本,按照学生实际学习要求展开多样化的教学,这样自然能够完善教学成果。
3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应用“三分法”教学模式
3.1领悟含义,积极行动
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很审慎的一件事情,因此在物流教学里应用 “三分法”教学也属于一项大工程。这项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首要完成的问题。“三分法”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科学先进性是很明确的,但是同时在推动教学改革时也会滋生很多困难。采取 “三分法”模式的原因是其能够符合高职物流教学培养人才的要求。例如,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单是指理论学识强,更是指动手能力强,但是现在的高职院校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价值高昂的物流设备,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就业愿望不尽相同,根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并且在物流专业中已经出现了重复建设与人才流失的现象,如果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校的生存环境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学校应该使用 “三分法”教学,以人为本,允许异类存在,要完全破除目前固有的教学体系。
3.2实施到位,完成合力
“三分法”从字面理解还处于学校改革的范畴之内, 但从根本上它已经超越了学校的限制,属于开放性的教育方式。因此,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应用 “三分法”教学的时候,要杜绝闭门造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看这种方式能否提高学生学习; 高职物流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但是技术与职责是会不停变化的, 因此要让学习与企业保持步调上的平衡,这就需要强化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校要和企业单位合作开设教程,构建着重培养职业素养的标准。如果要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应用 “三分法”,那么各种准备都需全面到位。只有将全社会资源都纳入到高职物流的教育中,才能形成合力,使 “三分法”教学模式能够顺利进行。
4结论
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应用 “三分法”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性的方式,展现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而且物流专业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物理教学里使用 “三分法”教学模式能够对教育体系、培养管理、教育内容与学习评价等进行全面的深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对高职物流进行教学时要落实 “三分法”理念,实行 “三分法”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职物流教学的质量。
摘要: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中,高职教育属于重要的分类之一,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也在我国教育史中推动了改革化进程的脚步。发展高职教育期间正好也是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拉动了高职物流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应用“三分法”教学模式可以取得的成就。
三分法 篇1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经常会碰到汉语句子翻译练习, 在这些汉语句子当中, 有一部分属于“难句”, 理解起来困难, 表达起来也颇为不易。学生往往要么无从下手, 要么受汉语语言思维习惯影响, 按汉语行文方式逐字译, 硬译, 乱译, 结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不甚了解, 不清楚汉英转换的规律。
其实, 无论汉译英或英译汉, 在翻译过程中, 都应考虑两种语言的不一一对应, 进行灵活转换。但翻译过程中的转换该如何进行呢?通常读者基本上只见到原文和译文, 而对于译者在将原文换转为译文过程中的大脑思维往往无从知晓, 这却恰恰是学生最想了解的地方。对于翻译过程及模式, 中外众多学者均进行过探讨, 并区分了翻译过程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潘文国[1]曾提到“本世纪末出现了翻译的第四次转向, 即由对译者的关注, 进而关注译者所做的工作, 亦即翻译的过程。”李占喜[2]介绍了17位西方学者有关翻译动态过程的实证研究学术论文, 它们全面反映了西方翻译界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于揭开翻译过程中的双语转换机制之谜意义重大。他同时提出有必要进行翻译课堂的动态性研究, 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跨越原文与译文的诸多差异与障碍, 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翻译过程理论研究方面, 刘立香[3], 任月花[4]等均提到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罗杰·贝尔翻译过程模式和基于语言学的尤金·奈达“逆转换”翻译过程模式等, 刘立香同时提到了国内的范仲英, 张培基等对翻译过程的阶段划分。但国内传统的“理解+表达”翻译过程阐述过于模糊, 总有“隔靴搔痒”不着痛处的感觉, 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学者们都倾向于从纵深角度探究翻译过程, 而对于公英学生这个特殊翻译群体, 该如何有效开始学习和把握翻译过程, 逐步从模仿走向创造, 最终顺利实现语言转换, 目前还缺乏一个可“依葫芦画瓢”的模式。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因此有必要寻找在“理解”与“表达”之间是否还存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加简单透明易懂, 操作方便的实用型翻译入门模式。
2“四步骤分析法”理论基础及模式
2.1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各布逊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分法”, 即把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符际翻译[5]。汉语难句英译过程包含前两类。语内翻译指的是同一语言内部的翻译, 用一些语言符号, 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 也称“改变说法”, 如从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的转换, 把英语诗歌译为英语散文等。学生日常句子翻译练习不乏文言文的影子, 如大量习语的运用, 包括成语, 俚语, 俗语, 谚语, 歇后语, 名言等, 又如古体词, 如:乃, 则, 否, 莫, 于, 宜, 之等, 若无法理解, 就无法顺利进行后继翻译。语际翻译则涉及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 如汉语翻译为英语, 这个过程离不开句子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分析。宏观角度来说, 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结合等于翻译全过程, 可以说, 雅各布逊的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是对翻译过程的高度概括。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乔姆斯基语言学领域的“转换生成语法”概念引入翻译领域, 创造性地提出了“逆转换”理论翻译模式, 其过程为“翻译时从分析源语的表层结构入手, 到达其深层结构 (这个过程可称为”解密“) , 再将此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深层结构, 然后生成第二种语言的表层结构 (这个过程可称为‘重新加密’) 。”[6]具体来说, “逆转换”翻译过程或模式可分为五个步骤进行[6]:<1>辨认每一个词, 短语, 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 (基本意义) ;<2>分析揭示突显结构中的内隐成分;<3>找到并列出构成句子结构的几个基本核心句;<4>确定各核心句之间的语法关系 (主从修饰关系) ;<5>将各核心句重新排列组合, 连接成一个扩展了的大核心句形式, 以便转换成与译语形式接近的表层结构。整个翻译过程可理解为包含三个阶段, 即“分析+转换+重建”模式。奈达的“逆转换”翻译过程非常适合分析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 以及相对应的英译汉处理, 对于汉译英, 也可灵活运用。
2.2新模式
从汉语难句到英语译句不能一步到位, 雅各布逊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模式包含两步走, 能准确反映汉语难句英译的宏观过程;而奈达的“逆转换”论 (“分析+转换+重建”模式) 已衍生出很多其他微观翻译过程或模式, 将二者与汉语难句本身的语言特点及思维特点相结合, 利用学生对汉语母语的语感优势, 可推出汉语难句英译过程包含四个步骤:
1理解难句中的汉语字, 词, 短语, 句子;
2补充汉语隐含义, 使之符合英语表达形式;
3调整汉语语序, 按英语句子习惯, 提取主干, 合理分配主谓宾, 定状补的位置;
4进行词类转化, 完成汉译英, 使之符合英语句子行文习惯。
上述四步骤中, 1属于语内翻译, 包含“分析”过程;23也属于语内翻译, 包含“转换”过程, 也是译者实际翻译过程中头脑里“看不见”的思维过程;4属于语际翻译, 包含“重建”过程。
3“四步骤分析法”模式应用
例句:不怕落后有多远, 就怕失去前进的勇气。
翻译过程分析:
难点:此句对学生而言翻译难点在于:第一, 主语不明, 第二, 无法确定前后句间关系, 第三, 前半句的主谓宾不明确。
“四步骤”分析法:
1理解难句中的汉语字, 词, 短语, 句子;
“多远”实为“多么远”, “不管多么远”。“怕”意为“担心”。“不怕……就怕……”作为关联词, 暗含比较意义, 即“相比于前者, 后者更让人担心”, 或“相比于后者, 前者要好一点”。
2补充汉语隐含义, 使之符合英语表达形式;
一个英语句子必不可少的成分就是主谓宾, 所以除了把上述每个词的隐含义挖掘出来之外, 还应补充主语, 根据后半句的动词“失去”可知, 只有“人”才具备这一行为, 所以整个句子谈论的其实是“人”的某一方面, 故原句可完整表述为“一个人不怕有多么远远地落后, 就怕他失去前进的勇气。”或更明确点, “不管一个人多么远远地落后, 也比失去前进的勇气要好。”由此句可知, 后半句的主语其实就是指代整个前半句所包含的内容——一个假设, 也是一个让步状语从句。但用一个句子作主语不免有头重脚轻之感, 所以, 不妨借助形式主语“它”, 则原句转变为更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不管一个人多么远远地落后, 它也比失去前进的勇气要好。”如此一来, 整个句子就包含了英语的主从结构。
3调整汉语语序, 按英语句子习惯, 提取主干, 合理分配主谓宾, 定状补的位置;
按照英语行文习惯, 对汉语句子进行语序调整, 先提取主句的主干“它也比……要好。”再合理分配补语“失去前进的勇气”的位置 (注意这个短语中的核心词“勇气”应前置) 。紧接着, 提取从句的主干“一个人落后很远”, 再合理分配引导词“不管多么”的位置。由于从句的逻辑内容发生在主句之前, 因此, 语序也在主句之前。最后, 用汉语符号改造出来的符合英语语序的句子变为“[不管多么远][一个人][落后], [它][也比……好][失去……的勇气][前进的]。”
4进行词类转化, 完成汉译英, 使之符合英语句子行文习惯。
此句应进行词类转化的词语是充当主句补语的“失去前进的勇气”中的“失去”一词。在原文中为动词, 但由于英语句子习惯于一个主干只含一个谓语动词, 其余动词最好改变词性, 如此也能体现英语作为静态语言的特点。由于上述步骤提到“失去前进的勇气”中的核心词“勇气”要前置, 变为“失去……勇气”, 则原句中形容词“前进的”应跟着改变词性, 采用“to do”不定式结构。原句的“不管多么远”对应英语的“However far”或“No matter how far”。原句中的“它也比……要好”对应英语的比较级结构“it is better than”。原句中的“失去”对应英语动名词“losing”。
基于上述步骤1234, 例句可英译为:
However/ (No matter how) far you lag/ (fall) behind, it is better than losing the courage to move ahead.
4结束语
翻译过程“四步骤分析法”考虑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翻译难点, 考虑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性, 结合汉英各自的语言思维特点, 从源语语言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解密, 再从目的语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加密, 揭示了汉译英的心理过程, 操作简单, 有利于切实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难句翻译能力, 掌握语言转换技巧。当然, “四步骤分析法”尚未将影响意义的各种因素如语言语境,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全部考虑进去, 只是提供一个入门级的简化翻译过程模式, 方便公英学生接触翻译。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汉语难句英译过程, 基于雅各布逊“翻译三分法”和奈达“逆转换论”, 试图挖掘并揭示存在于传统的“理解+表达”翻译两步骤之间的不可见的专门围绕汉语难句英译的翻译思维转换过程, 从而为公英学生学习掌握汉语难句英译思路提供一个简单可见易操作的模式, 即“四步骤分析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汉语难句英译,翻译过程,汉英语言特点,四步骤分析法
参考文献
[1]潘文国.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成果—序郑冰寒《英译汉过程中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12 (2) :90-92.
[2]李占喜.《翻译过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44 (5) :789-793.
[3]刘立香.翻译过程研究综述[J].集美大学学报, 2007, 10 (4) :51-55.
[4]任月花.西方七个翻译过程模式的对比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 2012, 2 (3) :38-41.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132-137.
浅谈“三分教育” 篇11
一、“三分教育”的基本做法
1.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前提
冯恩洪教授认为“卓越课堂的特征是三分教育”, 我清楚地认识到“三分教育”的根本体现在一个“分”字上, 因此我依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知识水平等差异把学生分为提高组 (学优生组) 、拼搏组 (中等生组) 和跃进组 (学困生组) 。并做到组间 (优、中、差) 按1∶2∶1 的比例进行搭配, 形成合作学习小组, 每组不超过6 人。
2.合作小组考核评比是保障
合作小组分好后, 还应加强组内评价和组间评比, 因此我在分好组后及时制订了《组内学生评价细则》《合作小组学习评价标准》和《优秀合作小组奖励办法》。我在日常教学管理中, 组内主要从学生预习作业、巩固作业、特色作业和课堂测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组间主要从发言、展示、讨论、任务完成和违纪等方面进行评比, 定期评选优胜小组予以奖励, 这样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3.目标分层是学习动力的根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 我在备课时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拟定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 采取调整教学时间步骤, 选择有梯度的习题和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实现层次目标, 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如, “跃进组”主要是理解教材的最基本内容, 从培养识记能力入手, 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拼搏组”和“提高组”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样既保证“面向全体”, 又兼顾“提优”“补差”,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分类指导是全面提质的关键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不可能达到“个别化”, 只有分类进行。我在分类指导时, 打破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练教师转”的教学模式, 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上。如, 对“提高组”的学生主要是引导探究, 讨论解惑, 巩固提高;对“拼搏组”的学生重在自学辅导, 解难答疑, 落实“双基”;对“跃进组”的学生讲授辅导, 授之以法, 理解巩固, 并辅之以“个别帮助”, 同时还进行组间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二、“三分教育”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的教学, 能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思维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这样的课堂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效应场, 各类学生互相激励、启发, 共同进步、提高。其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就是全民教育, 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三分教育”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 有利于解决“学困生吃不了, 学优生吃不饱”的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后进生实行“低起点”教学, 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 为实现学困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由低到高的发展, 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同时我在每节课上也安排了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 对培养学优生也很有好处, 这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三分教育”中, 把要学习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问题, 使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知识。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这种教学就将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变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3.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三分教育”过程中, 师生间增加了平等对话、真诚合作的机会, 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 相互补充, 平等分享学习成果, 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 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采用“三分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 实行启发式教学, 注意因材施教
2.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要承认差别, 鼓励良性竞争, 特别是对学困生, 不仅教师要多辅导, 还要要求同桌多帮助。
3.要善于调控
“三分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不应采用固定模式, 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 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 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
总之, “三分教育”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分类辅导”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 “分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注意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三分法】推荐阅读:
“三分”模式08-16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06-08
三分钟面试自我介绍08-15
入木三分造句09-24
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05-20
有趣的三分钟英语演讲06-10
五段三分四环节范文09-26
个人三分钟面试自我介绍12-02
老师三分钟英语自我介绍范文08-27
入木三分的经典语录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