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2024-06-08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精选7篇)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篇1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

我国城市规划界都知道的一句话是:“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我们认为, 管理的概念可以做如下表述: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决策、指挥、协调、组织、控制和监督等活动的过程。

在城市规划管理活动中首先要有管理的主体, 即由谁来进行管理;其次要有管理的客体, 即管理的对象或管什么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一切管理活动都要通过管理主体去发挥作用。管理主体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 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就城市规划管理讲, 作为管理主体的城市规划管理者的素质如何, 城市规划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科学, 管理职能的确定和运用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一个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管理者的职能是:要保证管理决策的实施;要广泛收集并整理各种管理信息, 为城市规划管理领导者完善决策提供服务;要为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出主意、当参谋, 城市规划管理者对实际的情况了解比较清楚, 并依靠众多城市规划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为完善决策出谋划策。

城市规划管理者有什么样的思想, 就会有什么样的规划行为与之相匹配。所以领导者一定要高瞻远瞩, 要学习兄弟城市的经验来规划城市, 而不应夜郎自大。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纲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所以生态城市规划必将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设计, 也将是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 城市的发生和发展多倾向分布于依山傍水之地。阳光充足, 绿树成荫, 水道环绕之地必然是人们偏爱的定居之处。这是我们人类择居所共有的生存文化心理倾向。所谓“生态城市”, 是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人类住区。因此“生态城市”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思想渊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客体

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是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所审核的城市规划图纸和建设工程图纸, 都是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在图纸上的反映。再进一步分析, 这些用地或者建设工程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 它们对城市的发展都产生一定影响。在对管理客体进行研究时, 必须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作特殊的研究。在城市规划管理中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是建设单位的代表者。

三、科学发展的城市规划原则

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为根本。管理的人本原理, 是指管理活动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为根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无论是城市规划的编制还是实施, 其核心是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单位的代表是首要的管理客体。城市规划管理措施和手段, 首先是作用于建设单位代表, 再通过建设单位代表发挥能动作用, 协调和控制好其他管理对象中的物质要素;城市规划管理者是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中心, 他代表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能。其自身素质的完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 对城市规划管理活动的成败, 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 都是受一定动机或目的支配的。而引起动机或目的的客观条件是人的各种需要。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决定行为, 行为取得成果, 通过行为结果又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无层次来说可以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可以根据人的需要来进行适宜的奖励, 这样才能激发管理主题与客体的积极性, 满足其心里需求。

服务于人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城市规划管理为社会公众服务, 就要维护公共利益, 保护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因此, 服务并不意味着没有制约。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物质要素的综合部署。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土地的使用, 还县各项建设工程的安排, 都有若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就是制约。因为做为每一个客体, 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局部的眼光来评价规划, 而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站在全局来考虑方案的留存。所以城市规划管理主体必需以服务为根本目的, 在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城市规划管理的客体。

城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部分或局部的改变都会给城市的整体结构带来影响。城市的整体利益总是高于城市的局部利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活的一致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环境应该真实地表达城市生活的需要;城市规划工作的目标是保持城市的整体协调, 只有这样人性的、服务的、高瞻远瞩的规划才会给我们一个有记忆、有灵魂、有方向的城市。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城市世纪, 城市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推动下, 尤其是现在房地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 必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速度, 也就意味着城市规划工作的工作量空前增大, 在这个时候城市规划一定要理性而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成哲, 张弛.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异同和互融[J].城市问题, 2010 (02)

[2]赵民, 雷诚.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J].城市规划, 2007 (06)

[3]赵民, 汪军.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6)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篇2

“做事有止境,做人无止境。”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自己的脊梁。

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

因此,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学会怎样做人。

做事与做人之间,做事是能力,做人是品德,做事三分,做人七分,论的是德重于能;

做事与做人之间,做事是能力,做人是素质,一、做事三分,做人七分,论的是人情世故;

做事与做人之间,做事是能力,做人是途径,做事三分,做人七分,论的是终南捷径。

做一个精明的人,是有意识地把你的聪明展示给对方;

做一个高明的人,是让对方看不出来你的聪明和精明;

做一个圣明的人,是可以收发自如地运用你的精明和高明。

人生一世,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古今中外,无论是成名于皇庭贵院,还是发迹于市井游途,举凡成大器者,莫不将“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做事为要,做人为先”的信念根植于心。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

在做事情之前,先学会做人。

常言道:“做事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事有止境,做人无止境”。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自己的脊梁。得人心者得天下。

成功之人,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人失去金钱没有什么,失去朋友也没有什么,然而如果失去信用,就失去了全部。

无论你有多么出众的才华,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救民的圣人君子,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为好。

有一个农民,为人处世踏实,但他却说了一段影响了很多人的话:我们很多人和别人交往,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但实际上,在旁人看来,你们彼此得失相当,你既没吃亏也没占便宜。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也不赚,那么在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么要么是对方很伟大,要么是你很伟大!在这位智慧的农民悟出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之后,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提出了他的鸵鸟理论: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篇3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习作教学中,学生依旧不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编造,这是我们现在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三分教七分等”。让学生抒真情、表真意。为此,我采取了以下三点策略:

一、善于等待,重视口头作文;

二、个别谈话,注重个别指导;

三、亲身实践,重视表达的独创性;

关键词:等待;谈话;实践;指导;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6-01

在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时,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们可悲地感叹:我们学生的习作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就是学生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写出来的作文,读来却如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或内容干巴,或套话、空话连篇,或千篇一律。我们有时戏称为“新时代八股文”。但在没有师长的地方,孩子们私下交谈的时候,那种语言是我们教师几乎不曾听到的。或许是对教师的真言,或许是恶作剧后的窃喜,或许是玩了有趣的游戏而回味无穷……这才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语言,眉飞色舞,真情毕露,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是“生命的语言”。可是,为什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学生还是不把自己的真情写出来呢?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还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

一、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要求。而且长期存在揠苗助长的现象,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其实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没有必要搞得特别复杂。可我们的教师往往因为怕学生写不具体,写不精彩,而自己去辛辛苦苦去找资料,认真充分做指导,引导学生如何紧扣题眼,如何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苦口婆心,一一敲定,唯恐不周,本以为这样学生就能下笔有神,言之有物。殊不知,正是由于要求过高、限制过多、指导过细,且不曾考虑如何诱发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意思表达出来,致使学生不能自主表达,为文而文,而非“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撰作”,所以学生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他们所写的作文内容单一,题材单调,语言呆板,套话连篇。而另一方面,学生大脑中贮存着的丰富信息,则被深深地锁在记忆的库房中,难以呈现、加工,成为作文的材料。

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又往往采用“布置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僵化的模式,使得学生的整个习作活动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学生望题兴叹,无话可写,或者勉为其难,胡编乱套,常常我们老师讲得多、深、透,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間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的兴趣。

三、 脱离生活,内容空洞单调。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试图通过课堂上知识的讲解、范文的引导,使学生写出像样的文章来,忽视大千世界信息的传递,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只一味地训练微言大义,曲里拐弯的“模式”作文,强调文法主题、修辞详略,导致本来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孩子,不敢写真实情感;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受也能成文,于是带着满肚子的鲜活材料去找所谓的灵感,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带回的却是“陈芝麻烂谷子”。故写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单调的流水帐。甚至 有的教师由于旧的思想观念影响,把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社会上的一些“稀奇事”视之为“不健康”,对于有些敢说真话,敢写真事的作文,加以扼杀,压抑。

我的教学探究:

一、善于等待,重视口头作文。格雷夫斯认为,儿童的早期写作活动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有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式独立发展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力。所以我们教师不宜过多干预,要善于等待,按儿童发展写作能力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因此,他说:“我们必须让他们支配他们的时间,我们如果催促他们,他们就会厌烦,就会对写作感到紧张不安了。”又说:“你不能催促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只有在自己脑子里把一件事摆得整整齐齐,有条有理,他才能懂得它的意思。

二、个别谈话,注重个别指导。当孩子走过“以自我为中心”的写作阶段后,他们就到了“自我批评”的阶段,开始对自己的习作不满。这时,教师就应该把自己的全副精力用在和孩子的个别谈话上。这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思想、提炼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个别指导。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在认识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感时就会略有不同, 表现在习作写作中,也会不同。

三、亲身实践,重视表达的独创性。格雷夫斯认为:“写作就是写作的实践。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和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作文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真实的交流场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去,激发他们有话想说、有事想叙、有情想抒的欲望,把习作变为学生生活的再现、思想的再现和情感的再现。当我们把写什么、怎么写的课题教给学生,而我们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和规定,让他们自己寻找要写的素材,让学生自己琢磨。让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表达之前,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不去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表达的独创性,对学生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欲望作为最根本的愿望加以保护和鼓励。这样的习作,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有一次,习作的题目是《--------我想对你说》,而那段时间,刚好是湖南电视台举行了“快女”比赛,有一个学生就写了《段林希,我想对你说》,不但让我惊奇,也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临近毕业时,小班长的父亲不幸去世,他写下了《第一次戴上玉佩》,用小孩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听完他的习作后,全班泪流满面,有些女生甚至泣不成声。可见,我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学生就能“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作者简介: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篇4

前不久, 听了一堂古诗教学课。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秋思》。这是首极本色、自然的诗, 借家书临发又匆匆开封的细节, 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教师的设计紧紧围绕一个“读”字展开。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 把诗读通、读熟, 再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整堂课尽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中间穿插教师的范读。课后我与授课教师作了交流。她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促思”, 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并领悟其中的意境。

[思考]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这堂课, 教师遵循了古诗词教学应多“读”少“讲”的教学原则, 摒弃了传统的“解释诗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 安排了大量的“诵读”环节。课堂气氛热热闹闹, 学生诵读情绪高涨。但在这背后, 却总让我感觉缺少了什么。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 除了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 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做些什么, 让“诵读”更扎实, 更有深度呢?

[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 (5、6年级) 的阶段目标明确规定:“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关于古诗文阅读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也多次强调“诵读”。

究竟何为“诵读”?许嘉璐先生认为:“诵读, 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周大璞先生指出:“诵读可以增强语感。诵读的同时还要精思。”可见, 诵读, 并非普通的朗读, 它需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 去全方位感知文本, 在熟读精思中, 不知不觉地把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 都是经典作品, 语言精练, 意蕴深刻。诵读, 无疑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方法, 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如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抓住古诗词的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精妙所在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探讨。

一、在诵读中感受诗韵

中国的古典诗词, 非常注重韵律节奏之美。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先生大声诵读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由此可见诗文韵律节奏的感人魅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诵读古诗, 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 是因为它讲究对偶、平仄、押韵。这些格律上的知识, 如果从理论上教给学生, 有难度, 也不合适, 但教学中又不能完全回避。教师可以选取学生不太熟悉的古诗, 进行“填韵脚”的小游戏, 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如王安石的《城东寺菊》, 先向学生出示不完整的古诗:“黄花漠漠弄秋晖, 无数蜜蜂花上飞。不忍独醒孤尔去, 殷勤为折一枝 () 。”再出示“归、去、还”等字, 让学生选择并填充, 然后反复诵读, 体会哪个更朗朗上口。有了这样的感受, 学生再诵读其他诗词时, 便会自然而然地去体味其中的韵味, 对诵读古诗词也更有兴趣了。

让学生感受诗韵, 要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 切忌对节奏重音等规定过死, 生搬硬套。比如七言诗的节奏以四、三顿挫为主, 像《泊船瓜洲》最后一句的节奏应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但诵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也许有些学生会读成“明月/何时/照我还”, 又或许有些学生在反复诵读、比较推敲后, 发现读成“明月何时/照/我/还”也能体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创造性的诵读中, 学生更能感受古诗词的韵律是如此美妙。

二、在诵读中品味语言

古诗词的语言以凝练著称, 可谓一字千金。“吟成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便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现在的古诗教学, 常常有“不求甚解”的说法, 学诗不必解释, 强调的是“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也反对逐字逐句地背诵释义, 但对高年级学生来说, 有些蕴含丰富的语言, 我认为要“解”,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诵读中揣摩品味。

如《秋思》的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 初看平平叙事, 不事渲染, 实则意蕴深长。秋风无形, 却处处可感可闻可触, 一个“见”字, 化虚为实, 化无形为有形, 道出秋天的萧瑟悲凉, 道出游子的离愁满怀。平平淡淡一个“见”字, 却直叩人心扉, 这便是诗人用字的精妙。难怪王安石评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学习这首诗, 我认为可引导学生细品这个“见”字。当学生熟读成诵时, 让他们掩卷闭目, 一边背诵一边品味想象, 把文字再现成画面, 如身临其境。“你见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出雁阵南归、百花凋零、落叶萧萧的情景。“你见不到却能感受到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此细细地品味, 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在诵读中领会意境

每一首古诗词, 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是诗人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但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经常会采用“诗配画”“诗配舞”“诗配曲”等方式渲染气氛, 调动学生的感官, 建立起情感体验, 走进诗的意境。不过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中, 与诗人进行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要反复地吟咏、诵读, 以达到顿悟。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意境, 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控制诵读的速度, 要慢。恰恰是这一慢, 才使诵读者有了时间去细嚼慢咽, 有了时间去品味。正如明代的薛瑄所言:“凡读书须虚心定气, 缓声以诵之, 则可以密察其意。”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何其细腻哀婉的内心世界, 何其深远的意境!若不是“缓声以诵之”, 如何走进这风雪交加的漫漫长夜, 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地缓声诵读,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轻重缓急, 直至熟读成诵, 摇头而歌, 闭目而思, 感词人所感, 伤词人所伤, 引发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师自身的古诗词底蕴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了解历史, 了解诗人, 了解诗词的语言特点, 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 对古诗词诵读的指导才会有一定的深度。而教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丰富的内涵也能感染到学生, 使他们爱上古诗词。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动脉, 领会意境。

但是, 古诗词中有很多好的东西, 绝非在年少时就可以完全领会的。等读的东西多了, 人生阅历丰富了,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忽然领悟到某句诗的真正内涵。又或许, 对某句诗的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变化。所以, 对于领会意境, 教师只可适度点拨, 不可强求。

四、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 是一个人语文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感悟。培养语感不是靠教师反复讲解就可以做到的。诵读, 便是一种最有效的语感训练的手段。古诗词是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 有着铿锵的节奏、精练的语言、丰富的蕴涵。让学生大量诵读古诗词, 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发展语感。

语感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要在古诗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诵读实践的机会。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应根据所教诗词的特点, 选取适宜的诗词进行拓展积累。如学了张籍的《秋思》, 就可以引入孟郊的《归信吟》, 反复诵读, 创设“书去魂亦去”的情境, 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又开封”这一细节所包含的深切思乡之情, 又达到了拓展积累的目的, 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也可指导学生诵读自作自填自改的“古诗”, 必定引起学生极大的诵读兴趣。如《秋思》, 有的学生将它改成了三言诗:“洛阳城, 见秋风, 作家书, 意万重。恐匆匆, 说不尽, 临发前, 又开封。”如此适当增减一两字, 便作出新的“古诗”, 再美美地读一读。虽然这比原诗逊色不少, 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趣味却陡增, 还提高了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样的拓展诵读, 也不妨一试。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读后感 篇5

天津二管 刘洪文

最近有幸读了一本书,书名为《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谈这个前,我曾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公司应聘,经过交谈,老板觉得这个人能力一般,并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此时,这个年轻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小锤子,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道别。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这个人。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由此可见责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素质,是左右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条件,更进一步说,责任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能力。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和立场上,着重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明确提出了责任就是对工作的圆满完成,就是对职位的坚守,责任胜于能力,同时,责任又是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

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如果想做好都需要有责任心,尽心尽职地工作,百分之百地对自己行为负责。有责任心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就算是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也很难把事情做到很好。我觉得有了责任心,才会把事情做好。读完这本书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大于能力,小事决定成败对小事负责,小事成就大事工作之中无小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

七分礼仪三分酒 篇6

一支真正的好葡萄酒,是酿酒大师们与大自然默契配合,历经至少十年萃取的自然生命的瑰丽精华。面对它,我们无法不充满敬意——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去对待它,优雅地享用它,正是品鉴葡萄酒的妙处之一。因此,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饮用葡萄酒,优雅得体的举止和饮用方法,比对酒本身的鉴赏力更为重要。西方饮酒礼仪的缜密程度,比起高尔夫对礼仪的要求也不逊色。

开酒

开酒,绝不仅仅是“打开一支酒”那么简单。优美的开支过程,是一种肢体艺术。

开酒时,先将瓶身擦干净,再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着支口凸出的圆圈状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转动酒瓶,因为可能会将沉淀在瓶底的杂质“惊醒”。

除封后,将瓶口擦拭干净,开瓶器的尖端要插入软木塞的正中心,顺时钟方向缓缓旋入,记得要留下一环,因为如果螺丝钻穿木塞,会将软木屑洒到酒内。

钻到合适的位置后,将软木塞轻轻上提——注意,不是拔,是轻缓的“提”。等到软木塞感觉快提出时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轻轻晃动或转动,轻轻地、安静地、有气质地拨出木塞。再将瓶口擦干净,就可以倒酒了。

醒酒

一支好酒,就像传说中的睡美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她的苏醒。年轻的酒,醒酒的目的是散除异味及杂味,并与空气发生氧化;老酒醒酒的目的是使成熟而且封闭的香味物质经氧化发散出来。

正确的醒酒方法是把酒平稳、缓慢地注入醒酒器中,把沉淀物留在瓶底,并增加酒液与空气的接触面。至少也应该倒一些在杯子里,然后轻摇。这个时刻,你可以享受到沉睡在酒中的果香、花香、醇香逐渐苏醒的全部过程。

由于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一般都在10-18℃之间,需要醒酒的葡萄酒,醒酒的时间都长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所以醒酒时的室温也应该尽量保持在这个温度区间。

佐餐

葡萄酒同样也需要“下酒菜”,只是要求更为精致,在搭配上也特别讲究。

事实上,葡萄酒历来是作为佐餐饮料而存在的。有句老话叫“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基本还是比较准确:在喜庆家宴上吃鸡、牛肉等红肉时,一般都要搭配饮用干红葡萄酒;干白酒具有新鲜幽雅果香及酒香、细腻、醇正、爽净的特点,在吃各种海鲜、鲜贝、大虾、螃蟹以及各种名贵鱼时,更能突出各种菜肴的风味;冰酒,晶莹透彻,果香幽雅芬芳,口味香醇甜美,甜而不腻,酸而不涩,与海鲜、鲜贝、大虾、螃蟹等搭配时,口味极佳。

上酒

旅途中,我们会对单一的风景厌倦。一场华丽的葡萄酒宴,就像一场品酒之旅,合理的搭配和上酒顺序,会让这个旅程更加美妙,一般而言: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陈酒;先上淡酒,后上醇酒;先上干酒,后上甜酒;酒龄较短的葡萄酒先于酒龄长的葡萄酒,是比较科学的。

敬酒

毫无疑问:敬酒时刻,是展现饮者风度、礼仪的最佳机会。

宴会开始前,主人先给客人斟酒,以示礼貌。斟酒时不宜太满,以3/5为好。

宴会进行中,主要做到“献、报、酬”。“献”指主人先敬酒于宾客;客人饮毕后需回敬主人,此为“报”;然后为劝客人多饮,主人必先饮以倡之,此为“酬”。

干杯时要碰杯,而且要碰出声响来。每逢碰杯,主宾均要站起身来,面向对方正视,才算礼貌,否则为失礼。还有一个礼俗即是酒后吃饭,主人一般在旁陪饮,主人即使不喝酒,也不能先客而吃饭,否则为失礼。

三分文章七分读 篇7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表达能力,乃至对于各科的教学都有极大的帮助。

书不仅对我们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初中语文《藤野先生》,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通文字,通过读发扬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傻二哥》一文),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于课堂所学外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去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绘的海睡图与海醒图,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

现在不少语文教学只注重学生的考试能力,不断地强化训练,把学生当作一部考试机器。所谓语文者,语言与文字也。语文学科本来就是工具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分别教给学生以真、善、美。但现在语文教学则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技教育),而往往忽视语文的文学性、社会性,这种单腿走路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只懂考试,却缺乏语文的文学功能、社会功能的能力,造成了学生的营养不良。这种教学学生考试成绩可能提高了,但他们的整体素质却下降了,道德水平下降了,社会责任感不强了,产生这样的后果跟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做法是,语文教学在强调语文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别忘记语文的文学性、社会性,文学性是教学生如何理解、鉴赏文学,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从文学中不断陶冶性情,加强修养,还可以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

语文教学除了它的实用性、文学性之外,其社会功能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孔子特别强调文与诗的关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志之所至,诗之所至,礼之所至;礼之所至,乐之所至焉”。所以,语文教学与伦理道德的培养是不可分开的。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语文教学诗文可以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的。学生通过学语文,不但可以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应该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上一篇:XML数据源下一篇:广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