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效率管理

2024-07-19

化学教学效率管理(共12篇)

化学教学效率管理 篇1

如何美化化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师德美

化学教师的师德美首先表现在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上。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引路人,你的一言一行如果倾注了对学科的无限热爱,必然就会在学生身上折射出动人的化学之美。

其次,化学教师的师德美还表现在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上。要敢于和善于向学生表达内心情感,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坦率、乐观、愉快的心情,会深深地感染学生,而学生好的心情可以加强对所学化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教师的师德美还应表现在自己的言行上,这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行唤起学生的求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美

1. 科学性

任何美的语言都以科学性为前提。化学教师语言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而规范。准确就是指正确地使用化学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除遵守普通活的规范外,还应遵守化学用语的规范。

2. 情感性

初中化学教材中多处提到了化学家,教师应抓住讲授化学家超人的智慧、执著的追求的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性教育。

学习碳酸钠这种盐时,介绍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1921年10月,农民出身的他在美国刚刚获得博士学位,就满怀报国之志回国创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制碱新法———“联合制碱法”,结束了当时由美、德、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和荣誉。通过这样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形象性

形象性的语言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初三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逻辑思想能力还较欠缺。对于那些较抽象难掌握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在使用实验、多媒体、电化教学等手段的同时,辅以形象性语言,引导思想,化难为易。

在讲授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知识点时,沿用课本上的两液体相混合,混合后的液体总体积不等于原来两液体的体积之和。这个实验虽然精确,但实验现象不明显。我在授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在一立方米的碎石上,倒入一立方米细沙,然后测量混合后的总体积,会等于两立方米吗?为什么?”学生略加思索,马上可回答:“不等于。因为碎石中有间隔,有些细沙漏到碎石的间隔中去了。”通过这个粗略的比喻,可具体、通俗地类比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深奥道理。

4. 趣味性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语言的趣味性可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亦可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共鸣,使师生的思维同步,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变得轻松愉快。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金属钠和氯气化合形成氯化钠,学生较难理解。如果把氯原子和钠原子比做热恋中的男女双方,就大大降低了理解坡度:“钠原子给予电子,愿意‘嫁’;而氯原子接受电子,愿意‘娶’。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一见钟情,所以婚姻基础牢固,婚后生活稳定———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效果不言而喻。做H2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氢气再加热,实验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再撤氢气,否则会带来安全隐患,学生对此往往容易忘记,记忆不牢固,这时可幽默一下:“酒精灯个子小,肚子大,胖乎乎的,好吃懒动,总是迟到早退。而氢气却轻巧勤快,总是早出晚归……”———效果不言而喻。

化学研究的物质世界,其变化丰富多彩。如果都是善于用趣味性的语言,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建立“概念的最近发展区”,则对于学生建立概念意义重大。如果面对如此精彩纷呈的化学世界,教师的脸上总是肌肉紧绷绷,语言干巴巴,自然也就无法吸引学生,长此以往,师生间难沟通难融合,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既无味又无奈。

三、实验美

化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学科,与课堂上化学实验能产生许多美妙的现象有关。教师严谨、规范、熟练的操作美,加上实验出现的现象美,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化学实验美。化学实验美,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某些化学知识的理解。

上绪言课时教师表演用喷壶喷写红色的“欢迎大家学习化学”的字,或者表演“小猫捉迷藏”、“无字密信”、“玻璃棒点火”等有趣的实验,可以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讲授分子基本性质时,选用以下实验:先用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花团缠绕在细铁丝上,组装成一株“铁树”,然后准备一只装有浓氨水的烧杯,二者一起被倒扣在一大烧杯中。一会工夫便可观察到,“铁树”慢慢地盛开起美丽的“红花”。通过这种化学实验的视觉美,再加上教师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分析,学生不难得出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等有关分子基本性质的抽象道理。

化学教学效率管理 篇2

【关键词】 提高 化学课堂 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那种依靠补课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反了新课程标准,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笔者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它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

其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并通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

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意义。

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

有些教师准备一次教案用几年是不妥当的,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地变化,教学的难点、重点及讲授方法、手段也可能做某些必要的调整。

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认真备课。

本人从教化学十几年,一直把备课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从不不带教案上课,从不用老教案。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实验、备练习、备作业、备板书等。

二、教师要运用好语言和板书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

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

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

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

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求教师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声音响亮,精神饱满,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

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并用彩色粉笔画出关键字、词。

如在板书缓慢氧化的概念时要用彩色粉笔在氧下面做个记号,提醒学生不是氧气;板书原子概念时要用彩色粉笔在化学变化下面做个记号,提醒学生不是物理变化或变化等。

三、教师要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第一次注意力集中只能持续十几分钟,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

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同时注意讲练结合。

学生在“讲—练—讲—练”交叉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选题很重要,我认为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

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个重、难点。

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好的作用。

四、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但是,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能脱离教学标准的要求,脱离教学标准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重点,从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为此我认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新课程准标,我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标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出了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新课标展开,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教学目的。

作为教师,我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

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查阅、讨论、交流、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五、教师要注重培养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自己的“爱心”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热爱教师所讲的课,听从教师的教诲,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教师要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

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化学学活学透。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化学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

另外讲完每单元后,进行一次一节课或半节课的小测验,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题中去,把知识转化为分数,让学生感觉到学到的化学知识是有用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七、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

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八、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

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使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示、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结构,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现行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教师要重视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是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作业讲评是批改作业的延续,高质量的作业讲评,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批改记录、讲评计划及注明详讲、略讲与不讲,善于捕捉典型的错误和代表性题目。

例如有些是书写习惯的错误,讲评时只要稍为指正即可。

而有些是知识性或方法性错误,则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属于详讲。

总而言之,属于共性或知识性的错误应该详讲,属于个别或习惯性的错误应该略讲或个别指正。

十、教师要重视课堂小结 化学课教学小结,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环节,它是一节课的“眼睛”。

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就要使“课堂小结”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使其体现一节课的重点,烘托一节课的高潮。

我的化学课小结既有学生的,也有教师的。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归纳出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概括组织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简明扼要地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掌握。

以上是本人在化学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41-01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启蒙阶段。学好这一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叩响化学知识殿堂的大门,开始奇妙的化学之旅。然而,从学习内容上看,由于初中时期的化学知识较为基础,因而琐碎、繁杂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学生来讲,一些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化学概念非常抽象,接受起来自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呢?本人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中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并逐渐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学,因此广大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同时,对于化学学科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教师更要精心设计,多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下工夫,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不必急于对学生讲授新课,相反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只要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进而为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供助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动力、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从知识的价值角度创设教学情境。调查发现,学生对有价值的事物,特别是新生事物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般比较感兴趣。而化学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价值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研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进行联系,创设让学生能体会到所学内容价值意义的教学情境;2、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创设情境。学生的情感是广泛的、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情感;3、从知识迁移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中学化学中有些概念或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与现实生活也难于直接联系,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从概念或理论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入手,通过比喻、类比、课件模拟等方法将知识进行迁移,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应用。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

三、改进实验,让实验持续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现象的效果;还经常就某个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持续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并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实验技能、参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学,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应该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锲而不舍地注重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得以充分全面成长,成为人格健全、有信仰、有灵魂的人。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充分准备,做好演示实验;其次,对实验形式加以变通,增加实验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另外,重视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微型化,这是21 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布置给学生并跟上相应的监督反馈措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加强交流,触动学生心底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多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点拨和启发,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过少,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偏见,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往往会不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就会对这化学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与尽量多的学生沟通,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篇4

一、教的方面, 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条理清晰, 注重细节

(一) 讲清每个概念

初中化学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而这些概念有的又比较抽象, 每个概念, 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 因此把概念讲清楚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 注意概念的意义, 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概念中的每一个关键字、词、句。

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中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那就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改变”而不能受实验的影响变成“加快”, 还要强调“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 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做每个实验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考虑到每个细节。如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的装置, 使用的药品, 反应的条件, 要边做实验边讲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及应注意的事项, 再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万一出现了实验失败的情况也不要敷衍过去, 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找到解决的方案, 尽量在课前多做几次, 选择实验现象最明显、操作最简便的方案来。

(三) 化学用语要准确清楚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 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达到会写、会读、会用, 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 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在教学中应该分散难点, 要有计划地进行, 循序渐进, 反复强化练习, 教师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如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盐的溶解性等。书写要规范, 如元素符号中易错的大小写字母, 化学方程式上的反应条件等, 灵活应用。

(四) 例题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尽量新颖富有趣味性

课堂上的例题, 一要有代表性, 代表某种类型, 代表某种类别;二要有针对性, 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个概念或某项技能, 或纠正某种错误;三要题型新颖, 富有启发性, 并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在讲解例题时, 要注意到不同程度的学生, 根据学生实际做到精、中、慢。

二、学的方面, 要引导学生听课用心积极思考

教师讲得好是基础, 但教不是目的, 也不是归宿, 学生学好才是目的和归宿。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多边过程, 学生学习才是教学的关键点。因此, 教师心理要时刻有学生, 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清楚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不同, 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 从一字一词一句抓起,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科学知识, 一定要认真;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 课中注意听讲, 从理解入手, 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二) 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拓学生的思路, 把“讲懂”变成学生“想懂”,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 注重技能培养, 使学生学会取巧, 变巧为快, 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在讲授知识时, 联想前后知识, 比较相似概念, 使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

(三)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化学教学中, 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 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典型示例介绍他人学习经验或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一些学习的方法, 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强化记忆

理解可以强化记忆, 记忆则是运用的基础。要加深记忆效果, 应当做到:

(一)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知识的层次要点, 加深记忆

如:“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 可分以下几个问题理解: (1) 一定温度; (2) 饱和状态; (3) 100克溶剂; (4) 溶解的质量。其中 (1) 、 (2) 、 (3) 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4) 是结论。

(二) 突出知识中关键字、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中, “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是阐述基本特征的字词, 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

(三) 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 形成知识链、知识网

介绍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时, 以生成物中有盐为中心, 归纳出10个方面的反应。在归纳时, 教师应有意地渗透物质的分类, 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物质的类别及名称, 帮助学生记忆。

(四) 通过实验来加强记忆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理解, 能加深记忆。

怎样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5

关键词:提高 课堂教学 效率 课堂效率就是在一堂课内,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

老师在一堂课内所传授的知识,全体学生都弄懂了并能够运用,这堂课的效率就高;大部分或一部分学生没有弄懂,需要另花时间给学生补课,学生才能弄懂,这堂课的效率就不高。

课堂效率既反应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决定着整个教学质量的好坏。

低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苦了老师、也苦了学生。

新课程实施以来,九年级化学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教学内容比以前丰富、知识却比以前更浅显,而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却与老师所期望的结果相违背,让部分化学教师感到盲然。

笔者认为这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老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我们教师,首先要能把握好教纲要求、熟知教材章节重点难点、捕捉教材内容编排的出发点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有一套与教材相吻合、灵活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用我们教师的教来激活学生的学。

怎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机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有不断更新的教学形式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也就意味着要不断的改变和革新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绕教师转,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究,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其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在各种教师用书、师资培训教材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学是内因,教是外因。

九年级化学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知识规律性强,教学中要善于教会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知识的规律性,自己做实验和写实验报告。

如教材第五单元中《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在编排上作了新的设计,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先讲、学生再做实验的教学程序,而是学生先预习并综合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直接在实验室、从提供的仪器中选取并动手组装制取co2气体的反应装置。

既能促进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又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好奇、引导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很好发挥出来,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喜欢年轻漂亮、慈祥而又和蔼可亲的老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是一种美;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时要像关心儿女一样的关心学生,这才是一种永恒的美。

它可以帮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做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直观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是研究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质及其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阅读、探究和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讲授化学课的重要方法。

化学教师在化学课上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挂图、模型、录像、实验装置等直观手段,可形象的展示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其构成;如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肉眼看不见,要靠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在立体空间想象中去领会,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就容易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对上述三种粒子的有关概念模糊不清。

教学中借助挂图、模型、录象动画,效果比教师过多的讲述好得多,又便于学生对概念的区分。

其次是能更多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再现化学变化过程及其反应原理。

如:在向学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时,借助flash动画演示化学变化过中分子分开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学生可看到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开阔学生的视野。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实验课。

在实验课上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验,还要指导学生预习有关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实验的结果,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增加学生课堂活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教材中有部分课题内容中的概念少,理论性不强,如《空气》、《保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课堂教学中,我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了拓宽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探究性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学习法,三个或四个人一个小组,分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也可根据教材知识自拟题目进行讨论。

每次讨论结束后,或每组代表呈述讨论结果、或小组间相互交流意见。

采用小组学习法,可以使同学相互启发,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同时小组相对落后的同学也能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学生理解知识更全面,认识规律更为深刻,有利提高整体课堂效果。

五、启发式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是:启是指教师的引导、激励,发是指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复习、导入,还是中间的讲授过程;不论是讲解还是做演示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激起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争论。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导入新课时提出了下列问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在质量上会有什么变化吗?用问题激励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分小组做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发现结论、得出问题的答案。

(2)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演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从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改变进行分析,学生能很快得出正确结论。

稍加引导学生又能知道:(3)能否用这一定律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这样既能使教学过程显得相当紧凑,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走出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新编化学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来自生产、生活和自然现象等实际方面的内容。

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尽可能联系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如组织学生参观了自来水厂的自来水生产流程,认识水的净化过程。

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又能无形中树立学生珍惜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情况进行考察,了解产生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止污染的一些措施,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从教材编排的目的出发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再是了解日常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小常识,如:用醋酸除水垢、石灰浆粉刷墙壁。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增加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化学教育 篇6

关键词: 化学教学;提高效率;优化教学

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中学化学课堂也不例外,作为化学教师也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不仅仅是知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积极倡导教师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想法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向课堂要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自己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所得到的收获,拿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以飨读者。

一、激发兴趣势在必行

新课程标准一再进行强调,要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性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化学的热情和信心。作为化学教师,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水到渠成。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一点,努力让课堂生动活泼,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比如在新课学习之前,可以巧妙地用有趣而适宜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氧气》这一课时,可以先用一个谜语来引入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学生对猜谜语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这样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自然会提高的。

有些知识本身没有什么趣味性,但又很重要,需要学生牢固掌握与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让学生记忆化合价,对于这一块的知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记忆却是一个大难事,经常会记乱,记混,这个元素的化合价,按在那个元素的身上。这时我们就可以展开比赛的形式来让学生记忆。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然后开始进行比赛,相同时间内,谁记得最多谁就获胜,在这样的刺激下,所有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开始记,这样一来,记化合价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而成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记得特别认真,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记住了那些元素的化合价,而且还特别牢固。

二、巧设情境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化学知识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会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切身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无处不在。我们所学知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来应用,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并且新课程改革理念也一再强调,学生学习化学要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并主动地用化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具体问题,这才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真谛。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实际问题,来让学生学习化学,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宏观调控赢在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在课前要好好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精讲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只有这样该才能真正创造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除了精讲还要精练。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练要做到精练,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练习,要选择学生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去练习,并且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练习方式,不要单一的只是一种练习方式,那样学生会有一种逆反的心理,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

四、突出主体让学生尽情飞舞

大多数的教师普遍认为,讲课时讲得越细学生听得越明白,课堂效率也会越高。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学生懒得动脑筋,养成坐享其成的坏习惯。教师只是在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没有思维的启迪,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了。这样做不仅仅耽误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反而还助长了学生不良习惯的滋生,降低了课堂效率。其实课本上的大多数知识学生通过自学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要教师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地方教师不要讲解,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能理解的地方,教授也不要做讲解,那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学生不能自己理解的地方,教师再作讲解。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给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师应该给学生搭建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才能让他们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就要我们从平常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认真备课,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跨越数字鸿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

[2] 言教.电教手段与教学效率[N].团结报,2003

[3]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N].中国教育报,2004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篇7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探究、交流和体现。因此, 要建立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学相长的新观念, 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关心、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学生喜欢你, 喜欢你的教学, 愿意配合你,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将情感投入化学课堂教学, 学生才会愉快、主动、高效地学习。

2.熟练把握教材 , 精心设计 问题 , 鼓励学生 动脑思考 。现代课程观认为,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没有问题存在, 教学就无法进行, 什么样的问题, 决定什么样的思考;而什么样的思考, 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乐于质疑。多表扬, 鼓励学生个性化见解, 从而构建畅所欲言的教学课堂。

3.活动探究 时 , 教师要关 注学生的行 为 , 鼓励、支持 学生, 做学生的助手。尤其是对较少发言、不爱动手操作的学生, 应给予积极热情的帮助, 这样课堂才不会有被冷落、被遗忘的角落, 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二、应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优化学生的学 习方法

适当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改变以往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化学教学的不足。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 画面切换快, 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致使学生做笔记不全, 忽视一些重要信息。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应一方面对重点内容运用不同字体或板书以凸显, 另一方面果断、科学合理, 学会转换, 避免产生“老师跟形式, 上课像做戏, 气氛看似浓, 学生变顽童;走进新课标, 各人展花招, 学生空喜欢, 实在不实在, 老师叹无奈”的现象。

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今后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是所有 内容都能进行探 究模式学习 , 选择适合探究的课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探究, 所探究的内容最好取其中的某点, 或某一片段, 不宜完全放开。

2.探究式学 习不是学 生唯一的学习 方式 , 切不可因 探究式学习而否定接受式学习, 两者需要取长补短, 相互融合。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采取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并不提倡把探究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学也是如此, 有效的化学教学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 不可能所有化学知识都要通过探究方式获得, 不值得。

3.化学实验不是 学生进行探 究性学习的 唯一途径。 虽然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但并非仅仅运用化学实验才是进行探究学习, 因为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4.转变学习方式, 关键在于落实。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 落实课堂。教师要明确自身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利用化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 要注意观察, 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特别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学生, 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 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探究活动中。

三、激活反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激活反馈, 一是指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 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指激活课堂练习形式, 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知识。激活练习形式是激活思维的基础。如何丰富练习形式呢?根据学生求新、求趣、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设计练习形式时引入开放式命题, 如一题多解、一解多题, 开展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 小组间开展趣味性化学小实验, 学写化学小论文, 进行启发思维的探究式练习, 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把产生问题当做一件趣事、乐事来做。同时, 注意练习的系统结构, 使练习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篇8

一、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乐学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 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 让学生很难记住, 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 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 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 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 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 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 应是先通氢气, 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 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 要先撤酒精灯, 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 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 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 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 喜欢动手, 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 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 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 从激发兴趣着眼, 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 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 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 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 乐意学, 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 或者教师放任自流, 学生各行其是, 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 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 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 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 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 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 瞄准学习目标, 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激发思维, 扩大密度, 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 既要配合教材内容, 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 带过一般, 设疑破难, 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 练要练到点子上, 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 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 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 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 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 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 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 知识内容庞杂, 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 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 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 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 区别异同, 进行归纳对比, 形成网络, 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 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 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 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 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 让学生亲自动手, 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 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 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 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 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化学教学效率管理 篇9

一、运用有效教学设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使学生充分发挥探究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 采用少讲精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1.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进行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包括导入环节、学习和探究环节、复习巩固环节。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水平和能力来进行设计, 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积极调动思维, 通过有效思考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2.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 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静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解决。在选择题目时, 教师要注重题目的思考价值, 而不能从量上来进行练习。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过程中, 不是做的题目越多, 他们掌握的知识就多。

3.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能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图形和动态的演示过程来进行展示, 能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感受化学知识, 了解化学分子的结构, 掌握化学反应过程的各种现象。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 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化学知识的重难点, 让学生在视觉和思维相结合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二、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 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教学学习环节来提高每个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获得提高。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小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进行发言, 把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和见解说出来。小组成员在对知识进行多个方面的分析之后, 能深入理解知识, 使他们的化学能力获得有效提高。由于班级中的学生在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 进行分组探究时, 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结组, 使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又有学习较差的学生, 让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都获得进步。在进行小组探究教学时,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 使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能发挥积极主动性, 使探究学习获得实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行有效分组。

在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时,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 使小组中成员在探究过程中能互相帮助, 使每个人都能对知识具有较深的理解, 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提高探究效率。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通过探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使小组合作探究高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不存在教师对他们的压力, 让学生能积极发言, 使比较内向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探究中。在合作探究过程中, 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帮助能力较差的学习, 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促使全体小组成员都能获得提高。

三、加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 或者教师放任自流, 学生各行其是, 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 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 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 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 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 瞄准学习目标, 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篇10

1. 全面理解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 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新课程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敢于质疑, 勤于思索, 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善于与人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在化学学习中,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形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意识。

2.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抓住课堂的导入环节, 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 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思维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使学生投入寻求探索的课堂活动中, 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欲望, 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使师生共同处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 无疑为整堂化学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 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 会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低碳经济、能源危机、新材料、新科学等热门话题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又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以此作为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 在讲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节时, 我以介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有着“光纤之父”美称的高锟博士在光纤研究方面的伟大成就导入课堂。诺贝尔奖是科学界一年的大事, 而获奖的又是一位华裔科学家, 爱国情结自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和高锟博士取得成就的领域又是如此接近, 这就让学生更加迫切想知道:能让高锟博士获得代表科学界至高无上荣誉———诺贝尔奖的“光纤”,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实际教学中, 巧妙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导入课堂, 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3. 化学教学要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 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 进行角色转换, 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 让学生走进生活, 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 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 使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3) 致力于人文关怀, 关爱每一位后进生, 帮助他们, 以达到共同进步。

4.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 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5. 教师要练好教学技能。

5.1 讲授正确, 语言规范简练。

良好的语言功底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化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学科, 首先不能讲错, 如果经常出现口误, 就会令学生对你失去信心, 听课就无法专心。另外最好能做到推导流畅, 过渡自然。其次, 语言 (普通话) 要规范简练, 表达清晰, 语气抑扬顿挫, 充满热情和感染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2 板书精当, 书写工整。

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 表明主次, 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概念或它特征, 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 “五彩缤纷”, 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此外, 板书难免有错漏, 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 错的地方能及时修改, 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 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 应当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同时化学老师也要练就作图的基本功, 学会如画试管、烧杯、酒精灯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装置图, 等等。

5.3 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 规范。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11

(一)、融洽师生关系,关爱学生。

教师关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学生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他们的学习也是有选择的。对喜欢的教师能专心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反之则昏昏欲睡,甚至恶意捣乱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要因为成绩、性别、出身等因素而产生亲疏和偏向。乐于和你亲进、交往。课堂上必然主动参与积极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把微笑带给每一个学生,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待学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喜爱,最后达到使学生乐学愿学,教师乐教喜欢教的良好局面。

(二)、精心备课,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提纲。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

(三)、做好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化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化学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化学教材,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实验现象,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据统计学校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三类化学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常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教师所教学生普遍对生物课感兴趣,测试成绩优良。 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化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最佳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课堂

(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选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最佳的结合点。

找准了最佳结合点,不仅教师所介绍的生活常识被学生所接受,而且会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裨益。

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塑料日记本、活页夹等用品上烫有金字或金色的图案花纹。这金字或金色的图案是用金粉烫上去的。这黄金色的金粉难道是用黄金磨成的粉嗎?当然不是。金太昂贵了,人们绝不会拿它来磨粉用来装饰一般的用品,那么,金粉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原来,金粉是用铜和锌的合金--黄铜制成的。它的颜色与黄金一模一样,在我国汉朝时人民就会制造黄铜了,这就是后人称的“伪黄金”,当时的法律就明文禁止使用。我们知道铜是紫红色的,锌是银白色的,它俩的合金--黄铜,与金子一样黄澄澄、亮闪闪的。人们将黄铜的薄片和少量润滑剂经过捣碎和抛光制成的金粉。金粉广泛用于油漆与油墨中。同学们如何鉴别它们?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利用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实施实效性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把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1.利用导学案的模式优化课堂:

①课前准备: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黑板展示为主。②课堂探究:先根据学案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释疑解惑,让学生自主处理习题,最后小组展示自学成果,以学生讲解为主,老师点拨为辅,体会所学知识的运用。③归纳提升:老师归纳拓展,形成知识网络。④当堂检测,反馈目标的达成度。

2.利用导学案实施构建高效课堂:

(1)课前展示:复习上节课内容,新课的导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准备复习题和设计导言,可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来学习本节知识。

(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新授内容应抓住各环节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备课时设计的问题,采用边讲边实验边练习的手段.用约7-8分钟时间进行针对本节内容的巩固练习及检测,通过练习检测所反馈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综合归类,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进一步点拨讲评,力求自行解决。

(3) 最后用约2-3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小结绝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教师应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记忆、综合和掌握。

(4) 完成知识检测,当堂让学生互相批改,当堂评估本节课教学效果。 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我们化学教师只要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把准主导关系,突出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加灵活的、更富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在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运用情感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篇12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情感因素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与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一种能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情感认知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对其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在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要在课程设置上加以变化,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要注重激励性评价。亦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我们遇到不少学生对某学科有所偏爱,其单科成绩很好,而其他学科则成绩平平;有些学生对某科教师有好感,则他的该门学科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很突出。可见良好的情感是现实学习得以轻松和高效的前提条件。

在当前教学中,由于江苏省现行高考制度的制约,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不如前。为了提高升学率,有些学校甚至限制学生选修化学,导致学化学的学生比例直线下降,有的学校甚至为0。高考改革后,虽然选修人数略有上升,但也寥寥无几。为了改变此被动局面,化学教师应该使出浑身解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此目的,我认为运用情感因素为上上之策。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主动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动学生的心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另外,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的情感、教师自身的品行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人格吸引,去创造一种舒适、宽松而又有动力的学习气氛。在融洽的气氛中,师生之间便会形成相应的情感,如亲切感、期望感等,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感染,将自己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同时,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在他们的语言、动作中流露出来,形成“爱生—尊师”的双向良性反馈。这样通过课堂的情感交流,学生势必将对老师的爱“移情”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来。这种自发的学习动力所产生的效果,是任何说教、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二、利用教材的内容,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每一位教师都要言传身教,都有责任当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化学教师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门学科的特点,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可借助教材中的情感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做,不仅可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育、发展。

例如,在讲到碳酸钠的侯氏制碱法时,教师可以介绍侯德榜发明此法的时间、缘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心。再如,在教材中每当遇到到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内容时,教育学生的好机会就出现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居室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现实问题,倡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等,以此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去卖,所得的收入纳入班级的正常开支。这一举措不仅能使校园卫生得以改善,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一举两得。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所要求的情感目标,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所学内容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将平淡、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借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从而促进他们心智的发展。

三、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并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同时因势利导,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除了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外,还要借助于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教学目的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教师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时,再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探索CH3COONa的水解过程:CH3COO-与H2O电离产生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引起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使溶液中[H+]<[OH-]。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NH4Cl等其它类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盐类的水解实质。这样的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另外,多媒体的应用也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轻易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涉及到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危险的实验,它有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难以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

上一篇:综合治疗法下一篇:光缆线路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