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法

2024-07-19

综合治疗法(共12篇)

综合治疗法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褥疮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50例褥疮治疗的方法, 采用理疗+湿润烧伤膏+改善循环+护理+换药和 (或) 植皮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0例, 均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湿润烧膏外用+红外线外烤, 同时加强翻身护理和改善循环的方法处理, 必要时进行植皮,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运用换药、理疗同时使用活血化瘀和外用湿润烧伤膏可以使褥疮加速愈合。

关键词:褥疮,综合治疗

褥疮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多见于高位截瘫、昏迷、肢体活动障碍等患者, 住院时间长, 处理比较复杂, 由于褥疮系压迫所致, 愈合缓慢。在此笔者将我院近10年来治疗50例患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最近10年来收治了50例褥疮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13岁~90岁, 脑血管意外和脑创伤23例, 强直性脊柱炎4例, 脊柱骨折15例, 腹腔肿瘤转移致双下肢瘫痪2例, 老年痴呆10例。面积最小为直径2 cm, 最大为整个背部, 分割成大小约30 cm×30 cm的褥疮3个。浅者为2 cm, 最深者达髋关节, 致髋关节外露。创面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36例, 溶血性链球菌生长10例, 真菌生长2例, 大肠杆菌5例。背部褥疮13例 (其中3例合并大隆部褥疮) , 大粗隆部16例, 踝跟部2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0 d。

1.2 材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清创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换药, 同时行红外线灯外烤或风筒吹干, 待创面比较干净时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 换药, 较小的褥疮经过换药即可治愈, 面积大者或累及关节者则在肉芽生长新鲜时植皮或行带蒂肌皮瓣植入术。期间要求每2 h翻身和褥疮周围按摩1次, 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2 结果

直径小于5 cm, 未累及关节者经过常规清创换药+湿润烧伤膏外用+红外线外烤, 同时加强翻身护理和改善循环, 即可治愈, 无需植皮, 治疗时间平均为20 d。面积较大或累及关节腔者则在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后植皮或行带蒂肌皮瓣植入, 治疗时间平均为50 d。

3 讨论

褥疮又称压疮, 是由于受压时间过长, 组织缺血所致, 且其多发生在老年患者, 因长期卧床, 身体条件差, 血液循环不良。因此其换药和一般伤口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单靠一般方法去换药, 时间长且效果差, 甚至有些迁延不愈持续数年之久, 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患者本身也易造成营养消耗, 有些患者合并感染后可以成为死亡原因。

本组病例对部分较小的褥疮采用MEBO换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原理有:MEBO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黄柏内脂、蜂蜡及植物油等, 是一种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有机混合物, 具有熔点低、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其表面活性物质是起治疗作用的关键物质, 它是由亲水基性基团和亲油非极性基团构成。表面活性剂有增溶作用, 可使褥疮创面的细菌、酶、变性蛋白等被溶解, 并吸附络合形成液态。基质的疏水作用与亲水作用相反, 平时维持平衡状态, 一旦失去平衡则冲破膏态药膜而渗出, 形成主动引流, 待温度下降后, 膏态重新封闭, 循环往复, 直至药物耗尽而清除。MEBO既有祛腐生肌作用, 又能湿润保护创面, 有利于创面的上皮化[1]。

在应用MEBO的时候, 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在应用前必须要按照常规的方法换药, 先将坏死组织清除, 待创面较干洁时再用MEBO; (2) 每次换药时必须注意创面或溃疡内的分泌物要用干纱布轻轻地沾掉, 切不可过大地用力, 尤其注意的是创面或溃疡内有一层黄色的物体, 这是MEBO形成的药膜, 毛细血管先是沿药膜延伸, 至中间处相交, 形成毛细血管网, 然后上皮再沿药膜和毛细血管网延伸, 最终将创面和溃疡闭合, 所以其不是脓苔, 切不可误认为是脓苔将之擦掉, 否则将影响创面的愈合。按这种方法每日换1~2次即可。在换药的同时要注意每1 h~2 h翻身1次, 同时要在创面的周围进行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我们还要求创面或溃疡要用红外线灯照射, 每日2~3次, 每次持续约半小时, 或者用风筒保持吹干, 但需要提醒的是发生褥疮的患者往往是局部或全身感觉比较差的人, 所以在照射或吹风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烧伤。在局部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全身应用复方丹参或血栓通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经过上述处理以后, 大部分较小的创面或溃疡可以愈合。如果创面确实很大, 或累及关节腔者, MEBO可以加速肉芽生长, 如确实难以愈合, 则在肉芽生长良好的情况下行植皮或带蒂肌皮瓣植入术, 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怀远.浅谈湿润烧伤膏作用机理的微观学说[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3, 5 (2) :9

综合治疗法 篇2

一、有钱没时间:排毒+温灸+肠道养护

排毒:一月一次,一次24小时。

温灸:一个星期一次,一次只需1个小时。

肠宝:在减肥中或减肥后的生活中遇到喝酒、应酬、抽烟、熬夜等随时补充。

二、纤体塑型:磁疗+温灸

磁疗:调节亚健康的同时收紧效果也非常好,普罗缇磁力养生减肥。不用任何手法,产品,只需我们的磁针。温灸:解决局部湿寒“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

三、身体亚健康状态较重者:排毒+磁疗+温灸

排毒:清理为先,调理为后,慢病快治。

温灸:做药物辅灸,升阳固脱,辩证论治。

磁疗:身体健康了,代谢正常了,病症去除了,人体自然就不会发胖了。

四、产后肥胖,身体多虚胖:排毒+磁疗+温灸

因身体在怀孕期和哺乳期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营养过剩,身体会发胖,产后肥胖的客户先排毒再做肥胖治疗是最好的。

女性在怀孕期、生产期、和哺乳期对身体的消耗是很大的,所以身体有很大亏虚状态。综合治疗肥胖磁疗+温灸:可以调节身体的湿寒、代谢等问题。

饮食疗法:可以均衡身体的营养,治疗产后身体的虚弱。

心理疗法:帮助新妈妈解除心理障碍,变得更健康和快乐。

普罗缇综合治疗是对产后配胖患者最健康的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温馨提示:产后肥胖的客户因身体处于恢复期,一定不要随便减肥,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无法祢补。

五、青少年肥胖

青少年都会很喜欢普罗提综合治疗肥胖,因为无痛苦、不针灸、不吃药、不节食,效果好,不耽误学习,健康而且增高。身体好,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才会更好,有专家认为:“肥胖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普罗提提示家长朋友:重视青少年肥胖!孩子有健康,才有未来!

六、老年人减肥

综合疗法治疗常见运动损伤40例 篇3

[关键词] 运动损伤;综合疗法;中药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73-02

近年来我国提倡全民健身,但有些运动如体育锻炼、体育比赛和运动员的大强度训练会导致损伤,以对抗性、强度较大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导致的损伤比较常见,且多在踝、腕关节、大腿前(后)肌群、腰、膝处等部位损伤,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综合疗法对常见运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80例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6~47岁,平均(26.05±2.48)岁;病程1~15 d;以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壮年损伤居多,14例腰扭伤,5例踝关节扭伤,5例大腿后肌肉拉伤,5例膝关节损伤,4例梨状肌损伤,腕关节等其他部位软组织损伤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9~46岁,平均(26.31±3.02)岁;病程1~18 d;10例腰扭伤,8例踝关节扭伤,6例大腿后肌肉拉伤,5例膝关节,5例梨状肌损伤,腕关节等其他部位软组织损伤6例。患者损伤后出现局部出击疼痛、肿胀甚至瘀血,严重影响正常学习与工作。部分患者经X线片检查结果可排除骨折、韧带断裂的可能。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损伤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电针配合通络方治疗常见运动损伤,首先采用针灸加威灵通络方外敷:为便于归经和合理选取穴位,针刺前细心检查患者的受伤情况,明确受伤的位置,按损伤部位在经络循行线上视损伤范围大小循经取穴,每次取5~8穴。针刺阿是穴,均朝向压痛点针刺,进针得气后,电针治疗仪连续波15~20 min,频率1~1.3 Hz,以患者耐受度设定强度。远近搭配选用一些“特定穴”;根据经络、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法行针,留针30 min,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1次/d,5 d为1个疗程。各部位运动损伤取穴方法见表1。

第2步,在治疗5 h后使用通络方外敷伤处,通络方成分主要由威灵仙、血竭、乳香、红花、没药、生草乌、三七、生川乌、透骨草等组成,将这些成分研磨至沫状,并用姜汁和蜂蜜调和。

对照组40例患者只单纯采用上述针灸疗法。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记录结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1]

痊愈:患处肿胀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 患处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按压有轻度疼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处肿胀疼痛减轻,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胃癌效果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消化科收治的45例老年胃癌患者,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70~85岁, 平均年龄 (76.5±8.6) 岁。饮食无关的上腹疼痛15例 (33.3%) , 恶心呕吐10例 (22.2%) , 嗳气、胃酸反流15例 (33.3%) , 呕血、黑便5例 (11.1%) 。经过胃镜检查后确定病变部位, 其中位于胃窦10例 (22.2%) , 胃体10例 (22.2%) , 胃角15例 (33.3%) , 贲门10例 (22.2%) 。胃镜下组织形态Ⅰ型 (隆起型) 6例 (13.3%) , Ⅱa型 (浅表隆起型) 8例 (17.7%) , Ⅱb型 (浅表平坦型) 8例 (17.7%) , Ⅱ型 (浅表凹陷型) 10例 (22.2%) , Ⅲ型 (溃疡型) 13例 (28.9%) 。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管状腺癌11例 (24.4%) , 黏液腺癌13例 (28.9%) , 乳头状腺癌9例 (20.0%) , 印戒细胞癌6例 (13.3%) , 未分化癌6例 (13.3%) 。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 , 切除癌灶周围相当的正常胃壁。癌灶位于胃窦部附近时选用远端胃次全切除术, 癌灶位于胃底或贲门附近时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若癌灶位于胃体或底体部时使用全胃切除术。

1.2.2 观察组

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早期胃癌根据肿瘤侵犯深度采用内镜下手术;局部进展期根据肿瘤侵犯深度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化疗再手术, 根治性手术成功后出现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 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制定个体化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方案;复发和转移性胃癌患者采取内镜下激光观察、氩气刀、电凝烧灼和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1.3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胃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拟定标准。完全缓解:自觉症状消失, 客观检查连续三年以上无复发并能参加工作者。部分缓解:凡触及或可以测量的肿块 (包括X线造影所见) 消失或缩小一半以上, 且自出现疗效起维持一个月以上者。稳定:肿块缩小, 但不及一半以上, 能维持一个月以上者, 或症状明显好转, 客观指标检查稳定, 维持半年以上者。发展:肿块或X线表现无改变或恶化者。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 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汇总, 使用S P S 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资料为等级计数资料, 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均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由表1可见,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3, P<0.05) 。

3 讨论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 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一般来说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 而胃体部略少, 会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范围。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是由原始新生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而成, 生长及死亡均受机体严格调控, 不会出现疯狂生长的失控情况。各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原始新生细胞中, 大多数情况下原癌基因不表达则不会发展形成胃癌细胞。但是由于遗传因素, 如有胃癌家族史者, 原癌基因更容易表达;外在致癌因素 (如长期的抽烟、喝酒) 也可直接诱发、破坏胃黏膜屏障, 促使基因突变产生致癌物或诱发癌基因表达, 于是原始新生细胞不能分化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并逃逸了机体的免疫监测, 最终变成癌细胞。胃癌的高危人群:患有癌前病变 (有癌变倾向的良性疾病) 、饮食习惯不良、长期酗酒及吸烟、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心理状态不佳、某些特殊职业 (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及金属行业中等) 、地质和水质含有害物质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2]。

老年胃癌患者对疼痛不敏感, 症状容易隐匿、不典型, 胃癌早期多无症状, 因此不能尽早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 结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对较多, 同时会长期服用多种药物, 胃部的疾病容易被各种已得的内脏疾病和药物的不良消化道症状所掩盖。

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 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手段, 最大限度的抑制或控制肿瘤生长, 大大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3,4]。本文结果显示,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96-400.

[2]廉建红, 王晋芬.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7 (5) :324-326.

[3]张晓梅, 张桂英, 王娟.早期胃癌内镜特点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11) :776.

干燥综合症治疗方法 篇5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要针对其临床的不同阶段,控制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多系统损害。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戒烟酒,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干燥性角膜炎的治疗:用0.5%甲基纤维素滴眼以形成人工泪液,可以使约50%的患者缓解症状,防止眼部并发症。对尚保存部分泪腺功能的患者,用电凝固法闭塞鼻泪管可使有限泪液聚积,缓解干燥症状。可的松眼膏有促使角膜溃疡穿孔的可能,应避免应用。

3口腔干燥的治疗:可用液体湿润口腔,缓解症状;口腔唾液减少易发生感染,常见念球菌感染,局部用制霉菌素。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定期作牙科检查,有助于防止或延缓龋齿发生。可服用溴己新必嗽平16mg,3次/d,有刺激腮腺分泌作用,若腮腺唾液减少,可发生化脓性腮腺炎,及早应用抗生素。

4其他干燥症状的治疗:鼻腔干燥可用生理盐水滴鼻,不可用含油剂润滑剂,以免吸入引起类脂性肺炎,皮肤干燥一般不需治疗,出汗减少者,天热时应防止高热中暑。

5全身治疗:可采用激素与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亦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辅酶Q10、左旋咪唑和胸腺素等,但应注意药物利弊。

激素:病情稳定者,应避免激素治疗,合并各种结缔组织病者为激素应用的指征。可采用泼尼松30~40mg/d,分次口服,缓解后递减剂量,尽早撤除激素,如需要维持治疗以隔天为妥。

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CTX100~200mg/d成人,硫唑嘌呤为100~200mg/d成人。缓解后如需要维持治疗,应选择最小维持剂量。治疗期间每周检查外周血象,如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或血小板低于100×109/L,应停药观察。本病用激素疗效不明显时可加用或改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激活剂:本病可试用转移因子治疗,部分病例可缓解症状,但免疫学指标无变化且有发热反应,辅酶Q10每天5~10mg,肌内注射,部分病例可缓解症状。本病可试用胸腺素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要达到治疗作用,常需治疗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病情进展迅速病例,不能及时控制症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是其最大缺点。因此胸腺素对本病疗效有待观察。本病患者良性淋巴细胞增生如已转变为恶性淋巴瘤时,按淋巴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适当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2片、维生素B6片、烟酸片。

避免使用加重口腔干燥的药物,如利尿剂、抗胆碱能作用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

ACTH开始剂量100mg/d,肌内注射,以后逐渐减量,其总剂量为4000mg。治疗时间共6个月。

癌症,还是综合治疗好 篇6

综合治疗并非是各种治疗手段的任意组合,而是根据病人的状况(包括性别、年龄、个体差异、体质好差等)、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癌细胞发展趋向等,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蝠度地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命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癌症的治疗,现在的手段主要是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过去总认为手术治疗是一种根治性的方法。虽然部分癌瘤单用手术可以得到治愈,但很多中晚期癌症病人,单靠手术常不能防止复发和远处的转移。如果术后能再加放疗或化疗,就可大大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即使是做了姑息性手术的病人,治疗效果也会好得多,生活质量可能会得到明显改善。放射治疗虽能根治一些肿瘤,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辅以其他治疗,疗效可望有较显著的提高。化学药物治疗显然对某些肿瘤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但对多数癌症病人来说,单用化疗仍仅能起到姑息性治疗的作用。化疗药物对癌细胞针对性杀伤作用不强,而全身毒副反应较严重。所以,只有按照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治疗手段,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减少毒副反应,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合治疗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综合治疗中的各种方法,要按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发展规律,有顺序地进行。某些癌症,如皮肤癌,单一的手术或放疗、化疗可取得治愈效果,也就没有必要再用其他方法治疗。但另一些肿瘤,如黑色素细胞瘤、小细胞肺癌、成骨肉瘤或绒毛膜上皮癌。局部手术或放疗都不可能消除癌细胞的远处播散的危险。必须采取化疗、免疫和中医中药等全身性治疗措施,才可能获得根治。还有一些癌症,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本来就是一类全身性疾病,所以化疗就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有时为了改善症状,减少病人痛苦,也可辅以局部放疗。对一些以局部复发为主的肿瘤,如头颈部癌、脑肿瘤,辅助放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愈率。

(2)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一种癌瘤发生在不同人体上,由于体质不同,精神状态不同,治疗后果也截然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癌瘤,也需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趋势,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

多數早期癌症,单纯手术即可治愈,过分的放疗或化疗反而有害无益。患者年轻及病情迅速发展的乳腺癌、胃癌都不宜贸然手术。若先化疗或放疗,待肿瘤相对稳定或瘤体发展得到控制后再手术,常常可以取得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此外还有些晚期直肠癌、卵巢癌、食道癌,先放疗或化疗,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可以提高治愈率。

(3)调动和保护机体的抗病能力,不断提高机体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实施根治性化疗时,需依赖于大剂量的抗癌药物,同时毒副反应也会明显增加。这就必须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采用适量的输血、自身骨髓的移植等,防止感染,减少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某些癌症病人必须切除部分或大部分的脏器,术前和术后都要与病人讲清楚,以调动病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脏器的代偿功能。

(4)对某些不能手术的中晚期癌症病人,可采取姑息疗法,多数肿瘤专家主张先作化疗或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由于放疗后可使血管闭塞,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癌瘤,影响治疗效果,故可适当给予激素及相应的治疗,以提高疗效。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方案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收治患有弱视病症的儿童153例。入选患儿的性别构成:男63 例,女90 例;年龄4~12 岁(4~7 岁91例,7~10岁40例,>10岁22例),平均年龄(6±2.74)岁。所有入选患儿视力均<0.8,并按权威眼疾诊治标准予以确诊,同时已经排除其他器质病变者。

1.2 治疗方法

1.2.1 临床诊断方法:本院所用检查仪器有电脑验光NIDEK(AR-310A型)、综合验光仪NIDEK(RT-600型)以及带状光检影仪器(苏州六六)等。向患儿施行常规化眼检,对首次散瞳者予以0.1%阿托品眼用凝胶,1滴/次,3次/d,持续3d后,再次检测患儿屈光状况,以确诊弱视患例。

1.2.2 临床治疗方法:本次治疗所用仪器有:闪烁增视仪(华亚SZS-23)与广州视正SZ-C(2)至SZ-C(8)系列仪器。按照患儿矫正视力,将其分作轻、中、重三个等级,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此外,检测患儿内、外斜视的病症状况之后,实施综合疗法:(1)遮盖疗法:按患儿年龄及弱视情况选取遮盖方式,对单眼弱视的患儿施行24h遮盖护眼;对双眼弱视但两眼视力相差不大的患儿,不需进行遮盖;对两眼视力差距在2行以上的患儿,每日遮盖单眼(视力较好)4~6h。(2)增视训练:以闪烁增视仪矫正患儿的注视性质,2次/d,并适当锻炼双眼单视的能力。(3)精细作业:让患儿练习穿针、描摹图线、穿珠等精细类作业,每日练习1 次,20min/次。(4)药物治疗:若患儿在遮盖治疗中未得到显效治疗,可予以药物进行配合医治,中、重度患儿服用思利巴。(5)治疗开始后的第1~2个月,检测患儿视力、注视性质、眼位等具体情况,并适时更改治疗策略,而后,每间隔3个月~半年,复查散瞳检影及实施验光检测。

1.3 疗效判定对所有入选患儿视力改善情况进行客观评定,如果患儿视力已超过0.9,代表“临床治愈”;如果患儿视力进步超过2行,代表“临床进步”;如果患儿视力没有变化,甚至出现退步迹象,则代表“临床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治中,有2例(1.31%)属于先天性白内障患例,术后效果不佳;有25例(16.34%)单眼弱视,20例(13.07%)单纯远视散光。本次入选患儿的疗效显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儿童时期的眼疾多表现为视物不清,若眼部视觉发生异常可诱发单眼或者双眼出现病变性的视力减退,并且一时探查不到眼部组织的器质病变根源。经科学检影测试及验光检查后,患有此病的患儿常以配戴矫正眼镜进行增视处理,此时,患儿视网膜组织的中心凹可反映出较清晰的成像机制,是提供弱视诊治的首要依据。弱视病症多发于儿童人群,该阶段患儿的视觉发育易受到外围环境的干扰,此病发作后不容易被及时察觉,因此,有可能耽误患儿的诊治良机[2]。通常而言,6岁以前是治疗弱视的最好时间段,患儿家长应多注意观察其双眼的视物情况,以便尽早察觉弱视问题。

当前,对于弱视疾病患儿,临床上的诊治方式有很多,且诊治工作中的重点是锻炼机体双眼单视能力,通过增强患儿融合机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视力水平。研究表明,运用综合疗法的疗效情况优越于单法治疗的情况,前者治愈率更高[3]。本文中,所有入选患儿都接受遮盖疗法、精细作业、增视练习等多法结合的治疗模式。经遮盖诊疗之后,不仅可以调整并构建患儿眼部视网膜的对应关系,而且还能使其双眼单视能力得以恢复,进一步改善患儿视力水平。不仅如此,通过6h遮盖,还可以获得12h遮盖的护眼效果,该方案除了有利于锻炼患儿眼部依从功能以外,还可以避免患儿因遮盖治疗而出现弱视现象[4]。精细作业的目的是锻炼患儿“手-眼-脑”的协调功能,使其弱视的致病因素得以抑制或祛除,同时提高视网膜组织细胞灵敏性,以增强双眼视力。增视练习可让患儿的旁中心注视归转,逐步转成中心注视,从而恢复完善的全方位视物功能,促使患儿视力尽早被治愈。石蕊等[5]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经综合化、系统化的诊疗后,弱视患儿的视力可恢复至同龄儿童的常规视力功能,并且其双眼单视机体功能也将得到正常发育。本文中,所有入选患儿都接受综合疗法,结果发现低度弱视患儿治愈率为100.00%(37/37),中度弱视患儿为92.42%(61/66),重度弱视患儿为88.00%(44/50)。治疗前、后对比,患儿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林媚等[6]人的观点基本相符。

本文结果表明,将综合疗法运用于儿童弱视的诊治当中,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成效。但是,在治疗期间,所有患儿都要定期入院接受各项复查,通过适时调整其眼镜度数,从而进一步稳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萍,毛治平,谢桂军.多媒体训练治疗与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906-2908.

[2]程娟.遮盖加同视机疗法治疗中心注视性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11-3612.

[3]陈嘉锡,何花,杨红,等.完善相关辅助检查避免儿童弱视误诊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6):693-696.

[4]谢祥勇,詹勇华,何碧华,等.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按摩眼部穴位治疗儿童弱视立体视觉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4):276-278.

[5]石蕊,陈研明,杨乐,等.联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及中心视野检查在儿童弱视综合治疗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24(2):140-14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90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1~67岁,平均44.2±0.5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14.0±0.5年;夜间睡眠时间1~2小时25例,2~4小时20例:入睡困难26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19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4.0±0.5岁,病程2个月~28年,平均14.1±0.5年;夜间睡眠时间1~2小时24例,2~4小时21例;入睡困难27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表现为典型的失眠症状,1周发作3次以上,连续1个月失眠;③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或>70岁;③由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或药物因素等所致失眠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或肿瘤患者;⑥晕针及其他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⑦对安定类药物产生依赖者;⑧全身性疾病如咳嗽、发热、疼痛、手术等患者,由外界环境干扰因素所致失眠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睡前30min给予服用舒乐安定片lmg,每日1次;观察组则采用中药、针刺及耳压等综合疗法治疗,具体如下。

1.3.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中医体质予以辩证治疗,均给予中药内服,每日1剂,分别于上午和晚间睡前30min服用。辨证施治:①心胆气虚型。以安神定志、益气镇惊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联合酸枣仁汤治疗:川芎10g、炙甘草3g、茯神15g、知母10g、生龙齿30g、石菖蒲15g、酸枣仁25g、珍珠母30g、柏子仁15g。②阴虚火旺型。以滋阴降火、安神为主,采用二至丸加味治疗:肉桂3g、五味子10g、麦冬15g、百合15g、生地15g、女贞子15g、合欢皮15g、白芍10g、黄连6g、旱莲草15g。③肝郁化火型。以疏肝泄热为主,佐以安神,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柴胡10g、合欢皮10g、龙胆草6g、生地15g、车前子10g、珍珠母30g、栀子10g、夜交藤30g、香附10g。④心脾两虚型。以生气血为主,兼以补养心脾,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炙甘草3g、酸枣仁15g、党参15g、木香6g、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5g、炙黄芪15g、龙眼肉15g、远志10g。⑤痰热内扰型。以和中安神、化痰清热为主,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枳实10g、竹茹10g、黄连6g、栀子10g、夜交藤30g、陈皮10g、茯神15g、半夏10g、茯苓15g。若有胃气失和证候的患者,可给予保和丸以消导和中。

1.3.2 针刺治疗

取三阴交、太溪、印堂、神门、安眠、百会、内关为主穴,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阴虚火旺者配照海、列缺;肝郁化火者配太冲、合谷;心脾两虚者配足三里、公孙;痰热内扰配丰隆。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入穴,留针30min,每15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均在下午进行。

1.3.3 耳压治疗

根据证型选取神门、胃、心、交感、肝、肾、脾、皮质下等穴,将消毒好的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布上,选择4~6个穴位并于其最敏感处将王不留行籽压上,并嘱患者每日按揉2~3次,每次1~2min,尤其睡前应闭目按揉,直至耳廓产生热感和胀痛。

1.4 观察指标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疗效标准。治愈: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时间增加大于6个小时或睡眠恢复正常;好转:失眠症状有所改善,睡眠时间增加大于3个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任何改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预后情况

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67%,但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4.44%,且出现头晕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失眠即内经中的“目不瞑”、“不得卧”,是基于卫气循行理论进行阐述,卫气夜行于阴、日行于阳,行于阳则阳气盛,行于阴则阴气盛,阳气盛则无法入于阴,阳盛阴虚,阳不交阴,则导致整夜烦扰而无法入眠。换言之,失眠其诱因为阴阳失调、阴虚阳盛、阴不纳阳或阳不入阴[2],故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其治疗的关键。

中药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基本思想,通过分证施治从根本上调理体质,从而使患者恢复阴阳平衡[3]。针刺治疗可疏通患者经络,使患者气血调理、脾健肝调、心肾交通,以达阴阳平衡。耳压治疗则通过刺激耳穴以达到大脑网状系统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效果,从而使睡眠状态由病理性转化为生理性[4]。三者联合治疗可有效调整阴阳平衡、疏肝养神,促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理想疗效,且安全可靠,与常明承、张静[5]等研究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2]张金霞,顾锡镇.原发性慢性失眠的中医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10,30(12):1111-1112.

[3]李国成.中医辨证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13-114.

[4]柴路.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40例[J].光明中医,2010,25(5):821-822.

综合疗法保守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痔疮就诊患者1 965例,年龄4岁~65岁,平均年龄(26.32±9.75)岁。其中采取结扎等手术治疗的537例患者排除在外,其余1 428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随机原则,将1 428例保守治疗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876例,年龄16岁~53岁,平均年龄(28.65±5.83)岁;试验组552例,年龄18岁~48岁,平均年龄(29.69±6.92)岁。

1.2 痔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

痔疮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肛门检查。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时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脓血;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结合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并且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鉴别诊断:肛裂、消化道出血、肛周脓肿、肛瘘、肿瘤及炎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1)硬化剂注射疗法: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入痔核内治疗痔疮的方法,注射剂主要有硬化萎缩剂和枯痔坏死脱落剂两种。(2)中药疗法:选择性应用荣昌肛泰、马应龙、根痔散等[2]。(3)物理疗法:包括低温、高温疗法。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电子等各种治疗仪器,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热效应,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灶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闭、电灼电凝止血、切割、组织变性、坏死脱落或硬化萎缩等治疗目的,仍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的治疗方法[3]。(4)针灸疗法:选取二白、次髑、长强等穴位。(5)中药熏洗:采用中药主要有大黄50 g、金银花30 g、连翘30 g、苦参30 g、黄芩30 g、黄连30 g、黄柏30 g、芒硝30 g.煎煮取汁,先熏洗后坐浴,每日2次,连续15 d[3].

对照组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试验组采用物理疗法结合针灸、中药熏洗。

1.4 疗效判断

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疼痛、便血、瘙痒、红肿等症状。有效:症状减轻,但并未完全消除。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后均进行3个月~12个月的电话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对统计结果进行完全归纳整理,统计结果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痔疮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组患者均在治疗3个疗程后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效果评价,见表1.

χ2=52.63,P<0.05,2组之间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痔疮患者复发率比较 见表2.

χ2=38.21,P<0.05,2组间复发率经6个月、12个月的电话随访,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痔疮是直肠下端黏膜及肛门皮肤深面的静脉丛血管扩张、弯曲、隆起而形成的静脉团,它的发生与静脉受到压迫回流不畅及外来刺激有关。目前虽然痔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都不是太好,并且较容易复发。其中手术治疗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无疑成本较高,而且很多患者不能接受,也有较大的并发症,治疗成本也较为昂贵。因此,保守治疗的方法还应该是首选[4]。

在保守治疗的方法中,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方法沿用很久,得到较多医务工作者的青睐。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入痔核内导致痔疮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剂主要有硬化萎缩剂和枯痔坏死脱落剂两种。但药物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消失后,纤维化收缩和挤压作用逐渐缓和,痔核易复发。如注射部位过浅,则易引起黏膜溃烂、黏膜脓肿,过深易引起全层组织发生硬化;药量过大,可引起坏死大出血,药液渗入齿线外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水肿或血栓形成;坏死剂用量过大常可引起术后坏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坏死面形成溃疡[5]。本研究结果显示,用注射疗法治疗痔疮的效果也较好,但是其治愈率、好转率均低于试验组采用物理疗法结合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复发率也较高。其效果可能还与操作技巧有密切关系[6]。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有一些独到的效果,包括发病率高、病程长的痔疮,历来都受到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在此方面也有很多成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药结合物理疗法治疗痔疮,疗效较好,并且复发率较低。物理疗法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在很多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痔疮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物理疗法的治疗原理实际上与注射硬化剂治疗的方式较为相似,但是在操作手法方面更容易操作和控制,可能是效果较好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中医药结合物理疗法在治疗痔疮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广大同行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关贵保.痔疮的早期防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6):827-828.

[2]逵艳,于桂青,张莹.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治护体会[J].国医论坛,2006,21(1):26-27.

[3]战晓农,余成栋,刘恋,等.痔疮发病的相关因素与防治[J].新中医,2007,39(8):81-82.

[4]严建新.痔疮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2009,15(3):3-6.

[5]侯东辉.痔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04,10(1):80-82.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37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我院门诊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经明确诊断周围性面瘫患者137例, 其中男性患者89例, 女性患者48例;最小年龄5岁, 最大年龄47岁, 病程:最短5d, 最长2个月。本组患者均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转为综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针刺

选穴:颊车、地仓、下关、迎香、风池、承浆。配穴:合谷、列缺、听会、翳风、太冲。

1.2.2 回旋灸法

灸患侧地仓、颊车、下关, 每次灸1 5~20min。使用电磁波治疗仪 (即TDP) 电疗患侧面部, 用温热照射强度, 照射15~30min, 治疗后, 可辅以面部按摩10~15min。治疗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2d, 1个疗程后统计效果。

1.2.3 辅助方法治疗

(1) 眼睑、口唇不易恢复者可以用细毫针刺10余下, 或用梅花针敲数下, 以不出血为恰好。 (2) 面部麻木者用闪火罐法进行治疗:面瘫初期, 用梅花针叩刺阳白、太阳、四白、牵正、颊车, 轻微出血后, 面部采用闪火罐法, 既不留痕迹又可起到祛风疏经通络之功效, 可谓一举两得, 实为针治面瘫极佳辅助疗法。 (3) 对难恢复者用透穴法进行治疗;可采用一针多穴透刺法, 此法效佳。如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下关透颊车得气后, 可捻转运针, 向上提数下, 一般不留针。

1.3 疗效标准

痊愈:面神经麻痹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3年以上无复发病倒;显效:面神经麻痹及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面神经及临床症状无减轻。

2 结果

本组1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疗效见表1。

3 讨论

面瘫之症, 前人多列于中风门下。风邪偏客于阳明胃脉, 是面瘫主要之因。但《中藏经》又谓:口眼歪斜是风寒暑湿之邪中人的见证之一, 从运气言之, 风木不及, 金乘之, 则土寡于畏;又云:多属胃土有痰。因此, 面瘫致病之因, 非独为风所致, 寒暑湿痰之邪均有, 其属胃土阳明之脉者, 则因金乘肝木, 胃土寡于畏也。口眼歪斜, 不见于偏瘫之内而单有者, 谓风侵胃土或邪中血脉, 此主为风致病。虽有筋、脉之分, 见证难辨, 而寒热之论, 恰可辨证斜。足阳明之筋, 得寒则急, 得热则弛, 左寒则左筋急, 可引右之弛者向左, 反之亦然, 多属胃土有痰, 或痰涎壅盛[3]。

临床治疗中, 应以针灸为主, 电疗、闪罐、推拿温灸配合治疗, 可起到濡养经筋、行气活血、疏风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 病人一定注意禁风、忌寒、保温三大关键即面部保暖, 勿受风寒, 遵从医嘱。急性期应适当休息, 面部要持续保暖, 不能用冷水洗脸, 外出时可戴口罩, 睡眠时勿靠近窗边, 避免直接吹风, 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添加衣物, 防止感冒。服用药的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 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4]。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 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 角膜长期外露, 易导致眼内感染, 损害角膜, 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 减少用眼, 外出时戴墨镜保护, 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 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温湿毛巾热敷面部, 每日2~3次, 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 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 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 每天2~3次, 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 进食后要及时漱口, 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 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 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这些传统的办法,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解除疾病,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是祖国医药定库中的瑰定。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1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7例患者经治疗后131例治愈, 总有效率99.27%。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不良反应少,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参考文献

[1]迟庆滨, 史慧玲.针药结合治疗面瘫75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 (7) .

[2]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8.

[3]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53~454.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篇11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多见,采用颈椎牵引、推拿手法、穴位注射及中成药、自我锻炼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于后。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48例,女52例;患病年龄20~72岁,以35~45岁最多见;职业多以低头工作者多见;患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0年。颈肩疼痛72例,伴手麻38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68例,颈椎压迫试验阳性32例,X线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70例。并设对照组100例。

2治疗方法

2.1颈椎牵引牵引重量一般2~8kg,可根据病人体质,以病人耐受适宜为度。牵引时间逐渐增加,第一次15分钟,第二次20分钟,第3次后30分钟,一般每天1次。症状特别重者可以每日2次。

2.2推拿手法患者坐位,医者在患者后面,用髆法、一指禅指法放松颈肩部、上肢肌肉约10~20分钟,按揉颈椎两侧穴位及肩井、天宗、曲垣、肩逹、曲池等穴,拿患者肩井部,最后作颈部斜扳法。颈部斜扳法:患者坐位,颈部前屈约15°,一手扶住患者下颌部,一手扶住患者枕部,使患者头部缓慢旋向一侧,当遇到阻力时作一个快速扳动,幅度大约5~10°,此时可闻及弹响声,随后以同法向另一侧扳动。切记不可追求弹响声。

2.3穴位注射疗法药物:2%盐酸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磷酸钠5mg,维生素B12注射液1ml。病人坐位,一般取颈椎4~7椎间隙旁压痛点,或颈椎正侧位片骨质增生部位,酒精消毒,抽取配好的药液,注向压痛点,抽吸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隔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

2.4中成药可以壮骨关节丸、益肾益蜀痹丸、追风透骨丸、大活络丹活血通络、祛风湿为主。2.5自我锻炼嘱患者每天锻炼2次,每次5至10分钟,做“米”字操,即用头写“米”字,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缓慢有力,舒筋通络。

对照组:芬必得胶囊,每粒0.3克,每日2次。中美天津史克有限公司生产。

3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优为主要症状消失,臂丛牵拉试验、颈椎压迫试验均阴性;良为主要症状消失,但劳累后自觉尚有不适或臂丛牵拉试验、颈椎压迫试验(±);好转为症状明显减轻;差为无明显变化。治疗效果见下表:

对照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为95%,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黄型病例

杨某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99年4月10日,患者自述:颈椎两侧不适2个月,伴右肩酸痛,右手手指麻木,颈项部活动不利,夜晚侧卧时手麻加重。检查:颈椎3~7两侧压痛,颈椎活动50°50°10°10°度,臂丛牵拉试验(±),颈椎压迫试验(±),CT片示:颈椎4~6骨质增生。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牵引10次,推拿5次,穴位注射5次后,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已正常,再经牵引10次,推拿5次后,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

5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以及钩锥关节处骨赘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成。牵引可拉大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从而有助于缓解疼痛。

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增强肌肉力量,而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无菌性炎症消除和局部神经根水肿消退,解除粘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疼痛。

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体会 篇12

1 分期论治,辨证选方

本人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观察,把面神经炎分为急性期(病程2周内)、恢复期(2周至半年内)、后遗症期(半年以上),并根据各期病因病机的不同,辨证选方。

1.1 急性期重在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本病急性期系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脉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筋肌纵缓不收所致。《医林改错》记载:“若壮盛者,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症。”《内经》曰:“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正如前贤所云:“风为百病之长”,“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风邪为致病先导,四季皆可伤人,致病有发病快的特点,且多有兼夹,或夹风热,或夹风寒,尤以兼夹风热为多。此类患者口眼歪斜、言语欠清,多伴耳后乳突压痛,溢泪,塞食,漱口漏水,恶风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缓。其病机为络脉空虚,风热内侵,毒癖内聚,脉络不通,筋脉弛缓,故见诸症。治疗应以清热祛风、解毒通络为大法。方选银翘散加减:金银花30g、连翘30g、荆芥穗15g、薄荷15g、牛蒡子15g、黄芪30g、鸡血藤30g、丹参30g、川芎25g、防风12g、甘草6g。方中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防风、荆芥穗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效,黄芪配鸡血藤、丹参、川芎有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功兼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之意。如患者兼见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辨证属风寒者,可在本方基础上酌加羌活、独活、桂枝等药以协辛温散寒,舒筋通络之效。

1.2 恢复期重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此期患者因风邪外袭、毒痕未去,稽留经络,或因失治误治,面部经络气血进一步痹阻不通,导致气血津液循行失常,聚而成痰留而为瘀,可见口歪眼斜,塞食,漱口漏水,纳食无味,眠差,舌质暗,苔白腻,脉涩。故本期病机关键在于痰瘀阻络,治疗重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选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全蝎10g、僵蚕20g、白附子10g、黄芪30g、当归15g、桃仁12g、红花15g、川芎25g、蜈蚣2条、白芥子10g、胆南星6g、甘草6g。方中全蝎、僵蚕、蜈蚣为虫蚁血肉有情之品,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搜剔络中深潜之风邪,合白芥子、胆南星共凑祛风化痰之功,黄芪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有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1.3 后遗症期重在滋补肝肾,养血通络

此期患者可部分遗有面肌挛缩或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此期患者病程已久,邪祛本虚,故病机关键多为肝肾亏虚、血虚失养,治疗乃重在滋养肝肾,养血通络。方选左归丸加减:熟地黄15g、山茱萸12g、炒山药30g、枸杞子20g、菟丝子20g、川芎25g、川牛膝25g、白芍25g、赤芍25g、制首乌15g、天麻12g。本方经临床验证,对损伤的面神经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2 针灸疗法,综合治疗

在急性期不宜使用针刺治疗,因其会激惹病变神经,加重神经组织的水肿,延缓水肿的消退,从而影响预后。而急性期过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开始改善,为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和加强肌肉的收缩,此时可给予患侧针灸治疗,并可用电针刺激,通电量以耐受为度,局部中等刺激,远端强刺激。针刺取穴:地仓透颊车、攒竹透丝竹空、阳白、四白、头维、牵正、翳风、颧、合谷、足三里。患侧加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电针每日1次,每次留针20min;并每隔3d取健侧头维、太阳、地仓、颊车等穴位电针1次。恢复期可应用按摩患侧面部每日2次,每次10min,有助于改善循环,促进神经修复,防止面肌萎缩、挛缩具有很好的效果。

3 中西结合,提高疗效

在急性期给予足量的激素冲击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水肿的吸收,减轻面神经的受压,改善缺血状况,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一般给予泼尼松30mg,每日晨起顿服,1周后逐渐减量,用药时间约为10d。对于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者可适当减量,并加大原发病治疗药物的用药量。另外,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 L,静脉滴注1次/d,连续7~14d,以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给予肌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0.5mg、维生素B6 30mg、辅酶Q10 10mg,1次/d,用药约14d,以改善神经营养代谢助神经功能的修复。此外,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以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等。

4 讨论

上一篇:发电机电子技术下一篇:化学教学效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