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综合疗法

2024-10-06

物理综合疗法(共8篇)

物理综合疗法 篇1

颞下颌关节紊乱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 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上以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为主要特征, 其病因复杂, 多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随着物理康复医学的发展, 物理因子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观察中频电疗法、五官超短波疗法以及中频电加五官超短波疗法的疗效对比, 以寻求好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180例, 男102例, 女78例, 年龄19~62岁, 病程5~150天, 平均40天, 单侧162例, 双侧18例。均经我院口腔科确诊, 临床表现为张口及咀嚼时关节疼痛, 张口受限, 关节弹响, 咀嚼肌酸胀无力, 影响正常进食, 经X线平片排除关节结构器质性病变。治疗期间不用药物及其他疗法。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 A组60例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 男3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38岁;B组60例采用中频治疗, 男33例, 女27例, 平均年龄34岁;C组60例采用中频电疗加五官超短波治疗, 男34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36岁。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上海产WG-I型五官超短波治疗机, 输出频率40.68MHz, 功率≥25W, 患者仰卧位, 取掉身上金属物, 直径为8cm的圆形电极放置于颞下颌关节处紧贴皮肤, 调到温热量, 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1周。B组采用北京产K8832-T型电脑多功能电疗仪, 选调制中频电流, 11号处方, 两个直经3cm的硅胶电极并置于患处, 剂量调制到舒适的耐受限, 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1周。C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 先做中频电疗, 再做五官超短波, 每日各1次, 每次各20分钟, 1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1周。少数患者一个疗程治愈, 最长治疗两个疗程后, 进行疗效比较, 治疗期间嘱患者禁吃坚硬食物。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 颞颌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 颞颌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所减轻, 颞颌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颞颌关节功能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三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012, P<0.05) , 经χ2分割法看出A组与B组显效率无差异 (χ2=0.484, P>0.05) , C组与A、B组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85, P<0.01) , 见表1。说明采用中频电疗加五官超短波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频电疗或五官超短波治疗。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人群中的常见多发病, 被WHO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位口腔流行疾病,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功能障碍和关节弹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三大主要症状, 也是患者求诊的主要原因[1]。其病因较多, 一般认为与牙颌的异常改变有关, 如错颌、缺牙、过度磨损, 单侧咀嚼习惯或咀嚼用力过大等造成的咀嚼肌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痉挛及关节弹响等关节区神经、肌肉功能紊乱, 如能及时调整其功能, 解除肌肉痉挛, 则症状可消除;如病程迁延不愈, 功能性肌肉痉挛可发展为肌肉挛缩, 恢复较困难。我们采用中频电疗、五官超短波治疗。超短波具有扩张血管、加速血流速度, 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有利于水肿的消散及代谢废物、炎性产物、致痛物质等的排泄和消除, 同时超短波的热效应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等作用。中频电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回流、锻炼骨骼肌的功能, 提高平滑肌张力, 消散炎症及神经节段反射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 从而调节神经、肌肉功能, 解除肌肉痉挛, 缓解局部疼痛、下颌关节运动障碍、关节弹响等症状[2]。治疗结果表明, 中频电疗配合五官超短波的疗效优于单纯中频电疗或五官超短波治疗, 说明中频电疗和五官超短波治疗具有叠加、互补作用,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组观察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具有疗效好、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中频电、五官超短波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 A组60例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B组60例采用中频电治疗;C组60例采用中频电加五官超短波治疗, 治疗结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C组疗效优于A组和B组 (P<0.01) 。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频电疗,五官超短波,颞下颌关节紊乱

参考文献

[1]傅开元, 马绪臣, 张震宽, 等.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7 (50) :330.

[2]乔志恒, 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453-456.

物理综合疗法 篇2

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注意,近视的理疗法对近视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不能根治,你这个度数的近视属于中度近视,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治疗。当然,治疗近视选择它准分子激光也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准分子激光这种物理疗法治疗近视最早是1985年美国医生开始在临床应用的,近年来发展迅速,九十年代初传入中国。准分子激光治疗高、中、低度近视的手术效果远远优于以往的屈光手术,因此,广为全世界的眼科医师所瞩目。

物理综合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3月在我科门诊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0例, 其中男46例, 女44例, 年龄23岁~69岁, 23岁~40岁42例, 40岁~69岁48例;病程1年~8年。长期伏案工作者58例, 生活习惯不良者26例, 颈部有创伤史者6例;颈型和神经根型67例, 颈动脉型18例, 脊髓型3例, 交感神经型2例。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5例, 治疗组采用石蜡+电脑中频+牵引的综合疗法, 观察组采用单纯牵引疗法。

1.2 方法

石蜡疗法:即蜡垫法, 取患者坐位, 头前微屈, 石蜡置于颈部, 湿布巾包裹, 用量以舒适为度, 每日1次, 每次30 min, 15次为1疗程。电脑中频法:应用北京产CM2000电脑中频机, 患者坐位, 选用处方2, 电极下衬一层湿绒布垫, 置于颈部压痛点最明显处, 治疗剂量为耐受剂量, 每日1次, 每次20 min, 15次为1疗程。牵引疗法:根据病变特点选择轻度伸位、前屈位、垂直位牵引, 重量3~4 kg, 每日1次, 每次20 min, 15次为1疗程。观察2组总有效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疼痛、麻木、眩晕等症状明显改善, 颈部功能接近正常;好转:疼痛、麻木、眩晕等症状有所改善, 颈部功能有较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颈部功能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 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两大类, 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椎病, 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且花钱少、痛苦小, 很受欢迎。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的最基本疗法, 包括颈椎牵引、理疗、手法按摩、针灸、药物等, 可使颈椎病症状减轻, 明显好转, 甚至治愈, 对早期颈椎病患者尤其有益。

颈椎正常处于前屈位, 是脊柱中最灵活的一段, 因此在力学上很不稳定, 容易受损、退化, 而引起颈椎关节紊乱和周围软组织继发性损伤。颈椎牵引可以在短时间内运用较大的牵引力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 纠正关节移位, 从而去除和减轻神经根的刺激和机械压迫, 解除关节突的滑膜嵌顿。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 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有利于组织充血和水肿的消退;还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炎症消散。电脑中频处方2输出的是方波、指数波、三角波、正弦波, 低频频率为0.5~50 Hz, 其特点是通过其深部电热作用, 改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的血液循环, 以利其功能的恢复。石蜡治疗利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 组织受热后, 局部血管扩张, 循环加速, 细胞通透性增加, 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散, 血肿吸收。

本文治疗组以综合三种治疗手段为一体进行治疗, 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 故综合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物理综合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及骨科门诊就诊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36.38±6.81岁,平均病程为6.23±3.10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7.88±7.68岁,平均病程为6.13±3.2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4]

髌骨后方、膝内外侧副韧带或股四头肌腱髌骨上端止点按压痛,髌骨弹响或卡住,突发性软腿等症状,髌骨“内斜视征”、“J”征、髌骨挤压试验(patellar grind test)、克拉克式测试(膝关节微微弯曲,测试者以手在髌骨上缘,令患者做抗阻伸膝动作)均呈阳性反应或可疑阳性,屈膝45°下X线片显示髌骨排列异常。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20~55岁;③无过敏体质;④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髌骨骨折、股骨远端骨折;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膝关节炎症;③膝内、外侧韧带断裂;④严重皮肤病或过敏体质患者;⑤精神疾病;⑥不能配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1 物理治疗[5]

①超短波治疗:仰卧位,超短波治疗仪电极板上下对置贴于患膝关节处,温热量,每次治疗15min。②电脑调制中频电治疗:电极贴粘于股内侧肌近膝关节处,强度为最大耐受量或患者舒适为宜,每次治疗20min。

1.4.2 肌内效贴贴扎[2]

取四条贴布(南京斯瑞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苏宁食药监械字2011第1640043号):①第一条Ⅰ型,基部无拉力贴于大腿中部,15%~25%拉力将贴布拉至大腿内侧收肌结节,尾部无拉力;②第二条Ⅰ型,侧卧位,患腿在上方,后伸内收以牵拉髂胫束,基部贴于腓骨小头处,以15%~25%拉力将贴布沿着髂胫束贴于髂棘外侧,基部、尾部无拉力;③第三条Ⅰ型,患侧膝关节微微弯曲(20°~30°),Ⅰ型贴布分成3份,中间部分以50%~70%拉力贴于髌骨外侧边缘,再屈膝,两尾端无拉力分别贴于髌骨上下边缘;④第四条Y型,基部无拉力贴于髌骨内侧部靠股骨内侧髁处,压住基部,伸膝,一条以50%拉力沿髌骨上极,再屈膝,另一条以同样拉力沿髌骨上极,两尾端无拉力平顺贴之。

1.5 观察指标

1.5.1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中华医学会监制的VAS卡,卡上印有10cm长线段,线段上有移动游标,线段两边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最剧烈疼痛(10分),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移动游标至相应位置并计分。

1.5.2 关节功能

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7]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评定项目包括疼痛、不稳定、绞锁、肿胀、上下楼梯、下蹲、跛行及是否需要支撑等8个指标,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LK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LK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讨论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为膝关节常见疾病之一,通常认为主要与髌骨动作轨迹障碍(patellar tracking disorder)所造成的髌骨与股骨反复摩擦有关[1,4],其相关的骨性因素包括Q角增大、股骨前倾、胫骨外旋、股骨内旋增大、高位髌骨、膝外翻及扁平足等[4];而软组织因素则包括股内侧肌肌力减弱、股内外侧肌肌力协同不良[8]、髂筋束紧张及髌骨内外侧韧带强度失衡等[9]。王伟等通过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研究PFPS患者在膝关节屈曲运动中的动态髌骨轨迹,结果提示PFPS患者发生髌骨动作轨迹障碍(髌骨移位、旋转、倾斜)多与股内侧肌肌力减弱、髌股内侧韧带松弛及外侧支持带结构紧张有关[10]。

PFPS的治疗包括休息、药物、辅助器具、股四头肌锻炼、肌肉牵伸、理疗及McConnel贴扎与肌内效贴贴扎[11,12]等保守治疗,也包括髌骨重排列术、滑车重建术、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和内侧髌股韧带修复重建术(MPFL)等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效果,然而对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13]。

物理治疗选择超短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深层消炎及缓解疼痛;调制中频电疗可兴奋神经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强化肌肉力量。肌内效贴布[2]则模仿人体皮肤特性,具有140%的延展性,通过贴布不同程度的拉力起到保持、提升、激发及运输的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矫正筋膜与关节位置等,且不同的拉力方向具有收缩与放松肌肉的作用。本文将其应用于PFPS的治疗中,其主要作用为增强股内侧肌肌力,放松紧张的髂胫束及矫正髌骨位置,促进正确的髌股关节运动本体感觉输入。结果发现,经过2周治疗,无论是单纯物理治疗还是肌内效贴扎联合物理治疗,两组PFPS患者治疗后VAS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扎可取得更好疗效。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文仅探讨了肌内效贴贴扎技术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其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LK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疗法治疗褥疮 篇5

关键词:褥疮,综合治疗

褥疮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多见于高位截瘫、昏迷、肢体活动障碍等患者, 住院时间长, 处理比较复杂, 由于褥疮系压迫所致, 愈合缓慢。在此笔者将我院近10年来治疗50例患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最近10年来收治了50例褥疮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13岁~90岁, 脑血管意外和脑创伤23例, 强直性脊柱炎4例, 脊柱骨折15例, 腹腔肿瘤转移致双下肢瘫痪2例, 老年痴呆10例。面积最小为直径2 cm, 最大为整个背部, 分割成大小约30 cm×30 cm的褥疮3个。浅者为2 cm, 最深者达髋关节, 致髋关节外露。创面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36例, 溶血性链球菌生长10例, 真菌生长2例, 大肠杆菌5例。背部褥疮13例 (其中3例合并大隆部褥疮) , 大粗隆部16例, 踝跟部2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0 d。

1.2 材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清创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换药, 同时行红外线灯外烤或风筒吹干, 待创面比较干净时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 换药, 较小的褥疮经过换药即可治愈, 面积大者或累及关节者则在肉芽生长新鲜时植皮或行带蒂肌皮瓣植入术。期间要求每2 h翻身和褥疮周围按摩1次, 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2 结果

直径小于5 cm, 未累及关节者经过常规清创换药+湿润烧伤膏外用+红外线外烤, 同时加强翻身护理和改善循环, 即可治愈, 无需植皮, 治疗时间平均为20 d。面积较大或累及关节腔者则在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后植皮或行带蒂肌皮瓣植入, 治疗时间平均为50 d。

3 讨论

褥疮又称压疮, 是由于受压时间过长, 组织缺血所致, 且其多发生在老年患者, 因长期卧床, 身体条件差, 血液循环不良。因此其换药和一般伤口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单靠一般方法去换药, 时间长且效果差, 甚至有些迁延不愈持续数年之久, 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患者本身也易造成营养消耗, 有些患者合并感染后可以成为死亡原因。

本组病例对部分较小的褥疮采用MEBO换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原理有:MEBO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黄柏内脂、蜂蜡及植物油等, 是一种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有机混合物, 具有熔点低、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其表面活性物质是起治疗作用的关键物质, 它是由亲水基性基团和亲油非极性基团构成。表面活性剂有增溶作用, 可使褥疮创面的细菌、酶、变性蛋白等被溶解, 并吸附络合形成液态。基质的疏水作用与亲水作用相反, 平时维持平衡状态, 一旦失去平衡则冲破膏态药膜而渗出, 形成主动引流, 待温度下降后, 膏态重新封闭, 循环往复, 直至药物耗尽而清除。MEBO既有祛腐生肌作用, 又能湿润保护创面, 有利于创面的上皮化[1]。

在应用MEBO的时候, 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在应用前必须要按照常规的方法换药, 先将坏死组织清除, 待创面较干洁时再用MEBO; (2) 每次换药时必须注意创面或溃疡内的分泌物要用干纱布轻轻地沾掉, 切不可过大地用力, 尤其注意的是创面或溃疡内有一层黄色的物体, 这是MEBO形成的药膜, 毛细血管先是沿药膜延伸, 至中间处相交, 形成毛细血管网, 然后上皮再沿药膜和毛细血管网延伸, 最终将创面和溃疡闭合, 所以其不是脓苔, 切不可误认为是脓苔将之擦掉, 否则将影响创面的愈合。按这种方法每日换1~2次即可。在换药的同时要注意每1 h~2 h翻身1次, 同时要在创面的周围进行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我们还要求创面或溃疡要用红外线灯照射, 每日2~3次, 每次持续约半小时, 或者用风筒保持吹干, 但需要提醒的是发生褥疮的患者往往是局部或全身感觉比较差的人, 所以在照射或吹风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烧伤。在局部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全身应用复方丹参或血栓通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经过上述处理以后, 大部分较小的创面或溃疡可以愈合。如果创面确实很大, 或累及关节腔者, MEBO可以加速肉芽生长, 如确实难以愈合, 则在肉芽生长良好的情况下行植皮或带蒂肌皮瓣植入术, 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物理综合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2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全部为经产妇,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81例, 年龄23~46岁, 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17个月, 平均6.5个月;Ⅰ度糜烂50例, Ⅱ度糜烂18例, Ⅲ度糜烂13例;乳突型12例, 颗粒型14例, 单纯型55例。对照组81例, 年龄22岁~47岁, 平均36.1岁;病程4个月~20个月, 平均9.1个月;Ⅰ轻度糜烂52例, Ⅱ度糜烂19例, Ⅲ度糜烂10例;乳突型16例, 颗粒型13例, 单纯型52例。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62例均参照《妇产科学》中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2]。Ⅰ度糜烂:宫颈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Ⅱ度糜烂:宫颈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Ⅲ度糜烂:宫颈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面的深浅程度又分为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和乳头型糜烂。

1.3 治疗方法

1.3.1 两组病例在排除宫颈癌及滴虫、霉菌、淋病等感染后, 选择月经干净后6~7d治疗均采用CYP2I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

患者在膀胱排空后取截石位, 选用合适消毒液消毒外阴、阴阜和阴道, 用一次性窥器充分暴露宫颈, 新洁尔灭消毒宫颈, 拭擦阴道及宫颈的分泌物, 然后再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及深浅度选择合适的探头, 使用功率为50~60W[3]。Ⅰ度糜烂的治疗时间酌情选择为2.5s, Ⅱ度糜烂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超过2.7秒s, Ⅲ度糜烂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超过3.0s。在治疗的时候, 对Ⅱ度和Ⅲ度糜烂面较深者, 可酌情重复治疗1次~2次, 以达到彻底破坏病变的基底部的目的。治疗结束后, 将创面涂1%龙胆紫溶液以起到收敛作用。术后常规指导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 2~2.5个月内禁房事, 2个月内不准盆浴, 更不能做妇科内诊检查。

1.3.2 治疗组在CYP2I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用“妇坤清”方法。

用法:打开塑料外壳包装, 检查药丸是否用纱布包好或捆绑好。将纱布包裹的药丸置入阴道后穹隆处, 将药丸的线头留在阴道外部。将药丸留置在阴道内3~5d, 待药丸沾满异物后会自动排出。第五天还未自动排出, 可将留在阴道外的线用力向外拉, 将药丸拉出体内。每6丸为一个疗程, 每次用完一丸后, 如果无不适感便可连续用药。个别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灼热、瘙痒、刺激、下腹坠痛感, 属于调理反应, 建议患者坚持用药[4]。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宫颈糜烂面彻底消失, 宫颈较光滑, 颜色恢复到正常的粉红色, 阴道镜检查时, 可见鳞状上皮完全再生, 涂3%醋酸试验后无柱状上皮样改变;有效:宫颈糜烂面积明显减小, 深度变浅;无效:宫颈糜烂的面积和深度无明显变化[5]。

2.2 结果

治疗组痊愈44例, 占54.3%, 有效34例, 占42%, 无效3例, 占3.7%;对照组痊愈25例, 占30.9%, 有效46例, 占57%, 无效10例, 占12.3%。

3 讨论

宫颈糜烂多数是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 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改变, 慢性炎症可能会形成一种发生癌变的内在基础, 有利于致癌因子的入侵, 导致宫颈上皮细胞转化而发生宫颈癌[6]。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厌氧菌等, 由于分娩、人工流产等宫体损伤后使病原体侵入感染导致, 也有个别患者在未患急性宫颈炎的情况下直接就表现为慢性宫颈炎, 由于卫生习惯不良或雌激素缺乏等因素干扰, 宫颈局部抗感染能力差, 也会引起宫颈糜烂。宫颈糜烂虽然在诊断上并不困难, 但却须与宫颈上皮肉瘤、早期宫颈癌等鉴别, 还需与淋病、梅毒等鉴别[7]。“妇坤清”原名“妇坤宁”, 是专门针对女性生理特点研制的一种高效、广谱, 具有独特吸附作用的妇科良药。传承了中药机理, 打通任、督二脉, 平衡阴阳, 通经活络, 养阴清宫, 补气补血, 清热祛湿解毒, 活血散瘀软坚, 升清化浊, 排毒, 排污, 养颜, 调理新陈代谢, 使细胞再生, 祛腐瘀生新肌。调理气血, 调理内分泌失调, 改善皮肤枯黄萎缩, 抗皱消色斑、黄褐斑、蝴蝶斑等, 养颜美容;并有明显的收宫缩阴、清宫回春之功效。宫颈糜烂如果得不到积极的治疗, 以后伴发恶性肿瘤的机会也会随之增高。所以发现了宫颈糜烂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治疗。“妇坤清”真诚的告诉您:只要细心选择, 正确用药, 即可迅速痊愈。本组采用物理疗法配合“妇坤清”治疗宫颈糜烂, 弥补了所有物理疗法治疗宫颈糜烂所带来的并发症, 可明显提高疗效, 并能缩短病程[8], 疗效较满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玉霞.阿奇霉素联合妇坤宁治疗宫颈炎10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 2008, 8 (26) :1427.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85.

[3]王晓兰.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115例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院学报, 2003, 13 (4) :23-24.

[4]安毅.“妇坤清”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9, 7 (9) :52-53.

[5]曹泽毅, 翁梨驹, 郎景和.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59.

[6]赵辉.阿奇霉素联合妇坤宁在宫颈炎治疗中运用[J].中外医疗, 2010, 15 (2) :122.

[7]凌霞, 于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体会[J].中医药学刊, 2006, 7 (28) :1372-1373.

物理综合疗法 篇7

关键词:宫颈炎,宫颈糜烂,物理疗法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是由于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剥脱, 被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后覆盖, 导致局部呈糜烂状改变所致[1]。好发于妇女的育龄期, 占妇科门诊的首位,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或腰部坠胀痛、性生活疼痛加重、不孕等, 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2]。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为探讨物理疗法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采用物理疗法治疗的200例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0例, 年龄22~56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脓性粘液性或血性白带增多、下腹或腰骶部坠胀痛、性交疼痛、月经不调等。宫颈糜烂程度[3]:轻度 (I度) 36例, 中度 (Ⅱ度) 90例, 重度 (Ⅲ度) 74例。治疗前均经宫颈TCT检查、HPV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排除宫颈CINII ̄Ⅲ或癌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 四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宫颈糜烂程度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的3~7d接受治疗, 排净小便后取截石位, 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宫颈。A组采用红外线凝结治疗:采用多功能红外光治疗仪对宫颈局部进行照射, 使其发生Ⅲ度烧伤, 糜烂面呈类白色, 光谱功率为6~15w, 依照宫颈糜烂的不同程度进行选择。B组采用激光治疗:采用上海医疗仪器厂生产的YYJG ̄JA型CO2激光治疗仪, 波长10.6um, 输出功率30w, 以宫颈外口为中心, 由内向外做环形烧灼, 烧灼深度1~2.5mm, 对增生较重的乳头型糜烂烧灼深度可至4mm, 烧灼时间3~5min, 术毕, 糜烂表面完全炭化形成干燥的深褐色焦痂。C组采用微波治疗:采用WNI-IC型微波治疗仪, 输出功率60~90w, 电流强度40~80mA, 输出频率2450Hz, 将微波电极贴在宫颈糜烂面部位, 使其瞬间产生高热, 达到凝固作用, 治疗深度3~5mm, 由宫颈外口深入宫颈管0.3~0.5cm, 依次向外一位点一位点的做起。D组采用海扶刀治疗:选用RF4型海扶刀, 治疗功率2O~30w, 紧贴糜烂面, 由宫颈内口往外环绕治疗, 操作时用力均匀, 不可加压, 使糜烂面呈淡黄色。

1.3 疗效评价标准[4]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妇科检查正常, 阴道分泌物镜检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妇科检查阴道充血明显减轻, 白带明显减少, 阴道分泌物镜检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 妇科检查白带减少, 阴道分泌物镜检阴性或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阴道分泌物镜检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A组治愈率94.00%, B组治愈率72.00%, C组治愈率98.00%, D组治愈率100.00%, B组治愈率低于A、C、D三组, 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A、C、D三组治愈率,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附表。

注:与A、C、D三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有研究显示, 在21~25岁的生育期妇女中, 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达54.9%[5]。如治疗不当可进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和慢性盆腔炎, 长期反复刺激则可能诱发癌变。因此, 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维护妇女健康, 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重大意义。慢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宫颈糜烂, 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以物理治疗方法最为常用。物理治疗的机理是将宫颈糜烂面破坏, 使之坏死、脱落后有新生的鳞状上皮所替代。目前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激光、微波、红外线及海扶刀治疗。本研究显示, 除激光治疗效果较差外 (P<0.05) , 其余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就宫颈修复情况来看微波、红外线的宫颈修复效果均不理想。海扶刀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激发病变组织进行离子震荡, 产生生物高热效应, 使细胞破裂脱水, 肌丝溶解、消失, 细胞凝固等, 最终被正常组织吸收或排出体外, 达到病变组织自融、自消的目的, 故治疗后宫颈无粘连和瘢痕现象发生, 外观光滑, 弹性如初。

综上所述, 海扶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 外形修复效果最为理想, 是治疗慢性宫颈良性病变最有效、最先进的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鹤鸣, 徐华.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碘伏涂擦临床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 5 (3) :60-61.

[2]王小芬.宫颈糜烂的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 (11) :165.

[3]王有吉.沈铿.全国高等院校7年制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23.

[4]张艳杰.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4) :33-34.

物理综合疗法 篇8

1 现代医学对瘢痕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疤痕是创面愈合的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皮肤遭到创伤或烧伤后不完全达到组织学的再生,而以结缔组织代替的修复,是一种不健全的、异常的,不完全具备正常皮肤构造和作用的组织。组织在自我修复时,由于局部或全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瘢痕组织过分增长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造成增生性瘢痕的因素,一般认为是胶原蛋白的代谢失常,即它的合成代谢的速度超过分解的速度,导致产生过量的成纤维,其病理变化为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增多,多呈螺旋状或结节状的不规则排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进展与演变,一般可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其中增生期为瘢痕形成早期1~6个月,表现为疤痕增生活跃,突出周围正常皮面,质地厚而硬,且不断增厚,局部充血,使瘢痕呈鲜红色,随环境温度改变易出现瘙痒、疼痛症状。消退期一般在瘢痕形成6~12个月,成熟期则在疤痕形成12个月以后。对于烧伤瘢痕,目前没有特效方法,西医康复针对增生性疤痕临床表现,主要通过物理疗法和压力疗法最大限度抑制瘢痕的增生、挛缩、松解粘连,直到瘢痕成熟,以增加机体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2 物理疗法

2.1 物理因子疗法

临床实践证实多种物理因子可起到抑制瘢痕增生,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

2.1.1 超声波

韩志武等[4]用超声波治疗肘关节和膝关节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47例,采用180度方式测量关节,屈膝、屈肘运动均<45°,3个月后有32例患者屈膝、屈肘运动均>60°,占69%。陈艳清等[5]用超声波导入瘢痕康治疗50例有增生性瘢痕患者身上一半的瘢痕,另一半的瘢痕只用瘢痕康进行治疗,3个月后,用超声波导入瘢痕康进行治疗的瘢痕厚度变薄比单纯用瘢痕康进行治疗的瘢痕更明显。现代物理学认为,超声波本身的机械作用可以促进瘢痕坚硬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延长变软,且使其粘连部分得到一定的松解;另外,超声波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和温热作用可以提高细胞膜通透性,可以增加外用瘢痕药物的疗效[6]。徐小梅等[7]用超声波导入喜疗妥霜对16例瘢痕患者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另外两组分别是只用喜疗妥霜涂抹瘢痕,和只用超声波治疗瘢痕,结果采用超声波导入喜妥霜的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都显著比另外两组高。

2.1.2 等幅中频正弦电流疗法

又称音频电疗法,王红梅等[8]采用自制中药配合音频电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3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只用自制中药治疗瘢痕,治疗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里30例患者无一例无效,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93.3%。现代物理学认为,音频电疗法本身有增加细胞与组织之间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获得分离从而起到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另外,音频电有提高细胞膜通透性,促进药物深透入人体,音频电配合软化瘢痕的药物可以提高人体对瘢痕药物的吸收率[9]。蔡美等[10]采用音频电导入陈醋治疗瘢痕配合药物封闭治疗40例作为治疗组,另外,25例只进行药物封闭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率达82.5%,而对照组有效率只达60%。

2.2 手法治疗

周永博等[11]选择烧伤后增生性患者20例,针对增生性瘢痕综合运用中医推拿常规手法中的按压类手法、按揉牵拉类手法、牵拉类手法、捏提抓类手法、抹法,同步加以各种常规的康复手段,达到瘢痕痛痒减轻,质地变软,颜色变淡的效果。治疗五个月,结果每个患者的瘢痕情况均有所好转,甚至治愈,无一位患者无效,总有效率高达100%。手法按摩可促进患者增生性瘢痕明显变软变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在烧伤创面愈合后就应该尽早对瘢痕进行手法按摩,效果就越理想。黄泽春等[12]选择80例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治疗组,用瘢痕止痒软化膏并配合按摩瘢痕后外敷中药膜,针对不同阶段的瘢痕运用的按摩方法和力量有所不同,1个月以内的瘢痕,采用经穴按摩中的抹法,用拇指采取着力于表皮的较轻的力度顺着瘢痕方向往返移动;针对1~3个月的瘢痕,则用无名指采取中等力度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的力度施行揉按法、指压法;针对3个月以上,质地坚硬而高于体表的瘢痕,则采用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力度,用强力点法即经穴按摩点法中的屈指法对疤痕施以垂直方向的力作用于瘢痕,力量要持续、深透。而对照组的80例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只用瘢痕止痒膏并外敷中药膜,结果发现治疗组15天左右坚硬的瘢痕组织软化,3个月后大多数瘢痕的颜色明显变淡质地明显变平软且痛痒消失,而对照组大多数在40天左右瘢痕颜色才开始淡,第6个月才变软。

2.3 压力疗法

谭加等[13]观察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HS)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如何受压力疗法的影响,作者选择20例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愈合后2周(HS形成初期)的患者作为压力治疗组,每天穿戴量身定做的压力衣20 h以上,另把5例深Ⅱ~Ⅲ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已经形成但没有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运用压力治疗后,分别于第3、6、12、24个月后取瘢痕切除植皮术中切除的HS组织各5例,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后2~3 d取其瘢痕切除植皮术中切除的HS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和正常皮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57kip2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mRNA表达,结果在3、9、12个月的HS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周期蛋白E mRNA的表达量,压力治疗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在6、12、24个月的HS的凋亡指数,压力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3、6、12个月的HS中P57KIP2 mRNA的表达量,压力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12、24个月时,正常皮肤组织中的P57KIP2mRNA表达量和细胞周期蛋白EmRNA表达量与压力治疗组的相近。结论可见压力疗法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控制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使HS的演变进程加速,达到最大限度控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3 小结

上一篇:纸笔调查下一篇:胃粘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