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2024-11-02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共11篇)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1

一、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

1. 科学探究学习的含义

探究学习是知识形成的必由之路, 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 又是新探索的起点。我国《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对科学探究含义的界定, 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 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

(1) 学习者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 或者在某一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 (2) 学习者必须有充分的时间、空间, 在教师引领下对提出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 并获得自己的探究结果。 (3) 学习者应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 并与其他人交流和讨论, 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探究过程, 明确进一步改进探究的方向。

3. 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些常用教学策略

本课题对教学策略的理解是一整套建立在一定教学理念基础上, 并经实践验证能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的方法体系。本课题所强调教学策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科学探究, 并根据活动主体的探究学习特征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科学探究课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

本文以N a2O2的漂白性作为一次化学活动课进行设计, 变为一次科学探究课。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如下:

1. 课前的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选定课题, 让学生提前预习, 明确探究目标, 收集有关资料。教师应该精心备课,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 创设探究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 营造一种学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 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 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同时, 要有意识地设计观察习惯的养成和观察能力培养的内容。这节活动课, 我是这样做准备的:

师:提前两天布置实验课题, 充分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设想与实验的结果, 并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生:根据所学知识, 查阅有关资料, 充分利用想象, 小组展开讨论下面问题: (1) N a2O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2) N a2O2是不是强氧化剂?

2. 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这样的演示实验:取少量N a2O2粉末加入到品红溶液中, 轻轻振荡, 品红溶液褪色。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N a2O2使品红褪色的原理是什么呢?

3.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 在这时, 老师适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首先是对已有的知识构建, 其次, 我们都知道N a2O2具有强氧化性, 并且会和水反应生成N a O H。有了这些提示信息后, 学生的思考就有了基本方向, 接着同学们提出不同的猜想 (以有代表性的两个为例) 。

猜想一:N 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N a O H使品红褪色。

猜想二:N a2O2使品红褪色的原理是由于N a2O2具有强氧化性。

在整理好各种猜想后, 接着启发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假设与预测。如果猜想一是正确的, 那么, 假设一:只将氢氧化钠加入到品红溶液中, 也能使品红褪色;假设二:N a O H没有强氧化性, 所以碱性使品红褪色应是暂时性褪色。如果猜想二是正确的, 那么, 假设三:N a2O2使品红褪色效果为永久性褪色。

4.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让学生撰写详细的探究计划, 对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方案, 给予适当的指导 (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方案为例) 。

实验一:将少量的N a2O2加入放有适量水的试管中, 振荡, 使其充分反应, 反应后的溶液为N a O H溶液。将这些溶液滴入到品红溶液中, 观察现象。然后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观察现象。

实验二:往已经用N a2O2褪色的品红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 观察现象。

5. 进行实验, 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科学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并能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 解释与结论

从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和证据表明, 猜想二是正确的, 也就是N a2O2使品红褪色的原理是由于N a2O2具有强氧化性。

7. 反思与评价

让学生对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推敲, 思考是否存在逻辑性和科学性的错误。有的同学提出, 猜想中忽略考虑N 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O2与O2这两种物质。它们能使品红褪色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8. 表达与交流

将学生的科学探究计划和结论报告让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互相促进, 进一步完善整个计划。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团结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三、探究学习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

1. 科学引领, 自主选题

探究性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是选好课题, 学生刚接触这种学习时, 可由老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引导选择合适的课题。当学生探究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探究价值的课题。对于高中化学探究性活动的选题,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从教学内容中选题:收集教学中可以深化、拓展、探讨、有质疑的知识, 也可以是改进实验等。 (2) 从社会生活中选题:从日常生活或某些具体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选取与化学知识有关的课题, 如探究烟草烟雾中有害化学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性等。

2. 激发兴趣, 诱发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 总是主动积极参与认识与探究。因此, 在教学中应设法利用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语言、录像、PPt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以实现学生从“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的转变。

3. 和谐民主, 营造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绝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高峰。淡化老师的权威心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探究的外因。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 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协同合作, 引导探究过程, 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保护好学生的探究火种, 营造学校浓厚的探究氛围。

4. 交流反思, 形成能力

交流与反思是学生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反思中逐渐成长, 使探究活动在交流与反思中延续。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评价反思, 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地解决有争议的、有困惑的问题, 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倾听他人的探究方法, 并进行客观地比较鉴别, 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增强探究意识, 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形成创造能力。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实验优势, 努力挖掘化学实验资源, 积极开展探究学习, 实现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化学, 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关键词:中专,探究,化学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2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化学史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47-01

1 认识化学史的价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从古代的“点石成金”的朴素愿望到今天多种性能优越的新材料的诞生,人类不倦地探索着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的拓展和深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新编高中化学教材采用“交流与讨论”、“化学史话”、“拓展视野”等方式增加了如“氯气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夸克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相关化学史内容。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这些内容融入课堂,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有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中,依照原子结构发现的演变历史,从道尔顿到汤姆生,从卢瑟福到玻尔,将一个个原子结构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未知开始研究与学习,向已知挑战,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科学前进,有效地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究精神。

2 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培养科学的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以直观形象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积极性,因此,不能简单的一味强调学生去记步骤、记现象,不然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感到枯燥无味,要将化学实验的教学生活化,把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建立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将装置进行改进,既提高了感性认识,增强了兴趣,也加深理解,熟练了操作,转变认识,为实验技能的进一步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化学实验一般分为两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重复前人所做的实验,通过实验巩固基本操作和基础概念,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這类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案加以改进、重组和优化,挖掘实验的综合功能,将学生引入探究活动之中。如讨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学生已有知识是初中课本上用了MnO2,能否用其它物品替代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行组织,从图书馆、网络上、生活中搜索相关资料,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探究知氧化铜、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都有一定催化作用,红砖粉主要含氧化铁,可以用红砖粉来替代,生活中的新鲜猪肝(含过氧化氢酶)、煮熟的马铃薯也可以起催化作用,医生在处理伤口的时候,涂上双氧水,伤口处有气泡冒出,对学生也有启发,是不是血液也能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证明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亚铁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还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对有关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或优化,对装置中的仪器、药品进行变换或替代,对实验多角度、多层次的优化设计和改进,促使学生在讨论、比较改进方案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维,提升科学的操作技能。

3 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

化学学科的特点,采用直观的模型,鲜明的现象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新课标的实验内容有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和实验讨论多种形式,通过实验教学,除了直观地巩固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制备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养成学生求真求实的学风,培养勤奋刻苦的品德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如学生在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中,首先分析粗盐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调查分析得出,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学生经过讨论,根据杂质的性质,不难得出用过滤法除去泥沙的方法,但去除可溶性杂质,需要添加试剂,其添加顺序是一个难点。设计下列问题,启迪学生思维:(1)加入过量的试剂,便于将杂质除尽,过量的试剂也是杂质,如何除去?(2)如何判断所加的试剂已过量?(3)假如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应该怎样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情形的设计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将实验方法、实验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统一,既体现了化学思维的指导性,又实现了化学实验的验证性,更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渗透社会生活,体现科学的精神价值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我国的化学工艺领先于世界,青铜器、瓷器、造纸、火药等,那是古代劳动人民锲而不舍探索的结果,体现化学学科的探索求真的精神,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学科的社会价值。

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应用如此的简单而有效,既能增强兴趣,又能巩固知识。如干电池,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学生从课本上了解了干电池的结构特点,通过实体解剖加深了理解,分类回收锌片、炭棒、MnO2等,且将锌皮熔成锌粒供实验室制氢气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学生从资料上知道电池中的重金属盐类对环境的危害,老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把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宣传到社会,深入到家庭,潜意识中加强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3

1.科学探究基于又高于本能探究

这里的儿童, 指的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以前的孩子, 他们的探究更多是来自好奇心。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婴儿自呱呱坠地起, 就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了解周围的环境。当婴儿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时, 好奇心就会被激发起来, 接着他们会提出一些问题, 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理解周围的世界, 这就是探究过程中最基本的东西[1]。

从个体成长阶段来看, 在学校理科教育中, 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理科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展儿童的天性方面, 因为科学探究与探究是有很大区别的, 从词语构成来讲, “科学探究”似乎是“探究”的子集。探究有多种, 科学探究是人关于科学方面的探究。如果这样认为的话, 就抹杀了科学探究本身固有的属性, 当今理科教育中提及的“科学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等理念似乎就没什么必要性了。

对未知的好奇心的探究, 形成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这种理解并不是精确的科学的理解, 而往往是凌乱的, 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而且与他所生活的情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不一定是科学客观的理解。这种探究是不能完成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任务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实质是创造和创新, 科学创造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典范, 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创造活动, 是科学探究本身的一些固有的特质东西。

所以说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一方面是人探究本性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继承和保持学生天生探究欲望的同时, 更要关注人类在科学探究自然界中获得巨大成功的过程、方法和精神。这些科学过程、方法和科学精神并不是遗传性的, 而是需要在后天环境中通过训练而获得。

2.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质而非形式

科学家用各种各样的步骤去探索和解释自然世界。在所有有关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以及自然辩证法类的书籍中似乎很难大篇幅地找到有关科学探究的模式论述,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可以概括科学家是如何探究世界的;给出一个或几个探究模式也许更是理科教育工作者的意愿。

科学家的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 而更多是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但是从科学探究中, 科学家也会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也就是说, 还是可以抽象出一些核心要素、过程与方法, 这对于指导科学研究与开展理科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究竟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的, 是理科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果知道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就可以进行模仿, 每个经历了探究的学生就形成了探究的能力, 这是教育目标所期望的。

美国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在NSES科学探究附属读物中对比了科学家和学生的探究工作[2]。

一位地质学家绘制华盛顿州的海岸矿产图时, 发现了一批死亡的西洋杉树木, 但大多死亡的树木仍直立在地上。为了解决这个疑问, 这位科学家展开了科学探究工作。

学校5年级的理科课堂上, 教师提出秋天来临的时候, 学校操场上的3棵树木中, 一棵叶子掉光了;中间的那棵树叶的颜色参差不齐, 但主要是黄色;第三棵树叶茂密苍翠。为了解决这个疑问, 学生们也开展了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

进行观察→表现出好奇, 从已有知识背

景中提炼出问题→使用技术和数学方法收集

证据→利用以前的研究→提出可能的解释→

在证据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解释→考虑新的

证据→添加解释→解释作为政策咨询。 表现出好奇, 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提

出问题→提出初步的解释或假说→设计和实

施简单的调查计划→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根

据证据进行解释→考虑其他的解释→交流解

释。

图1 学生与科学家探究过程对比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图1) 。但遵循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过程, 也未必就是真正的科学探究体验, 也不能就认为形成了科学探究能力, 就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了。实际上, 一个没有经历过科学探究训练的人, 凭借人的本能, 也会自发地遵循科学家的科学过程或者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 只不过复杂程度以及准确性不同而已。他们也会对一些事情感到惊讶, 进而提出问题,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 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结论。

所以说, 科学探究不是僵化的模式, 也不是科学方法简单的应用, 学生只有针对不同的问题, 能够自觉地设计科学过程, 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 掌握这些形式背后的思维品质才是科学探究真正的内涵, 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才能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二、科学探究特质

1.科学探究概念内涵解析

当代理科课程改革中, 把科学探究当做理科教学的核心环节。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科学探究给出了很多定义, 很难统一。这里, 我们以美国国家理科教育标准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SES) 中的定义进行分析 (之所以在林林总总的定义中, 选择美国国家理科教育标准中的定义进行分析, 主要原因是:首先, NSES是在《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等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教育目标;其次, NSES中的观点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理科教育者、理科教师等各个群体达成共识的产物;再次, 美国的探究历史比其他国家更久、更深刻) 。在NSES中, 把科学探究定义为:“Scientific inquiry refers to the diverse ways in which scientists study the natural world and propose explanations based on the evidence derived form their work. Inquiry also refer to the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 which they develop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ideas ,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of how scientists study the natural world .”[3]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界和基于他们的工作所产生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各种途径。探究也指学生掌握知识和领悟科学观念, 以及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

在这个定义中, 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需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 以阐释科学探究深刻的涵义。

一方面,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活动。

“Scientific inquiry”应译为“科学上的探究”, 简称“科学探究”, 而不能译为“科学的探究”, 因为在中文语境里“科学的”有很多涵义, 往往等同于“客观的”、“合理的”、“正确的”;“diverse ways ”表明科学研究工作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途径和方法并不唯一, 而存在着多种途径和方法;“natural world ”表明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界, 而不是研究其他领域;“explanations”是“explanation”的复数形式, 这说明尽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对自然界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evidence ”表明的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对自然界的解释是基于“证据”的, 而不是没有根据的自己意愿和想法;“their work”说明科学研究工作者对自然界的解释的证据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工作, 因为工作不同, 证据也会不同, 因此解释也会有所相异。

另一方面,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两部分:“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这两部分用连词“as well as”连接。

学生的科学探究, 第一, 与科学家的探究不同, 他们的任务是“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和“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第二, 用“as well as”连接, 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同样重要, 但更强调前者, 即“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第三, 为了达到“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 需要学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第四, “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既是途径又是目的;第五, “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与“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里, 并没有贬低其他方式学习科学, 但“学科学”的核心环节是“做科学”。只有通过亲身去做, 去体验, 才能实现科学的内化。

通过分析可知, 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两个目的:一是掌握知识和对科学观念的领悟;二是理解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自然界的。实际上两者不可分割, 为了研究方便, 在研究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 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如何把学生的个人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系统观下科学探究教学要素研究。当然, 这两部分和学生科学探究的两个目的不是对应关系。

2.科学探究是种能动的学习活动

科学探究, 首先指的是科学家对自然界的探索活动。当今理科教育中强调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 这是两者的联系。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针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主动获取证据、进行解释、检验和交流, 从而逐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发展自身科学素养的一系列活动。

(1) 科学探究教学是学生的一系列活动。

首先, 学生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活动, 并不期望他们能够创造出人类未知的知识, 而是以传承为主的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以认识自然界和理解科学为主旨。其次, 科学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系列的活动。科学探究教学, 并非与科学探究活动一一对应。凡是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活动都是科学探究教学的组成部分。同时, 科学探究教学中, 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 也不仅仅是理性方面的, 它应该是动手、动脑的能动的整体活动。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 根据具体学习内容, 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 进行局部科学探究活动或完整科学探究活动。

(2) 围绕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教授一些基本知识是必要的。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传授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同时, 学生记住这些内容是必要的。

当代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核心毫无疑问是科学探究。但是, 强调科学探究不是为了追求探究而探究, 也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通过探究来完成的, 而是应强调针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究。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强调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的教育活动。

三、全体公民理解科学的科学探究

1.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探究

当今的理科教育, 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的科学探究教育, 训练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学习和领悟科学探究, 并不是普遍培养、重点选拔的理科教育。诚然, 会有一些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事业, 把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作为职业, 但当前国际理科教育大力倡导的科学探究的核心议题是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换句话讲, 不论将来这些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生活在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的今天, 每个公民都需要去掌握科学探究, 发展科学素养。

美国《教育周刊》报道:“一项民意测验表明, 在理科课堂中使用身边实验的学生和参加问题解决小组的学生, 比那些通过讲授和阅读教材的方式学习理科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态度。年龄在10到17岁的学生中, 5个学生中有3个说, 如果他们能自己做更多的实验并且和同学以及其他人进行交流, 就会觉得科学更加直观。有54%使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方法的学生说理科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科之一。相比较而言, 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这样认为的比率为45%。同时, 在传统教育中, 接近25%的学生认为理科是他们比较难学的学科, 而经历探究教学的学生这样的情况仅占18%。”[4]

如果说知识可以通过说教的方式传递, 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可以模仿, 那么没有学生亲自参与的科学探究, 科学中的科学精神是很难落实的, 那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会离我们太远, 似乎那些事情是天才的事情, 与我们毫无关系。

在科学作为人类最重要力量的社会中, 每个人都要接受科学探究的训练, 因为只有深刻理解科学的内涵, 提升科学素养, 对于提高公民的个人生活质量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科学解决不了一切问题, 民主社会中公众的决策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2.科学探究是实现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路径

以科学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 需要越来越多的在科学方面接受训练的人, 如健康、技术等有关的职业, 但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在一些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解决上能够有所贡献。科学素养是指“为了个人决策, 参与公众和文化事件以及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理解的知识。”[3]

科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每个人都需要去理解科学。这不仅仅需要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需要知晓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从而领悟科学观念。实现掌握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的重要前提是需要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自然界。而理解科学家的工作, 则需要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核心方式是科学探究。只有通过参与科学探究, 才能深刻理解科学理论是如何产生的、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以及社会的联系, 才能在科学技术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中具有决策能力。那种听来的科学, 是抽象的、教条的、真理的、纯化的, 盲目地相信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科学与迷信是格格不入的。科学不但是名词, 同时也是一个动词。

通过科学探究教学, 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参与, 可以加强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加深对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理解。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 可以对科学在环境、能源、健康等作用的两面性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历史;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会合作, 形成自己的观点, 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科学探究是基于人本能又高于人本能的探究, 是通过学习科学家科学探究的实质, 经过科学训练而发展起来的理解科学、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探究。科学探究教学, 要以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为核心,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本体,科学素养,化学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人力资源部中小学及校外教育处.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M].罗星凯, 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美国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M].罗星凯, 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2-11

[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Standards[M].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Press, 1996:22-23.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篇4

课题研究随笔之一

实验中学 孟庆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科学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化学教材专家王祖浩先生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戴安邦教授指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这段话指出了化学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又简明地概括出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

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按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目前看来,不少学校受“升学与考试”的影响在初三前的暑期就快节奏地赶上化学课,不做实验,大量地压学生记概念,记化学用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心理,把一个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记忆仓库,把学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变成了无奈抱怨 的状态,很多学生可能就此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三年级,化学作为一门新开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比如可以精心做好小小照明弹、肥皂泡“炸弹”、“清水变牛奶”、“铜绿受热的变化”等有趣的实验,教给学生简单的操作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使之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及其两类变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初步感觉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寓教于乐”,会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后,尽可能地给学生动手机会,指导学生实验,既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又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动力。新课程教材的设计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采取“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方法,对初中化学的“分化点”作了处理;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如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再要求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而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贯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由于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望而生畏,因此,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进一步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化学概念本身是 发展的,应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暂时无法给出严格科学定义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用泛指、列举或比喻的手段去说明;也可通过对同类实验现象的分析,从经验中概括出有关的属性;微观概念可借助宏观现象或学生的直接经验去描述,以降低学习难度。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渗透科学态度教育

我们把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合起来称之为科学态度。在心理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是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科学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科学态度对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于化学教育而言,科学态度主要包括:(1)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化学学习、尊重化学的客观事实;(2)重视化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3)善于从各个方面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4)对待知识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5)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6)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7)对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我觉得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1)知识教学和实验训练一定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我们必须自己做到也要求学生做到:①不凭主观臆造、书写不存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式;②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状 态(或浓度)温度等条件;③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课本的叙述不一致时,不能违背事实来复述课本中有关实验的描述。首先应该尊重事实,然后找出不一致的原因,必要时重新进行实验。在定量实验中观测数据与预期的不一致时不得拼凑数据;④化学实验中切实按照规范的动作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取用药品,按照规定控制反应条件。细致观察、及时记录,不放过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⑤对作业、考试题中的错误认真分析原因,加以改正。

(2)通过介绍化学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如核电能、氢燃料、大化纤、航天材料、新医药等等。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3)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专题报告,有重点地介绍中外化学家的事迹。将各位科学家的生平、研究精神、取得的成绩如实地介绍给学生,包括失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他们,才可能学习他们,如居里夫人,学生在学化学之前就知道一些她的故事,但上课时我依然细致地介绍了关于她热爱科学,不畏劳苦历时四十多个月,终于从两吨铀的废矿渣中提炼出0.1克光谱纯的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相对原子量的科学探索过程,再比如戴维聚光烤焦了伯爵的钻戒等等,这些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以及贡献,都体现了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又体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家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永不满足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以及为献身科学的生活经历,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教育。

(4)教学中渗透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等现状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和生产的两重性,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矿产资源危机、水源能源危机等,引导学生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绿色化学素养培养的问题中还要细谈)

(5)用科学知识分析一些客观的自然现象,组织学生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做到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三)用科学方法组织教学,重视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活动中所采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方法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感性认识必须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得化学概念和理论,要用到科学抽象、假设、模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也用到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类比等逻辑方法。

1、用科学的方法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应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这是组织课程内容的一条主要线索。按照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 难等认识规律,一是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观察认识事物。根据这一特点,初中化学课程以阐述直观的、具体的物质和现象为主,内容组织可从学生接触的周围事物、现象和生活常识着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首先,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空气、氧气、水以及其他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元素、化合物,体验物质及其变化的多样性。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微观领域,认识原子、分子,初步在微观层次上认识事物变化、初步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分类等。这个阶段,通过观察、实验探索或验证,使学生形成生动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思考进行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领会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初步学习运用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等。二是分散难点,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概念采取由低级到高级分阶段螺旋上升,前面的知识要为后面的知识打基础,同一知识模块内知识和技能也有反复,在重复过程中,一些知识不断深入和拓展。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编排顺序,先讲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然后,按照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依次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物质的转化等知识,最后讲述化学与环境、资源等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内容纵向的展开,各方面的知识也相应地不断深入或拓宽。

2、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和训练

在化学教学中,应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陈述方式为主的传统做法,要有计划地在教学中介绍有关的科学方法。化学科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和假设论证等。初中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化学教学突出体现观察、测量、比较简单的实验条件控制、记录、表格化、化学用语化和表征性抽象等科学方法,如可列表让学生观察记录“蜡烛燃烧”的形象,让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来体验和认识一些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模式的训练。(1)观察和实验为主的模式,如质量守恒定律,可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来施教,即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将实验现象和数据加以分析归纳,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将其中的正确部分进一步上升到定律,再逐渐形成理论。(2)实验数据、图表为主的模式,要突出资料和事实的处理和科学抽象等方法。(3)以语言、符号为主的认识模式,如原子的构成,这种模式是根据已知来认识未知,要突出模型方法的假说方法。

(四)变革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观念,《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 究快乐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和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常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有些人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学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即“泛化探究”;二是有人认为探究活动自始至终都应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即“神化探究”。若想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计划,首先应当基础教育的实际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与特征。具体说来,化学学习上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学习”的本质。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它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也可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可以说“参与”和“体验”是科学探究的两大特点。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组织编写的一本专著中概括了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五个特征:一是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二是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三是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四是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五是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

我本人认为,在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时,着重要体现以下四性:

1、自主性,即让学生放开手脚,独立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2、探究性,即教师只需设计并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由学生独立发现知识,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3、创造性,即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 事物,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路径。

4、合作性,即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学习,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根据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其一般性的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提出新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收集证据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形成解释是科学探究性的关键;评价结果是科学探究性的重要环节;检验结果既是科学探究前一个阶段的结束,又是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从中提出新问题,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否找到正确的结论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整个过程,是否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针对科学探究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一般性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要更新观念,注重学习,重构教学方式

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通过学习培训理解探究的本质,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如怎样激发问题,设臵情境,设计方案,收集和处臵信息等;应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并随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个性化活动。

2、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强化实验和实践活动,注重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教师要尽可能把学生臵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条件和结果,体验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9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要进一步明确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从《标准》提出的建议着手,考虑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适当增加学生设计实验、上实验习题课等方式,让学生们以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实验活动。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组织引导,重视按科学方法指导设计方案、大胆猜想、搜集证据、实验操作、归纳提炼、形成结论等,强调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和学生的体验感。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理想化和绝对化地理解探究,认为每一类学生的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才行。这样的看法既不符合科学研究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由于教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探究和接受,我们提倡探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排斥接受性学习,关键问题要看所学知识的层次和类型。诚如奥苏贝尔指出的那样,“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对于特定的学生来说,一些内容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接受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两类学习方式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生活科学 篇5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社会。生活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坚持教好化学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把已有的或新接受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社会实际相联系,给学生以“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改造社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最终达到他们主动、深入地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学化学课本中也包含了丰富社会生活常识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深入挖掘、整理、补充及丰富后,生动地介绍给学生,不失时机地把社会生活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研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该充分利用好来自生活的化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一、 生活常识中的化学教学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离不开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其中许多蕴含着丰富的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例如,我们日常用的护肤品中都有保湿剂,这些保湿剂的成分是什么呢?主要是一些多元醇类,如丙三醇(俗称甘油)、丁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木糖醇、聚丙二醇、山梨糖醇等。在讲醇的内容时,可以和同学们解释,醇类中不光只有酒(乙醇),多元醇的种类更多,这些多元醇上的羟基可与水分结合成氢键,让皮肤上的水分难以逃脱,保持皮肤的湿润。其他的譬如,蒸馒头时我们常用纯碱除去发酵面团的酸味,使馒头松软;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体冒出;饮用假酒会使人中毒;自行车在雨中淋湿后不及时擦净,容易生锈;想要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较适宜的方法是向瓶中加入食醋浸洗;签署文件时应使用碳素笔等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从生活体验中得到的经验,进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养成一种科学的态度,感到自己身边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二、 让化学走向日常生活,学以致用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培养科学家的化学”向“培养合格公民的化学”转变,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动手实践,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让其学以致用。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化学规律和概念记忆。教师应该将生活与化学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更有利的“环境”。通过学生带着对生活问题的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学习化学。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警察在案发现场寻找血迹时,即使案发现场表面上被清洗得很干净,但警察仍能找到血迹。这就要归功于一种鲁米诺试剂了,是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混合物。鲁米诺化学名称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7N3O2。血迹即使被擦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还是会残留下来,由于血红蛋白含有铁,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让它发蓝光或紫光,所以鲁米诺试剂能找案发现场了。还有警察寻找指纹用的碘和硝酸银。人留下指纹处,手上总会留下油脂和汗水。针对油脂,我们可以用碘,由于碘易溶于油脂,当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碘的气体便会依附在油脂上,而气态碘是紫色的,所以指纹便会呈现出来。针对汗水,可以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残留汗水中的氯化钠就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像照相馆片那样显示棕黑色的指纹,这都是刑侦中常用方法。通过这些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在现代社会的中起的巨大作用。三、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中国社会中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重。通过食品添加剂了解抗氧化剂、防腐剂、增味剂、漂白剂等,如亚硝酸钠、硫黄等,在食品中的滥用及毒性问题;通过学习蛋白质,了解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什么不法厂家要往里面添加三聚氰胺?原来添加三聚氰胺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目前监测奶粉里蛋白质含量时,可以把三聚氰胺中的氮一并认为是蛋白质中的氮,导致会误判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符合要求。讲到这,老师可以适当介绍下三聚氰胺中的氮和蛋白质中的氮的结构,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建立新的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从而区分出这两种氮。还有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已迫切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通过了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职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化学,学好化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化学探究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化学的优越性以及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化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篇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它能生发学习激情, 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 设计趣味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要依次作为突破口, 创设化学学习的氛围,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引发学化学的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2. 理论联系实际, 诱发学习兴趣。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 现代化学生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 时时补充我们生活中与化学联系紧密的事实。

3. 揭示化学之美, 巩固学习兴趣。

寓美于教, 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去感染学生, 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 (即使是理智的) 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 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 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激学生, 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 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 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1. 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 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 在化学教学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 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 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 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 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2. 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 起阻碍抑制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 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 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 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 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 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 提高教学艺术, 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化学教学中, 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 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 做到深入浅出, 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 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 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

3. 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过程中, 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 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 化学比其他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 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 做到有理、有据, 以理育情。

4. 以情育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 首先, 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 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 凝聚对学生的期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参与的本领。

1. 指导学生阅读。

不会阅读, 就不善于思考, 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 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 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 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 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 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3. 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间争论, 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 提高记忆的深刻性, 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 相互补充, 得出结论。

4. 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 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5. 鼓励学生讲解。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7

师:在农村除了使用化学肥料, 还可以使用什么肥料?

学生齐答:农家肥。

师:根据你们的调查与研究, 你们认为是使用化肥好, 还是使用农家肥好?

生1:化学肥料好。

生2:农家肥料好。

师:好, 既然有两种观点, 我们分成两组讨论、交流。

生1:化学肥料肥效高、清洁卫生、施肥方便。

生2:农家肥料来源广、污染少。

生3:简直胡说, 每次学校围墙外边农民挑粪时教室里臭味熏天, 弄得我们必须马上关闭窗户才能听课, 这样还污染少?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甚至在等着看笑话。

……

我看了看手表, 赶紧总结:使用化肥、农家肥均有利有弊, 应合理使用。

学生3显然不服气, 但屈于教师权威, 没有争辩。其他同学也似懂非懂地静了下来。

反思这一教学片断, 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备课缺乏充分的预设。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备课时除了对照课标、研读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外, 应仔细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 猜想不同学生面对某个情境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 尽可能做到对课堂演变心中有数, 唯有这样才能减少课堂中“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而措手不及的尴尬。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3是实话实说, 其反应不在预设之中, 如果我预先能从学校周围都是农田环境出发,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对比的方法分析农民施粪肥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就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学生的问题。

二是课堂缺乏民主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虽然本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进行讨论,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民主氛围, 讨论没有深入展开, 学生更多的处于观望之中。个别学生虽作了发言, 这些回答大都在预设答案之中, 而面对学生3的尖锐反驳, 教师没有正视, 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尊重, 更没有因势利导以实现有效的生成, 失去了一次让学生情感升华的良机。

三是讨论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我没有发现学生3提出问题的价值。能提出该问题说明该生能够将学习与校园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 敢说真话,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同时他说的是事实,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只不过是以偏概全。如果能因势利导、深入探究, 这将是课堂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次, “你认为是使用化肥好, 还是使用农家肥好呢?”这一设问既无法简单定论, 也偏离课程标准“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这一活动与探究的初衷, 仅仅是特意为讲这一知识而展开的伪讨论。

那么,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呢?反思本教学片断, 我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贴近实际, 科学预设

预设要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升华创设条件。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 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和经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预设要做到“设身处地”、“心中有人”。当然这种预设应是“柔性设计”, 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 实行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教学预设应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元素, 如化学家故事、化学史、资源环境现状、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化学实验等。本教学环节如果从学校地处农村周围都是农田这一有利条件出发, 创设真实情境,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野, 请农技员讲授化肥农药的利弊, 一定能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机智应对, 民主和谐

“教育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的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下, 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 课堂上时不时会跳出不和谐的音符, 对此, 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这是课堂情感升华的重要前提。同时, 教师还必须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构筑自由、平等对话的平台, 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引导者, 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如在本教学环节中,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3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 讨论时可以自由组合、分组进行, 然后请各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观点, 争论不下的观点不回避, 也不急于求成, 可以组织学生课后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自由讨论、调查、对比、分析, 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明辨是非、达成共识, 这肯定比教师空洞地照本宣科的教学效果要好。

三、正确引导, 深层探究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8

一、探究式活动的内涵

所谓探究, 就其本意来说, 是探讨和研究。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中掌握探究能力, 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个性自主全面发展,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 互引合作, 共同提高, 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探究性活动的途径

1. 突出一个“趣”字——激发探究情境。

(1) 巧设悬念。在学习中, 可以通过巧设悬念, 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 激起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过氧化钠的性质时, 做演示实验:在脱脂棉中包着过氧化钠, 在上面滴几滴水, 脱脂棉马上剧烈燃烧, 引起学生的兴趣, 平时水都是用来灭火, 现在竟然用来生火, 引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为探究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 营造氛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在班级里营造一种活跃、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究。

(3) 体验成功。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探究中, 学生如果获得成功, 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 探究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 学生对探究就有了一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氨的化学性质》一课中, 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究如何让喷泉实验成功, 当喷泉实验成功的一刹那, 学生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异常, 脸上洋溢着探究的快乐。实践证明, 成功使学生体验到快乐, 成功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 突出一个“探”字——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1) 在自主操作中体验探究魅力。“在探究过程中的孩子就是一个小科学家。”。例如在教学《氨的化学性质》一课中, 我让学生动手做喷泉实验。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拿起材料这样试试, 那样试试。不一会儿, 一部分学生的喷泉实验成功了。可见, 学生在课堂操作的过程中, 积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潜心研究, 就会有所发现, 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魅力。

(2) 在合作实验中提高探究层次。《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中, 要能尊重他人意见, 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乐于合作与交流。如《硝酸》一课中, 要求各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设计实验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还是NO2的实验方案, 各小组汇报的结果不尽相同, 于是, 通过交流学生发现, 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明白了这一点, 学生就能运用他们发现的结果, 再次进行实验验证, 从而也实现课堂信息的共享。

3. 突出一个“放”字——拓展探究空间,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1) 让科学探究由课堂走向课外。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突发奇想”, 产生试一试的愿望, 受课堂时间、教材的限制, 必须延伸到课外去解决,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酸雨》一课中, 学生通过课本以及网上知识了解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这时学生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平阳地区的雨水是不是酸雨?程度如何?这样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课题研究。通过实验考察, 了解平阳地区的雨水情况。这样, 通过课内外的结合,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9

一、融入多元智能理论,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 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化学课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提着实验用品进教室上课, 学生必然很高兴, 积极性也很高;当学习一些贴近生产、生活, 联系实际的知识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 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课, 也可以将化学与社会、环境、食品、生活等联系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深入的研究。另外开放化学实验室, 鼓励学生多做实验, 改进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搞一些化学趣味知识和趣味实验的竞赛活动, 并进行评比和奖励,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制作一些小模型。定期出一些化学知识方面的小报和黑板报, 鼓励学生踊跃投稿等。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化学, 各种优势智能得到了发展,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增强学科间的渗透,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实践、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 未来的科技必然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因此,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 应该有效地与一些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在学习氨气的喷泉实验时, 可以有效地加强化学和物理知识的相互渗透。教师指导学生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后可提出问题:烧瓶中为什么会产生喷泉?学生经过分析会知道原因是产生了压强差。接着再提问题:用其他气体能否产生喷泉?学生经过分析知道只要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溶液, 因此可以设计出二氧化碳、氯气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但是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提出问题:除了减小烧瓶中压强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形成压强差?学生可以分析出还可以增大下面的压强, 比如—些景点的喷泉就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压强差有两条途径:减小烧瓶中压强或增大玻璃管底端压强。再结合化学知识, 学生就可以想到产生喷泉的方法可以有: (1) 减少烧瓶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使气体溶解 (溶剂可以是水, 也可以是其他液体) , 或使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少。 (2) 降低烧瓶中的气体温度, 使气体体积减小。 (3) 在玻璃管底端处密封的装置的情况下, 增大玻璃管底端的气体的量, 如通入气体、使液体气化产生气体等。

化学学科教学可以很好的与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使各学科知识交叉渗透、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 以及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激发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中学生基本的科学能力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 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 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如学习铁与水蒸气反应时, 一直以来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好这个反应。现在的新教材采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分析评价, 动手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 即使忘记, 还可以进行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经过上述学习,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掌握了结论, 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主动探究知识, 总结规律, 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

四、引导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分析, 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就能更快地获得知识, 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 学习铁的氢氧化物时引导探究过程如下:1、演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2、氢氧化亚铁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呢?学生很容易回答:因为白色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3、怎么样才可以防止生成的氢氧化铁被氧化呢?学生分析可知必须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与空气接触。4、设计能防止被氧化的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可以设计出许多比较有思想的实验方案, 但是否可行呢, 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然后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上述分析, 学生初步尝试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发挥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是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总和。在化学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现状的科学精神。为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自身优势, 突出对学生严谨和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科学精神:

1、执着的探索精神。

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 科学精神就是强调怀疑、强调批判和强调创新的精神, 就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 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2、无畏的创新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活动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多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 要让学生自己表达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个人的分析, 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争论, 大胆地提出哪怕是教师都未曾想到的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

3、严谨的求实精神。

科学必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实事求是, 克服主观臆断。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多进行分组实验和设计一些微型实验, 尽量使学生都能亲自体验到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对于一些仪器设备较简单的实验尽量开展分组实验, 一些装置较复杂的实验可以采用微型实验简化仪器,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

4、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能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上, 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良好的协调合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 必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 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现在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开展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 这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合作的精神。

总之, 化学教学应尽可能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地对学生激发科学兴趣、丰富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训练科学方法, 同时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只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在教学中多用心、多思考, 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大量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根据科学素质的含义和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就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五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科学素质,科学兴趣,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 (第三版) 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10

关键词: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新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的新课程改革。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谈谈自己的

做法。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形成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创新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注意化学现象到认真观察实验开始,从有意义地思考到热烈地讨论,学生能自觉进行知识的形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只有“动”,才能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化学变化。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小细节。对于观察到的小细节、小现象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就观察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在陈述观点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最终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培养创造兴趣。

2.把化学实验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实验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分析现象及处理结果,这样学生可以独立地积极思维,

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抓住关键点进行点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束缚,创新思维才能产生。

二、合理设计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实施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把其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备课中合理设计三维目标,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找出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进行教育。

三、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自主实验课程

学校化学实验室可以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校本课程安排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仪器、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之后,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使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自主实验满足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践课程

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如,学习了获取洁净的水之后,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县城的污水处理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污水的处理过程和净化原理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用厨房的常用物质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并比较实验的效果和观察到的现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到化学,体味到化学,加深了对化学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科学素养。

四、合理利用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习题的教学中,把习题作为载体进行思维方法方面的培养,对养成学生如何思维、敢于思维、善于思维的习惯具有深远意义,对学生终身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讲解,对那些一题多解的问题,要鼓励从多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使学生思路开阔,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根据性质判断某物质的题目,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严密合理的逻辑推理,

以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有关社会、自然、科技的题目,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真正发挥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甚至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凤艳,李远蓉.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化学科学教学管理 篇11

一、引导学生拥有科学的研究思想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有时学生会犯下概念性的错误。如学生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物理反应, 什么是化学反应;学生不明白要以怎样的一个角度探索一种物质的化学本质。如果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化学概念,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化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 就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很多学生谈到盐, 就会本能地想到食盐或者氯化钠, 然而在化学这门科学中, 盐是非金属离子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 就像在数学领域中, 直线、射线、线段是三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我们不能随便地混淆这三种事物, 而化学也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在化学科学中, 盐与氯化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学生要学会以化学概念来理解化学领域内的事物。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接下来要研究的盐的概念, 可让学生归纳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这几种常见盐的性质, 学生经过总结, 将能更深入地理解老师所描述的化学概念。当学生理解充分地理解了化学领域中盐的概念时,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科学知识, 首先要树立一个分类的思想, 然后依分类的思想概括事物。如在化学领域中, 学生接触到盐, 就要理解到在化学领域中盐是哪种分类, 提到氯化钠, 学生就要想到它是盐类。

教师要从科学本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就要引导学生拥有科学的研究思想。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科学的角度探索化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教师虽然会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然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开展实验、自己在实验过程中要探索什么、自己从化学实验中要获得哪些知识等。化学实验是人们探索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当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了化学概念以后, 就要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在教学时, 学生要学会粗盐的提纯, 其中在去除杂质的这个步骤中, 学生可应用下表1中的步骤逐步地去除粗盐中的杂质:

化学教师如果能够使学生养成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就能应用这套方法自主地思考化学问题、探索化学问题以及解决化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学习了很多化学知识, 然而在应用化学知识的时候, 却不知道怎么解决化学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化学知识不够系统的缘故。化学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就要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仍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盐化肥》这课为例, 如果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理解较为片面, 当他们遇到化学问题时, 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 将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如一名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 整理出了表2:

上一篇: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下一篇:中国养老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