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2024-10-29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精选12篇)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1

一传统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 注重学生学习成绩, 忽视学生主体体验

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学习成了背书、做题和考试的代名词。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机会。将课程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 “一切为了高考”成为现实教学的主旋律。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 这种评价模式导致学生成为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 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2. 强调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主动建构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灌输, 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只有听的权利, 没有讲的权利;学生只有被问的权利, 没有提问的权利。学生的学习情感受到忽视,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结果导致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下降。

从以上两点可清楚地看出传统化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均存在很大缺陷。它淡化了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 即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真正实现互动教学, 必须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来理解新课程形势下互动教学观的深刻内涵。

二新型互动教学观

要建立新型互动教学观, 就必须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中提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的过程, 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提倡新型互动教学观, 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 形成新型教学模式, 增强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作用。

互动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 是教师、学生、中间体 (包括自然环境、课程资源、课堂氛围等) 这三个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中间体之间全方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新型互动教学中,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立体、交互的信息环境中探究治学的方式, 启迪多元的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形成对一个问题具有立体化、多元化认识的意识习惯。

三互动教学的实践形式

新型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 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因此, 教师要转变角色, 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和合作;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 成为其中一员。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 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1. 体现实验探究学习的互动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教学形式,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 在实验中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创新意识, 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初步形成科学价值观。高中化学新课程特别强调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模块上, 设置了“实验化学”模块, 增加了定量实验、实验设计等内容, 教材中也有很多实验探究活动案例。

2. 体现自主学习的互动教学

自主学习, 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从教学材料的给予, 问题的设计, 结果的讨论等角度组织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建构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的关系, 主动探求未知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 不但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 更体现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生生互动可以实现互教互学,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 而且能增强集体凝聚力, 使学生感到集体的友爱, 满足了自己归属感的需要。同时, 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倾听他人意见, 也能发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 从而能激发个人更加努力, 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

3. 体现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

要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就必须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形式, 首先, 要求教师在课题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究、预设与生成、归纳小结等环节精心设计, 重点突出;其次, 要运用先进的学习策略, 组织好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精讲适度, 不能过分拔高, 人为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最后, 注意要精选例题与习题。选择典型、有层次的, 可以举一反三的练习题, 通过分层训练及时精讲, 使学生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对于学生发出的信息应及时进行消化和反馈, 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中间体因素进行及时调整, 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到教师、学生、中间体之间形成符合情理的互动、符合规律的互动, 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互动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从剖析传统化学教学中的弊端出发, 在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理解的情况下, 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观的含义及实践形式, 对体现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实现化学学科的有效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新型,互动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钟能文.《教学的方法》:以哲学方式问思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 2009.2.19

[2]陈启新、黄丹青.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2

张强慧

(山东省微山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摘 要:化学在初中课程中既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又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化学知识的讲授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更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技巧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化学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出突出的贡献,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正确指引,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主要围绕初中化学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展开详细讲解,对以往的化学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初步改革。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3

1 师生互动方面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化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大亮点。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师生互动方面的问题。

1.1 课件信息容量过大,让学生大脑处于“假听”状态.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的速度快,有的教师总想设法增加一节课的信息量,想多讲点知识,这样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只忙着将知识在45分钟内尽快传授完,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由于没有时间记笔记,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更没有时间去理解,看似在认真听,实际上处于“假听”状态,当然更没有师生互动的时间,导致“师动生不动”,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疑问加大,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忽视师生互动作用

很多教师在制作化学课件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美观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化学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课件美观本来无可非议,但是过分追求课件美观,把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背景、图片和动画加入课件当中,只注重课件形式,而忽视课件真正的价值。笔者曾经听了一节化学公开课,课件很精美,但是每展示一个重要知识点时,学生总要哄堂大笑,原来是每个PPT文件边框总有一些动物做出各种搞怪的动作。这样过度的、无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视听材料所蕴涵的教材内容,从而忽视教学重点、难点。课堂的这种“热闹”只是学生单方面的“看热闹”,这样的教学怎么谈得上师生互动呢?

1.3 设计好的课件流程,使学生思维处于“被牵引”状态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课件都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教师在上课时也只能按课件设计的固定思路进行教学。教学中学生肯定会对传授的知识有所疑惑,甚至有好的灵感,由于课件是事先制作好,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灵感和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考虑的很少。加之课件容量大,教学课件展示速度又快,学生无法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因而丧失培养发散思维的良好时机,这种“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盯着电脑看”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理念是相违背的。

2 用好信息技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师生

有效互动

2.1 给课件减肥,创设开放自主、互动的课堂教学

首先,在制作课件时,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有针对地进行课件制作,课件的容量不能太大,能用传统手段解决效果较好的,可以不用制作课件。制作课件的界面要简洁明了,一些与教学无关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图片、声音、动画最好不用,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演示的内容不宜过多,演示的内容不宜过于“全面”,不要什么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速度,要留有足够的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教师才能观察到学生反应情况,形成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否则只能是“师动生不动”。

2.2 灵活应用课件,实现师生的互动

化学中有一些抽象的原理,看不见的微观物质结构,及一些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对一些危险性强、污染严重、操作困难的实验,可以通过一些课件模拟实验操作,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件,可将课件设计成人性化的、交互性强、分支型程序教学,使课件的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2.3 以课堂为舞台,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标准,不是以教师讲得怎么样,也不是教师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技术,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看这节课师生是否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中应避免一味地片面追求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虽然形象生动,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片面地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教师不能将自身作用隐蔽了,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少,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变得麻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要大打折扣。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而不是为机器所主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而不是要取代教师的作用。

2.4 以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为信息平台,构建师生互动的远程教育模式

现在大多数中学组建了校园网,校园网的显著特点是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交互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以改变中学化学课堂的传统式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网络上的人机互动、师生互动。

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好意思直接问老师问题,也有些学生晚上或周末在家有问题也无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等到学校又失去问问题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或校园网中的网上聊天室、BBS论坛、E-mail邮箱、班级论坛等,在网络上搭起一个答疑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提任何问题给老师,老师再帮学生把积累的疑点、难点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当然也可以借助电话、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交流,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共同分析、讨论一些现象,分享其中的成功和喜悦。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反馈,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使这种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3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理念。教师要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构建一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当然,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中还只是辅助作用,它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让信息技术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实现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6-80.

[2]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特点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5(4):49-51,54.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中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互动教学促进交往的动态平衡, 让学生通过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互动来获取知识.传统化学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调, 缺乏互动性, 单一的重视对知识的讲解和灌输, 所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初中化学教学应当努力完善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师生平等是互动教学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以及结果.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控制者, 是教学活动的权威, 而学生则处于比较低的地位, 这就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两者应当形成完整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 教师与学生应当以对话为形式, 共同参与, 互相促进.初中化学互动教学应当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 对于学生而言, 平等的关系能够使个性得到张扬, 发挥其学习主导作用;而对于教师而言互动是课堂中与学生分享知识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 两者相互影响和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进, 构建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等积极因素, 促进化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育, 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深入学习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尽可能多的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互动教育的方法, 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并加以改进, 变成适合自己教学的手段.对于学生也要转变传统的观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可能存在胆小、互动能力不足、缺乏兴趣等问题, 在初中化学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互动学习对于教学任务的展开、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以多种形式展开初中化学互动教学

1. 创设情景增强师生互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 让学生在尝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独立的分析化学问题并作出判断提出对策, 这样对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促进意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应当构建互动的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要为课堂的互动环节留出空间, 确保互动教学的展开;作为教师还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身作则引领学生互动参与;教师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化学理论知识与课堂讲述、师生互动的有机结合, 在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的基础上, 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和互动能力.

2.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师生互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问题教学法, 作为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以现有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使用问题教学法并不是要教师提出和解决所有问题, 主要还是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思路、技巧、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考, 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提升,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3. 以典型例子引导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精选的案例播放给学生观看, 以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比如, 用生活中的零星小事,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再对问题做出反馈, 由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扩大化, 带入到化学一般规律以及具体社会实践中去, 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师生双方互动,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互动

学生的学习 (特别是初中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较多.如果教师冷漠、刻板, 在压抑的课堂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会很不理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善意的语言, 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在潜移默化中去引导和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 心理还不够成熟,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应当以训斥的口吻教训学生, 而应当努力促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让学生主动的去改变, 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并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燕.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 .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5

一、通过讨论进行互动式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的讨论,进行互动式教学,改变了枯燥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活跃课堂气氛,互动起来,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对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通过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步,在互动过程中获取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通过实践进行互动式教学

化学知识离不开实践,通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互动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投入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燃料及其利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了解燃料的燃烧可以发出热量,利用热量可以产生动力,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容。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踊跃发言,提高学生的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阶段,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内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的化学课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打造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 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思路

一、确认学生生态主体地位,打造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互动教学是创新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主要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将知识掌握。传统教学中,对互动教学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使得互动教学逐渐走向了形式化。为了将化学课堂教学打造成具有互动形式的生态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思路,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为前提条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师生之间如此,学生之间更是要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进步。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互帮互助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生生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为互动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例如,在学习化学分子及原子的内容时,由于这些微观粒子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很多情况下学生会遇到学习障碍。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粒子,分组观察肉眼可以看得见的水分子球棍模型,观察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想象,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结合观点进行教学。又如,在区分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试验验证来进行区分,拿来鸡蛋和黏土作为试验用料加以验证。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实验的操作,使得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和记忆犹新。

二、积极转变课堂互动方式,密切联系课堂生活

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目标及内容来设置互动交流的方式。比如,问题的设置要结合教学内容本身、情境創设式互动以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式互动教学等。由于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问题的设置可以多层次选择,比如由简单逐渐增加难度系数。创设情境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体现。不管是如何设置教学形式,都离不开生活实际,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基础,将化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发挥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时,拿来鸡蛋、食醋、水等实验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验证,并且将观察到的想象记录下来,进而自我总结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小常识利用化学知识所解释,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遍布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综上所述,为了落实新课改实施课堂标准,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正符合教育生态学的规律和原理,使得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友好的交流平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不断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及探索知识,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小杰.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7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校根据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特点进行不断的变革, 形成了我校特有的高效互动复习课模式, 即在陈述性知识 (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元素化合物、实验、基本概念、有机基本化学用语等知识) 复习中采取情境化互动教学, 在程序性知识 (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综合实验设计、有机合成推断等知识) 复习中采取模型化互动教学, 对于个性知识则采取学生自我完善的系统化互动教学。

一、实施陈述性知识的情境化互动教学

化学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是内容庞杂散乱、缺少条理性和组织性, 易懂难记、枯燥乏味、机械呆板,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 教学中要克服以上缺点, 教师应把基本知识的教学寓于特定的情境中, 它可以是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也可以是为了某种需要特设的情境问题, 这样就使呆板的知识灵动起来, 使单一的知识丰富起来。实施陈述性知识情境化教学的一般流程如下:创设情境→研究情境A→获得知识A→研究情境B→获得知识B……→研究情境N→获得知识N→总结获得知识体系。在每一个研究情境中, 学生都要经历独立研究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展示、组间评议、归纳升华等阶段, 在生本、生生和师生的多元互动中形成完备的解决方案。如, 在元素化合物内容的复习课教学中 (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教学为例) , 为改变传统逐条讲解性质的单向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创设综合性的真实研究情境, 测定侯氏制碱法中的产品碳酸钠 (含氯化钠) 样品纯度的研究课题, 也可以为了复习相关物质性质需要而人为设立测定纯碱 (含碳酸氢钠) 样品纯度的研究课题。接下来学生分析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通过互动交流初步形成各种不同的测定方案:与硫酸反应测定气体二氧化碳体积 (或质量) 的方法、与氯化钙 (或氢氧化钙) 反应测定碳酸钙固体质量的方法、加热测定固体前后质量的方法和中和滴定法等, 这样师生就共同创设了一系列的研究子课题。对于每一个子课题, 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其反应原理、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作用目的和误差分析等, 在研究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该化合物性质知识 (如稳定性, 与酸、碱、盐的反应等) 的掌握。知识的情境化互动教学使学生处于不断的问题探究和知识加工应用的过程中, 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动起来,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 还有利于学生长时记忆的形成, 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习兴趣。

二、实施程序性知识的模型化互动教学

程序性知识在心理学上指“办事”的操作步骤, 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也称为步骤性或过程性知识。中学化学中的程序性知识既有跨越不同学习领域的一般性程序性知识, 如有效推理的能力 (无机推断、元素推断和有机推断) 、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有化学科学领域特有的程序性知识, 如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等) 的应用能力, 后者在化学学习中尤其常见, 也尤为重要。程序性知识的模型化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 (出示典型例题) →学生独立研究形成个体认识→组内外讨论、评议、修正→建立解答模型→实践检验→完善解答模型。如在平衡标志问题教学中, 教师出示典型例题: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H2 (g) +I2 (g) =2HI (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含量w (HI) =w (I2) ;④反应速率v (H2) =v (I2) =v (HI) ;⑤c (HI) ∶c (H2) ∶c (I2) =2∶1∶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④ B.②⑥⑨C.②⑥⑨⑩D.③⑤⑥⑦⑧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①②③④归纳建立解答模型一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根据⑥⑨建立模型二 (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 根据⑦⑧⑩归纳解答模型三 (该量之前一直是改变的, 当不变时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接下来组内外讨论评议每一个模型, 形成解答的细节和步骤, 教师要适当引导归纳细化操作程序, 如模型三中要首先分析定义式, 根据反应特点画出该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再应用分析, 最终形成该类问题解答的结构化认识。

三、实施学生自我完善的系统化互动教学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8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已经从20世纪的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演变成当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初中化学课堂当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情境,将日常生活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世界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在实际操作当中具有一定难度。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化学实验虚拟化,弥补场地实验器材等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演示和虚拟实验,能够多次反复地进行实验和学习,详细了解实验步骤、方法、注意要点及相关实验规范等诸多细节,在实际操作前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得实验顺利进行。同时,现行很多化学软件如化学快录、仿真化学实验室、元素屋、化学元素周期等都具有操作简便、交互性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很好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合理利用这些化学软件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堂强大的演示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化学与其他理科思想不尽相同,复杂多变的化学式、半经验化的理论都为化学学习带来了困难。同时,物质内部结构、化学反应机理等都是很抽象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理解,促进化学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多媒体课堂互动特点

首先,初中化学课堂的学习和培养,旨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理解方式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于传统初中化学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多媒体能够更加灵活地将信息呈现到学生面前,教师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安排组织课件内容,将化学内在联系和规律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渐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难点、重点,并辅导学生解决难点问题。

其次,多媒体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角色转变了,使得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处在一个公平的环境当中,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密切。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变化,使得学生更愿意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的平台。在多媒体课堂中,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出他们积极的一面。同时,教师在得到学生积极反馈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信心。多媒体能够为教师节约大量板书时间,使得教师有更多时间针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其主动投身于讨论当中,克服了课堂学习气氛过于单调的状态。

●初中化学多媒体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多媒体课堂由于采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而,如何掌握好课堂气氛是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初中化学课包含了很多的实验、生活化的多媒体资料,课堂气氛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课堂气氛稍有掌控不好就会使得课堂讨论偏离教学内容本身。多媒体课堂节奏稍快,教师就很容易忽视学生求知的主体性,学生流连于屏幕和课本之间,使得课堂交流互动很难进行。

互动与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9

教学活动无非就是教与学二者的相互结合,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二者不应该相割离, 老师教和学生学要同步,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1.情感互动是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基础

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 首先应源自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教学心理的和谐.在教学当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种困境, 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这和学生个人性格等有很大关系, 但是不可否认, 好多老师过于严厉师生关系紧张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化学教师在工作中要投入极高的热情, 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一丝不苟地工作, 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每一件事情, 时时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 随时表达教师的关爱之心, 这样无形中就会拉近师生关系, 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 学生对你的喜爱、崇拜就会乐于发言敢于与老师交流互动,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要信任学生

学生学习的是前人间接经验.虽然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 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自主摸索的过程中, 也许会犯错误, 教师在这种状况下要保有宽容的精神, 要有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鼓励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 学生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砺起来, 会对知识掌握更加深刻, 也会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

二、课堂探究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步骤

化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为目的.师生围绕一个惊叹号做文章, 学生在探究疑难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创新, 这就需要课堂教学方式从过去的获得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要选准探究内容, 精心创设探究情境, 营造探究氛围, 师生共同亲历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化学教学当中, 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勇于提出问题.

2.合作探究

探究学习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 创设探究体验空间, 引领探究方向, 提供探究素材, 留足探究时间.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和参考资料,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未知, 在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诱发疑问, 在“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境界中进一步增强其探究心理和尝试探究行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争议、认识模糊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争论中得出正确的观点, 形成正确的认识.

3.引领点拨

在合作交流阶段,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发探究兴趣.通过讨论、争辩, 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适时点拔, 把握好“导”的尺度.让学生互相讨论, 决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 因势利导, 因时而导.对思想上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的学生, 要及时引导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反思交流

反思交流阶段是前三个阶段的升华.教师要在课程内容完成之后对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促使学生进行适当的反思.化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可分为课内反思和课外反思两个方面.课内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再现、再思考, 并能提出有价值、创新的问题以及独到的见解.课外反思是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付诸实践, 从亲身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和升华.从而使化学理论知识真正落实到学生思想觉悟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 最终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三、结论

互动与探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互动使学生乐于学习, 探究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和实践能力.互动探究教学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挥, 都成为具有自信、自强、自我发展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从而获得成功, 这就是探究性教学的目的, 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作为21 世纪的新型教师, 应努力探索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 重视探究法的运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志芳.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2]黄旭文.高中学化学课堂探究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3]蒲生财.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8.

略谈初中化学的互动性教学方式 篇10

一、教师在互动性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见解。在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看待教学内容的角度不同, 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 容易出现学生和教师见解不同的情况。此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在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 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提炼、总结, 作为新的学习材料, 有效启迪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其次,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 对于学生在反馈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错误所在,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 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智慧。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和研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汇集学生的智慧,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得到重视与接纳,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注重参与教学活动, 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师在互动性教学中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进行互动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又可以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理解化学、感受化学。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化学知识讲座, 向学生讲解“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温室效应的成因及控制”、“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等教学内容 ,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带领学生做化学小游戏, 如将学过的化学知识以变魔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举行化学知识竞赛, 将化学教材中的重难点以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和抢答, 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又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忆和掌握教学内容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辅助, 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 又可以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 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化学知识和内容。

三、教师在互动性教学中要注重互动形式的多样性

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选择互动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情景互动模式展开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积极的体验, 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受从而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性质的时候, 可以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一座山谷被称为“死亡之谷”, 其中充斥着一种奇怪的气体, 如果人带着小狗进入, 人不会有任何异样, 但是小狗会莫名其妙地晕倒甚至死亡。当人蹲下来抢救小狗的时候, 人也会晕倒及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这样以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而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更可以以问题引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引领学生归纳和推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时候, 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果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你是否可以设计出合适的实验, 证明此溶液是否变质? 变质后的溶液能否继续使用? 针对这些问题, 学生众说纷纭, 各自阐述看法和理由,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从而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互动性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初中化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既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环境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操作技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 探讨如何实施互动性教学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互动性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秦少艳.初中化学互动性教学实践与探索[J].成功 (教育) , 2013 (06) .

教学互动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以“爱”促学;以“激”促思;以“导”促行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全面铺开,正向纵深发展,但不少教师反而认为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育的作用充分显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教育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教师的工作不止“传道、授业、解惑”了。二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大,学生自身素质显著提高,自然对学校、对教师“挑剔”起来。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教育规律和教学内容,因势利导,科学引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当然,这也与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健康地自我发展分不开,这种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通过主观能动的感知、接受、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的过程。

教学互动作为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在形成和发展良好心理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是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以“爱”促学,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热爱学生,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态度和要求。《师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得到爱心滋润,是自我培养和发展个性心理素质的原动力,是积极求知、主动上进、完善人格的内在保障。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被动、消极起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极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一个心中有学生的老师,如果真正懂得以“爱”促学,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个性心理、个人气质、情感意志等,都能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老师对学生的爱,哪怕一句赏识的話,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都会感到温暖,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爱”,学生也会自信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和缺点。总之,为学生付出了,哪怕细微之处,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以“激”促思,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参与活动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能够改正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笔者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效果十分理想。一是以问激思。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好奇质疑,激起探究欲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功不可没的。二是以情激思。通过创设氛围,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以境激思。通过模拟情景、师生互动、学生示范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在获得心理发展动力的基础上自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心理内化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举止,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拥有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死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抓住时机,因材施“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锻炼心理品质的目的。

三、以“导”促行,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心理品质,一般可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的外在反映,教师亦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适宜环境、发挥示范作用、端正心理倾向等方式来加以指导和调节。引导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措施。只有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导”为先,因人、因事、因势施导,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正面引导,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中、进而在生活中锻炼出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比如:老师敢于认错,坦诚面对学生,其教育意义非常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既不能孤立地去操作,也没有包打天下的捷径,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需要教师“打铁先从本身硬”,在教学互动中,因时制宜,灵活把握,决不能和其他的素质培养分割开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土壤里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化学教学模式互动管理 篇12

1. 在课堂演示中创设情境促“动”

(1)以教师自己的激情来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三尺讲台是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内的停留地,但在教师讲课中如果能够经常变化自己在教室里的站位,与学生保持更近距离的接触,用期望的眼神、幽默的语言、会心的微笑、鼓励的手势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一方面教师在示范演示中能更好地进行情境促动,另一方面能让学生的思维随之运动起来。

(2)以演示实验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教师演示的行动策略必须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实验示范。例如进行铝热反应实验时,介绍样品“银粉”(即铝粉),把此样品让左边一排学生传递到每一个座位一直依次传到右边的每一个座位,再介绍“红粉”(即氧化铁粉末),把此样品让右边一排学生传递到每一个座位一直依次传到左边的每一个座位,然后请学生把两种粉末混合起来,继续做实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个演示实验往往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伴随下能够非常成功地完成。

2.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促“动”

(1)问题落实在学生试验中。中学化学实验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课,学生一进化学实验室,总会对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药品非常感兴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多多接触化学实验的仪器药品是很有必要的。一套实验装置的装配往往能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学生往往能在相互探讨和帮助中获得极大的收获。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事先设计实验,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气体制取装置的装配,不同气体制取装置的比较,收集装置的不同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用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不同种离子进行鉴别的方法和顺序等实验的参与使学生不仅能积极地动起手来,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十分注意、十分关注的习惯。

(2)问题落实在知识讲授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预先设计好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内容的特点等而定,不能盲目。课堂提问一定要对知识有针对性,不然就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我们经常埋怨学生不回答问题或回答不对问题,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提问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3. 在课堂讨论中布置任务促“动”

(1)任务促动在课堂上。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或者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任务促“动”策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不宜过多、过难,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例如在同分异构体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完以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列表比较前面学过的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概念中的同与不同从而使学生对知识强化理解与记忆,进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2)任务促动在课外。教师可以先对某个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代下去要求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自己研究,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注意要求归纳小结讨论的内容,然后在下一节课发言。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多种答案,教师要启发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归纳问题,最后要求学生课后翻阅资料,做好作业。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当下一课时再进行时,学生会有准备地纷纷发言,列举各种问题的答案和应用结果。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有师生互动、有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关于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教学中,采用“任务促动”策略能达到极好的效果。从写出分子式C6H14。所有的同分异构体以复习碳链异构出发,提出应按照系统命名法的原则给予各结构简式以正确的名称,同时证明所有这些都确实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名称。学生非常感兴趣,并在讨论中很积极。在任务促“动”中各种启发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愉快地感受到学习的情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下一篇:近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