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教学

2024-09-20

化学知识教学(精选12篇)

化学知识教学 篇1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人类文明进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更加广泛而深远, 正在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心学科。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许多社会论题、经济决策和政治都和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传统化学教学中, 往往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当做重点, 而忽视科学素质的培养, 这与化学素养要求是相悖的。本文简要概述了化学素养的含义, 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素养培养的必然性, 最后就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化学素养的培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化学素养的含义

简而言之, 化学素养就是学生对化学的理解程度。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具备化学基础知识, 能理解常见的化学现象本质;第二层是能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 具备利用化学知识处理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第三层就是能理解化学的价值和局限性, 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经历过初中化学学习而进入高中的学生, 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 但这些知识比较零散、浅显。因此, 高中化学教学就是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加系统、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 培育化学素养, 在原有的化学基础上, 从以上三个层次来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必要性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性, 理解提高化学素养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 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一切可用的因素, 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才会把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 积极地为这一目标展开教学。

(一) 培养化学素养是时代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 化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乎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趋激烈地国际竞争环境下, 推行素质教学, 培养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方针,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人才, 他们必须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高层次的化学素养。

(二) 培养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需要

化学基础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是将化学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过程, 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 训练学习能力, 养成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 才能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才能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 取得满意的化学成绩, 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化学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化学素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科学技术主导的社会里, 学生要将学习贯穿于整个一生。高中化学教学要结合化学本身的特点, 实践性强, 操作性强,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满足化学学习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人生价值。

三、培育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 将化学知识生活化,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和生活联系紧密, 许多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教师在化学教学时, 可以先由生活的实际例子入手, 开展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以身边的化学素材, 设计和安排实验, 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 重视化学实验, 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关键的一环, 对化学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化学理论和实践应该都依赖于实验探索和检验。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课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全面系统的化学实验, 学生能有效验证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 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 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

(三) 重视化学史教学, 促进科学意识的形成

在化学教学中, 不应该只关注知识的静态结论, 更要让学生明白它的起源和发展。如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化学酶的发展、青霉素的发展和应用等等。在教学中注重化学史的教育,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并让知识系统化。

(四) 渗透化学前沿知识, 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科技技术日新月异, 化学与材料、生物、物理等学科交叉融合, 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主要支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讲述一些化学学科的最新动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 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问题、新发展。这样不但促进了对学生科学价值的培育, 又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 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前树.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薛起焕.浅谈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J].才智, 2011 (23) .

[3]高玉惠.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青年文学家, 2011 (15) .

化学知识教学 篇2

1.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2.课程结构:必修2个模块,选修6个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1)必修一: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化学与生活: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重要作用;能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明确必修化学基础,确认该模块的提高既提高的可能性;对教学内容及时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3)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观念;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3.课程目标的确定:(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3)对学科的研究。

4.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了解、认识、能表示、辨别、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5.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6.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P6-7)7.教学建议:(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8.评价建议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9.评价方式: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即时表现评价(分为提问交流评价、课堂练习评价和课堂实验操作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0.根据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情形、成果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活动表现评价。

11.化学纸笔测验的新变化是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重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12.教科书编写建议:(1)教科书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性(教科书的时代性应包括:一根据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根究化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2)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3)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4)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5)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6)教科书编写药有助于发挥化学教师的创造性。13.课程的类型:

(一)按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间接经验)和经验课程(直接经验);

(二)按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六)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4.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元素观(从元素的视角看世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实验观(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结构观(以物质的结构为基础研究化学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能量观、分类观、守恒观、模型观、转化观、控制变量法、相互作用管、对立统一管、量变质变观、内外因关系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念、研(学)以致用观、可持续发展观。

15.化学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学影响(教育媒介)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16.化学用语教学的一般原则

(1)循序渐进、变式练习;(2)注重规范、辨别性练习;(3)读、写、用三方面并重发展。

13.教学方法(1)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有点: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演示法进行教学优点:是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缺点: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3)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优点: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课程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

14.教学的基本环节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均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的五个基本环节。

15.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等环节。

教学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巩固应用和反馈环节、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试验测评和调整优化。16.高中化学教学应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节奏适宜。17.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方式。

18.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探究要注意以下问题:(1)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设计;(2)指导学生做好探究;(3)指导学生做好表达交流;(4)对学生的探究做好总结。

19.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20.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法(特点:自然性、间接性、高效性)(2)实验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教育过程,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本质特征,也是实验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标志。)(3)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教师为研究自己的工作而而综合运用的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其实质是教师进行的一种反思性实践性研究。(行动研究不把规律性的发现作为追求的目标)21.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之前做好实验分析,实验演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演示实验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和注意安全问题、处理好意外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标准的实验操作;演示过程可边演边讲解,促进学生思考。22.国外教科书的编写模式:(1)学科中心模式(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认知特征和实践活动,内容难度大,缺乏时代性)(2)社会中心模式(突出学生发展,关注社会热点)(3)融合型模式(世界上使用最广、数量最多 23.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三条基本内容线索:(1)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线索(2)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3)反应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STSE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24.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方式。

25.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实验化学等。

26.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时不易解决的某些关键点。尽管有时重点和难点是统一的,但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任何一节教材内容都有教学重点,但却不一定有难点。

27.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3)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28.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

29.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思想的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30.三重表征观是利用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来认识和理解化学。三重表征观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研究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31.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解决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蓝图和宏观的方法。实验(辅助)设计和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3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0)教师的教学目标。

33.化学教学目标的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体验性目标(用学生的心理感悟、活动感受来陈述的目标)。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4.程度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最低标准,是对行为动词的限定,具有可操作性。

35.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准绳、以学生实际为参数、以知识结构为网络、以知识迁移为目的。

36.化学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教学情境和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2)教学内容的设计(3)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科学定律是描述性陈述,归纳模式;科学理论是提出的合理假设,建构模式。37.教学设计中,最终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38.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39.化学学习基本方法包括外部操作活动方法和内部心智活动方法 内部心智活动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符号思维方法。抽象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和反证等。

40.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的准备、学习策略。41.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1)传统的秧田式(最大限度利用教室空间,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间信息交流)(2)小组合作式(3)马蹄式(4)杜郎口模式 42.评价包括检查和评判过程。42问题情境创设

(1)利用现实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43.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问题——探究——反思。

44.化学实验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等要素构成。

实验者是化学实验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学生。实验对象指自然对。实验手段分实物形态的手段(硬件)和观念形态的手段(软件)。

根据实验在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中的作用可分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演示讲授模式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45.化学实验的内容:(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3)物质的表征(检验、鉴别与鉴定)。

46.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实验操作规范,注重示范(4)演示与边讲紧密结合,启迪思考((5)简易快捷,按时完成(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47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准备,指导预习(2)认真巡视,及时指导(3)适时反馈,沟通交流。48.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准则:(1)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2)体现探究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3)实验的改进应考虑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49.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远程实验技术(2)手持技术(包括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其配套软件)(3)模拟实验技术。

50.传统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大屏幕投影、电影录像等视听设备、语音实验室等。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和黑板、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

51.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方法分为:一接受性在现性学习方法;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52.化学教学评价:对教师化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对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评价即学习评价。

53.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将学习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教学前评价)、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事后评价)。

按评价方法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54.学生自我评价常采用建立化学学学习档案的方式。55.教学反思的内容:(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3)对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的理解的反思(4)对自己教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56.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57.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8.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9.教学内容的调控涉及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在数量和深度两个维度上的选择。60.课堂环境调控分为课堂物理环境调控和心理环境调控。课堂心理环境调控分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心理气氛两类。课堂时间调控包括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速度等。

6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是教师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注:课堂教学过程不属于化学课堂管理常规内容)

62.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63.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1)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3)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64.试题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65.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多重练习策略、练习——反馈策略和可视化策略。

66.化学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

67.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68.水泥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石膏。玻璃主要原料:石英、纯碱、石灰石等。传统陶瓷主要以黏土为原料。

69.NH₃分子中H-N-H键角为107.3º。

化学知识教学 篇3

关键词化学史;高中化学;教学

一、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化学史不仅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还是唯物论战胜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过程。它涉及到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观察、实践、提出假说、验证试验、得出结论等,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13世纪,波义耳提出的“燃素说”在理论上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原性说”,从此化学摆脱了唯心论的圈制,成为一门学科。18世纪,拉瓦锡推翻了波义耳“燃素说”中唯心部分的内容,建立了氧化学说,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开端。肖莱马——有机化学家说过:化学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发展的。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充分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正是他敢于批判前人错误的理论、继承他们先进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然后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得出已发现元素的性质,还预测出新元素的存在和其大致的化学性质,并由实践加以证明,如此形成了可预见性认识上飞跃。其实,这就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质量互变规律”,门捷列夫也是认识到这一点而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化学史上理论知识的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都充分验证了以实践为第一的认识原理和实事求是的端正态度。

二、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端正的科学态度

化学史中不仅记录着化学发展事件,它还见证了历代科学家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甚至是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因此,化学史能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悠久历史的背景下,再看化学是怎样孕育和发展的,可以发现,一切原以为静止的化学知识理论和规律性质都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把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时,他的几位亲人因此相继献出了生命,而他自己更是多次侥幸逃过,这样为科学甘愿奉献生命的例子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讲解分析化学史,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清楚看到凡是有所作为的化学家,都必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勇于结合实践,敢于献身科学研究的人,这样就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鲜活而易于理解。

1.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在设定的情景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兴奋感和探究心理,把知识当作一种给予的宝贵礼物来接受,让学生不局限于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追本溯源地了解其动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持有的严谨科学精神和开放性思想,并获得一种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和征服欲,增强他们主动求知的渴望。(1)发现问题。19世纪的欧洲已有许多国家都开始使用煤气来照明,为了便于储运,通常将煤气压缩在桶里,人们都知道桶里是一种油状液体,但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后开始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光是提取这种液体就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最终得到了化学物质苯。然后他着手测定苯的组成,结果发现,其中碳占92.3%,同温同压下,相较于乙炔气体密度,苯蒸汽密度是它的3倍,苯的化学式为C6H6,于是他想:苯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2)提出假设。启发学生结合“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再比较化学式C6H6和C6H2n+2,写出苯的所有可能结构。(3)结合化学史实验验证。引入理论知识中的凯库勒式。引导问题:苯分子中是不是同时有单键和双键,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学生根据已学的烯烃和炔烃的相关知识设计验证实验:

实验1:将适量苯分别加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混合(结果均不褪色)。

实验2:在铁粉的催化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并有已知资料显示,苯的一溴代物有且只有一种。

实验3: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得出结论苯分子中存在碳碳键,但既不是单键,也不是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2.利用化学史教育学生端正科学态度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雷利发现氢元素的事件来教育学生。雷利工作严谨认真,不肯放过任何细微的差别,甚至是几毫克的重量,最终发现了氢元素——这一事件被誉为化学史上“第三位小数的胜利”。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促使学生提高对科学研究的专业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严格缜密的思维,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化学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的古代的化学工艺:远古的青铜、西汉的造纸、唐代的黑火药、春秋的炼铁、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陶瓷的发明、本草药学等,都证明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英国科学史家曾评论:整个化学的根源之一,是从中国传出的。

四、结束语

将蕴含丰富教学资源的化学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养育,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月新.新课程视域中化学教学的生命关怀[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12):7-9.

化学知识教学 篇4

化学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学生对于核心的化学知识的认识。第二,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在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将化学素养分成实践性和理论性两个方面的素养。

首先, 化学概念具有隐蔽性。虽然化学是无处不在的, 但化学概念和通过生活而得来的直觉概念差别是非常大的。可是人们在没有完全了解化学概念的同时, 也能通过直觉概念和生活经验解决化学问题, 比如人们不明白火的化学概念, 但对于火候和火色的掌握却非常熟悉。而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很难从本质上认识火的化学概念, 具体原因就是因为化学概念具有隐蔽性。其次, 谈化学在众多学科中有着一个独特的地位, 它介于物理和生物之间, 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并且在很多应用和研究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最后, 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性特点是, 化学的核心问题是合成物。

二、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探究

虽然在新课改的环境中高中化学应有所转变, 但由于应试教育是没有改变的, 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中还是比较注重考试的, 所以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完全合理。例如对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鉴别问题, 大部分的学生对其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试题中, 停留在表面。

要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就必须转变这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 帮助其从化学角度认识世界和形成相应的化学观念。通过培养化学素养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 提高化学的应用能力。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具备充分的化学意识

教师自身要先具备充分的化学意识, 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中才能不自觉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只有教师先具有了化学意识, 才能够不断思考传统教学中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并且进行逐渐的转变和改进。

2. 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内容重构

在化学素养的背景之下,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并且选择到底哪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应充分考虑到其生活方面, 并且从观念、态度等方面出发进行化学素养的培养。

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 能够有效的明确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相关化学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比如在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新课标对这个方面有四个教学目标的要求, 对于化学反应和能量教学甚至设立了七个目标, 而通过这诸多的教学目标却并不能直接变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遵守以上的原则, 并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内容重构, 并且寻找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结语

化学知识教学 篇5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化学是医学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从教材编写情况来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该类专业所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或者医用化学教材,主要是组织一线教师编写的。从特点来看,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讲,由于其基础较差,教材中对于化学知识点及其原理,以及它们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实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显得有所欠缺。因此,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化学授课教师,应针对医药专业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将有关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在医学中的意义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化学是医学和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从教材编写情况来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该类专业所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或者医用化学教材,主要是组织一线教师编写的。从特点来看,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讲,由于其基础较差,教材中对于化学知识点及其原理,以及它们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实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显得有所欠缺。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授课中,往往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只有通过化学知识点及其原理,以及它们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实例的必要补充,才能有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化学授课教师,应针对医药专业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将有关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在医学中的意义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引导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理解

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不少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相对的被动状态。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只有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才能在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否则,即使有再高明的教师,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拿化学科来讲,面对这样实际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进行基础性梳理,对应用性实例进行积极准备,在此基础上写好教师讲授提纲和学生自学提纲;其次,在教学中注重结合不同学生实际,采取梯度化教学法,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自学时各有目标、各有重点,学会概括知识要领,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对化学课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这个阶段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思考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启发性,通过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少而精的讲解引导,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主动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案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采取分层教学法,通过不同层次的思考题,激发全班同学的参与兴致,通过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引导,把不同层级学生的思维凝聚到教师的主导之下,从而达到以疑激思,以思激学,疑学结合,使得学生的思维围绕教材和教师逐步深化;(3)注重做好知识点的难易衔接、新旧衔接、理论和实际衔接等,要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对于学生刚学到的知识,要千方百计摆脱“难、怪、偏”,给学生以信心感,对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要注意化易为难,避免新旧之间的矛盾,给学生以必要的思维活动空间,对于理论和实际的衔接,要巧妙设定结合点,给学生以兴趣感和实用感,要善于铺设台阶,让学生顺势而上,而不是望而却步。

二、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传授

在与学生的讨论分析中,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传授。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面对信息时代的高速列车,教师要特别注重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前面已经讲过,职校学生基础较差,学情复杂,不少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自学习惯较差,如何让学生在信息纷纭的背景下,加强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呢?笔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师生一起讨论分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广泛参与、思维激发、思路开拓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分析和讨论方法,笔者认为,教学手段新、教材选取精、教学层次清、驾驭能力强、教学语言准等,是调动学生兴趣,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1)教师不能“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时时刻刻替学生着想,通过启发、鼓励、引导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分析的积极性,在与学生双边共振、情感共鸣中强化讨论效果;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分析,强化和发展学生的五种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3)注重克服思维定势,用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法激活课堂教学,要善于分析研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缤纷多彩的信息引导,向学生讲清化学和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发挥能动性。

三、在归纳和练习中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

在归纳和练习中,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化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画龙点睛般的讲授和学生高效的实际训练,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理解、吸收、试验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化学知识水平,在医药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和理论应用的讨论与实践,增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和应用技能。教师在归纳和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知识点讲评要做到少而精,学生练习要突出针对性和代表性;(2)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目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从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技巧的过程中,认识化学知识的规律;(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要即时讲评,在表扬鼓励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举例来讲,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较容易理解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很容易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的内容。在讲解自由基及抑制剂时,可适当引入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的关系,通过对自由基及抑制剂概念和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自由基(主要是氧自由基)增多,导致生命衰老。自由基反应活性高,在体内大量聚集时,很容易进攻细胞,损伤DNA,从而导致基因突变、衰老,诱发肿瘤等疾病;如沉积在血管壁上,会使血管发生纤维性病变,导致动脉管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沉积在脑细胞时,会引起老年人神经官能不全,导致记忆、智力障碍以及抑郁症,甚至老年痴呆等。教师可以联系抗氧剂维生素C及目前号称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垃圾的清道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机理,通过适当的化学知识点和化学原理应用题型的应用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及化学原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知识教学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27-01

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过程当中,涵盖了众多原理、概念,因而,就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教学应当与学生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采用正确教学方法。细节教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细节教学开展深入分析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

1、教学应当联系实际生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与实际生活做到密切联系,这不单是化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而且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食物坏了之后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玻璃碎了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问题提出后,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细节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食物坏了就无法食用,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食物中生成了某种物质。而玻璃破碎现象只不过是完整部分变为了碎片,在形状方面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食物腐败是由于新物质的出现,是一种化学反应,而玻璃碎了只是形状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物质,是一种物理反应。化学变化就要看是否含有新生成的物质,这就属于教学的核心细节,教师在这个知识点上需要学生充分掌握。

2、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引起高度重视

化学学习过程当中,实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借助实验手段能够将化学物品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在知识点学习方面有了进一步增强。同时,需要对实验细节部分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在向学生分析讲解化学、物理变化这两部分知识点时,应当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掌握知识点。教学可以借助两个实验开展,分别是剪纸片、烧纸片。实验演示阶段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对实验变化情况进行细致观察,注意实验细节。在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之后,学生会发现纸剪后仍旧是纸,而点燃后,纸就变成了灰烬。第一种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没有涉及到新物质;第二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其中生成了新物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学生对知识点二者间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会有充分认识,同时,对学生知识点理解、记忆也能有所加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在化学学习会有较大提升空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3、做好细节辨析工作

在化学学习过程当中,微小细节就可能造成概念的不同,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对关键词辨析引起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体现化学严谨性,在概念方面,需要充分表现出严密这一特点。

4、对知识点做进一步深化

化学知识点具有严谨的特点,因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概念进行深入解读,只有紧紧抓住化学学习细节,学生才能够更好掌握化学知识点。

教师在分析讲解“溶解度”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初中阶段学生往往对概念无法完全掌握,在知识理解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涉及到了众多知识点。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化学概念进行关键细节分析,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条件适中、溶剂量符合规定标准、饱和状态是否达标、溶质质量。抓住以下几个细节部分对溶解度概念的掌握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对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也能体验到成功感。

5、强调知识点内涵、外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好知识点细节,强调知识点内涵、外延,促进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视野。

例如,教师在分析讲解“盐”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先向学生“盐”的概念,概念介绍之后学生无法判断物质中是否有盐。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外延。内涵没有改变,却得到了外延,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够做到正确解决。

6、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分类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知识点比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归纳整理工作,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细节区别引起高度重视。

举一个例子,学生在学习元素、原子、分子、化合物时,需要对化学概念进行深入归纳分析,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联系、区别引起高度重视,概念辨析需要从细节着手,对问题关键做到及时发现。在归纳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行关系、主从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微观、宏观关系进行适当分析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知识适当开展强化训练,从而对知识点学习起到巩固作用。可以借助辨析题、解答题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在概念区分方面、实验方法总结方面做到较好掌握,从而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化学教学需要结合细节,其中涉及到了众多零碎的知识点,在经过细致整理、分析之后才能较好掌握知识点。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细节着手,对知识点做深入渗透,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狄海滨.浅谈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中学),2012(10):23-24.

[2] 游诚文.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结合教学应用初探[J].中学时代,2014(04):88-89.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问题初探 篇7

一、要了解新课程知识内容的变化

要做好高中新课程化学的教学, 首先要从整体去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 了解新课程教材内容、结构与老教材的变化, 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从总体上讲, 化学新课程结合了国际、国内化学教学的发展动态,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有关精神, 大胆删除了原有课程中“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二、要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此话对于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同样适用。通过仔细研读新课改后初、高中教学大纲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 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教师要在通览初中教材的过程中, 研究新课标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 确定在讲授新课以前应该复习并加深的知识点, 甚至找不同层次的高一新生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制定自己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作要求, 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 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 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 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 使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有机统一, 这是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教学中如何做好知识的衔接

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高中化学的内容大多是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但它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它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通过仔细分析教材, 我们也不难发现, 作为《化学1》的第一专题, 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 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 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 以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 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更具有针对性。

1. 利用旧知识, 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化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 小步子”的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恰当地进行铺垫, 减少坡度。例如在《化学1》专题1的学习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在回忆初中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把“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分散系”等内容穿插起来, 层层迁移递进, 逐渐深入, 依次展开, 以此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 使学生对四大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物质的分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转化, 物质的量 (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 气体摩尔体积, 溶液及胶体等知识的学习, 使这部分内容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 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的合理衔接,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 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利用旧知识, 挖掘更新知识

在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 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 到了高中阶段有些概念或原理就不一定能够成立, 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 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灌输迁移思想。

例如关于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 由于初中科学教材中, 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分开教学的。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 如果直接向学生说明,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 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在初中课本中,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不正是分开学习的吗?所以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 有必要先复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引起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回忆, 再通过比较和实例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其次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仅仅是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建立的, 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已经不适用了。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与得氧、失氧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铺垫, 进而再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概念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这才是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

3. 利用旧知识, 整合完善知识

虽然初中《科学》与新课程高中《化学》在编写时其理念是相同的, 而且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 但由于是不同的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 在某些内容上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的现象。例如有关原子的构成、硅酸盐工业的介绍、合金及相关材料等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 甚至在知识的深广度要求上也差不多,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 应充分的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 只要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 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 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 补充新知识, 弥补脱节知识

对照浙教版的初中《科学》和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 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没有出现, 但这又是学习高中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 初高中的某些知识存在着脱节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 以防止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脱节。例如在学习《化学1》专题1中物质的分类和专题3中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时必然会涉及到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但在初中《科学》中只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 并没有出现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我们在教学中应补充这一组概念, 进而提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衔接, 不至于使学生在学习这个概念时有突然冒出来的感觉。

四、衔接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了那种攀高、超前的思维定势, 生怕讲少了会影响教学质量, 于是在使用教材施教的过程中, 大量补充, 以求全面。如在高一专题2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就补充了歧化反应、利用电荷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高难度的知识。这样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良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 反而事与愿违, 而且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见到化学就产生一种畏惧感。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的度。因此, 建议在教学时要“展前而不滞后”, 力求按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高目标的难度顺序进行教学。其具体要求为:

1. 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 过快与高考要求接轨, 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应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入手,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再慢慢提高要求, 即注意循序渐进。

2. 不要片面追求难度, 使一大片学生产生“退步”的错觉。

平时测验要有梯度, 兼顾各类水平学生的需要。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小部分学生多加鼓励, 让他们体会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 真正做到培优补差, 分类推进, 共同进步。

3. 不要片面加大作业量, 使学生疲于奔命。

作业、练习要适量, 要落实, 要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多接触课外知识。

要做到这几点, 必须要研究新大纲, 钻研新教材, 充分领会教材体系的框架作用, 精心处理好教材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等的编排问题。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 呼唤教育创新, 亟需教学变革。切实加快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 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这既是当前课改的任务和职责, 也是适应即将来临的高中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应对, 与课改同行、共成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时清.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祖浩, 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魏国栋, 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高中化学知识分类与教学策略研究 篇8

1 高中化学知识分类的现状

以“双基”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育为核心传统化学教育多以具体的化学内容为分类依据, 这主要以“六分法”为代表, 即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这种分类方法使得化学学科知识更加系统化、逻辑化, 广泛涵盖了化学学科各方面知识, 但这种颇具广度的知识分类对教师的教学参考价值却不大, 没有从学生学习心理层面考虑知识如何组织、呈现。

2001年,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大幕, 它不仅是调整课程内容、重新编撰教材, 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与更新。现代社会, 知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 学校的教学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 而应该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以来, 化学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传统的以系统为标准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虽具广度却很难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所以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在保持化学科学性的同时, 结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相关理论, 重新审视化学知识的分类, 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刘知新教授主编的《化学教学论》 (第四版) 中, 虽然没有明确章节表述化学知识的分类, 但在化学学习策略的相关章节中暗含了四类化学知识: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种“四分法”较以往的“六分法”更贴近当前提倡的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体现化学学科特色的实验知识的分类地位不够突出, 并且其丰富的知识内核没有充分渗透到四类知识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 化学知识的分类与当时的教育大环境、课程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体现着鲜明的时代主题。化学知识的分类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每一种分类方式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都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本文力求寻找一种化学知识分类方法, 不仅能使每种化学知识呈现自身鲜明的特点, 而且能使其指导师生教与学的进程。

2 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高中化学知识分类与教学

2.1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它的作用在于形成比较宽泛的知识背景, 这类知识不一定能直接运用到问题解决中来, 但对分析问题, 理解问题有重要的作用。陈述性知识能以各种形式呈现给学生, 可以以口头交流的形式让他们听到或者呈现图表让他们看到。加涅也将这类知识称为为言语信息, 按照他的分类, 化学知识中的陈述性知识应该包括:化学名称、化学事实和有组织的化学知识。化学陈述性知识, 尤其是各类化学名称的记忆和化学事实的学习, 重点在于学生如何保持知识, 而这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策略息息相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过程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并发生作用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按其意义进行编码, 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初次授课中应创设丰富的知识背景引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注意将相关生活实际作为联系新知识的背景, 使旧知自然而然地成为新知的说明和解释。作为一门实验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化学学科的天然优势, 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感知知识, 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时, 除了传统的知识讲解,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书本上提到的化学现象, 通过眼、耳、口、手等各种感官的配合, 获得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经验,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陈述性知识。在复习这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协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提取策略, 同时帮助其排除干扰信息的影响。

2.2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有了陈述性知识, 我们可以认识了解周围世界是什么样的, 而有了程序性知识, 我们可以作用于和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程序性知识在我们头脑中是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的, 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一套程序系统会被激活, 而后被执行。教科书中常有一些概念原理和相应操作步骤的陈述, 学生能把这些步骤复述出来, 只能说明他们掌握了陈述性知识, 当他们运用这些复述来解决实际问题时, 才能说明他们掌握的是程序性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分类, 我们将化学程序性知识分为化学智慧技能、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认知策略三个亚类。

对于化学智慧技能的教学, 关键是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变式, 在知识习得的初期, 获得的知识都是陈述性的, 经过变式训练, 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以更有效、更合理的结构固定下来, 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知识最终达到自动化运用的程度。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理解并正确记忆有关的概念和规则, 在练习时要注意正反例的运用。教师使用正例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 顺利实现迁移, 同时为了防止概念的泛化, 应在适当时候呈现反例帮助学生辨别要领, 从而实现自动化运用概念和规则。

对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 言语指导并结合示范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训练中, 教师应该首先讲清楚实验的操作要点, 明确本次实验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科学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 并在实验的进行中随时注意学生出现的操作问题, 及时反馈, 便于课后学生的反思与总结。

对于化学认知策略的教学, 关键是要教会学生科学地生选择和运用化学认知策略, 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认知策略高效地学习化学知识。高中新课改已经认识到认知策略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 在教材编写时, 多处使用列提纲、作图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组织策略。但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是呈现知识, 不能显性地呈现所有的组织策略,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摘要:以“双基”为核心的传统化学教育多以具体的知识内容为分类标准并以此开展教学, 新课改以来, 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引入,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化学知识的分类。本文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根据不同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重新分类, 并根据其亚类分别探讨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对知识的建构 篇9

一、高效课堂知识建构, 教师应有思想认识上的足够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终身教育已在社会上有中心地位, 终身教育倡导的是学习化的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 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有效的学习工具, 辅助学习, 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 教师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而要把学习的重心归还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应首先在脑海中打一个问号, 知识是外部输入的, 还是内部生成的?

我所认为的建构知识, 并不是以前所指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是由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而构建起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知识基础是学生的已有知识, 由已有知识向新知识进行延伸, 然后将知识进行处理和转化。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独特经验, 赋予自我认知的新内涵。因此, 教师应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 强调认识主体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 应反对知识的纯粹灌输。

高效课堂的内涵, 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高效, 还有学生学习的高效, 大部分学生能在课上就把知识都基本“消化”, 再加上课下的稍加复习就能“吸收”,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要达到对高效课堂的知识构建, 教师先要在课前做好十足的准备, 不仅要备好教材的理论知识, 还要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进步, 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高效的。

二、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对知识的建构

(一) 化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要求, 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 要变成学生自主获得信息的引导者和为学生分配任务和提出问题的辅助者。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和建构知识。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述“事实”, 而是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化学过程和现象的观察、推理, 进行化学实验, 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从自己内部对化学过程进行识别与评价, 进而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适宜的氛围, 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 探究热情高涨。同时, 也要在学生的纪律有些混乱时, 给予提醒,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属于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过程, 是富有他的个人特色的, 与众不同的。

(二)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化学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尽量布置一些较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实践活动。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和技能, 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要认识的化学过程, 现象以及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提供给学生, 如何利用设计实验实地考察, 形象说明等, 特别是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模拟, 为学生创造近乎实际过程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索活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应先分解然后再综合, 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 学生一开始可能就会介入到一个复杂的化学问题之中, 所涉及的其他化学知识能为要学习的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提供背景知识, 从而学生能建构起自己的有关知识。

(三) 从多重角度来探索学习材料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含有多重信息来源和多重观点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要提供学生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 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他们针对具体情景采用适当的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是很自信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经常会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并用大量习题的固定解题模式训练学生, 用加班加点的方法, 描述化学知识并灌输给学生, 这些做法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个体思维的独特性, 剥夺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独立进行化学探索的权力, 反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试卷作答上, 无处不有教师个性的烙印, 因此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包办, 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四)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模式

学生要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 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学生自动生成的, 是要以学生原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的, 所以, 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必须是扎实的。拥有了化学思维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 将一些叙述中抽象成化学概念原理或定律。化学思维要把握以下几个特征:

1. 能站在微观角度, 如分子、原子等水平上认识理解物质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

2. 从客观角度能自觉理解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是具体的化学物质的表现形式, 这些物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的。

3. 能理解化学知识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它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总之, 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 教师始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伙伴, 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性, 所以, 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新时期教育所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的人, 为以后的进一步的深造学习打好基础。

摘要:新课改大背景下, 学生如何更好地开拓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从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建立“高效课堂”新模式,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作为化学教师, 笔者在此谈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对知识的建构。

化学知识教学 篇10

结构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该课程通过探讨物质的静态结构,使学生掌握微观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获得原子、分子及晶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研究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近代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该课程是从微观层面解释化学实验现象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及研究化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涵盖于各化学分支,是化学各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对锻炼学生思维(想象,逻辑,抽象,交叉)、开发学生智力(分析,批判,综合,衍变)、发展学生能力(发现、解决、表述、总结) 有着重要作用。

依据多年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我们把结构化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四性三多二少一难”。

四性指基础性、重要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结构化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可由图1很好地体现,此外,学会结构化学才能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即“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测试+理论分析”;结构化学主要讨论微观粒子的状态和运动规律,所以抽象深奥;结构化学研究物质结构的核心方法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演绎法,所以逻辑性很强。

三多指知识多、原理多和思维形式多(演绎思维、归纳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

二少指学时少(54学时)和优质课程资源少。

一难是教学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基本原理多,范畴的界定和之间的关系较难全面掌握;二是原理的理解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数理基础(化学系学生的数理基础普遍不好),同时还需要较好的专业基础;三是能够与理论直接联系的实际例子少,显得理论格外抽象。普通学生自己学会结构化学不太现实,很多学生“上课时还明白,课后看书却不懂”。所以教学方法的探索和革新始终是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

2结构化学常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新举措

教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断解决教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里我们把结构化学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归纳为三个。

(1)结构化学课程存在着内容太多与学时过少的矛盾。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结构化学新知识和新理论的增长速度迅猛,然而教学时数不增反减。考虑到学生实际(考研的多)和教学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而不是删减教学内容。因为当前考研试题中结构化学所占分数比例较大,而且知识覆盖面很广,但是学生自学收效甚微,所以删减教学内容的方法实不可取,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只能是优化知识结构。多媒体教学的突出优势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普遍在使用。但是结构化学课程概念多、原理多、数学推导多,多媒体的节奏稍有控制不当就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时间和联想空间,反会降低教学效果。

(2)结构化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矛盾。该课程不仅知识多而且难度大,所以为了效率而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联想空间萎缩,课上学的似懂非懂,教学效果不佳。“启发式”教学法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来提高知识的课堂传授效果,但前提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并且能够迁移,然而结构化学对于学生的数理化基础都有较高要求,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是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来获取知识和形成技能(效果好),不过此类方法除了依赖学生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不太适合结构化学这种“内容多课时少”的课程。所以结构化学的课堂教学仍是以讲授法为主,这一点可以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上所列的国家级“结构化学精品课”课程录像中轻易地看出。

(3)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矛盾,这是较高层面的矛盾。结构化学知识点多、难点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陷入知识细节的讲解中,而忽视了知识的宏观体系和知识结构的讲授(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了挺多知识点,但是没有形成知识结构和系统,所以容易混淆和忘记,也不会用,未能形成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采用“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形式注记教学法(KM 教学法)”,杨炳儒教授在2011年4月对该法进行过详细阐述[1]。该法把“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作为组织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即基于知识本体之上的“知识逻辑结构”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遵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它们组织起来就形成知识逻辑结构图(知识链图或知识网图),这些图清晰地揭示了知识点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按图索骥,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指导作用。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一直以这种方法为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查阅“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发布的15个高校的结构化学精品课以及部分兄弟院校的结构化学课程网站,我们发现应用这种方法的学校很少,只有两个高校(陕西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提及到了这种方法(他们的命名是“框架结构教学法”)。所以我们想写篇文章倡议大家采用“知识逻辑结构教学法”,以便更多的学生受益。

3 落实“知识逻辑结构教学法”的方法

应用“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形式注记教学法”,能够解决结构化学课程“难度高容量大课时少”的难题,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若想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制作出“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 课件(使知识逻辑结构图时刻显示在教学屏幕上,而不是在教师的脑子里,才能实际地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和掌握知识结构),并合理结合“启发式教学法”;要坚持“先搭架、后填充、再诱导”和“少而精”的原则。具体操作时可分三步。

第一步,备课时按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内在逻辑性来确立逻辑结构和知识框架,构造知识逻辑结构图。在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沿着各个“脉络”去发展延伸,将各相应部分加入全部细节,从而扩充并上升到知识的总体状态。这时已不是原来教材中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罗列,而是高视角的、有牢固支撑的知识概型。这样的知识是成串、成套的,是具有“空间”结构的,而不是“平面”结构的简单展现。

第二步,选用先进的课件制作软件(如Authorware),开发“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课件,为落实知识逻辑结构图的功能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课件的模式和功能在第4部分介绍。

第三步,课堂上以知识逻辑结构图为纲(课件展示,要让学生看见),再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对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进行精讲,余者可自学。

4 “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课件的模式和功能

与传统PPT课件不同,“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课件在教学页面上不仅要展示知识,而且要展示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的显示模式可以借助作者所开发课件的两个具体页面来形象体现。比如“分子的点群”的知识逻辑结构图,显示在课件上的结果如图2a。

讲解单轴群中的Sn群时,单击Sn链接,课件显示效果如图2b。

采用“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课件能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快速记忆并形成知识结构,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保持,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论述了结构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总结了常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找到了提高结构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即采用“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形式注记教学法”,制作并使用“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式”课件,并适当结合“启发式教学法”。

关键词:知识逻辑结构,课件,结构化学,教法

参考文献

[1]杨炳儒,马楠,谢永红.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形式注记教学法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57-59.

[2]陈光巨,李宗和.教与学的思考和实践—关于结构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大学化学,1998,13(5):15-17.

如何抓好初中化学微粒知识的教学 篇11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微观粒子 实验探究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02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掌握的内容,也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微粒不像宏观物质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形成科学的认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归纳比较、粒子模型、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系生活经验和设计实验探究等,让学生跨越这一学习难关。

一、应用归纳对比,了解微粒概念

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通过对比,找到相关知识的共性与联系,是达到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学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与性质时,可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

二、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微粒概念

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

例如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了。

三、利用图形图示,掌握微粒概念

近年来,以微观粒子模型图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命题的试题已经成为常态,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能初步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可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图形表示原子,用这些图形的结合表示分子,如用“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就可以表示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则可表示如下:

这样,就将一些抽象的微观物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

四、开展实验探究,掌握微粒概念

由于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非常困难,教材上则利用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分子、原子知识,如借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氨分子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例如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先引导学生闻氨水和酚酞试液的气味,并演示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请学生描述现象(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然后在烧杯A、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在烧杯C中装入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两烧杯罩在一起,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引导学生分析得出C烧杯中氨分子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五、运用信息技术,解释微粒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常规教学方法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往往缺乏直观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时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例如,在讲分子运动时,谈到水从衣服上挥发的过程,无法通过实验真实反映其变化过程,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水分子从衣服上慢慢运动出来,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减慢,最后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通过动画模拟,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分子运动的认识,而且也了解了分子运动规律与温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3]李晓平.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6,(2).

化学知识教学 篇12

我认为,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化学知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耗迅速增加。汽车尾气、民用燃料产生的废气、烟尘等导致大气污染物猛增, 主要有:碳化物 (如CO、CO2) 、硫化物 (如SO2、H2S) 、氮化物 (如NO、NO2、NH3) 、有机化合物 (如甲醛、酮、焦油) 等。据最新统计, 现在每年仅CO2的排放量就达5×1012 kg, 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

我们可以结合教材, 分别对这些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教学。

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 除了给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 教师还应列举各国出现的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说明大气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来源和危害。

在学习“氧气”的相关知识时, 指出空调、冰箱的大量使用会破坏大气臭氧层, 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 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有增无减, 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威胁人类的生存。

在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时, 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和危害:在过去一个世纪里, 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据专家评估报告表明, 到21世纪中叶, 大气中的CO2浓度将达到560ppm, 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二、与水污染有关的化学知识

水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及工业排放的废液废渣。造纸、冶金、化工等工业重金属可溶盐的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生活垃圾的倾倒,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是水体污染的原因。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人类及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的水体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所产生的酸雨会使湖泊水变成酸性, 使湖泊中的铅、锰及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大, 引起水生物群落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严重时可使湖泊中的鱼类大量死亡。如,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阿几隆达克山区214个湖泊中, pH值在5以下的已达半数之多, 82个湖泊已无鱼类生存。酸雨浸渍了土壤后, 使铝元素和金属元素流入附近水体, 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及人体健康。目前, 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 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 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事实证明, 污染一个水域只要几年时间, 但对污染的治理, 人类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讲“水资源危机和污染”时, 给学生介绍发展中国家约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 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面临水危机, 其中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中。全球淡水资源短缺, 分布不匀, 水污染加剧, 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进行有关“酸雨”的教学时, 重点讲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结合我国南方省份多酸雨的事实, 使学生明白, 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 毒害鱼类及水生生物, 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通过在化学课堂上渗透环保教育, 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与土壤污染相关的化学知识

城市和工业污水的灌溉, 工业废渣、垃圾的堆放, 化肥农药的滥用, 森林的砍伐引起的水土流失, 使得土壤的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1993年, 安徽某地因灌溉工业废水引起的土壤污染, 使1000多亩水稻颗粒无收。因此, 在学习“化学肥料”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意识到“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 千百来, 我们的祖先对土壤的态度是尊重和爱惜的, 中国人要知道怎样保护土地。

此外, 在实验操作中, 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 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 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要要求学生, 每次实验完毕后, 一定要将废液按指定位置倾倒或回收, 然后统一处理, 严禁随意胡乱倾倒。为了使环保教育更加结合生产实际, 可以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去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 去看一看, 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 还可以让学生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 让学生开动脑筋, 设想对汽车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 如何变废为宝。通过实地环保教育, 对学生增强的环保意识, 掌握一些实际的环保知识是有好处的。

当然, 教无定法,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渗透环保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使他们成为未来环保的真正卫士。

上一篇:颅脑复合损伤护理下一篇:饮食养生